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生活问题

2024-06-21

实际生活问题(精选12篇)

实际生活问题 篇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贯彻这一理念,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联系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抽象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明白数学和生活的关系, 并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课堂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数学课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了,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有所提高。

一、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进行数学教学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章节的内容, 不同教师执教, 课堂呈现不一样, 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 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 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 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阐述, 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鉴于此,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 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用生活化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储蓄的相关知识, 并帮学生进一步学习“利息”的主要内容。这样课堂会更加活跃, 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 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 学习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 设计数学活动, 使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的能力, 学生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 教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 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 还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利用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的、理性的、标准的数学模型, 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 学生会感受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的。这样, 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原型, 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 感受到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 教学“植树问题”时,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 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世界, 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 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学关系, 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 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游泳池的容积。这样,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 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 并最终走入社会, 所以课程教学理所当然地应该将校内外的生活经验与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来源与依据。在设计教学时, 教师不能受教材的束缚, 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 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尝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总之, 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 切实感受数学的价值, 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数学,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 需要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和积极体验的空间, 将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封闭的课堂中解救出来, 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的数学课堂中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实际,语言,情景,问题,运用

实际生活问题 篇2

1、车速快了、打方向慢了,会导致,你打的比较晚的效果。

2、车速慢了、打方向快了,会导致,你打的比较早的效果。

解决办法:

1、可以调整看点的位置,这次打早了下次就稍晚打。这次打晚了下次就稍早会打。最多3次就能找到比较合适的位置。

2、如果不愿意调整看点的位置,只能从调整车速或者打方向的速度上进行调整。

如果这次感觉有些早,那就在下次适当减缓些打方向的速度,或者适当加快些车速(不鼓励提高车速)

如果如果这次感觉有些晚,那就在下次适当加快些打方向的速度,或者适当降低些车速。

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篇3

一、立足教材,依据背景知识, 对实际问题进行分类

这里所说的背景知识主要指实际问题所要考查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的编写应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教材中学习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材中对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的介绍,总是以相关基础知识为依托逐步渗透。例如:教材八年级上册在学完“反比例函数”后安排了“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下册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后安排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九年级上册在学完“二次函数”后安排了“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等,体现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以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为载体,背景复杂,但由于其具有专一性,根据它所要考查的数学知识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考查数据整理能力的,如统计初步;

2.考查方程(组)、不等式(组)的,如应用题;

3.考查函数知识的,如最值问题或设计最佳方案;

4.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如计算物体高度或测量距离;

5.考查平面几何性质的,如残轮修复、工程选点等等。

通过对比,将实际问题进行分类,让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格局,提高学生解题的针对性。

二、制定解题策略,突出重点、难点

在解决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时,很多学生感觉没有纯数学问题上手快,面对实际问题无处下手,不知道“去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干”。针对这些问题,综观各种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它们的解题过程总结起来一般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模思想);第二步解决数学问题,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问题求解);第三步将数学问题的答案转化成实际问题的答案(检验确定结果)。其中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它为学生解决了“怎么去干”的问题。

(一)夯实基础,掌握学科知识

(二)构建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胜枚举,但我认为构建数学模型是初中阶段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复习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下几种常见的数学模型:

1.统计模型;

2.方程模型;

3.函数模型;

4.三角模型;

5.几何模型。

(三)突出细节,回归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纯粹的数据,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将它转换成实际问题的答案时,一般都是以答话的形式来完成的。但在转换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机械性的搬运,也要注意取舍、精确、理解和考虑实际意义等细节问题。例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对于方程的负根我们都要舍去;不合实际意义(表示人数或物品数量)的无理数要舍去;统计中利用样本估计整体的计算结果为约等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时,对于结果精确值的保留等,我们都应加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贴近中考,进行专项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对中考“考什么”、“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考试的范围和复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使我们的复习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一)抓住教材,确定复习范围

(二)精心设计,提高复习效率

1.减缓坡度,进行有梯度的练习;

