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生活经验

2024-06-24

实际生活经验(共8篇)

实际生活经验 篇1

财务实际工作经验分享

好的财务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有容乃大),这又分为学和教!学的内容.学习的心态和对象等.时刻学习,阶段总结,不断思考,才能不断进步.教呢?理臣教育的观点是要愿教,善教,教学相长是很有道理的.第一,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我把它理解为如何正确有效快速完成某一特定目标(任务、业务、项目等)的能力。

如何高效执行?首先要找准正确的目标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正确理解决策者的意图或者是提出问题者的意图,你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发现问题(目标)或者是理解问题(目标)是关键,比如你对上分派的任务、或者是完成总部要求的各种考核报表、或者是提供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所要资料等,不管是部门内部事务、还是公司内部、还是企业外部的事务都是相同的原理,理解诉求者的目的,把握一些原则和立场,你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的目标,这是高效执行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分析执行的各因素,执行目标有了,不等于就高效执行,还包括选择正确的执行人、目标的内外因素分析(环境、条件、时间限制、执行人的能力、及其有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综合考量)。

高效执行的标准是及时准确的出结果,结果导向是高效执行的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实际操作结果导向呢?就是遵循:决策-目标-正确理解目标-目标下达分解-目标执行-过程信息反馈、跟踪、矫正-结果实现这样执行线。没有结果的执行就不叫执行,错误结果的执行也不叫执行,只有正确快速的执行才叫高效执行。

第二,交易(经济行为)

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的财务(不仅仅包括财务、可以这么说是所有公司所有业务)所处理业务都直接或者间接跟交易相联系,把握了这一点你就很容易理解问题的核心,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只能说是工具、是延伸。

什么是交易,交易就是买卖,买卖东西应该很好理解吧,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行为,你每天要吃饭吧,吃饭自己做的话你要去买米、买菜吧!你上班要坐车吧,不管是你坐公交、还是私家车都会跟交易发生联系。交易或者说买卖都会涉及到交易的双方,你去菜市场买菜,你是买菜的一方,肯定还有卖菜的一方,你去超市买米,你就是买方,超市就是卖方;为什么要交易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什么要交易,因为你自己没有,所以要去根别人交换,以什么方式交换,是物物交换,还是间接交换(货币);交换什么东西(就是合同标的物,货物、或者是服务就是标的物,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不是提供产品就是提供服务,因为标的物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的地方就叫市场,这是有形的市场,比如菜市场或者超市,我们在课本里说的市场一般是指无形的市场,所有在深圳或者是上海的所有交易行为抽象出来的,交易行为口说无凭,因此交易一般要有交易合同来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你在菜市场买菜因为是个人行为价值低所以交易时一般口头合同就可以,而公司的行为(采购和销售)则大多要使用书面合同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双方的利益。

交易就是经济业务,就是我们会计核算的对象,因此我觉的正确深刻地理解会计的对象,这是一个财务人员要往高端职业经理人发展最基础的东西,想想以前在学校里学会计基础课程的过程,只能说两个字“无语”。“纸上得来终是浅,要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价格差异

学会计,做财务,到理臣教育

价格是合同里最关键的要素,是制定财务成本费用控制制度基础的基础,是信息收集、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制定数据标准(比如预算、计划、目标、利润平衡点等)的标准,是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价格的重要性不言而意!

价格(另外一个就是数量)就是市场行情最关键两个内容之一,因此如果你掌握了价格信息你就占据了主动,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发挥财务价值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价格在一个公司里面可以按公司的三大环节-采购环节-制造环节-销售环节来说可以分采购价格、归集价格(制造也可以说是内部价格或者说是价格的计算)、销售价格,公司里的收入、成本费用两大要素跟价格紧密相连,控制价格就等于控制了利润;价格差异也就是销售价格-采购价格(针对单品来说),是任何企业获取利润最主要的来源,因此其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只有善于思考总结的人才能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看透了本质你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你越了解价格你在财务领域就可能走的越远。

交易和价格是财务会计两个最基础性的内容,掌握和理解了最基础的,那么理解什么会计科目、高级会计就很容易了。即会计的实质是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的本质是价值运动。什么是价值运动按我的理解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就个人来讲:你把一百万放银行里就可能产生多种结果,一是活期存款一年下来可以拿到几千元的利息;二是定期存款一年下来按最近的银行存款利率计算的话可以拿3-4万元,如果你把一百万放高利贷的话一年可以几十万(当然这是假设,而且也有风险),如果你不放心把一百万放家里的话,那就一分钱都没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钱也就是货币是拿来用的才可能产生增值,就如投资股市可以产生不同的投资回报率。

第四,两表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资源基础,利润表则是体现了企业经营的过程和结果;是从利润表循环导入到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资产负债表状态和量的变化。二者的钩稽关系是利润表最终形成的未分配利润导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科目,这直接反映了一个公司的老板为什么要创办一家企业最根本的原因。资产负债左边的资产科目其实是状态和变现能力的不同,其性质是一样的,右边反映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反映资产来源两方面,负债是公司外部资源(即贷款借入或者是经营过程生成的对组织(企业)、个人(员工)、国家(税局)之间的关系),所有者权益则是股东(老板创办公司的启动资金)投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增值。利润表上的科目其实是‘收’‘支’概念的体现和分类而已。

第五,价值转移

价值转移是说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其各个科目之间是价值转移的过程(在采用历史成本的前提下),在确认收入前并不会产生增值,从货币资金转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是存货或者是生物性资产或者是金融性资产,只是在不同资产之间的转移,这个理解了对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就不会出错,很多从事财务很多年的也经常分不清楚应该入什么科目;在一点就是成本核算,把握这一点,再坚持一一对应的原则,就能准确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无非就是在存货环节从贸易企业的一进一出变成多进多出的制造过程。

第六,价值增值

确认收入的过程就是价值增值的过程,所以为什么每个企业都重视销售就是这个道理,我记得我读会计基础的时候在收入这个要素确认条件并没有关于把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作为确认收入的条件之一,直到11年给学员培训会计基础课的时候发现新的教材中有这样的变化,这也符合会计基本准则;俗话说的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交易或者是确认收入时为什么要确认成本的最通俗的体现,收到钱就确认收入,但是人家不会无缘无故给你钱,你要给人家等价的东西,也就是收到钱,给货(表明你仓库的东西已经出库,学会计,做财务,到理臣教育

已经送货到对手手上,所有权跟风险已经转移),这里说价值增值对应了是两个环节(采购、销售)、两个合同(采购、销售)、两个价格(销售、采购),确认收入用销售价格,确认成本用采购价格或者是归集价格(制造企业),一般情况下销价是大于采购价的,这个过程就是收入确认的过,程就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利润就是从价差来的。

第七,制度(法律)

制度来源生活,制度来源日常的业务行为,因此要理解制度是个什么东西,很多新人对制度有一种排斥或者是恐惧感,这不利财务人员的成长,往管理发展必然要接触到制度流程这些东西,好的财务人员的思维构架或者说知识构成中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内容,你才能在实际财务工作中更好地处理一些财务或者是非财务的问题。制度是对日常你做的事情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是对你做的行为条文化、标准化,这里说的标准是在做的行为的基础上提升,因为你不是做的最好不能做为标准,即使你做的最好也是带有局限性,因此制度来源你日常的行为又高于你的行为。制度就是规则,就是规范化,一个部门、一个企业为什么要有制度,一方面指导不会做的或者做不好的人按制度来做,另一方面是约束会做事的人按统一的标准来做,因为企业是一个组织,管理需要制度的力量,财务部应该说是一个公司里制度比较多的部门,会计核算操作守则,费用报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和岗位指责及分工,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额度定制度等。制度也风险防范的有效手段之一。法律同理视之,只不过经过法定流程给以确认。制度和法律是人制定的,意味者带有可变性和制定规则的人的意志在里面。

第八,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简称,是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控是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环节,内控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的行为符合法律、符合企业基本的利益诉求,保证各项业务真实、减少风险,是要达到内部的一致与外部利益的一致,保证企业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

内控能否有效实施,取决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内控制度本身要来源和符合企业的实践情况;二是内控要全员平等参与;三内控的效率和效用最关键取决于人,特别是关键岗位实施操作的人及其关键点和关键岗位人的品质、素质、能力等,培训和现场监督是保证有效用内控实施的切入点和执行点。在此,向会计人推荐一本财务管理全过程实战图书《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很值得一读。

