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语言

2024-09-20

准确语言(精选12篇)

准确语言 篇1

聂部长让我讲讲新闻语言问题。这是一个大题目, 不好讲。而且我平时学习不够, 研究不多, 恐怕讲不好。

但是聂部长提出的这个课题可是个好题目, 是一个做好新闻工作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基础性的问题。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 应该和必须从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抓起。

这些年来, 我国汉语教育水平的下滑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前几年, 台湾的国民党、亲民党的领袖连战、宋楚瑜来大陆访问, 北大、清华的校长都读了错别字, 闹了笑话。我有一次听清华一位知名教授讲课, 他连续两次把“掣 (chè) 肘”说成“zhì肘”, 一时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回过味来才明白他原来讲的是“掣 (chè) 肘”。

今年 (2008年) 3月12日, 新华社发了一篇通稿, 是记者访问上海著名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的, 他提出了一个口号, 说:“要像保卫黄河一样保卫我们的汉语。”

这是说别人。我也经常读错别字。我从小长在农村, 不会讲普通话, 汉语拼音的ei与en不分。今天, 有说错的, 敬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什么叫“新闻语言”?或者说“新闻语言”有哪些特点?

新华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没有“新闻语言”这个条目, 只介绍了“新闻用语的特点”, 列举了以下一些属性。即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新鲜性、倾向性、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等。

这个归纳比较全面, 是就整个新闻语言的特点来说的。但是这八种属性不可能同时体现在每一句具体的新闻报道中。

上海复旦大学的徐培汀教授说:“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凭借对事实的客观叙述来吸引人, 新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的个性——可信性、可读性、易读性, 既要确切又要具体, 既要通俗又要简练, 既要新颖又要生动。”

这个归纳强调的是新闻语言的“个性”。对于新闻语言的“写作要求”, 他提出:忌夸张, 求确切;忌空泛, 求具体;忌深奥, 求通俗;忌繁复, 求简练;忌老套, 求新颖;忌枯燥, 求生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员刘保全先生也写过论新闻语言的文章。他说:“第一, 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第二, 新闻语言要朴实;第三, 新闻语言要精练;第四, 新闻语言要生动。”

这都是学者专家对新闻语言特点的很好的总结, 值得我们认真地去体会。

我个人认为, 新闻语言还应当这样来分类:

(一) 新闻媒体的“版面语言”, 包括纸质媒体的版面编排问题和电子媒体的节目编排问题。当然, 电子媒体也可以叫“时段语言”。

(二) 我们现在所讲的是这种形成文字或广播电视用声音传播的语言。当然, 一般说, 广播电视的新闻也要先形成文字。现场直播、现场报道至少也要打个腹稿。总之是要用语言来表达。

我们今天不研究“版面语言”或“时段语言”的问题, 主要讨论新闻稿件的语言问题。从上述我们介绍的几个关于“新闻语言”的论述来看, 都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因此, 我们今天就把准确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重点。

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关于准确性的意义, 这里不用多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句话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口头禅。对新闻事实的表述不准确, 就背离了新闻事实, 受众就不认可你的报道。这几年, 在河南新闻奖评奖的过程中, 因为用词不准确而遭淘汰的作品屡见不鲜。 (1)

如果不“因人废言”的话, 我觉得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 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他说:“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 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句中词的组合记载下来, 巩固起来, 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这本书还在对话中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 强调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我们的一些文章、作品、新闻报道, 之所以不能准确地表达, 首先是由于没有对我们的报道对象、反映的目标, 做到深刻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对于问题、人物、事物的认识浅尝辄止, 你就不可能做到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准确地说明它、反映它。所以语言反映准确不准确, 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深刻不深刻的问题。自己“以其昏昏”, 不可能“使人昭昭”。我参加某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论文答辩, 发现个别等待答辩的硕士论文的题目就有问题。比如一篇论文的题目是《试析穆青新闻创作与文学的“联姻优势”及其现代意义》。作者在题目中、论述中多次使用“穆青的新闻创作”这样的词汇, 仅从这一点, 我们就可以断定, 作者及其导师连新闻是根本不允许“创作”的这个原则都不知道。再论什么新闻、什么文学、什么“联姻”, 都是白搭。

我们有些新闻报道之所以在语言上出毛病, 也和记者的新闻理念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正面报道中, 他们把报道事实的新闻和宣传某种观念混淆起来。以为正面报道、成就报道、对重要事件的表态性报道和反映性报道, 可以没有根据、不要具体的来源, 可以信口渲染、夸大其词。这是不对的。什么“群众反映”“同志们纷纷表示”“大家说”“一致认为”等, 一看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刘保全先生在讲新闻语言时举过20世纪50年代叶圣陶改新闻稿件的一个例子:新闻稿《首都八十余万人大示威》原有“绿色的林荫马路”和“红色的天安门广场”这样的字句, 圣陶老人说, 林荫马路开辟不久, 树还没有长大, 五一节那天, 树木刚刚有点儿嫩绿, 并没有郁郁葱葱绿成一片, 怎么能说“绿色的林荫马路”?至于天安门广场, 也不都是红色的, 只有一些建筑才是红色的。叶老这样说才真正是“有实事求是之意, 无哗众取宠之心”。

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感受, 就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比较准确的语言来形容它、反映它。这个过程, 实际上也是进一步加深认识的过程。你要认识、你要反映, 就得使用一种工具。这种工具就是语言。

如果你说:“我明白, 但我说不上来。我是哑巴吃饺子, 肚里有, 就是倒不出来。”

我说:“你这只是一种感觉, 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 还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阶段。你认识明白了, 想清楚了, 你就能用准确的语言明白地表达出来了。”

我们说的遣词造句, 就是要用比较得当的语言, 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就是要准确地反映新闻真实;用语用词不准确, 就不能真实地、准确地、恰到好处地传递你想要传递的信息。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神曲》的作者但丁 (1265—1321) 说过:“语言作为工具, 对于我们之重要, 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 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因此, 我认为,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最高要求。没有这个“准确性”, 其他都谈不上。虽然我们习惯于把“准确性”作为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但想要真正做到准确并非那么简单。而只有真正做到准确, 其他的几个要求才可以“锦上添花”。

美国一个叫梅兹的新闻学教授说过:“对于你——一个记者来说, 争取报道的准确无误, 必须成为你的精神状态, 成为你的习惯……”解放军报社的高级编辑黎昂在引用这句话以后, 深情地呼吁:“让我们记住一本新闻教科书的这句话——‘新闻工作者能够犯的最大罪行是不准确。’”

法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说家叫莫泊桑。他是19世纪后半叶欧洲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读过。他在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 得到文学大师福楼拜 (福楼拜是他母亲和舅舅的好友) 慈父般的指导。福楼拜教导他用精确而不是近似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事物:“你所要说的事物, 都只有一个词儿来表达, 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 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 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 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决不应利用蒙混、哪怕是高明的蒙混手法, 不要利用语言的戏法来逃避困难。”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要叙述或描写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 最准确的词汇只有一个;作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词儿找出来。

三、语言要用得准确, 必须有一个端正、认真的态度

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地对待我们笔下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和每一个标点符号。这方面, 古今中外, 许多先贤、名作家, 留有许多意味隽永、发人深思的故事。“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和“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们都是用字“推敲”方面的经典, 是我们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讲究语言的准确性方面, 邓小平同志可以做我们的榜样。上世纪80年代, 空军出了个“学习雷锋的标兵”人物, 叫朱伯儒。他不是一般的战士或基层干部, 而是飞行员出身的团职干部。朱伯儒同志的事迹宣传以后, 有关方面请邓小平同志题词。小平同志写了“向朱伯儒同志学习, 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同时交代说:“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 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 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办公厅的同志去请教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力先生看后说:“好, 写得好!不过, ‘名符其实’的‘符’现在已经不使用了。如果就这样写, 用字不规范。最好用‘副’字。”说着, 王力先生还用铅笔在“符”字旁边写了一个“副”字。工作人员汇报给小平以后, 小平同志连声称赞王力先生改得好。他说:“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 但现在不用了, 就是错别字了。老师写了错别字, 贻误了学生, 国家领导人写了错别字会影响国民的文风。这叫上行下效嘛!你去替我好好谢谢王老!”对照小平同志的胸怀举止, 那些老爱题词又老是写错字的朋友, 应当感到羞愧。比如, 毛主席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我们都知道是这个“冈”, 约定俗成的也是这个“冈”。可是当我们去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时候, 发现有个大学的牌子写成“井岗山”了还照挂不误。

由于作风的浮躁, 一字之差, 闹出笑话、造成损失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改革开放之初, 人民日报批评过这样一件事情:新疆一个部门要出口一批产品, 但在包装说明上, 把“乌鲁木齐”印成了“鸟鲁木齐”。多了这一点不要紧, 光收回重印, 就损失了十几万元。

还有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 蒋、冯、阎中原大战时, 冯玉祥将军的一个参谋没有分清楚河南“沁阳”和“泌阳”, 调错了部队, 贻误了战机。这个真假我们不必查考了。《参考消息》报上的《翻译一字之差延长俄格战争》的报道却是有根有据的:

上月停火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在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分裂地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 (这两个地区目前实际处于克里姆林宫控制下) 之间建立“缓冲区”。协议的斡旋人是法国总统萨科齐, 因为法国现在是欧盟轮值主席国。不过, 欧盟先前的外交策略遭到了令人尴尬的失败。