2.变换形式,掌握问题本質。

(三)规范解题过程,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四、归纳总结,提高能力

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括方法,使所复习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能力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范例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本专题所涉及的问题(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主要的数学方法和基本特点,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一定的技能。

例如对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解法的归纳,概括为五个字,即:

1.看——所给出的已知数据;

2.找——直角三角形(注意是否需要添加辅助线);

3.选——根据已知和所求,选择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

4.算——准确计算(注意结果的要求);

5.答——完整作答(注意结果中的“约”字)。

又如对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所构建的平面几何图形可概括为:①有公共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和矩形的组合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再如对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所列方程的总结:通常可以在问题中找到这样一句话,根据这句话中对某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列出形如“A+B=C或A-B=C”的方程。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归纳总结,梳理出解题思路,通过对同类型问题的对比与概括,使学生的解题水平由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形成技能,实现质上的飞跃。

五、注意问题

对学困生要多进行思想指导,多鼓励,多一些耐心,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考试中利用不同形式降低了难度,我们要鼓励学困生会多少写多少,想到哪就写到哪,切忌空白,要向实际问题“抢”分。

对应用题的求解尽量采用原题所给出的解题模式。对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和统计问题一定要把计算公式写出来。

对于概率求解即使没有要求也要采用列表或画树形图的方法来列举试验结果,不能犯“想当然”的错误。

总体来讲,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在中考试卷中属于容易得分的题目,我们教师在平时复习时多结合历年中考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和系统的复习,相信在将来的中考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实际生活问题 篇4

一、贴近实际, 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要学生记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就可以正确的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我没有把书上的长方形周长公式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我的做法是:首先带学生观察一个生活中面积比较小一点的长方形纸片, 感知生活中的长方形的样子, 理解什么是长, 什么是宽, 然后集体来量一量这张纸片的长与宽各是多长。然后, 让学生把它四条边的和相加, 计算出得数, 再让学生去发现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学生经过思考, 肯定能发现可以先算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长度, 再乘以二不就可以了吗?经过这样的实际推导, 学生肯定对公式理解的更深刻, 怎么也不会忘掉。最后, 带学生去计算一下我们熟悉的操场周长是多少。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 学生既感兴趣, 一点不觉得枯燥。关键是学了这个公式能够学以致用, 或许能够终身受益。

再如, 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时, 我让学生模拟一下到商场买东西的场景。分别出示一些常见商品, 上面都贴上单价标签, 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数量, 然后自己算算要多少钱。这种场景应该是平时生活中每个孩子都很熟悉。所以, 学生很快就能算出来。通过这样的安排, 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一点也不难, 其实每天我们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 老师在教学中千万不可忽视。老师要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分享他们每次取得进步时的快乐, 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为班上某位同学家里装修新房子的情境:王小明家里呀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子, 他们一家可高兴了。但现在有一件事情把他一家人给难住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装修时要刷墙, 家里只有爷爷奶奶, 可他们没有文化, 不会计算刷墙的面积了。同学们想帮助他吗?你能帮帮她吗?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十分感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 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 主动去探究数学,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让数学教学不再乏味, 不再抽象、枯燥难学了。学生感兴趣了, 上数学课也就不再头疼, 学生学起来会更加轻松愉快了。

三、勤于动手操作,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一) 动手操作的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弊端种种:多数以教师讲为主, 学生被动的听。教师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感性认识, 耗时多、效果差, 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因此, 充分利用学具教学, 对学生加强动手操作, 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要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发挥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学生动手操作贯穿整个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比较灵活,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画一画、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 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比如,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认识”时, 为了让学生分清哪些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可以启发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什么立体图形, 让学生对要学的图形有所感知。然后, 让学生用手去摸一摸它们的面, 感知“面”的特征。再拿出这几种形状的实物, 让学生在桌面上滚动一下, 得出结论:只有球才能滚动, 长方体、正方体能“站”稳。通过让学生去操作, 学生自己既能发现、总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又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再如, 我在上百分率那一节时, 教学内容有发芽率, 出勤率, 出米率, 成活率……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抽象而且枯燥呀, 如果老师安排不当学生很难听懂。针对这一特点, 我从课前准备环节就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我让第一组同学提前十几天就在家里做个小实验, 每个学生都种十粒到几十粒种子不等, 观察这些种子最后有多少粒长出了新芽。通过学生实际动手去感知怎样去求发芽率。第二组学生实际调查:自己家里面打米时, 父母帮他们用50公斤的谷子看能出米多少千克, 做好记录拿到课堂上来汇报, 让大家一起来计算出米率。其余小组也用类似的方法将成活率, 出油率, 出勤率等需要的数据收集起来在课堂上汇报,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动手去收集数据的方法, 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由抽象变得特别形象, 学生也更能牢固的掌握知识了。

