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监测

2024-08-11

实际监测(共4篇)

实际监测 篇1

1.引言

1950年以后, 我国煤矿曾发生过数百次突水事故, 其中开滦范各庄矿于1984年6月2日发生突水量为2053m3/min的特大突水事故, 造成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历年来所发生的矿山透水事故都证明了透水事故危害的严重性,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及无法估量的社会影响。由此可见, 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 对其进行防治工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地下水监测作为煤矿水文工作的一项常规任务, 为地下水动态分析和灌排管理等工作提供着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历史参考依据。但多年来, 对地下水的监测工作一直沿用比较传统和落后的运作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地下水工作发展的需要, 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也日益严重的显现出来:首先, 矿区对地下水进行监测的手段比较落后, 监测参数比较单一, 大多是对水位的监测;其次监测到的地下水文信息传输不及时, 时效性差, 无法做到信息共享, 这就使得水文地质工作者以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已经发生的事故, 不能做出及时判断并有效地处理。

广泛应用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 研制一套精度更高、实时性更强、运行更可靠, 能够连续长期测量, 适用于各种矿井环境的水文多参数水文遥测系统, 对于防止矿井突水事件, 及时处理水害, 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水文遥测系统

基于网络的水文多参数遥测智能预警系统是根据煤矿系统的规范和要求, 充分利用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实现地下水文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发布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是现代化科技与管理密切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

2.1 系统总体硬件组成

矿井水文实时监测系统由井下监测系统和地面监测系统两部分组成。由地面监测中心统一控制、管理, 所采集数据可以在企业内部网中共享, 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2-1所示。

其中, 地上部分由包括野外观测子系统与企业内部网络应用系统组成。野外观测系统用于对野外观测孔进行无线遥测;企业内部网络应用系统主要方便数据共享、数据实时传输与实时预警。在整个系统中, 无论是地下所采集数据, 还是地面上遥测数据, 均根据不同的数据通讯协议通过解析保存到企业的网络数据库中。

井下监测系统主要由地面监测中心站、井下远程通信适配器、井下数据通信网络、井下数据采集分站、被测物理量传感器、井下防爆电源等构成。井下系统拓扑结构如图2-2 所示。

井下监测系统是一种数字通信网络, 该系统为分布式结构, 采用主从工作方式。地面监测中心站通过有线远程通信网络向井下各分站发送相关指令, 井下各分站接收监测中心站指令进行解析、确认、执行相关功能并通过井下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 完成井下分站与中心站的数据信息交换。地面监测中心站接收到的实时数据经处理后在系统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存储。井下数据通信网络的通信距离可达数十公里, 可对分布在煤矿井下多达数百个水文观测点进行实时监测。水文信息数据由数据库统一管理。

地面监测系统是基于GSM/GPRS 国家公网构成的无线监测系统。由地面监测中心站、地面钻孔遥测站、GSM 通信单元及被测物理量传感器组成。进行数据交换。系统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叫应答或定时自动上传两种方式。即地面中心站通过通信模块发送指令呼叫、地面钻孔遥测站应答发送短消息 (数据) 或预置地面钻孔遥测站时钟, 定时自动发送短消息 (数据) , 经GSM 服务器中继后由地面监测中心站接收。地面监测系统通信距离是GSM 网络覆盖范围。地面观测站的个数根据需要不受限制。

遥测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来传输数据, 它可以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 随时随地采集长期观测孔的地下水位数据, 而不需要工作人员亲临现场, 这就彻底消除了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的人工投入, 提高了劳动效率, 实现了真正的信息化。

2.2 系统功能

从系统功能上进行划分,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监测中心站、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客户端、井下监测分站、地面钻孔遥测站。下面从功能上对这几部分分别进行定义。

①监测中心站

监测中心站是系统控制中心, 通过网络系统对分布在矿区地面和井下不同的水文观测点进行测控。实时数据由服务器管理。监测中心站由计算机、打印机、远程数据通信适配器及系统软件 (含系统控制、数据通信、数据处理等客户端应用软件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Access 2003) 等构成。系统软件设计是基于Windows NT 多任务、多线程操作系统的图形用户软件。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 (C/S) 架构模式, 现场实时监测数据由基于Windows NT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Access管理和维护。系统监测中心工作原理如图2-4所示。

