创意的主体是人才(共9篇)
创意的主体是人才 篇1
刊首语
创意主体是人才
当今世界,创意经济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创意产业被提到了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层面。
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主意”或“想法”。一般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创意涉及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意以发展成为产业。
创意思维在人为,创意的主力军是人才。目前,我国的创意阶层虽未成形,但已是呼之欲出。与旧的经济与文化的转型相伴,出版人、设计师、广告人、报人等文化人群最终将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成就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创意人才更在于当今最有活力、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当中。大学生应该抓住机遇,乐于挑战,主动投身社会实践,把学校里老师传授的知识用于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真才实干,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好地贡献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职教大省、高教强省建设,促进安徽加速崛起,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举办的,以“创意让生活更精彩”为主题的安徽省首届“动感地带”杯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便是发掘和培养创意人才的摇篮,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这次大赛得到了全省71家大中专院校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踊跃参与,评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指导老师及优秀组织奖。
发展创意经济,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途径。我们要通过创意的运用,将各种自然和人文、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资本,使经济依靠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软性要素的驱动,实现增值方式转变。最后通过开发“人脑”这个主体资源,用无限的创意突破有限资源的约束,促进经济增长向软驱动方式转变。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教育资源丰富,应该能掘发出更多的创意人才。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及安徽省“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引领下,必定会发掘出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实用型的人才。
创意的主体是人才 篇2
关键词:女性,创意,创新,主体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但是创新也应该是女性发展的灵魂, 因为女性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如果没有半边天的创新意识, 哪来全民族的创新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 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 (丑的也包括在内) 的社会地位来精确的衡量。”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自主创新的竞争, 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决定这个国家竞争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崎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女性的主体创新、创意的思想意识。
一、什么是创新、创意
“创新”是根据英文Innovate或Innovation翻译而成, 是改革、革新、恢复的意思。创新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 具体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等诸多方面, 它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建立, 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 以创新理论为核心, 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动力和机制, 探讨了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周期波动, 提出了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广雅》:“创, 始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字的注解是“创伤、开始”, “意”的注解是“心愿、愿望、意念”。现代学者对创意主要有以下认识:一是认为创意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具有想象力、创造性的主义、立意、观念和思想。它即是一种思维成果, 又是一种能力和过程。二是认为创意是指个人通过创造性地组合形成一种新感官形式的智力活动。三是认为创意就是创造性的好主义、好点子。四是认为创意是源于个人自身文化经验积累而获得的个人天赋, 并能在经济、社会和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迅速转化为财富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根据以上观点, 本人认为创新、创意女性就应该是女性在现实生产、生活中, 根据一定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发挥想象力, 具有创造性的主义、立意、观点和思想,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
二、什么是女性发展
发展哲学含义是指事物由小到大, 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 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到旧事物的灭忙。女性发展的内涵就是女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从女性自身的本质、特点出发, 不断摆脱外在束缚和内在障碍, 朝向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过程。
三、创意、创新主体思想意识特征
哲学中有些学者把创新的概念概括为三种:创造、创意和创新。理论是创新, 生命是创造, 思想是创意, 如果没有生命的创造就没有思想的创意和理论的创新, 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因此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创造性活动, 锻炼个人创造力、个人技能和个人才华, 才能产生不平凡、不一样的“点子”、“主意”、“想法”。从一些学者对自主创新思想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主体创新、创意思想有这些比较显著的特征:
首先是具有怀疑批判的精神。怀疑是创新的前提, 毛泽东从小就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 敢于用行动看以粗暴严厉的旧教育制度, 正是这种怀疑批判的精神使毛泽东不盲从迷信, 能够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问题, 使他能够独辟蹊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女性曾被视为“低级生物”、“生育机器”, 甚至是“祸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兴起, 女性的权利得到很大保障。但是封建思想意识仍然影响部分女性, 使部分女性的聪明才智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 因此具备批判思想意识是发挥女性才能、培养女性人才的保障。
其次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思想, 往往会随波逐流, 就会难以摆脱封建思想束缚。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他不会迷信书本, 不盲从权威, 不崇拜偶像, 对一切事物和已有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 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的态度, 他还倡导不论是领导革命还是搞科学研究, 都必须要独立思考。培养女性人才发展, 就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才能对学习、生活、工作有明确规划, 制定准确人生目标。
