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研究

2024-09-20

实际研究(共12篇)

实际研究 篇1

1实际利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法运用的第一步就是合理确定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其本质是双方共同约定并接受的利率水平, 是债权方的内部收益率、债务方的资本成本率。

2摊余成本的含义与计算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笔者认为, 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债权或债务的本金。企业对债权债务初始的本金为债权人实际借出的款项和债务方实际筹集到的款项, 即初始确认金额。由于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的不同, 形成了每期的调整摊销。这个摊销额实质上是按复利的计算方法形成的“利息转为本金”从而增加的本金的金额, 减去按单利的计算方法收到的利息和本金从而减少的本金的金额, 所形成的本金的增减额。

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概念, 在摊余成本不断调整的过程中, 实际的利息总是根据计息日的本金金额进行计算, 通过实际利率法所计算的利息是企业投资或筹资实际应当获取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 摊余成本也是企业实际享有或承担的债权或债务, 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能更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 帮助有关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分析决策。而直线法并未考虑企业的实际资金情况, 计算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损益存在差异, 实质上遵循的是收付实现制。

3实际利率法的实际运用及计算分析

本文通过注会教材上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两个例题, 具体说明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一次还本付息情况下实际利率法的计算原理。

[例]20×0 年1 月1 日, XYZ 公司支付价款l000 元 (含交易费用) 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 年期债券, 面值1250 元, 票面利率4.72%, 按年支付利息, 本金最后一次支付。XYZ 公司将购入的该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为此, XYZ 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根据债券估价模型进行计算债券的实际利率。

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 则可列出如下等式:

59× (1+r) -1+59× (1+r) -2+59× (1+r) -3+59× (1+r) -4+ (59+1250) × (1+r) -5=1000 (元)

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折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下,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利息调整金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 每期的利息调整摊销=实际利息收入—应收利息。

由于债券的实际利率大于债券的票面利率, 企业所要求的实际利息收益大于该债券的票面利息。若以票面价格购入债券, 企业以后年度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小于实际要求的收益水平。为弥补以后年度的损失, 使双方最终都能按共同约定的利率公平合理地支付利息费用或获得利息收入, 企业以低于债券的票面的金额购入, 折价应当在以后会计各年度进行摊销。企业将每期收到或应收的利息低于实际的利息收益其差额部分应当作为重新投入被投资单位的本金, 在下一会计年度也应视为本金计算利息, 逐期增加摊余成本, 把每个年度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的利息收益确认为投资收益。至债券到期时, 摊余成本恰好等于面值。

具体的会计处理为:借:应收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两者之间的差额>。

在上例中, 假定XYZ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 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 将债券到期时利息和本金一并折算为债券的当前价值。设XYZ公司所购买债权的实际利率r, (59+59+59+59+59+1250) × (1+r) -5=1000 (元) , 得出r=9.05%, 大于票面利率。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折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情况下: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利息调整金额-累计计提利息-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每期的利息调整的是按照实际应收利息大于应计利息的差额。因为在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 分期计算的应计利息, 并没有实际收到。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 未收到的实际利息收入实质上是投资者对债券发行方的追加投资, 这部分利息转化成为了债权的本金, 同样应当在以后期间计算利息。应当在每期期初的摊余成本中加入未收到的实际利息收入作为期末的本金进行利息计算, 其计算所得为企业的投资收益。

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时, 应当: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两者之间的差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实际研究 篇2

利用在某型飞机载荷谱编制过程中提出的比较损伤计算方法,通过统计大量的外场飞参数据,分别按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研究了飞机在实际飞行使用过程中比较损伤的分布规律.研究结论对于飞机疲劳载荷谱的.编制,提高结构疲劳试验,耐久性/伤容限分析的可靠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陈亮 刘道庆 隋福成 CHEN Liang LIU Dao-qing SUI Fu-cheng 作者单位:陈亮,CHEN Lia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5)

刘道庆,LIU Dao-qing(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军事代表室,辽宁,沈阳,110034)

隋福成,SUI Fu-cheng(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5)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特殊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有了精彩的情境,学生就能绽放问题情境的全部美丽(情境的趣味性、问题性、应用性)。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设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可见情境过后问题的呈现带给学生无穷的挑战。疑问是课堂教学美的升华,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二、善于处理教材,让教材焕发生活气息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体验生活过程,发现数学问题

几乎每个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不妨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寻找身边的数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会学。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们不仅说出了一些常见的:树叶的形状、松树的形状、圆、长方形,甚至一些我们平时很少见到物品也收集来了,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孩子利用轴对称知识,剪了很多漂亮的窗花,来装点教室。这样利用学生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对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里的日常事件固然是简洁和简约的,但这简洁和简约不等于简单和单调,更不等于机械和僵化。孩子们对现实生活是充满疑问的,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践生活中的问题。孩子们脱离生活实际,他们就难于参与。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的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平均数实际应用研究 篇4

一、平均数的含义

1. 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均值,用表示。

设变量X1, X2, X3,…Xn表示对随机变量X进行观察所获得的n个观察值,n为观察值个数 (样本容量) ,则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1]如下:

可概括为:

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1) 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的方法

当一组原始数据数目不多时,可以把原始数据直接代入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2) 根据频数分布表计算的方法

当一组数据数目较多时,可以把这些数据先分组编制成频数分布表,然后利用频数分布表来计算平均数的近似值。计算方法是:把各组组中值乘以各组频数,求其总和,再除以总频数,即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近似值。计算公式[1]如下:

在这里,X1, X2, X3,…Xk表示第1组到第k组的组中值;f1, f2,…,fk表示第1组到第k组的频数;Σf=n。

二、平均数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 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计算平均数时要用到每个数据, 所以它对数据的变化比较敏感, 通过它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 可以说它是一组数据的重心。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若应用不当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目的。

1. 平均数的抽象抹杀了现实的差异性

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平均的过程中它抹杀了大千世界的千差万别。如2008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中国《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披露2007年全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 932元,比上年增长18.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6%[3]。对此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媒体有报道、网上有讨论,许多人都认为有关部门在粉饰太平,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其实,这个数据无疑是真实的,它是依法统计和依法发布的,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社会公众之所以不接受的原因出在“平均”上。在面对收入水平差异悬殊的情况下,只给一个平均数,其差异就在这样的平均过程中被抹杀掉了,很可能一个高收入者会填补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低收入者工资水平的缺口。现在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工资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他们一人工资的变动就会影响到很多的普通老百姓。

2. 只说平均数所能提供的信息可能很有限

平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可能会掩盖少数极端值对结果的影响。在个别的数据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平均数”代表数据整体水平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个别极端数据是会对平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有一家高考补习班,学员只有5人。开班一个月后,其中一位学员的模拟高考考分,从原来的360分上升到460分;而另外4位原来考分在450分左右的学员成绩几乎没有什么提高,有的成绩甚至还略有下降。结果该高考补习班开始大打广告,说“全体学员平均每人一个月提高20分”。广告说的完全是实话,但它却掩盖了大部分学员的考分提高不多的事实。