②数据库

负责管理采集的水文参数数据, 对数据进行按类型、日期等进行管理, 以及数据管理、数据服务、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维护工作。

③应用程序服务器

作为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服务器, 它处理应用程序逻辑, 完成客户端请求的后端处理, 主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服务、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的导入导出以及各种专业应用模型。

④客户端

主要应用于企业内部局域网。作为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客户程序端, 它可使煤矿各个部门及时了解矿井水文参数数据信息, 设置监测数据参数操作、对数据进行图形模拟、利用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辅助决策、发送数据库备份恢复命令进行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⑤井下监测分站 (多参数采集站)

由高精度低功耗水位水温变送器、数据采集单元、远程数据通信单元、井下防爆电源、安全保护罩等构成。井下分站用于对煤矿井下放水孔、常观孔的水压、温度、流量以及巷道排水沟渠流量的数据采集与通信。井下监测系统根据现场井下实际需求配置分站个数。每一个分站挂接在井下数据通信网络上, 统一编址。井下分站由内置计算机系统控制, 完成对所采集信号的采集、转换、存储、显示。通过井下有线通信系统按系统约定通信协议实现数据远程通信, 为监测中心提供实时数据。每一个分站都可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存在并工作, 即当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 采集站仍然可以继续采集数据。

⑥地面钻孔遥测站

由高精度被测物理量变送器、数据采集单元、GSM 通信模块、锂电池组、安全保护罩等构成。

地面钻孔遥测站用于对煤矿地面钻孔水位、水温的数据采集与通信。传感器投入钻孔中水下某一深度, 遥测站安放在地面钻孔安全保护罩内。遥测站由内置计算机系统控制, 可自动定时采集、存储。定时采集周期可按天、小时、分钟设置。数据传输可以以手机短消息方式或GPRS模式进行。数据通信可以是主动方式也可以是被动方式。每一个遥测站对应一个GSM 卡号即相当于每一个遥测站被赋予一个地址。数据通信网络:由防爆通信电缆、远程数据通信设备、系统通信软件构成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由该网络提供物理信息通道, 实现井下、地面采集站与监测信息中心站的数据信息交换。

3.系统的应用

大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的海拉尔河中游, 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管辖。三矿勘查区东西长7.371km, 南北宽3.872km, 面积28.541km2, 其开采矿井自然条件及现场作业环境较复杂, 随着采矿深度的不断增加, 煤矿的水文地质情况有所变化, 水害对安全生产的威胁已经构成矿井安全隐患。由此对水文信息的精确度不断提出了新要求, 对观测手段和方法以及水文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矿区的水文监控点没有实现信息化, 以现有的人工监测手段对水文信息进行实时监控较为落后。本矿井现有地面水文观测孔2个, 井下明渠3个, 井下管道流量和压力各3个, 水仓水位2个, 观测孔用于观测地表含水层水位变化动态, 井下用于各地点的流量观测。自从实施了地面钻孔水位水温自动遥测系统, 至今, 2个观测孔全部安装该遥测系统, 不仅可以随时提供各观测孔水位, (通过处理形成水位变化曲线图, 在井下安装的流量、压力和水仓水位, 可以随时调用、查看水位变化、流量变化情况) , 还可以人工设定接收时间, 定期将数据传入主机, 使系统图文并茂, 性能更完善。通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实践应用, 该系统工作运转良好, 数据传输准确、可靠。

4.结语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加大, 地下水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监测方法中, 对于井上、下的水文观测孔采用人工测量记录的方法掌握水位 (水压) 水温的变化情况;对于管道流量、明渠流量的测量也是采用人工携带仪器进行测量的方法进行监测;统计数据后作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监测方法对于所需要的监测数据不能进行实时自动监测与控制, 借助人工来实现这一系列数据的记录和管理, 工作量极为巨大, 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在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 这种落后的操作与现代的管理方式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 矿井需安装水文监测动态系统, 及时掌握地下水情动态、保障煤矿的安全、正常生产。

该设备投入试验应用后, 主要研究设备仪器性能、仪器操作、成果解释及在本区的应用特点和矿井适用条件, 应用可行, 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通过地面GSM或GPRS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地下数据采集系统, 成为水文部门选择的通信手段之一。监测设备可将采集到的水文数据和警告信息通过网络及时发送到水文监测部门, 实现对相关地域的及时管理, 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对水文监测系统的遥控, 可以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 随时采集长期观测孔的地下水位数据和井下涌水量变化的情况, 而不需要工作人员亲临现场, 提高了劳动效率, 实现了真正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阮博.基于GPRS/GSM技术的水文遥测系统应用概述[R].广东:广东省水文局, 2007.

