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现状(共8篇)
实际现状 篇1
就目前的情况看,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电化教学, 尤其是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更是如此。给人的感觉就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电化教学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应当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看看如今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是怎样的,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电化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它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呢?下面笔者谈谈根据其特点有目的实施这一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目前在电化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盲目跟风
在信息化的计算机时代,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电化教学走进课堂也是必然的, 但是也要根据当地或学校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 不能不切实际地盲目跟风, 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电化教学是个很华丽的字眼, 真的要实行起来必须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如果没有资金实力, 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看到别人搞了自己也跟着搞, 在这方面占用了大量的资金, 势必影响全校的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教学, 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二) 投入和产出不相符
目前有很多已具备进行物理电化教学的学校, 它们对设备的利用情况又是如何呢?很多学校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二十, 有的甚至更低, 花钱建起来却舍不得用, 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 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置的。利用好一些的学校, 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 也是相差太远,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也是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 教师对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低
当前有大部分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尤其是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较低。这是因为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不够, 物理电化教学必须让老师掌握很多的现代多媒体基础知识, 这些必须经过大量的培训。学校往往对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又不够, 教师也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 在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不能得心应手, 在实际的教学中感到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 影响了应用现代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再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情, 一节课的课件要几节课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做出来, 这对每个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花了很多的时间做出来的课件只能上一节课, 加上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 确实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因此, 虽然多媒体电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也只是偶尔的上几节做好了课件的课程,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解决方法
(一) 盲目跟风的风气必须刹住
教育的根本是要把知识教给学生, 只要学生学会了, 我们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不论用什么方法, 传统的也好现代的也好, 效果都是一样的。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或学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了经济基础可以搞, 如果没有经济条件就不能盲目地搞, 那样就会影响学校资金的使用情况, 可能影响到其他学科或其他方面的教学, 这样会顾此失彼, 得不偿失。所以, 应从现实情形出发, 量力而行, 科学地安排好学校的教学资金, 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使之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二) 要精打细算
教学虽然不像生产产品那样可以很精确地计算出每一件产品的生产成本, 可也不能只是盲目地投入而不计算产出。办学也应该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学校在资金的作用方面做到精打细算,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不能因为跟风或是求大而把资金用在不必要的方面, 从面影响了学校整体的教学。
(三) 完善电化教学所需的条件
有经济能力的地方或学校, 既然花了大量的资金上了计算机房、网络、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 就要充分把它们利用起来, 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 使教师全面掌
握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力, 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的运用能力, 这样在课件制作以及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2. 多媒体的电化教学是离不开课件的, 课
件的制作是很费时费力的, 一节课的课件, 比如中学物理中的“电流流向”的讲解中, 要把它做成声形并茂的课件, 一个人要好几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如果想把需要的物理现象都做成多媒体课件, 单靠某个教师或某个学校的教师是远远做不到,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把老师们组织起来, 范围越大越好。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中学物理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统一行动起来, 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章节, 大家分工协作, 每个人只做一两个课件, 然后放到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这样大家就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调用自己所需要的课件, 不仅减轻了每个教师的工作强度, 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可以把时间更多地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四)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
在中学物理电化教学过程中, 为更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教学设备, 还要使这些场所 (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演示实验室等) 向学生开放, 不能只是在上课时才用, 这样大大提高了这些设备的利用率。
总之,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要把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把它落到实处, 使之真正为教学服务。
