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成长教育

2024-08-03

电影成长教育(共10篇)

电影成长教育 篇1

《成长教育》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珍妮)从老师喜欢的优等学生,到离开学校的叛逆女,再回到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故事。说真的,这个剧情的发展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主人公最后就会和那个年长男人过着幸福的生活了。但是没想到最后竟然又回到学校继续刻苦学习去了,并且如愿以偿考上了牛津大学!

跳出剧情,我想说说我看完以后的感受。好多人说珍妮的痛苦根源是由于她的叛逆!丢下脚踏实地的学习之路,去追求她自己眼中的幸福人生。这我并不反对,不过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灵性的角度。我认为使珍妮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的原因是——对当下的抗拒!珍妮从刚开始的品学兼优的优等生,到滑落到及格线边缘;从学校的好好学生,到离经叛道的退学生;从前途光明的聪明女孩,到陷入爱情、学业双双离去的困境……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对当前的学习、生活、教育制度的不满!正是因为这种不满,使单纯的她产生逃避当下生活的冲动,正是因为这种冲动,使她堕入了看似美丽的深渊。如果她不抗拒现状,而是接受它,就不会上演出退学的闹剧,更不会到爱情、前途两空的地步。这里我必须声明的是,我并不是主张消极接受现实的悲观主义者,更不是阻挠追求美好人生的终结者。我想说的是,在接受并感恩现状的同时,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追求美而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互相有促进作用的。记得吸引力法则吗?同频共振,同质相吸。珍妮以前对境况的厌恶,就真的吸引来了更槽糕的窘境,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悔恶之中!而反过来,如果珍妮感赏当下的生活,同时积极去勾勒人生美好未来的蓝图,追求幸福,那么她也一定会经验到美好人生的幸福感!因为感赏会吸引感赏!很简单的道理,不是吗?所以说,我并不认为,珍妮不应该去跟男主人公去浪漫。因为那时候她是随心[本文来自]所选,是她的灵魂所指引的。当初比尔盖茨不也是因为去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而退学了吗?只要珍妮感恩当下的美好,并且努力追求未来的幸福,她就不会堕入影片中的困境。在这个基础上说,我认为珍妮完全不必要去为这条坎坷弯路而后悔。因为没有黑,我们如何了解白?没有恐龙,我们如何欣赏美女?没有这段经历,珍妮怎么会体会到自己努力读书的拼搏人生呢?以后,珍妮如果怀着这样接受、感恩的情怀步入下一阶段的人生之旅的话,相信她的人生会从此与众不同,幸福相伴!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其实在自己身上也有着珍妮叛逆的影子。曾几何时,我也是特别排斥学校的教育体制,觉得学不到东西。抱怨专业,抱怨学校,抱怨环境……但是,现在随着自己内心的柔软,心量的包容,我能够用比以前更加感赏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的生活。从过去的“学习反动分子”变成了可以用心读书的“叛逆”学生。或许我的未来不在于这些专业课的成绩,但是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我都应该臣服于当下的事实,同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电影成长教育 篇2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我们陷入爱情?

排在首位的因素就是接近性。社会学家已经证实, 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那些和他们居住在相同的小区的邻居, 或同事, 或同学。换言之, 你结婚的对象是居住、工作或者学习在你步行可及范围之内的人。但是也有研究发现, 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即功能性距离才是关键。碰面次数多能使人们寻求彼此的相似性, 感受对方的喜爱并把自己和他们知觉为一个社会的单元。正如电影中, Jenny在碰到男主角David之前的暧昧对象Graham是的同学;而David就和她住在同一个街区。他们总能时不时地碰到。

在约会中, 你看重的是对方的哪些特质呢?能力, 外貌还是个性?理智仿佛告诉我们, 外在的美貌是不可靠的, 真正的美丽应该是“扎根于内心深处”。而现实的很多研究都显示:美貌是很重要的, 它是一种财富。电影中Jenny的老师对她说:“你既漂亮又聪明, 你知道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年轻美貌的Jenny稍作打扮之后不仅吸引了David, 就连他的朋友Danny也对她颇有好感, 甚至在David面前不自觉地与之调情。正因为Danny的这一举动激怒了David, 他才贸然向Jenny求婚。

哲学家罗素曾说:“整体而言, 女人倾向于因性格而爱上男人, 男人则倾向于因外表而爱上女人。”默斯坦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们一般与和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夫妻、约会对象, 甚至志趣相投者之间的外表吸引力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当伴侣间的吸引力并不匹配时, 吸引力较差的一方常常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质, 可以对自己的外表进行补偿。在电影中, 当Jenny发现David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做的是正当体面的生意, 她非常愤怒。David跟她说了如下一段话:“我们不像你一样聪明, 所以必须在别的事情上有所长。如果不这样的话生活就没有乐趣可言了。我们要精通地图 (他经营的生意) , 耍伎俩获得这些地图。如果你不喜欢的话, 我能理解, 你可以回家继续听爸妈的话, 做拉丁作业。但是这些周末你去过的那些餐馆和音乐会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 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这正证实了埃里希·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所说的:“爱情不过是一种让双方感到满意的交换, 双方在权衡了各自的价值后, 都得到了自己所期望的大多数东西。”

看完整部电影, 我更倾向于认为男女主人公之间只是短暂的激情之爱, 而非真正的爱情。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激情、亲密和忠诚。它们彼此组合形成不同种类的次级爱情形式。如亲密加激情就形成浪漫之爱;亲密加承诺会成为伴侣;激情加承诺是愚昧之爱;完满的爱是三者的结合。如果我们经历的是激情之爱, 那么我们就会通过身体来表现这种爱, 我们期望这种关系具有排他性, 我们还对自己的伴侣非常着迷。影片开头David对Jenny的爱应该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他不顾自己的已婚身份, 疯狂地追求女主角, 无法忍受其朋友对自己的女友示好, 冲动地提出结婚的想法。如果刚开始他们的爱是浪漫之爱, 到这时便转变为愚昧之爱, 二者的关系以悲剧收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电影中, David不仅俘获涉世未深的小女孩的芳心, 而且使Jenny顽固不化的父亲对他赞誉有加, 这又是为什么?这就是偏见和刻板。社会心理学家在谈偏见的认知根源的时候认为:刻板信念和偏见态度的存在, 不仅仅是因为社会的条件作用以及因为这些条件作用能让人们发泄敌意, 还因为它们是正常思维过程的副产品。许多刻板印象, 与其说源于内心深处的怨恨, 还不如说产生于心理活动机制。知觉错误是我们解释世界的技巧的副产品, 与此类似,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我们简化环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分类——通过把客体归入不同的类别来组织世界。

