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主体

2024-10-12

心理的主体(共11篇)

心理的主体 篇1

摘要: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内涵的广义界定, 即认为心理契约的执行主体是组织和个体, 从而以组织的岗位职责要求为基准, 运用模拟人和行为人两个概念对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进行行为倾向分析, 并基于组织层面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心理契约,行为倾向,行为人

组织与个体之间不仅存在正式的劳务合同, 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个体和组织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组织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和影响。但是, 目前心理契约的研究文献更多是集中于个体的感知行为, 而对组织的行为取向分析以及组织可以采取的改善和维护心理契约的策略和方法并没有予以广泛的关注, 因此对组织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以组织的岗位职责要求为基准, 对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进行行为倾向分析, 并基于组织层面提出建议措施。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概念产生初期被认为是存在于雇佣双方之间的一种未书面化的契约、内隐契约或者期望。现在的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 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 (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 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Herriot和Pemberton (1997) 认为, 最早由Argyris (1960) 提出的心理契约可以被定义为“雇佣关系双方, 即组织和个体, 对关系中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感知”。Tsui等 (1997) 也认为, 心理契约涉及双方, 其研究也通过集中关注“代理人”来展示“心理契约的组织一方也是可行的”这个问题。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作出的各种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 对其与组织之间的, 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Rousseau (1990) 提出了一个更加狭义的定义, 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或有关信念。但是, 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特征就是对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相互义务的主观感知, 这在两种界定中都得以体现。

因此, 心理契约反映的是组织与员工彼此间对于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它一方面反映了组织成员加入组织的动机与目的, 如期望在组织中获得回报、提升、自我实现等;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一种期望, 如希望员工对组织忠诚、尽职、奉献等。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 但它确实存在, 而且它是影响企业与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 是组织提高个体满意度, 稳定员工队伍, 提高管理效率、激发人力资源潜力和实现组织目标, 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二、心理契约执行主体的行为特征

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组织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组织中个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因为个体是管理要素的“生命核”。而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个体, 就必须正确地描述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搞清楚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各种因素, 即搞清楚个体的行为与其原动力之间的运行机制, 从而通过调节、控制这种原动力, 以期使个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的要求。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内涵的广义界定, 即认为心理契约的执行主体是组织和个体, 从而以组织的岗位职责要求为基准, 通过个体对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 运用模拟人和行为人两个概念对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进行行为倾向分析。

首先对模拟人和行为人的概念进行界定。模拟人是指能完全无差错地承担其岗位所赋予的全部要求并自觉严格一致性地履行此岗位职责的理想个体。不难看出, 模拟人在此等同一个完全岗位职责人, 也就是说, 给定一个岗位, 没有其他能比在此岗位的模拟人做的更好。应该说, 模拟人是一个纯粹理想化的岗位人, 有一个岗位就对应一个模拟人。行为人, 简单地说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具有感性和理性的社会性动物。在执行组织具体岗位职责过程中, 行为人通常表现出不连贯性、环境依赖性、隐蔽性、应变性、可修正性、难以描述和度量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因此, 针对行为人可以作出三个相互关联的假设: (1) 行为人的行为是有起因的。 (2) 行为人的行为是受激励的。 (3) 行为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显然, 模拟人在管理实践中是不存在的, 它总是和给定岗位的行为人有一定的差距, 这也是之所以称其为模拟人的原因, 但模拟人的假设为行为人的不断修正和自觉趋向模拟人制定了标高。

与一般契约相比, 心理契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首先,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心理契约的内容是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 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 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其次, 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心理契约处于一种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 要求契约双方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调整契约的内容。因此, 行为人由于不同的传记特点、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人格等特色, 对心理契约双方关系中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感知就可能存在差异, 进而使得行为人在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必然会和其岗位所要求的存在差距。另外, 组织的具体环境如组织的基本特征和组织成员团体的基本行为特征等, 也对行为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是, 基于同一岗位, 行为人和模拟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别。

三、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行为倾向分析

在管理实践中, 不论作为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乃至执行基础工作的一般员工, 作为组织的个体, 在履行其岗位赋予的模拟人职责时,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行为人的一些特性。与此同时, 组织或组织代理人在对组织中个体进行管理时, 也常常存在把具有个体差异的行为人泛化为模拟人的倾向。具体地说, 心理契约执行主体存在两种行为倾向:一是模拟人的行为人化;二是行为人的模拟人化。

1. 模拟人的行为人化解析

模拟人是针对特定岗位的内在要求, 外部客观是模拟人的使命要由行为人去完成, 即模拟人的角色载体是行为人, 而行为人的特性也是多样性复杂化的, 这直接导致特定岗位上行为人的表现与岗位模拟人的表现存在较大差距。于是, 内在要求与外在客观的不统一必然引发岗位执行状态的不协调, 也就出现了模拟人的行为人化的矛盾。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托人在选择代理人时, 委托人首先为代理人的岗位设置了一个模拟人, 然后委托人按此模拟人标准选择代理人 (行为人) 并要求代理人 (行为人) 按模拟人的标准来进行操作, 遗憾的是, 委托人的这种良好愿望往往落空。因为代理人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因在位优势不仅隐藏私有信息, 而且可能释放虚假信息以谋取私利, 于是产生了“个人机会主义”和“道德灾难”, 造成委托人的任何监督行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都存在难以解决的漏洞, 而且有时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所付出的信息成本可能太高反而使得委托人的收益减少。由此可见, 模拟人的行为人化反映的是一种角色认知失衡现象, 其主要根源在于行为人对模拟人角色的认知偏移和修正, 是一种普遍到特殊, 一般到个体的位移, 体现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关系, 这种角色位移同时也反映出个体需求的复杂多样性。

2. 行为人的模拟人化解析

在理想的心理契约里, 个人将乐于做出贡献并且这些贡献切合组织的需要, 同样, 组织给予个人的诱因也完全符合个人的期望。但是, 组织往往乐于通过契约约束行为人在岗位执行活动上的一致性来维持组织正常秩序, 组织也往往乐于认为不同的行为人在契约面前一律平等, 他们都是契约一方相对于组织主体来说的模拟人。但是, 任何契约都具有不完全性。这样, 组织就有可能利用契约以完全服从岗位要求为借口, 凭借契约的不完全性来掩盖或抹杀行为人的正常合理需求, 泛化相同岗位行为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和人格特性, 抹杀作为行为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激情, 导致组织在决策或管理时发生行为人的模拟人化的倾向。尤其是功利主义标准作为组织决策的主流的情况下, 组织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供最佳效益, 模拟人可能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岗位的代名词, 公正、公平的意义对于作为模拟人载体的行为人开始淡薄。同样, 行为人的模拟人化折射出的也是一种角色认知失衡现象, 其主要根源在于组织对行为人角色的泛化, 泛化的依据是岗位, 泛化的走向是模拟人, 它是一种特殊到普遍, 个体到一般的上升, 以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要求追求组织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抹杀行为人的个体色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出现模拟人的行为人化和行为人的模拟人化这两种行为倾向的根本原因, 是心理契约执行主体的角色认知失衡, 没有考虑到行为人的个体差异性和模拟人的现实不可能性, 模糊或掩盖了行为人和模拟人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其次, 这两种倾向同时存在并且互为逆过程, 只是二者的目的不同而已。模拟人的行为人化的目的是行为人因角色错位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行为人的模拟人化的目的是通过强调组织运转的秩序而整齐划一个体的不同差别, 以此来追求组织的最大效益。