参考文献

[1]章熙宁.怎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J], 2013 (56) .

如何让数学走近生活实际 篇5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说明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数学生活的过程。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数学的来源、数学的探索与实践、数学的应用等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通过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从两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生活。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比如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应用时,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一道题: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几个同类小区之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这两个小区。A小区,首付5万元,每月还款1483.8元左右;B小区,零首付,每月还款1985.8万元左右。要求: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但不得超过30年。请同学们帮老师拿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哪个小区?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有把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哪个省钱选哪个小区;有的同学使用函数图像分析;有的同学考虑到交通问题;还有的同学问我手中是否有5万元钱,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方式,如没有,只能选B小区;更是有的同学用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现在经济发展迅速,货币会贬值一些,你可以贷款时间长些,把钱用在其他方面获利,创造更高的价值,贷款就等于现在花以后的钱,我认为这样更合适些。“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观察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把数学学活,使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设地板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蜜蜂的蜂窝吗?见过人民广场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们也用磁砖铺设建造了很多雄伟美观的广场,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磁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磁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磁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本节课有了深刻的印象,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又如在统计初步的“成功与失败”“机会的均等与不均等”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投硬币”“猜红白球”和“抢30”游戏,学生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学习;通过计算彩票的中奖率,学会用概率解决生活中抽奖问题,学会正确对待各种促销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要是学生的生活才是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刘社民

实际生活问题 篇6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解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跳绳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6×5”与“6×5+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

工人老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個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12×3+4=12×7=84(个)

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7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 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 发现知识, 拓宽知识, 运用知识, 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那么,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出有趣的情景,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 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 与生活相结合的, 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例如,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 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 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 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 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离不开数学”, 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 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 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例如,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因此, 在导入新课时, 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 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 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 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 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这样, “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有这样一题“175-98=175-100+2”,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 难以理解, 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75元减去100元) , 营业员找回2元, (应加上2元) .所以, 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 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 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 激发应用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 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实践告诉我们, 适当开展数学活动, 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 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例如, 在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有关知识后, 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 学校水池的容积等.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在学习“认识人民币”后, 组织学生做模拟购物的游戏, 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钱, 去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物品.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知识后, 开展“比一比谁的手最巧”的活动,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剪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从而使学生更热衷于数学实践活动.

加强课外活动, 拓宽应用的渠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 可以创设条件,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社会, 走向家庭开展课外活动, 了解数学在工业、农业以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余饭后, 节假日均可作为活动时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活动的需要, 进行观察、操作和调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 在教学“平均数”的应用题后, 让学生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家里的日常用电、用水的平滚费用, 以及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又如, 在学习“统计”之后, 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了一项调查性的实践活动, 可调查近期 (一个星期) 的气温变化情况, 可调查自己家里10天以来每天生活支出情况等等, 然后根据调查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在班上召开一个统计信息发布会.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获得了与自身相关的好多信息, 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 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努力培养小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功率问题 篇8

关键词:物理,生活,问题,解答

有关功率的计算是高考中的常见题, 而最近几年的高考趋势是将普通的计算题加载生活情景, 从而检测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此谈谈与生活有关的功率问题.

