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通用8篇)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扬州市减负增效提质的规定为准绳,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减负增效提质”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在20XX年,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减负增效提质”的各项事宜,为营造和创建和谐、健康、高效的校园而努力!
二、组织宣传
1、成立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控,保证“减负”工作的实效性。
2、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减负”工作的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减负增效”的深远意义。
3、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讲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好减负的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三、具体实施
⒈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重视
⑴召开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会议,传达扬州市减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订我校减负行动计划和措施。
⑵召开教师会,传达扬州市减负工作会议精神,强调负担过重给师生都存在了极大的危害,号召全体教师加入到提高自己业务素质,自觉做到减负增效的队伍中来。并阐述我校减负计划和措施,要求老师对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认真反省和纠偏。
⒉行动上:量化标准、落实措施
⑴学校方面
①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不加课或变相加课;坚持正常开设音、体、美等课程,任何老师不能以任何方式挤占或挪用;教务处将加强检查记录;
②认真执行作息时间表。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要结合寄宿制学校的特点,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各项教学任务均不得挤占学生活动时间、休息时间, 课前不得提前上课,课后不得拖堂,此项由当天值日老师检查记录。
③合理配置学生的课业负担。
布置作业,在“质”上狠下功夫。做到作业布置的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复布置,有效地避免无效作业。
布置作业,在“量”上要适当。认真多做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会事倍功半。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每天的作业量要严格控制,应该在上级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文科中的作文,应该是教完一个单元才布置一篇作文。平时的小练笔,应该做到随堂完成,不留到课外去。还应该教育学生及时完成作业不拖拉,要一丝不苟,不要边做边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提倡作业少了多看书。要让学生认识到:书读得多了,知识就自然而然丰富了。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仅仅是一部分,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开阔视野,扩大见闻,从而养成读书的兴趣。
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增加作业的选择性与差异性;课后各科留作型作业完成时间每科不超过20分钟(初三年级放宽至30分钟),增加学生自主性作业时间,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在自主学习中创造。
④控制教辅材料的征订和使用,控制讲义的油印
资料征订一律由学校统一负责,其他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准私自征订,私订或变相推销练习资料的追究当事人责任;教学以教材学习为主,教辅材料酌情使用,每年级每学科限订一本。
本学期规范讲义签印程序,坚持做到“五不签”,即“吃独份的不签,教师未做的不签,未经选择的不签,教师未改的不签,教师不评讲的不签”,此项工作将结合进班作业检查的情况执行,讲义签印应由备课组长先送达年级组长签字,再送教务处加盖印章后油印,缺少环节的不予印刷,文印室要强化签印的规范意识,不得违规印刷,教务处将会同会计室根据《打印通知单》存根对文印室纸墨耗材进行每月一次的盘点,并带入对文印室相关人员的考核。
⑤根据学生实际补缺补差
不允许大面积地补缺补差,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在年级组和班主任的领导与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⑥降低考核难度,关注全体学生。
命题教师要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精心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科考纲,弄清学科测试的知识范围和要求及各知识点所属的能力层次、可能出现的题型等;精心研究考题,找出命题的走向,把握规律,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精心研究学生,效率和质量。
学校将精心选择命题教师进行考试命题,要求命题教师深入研究我市中考的模式与发展趋势,努力提高命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不超进度,不出难题怪题,防止错题、偏题、怪题对学生学习的误导。
⑦以教师“加压”为学生“减压”,以教师“增效”促学生“增效”
考评导向引领。科学修订月工作考评制度,为“减负增效提效”引路。本学期教务处将考评的重点由“重结果”向“更重过程”转变,由“比厚度”向“更比深度”转变,由“比勤奋”向“更比科学”转变,由“重资料”向“重案头”转变。
以案头检查为抓手。制定并下发《XX-XX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必做必改作业清单》(见后附表),将月工作考评与教师案头评比紧密结合,加强教师案头管理;在教师案头的日常准备中,加强校本教研和教科研研究,并用以指导日常教学工作,为教学效益提升服务。
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从备课环节入手提效。集体备课要加强初备的教材个性化钻研,加强集体备课过程中的说课、评课管理,努力避免集体备课“假”“空”“虚”的问题;对集体备课,还要加强后期管理,对个性化修改环节,要求在培优、辅导及内容优化、程序优化上下功夫,对教后记要求教师学会“记成功之处”“记失败的教训”“记教学中的应变”“记学生的见解”“记教案的修正”“记下学生的课后提问”“写再教设计”“课后写日记,随想”等方面着眼,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集体备课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尤其要考虑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对课堂提问、训练和作业处理及思想教育等教育教学过程要有全面的考虑。
每组要确立本组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优课率”上做文章、下工夫。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把培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要定期组织组内听课,听课后在听取上课教师说课的基础上,给予明确的评价意见,加强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切实提高教研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教研组、备课组对新授课的研究比较立体、深入,实效性在近几年有显著提升。但根据我校实际,青年教师对复习课、探究课、自读课、讲评课、实验课、作文课等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能够有效的架控,存在不知怎么备课上课,备课与上课脱节,甚至存在上这些课时就知识讲知识,就问题讲习题等问题,漫无目的的在书山题海中折腾,效率低下,九年级在中考二轮复习,小学部在升学复习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各教研组、备课组应在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及组长的指导、引导和参与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切实提升这些课堂的效率,做好学期工作的收尾工作。