实际现状 篇2
苏同广
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常抓不懈,现阶段主要把“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作为改革重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再来谈我们学校的发展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实际现状 篇3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生态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33-1
小区景观设计,顾名思义,是对住宅区居住者生活环境的规划设计,它既要在外观上有美好舒适的感觉,还要在居住环境的设计方面应用合理。居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居住空间相对于其他城市空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静与祥和。
一、当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现状
随着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新的追求。除了对住宅的区位、朝向、面积、楼层、户型、价格等因素的比较和权衡外,小区居住的景观设计也颇受关注。因此,关注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空间已经成为目前开发企业的重要理念。但有些开发商一味地强调、追求视觉感官效果而忽视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未能真正深入了解和领悟景观设计的内涵要义。
(一)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当前, 许多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主要停留在绿化量的控制上,而对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缺乏细致的研究,对人们闲暇时间所需求的健康、娱乐、体育、文化等设施和活动场地及游憩项目研究不够。例如在有的居住小区,為了防止人为破坏园林绿地,在绿地的周边用一些带刺的铁丝、带尖的木条或竹条围起来,这样做很容易给居民带来伤害,特别是对一些年龄不大的儿童。多数住宅在设计上较多从环境的空间、形态组织上去追求变化,过于强调形式主义,从而使设计趋于表面化和图形化,缺少亲切、贴近的情感投入,更加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使人们不能更好的融入其中。
(二)忽视特色主题性的设计理念
以实际案例“龙川·在水一方”小区为例发现,小区景观设计大同小异,道路设施包括灯光以及人流交通都不能达到理想化,都有相应的弊端,小区缺少中心元素,没有内涵及主题感。现在有些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过分强调绿化的美化作用,大片草坪、大量整形灌木,只见草地不见树林,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化模式,这既没有体现其个性特征,也不符合居住景观的生态学要求。
二、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小区环境的设计和改善,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与人类存在共存的永恒主题。结合自然的设计就是尊重景观的地域性,保留、利用与再生场地中的景观元素和材料,并使它们发挥新的实用及审美功能,按生态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在物质建设之外,结合自然的设计也倡导一个全新的生态审美观,主张自然的野趣之美、真实的生态之美以及生态过程之美,并使之成为我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必要元素。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将更好地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要做到设计合理发展要遵循以下几个战略原则:
(一)生态优先战略
人居环境包括室内居住环境和室外居住环境两个部分。在室内居住环境方面,住宅规划设计中的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建筑物间距、宜人居住面积以及日照、通风、保温、隔热、隔音等技术规范指标,实际上也是生态指标。这是人居环境建设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而从美观的角度来看,人居环境审美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态美”,即健全的生态结构所表露出来的美感。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要指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资源。如节能、节水、节地等。节能,就是要采取有效的建筑物保温、隔热、通风技术措施,并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清洁能源。节水,要大力推行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少建或不建大草坪等费水项目。节地,主要表现在不搞大广场,不搞占地面积过大的别墅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讲的人居环境因素,或称环境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可以长期、持续地利用。例如,要有计划地批地,不要一下子把地用完。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是体现居住区本身层次的重要方面,它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需求,还要从环境景观的设计上考虑对人的真正关怀,挖掘和重视居住区人群的心理状态,要遵循整体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陆立颖.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2]孟兆祯,毛培琳,黄庆喜,梁伊任.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卢仁,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4]张晓燕.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5]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实际现状 篇4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种层面和多种意义构成的复杂的关系体系。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有多方面的评价标准与基本的要求, 正确把握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从教育的角度看,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由于大学生的单独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中小学生强, 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喜欢师生站在一个层面上, 平等的交流, 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千万不能采取“填充“式的教学方法。
从心里的角度看, 高校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师生间的认知和情感关系。师生间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关系表现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一致性和感情的融合。大学师生关系是成年人之间的关系, 双方的感情都具有一定的成熟度, 情感的互动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角色期待在大学师生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从伦理的角度看, 高校师生关系体现着师生双方各自履行自己道德义务的关系, 师生间良好的道德义务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人成才高度的责任感, 忠实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对教师的劳动和人格的尊重, 自觉的维护教师的声誉和威信。
由此可见, 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形成的由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所构成的体系, 高校师生关系是在这体系中主要围绕知识与信息传授﹑科学探索﹑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等方面展开的交往活动。
2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2.1 师生感情冷漠