……

现在, 冲突延续的原因之一似乎在于协议中的一段俄文翻译, 那段文字的内容是“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恢复安全。英文版的说法是“在”那两个地区恢复安全。

这一差别非常关键, 因为俄罗斯仍然“在”格鲁吉亚领土上驻留了坦克和武装部队。国际社会则希望“为”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恢复安全局势的同时, 俄罗斯军队并不驻留在格鲁吉亚。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 停火协议的措辞使俄罗斯听起来就像是侵略者。他表示, 格鲁吉亚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原意”, 包括把介词“为”换成了“在”。

法国人一直认为法语是为世界各国人民使用并理解的一门通用语言。这次的闹剧给了他们一个沉重打击。

这是由于翻译的一字之差, 造成双方不同的理解, 拖延了停火时间的例子。对双方来说, 还没有造成什么恶果。

另外, 关于美军之所以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原因, 也有“错译”的说法。人民日报办的《学员报》曾刊登过这样一条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日本的败局已定。1945年7月26日, 《波茨坦公告》发表, 日本当局看到公告中盟方提出的投降条件比他们原先想象的要宽大得多, 喜出望外, 决定把公告分发各报刊登。7月28日, 首相铃木接见新闻界人士时说, 日方对《波茨坦公告》采取“默杀”政策。他的原意是日本内阁决定对公告暂时不加公开评论。同盟通讯社将“默杀”一词错译成“不予理睬”。消息播出后, 美方认为日本拒绝公告的要求, 决定予以惩罚。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这个差错造成的后果是导致数万生灵涂炭。

差错发生后, 日本内阁对铃木的用词和同盟通讯社的错译十分恼火, 但这时消息已传遍世界各国。

这个说法有几分真实, 我们不敢妄断, 但是错译给日本帮了倒忙应该可以肯定。所以, 文字问题, 白纸黑字, 代表的是一方的观点、认识, 甚至是承诺和法律责任, 可不敢掉以轻心。毛主席说, 粗枝大叶, 往往搞错;我们千万要小心、仔细。

四、对不甚明了的词汇一定要查字典、查词典, 切忌“想当然”

这方面我有深刻的教训。一件事是在上世纪70年代, 我们几个年轻人在报社做校对工作, 见到一篇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文章, 说抓好了思想政治工作, 再做其他工作就会“事半而功倍”。这里的“事”指工作, “功”指功效、效果。“事半功倍”这个成语, 用在这里是不错的。但我们不懂, 把它理解反了。以为“功”是指用去的功夫、精力, 而“事儿”是指做成的事情。那时刚到报社工作, 没有经验, 加上本身文化基础差 (那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 手边能找到的工具书也很少) , 几个人一嘀咕, 就把它改成了“事倍功半”。这样, 意思就完全说反了, 把政治思想工作的正面作用, 贬成负面的作用了。见报以后, 编辑部不得不作了更正。 (2)

如果说这件事的出错不全在我的话, 那另一件事出错就完全在我了。那是我当编辑以后, 约请中国人民大学的薄浣培先生撰写一篇关于新闻导语方面的文章。薄先生的文章强调新闻导语要抓住最新的新闻事实, 不要等到时过境迁, 事物、事情成了“明日黄花”了再去抓它, 黄花菜都凉了。那时, 我对“明日黄花”这个词也不懂, 心想:应该是“昨日黄花”吧!昨天的“黄花”, 今天看来可以认为过期了;而“明日黄花”, 不是还没有来到吗, 怎么能算过期呢?这就是“想当然”, 就是自以为是。殊不知, “明日黄花”是一个成语, “黄花”指菊花, “明日黄花”特指重阳节后的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登高赏菊;重阳节过后, 赏菊渐少, 菊花对他们来说意义就不大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九日次韵王巩》诗中说:“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说, 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 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因为, 倘等到“明日”, 重阳已过, 不但人观之无趣, 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这就是“明日黄花”一词的出处和本意。而我不解其意, 又轻率为之, 至今犹觉脸红。这两件事对我的教训、触动实在是太大了, 使我一生都不能不对笔下的文字心怀戒惧。

五、要准确地表述新闻事实, 还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作用, 就是为了限制歧义的产生, 让句子的意思更明确。标点符号使用得不正确, 可能会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不便。标点符号用得好, 会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传达的信息会更准确更感人。可是, 现在标点符号的滥用、错用现象比较普遍。自己不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对于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文字也不能给予正确的理解。

比如, 2008年中国政府的国防白皮书发表以后, 中国许多媒体都做了“解读”。而在所谓的“解读”中, 又把所谓“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作为该白皮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于是, 国外媒体也纷纷跟风炒作, 大肆宣传“中国已经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大有逼中国政府就范之意。其实, 中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中根本没有这个意思。中国政府的国防白皮书关于“核武”的那句话是这样写的:

“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 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在这句话中, “中国”是主语, “主张”一词是谓语, “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 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等是我们“主张”的具体内容。它的意思表述得非常明确, 怎么成中国单方面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了呢?2009年1月30日《参考消息》有一篇《国防白皮书误读“罪在句逗”》的文章, 分析了问题所在。它说:

白纸黑字是怎样引起“断章取义的误读”呢?原来, 问题就出在句逗上。原文的本意是“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承诺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并非中国本身做出承诺。但这句话 (特别是中间的逗号) 令人产生了歧义, 似应改为:“中国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明确承诺全面、彻底销毁核武器, 并停止研发新型核武器, 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这个修正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国内媒体的编辑人员汉语水平不够、不能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标点符号, 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今年 (2008年) 5月, 陈力丹教授来郑州大学讲课, 专门讲到标题中间乱用冒号的问题。这个问题, 我也感同身受。现在, 无论是新闻报道的标题还是新闻论文的标题, 中间夹个冒号的用法, 像瘟疫一样在流行传播。可这种用法, 往往把人弄得莫名其妙。2001年4月, 美国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我飞机, 飞行员王伟牺牲, 引起全国人民的激愤。有一家报纸在报道江泽民、李肇星等领导人对此的表态时, 将冒号这样标:

江泽民: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

李肇星:这件事情没有完

多亏报纸文字是供阅读的文字;如果是广播, 那就可能造成更多错误的理解。在参加今年 (2008年) 河南省新闻奖的评比中, 我看到这样一个标题:

焦裕禄女儿:父亲能歌善舞 多才多艺

在参加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中, 我看到了这样的论文标题:

体制内外:1990年代中国××××创作研究

我不明白, 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使用冒号。有时候为了更明晰, 新闻标题要做两行或三行。中间加冒号, 好像是把两行合并成一行了。这样的合并如果引起了歧义, 就不应该使用了。我认为“江泽民”“李肇星”和“焦裕禄女儿”后, 都应该加一个“说”字, 而“体制内外”和“××××研究”中间夹个冒号是什么意思, 我就不明白了。因为按照国家语委的说明,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用来提示下文”;也可以“在总括性话语之前”用冒号。而冒号的滥用, 却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麻烦。

我想起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 他在家中举办宴会, 宾客们济济一堂, 在客厅里等了好久, 也不见他的到来。预定开始的时间马上要过了, 王尔德才急匆匆地赶来, 并且连忙向客人表示歉意。客人问他干啥去了, 他说在修改诗稿。客人说:“这么长时间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认真地回答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我删去了一个逗点儿, 但后来经过反复思考, 我又把它恢复了。”

愿我们在使用标点符号时, 能像王尔德那样仔细斟酌。

六、我们在追求用词准确的同时, 对于“准确性”的理解也不能过于偏执或拘泥

前面, 几位专家关于新闻语言的说法, 除了“准确性”的概念外, 还提到“新鲜”“生动”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求生动, 或用生动的语言使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更准确, 也是新闻写作一个正当的要求。陈望道先生讲修辞学有“三种境界”“两大分野”。“三种境界”分为:记叙的境界, 以记叙事物的条理为目的 (如法律条文、科学记载) ;表现的境界, 以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 (如诗歌) ;糅合的境界, 是以上两界糅合所成的语词 (如杂文、口头闲谈) 。“两大分野”一为积极的修辞, 一为消极的修辞。陈先生说, 记叙的境界需要消极的修辞, 对语词进行种种限制, 以防产生任何歧义。积极的修辞适合表现的境界, 要带有个人的体验性、具体性, 要让读者、听众“感受”。因此, 可以使用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形式。对于新闻的写作, 我以为, 既不全是记叙的境界, 也不全是表现的境界。它在多数情况下, 是糅合的境界。现在, 有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叫做“精确新闻报道”, 不但要用事实说话, 还要精确到用数据说明事实。对于数据、数字的表述, 你当然必须用消极的修辞, 不能含糊。比如GDP、各种数据等, 一旦出现错误, 整个新闻事实就改变了。而对其他一些新闻事实的表述, 有时是需要用积极的修辞方式去表现的。甚至有时候, 使用“模糊语言”来表现具体的新闻事实却更加具有表现力, 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 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 不少地方用的就是拟人手法, 属于积极的修辞。如:

昨晚, 约有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 通过可可西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 向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迁徙。