第九,数据信息

会计核算最基本的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归类,进而赋予数据会计的内容,要让数据有生命和活力就必须看到数据背后的业务过程和业务关系,这是处理数据或者说会计核算应该坚持的最基本的方法;而财务管理则是侧重于信息管理,信息依赖数据,数据就是信息;这是纯事、纯数据、纯信息方面,这是原料和基础,在这个基础要使用它,就是做人的范畴拉,事是由人来的做的,了解人经历、品质、能力、习惯、及利益诉求等,你才能用好这个“原料”,做“好”人,做“活”人最关键是沟通协调。

第十,内外审计

首先讲审计与内控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做企业内控、内审和财务这三种岗位的人员经常是交替使用,所以出现对这两者的混淆,做审计的像做内控,做内控的像做审计,两者的共同的地方是关注业务的真实,但是区别是审计主要侧重结果,而内控侧重过程;

二、是审计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层面审查会计核算结果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全面反映,是否真实反映,对收入成本确认是否符合相关会计理论,利润及资产等各要素是否真实;内控则是侧重控制起点跟过程,依据的范围更

学会计,做财务,到理臣教育

广且检查企业是否在业务上包括财务业务是否按内控制度的要求和标准执行,关键岗位和关键控制点上的内控是否有效,检查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

其次,是内审跟外审的区别,外审与内审比较就是重点关注税法(特别是企业所得税法)在核算过程中是否有效实施,是否存在偷漏少交税的情况

学会计,做财务,到理臣教育

实际生活经验 篇2

一作为“实际生活经验”之一种样式的科学

在早期弗莱堡时期的海德格尔看来,“实际生活经验”是前理论的、“原初的东西”,是“尚未”(Noch-nicht),它本质上是“前世界的东西”(Vorweltliche),即它还没有真正的世界性特征,还没有进入一个真正的(即具体的、特定的)生活领域(比如政治活动、审美活动的领域等)。但是,这样的“进入一个特定世界”的动机就活在它自身之中。“原初的东西”本身就含蕴着“出向……”(auf zu)、“指向……”(Richtung auf)这样的因素,它们就蕴涵在未经削弱的“生命冲力”(Lebensschwungkraft)之中。可见,他这里所谓的“前世界的东西”或“原初的东西”,乃是生活自身所具有的动机和倾向。因而,它并不是已然现成地摆在那里的实在之物,当然也不是超越于生活自身之外的虚无之物,而是走在以某种方式成为自身的过程中的东西。借此,海德格尔想加以强调的就是实际生活进入一个特定世界的、包含着无限可能性的运动倾向性,以及这倾向出于自身动机的无需外求性。所以他说,生活同时就是“前握的”(vorgreifend)和“后握的”(rückgreifend)。生活是前握的,也就是说,它在自身中就是有倾向的;生活是后握的,也就是说,它在自身中就是有动机来源的。总而言之,“生活在其自身之中是被推动的和有倾向的:被推动着的倾向(motivierte tendenz)和有倾向的动机(tenderende motivation)”。生活就总是处身于这“动机-倾向”、“前握-后握”的摆荡之中。[1]

也正因此,“生活的基本特征就是在特定的经验世界中向(towards)什么东西而生活”[2],“对某东西的体验”就是“向某东西而生活”。在实际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总是生活在某一倾向(Richtung)之中,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这“向”的方式有着无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生活的动机和倾向具有多样性。

也正是由于“实际生活经验”拥有属于自己的多种多样的动机和倾向,所以它无论如何都在以某种方式表达着(ausdrücken)自身,海德格尔称此为生活的“显明”(Bekundung)。他指出:我们在活生生的生活之中遭遇到的东西,总是在一个遭遇事件(Begebenheiten)的脉络之中显明自身。[3]45在讲课时,他让学生们体验如下的事例:在对你的最后一个学期的谈论之中,你所想到的不是这一学期的每一小时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而是某一特定的事件、印象、讲座、讨论会等等。显然,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这整个的一个学期,但它们是处身在你的生活之中的。当你记起这些单个的事情并对别人讲述时,它们对你表达出来的就是这整个的一学期。和这周围世界一样,公共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给出自身,与我共同生活的每个人在其言谈举止、衣服、心情、爱好中显明自身;家庭则通过特定的习俗、成员间的对立行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基本观点上的对立、不同的兴趣等显明自身。同样,自我世界也只能在显明中被遭遇。我的曾在的自我世界(比如昨天、中学的时代等)和我的属己自我,在对我来说可以被再次经验的特定事件之中被显明出来,而且这些事件以某种方式与我之现实的自我世界相关。

正是在“实际生活经验”的动机和倾向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显明自身的基础之上,才有了关于生活的各门科学。因为,只要生活着的人们在生活中在某个方向上出现了,生活就会被体验到,就会有相应的科学产生。比如,研究我们周围世界的自然科学、经济学,研究过去的共在世界生活的历史学,研究我们自我世界的心理学等等。可见,科学就是实际生活经验的显明方式之一,就是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存在样式。这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来说,理论的科学源自前理论的“实际生活经验”自身。

二作为“实际生活经验”之扭变样式的科学

由于科学是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样式,以实际生活经验自身为起源,所以科学作为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显明方式把(包括公共世界和自我世界在内的广义上的)周围世界作为出发点,作为它最切近的根基。周围世界总是可以不断地在新的方面和倾向上展示自身,科学也总是一再地以某种方式回到周围世界。比如,在为建造饮水渠而挖沟时,一个工人在一堆排列整齐的石头中发现了带有符号的金属物。于是,一个长久被埋没的世界就“显现”了出来。由此可见,我们与我们的周围世界的直接遭遇可以指示着一个过去。这样,我们就能够谈论历史的遗物和原始材料。至于这些原始资料如何被看待,则取决于问题和主题的设定。比如,那个发现金属物的工人会说:这是古钱。而被叫来的专家则会说:这是罗马硬币,是罗马宫廷遗物。于是,当原始资料作为曾经存在过的单独对象来被考察的时候,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学就产生了。

由上面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样式,科学与其他样式不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其首先在实际生活中遭遇到的、尚未以严格的概念被表达的东西,明确地截取、割离出来予以显明,使之成了一个“事物区域”(Sachgebiet),因而它是“作为生活世界的某个截片而给出自身”的。[3]207所以,早期海德格尔称科学将为关于这事物领域的“具体逻辑学”(konkrete Logik)。[3]72在这个“截取”、“割离”过程中发生的是自我世界境域的转换,即活生生的、流动的生活以某种方式被凝僵(erstarren)了。这样,生活世界通过科学获得了一个抹平一切的、对象化地去生活化(Entlebung)的倾向,从而失去了其实际的活生生的本己可能性,失去了其活生生的节律和关联特征,失去了其紧迫、紧张、可问和充盈。[3]77-78这种科学的典型代表就是以说明、分类、经验测量和统计为方法,来观察研究自我世界的心理学。它代表着一种理论性的倾向和抱负,是对自我世界的事物化和去生活化。[3]232

那么,从前科学、前理论的实际生活经验世界向科学区域的转换这一过程是如何具体发生的呢?这其中关键性的基本现象就是“取知”(Kenntnisnahme)。

海德格尔指出,我们能以记忆的方式唤回曾被经验的东西,并以此方式再次实际地经历它们。或者说,我们能在实际生活自身的脉络之中,讲述被经验到的东西。这种“再经历”和“讲述”虽然也是一种认知,但它们是在各种日常的、个人或公共交往中可以遇到的、依然逗留于实际生活经验之中的认知。他就称这种认知为“取知”。它可以是当下拥有的(gengenwaertigen),也可以是再现的(vergengenwaertigen)。而且,它还可以同时是“予知”(Kenntnisgabe),比如聊天、讲述、报道和命令等。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表达中被意指的东西,以及意指的方式都是“意蕴态”(Bedeutsamkeitsverhalte)、“生活态”(Lebensverhalt),而非“事物态”(Sachverhalt),它们出自实际生活中流动着的“期待脉络”(Erwartungszusammenhang)。“取知”就是由当下各时的、支配性的期待倾向推动的,并从后者那里获得其恢复力(Richtkraft)。它的对象总是在实际生活经验境域的意蕴脉络中出现,而且只要不走出这意蕴脉络,就没有谈论严格认知的有效性和价值要求的必要。

