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能力

2024-07-07

实际问题能力(共12篇)

实际问题能力 篇1

科学是一门以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学科。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代科技、生活问题。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紧跟当代科技发展,在科学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勤于思考,在实践中领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科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

在科学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以点带面,把各个表面无关而实质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地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结构。同时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要博览群书,不断深化自己的知识背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注重具体的知识准备,为提高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在具体的章节内容复习中要善于联系生产实践,如无土栽培与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粮食增产;环境污染与生态农业等。关注生物科学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DNA芯片;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艾滋病的出现及蔓延;疯牛病的产生;海洋中的赤潮;温室效应的全球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等。

二、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堂课或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可以达到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要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时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计划和进行监控的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始于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迫不及待地陈述结论,而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可以设疑引思进行引导,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层层深入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顺藤摸瓜,在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在学生回答出现“卡壳”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给学生一些辅助性的提示指点迷津,明确思路。在学生回答发生错误时,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其错误,而是针对错误进行引申,使谬误的荒唐之处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以引起学生的自我反省,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发挥想象,运用科学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科学学科中提供了许多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情境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情境素材,通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1二氧化碳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后,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气体微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支持呼吸、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等等。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已有知识,举例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究,证明是二氧化碳的作用。

1. 现象的发现

同学们就二氧化碳的应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事例,并提出了具体的测试措施,以证明是二氧化碳的作用。例如:

(1)二氧化碳在加压情况下能制成碳酸饮料,如雪碧、可乐等。

(2)进入地窖、菜窖前必须检测二氧化碳的含量。

(3)墙壁粉刷石灰乳以后会变白、变硬。

(4)蔬菜大棚中常需补充二氧化碳。

2. 设计实验

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些实验,来证明上述现象确实是二氧化碳的作用:

(1)验证石灰乳粉刷墙壁后变硬、变白:取墙灰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在墙壁变硬、变白时起了作用。

(2)找两个蔬菜大棚,要求土质、肥料、水分、蔬菜品种等控制条件相同或相似。其中一个大棚让其自然生长,在另一个大棚内隔天补充二氧化碳,撒施二氧化碳增长剂是最好的选择,因它成本低,易操作,只要撒到植物的根部下面就可以,但要注意撒前用细砂或细土拌均匀,苗期不要撒到根部或叶子上。过两周后观察两个大棚内蔬菜的生长状况,发现补充二氧化碳的大棚内蔬菜长势比另一大棚内的要好。

这一案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创设与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验科学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在促进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四、运用课堂实验,拓展思维空间,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清晰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科学学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累积法”、“替代法”以及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对照”实验等。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2铁锅为什么生锈?

探究的问题:观察家中炒菜用的铁锅,用过后,头一天晚上刷干净,第二天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如果炒完菜后,锅里有油不刷,第二天观察又会发现什么现象?如果刷干净后晾干,第二天观察又会发现什么现象?交流:绝大部分同学都回答刷干净的铁锅生锈了,有油不刷的和晾干的反而没有生锈。有些同学对此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按下列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1)在第1支试管中放入一枚在酒精灯火焰上烘干的铁钉,并放入少量生石灰作干燥剂,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2)在第2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加入新制的蒸馏水浸没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3)在第3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蒸馏水使铁钉浸没。(4)在第4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食盐水使铁钉浸没。将上述四支试管准备好后放在教室里,由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探究结果。结果:3、4两支试管在空气与液面交界处铁钉出现了黄色的铁锈,1、2两支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说明有空气、水或电解质存在时,铁容易生锈。这也就解释了刷干净的铁锅生锈了,有油不刷(隔绝了空气)、晾干(没有水分)的铁锅反而不生锈的原因,并包含了防止铁生锈可采用隔绝空气、保持干燥等方法。

这一案例,用对照的方法,在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充分运用实验教学的情况下,让每一位同学亲身感受到铁生锈过程以及影响铁生锈的因素,使同学们对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了探究、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将课堂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途径不止这些,方法也多种多样。只要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注意挖掘、反思和总结,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造机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展学生的主体活动的空间。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师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这节课我怎么去培养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生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逐步的提高。

实际问题能力 篇2

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秋季培训班开班式上着重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结合三年来的实际工作,我就从“动静虚实结合”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这个角度将自身工作体会做以简要汇报分享。

