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2024-10-24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共6篇)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篇1

第6课时 连除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13~14页。例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两步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检验方法。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计算,今天我们用学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实际问题)大家先看个具体问题。呈现:例4 让学生阅读例题,互相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

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板书条件: 一共224本书 2个书架 每个书架4层2、3、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独立分步解答。(2)列综合算式

4、检验结果。

5、回顾交流。

三、巩固提高。

1、做练习三第9题。

要求学生把有联系的条件连一连,想想可以算出什么新条件,怎样算。

交流:并指出,从条件想起,就是找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先算什么,求出一个新条件,这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一步。

2、做练一练,P14(1)读题,明确题意。

(2)交流:第一种方法想的?第二种方法呢?

3、做练习三第12题。

让学生整理条件,明确要求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 3只燕子

一个星期(7天)吃了924只害虫

让学生看清问题,独立用综合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1、2、交流收获。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10、11、13、14题。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85页的例题,完成“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读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式题,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情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正确地算出第二步的计算结果。教学具准备:课件,小红旗。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激趣:美丽的大森林有一片宽阔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一大群小动物在玩耍,特别热闹。今天,森林王国的大象爷爷邀请小动物们去参加 “夺红旗比赛”。你们想去吗?我们先来完成学习任务,再去夺红旗比赛好吗?

1)请小朋友口算并说说对应的口诀:

7×5= 6×4= 49÷7 = 8×3= 48÷6 = 45÷9 = 9×3 = 40÷8 = 2)请你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5+6 = 9-3-4 = 15-7+9 = 提问:这些是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要几步计算?都是按怎样的顺序一步一步计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齐读: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引入新课。看,图中的小花猫在干什么?小花猫说:我遇到难题了,大哥哥大姐姐能帮帮忙吗?小朋友们都很有爱心,都想帮助小花猫,那下面的知识小朋友们就要跟着老师认真学啦!?

二、探究交流,掌握新知

1、教学例题1。出示:2×3×4(1)指出:这个算式中只有乘号,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称为连乘。谁会读这个算式?你是按什么顺序读的?

(2)指名读,齐读:(读作“2乘3再乘4”)

(3)这题要怎样算呢?请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想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交流:你准备怎么算?指2名学生说

指出:这样的题第一步计算2×3,2×3是在算式的那边?得到6,为了不忘记第一步算出的结果,我们可以在2乘3的下面把6写下来,等以后熟练了也可以记在心里

面,然后再用6和右边的4计算,6×4=24,也就算出2×3×4=24,把得数写在等于的后面(教师完成板书)

(请2-3人说,再同桌互说)谁能再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计算2×3×4? 通过学习你体会到这样的题是怎样算了吗?

2、教学例题2(1)小花猫还有一道题要你们帮忙:36÷4×3 这道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乘法,是——乘除混合。

(2)谁愿意读读这个乘除混合运算?要按什么顺序读?(指名试读,“36除以4再乘3”)齐读。

(3)你们想到怎么算了吗?(与同桌交流,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发现问题要帮助纠正)

(4)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追问:9是怎么算出来的?然后呢?(教师完成板书)

追问:你们同意吗?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名说)(4)概括算法。

比较:这两道算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结合题目说一说:第一题先算2乘3,第二题先算36除以4,(都先算算式的哪边的)也就是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小结:像连乘、乘除混合这样的算式,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时先算出第一步的得数,再用这个得数去算第二步,得出题目的结果。

小朋友们非常的热心,帮助小花猫解决了难题,小花猫也明白了:连乘、乘除混合这样的算式,只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就可以(课件)

3、完成“试一试”

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小熊要来考考你们,出了两道题(1)出示:48÷6÷2 8×3÷6 指名读题,说明第一道算式是连除,第二道算式是乘除混合。(2)学生尝试。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尝试、完成计算。完成好同桌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

全班交流。(先读一读算式,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我们做了四道题,有连乘连除,乘除混合,都是几步计算?这四道题计算时都按怎样的顺序算的?

小结:这里的四道题,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连乘、连除,还有乘除混合。计算时都是从左往右一步一步算(板书:从左往右)。特别是乘除混合运算,不论乘法在前还是除法在前,都要从左往右计算。齐读

三、反馈完善,巩固内化

现在我们去动物王国的聪明屋去看看有什么发现吧

1、出示题目4 ×9= 36÷6= 3 ×2 6×7= 4×9 ÷6= 3×2×7= 指名学生口答。思考:比较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其实是一样的。得数同,上面一题第一步得数写出来了,下面没有写。后面两题 关系一样吗?