四、结束语

如果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契约, 组织就能为个体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维持团队的高昂士气和精神状态, 使组织充满活力, 超越逆境, 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同样, 个体也必然会自觉地把自己视为组织的主体,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竭力为组织工作, 将个人的前途融合到组织的发展之中。因此, 有效避免心理契约执行主体出现模拟人的行为人化和行为人的模拟人化这两种行为倾向, 组织作为一个以心理契约为原则的集体, 实施心理契约的全过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组织实施心理契约的全过程管理, 应从心理契约建立、诊断和调整几个环节人手。首先招聘过程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其次要跟踪个体心理变化轨迹, 及时诊断心理契约。随着个体在一个企业中的时间的延长, 心理契约涵盖的内容也相应增多, 组织的实际情况与个体进人组织初期的较为理想的设想有一定差距时, 员工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 组织必须及时诊断分析, 对心理契约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最后, 积极加强与组织个体之间的沟通, 减少彼此间的信息不对称, 最终实现心理契约的调整以提高个体的满意度。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维持, 是组织与个体双方互动的过程。通过双向沟通, 组织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个体的期望和组织存在的问题, 听取个体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 个体也可以全面了解组织的期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组织根据双方的期望与存在的问题, 及时有效地提供承诺方案, 可使个体在受到尊重、增加自信心的同时, 使组织的问题得以解决, 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 形成融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庆菊:浅论心理契约.商业研究, 2004 (4)

[2]魏峰等: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管理科学学报, 2005 (5)

[3]文新跃:论心理契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活力, 2006 (1)

[4]张凌寒:企业中的模拟人与行为人.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心理的主体 篇2

摘要: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是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主体音乐审美心理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环境,它是主体与一定音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音乐环境 音乐学习心理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

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8月. 第67页.

②曹理,何工着.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5月. 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8月. 第48-49页.

参考文献:

[1]朱丰顺,吕景云编.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8.

心理的主体 篇3

【关键词】隐蔽性 动态性 心理契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8-02

一、师生心理契约及其特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会比存在一系列的心理承诺和期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够感受到对方心理承诺和期望并且默认接受,这样心理契约也就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诸多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契约内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构建成的心理契约没有形成文本资料,是微妙并且含蓄的,隐蔽性非常强。这种契约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它常常表现得十分随意,常以非正式的方式出现。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错误地认为,教学仅仅是教师的“教”或者学生的“学”,而没有从学生和教师对于彼此之间心理期望和心理承诺的吻合角度进行教学过程的考虑和实践。

2.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内容差异性明显

首先,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个人的学习愿望以及对职业规划、就业方向的认知的不同,就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期望不同。另一方面是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必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同时,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获得知识也存在千差万别。

3.心理契约内容的动态性

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之初,学生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师的水平、授课风格等或者是一无所知,或者是所知不多。教师对学生状况、课程内容等则有所了解,因此,在此条件下建立的心理契约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心理契约的形成、深入是随着师生对双方的信息的逐渐了解、熟悉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就使心理契约表现出动态性。

4.心理契约功能的关键性

教师传递的是思想和知识,而思想和知识都具有模糊性,只有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教学的效果才能得以检验。教师和学生在不可能搭建书面的心理契约的情况下,非书面的心理契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对双方的行为和义务起奖励和约束的作用。

5.教师角色的双重性

心理契约是涉及师生双方关系的,教师和学生一样,也是一个个体,这是教师在心理契约中所扮演的第一个重要角色,而心理契约个体角色也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之间构成良好的关系,两者之间是平等的,公平的交流的关系。另外,维护心理契约的稳定性需要一个有效的、合法的、合理的组织管理者,而这个组织管理者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契约关系中的第二个角色,即心理契约的组织者和维护者。

二、师生心理契约的建立与形成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知道心理契约的存在依赖于期望的存在。其实,师生心理契约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已经逐渐形成并且发展起来了。但是,由于心理契约的建立本身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含蓄性,是随机的,需要经过不断修饰的。因此,师生之间的第一次搭建的心理契约,应特别重视其客观性和稳定性,因为它对于以后的课堂气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以及心理契约的能否长期维持,都非常关键。

教师还必须积极的创造一个彼此尊重、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认真倾听学生对自己这门课程的期望和建议,而不能机械地规定学生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样的平等交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选修的课程。

三、师生心理契约的违背与修复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的行为学家Morrison 和Robinson通过研究指出心理契约违背的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使故意违反;第二个则是理解差异。心理契约的违背可能会导致师生双方期望之间的矛盾与落差的形成,只有通过信息交流或重新签订心理契约,这些矛盾与落差才有可能得以解决。为了使师生之间信任程度恢复到原有的或更高的水平,立即停止或处理不适当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1.教师应该在给学生进行第一堂课程的教学中就构建彼此之间一种正确的心理契约认知。通常而言,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的第一堂课程就将对学生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的要求明确的提出,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师的心理承诺和心理期望,进而形成正确的心理契约内容。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关注学生心理契约的轨迹。通过交流和沟通,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心理期望和心理承诺履行的情况,进而共同商讨,提出解决方案,维持良好的心理契约。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爱护和关关心,更加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力去实现自己的心理承诺,而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更好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在保持课堂教学理论性的同时还必须致力于教学内容实用性的提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教学,尊重学生主球实用性教学的心理期望,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当然,实用性也不能够一味的强调而忽视了理论性教学。

4.教师还应该在学生心理契约遭受破坏或者违背时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原因分析,发现不足和缺陷,及时的改正不足。只有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师生心理契约才有可能会达到我们预期的平衡状态,师与生之间才能互相信任,遵守承诺,出现预期的融洽的师生心理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预期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师更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构建师生学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威麟,杨光旭,郭江平(2008):高校教师履行心理契约责任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黑龙江高教研究,第8期.

论传播主体对客体情绪心理的营造 篇4

一、传播客体情绪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人们在社会交往 (亦即信息传播) 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的意见很顺畅地被另一方接受或者无论怎么费尽口舌对方也不接受。在大多数时候, 固然是因为接受方的得益心理在起作用, 但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 一种意见在对方可接受可不接受的情况下, 对方的情绪状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推销商向某必需单位推销商品, 推销商请买方在一处环境幽雅的地方共进午餐, 同时洽谈交易, 这笔生意很有可能做成。通常的理解往往认为是买方吃了人家的嘴短, 实际上, 吃饭这一得益行为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重要的是卖方为买方营造了一种良性的心理环境, 是买方的心境和情绪在起根本性的作用。因此, 接受方和传播效果的关系非常简单地可以概括为:受众的良性情绪心理易于接受传播方的信息和意见, 反之则会影响效果, 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如果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这种现象, 也许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传播效果问题。

一般来说, 新的情绪心理的生成及其变化需要经历外界刺激、情绪体验、情绪认知及评价、情绪表现几个过程。人类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 多种信息讯号无时不在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由于信息讯号的强弱程度和频率的不同, 因而形成一种主刺激和诸多次刺激, 主刺激往往是激活人的原始情绪 (1) 的主驱力, 从而形成人的情绪体验。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 皮层的边缘系统是产生情绪体验的中心, 情绪是皮层的整体活动而不是皮层下特定部位的局部功能, 皮层对情绪有抑制的功能, 对情绪起整合作用。这种情绪体验经过认知和评价, 最终形成情绪, 西方著名情绪心理学家阿诺德和拉扎勒斯曾不约而同地认识到“评价是情绪产生的根本条件”[1]157。而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表情, 这种情绪表现形式常常被心理学家解释为面部展现出的快乐、恐惧、愤怒和宽慰等表情, 其实它还应该表现为手舞足蹈、跺脚、鼓掌等无声的体态行为。最终的结果是情绪行动, 即或接近传播主体 (接受信号意见) 或离你而去 (不接受信号意见) 。