再次具备辩证与批判思维。在创新思维中辩证思维主要是包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及和谐冲突等方法, 它能让人们不断破除某种固定思维和惯性思维的束缚, 对于开发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四、女性人才发展的要求
现代女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劳动力资源, 不论是在经济、科技领域, 还是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社会还存在一些影响女性发展的因素, 为了克服这些因素, 女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做到一些要求。
一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要相信自己, 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二是在行动上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知识、信息是思维的内容, 没有一定的信息量, 就不会有创新思维的展开, 正如技术创新的前提是理论创新, 女性具备创新思维的前提也应该是知识储备的创新。正如教师只有广博的知识, 才能给学生一个全面、科学的回答, 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境界。女性只有掌握更多文化知识, 才能掌握更多劳动技能, 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保护能力, 提高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增强自身在生活、工作中的竞争力。三是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女性相对与男性来说会有某些方面的弱势, 最明显是在体力上, 但是女性天生性情温和, 感情细腻, 即充满爱又有智慧, 这些都能让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和蔼、细致。
五、创意、创新思想对女性发展作用
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它既是一种智力特征, 也是一种人格和智慧特征, 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 它既能开发女性智力, 又能培养女性独立、乐观、幽默的人格品质。
首先创新、创意思维能增强女性自信心。创新、创意的意识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 可以调动人的兴趣和热情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创造、去追求, 一些著名的影视演员如刘晓庆、著名舞蹈家陈爱莲等虽然年纪已高, 但是因为有一颗不断上进、创新的心态, 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依然还给人一种青春常在的感觉。就一般的女性而言, 会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 思想比较保守, 创新性小的弱点。但是现实中的每一件事物是不断的变化、发展, 尤其是当今信息时代社会, 事物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女性朋友们只有具备创新、创意的精神和意识, 才能更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才能具备鲜明个性特征。
其次创新、创意思维能最大限度把女性聪明才智开发出来, 开发女性潜能。在知识经济时代, 资源共享已成为可能, 这不仅要求女性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也为女性挖掘个体创新潜能提供条件。而信息化社会以快节奏生活、数字化生存为特征, 它要求人们不是被动的适应社会, 而是能够自如的驾驭社会才可能成功, 这就对女性智慧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再次创新、创意思维能让女性在知识经济的大海中遨游, 在人生舞台上大显身手。一般而言, 知识、信息越多, 表明其思维选择余地越大, 思维发散的空间广, 联想、想象、幻想的可能性就越大, 信息之间接通的机会多, 这就能让创新、创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创新、创意思想意识意味着自身一种新的体验或想法的产出, 而这种知识能力的转化也会给社会奉献更多的财富。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身都是值得去创造, 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社会, 女性朋友们不能满足于被动的适应社会, 而是应该主动地去创造生活。因此女性应当自主创新性地学习, 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0:59.
[2]祝平燕, 周天枢, 宋岩, 主编.女性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421.
[3]林志斌.性别与发展教程[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21-28.
[4]韩贺南, 张健, 主编.女性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223.
[5]杨宏郝.论创新思维的特征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2) .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2:7, 276.
创意人才的生成探析 篇3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人才培养;生成性;探索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1-0098-01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组织方式灵活、产业关联性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等特征的创意产业,被不少国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在我国创意产业也已成为各城市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各市纷纷兴建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大批创意企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不断增强,更有学者认为,创意产业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但是,在风起云涌的创意产业浪潮中,人们发现,创意人才缺乏正在成为制约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创意人才是文化型与科技型相结合的“ T ”型人才,它有自己特殊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本文试图在分析创意产业定义和人才分类的基础上,从生成论的角度,探讨创意人才的生成条件,为高校挑选、培养创意人才以及个体的成长提供帮助。
1 创意产业的定义和人才分类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最早是1998年由英国政府在其出版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利用与保护,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根据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设计、工艺品、时尚设计、艺术和古董市场、电影与录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广播电视等13个行业纳入创意产业的范畴。我国在2006年北京举行的首届创意产业大会上,大会组委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提出创意产业应包括十大产业,即:数字软件、工业设计、广告公关与咨询策划、创意地产与建筑、品牌时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工艺品、创意生活等产业;与这十大产业相关的研究、设计、创作、制作、表演、演示、服务、交流、人才培育、咨询服务以及相关的经营与辅助活动都属于创意产业活动的范畴。从创意产业的界定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创意产业链应包含从内容创新到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等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创造和再创造的任务,因此创意产业人才应该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原创型人才。即产生和提供创意的核心人才,艺术创作人员(如作家、编剧、原创策划师、画家、摄影家,词曲作家)和设计策划人员(如工业设计师、建筑设计师、软件系统开发师、游戏软件设计师、咨询策划师等)多属于此类;二是加工创造型人才。即对原始的创意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致力于把原创型创意以最完美和最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人员,导演、歌舞影视演员、导播、编辑、乐队指挥、演奏家、动画师、工艺美术师、舞台美术师、软件编程师等大体都属于此類;三是技术创新型人才。指通过一定的高技术手段来完成创意产品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同时也必须具备创意灵感,善于把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结合到创意产品之中;四是经营管理创新型人才。即对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对生产(展演)过程的人财物进行组织协调,对创意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与一般行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不同的是,创意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不仅要精通经营管理,还要能够深刻认识创意产品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通晓创意产业的运作发展规律。一般说来,创意产业公司的高管、项目经理、制片人、拍卖师、评估师、画廊经理、书商、经纪人、中介人等都属于此类。