高校师生情感冷漠是目前师生关系中最为凸显﹑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冷漠往往表现在师生情感交流上的缺失, 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和麻木等等。2007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教育版刊登出一篇题为《高校师生关系渐行渐远》的文章, 其中提到:“学生对老师没了敬畏感, 老师自身没了神圣感和使命感”。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教师忽略了与学生思想﹑情感交流, 采取的多半是“灌输式”的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毫无效率可言, 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台下的学生听着老师毫无激情的念稿, 也都表现出一幅麻木不仁的表情, 更别说去主动的与老师产生思想与心灵的碰撞。在“付成励事件”中, 师生之间感情的冷漠是导致悲剧最后发生的根源所在。
2.2 师生关系功利化
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的今天, 利益已经成为衡量事物的唯一标准, 师生的关系也不例外, 它已经被近乎商业化, 师生之间原有的围绕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关系, 已经转变为以利益为目的的相互利用的关系。在一些学生眼里, 教师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完成学业拿奖学金, 评优等等而采用的“工具”。师生关系功利化的另一种表现在于师生把交往变交易。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 师生关系也染上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一些学生感到能从某个老师那里得到好处, 就努力接近。如学生希望课程拿到好成绩, 希望获得奖学金﹑希望能做学生干部﹑希望能入党等等, 努力接近老师, 利用和老师拉关系来达到目的, 严重的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而一些老师也需要有能力的学生为其办事干活, 更有甚者利用学生的家长和其社会关系, 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前高校一些教师和学生把交往变成交易, 高校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
2.3 教师责任意识淡薄
大学是传播知识﹑探索科学的场所, 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是知识﹑思想和情感, 而不是物质利益或其他。通过调查显示, 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的威信主要来源于品行人格, 其次是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 最后是人生的经验。在学生最不愿意接触的教师特征中, 排在首位的就是品行不端,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教师的品行人格在学生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一个教师如果拥有了较强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 他就不难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 部分教师的责任意识堪忧。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放任自由的, 这也反映出一些教师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3 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自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以来, 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强调把人放在第一位, 从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理解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根本, 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在高校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他们担当着知识的传授和与学生沟通的角色, 为建设和谐的校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作为个体的”人“需要学校管理者的重视, 学校应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师待遇, 鼓励教师的个人发展,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肯定教师的成绩, 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关注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文化的接受者。他们处在较为被动和敏感的位置, 自信心不足和自尊心敏感都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更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 从而使学生在一种健康﹑自由﹑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说, 应该为学生营造出舒适的校园环境, 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情况, 制定出适合的培养方案。校方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2 创建和谐温暖的校园文化
师生关系和谐与否, 仅靠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是不够的, 还要借助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建设。高校应该创造缤纷炫丽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架起师生交流合作的桥梁, 增进友谊, 使之在轻松和自由的氛围中, 进行平等﹑开放和积极地交流与沟通, 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3.3 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因此“为师先当为人”,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就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修养,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品行端正的教师定能获得学生的爱戴。只要能够成为一名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 这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良好的影响,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就很容易做到。
4 结语
师生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特别是高校师生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更是其中一个热点问题, 如何将高校师生关系变得更人本﹑直接﹑有效, 并且使其能与教育理论实践相结合, 更长远地走下去, 这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关注和努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任重而道远, 希望通过这位同仁的努力, 使我们高校的师生关系能够发展到一个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张焕然.师生沟通技巧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实用手册[M]中国大地出本社, 2007
[2]郭康.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 (6)
[3]杨鹏.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和实际对策[J].中国商界, 2010 (12)
实际现状 篇5
1 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现状分析
在有关调查中发现,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农民的隐性负担增长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这些负担是农民负担主要集中的地方,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子女的教育费用过高