从上述情绪生成和变化过程, 我们不难了解到, 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客体处于何种心理和情绪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将这里所说的情绪仅只理解为受传者进入接收讯号前带入的心境, 而更应注意的是受传者进入接收讯号后传方对良性心绪的引导和激活。一个和妻子刚刚吵架的人打开了电视, 此前他的情绪是非良性的, 如果以这种心境接收电视讯号, 可能更多的是对传播内容的否定———一种超出常规的主观评价。但如果传者处理得好, 原有情绪会从得到缓解进而转化为良性情绪。我们所需关注的正是后一种情况 (将在下文论述) 。关于不同情绪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从理论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首先, 不同情绪的受众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被试者被分成三个小组, 用同等的时间分别培养出愉快、不满、焦躁三种情绪, 然后共同去看一张几个士兵抬着伤兵上飞机的照片。结果心情愉快者认为这个伤兵“交上了好运, 他被送进医院, 会受到很好的照料”。心怀不满者认为这个伤兵是人类自相残杀的受害者, 是战争在开杀人的玩笑。而焦虑者认为, 这个伤兵被送进医院, 也只是苟延残喘, 他活不长了。这三组被试者中, 只有愉快心境的人进行了正常的评价, 而另两组人的评价实际上是他们情绪的发泄。所以,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格雷把情绪归结为三个明确的系统:强化刺激作为无惩罚的条件性刺激时, 接近状态居优势;强化刺激作为无报偿和惩罚的条件性刺激时, 行为抑制状态居优势;强化刺激作为惩罚和无报偿的无条件刺激时, 战斗和逃跑状态居优势。传播活动就是要追求受众的接近情绪, 而避免受众背离自己呈战斗 (对抗) 和逃跑状态。

其次, 积极的刺激会使受众愉快、欢乐, 消极的刺激可能会使受众忧虑、焦躁, 甚至恐怖, 而愉悦情绪是人的体内平衡和协调的表现, 焦虑是心理失衡和不协调的表现。在心理平衡的条件下, 受众对传方意见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 从而正常甚至是超常规地对传方意见进行吸纳, 传播效果自然是正常或超常好的, 否则则相反。

再次, 积极的刺激可以使受方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及得益心理。关于安全感, 哈蒙德在对条件性情绪状态进行论证时认为, 如果开启危险信号, 则产生恐惧, 关闭则宽慰;若开启安全信号, 则产生希望, 关闭就会失望。受众只有在确保心理安全、得到利益和不受损害的条件下, 才能敞开心扉接受传方的意见。而受众在对自身安全存在怀疑或确认不安全的状态下, 会产生对信息的部分排斥乃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受众心理上的对抗和防御情况自然会对传播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传播主体对客体情绪心理的营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K·T·斯托曼在评价早期心理学家的古典理论时指出:“一些情绪是基本的和原始的, 另一些情绪是派生的和继发的。这暗示着情绪有自然的和培养的之分。”他还认为:“情绪在强度上有一定的范围, 当超过一定程度时, 它将发生质的变化。”[1]29斯托曼的认识给予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可以通过“培养”而发生质的变化的。这样, 就为我们的传播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为信息受众营造一个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情绪心理 (包括接受传者意见的良性情绪和排斥对立方的不良情绪心理) 。如果我们抛开受众原始情绪心理不论, 单就传受过程来看, 此刻的传播客体情绪主要受信息接收时的客观外部环境、信息传播内容和传播者三个因素的影响。因而, 受众情绪心理的营造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 关于传播环境与受众情绪的关系。

传播过程中客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又可称为“物理环境”或“硬件环境”, 是指在传播工作中对物质条件 (如自然环境、设施设备、工具等) 的运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在家里的厨房和卧室里学习不如在书房里学习的效果好, 而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学习比在家里学习的效果更好。传统的解释是不同的环境可能引发人不同的心理定式, 如厨房和卧室引发人“吃”和“睡”等懒性定式。这固然不无道理, 但我们还应考虑这些外部环境对人的原始情绪的刺激作用。比如某种环境对兴奋———兴趣和愉悦———快乐情绪的激发, 而另一种环境却刺激了人的原始情绪中的痛苦、厌恶、惧怕等感情。所以, 一些心理学家 (如汤姆金斯) 习惯于从情绪 (感情) 方面考虑此类问题, 认为凡能使人们产生高昂情绪、提高自我价值的情境, 是开展传播工作的良好环境。

信息传播者在营造客体收受环境时可能会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般性空间物理环境和特殊性物理环境的问题。从传播形式划分, 大众传播在一般情况下较难为受众设置物理环境, 而人际传播则易于设置良好的物理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没有环境设置的可能, 最为典型的是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和与志趣相投的一群人到广场去看大屏幕的感觉, 由于人们情绪的互相感染 (刺激) , 集体收看的情绪指数都会远远超过个人收看。而人际传播则更为易于传方有意设置使传播效果更好的传播环境, 上文提到做交易时的邀请顾客用餐、招待会、午餐会等均属此类事例。延安时期, 年轻有为的红军旅长黄克功开枪打死了不愿继续与其恋爱的陕北公学学员刘茜, 当时审判黄克功的会场特意设在了延河边黄克功杀死刘茜的地方, 旁边的房子里就停着刘茜的尸体, 会场庄严肃穆, 加上审判过程对听众的情绪调动, 数万与会受众的情绪随着审判进程而起伏, 终于达成了不对黄克功处以极刑“便无以教育党, 无以教育红军, 无以教育革命者, 并无以教育一个普通人”[2]的共识。这次“民主、法制与共产主义恋爱观”的教育宣传活动之所以使当时的与会者终生难忘, 环境设置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1863年11月6日, 美国国务卿埃弗雷特在葛底斯堡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讲成为环境利用的典范:“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 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现在还安静栖息的广阔田野望去, 那雄伟的阿拉格尼山脉隐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 弟兄们的坟墓就在我们的脚下……”[3]125这几句开头语无一不与演讲的环境紧密相连, 一下子就把在场的传播对象引进了追忆先烈的具体情绪之中。近现代人常常将伟人故居、烈士陵园、历史纪念地作为传播思想观点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基地, 也正是基于其特殊的环境能刺激受众情绪、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想法而设置的。

人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孤立的, 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人的主动性的产生和形成, 一般取决于自身行为同特殊环境的联系, 以及随之而来的情绪体验。因此, 传播者要提高传播效果, 就应该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物质条件和组织手段, 尽可能地为受传者营造一种幽雅环境, 从而提高被传者的接受程度和改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 关于传播内容与受众情绪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种目的在于满足需要的行为得到实现后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 会使这种行为强化, 而不愉快的情绪会使这种行为削弱或消退”[4], 纳奇拉什维里的这一“满足需要”理论一般地已为人们所能接受。“满足需要”不但是愉快情绪的起点, 而且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方面, 只有传播内容满足了 (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 受众的要求, 受众才能随之产生得益心理、安全心理、舒适心理和愉悦心理, 因而最大可能地接受某一信号。当一个十分饥饿的人得到“正在为您烹调可口的饭菜”的内容信号时, 他的心理情绪是舒适和愉悦的, 很容易接受这一信号;但随后他又得知“饭菜烧煳了”, 特别是“饭菜里发现两只苍蝇”, 他原有的情绪会产生变化或迅速消失, 并很快将原有的愉悦接受情绪转化为厌恶和低落的不接受情绪。根据这一原理, 传播主体在设置传播内容时就应该充分考虑传播内容可能对受众良性情绪或焦躁厌恶情绪的激发, 从而使客体接受自己传播的信息而排斥与自己对立的信息。日本的池田德真在其撰写的《宣传战史》一书中谈到了一个可作为情绪心理分析的典型传播事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作为协约国成员之一的英国军方成立了叫作“克尔之家”的对敌宣传机构, 在其大量的战时信息传播中, 1918年春传播了一个使世人害怕得发抖的消息:贫困到了极点的德国, 竟然把人的尸体拿来榨油, 然后用这种人油制造肥皂[5]。这一传播内容不但树立了协约国在人民中的“正义”地位, 煽动了人民对德国的仇恨情绪, 更主要的是极大地打击了敌对国国民的情绪, 加剧了德国国民本已极端疲惫的绝望心理。这一后来被确认为虚构的宣传, 在当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每个人在接触肥皂的时候, 都会自然想到“尸体榨油厂”的事情, 这种对敌对双方国民情绪的不同影响, 不仅存在于传播的过程中, 而且可以作用于消息传播之后。情绪心理学家曾做过许多对动物给予不同内容信号产生不同情绪和效果的试验。如对小白鼠进行不同的刺激, 来观察其恐惧、宽慰、失望等情绪。阿姆塞尔的“挫折”理论, 也说明了有机体在先体验到奖赏又体验到无奖赏刺激内容时所表现的不同情绪状态。日常传播活动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传播内容给受众的安全感、愉悦感, 从而接受传播内容的事例, 但同时也有事实说明, 信息传播内容不当或因当事人对内容理解不当, 从而形成不良心理定式甚至产生变态心理的情况:一个在部队连续3年受到嘉奖的副连职技术人员, 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杀害了9名年轻女子。公安机关调查表明, 他对女性仇恨的变态心理, 来源于小时候偏狭地接受了一些信号内容的刺激———从小时候对母亲杀鸡时为动物难过, 到参军后多次到肉联厂看女子杀猪, 使他从对女人的厌恶情绪发展到变态的仇恨心理。这种对信息内容片面接收及心理情绪变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忍心吃肉, 甚至在电视上看到某歌星的红嘴唇, 都觉得“仿佛要吃人”。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变态都是一种情绪障碍, 它起源于信息内容所引起的焦虑情绪, 当这种情绪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 就会转变为病理状态, 一旦如此, 他们往往会产生某种范围的攻击性和反社会性, 正确的信息会被一概否认和排斥。所以, 信息传播的内容是情绪营造的根本, 要尽量使被传者处于心理平衡协调的情绪状态中, 而一定要注意避免对受众不良情绪乃至变态情绪的激发。