……

潜伏下来的观察哨称:跨越铁路线, 母藏羚羊若无其事, 像跨过自己家的门槛一样;小羊羔紧依着母羊, 流露出一种莫名其妙的惊喜。

每年6至8月, 藏羚羊集结成群, 长途跋涉, 前往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一带产崽, 去完成一年一度的延续种群的历史使命。小羔羊满月后, 再由母羊呵护着返回原栖息地。

今年6月20日前后, 两万多只雌性藏羚羊北上产崽, 铁路夜间停止施工10天, 为它们开辟通道。一个多月里, 两万只小羔羊诞生在那块神秘的“天然产床”上。估计, 从8月4日到8月15日, 将有4万只大小藏羚羊跨过铁路安然回迁。

读读这样的新闻报道, 积极的修辞是不是更多一些呢?现在许多新闻报道为了给人以更深刻的感受, 都很注意使用有“张力”的语言, 传达出更具体的形象。这里忌讳的只是对于事实的夸张和渲染。如果不了解这两种修辞方式的不同及其适用的范围, 有时候会出“关公战秦琼”那样的笑话。有一则笑话这样说:苏州寒山寺的墙壁上有一句诗“一片清光照姑苏”。有一位领导看了后直摇头。他说, “清光”者, 月光也。“姑苏”者, 苏州也。月光, 怎么能只照苏州一地呢?于是挥笔改为“一片清光照姑苏及其他各地”。他以为, 这一改就全面了。可是, 这样改还称其为诗吗?1984年, 我写过《做事与做官》的杂文, 举了一个老干部离休后潜心练字, 书法日进, 后来“墨宝”被送到日本展出的例子。当值的编辑搬着字典坚持要把“墨宝”二字改为“墨迹”。这样一来, 称颂、客套的意味没有了, 反而生出一些贬意来。 (这个事情的结果是, 在我的坚持下, “墨迹”又恢复为“墨宝”。)

今天我们讲新闻语言, 主要强调“准确性”的问题。生动、通俗、简明、新颖等来不及细说。其实, 要做到语言表达的准确, 首先是对基本新闻事实的把握要准确。这是一个前提条件。而影响人们对基本事实准确把握的因素, 除了认识上的原因, 除了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了解不够之外, 还有立场的原因、政治倾向的原因。有句话说:“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理更遥远。”这个问题是保持新闻用语准确性的前提, 但已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了。

附记:

(1) 在修改这篇讲稿时, 梁衡送来范敬宜同志的文章《以后这样的人不多了》, 说范敬宜“写稿、编报至细。一次, 我当夜班, 他出国, 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 两次来电话只为稿中的一个字。真如古诗所说‘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他给我讲过一个例子, 说年轻记者对旧典不熟, 易出笑话。有一篇言论批评我们的干部和市场走得太近, 说是‘倚市门’, 殊不知‘倚市门’是指妓女拉客。他骨子里还是一个文化人, 继承了中国报人的正宗一脉, 警醒于政治, 厚积于文化, 薄发于新闻, 满腹才学, 发为文章, 并带出一批高徒”。 (见2010年第12期《新闻战线》)

准确语言 篇2

[摘要]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追求准确性的新闻写作中,也难免会用到模糊语言。模糊语言的运用不但不会阻碍新闻作品的准确性,相反,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生动。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与准确语言可以共同为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服务。

[关键词]模糊语言;准确性;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93-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写作的基本元素。在写作中,人们尽量采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不得不使用一些模糊性的词语。新闻写作更是如此。众所周知,新闻写作要讲究真实性,因此,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为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等。也就是说,新闻语言无论叙述、描写都要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然而,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大量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的主观认识的有限性及不确定性在语言表达中的反映,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的边缘地区没有非常分明的界限,而在中心区域,则是非常明晰的。

一、模糊语言及其存在的原因

客观世界万事万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使得模糊成为普遍性。人类对客观世界及自身的认识,尽管从整个发展历程看是日趋深入和不断完善,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无疑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模糊的事物,它们的性质、状态、功能没有精确的界限,难以清晰分类。各个个体的边缘存在着相似性,同时又有不同的质,它们相互区别。客观事物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及渐变性的特点,使人们难以准确地确定某事物的性质,更难确定表示这些事物的约定俗成的概念的外延。因此,人类关于这类事物的信息是模糊的。人们在感受、理解、提炼、表现这些事物时思维的不清晰界限,不明确状态,导致关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过渡时显示“亦此亦彼”的思维现象。那么,用来描述这种模糊认识或思维的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模糊性。也就是说,模糊语言是模糊性思维的物质外壳。例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几个表示年龄段的词语就存在模糊性。《现代汉语词典》对这几个词的解释如下:少年,指人10~15岁的阶段;青年,指15~30岁左右的阶段;中年,指四五十岁的年纪;老年,指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通过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人为划分出的这些年龄段之间是有交叉的,很难找到它们之间的准确界限。如一个15岁的人到底属于少年还是青年?这个很难硬性界定。因为人的生理变化是一个逐渐的连续过程,各个年龄段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因此用来表示这些年龄段的词语就具有模糊性。

二、模糊语言在新闻作品中的表现

在新闻作品中,模糊语言主要表现为模糊词语。这种词语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名词,多用来表示时间或数量。这些模糊语言有时是不能被准确语言所替换的。例如一些关于模糊数字的报道“参加这次活动的人数是9999人”,这时用“近1万人”表达就更好些。因为很多关于这种数字的信息是事先提供的,而在新闻事实发生的当天或当时很难统计精确数字。因此,为了表达的准确性,反而要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

另外一类模糊语言是形容词或副词。由于每个人的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看法也就不同。语言表达的习惯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记者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或对同一事物的描述、评价也会不同,所选用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就不同。正如伍铁平教授举例道:“老年人或步行者觉得从北京东城到西城就已经很远了;但周游世界的旅行者觉得上海到东京很近。”

以奥运会的一篇报道《好评的来历――北京奥运会场馆运行工作纪实》为例:

奥运官网9月5日讯北京奥运会成功了。中国人民兑现了庄严承诺,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实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留下了巨大而丰富的文化和体育遗产。

伴随着这份成绩优良答卷而来的自然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国际奥委会委员盖哈德?海贝格说,国际奥委会对本届奥运会的组织情况非常满意,因为“迄今为止样样事情几乎都很完美”。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市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表示,北京奥运会令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印象深刻,我们为北京奥运会所折服。一流的基础设施、杰出的组织能力、热情的中国人民,这就是北京奥运会留给世界的印象。在过去的16天时间里,全世界都在奥林匹克光环的照耀下关注北京、共享体育盛宴。回顾过去的16天,与一项项精彩赛事同样吸引人眼球的还有北京奥运会全面完善的组织工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北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是历届奥运会中最出色的。他称赞道:“任何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都想举办一次卓有成效的奥运会。勿庸置疑从来没有一届奥运会像北京奥运会这样组织有序,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在这两段文字中运用了很多模糊语言。如“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就不能为了准确而具体说清楚是哪四面和哪八方;“一流的基础设施”中什么程度才是“一流”;“非常满意”一词中的“非常”表示什么样的满意程度?这些情况没有必要说得更具体,解释得更具体反而多余。因此,使用一些模糊性词语反而让新闻作品更加概括准确。

此外,一些新闻主题的酝酿和确定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突然性。新闻事实往往也是变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稳固的。而且,不同的受众会对同一个新闻主题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和事件,是包含很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记者在调查研究时,有时不可能在自己权限范围和固定的时间内对所有的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特别是在预测性新闻中更是如此。因此,“即将”、“可能”等带有模糊性的词语更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词语的运用能使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得到合理地表达,从而提高预测的科学性。

三、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模糊语言的概括性便于写作新闻标题、导语、背景,使表达简洁明晰。在新闻作品中,导语和新闻背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导语和新闻背景往往要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简明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概括性和描写性很强的模糊语言,使新闻标题和导语更好地发挥作用。

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新闻写作更为准确。新闻事件随时发生,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记者对新闻事件规模的大小、程度的深浅、影响的强弱等一时难以作出精确判断,只能采用模糊语言综合分析、概括评述。这种模糊表述看似不准确,但对事件的发生发展是留有余地的动态的报道,反映了事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某些时候,模糊语言要比准确性的表述更为客观真实。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模糊语言是为了准确地表述新闻事实。

模糊语言可以使新闻报道具有形象性、增加活泼性、增强可读性。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记者在写报道时也常常使用一些模糊辞格,如比喻、比拟、通感等,可以使新闻语言变得风趣幽默、意味深长,也可以使作品化深奥为浅显,使语言凝炼别致,以博得受众的喜爱。

在新闻报道中,有时会遇到不宜公开表明态度和不宜把话说得过于明白的情况。比如涉及国家机密、科技机密或商业机密的情况下,不宜做过细的说明。还有一些关于犯罪活动的揭露性报道,不宜将有关犯罪环节做过细致的解释和说明,这种情况下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表达的内容灵活,使解释留有余地,委婉储蓄。此外,在交待消息来源时为了保密,记者会使用“记者在有关部门了解到”、“据权威人士透露”等词句。这些词语很多已经成为新闻术语被大量地运用于新闻作品之中。