但是,另一方面,“取知”虽然还没有走出意蕴脉络,但与实际生活经验的流动已有了距离。虽然它对自身及其意蕴脉络还没有清晰的理论认知,但已具有自身的确定性,已有了对它们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取知”是实际生活自身的一个奇怪的变样(Modifikation),“它位于一个边缘之上:已分环勾连或表达(Artikualtion),但就其依然留在实际生活的基本样态中而言,还没有分环勾连或表达”[3]114-115。而被取知的内容不再是意蕴关联,但也尚未是被观看的客体。在此,海德格尔依据一个具体的事例对“变样”的情况进行了阐释:

在一次访问中,我有如下的一系列经验:和别人一起看书、参观图画、喝茶、吸烟、散步;天气晴朗、阳光充足、太阳落山、天气转凉。到了晚上我问自己:我今天下午做了什么?我就讲述这次访问,或者晚上我追思它,在大脑中再次经历它,或者在我的日记中写下所发生的事情。总而言之,我讲述着取知这次访问。在这里是什么被变样了呢?被经验到的是同一个东西,即一次访问,但一次是实际地被体验的,另一次则是被再现的。可见,这里被改变的乃是“姿态”(Einstellung)。在实际生活经验的实行中,我在期待倾向中流动,视域不断地变化,每一次只为一个视域敞开,并滑向接下来的视域。在这里,存在着从一个时相(Momentanphase)向另一个时相前展着而不回顾自身的脉络,它保留在流动(Strom)之中而一起漂浮(mitschwimmen),并影响着我的总在当下境域中出现的流动。在这里被经验到东西是在意蕴脉络的流动之中的。但是,在“取知”中,意蕴脉络是被再现的,所有的时相都被打开了,被经验到的东西作为一个整体被突显了出来,从而不再有流动的期待倾向,而只有把被体验的意蕴脉络凝固住(Verfestigung)而使之成为可支配的东西的倾向。于是,“取知”获得一种进行鸟瞰(übersehbarkeit)的动机和一个“赋形”(Gestaltgebung)功能。[3]117-118它的内容成了散落的个别之物,失去了其指向一个意义境域的独特运动方向,从而“使实际生活安静了下来,延缓、松弛了它的流动”。[3]221这样,虽然被突显出来的东西依然留在实际生活经验的世界之中,虽然还表达着意蕴关联,但是在“取知”中却存在着奇特的危险机会,即这里存在着一个岔路口:一条路通向前理论的、作为没落生活之反运动的真正哲学,另一条路则通往通过精确的再现将意蕴脉络打碎而彻底理论化的“物认知”(Dingerkennen)。后者是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彻底“扭变”(Deformation),科学便由此而来。

在精确的再现中,被牺牲的不仅是实际生活经验脉络的活生生性,而且就连被突显的经验脉络整体也被摧毁而成了意义的碎片,失去了意蕴领域的特征,最终成了触目的、自我固化的、明确的、对象性的东西,早期海德格尔称之为“物对象”(Dinggegenstae ndlichkeit)或“物性”(Dinglichkeit)。这种“物对象”或“物性”观念的实行就是理论性的“物认知”。[3]127在这里,期待境域不再具有实际意蕴经验的自由生活运动(Lebensbewegung)的功能,可获得之物也不再在自我世界习惯性的、活生生的内在趋向之中。现在的情形是:所有从物领域的方向而被遭遇到的东西都具有事物化(Verdinglichung)的机会,它们与个人的关联都被切断了,只是作为可以被支配的对象来被看待。这样,“秩序”的出现就必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了,而这种事物化的排序又必然要求对象性规定的终极有效的结果和永恒不变的原则。[3]142这恰恰就是科学的终极目的之所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早期海德格尔来说,在前理论的实际生活经验自身中就有一种经验根基,它为事物-对象性认知的出现做了准备,并最终导向了作为实际生活经验自身之彻底扭变的科学。简而言之,科学乃是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存在样式,但是它的一种被扭变了的样式。

早期海德格尔对科学的这种理解,为他后来关于科学的论述奠定了基调。在《存在与时间》中,他指出,当被使用的工具出现故障时,缘在可有两种方式来处理:对之进行简单的修理,或者换一件新的,或者无视故障凑合着继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缘在虽然对被使用工具的某种特性有了意识,但他依然是在其所指引的意蕴世界中来理解工具的,因而并非是持有了一种理论态度。只有当缘在试图弄清楚故障的原因,打破了工具的意蕴关联而只是盯着工具进行观察研究时,理论科学才会出现。显然,他这里对理论科学是如何从使用工具的日常活动中产生出来的论述,遵循着他早期对科学的理解。而在他所谓的“取知”的“赋形”(Gestaltgebung)功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后期海德格尔对科学技术之本质——“Ge-stell”(构架)——的分析的根苗。

而就早期海德格尔对科学的这种理解自身来说,对我们也是有重要启发意义的。它向我们表明:科学作为纯理论姿态通过认知性的把握试图获得普遍有效的终极法则,并以之为唯一的真理,而把变动不居的实际生活当作转瞬即逝的、无价值的假相来控制和支配。然而,实质上这不过是科学所编织的谎言而已,它无可避免地客体化并僵死了活生生的生活之流,它的根本动机在于逃避生活的动荡不安,从而逃避生活自身的艰难和本真决断的痛苦,满足自足的生活对稳靠和安宁的需要。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Max Planck)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爱因斯坦的讲话可以说是对此的一个极好注脚。在该讲话中他指出:“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于是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cosmos)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4]可见,对科学来说,无论是其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动机,实际上只是出于同一个原初动机:逃避艰难,寻求简易和安宁。因此,在1925年夏季学期的讲座《时间概念的历史引论》中,海德格尔就指出:“相对论的目的不是相对主义,而恰恰是其反面”[5],即它追求的又是一种绝对的法则。所以,从根底上来说,作为理论姿态的科学与活生生的实际生活自身乃是隔离的,它严重地破坏了“实际生活经验”的两个基本特征,即前理论和动荡。这也恰是当今科学之所以会陷入危机并失去对实际生活的意义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变动不居、奥妙难测的实际生活面前,所谓永恒不变的科学原则总会有失灵的时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谎言总是会被拆穿的。只有认识到自己只是从实际生活经验自身中生发出来的诸多具体样式之一,科学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界限,重新寻得它应有的意义。这也是理解海德格尔之科技批判的关键之处:拒斥、打破理论科学将自身看作唯一真理的谎言,追问实际生活自身的真理,即原本动荡不安的艰难生活。所以,如伊姆达尔所言:海德格尔对科学以及世界观的态度,可以由“不安”这一哲学的基本经验来解释。[6]

因此,虽然早期海德格尔对科学的理解也表明,科学家的理论活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非自身就是非本真的,科学家对普遍真理的追求自身也并不是错误的,但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是:科学家往往试图把自身的存在方式和追求绝对化,从而总有扭曲前理论的、动荡的原初实际生活经验的可能。而当在现实中科学的方法、原则和成果强势地被普遍接受的时候,这种可能性就被进一步强化了。这也是为何做真正的哲学变得越来越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实际生活经验总是首先倾向于走上通往科学的那条路。所以,在当今的时代,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科学并非是生活唯一的可能性,更不是唯一真正的可能性,必须拒绝将某一门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绝对化,必须把科学追溯回它的原本起源之处——实际生活经验,重新审视科学自身的意义和界限。

摘要:科学乃是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存在样式,但是它的一种被扭变了的样式。早期海德格尔对科学的这种理解为他后来关于科学的论述奠定了基调。他的这种理解表明:科学的原初动机在于以理论化、客体化的方式,截断实际生活经验动荡不安的活生生之流,从而逃避艰难,寻求安宁。我们应该对此时刻保持警醒,并从科学的起源之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重新审视科学的意义和界限。

关键词:实际生活经验,科学,样式,扭变,早期海德格尔

参考文献

[1]Martin Heidegger.Zur Bestimmung der Philosophie[M].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87:115-117.

[2]Martin Heidegger.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Philosophy[M].London and New Brunswick:The Athlone Press,2000:186.

[3]Martin Heidegger.Grundprobleme der phaenomenologie(1919/20)[M].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93.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01.

[5]Martin Heidegger,Prolegomena zur Geschichte des Zeitbe-griffs[M].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79:5.