(三) 关于传播主体形象与传播客体情绪的关系。

传播主体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即组织传播中的传播机构和人际传播中的传播个体。由于传播机构在传播过程中总是以个体人的形式面向受众的 (如电视台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 所以传播个体的形象应是研究的重点。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在谈到传播过程中的“名片”效应时指出:“人们无不希望从有威信的人那里获得可靠的和令人信服的信息。因此, 人们一般都是毫无批判地、信以为真地接受来自权威来源的信息。”[4]84这里把传播者的威信形象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而威信形象的树立, 不但要依靠传播者的传播内容, 而且与其多方面因素有关。受众通过对传播者的感知, 既可以随时转变某种心理情绪, 也可以不断加固这种心理情绪。

传播个体的形象由外在的外观因素和内在的修养因素构成。前者是指传播者的举止言行、穿着打扮、自然形象留给受众的印象。外观形象得体适度, 起码不会激增受众的焦躁情绪, 甚至会使受众产生欢快情绪反应。1983年, 我国著名演讲家曲啸给某监狱犯人演讲, 曲啸是优秀共产党员, 而台下是接受劳动改造的罪犯, 二者的情感和心理距离差别很大, 况且听惯了呵斥和训话的罪犯普遍存在着对条框宣传的对抗情绪。为了调动听者的积极情绪, 曲啸演讲的开头便使用了“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的朋友们”[3]126, 一下子就抓住了全体罪犯的心, 迅速拉近了二者之间的情感距离, 3个小时的演讲效果非常好。如果像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那样在会议上脱下皮靴敲桌子, 不但会影响受传者的情绪, 而且还会导致效果不佳。内在修养因素是指传播者不但能够准确传递信息, 而且能够运用广博的知识形象通俗地传播信息。人们在日常信息接收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是价值很高的信息, 由于传者的不准确传达或表现为知识修养缺乏而受众拒绝接收的现象。比如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转播, 由于体育评论员将两队球员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如影随形”说成是“如形随影”———多次如此说, 最后又将一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反击说成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因此电视观众的情绪便可能产生如下变化:第一次刺激引起的初期焦躁情绪 (以为是口误, 可以谅解) ———焦躁情绪 (不是口误, 难以谅解) ———厌烦排斥情绪 (知识贫乏, 不可谅解) ———拒绝接收, 关掉声音 (没有传播效果) 。而央视及地方电视台的一些栏目之所以受受众欢迎, 除了节目内容因素外, 主持人形象是另一重要因素。观众将他们视为心目中的“明星”, 亲昵地称他们为“金牌主持人”。传播主体形象与其传播内容是一个统一体, 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良好的受众心理情绪。

无论是原始情绪还是继发和培养的情绪, 无论是受众的心理平衡感、安全感还是派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无论是传播的外部环境、传播内容还是传播者形象, 归根到底是传播主体对传播客体的亲和情绪打造问题, 只要传播过程中方方面面的亲和力加强, 就可以激发和培养受众的积极良性情绪, 从而增强传播效果。相反, 受众的焦虑情绪会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由于传播手段的发达, 在受众情绪营造方面, 我们应该注意除了运用传统的手段外, 传受双方的信息互动是一种极其有利的手段, 人际传播易于互动的优势已为网络传媒等大众媒体所吸纳。信息从单向流通向双向乃至多向流通发展, 受众已从传统的弱势被动地位向平等的主动地位转化。由于互动的意见交流, 受众心理将呈适度敞开态势, 这使受众良性心理情绪的营造和提高传播效果又多了一个重要途径。

摘要:无论是国际信息传播还是国内信息传播, 传播主体无一不希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面对传播客体, 增强传播效果的途径很多, 其中, 传播客体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处于何种情绪状态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传播客体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环境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传播内容与受众情绪的关系以及传播主体形象与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从而在理论上为信息传播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传播主体,传播客体,情绪,心理,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1]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2]毛泽东1937年10月10日给雷经天同志的信[J].中国青年, 1985 (7) .[2]毛泽东1937年10月10日给雷经天同志的信[J].中国青年, 1985 (7) .

[3]周振林.实用宣传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3]周振林.实用宣传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4]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新华出版社, 1984.[4]肖·阿·纳奇拉什维里.宣传心理学[M].新华出版社, 1984.

心理的主体 篇5

关键词:夸张;修辞主体;辞格;心理

一、激情状态下的情感迸发

人类是情感的动物,在处所和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心理也会相应地产生喜、怒、哀、乐等的情绪变化。当某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激情”的状态。处在激情状态下的人,他的认识活动范围会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进入失控的状态,人们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方式之一,所以同理,处于“激情状态”下的人对语言的控制也会减弱,人们不可能再用比较严谨和理性的话语来描述或评价客观的事物。他需要用夸张的言语来发泄内心澎湃的情绪,以此来调整心理状况,从而达到身心的畅快。当年项羽楚汗相争,项羽刚愎自负,最后落得被困垓下、四面楚歌的悲惨境地。于是这盖世的霸王发出了“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样的感慨。其中里面的“力拨山兮气盖世”是一个典型的修辞文本。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大力士比赛的冠军也不可能做到“力拨山”的,项羽这样说明显的是违背常理的“无稽之谈”。但是这样的“无稽之谈”却非常有艺术感染力。项羽空有旷世奇才不得舒展,空有旷世之勇而却落得四面楚歌,无力扭转败局。项羽当时内心定是处于极端激愤的激情状态下,“我西楚霸王才华盖世,上天不公,竟让我落到如此境地!”于是内心的愤懑越积越深,不得不借助于有悖事理的语言来宣泄内心难以抑制的强烈情感,以此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和情感的纾解。再如李白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当李白遥看挂在前川的瀑布如此壮观的时候,心理肯定是激情澎湃,处于激情的状态。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那些客观冷静的描写已经不足以表现他内心的深切情感。所以他选择了“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夸张的手法来宣泄他的情感诉求,以此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神奇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二、创造性想象的运用

想象是修辞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心理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想象把之前未曾经历过或未曾感知过的形象创造出来,也可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我们把想象分为“创造性想象”和“再造性想象”两类。创造性想象是指在特定的事物刺激下,既不依赖现成描绘,又不囿于反射当前事物,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目的,将当前感知对象与各种记忆材料加以组合、改造,从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想象活动。一般来说,修辞主体在运用夸张辞格的时候,都是以创造性想象为主的。因为修辞主体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情感,当修辞主体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客体时,修辞主体的情感和客体的物像发生碰撞,迸发出火花。当修辞主体的情感涌起,并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下,审美反映的客体就会偏离自己固有的物质规定性,并按照修辞主体自己的心内图式有选择地设定和创造,从而构成了充满特殊审美情趣的新的形象。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诗本身就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他想象力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性大发之时,心中的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能收放自如,《将进酒》就是明证。登高望远,黄河之水源远流长,落差极大,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如此壮观的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尽的。作者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之下,内心的情绪激昂,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想象,将头脑中原有的表象拆散了,按照自己的心内的图式来创造,于是才发出“天上来”这样的妙想。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的一生浓缩在朝暮之间,早晨还是满头的青丝,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人的头发是不可能朝黑夕白的,这一表达融入了作者创造性的想象,是李白写作时对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和记忆中的对人生的理解进行了组合、加工和改造而成的。这种艺术的夸张真切的表达了青春的倏忽易逝。

夸张就是要通过言过其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深切感动”。对于夸张这种修辞格传神的表达,要求修辞主体在运用夸张的时候有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骆小所,周芸.修辞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张雅娟.论夸张修辞格的心理学视点[J].孝感学院学报,2003(1).