可见,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各有其妙用。精确语言提供明晰信息,模糊语言简略概括。模糊语言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恰恰是要使表达的意思更符合客观事实,更准确地反映新闻的主题和思想,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它们在新闻作品中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新闻语言在准确的基础上,还应吸纳一些模糊语言,在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准确语言 篇3

教师教学的口头言语既不同于戏曲表演艺术的道白,又不同于单口相声中的独白,更不同于演说家滔滔不绝地讲演,它应当是对话体和讲话体相结合的产物。教师的言语具有启发性、情感性、趣味性、韵味性,这是形成口头言语艺术性的必备条件。

一、 言之有启,循循善诱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古人论画时常说:“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教学口头言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要善于留有空白,弦外有音,留给学生以遐想、思考的余地,富有启发性。教师通过启发性的言语,把学生带入思想碰撞的境地,达到如此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语要做到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是何等的重要,利用循循善诱的言语又是何等的必要。

二 、言之有情, 真挚感人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情感的言语能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教师的言语必须倾注感情,时而渲染诗情画意,拨动孩子的心弦;时而出语惊警,引起心灵的震颤;时而慷慨激昂,使人振奋;时而低沉悲哀,催人泪下……凭借这些富有情感的言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有位老师在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用富有情感的言语拉开了“序幕”:同学们,大年夜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美好。一家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佳肴,享受亲人团聚的欢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陪伴着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但就在我们沉浸欢笑时,却有个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着卖火柴……

学生听着听着,脸上都蒙上了一层阴雾。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引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悲惨情境,为教学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真者,精诚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真亲未笑而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真贵也。”教师只有饱含对学生的满腔热情,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在是非善恶美丑问题面前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高尔基说:“我可断言,同小孩讲话,必须要有趣味性。”教师要形成教学口头言语艺术,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灵活机动,使言语具有趣味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要使自己的言语充满趣味,吸引学生,就需要广采博闻,寻找和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把它们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四、言之有味 , 风趣诙谐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吉尔伯特·海特指出:幽默有多种功能。最明显的功能就是幽默能使学生富有生气和积极注意。一些明智的老师总是尽量的在引用一些新的幽默材料。因为他们相信三十五分钟的工作加上五分钟笑的工作效率是四十分钟不断地工作的效率的两倍。因此,幽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幽默是一种团结的手段,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言语幽默绝不是冷嘲热讽。海特指出:有些老师把幽默理解为挖苦,讽刺学生以达到控制学生,会使学生身心遭到摧残。

五、言之有韵,顿挫有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老是接受单调的信号,容易进入抑制状态,信号适当变换,才能使它的感受力旺盛而新鲜。课堂教学要打破单调的催眠刺激,就要使教学言语富有节奏性。

课堂教学最忌处于昏昏然的“温吞水”状态。音乐要有旋律,图画要有色彩,教学言语也应有变化。在教学中,语气的浓淡,声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感情的起伏,就自然形成了教学言语的变化。这种变化应该根据不同教材所规定的不同情绪而定。有的课文可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流畅自然的讲述;有的课文应观点鲜明的分析、说理,层层深入。课堂上,只有一种腔调,一个速度,将会抹杀了不同课文独具的个性。

准确语言 篇4

一、准确

用语准确,是公文行文的生命线。公文语言的准确,就是用正确的语句准确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公文用语必须恰切表达思想内容、符合事实和真理、符合语法逻辑。

具体说来,一是行文用语要吃准国家政策及要求,准确传达贯彻并完成之。这就要求行文者平时多学习和积累政治理论知识,做到与国家意志保持高度一致,并融会贯通之,与本单位本区域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使所发公文达到宣传发动、指导行动等目的。要忌讳对国家意志的随意发挥、一知半解甚至背道而驰,致使公文发出错误引领而误人误国。二是要仔细斟酌、吃透吃准词语的词性、词义、感情色彩、程度范围、弹性、搭配及分寸感等特点及要求,遵循约定俗成的公文特殊用语,做好科学研判、谨密推理,杜绝伪造事实、歪曲原本,忌讳长官意志、主观思维和感性意识,做到理性恰切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为决策者和执行者提供准确信息,切实发挥好公文应有的作用。三是必须考究句子的修辞格、语序、语气、成分、标点符号等语法逻辑,做到用语规范和严谨。要恰当使用修辞格,不因轻易使用夸张等修辞格而伤了公文准确严肃的本色。成份要完整。据笔者观察,当前公文句子成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主语残缺,往往以“通过……”“为了……”“在……下”等状语词组做了主语。要明确句子的主干成分即主、谓、宾语,不能随意省略和无故残缺。至于辅助成分定、状、补语,则可视必要情况做出选择。造句要符合逻辑。要避免公文句子所描述对象的种属概念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小结之,要扎实修好《现代汉语》《公文写作与处理》等相关专业课,做祖国语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用语习惯的学习者、传承者、践行者,准确说汉语、准确写公文。另外,用好公文专用语言。

二、简练

简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曰简洁,一曰凝练。清代刘大櫆在其《论文偶记》中论述了公文以精简为贵:“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一方面,越是笔法老练、感情真挚、言辞确切、事理精当的内容就可以简洁处理,这一方面指出哪些可以“简”为,另一方面也指出,简练即是文章(公文)的最高境界。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开会通知言:“各县、市总工会:定于9月8日,召开各县、市总工会主席会议。报到时间:9月7日。报到地点:地区工会招待所。”某做了如下修改:“各县、市总工会:9月8日召开各县、市工会主席会议,请7日到地区工会招待所报到。”如此简练的语句,无疑提高了公文的水平,应提倡推广之。

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要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和时长”,这对公文的简练提出了明确要求。换句话说,在表述准确、明白的前提下,公文写作用字越少越好,语言越简练越好。

要做到简练,需要深刻做好文字功底的修炼。一是锤炼字词、精简用语,尽量使用短句,即发短文说短话说简练的话,努力做到文约而事丰。这不仅是方便行文和阅读处理的需要,更应是高质量和高水平公文的基本标志。单音节能表白的,不用双音节或者连绵词、连动词;一句能说清的不要写两句;可说可不说的,不写;基本没用的字词更要弃之。至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时人最难达到。比如最新十五种法定公文的开头要求交代发文背景、目的、依据等,实际中有的公文则用不少篇幅去赘述,使人倍感啰嗦,阅读费时,还浪费笔墨纸砚感情,损伤了公文应有的简练美。很多人喜欢用并列句子或组词,貌似辞藻肥硕、文采丰茂、整齐对称,实则拖沓冗长、不知所云。尤其要忌讳“假大空”话,拾人牙慧反而没了自我。更有甚者,粘贴复制、抄袭代写一大片,看似“文笔”满腹,实则旧社会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且无关紧要。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语。公文必须批判继承文言词语,使其语言更加精练高雅,这是对中华文明最主要记录者古代汉语的传承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古汉语学习的实际行动。试较:“来函收悉”“来信收到,内容尽知”和“你们的来信我们收到了,(下转第11页)(上接第8页)其中的内容经过阅读都已明白了”,第一句传达出的确是汉语的凝练美、高雅美,尽其意而不剩余,撮其要而无疏漏。当然,运用文言词语,一定不能生吞活剥,食古不化,要适当、活用、自然、流畅。古代文言和现代白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简洁明了、自然流畅,给人美学散步和读有余香。

三、质朴

所谓质朴,是指公文的语言要做到朴实自然、明白流畅、通俗易懂和大方庄重。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造作、不卖弄,不溢美、不虚饰。鲁迅和毛泽东曾分别在《答北斗杂志社问》和《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中指出,不要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语言。直到今天,公文语言的溢美虚饰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最明显的就是宣绩和报喜不报忧等。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公文中套话连篇、华丽辞藻以及大肆宣扬成绩等现象明显改观。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真情表露,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对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看似平常一句话,却传达了无尽深意。再试读“一把手亲自抓,县委委员人人抓,分管委员认真抓,主管部门直接抓,有关部门配合抓,村镇党委层层抓”,就一个谓语动词“抓”,说来说去只是几个主语和状语的轮换,纯粹是堆砌、卖弄和虚饰,让人“扯锯”扯得太累且心生厌恶,并无实际意义。有的公文在评述一次活动的意义时,往往夸大其词、宣绩宣得过了头,套用一些终结词如“标志着……”“里程碑”之类。毕竟只是一次活动而已,决不能代替全部的成绩,尤其是不能故意宣绩而忽略不足,致使漂浮而不实在、空套而不自然,让人觉着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在党性分析、对照检查、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中,不少文章大篇幅叙述成绩,而对于存在问题以及原因根源剖析却蜻蜓点水、几笔带过,这也是不质朴的直接体现——不光是文,也还是作者其人。

语言的组织即是文风。一篇公文的文风应力求质朴。这种文风恰恰是为文者的人品。阅读公文有如阅读一个人。语言的堆积,辞藻的华丽,语气的生硬缺乏礼貌,刻意追求排比对偶对称等,反而觉着言不逮意、腊味倦意。若是阅读这样的人,同样会没有好心情。质朴,即用简练的话语准确表达深意,犹如做人穿衣,不在花里胡哨,干净、简单、整洁即好。因此,为文恰似为人,应力求简练准确和质朴,简单磊落、韵味深沉,才是高人好文。

参考文献

[1]梁荻.公文的语言风格[J].云南社会科学,2001(增刊).