2、仔细观察错在哪里?怎么改?

18÷2×3=3 2×4×4=16 63÷9÷7=49

3、小朋友观察真仔细,小动物奖给你们三个大蛋糕,每个蛋糕有三层,每层上面都有一个算式,就在我们的书本85页,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要求一组一组题计算。

(2)独立完成,交流检查,订正错误。(3)引导:观察每组算式上面两题和第三道题有什么关系?

指出:第三道题是按上面两题的顺序算的,上面的两个一步计算算式综合成了下面的一个两步计算算式,上面两道一步计算时下面一道两步计算的分解,比如3×3×5就是先算3×3再算9×5;24÷4×8就是先算24÷4再算6×8。

4、现在我们去智慧宫玩一玩(课件)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交流得数,有错误的订正。

6、我们知道(课件)„„下面来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开火车钻山洞,可不要出故障,山洞里可是危险的!第二关、玩玩跷跷板,明白题目的意思吗? 第三关、找规律,正方形中间有一个数,四个角有四个圆圈有四个数,观察发现了什么规律?(有说乘法口诀的,有说乘法算式的)

第四关、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游戏。

谈话:大家刚才表现非常好,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参加“抢红旗比赛”咯。同桌左边的同学做左边的题(从下往上依次完成),右边的同学做右边的题,谁先做完谁就抢到红旗。学生计算,比比谁抢到了红旗。

谈话:我们再比一次,同桌左边的同学做右边的题,右边的同学做左边的题,这回看谁能抢到红旗。

学生计算,比比谁抢到了红旗。(2)校对得数。

谈话:刚才有的小朋友是抢到红旗了,真不错!不过,现在要检查一下你算得对不对呢。现在校对得数,如果你错得比同桌多,红旗可要让出来哦!

校对得数,(指名同桌两人轮流说一题),评比抢到红旗的结果。

四、回顾内容,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你觉得今天学习的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是一致的?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78页例2和79页练一练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类似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难点:能正确解答类似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出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二 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三、出示自学指导:

要想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要靠大家去自学。请齐读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认真细读78页的例2,解决下面问题:

1、例2中是把那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

2、“男运动员占”表示什么意义?

3、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

4、如果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可以怎样表示六年级参加运动会的45个同学?其中男运动员占又该如何表示?问题该如何表示?试着画出线段图。四 先学。

师:下面自学开始,5分钟后看谁能做对检测题。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5959

出示检测题:

岭南小学六年级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算出后让学生用男运动员人数加女运动员人数是否等于45人进行检验。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演板,纠正错误。

生教生

2、讨论。

提问:到底谁对、谁错呢? 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师教生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引导讲解。

小结:“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要先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并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然后列式解答并检验。板书: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

六、练一练

谈话: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

1、完成79页第1题。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提问: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要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检验。

反馈:你是怎样列式,怎样检验的?

2、完成79页第2题。

指生演板,其他学生独立练习,并找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3、完成79页第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其中是第一天用的”这一条件的意思。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检验,再组织反馈和交流。

七、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第1、2题。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检测题

一、根据题意填空。

李明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1、要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先求()的页数,再用总页数-()的页数=还剩的页数。

2、本题是把()看作单位“1”,“全书的”是指()的页数占()的页数的。

3、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是()。

二、解决问题。

1、水果店一共运来300千克的苹果,卖出了总数的,还剩多少千克没有卖?

2、六年级一班有50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其中获奖的占,没有获奖的有多少人?

3、一桶油漆重21千克,用去,还剩多少千克?

4、修路队要修一条全长2000米的路,已经修了修?

5为了举行校庆,六(6)班要做180面小旗,已经做了,还要做多少面才能完成任务?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篇4

教学内容:11册练习十六11~15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体会分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熟练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能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据题意,先判断单位“1”,再列数量关系式。

(1)梨子的数量是桔子的;

数量关系是()×()=()。

()×()=()。

(2)一袋米,还剩;

数量关系是①()×()=()。

②()×()=()。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

数量关系是①()×()=()。

②()×()=()。

(4)实际烧煤比计划节约

数量关系是①()×()=()。

②()×()=()。

小结:我们在遇到含有分率的分数问题是要先确定单位“1”和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意图:帮助学生复习单位“1”和数量关系结构。)

二、分类练习

1、完成下面4题

⑴小华看一本168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⑵食堂买来630千克大米,买来的面粉比大米少。买来面粉多少千克?