又如,有一个考生在数学考试中考了55分,回家禀告父母时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平均才47分,而我考了55分,比全班平均分高出8分”,这样既避免了被父母责怪,又做了一回“诚实”的孩子。在这里完全回避了“全班及格人数超过一半、最高分的同学考了99分,以及有几位考鸭蛋的同学”的事实真相。

3. 特殊情况下的平均数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 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如果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变动方向相反、幅度相同,其结果可能是被认为该组数据没有发生变动。

例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某厂生产的手表质量时, 检查人员随机抽取了10只手表, 在下表中记下了每只手表的走时误差 (注:正数表示比标准时间快, 负数表示比标准时间慢) , 若用这10只手表误差的平均数来衡量这10只手表的精度,得出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解:[ (-2) +0+2+1+ (-3) + (-1) +0+2+4+ (-3) ]÷10=0÷10=0

从这个平均数看, 仿佛这10只手表走时非常精确, 没有误差, 但实际上有8只手表存在着误差, 使用平均数掩盖了该批手表存在误差的事实。

在统计上要用一个数值代表总体的一般水平,通常只能用平均的方法,而平均又必然会掩盖差异。从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可以沿用统计的方法,在计算均值的同时计算方差,用前者反映一般水平,用后者反映差异程度,但这样的计算是应该出现在论文或分析报告中的做法,而不适合面对社会公众使用。为此,有人提出采用中位数、众数替代均值来反映平均水平。

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择

在个体水平大致平衡或差异不太大时,平均数往往最能说明问题;若在个体水平差异很大时,用中位数或众数更能说明问题。因为在个别的数据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平均数代表数据整体水平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个别极端数据会对平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中位数和众数的影响则不那么明显。所以,这时用中位数或众数来代表整体数据更合适。即:如果在一组相差较大的数据中,用中位数或众数作为表示这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往往更有意义。

1. 用平均数评比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

为了鼓励学生在校勤奋学习,形成班级与班级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气氛,许多学校都在期末考试后开展优秀班级评比和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活动。通常都是计算出各班级所有考试科目的平均分数,将平均分靠前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平均分靠前的学生评为“一、二、三等奖学金”获得者。以平均成绩作为优秀班级评比和奖学金评定标准得到了很多学校和学生的赞同和肯定,因为总平均成绩比单科成绩更能全面的反映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也能更好的体现一个班级的整体水平和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用平均数给运动员评分

在很多体育比赛中,如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等项目,通常都是把多个裁判员打的分数进行平均,用平均分数作为获奖名次的依据。当然,有些时候还在“掐头去尾”之后才进行平均,这种方法也叫做“裁减平均数”[4]。裁减掉两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扣除一个最高分、扣除一个最低分,再用剩下的数进行平均,可以排除少数极端值的影响,保障评分的公正。

3. 用中位数更能说明收入水平

在物价涨幅攀升的时候,对职工的收入水平,只提供一个“平均数”会掩盖很多的问题,不久前网友创作了这样的打油诗:“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人人都是张百万。”对于这样的问题,不是“平均数”的错,也不是统计学的错,统计学中就有现成解决的办法,就是计算“中位数”。以一个101人的企业为例,把所有人员年收入从大到小排列,正中间的一位,即第51位的年收入就是这家企业年收入的中位数。打油诗里的“张村”个人财产中位数是“零”。这个时候平均数不能说明的问题,中位数就说清楚了。在现实生活中,像身高、体重之类的数据,基本满足的是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人是“平均数”以上,一半的人在“平均数”以下,“平均数”基本上就等于“中位数”。但是对于收入之类的情况,由于有一部分人特别富有,是亿万富翁,是千万富翁,是金领,是高级白领,他们的收入比普通人多得多。导致了收入如果从平均数上看的话,肯定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在“平均数”以下。在这里,中位数往往更能说明问题的本质。

4. 用众数来选择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由多数人从众多答案中选择一个的情形,一般都利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在统计出所有提议及相应票数的情况下,看各票数的众数是否超过总票数的一半,如果众数超过了总票数的一半,选择的最终答案就是这个众数。但由于众数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了双众数 (两个众数) ,可对这两个众数采用抓阄、抽签或投掷硬币等办法选出最终的答案。

又如,为筹备班级的联谊会, 班长想通过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民意调查来最终决定买什么水果, 那就只能由调查数据中的众数来决定了, 因为各种水果喜好人数的中位数或平均数都没有什么意义。

平均数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甚至习以为常。但我们平常并没能仔细研究它究竟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一经认真评味,便会觉得它大有学问。

参考文献

[1][2]陶靖轩, 刘春雨, 等.应用统计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

[3]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中国社会保障网http//www.cnss.cn/xwzx/jdxw/200805/t20080521.

实际研究 篇5

1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弊端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辅导作用。所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学习数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教学效率事半功倍。那我们来看一下现今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数学学习过于枯燥

学习数学需逻辑思维发达,抽象思维良好。,面对枯燥的数字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渐渐地就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启蒙教育相当重要,面对一堆没有艺术性可言的数字,增加了老师对语言艺术的挑战力。没有较高的语言水平,是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

1.2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

老师教学往往采用灌输方式,学生机械接受。,加上老师指导方法不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老师的姿态一直高高在上,学生面对老师只有敬畏,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数学兴致不高,更不用提积极学习。

1.3课堂缺乏趣味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尚有一颗童心,好玩、喜欢热闹是他们的天性。但是老师大多古板,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认为学生认知能力和自身约束力差,通常不会采用这种开放式课堂教学。殊不知,学生在积极向上的.轻松环境里更容易吸收知识。古板教学方式减少课堂趣味,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教学素材里的知识。死记硬背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学生通常只能掌握表面知识,不知道深入研究,获得进一步发展。被动的、没有趣味的学习方式从来不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弊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质量迫切要求提高。低年级数学在小学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改变教学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加快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针对现今数学课堂暴露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一些方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提问,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只能让他们发挥好奇心,主动发现问题,同时培养问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可以进行情景创造的教学方式,将问题融入到生活中,这样一来,学生理解问题就容易得多,增加学习信心。情景创造是较为锻炼学生提问能力的好方法,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场景,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自己提问,其他同学回答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老师可以从旁指导,引领学生进行情景创造,当然,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通过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可以看出环境教学的重要性,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创造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变近,减轻老师对学生的压迫感,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学生会大胆提问,学到更多知识。老师可以创造激励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比,记录学习档案。在教室里评出最佳自主学习奖,最佳发现问题奖,等等。获奖的同学将继续努力,保持自己的学习水平;没有获奖的同学将卯足精力争取下一次获奖。这样学生会畅所欲言,开动脑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2.3合理引导学生提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产生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老师要循循善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该由老师替学生提问出来。小学生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学习数学,关键靠老师正确引导,一步一步发现问题。课堂上,学生提问的问题,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但是追其根源,大多相似,这时就需要老师筛选问题,整合统一有代表性的告诉学生。