[2]广东省水文局.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2003.

[3]徐乐年, 甄雁翔, 员玉良.基于GPRS的钻孔水文无线遥测系统[R].山东: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2007.

[4]李长杰, 颜廷志, 卢彦东.音河水库雨水情遥测系统的应用[R].黑龙江:甘南县音河水库管理处, 2007.

[5]刘池, 刘影, 赵长河.水利水雨情自动化遥测系统的应用[R].山东济宁:济宁市水利局, 2006.

[6]王宪生, 杨跃武.基于GSM的水雨情遥测系统开发与设计[J].计算机时代, 2006, (04)

[7]李邦复.关于低成本遥测站[J].遥测遥控, 1995, (04)

[8]史长捷.PC机遥测站[J].遥测遥控, 1992, (03)

避雷器在线监测仪在实际中的应用 篇2

某66k V变电站正常运行时, 巡视人员使用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测量66k V母线A相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泄露电流, 指针指示在最大量程0.9m A偏右处, 已经超最大量程, B相指示为0.75, C相指示为0.8, 较前几次巡视数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当时天气有雾, 经过仔细观察, 未听见放电异音, 避雷器本体及附件未见放电痕迹, 红外检测未发现温度分布异常。

2 运行标准

运行中的设备允许的泄漏电流标准, 《110 (66) k V~750k V避雷器技术标准》第6.1.2.2条:在持续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 该值由制造厂规定和提供, 所提供值应包括全电流和阻性电流基波分量的峰值。”交接试验时, 在系统运行电压下测量持续电流即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应不大于出厂试验值的30%。第6.1.3.3条:漏电流也称为泄漏电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在0.75倍直流1m A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

通过规定得知对于运行中的避雷器泄漏电流的大小并没有明确规定, 只是对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和日常监督试验值做了规定, 也就是说避雷器泄漏电流是否合格, 能否正常运行是通过试验、数据比较来判断的。得出上面的结论后, 我们对该组避雷器的设备档案、试验报告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发现, 出厂试验成绩只给出了范围, 无真实数据, 我们无法与其进行对比;直流1m A电压和0.75 U1m A下的泄漏电流试验数据时间跨度较大, 我们无法对其下结论;从运行电压下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试验数据上看, A、B相数据虽然在厂家允许的范围内, 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无功损耗数据上看, 三相均呈上升趋势, 其中C相增幅较大。从出厂报告及历年的试验报告中并未分析出与此次异常有直接关系的数据。

3 处理经过

立刻开展带电测试, 数据与上年的数据对比发现, 全电流分别增加A相28%、B相29.7%、C相7.5%, 阻性电流分别增加A相355%、B相506%、C相116%, 其中本次试验成绩中阻性电流占全电流的比例分别为A相47%、B相55%、C相19%。通过上面的数据比较, 结论为该组避雷器存在严重缺陷, 需要停电做全面的试验、检查。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停电范围、保证供电可靠性, 我们一边进行计划停电检修的准备, 一边联系避雷器、在线监测器生产厂家帮助进行原因分析, 询问能否坚持运行, 异常是否与天气有关等事项, 同时我们要求值班员对该组避雷器继续加强监视, 一天巡视两次, 并对巡视结果做好记录, 及时上报。

通过对连续几天的巡视记录分析, 我们发现:

(1) 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指示随着天气的好转, 各相数值呈下降趋势, 这为作业创造了条件;