动,即主动。今年总书记来陕考察,要求X加快“追赶超越”步伐,追、赶、超、越均蕴含“动”的含义。我理解,工作中要主动对标、寻找差距,主动思考谋划弥补差距的办法,主动担当作为将弥补差距落到实处,主动汇报寻求上级和各方面支持,做到“不待扬鞭自奋蹄”。

静,即沉静。我们年轻干部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心浮气躁。我理解,要沉住气,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每项工作做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虚,即虚心。我们年轻干部参加工作时间不长,还存在经验阅历不足、思考问题不全面等许多不足和缺点,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做到“虚心竹有低头叶”。

实,即实干。总书记多次强调“实干兴邦”,我理解,实干就是要对党忠诚老实、做事认真扎实、作风干净朴实、言行可信诚实,解决问题富有实效。

结和合,即团结合作。我理解,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干事创业要求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凝聚各方面的力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际问题能力 篇3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解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跳绳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6×5”与“6×5+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然后出示应用题:

工人老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個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12×3+4=12×7=84(个)

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实际问题能力 篇4

一、贴近实际, 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教学中, 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要学生记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就可以正确的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了。我没有把书上的长方形周长公式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我的做法是:首先带学生观察一个生活中面积比较小一点的长方形纸片, 感知生活中的长方形的样子, 理解什么是长, 什么是宽, 然后集体来量一量这张纸片的长与宽各是多长。然后, 让学生把它四条边的和相加, 计算出得数, 再让学生去发现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学生经过思考, 肯定能发现可以先算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长度, 再乘以二不就可以了吗?经过这样的实际推导, 学生肯定对公式理解的更深刻, 怎么也不会忘掉。最后, 带学生去计算一下我们熟悉的操场周长是多少。这样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 学生既感兴趣, 一点不觉得枯燥。关键是学了这个公式能够学以致用, 或许能够终身受益。

再如, 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个关系式时, 我让学生模拟一下到商场买东西的场景。分别出示一些常见商品, 上面都贴上单价标签, 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数量, 然后自己算算要多少钱。这种场景应该是平时生活中每个孩子都很熟悉。所以, 学生很快就能算出来。通过这样的安排, 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一点也不难, 其实每天我们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二、创设情境,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 老师在教学中千万不可忽视。老师要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分享他们每次取得进步时的快乐, 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因此,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为班上某位同学家里装修新房子的情境:王小明家里呀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子, 他们一家可高兴了。但现在有一件事情把他一家人给难住了, 到底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装修时要刷墙, 家里只有爷爷奶奶, 可他们没有文化, 不会计算刷墙的面积了。同学们想帮助他吗?你能帮帮她吗?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十分感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 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 主动去探究数学,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让数学教学不再乏味, 不再抽象、枯燥难学了。学生感兴趣了, 上数学课也就不再头疼, 学生学起来会更加轻松愉快了。

三、勤于动手操作, 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一) 动手操作的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弊端种种:多数以教师讲为主, 学生被动的听。教师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感性认识, 耗时多、效果差, 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因此, 充分利用学具教学, 对学生加强动手操作, 是现代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要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发挥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学生动手操作贯穿整个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比较灵活,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引导他们动手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画一画、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 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比如,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认识”时, 为了让学生分清哪些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可以启发学生说说他们见过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什么立体图形, 让学生对要学的图形有所感知。然后, 让学生用手去摸一摸它们的面, 感知“面”的特征。再拿出这几种形状的实物, 让学生在桌面上滚动一下, 得出结论:只有球才能滚动, 长方体、正方体能“站”稳。通过让学生去操作, 学生自己既能发现、总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又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再如, 我在上百分率那一节时, 教学内容有发芽率, 出勤率, 出米率, 成活率……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抽象而且枯燥呀, 如果老师安排不当学生很难听懂。针对这一特点, 我从课前准备环节就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我让第一组同学提前十几天就在家里做个小实验, 每个学生都种十粒到几十粒种子不等, 观察这些种子最后有多少粒长出了新芽。通过学生实际动手去感知怎样去求发芽率。第二组学生实际调查:自己家里面打米时, 父母帮他们用50公斤的谷子看能出米多少千克, 做好记录拿到课堂上来汇报, 让大家一起来计算出米率。其余小组也用类似的方法将成活率, 出油率, 出勤率等需要的数据收集起来在课堂上汇报,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动手去收集数据的方法, 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由抽象变得特别形象, 学生也更能牢固的掌握知识了。

参考文献

[1]章熙宁.怎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J], 2013 (56) .