2.4提高职业水平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关键时刻还要靠老师。老师要加强课程学习,积极吸收现代化教学方法。可以向优秀老师请教,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网络发展已经相当发达,只要是想找,网络都会给出满意答复。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对于学到的知识要不断反思,得出正确的结论,应用到教学中。课堂结束后,回忆一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看看学生的反应,再总结一下教学力度,有欠缺的地方下次改善,争取形成良性循环。只有不断的学习,反思,才能总结出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

3结语

房屋构造中的实际设置问题研究 篇6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有些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房屋构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由于房屋设计在向着多样化现代化发展,房屋的构造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施工设计人员在设置房屋构造时,对于过多的设计要求可能会出现漏项错项的问题,需要多加注意。下面我们以生活中常见的砖混房屋和砌体房屋为例,介绍房屋构造中的设置问题。

砖混房屋构造设置

1.砖混房屋概述

砖混房屋是利用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部分承重的砖混结构建筑。这类建筑通常选材都很方便,施工环节简单,工期一般较短,造价通常较低,在我国的建筑设计施工中被廣泛的应用。

2.砖混房屋中的圈梁设置

在建筑物上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水平梁就是圈梁,主要设置在基础墙和楼板的位置,主要作用是加强墙身的稳定性和房屋建筑的整体刚度,预防地震开裂问题。具体的设置方式和房屋的楼层以及地基状况有关。

普通的基础圈梁可以参照有关部门下发的建筑建设规范进行设置。

楼盖圈梁的设置方式在不同的房屋中略有不同。隔层设置的圈梁在宿舍或是办公用房屋中,只要房屋层数超过4层,墙壁厚度不大于0.24m,就可以增设一定的数目,工业用房屋可以采用隔层设置;当房屋中有比较大的振动型机械设备,可以采用每层设置的方法;建造多层的房屋时,要在顶层设置一道圈梁,办公用房屋或是宿舍还应在檐口标高的位置加设一道。此外,当涉及到防震设计时,还要在外墙和纵向内墙都设置好圈梁,横墙为8或9度的也要设置圈梁。

圈梁的具体构造要尽量形成封闭的圈,和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若是出现门窗类的洞口,则要在上部增加附加圈梁。圈梁的宽度设计与墙壁厚度有关,当墙厚超过0.24m时,圈梁宽度不能超过墙厚的2/3,当墙厚小于0.24m时,则与墙厚相同。全亮的高度应在0.12m-0.18m之间,配筋要在 以上。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大于C15,钢筋的级别一般选用I级别,混凝土的保护层设计为15-25mm之间。

3.砖混房屋的构造柱设置

一般来说,构造柱都是设置在构造比较薄弱或是预应力容易集中的位置,对地震震害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要加大截面尺寸,施工前应先砌墙,圈梁的钢筋要放置在构造柱钢筋的内侧,将构造柱用作圈梁的支座。构造柱与墙体连接的部位应砌成特定的规范形状,沿墙壁高度在一定距离间隔处设计好拉结钢筋。构造柱需要和圈梁连接起来,若是遇到隔层设置的圈梁则要在没有圈梁的楼层加设配筋砖带。

构造柱的纵筋为了抗震应该设计为,特定时要采用 。建造时首先扎好钢筋,然后砌筑墙体,最后再浇筑混凝土,纵筋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出现滑移的现象,可以改用变形钢筋。构造柱的箍筋的间距不能超过0.25m,特殊情况下要小于0.2m,在构造柱的上下端面可以分布密集一些。

以某建筑为例探讨砌体房屋构造设置问题

1.某砌体结构建筑概况

通常来说,建好的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或是没能起到应有的抗震作用都是因为施工时并没有设置好构造柱。例如某建筑刚建好不长时间,就因为当地的一场小型地震出现了墙壁裂缝的现象。该建筑在建设时,也是按照同类结构的房屋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空旷且房间较多,立面有较大的窗户,采用粘土砖砌体结构的构造柱,与横墙结合成一体,而没有横墙的部分则设计了独立的钢筋混凝土柱。整体来说,造价不高也很实用,但是由于房屋开裂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企业和业主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于是事故发生后,负责人对该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找出了构造柱的设置问题。

2.该建筑构造柱的设置问题

构造柱设置过多,在7度区通常是三层以上才会设置,但是该建筑却设置了很多,不符合规范;

7度区和8度区的某些位置如山墙和内纵墙的交接处没有设置应有的构造柱;

在有洞口和大房间的两侧墙的位置没有设置构造柱,按照规范应该着重加强。大房间较多的时候应该在两侧的横墙加设构造柱,但是该建筑只在外纵墙和横墙的交接处设置了,内纵墙和横墙的交接处却没有设置好应有的构造柱;

楼梯和电梯的两侧墙体、楼内的中间走道、不对称的墙体两端都应该设置构造柱,但是该建筑工程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忽视了这些位置;

3.结合例证分析构造柱的设置方式

首先,在设计构造柱时要严格遵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若是出现了规范上并没有写明的问题,则要遵循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或是参考以前的类似经验进行设置;若是遇到没有横墙的建筑,则要综合考虑两墙之间的距离,若是距离过大稳定性较差,就应该增设构造柱;每层之间的构造柱要保证能够彼此错开;另外需要考虑的是,虽然构造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墙体的变形能力,起到抗震作用,但是并不是构造柱越多越好,而是要按照规范进行正确的设置。

结语

建筑工程师在设计建筑房屋的构造时应严格遵守规范,并参考实际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保证房屋的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地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市工业学校)

医院档案工作实际利用效益研究 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效益

医院档案具有特殊性, 其在满足自身机构需要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院档案管理包括医院文书档案、医疗业务档案、病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涉及医院行政、人事、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医疗文书利用等方方面面, 为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医政、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和支持。

医院档案本身的社会属性以及医疗机构本身的公益特性决定了医院档案的价值, 为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医政、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和支持 (1) 。要想从中获取效益, 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 如果医院档案没有充分被利用, 那么也失去了保存价值。

一、医院档案利用效益

(一) 医院文书档案的利用效益

医院文书档案是医院发展史的记录和承载, 档案记载着医院的成长历程。档案归建来自医院各部门各科室, 它包含医院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的重大决策、重要发展变化、重要人物事件。通过调阅分析档案资料, 我们可以汲取经验、纠正错误, 从而少走弯路, 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正确决策, 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 医院文书档案可以协助医院相关部门编写院志、年鉴, 为利用者提供多层面有效的信息 (2) 。

(二) 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效益

医院档案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 很多科研成果甚至于重大发现, 都来自于医学者对医院档案的推理、分析和统计。在临床教学研究中, 医院档案作为医学信息资源的信息库, 具有信息可靠、信息量大、来源于实践等优点。医院档案是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信息平台, 若能充分利用, 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发展, 并能汇集更多的群众。