[2]吕子静.浅谈公文语言的特点与要求[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张永明,裴婉辰.公文写作的语言特色——兼谈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4).

准确语言 篇5

一、区别词义的大小和轻重,做到运用恰如其分。我国语言词汇丰富,同义词、近义词很多,它们之间只是在所指的范围和程度上有细微差别,如果不加区别随意使用,很容易出现表情达意不准确的问题。例如优异、优秀、优良、良好四个词的语意,是由重到轻排列的;楷模、模范、标兵、榜样四个词的语意,是由大到小排列的。在写作时,就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选用,准确表达,防止出现大词小用、重事轻说之类的毛病。尤其是对涉及褒贬方面内容的用语,更应该特别慎重。前几年,一份材料中有这样一句话:“对最近出台的几项改革举措,百分之xx的同志有抵触情绪。”“抵触”二字显然用词不当,把问题看的过重了,若改为“缺乏深刻理解”或“存有担心疑虑”比较妥切。

二、适当加以限制或补充,防止产生歧义。一词多义是我国语言的一大特点,为使主观理解符合文章本意,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的误解或曲解,确保公文的严肃性,在写作过程中,有必要对有些词语在适当位置加以限制和补充,而这种功能大都是由定、状、补语来完成的。例如“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中,每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确定性”这句话中,“同一时间、同一方面”作为状语,对“概念”作了必要的限制,才使“确定性”得以成立。再如,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有一句话:“考察干部要全面深入,既要看……,也要看……,既要了解……,也要了解……。”后面的四个短句作为补语,都是对“全面深入”的具体解释,使人看了非常清楚明白,对加深理解很有帮助。

三、适时使用模糊性语言,使语意表达更加准确。在公文写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表达不可,但又不宜或不易用具体数字、具体形象表达的事物,这就需要运用比较缓和、委婉的语言,对事物的轮廓做出大体的描述。在这方面,模糊性语言就派上了用场。例如“绝大多数……”,“……有所下降”,“……略有提高”,“基本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保持了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波动”等等。这些语言虽然没有用确切的数字加以说明,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很明确的,并没有模糊的感觉。

四、掌握关联词语和复句用法,解决语序凌乱、费解问题。有时一句话或一个语段要反映的内容很多,如何排列好顺序,让人看着既简洁又明白,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关联词语和复句的功用就在于此。如果对关联词语和复句的用法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像码垛一样的词语堆积,造成句式杂糅、成份残缺、先后无序、前后不能贯通等语病。因此,我们要准确掌握复句用法和关联词语的运用,尽量避免出现词句堆砌杂乱无章或关联词语运用失当的问题。中央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有一句话:“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不允许凌驾于组织之上,独断专行,都不允许违背集体决定自行其是,擅自行动。”在这个多重复句中,第一重是用“不论……都……”做关联词语的条件复句,第二重是用两个“不允许”为关联词语的并列复句,表达得既明确又简练。如果不这样写,恐怕用一大段话也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

五、注意语言逻辑关系,防止概念不清或判断失当。公文用语的准确性,还与撰稿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正确的语言逻辑关系,不仅要求遵循事物的内在客观联系来安排语序,条分缕析,顺理成章;还要求对事物的概念要表述得清清楚楚,作判断也要准确无误。因此,搞公文写作的同志都应该学一些逻辑知识,要弄懂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并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样,写出来的材料就会严密得多,准确得多,经得住推敲。如果不掌握这一技能,就难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反映客观实际,很容易出概念不清或判断失当的毛病。例如“经过比较深入的调查,我们对这个所的基本情况和人员情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一病句,把“人员情况”这个种概念与“基本情况”这个属概念并列起来了,犯了概念不清的毛病。再如“忠诚可靠是衡量一个人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这一病句,从同一角度对同一情况作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结论,明显属于判断失当。

准确语言 篇6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内容。“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符合表达的目的,尤其指运用词语的贴切、分寸感和褒贬色彩的把握。

高考命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换、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形式以主观题为主。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

高考题型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备考时应与“修辞运用”“句式运用(选用、仿用、变换)”综合进行。

二、满分突破技巧

关于语言表达“准确”的解读

(一)怎样理解语言的准确性?

1.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用词的恰当上,怎样能使语言具有准确性?

(1)认真辨析词义。辨析词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看词义范围的大小,二是看词义的轻重,三是看词的适用对象,四是看词的感情色彩,五是看词的搭配习惯。

(2)注意语法规范。注意语法规范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用词要规范,二是语序要顺畅,三是句子要完整。

(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表达作者的本意。

2.怎样做到用词“准确”?

(1)符合情境。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解析】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符合事理。如“今日洞庭,诗意盎然,彩笔难绘,简直是一个用珍珠砌成的崭新世界”。

【解析】“砌”用得不准确。“砌”是层层垒起之意,用颗粒状的珍珠来“砌成”,不大可能。可把“砌”换作“缀”,它有连缀组合和装扮的意思,形象地描绘出了洞庭的新气象。

(3)符合对象。如“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解析】“宰杀、解剖”用得不准确,因为宰杀、解剖的只能是牛羊,而不是牛羊的肉。

(4)符合程度。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解析】“收集”用得不准确。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集”才准确。

(5)符合心理。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解析】“更”字用得准确,写出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

三、突破训练

1.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句子共有四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旅游卫视5月4日播出的一期节目遭到众多动物保护者的抗议。在这期节目中,①一只猫当做实验品从四楼抛下,以证实猫从高处摔下是否仍安然无恙。据相关资料显示,②即使猫在下坠过程中能迅速调整体位,变为四足向下着地,但这只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③仍不能完全避免不骨折和内脏破裂。动物保护者对这种虐待动物的节目表示愤怒。今天,旅游卫视节目中心负责人表示,④今后将不再播出动物活体实验的节目,并向观众表示致歉。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一组,在对两个人物的比较中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不得出现常识性错误。

第一组:孔子与庄子 第二组:项羽与刘邦

第三组:李白与杜甫 第四组:鲁迅与胡适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一段话摘自某报,有的地方存在语病,自选四处加以改正。

某市曾连续在两年国家考核中①成绩名列最末,对市委、市政府触动很大②。市政府提出“为首府争光,为城市雪耻”③的口号。市委书记指出:“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④。”要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三个一把手同时

抓环保工作⑤,并把其纳入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⑥,实行一票否决的干部管理体制⑦”。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

第_______处改为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

4.高三毕业在即,班里要举办一场毕业晚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来发表你的毕业感言,100字左右。

①《敢问路在何方》 ②《飞得更高》

③《化蝶》 ④《光阴的故事》

⑤《隐形的翅膀》 ⑥《我只在乎你》

⑦《永远的朋友》 ⑧《阳光总在风雨后》

⑨《众人划桨开大船》 ⑩《爱拼才会赢》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另拟一条提示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能让语言得体。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很多国家在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商店、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一段时间里都会做一些赠书、读书、演戏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很多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对这些活动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呼吁我们国家也开展类似的活动。2000年,我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这是实施全国“知识工程”的重大项目。几年来,在全国各地都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如果让你拟一副宣传该活动的条幅,你会怎样来拟。要求:对仗工整,醒目易记,有文采。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到1500万。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班里要举行一次主题为“不要沉迷网络”的班会,请你拟写一句警醒或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准确语言 篇7

第一,注意锤炼词语。

例1:“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文中用了“落成”一词,而没用“建成”或“造好”。这是因为“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或“造好”等一般性字眼,就无法表现作者崇敬的心情。

例2:“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这里,作者用了“瞻仰”,而没用“参观”, 因为“瞻仰”是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用“瞻仰”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更贴切,也更庄重。

第二,指代部位的词、短语和方位词使用准确。

例1:“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句话中的“碑心石”三个字明确交代了毛主席的题字所在的部位。如果换成“碑石”,那么指代的部位就不确切了。

例2:“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文中交代了纪念碑的北面为正面, 这里用“往南”点明了“‘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所在的方位,用“转到碑身的后面”和纪念碑的北面为正面相呼应, 进一步准确地点明了其位置。

第三,恰当使用表示时间、范围或程度等修饰、限制的词语,结合运用平实的说明方法,使意思的表达更确切。

例如:“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句中的“中国”表示范围,“自古以来”表示时间,“最大”表示程度。通过这一连串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了纪念碑的特点。另外,“有10层楼那么高, 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点。

举了这么多例子, 分析了本文用语准确的特点,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本文的语言又是如何富于变化的。众所周知,如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一样,说明文以说明为主,但同时也不排除使用其他表达方式。本文就是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例如, 文中对参观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直到离开纪念碑等, 通过记叙, 把参观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为了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 作者运用了描述性语言,让固定不动的10幅浮雕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还原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和故事, 使得人民英雄英勇无畏的伟大形象屹立在人们心中。此外,文章中还运用了议论性的语言, 如评论若干历史事件的意义等。