(2) 试验表明A、B相泄漏电流较大, C相泄漏电流相对较小, 但从巡视记录看, 在线监测仪B相指示始终小于其他两相。

难道是在线监测器有问题吗?我们查看了历年的试验报告, 结果表明均合格, 我们又询问了厂家, 技术人员告诉我们在线监测仪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但应与实际泄漏电流大小成正比, 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误差。为了进一步了解、核实情况, 进行现场分析。到达现场后我们首先对避雷器在线监测仪进行了查看, 发现B相型号与A、C相型号不同, B相型号为JSH—4型, A、C相型号为JSH—3型。不同的区别在于前者分别对避雷器瓷套外污秽度和瓷套内泄漏电流分别进行测试, 后者无法区分, 只能测试总体的泄漏电流。在现场我们发现B相显示的瓷套外污秽度为15μS, 处于注意状态。 (监测器刻度显示:0~7.5μS为正常状态, 7.5~17.0μS为注意状态, 17.0~37.5μS为异常状态, 37.5μS以上为严重状态) 。我们又对避雷器本体进行了目测, 发现表面经过雨水的洗刷后非常的脏污, 查阅检修记录簿该避雷器自2007年以来一直未清扫, 而且该变电站地处海岸线附近, 所处地区污秽等级为D级。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决定暂不提报停电计划, 先对避雷器本体进行水冲洗, 然后再进行带电测试, 待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避雷器水冲洗后的在线监测器显示的数值分别为:A相0.55m A、B相0.36m A、C相0.49m A, 说明在线监测仪也是比较准确的。至此, 前阳66k V变电站66k V母线避雷器泄漏电流异常处理完毕, 恢复正常, 可以继续运行。

4 结论

避雷器在线监测仪 (又称避雷器漏电流及动作记录器) , 是高压交流电力系统中与氧化锌避雷器配套使用的仪器, 适用于66k V—500k V的避雷器上。该仪器串接在避雷器接地回路中。监测器中的毫安表用于监测运行电压下通过避雷器的漏电流 (峰值) , 可以判断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 元件是否异常等情况;污秽表用于监测避雷器瓷套外部的污秽电流的大小 (也就是污秽的大小) ;动作计数器则记录避雷器的过电压动作次数。雨天或潮湿天气, 瓷套外表的漏电流会同时进入监测仪毫安表内, 使毫安表在瓷套漏电流大的时候, 无法正确反映避雷器的内外部问题。因此在监测仪中增加了一块污秽表, 在瓷套底部套上屏蔽环, 把外部漏电流与避雷器漏电流同时分开, 就可以将外绝缘污秽程度在污秽表上反映出来。通过此次异常处理, 发现带有污秽表的JSH—4型在线监测仪能够更好地反应设备的实际状况。同理, 在其它设备上安装、使用在线监测仪 (如红外线测温仪、变压器铁心电流在线监测仪等) , 特别是具有更多功能、精密度更高的监测仪对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10 (66) k V-750k V避雷器技术监督规定[Z].2005 (03) .

实际监测 篇3

(1) 常规的预防性试验需要停电, 减少了设备的可用时间, 降低了可用系数。 (2) 定期检查时间过于集中, 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大, 对人力、物力造成了巨大浪费。 (3) 停机检测的有效性很难评估。以介质损耗试验为例, 常规试验大多数是在较低电压下进行的检测, 而有的设备缺陷或结构上的故障, 只有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的较高电压时才能表现出来。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偶发性故障, 致使有些预试合格的设备, 投运后不久发生故障。

2 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

在认识到定期停电试验的弊端后, 动态化监测方法就应运而生。这种方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 其思路不再以时间为衡量设备检测的标准, 而是将重点放在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上, 其做法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环境变化来监测设备的某种特性指标, 把握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 对设备的故障和维修进行提前预判, 做到随病随治。在此思路的基础上, 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 此方法可以在设备运行中及时反应其状态变化和绝缘缺陷的数据, 并通过分析系统给出合理的检修方式。由此形成了对设备的实时检测技术, 该项技术的形成和完善, 为电气设备的故障处理和日常检修提供了更为准确、快捷、高效、直观的数据资料, 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在线监测技术原理