目前, 广大的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 中小学学生全面免除了学费和书本费, 还补了住宿费, 这些措施都会减轻农民负担。然而, 在农村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由于经费不足、师资力量大量流失等原因导致实施公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大幅滑坡, 为了保证子女的教育质量, 农民家庭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当地的私立学校就读。以六安市某镇而言, 一般的私立初中一个学期的学费至少需要1000元以上, 加上书本费、住宿费和其他杂费, 每年两个学期总费用至少得5000元。高中教育费用更贵, 平均一年至少一万元以上。如此之高的教育费用沉重地压在农民的肩上, 这也是当前农民负担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1.2 医疗费用超出农民负担能力, 养老体系不完善
在农村中, “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十年致富经不起一场大病, 导致农民对小病一拖再拖, 结果小病拖成大病, 大病的高额治疗费用, 让农民不堪重负, 使大部分农民放弃治疗。在一份农民主要负担的调查报告中, 超过70%的基层干部和农民都认为医疗费用是他们的主要负担。
在农村, 现代的养老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养儿防老是农村自古以来的传统。而现代在农村实行计划生育, 一个家庭一般要养活四个老人, 收入本来就不够高, 老人生一次病就可能花掉几年的收入。因此, 养老成了农民的另一大生活负担。
1.3 农资价格上涨过快
农民作为一个市场主体,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他们生产的农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 同时购进必要的农药、化肥、种子、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他们发现在农业税取消后得到实惠的同时, 这些产品的价格在大幅上涨, 有时涨幅甚至达到100%-150%。例如, 国家在没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之前, 国产的某复合肥品牌, 售价每包75元, 直补后每包猛涨到120元。磷酸二铵每包涨到130元, 碳酸氢铵每包由20元涨到32元, 每捆地膜由45元涨到69元, 玉米种由每斤2.5元涨到6元。其他农用物资包括农用工具以及浇水、耕地、播种等服务也大幅涨价。农资价格大幅涨价, 种粮成本成倍提高, 这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1.4 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农民现实生活中一个较现实的负担
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 农民灰色消费数额居高不下, 这在丧葬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农村, 一个农民办完一件丧事, 少则三五千元, 多则七八千元, 大大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在农村, 老人再世时子女对其不孝别人无动于衷, 但是死后丧事办得不隆重、不气派, 别人就认为是不孝子孙。因此, 农民在丧葬规格上盲目攀比, 搞得农民精疲力竭, 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较大影响。
2 解决农民负担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国取消了农业税, 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 但是未能真正地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负担重的实质是农村剩余产品在国家、集体、农民之间的分配不合理。农民所得的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少, 影响了农民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和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要减轻农民负担, 就要建立起降低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逐步解决这个长期困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应对策:
(1) 积极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免征农业税后, 对乡镇财政的影响主要是税费改革减少了乡政府的非税收入, 造成了乡镇财政的紧张。这样就导致乡一级的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减少, 公办小学和初中教学水平不进反退, 为了子女的未来, 农民只能把子女送到私立学校, 这样就变相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所以,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财政政权经费保障机制, 创新农村公共资金筹集机制。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方面, 特别是要把乡镇教师、乡村两级教育经费纳入县级财政公共预算, 这样, 不但乡镇一级财政压力将大为减轻, 而且将更好的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健全养老保险体系。由于新农合实施过程中筹资总额低、补偿金额少、自负费用多, 加之未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许多农民对合作医疗缺乏信任, 也缺乏健康投入和互助共济的意识。今后, 可通过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合作医疗, 发挥卫生部门行政管理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优势, 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为真正解决农民的“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确立科学的医疗评价体系。与此同时, 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转变观念, 积极参与养老保险体系, 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加强养老金的管理和发放, 使得这一新型的养老方式深入人心。只有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体系, 才有可能去除农民身上的两大经济负担, 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3) 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农资价格和日用品价格不正常上涨。在农业税取消后, 农资价格就以各种借口大幅度上涨,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成本, 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所以, 要注意防范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资价格上涨形成恶性循环、后者居上的情况出现。国家可对农资产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 采取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调节, 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相关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
(4)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文明简朴的新风尚。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但要增强农村的经济实力, 更要使农村的旧的风俗习惯得到改变。通过舆论媒体宣传简办婚丧嫁娶的好处, 引导农民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致富项目和农业生产上来。多在农村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逐渐改变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陋习, 形成现代化农村文明、简朴的风尚。
参考文献
[1]李铜山, 陈允仓.后农业税时代农民负担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州学刊, 2009, (1) .
[2]李瑞林, 陈新.取消农业税后西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 2009, (8) .
[3]王亚平.我国农业税减免后农民收支状况分析—对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田桥村的调查[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0) .
[4]孟凡菊.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分析[J].甘肃农业, 2007, (7) .
[5]王鹏程, 王树玲.关于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民负担分析[J].农业经济, 2007, (10) .