⑵教师方面
①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严防出现两种偏面倾向,既不能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也不能放任自流,不负责任;
②要正确处理好学生减负与教师加压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充分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③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④要整体安排教学进程,分散难点,分解压力,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⑤课堂要面向大多数,课下通过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学生解决学业问题。
⑥学生作业的选择要注重分层性、自主性和实践性,适时适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不降质。
⑦教师应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以教师特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⑶家长与社会
①利用家长会和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减负的意义和我校减负的具体措施,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配合,使减负工作形成合力。
②公布学校课业负担举报信息平台“1065866120331619”,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总之,学校每一位教师要秉承“减负增效提质”的新理念,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作业,增加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减少硬性统一的作业,增加弹性作业;减少学生的心灵负担,增加学生的能力培养;减少接受性的被动负担,增加主动发展的探究性活动;减少苦学负担,增强乐学情感”等“五增五减”活动,在“减负增效提质”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减轻学生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益。
四、检查考核
1、教务处全面抓好检查考核工作。对减负增效工作的落实情况,学科老师进行全程性的自查,年级组长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家长委员会组织有关委员不定期到校到班了解相关情况,促进我校的“减负增效提质”工作有效开展。
3、学校将把“减负增效提质”工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期教师考评工作。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实施方案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2
笔者作为一名小语教学教师, 也就这个问题不断思索。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 应顺应时代要求, 不断创新, 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通过多年的课改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普遍有较大的提高。但学生写作文的负担加重了, 作文教学的效果相对而言却并不理想, 何故?以下结合我的教学经验, 谈谈目前作文教学的局限性和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一、内在原因:传统作文教学的局限性
指导过甚, 引导不够。
指导过甚。作文教学有“三忌”:一忌指导过于详尽;二忌限制学生虚构 (应注意把虚构和说假话区分开来) ;三忌规定作文字数。我们往往把题材广泛的优势却变成了无谓的负担, 我们怕学生面对大千世界, 难以选择, 便尽可能多地给予指导;担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过多地指导写作技巧;另一方面, 引导不够。这使得学生心中无话可说, 无趣可谈, 难以激起写作欲望。
没有还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
虽然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但是众多的量化和细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仍未表现出相应的稳定性。从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 到五彩缤纷的创造性作文教学, 语文教师深感志趣和压力共在。为追求单纯的作品质量, 我们往往缘木求鱼。我们没有给够学生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写作环境, 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自主空间, 使得学生不敢去创新, 也不乐意去创新。在相对封闭、压抑的环境下, 导致了学生个性的退化, 思维能力的刻板、呆滞。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写作兴趣难以激发, 写作潜能难以开发, 作文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显著。
评估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现代评估理论认为, 评估应着重于“导”。著名的教育评估专家斯塔佛尔比姆强调, 评估“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评估, 应坚定不移地把广大教师把精力和才智用到怎样以创新精神为指导, 创造性地优化开展作文教学, 矢志不渝地引导学生扔下“包袱”, 轻装上阵, 奋发进取, 敢于创新。
现实并非如此, 小学语文教师把许多时间都花在作文的书面评语上, 也是不争的事实。“精批细改”的做法, 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生硬、呆板, “放诸四海皆准”的评语, 结果导致学生的厌倦和反感。
二、外在体现:学生写作的局限性
近年来, 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 创造性地尝试许多新的作文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的作文质量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他们的许多作品, 仍表现出诸如以下的一些局限。
1. 作品体现出学生思想难以冲破世俗牢笼。
对于同一事物, 人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 往往看到“千般面孔一个意念”。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趋向性, 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迎合教师的赞赏, 博取家长的好评。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 所编织起来的价值牢笼, 束缚着学生的思想, 造成了诸多作品“一体化”的难堪结局。
2. 作品体现出学生情感的非本真状态。
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应试教育的缺陷性, 我们的同学在作文中往往言不由衷, 陈词老调, 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对象是冷冰冰的。比如写人, 为了体现人物的乐于助人品质, 他们便不厌其烦地写人物是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 在上学的路上捡到钱包交给老师。本来自己生活在高度工业化的农村, 本来所有的土地转化成工厂, 本来连水稻田都没有, 他却写出自己帮助农民伯伯收割水稻, 来表达他最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本来过马路时由父母车载而过的他们, 在作品中还煞有其事地写自己是如何帮助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因为在他们心中, 这才能够表达出自己是在做活雷锋的自豪情感。论文句, 流畅通顺;谈文采, 颇有匠心;示情感, 远离实际, 常见失真。
3. 作品体现出学生禁锢于个性的小屋。