2 创意人才的生成要素
生成理论源于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生命观。怀特海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现实实有的生成过程,“过程即实在”。后现代主义的生命观则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其生成性,人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存在,人的生命从其本质上讲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生命的生成性以自组织为主要特征。自组织的能力源于人自身或团体自身而不是源于外部世界,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由许多各自独立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整个系统自发地产生某种目的性行为。同样创意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成长过程是一个主动生成的过程,在这个系统中,构成创意人才生成的一切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创意人的成长。因此,分析创意人才生成的各个要素,创造条件使之具备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创意人才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1)自由。人之所以具有创造性,首先是因为他是自由的。若无自由,人完全受外在必然的摆布,何谈创造与生成。生成的人必然是自由的人,自由是创意生成的应有之义。个体生成的自由性决定了个体生成的外部要求,即个体生成必须在一个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只有当人的行为和思想处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下,人的思维才能变得更加活跃和灵活,才能促进个体的有效生成。
2)智力。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创意是聪明人的活动,创意能力强的人必然是智力超群的人。
3)人格特质。创意人才与其他人才相比,在人格特质上有诸多独特之处。这主要表现为: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领域有探寻的渴望;思维独立,不受传统和权威的束缚,敢于挑战;思维活跃,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思维能力强;专注度高,对问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品质;心里素质好,具有较强的抗高压、抗风险、抗挫折、抗批判能力等。
4)文化素养。创意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凭空想象,创意是在一定的实际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创意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的文化素养,懂得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并能充分领悟其文化精神,具有极强的文化创造力。
5)专业功底。创意必须与各专业领域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创意人才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对所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背景、发展趋势非常了解,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一般来讲,只有那些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文化素养,对所在领域有全面了解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创意人才。
6)团队精神。创意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日趋复杂的创新任务面前,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早已不能满足目标需求,任何领域中的创意人才只有具备团队工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才能建立 “联合、协同创新 ”的工作模式,促进异质性 “资源”的借鉴、碰撞和整合,产生集成优势,创造协同效应,推动创新目标的实现,达到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双赢。
3 生成性思维对创意人才培养的启示
创意人才的生成要素和生成性特征为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
1)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分层次的。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创意人才,因此,国家应站在宏观战略的高度,对创意人才培养进行总体规划,并对教育资源进行宏观调配和整合,明确不同层次创意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分工,建立多样、完整、畅通的人才培养渠道。(创意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应兼通艺术与技术,具有多学科的综合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因应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建立与创意产业链相应的人才培养链,在确定培养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人才的总体目标下,分为原创型、应用创造型、服务型、推广型、管理型、教育型等多种类型的培养目标,并分别定位,由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职、社会培训等不同层次的教育进行培养。
2)创意人才培养对象的挑选是有条件的。高考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应在当前单独招生试点、提前考试、创造发明加分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定位,挑选合适的培养对象。
3)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主动生成的。人的生成性特征要求教育要根据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真实的生命生成、发展过程来进行培养、教育,而不是抽象地根据人的本质进行无差别的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更不能依靠传统的灌输方式获得,而必须创设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构建和内化职业生涯中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树立生成性的教育观,以对话和创新为理念,把生成和预设相结合;建构生成性的教学观,实现教学目的整体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情景民主化;形成生成性的师生观,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从教师权威走向教学相长,从个体享受走向共享共生。
4)创意人才的成长环境是自由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学术自治制度,崇尚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的大学精神,改变目前我国高校官学一体,行政权力影响和主导着学术尊严与自由的状况,创造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尊重个性,尊重自由。在学生管理方面,正确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要制定保障自由的纪律,并引导学生自我约束,学会自由。
基金项目:2008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传媒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JB080589)主持人:冯一粟。
参考文献
[1]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戴卫明.论高等学校创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9,14:52.