实际问题能力 篇5

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说是思维的外显,它离不开大脑的思维,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然而,许多教师生怕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难以控制,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索性来一个一言堂,剥夺了学生发言的机会。显然,这种教学行为与现代教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数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学生把题做出来,还要学生能把思考过程、解题思路说出来。例如,在教学“除法估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用书指出: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因此,出示例题后,我先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做,订正时,我要求他们说出思考的过程。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活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际问题能力 篇6

一、重视课堂教学,立足课本习题的发掘改编

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数学建模应结合正常的教学内容切入,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课本内容出发,联系实际,以教材为载体。对课本中出现的应用题,可以改变设问方式,变换题设条件,互换条件结论,综合拓广类比成新的应用题,逐步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例:建筑一个容积为9600米3,深为8米的长方体蓄水池,池壁每平方米的造价是a元,池底每平方米的造价为2a元,把总造价y元表示为底的一边长为x米的函数,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此题背景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工程造价问题,学生对此不会陌生,应该对每一个同学有一定的吸引力,问题是学生如何把这一应用题抽象化为数学模型。题目降低难度,预先设出变量x,y,并指出把总价y表示为底的一边长为x的函数,对学生的思路有提示作用,同时题目要求指出函数的定义域,这一点很多学生容易忽视,而对函数问题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一题目用来训练学生利用函数的知识点建模是具有代表性的。该题虽然不算复杂,但是却有相当的综合性,内涵丰富。利用它可以改编出很多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题目。

二、深入生活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建模问题

学数学的一个基本目的是要用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目前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处处存在着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作背景编制数学建模题,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编拟社会热点相关的应用题,介绍建模方法

采用社会热点问题做试题背景,使学生掌握相关类型的建模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商品经济观念,而且有助于他们日后主动以数学的意识、方法、手段处理问题。

例:1999年11月1日起,全国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利息税的税率是20%,即储蓄利息的20%由各银行储蓄点代扣代收。某人在1999年11月存入人民币1万元,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25%,到期时可净得本金和利息共计。

A、10225元 B、10180元

C、11800元 D、12250元

简析:到期所得本金和利息=总本金+利息-利息税,得答案11800元。

四、数学建模教学与素质教育

数学建模问题贴近实际生活,往往一个问题有很多种思路,有较强的趣味性、灵活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触发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创造性,使他们有各自的收获和成功的体验。由于给了学生一个纵情创造的空间,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其创造才华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中学素质教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五、构建建模意识,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

恩格斯曾说过:“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不是无聊的游戏而是数学的杠杆,如果没有它,就不能走很远。”由于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注重转化,用好这根有力的杠杆,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创造性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解题速度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过程,无疑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且能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六、注重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如笛卡尔坐标系、歌德巴赫猜想等,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通过数学建模教学,使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善于发现问题,沟通各类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

七、灌输“构造”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好的数学家与一个蹩脚的数学家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有许多具体的例子,而后者则只有抽象的理论。”我们前面讲到,“建模”就是构造模型,但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學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仔细地观察,精心的设计,就可以把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通过现象除去非本质的因素,从中构造出最基本的数学模型,使问题回到已知的数学知识领域,并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际问题能力 篇7

一、结合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对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必须开放小教室,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 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 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 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 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 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 许多同学都难住了, 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 问他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说, 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 一种新的数 (分数) 的学习, 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 围绕一个“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 根据当家必须买菜, 做饭, 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 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 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 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发现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皮亚杰认为:“认识一个客体, 必须动之与手”、“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 或由他重新‘发明’, 至少由他重新构建, 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因突破教材的局限, 变传递结论为鼓励发现新知。事实证明, 学生提出的问题, 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探究而获得。如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吗?”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 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让他们对自己的圆柱模型进行自主操作, 讨论“有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两个底面是否相等?”这样学生通过剪、量、叠等多种方法, 进行积极地讨论、探索, 得出“把上下两个底面剪下叠起来, 是否完全重合”;“量上下两个底面的直径、半径、周长, 是否相等”;“上下两个底面的对称轴是否相等”等多种检验方法, 并从中得出“圆柱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 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动眼, 解决了问题, 使其即使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又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内容时, 设计了这样一题:“请在下面平行四边形上画一直线, 使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如何分”的学习活动中, 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找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如图) ……得出, 这样的线可画无数条。但教师并不到此为止, 而是接着提问:这些平分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再次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只要是通过平行四边形中心点的直线, 都能平分这个平行四边形, 同时孕伏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一知识。这样的处理使学生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了。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 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 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 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 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例如, 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后, 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 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测一测爸爸妈妈的体重;算一算逛街所购货物的价格等, 在“用数学”中, 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 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三、创设生活情景,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 使生活材料数学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 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 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 我成功尝试了利用生活体验去探究数学问题, 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 及时引导学生去捕捉, 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实际问题能力 篇8