(三) 医疗质量及安全利用效益

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业务档案管理, 业务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是医院医政管理的难题。病历档案作为医院档案的一部分, 是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反过来对病历档案的讨论、分析和质控是医务工作者获得经验教训, 改进医疗服务流程的重要手段。同时, 对于医院重大纠纷的处理、医疗差错的汇总统计、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分析等等, 都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四) 社会利用效益

医院档案还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信息服务, 医疗费用报销、医疗保险取证、卫生执法取证等都需要经医院档案调阅及复印来核证,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重大疫情经验总结、重大卫生应急信息反馈等也需要医院档案信息的支持。通过对医院档案信息的汇总分析, 能够为卫生事业决策者提供经验依据和教训借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 医院档案在社会利用效益方面的作用会更加强化。

二、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管理者对待档案管理的意识需要转变

应当说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管理者, 对档案管理是十分重视的。但是为什么大家还会认为档案管理没有获得足够的地位呢?个人认为主要是管理理念出现了偏差、观念缺少更新导致的, 大多数医院的领导者并没有发现医院档案承载的信息, 能够为医院、为社会带来实际的利用效益。国内医院普遍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缺乏人力、物力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只要能完成报表和年报, 不会去调动医院档案利用积极性。一些医院只是为了应付评审检查才突击建档, 使档案管理工作浮于表面, 很难发挥档案的利用作用。

(二) 信息利用程度低, 档案价值有待发掘

长期以来, 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在行政、从属的地位, 对档案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重“藏”轻“用”, 对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广泛的宣传, 因此使单位员工对档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而且很少有人提出对历史资料进行二次整理、开发以及利用, 使档案变成了一堆废纸。以上是医院内部档案利用程度低的表现, 延伸开了, 医院间的经验交流和技术交流同样需要档案信息支持。

(三) 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因为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足, 导致了档案管理的制度落实不力。档案管理混乱不成体系, 各个科室、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是目前各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医院文书档案、医疗业务档案、病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特种载体档案都由各对口部门自行整理和管理。档案信息间有交集也有距离, 信息不能顺畅相通。很多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 虽有制度, 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 这样严重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档案管理制度职责的考核不严, 缺少统一的档案归建标准, 往往存在档案收集效率低下、档案信息与实际利用脱节, 致使医院档案信息数据统计失真, 档案资源利用效益低下。

(四) 档案管理硬件及软件建设不足

目前全国医院都在搞信息化建设, 却忽视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多数医院里档案室的电脑和网络是最差的, 档案储存的大量信息无法顺畅的到达医院决策者、临床医生、科研骨干的手中。同时, 因为投入少, 网络稳定性差, 致使资源共享平台存在安全风险。档案室建设不标准、档案柜老化、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缺乏都是目前比较迫切的问题。特别是专职档案管理技术人员的编制设置问题尤为突出, 在很多基层医院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员往往一人身兼多职。这种情况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医院档案资源利用的需求, 严重阻碍医院档案事业发展。

三、思考和建议

(一) 档案归档、保存和利用过程中注意保密安全

医院档案的保密性尤为重要, 这是由医疗事业的特性决定的。医院档案中包含了患者的信息、纠纷处置情况、医疗不良事件讨论结论等不适宜公开的信息。在加强信息交流及信息资源利用的情况下, 要求强调保密制度, 以及强化工作人员的保密素养。对电子版保存的档案, 需要设置调阅权限、修改权限, 有条件的应该有追踪及痕迹调查机制。

(二)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营房在全院信息化改造的前位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档案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途径和平台。如何能够有效地通过信息平台利用医院档案资源, 是医院管理方式发展的必然。医院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医院重大事件、重大数据的记录库, 其好比是大树之主干, 其扎根于医院各职能科室及临床科室, 是医院信息的汇总统领, 为医院临床医疗提供医学信息资源, 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经验资源。医院能否发展壮大开枝散叶, 就要看档案资源所承载的信息能否顺畅交流, 而这些都需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来实现。

(三) 转变观念, 开发档案资源利用效益

保管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 要让全院员工认识到档案室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信息资源, 是社会财富 (3) 。同时, 要调动起员工保存档案、利用档案的积极性, 这样档案就会发挥其信息资源优势, 为医院、为社会创造效益。

注释

1[1]莫巧玲.医院档案的利用价值[J].城建档案, 2010, 6:52-53.

2[2]杭书礼.医院档案利用之几点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 6:72.

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方法的研究 篇8

一、2008年SNA实际最终消费的基本规定

(一)实际最终消费的基本概念

2008年SNA指出,实际最终消费是指不同消费主体最终获得、享用的货物和服务消费。根据经济活动中的消费主体,实际最终消费分为居民实际最终消费、政府实际最终消费和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实际最终消费。

居民实际最终消费指常住住户实际获得的用于消费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它等于居民自身承担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支出加上政府部门和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以实物社会转移形式向居民提供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居民自身承担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支出是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居民实际最终消费等于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加上实物社会转移,居民实际最终消费一般会大于居民最终消费支出。

政府实际最终消费指政府部门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值,它等于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减去以实物社会转移形式向居民提供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政府最终消费支出是指由政府部门承担的、为公共服务和居民服务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支出。政府实际最终消费等于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减去实物社会转移,政府实际最终消费一般会小于政府最终消费支出。

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实际最终消费指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价值,它等于其自身最终消费支出减去以实物社会转移形式向居民提供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实际最终消费一般也会小于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最终消费支出。由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没有把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作为独立的机构单位来处理,因而暂没有对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的实际最终消费进行研究和核算。

对一个经济总体来说,实际最终消费与最终消费支出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只是将政府部门对居民的实物社会转移在政府部门和居民之间进行了相互转换。

(二)实物社会转移

实物社会转移是从最终消费支出转换到实际最终消费核算的关键指标。2008年SNA规定,实物社会转移是指政府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免费或以没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向居民提供消费性货物和服务而承担的费用支出,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免费或以没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居民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如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服务;二是政府从市场生产者手中购买然后再免费或以没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居民的消费性货物和服务,如政府通过社会保险计划采购药品提供给居民。

实物社会转移具有以下特征:

①实物社会转移是政府消费支出中用于居民服务支出部分,不属于公共服务支出。

②实物社会转移对居民来说,对政府提供的此类消费没有选择权,有特定的消费限制,只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社会保障4个领域发生实际最终消费活动。

③实物社会转移不同于政府经常转移中提供给居民的现金转移支付形式。

④实物社会转移仅发生于政府部门和居民之间,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没有此类活动。

(三)实际最终消费核算的分类和方法

实际最终消费核算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划分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中的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和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类别,然后计算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中用于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即实物社会转移,再分别计算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和政府实际最终消费。实物社会转移是计算实际最终消费的核心指标。