在线监测的主要思路是利用信息采集仪器对电气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即时监控, 并对信息进行实时分析, 将设备的工作状况通过监控终端显示在技术人员面前。一般使用的在线监测仪器或者监测系统主要有传感系统、信号收集系统、分析诊断系统。传感系统的作用就是对检测对象需要的电气参量和非电气参量进行感知,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有电磁型、声音参数型、热参数型和化学参量型。信号采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传感器获取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参数, 并进行传输, 应用数字过滤及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过滤处理, 抑制、消除外界的干扰和噪声, 提取真实的有价值信号, 并对信号进行还原。分析诊断系统是系统直观反映电气设备运行情况的直观系统, 它通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比照、诊断, 从而获得监测对象运行状况的信息, 并形成诊断结果和状态评估。

4 变压器在线监测的实际应用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 变压器事故将会导致电网供电可靠性降低或者直接导致用户停电, 因此, 监测变压器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内部隐患,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恶性事故发生, 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变压器在线监测的重点是绝缘、高压套管介质损耗、绝缘油色谱和局部放电。TCDS变压器综合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已在部分变压器中投入使用, 该系统是一种具有高智能化、实用化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系统监测参数齐全, 并结合变压器实际运行工况, 采用小波去噪与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建立了自动智能诊断与专家验证诊断相结合的独特诊断系统, 对变压器故障性质、大小、严重程度及大致位置进行诊断。

该变压器检测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就地测量、数字传输等方式。在被监测设备上安装智能化的本地监测单元实施就地测量, 并通过现场RS485通信把监测数据传送到站方中央监测主机, 站方中央监测主机再通过RS485或61850总线与局域网相连。用户 (PC机) 利用局域网可随时获取监测数据和诊断结果。在软件架构方面, 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MVC) , 使得业务流程分工更加合理。系统开发出了一套针对油浸式变压器运行状态的自动智能诊断与人工干预诊断 (专家诊断) 相互验证的诊断系统。以实现数据显示、故障预警、故障诊断的功能, 达到监测缺陷发展趋势, 揭示故障严重程度, 提供措施建议的目的。

系统由站方中央监测主机和本地监测单元组成, 本地监测单元包括局部放电监测单元、油色谱监测单元、变压器套管监测单元、变压器铁芯监测单元、分节开关、风机、油泵监测单元、变压器运行工况监测单元、环境工况监测单元和MOA设备监测单元等组成。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站方中央监测主机通过串行数据总线与下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把变电站内变压器及所有电气设备的监测数据汇集到上层数据管理诊断系统。系统诊断流程如图2所示。

系统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 综合智能诊断功能。系统诊断方法运用有阈值报警诊断、基于DCA变压器油色谱诊断与神经网络识别诊断等多种分析诊断方法, 进行智能综合诊断, 根据综合诊断结果判定出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大小、故障严重程度与故障大致位置, 并提供缺陷处理措施建议。

(2) 数据分析处理。考虑变压器负荷、环境因素 (温湿度) 与现场干扰因素的影响, 采用小波分析原理与曲线拟合方法, 剔除各种干扰, 保证数据准确、真实, 为故障诊断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3) 自动诊断与人工干预诊断相互验证的故障诊断决策。人工 (专家) 诊断对自动诊断结果提供验证, 保证了诊断结果的准确、可靠。

(4) 故障预警、突发性故障报警。预测潜伏性故障、捕获突发性故障信号并报警。

(5) 系统自诊断功能。系统可对监测系统的硬件、软件设备状态进行自诊断, 确保数据采集连续、稳定、准确, 分散性小。

(6) 远程通信, 数据、图表远程传送。用户可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定时或实时接受、查看在线监测数据表格、诊断结果图表与趋势曲线。

5 结语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逐步成为设备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在线监测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将逐步改进完善, 当然, 在线监测技术并不能完全替代停电试验, 但是它将成为设备是否需要停电检修的重要依据, 而不再是以设备运行时间作为停电检修的唯一依据。

摘要:介绍了变压器定期停电试验和检修存在的弊端, 以及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原理。以TCDS变压器综合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为例, 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及功能。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变压器,在线监测,状态评价

参考文献

[1]郭云怀.变压器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J].电气材料, 2010 (2)

[2]许生.变压器在线检测技术探讨[J].制造技术, 2009 (2)