借鉴别国经验要从本国实际出发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 工业化 从实际出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11-0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在探索工业化和农业化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的成果,也得到了现实的后果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苏联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反思、总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再来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的影响这一历史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要制定一个正确的工业化道路, 必须考录具体政治环境和现实国情。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列宁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在列宁之后,斯大林取得最高权力,并在全国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这意味着斯大林个人的意志最终成为党以及国家的意志。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苏共十四大通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明确规定:发展经济从重工业开始,从发展重工业的核心——机器制造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思想最终成为了前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这样的经济方针使俄国顺利完成工业化任务,并对战胜希特勒德国提供物质基础。两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苏联工业产值跃升为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如此,苏联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期普遍适用的原则,事实上,这对资金的积累、周转,对人民生活的改善,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实践中必然造成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在重工业内部优先的也是为重工业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直接影响了轻工业及农业的发展。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难以保障。于是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苏联农民承受了太多,付出了极大代价。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953年新中国以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实行和苏联相似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强烈的“赶超”意识推动着我国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建立重化工业体系。经济制度方面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大量的国有企业,用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我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中共党史出版社第328] 但是由于缺乏协同发展机制,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等特征。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难以协调,消费品严重短缺,群众的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大跃进“以钢为纲”、“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口号下,出现了全党全民大炼钢、大兵团作战农民、城镇干部、职工、学生齐上阵大修水利的高潮。大量成熟庄稼或荒在地里,或草草收割,农民则丢下农活去“找矿”、“炼钢”、“修水库”。这一时期,全国到处假设小炼钢炉,老百姓甚至把自家的锅、菜刀等日用铁具砸烂炼钢。钢铁生产一马当先,却并未带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发而造成整个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破坏社会生产力,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再加上各地严重的浮夸虚报产量,使国家征购粮食的任务成倍增加,留给农民的口粮所剩无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然而却是失败的实践。这次实践告诉我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尊重人民意愿、遵循客观规律,自觉结合客观国情实际顺势而为。

三、启示

建国初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与小农经济占优势、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农业国苏联有很大相似,这是我国的实际。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我们过于迷信苏联经验,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导致我们在工业化初期制定并执行了错误的路线和方针,使得国民经济发展走了弯路。

外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绝对不能照搬。正如邓小平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胡绳主编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杜康传 李景志主编

[3]《列宁选集》第4卷

[4]《斯大林选集》上卷

[5]《邓小平文选》第3卷

实际生活经验 篇4

阅读教学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按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该达到二级的目标要求。在二级目标中,读的要求有: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小短文。那就是说,小学生也应该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能够轻松、独立地阅读相当于该年级水平的读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何种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呢?

下面,笔者说说“导——感知文本,读——获取信息,练——学习语言,用——体验交流” 四步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有效预习,养成自学,提高效率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同时预习还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巧妙引入,激发兴趣,预测故事

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鲁教版的英语教材。该教材在每一个Chapter里面都安排了一个Fun time。内容都是趣味性强、人物鲜明的小故事,而每个故事都像连环画一样配有精美生动的图片。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根据这些特点,在每次出现一个新的阅读材料时,老师可以利用教材里精美的图片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或其他相关事物,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英语知识,预测即将发生的故事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老师引导,初读故事,扫除障碍

在学生预测故事之后,就是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了解故事的最好时机了。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初听故事内容,并结合故事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这时对学生的要求应该着重于耳朵听录音,眼睛看文本)。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首要的,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的阅读技巧中,人们最常用的是三种:略读,精读和寻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我们使学生重点获得的是寻读能力。寻读是指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要求他们捕捉文章主要的、重要的信息及主题思想或主题句。带着教师提供的问题去阅读,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语感。如: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己设计提出一些问题,与其他英语能力的培养相互渗透。为了扫

除阅读中的语言障碍,对于阅读材料里出现的生词则让学生尽量学会结合上下文或书中图片去猜测词义。老师对于阅读材料里的词汇教学也应放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进行,而不要剥离语境,进行单独的词汇教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四)细读故事,拟出提纲,提升能力

这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再次细读故事,分析故事中人物、情节的戏剧性变化,同时在文中寻找出上一环节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测。老师检测时要照顾到学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并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并拟出故事的提纲。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这也为后面让学生复述故事做好了铺垫。

(五)再次听读,体验故事,听读并行

在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学生对故事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时老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带着感情跟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体验角色感,让学生从情感上更进一步地走进故事。

(六)设计练习,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1、复述、背诵阅读内容。复述或背诵短文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也是在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大量背诵古文是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都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我要求学生经常背诵,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复述阅读

内容,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这时学生就可以利用前面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拟出的提纲(按照故事发展的线索),按照提纲复述内容,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还可为学生提供复述的模式。

2、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帮助设计一些巩固练习题,如补充或设计文章题目,提供一些判断、改错、填空,完成表格等练习。这是考察和培养学生语感和教会提炼中心思想的好方法。

(七)表演故事,体验情感,运用语言

经过以上环节,学生对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老师可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然后请两三个小组上台表演。表演前老师可先做示范,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情感、语言、动作、表情等,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借助一些现有的物体做道具辅助表演。这样小课本剧表演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形式,表演的同学很兴奋,小观众们也很激动。这样既可以保持阅读的趣味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编排、设计、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合作能力。将阅读材料的这种交际化处理,有助于对阅读材料的深层理解,让学生再次更真实地体验了人物情感,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在快乐的气氛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八)联系生活,领悟道理,提升人格

记得一位贤人曾说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明理。读书就是为了明白道理。基于这样的目的,每阅读完一个故事之后,我通常都要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从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呢? 当然,也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故事中

出现的东西方风土人情,地狱特点和文化等差异,以便拓展视野,开阔眼界。我认为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可能被有些老师忽略掉了),只有经过了较深层次思考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能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

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阅读单单靠40分钟的课堂进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外积累。我们要求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校图书室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典型语篇;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相结合;鼓励定时定量阅读;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等活动。通过这些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实际生活经验 篇5

焊接机器人常见缺陷

1.出现焊偏问题

可能为焊接的位置不正确或焊枪寻找时出现问题。这时,要考虑TCP(焊枪中心点位置)是否准确,并加以调整。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检查一下机器人各轴的零位置,重新校零予以修正。

2.出现咬边问题

可能为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枪角度或焊枪位置不对,可适当调整。

3.出现气孔问题

可能为气体保护差、工件的底漆太厚或者保护气不够干燥,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处理。

4.飞溅过多问题

可能为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气体组分原因或焊丝外伸长度太长,可适当调整机器功率的大小来改变焊接参数,调节气体配比仪来调整混合气体比例,调整焊枪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5.焊缝结尾处冷却后形成一弧坑问题

可编程时在工作步中添加埋弧坑功能,可以将其填满。

机器人系统故障

1.发生撞枪

可能是由于工件组装发生偏差或焊枪的TCP不准确,可检查装配情况或修正焊枪TCP。

2.出现电弧故障,不能引弧

可能是由于焊丝没有接触到工件或工艺参数太小,可手动送丝,调整焊枪与焊缝的距离,或者适当调节工艺参数。

3.保护气监控报警

冷却水或保护气供给存有故障,检查冷却水或保护气管路。

焊接机器人的编程技巧

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小焊接变形、焊枪行走路径长度来制定焊接顺序。

2.焊枪空间过渡要求移动轨迹较短、平滑、安全。

3.优化焊接参数,为了获得最佳的焊接参数,制作工作试件进行焊接试验和工艺评定。

4.采用合理的变位机位置、焊枪姿态、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工件在变位机上固定之后,若焊缝不是理想的位置与角度,就要求编程时不断调整变位机,使得焊接的焊缝按照焊接顺序逐次达到水平位置。同时,要不断调整机器人各轴位置,合理地确定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角度与焊丝伸出长度。工件的位置确定之后,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必须通过编程者的双眼观察,难度较大。这就要求编程者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5.及时插入清枪程序,编写一定长度的焊接程序后,应及时插入清枪程序,可以防止焊接飞溅堵塞焊接喷嘴和导电嘴,保证焊枪的清洁,提高喷嘴的寿命,确保可靠引弧、减少焊接飞溅。

6.编制程序一般不能一步到位,要在机器人焊接过程中不断检验和修改程序,调整焊接参数及焊枪姿态等,才会形成一个好程序。

减小焊接残余变形的设计措施

1.合理选择焊件尺寸

焊件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尺寸对焊接变形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板的厚度对于角焊缝的角变形影响较大,当厚度达到某一数值(钢约9mm)时角变形最大。在制造T形或工形焊接梁时,由于焊件细长,以致于焊接区收缩变形引起焊件弯曲变形是一个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要精心设计结构尺寸参数,(如板厚、板宽、板长和肋板间距等)和焊接参数(如单位线能量等)。