1. 政府消费支出中的为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和为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类别。

2008年SNA规定:划分政府消费支出中的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和为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主要依据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中的“政府功能”分类,将政府消费支出划分为10个大类: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公共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护。在上述10个分类中,前6项属于政府公共服务消费支出,后4项属于政府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政府消费支出中只有用于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护这4类支出属于实物社会转移、实际最终消费核算的范畴和内容。

2008年SNA还规定,政府在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护这4类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中,如果是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生产、社会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等支出,这些支出也应归入公共服务消费支出,不属于为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如,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等国家行政机关用于政策、标准和规章条例制定与实施等事务的支出,医疗保健、教育、文体等事业用于研究和发展的支出,都属于公共服务消费支出。但政府用于各类医院、大中小学或类似机构的管理或运转活动有关的所有费用支出则应计入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

2. 实物社会转移计算方法。

计算实物社会转移就是计算出政府消费支出中用于上述4类为居民服务的支出,即政府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社会保护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计算公式为:

①医疗保健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医疗产品支出+政府用于药品、保健用品服务支出+政府用于门诊服务支出+政府用于住院服务支出

②娱乐文化和宗教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娱乐服务支出+政府用于文化服务支出+政府用于宗教服务支出

③教育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普通教育支出+政府用于职业教育支出+政府用于特殊教育支出+政府用于其他教育服务支出

④社会保护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疾病和残疾人员、老龄人、遗属、家庭和儿童、失业人员等各种补贴+政府用于住房补助支出

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中用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4项实物社会转移,即:

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政府用于居民的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娱乐文化和宗教类服务、社会保护服务4项消费支出(4项实物社会转移)。

政府实际最终消费=政府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中用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4项实物社会转移),即:

政府实际最终消费=政府消费支出-政府用于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娱乐文化和宗教类服务、社会保护服务4项消费支出(4项实物社会转移)。

二、对我国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方法的思考

(一)核算分类

按照2008年SNA的基本规定和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统计资料,我国实物社会转移分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4大类。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类的实物社会转移主要是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公费医疗、对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费补助补贴支出、农村居民新农合支出、用于公立医院、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农村卫生)、人口计划生育等对居民服务支出;政府在教育类的实物社会转移主要是用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教育、特殊教育和其他教育等对居民服务支出;政府在文化体育与传媒类的实物社会转移主要是用于人民群众文化娱乐、体育、广播影视的服务支出;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类的实物社会转移主要是用于社会福利、城镇居民生活救济、残疾人事业、自然灾害生活救助、保障性住房等对居民服务支出。核算表式见表1。

单位:亿元

(二)核算方法

我国实际最终消费核算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按照2008年SNA的基本原则和规定,首先将政府消费支出划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为居民服务的消费支出——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4类消费支出,利用财政部公共财政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明细资料,计算出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等4大类实物社会转移,再计算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和政府实际最终消费。计算公式如下:

①医疗卫生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公费医疗支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补助支出+农村居民新农合支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支出+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支出+公共卫生支出+其他医疗卫生支出+计划生育支出

②教育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普通教育支出+职业教育支出+成人教育支出+留学教育支出+特殊教育支出+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支出+其他教育服务支出

③文化体育与传媒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政府用于文物服务支出+政府用于体育服务支出+政府用于广播影视服务支出

④社会保障和就业实物社会转移=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支出+残疾人事业支出+城镇居民社会救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保障房补助支出+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中用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4项实物社会转移,即:

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政府用于居民的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文化体育与传媒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4项消费支出

政府实际最终消费=政府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中用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的4项实物社会转移,即:

政府实际最终消费=政府消费支出-政府用于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文化体育与传媒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4项消费支出

(三)实际最终消费对其他相关核算的影响

实际最终消费对其他相关核算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率的影响。将政府部门对居民的实物社会转移计入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后,居民消费率将会提高,政府消费率会降低,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即最终消费支出中比重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对一个经济总体来说,由于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因而总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率不会发生变化,未受到影响和改变。

二是对居民和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在资金流量表中居民和政府可支配收入核算的基础上,居民加上从政府部门得到的实物社会转移,政府部门减去应付的实物社会转移,就形成了调整后的居民和政府可支配收入。经过实物社会转移的调整,会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提高,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由此可以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居民消费水平,体现政府在提高社会福利、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的作用。

单位:亿元本币

单位:%

注:以上数据资料取自世界银行数据库网站。

三、国外实际最终消费的数据情况

现有数据显示,不同国家的居民、政府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差距较大,经济发达、高福利的国家居民实际最终消费大大高于居民消费支出,而政府实际最终消费则大大低于政府消费支出,其政府消费支出中对居民的实物社会转移占有较高比重。而发展中国家居民实际最终消费与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相对较小,政府消费支出中对居民的实物社会转移要少于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美国的消费主体是居民个人消费,因而政府对居民个人实物转移并不多。

初步估计,2013年我国实物社会转移占政府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左右,高于印度,但低于南非和俄罗斯,更低于经济发达国家丹麦、德国、日本的水平。从现阶段看,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资金用于社会民生事业支出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还较低,制约了政府部门对居民的实物社会转移的规模与水平,致使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深化,国家财力不断增强,政府用于民生支出、对居民的实物社会转移规模将逐渐增大,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1993年国民账户体系[M].

[2]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经济普查年度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案[M].2013.

[4]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财政部《全国部门决算资料》和《国家公共财政收支资料》,2007—2014年统计资料.

实际研究 篇9

关键词:实际洒水密度,ESFR喷头,穿透率

穿透火羽流到达燃烧物表面的洒水密度 (ADD) 试验装置是利用喷雾火来模拟货架火, 以形成与货架火相类似的温场和热气流场条件, 通过收集从洒水喷头喷放出的能够穿透火焰和热气流到达模拟燃烧物表面的水量来测定计算实际洒水密度。ADD试验作为分析ESFR喷头水滴动力特性和喷头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欧美诸国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由于我国此前一直缺少完整的ADD测试系统, 在ADD与RDD (需要洒水密度, 即能够抑制火灾所需要的最小喷洒密度) 的关系等方面开展了部分研究, 在ESFR喷头的ADD试验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方面尚未开展过系统深入的研究。

笔者利用所研制的ADD试验装置开展ESFR喷头的ADD试验, 研究ADD试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 为相关新产品的研发及性能评定奠定基础。

1 试验装置

ADD试验装置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装置的集水盘外形与仓库中两排、四堆垛货架顶部形状相似, 其中1~16号盘收集实际达到堆垛货物表面的水量, 17~20号盘收集实际达到货架间隙的水量, 利用传感器测量收集的水量。在集水盘上设置9只燃油喷嘴, 其中8只喷嘴等距离地分布在直径为1.20m的圆上, 1只喷嘴位于圆心, 喷嘴距离集水盘的距离为15cm, 在装置的正中心设置通风管, 通过调节喷嘴的正庚烷流量及供风量来模拟货架火温度场、热气流场及放热条件。装置符合GB5135.9《早期抑制快速响应 (ESFR) 喷头》中的技术要求。