一、运输类的功率问题

运输类的功率问题, 就是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功率问题.比如, 小红在旅游时乘登山缆车匀速上山, 从地图上查到, 缆车的起点和终点的海拔分别为240米和840米, 两地水平距离为1200米, 小红所乘的缆车运载15个人上山的同时, 有另一只同样的缆车与它共同用同于个滑轮组, 运载8人下山 (每个人的质量大约60千克) , 缆车的质量为600千克.测得缆车从山下到山上所用的时间为7分钟.管理人员说,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 钢缆对两缆车做功的总功率只等于电动机实际输出功率的30%, 请你估计:

(1) 钢缆对小红所乘缆车做功的功率; (2)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g=10 m/s2)

解析:人与缆车在钢缆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 钢缆对小红和小红所乘坐的缆车所做的功率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故可以利用求钢缆对人及缆车的功率.

例1缆车做功:W= (M车+15m人) gΔh, 所以缆车做功的功率, 综合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P=2.1×104W.因钢缆对两缆车所做的总功:W=[ (M车+15m人) - (M车+8人) ]gΔh, 所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额=W/ηt=7m人gΔh/ηt=2.0×104W.

二、信息类的功率问题

信息里的问题, 主要是设计情景,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意.

例2潮汐形成的原因是月亮与太阳对海水的作用以及地球自身的自转、公转所引起的.已知, 我们地球自转的能量与它周期之间着E=A/T2的关系, A是常数, 大小为1.65×1035 J·s2, T是周期, 大小为8.4×104s, 由于潮汐对地球做功的原因, 改变了地球自转的能量, 有数据显示, 在最近的一百万年里, 相当于3.16×1013秒的时间内, 我们地球的周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16秒钟, 现在请你根据上述内容, 估算一下潮汐的平均功率.

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周期增加, 故地球的自转能量减少, 减少原因则是因为潮汐的作用, 由题意可知地球减少的自转能量等于潮汐能, 所以可以利用p=求潮汐的平均功率.

地球自转一百万年过程中, 减少的自转能量ΔE=, 所以地球克服潮汐作用所做的功W=ΔE, 故潮汐的平均功率P=W/t=32A/T3t≈2.59×108W.

点拨:求解功率时一般可利用功率的计算公式:

.对于交通类, 则通常利用P=Fv求功率, 如已知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量, 则可以利用功能原理先求功, 再求功率.对于流体类问题, 往往需要对公式p=与P=Fv进行一步推导, 得出符合题给条件的新的表达式再进行求解.

例3成年人正常的心跳每分钟约75次, 一次血液循环中左心室的血压 (可看做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 的平均值为1.37×104Pa, 左、右心室收缩时射出的血量约为70毫升, 右心室对肺动脉的压力约为左心室的1/5, 据此估算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

解析:一次心跳中左心室做功:W1=p V=1.37×104×70×10-6J=0.959 J.右心室一次心跳做功W2=1/5×W1=0.1918 J.解得平均功率:P=W/t= (0.959+0.1918) ×75/60W=1.438 W.

点评:一般用来求解液体或气体做功的情况, P为压强, V为气体或液体推进的体积, 其实该公式来源于功的计算式, 设压强P的作用面积为S, 推进的距离为L, 则压力PS作用距离为L时的功为W=PSL=Pv.

例4一跳绳运动员质量为m=50 kg, 1分钟内跳N=180次, 假设每次跳跃中, 脚与地面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2/5, 试估算该运动员跳绳时在上升段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g取10 m/s2)

解析:每次人跳跃, 由于腾空过程可视作竖直上抛, 上升阶段克服重力做功, 而下落过程重力做功.这一上一下, 重力做功为零, 人克服重力做功只在上升过程中, 由题意可知, 跳一次的时间是t0=60/180秒=1/3秒, 人离地后做竖直上抛运动, 到会到地面需时间1/3× (1-2/5) 秒, 人上抛到最高点的时间t=1/2×1/3× (1-2/5) 秒==0.1秒, 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W=, 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250 W.

总之, 能否对较复杂的问题先进行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 从而对事物有一个粗略的总体的把握和认识, 再进行合理的运算, 是一种科学素养的体现.近年来, 高考一直很重视这种科学素养的考查.估算问题首先是一个物理问题, 先要从物理上寻找估算的依据, 并构造一个简化的模型 (如本题中将运动员跳起作为一种竖直上抛) , 然后是怎样将数学应用于物理问题, 如建立估算公式合理近似等.