2.合理选择焊缝尺寸和坡口形式

焊缝尺寸的大小,不仅关系到焊接工作量,而且还对焊接变形产生较大的影响。焊缝尺寸大,焊接量也大,填充金属消耗量多,造成焊接变形大。因此在设计焊缝尺寸时,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片面加大焊缝尺寸对减小焊接变形极其不利。所以对并不承受很大工作应力的焊缝,不必采用大尺寸焊角,只要能满足其强度要求就好。

另外,还要合理设计坡口型式。例如对接接头要采用角变形为零的最佳X形坡口尺寸。对于受力较大的T形接头和十字接头,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采用开坡口的焊缝比不开坡口焊缝动载强度高,焊缝金属量少,而且对减小焊接变形也是有利的,尤其对厚板而言,更在意义。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焊缝

在焊接结构设计中,应该力求使焊缝数量减至最少。一般在设计中常采用加肋板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特别是有时为减轻主体结构重量而采用较薄板,势必增加肋板数量,从而大大增加装配和焊接的工作量,其结果是不但不经济,而且焊缝致使焊接变形过大。所以实践证明合理选择板厚,适当减少肋板,使焊缝减少,即使结构可能稍重,还是比较经济的。

4.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为避免焊接结构弯曲变形,在结构设计中,应力求使焊缝位置对称于料接构件的中性轴或接近于中性轴。因为焊缝对称于中性轴,有可能使中性轴两侧焊缝轴产生的弯曲变形完全抵消或大部抵消。因为焊缝接近中性轴,使焊缝收缩引起的弯曲力矩减小,从而使构件弯曲变形也减小。所以在焊接结构时应力求使结构对称。对于一些截面形状无法改变的非对称结构件,可在保持截面形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调整焊缝重心轴与中性轴距离的方法减小变形。

减小焊接残余变形的工艺措施

1.反变形法

焊接前装配时根据经验预估变形的大小,给构件一个与焊接变形方向相反的变形,以此与焊接变形相抵消,使结构在焊接后能达到技术要求。反变形有两种方法:①塑性反变形;②弹性反变形。在实际生产中,弹性反变形比塑性反变形更可靠些。因为即使弹性反变形的预应变量不够准确,也总是可以减小角变形。若采用塑性反变形,所选取的塑性预弯量必须非常精确,否则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2.在外拘束条件下焊接

将焊件刚性固定在夹具中,以限制构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对减小焊件的角变形有很好的效果,可使焊接变形减少,但焊接应力较高。

3.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

为减小焊接变形,应尽可能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如电子束焊、激光焊接、窄间隙焊接等。它们有较低的焊接线能量,焊接变形极小。在一般生产中,CO2气体保护焊来取代手工电弧焊,不但效率高,而且还能明显地减小焊接变形。焊接薄板时,可采用钨极脉冲氩弧焊或电阻焊,缝焊,都可防止压曲变形。

如果在生产中没有条件采用低线能量的方法,又不降低焊接规范时,可采用直接水冷或采用水冷铜块来改变热场分布,以达到减小变形的目的。但是对于淬硬性高的金属材料,此方法慎用。

4.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

装配焊接顺序的设计,主要考虑先期焊缝产生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对后续焊缝的影响,还要考虑后续焊缝产生的应力和变形是怎样与先期焊缝的影响相互作用的。实践证明,正确选择装配焊接顺序,是防止焊接变形的有力措施。

在生产中通常采用以小拼大的焊接结构进行生产,先焊成若干部件和组件,然后装配焊接成整体结构。由于焊件的装配和焊接顺序不同,在生产过程中结构刚性的递增以及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要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变形最小的合理装配焊接顺序。

一般情况下,应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当同时存在对接焊缝和角焊缝时,一般应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接焊缝;当同时存在横向焊缝和纵向焊缝时,应先焊横向焊缝,后焊纵向焊缝;当同时存在厚板焊缝和薄板焊缝时,一般应先焊厚板焊缝,后焊薄板焊缝;当结构中同时存在断续焊缝和连续焊缝时,一般应先焊连续焊缝,后焊断续焊缝。

5.预热

焊接不均匀热场是产生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因此采用适当的预热;使焊接温度分布趋于均匀,也是一种减小焊接残余变形的有效措施。

6.用拉伸法和加热法减小焊接薄板的平面外变形

用机械法或预热法使被焊壁板进行拉伸或伸长,与此同时将壁板焊到结构的框架上,焊完后,去掉拉伸载荷。此时壁板的收缩受到被焊框架的拘束,从而在壁板上只有小量的平面外变形产生。这时在焊接后壁板内存有残余拉伸应力,而在框架内则存有残余压应力。这种方法对减小焊接薄板的压曲变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预防焊接冷裂纹的方法

1.正确地选材

选用碱性低氢型焊条和焊剂,减少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含量;搞好母材和焊材的选择匹配;在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可选用韧性好的材料(如低一个强度等级的焊材),或施行“软”盖面,以减小表面残余应力;必要时,在制造前对母材和焊材进行化学分析、机械性能及可焊性、裂纹敏感性试验。

2.严格地按照试验得出的正确工艺规范进行焊接操作

主要包括:严格地按规范进行焊条烘干;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及线能量,合理的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层间温度及正确的焊接顺序;对点焊进行检查处理;搞好双面焊的清根等;仔细清理坡口和焊丝,除去油、锈和水分。

3.选择合理的焊接结构,避免拘束应力过大;正确的坡口形式和焊接顺序;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峰值。

4.焊前预热、焊后缓冷、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是可焊性较差的高强度钢和不可避免的高拘束结构形式,防止冷裂纹行之有效的方法。预热和缓冷可减缓冷却速度(延长△t 800~500℃停留时间),改善接头的组织状态,降低淬硬倾向,减少组织应力;焊后热处理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减少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在多数情况下,消除应力热处理应在焊后立即进行。

5.焊后立即锤击,使残余应力分散,避免造成高应力区,是局部补焊时防止冷裂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6.在焊缝根部和应力比较集中的焊缝表面,(热影响区受到的拘束应力较低),采用强度级别较低的焊条,往往在高拘束度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7.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能最大地控制焊缝含氢量,降低冷裂纹敏感性,所以,应大力推广TIG、MIG焊接。

预防焊接热裂纹的方法

1.限制钢材和焊材中,易产生偏析的元素和有害杂质的含量,特别是S、P、C的含量,因为它们不仅形成低熔点共晶,而且还促进偏析。C≤0.10%热裂纹敏感性可大大降低。必要时对材料进行化学分析、低倍检验(如硫印等)。

2.调节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改善组织、细化晶粒,提高塑性,改变有害杂质形态和分布,减少偏析,如采用奥氏体加小于6%的铁素体的双相组织。

3.提高焊条和焊剂的碱度,以减低焊缝中杂质的含量,改善偏析程度。

4.选择合理的坡口形式,焊缝成型系数ψ=b/h>1,避免窄而深的“梨形”焊缝,(焊接电流过大也会形成“梨形”焊缝),防止柱状晶在焊道中心会合,产生中心偏析形成脆断面;采用多层多道焊,打乱偏析聚集。

5.采用较小(适当)的焊接线能量,对于奥氏体(镍基)不锈钢应尽量采用小的焊接线能量(不预热、不摆动或少摆动、快速焊、小电流)、严格掌握层间温度,以缩短焊缝金属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6.注意收弧时的保护,收弧要慢并填满弧坑,防止弧坑偏析产生热裂纹;

7.尽量避免多次返修,防止晶格缺陷聚集产生多边化热裂纹;

8.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接头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并减少焊缝附近的刚度,妥善安排焊接次序,尽量使大多数焊缝在较小的刚度下焊接,使其有收缩的余地。

预防再热裂纹的方法

1.选材时应注意能引起沉淀析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尤其是V的含量。必须采用高V钢材时,焊接及热处理时要特别加以注意。

2.热处理时避开再热敏感区,可减少再热裂纹产生的可能性,必要时热处理前做热处理工艺试验。

3.尽量减少残余应力和应力集中,减少余高、消除咬边、未焊透等缺陷,必要时将余高和焊趾打磨圆滑;提高预热温度,焊后缓冷,降低残余应力。

4.适当的线能量,防止热影响区过热,晶粒粗大。

5.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低一个强度等级的焊条,让其释放一部分由热处理过程消除的应力,(让应力在焊缝中松弛),对减少再热裂纹有好处。

预防未焊透的方法

1.控制好坡口尺寸:间隙、钝边、角度及错口等;

2.控制电流、极性和焊速;使接头充分预热,建立好第一个熔池;

3.控制焊条直径和焊接角度;克服电弧偏吹;