[4]朱肖一.想象与夸张修辞文本的建构和接受[J].中南大学学报,2003(5).

心理的主体 篇6

一、当今时代的集体倾诉与情感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的“生存的需要”是指青年为了维持和促进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其延续所呈现出的对于自然产品和社会产品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对于衣、食、住、行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指人为了自身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所呈现出的获得相关条件或拥有相关资源的要求和愿望。在现代社会中, 作为自立的人来说, 青年要满足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拥有职业或工作机会进而具备职业发展空间。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 以及所处的社会结构位置的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 在不同青年人身上, 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机会和状况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 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 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 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10多万人选择“啃老”。2011年出现的网络热词“压力山大”, 取自人名亚历山大的谐音, 用一种诙谐方法表达压力像山一样大, 用幽默的方式传递出年轻一代所肩负的沉重压力的信息。“蜗居”、“蚁族”、“胶囊公寓”等也反映出当今高房价下多数青年打拼者在城市里的居住状态。2010年, 消极、负面情绪多用“杯具”来表示, 这些热词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年轻人在精神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宣泄情绪、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

网络热词既能体现人们价值观的取向, 又代表一种精神文化的整体走向。当社会面临精神危机、信仰缺失时, 个人的某种情绪就成为社会的共同心理。很多词能快速地引发集体性、社会性的共鸣, 就在于它契合了群体性的心理。如“被××”戏谑性地使用反讽, 没有任何意义的“神马都是浮云”等。所以, 网络热词催生了时代共鸣, 而智慧的人们学会了用调侃来表达内心的无奈。况且无论在意见或行为上, 传统中国人都有很强的避异趋同的心理, 即社会顺同倾向, 这就更加使网络热词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背景下大面积传播开来。2009年网友们用“礮”这个字来表达失意、尴尬、不顺心和不如意这样的情绪。“簈丝”也叫吊丝, 是最新网络流行词语, 指以又穷又矮又多挫折为特点的“苦B”青年, 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这些热词承载了大多数青年人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所以他们觉得找到了共同的心理契合点, 充满了认同感和“抱团取暖”安全感。

二、有效的信息沟通与社交需求

当今几乎任何青年群体对沟通的需要都表现得十分突出。沟通的需要是指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甚至宣泄情绪等方面的需要。今天的青年群体对沟通的需要之所以变得日益强烈, 一方面是当今世界复杂多变, 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增强明晰感, 青年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 当今的社会与时代使每一个青年个体变得日趋独立, 相互之间日渐隔离, 为了减少孤独感, 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感情沟通的迫切性大大增强;再者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青年在情绪上的困扰和迷惑逐渐增多, 为了减轻心理重压, 他们努力探寻、释放、表达的迫切性大大增强。所以, 当今能满足青年的沟通需要的一种重要途径, 就是运用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大家畅所欲言, 尽情挥洒。如“淘宝体”的运用, 满眼的“亲们”, 到处是“赞”一个等。“淘宝体”也被运用到师生做思想工作中、单位发布的通知中、社会上的服务窗口中, 甚至公安对逃犯的忠告中等。在比较严肃的场合和事件中, “淘宝体”的使用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情, 而这种温情正是现今日渐冷漠的人际关系的一种调节与需求, 人们宣泄内心情感, 关心他人评价, 渴望被他人理解, 获得外界认可, 进而自我认同。希望得到或者给予别人友谊、爱情、同情、信任等。所以热词体现的基本的社交功能极大地满足个体的社交需要。现在青年人因为网络导致的“宅”现象, 使得他们更渴望融入群体, 使用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 可以聊更多的共同话题, 得到群体认可,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在使用网络热词, 而自己却游离之外时, 就会出现心理紧张感。当大家互相询问着“元芳, 你怎么看”, 会意地回答着“你懂的”的时候, 融入其中, 就不会感觉茫然、落伍, 会为自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而坦然, 尤其年轻人接受能力极强, 对新事物敏感, 如果能够了解和正确使用网络热词, 自己更加具有一种跟上时代的安全感, 与网友交流的顺畅感。

三、轻松幽默的社会批判精神的体现

今天的中国青年, 在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点上, 参与的需要正在变得日益凸显。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 参与公共决策, 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 他们的公民意识逐渐形成。同时在社会转型期, 对于年轻个人而言, 也是其发挥潜能和提高才干机遇最多的时期, 这一切为他们的广泛参与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动力和条件。

网络热词都源于网络, 在网络上传播, 进而渗透蔓延到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其网络本身特征所致, 它的原创性和传播性不会受到很多政治、法规的约束, 基本上是一种原生态的表现形式, 代表了社会各阶层多数人的精神诉求, 但主体是大多数的青年人。它除了展示“正能量”以外, 更多地披露了当前社会所存在的一些弊端, 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主流意识和道德规范, 起到很好的全民监督的作用。如“躲猫猫”、“楼脆脆”、“表叔”、“拼爹”、“我爸是李刚”等都反映了令大家不满的社会现象, 集中表现了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关心意识、监督意识、参与意识和批判意识。通过数量众多、面目各异、范围广泛的网络热词, 可以基本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例如“伤不起”的产生, 由网上的“豆瓣”最初使用, 后来一些文章标题也开始使用, 到2011年的“学法学的人你伤不起”, “伤不起”一词开始被网络疯传, 甚至人们唱的、说的, 动不动就会“伤不起”了。“伤不起”一词的走红, 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分析, 社会直觉的力量不可忽视, 词汇产生于社会, 反映社会, 影响社会, 用于社会, 这个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容易受伤或调侃的心理。“流氓不可怕, 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就是诘问文化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扭曲与变形, 更是对部分文化人的质疑与讽刺。利用网络热词对当今的不良社会现象及现状进行批判, 既通俗又一针见血, 同时营造出轻松幽默的语言氛围, 这是语言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价值体现, 也使年轻的写作主体们有一种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评价中来的自豪感。

四、时尚的个性表达

表达的需要是指社会成员在其生存需要甚至发展需要这些基础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 日益凸现的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追寻生活意义、展示独特个性等方面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说, 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参与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潜能、价值、向往、个性。年轻人追求的时尚与个性在网络热词的使用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美体现在两方面:外在形式美, 即音韵、节奏、书写及格式排列美;内在意象美, 即所传达出来的内容美。例如, “神马都是浮云”是以“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幽默拼凑出来的, 因为打字速度比较快时很容易把“什么”打成“神马”, 又因其在音韵、节奏方面朗朗上口而成为网友们的常用语。又如, 人们为了表达对某事物的感情、感叹、感慨时派生出很多民谣、顺口溜等简短而意义丰富的网络热词, 比如“打酱油”、“富二代”、“官二代”、“hold住”、“不差钱”、“元芳, 你怎么看”等流行词汇, 虽只有几个字, 但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和网民的心声, 在语言传达内容方面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更有人还把网络热词组合在一起, 让人感受当今网络热词的“热度”, 如“蚁族闹蜗居, 神马驾浮云”。由“贾君鹏,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起, 杭州的“外婆家”餐馆门口的叫号系统也一改传统的叫号习惯, 变成“××号, 外婆喊你吃饭了”, 既顺口又温情, 令人忍俊不禁。随着李宇春、曾轶可等中性女歌手的出现, “春哥”、“曾哥”等“哥”的称呼, 吹起一阵时尚风, 由此又产生“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一个传说”的搞笑句子。貌似随着“哥”的盛行, “寂寞”就如影随形了, 如“哥吃的不是面, 是寂寞”、“哥抽的不是风, 是寂寞”。网络热词体现的年轻人的追求时尚与个性的表达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求新求奇的探索精神, 也能看出青年人的至纯至真的本性与心理。