在相当一部分联系实际的估算题中, 显性已知条件很少, 往往需要根据日常生活经验, 挖掘隐形条件.为此, 我们要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如普通成年人的质量在50至80千克之间, 步幅大约是80厘米, 正常人的脉博频率约为60至70之间 (每分钟) 等.这些数据往往是估算题的隐形已知条件, 对解答估算题是十分有用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实际生活问题 篇9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学习兴趣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 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 变得可亲可近,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从生活实际中引发数学问题, 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教改的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 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 有些情景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 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历过, 所以教师在创设情景时, 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 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 能帮助学生搞清较难、易混的内容, 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例如,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教行程问题之前,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 准备相对而行, 教师喊“出发”, 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 教师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 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教师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 一声令下, 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教师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 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教师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 一慢一快向相同方向前进, 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教室里一片欢笑, 学生仿佛不是在上课, 好像老师领着他们在玩。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 而是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二、引入生活实际, 解决数学问题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 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 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1. 运用生活经验, 解决数学问题。

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 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 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 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 让学生观察, 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 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 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联系生活掌握数学知识, 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 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开阔学生数学视野,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例如, 在方程应用问题教学中, 引入利率问题:为了准备你5年后上大学的学费30000元, 你的父母现在就参加教育储蓄: (1) 直接存一个5年期, 年利率为3.60%, 现在应存入本金多少元? (2) 先存一个3年期, 3年后将本息自动转存一个2年期, 现在应存入本金多少元? (三年期年利率为3.33%, 二年期年利率为2.79%)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 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 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 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 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 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 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 再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实际生活问题 篇10

1. (三年级一班)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中,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 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已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尽相同, 这样就形成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讨论过程如图: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有以下几种结论:

(1) 12÷3=4 (人) 说明每辆缆车坐4人,

104÷4=26 (辆) 说明共需乘26辆缆车。

(2) 104 人中有多少个12 个人得出多少个3 辆, 由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就无从下手, 同时也除不尽, 就解不出来了。

(3) 还有小组讨论:

12×8=96人 12人坐3辆 98人坐 8×3=24辆

104-96=8人 12人坐3辆 8人可坐2辆

所以共需24+2=26 辆。

(4) 还有的根本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2. (六年级二班) 关于比例的应用中除了学习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外, 对正、反比例的量及应用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例如, 学校买地砖装修会议室, 原来准备用边长为15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400 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8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老师同样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做了此题, 而答案如下:

(1) 设8分米的地砖需要x块;

共需156+1=157 块

为什么要加一块呢? (进一法)

(2) 5×400=8×x

x=5×400÷8

x=250 (块)

此解错误

(3) 400∶5=x∶8

x=400×8÷5

x=640 (块)

此解错误

(4) 同样有许多学生也无从下手。

二、问题分析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一方面学生有的对知识的连贯性不理解, 另一方面对生活中产生的数学无体验, 只能盲目解答, 再加上农村的孩子对此类问题更加陌生, 解决起来更困难。

1.农村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差, 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讲吧, “缆车”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是用来干什么更不知道, 只靠老师介绍, 印象不深, 解决起来着实存在问题, 从而不分对错, 能做就行。而六年级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除了能对所学知识必须具有连贯性, 还要对现实生活有充分的适应性。这个例子大多数学生出错, 主要存在对事物的了解太少, 对解决问题缺乏实地考察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2.教师在讲解这类问题时, 我想也存在有问题的地方。比如说, 三年级这个问题能否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到有缆车的地方实地看一看, 让学生实地了解缆车是什么东西能干什么, 从而亲身体验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六年级这个问题同样可让孩子们从建材市场到学校会议室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从而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结论:书本知识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解决措施

根据探究和调查, 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环节:

1.熟读题目

常言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一个数学问题如果读都读不懂, 何从解决呢?如, 前面三年级的例子, 如果不知道缆车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怎么能将其解决呢?六年级的例子, 如果不知道方砖是什么, 有什么用。因此, 除了读清字义外, 还要了解题目中的一些数学专用词语, 通过多读, 更能使问题一目了然。

2.读懂题目

除了熟读, 在熟读的过程中, 分析题目已知的信息与问题联系起来, 结合已学知识, 找出各部分之间的相关连接。例如:三年级中的坐缆车, 从坐车这个概念中, 我们必须知道安全二字, 决不能超载, 十二人正好坐三辆缆车, 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个团共一百零四人, 需坐多少辆缆车与这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怎样才能将这两个信息结合起来, 等等, 这都是解决问题时必须弄懂的问题。

3.列算式并计算

根据所罗列的信息,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和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如:三年级的坐缆车这个例子, 十二人正好坐三辆, 说明每辆缆车能坐多少人, 12÷3=4 (人) , 而10人要坐多少缆车呢?是104÷4=26 (辆) 。而六年级中的那个问题, 要弄清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样的比例:它们是方砖的面积与所用的数量成反比例的关系, 而不是方砖的边长与数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只能列出算式:

52×400=82×x绝不能误列为:5×400=8×x。在解这个式子的时候, 要注意结果。

而所得的结果, 就实际情况买方砖不可能买零点几块, 因此需用进一法, 所以共需156+1=157 (块) 。

4.检验作答

无论结论简单还是复杂, 都需通过检验, 检验的过程可以不讲格式, 但必须对自己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无误后对所解决的问题作以肯定, 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就叫作答。

四、收获与启示

通过近三个月的研讨学习, 反复使用如何才能解决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可得出如下结论:

1.深入生活实际, 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教学模式。

2.对数学中的生活问题, 要通过熟读题目, 读懂题目, 找出所有信息中与问题的联系, 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数量 (或者等量) 关系, 列出合理的等式, 正确计算出结果, 通过检验回答问题, 这五个环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

实际生活问题 篇11

【关键词】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等能力,而这些能力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并能有效运用这些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背诵定义公式、运用公式解题,也不是为了得到一个简单的数字结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而现如今,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平时的了解和检测结果看,正确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仍然是学生难以跨越的鸿沟,如何教会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始终是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显然,机械地让学生多做几个应用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除了在课堂上将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外,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由于现如今,受升学压力大和教学任务繁重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进度上安排都是以课本为指导,以考试成绩为目标,使学生变成机械的解题工具,一旦脱离教室、试题,遇到生活实际问题时,很难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造成学生思维缓慢、运用能力低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的中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发现哪些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关,可以运用哪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给生活所带来的便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和探索,注重学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1)开展生活中的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模型探究,合理、有效建模,通过建模,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联系的基本规律,并将抽象的问题实物化。如:有理数运算知识建模:如温度变化、盈利与亏损、存款与贷款等生活中常遇的相关计算问题;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知识建模:如买卖商品的最大量或最小量化、物资配备中需求量的满足、产品运输等生活中的问题;方程与方程组知识建模:如工程、行程、浓度、经济发展、生产规划等实际问题;几何知识建模:如长度、角、面积、体积、测量等问题;函数知识建模:联系生产生活中发展变化快慢等问题,探索合理构建一次、二次函数给予解决;统计知识建模: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记录、分析数据,估计一些常见事件发生的概率。

(2)注重将现实生活背景转换到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抽象能力。①将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某个基本问题,用数学观念、数学思想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做出一个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数学求解之后,给数学问题做出现实的解释,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实物化,这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体现得非常广泛。②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理的应用,或者说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在数学中找到依据。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实现解题的突破。由于数学本质往往被问题的表象所覆盖,这就要求我们想办法呈现问题的本质,理清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信息经过数学符号编码和加工,避开代数的繁锁推理,展现其本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比较熟练的运算技巧,清晰的逻辑思维,充分的空间想象,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分析,高度深刻的抽象能力等。