4.双面焊清根一定要彻底;

5.坡口及钝边上的油、锈、渣、垢一定要清理干净。

焊接性及其试验评定

1.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加或不加填充材料,使两个物体进行原子间的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工艺过程。

2.焊接性:指同质材料或异质材料在制造工艺条件下,能够焊接形成完整接头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能力。

3.影响焊接性的四大因素是:材料,设计,工艺及服役环境。

4.评定焊接性的原则主要包括:①评定焊接接头产生工艺缺陷的倾向,为制定合理焊接工艺提供依据;②评定焊接接头能否满足结构使用性能的要求;设计新的焊接试验方法就符合下述原则:可比性,针对性,再现性和经济性。

5.碳当量:把钢中合金元素的含量按相当于若干碳含量折算并叠加起来,作为粗略评定钢材冷裂纹倾向的参数指标。

6.斜Y型坡口对接裂纹试验:目的是主要用于鉴定低合金高强钢第一层焊缝和HAZ形成冷裂纹倾向,也可用于拟定焊接工艺。

1)试件制备,被焊钢材板厚δ=9-38mm。对接接头坡口用机械方法加工,试板两端各在60mm范围内施焊拘束焊缝,采用双面焊。注意防止角变形和未焊透。保证中间待焊试样焊缝处有2mm间隙。

2)试验条件:试验焊缝选用的焊条就与母材相匹配,所用焊条应严格烘干,焊条直径4mm,焊接电流(170±10)A,焊接电压(24±2)V,焊接速度(150±10)mm/min。试验焊缝可在各种不同温度下施焊,试验焊缝只焊一道,不填满坡口。焊后静置和自然冷却24h后截取试样和进行裂纹检测。

3)检测与裂纹条率计算。用肉眼或手持5-10倍放大镜来检测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表面和断面是否有裂纹。一般认为低合金钢“小铁研”试验表面裂纹率小于20%时,一般不产生裂纹。

7.插销试验:目的,主要评定钢材的氢致延迟裂纹倾向,附加其他设备,也可以测定再热裂纹敏感性和层状敏感性。

1)试件制备,将被焊钢材加工或圆柱的插销试棒,沿轧制方向取样并注明插销在厚度方向的位置。试棒上端附近有环形或螺形缺口。将插销试棒插入底板相应的孔中,使带缺口一端与底板表面平齐。对于环形缺口的插销试棒,缺口与端面的距离a应使焊道熔深与缺口根部所截平面相切或相交,但缺口根部圆周被熔透的部分不得超过20%。对于低合金钢,a值在焊接热输入为E=15KJ/cm时为2mm。

2)试验过程,按选定的焊接方法和严格控制的工艺参数,在底板上熔一层堆焊焊道,焊道中心线通过试样的中心,其熔深应使缺口尖端位于热影响区的粗晶区,焊道长度L约100-150mm。施焊时应测定800-500℃的冷却时值t8/5值,不预热焊接时,焊后冷却至100-150℃时加载;焊前预热时,应在高于预热温度50-70℃时加载。载荷应在1min之内且在冷却至100℃或高于预热温度50-70℃之前施加完毕。如有后热,应在后热之前加载。当试棒加载时,插销可能在载荷持续时间内发生断裂,记下承载时间。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性

1.高强钢:屈服强度σs≥295MPa的强度用钢均可称为高强钢。

2.Mn的固溶强化作用很显著,ωMn≤1.7%时,可提高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Si会降低塑性,韧性,Ni既固溶强化又同时提高韧性且大幅度降低脆性转变温度的元素,常用于低温钢。

3.热轧钢(正火钢):屈服强度为295-490MPa的低合金高强钢,一般是在热轧或正火状态下供货使用。

4.高强钢焊接接头的设计原则:高强钢以其强度作为选用依据,因而焊接接头的原则为:焊接接头的强度等于母材的强度(等强原则),分析:①焊接接头强度大于母材强度,塑韧性降低,②等于时寿命相当③小于时,接头强度不足。

5.热轧及正火钢的焊接性:热轧钢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一般情况下冷裂纹倾向不大,正火钢由于含合金元素较多,淬硬倾向有所增加,随着正火钢碳当量及板厚的增加,淬硬性及冷裂纹倾向随之增大。影响因素:⑴碳当量⑵淬硬倾向:热轧钢的淬硬倾向及正火钢的淬硬倾向⑶热影响区最高硬度,热影响区最高硬度是评定钢材淬硬倾向和冷裂纹感性的一个简便的方法。

6.SR裂纹(消除应力裂纹,再热裂纹):含Mo正火钢厚壁压力容器之类的焊接结构,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或焊后再次高温加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另一种形式的裂纹。

7.韧性是表征金属对脆性裂纹产生和扩展难易程度的性能。

8.低合金钢选择焊接材料时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不能有裂纹等焊接缺陷②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热轧钢及正火钢焊接一般是根据其强度级别选择焊接材料,其选用要点如下:①选择与母材力学性能匹配的相应级别的焊接材料②同时考虑熔合比和冷却速度的影响③考虑焊后热处理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

9.确定焊后回火温度的原则:①不要超过母材原来的回火温度以免影响母材本身的性能②对于有回火的材料,要避开出现回火脆性的温度区间。

10.调质钢:淬火+回火(高温)。

11.高强钢焊接采用“低强匹配”能提高焊接区的抗裂性。

12.低碳调质钢焊接时要注意两个基本问题:①要求马氏体转变时的冷却速度不能太快,使马氏体有自回火作用,以防止冷裂纹的产生②要求在800℃-500℃之间的冷却速度大于产生脆性混合组织的临界速度。低碳调质钢焊接要解决的问题:①防止裂纹②在保证满足高强度要求的同时,提高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韧性。

13.对于含碳量低的低合金钢,提高冷却速度以形成低碳马氏体,对保证韧性有利。

14.中碳调质钢合金元素的加入主要起保证淬透性和提高抗回火性能的作用,而真强度性能主要还是取决于含碳量。主要特点:高的比强度和高硬度。

15.提高珠光体耐热钢的热强性有三种方式:①基体固溶强化,加入合金元素强化铁素体基体,常用的Cr,Mo,W,Nb元素能显著提高热强性②第二相沉淀强化:在铁素体为基体的耐热钢中,强化相主要是合金碳化物③晶界强化:加入微量元素能吸附于晶界,延缓合金元素沿晶界的扩散,从而强化晶界。

16.珠光体耐热钢焊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冷裂纹,热影响区的硬化,软化,以及焊后热处理或高温长期使用中的消除应力裂纹。

17.-10到-196℃的温度范围称为“低温”,低于-196℃时称为“超低温”。

不锈钢焊接

1.不锈钢:不锈钢是指能耐空气,水,酸,碱,盐及其溶液和其他腐蚀介质腐蚀的,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合金钢的总称。

2.不锈钢的主要腐蚀形式有均匀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等。均匀腐蚀,指接触腐蚀介质的金属表面全部产生腐蚀的现象;点腐蚀,指在金属材料表面大部分不腐蚀或腐蚀轻微,而分散发生的局部腐蚀;缝隙腐蚀,在电解液中,如在氧离子环境中,不锈钢间或与异物接触的表面间存在间隙时,缝隙中溶液流动将发生迟滞现象,以至于溶液局部Cl-,形成浓差电池,从而导致缝隙中不锈钢钝化膜吸附Cl-而被局部破坏的现象;晶间腐蚀,在晶粒边界附近发生的有选择性的腐蚀现象;应力腐蚀,指不锈钢在特定的腐蚀介质和拉应力作用下出现的低于强度极强的脆性开裂的现象。

3.防止点腐蚀的措施:1)减少氯离子含量和氧离子含量2)在不锈钢中加入铬,镍,钼,硅,铜等合金元素3)尽量不进行冷加工,以减少位错露头处发生点腐蚀的可能4)降低钢中的含碳量。

4.不锈钢及耐热钢的高温性能:475℃脆性,主要出现在Cr>13%的铁素体,430-480℃之间长期加热并缓冷,导致在常温时或负温时出现强度升高而韧性下降;σ相脆化,是Cr的质量分数的45%的典型,FeCr金属间化合物,无磁性,硬而脆。

5.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蚀性:1)晶间腐蚀,2)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3)刀状腐蚀。

6.防止焊缝发生晶间腐蚀的措施:1)通过焊接材料,使焊缝金属或者成为超低碳情况,或者含有足够的稳定化元素Nb。2)调整焊缝成分获得一定δ相。晶间腐蚀理论本质上就是贫铬理论。