电影中Jenny的父亲潜意识地把她年龄相仿的同学Graham归入不善交际, 游手好闲的犹太人, 对这个男孩的优点视而不见。带着这样的视角, 他看待David当然也就不会客观全面。不可否认, 在与Jenny的父母初次见面的时候, David表现得得体、幽默、成熟、睿智, 父亲一改往日的古板严肃, 变得非常通融。但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的一个细节看出偏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正确判断。David穿着一身笔挺的名牌西装走进Jenny家, 甚至还没开始正式的对话, 父亲对他仔细打量了一下, 便急忙澄清到:“我是不会无视像你这样的人的……”父亲凭什么能断定David是哪一种人, 不过是通过他的着装和谈吐, 知觉到他和自己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父亲对上流社会可望而不可及, 只有一个大概而笼统的印象。一般而言, 我们越是不熟悉, 刻板印象就越严重。他觉得这个人可以带领自己一家人走向上流社会, 自己对财富、声望和名誉的恐惧终于可以结束了。与其说父亲看到了那身昂贵的名牌西装, 不如说他看到了期望已久的生活曙光。

当知道Jenny受骗, 去David的住处见到了他的妻子和儿子, 父亲焦急地在一旁想帮忙, Jenny对父母说:“你现在觉得又是我的爸爸了, 是吧?当你鼓励我抛弃我的生活时你是什么, 愚蠢的学生总是被光鲜的老男人所引诱, 但你们俩呢?”父亲当时哑口无言, 之后的一段对白对自己的种种盲目进行了很好的剖析。“我很抱歉, 我知道自己弄砸了一切, 我的一生充满了恐惧, 我不想让你也这样。这就是我希望你能考上牛津的原因所在。后来大卫出现了, 他知道著名的作家, 他知道怎么去古典音乐演奏会……但他并不是他口中的那个他, 他也不是你口中的那个他……”。

社会同一性理论认为, 我们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 并且偏爱自己的群体。Jenny的父亲将女儿以后的人生定位在最优秀的上层群体, 而在帮助女儿择偶的过程中站在女儿将来的位置上进行群体喜好判断, 显然今日的毛头小子Graham不管他如何真诚厚道在父亲眼中都不及有钱有势, 懂得生活和情调的David。一旦把自己归于一个群体, 外群体便显得面目可憎。

《成长教育》是一部很值得推荐给年轻女性看的电影, 我们可以在里面看见别人也可以看见自己, 反思之后难免唏嘘不已。要知道有些教训是可以通过间接的学习获得的, 但愿在真实生活中我们能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腾伯格.心理学, 探索人类的心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在电影中成长 篇3

作者: 朱天文

副标题: 侯孝贤电影纪录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11

每次读到朱天文的小说,除了惊叹于那些对于文字的强大把握能力和经得起推敲的情境与情感脉络,更多的时候,会想到整个台湾一代人的成长故事——父辈们因为政治、战乱从大陆迁居到台,面对没有归属感的生活,艰难地维系一个家庭生存,他们是清贫的知识分子,是眷村的军人,是在历史显微镜下一个个细小的个体。而小说中的“我”、“我们”或者“我”的“同龄人”们,则是继承了父辈们的传统,却更加迷茫。

“我们”的成长没有故乡,台湾的本土并没有给予内心一个实在的归属感,加之台湾社会80年代至今二十多年的变迁,政治和经济环境时时陷入“孤岛”的危机中,所以普泛的心灵乡愁显而易见。并且,“成长”更多地作为一种艰难的历程而存在。父辈的“缺席”即是国民命运的缩影,由此影射台湾政治的“无父”状态,这就仿佛天然的俄狄甫斯情结没有释放之地、进而演变为一块来自内心的巨大空白。在台湾近代的历史场域中,诸如日本殖民、大陆移民、国民党统治、眷村移民、二•二八事件等等一系列的关键词都告诉我们,被书写的历史远远和我们经历和眼见的不同。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们就是一群在被书写的历史中独自成长、最终完成阶段性的成人礼。

《小毕的故事》以“我”的口吻来讲述一个邻家少年小毕的成长故事,小说在高潮时很快煞尾,有着“死去何所道”的收敛,而收敛之外的,我们看到一种波澜不惊的速度,在与叙事和语言自身创造的节奏之中。同样的经典在《风柜来的人》里,就是那幅著名的电影剧照,几个渔村少年在海边尽情欢乐,将青春交付给清凉却也苦涩的海水。《童年往事》实际是有侯孝贤导演的自传成分,祖母的乡愁、父辈的迁移、哥哥、姐姐和弟弟及“阿哈咕”自己的青春,组建了一个成长的银幕,也借此成长的风景画,放射出对于逝去时光的追忆、对于大陆的眷恋和对于生活困顿艰辛的悲伤怀想。

陈世骧先生说,命运常是一个空白的时间和空间的意象,是巨大无边流动的节奏,没有人格意志,不可抗逆,超乎任何人,在那里旋转。

台湾电影界,朱天文是侯孝贤导演的“御用编剧”,而其实很多圈内人也戏称侯孝贤导演才是朱天文的“御用导演”,这一方面显示了侯孝贤与朱天文延续了二十多年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朱天文在台湾电影界的地位,无论是早期沉和隐忍、残酷青春中有所保留的成长小说《风柜来的人》和《童年往事》经由她的编剧成为经典的台湾乡土电影,还是后来直接进行剧本创作的三段式影片《最好的时光》、纪念小津安二郎的《咖啡时光》的恬淡与舒缓。而其实侯孝贤的电影是脱离了朱天文的小说而独立存在的,聚集着导演的个人风格和艺术表现。长镜头景深画面、人物调度、画面定格、静止情绪抒发是侯孝贤电影中惯用的拍摄手法,我们在这样的影像语言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镜头张力。有人问朱天文,影像充斥的时候,文字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她说:“它还是不可取代的。我想这个载体本身不一样,你看影像是两个小时,那两个小时要说个东西,它基本上说到某种地步。电影能够载负的思想度,怎么讲,它也不在这里,它是另外一个东西。文字能载负的东西,装承量远远要超过电影。”