⑶一块菜地有公顷,种了土豆,其它的种植花生,花生地多少公顷?

⑷水果店运来苹果吨,运来的梨子比苹果多,梨子运来多少吨?

2、给上述4题分类

⑴前后4人小组讨论

⑵请学生汇报是如何分类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这里学生可能出现三种分类情况:⑴和⑵,⑶和⑷,前者单位“1”数量是整数,后者单位”1”数量是分数;⑴、⑵和⑶,⑷单独,前者求分率都是1-,后者求分率是1+;⑴和⑶,⑵和⑷,前者是部分数量与总数量在比较,后者是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

⑶教师引导后归类,一类是部分数量与总数量进行比较,另一类是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

⑷提问:虽然4题分为了两类,但是它们又有着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都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小结:我们在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要注意先分析数量关系,同时注意分数在具体题目中的含义。比如第三题和第四题前后两个分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教学意图:通过对比和分类,更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讲清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三题和第四题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分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

三、深化练习(4人小组完成,一个人记录所编题目,之后汇报)

1、一堆煤有吨,烧去,烧去多少吨?

(1)要求学生口答算式,说明列式根据。

(2)改变条件,变成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如:一堆煤有吨,烧去一部分后,还剩,烧去多少吨?)

(3)改变问题,变成两步计算分数乘法应用题。

(如一堆煤有吨,烧去,还剩下多少吨?)

2、李大伯养鸡160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

(1)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①养鸡多少只?②鸡和鸭一共多少只?

③鸡比鸭多多少只?④鸭比鸡少多少只?

(2)对提出的问题口答算式

(3)引导学生对两组题进行比较,看看这两组题,不管是一步计算的还是两步计算的,它们都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4)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它们都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列式计算的。

(教学意图:沟通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和体会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四、提高练习

1、春领小学植了90棵树,其中是六年级植的,是五年级植的。

(1)根据提供的条件,你想提什么问题呢?(把自己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纸条上)

可能有:①六年级植树多少棵?②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③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④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多少棵?

⑤其它4个年级植树多少棵?

⑥五、六年级共比其他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2)选择需要两步或以上的问题让学生解答。(③④⑤⑥)

(3)每人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解答后汇报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巩固学生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每人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解答,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思维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解答。)

2、小红读一本3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1)请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看哪位同学最先做出来?

(2)两种方法:300××(1+)或300×+300××

(目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总结

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判断单位“1”是谁,是不是知道了它们具体数量。再找出所求问题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最后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第一类: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比较

第二类:相对独立的数量之间的比较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探究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实际问题的类型(裁边分割问题)及解题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裁边分割问题.教学难点:如何寻找更加直接的等量关系来建立裁边分割问题的方程.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继续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通过自学探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

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7页,思考下列问题)1.阅读探究3并进行填空;

2.完成P48的思考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的特点;

3.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P48-49第8、9题(不精确,只留根号即可)。

三、效果检测:

1.例题点评:

探究3: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cm ,宽21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cm)?

分析:封面的长宽之比为27﹕21=9﹕7,中央矩形的长宽之比也应是9﹕7,则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是。9﹕7 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9xcm, 左、右边衬的宽均为7xcm, 则:

(2718x)(2114x)32721 4由中下层学生口答书中填空,老师再给予补充。思考:如果换一种设法,是否可以更简单? 设正中央的长方形长为9acm,宽为7acm,依题意得

9a·7a= 32721(可让上层学生在自学时,先上来板演)42.P48-49第8、9题 中下层学生在自学完之后先板演 效果检测时,由同座的同学给予点评与纠正

9.如图,要设计一幅宽20m,长30m的图案,两横两竖宽度之比为3∶2,若使彩条面积是图案面积的四分之一,应怎样设计彩条的宽带?(讨论用多种方法列方程比较)

2303x2202x43x2x33020 413020 4(304x)(206x)注意点: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四、当堂训练:

1.如图,在一幅长90cm,宽40cm的风景画四周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画.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画面积的72%,那么金边的宽应是多少?(只要求设元、列方程)72%(902x)(402x)9040

2.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上底长100m,下底长180m。上下底相距80m,在两腰中点连线出有一横向甬道,上下两底之见有两条纵向的甬道,各甬道宽度相等,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六分之一,甬道的宽应是多少?(可供选做)

五、归纳小结,鼓励评价:

在几何图形应用题中,我们往往以“面积”来找出等量关系,要灵活地将“面积”拼成一个“整体图形”,使问题更易解决。

连除实际问题教案四年级组上册 篇6

数学学科具有数学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精品学习网编辑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为建设数学有效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策略”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办法。”

生2:“列表。”

师:“这里的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一些方法、手段。”

“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运动会,很多同学都踊跃报了名(展示以文字方式记录的报名情况),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整理这些信息,让人很容易看出各个项目都有谁参加了?”