五、结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刁晏斌说:网络新语词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 背后是民众的心态。网络热词背后更是青年写作主体的各种心理的反映。在网络帖子、博文、论坛上的文章中, 这些热词或总结人生状态, 或概括社会现象, 或宣泄某种集体情绪, 或展示时尚与个性表现。但不管是哪一种, 它们都与我们这个时代密切相关。“这些热词的背后不但有特定的社会事件, 而且包含着一种微妙的社会情绪与心理。仔细盘点这些词, 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变迁, 感受到生活变迁所带给人们的某种心灵震颤”。可以说这些热词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了时代的棱角, 更折射出了年轻人的心理特征。今天的中国青年, 在群体维度上, 社会性的需要和心理性的需要这些较高层次的需要逐渐地变得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价值性的需要日益凸显, 最具体地表现为参与的需要和表达的需要不断地增强, 这些“需要”支配他们的社会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便会自觉地、更多地表现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和服务, 更执著地、更努力地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 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未来。所以, 由在写作中对网络热词的热衷进而延伸到生活中的流行不必过虑, 反而可以透过此现象来引导青年写作主体恰到好处地使用语言和探究年轻人的心理特征, 使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当前网络热词在青年写作中广泛使用, 特别是在网络帖子、微博、论坛上的文章中的运用, 影响力巨大, 由此辐射到现实生活中, 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词汇。它是一个时期的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多方面的缩影, 而这些网络词汇的写作主体主要是青年群体, 我们透过网络热词疯传的现象, 能探究到当今青年群体的所思所想。本文从心理学的需要心理出发, 联系网络热词在写作中的使用, 分析当前青年的心理动态, 以便于正确引导。

关键词:网络热词,青年写作主体,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山寨”、“打酱油”等网络热词之我见.语言文字, 2009.2.

[2]吕兆格.新词—热词—流行词.语文知识, 2010.3.

[3]陈燕侠.网络热词的时代心理和精神特征.语言研究, 2011.11.

[4]吴彦鹏.认识网络热词背后的力量.领导之友, 2011.5.

[5]李娟.语言功能观照下的网络热词小议.语言研究, 2012.6.

[6]蒲清平, 赵楠, 朱丽萍.青年“微博文化”现象的心理学透视.中国青年研究, 2012.7.

网络受众舆论主体心理研究 篇7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心理特征

(1) 空虚寂寞心理。互联网进入2.0时代以后, 各种网络聊天室、贴吧、微博以及微信等平台成为了空虚寂寞者的集中地, 很多网络受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寻找存在感。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 前几年某贴吧出现了一句“哥抽的不是烟, 是寂寞”, 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追捧, 各种“寂寞体”和“寂寞党”在网络中泛滥, 这正是体现了当前网络情境下, 舆论主体的空虚寂寞心理的反映。同时, 网络传播的多元化满足了不同网络受众的需求, 有着各种需求的网络受众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渠道来获得满足, 然而虚拟世界的丰富又加大了受众现实生活中的寂寞感。

(2) 焦躁心理。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大众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而且由于网络传播渠道相对于传统传播渠道更加便利和畅通, 各种负面新闻, 如野蛮拆迁、暴力执法、官二代和富二代犯罪通过网络曝光在人们面前, 引起的网络受众广泛讨论。对于负面新闻的过度宣传加剧了现实中人们的焦躁感,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 网络受众就需要一种渠道进行发泄。于是, 网络上便出现了针对某一事件的讨论团体, 形成舆论。例如, 前一段当“陈赫出轨”事件在网络上被曝光以后, 人们不仅仅谈论的是娱乐圈的各种八卦新闻, 很多人在看到曾经的“好男人”陈赫家庭破裂以后, 开始怀疑自己的家庭或感情是否有潜在危机, 正是这种猜想或怀疑, 又加重了人们的焦躁感。

(3) 失衡宣泄需求。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灾难性事件和公共卫生问题频发, 传统大众媒体传播的缺失使得人们纷纷转向网络去获得更多的信息。由于网络媒体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很有可能给人造成一种心理错觉, 加重人们的不安感。在网络舆论中, 则表现为网络受众的各种不理性行为。

二、影响网络舆论主体心理的相关因素

(1) 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匿名性。进入WEB2.0时代, 互联网以由原来的点对面、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转换为交互式、草根性的传播模式。互联网交互性的增强使得广大网络受众的意见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自由传播, 任何人只要符合互联网的相关规定, 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充分地表达意见。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舆论表达的时间和地域限制, 意见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便捷和迅速, 各种意见交汇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

(2) 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在网络情境中, 意见领袖一般与其被影响者处在同一群体 (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与被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 , 这里所说的群体指的是基于虚拟情景下网络受众基于兴趣所建立的社区。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因为在某一领域比较擅长, 且长期活跃在某一互联网群体里, 在这一群体的网络受众中拥有较高的认可度, 其意见会对其他网络受众产生较大的影响。

(3) 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对互联网“议程设置”。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目前依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很多时候, 网络中被热烈讨论的话题最先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的报道, 网络舆论的跟进有时候是基于对传统媒体报道的怀疑, 有时是基于对事件处理结果的失望, 有时是对大众传播媒体时间的跟踪关注。传统媒体重点报道的事件也更容易在网络中引起广泛讨论, 并且由于“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 传统媒体对于互联网的“议程设置”会对网络舆论主体心理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三、网络情境下政府如何利用受众心理正确引导舆论

(1) 加强重点现实事件的解决。很多的时候, 网络舆论特别是负面舆论的形成是由于现实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广大网络受众通过互联网发泄自己的不满。因此, 对现实问题的妥善处理是消除负面大众心理的基础。在各种传播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人们不仅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同时由于国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广大网络受众对政治腐败、滥用职权等问题也表现出很大的关注度。

(2) 加强舆论的实时监控, 注重正面舆论的引导。网络受众在不违法政策法律前提下, 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这是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权利。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 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控, 及时发现负面舆论“苗头”, 采取相关措施。同时, 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自发性,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引导队伍, 对网络流言和谣言进行及时控制, 对负面舆论进行有意识的人为引导。

(3) 加强网络在线教育。网络用户群体具有极大的分散性, 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教育普及, 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 开展网络在线教育。政府可以联系相关机构在互联网上开设网络心理教育课程, 提高网络受众对于网络谣言的鉴别能力, 同时通过设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加强对网络舆论主体的心理疏导。政府在提供网络在线教育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提高网络舆论主体的参与热情。

四、结论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民受众是互联网舆论的主体, 对其心理属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负面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源, 并寻找引导之道。在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利用网络大众心理, 通过加强对重点事件的解决, 建立舆情控制中心, 通过技术和立法手段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等方式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

摘要:截至2015年,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 网络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是网络受众意见的真实反映, 其背后受到网络大众心理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网络谣言频发以及各种负面舆论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网络,舆论主体,受众,大众心理

参考文献

[1]谢心欣.如何促进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J].中国连锁, 2014 (7) .