电影成长教育 篇4

看了《鲁冰花》这部电影,郭云天老师的身影久久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动不已。

忘不了郭云天老师那亲切的笑容。那是一个上午,古阿明和姐姐划船回家,看见了郭老师在画美丽的风景图,古阿明看了情不自禁地说:“好漂亮呀!”郭老师微笑地说:“喜欢吗?喜欢我就送给你。”郭老师的热情点燃了古阿明心中的画图梦。

忘不了郭老师带着学生去帮古阿明家捉茶虫的情景。郭老师得知古阿明要帮家里捉茶虫而不能来上学后,就带领学生不顾路途遥远艰辛,来到古阿明家帮忙捉茶虫,还恳请镇长帮古阿明家的茶园喷洒农药。在郭老师的关怀和帮助下,古阿明终于重新返回学堂。

忘不了郭老师据理力争的神情。那是一个决定让谁去参加画画比赛的会议,那些组长坚决不同意让古阿明去,而要让镇长的儿子去。郭老师神情严肃,坚决要让古阿明参赛。他认为古阿明的画图具有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饱含浓烈的情感,可是大多数的老师都想讨好镇长的儿子,对郭老师的申辩根本就不屑一顾。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画图天才被埋没,郭老师就像霜打的茄子,脸上写满了失望、悲愤和痛苦。郭老师带着古阿明的一张画,离开了那个令人心碎的学校。他把古阿明的那张茶虫画送去参赛,获得了世界一等奖,还给了古阿明一个天才画图儿童的称号。

郭云天老师,您用爱呵护着一个贫苦孩子的成长,您的善良热情,您的公平无私,您的坦然正气,您的尽职尽责,让我感动,让我敬重。

电影成长教育 篇5

韩寒首次执导,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王珞丹、袁泉、陈乔恩等主演的影片《后会无期》,讲述了三个男人从东极岛到西部“取经”的故事。影片借助公路片的外壳,以现代西游记的形式,展现一路奔波的艰辛与对心灵的冲击,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控诉。与其说韩寒少了之前文章中的锋芒,不如说他是借助影像的力量渡劫了张扬的个性与对世界的赤裸“批评与反抗”。影片《后会无期》,其实是韩寒作为一个80后所理解的世界,只是这一次他把文字变成了影像,再和世界谈谈,至于观众如何反应,那就看各位的造化了。

作为80后大众文化典型性代表人物的韩寒,已经在文艺青年的标签中“逃离”,他开始利用影像的方式投射自己的情怀。如果说,影片是表现江河、马浩汉、胡生三人一路艰辛旅行的话,不如说,这是韩寒一个人的心灵影射。他将视觉与身份渡劫到江河的身上,用一人“三角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正情怀。胡生与马浩汉其实是江河或者说韩寒的一个“旧”我和“前”我的化身。影片中三人

从东极岛出发到中国的最西部,这当然只能看做是一个摆明了讲故事,人物也开始在旅行中一一变化。而对于浩汉,实则是江河的一个未来幻想。江河似乎永远是被“安排”的命运,却依旧以“老师”的名义去教导“学生”。这样两者人物的融合,必定会产生抗争,也即,一个人的两个“幻想”,一个真实自我,一个假想自我。浩汉,浩瀚,好汉,是同音又近义的同义词,这是江河所不能达到的,他始终是中规中矩的生活着,没有外面“浩瀚”的空间,也没有好汉的本色。说到底,浩汉又是一个韩寒的化身,他用影像的方式去挖掘内心的自我,去迷茫的旅行中寻找真我。而这样开着车,从东到西终究明白了自己的梦想,带点迷茫,带点希冀。这是,韩寒以“车手”的人物身份,对当今社会的投

影。胡生、江河和马浩汉的人物状态,其实就是当代青年人的心态。当下物欲横流的时代,让当代年轻人渐渐迷失在消费主义的时代,但我们又总是试图抵抗不可知的命运以及世俗的眼光。

在浮华的文化背景下,韩寒利用影像造梦的机器与世界谈谈。这是他对体制、对世俗、对不合理的存在的一种“反抗”,也是对“旧”我的一种反抗。如同马浩汉与江河所言的结局:“告别的时候还是要用力一点,多说一句可能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就是最后一眼。”这段真情告白不仅源自江河与浩汉自我的成长的生命体验,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贯穿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贯穿了韩寒对世界,对人生乃至当下青年人文化精神的深刻解读与批判。

教育电影 篇6

放牛班的春天、当幸福来敲门、小孩不笨、海洋天堂、天那边、《当幸福来敲门》、《叫我第一名》、《凤凰劫》、《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海上钢琴师》、反映师生关系的有《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街头日记》、《心灵捕手》、《生命因你而动听》等;反映亲情的有《音乐之声》、《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八月迷情》、《老爸向前冲》等;反映同学关系的有《仙境之桥》、《怦然心动》、《十六个愿望》、《贱女孩》等。《三个傻瓜》、《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可汗》、《美丽人生》、《天堂电影院》、《听见天堂》,巴西的《中央车站》,德国的《穿条纹睡裤的男孩》,日本的《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英国的《雾都孤儿》和《国王的演讲》、《飞屋环游记》和《驯龙记》、《料理鼠王》 《 死亡诗社》---真切感受到青春的冲动,叛逆,对理想的追逐.《小孩不笨》 新加坡拍的儿童电影,反映现在的教育问题 《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电影 《花儿怒放》 反映我国的初中教育问题 《和你在一起》 一个学小提琴男孩的成功之路 《男人上路》 小男子汉的成长 《我的九月》 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孩子付出的努力 《答案在风中》一个大学男生为了爱情去打橄榄球的故事 《男孩都想有辆车》一个男孩为了有一两属于自己的运动自行车努力打工的故事 《背起爸爸上学》以前爸爸背我过河,现在我背爸爸过河,感人的父子情。《男孩向前冲》一个男孩热爱篮球的故事。《考试一家亲》儿子要高考,家里人也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生考试。《死亡诗社》美国高中教育问题 《马粥街残酷史》又叫《高校往事1978》,虽然是韩国的,但我觉得不错,特别是结尾男主角与其他人的对战。