世界上万物皆有独特个性, 人亦如此。学生的个性差异, 随年龄增长而愈加强烈。如今的许多学生, 仍不敢走出自己封闭的小屋, 用自己的眼光, 自己的情感去抚摩外面的世界。特别是处于迅速发展而仍未健全的东莞农村社会, 许多家长惧怕外界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即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孩子的世界却很无奈。他们的个性, 得不到自由地张扬。
三、优化策略:实现小学作文教学减负.提质.增效
1、优化作文教学策略, 实现创新思维互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 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灵魂
创新是时代之魂, 创新是教育的本真, 也是作文教学之魂。语文教师不创新, 其学生便磨灭了独特的个性;学生写作不创新, 缺乏个性, 难免雷同。在写《我心中的更羸》时, 有的同学写出自己如何佩服那位射箭能手;有的同学敬重更羸的谦虚和自信;更有甚者写出了更羸是如何的残暴, 他应该爱护野生动物!让学生领会创新, 便能够轻松有效地张扬起他们的个性。
(2) 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了避免学生的写作“千般面孔一个意念”, 教师应节约时间, 减轻任务, 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作文教学的“质”和“效”。
首先, 教师应以创新精神为指导, 创造性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 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的环境。为此, 教师应放下传统的架子, 解开束缚, 热情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 尽可能以朋友的身份去创造性地构筑一个开放性的课堂。鼓励学生多看、多想、多表达, 调动他们主动地热情参与, 让学生快乐并高效地进行写作。
其次, 教师应以创新精神为指导, 创造性地以想象引导学生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甚至恰当的虚构, 给学生不断提供创新的机会。缺乏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再多的写作训练, 都会变成机器生产产品, 毫无乐趣, 更失个性。学生具有非凡的创造能力, 他们的创新精神一旦得到激活, 往往就会有惊人之举。这种激发学生想象来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作文教学策略, 也渐渐地广为小学语文教师采用。
2. 加强社会实践, 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写生活化作文与想象作文想结合。想象作文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很重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大力鼓励学生写生活化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从内容入手, 抓住契机, 引导学生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引导学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一事一物练习写作, 让学生品尝表达自我的喜悦, 变压力为动力, 这样才能够减轻师生之间在作文教学上的负担, 并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效果。
加强社会实践, 培养人文精神。多年以来,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够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是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 只顾注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而忽视了作为一个小学生的真正情感体验。致使小学生的作文徒有多样的形式和华丽的言语, 却难见其真实情感。
为此, 教师应多组织学生欣赏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去了解千姿百态的社会现象, 感受冷暖人生;去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会, 观看各种有趣的展览;开展各种趣味横生的活动。把社会实践的活水创造性地引到小学作文教学上来, 让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 有真情可表达。这样, 作文教学效率才会真正有所提高, 避免学生的写作练习虽多却在内容上“假”“大”“空”, 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3. 开放才是作文教学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出路
小学作文教学, 应避免程式化、成人化、政治化的封闭式现象。相反, 应推崇全方位、全过程的开放与创新策略, 优化作文教学。习作内容的开放, 还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写作空间, 自然会找到自己乐于表达的事物;思维方式的开放, 让学生自主拟题, 按照自己个性的, 独创性的思维去表达见解。例如写“雪”, 即可写它的纯洁, 也可以写它是非本分或虚伪, 掩盖了许多肮脏的东西。写作胆量的开放, 让学生绕开成堆的作文指导书和众多的条条框框, 避免八股式训练, 而让学生放开胆量, 是什么样的就怎么写, 不拘形式, 自由表达。写作时空的开放, 不局限于每周两节作文课, 不拘于学校和家庭, 不限于某一学科。尽可能地让写作成为学生诉求于人的媒介, 而不再成为规定性的负担。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作文教学, 让学生积极有趣地进行作文拓展训练, 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革新传统做法, 优化评改方式, 促使学生获得写作乐趣而精益求精
开放评改途径, 改变传统的教师评改作文的专利。叶圣陶曾说:“改的优先权属于作者本人。”在此基础上, 开放作文评改途径, 让师生共同商讨式地评改。才能够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欲望, 不断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修改能力。教师尽可能减少“精批细改”的次数,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 软化对作文的评估, 别让学生辛苦之作, 换来面目全非的好意评语, 削弱学生的自信。采取自我评改, 同学间互评, 同学集体评, 师生共评和教师单独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这样, 既减轻了教师的评改工作量, 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力, 使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渐渐地提高写作质量。由此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在考试和运用时, 能够充分发挥和大胆创造。
学生评改作文, 利大于弊。学生评改, 可以加深学生对作文基本要求的理解, 同时增强自身的作文能力;可以利于同学间相互借鉴, 缩短差距;可以弥补教师“精批细改”时间的不足, 提高改进写作的积极性;可以形成讨论气氛, 培养良好的文德;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由上所述,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也不再适应如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效果检测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该以创新精神为指导, 创造性地进行作文教学设计, 研究如何优化作文教学策略, 真正地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
摘要:面对21世纪的信息社会和传统型作文教学向创新型作文教学发展的趋势, 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创新精神为指导, 创造性地实现师生互动, 优化教学策略, 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学作文,减负,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叶谰.教育概论[M].人民出版社, 1991.[1]叶谰.教育概论[M].人民出版社, 1991.