实际监测 篇4

关键词:音视频,网站,上传,下载

近年来,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监测业务的不断增加, 重庆广播电视监测台的监测系统由原来的1套发展到目前的6套, 监测范围从原来的主城区发展到全市39个区县, 监测业务从原来的单一技术监测发展到广播电视内容监测、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和全市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在单位日常工作中, 需要向全市各播出单位、区县主管部门转发和发布大量的通知、文件, 以及下载视音频资料, 光靠目前的传真和email等通信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业务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 重庆广播电视监测台在经过考察、调研后, 认为建立一个对外的门户网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通过网站, 可以转发总局、市局的通知和文件, 可以将重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中心的信息、文件、资料、软件和视音频资料等放到网站上, 各前端或用户通过网站接收和下载以及上传报告和表格等, 还可通过此平台对外提供技术咨询和录像资料查询等服务。现将单位网站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介绍如下。

1 系统连接图

2 系统配置

1) HP DL580服务器一台, 用作Web服务器和DNS服务器。

2) 东软防火墙一台, 防病毒和黑客攻击。

3) HP DC8000电脑一台, 用于网站维护。

4) D-link 8口交换机一台。

5) 5M光纤宽带网专线, 包含1个固定IP地址。

3 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1) 在IE地址栏输入重庆广播电视台网址www.crtvm.com, 会弹出一个登陆对话框, 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 进入网站首页。

2) 首页。首页包括公告、工作通知、动态新闻、政策法规、学习资料和建言献策共六个模块。

公告用于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以及重庆市安全播出调度中心较为紧急的信息, 并上下移动, 持续反复, 以此提醒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工作通知用于转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以及重庆市安全播出调度中心的相关工作。

动态新闻则用于发布近段时间内重庆市广播电视系统发生的重要事件。

政策法规包括电影电视剧管理、广播电视管理、互联网管理和有线电视管理共五个类别的国家广播电视相关政策规定。不仅可以作为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行为规范, 也在我们监督管理过程中发挥了指导作用。

学习资料用于上传各种广播电视专业技术资料, 总局、市局需要转达学习的相关会议精神等。

建言献策则是为了提高重庆市安全播出调度中心的工作效率、改善不足之处而设立的, 便于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提意见的版块。

3) 下载中心。下载中心分为文件下载和软件下载两部分。这是网站中凸现服务功能的专业模块之一。将重庆市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监测台) 相关的技术手册、图片等资料置于下载中心, 供用户下载保存。

文件下载用于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下载总局、市局和重庆市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监测台) 的相关工作的资料。

软件下载用于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下载工作需要安装的软件。

4) 文件上传。文件上传主要用于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上传每月的广播电视播出事故报告和其他工作文件上传。

5) 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公共的信息发布平台, 特别适用于作为系统内部办公助手以及市内各级广播电视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在Internet上储存留言资料, 方便查阅。使得随时随地查询信息的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6) 办事程序。办事程序主要是展示重庆市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监测台) 面向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的工作流程。

7) 视频流媒体网站子系统。

(1) 通过网站, 可以转发总局、市局的通知和文件, 可以将监测台 (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的信息、文件、资料和软件放到网站上, 各前端通过网站接收和下载以及上传报告和表格等。

(2) 该网站作为监管平台的一个子系统, 被授权的用户可以直接查询或下载录像存储系统的资料, 为外网用户提供节目内容监管的技术保障。

(3) 通过网页回放录像, 图像质量可靠、清淅, 具有完善的查询功能。对录制的视频文件, 可按节目名称、起始日期、时间等进行快速、方便的检索, 播放录制的电视节目时, 可逐帧播放, 快速播放, 慢速播放, 常规播放, 也可进行图片抓拍、打印, 可随时在查看过程中进行抓图存档。

(4) 被授权的收听收看人员能在录像查看的过程中填写评论意见, 记录相关的违规记录并支持这些记录的存储、查询、统计、打印。

(5) 在设置录像文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后, 能方便的下载录像并刻录为光盘。

(6) 支持各区县电视录像资料的调用。

(7) 支持同时访问的用户数>30。

(8) 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设计, 保证监测内网的安全, 不会由于外网视频查看而将病毒和网络攻击引入内网。

4 总结

【实际监测】推荐阅读:

实际教育07-16

理论实际07-18

实际现状01-13

实际方案01-14

生产实际01-16

实际运作01-20

实际概率05-14

实际作用06-06

实际案例06-12

思想实际06-21

上一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下一篇:学习的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