准确语言 篇8

一、当下网络环境对语言准确性影响的争议

(1) 网络环境对语言准确性影响。网络环境具有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从使用者的构成上看, 它摆脱了现实社会空间环境的限制, 使不同教育程度、职业等的使用者更为平等地成为网络社会的创造者, 作为网络基本属性之一, 交际的相关创造成为网络创造者的主要领域, 其中对于语言的创造更新尤为明显, 形成了网络语言体系。网络语言的传统分类由有关网络的专业术语和特别用语及网民交际用语两大类构成, 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后者。由于网民构成的复杂性使语言把控摆脱了传统权威的控制, 很多时候会违反传统语言更新传统, 表现出不规范和模糊性。而网络语言由使用者带入传统语言环境, 使传统语言环境变化的速度加快。网络环境对语言准确性的影响主要源于自成系统的网络语言词汇、语体融入传统语言系统, 让语言表达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 以往本已稳固的语言表达规则和词语的使用发生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的优劣, 肯定和否定者皆有之。

(2) 肯定者:语言是动态发展的, 准确性标准不断变化。对网络语言持肯定观点者认为, 网络语言的产生有其现实的原因和时代的背景, 它来源于特定的交际群体, 并有自己的互联网文化基础, 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它有广泛的使用者并且在不断更新, 这就证明它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网络语言的评价, 总体看来, 网络语言是鲜活的, 充满生命力的, 体现了特定时代语言的创新性。从历史角度看, 语言也是在群体的使用中不断推陈出新, 语言从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体系, 它的准确性的标准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对于网络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 肯定者认为, 每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成分的形成都有其社会基础, 虽然现在网络环境形成的新语言的创造者不是传统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创造群体, 但是对于这种语言新生的方式和新生的内容应该持包容的态度, 作为语言标准把控者要做的是有效参与, 积极引导, 而不是过度否定。

(3) 否定者:网络语言颠覆传统, 造成语言的模糊不清。认为网络环境对语言有负面影响的观点主要是担忧网络语言对传统交际的冲击和颠覆可能造成的母语危机。网络语言将字母、汉字甚至图形杂糅, 缺乏规范性, 且许多网络语言追求刺激, 使用庸俗、低级的词语, 网络的普及性使大多数缺乏判断力的中小学生长期受这些不规范甚至庸俗的语言浸淫, 很可能对整个语言文化水平和文明道德的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效应。他们认为网络语言只是一种文字游戏, 传统的语言环境不应持接收的态度而应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和准确性。因此, 需要家加强网络语言的监管, 需要通过立法等手段来规范、限制网络语言的使用。

二、网络环境下编辑对语言准确性的认识

网络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对于普通民众的影响并不显著, 他们的生活环境中这两种环境是并存的, 但是对于语言专业使用的行业从业者的影响就比较明显, 特别是对于语言准确性有把控责任的媒体编辑的影响, 他们既要保持语言使用的贴近社会现实, 与时俱进, 又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 所以对于网络语言, 编辑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1) 网络语言和日常用语处于不同的交际系统。如编辑等语言专业使用者对网络环境下产生的网络语言的认识应从更客观和专业的角度出发, 首先要确定的是网络语言是否可以及如何进入日常语言交际系统。二者都是服务于语言交际的, 但是却处于不同的交际层次中, 网络语言为网络交际和日常交际提供的实际效用是不同的。网络语言诞生于网络环境中, 它根据自己的环境创造了新的词汇, 为传统词汇创造了新的意义, 改变了某些既有的词法和句法形式, 但大部分用法和词汇脱离了网络环境就难以用在日常交际系统中, 除非语句本身就是要表述与网络相关的内容。所以, 对于这两个系统的有效区别是可以做到的。

(2) 网络语言的社会方言特征。语言学学者认为, 网络语言展示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 网络“这种新型的人际交往空间所形成的新型语体形式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 这种方言屏蔽了使用者的社会身份特征, 表现出非理性, 随意性, 去中心化, 多元化等特征, “这是宏达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但网络语言这种社会方言跟一般社会方言又极为不同, 它缺少了行业语、隐语等用语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表现出一种游戏色彩, 这种交际的出发点中最为注重的就不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而是信息传递之外的娱乐性。基于这种社会方言的特殊性, 对于它的存在就不应有过多的批判, 但对于网络语言内容进入传统语言领域的把关应保持其严格性。

三、编辑应对策略

专业的媒体编辑在对网络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有了正确的认识后, 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自己所在媒体的实践中合理把握对网络语言的应用。不因外在快速变化的语言环境所迫而放弃坚持, 但在坚持的基础上保持包容性, 在语言使用上有一定的预见性, 看到适合引入传统语言使用体系的网络语言, 并准确使用。

(1) 扎实的语言基础。编辑扎实的语言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 网络环境带来的网络语言的快速变化只是提高了对编辑语言判断力的要求。在充分了解语言发展的发展历史的前提下, 掌握了自己所处时代的较为固定的语言应用体系, 就可以在新的语法、词汇出现时结合现有的语法体系找到其所处的体系部位, 并结合其出现的时代语境, 判断这种网络语言是否做到了对信息的准确传达, 而它是否有保留的历史价值, 在这些完成之后, 基本就可以判断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种成分的使用了。对于可以留存的, 经过相应的解释, 确保不了解网络环境的受众仍可以较全面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不具有使用价值的, 找到相应的准确表达并替代之。

(2) 坚持语言准确性的信念。媒体作为语言的专业使用者, 身负对信息正确传达和社会舆论引导的责任, 对于语言准确性的坚持不应因网络带来的信息传达方式的快速发展而动摇。而编辑作为语言传达的重要把关人, 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各种社会方言对语言主体体系的影响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 虽然网络社会语言带来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种社会方言带来的影响都要强烈, 但是它并没有脱离语言发展的本质, 它快速产生也更为快速地消亡, 那些没有存在价值甚至有庸俗成分的表达方式是应该在专业编辑的审查中被淘汰的。

(3) 增强对新的语言变化的包容性。网络环境产生的语言有着大量的使用者, 可以被知道并被选择就有其社会基础, 所以不能过于消极地看待, 可以经过时间和实践地检验进入传统语言应用体系并成为有效的构成成分, 这种语言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因为网络上众多的新生事物在传统语言体系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表述, 他们自身对于网络环境的准确传达是传统语言无法替代的, 这种准确性存在于网络语言之中且是传统语言体系所需要被补充的, 编辑应做适当挑选并做相应的表达处理。

(4) 主动引领而不是被动接受。对于可以经受检验并可以准确传达的网络语言, 编辑为了增强自己所在媒体的影响力, 应该锻炼自己的敏感性, 及时接收网络信息, 并在其中预见可以留存的词汇, 而不是在网络语言被普遍使用之后才开始被动使用, 让自己的媒体在现今这个网络时代始终走在前列。网络仍在持续地发展之中, 对于网络环境对语言准确性的影响也是持续的, 只要把握住的语言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处理的原则, 影响的冲击就会化为让语言更丰富、灵活、准确应用的技巧, 在保持准确的基础上让媒体的表达更为丰富。

摘要: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相关各领域新的变化, 网络被认为是第二社会, 它各方面的社会属性不断增强, 其中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的成分不断地融入传统语言系统, 使本来缓慢发展并保持稳定的主体语言体系发生动荡, 对语言准确性有严格标准和把控要求的媒体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坚持准确性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和网络语言有正确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是专业编辑应做出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准确性,编辑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2]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J].复旦大学, 2008.

[4]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5]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 2010 (3) :70-80.

准确语言 篇9

一、让数学语言的应用成为习惯———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理性认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它包含着大量表面看来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等, 但其中却蕴涵着一种简练、准确、通用的语言。当我们掌握并学会运用这种语言后, 就能得心应手地在数学世界里遨游, 以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应用的环境, 所以培养小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 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基地, 因为只有数学课堂才能充分提供数学语言交流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和其他语言的产生一样, 数学语言最早也来源于生活。学习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会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包括生活问题) , 因此课外的学习活动是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有效补充。再次, 语言的习得和其他技能的习得一样, 需要不断强化刺激, 错误矫正才能逐渐巩固, 因而进行数学语言的错误解析与矫正也十分重要。我们的想法如下图所示。

通常, 学习数学语言要经历机械识记—归纳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因而我们遵循学生的数学语言学习心理规律, 设计了四种教学法:提问教学重在生活语言修正为数学语言;关键词教学重在剖析、明了数学语言;知识结构教学重在梳理、提炼数学语言;交互教学重在三种形式的数学语言间的相互转化。

二、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实践探索

数学语言是对数学对象、运算、关系、演绎做出表述的一种语言形式, 也是数学知识有型化、公理化、模式化的体现。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化, 使之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 因此, 开展教学必须遵循数学语言培养的规律。

(一) 生活问题转化中修正数学语言———实施提问教学法

对于数学能力而言, 具备数学建模思想至关重要。其中把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又是形成数学建模思想的关键。提问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或数学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 从具体的生活原型出发, 运用数学语言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并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用数学的视角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来提出问题, 运用数学语言来解决问题。下面, 我们以校本教材《一份剪报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片段为例阐述。

1.收集信息, 丰富数学语言的原材料

从学生身边最感兴趣的、最熟悉的事和物入手, 放手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可以这样说, 信息收集是提问的一个重要前提, 有了信息的充分呈现, 可提炼的数学语言信息就会越多, 问题之水就会汩汩而来。

“东阳71岁退休老人俞仁文花了近一年时间, 用毛笔小楷字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 约39万字……”———“近1年时间”“约39万” (隐藏着近似值知识) “对于一个年逾花古稀的老人来说, 一年写出近40万个毛笔字简直是天文数字。”———什么叫天文数字? (隐藏着大数的知识)

(在学生所收集的信息中蕴涵了“近似值”“天文数字”等数学语言的雏形原本, 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数学语言学习的基础。)

2.确定主题, 筛选数学语言的原材料

学生呈现的信息中有很多对于数学学习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完全放手, 将严重干扰数学的有效学习, 对数学语言的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让学生进行提问之中, 对于信息的整理和取舍显得至关重要。把有效的信息留下来, 生产出无限的数学问题来, 积累真正有用的数学语言材料, 准备后来的整理、组合。

“这么多的问题中, 与数学直接相关的有哪些呢?”