[2]李飞.语文教学与创新 (小学卷) [M].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1.[2]李飞.语文教学与创新 (小学卷) [M].延边教育出版社, 2001.
[3]石景璋.语文教学新视野 (小学卷) [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3]石景璋.语文教学新视野 (小学卷) [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减负 提质 增效 打造高效课堂 篇3
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我们十多年来常说的一个话题,也是一个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久而未决的顽疾。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也不利于贯彻教育方针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负担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表示人在精神、物质和体力上所难以承受的压力、累赘;另一方面又指承担、承受,有责任、担当之意。如果把学生的学习看做是一种责任、使命,那么课业负担也就是学生理所承受的责任。问题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健康成长,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了。认真思考起来,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既有社会、家庭、家长的因素,又有教育制度、政策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因素。仅就教师课堂教学而言,如果做到了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落实“以人为本”、“生本教育”的理念,就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减负”?我觉得有三点最值得关注。一是要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教师在施教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着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和谐、竞争、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善学。二是减少学习中的重复或无效劳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一个学生已经掌握了的问题,如果教师再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反复提问,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是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中训练题(作业题)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知识的梯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举一反三,并且还要做到有量有度。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说是所有任课教师的愿望。教学质量是指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程度,包括学习动机是否合理恰当,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特别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对学习任务和课上活动设计安排等。
第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高素质的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标准?前几年我提出好教师应该是有深邃的师观、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出色的师能、精湛的教艺。如果再加一点新要求,那就是教学特色。顺便再提一下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因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促成教师的高素质,高素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引领”、“博学”、“厚德”、“互助”、“研究”、“教艺”、“反思”这些要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培训是有效的途径;造就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理想的目标,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前景。一名教师只有实现了专业化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保持自身职业生命的基本特征,才能提升职业生命的质量,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二,要提高教学技术、艺术水平。教学技艺不仅是教师的能力技巧和艺术,更重要的是它还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影响着教师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怎样提高“教”的技艺?要教得巧妙,呈现灵活和智慧,而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要教出美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要教得有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教出特点,形成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并给学生以深刻持久的影响。教师应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规律,对学生的“学”进行全面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乐观学习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把“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扎实贯彻到日常的施教行为之中,这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深刻内涵。
第三,对学生而言,教师要认真贯彻“两全”思想,即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好是所有教师的愿望,但在施教中却是参差不齐,有的怕影响教学进度,有的方法不当,有的缺少耐心,有的对学生关爱不足,种种原因使我们的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欠缺或问题。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江苏洋思中学“教好每一名学生”、“只要下工夫,每一名学生都能教好”,“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理念和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那就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创新是全员创新的社会里,使全体社会成员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使义务教育成为纯粹的素质教育,成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奠基工程。
第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品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如何立德树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l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报告中所要求教师要做到的四点非常重要,即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他要求教师做到这四点和谐一致并同时予以发展,希望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仅仅是有工作,能自食其力,而且要有高素质。其世界观是科学无神的,对人类与自然有着正确的认识;其人生观是高尚的,有着真诚、礼让、善良、团结、奋进、开拓等优秀品格;其价值观是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概括说来就是把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立德树人”这几个字做到位,才是完整意义上的高质量教育教学和素质教育。
三、增大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效益一词指的是效果与利益,是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用同样多的劳动占用、劳动消耗获得的劳动成果多,效益就高。反之,效益就低。效益和质量是两码事。就两者而言,质量是前因,效益则是终端结果。在教育教学上可以说是质量决定效益。质量高,效益就高,两者成正比。然而就产品而言,一般情况下是质量决定效益。由此推之,课堂教学效益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投入相同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获得的效率的高低。如何增大教学效益,我觉得有两点比较重要。