生:“可以列表整理。”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后的结果)。

师:“现在看起来怎么样?”

生:“更加清楚,更有条理。“

师:“列表的好处是方便我们对一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今天我们来看看列表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

二、新授

1、出示场景图

师:“这一天,几位小朋友来到文具店,他们要买一种笔记本(呈现教学情景:小明: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18元;小华:我买了5本;白菜老师:小华用了多少元?小军用42元能卖多少本?)”

师:“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小明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18元;小华买了5本不知道用了多少钱;小军用42元求能卖多少本?” 师:“怎样摘录这些信息?”(学生说,老师用文字简要摘录数学信息:小明:3本 18元;小华:5本?元;小军:42元 ?本)

师:“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使这些信息更有条理?(确定用列表整理)”

生:“可以列表。”

师:“同桌商量这个表可以怎样列。”

学生自己列表整理信息。

2、展示整理的结果,探讨怎样列表更合理。

“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学是这样整理的: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小军42元?本

师:“这个表格能把题目的信息反映出来吗?”

生:“可以把题目的信息反映出来。”

师:“大家对这个表格有什么意见?”

生1:“把小军那一栏的‘42元和’‘?本’的位置交换;”

生2:“在第二列中加一条竖线把整个表格分为三列。” 师:“列表格要注意分类和对应。”

3、比较。

师:“认真阅读整理好的表格,表格和文字叙述相比,你觉得用表格整理怎样?”

生:“表格整理更家简洁清楚。”

师:“要解决小华用了多少元?和小军买了多少本?可以怎样想,跟同学说说。”

生1:“‘小明的3本18元’求出每本多少元,再用6乘5等于30元。”

生2:“‘要求5本多少元?’和‘42元能买多少本?’,必须先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

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条件出发:根据‘小明的3本18元’求出每本多少元,再利用这个结果解答后面的问题;或者从问题入手:‘要求5本多少元?’和‘42元能买多少本?’,必须先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师:“同学们都认为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先求出一本笔记本的价钱,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在表格里列

上小明的信息吗?作用是什么?”

生:“根据‘小明的3本18元’求出一本的价钱,才能求后面的问题。”

5、学生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然后集体评价。

6、提取表格中的数量关系

师:“我们题目的数量关系提取出来用箭头表示它们的对应关系:

3本 →18元

5本→()元

()本 →42元

填一填,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左边是3、5、7,一个比一个多2本;右边是18、30、42,一个比一个多12元。” 师:“为什么右边会一个比一个多12元?”

生:“左边每一次多2个6元,所以右边每次多12元。”

生:“本数越多,对应的总价越多。”

生:„„

7、小结:

师:“回顾整个解题的过程,说说利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生1:“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整理信息。”

生2:“帮助我们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理清解题思路。”

生3:“有利于我们检查。”

三、练习。

1、展示想想做做 1的情景:(6本字典高168毫米。15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高多少毫米?这一摞的高度是504毫米,有多少本字典?)师: “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请你列表整理这些信息,并列式解答。”

(展示用表格整理信息的结果和解答的算式,请几个学生讲讲自己的思考过程。肯定学生能正确列表和解答。)

2、这一天,老师来到了体育用品店,(出示想想做做2的情景:足球每个56元,篮球每个48元。老师: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一个排球多少钱?都买篮球可以买多少个?)

师:“看到什么数学信息?”“这里的信息真多,怎么办?”

生:“可以用表格进行整理。”

师:“先列表整理。”

(展示整理结果,并结合表格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是什么意思?”

生:“老师带的钱刚好能买6个足球,也刚好能买8个排球。”

师:“结合表格,哪些条件可以求老师带了多少钱?”

生:“每个足球56元,买6个。”

师:“要求‘一个排球多少钱?’可以怎样想?跟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师:“‘可以买多少个篮球?’又可以怎样想?”

列式解答,集体评价。

四、总结全课

师:“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解题的一般思路是怎样的?”

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小军?本42元

先求一本?元3本→18元

18÷3=6(元)1 8÷3×5=30(元)5本→(30)元

上一篇:敏洞中学禁毒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下一篇:中秋邀请函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