《肖申克的救赎》自由,幸福,离你有多远 《阿甘正传》好莱坞的一个梦 《当幸福来敲门》我不应对生活失望 《我是山姆》他只有6岁儿童的智商,却有

着对女儿无限的爱 《缘分天注定》上天注定我爱你 《天使之城》在爱面前,天使也是人 《居家男人》别因为繁忙的工作而忘记了家里的那份爱 《云中漫步》爱情好似云中漫步 《初恋50次》你可以撕掉日记,但你永远会记住那份爱 《人鬼情未了》那个捏陶瓷的动作和那个悬空的硬币成为传世经典 《保镖》我用我的生命,诠释那份爱 《剪刀手爱德华》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你永远除不掉你脑中的那份爱 《天堂电影院》回忆过去,往事渐渐清晰 《斯巴达300勇士》悲壮的史诗电影,无限感慨 《海上钢琴师》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那条船 《洛奇》传奇拳手,面对年龄,对手,疾病,经济窘迫的无数挑战 《无主之城》国内电影无法企及的高度 《后天》灾难中,我们活了下来,信念和智慧让我们生生不息 《楚门的世界》人生不过是一场戏 《幸福终点站》请享受困难中的幸福 《风语者》友谊,责任,是否会让你无从选择 《雨人》智障类电影的先河 《机器管家》机器人?人?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善良,真诚的人永远都是百万富翁 《不一样的本能》约翰特拉沃尔塔,感人,但不出名的电影 《斯巴达300勇士》我认为很励志 《勇敢的心》阳刚男人梅尔•吉普森 《洛奇》系列 传奇拳手经历 《海上钢琴师》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过吧 8项大奖10项提名 《雨人》在照顾智障哥哥后才懂得人生真谛,推荐 《搏击俱乐部》《愤怒的公牛》 《美国往事》作者自传 还有《百万美元宝贝》《告别昨日》《美丽人生》也很好 《大鱼》《机器管家》《这个杀手不太冷》 《燃情岁月》经典的唯美派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人心 《飞越疯人院》《神奇遥控器》《远大前程》

电影成长教育 篇7

一、成长:人性叙事的本质与母题

每一个成功诞生并存活下来的个体, 有两件事是无法避免的, 一是死亡, 一是成长。死亡是一个状态, 而成长是一个过程。根据较为前沿的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成果, 在追求肉体成长的过程中 (动物的共性) , 人类祖先得以生存并为了更好地生存产生了许多“适应器”。据该理论, 除了生理机能上的演进, 人类的心理机制也是“适应器”, 它们在人类肉体成长演化过程中被塑造和完善。复杂的思维、精微的情感出现的那一刻, 人类对于自身内在的、精神的、心理的成长的关注就开始了。

成长的过程多元而复杂, 作为大众文化、娱乐文化的动画电影选择了最经济、最直接的叙事语言———冲突———来对成长母题进行修辞和演绎。发展心理学认为, 儿童的游戏按社会化程度可以分为“无所用心的行为”、“旁观者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六类, 而观看动画电影可以归入“旁观者行为”, 即“儿童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观看别人的游戏……将自己的情感或精力投入到别人的游戏活动中, 但总是不加入别人的游戏之中”。儿童在观看动画电影中的暴力情节时, 更多地获得的是一种游戏释放的快感, 而并非全程接受“负面”信息的“教育”。

正是因此, “暴力”情节、元素在动画电影中屡见不鲜, 但是何谓“暴力”?“暴力”其实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自己、与环境、与他人不和谐时的一系列的外在与内在冲突。冲突的高级形式是暴力, 暴力的高级形式是战争和武力。动画作品没有冲突, 情节无法展开。动画作品表现冲突, 一般以恶作剧、搞怪、戏谑和不以伤害为目的的打斗为主。

就动画电影文本而言, 有较多观影经验的读者不难发现, 世界动画史上众多公认经典的片子都难以完全摆脱冲突或“暴力”元素的组织, 如《白雪公主》《猫和老鼠》《小飞侠》《风之谷》《幽灵公主》《狮子王》《木兰》《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等等, 没有了“暴力”情节, 这些影片将逊色不少甚至难以支撑故事的骨架, 冲突或“暴力”情节成为连接剧情的血肉。而夸张化的冲突叙事或暴力叙事往往是令成人观众与儿童观众同时感到愉悦的卖点和兴奋点。

“自我需要感受和享乐, 需要感情和支持, 需要思考和追求真理, 需要依赖和超脱, 也需要权力和统治, 这些需要的强度则各不相同, 并且全都是合法的。”儿童对于影视作品中的冲突情节的需求和喜爱同成人一样, 都是正常的:“在追逐的过程中, 由于主人公的行为, 周围的物体被尽情破坏。儿童虽然一直在观看的是无强烈主题、无主观故事的动作行为组合, 但在此过程中却得到了释放的快感。”

动画的首要功能是娱乐, 其次才是教育。动画电影中的冲突叙事仅仅是一种娱乐化的宣泄方式, 满足人们释放郁结情绪的需求。无巧不成书, 无冲突无故事, 孩子通过观看动画学会如何面对冲突、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评价问题, 在冲突中成长, 在观看中学习。而成人“只有从‘身体’的角度进入到‘儿童审美、儿童游戏、儿童心理’……才能掌握对更多动画作品进行正确分析的方法。这是理解动画的前提, 更是创作动画的基础。”

如果把正常的剧情冲突视为表现“暴力”, 在冲突中体现宽容和理解的美好、在冲突中表现同甘共苦的纯真和友谊、在冲突中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冲突中分清责任和承担责任, 这些极其重要的成长内涵和教育课题则会被剥离和抽空。“负面元素”是为整个故事框架服务、为个体正常成长提供情景教育。