7.热影响区敏化区晶间腐蚀:指焊接热影响区中加热峰值温度处于敏化加热区间的部位所发生的晶间腐蚀。

8.刀状腐蚀:在熔合区产生的晶间腐蚀,有如刀削切口形式,故称为“刀状腐蚀”。

9.防止刀状腐蚀措施:①选用低碳母材和焊接材料②采用又相组织的不锈钢③采用小电流焊接,减少焊接粗晶区的过热程度及宽度④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最后焊接⑤交叉焊接⑥加大钢中Ti,Tb含量,使焊接粗晶区的晶粒边界有足够的Ti,Tb与碳化合。

10.不锈钢为什么采用小电流焊接?以减小焊接热影响区的温度,防止焊缝晶间腐蚀的产生,防止焊条,焊丝过热,焊接变形,焊接应力,可以减少热输入等。

11.引起应力腐蚀开裂的三个条件:环境,选择性的腐蚀介质,拉应力。

12.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措施:1)调整化学成分,超低碳有利于提高抗应力腐蚀的能力,成分与介质的匹配问题,2)清除焊接残余应力3)电化学腐蚀,定期检查及时修补等。

13.为提高耐点蚀性能:1)一方面必须减少Cr,Mo的偏析2)一方面采用较母材更高Cr,Mo含量的所谓“超合金化”焊接材料。

1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会产生热裂纹,应力腐蚀裂纹,焊接变形,晶间腐蚀。

15.奥氏体钢焊接热裂纹的原因:1)奥氏体钢的热导率小,线膨胀系数大,拉应力致大,2)奥氏体钢易于联生结晶形成方向性强的柱状晶的焊缝组织,有利于有害杂质偏析3)奥氏体钢合金组成较复杂,易溶共晶。

16.防止热裂纹措施:①严格限制母材和焊接材料中的P,S含量②尽量使焊缝形成双相组织③控制焊缝的化学成分④小电流焊接。

17.18-8型和25-20型在防止热裂纹时其焊缝组织有何不同?18-8型钢焊缝形成A+δ组织,δ相可以溶解大量的P,S,δ相一般为3%-7%,25-20型钢焊缝形成A+一次碳化物组织。

18.奥氏体不锈钢选材时应注意:①坚持“适用性原则”②根据所选各焊材的具体成分确定是否适用③考虑具体应用的焊接方法和工艺参数可能造成的熔合比大小④根据技术条件规定的全面焊接性要求来确定合金化程度⑤要重视焊缝金属合金系统,具体合金成分在该合金系统中的作用,考虑使用性能要求和工艺焊接性要求。

19.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分析:1)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2)焊接接头的脆化,高温脆化,σ相脆化,475℃脆化。

铸铁焊接

1.铸铁的三大特点:减振性,吸油性,耐磨性。

2.铸铁的性能主取决于石墨的形状,大小,数量和分布等,同时基体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

3.球墨铸铁:F基体+圆球状石墨;灰口铸铁:F基体+片状石墨;蠕墨铸铁:基体+蠕虫状石墨;可锻铸铁:F基体+团絮状石墨。

4.低碳钢焊条是否可以焊接铸铁?不可以,在焊接时,即使小电流,母材在第一道焊缝中所占的比例为25%-30%,若依铸铁中C=3%计算,第一道焊缝中的含碳量为0.75%-0.9%,属于高碳钢,焊接冷却后立即出现高碳马氏体,且焊接HAZ会出现白口组织,机械加工困难。

5.电弧热焊:熔铸件预热到600-700℃,然后在塑性状态下进行焊接,焊接温度不低于400℃,为防止焊接过程中开裂,焊后立即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及缓冷,此铸铁焊补工艺称为电弧热焊。

6.半热焊:预热温度在300-400℃时称为半热焊。

镁及镁合金的焊接性

1.氧化和蒸发

由于镁的氧化性极强,在焊接过程中易形成氧化膜(MgO),MgO熔点高(2500℃)、密度大(3.2g/cm3),易在焊缝中形成夹杂,降低了焊缝性能。在高温下,镁还容易和空气中的氮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镁的氮化物,弱化接头的性能。镁的沸点不高,这将导致在电弧高温下很容易蒸发。

2.晶粒粗大

由于热导率大,故焊接镁合金时要用大功率热源、高速焊接,易造成焊缝和近焊缝区金属过热和晶粒长大。

3.热应力

镁合金热膨胀系数较大,约为铝的1~2倍,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大的焊接变形,引起较大的残余应力。

4.焊缝金属下塌

由于镁的表面张力比铝小,焊接时很容易产生焊缝金属下塌,影响焊缝成形质量。

5.气孔

与焊接铝合金相似,镁合金焊接时易产生氢气孔。氢在镁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且镁的密度比铝小,气体不易逸出,在焊缝凝固过程中会形成气孔。

6.热裂纹

立足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境 篇6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感受颇多。通过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在现实中具体形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能亲切地感受和体验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动手实践,化难为易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知识、数学概念的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学生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是糊里糊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贴近生活实际,创设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化难为易。立足生活,增进情感

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教师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教师不能创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创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气氛,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经常把自己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教学的媒体,将会拉近自己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比大小、比多少”的教学中,教师对同学使用这样的语言:“老师的年龄和你妈妈同样大”,“你家的人数比老师家的多”,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环境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会觉得非常亲切。

实际生活经验 篇7

华能嘉祥发电厂汽轮机组为上海汽轮机厂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生产的H156型机组, 型式为亚临界, 一次中间再热, 单轴, 双缸双排汽, 高中压合缸,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额定负荷300MW。EH油系统使用美国AKZO公司生产的合成磷酸脂高压抗燃油, 正常运行油压14MPa, 设计运行油温在40益~55益之间。高调门油动机挂在高压主汽门壳体上, 且为单侧进油式油动机, 结构特点导致正常运行状态下油缸上部回油流动缓慢。自机组投产以来, EH油系统就问题不断, 跑冒滴漏现象比较普遍, 高调门阀位调节时经常卡涩, 调节性能不良, 突出表现症状是高调门油动机缸体温度过高, 并带来严重的的后果:淤油动机油缸上部密封圈老化较快, 导致密封不严, 高压油渗漏, 滴在下面的高温管道上, 浸入绝热棉保温层中, 构成火灾隐患, 威胁机组的运行安全。于油动机的检修周期大大缩短, 检修费用增加, 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 最短一次检修后仅维持运行6个月时间就发生较严重的漏油现象被迫紧急停运, 返厂处理。盂作为控制系统核心部件的电液伺服阀频繁堵塞, 使高调门经常出现短时高频震动或拒动, 对高调门的调节性能和机组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经过与使用上汽H156型汽轮机的兄弟电厂交流信息并现场参观, 发现该问题非常普遍, 严重的甚至因油缸漏油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和大面积火灾事故, 已成为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并普遍存在的重大设备故障。高压调节气门油动机在油缸改造前结构如图1所示。

2 现场调查及改进思路

2.1 现场监测及原因分析

由于突出表现症状是高调门油动机缸体温度过高, 我们对#2机组处于300MW稳定工况时各高调门油动机缸体及支架各处的温度进行了持续监测, 测点位置如图2所示。表1是#2机组高调门油动机改造前稳定运行状态时各点的温度实测值。实测时汽轮机组负荷稳定在300MW, EH油温度为45益, 由表1可见:在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 各高调门油动机缸体及支架处温度已经很高, 远远超过正常运行时油温的设计范围。

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淤油动机直接挂在高调门壳体上, 高调门壳体以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方式通过高调门座架及与油动机相连的支架将巨大的热量持续传递给油动机所致;于高调门油动机为单侧进油结构, 油动机活塞下部为高压油, 活塞上部为回油口。正常运行时, 通过高压油作用在活塞下部, 使油动机经杠杆带动调门向上开启;关闭时泄放油缸下部压力油, 通过调门上部弹簧关闭调门。为避免调门关闭时回油管路过载, 部分压力油回至油动机活塞上部。因此, 油动机活塞上部油液流动缓慢。盂在巨大的热量作用下, 导致缸体温度迅速升高, 油液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烧结积碳, 形成大的杂质颗粒, 堵塞伺服阀, 造成调解不良, 负荷波动, 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缸体温度持续过高, 致使活塞杆轴向密封圈老化失效, 在调门活动时EH油系统中的杂质颗粒刮伤密封件, 活塞杆表面损坏, 造成油缸漏油。