2装置标定试验

在开展ADD试验前, 需要对装置进行标定, 以确保喷雾火燃烧所形成的温场、热气流场与对应的货架实体火相近。装置标定示意图如图2所示。ADD试验装置外形模拟了两排、两层和四列货架货物的形式, 在标定前测量在一定火灾规模下, 货架规定的位置 (高度分别为1.04、2.56、4.7m) 实体火灾中的风速及温度, 对ADD试验装置也选取在相应的3个高度位置进行温度和风速的测量, 通过不断调整燃料流量及供风量, 使ADD装置流场参数与货架火试验的数据尽可能的接近。

在标定试验中, 实测数据及对应位置实体火试验中的数据如表1所示。不同高度上的中心风速与实体火试验的数据接近, 最大偏差为8.8%, 表明ADD装置喷雾火燃烧形成的风场流速与货架实体火试验基本相符。在2.56、4.7m高度, 中心温度和外缘温度略高于实体火试验的数据;在1.04m高度, 中心温度与实体火试验数据接近, 而外缘温度明显高出实体火试验中的温度, 可能是由于喷嘴的结构、布置方式、雾化效果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在较低位置外缘温度偏高。但总体来说, 标定的试验数据表明通过通风系统与喷嘴的组合,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近似模拟实体火的温度场、热气流场及放热条件。

3 ESFR喷头的ADD试验

3.1 试验方案

选择公称流量系数K为202的下垂型ESFR喷头开展ADD试验, 试验样品如图3所示。采用1只ESFR喷头开展在0.10、0.17、0.35 MPa压力下、热释放速率分别为0、1、2 MW、安装高度为3.0、4.5m, 共18组不同条件的ADD试验。

3.2 试验步骤

将一只去除了释放机构的ESFR喷头安装在供水支管上, 溅水盘在吊顶下35cm处, 调整ADD试验装置的位置, 使其中心位于ESFR喷头的正下方, 吊顶与集水盘的距离通过吊顶升降进行调节。每次试验之前先点燃喷出的正庚烷, 待稳定燃烧30s后开始喷水, 试验至少持续10min, 试验后测量各测量桶中的水量, 计算ADD值, 试验喷水状态如图4所示。

3.3 试验数据分析

ESFR喷头ADD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为研究ES-FR喷头水滴的穿透性能, 一般把在热释放速率为0的无火条件下的洒水密度简称为LDD值, 将ADD与LDD的比值称为喷头水滴的穿透率P, 如式 (1) 所示。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的穿透率P见表2, 并绘制相关曲线如图5、图6所示。

对试验的数据的分析如下:

从表2中可得, 3m高度下, 热释放速率由1 MW增加至2 MW时, 0.1、0.17、0.35 MPa压力下ADD值分别减小了15.4%、22.1%和28.2%。4.5m高度下, 热释放速率由1 MW增加至2 MW时, 0.1、0.17、0.35 MPa压力下ADD值分别减小了20.0%、24.6%和30.8%, 在任一高度下, 相同压力下的ADD值都是随着燃烧热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减小。此外, 在同一高度下, 燃烧热释放速率增加时, ESFR喷头的压力越大, 其ADD值下降率也越高, 表明在高压力条件下, 热释放速率的增加对ADD值影响更大, 这是由于压力的增加造成喷洒的水滴直径会变小, 在热释放速率增加后, 粒径小的水滴更难穿过火羽流, 也更容易被蒸发, 因而ADD值的下降幅度也越大。ESFR喷头的穿透率也是随着热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减小, 在1 MW条件下, 3、4.5m高度时ESFR喷头的穿透率分别为0.707~0.758和0.755~0.805, 出现穿透率最小值的压力均为0.1 MPa, 而在2 MW条件下, 3、4.5m高度时ESFR喷头的穿透率为0.512~0.598和0.556~0.604, 出现穿透率最小值的压力为0.35MPa, 即热释放速率越大, 出现穿透率最小值的压力也越大, 表明在热释放速率更大的条件下, 水滴直径的减小对穿透率的影响更明显。

由图5可以看出, 在相同的压力和相同热释放速率条件下, 4.5m高度下的ADD值均要小于3m高度下的ADD值, 其原因一是由于净空高度的增加, 水滴在火羽流中运动的距离增长, 水滴的受热蒸发量增大, ADD值会随着净空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二是由于ESFR喷头的洒水形状类似锥形, 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 随净空高度的增加, 喷洒到装置投影面积上的水量也会减小, 因而ADD值也会随着净空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同样的原因, 在无火条件下4.5m高度下的洒水密度小于3m高度下的洒水密度, 虽然4.5m高度下ADD值小于3m高度下的ADD值, 但穿透率并未随高度而减小。热释放速率为1 MW时, 0.1、0.17、0.35 MPa下, 4.5m高度的ADD值比3.0m分别减少了14.5%、13.7%和4.8%;而在热释放速率为2MW时, 0.1、0.17、0.35MPa下4.5m高度ADD值比3.0m高度ADD值分别减少了19.1%、16.4%和8.2%, 表明热释放速率越大, 高度的变化对ADD值的影响也越大。

由图5、图6可以看出, 在任一高度下, 在相同的热释放速率下, ADD值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穿透率并不一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喷头的水滴穿透率与水滴的直径大小以及水滴的动量相关, 而压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水滴的直径大小和水滴的动量。对于孔口尺寸一定的喷头, 水滴直径与压力成反比, 如式 (2) 所示。

式中:dm为体积平均直径;ΔP为喷头出口压差。

而喷头的最大喷洒动量, 可按式 (3) 计算。

式中:Tmax为最大喷洒动量;为水的总质量流量;Vn为喷头出口处水的流速;K为喷头的流量系数;Qw为体积流量;ρm为水的密度。

由式 (2) 和 (3) 可以看出, 随着ESFR喷头压力增加, 流量同时增大并使喷洒水滴的直径变小而喷洒的动量增加, 喷头的水滴穿透率会随着水滴直径减小而减小, 但随着喷洒动量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缺少必要的测量手段, 现阶段还很难定量地准确分析压力对喷头水滴穿透率的影响,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提高喷头的工作压力并不一定会提高穿透率, 但还是可以通过ADD试验确定出喷头较适宜的、效能较高的工作压力值。

4 结论

利用通风系统与喷嘴的合理组合设计, ADD装置可以近似地模拟对应实体火的温度场、热气流场及放热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以利用ADD试验并结合RDD试验, 近似替代实体火试验来评价喷头的喷洒特性及灭火性能, 从而有效节省新产品研发的成本。ESFR喷头的ADD试验表明:ADD值与净空高度、热释放速率值、压力等因素相关;在单只ESFR喷头位于装置正上方时, ADD值与热释放率和净空高度值成反比、与喷头压力成正比;热释放速率越大, 高度的变化对ADD值的影响也越大;喷头的穿透率并不一定会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穿透率最小值的压力随着热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今后, 可以进一步开展喷头安装位置、喷头形式等因素对ADD值影响的研究, 并结合RDD试验, 深入研究ADD试验、RDD试验、实体火试验三者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为相关产品工程应用参数的确定和新产品研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毅, 刘欣, 张强, 等.直立型ESFR喷头货架实体火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12) :40-45.