一、突出基础, 精心设计对比练习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是夯实基础, 正确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中的对比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抓住问题的本质。

(1) 相似问题的对比把相似的问题放到一起进行对比练习, 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分析问题的习惯, 并准确抓住相同点来解决问题。

案例1教学《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后, 出示题组:

(2) 相异问题的对比。相似问题对比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但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类问题, 还应该突出本质差异性, 也就是跳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联系以前的类型问题做对比,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上面的对比练习基础上出示:

通过 (3) 与 (1) (2) 的对比, 学生能够发现:第 (3) 题与第 (1) 题、第 (2) 题的本质区别是:第 (3) 题的标准量是“小明的明信片数, 是已知的”, 所以可以直接列算式解答。

经常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对比练习,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发展, 精心设计拓展练习

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也不能满足于把生活中相同的简单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解决。教学中, 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拓展性训练。

(1) 拓展知识层次, 发展认知水平。拓展练习应该基于课本知识又略高于课本知识, 但借助已有的知识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拓展知识层次, 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

案例2习题:底面半径10厘米的圆柱体容器中有5厘米深的水, 把一个铁块浸入水中, 水面上升了2厘米, 这个铁块的体积是多少?这是课本上的习题, 学生掌握得很好。于是, 我作了适当的拓展:

底面半径10厘米的圆柱体容器中有5厘米深的水, 把一个底面半径2厘米的圆柱体铁块竖着放入水中, 但仍有一段露在水面外, 这时水面深多少厘米?

这里的关键之处是“仍有一段露在水面外”, 说明底面半径2厘米的圆柱体范围内的水被“挤”出, 水底面积从“102π”变为“102π-22π”, 但体积没变, 所以可以求出水的高。

(2) 拓展实践空间, 发展运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是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就要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 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学会运用。

案例3学习了《大树有多高》 (比的实际运用) , 学生得出了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高度和其影子的长度的比都相等, 完成了教学的目标。但我不满足于此, 于是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某天, 数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在阳光下, 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但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 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 (如右图) , 其影长为1.2米, 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则树高为多少米?

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先是感觉无处下手, 因为这个问题与书本所学的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 我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通过小组讨论, 学生发现:树的影子可以看作两部分, 一部分是在地上的, 这和刚学习的内容是一致的, 另一部分是落在墙上的部分, 所以关键是弄明白这部分影子的“高度” (在地上的称长度) 与对应的树的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讨论和操作验证, 学生发现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影子的“高度”与对应的树的高度其实是相等的。所以, 要求大树的高度可以先求出落在地上的影长2.4米对应的树高是多少, 再加上落在墙壁上的影长1.2米对应的树高。

这样, 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拓展训练是“跳一跳摘桃子”的高度, 因为略高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 但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觉得似曾相识,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突出整合, 精心设计综合练习

数学课, 往往一节课甚至几节课教学一个内容, 有些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很不错, 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很好, 无论是提问还是随堂的练习正确率都不算低, 但当很多内容融合以后就不知所云了。这是因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解决一系列知识与单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 教师平时的练习还应该对前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 进行综合练习。

案例4选数填空 (每个数只用一次) 。

小明是六 (1) 班的学生, 身高 () cm, 体重 () kg。一个冬天的早晨, 室外气温 () ℃, 他照例到周长 () m的操场上跑了 () 圈, 一共跑了 () km, 用了 () 分钟。这也是他每天运动时间的 () 。

这是一道综合问题, 既考查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基本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也考查了学生整体的数学理解。