实际现状 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实际需求现状,对策
0 引言
目前, 我国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 一方面是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适用型专业人才, 非常短缺, 缺口很大;另一方面是一般销售人员无人问津, 大量积压。下面就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市场营销人才, 高职院校应如何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等问题作如下分析。
1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就业前景及职业特征
1.1 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最
需要营销而又最缺乏营销人才的时代, 它的需要来自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个性化和成熟的市场需求。评价一个企业经营优劣的关键标准, 无疑是最终营销业绩的高低, 而营销业绩高低又取决于该企业营销资源的实力———包括硬资源实力 (设施及资金等) 和软资源实力 (营销意识及营销管理能力等) 。后者取决于是否有一批理论扎实、技能娴熟、经验丰富、思路开阔和踏实勤勉的高级营销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人员是现代企业人才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状况来看, 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一方面企业大量需要市场营销人才, 连续若干个月高居人才需求之榜首, 而另一方面从劳动力供给情况看, 求职者最多的也大部分从事市场营销工作, 希望被企业聘用到市场营销岗位上去, 但为何供给与需求无法达到相互平衡呢?这里边的关键问题是人才结构与素质的差异问题, 即真正符合企业所求的营销人才十分稀缺, 而社会上大量供应的都是低水平, 简单操作的一般营业员, 可是这些人企业并不需要, 企业需要的是可以成为链条中关键环节的营销人才。
1.2 营销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展望
1.2.1 营销类人才供需比急剧拉大。营销人才难求已是劳动力
市场比较突出的供需矛盾, 而近期市场的供需差异就更能体现完全市场化导向的就业趋势发展。企业、商家为了扩大市场占有, 纷纷扩大销售人才队伍, 导致此类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很多求职者对营销岗位存在着“条件艰苦, 待遇起浮不定”的偏见, 不敢或不能持久地从事这个行业。随着营销产业的日益成熟和相关培训机制的日益规范, 新型营销将逐渐深入人心。
1.2.2 营销领域的“弹性就业”机会多多。由于市场营销行业就
业门槛相对较低,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就业越来越弹性化, 对于处于弱势的下岗失业人员和欠缺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们进行非全日制就业、弹性就业都是非常好的实践和锻炼机会, 相对于全日制就业竞争小而且形式更为灵活。从以往的社会招聘可以看出:选择弹性就业的应聘人员达成的就业意向率比普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率约高出了16%。随着就业形势不断变化, 求职者就业观念已适当地进行了转变, 从以往的“要稳定、要轻松、要面子”到如今的“找机会、求发展、求创新、求高薪”。这对于刚出学校而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 就无异于多了些竞争对手。
1.2.3 质量要求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 外资
进入政策的逐步宽松, 使得国外品牌不仅能在中国更方便地销售, 而且会给相当一部份本土企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 更多考虑的是精确的数据、科学的方法, 而不仅是某种感觉。而在这方面, 我国营销人的专业水准、做市场的能力和营销观念等方面, 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使营销类人才变得更加抢手, 因此营销人才的短缺也是一种质量上的短缺。特别是在营销行业是主要以业绩论英雄, 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要再短时间内取得比较好的业绩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表现在, 企业在招聘业务员时强调经验。而经验也成了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的一道障碍。
1.2.4 数量增加。这就决定了营销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
1.3 市场营销就业方向从近年营销专业毕业生反馈回的信息可
以看出, 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途径较为广泛。仅与营销密切相关的岗位就有:销售经理、业务代表、促销员、售后服务四类, 就高职学生而言, 营销岗位基本的可以概括为两类: (1) 销售人员。 (2) 市场营销管理人员。
2 用人单位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
从反馈信息和实际调查可以看出, 企业虽然对于营销人员的需求量大, 不仅是这个职业的市场容量大, 而且是因为营销职业的挑战性强, 对于人才的要求高, 企业营销人员流动性强造成的, 从调查结果看出, 企业需要的营销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应的基本素质, 更要具备相应的核心能力。总的看来, 企业要求营销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一定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一定的营销策划能力、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市场组织与管理能力, 同时, 多数企业还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与具体行业或产业相结合。
3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意见
根据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营销专业人员的培养上更应该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注重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进一步满足企业的需求。具体地:
3.1 明确培养目标与正确定位培养规格高职教育必须培养可
从事商品销售、市场开发、市场调研、企业经营策划等营销业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 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经营一体化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为原则, 对培养规格进行定位。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包括基本规格和知识能力结构。基本规格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体育素质, 这些都可按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执行。而知识能力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