[3]吴亮奎.教学生成理论的适切性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2.
[4]陶慧敏.走向生成—生成思维视阈规划的当代教育反思[D].河南:河南大学,2006.
[5]孟祥意.创意人才的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商界,2009,10:266.
作者简介
创意的主体是人才 篇4
摘要:美术创意教学是美术创新教育的灵魂,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意兴趣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欣赏作品、鼓励讨论、展开竞争和运用多媒体等多方面挖掘培养学生创意兴趣的途径,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兴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创意兴趣 创意教学 创新思维
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由此可见,美术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探索、创新的过程。它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着眼于创造思维与实践的方法和过程。
一、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意兴趣是美术新课标的灵魂。
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方面,美术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天生具有表达自己感情和感受的欲望,极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画画,喜欢表现自己,我们的任务是要引导孩子把在生活中的真切感受,用画画的形式绘画出来。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画遍。孩子们无穷的遐想和千变万化的丰富感受,是创新教育的源头。
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天性、个性、兴趣和爱好。我们不能扼杀孩子们天真的童心、想象力、创造力,要他们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在充分尊重每个孩子创造力的基础上,作出某些建议和指导,以利于每个孩子对世界感受的独特发挥。其原则仅仅是因势利导,让其准确地表达这种新鲜而多彩的感受。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好的开头,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能点燃思维的火花,引起美的回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电教手段具备形、声、色的特点,有利于引发学习的兴趣,激发情感的步步投入。在上美术欣赏课时,教师可用投影片创设情景,当祖国美丽山河的画面直观地映入学生眼帘时,当播放一张张历代著名绘画作品时,五千年祖国辉煌成就展现在眼前,学生就会被作品的伟大所吸引。从而产生对美的感悟和爱国主义情感。
3、展开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竞争可以产生动力。在评定美术作业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作业分成三类:优、中、差。用抓优秀生和差生的作业,来带动中间学生的作业。优,要指出优在什么地方;差,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如何修正,促使他们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对差的作业中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奖励,教师要经常在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开展这样的评比活动,学生就会你追我赶,越学越有兴趣。
二.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激发兴趣。
1、“审美的眼睛”
创新应该从“发现”开始。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上到处存在美,就靠我们去发现”。所谓大师,就如莫奈一样,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在别人看来毫无美感的事物中的美,创造出独特新颖的作品。
但是,要“发现”美,认识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师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均取材于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作品都是经过美术家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创作出来的成果。作为美术教师,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认识作品的美,以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蒙娜丽莎》,同学虽都认为作品是很美,但美在哪里,很少有人能说出来。显然,学生并不懂得如何去欣赏。教师就要抓住学生认为作品主人公很美这一点,引导学生去观察作品主人公的形象:脸部表情、手部动作,猜测她正在干什么;还有它是用什么方法、色彩加以表现等等……。那么,学生就有了各自的发现,就会展开讨论,随后教师加以因势利导,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教学效果就会非常好。
2、“强烈的求知欲望”
好奇是少年儿童的一种天性。求知欲是学生的一种最强烈的本能表现。美术作品本身就是美术家们的开拓、创新的产物。所以,作品的创新性不容置疑。美术欣赏是人固有的潜质,大部分学生虽不能表现出优秀作品,但都会喜欢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随之产生。美术作品的工具、材料、技法的不同,都足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中国画的墨色生辉、油画的色彩绚丽,都是学生们想去探究的问题。比如,我在上《西方现代主义美术》这一课时,从塞尚到蒙德里安,从凡·高到康定斯墓,他们的出身、从艺经过、作品风格、功利成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介绍,学生们又进行热烈的讨论,自然而然,学生的求知欲就油然而生,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创新兴趣
一副好的绘画作品,总是能激起人美好、崇高的东西,进而达到灵魂的升华。正如某艺术家所说:“一幅好的作品只能使人认为好看,技法成功,而不能使人陶冶性情和得到高尚的享受,这是很遗憾的事。”
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著名美育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更多的思维、扩大参照、培养学生设疑、善问、多思、深思的习惯,成为审美的主动者和支配者。欣赏产生创新,评价获得美感。在欣赏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时:茫茫寒江,一叶独舟,老翁垂钓,四周大片空白,以白当黑的构图手法,学生自然会展开讨论:为什么画题是¨寒江独钓“? 空白之处是什么? 是寒江,是天空? 寒意萧萧,使人联想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这就是画家的匠心独运之处,也是作品主题所在。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展学生视觉空间。再如,求异是指对同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去构思、去创作。在创作课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思维。如《去太空旅行》一课,其教学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太空,幻想太空是什么样子,发挥其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样邀游?人类开发太空,应建造怎样的建筑物在卫星与星球间运转?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想象能力不同,他们所描述的太空世界各式各样,多姿多彩。我在他们充分想象的基础上,鼓励他们一题多画。美术教学不能拘泥于书中的范画,而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创作,如果此时统一绘画,那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名美术教师的责任。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篇5