数学问题, 有时不是孤立的一个问题, 而是相关的一系列的问题。要想解决这样的一系列的问题, 必须综合考虑数据的特点, 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 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应该把问题适当整合, 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提炼出具体问题, 厘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解决问题。

实际问题能力 篇9

一、认真读题, 审题, 揭示联系, 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学生能否正确的解答应用题, 首先是读题, 我注意从读题入手,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 审题。具体做法是:

(一) 分析性的读, 分清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要求的问题。读完后, 想一想,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的意思:即理解题意。

(二) 重点性的读, 即重点读题中已知条件、不同的符号将题中重点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 帮助理解题意, 同时列出数量关系式;

(三) 综合分析性的读, 以弄清条件与条件, 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寻求解题的基本途径, 明确解题思路的指向。

一题多问,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流畅的好方法。如给学生一组条件?粮店运来大米400袋。运来面粉的袋数是大米的4/5。要求多方位地提出新颖的问题。同学们经过独立思考, 小组议论, 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运来面粉多少袋?2.运来面粉和大米共多少袋?3.运来大米比面粉多多少袋?4.运来大米是面粉的几倍?5.面粉是大米的几分之几?6.面粉、大米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7.运来大米比面粉少多少袋?……使他们的思维多方面、多层次地扩散, 为提出多种理解思路和方法创造条件。

二、合理想象, 多向探求,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条件, 展开合理的想象、推理。例如:“从一本书80页, 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10”三个条件中, 可以想象出什么结果。经过思考后学生提出:

1.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小红第一天读书的页数;

2.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小红第二天读书的页数;

3.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

(1) 两天共看多少页?

(2) 还剩多页少没看?

(3)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4) 第一天看的是第二天的几分之几。

4.从以上三个条件可知:

(1) 两天共看多少页?

(2) 还剩多少页?

(3)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4) 两天看的页数的比是4:3, ……通过训练,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锻炼;解题思路比以前活跃, 化难为易的本领也逐步具备了。

让学生掌握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 深刻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从不同起点, 不同角度, 多侧面地寻求多种解法, 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训练, 学生学会多向思维, 就能开阔思路, 使思想敏捷, 达到知识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自我评估, 比较鉴别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少数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 有时解答了却不知正确与否。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发生, 我要求学生在确定计算步骤, 列出算式后, 不要忙于计算结果, 要先说出把哪个量看做单位“1”, 画出线段图, 看是否合乎题意, 列出数量关系式, 看是否正确反映数量关系, 再检验自己的思维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题意。

有的题虽然计算结果, 还应要求学生根据题意估算结果是否合理。例如:“停车场上共有180辆汽车, 其中大汽车和小汽车量数的比是2:7, 大、小汽车各有多少辆?”有的学生算式误为:

我先不肯定结果是否正确, 而是让学生估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1) 两种汽车共180辆, 而大汽车和小汽车各自的量数不能超过180;

(2) 大汽车能超过180辆吗?小汽车能超过180辆吗?

汽车和小汽车量数的比是2:7, 大汽车占总数的2份;小汽车点总数的7份, 则大汽车和小汽车共点 (2+7) 份, 其中大汽车占总数的, 而小汽车占总数的, 因此大汽车有:

180×92=40 (辆) 180×95=100 (辆)

实际问题能力 篇10

一、提取信息, 拓展应用

我们都知道, 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因此, 学生需要学会从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提取数学信息, 进行加工、整理并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考试中, 很多题目对知识的考查不是原来那么单纯了, 而是将部分知识放在一个实际情景中进行考查, 引导学生提高对数学信息的提取与拓展应用处理能力, 这里面渗透的是数学的应用意识。我们看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和高考试题:

例1.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 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 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 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 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

A.0.8 B.0.75 C.0.6 D.0.45

例2.某地区2007年至2013年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y (单位:千元) 的数据如下表:

(Ⅰ) 求y关于t的线性回归方程;

(Ⅱ) 利用 (Ⅰ) 中的回归方程, 分析2007年至2013年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 并预测该地区201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案例分析:

例1、2解决起来都较为简单, 但往往有些学生却因为害怕甚至抗拒生活题目而未能很好解决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了真实的数学问题, 它们建立在统计学的概念和原理上,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知识, 把握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学会提取其中的数学信息, 就能很好应对这种看似复杂的题目。

二、借助实际, 激发兴趣

生活应用型的题目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题型与常见题型, 它们与实际相联系, 我们教师可以将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物品入例,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育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让学生们明白数学的最终归宿和价值,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例3.如图, 某公司要在A、B两地连线上的定点C建造广告牌CD, 其中D为顶端, AC长35米, CB长80米, 设A、B在同一水平面上, 从A和B看D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

(1) 设计中CD是铅垂方向, 若要求α≥2β, 问CD的长至多为多少 (结果精确到0.01米) ?