(3)正確引导,加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数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践与应用,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好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①重视形成过程,再现知识来源。数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都有一个被提出、积累、提炼、概括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过程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因此,我们在教新知识时,要从学生特定的心理世界出发,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现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来源,创设实际教学情境。当我们要呈现那些被浓缩的数学过程时,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过程的磨砺,吸取更多的思维营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意识做好必要的准备。②构造实际背景,培养应用意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学生之所以感到困难大,其原因是无法将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模型,并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它。因此,在教一个定理或者一个概念等新知识时,要有意构设一些实际生活背景,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搭桥”,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有一个具体背景和生动、直观的体验模式,使学生首先理解,达到能应用的目的。③收集信息,编写习题。在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要有意布置一些“别具一格”的数学作业,主要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编拟习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这样,不仅让学生把实际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融洽的结合在一起,而且使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④多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要培养学生在面对身边的实际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测量不可直接到达的两点的距离、物体的高度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启发思维,动手操作,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数学体验

教师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并对学生进行数学体验任务分配后,要及时对学生运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讨论和分析,并积极的分享数学体验的经验教训。教师对于数学体验过程中的经典案例应该着重指出并分析,对于学生的正确思维和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应该给与及时的赞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其实数学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是进行数学教学最好的素材,而数学知识则是解决实际生活的工具,二者相互联系,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分享数学体验结果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二者的关系,并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并激发他们更加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总之,学以致用,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意识,用数学意识去看待实际生活问题,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苗启.联系生活实际 解决数学问题[J].吉林教育,2009.35

[2]蔡冬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想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3

联系生活实际教数学 篇12

一、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数学知识。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发掘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 逐步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它们, 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可能性的大小”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联系商家搞促销、进行抽奖活动这一事例,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转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想法很多, 并且把这些想法融入设计中, 通过联系可能性的大小和所表示的区域大小有关, 最终, 学生明白商家搞这类活动最终目的是要多推销商品, 老百姓并没有过多的利益。

二、结合实际,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 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情境。如在教学第五册除法时, 教材里设计了一个租船题, 条件很多, 学生往往会把每条坐船钱和每条限坐人数混淆, 于是我结合学校开展的秋游活动, 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们班一共有42人, 下星期去天平山秋游, 如果我们都去划船, 坐小船每条5元, 坐大船每条6元, 小船限坐3人, 大船限坐4人, 请同学们小组设计一下租船方案, 并且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们这样设计的优点, 怎样租船才是比较经济。学生们来劲了, 面对问题, 兴趣盎然地搜索有用的信息, 最后, 通过大家集思广益, 终于设计出了最佳方案, 同时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转化问题的数学基本素质,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再如教学《统计》这一课时, 我抓住了本课的知识点“学会整理数据, 用画正字法整理, 填写好表格”后, 我把例题换成了生活中的实例, 首先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 提出班级要开班会, 要准备一些水果, 你最喜欢这里的什么水果?学生很是积极地告诉老师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场面比较嘈杂, 这时, 老师提出:“这么多同学都想告诉老师, 老师一下子也记不住, 怎么办呢?”于是, 学生又开始一个个出谋划策, 觉得谁喜欢哪个水果, 就在那个水果下面作个记号, 然后数数那个水果后面的记号就知道喜欢这种水果的人数了, 这时, 我适时提出用“正”字法进行整理数据的方法, 一起来完成这个统计工作。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为日常生活服务的设计, 贴近学生的生活, 形象而生动, 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热情高涨。

三、加强操作,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 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了“1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后, 我就组织班级学生进行模拟购物的活动。先每组推选出一位“售货员”, 其余学生拿钱去买自己所需的文具 (价格事先让学生去文具店调查记录) 。由于很多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这类购物事件, 因此,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这类购物模拟场景, 显得非常激动, 急切地想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在学生经历了购物活动的基础上, 我再组织学生交流:你买了什么文具, 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让学生不断用生活经验指导学习, 不断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又如, 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制定一份可行的时间表,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生兴趣盎然, 运用所学知识很好地进行了安排。让学生用已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 也让数学走向生活, 而且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上一篇:环境信息化建设下一篇:矿井选煤厂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