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基础教育的课程越来越向纵深发展。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当前,课程正处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走向动态、有专家走向教师和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层出不穷。学前教育课程同样色彩纷呈:适性教育、瑞吉欧教学、彩虹计划以及我国的综合主题课程、活动整合课程、发展性课程、生存课程等等,使人目不暇接。众多课程中,不乏近代课程的先进理念和反思性实践经验,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儿童观、学习关、课程观的发展和变革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上的“范式”的革新。新范式的理论和实践使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世纪的确是儿童的世纪,21世纪将是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的世纪。当前幼儿园课程将以建构为核心,使幼儿成为课程的主体,使学前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儿童的课程。
以新《纲要》为依据建构幼儿园课程
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发以来,幼教界掀起了学习新《纲要》,贯彻落实新《纲要》,进一步改革幼儿园课程以提高教育质量的热潮。
创意的主体是人才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保证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的新举措。新世纪以来,这种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对社会经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总体发展模式上看,我国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方向等。
1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为了使职业教育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最早源于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和英国的“三明治制度”。校企合作“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则是由我国学者总结出来的,它主要是指在校企合作办学中,有两个主体,一为学校,二为企业。也可以将其比喻为太极中的阴阳两部分,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在整体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主人,均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双方是通力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关系。在整体的办学过程和人才模式中,学校与企业需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开发、“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培训与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技能评估等,从而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这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既体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在教学和生产实践上的合作,又体现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定和培养全过程中的合作。[1,2]可见,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使职业教育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又能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达到了促进职业教育和企业双重发展的目的,但是双方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均需发挥各自的优势。
2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就业弊端
2.1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完善使培养的人才缺乏远见纵观各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模式仅停留在企业对学校教学设备的捐助、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等方面。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对学校与企业来说,意义不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政府制度不完善,它们虽在积极地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但是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等方面的支持;二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陈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确立,教材的选择、学生成绩和技能的评定由学校统一负责,当学生涉及实训和实习时才会想到企业,这大大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深度。[3]这种不健全的合作机制,使得学校与企业的管理层均没有认识到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的重要性。企业管理层不积极与学校合作,学校管理层对企业不够了解,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局限性,导致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光短浅,培养的人才也缺乏远见,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2.2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诉求不一致使得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如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以盈利为目的;学校是社会的办学主体,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两者的目标不一致,使得在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企业与学校利益诉求不一致的基础上,仅局限在表面的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只想着把自己的学生送到企业去实践、锻炼,并未从企业真正的需求出发,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日后的企业和社会的发展。[2,3,4]使企业的利益、经济利益和人才储备与学校的利益、提供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统一平衡,使得学校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很重要。2.3学校与企业的工学形式化使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的确引荐了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教学模式,即1+1+1或1+1+1+1的教学过程,如先让学生学习一年的理论知识,第二年、第三年把学生派到企业学习1年或2年的实践知识,表面上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实习专业不对口,大部分学生的实习企业并不涉及自己所学专业的领域,使得这一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幌子。据调查,深圳某一职业高校的会计专业,90%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去了电子厂进行生产零件的加工实习,学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圳某高职院校实习专业不对口的做法实际上在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能与实际相联系已经毋庸置疑,同时还会使得学生在前一年的理论学习因为在后一年没有被运用导致搁置甚至放弃。这种工学的形式化,用“苍白”二字形容学生对于之前的知识绝不为过。久而久之,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埋下了深度隐患。不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不丰富的实践技能让学生如何适应日后的企业发展,如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之中?