第一点是怎样看待考试分数乃至由分数引发的升学问题。可以说,学生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是每一个家长、教师的共同愿望,似乎是一所学校升学率高,其影响力、声誉就相应比较高。但是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情况有其片面性。如果衡量一所学校的社会效益只看考试和升学指标而不看学生素质,就是认识上的偏差,作为家长倒无可厚非,而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则不然。我们衡量一所学校的社会效益,除了看升学这一点,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各界对这所学校毕业学生的评价和认可程度。如果我们的教育让大学生还需要回过头来补学小学思品课,如果我们的学校屡屡出现马加爵式的学生,我们怎么能对得住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期待,怎能算是高效益的教育教学?所以,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再对学生考试分数做一下具体的分析。举个例子,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组的两个班级的成绩比较,甲班学生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均高于乙班,谁能断言乙班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水平低,效益差?这里边有一个学生整体素质问题。如果甲班的标准差大,分数离散程度高,就说明了两极分化严重;如果乙班学生学习成绩较为均衡,分数和标准差小,则说明学生水平均衡,发展潜力大,也说明了教师在日常施教中面向了全体学生,尤其关照了后进生。举这个事例,在于弄清对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说来,追求教学的高效益,就必须解决学生学业上的两极分化,缩小差距和均衡发展。
第二点也是我们一个结论性的话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最好的教学效益。就人的素质而言,广义的素质应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多个方面。而这些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我们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体现这些素质的发展或养成。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突出强调两点。
其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居于基础地位,其作用和影响渗透于其他素质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有效开发及学习能力的增强,使之会学和乐学,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由此说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意义重大,理应成为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其二是学生生活、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效益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十多年前中日两国学生在大草原上生存技能的角逐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经历磨炼的生存技能、操作技能。这种技能要靠教育的培养而获得,要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施教而养成。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各方面的才华的展现,包括体能竞赛、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等各个方面,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是完整意义上的高效教学。
如果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一个总体的概括,是否可以这样说,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就铺就了通向优质课堂的路基或者说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提高了教学质量就是打开了优质高效课堂之门;增大了教学效益,就是收获了教学的效果,就是体现了素质教育。
以上是笔者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增大教学效益三个问题的探讨。把“减负”、“提质”、“增效”这六个字弄明白,说清楚似乎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怎样在施教中做到求真务实和卓有成效。令人高兴的是,我们许多一线教师为此做了艰辛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这使我们对推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和打造高效课堂的愿景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盘锦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质量更快更好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奉行“爱岗敬业”、“乐为人师”,努力实现教学质量整体增比进位,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拟定本方案。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统筹规划,着力实施
成立减负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周英洪
副组长:罗永健 何先梅
成员:全校教师
其中,组长负责工作的部署和统筹;副组长负责工作的安排、指导、督查、考核;成员负责工作的实施。
二、工作目标
1、七、八年级各科平均分达60分以上。
2、每班各科在去年基础上平均分提高5分以上。
3、各年级部在上期终端评估检测总平均从66分提高到76分以上,净增10分。
4、九年级在2015年中考总平均分从450分提高到490分,净增40分。
5、非统考科目实行奖惩捆绑,其权重比值为0.75:1。
6、力争2015年中考排名从第2名提升到1名。
三、措施办法
1、按“9+3”工作要求,教师教案要渗透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德育教育,纳入月常规检查内容,差一项扣绩效分2分、次。
2、制定各统考科目的目标任务,签订责任状,分解目标责任,落实目标任务,提升教学质量。
3、每天早上上四节课,每天晚自习实行两轮,第一轮讲解,第二轮辅导,认真督促记录。
4、加强教学工作的过程督查,对上自习课、不按课表上课、自行调课、不清点学生人数、不管学生纪律的教师实行第一次提醒,第二次警告,第三次约谈,且扣相应绩效分为1分、2分、3分。
5、实行教研活动统筹安排制和督查制,以周为单位,要有听课记录、教研会议、教研课题、教研小结、教研工作下步思路,缺一项扣绩效分2分/次。全期听课10次以上。
6、继续实施继教工程,本期的继续教育内容为师德教育和学科培训。要有读书笔记3000字/科,心得体会1500字/科,并备齐相关过程资料和教师必备资料。缺一项扣5分/期。
7、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甄别瓶颈,力求突破。每一单元或章节必须测试;认真组织月考;严密组织期中、期末、中考适应性等各种考试,要有记分册、平均分、及格率、成绩分析、试题存档、比对分析和下步工作办法,缺一项扣绩效分2分/次。
8、间周一次毕业班工作会议进入常规。集思广益、分析成败、规范要求,提出下步工作思路,开一次有准备、有效果的会议。
9、以班级为单位,实行分层教学和平行教学相结合。实行月考奖励。用于奖励成绩进步生和成绩优秀生。
10、质量目标任务奖惩
非毕业班:对完成任务者,30%的奖励性绩效兑现;完不成任务者,按完成任务的比例兑现;非统考科目实行奖惩捆绑,按权重比0.75:1兑现奖惩。(以学期为单位)
11、实行控辍保学班级责任制。
12、加强学生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创设情境平台。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5
我校十分注重“减负增效提质”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具体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教师
1.从常规工作入手,抓出实效
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我校从08年开始实施“级部管理”工作体制,分为五个级部,建立建全了级部管理工作方案和级部管理考核操作办法。每年教师工作考核结果都记入教师的档案,作为评模、晋级、聘任的重要依据。
抓好集体备课。每周一下午是数学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二下午是语文、科任组集体备课时间,同组教师坐在一起,研讨下周备课内容,在形成共案的同时,形成个案。这样即减轻了教师人人备课的繁重、重复劳动,也提高了备课质量。
抓好上课。全面实施我县的课改成果“六步实效教学流程”和“语文定向教学”,上好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教活动,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实现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有机统一,向管理要效益,向教学要质量。
2.取消教师坐班制,给教师减负
为优秀教师创造优越的工作空间与条件,让广大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优质高效的工作效率,我校从08年起,每周三取消教师坐班制,让教师运用获得的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的深化研究,到外校与同行交流,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新问题。实践证明,虽然教师在岗时间短,但工作任务却提前完成了,教学质量也不断的得以提升。
3.强化校本科研,提高教师素质