因此, 为了有效地降低油动机缸体及EH油温度, 应设法降低高调门壳体的热传导和热辐射, 并加快活塞上部油液流动。

(单位:益)

2.2 改造思路及方案

鉴于以上原因分析, 我们和烟台伟航电液设备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 在借鉴新华公司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如下水冷套改造方案:

淤在油动机支架上加工进、回水通道, 并安装进、回水接头, 重新加工油动机支架的锡青铜支撑套, 将其改造成带有冷却水循环的支撑套, 上端盖加装冷却水套, 其具体安装位置及冷却水的循环如图2、图3所示。冷却水套及冷却水管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 冷却水源为水质较好且压力较高的凝结水, 这样, 可有效防止杂物堵塞冷却水管保证水流速度, 提高冷却效率。另外, 冷却水套较厚, 进水、回水接头均采用“O”型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 有效的防止了冷却水可能的泄漏。通过冷却水套中冷却水的循环, 及时带走高调门壳体通过阀座及支架传递来的热量, 有效降低油缸各处的温度。于冷却水套首先使高调门壳体通过热传导及热辐射传递给油缸的热量直接被循环冷却水带走, 避免了缸体温度迅速升高;其次, 水套冷却直接作用在油动机上端盖处, 降低了铜衬套与活塞杆密封圈处温度, 防止了密封圈在高温下快速老化失效。盂活塞上部油液流动缓慢, 而高调门壳体向油动机传递高温热量, 油液容易在油动机活塞上部烧结积碳, 为此在油动机活塞杆下端部加工一孔道, 并安装一个d=0.6mm的节流孔, 活塞下部压力油经节流孔由活塞上部的孔道出口流出, 加快了油液的流动, 降低了油液温度, 防止了活塞上部因油液流动缓慢造成烧结积碳;此节流孔的安装, 既使压力油能进入活塞上部, 带动油液流动;又因节流孔径较小, 避免了压力油泄漏过大而使系统出现油压波动的现象。

节流孔流量计算:活塞处的节流孔d=0.6mm, 压力P=14MPa, EH油密度籽=1020kg/m3, 取流量系数Cd=0.62, 小孔流量Q=Cd仔d2/4 (2伊P/籽) 1/2, 单台油动机压力油泄漏量:Q=0.62伊仔伊 (0.6伊10-3) 2/4伊 (2伊140伊105/1020) 1/2=1.75伊10-7伊166=2.9伊10-5 (m3/s) =1.74l/min。6台油动机的节流孔总泄漏油量:1.74伊6=10.4l/min远小于EH油泵排量, 所以此节流孔对系统压力、流量无明显影响。

改造后的油动机结构如图4。

3 改造效果

根据上述水冷套改造方案, 我厂利用2008年10月份进行的大修机会对#2机组的高压调节气门油动机进行了返厂检修、改造, 出厂前系统内经过严格的清洗、跑合试验。回到现场后, 我们对冷却水管路的改造、内部冲洗和油动机的安装要求精益求精, 确保了系统内部的清洁和设备的安装工艺符合验收质量要求, 不留瑕疵。开机后运行稳定后, 我们再次对高压调节气门油动机相应位置的温度进行了连续的跟踪实测, 数据见表2。

(单位:益)

实测时机组负荷稳定在300MW, 冷却水温为37益~42益, 水压为1.1MPa。

从表2中实测各点温度数据来看, 油动机进行油缸改造后#1~#6油动机油缸各点的温度均有大幅度下降, 测点1的支架温度下降至80益以下, 测点3的缸体温度降至70益以下, 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跟踪监测各点温度数据较为稳定。油动机油缸渗漏油的现象明显改善, 在大修周期内没有出现过油动机明显渗漏导致降负荷处理的情况, 高调门的调节性能也得到明细改善。

4 结束语

根据水冷套改造方案进行的改造, 显著降低了高调门油动机各处的温度, 改善了油动机及EH油的工作环境, 延缓了油质及油动机油缸密封件的老化速度, 有效避免了渗漏油现象, 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型, 延长了设备检修周期, 节省了检修费用。由于该水冷套改造方案, 仅在原油动机上进行改造, 不需更换新的油动机, 确保了油动机的通用性, 相较于新华公司改造方案要求必须更换新的油动机 (油缸长度进行了加长) , 在有效降低改造费用的同时, 也不会依赖于设备改造厂家, 经济效益更为显著。而这以上两点, 也契合了我们企业近年来推行的价值工程管理的理念, 让价值工程原理在火力发电企业的检修管理领域结出了硕果!

摘要:本文分析了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危险, 经过多次现场勘察以及日常积累的生产经验, 探究出了汽轮机高调门油动机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并基于价值工程原理, 提出了初步改进思路, 最后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改进思路的正确性, 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运用效率与水平。

关键词:油动机,原因探析,改造

参考文献

[1]施涛.热电厂50MW机组中压油动机改造[J].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5 (3) .

[2]沈正华, 严祖林.高压油动机故障分析及处理[J].浙江电力, 2003 (2) .

联系生活,结合实际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前言

初中生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们应当利用好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教学。有些学生在还未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时候,就听到物理科目难学的谣言。其实,只要教师的教学手法得当,物理这门功课是很好学的。实践证明,学生们易于接受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景和模式。

1.结合物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生活

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根据物理课文内容选取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学启发。例如在讲授“重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学生面前投掷粉笔头,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粉笔头终究要落到地面上而不是飞向高空。学生在生活中对于这种现象早就时空见惯了,但是老师的问题既平常又突兀。对于物体从高处落下这种自然而然的现象学生们还真没有思考过。然后教师再运用牛顿对于苹果落地的思考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同牛顿这位大科学家比肩的兴趣。在学生对这个现象讨论之后,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们正对这个问题兴致怏然的时候不失时机的提出这节课的授课内容:重力。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就叫做重力。当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种极具生活情趣的教学手法相比直接引入重力概念的方法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教学

教师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一板一眼的说教极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传统课堂上教师一味进行枯燥无味的说教使得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厌烦和排斥的态度,这对于学生物理学科兴趣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学习浮力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如果在夏季,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去游泳馆游泳,让学生在玩乐中体验到浮力的强大。待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浮力产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问:同学们游泳的时候为什么不会下沉?为什么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头它立刻就沉入水底呢?同学们仔细考虑一下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同哪些因素有关。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纠正,如果在老师解释后学生依然不理解一些现象,老师还可以做一些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对浮力有个直观的了解。当学生对浮力这种现象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教师们就应当启发学生对浮力的大小进行计算,这时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比如:老师通过教给学生折纸船,然后将船放入水中,在船中放入一颗一颗的小石头,当放入足够多的小石头的时候,小船就会下沉,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小船所能提供的最大浮力是多少,通过分析推导出相应的浮力公式。

而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和思维的发散,比如,同样的一只小船,将其放在水中和食用油中,或者酒精中,小船装载石头的能力是否有所改变?在保證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实验无疑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物理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课堂的绝对主角,学生们被动的学习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的反应不是主动的去思考,而是被动的等待老师去解答,这种不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工作效率的。教师的当场解答或许使得学生记住了一道题的答案,但是,当题目的情景发生变换的时候,学生由于没有真正对这个知识点透彻理解,导致学生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当想方设法的调动起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可以这样设置课堂模式:教师先让学生对下一节课进行预习和备课,当下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名小老师,这样一来不仅敦促了学生在课下做好预习工作,也让学生感受到当老师的难处和乐趣。相信对于在讲台下面坐习惯了的学生初次尝试着讲课的时候,其内心一定是激动和喜悦的。同样,讲台下面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模式的实行不仅锻炼了学生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能力,还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当学生的讲课内容得到讲台下面学生的支持和肯定的时候,学生一定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一个原本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或许就会因此找到自己在物理这门功课学习上的成就感和认同感。

4.物理作业的生活化

教师对学生布置的物理作业也要讲究生活情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十分反感的。在此,教师们应当尝试着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变革,比如在学习物理“摩擦力”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将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为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者什么情况下运用到了摩擦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的去观察和寻找摩擦力的作用,并分析什么情况下的摩擦力是有益的,什么情况下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在第二天的物理课堂上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摩擦力的应用进行踊跃的发言。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小和增强摩擦力。这又是对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

总结

笔者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物理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教师们在生活中多多留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任菊梅,王耀玲,周志华.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期刊,2015,(2):200-203.

[2]朱红梅,齐英宇,董新伟.探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4,(04):9.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9月份教育随笔下一篇:续写《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