3结语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在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会议上,将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但是纵观我国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就业弊端,要想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走好工学结合的道路,必须重视资源,将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不能仅仅从学校的利益出发,还要考虑到企业深远发展的利益,更要考虑到主角学生的受益程度。因此,实现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互利互赢,是全社会需要给予持续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创意人才的地域聚集现象分析 篇7
关键词:创意人才;地域;聚集
文化创意人才的特点在于依靠知识、智慧和创造力这一无形资本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文化创意人才表现出一种地域聚集现象,他们大都聚集在一些中心城市或大都市,而且出现不同层级的划分,表明文化创意活动对城市具有较高的依附性。从职业特征来看,文化创意人士更具有自主创业的特点,他们在不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以群体的方式聚集在这些城市。因为城市的文化设施、自由氛围、宽容精神和开放度会为创意工作带来各种发展机会,有利于创造活动的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地域聚集与环境要素具有密切关系,那些中心城市或大都市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基本条件,也就是环境要素较为完备,如资源、知识、技术、金融、交通、通讯、市场、设施等,可以有效吸引各种优秀创意人才,形成环境要素与产业发展和创意人才之间的互动。环境要素越充分、越优越,越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反之就会形成制约。
文化创意活动在当代社会已经形成一种社会分层现象,出现许多专门从事创意工作的人群,这些人群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智力资源去创造财富,实现其社会价值。美国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用“创意阶层”来描述这一现象,凡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属于创意阶层,这个阶层包括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建筑、设计、教育、音乐、文学艺术、娱乐业等人士。这个阶层既包括那些个体职业的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设计师等拥有创造精神的人,也包括一群广义上拥有商业、金融和法律方面知识的专家,他们通过个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对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创意阶层的特点。弗罗里达认为,美国是创意阶层人数最多的国家,创意阶层人数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占到全部经济价值的一半,并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创意经济时代,创意经济已成为美国经济新的驱动力。
创意阶层的突出特征在于它的地域聚集性,也就是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向中心城市或大都市聚集的特点。这种地域上的聚集不像传统社会那样,呈现为相对分散状态下人群的一种聚集。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在更大范围的地理空间中自由流动,可以不依附城市而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甚至可以远离城市。而创意阶层从事的创意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却要紧密依赖城市,因为只有城市,尤其是那些中心城市和大都市才可能为他们发挥潜在的创造才能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信息交流、通信设施、基础条件、资金市场、政策环境、制度保障、教育培训、就业渠道、消费人群、消费市场等。当今全球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往往也是创意人才聚集度最高的区域,创意人才表现出向中心城市或大都市聚集的特点,而且出现不同层级和地理圈层的变化。与此相类似的是,中国的文化创意人才也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大都市,这些城市也是中国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体现出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的共同特征。从职业特征来看,文化创意人才更具有自主创业的特点,因此,他们流动性相对较大,就业比较自由灵活,不受体制的限制。
文化创意人才大量聚集在一些大城市,这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表现出它的共性,也是形成创意产业的基础。例如:在英国,大量的创意人才聚集在大伦敦地区、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位于伦敦东区的霍克斯顿,临近剑桥大学,聚集了500多家创意企业和大量创意人才,形成世界著名的创意产业聚集区。曼彻斯特也成为英国西北部地区仅次于伦敦的创意人才第二大聚集地,创意产业加速了城市的转型,使曼彻斯特从制造业城市变为创意城市,带来城市的复兴。
那么,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人才会形成在大都市圈聚集的现象呢?一种看法是,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从事的是相对独立的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他们會自主地选择居住的地区和城市,因为这些人的职业流动性非常大,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他们会自主选择在什么地方居住、在什么地方工作,是在洛杉矶还是纽约居住,是在好莱坞还是百老汇工作,因此这些艺术家和文化职业者在各个城市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那些较大城市表现出集中度比较高,而在那些较小城市集中度比较低的特点。也有的认为创造力工作与地方具有密切关系,创造力工作需要一些特殊的视觉环境、密集的社会文化活动。一个地方的声誉和传统对这个地方是否能够创造新的原创产品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篇8
摘要: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考虑所有社会成员的愿望和利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地位农民作用
一、农民主体地位与农民经济现状
农民的主体性是农民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并得到发展的农民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1]。市场经济中,经济条件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当前影响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因素。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民信息化、文化消费需求和意识明显不足,尽管政府的建设热情和推动力量表现较为强烈,农民的民主地位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仍然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农民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动性,以经济收入为基础,以创收方式为支撑,以享受生产服务和建设发展成果为体现,通过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从业情况、消费情况和环境条件的比较,可以直接体现出农民在经济建设中主体作用的现状。
表1北辰区固定资产建设情况
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保障,是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北辰区在新农村开发建设、转移富余劳动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农民增收的渠道有所增加,但从表1来看,2005年农民收入比2001年增加了46.1%,高于
城市增幅41.1%,而收入增加的绝对值,城市居民高出北辰区农民32.8个百分点。从农民增收的方式来看,北辰区农民增收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获取的工资性收入;二是二三产业的开发建设,使得农民可以获取到工资性收入,以及土地和集体财产升值带来的收入;三是农业的优化升级、农产品加工贸易所带来的高附加值和更多利润;四是政府财政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工业反哺农业,使农民在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四方面举措显著地改善了当前农民收入落后的状态,但后三方面举措所带来的受益面或整体受益幅度有限,示范推广和进一步整体大幅提高还需依赖强大外力推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二、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4、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