我校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减负提质”这一主题,结合教学实践,以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确立教研课题,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融为一体。努力以课题促增效,以课题创特色,以课题求发展。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学校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搭建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一托二工程”帮扶活动,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互帮互学,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开展赛课、组织交流课、研究课、示范课、优秀教师介绍经验、请专家讲座等活动,带动年轻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教师在贴近课堂的实践中,练就提质的课堂教学能力。
学生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计划。坚持开全各门课程,无随意增减科目现象;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无随意提高降低教学难度情况,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按规定进行考试,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1.调整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
学生上学时间不早于7点半,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上午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下午课堂教学时间调整为35分钟;上午大间操时间20分钟,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加上每天一节体育课或体活课时间全年每天保证学生在校有一个半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2.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结合减负要求,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要求教师将作业写在黑板一侧,并注明作业预计时间,班主任最后布置并协调时间,教导处不定时抽查。对于作业时间不能按要求控制的教师,学校及时指出并指导教师精选精练,用心设计作业。要求教师及时批改,对学困生不歧视、排斥。每位教师制订有学困生转化计划。提倡布置口头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实践性强周期长的作业等。禁止布置大量机械重复和抄写的作业。
3.严格控制教辅资料的使用
明确规定各门学科的作业类型及批阅要求,要求教师、学生、家长配合将规定作业之外的资料清出校门,提倡“减负增效提质”,反对体内损失体外补;提倡学习以课堂时间为主,家庭作业是课堂的辅助练习,反对本末倒置;提倡精讲精练,反对题海战术。
4.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根据实际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舞蹈、绘画、书法等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每年都举办春秋两季的运动会;每年都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面广,以提高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提质 篇6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提质?减负提质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提高减负提质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才能为“减负提质”提供思想保证。要让小语教师清楚认识到“减负提质”的内涵、意义以及“减负”与“提质”的辩证关系。只有教师彻底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才能切实“减负”,真正意义上达到“提质”的目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全德、智、体、美和心理等方面素质培养的基础,更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终身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小语教学仍然是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紧密的教学。
2.开展减负提质的教学设计。减负提质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更在课前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在课前备课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小语教学需要备课做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确无误,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定位恰当,教学思路和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有语文教研组总结出课前备课的“四读”、“四想”、“四有”教学设计模式,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四读”即读课标、读教师用书、读教材、读其他教辅书。“四想”即教一科想各科、教本节想本章、教小学想中学、教现在想将来。“四有”即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小语教学要严格执行“减负”规定,以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为抓手,努力寻求高效教学方法,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有教师探索具有小语教学特色的“自学自测,互学互助,导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我的评价,多媒介体交流,教师设计主题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学生开展生活问题式的语文知识运用等。还有小语教研组研究出课堂教学的“三创设”、“三处理”、“三体现”的教学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减负提质的效果。“三创设”即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在乐中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疑中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趣中学。“三处理”即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三体现”即课堂教学体现基础性、民主性、趣味性。“三三”课堂,抓住了教材要点,抓住了学生特点,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学每篇课文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即问题)如: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都注上拼音、把自然段的序号标清楚,并概括每自然段的大意等;每周或者几周重点进行一种训练(如分段),感觉差不多了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训练;尝试学生自觉进行预习;对预习好的同学不吝啬语言进行表扬,树立标兵。
2、指导学生听说。(1)加强听说训练,听写结合。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训练,应从辨音、听记练起。如:在学生听故事前提出一些听的要求,或让其听后复述,或说明所含道理,或让其概括故事大意,或续编故事……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记能力,又促进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开展活动,培养听说的创造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还可以结合教学在课外适当开展一些活动,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布置学生观看电视少儿节目,把最精彩的故事或内容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即席抽题目开展说话比赛;给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编故事,要求编得具体,说得生动形象,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现自我。
3、指导学生读写。朗读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十分重要,它不但能帮助记忆,而且还能帮助理解。作为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时要清晰、准确。除了读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三篇文章,而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则鼓励学生要多读,甚至熟读成诵。
3课堂让学生与老师互动