(2) 施工完成后, CD与铅垂方向有α≥2β偏差, 现在实测得α=38.12°, β=18.45°, 求CD的长 (结果精确到0.01米) ?

案例分析:

本题看着比较容易, 但是做得完美并不容易, 它体现的是一定数学能力的要求。三角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结合逐渐走向高考的舞台。在考查时, 它将生活实际为依托, 考查的本质却是不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不能闭关自守, 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扩大知识面, 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以及应用能力。

三、设置新境, 鼓励创新

新的课改理念中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对创新性的问题应更多关注, 并引导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多下功夫,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胸有成竹。我们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对于直线l:ax+by+c=0和点P1 (x1, y1) , P2 (x2, y2) , 记η= (ax1+by1+c) (ax2+by2+c) .若η<0, 则称点P1, P2被直线l分隔。若曲线C与直线l没有公共点, 且曲线C上存在点P1, P2被直线l分隔, 则称直线l为曲线C的一条分隔线。

(1) 求证:点A (1, 2) , B (-1, 0) 被直线x+y-1=0分隔;

(2) 若直线y=kx是曲线x2-4y2=1的分隔线,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3) 动点M到点Q (0, 2) 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之积为1, 设点M的轨迹为E, 求证:通过原点的直线中,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是E的分割线。

案例分析:在本题中它给了一个新的定义, 这个形式看似很新, 但本质还是考察解析几何, 只有学生抓住这一点, 才能利用新概念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整个做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学生需要进行:阅读———理解———分析———应用的过程, 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过程。尤其是第三小题是存在性和唯一性证明问题, 它对思维的严谨性有比较高的要求, 是个难点。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新的题型, 但一定要打好基础, 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注重综合, 引导探究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一些试题的解答不仅仅依赖于记忆性的知识, 更需要学生深入的分析。这些试题鼓励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实质进行必要的分析, 并把一些直观的对象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们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及其关联, 养成理性的思维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若a2=2, a3=x, a4=9, 求x的取值范围;

(3) 若a1, a2, …, a100成等差数列, 求数列a1, a2, …, a100的公差的取值范围。

案例分析:

这是一道数列综合问题, 它仍然立足等差与等比两个最基本的数列, 强调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 它表述非常直接, 直接说明是什么数列, 引进新概念后, 对指定数列的函数性质做了全面的考查和深刻的探究, 综合运用到不等式的求解、函数的最值、恒成立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 我们要逐步养成学生们研究问题的习惯, 通过把经典问题引申、推广等, 进行研究性训练, 并使学生学会从反面去思考问题, 把问题分析透彻, 解决彻底, 真正提高思维水平。

总之, 在数学教学和复习中, 我们的教师要注重方法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 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要做到“入脑, 走脑”, 引导他们多分析, 多设疑, 只有对于每章节的知识学扎实了, 才能应对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申磊.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J], 学园, 2012, (04) .

[2]柳笛.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的案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实际问题能力 篇11

一、为什么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保障从行动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那么,到底为什么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首先,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课程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到课堂之中,继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

其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仅能够展现自己的知识素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是课改下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熟悉场景中,以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应用”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的问题:某商品的进件为每件40元,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1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销售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10件(每件价格不能高于65元),思考:当每件的售价定为多少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组织学生对上述熟悉的情境进行思考,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这样的生活情境的练习,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2.实施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课改下所提出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凸显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也为了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如:蝴蝶、蜻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土”字、“士”字、工行标志、无把手杯子、足球等等,目的就是要给学生营造熟悉的环境,之后,在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找到这些图形的“轴”,同时,动手画出其他的轴对称图形,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不仅能够展现数学课程的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新时期数学教师的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实际问题能力 篇12

一、“零存整取”——点滴积累概括工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头脑迟钝学生不理解数学问题的题意, 不懂得分析数量关系, 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缺乏理论思维的支撑, 不能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间的相互作用, 抓取不了其间的关联实质.