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三、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孩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教育设施,特别是要解决好边远山区师资力量紧缺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和丰富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致富的能力。
再次要重视发展农村文化。既重视载体的建设,如村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更要在丰富农民生活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发动社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结合农村传统节日和平时重要活动,更多地举行能够体现农民优良传统或具有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生活的同时,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审美观,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夯实经济基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富足,农民才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建设新农村最关键的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重点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要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来自农业本身的收入;要引导农民正确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二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重要的是对其居住环境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引导农民到城区镇区买房建房,不能到城镇买房建房的,要引导农民建设中心村,变传统的分散居住为集中居住,合理安排供水、供电、交通、医院、学校和购物,既降低建设成本,又可以大量地节约耕地,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化,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从而自觉改变传统的不文明、不方便的生活习惯,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质的变化。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实行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增加对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资金扶持,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建成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农村养老制度、覆盖全面的农村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制度,结束城乡二元结构条件下把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的局面,让中国农民这一最大的国民主体享受正常的国民待遇,增强政府的亲合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其次是要切实提高集体收入。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建设好新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发挥资源优势,找准发展路子。如集体开发林场、果园、菜园、园林、养殖场等增加集体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对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应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大力改善农民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之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资产及农村资源,要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增强服务能力
1、增强干部服务能力。首先,乡干部要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经济信息,了解农村实际情况,通晓农村实用法规,力争成为农村中的文化人,抓经济的明白人,创业中的领路人。其次,要转变观念。在角色上由指挥向服务转变,自觉“矮化”角色,在履行组织指挥职责的同时提供服务指导,既当马前卒又当勤务员。深入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政策和做法,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同时在村庄规划,项目申报、筹资方式、资金管理方面加强组织和引导,并出谋划策帮助制定产业规划,环境整治方案,美化绿化方案及建设预算等,但必须遵从民意,民主协商,切不可包办代替。干部还要利用自身见多识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再次,在工作方法上由指教向引导转变。要有大局观念,有爱民之心,工作中将心比心、以情换情,与群众“套近乎”“拉关系”“建感情”,在“少说多做上”下工夫。采取召开现场会、典型经验交流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卫生评比等灵活有效的形式,通过干部搭舞台,让农民典型站出来“领唱”,运用典型“金钥匙”开启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之门。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固本强基,要大力加强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切实形成 “双强型”的火车头。一是选好带头人,实现能人治村。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与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崇高党性和奉献精神的领头人。二是加强支部建设,强化组织活动。有条件的新农村建设点要设立党小组,让农村无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锻炼年轻党员,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载体,创建平台,让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的基本模式。实现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地方根据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实现过程可以概述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基础设施环境改善阶段、增强农民经济实力阶段、政府推动向民间自发建设的转换阶段、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阶段。
参考文献:
[1] 程贵铭.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陈义平.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3]刘清敏.关键是让农民成为主体——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J].求实,2006(22)
[4]吴江,欧书阳.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应处理好的关系[J].农村经济,2006
创意的主体是人才 篇9
摘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探讨了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新的理念,不管是从招生方式、学生选择所学专业,还是在日常教学、个人特长培养上甚至是在学生就业问题上都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主体;地位
1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现状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学校,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的近二十多年中,高等教育基本上是要把人培养成为计划经济“大机器”中的一个“不生锈”的螺丝钉,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是从“将来毕业后怎么样才好用”这一点出发。因此,学校教育尽可能地把某一些专业知识教给学生,教育上关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法表面看来与现在提法没什么不同,但是发展人的主体性,即让个人能够比较全面地发展这一点,在过去相当不受重视。
目前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是否真正进步、发达、充满活力,要看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潜在能力和天然禀赋等是否能充分发挥出来。高等教育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学校的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如何,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它与学生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及对学习的认识、态度、动机,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从某种意义可以说,根本取决于学生的努力。所以,学生是学校非常重要的正式成员,离开了学生这个成员,就谈不上学校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根本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主人地位,也就决定了学生本身就具有这样的主体性。