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学生互动受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性别相同,空间位置较近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互补型性格的学生之间也较易发生互动。适当遵循互动规律,有利于建立积极适宜的互动。由于低年级学生组织能力和自控能力低,适合多设计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的两人合作学习活动。高年级学生适合多设计四人组学习活动,增大互动的人际空间。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到组与组之间的影响,教师对小组的影响,小组对成员个人影响,以此来开发更多种类的互动渠道。
设计“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有特别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会使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材料和思路的选择,而不只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以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原有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当教师把“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留给学生,就像把学生置于一个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但在茫然四顾之际又必须加强联系才能找到救生之路。这样,就为学生扩大了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
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交流的话题更多,情感体验丰富了,思路也能打得开,相互影响,容易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动全身”的现象,感性上更容易产生沟通。因此,课堂上除了教师准备充足的材料、创设丰富的情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更多的信息资料,促使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信息源,让学生在充斥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动。
4吸引学生学习数学
拓展文本资源,激发大胆想象
1.充实文本,发挥想象。艺术讲究的是“着墨处是画,无墨处亦是画”。文学是一种艺术,教材中的很多文本在叙述描写时留下了诸多想象、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激发学生们大胆想象,让他们放飞灵性,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充实文本。教学《荷花》时,读到其中一段,我趁机问道:“还有谁会走过来告诉我它的见闻呢?”简短的沉默之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露珠在我身上滚动,告诉我溜冰的乐趣。”“青蛙跳上来,告诉我捉虫的快乐。”“蝴蝶飞过来,请我欣赏她优美的舞姿。”“小鸟飞过来,唱起动听的歌儿。”就这样,一句句充满诗意的童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学生便可在他们独具个性的自由表达中描绘绚丽精彩的世界。
2.拓展文本,尝试创作。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延伸:从文本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习”走向“讲述”,那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表达的欲望就会更强烈,表达的兴趣会更加浓烈,表达所需的素材也会更丰富,个性化语言也能得到施展。如学完《珍珠泉》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借鉴文本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学了《争吵》后,让学生想想平时和同学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抓住当时的语言和心理想法进行描写。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促成学生从学习中品尝成功的乐趣,这是将激励转化为学习动力的最佳途径。 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果课堂教学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来要求所有学生,以相同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不同学生,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使其遭受学习上的挫折和失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积极创设一种有利于全体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和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办自暴自弃为自尊自信,办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进而通过他们的努力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与成功,亲身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欢乐。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7
一是厌学心理。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做小动作、相互讲话。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其三,逃学, 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学生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
二是依赖心理。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这些其实是学生以前在错误的教学方法下形成的,如果教师不解决可能问题就一直存在并越积越多。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当然也难以提高学习的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浮躁心理。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但通常表现为:“想不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坐不住”———在课堂上或是东张西望,或是讲话,或是看其他书籍;“听不进”———觉得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不值一听,甚至打瞌睡;“忙不停”———乱忙一气,想一下子把事做完,却常常忙中出错。
此外,还有定势心理、自卑心理、迷惘心理、 封闭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 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物理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心理障碍, 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治和疏导,才能实施 “减负增效”教学。
一、改革考试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学生精神压力很大,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难以发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及评估模式,实行“考试 (占50%)与设计或制作成果(占50%)并行”的新评估模式。考试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推导、物理学史实、实验的操作、 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面试或开卷考试,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相互研讨,最后师生共同讲评。 “设计或制作成果”指的是每学期期中期末或每个月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一个新的物理实验或拿出一个制作并说明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以此作为检测的主要途径。这些活动,一可增强师生的协作意识,克服封闭心理;二可充分展现自我,克服自卑心理;三可突出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克服依赖心理。
二、充分利用“导学案”,这样既能“减负”也能“增效”
“导学案”通常包括———1自主预习:该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讲学稿上的问题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并对疑难问题做标记,为课堂交流做准备,自主预习可以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2合作探究:该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从而达到“兵教兵”的效果。3教师评点:教师针对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和交流。4自主测评:该环节主要是达标检测,根据所学的知识,当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和互相评价并当堂矫正。5学习反思:用时约5分钟左右,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学习体会,列出尚未解决的问题。6拓展与延伸: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提供一些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物理课堂走向社会。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减负 ; 提质 ;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52-01