[2]宋波, ESFR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3.

[3]宋波, 金文, 刘激扬.ESFR自动洒水喷头喷洒水滴动力性能实验及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3, 22 (3) :39-42.

[4]Investig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Actual Delivered Density Apparatus (ADD)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tandard sprinklers as described in insurance service project proposal, TE91014-19[R].

[5]TAK-SANG CHAN.Experimental study of actual delivered density for rack-storage fires[C]//Fire Safety 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913-924.

[6]JOHN A SCHWILLE, HSIANG-CHENG KUNG.Actual delivered density fire test apparatus for sprinklers protecting high commodity storage[J].Fire Safety Science, 2005, (8) :823-833.

[7]Cheng yao.Overview of sprinkler technology research[C]//Fire Safety Science-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93-110.

[8]Bill R G.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ctual delivered density measurements[J].Fire safety Journal, 1993, 20:227-240.

[9]姜冯辉, 张文华.早期抑制快速响应 (ESFR) 喷淋系统安装技术研究[J].给水排水, 2011, 37:116-119.

[10]苏文龙, 建筑消防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其水力计算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7.

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研究 篇10

一、影响初中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因素

1. 学生从情感上对数学应用题感到恐惧

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到的初中数学是已经经过简化和数学化的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早已习惯演算经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的数学题目,而对从内容繁杂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对象无从下手,无法提炼出有效的数学信息,久而久之,从内心里,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感到恐惧和抵触,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

2. 数学课外阅读能力较弱

初中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知识,不单可以从数学课堂上和数学教材上汲取知识养分,还可以从数学课外阅读中学习知识. 然而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充分利用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平台,导致学生普遍数学课外阅读能力较差,从而无法将课内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也无法突破从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障碍,更加无法打破现有固定的思维局限,导致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没法提高反而降低的现象.

3. 实际问题认识不够 ,建模能力较差

数学化是组织和构建的综合活动. 然而初中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对象关注不够,对实际问题留意较少,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更是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无法通过自身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推理归纳出数学规律.

二、解决影响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问题的对策

1.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消除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恐惧感

弗赖登塔尔曾说:“不要忘记数学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在过去,现在一直到将来.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数学问题原型. 初中数学教师在中学 数学教学中,应该多多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提炼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消除学生对数学应用的恐惧感.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典型的“一同水洗衣服”的问题. 即用一桶水一次性来回冲洗衣服干净,还是分两次来冲洗衣服干净呢? 这是一个跟学生日常生活很贴近的数学问题,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解决该问题的兴趣. 这时老师再正确的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建立数学模型,将该问题转化为与溶液浓度有关的纯数学问题. 久而久之, 学生慢慢消除了对数学应用的恐惧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2.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同时感受数学的 “工 具性 ”

我们身边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数学信息,而数学也是解决我们现实生活实际生产各种问题的最有效工具.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的运用数学语言去将现实生活数学问题抽象化成纯数学问题,再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这把有利的工具去求解该问题. 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文字叙述过长,内容新颖,背景陌生的应用型题目.

函数是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一块内容. 如, 某校计划选购一批某种型号的计算机. 市场价格每台4800元. 现有甲、乙两家电脑商家竞标. 甲家爆出优惠条件为每台10台以上, 从11台开始每台按照70%来计价, 乙家则以每台按照85%来计价. 其他条件两家商家一样,问:该选购哪家的产品? 为何如此选择.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出这类型与生活较为贴近的应用题,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只有感受到数学就是一把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工具,他们才会乐意去运用这把工具.

3. 加强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抽象化过程和分析过程

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性质、定理在实际生活中都有着特定的生活对象原型,但是这些数学知识都已经被抽象化,数学化出来形成纯数学知识,而学生也习惯了在这现成的数学知识海洋中遨游,但对这些概念,定理形成过程的来龙去脉不甚了解, 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与用的脱轨. 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结合各种生活实例中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应该适当的给学生讲述这些数学定理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将数学知识内化到生活中去.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也是解决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的工具. 减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心理恐惧感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转化能力并且在学习已经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背后的有趣故事背景,都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摘要:随着中学数学教学不断改革,初中学生的数学化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正确分析影响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因素是中学数学教学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化能力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的首要途径,研究如何解决影响初中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问题的对策是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实际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结合生活实际

一、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原则

1生活化原则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活动,是学生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经历,它的质量,对学生目前及日后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成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物理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只有在现实情境中挖掘出的问题,才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探究能力。最终实现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2科学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选择的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及采取的教学手段等都要符合科学性,不存在科学性错误,对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的材料,教师要注意去伪存真,以确保教学情境中知识、概念及原理的准确性。 例如,由于扇扇子会感觉凉快,所以学生会有“风是冷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实际上是由于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促进了身体热量的散发,人就会觉得凉快,即学生关于“风是冷的”的生活经验是不正确的。

因此,教师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一方面要保证所选用的生活经验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生活经验与知识原理之间的差距,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一个全新而准确的认识,使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物理实验这个课堂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要学好”转变,课堂也因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变得具有生命力。

二、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途径

(一)实验情境生活化

在实验教学中,尽可能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物理知识的生活内容引入到课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奇闻趣事以及生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创设情境的材料。教师可以直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在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提供的生活情境要富有趣味性,这样会使学生眼前一亮,进而产生探索的欲望。

2要与学生原有的对事物的表象认识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被打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所提供的情境能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对于其中有较大思维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便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就道路。

(二)实验设计生活化

1实验设计来源生活

除因研究需要的定量实验外,教师可将教材中涉及到的定性实验用较为生活化的实验替代。例如把实验目的设计成一个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实验过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枯燥,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实验器材生活化

实验室中的器材尽管制作精良、实验效果较为显著,但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把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结合的前提,就是要丢弃实验室的“标准元件”,选择生活中常见、易加工的物品制作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以真实生动的方式给予学生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有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的效果。这样不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营造亲切的实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实验器材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做到轻车熟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实验器材。这样创设出的的教学情境与真实的生活情境较为接近,学生在这样亲切的环境中通过思维加工来实现知识的迁移。

(2)所选的器材要有利于学生养成思维迁移的良好习惯,摆脱思维定式带来的学习上的困难。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一支铅笔除了可以做压强演示实验外,还可以应用在其他哪些实验中。一方面实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实验器材从生活中易得的物品中选取,尽量低成本,数量多。以往实验中,学生都因仪器比较昂贵担心损坏而不敢放手去做实验,从而影响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时,不存在拘束感,可以大胆去操作,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获得充分的体验。

(三)实验过程生活化

1实验思路要根据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及思维特点制定。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仅局限在对物理问题做定性认识与定性分析。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引导学生有层次的、由低到高地进行思考。

2实验过程要具有探究性。

在实验中,增强实验的探究性,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激发学生的不同层次兴趣,提出课题、建立假说以及设计实验验证最后形成结论,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同时,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准确。

(四)实验应用生活化

1实验结论回归生活

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过程,更要加强课后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实验结论延伸到生活中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必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师生共同自制教具

实验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把实验探究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中设置的小实验、小制作等环节,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如自制弹簧拉力计、自制量筒、自制照相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运用这些小发明产生物理现象,探索蕴藏其中的物理规律,不再觉得物理理论是空洞的空中楼阁,而真正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朱仲光.让生活走进物理实验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3-105.