3.2 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是专
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布局, 根据大学学科门类标准统一规划, 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着重视基础课程, 加强主干课程, 扩大选修课程, 增加行业知识课程内容,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 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 进一步进行课程的整合, 重点注重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考试方式, 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3.3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
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 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高等。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 切实加强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 认真安排, 从严要求, 严格考核检查, 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 密切与企业的联系, 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 参与企业的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 把教学活动与企业的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3.4 加强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
体制, 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 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功能, 以基地为基础,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同时, 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应该成为毕业实习的基地, 更应该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训练基地, 因此, 在校外基地的建设上应该立足本地。
实际现状 篇7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及音乐为一体, 以健、力、美为特征, 以增进健康, 培养正确的身体形态, 塑造美好形体为目标, 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它分为健身健美操 (又称大众健美操) 和竞技健美操。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 由于其易学易普及的特点, 男女老少都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意愿选择练习健美操, 目前, 其已渗透到居民活动各个方面, 在社会上健身运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及作用。
较之其他体育项目, 健美操特点鲜明。首先, 其具有健身美体的实效性、健心娱乐的群众性和节奏鲜明的时代性。所谓健身美体的实效性, 指的是健美操在全面锻炼人体的基础上, 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如:腰腹健美操, 胸部健美操, 形体健美操等, 这使得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同时又进行了身体形态的修正。这种健身美体的实效性正是当代人对体育锻炼的选择与追求。健身娱乐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人们锻炼过程中接受美、享受美、与表现美的愉悦, 是健美操所带来的一种情感体验。而节奏鲜明的时代性则指健美操必须在音乐伴奏下练习。一般健美操的配乐取材于节奏感鲜明且强烈的现代音乐或特点鲜明的民族乐曲, 这使得健美操展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韵律感, 人们在锻炼中容易激发情绪, 振奋精神。快速鲜明的节奏, 热情奔放的情绪, 充满活力的动作, 这些健美操的特点存在着与时代相吻合的特色, 这也是健美操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其次, 健美操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 增强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功能, 发展身体的柔韧、协调等基本素质, 还对矫正不良的身体姿势、培养健康的身体形态有积极作用, 塑造形体美。最后, 由于健美操的音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性质, 这对于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良好的风度、性格和品德、陶冶美的情操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 健美操锻炼已经深入到我国各级别学校身体健康锻炼之中, 教育部甚至为了中小学健美操编写了专门的教材。然而在实际中, 中职卫校中却鲜少有学生会跳健美操, 他们大多都停留在听说的阶段, 对健美操并没有过多的了解, 更不用说亲身参与到健美操训练中。那么健美操为何在中职卫校会遭此冷遇呢?
二、健美操在中职卫校实际体育教育中地位不足产生原因分析
(一) 教师非专业性、老龄化、技能单一的原因
首先, 体育教师的非专业性是造成健美操在中职卫校体育中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 在大部分中职卫校中, 仍有体育教师是非体育专业毕业的, 有些是从部队出来的退伍军人, 有些是学校富余的其它专业教师。他们从未经过任何培训, 仅凭对体育的某个项目有些爱好就可以担任体育教师。而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 体育课无非就是带学生玩玩、跑跑步、打打球, 他们或许看到了体育课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 却忽视了体育课在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体育课应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而健美操就是最适合终身体育选择的项目之一。
其次, 体育教师的老龄化也对健美操在教育中的普及构成威胁。在中职卫校里, 大部分教师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任教, 并且绝大部分教师都为专科学校毕业生。那时的健美操还没有在全国各地高校中普及, 教师自身没有这个基础。因此在教学时也就没有健美操教学的意识和思想。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动作不够协调、姿势不够优美, 也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而且大多数中职卫校对体育的态度冷漠、体育教师的待遇比较低, 这也挫伤了体育教师们再学习的热情。
最后, 教师技能的单一性也使得健美操很难在中职卫校体育中普及。大多数体育教师只有一两个较擅长的运动项目, 在教学时都是以自己的专长为主。他们在面对自己较熟练的项目时, 教学可以驾轻就熟, 课堂效果马马虎虎。但是在面对自己不是很擅长的项目时, 就不尽如人意了。特别是在中职卫校里, 体育教师多数为男性, 而男教师一般都是爱好球类的。因而忽视了其他类目健美操的教学和运用。