如何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落实新课改与“减负提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每一位小学教育者面临的艰巨任务,要想真正减负提质,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应着力抓好“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引导‘三个环节”。
一、把精力使在课前
课前准备是第一环节,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对各个环节了然于胸。课前准备包括教师个人素质的准备,教学设备的准备和备课。教师个人素质的准备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所需,注重基本功,写、打、唱、跳、画,无一不是训练和准备的内容。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展示自己多方面的基本功,这既是对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同时对学生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课堂才会生动活泼而有情趣,才能让学生“乐学”。
备课应先领悟“纲”与“本”。从课程标准、教材入手,把知识、能力、智力结合考虑,追求培养思维、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备课以学法指导为重点,考虑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对于课前复习题、巩固练习题、作业题的设计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少而精;同时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让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把精彩留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主旋律,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才能有效利用时间,减轻课业负担。堂教学要实现“两主”,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发扬师生民主、摆正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民主学习氛围。课堂师生民主的关系是教学的关键和前提,也是现代课堂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要改变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建设师生密切合作的教学关系。只有师生合作,课堂教学才不流于形式,教学任务才能真正落实。师生民主的合作,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通过民主的合作,能使学生养成与人相处、善待他人的性格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以学生为主体。以往常说时间经常是哪一环节要讲几分钟;现在应该转变为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活动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过程应充分展示学生,设计上要考虑学生具体的各方面的素质。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问题与知识让学生发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即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存规律、性质与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我们能合理调动学生思维,进行积极的启发诱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与知识,可能比教师灌输十次还强。
2.疑难让学生突破
教学过程中遇到疑点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练、操作实践、思考、讨论、评议等方式,突破难点。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来,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析疑的释疑。
3.道理、过程让学生讲解
改变过去的注入式为学生的内吸式,要从教师的讲变化到让学生来讲,教师倾听。这样有利于双向交流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4.学法让学生归纳
学习方法很多,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除有些基本的方法作具体的要求外,其余的均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然后在全班交流,促进优秀学法在学生中扎下根。
5.评议让学生参与
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学生回答对与否教师给予一票否决的作法,对学生的回答,要让其余的学生进行评议,对的及时给予肯定,对于不对的地方,要尽量让学生找出来,说出其中的原因,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6.小结让学生概括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于整理知识,形成系统。把小结权交给学生,能及时收到学生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给予补救。
(四)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应从教师怎样做改变到学生怎样学。课堂组织上以学生个体思维,同桌互相评议,小组各抒己见,全班交流等多种组织形式交替使用,真正把課堂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把精心用在课后
合理进行课外引导,让学生“减负”后的时间得到合理利用,形成对学校教育的完善和补充。学生“减负”后,课余时间充裕了,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往往会走向电子游戏室、虚拟网络,甚至到社会上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一)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拟定课外学习计划。在计划中,要让学生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先引导学生制游戏计划,等他拟完游戏时间后,余下的时间就是读书时间了。这部分时间,要让学生合理安排所学习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兴趣,对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都至关重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最重要的是:第一要有浓厚的兴趣”。课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爱好多种多样:写作、绘画、书法、唱歌、跳舞、摄影、篮球、乒乓、看书、爱说幽默话等。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拟定相应的计划,随时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遇到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然后再引导他们做到学习和兴趣爱好两不误。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合理的课外引导,既可以融洽师生间的感情,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素质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成绩和发展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让孩子脱颖而出》戈骆,罗晓路著,中央民族出版社
[2]《21世纪素质教育实施全书》舒达,柳斌主编,长城出版社
[3]《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舒达,柳斌主编,长城出版社
[4]《学校管理心理学》张燮,陈安福,李光路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5]《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杨九俊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6]《学习与创新》胡方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7]《小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龚春燕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8]《魏书生与六步教学法》龚春燕主编,国际文化出版社
【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六年级数学减负提质增效方案10-19
后坝小学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07-04
窦官小学关于“减负增效提质”的工作方案06-14
2009春减负提质增效工作总结06-15
小学减负增效实施方案09-23
减负增效教学05-24
增效减负策略06-09
减负增效心得07-27
社区减负增效自查10-11
淝河小学减负增效措施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