泵站节能降耗的研究及实际应用 篇12

1 我国机电灌溉的大致情况

农业生产为我国提供了基本的粮食需要, 我国幅员辽阔, 机电排灌泵站工程的规模比较大, 泵站数量多、建设范围较广、家电泵站建设时间比较短, 工程运行和后续关系方式比较粗糙简单。在我国的南方的平原中, 河网、沟壑密布, 具有地形平坦水源充沛的特点。在南方这片农耕土地上布满了以小流量进行排灌的小型泵站。在中原、西南和西北地区地形比较多变, 农耕土地由于地势的原因分布零散, 水源水位的变化幅度比较大, 此类地区不适合建设固定的泵站, 一般采用浮船式以及缆车式泵站实现取水灌溉。[2]

我国的水泵站数量在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多的, 工程的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 但是技术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经济效益和工程建设标准相对较差。我国泵站工程将来的发展趋势是:泵站工程设计需要体现工业和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利用, 追求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尽可能的使用大型化、高速化、和形式多样化的设备;工程中的设备运行要实现自动化和节水化;在能源利用上更加倾向于对风能、太阳能等自然无污染的能源。[3]

随着我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 我国的泵站工程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抵御洪涝灾害、稳定农业生产、优化城乡用水结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 泵站节能降耗的研究

2.1 专业人员对泵站建设中的电机设备研究。

我国泵站研究人员在分析农网改造中, 有的专家在农电“四到户”背景下, 结合农村灌排供电站当下的情况, 在考虑了灌排泵站输变电站配电线路设置的安全、产权归属、整体规划和收费标准等问题后。提出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有的对农业灌溉用电的特点进行分析, 进一步对某乡村的农业灌溉实际用电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拟定出了一套节能改造的具体方案, 在方案实施后的线损率下降了8.4个百分点,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还有的专业人员对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和意义, 对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终提出了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泵站节能技术改造中, 有一种办法是在轻载的情况下将异步电动机定子绕方式由“△”改为“Y”接法进而实现对定子绕组相电压的降低, 促进电动机效率因数效率的提升。还有的学者分析了通过节能高效电机本身节能和调速节能的措施, 实现无滑环绕线电机和异步电机以及双速凸极同步电机的使用分别进行了节能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为, 以上电机在泵站中的使用同传统电机比较节能效率分别达到了4.33%和26.2%, 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在应用中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4]

2.2 泵站机组节能效果研究。

对泵站节能研究的学者中, 有的对泵站机组的节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他认为, 主水泵的选择不仅影响着泵站的投入, 同时对设备的运行费用, 检护维修费用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都比较大, 有关部门要将泵站建设的重点集中到主水泵的选择上。

有的研究人员还对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型号的选择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方法, 研究泵站建设中如何选择水泵的类型、特点以及水泵选择错误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建议泵站建设需要参考泵站的工作性质, 在综合水泵类型、结构以及台数等因素下制定最佳的选择方案, 最终得出水泵优化选型的改进办法, 通过工程实践对方法的可行性进验证。

在提升泵站工作效率方面, 相应的专家对泵站的变角运行、变速运行以及两者结合运行方式进行调节, 对三种不同调节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

以上是对泵站节能降耗相关研究的说明, 下面文章针对泵站节能降耗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

3 泵站节能降耗优化实例

3.1 工程现状分析。

我市某公司泵站设计弓虽量为36万m3/d, 向二泵站蓄水池实施输水, 水泵设备型号为24sh—28A型离心泵6台, 还包括两台24*20MAD离心泵。三根输水干管, 每根长340米, 直径为1.2米。其中1到3号水泵使用并联方式, 4、5号水泵以及6到8号水泵之间各自实现并联, 进水池的最低水位是87.5米, 设计中的水位标准是91米, 最高水为是93.45米, 水泵运行中的水位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在90.3~93米。

供水需求量较少是该泵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正常的运行中供水量在17.5万~26万m3/d, 水泵型号选择不合理, 水泵之间没有实现相互的调度和配合, 使得水泵实际运行扬程远远小于设备额定工作下的扬程, 导致水泵设备没有真正发挥其效用, 长时间在较低水平下运行;单泵运行下的效率仅为45%~70%, 能源消耗大, 最终导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3.2 节能降耗具体方案。

由泵站的实际供水量17.5万~26万m3/d为整改依据先对1~5号水泵进行整改, 以后再对其余水泵进行整改, 24sh—28A双吸离心泵的主要用于低扬程, 水泵在最不利的工况下的供水满足57.45万m3/d, 比设计水量的36万m3/d多出了很多;因此在改进时要将其换位500S13A型双吸离心泵, 大小泵之间搭配的形式可以帮助设备间的调配和节能。改进后的水泵高效扬程比24sh—28A水泵低了30%, 功率降低了55%, 高效区性能参数Q=0.516~0.598m3/s, H=12.7~11~8.8m, η=77%~88%~78%, N=65.25~67.12~64.47kW。由于1至3号水泵的运行远离高效区, 调度泵和定速泵不适合串联。

在对水泵设备进行改进设计后, 利用水泵优化计算模式进行分析, 该模型中需要对以下条件进行约束:93.5m≥Z1≥87.5m;95m≥Z2≥92.5m;n/n0≥80%;

每台水泵进出水管阻力参数分别是S1=2.78s2/m5;S2=2.88s2/m5;S3=3s2/m5;S4=2.8s2/m5;S5=2.9s2/m5。主干管阻力参数为0.559s2/m5;泵站设计运行水位Z1=91, Z2=95.充分满足了水泵运行中的供水量。

4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泵站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选择了某市进行的泵站改革的实例进行了描述, 研究表明设计改进后的泵站设备在运行中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董波.小型泵站系统节能关键技术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 2013:12-24.

[2]张昭君.供水泵站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12:25-30.

[3]何杨.城市排水管网水力学模型新方法及泵站节能技术研究[D].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11-19.

上一篇:准确语言下一篇:园林景观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