心理的主体 篇8

与普通成年女性犯罪以及男性犯罪相比, 未成年女性由于自身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原因, 其犯罪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犯罪主体呈“三低”态势

犯罪主体呈现年龄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率低现象。未成年女性犯罪人都处于本该接受教育的年龄, 但是大多早早地走上了社会。由于年龄小, 受教育少, 在寻求工作中处处受挫, 因此就业率也很低。

(二) 犯罪类型多样化且犯罪手段成人化

未成年女性犯罪类型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 这些案件类型主要集中于与性有关的犯罪以及侵犯财产类案件, 比如抢劫、诈骗、盗窃等。另外, 近年来, 敲诈勒索、贩卖毒品、协助组织卖淫、故意伤害等犯罪也逐渐增多。大多数案件都经过了精心的组织、策划, 犯罪过程中也有明确的分工。

(三) 犯罪呈团伙性且女性多为从犯

未成年女性由于身体上体力有限、心理上具有依赖性、胆怯恐惧等原因, 在犯罪时多为团伙作案, 个人单独实施作案的情况比较少见。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由纯女性组成的犯罪集团。

二、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未成年女性犯罪形成的原因分为个体原因与外部原因, 其中主体外因素起重要作用。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有:

(一) 家庭不良因素

家庭不良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家庭结构不完整。青春期的少女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会遇到困惑, 而由于亲人的缺位导致她们不能寻求家庭的帮助, 于是就容易结交不良朋友, 从而增加沾染恶习的几率, 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第二,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大不相同。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使未成年女性沾染不良品行, 日后实施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第三, 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行为失范的子女, 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经济困难的家庭的子女, 长期遭受金钱方面的压力, 尤其是少女进入青春期后, 对着装打扮有了强烈的追求, 一旦这种追求超过家庭经济能力范围, 就可能通过其他非法途径来满足需求。

(二) 学校不良因素

学校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 一些学校存在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缺陷,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志, 损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育内容上忽视情感、法制、心理教育, 学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 心理健康水平低, 缺乏是非观念, 为犯罪心理埋下隐患;第二, 同学的不良影响。很多未成年女性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初都是受同学的影响;第三, 师生关系的影响。未成年女性依赖性较强, 感情丰富细腻。如果老师对问题女孩态度粗暴简单, 就容易使这些孩子感情受挫, 产生逆反、怨恨, 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

(三) 社会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环境对女性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社会转型期, 尤其是高消费的社会现象对于缺乏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刺激, 不少未成年女性为了尽情享受, 于是便向同龄或者低龄的女孩子抢劫或者盗窃;第二, 负面文化影响。近年来, 女性美德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女性摒弃, 而宣扬女性暴力和色情的文艺作品却在广泛传播, 这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女性的价值观、是非观;第三, 虚拟网络世界影响。在网络上, 很多未成年女性的心理随意性被无限放大, 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他们得不到正确引导, 这就导致未成年人为了满足自我需要而不择手段侵犯他人的利益。

三、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预防

未成年女性作为一类极特殊的群体, 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是特别巨大, 本文主要针对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原因, 从改善未成年女性成长的外部环境来预防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的发生。

(一) 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明确家长在家庭预防中的责任,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引导未成年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使未成年女性从小就开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

(二) 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也是决不能低估的。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健全规章制度,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对问题女孩的关注, 对问题女孩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对其进行生理教育, 使她们认识自己的身体, 消除好奇心。另外, 学校还要加强师德教育, 提高教师的素质, 使教师在预防犯罪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打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社会预防是社会对犯罪现象得以控制的基本保证。通过净化社会环境, 来关心和保护未成年女性的健康社会化。坚决打击危害未成年女性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 为未成人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健康的娱乐活动场所。另外, 充分利用社区或村组织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理念, 设立专门机构对未成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监控, 尤其是要防止未成年女性过早的离开校园, 为未成年女性健康成长打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7:4.

心理的主体 篇9

1.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目的即促。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最初由发展性心理咨询转化而来。对于发展性心理咨询国内外学者均有研究, 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在《发展性咨询》一书中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 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 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 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1]。国内学者认为, “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 妥善解决心理矛盾, 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开发潜能, 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发展性咨询为基础, 扩大了健康教育的范围。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为帮助其圆满完成心理发展任务, 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 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 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开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2]。教育的目的即

2. 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属性, 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发展性为核心。

培养高素质人才始终是高校的第一要务,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基础, 它在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和基础的作用。为其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的发挥与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广阔的心理背景[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看做学生心理积极成长的过程, 以发展的眼光面对成长中的危机, 以积极的理念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与潜能开发。

3.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倡导。

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均从不同角度提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理论流派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指心理状态稳定, 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新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 能使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向我们阐释了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明确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据此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下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调适中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 进而逐渐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理解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突出了其发展性内涵。

4. 学生主体性发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 这和大学生主体性发展是分不开的。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水平不断提升, 主动寻求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数增多, 自觉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生比例持续上升。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助人自助, 即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去解决问题, 自立自强, 而不是替学生解决问题。因此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创造条件,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不仅满足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 也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构建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实基础

1. 社会的发展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现实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放的经济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并不断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一方面,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经济、家庭、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及社会思潮等各方面因素都容易给尚处于心理不稳定状态的大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压力, 以至于产生情况不一、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4]。另一方面, 每一个人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经济的市场化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在这个张扬主体性的时代里, 需要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作出重大的调整,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2. 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和并存发展的局面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文化取向, 并且让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更自由地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

对当代大学生引导, 帮助他们形成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正确态度, 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其主体性就能不断得到发展。对当代大学

3.“主体性教育理念”, 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5]。

关注学生主体就是在教育目标体系中把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形成和发展当做重要的组成部分。主体性理念呼唤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参与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现了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 协助学生充分发挥潜质, 使他们成为更完美的人。现实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易氛围促进了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培养了大学生自由和自主的发展意识, 孕育了个体积极向上、追求发展的动能。

4.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发展水平较高。

当前大学体为90后, 多数为独生子女, 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乐于表现, 习惯张扬自我个性, 有着强烈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只要重视引导和加强宣传, 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他们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想法和行动就会增多, 就会在活动中自我教育, 完善自身心理发展。当前大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内容。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是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作为衡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标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健康自我形象的确立、情绪管理与压力处理、人际交往训练等。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其主体作用, 具体要求为:一是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自觉地把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相互理解, 平等互动与互补;二是建立学生参与机制,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让学生参与社团、协会、社会调查与实践, 建立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从而有效地实现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这里的本土化主要强调高校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学生的身心特点, 探索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不同, 所处地域不同, 学生特点不同, 拥有的人文教育资源不同, 因此展现出来的生态文明、大学精神、学生风貌各不相同,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持续发展而构成了每一所大学独特的大学内涵。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 把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大家名师等要素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而非一味地照搬、模仿书本理论和他人经验, 要充分使学校各要素相互衔接, 相辅相成, 共同构建和发挥心理教育的整体功能。

3. 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化和立体化模式。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格局, 真正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全面育人的原则: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育内容;另一方面, 学校自上而下要建立联动机制, 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学生社团要有机结合, 形成立体化的教育体系;第三, 要建立学生自我教育机构和网络, 加强学生的培训和沟通, 为学生搭建平台,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4. 构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体系。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推行需要从事心理教育的专家和老师们的共同探讨和实践。在工作实践中, 应通过专题研讨、交流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各高校自身特点, 建设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和课程, 实践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活动体系、队伍培训体系等, 为提升、完善、构建具体的心理教育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摘要: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发展性的、不可避免的。为帮助大学生顺利解决心理困惑, 高校应努力根据教育客体即大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要求和特点, 避免咨询化和治疗化倾向, 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日昌, 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9.

[2][3]黄希庭, 郑涌, 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4]彭永东.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探析[J].文教资料, 2009, (7) .