(二) 学校管理者及班主任的原因
在学校的原因里, 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对健美操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学校管理者
中职卫校的很多管理者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不高, 他们对体育课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范围。他们认为体育教育是排在学校教育中的底层, 只要能够保证有体育活动能增强学生体质、增强他们的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对于体育对智力、对创造性等其他方面的作用, 中职卫校的很多管理者是看不到的。因此, 在他们眼中, 健美操只是一种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行列之中。
2. 班主任
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已有些年头了, 但中职卫校里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魔爪, 中职卫校体育仍是一门边远学科, 此时, 班主任在体育教学中,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们仍然一切以中考或高考成绩为最终奋斗目标, 忽视甚至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要求。中职卫校的很多班主任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而且谁都可以教。并且他们认为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接触过多的体育项目, 因为若是某一体育项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就会对该学生的学习、班级的学风造成严重的破坏。更有甚者根本不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多活动, 他们认为上完体育课, 学生就难以静下来听接下来的课了。班主任对待体育课、对待健美操的这种态度使得健美操教学在中职卫校中很难开展。
(三) 学生原因
造成健美操在当前教育中的地位的原因中, 很重要的便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了。
首先, 学生对健美操运用的认识和了解不够。虽然健美操传入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而且发展的也很迅猛。但在中职卫校很多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都不正确。例如, 作为一名中职卫校的体育教师, 当我给他们上健美操课时, 有学生却对我说:“老师, 我已经挺瘦了不需要减肥的。”这表明在中职卫校的学生心中, 健美操只是一种减肥项目, 对健美操的健身、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等其他功能还未充分了解。在他们的认识里, 从来就没有通过健美操来展现自我、提高自信、丰富自己课余生活的想法。
其次, 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爱好的差异。
男生好动而女生好静, 这是公认的男女中职卫校生的性别差异。因此, 大部分男生喜欢一些带有冲撞性和格斗性的项目, 如篮球、足球等, 而女生则更多的喜欢一些活动幅度小能够展现肢体优美弧度的运动, 如游戏、广播体操项目等。在中职卫校中, 男生更偏向一种激烈的运动方式, 对于健美操则被认为是“只有女生才要学的”体育项目。
三、提高健美操在中职卫校实际体育教育中地位的策略
(一) 提高中职卫校体育教师素质
加强非专业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能力, 提高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及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同时也要加强专业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 与时俱进, 适应知识结构的变化, 促使他们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
(二) 加强学校管理者及班主任对体育教育的认识
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不能把体育看成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 而应该认识到体育对德育、智育、美育等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 由于人们体育意识淡薄, 对学生的体育培养不够, 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体育爱好。他们中很多身体素质因此变差, 慢慢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性格特征。而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和班主任却没有认识到一些具有时代性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 还可以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 陶冶学生情操, 锻炼意志,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组织纪律性。因而体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提高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识
众所周知, 中职阶段是学生进行职业培养的第一步, 使学生未来迈入职场的前期培训, 他们对新事物的掌握和接受能力非常强。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特点, 加强中职卫校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理论介绍, 让学生认识健美操的特点及锻炼价值。通过一些影视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经常表演一些富有激情的套路动作来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 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介绍和表演, 提高学生对健美操中“美”的认识和追求。让他们了解健美操的特征是健、力、美。教师应将这些美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体会到健美操运动中的节奏美、肢体美、自信美、表情美、奔放的性格美, 最重要的是体验健康美, 使学生从内心感觉到美的存在。这样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品德也有积极意义。
总之, 健美操作为一种教学项目早已出现在各级别学校中。但是实际中, 中职卫校目前对健美操的认识和了解还是明显不足, 健美操对中职卫校生的好处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若想让健美操在中职卫校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 还需要班主任、学校、甚至是社会的关注及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其飞.浅析健美操在中职卫校开展的必要性[M].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年11期.
[2]吴亚明.中职卫校忽视体育问题值得注意[M].湖南教育, 2008年Z1期.
[3]李慧娟.浅析健身健美操对学生身心的影响[J].体?音?美, 2006.11.