二、美国动画的成长模式

早期美国动画电影 (迪士尼) 受指导理念和技术的限制, 题材多为童话改编和较为单纯的打闹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美国动画电影一度对人们的吸引力降低。迪士尼错误地以为是受众的需求发生改变, 一改合家欢的定位, 推出了辅导级的《黑神锅传奇》, 造成了票房惨败。所幸迪士尼迅速回归老路, 并在经典改编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增强人文关怀, 在近30年推出了一系列娱乐性强且富有人文内涵的影片。后起之秀皮克斯和梦工厂则善于以后现代式的反讽、戏谑来抓住观众的眼球 (《怪物公司》、《怪物史莱克》等) , 狂欢之余也包含思考。但这三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它们的人文思考牢牢把握着一个核心:成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成长也是美国梦的核心主题和关键叙事, 好莱坞动画电影越发关注成长话题的探讨。成长这一人类普遍的关注点能够跨越种族和文化的隔阂, 得到全世界的接受和认可。

成长的故事、内容、方式千奇百怪, 好莱坞并未无的放矢, 而是选取了:爱与家庭、友谊、合作与担当责任, 这三重基本主题加以修饰、组合、演绎和包装。

1. 爱与家庭

爱是凡有人类之处皆关心的主题和话题, 但同时每一个人对爱的理解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这里面有人类共同向往和共同珍视的地方, 也有因文化、宗教、习俗和偏见出现的差异。很大程度上, 人类的情感表现都是由爱及其变体所驱使。在许多经典文本中, 爱是人类高贵之所在。孔子的弟子樊迟曾向他问仁, 其回答仅二字:爱人。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孔门儒家那里, 以人“爱”人是一项基本的追求和教诲。而在西方基督教经典新约《圣经》中, “爱人如己”的教导6次出自耶稣之口。“……即使是在标举‘反对一切、反叛一切’的后现代主义, 也仍然活在一个更深结构的大传统之中。因为‘对人的关爱’始终是其不变的源初动力。”爱的范围有不同, 对象也有不同, 有亲情、情爱、友爱、大爱等等。一般而言, 人们的爱由近及远是递减的, 其中最为深厚的自然是亲人之爱和情人之爱。

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成长环境, “这里是孩子形成对自己最初的重要评价的地方”, 即使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无法否认其在人格、人性潜能塑造上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与那些明确证实生活在家庭和社会之中是实现这些人性潜能的绝对必要条件的资料, 并不是矛盾的……”。当儿童建构起关于自己的评价时, 他关于这个世界的价值体系也随之形成。而家庭亲人之爱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现实中, 父母缺失的关爱、过度的溺爱比比皆是, 如何实现父母子女间相互理解、扶持的合理地爱, 成为美国动画电影聚焦的一个命题, 也就是关注亲人、伴侣间的情感成长。

以迪士尼第一次选取中国题材并引起中国市场强烈反应的《木兰》为例, 本来木兰的故事是作为忠君爱国的传统典范而为后世传颂, 有心人细读相关文献就会发现, 故事原本以悲剧贯穿始终:家庭方面“木兰之父耄赢, 弟妹皆稚呆”, 家庭的不幸和重担让她承担起责任;随后木兰替父从军一纪, 解甲归田后又被魏主召还, 欲收入后宫, 木兰宁死不从, 自杀身亡。这则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隐去了木兰悲剧的结尾, 只保留具有传奇色彩的替父从军部分。但无论多么浓墨重彩的渲染, 木兰的故事都说得上是个人之不幸、家庭之不幸、国家之不幸, 充满难言的悲辛和痛苦。

但这样一个悲剧故事到了迪士尼的工作室里, 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美国式变化。故事的基调一如既往地被迪士尼式的乐观开朗所取代, 其次, 原本故事的主线战争剧情被大幅度缩减和省略, 国家、族群的危亡等宏大叙事让位于隐藏真实性别、周旋于男性中不被发现的日常生活。同时制作方大胆地为木兰加入了好莱坞式的爱情故事, 形成剧中的感情纠葛。最重要的是, 片中人物精神和故事内核被巧妙地替换为美国式的个人奋斗、自我价值实现和心理情感成长。其中, 花家父女间的亲情成长占有重要地位。历经战火的木兰心理成熟, 理解了父母长辈对她的关爱, 只愿回到家乡, 回到父母的身旁。而面对荣归故里的木兰手中奉上御赐的玉佩和宝剑, 父亲却将它们掷于地面, 与女儿紧紧相拥, 并声称木兰是他的骄傲。“花弧作为重点刻画的人物, 已不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臣民, 语言行动上处处都有美国父亲影子。”

虽然《木兰》从军故事整体框架没有太大变化, 但花家父女两人间的父女情却是现代式的成长轨迹, 是一个由不合理、不对等、缺乏理解的状态向恰当、对等、相互理解的状态转化、成熟的过程。忠君的主题明显被抛弃, 爱国救亡的主题成了故事的历史背景, 而家庭责任和亲情、爱情成了木兰成长的动力, 迪士尼就这样将木兰题材进行了当代转换和美国诠释。

美好亲情 (或爱情) 的叙写是美国动画电影钟爱的, 基本上所有的美国动画电影都会涉及这样的主题, 或作为叙事主线, 如《美女与野兽》《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瓦力》等, 或作为叙事副线如《狮子王》《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UP》等。爱与家庭是成长叙事永不过时的话题和戏核。

2. 友谊:笑料与力量的不竭源泉

中国有句俗话叫“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人不能一直呆在家庭的圈子里生活 (生活被限制在家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常常出现心理病变) , 而终要走出家门, 面向社会。而当孩子们步出家门进入一个个社会圈子时, 他们会发现自己可以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建立起无比亲密的关系, 而这种感情有时能够纯洁、深厚甚于亲情, 我们称之为友谊。友谊是同亲情、爱情一样的属于人类普遍共有的情感体验。极少有人没有体味过单纯、美好的友情。人要在社会上立足, 除了家人的支持, 永远少不了朋友的鼓励和帮助。友谊是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 好莱坞动画电影也从不缺乏友情的浓墨重彩的表现。结交伙伴、获得友谊、共历艰险一直是这些作品的重要组成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 “朋友”、“伙伴”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往往承担着制造各种笑料的任务。主角最要好的朋友总是一些个性鲜明、造型独特、妙语连篇甚至有点“饶舌”的人物 (或动物、事物) 。他们是美国式幽默活生生的代言人, 而“美国式的幽默是一种直接的、尽情的、狂欢式的幽默, 就算是具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冷幽默也总会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角色就像为此定制一般, 是全片欢笑的源头, 例如《怪物史莱克》里跟着史莱克的驴子。