心理的主体 篇10

一、优化写作心境——沐浴学生心灵的阳光

心理学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心境问题。特定的心境,对于人的活动有着重大影响。写作,理所当然也需要有良好的写作心境。所谓写作心境,就是指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所具有的持续的写作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的具体表现是:在写作前,有一种要写的心理冲动;在写作中,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情感;在写作后,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平衡与满足感。可见,写作心境能转化成写作动力。为获得良好的写作心境,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两方面作尝试。

1.减压

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正常发挥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畏难恐惧心理。要克服这种畏难心理,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动减压手术。(1)引导学生摆脱应试的心理包袱。作文并非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是充分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法宝。(2)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并提供给学生用作文来展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同学生共享成功的快乐。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成功常会引起另一个成功,多方面的悉心爱护那些小花,就能激发学生兴趣,逐步进入一种乐写的境界。”能进入这“乐写的境界”,就证明减压已成功。只有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砸碎学生的心灵枷锁,重视学生的灵活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实现从苦学到乐学的飞跃。

2.激趣

良好的写作心境的形成,离不开对写作的一种积极心理倾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以下方法可作激趣的参考。

(1)促进需要。心理学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教学中,坚持每天给学生读名作及鉴赏文章,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心理愉悦。久之,学生自然就对文学产生一种心理需要。

(2)营造班级写作氛围。班上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做小编辑”、“奇文共欣赏”等活动,形成谈作文、找作文、剪作文的好风气。

(3)借助其它学科以激趣。比如分析“深山藏古寺”这幅画的技巧与作文技巧的联系。

二、激发情感——点燃写作主体驱动力的火种

情感是写作心理动机的引爆者。当前的学生整天过着“教室——饭堂——宿舍”这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个写作的本源,从而缺少了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造成情感贫乏,甚至是假情或情感扭曲,写起文章来也就无异于做“无米之炊”。激发学生的情感,寻回写作的驱动力,这应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改变他们视而不思,听而不闻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使他们学会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眼看、耳听、鼻嗅、手摸,掌握多种观察方法,并能够用心去感悟。

(2)教师做好导航与示范。教师自己应该写下水文。也就是说,在情感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做好学生的导航与示范。

三、唤起学生的写作信心

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对学生的心理起调控的作用,教师应尽量挖掘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即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文中不足之处,教师应本着尊重学生的态度,用委婉的口吻,采取谈心式的作文评语。遇到实在差的作文,可暂时不打分,而进行面批,指导修改,帮助他达到中等水平,让学生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四、打开心灵之窗,从写随笔开始

现代语文教育之父、一代宗师叶圣陶曾说:“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我们要把握写作的本身规律,而随笔正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高中生独特丰富而又多变的内心世界所蕴含的一切,是我们教师平常所不能体察到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打开他们的心扉,给他们一个表露自己的窗口,他们可以尽情地抒写自己的耳闻目睹、喜怒哀乐,小至花草宠物、风雨雪月、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大至天下大事,这样,学生也就不为作文无材料而苦恼了。对教师而言,这又可以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了。

五、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思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阅读量的多少与写作水平有直接关系,只有大量阅读,学生的作文材料库才会充实。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做读书笔记。另外,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一题多作、一事多作,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相关的联想和追加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同时还可进行改写、续写、补写等训练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总之,学生的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写作的心理障碍,优化写作主体心理,使作文心理活动规律与写作规律相协调,从而形成乐于写作、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心理的主体 篇11

我校人体机能学是一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整合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时应遵循从人体的正常机能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再到药物治疗的顺序, 又因其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临床相关疾病, 所以有进一步探讨相关疾病的兴趣。此外, 课程的整合使学科之间界限淡化, 交叉联系多, 为PBL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我校自2010年起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尝试PBL教学改革, 促进了整合课程中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笔者担任PBL课程导师两年多来, 对如何抓住学生特点设计PBL教学有一些初步的思考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就高职高专人体机能学PBL课程教学, 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从学生特点出发选择常见疾病案例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理论体系相对薄弱, 教学上要求也较低, 以技能培养为主,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导师在案例设计上不宜选择复杂疑难案例, 而是应牢牢抓住实用的原则, 选择常见疾病案例。如我们在内分泌章节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案例, 编写案例时以教学医院真实案例为基础, 结合教学大纲, 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编写时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病人的资料尽可能丰富、接近生活, 案例中涵盖患者的既往史、既往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各项体格检查情况及生化检查指标, 引导学生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常规用药方案、并发症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讨论, 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产生认知, 在讨论中把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常见疾病有效结合起来。常见疾病案例的设计, 不仅符合高职高专学生教学定位较低的特点, 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疾病内在机制的兴趣, 学生讨论时有学以致用、茅塞顿开的成就感, 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方面较疑难疾病有更好的效果。

二、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增进师生对PBL教学的沟通和交流

高职高专的学生更为依赖传统填鸭式的教育, 主动学习意识不够, 学习方法局限在从课本中掌握知识。与本科学生相比, 更容易因为学习途径缺乏和对PBL的理论、过程不了解而产生对PBL教学的不认同感。针对这一情况, 导师要多宣传、多鼓励, 在PBL课前安排学时为学生讲解PBL教学理念和实践步骤, 介绍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给学生放PBL教学录像, 组织学生进行PBL相关知识问答, 增加学生对PBL的关注度。在教学前的沟通中要用到鼓励的原则。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自我认知不够, 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 导致自信心较低, 容易受到打击, 导师要特别注意这类情况。比如在放PBL教学录像展示PBL教学步骤时, 不宜强调录像内学生的优异表现, 而是应充分分析高职高专学生自身的优势来显示PBL教学的可行性。如赞美学生勤奋、脚踏实地, 注重对常见疾病的学习诊断。同时, 更重要的是, 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 提前向学生介绍各种自学途径, 如从图书馆或网络查阅资料、数据库的方法。“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有解决问题的信心。

PBL教学中的讨论环节是PBL教学的精髓, 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地参与, 主动地讨论、积极思考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方面高职高专学生自我认同感低, 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 怕观点错误遭到其他同学的轻视和笑话[4]。另一方面, 高职高专的学生学业内容压缩, 课时数较少, 平时缺少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逻辑思维能力较为简单, 回答问题时常常缺少依据, 这些特点容易导致PBL讨论的表面化和肤浅化, 也易导致讨论的终结。针对前一种情况, 导师可以和同学一起制定课堂规则, 如相互信任的规则, “在团体中, 我们彼此信任, 有问题我们大家可以坦诚交流”, 或是鼓励的规则, “参与比正确的回答更重要, 让我们为每位参与讨论的同学鼓掌、喝彩”。而面对后一种情况, 导师应有耐心, 在学生讨论时多用开放性的问题, 如“还有哪位同学有补充?”“你能不能谈谈……”“为什么?”等句式, 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 对问题的回答不做过多限定。这些开放式的提问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问题的力度, 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在讨论中有些同学发言活跃, 而有些同学相对沉默, 在这种情况下, 导师还要运用调节技术让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均等, 如“某某同学, 我注意到你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你能不能和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或是“我们时间有限, 每个同学能不能将每次发言时间限定在3分钟内, 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发言, 让我们多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5]。讨论中不鼓励学生随意下结论, 而是要求学生以医生对待病例的态度认真讨论, 强调医生这一特殊职业所应担负的职责和需要的职业精神, 在讨论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教育[6]。

高职高专学生在分配好学习要点后, 容易只专注于自己问题的解答, 而忽视了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造成逻辑思维的中断和不完整。导师可以在PBL课后充分利用走访宿舍、QQ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和学生取得联系,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建立小组QQ讨论组, 要求学生的作业以小组内电子邮件群发的方式上交, 并以简单摘要的形式在群里公布, 鼓励小组成员对不懂的问题提问。这些手段, 都有效加强了导师在PBL课后对学生的帮助和督促。

总之, 在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中, PBL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继续摸索。以上是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根据学生特点, 设计的一些适合学生的PBL教学, 以期为同类院校的PBL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Donner RS, Bickley H.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merican medical education:an overview[J].Bull Med Libr Assoc, 1993, 81 (3) :294-298.

[2]卢宏柱, 刘丹.PBL教学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现状[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8 (7) :212-215.

[3]郭建平, 周文霞等.医学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6, 18 (12) :62-64.

[4][5]周文霞.主体性原则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3) :133-134.

上一篇:农民健身下一篇:新老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