实际现状 篇8
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林口县农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第一, 防火意识淡薄、知识匮乏。人口居住偏、远、散, 群众普遍受教育的难度很大, 消防管理相对滞后, 消防宣传工作难以到位, 致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消防知识缺乏, 消防法制观念不强。在工作生活中发现, 农民大多数存在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或意识淡薄, 更别提掌握和了解基本的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方法等消防安全知识。
第二, 制度不落实。农村防火公约和其他有关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 未能真正落实。主要体现在消防工作体制不完善, 责任制流于形式, 未实行消防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不健全考核和奖惩, 难以形成消防安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自觉行为和一级抓一级的消防工作体制、氛围。
第三, 房屋耐火等级低, 抗火能力差。由于林口县农村经济仍欠发达, 很多农民没有足够资金建造砖混结构住宅, 一些农村住宅的梁、檩、椽子、门窗等都是木质的砖木结构或木结构, 农民的牲畜棚都是木结构用房, 耐火等级极低。
第四, 用火随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 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妇孺, 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缺乏基本的防火常识, 做饭多是用柴草和秸杆, 柴草堆放以及灶台、烟囱的设置随意, 烟囱紧靠可燃屋顶、柴草, 烟囱直对上风方向, 大风天气易形成烟、火倒灌。加之农民防火意识淡薄, 乱丢烟头火种, 乱倒炉灰炉渣等行为较为普遍, 危险性较大。
第五, 用电不规范, 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老化现象严重。虽然农村已实施了电网改造, 但改造不尽完善, 进户线以后的电气线路都没有更新, 绝大多数农民家里的电气线路自用上电以后就没有进行过改造, 加上农民安全用电知识缺乏, 电气线路火灾隐患严重, 线路老化、线芯裸露, 电线接头多、接触电阻较大, 接头松动, 电线接触不良。
第六, 生产、生活易燃、可燃材料的缺乏管理。农民主要以农作物秸秆、柴、草等为生活燃料, 对柴草、鞭炮等易、可燃物的存放不合理, 极易引起火灾。大多数农民在屋檐下堆满生活用的干燥柴草, 柴草间与住房相邻, 甚至将柴草堆放在住房和灶房。
二、林口县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第一, 建立健全乡镇、村、组消防安全管理体制, 严格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 形成县、乡镇、村、组四级管理网络。避免工作目标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的发生。让各职能部门真正清楚农村消防工作做什么、如何做, 增强理性认识, 避免走弯路, 减少工作盲目性, 切实从思想、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
第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防御火灾的能力。职能部门要逐步将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结合农村扶贫开发、旧房拆迁、新村建设同步实施。乡镇也要把村民住宅及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总体规划, 并与风貌改造同步实施。重点要针对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房屋建设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乡村, 有计划地实施改造, 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标本兼治, 牢牢把握住火灾发生的源头关。
第三, 发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能, 使消防监督向纵深推进。农村地广人稀, 但消防监督人员严重不足, 农村消防安全“失控漏管”现象比较普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要求, 把公安派出所作为乡镇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导力量可以弥补这一问题。
第四, 加强火灾隐患整改, 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火灾隐患突出, 整改投入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一是抓住农村电网改造的机会, 彻底更换陈旧老化的电气线路, 重新规范敷设电气线路, 杜绝乱拉乱接现象。二是加强火源管理, 改变不合理的用火习惯。农村生火做饭、照明、焚烧垃圾等明火使用比较普遍, 改善用火条件对预防农村火灾意义重大。
第五, 加强消防宣传, 做到家喻户晓。消防宣传是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催化剂。没有宣传, 农民的自觉性、主动性无从说起, 通过宣传, 让群众支持, 理解农村消防工作, 达到大家共同参与的目的。一是通过学校的宣传教育, 把农村消防工作带入社会、带入家庭, 以点带面, 坚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中, 组织师生适时进行火灾自救和逃生训练, 形成“一个学生教育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清明扫墓祭祖期间、春耕垦荒烧荒期、夏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期, 根据不同时期消防工作特点, 有针对性地宣传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方法, 有效地抓好重点时期的消防工作。三是设定群众咨询点, 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手册, 张贴通俗易懂的画报, 制定固定的宣传标语, 做到警钟长鸣。
第六, 制定防火公约, 建立农村防火工作长效机制。防火公约一般由村民讨论并在村民会议上通过而形成, 由村民委员会监督执行, 村民有遵守公约的义务。将它作为村民在消防安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规范。防火公约的内容一般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 掌握防火、灭火基本知识, 管好生活用火,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教育儿童不玩火, 防止吸烟酿成火灾, 如何管理野外用火等。
摘要:黑龙江省林口县是农业大县, 辖区面积7185平方公里, 所辖林口镇、龙爪镇、古城镇、柳树镇、刁翎镇、三道通镇、莲花镇、五林镇、朱家镇、青山乡、奎山乡、建堂乡、辖12个乡镇、200多个行政村屯, 人口总数44万人, 农户8万户, 农村人口33万。目前, 林口县的农村防火工作仍然比较落后, 是整个消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农村火灾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为创建“平安林口县、和谐林口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