这只会说话的驴子的登场就是一次讽刺冷幽默的展开:弗瓜王通缉所有童话中的人物和事物, 仅这一场景就出现了女巫、七个小矮人、匹诺曹、小妖精等欧洲传统童话故事形象。而会说话的驴子加强了这段情节的荒诞感, 点燃具有后现代意味的“笑果”。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 驴子不停的“聒噪”, 不断地激起史莱克不耐烦的反应,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为观众提供欢笑。而这只胆小又好事、话痨又敏感的驴子也一举成为人气不亚于史莱克的国际动画巨星。

《花木兰》中的木须龙、《怪物公司》中的独眼怪、《阿拉丁》中的神灯、《马达加斯加》中的斑马、《驯龙高手》中的少年们, 等等都是这种形象的显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形象, 甚至于缺点明显, 但却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追捧, 观众在欢笑中原谅了人性中的不美好、不圆满甚至阴暗面。诚如好莱坞著名剧作家、编剧教练罗伯特·麦基所说:“所有人物都要迎战对抗力量来追求欲望。但是, 正剧人物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可以在风险面前退缩, 并意识到:‘这可能会要我的命。’而喜剧人物却不能。喜剧人物的显著特征就是盲目执迷。”也许他们的行为方式满足了拘谨的现代人想要冲破种种规则和层层重压的渴望, 他们的“盲目执迷”正是其迷人之处。

只会制造“笑果”的朋友仅是损友, 好莱坞动画业几乎从不制造真正的损友。在丁满和彭彭们嬉皮笑脸和神经质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迷人的人性光辉和友情的日益滋长。他们总是油嘴滑舌、好吃懒做, 但内心却十分单纯、善良。他们虽然生性怕麻烦, 但每当主角面临真正危险时又能站出来, 鼓励主角重新振作。虽然缺点明显、毛病颇多, 但他们也总能坦然承认和面对别人的指责和戏谑 (当然之后依旧我行我素) 。在与主角的交往、促进主角成长的过程中, 朋友们也在不断地自我进步、自我完善。无法否认的是, 这群有点怪的朋友是很好的朋友, 是好莱坞动画电影主角力量的不竭动力。而他们与主角间的友谊也是全世界观众笑中带泪的不老源泉。

3. 合作与承担责任

一个人完成阶段性成长的目的在于走向社会, 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并继续为此保持成长。观众常常可以发现,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始终在成长, 但其成长并不会止步于知识的获取、金钱的获得、力量的提升和情感的满足, 其最终目的是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和某个方面的成长, 从而承担起以前并不重视或者逃避的“社会责任”, 实现与家人、爱人、朋友、伙伴、团队甚至对手的良好合作, 携手面对和跨越更大的艰难和挑战。所以, 好莱坞动画电影总是充斥着小人物干大事、成大事的“美国梦”桥段, 因为这就是他们找到的“生活的意义”, 完成对成长的自我定义。

譬如《狮子王》中, 丁满和彭彭让辛巴卸下害死父亲的心理负担, 使他能够无忧无虑地长大, 但娜拉的到来和刺激却让辛巴不得不面对“我是谁”的身份确证。在狒狒先知的开导和父亲的“开示”下, 他正视和接受了自己作为荣耀国正统领导者的“社会身份”, 回到衰败的家园, 承担起先前自己逃避的继承父亲权力、追查父亲死因、维护草原生命秩序的责任。故事中辛巴对亲情的体会不断深入, 从开始单纯取悦、服从和景仰父亲, 到后来理解先王们的事业;辛巴对爱情的感受不断明晰, 从开始与娜拉青梅竹马不分性别的友谊, 到后来勇敢地表达爱意、保护爱人;辛巴也收获了纯真的友谊, 从开始万人仰慕却少知心人, 到结识莫逆之交丁满、彭彭, 从这些方面来看, 影片围绕着辛巴个体生命的多方面成长, 立体地塑造了一个任性、弱小的顽童向强大、自信、有担当的合法统治者成长的过程, 是一个“自然人”如何遭遇打击、挫折和逃避, 又如何接受合理的引导和友人的支持, 最终学会怎么与人合作、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家人和社会的过程。

美国动画电影主角的成长最终都以“学会合作”、“承担责任”为旨归, 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为目的。从个人、家庭、团队、家园到社会、世界, 以小见大地完成其价值观的逐层建构和分级叙事。他们不满足于个体的成熟和完善, 关注成长而不止步成长, 明确指向成长的终极目的:合作与责任。以这种方式将微小个体和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联系, 完成从个体关怀向整体、种群关怀的转移和升华, 是一种精巧的链式叙事。

这与儒家的成长模式惊人相似:修身 (个人) 、齐家 (家庭、团队、社区、城市) 、治国 (国家和族群) 、平天下 (人类的共同问题、化解危机和种群灾难) , 但是我们的叙事策略却偏重于宏大, 偏重于国家和天下而忽略修身———个人的成长体验与成功分享。这样的叙事模式在当代遇到了思想对接和价值认同的困难, 观众难以认同灭小我成全大我的叙事策略和舍小家顾大家的叙事模式。

三、美国动画电影给我们的启示

1. 关注人类的成长

现今, 国内动画行业、学术界都在号召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呼吁往往口号喊得响, 却总是无从下手。笔者认为, 这是因为之前我们没有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对接点、转换点。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应该放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人类共性的背景下来观察和思考, 而成长是全世界不同民族共同关注和关心的重大话题。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都需要获得关于成长的启发和养料。中国传统文化文本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成长故事, 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用一种现代的“成长”眼光去检视和转化它们而已。

“我国动画电影如果要对表现我国的题材和文化道德进行表现就需要将传统的东西进行加工和处理, 让其中那种引起人们普遍的认同、能够为人类所共识的题材作为当代人们接受的切入点……”文化产品的创作要使巧劲而非蛮力。有些传统文化和文本未必能为其他国家、族群的观众理解和接受, 不妨顺着“成长”这样的人性母题和共同话题去开发、演绎传统文化, 就像美国动画电影一样, 挖掘一批, 解构一批, 建构一批, 传统文化也在此间得到新鲜血液, 得以流传。