2现在我国高等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措施
(1)招生方面。
新世纪的人才强国战略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不管是从招生方式、学生选择所学专业,还是在日常教学、个人特长培养,甚至是在学生就业问题上都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全面自由地寻求自我发展,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在招生方面,现在国家教育部下文放权给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目前各大学也在忙于扩大招生规模,大学门槛越来越低,但由于学生对所在学校、所学专业甚至是感兴趣的专业也了解不深、不全面,有的学生为了考上大学生而“病急乱投医”,勉强填报一些不情愿的专业,导致上了大学后对所学专业又不感兴趣,最终导致没有学习积极性,甚至厌恶,个别学生因此而轻生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所以我们的高校可以尝试实行大类学科招生(只分文、理科),可以像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高校那样,在新生入学后2-3年不据具体专业安排教学,重在进行通识教育,基本都上基础课程。到大学最后的1-2年,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经过考核合格,选择相应专业。当然这种新的模式还需要有关教育部门的引导,必须加强社会的监督和舆论监督(学生也有权监督学校),不致学生盲目选择当前的热门专业而冷落其它专业,出现专业的盲区。
(2)高等教育教学方面体现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高等教育从诞生到现在,其教学总是以求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导致教学上的一言堂,教学缺乏活力,管理死板,教师成了“僵师”,管理者成了“僵官”,在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当然就成了“僵生”,学生主体性被淹没在一潭“死水”之中。大学生失去了创新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创新意志和品质。
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课程的选择性。高等教育的日常教学中,学校应允许学生可以选择具体的课程、上课时间和授课方式,也可选择具体学习年限。原来四年修完的课程现在可规定在3-6年中完成规定学分,就可提前或延期毕业。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让学生自由选课,允许转换科系等,锻炼学生的选择能力。现在的知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学生在校学习所面临的困难,不是如何吸收知识,而是如何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难题,不是简单地把某个成熟观点告诉学生,而是把不同的观点呈现给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在其中选择更适合国情、更适合自己或某个特定目标的知识,或者说从中学到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等等。这也是学生主体性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
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过去因为把人培养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活的“劳动工具”,往往只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驯服工具论”的年代,不希望普通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不能提出问题,又怎么能去分析问题呢?那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社会也就不可能进步。所以高等教育还应保持对社会的一种批判精神,站在现实社会的前面,才能推动社会前进。
(3)日常教育管理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高等学校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和单一的育人模式,使学生个性特征难以体现。学生超出“常规”的需要被种种管理规定拒之门外,没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等潜能难以体现。过强的共性特约,使大学校园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没能得到充分肯定。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性化管理原则,平等地看待学生,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服务学生中渗透教育,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排忧解难。避免以管理者为本位,将管理者的意志、愿望强加给学生,从而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4)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各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
学生就业情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国际公认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大学知名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的象征,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各高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改变过去毕业分配的那种“一等二靠三要”的观念。在就业方面也必须进行创新,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各高校的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首先,学校要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如“就业指导办公室”、“毕业就业工作处”等,构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服务。其次,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把《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使就业指导由“方法指导”转变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就业指导工作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第三,学校要改变过去那种等用人单位来选录毕业生的观念和做法,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主动出击,主动为毕业生群体寻找“婆家”,还可跟一些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人才供需网络。第四,充分发挥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进行双向选择的主导地位,引导他们适时就业。目前很多高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有的学校每年要举办几十到百余场的中、小型校园招聘会、周末人才招聘会。同时各大高校还鼓励毕业生到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应聘,从中获取信息,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五,学校成立的心理咨询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殊优势,针对毕业大学生在就业、恋爱等方面的诸多困惑,科学地利用心理学,在充分尊重学生、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下,对他们有效地加以社会价值导向,尽可能地解开他们的心结。总之,我们的高校必须重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引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人才的浪费。
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同时加强学校的引导功能,依法治校,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意志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微.走进学生为主体时代[N].中国教育报,-3-31.
【创意的主体是人才】推荐阅读:
人才培育的文化创意05-18
影视创意人才的培养06-18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06-08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05-27
学生是数学学习评价的主体论文11-04
确立学生是英语学习主体的意识12-21
创意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07-29
文化创意人才07-16
创意产业人才05-22
创意型人才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