要使头脑迟钝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独立思维取得成效, 他们需要在头脑中掌握一些概括性的东西, 如基本数量关系、常用计算公式等, 缺失这些必备工具独立思维将寸步难行.帮助头脑迟钝学生掌握一些概括性工具时我们可以采取“零存整取”方式, 通过平时零碎片段记忆来点滴存储.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常见的数量关系》时, 我为了帮助个别头脑迟钝学生认识感受单价、数量和总价基本概念, 初步建立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我采用了情境演示教学, 我邀请两位思维比较迟钝的学生和我共同模拟购物, 现场买卖物品, 在情境中亲身体验, 从而明白一件物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购买物品的件数称为“数量”, 购买所有物品一共花的钱数就是“总价”, 在搞清楚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后, 我引导他们联系购物经历, 概括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基本关系式, 对于可以引申出的另外两个关系式, 我考虑到他们接受能力的原因暂时没有让他们去接触和理解, 准备等待下回遇到实际问题时再分阶段授予他们.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知识碎片的获得而聚沙成塔, 只不过有些人的记忆力好, 悟性高, 善于融会贯通、类比迁移.而对于暂时迟钝的学生我们可以因人而异, 先零存后整取, 点滴累积支持思维的概括性知识.

二、“化整为零”——降低坡度分析理解

头脑迟钝学生对问题题意理解较为困难, 尤其对一些包含数学信息较多、 文字表述复杂的应用题的理解更困难, 这类学生适宜短句的理解, 对于较为浅显的简短句式更容易明白, 我们在训练他们解决问题能力时可以化整为零, 分散解读, 逐步分析.

化整为零的分段式方法可以降低学生思维坡度, 将较为复杂的题意表达简单明了化, 在此基础上再化零为整、综合理解.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学生在解决如下问题时:张老师去商店替班级购买运动器材, 她买了5副乒乓球拍和4副羽毛球拍, 每副羽毛球拍98元, 每副乒乓球拍102元, 先估计张老师大约要用多少元, 再算出她实际用了多少元?几个反应迟钝的孩子被这么长的文字题给吓呆了, 一下子掉进云里雾里, 找不到方向了.于是, 我教他们化整为零进行分析:张老师买了几样运动器材?分别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单价是多少元, 购买的数量是多少?我让学生边读题边思考, 从题目中找出答案后利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来.接着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计算买5副乒乓球拍的钱数, 再算出买4副羽毛球拍的钱数, 最后算出两种器材一共要用多少元?在我的耐心引导下, 几个反映较慢的学生也一步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顺利的解决了实际问题.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在平时教学中, 经常教给头脑迟钝学生一些自我降低难度的分析方法, 利用化整为零片段处理后再完整理解, 这样有效降低了理解难度, 达到变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图式思维”——优化策略提升思维

头脑迟钝的学生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主要依赖形象思维进行思考. 图式思维是一种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 有助于学生记忆一些概念性文字材料, 图式思维使得记忆策略得以优化, 摆脱了机械的死记硬背, 同时图式思维也有助于发展抽象思维, 提高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 我以头脑迟钝学生为重点对象, 利用教学机会对他们开展图式思维训练, 以提高他们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模型, 让他们观察各个面的形状, 然后邀请他们指一指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右面, 迅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再现观察到的形状, 再睁开眼睛验证头脑中想象的物体形状, 如若有误就闭上眼睛纠正头脑中的图像.在经过实物图示思维训练后, 我逐渐提升要求, 进一步开展转化图式思维训练, 让他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 然后将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在纸上描绘出来, 接着, 我又让他们根据图形要求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看一看, 对照要求比照图像, 他们在动手和思维之间转换, 在实物与图像之间转化, 有效地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思维就像阳光, 可以融化迟钝学生冰封的大脑, 让他们思维不再迟钝, 我们要发挥教学艺术, 优化教学策略, 提升迟钝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让我们用关爱的眼光去看待思维迟钝的学生, 用爱心和智慧去开启他们迟缓的思维, 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享受自我成功的快乐.

摘要:“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总目标之一,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中心任务.

上一篇:译者再创造下一篇:糖尿病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