2. 合家欢的观众定位:成人、儿童各取所需

合家欢意味着成人孩子都能受看、受用。观众需要好看的动画电影, 想要体验精彩的成长故事和分享人生的经验, 而不是枯燥苍白的说教和没头没脑的幼稚。好故事意味着紧张与刺激:“故事的艺术不在于讲述中间状态, 而在于讲述人类生存状况的钟摆在两极之间摆动的情形, 讲述在最紧张状态下所经历的人生”;好故事需要冲突、风险、挣扎甚至“暴力”:“我们并不仅是将故事作为生活的比喻来进行创作, 而是将其作为有意义的生活的比喻来进行创作的———有意义地生活也就是置身于永恒风险之中”。倘若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没有内心的剧烈挣扎、情节的跌宕起伏, 故事是不会吸引人的, 因为没有分享人生的丰富和精彩、经验和智慧。

要创造我们自己的好故事, 让千千万万的家庭愿意掏钱买账, 中国动画电影才能崛起。毕竟“在世界文化市场中, 以管制传播渠道来限制国外文化产业的入侵, 以政策鼓励国产文化产品的生产, 只能是一时的应急措施,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只有研究受众, 制造受众接受的产业符号内容才是应对美、日、韩文化竞争的真正优势力量。”

3. 学习和建构考究的叙事策略

美国好莱坞有一支专业的剧本创作大军, 他们有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最终被市场选中的文本都经过了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考验, 是那些掌握了考究、严格的叙事策略的叙事高手的作品。当前中国动画行业存在一个重大缺陷, 即严重缺乏专业的优秀的动画剧本、文学创作者。有人曾经断言:“如果从动漫文学视觉思维主导的理念出发, 可以说动漫创作中, 文学占50%, 电影占20%, 绘画占30%”。可见文学创作在动画制作中的重要性。剧本乃一剧之根本, 没有有趣的有深度的剧本, 是拍不出好看的有意义的动画的。除了建议国内相关高校尽快开设和深化剧本人才培养之外, 笔者也呼吁国内的人文学科从业者关注和助力动画文学的创作和动画文本的深入研究。

4. 正确理解和处理动画中的冲突与“暴力”

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的跌宕起伏和引人入胜, 剧情平淡无味, 也同样达不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 冲突是个体成长的必然事件和成长代价, 对部分家长和监管者而言, 应该弄清楚的重要问题是:冲突和“暴力”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发生冲突?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冲突?如何从冲突中吸取教训?如何在冲突中正向成长而不是负面犯罪?过于“干净”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

2014国产动画电影在成长 篇8

产动画电影表现抢眼,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票房过5000 万的国产动画电影达七部,题材

也日趋丰富,成为潜力巨大的电影类型。

十位《希德尼娅的骑士》

2014国内电影市场:

成绩与挑战并存

2015年元旦当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通报称,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4.51%。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不断缩小与北美市场的差距。据统计,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仅为100亿元,增长到200亿元用了3年,仅仅用了一年,又增加到了目前的近300亿元。

电影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电影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多出优秀作品、繁荣电影市场做出了多种努力和尝试,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正能量成为中国电影的积极追求。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票房不能完全反映电影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水准,但是,繁荣中国电影市场、吸引更多观众观影、提高国产电影份额,在日趋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对提升中国电影的话语主导权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还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电影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和质量、增强以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是2015年乃至今后中国电影面临的首要任务。

动画电影:有市场 潜力大

据了解,如今的国产片类型仅有13种,依然不够丰富,除了当下好卖的喜剧、爱情、青春、魔幻题材之外,大部分新类型还有很大开发空间。一些成功的其他类型影片都可视为典型案例,比如2014年的几部公路片、纪实类、悬疑类、科幻类、警匪类影片的成绩,说明如果影片拍得好任何类型都可以赢得观众。

2014年表现抢眼的动画电影——这个本来被认为只适合给小孩子看的类型越来越受到成人观众的喜欢,填补了合家欢电影这块儿的空缺。2014年,国产动画从品质和票房上都有了很大提升,5000万票房已经成为基准线,2014年动画电影榜首《熊出没》甚至卖到了2.48亿元,动画电影蕴含的能量不可小觑。

自2014年1月17日上映以来,首次登陆大银幕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就以超越1亿元的票房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的首周开映纪录,并与这个档期的传统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及好莱坞名作《神偷奶爸2》一道创造出两周斩获3.5亿票房的佳绩,再一次扩张了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潜在容量。

日渐明朗的创作理念、逐步强化的品牌意识、积极正面的价值诉求与稳步提升的制作水准,这些改观预示着中国动画电影正在经历一个拐点,动画电影人应再接再厉,使国产动画迸发出更多可能。

2015年,刚开年的元旦档,国产动画电影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了2014年的洗礼和成长,新的一年,国产动画电影会更加意气风发地前行。

跟教育的电影 篇9

10.摇滚校园

杜威·费恩(Jack Black 杰克·布莱克 饰)是一名已过而立之年,却仍在为理想打拼的摇滚音乐人。他不屑于那种粗制滥造、充满向商业谄媚味道的虚伪乐曲,一心追逐真情实感的纯粹摇滚乐。为此,他和无数支乐队分道扬镳,至今事业无成,还面临被房东赶出去的窘境。

杜威的男房东兼老友内德·斯尼勃利(Mike White 麦克·怀特 饰)此前曾是狂热躁动的死亡摇滚乐手,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居家好男人以及代课老师。杜威闲赋家中时,偶然接到一通来自某中学的招聘电话,对方邀请内德迅速来学校代课。穷极无聊兼为生计所迫的杜威偷梁换柱,以内德的身份进入这所校风极为严谨的名门中学教学。学生们的死气沉沉一度让他倍感无聊,某天,杜威无意 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于是,他瞒天过海,带领这群只知道读书的孩子们进入一个全新且乐趣无穷的摇滚世界……

9.死亡诗社

这是一个古老的、关于守旧与创新、现实与浪漫、新人与老人两股势力二元较量的影片。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罗宾·威廉姆斯饰)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亮点:台词经典,很多大诗人的诗歌被恰如其分地引用到了电影中。如——

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

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

而人类充满了热情

医学,法律,商业,工程

这些都是高贵的追求和我们赖以为生的基础

但是,诗歌——唯美、浪漫、爱情

这是我们生存的意义

we don’t read and write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medicine, law,business,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beauty, romance,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再如——

Show me the heart unfettered by foolish dreams, and I’ll show you a happy man .

你展现的是一颗被愚妄梦想解放的心灵,而我可以给你一个快乐的人。

等等,不一而足。

8.心灵捕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 威尔(马特·戴蒙 饰)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莱特 饰)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 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 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7.浪潮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 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该学校正在进行“国家体制”的主题活动周。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 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6.闻香识女人

查理(克里斯·奥唐纳 Chris O’Donnell 饰)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他因为见证着一件恶作剧但又不想出卖朋友,于是面临着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要么坦白,要么被学校勒退。而史法兰(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 饰)是一个退伍军官,因为意外失明,人生从顶点的辉煌滑落谷底。

自从两人的人生有了交集,命运的转折慢慢清晰。史法兰打算结束失去了意义的生活,于是在查理的陪伴下,尽情享受着人生最后一趟出行。他吃最美味的佳 肴,买光鲜的汽车,在狭窄的街道上飚车,住在豪华的套房里,跟随陌生女子的袅袅香水味,跳一段优雅性感的探戈……极乐的疯狂后,他拿枪对准了自己的头颅。 然而,查理声嘶力竭的劝阻改变了一切,曙光亦渐渐在这个老人心中重新升起,二人情深如父子。

史法兰在学校礼堂激昂演说,挽救了查理的前途,讽刺了学校的伪善。二人在互相鼓舞中得到重生。

5.蒙娜丽莎的微笑

1950年代,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表面看来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如威斯理般著名的女子大学里,教师们教授学生,仍是一切围绕将来的好姻缘打转,并不鼓励她们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也不注重培养她们的心里素质。美丽成熟的凯瑟琳(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 饰)大学毕业,怀揣理想和热情来到该学校担任艺术史教师时,便因想散播自由的种子碰壁连连。

然而因为风趣、率直、热情、渊博,凯瑟琳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她的几个学生,想同男孩一样干出一番事业的琼(朱丽娅·斯蒂尔斯 Julia Stiles 饰)、活泼好动的丽薇(玛吉·吉伦哈尔 Maggie Gyllenhaal 饰)等,也慢慢地展露出真性情。然而,另一名学生贝蒂(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要结婚的`消息,又将自由浪漫的氛围打破。

4.放牛班的春天

法国电影。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印象就很好。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杰勒德·尊诺 饰)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饰)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 渐微妙起来。

整体来说,电影中的音乐十分优美,结尾从窗口飞出的纸飞机以及孩子们摆动的小手令人动容。男主角的演绎也堪称完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真实感。

3.三傻大闹宝莱坞

估计是最为国人所熟知的一部印度片。

本片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 (Chetan Bhagat)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编而成。法兰(马德哈万 R Madhavan 饰)、拉杜(沙曼·乔希 Sharman Joshi 饰)与兰乔(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波 曼·伊拉尼 Boman Irani 饰),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饰)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乔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奥米·维嘉 Omi Vaidya 饰)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乔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本片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

2.弦动我心

丈夫的突然离去让罗贝塔(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和大多数的主妇一样,罗贝塔的整个世界就是丈夫和家庭,如今这两样东西都已经崩塌碎裂,这让年纪已经不小的罗贝塔该如何自处?

悲伤归悲伤,可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带着两个孩子,罗贝塔将家搬到了纽约东哈林区,在那里,罗贝塔重新振作开始了小提琴教师的全新生活。罗贝塔深信, 艺术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即使是从未经受过艺术熏陶的孩子,也一定会对优美的小提琴声产生共鸣。可是罗贝塔所任教的学校的领导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不断缩减着 罗贝塔的教育经费,但这并没能动摇罗贝塔的决心。

1.音乐之声

玛利亚(朱丽·安德鲁斯 饰)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由印度电影反思中国教育 篇10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由阿米尔汗自导自演的片子,从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身上把印度的教育的方方面面表现的很是透彻,比如家庭,家庭中的对比,学校,学校的对比,老师,老师的对比„„从这些方面来看,的确是十分全面的体现了一个教育系统的运转,我们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是印度的教育,那么,我们中国的教育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不妨从印度的教育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

我们可以把这部影片中的各种角色同中国教育中的这些角色对比来看一下,从中来看看中国教育。首先,我们看看与伊夏最亲近的家人吧,他的爸爸妈妈,同中国社会一样,也是严父慈母的形象,同样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尤其是在家中有个哥哥这样优秀的孩子的对比下,伊夏更是显得“愚笨和调皮”。由此,我们可以从他们生活中的细节看到伊夏爸爸的表现,当他的儿子和别人打架回来,他没有问为什么便训斥自己的孩子,完全不看自己儿子的情况,他难道看不到伊夏身上的伤吗?当他的大儿子在比赛中输了,他没有安慰他而是表现的沮丧,不满,当尼克老师找他谈话后,他想到的,便是告诉老师,他们怎样关心了他们的孩子,我竟看到一副近乎讨好的嘴脸。所有这些,都同中国大部分的父母是一样的,嘴上口口声声说着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实际上,不过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以致他们的孩子在无形中,就成为了他们好面子的牺牲品。

然后,我们看一下中国与印度的老师,我们现在都已经接受了至少10年的教育,所以对中国的教育或者说中国教育下的老师很是熟悉,无疑,我们的老师在实质上与伊夏之前遇到的老师都是一种思想一种教育模式,都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接收器,而没有考虑到他们自身的条件。而尼克老师,就是那种与传统教育相背离的老师,他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一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相对的公平性问题的确还有待商榷。说到老师呢,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尼克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校长是伊夏的转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幕后角色,如果他不同意那场绘画比赛,可能这个巨大的转变也不会来得那么快,那么轰轰烈烈。最后呢,我们再把学生做一个对比,像片中的伊夏和他的哥哥,他们就象征着两种不同不同成绩的学生,而受到的待遇,自然也是差别巨大,这与我们中国也是一样的。

从这部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教育,所反思的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发展,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办公室安全隐患自查报告下一篇:酒店餐饮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