“俞仁文老人一天要花多少时间进行抄写工作?照这样估算, 他抄写完《四书五经》大约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什么叫天文数字?”“这么多的信息, 哪些跟我们的数学有关系呢?请你把它们写下来。”

(教师的点拨, 将学习主题的范围有效地确定出来了。)

3.呈现情境, 集聚数学语言问题

主题已定, 学生也收集了足够的信息, 教师就要挖掘其中隐藏的数学语言, 组合出一个较为生活化的情境, 供全班一起研究学习, 相当于营造出一个相近的数学语言组成的学习场。其形式可以是一幅主题图, 一篇短小的文章, 一份表格等等。这样可以有效舍去无关信息, 形成数学语言学习材料的核心。

东阳71岁退休老人俞仁文花了近一年时间, 用毛笔小楷字完成了手抄《四书五经》, 约39万字 (包括译文) 。开本为长70厘米, 宽34.5厘米。

他决定, 从2007年8月8日开始, 用一年时间完成手抄《四书五经》, 用这一特殊方式来庆祝奥运。

对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一年写出近40万个毛笔字简直是天文数字。

(上述文字信息中与数学有关的就是画线部分的内容, 留下画线的内容, 舍去其他无关的信息, 直奔数学问题的主题。)

4.筛选问题, 提炼规范的数学语言

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组织、筛选, 让学生的问题更准确化、数学化。学生问题不断修正的过程, 也就是数学语言不断修正的过程。

让我们对“从2007年8月8日开始, 用一年时间完成手抄《四书五经》”这一数学信息的提问过程做一个模拟。

师:对于这一信息, 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

生:俞爷爷为什么要手抄《四书五经》啊, 这样多累啊!

师:手抄《四书五经》是一件让我们同学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更何况手抄的时间不是一秒钟, 一分钟, 也不仅仅是一小时, 一天, 而是漫长的一年。有哪位同学能知道他抄书的时间是几天?如果老人抄书的时间正好满一年, 那么他应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完成的?

(巧妙递进, 自然地引入到两个与“年、月、日”有关的数学问题。 (1) 闰年与平年的判断; (2) 计算需要的时间。两个问题的提出, 学生的思路就展开了。)

5.完善问题, 促进数学语言有序化

当大量的数学问题出来后, 引导学生对以上数学问题归类、完善, 不仅问题指向会更明确, 学生的数学语言自然也不断趋于有序化、严谨化。

问题:

(1) 长70厘米, 宽34.5厘米的纸面有多大?

(2) “近1年时间”“近40万个毛笔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 “约39万”与“近40万”有什么联系?……

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摆在大家面前, 如果请你对它们进行分类, 你会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教师进行有效的点拨指引。上述问题归纳为几类:问题 (1) 指向的是空间领域的面积的大小;问题 (2) 、 (3) 是数与代数领域的近似数的问题……而学生的数学语言也逐渐修正得更有逻辑性。)

6.解决问题, 提供数学语言应用的机会

在完成以上环节内容后, 教师便可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 开展数学语言应用的实践, 最终达成将数学语言融会贯通的目的。由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对所用知识进行链接、应用, 因此不要求所有问题全部解决。

(二) 数学概念剖析中明晰数学语言———实施关键词教学法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从音节、词汇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入手。对于数学语言而言, 表达数量关系、图形特征或数学思想、方法的词句, 包括概念、定律、法则、公式等的关键词就是重要的基本组成单位。如果学生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关键词, 那学习数学语言就驾轻就熟了。关键词教学要求教师牢牢抓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词设计教学活动, 使之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 通过由表及里, 层层剥示, 揭示关键词的特征和作用,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关键词, 达到掌握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目的。

1.揭示课题, 引入关键词

关键词教学法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即在唤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 引入新课后直接呈现核心关键词,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与目标, 有目的地展开学习活动, 进行数学语言的外围探索。

2.获取信息, 分析关键词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关键词, 我们从核心关键词中衍生出一些附属关键词。核心与附属关键词的出现, 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又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核心关键词, 进而更深入地掌握数学关键词, 也就能更真切地理解数学语言的严谨和准确。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

师: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 (出示图: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2个。

生:把2瓶水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1瓶。

师: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 叫做———? (板书:平均分)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两人各分得多少?怎样分? (生:切成两半) 这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 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生: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

围绕着“分数”这个核心关键词, 出现了一个物体、平均分、几份等附属关键词, 通过探索这些附属关键词, 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研究探索, 理解关键词

明确了学习任务中的核心关键词与附属关键词后, 学生可自主选择研究的顺序与重点, 或独立研究, 或合作探索。通过逐渐明晰附属关键词, 进而理解核心关键词, 理清核心关键词与附属关键词的联系, 也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4.归纳讨论, 提炼关键词

为了形成学生对关键词统一、正确的理解, 需要将各自学习的结果提出来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充分运用, 种种不完善或不准确或不简洁的语言都将在交流讨论中趋于完善、准确和简洁。

例如在“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操作”的过程, 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进而推导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归纳得出:通过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或先算出其中的一小份再求出总面积的方法, 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5.深化实践, 运用关键词

在提炼出准确的数学语言之后, 学习者要将关键词运用到实际的解决问题之中, 不仅做到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反驳或补充他人的观点, 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

(三) 数学知识梳理中提炼数学语言———实施知识结构教学法

遵循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 依据各块知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用内化了的数学语言重组各个数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 形成一个相对严谨的语言系统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结构教学的出发点。知识结构教学的环节如下所示:

回顾原有知识, 使数学语言更丰富→出示知识纲要, 让数学语言更有条理→探讨知识结构, 形成数学语言的互译→整理知识结构, 使数学语言更精确→学生重温教材, 达成数学语言的应用性。

知识结构教学有两种变式。

如上是新授课的知识结构教学, 不简单停留在对知识的言语陈述, 更要求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如上是复习课的知识结构教学, 注重知识梳理过程, 将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 连成片结网, 将杂乱无章的知识梳理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实现知识内化, 让学生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愉快。

(四) 数学信息互译中融会数学语言———实施交互教学法

数学语言一般可分为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语言。交互教学通过将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各种各样的语言进行表征, 并将这些表征在头脑中相互转化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本身。主要教学结构是“问题的提出 (知识本身) ———学生个体的理解 (图形、符号、文字) ———几种语言间的互译———形成知识的多种表征形式”, 如下图所示。

1.创设情境, 明确任务

创设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 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现象的矛盾和冲突, 让学生带着饱满丰富的感情走入数学语言交流的环境,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

2.自主探索, 形成语言

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将数学问题用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描述, 将自已的思想呈现在纸上, 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 教师提供“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剪刀、尺子”等素材, 让学生动手操作, 并在操作完成后将自己的想法用图形、符号或文字语言呈现在预习纸上。

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与梯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有的学生用剪刀将其割补成长方形、三角形。

有的学生会运用符号来表述:S梯= (a+b) h÷2。

而有的学生会运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述, 如:将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

3.交流语言, 交互提升

在上面的片段中, 学生通过自身努力, 已经将抽象的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呈现出来。这时再安排二人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同学的交流, 继续辨清图形语言的意思、符号语言的含义和文字语言的内涵, 不仅能吸取别人的成果, 完善自己的想法, 而且使每一位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模式更丰富。

4.主体内化, 整合语言

语言的转化最后就是整合性的理解。也就是将第3个环节中所分析的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 通过分析、理解、感触、记忆以多元统一的方式融合在一起, 形成完善的数学语言, 从而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研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中, 我们运用图形、符号、文字三种语言, 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如:

用图形语言描述: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 从图中可知。

用符号语言描述:

用文字语言描述:分数乘分数等于将两个分数的分母之积做新分母, 两个分数的分子之积做新分子。

上面, 学生将三种语言整合在一起, 同步显示在大脑中, 有助于形成知识的统一体。

(五) 在数学日记撰写中内化数学语言

数学课堂中的交流是数学语言的言语表达, 而数学日记就是数学语言的文字表达, 它是学生数学表述能力的反映, 而数学表述能力恰恰又反映了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因而, 我们把写数学日记作为培养小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课外补充, 以帮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的编码组合, 真正内化数学语言, 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地把数学语言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加以拓展。

(六) 在数学语言错误解析与矫正中完善数学语言

知识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辨析、勘误的过程, 认真地对待学生中出现的数学语言错误这一现象, 深入地去分析错误的类型, 研究错误形成的原因, 并总结经验, 探讨出错误的矫正方法, 一定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为此, 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及解决问题等四个领域深入分析, 枚举常见数学语言错误, 仔细解析, 提出矫正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空间与图形中常见错误的解析与矫正。

[个例]在教学认识角这个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出示这样一组角:

学生往往会说∠1大于∠2, 哪怕进行操作对两个角用重叠法进行比较, 仍旧会说∠1大于∠2。

[解析]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 在于学生缺乏对图形语言正确解读的能力。儿童无论是通过操作还是通过观察, 对图形的感知往往偏重于研究对象直观性较强的属性特征, 而忽视那些不太明显的特征, 在对角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上, 往往会集中在组成角的两条边的长短上, 而忽视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这也是因为边的长短的视觉刺激明显要大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矫正]针对学生容易受感知图形外显性较强因素影响的心理特点, 我们从以下方面矫正。

首先,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让学生做一个活动角, 慢慢变大, 再慢慢变小, 体会角的大小是随着两边张开的程度而变化的。

其次, 突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教师制作一个活动角, 使角的两边变长, 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把角的两边剪短, 思考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角的边虽然在变长 (或变短) , 但角的大小没有变。

最后, 在应用中突出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从而排除边的长短对学生理解角的大小的干扰。

准确语言 篇10

关键词:胡乔木,公文语言,领导意图,把握

一、“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对我党秘书工作的杰出贡献

胡乔木(1912年6月1日—1992年9月28日),江苏盐城人,本名为胡鼎新,“乔木”是其笔名,世称“胡乔木”。胡乔木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不是居领导地位的决策者,但共产党的许多重要文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中央报刊的重要社论,都出自他手。一段时间里,外界视他为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权威人物。”[1]78自1941年开始,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粉碎“四人帮”之后协助邓小平做了大量的工作。 毛泽东曾经戏称“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曾经赞誉胡乔木是“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在担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期间撰写了大量的公文与政论文,其公文与政论文在遣词造句、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方面堪称典范。

被邓小平称之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胡乔木,具有很强的党性修养,对党始终忠心耿耿,在政治上立场坚定,不计较个人得失,埋头苦干。他的一生是“无私奉献、不倦追求”的一生,是“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的一生。由丁晓平著的《中共中央第一支笔:胡乔木传》于2011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新京报》评论说:“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历史人物,其言行往往是具体社会处境的表达。胡乔木是当时最接近权力中心的知识分子,以其才思智识,影响了一代人的公共观念,其人其文,不仅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已成为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历史的经典文献。观察他的思想与生活进程,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观察。”给予胡乔木高度的评价。此外,由邓力群担任组长编写的《胡乔木传》于2015年1月出版,编写组在“后记”中说编写工作“从一个层面系统地总结党的思想理论、宣传文化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由此可见,胡乔木作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其在我党秘书工作的历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胡乔木曾经长期担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在担任秘书期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开展秘书工作的经验。胡乔木认为,从事党的秘书工作必须在政治上拥有较强的党性修养,在学问上要有高尚的职业品格,在业务上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在文字上要有精湛的表达能力,其对秘书工作的思想主张及其亲身实践,对我党秘书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胡乔木公文语言的准确性

1.善于使用数据事例达到公文语言的准确性。胡乔木在撰写公文之时,为了达到吸引受众、满足受众客观需要的效果,非常注意公文语言的准确性,在公文中善于使用数据事例说话,将相关的数据事例恰到好处地在公文中予以引用,加大了公文所包含的信息量,同时也在较大的程度上增强了公文的说服力,增强了公文的文采,从而给领导和公文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胡乔木在撰写公文之时深知“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而数据和事例就是事实,胡乔木十分善于在公文中使用数据事例,使其要表达的观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例如,胡乔木在《祝蒙阴大捷》中写道:“山东人民解放军十四日晨到十六日午的激战,……完全歼灭了进犯的七十四师师部及其所属的五十一旅、五十七旅、五十八旅三个旅, 和八十三师十九旅的一个团。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2]285在该文中,胡乔木引用的数据和事例确实“胜于雄辩”,最能够反映本质, 能够说明问题。

2.善于使用成语典故达到公文语言的准确性。按照内容表达的具体需要,胡乔木善于在其公文行文中使用成语典故,把若干个能够适用于表意的成语搭配组合起来共同连用,以此更好地抒情、叙事、论理和状物,达到绝佳的效果。只要翻阅胡乔木所撰写的公文便可发现,胡乔木的许多公文语言十分灵活、富有变化,让人阅读起来感觉酣畅淋漓。胡乔木撰写的公文之中,经常较为合理恰当地使用成语,发挥了修辞作用、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功能。正是由于胡乔木善于在公文中运用成语典故,使其一般性公文和政论公文的内容表达得更为清楚、明白、鲜活、生动。比如,胡乔木在其公文《战争贩子布立特关于中国的狂妄报告》一文中写道:“比美国战争贩子们所意想的还要‘低廉’的卖国贼蒋介石匪帮,则对着十三亿五千万美元大喜过望,馋涎欲滴,感激涕零。”在该文中, 胡乔木连续使用大喜过望、馋涎欲滴、感激涕零三个成语,将蒋介石“匪帮”们在面对“美元”之时起伏跌宕的情绪表达了出来,“匪帮”们的情感迁移的波澜壮阔以及在面对物质之时的内心世界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匪帮”们在“有钱”的美帝国主义主子面前摇尾乞怜的丑态、在金钱物质面前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出来,让人一看便产生十分恶心的感觉。

3.善于使用名言警句达到公文的准确性。在公文撰写过程中, 胡乔木还十分善于使用名言警句,引用古代名言、文献资料和领袖语录等,以此增强公文的权威性。例如,胡乔木在《反对教育工作中的急性病》一文中写道:“而一切贪便宜,走斜路,半生不熟不求甚解的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欲速则不达’。”胡乔木引用了《论语》中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告诫那些试图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贪快、急功近利的人们,提醒他们遇到事情不能心急,而是要冷静思考存在问题及其成因,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处理问题,如果一味地贪快就会适得其反,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十分催人警醒。胡乔木在《要求真正的停战令恢复一月十三日位置》一文中写道:“这正是中国的大怪事。难道犯一次罪叫犯罪,犯十次罪叫无罪,犯一百次罪反而叫让步了吗?蒋介石所‘崇拜’的孔子说得好: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其含义是说人总之是要走入死亡的墓穴的,但是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国家也无法“立”,迟早要完蛋。在该文中,胡乔木连用几个“犯罪”来表明缺乏诚信必定带来极大的危害,对蒋介石集团言而无信、不执行停战协议的嘴脸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4.善于使用仿词仿句达到公文的准确性。胡乔木善于在公文撰写之时使用仿词仿句,通过对某个句子或者词语的模仿而创造出一个新的句子或者词语,有力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与此同时,还通过对原来句子的领会和理解有意识地提炼和创造出一个具有新意的语句、词语,因而其属于较为特殊的参考和引用,即“仿引”。在《西藏的革命和尼赫鲁的哲学》一文中,胡乔木写道:“现在,某些外国对于我们的诽谤运动已经趋于低落了, 理智正在重占上风,但是也还有极少数人企图继续煽风放火。可以正告这些人,你们的反华诽谤运动一天不停,我们的反击就一天不止。”此处的“煽风放火”就是模仿成语“煽风点火”而运用到文章中的,本文中的此句首先描述了当时的现状是对中国的理智看待已经重新占据了“上风”,并进而指出继续“煽风放火”的人仅仅是少数人,这些人只是极少数的人,而且“我们的反击就一天不止”,因而是形不成气候的。除此之外,将“点火”活用为“放火”,好像置换了空间,给人一种从星星之火转换到熊熊烈火的感觉。而且,“放火”指代极少数人的“诽谤运动”,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诽谤的来势凶猛和嚣张气焰。

引导学生用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 篇11

一、寻求特例,讲明定义本质

“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得0。”这句话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正确理解到位是有些困难的,所以我设计了和学生一起经历自己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自我纠正——得出结论,这样的四部曲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与运用这句话。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找出图中左边的已知条件:3只小兔去采6个蘑菇。问平均每只小兔采几个蘑菇?

列式:6÷3=2(个)。

师:图中右边的3只小猴围着一棵一个桃子都没有的桃树,你能求出平均每只小猴采几个桃吗?

生(脱口而出):0个。

师:你能说说怎样列式吗?

生:0÷3=0(个)。

师:确定等于0吗?说说理由。

生:3只猴一个桃都没有,所以每只猴也没采到桃。

生:3个0相加等于0。

生:0×3=0。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0÷3=0,我也觉得非常正确。如果有4只猴到这棵树上去采桃,平均每只猴采几个?怎样列式?如果有9只猴呢?20只猴呢?

生:0÷4=0,0÷9=0,0÷20=0。

师(将这四个算式竖着写成一列):有不同结果吗?(学生意见统一,都认为是对的。)从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0不管除以几都等于0。

生: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有不同意见吗?既然都认为0除以任何数都得0,那0正好除以0呢?

生(纷纷表示同意):当然也等于0。

师:我可不认为等于0,我认为等于1。(在0÷0的后面写了个1。)

生:怎么可能是1,明明是等于0的。

师:你瞧,除法用乘法来想,因为(1)×0=0,所以0÷0=(1)。我觉得除了等于1,还能等于其他的数呢!如0÷0=2,0÷0=3……那这个算式究竟等于几呢?连答案都不能确定,现在对刚才你们发现的规律有什么要修改的吗?

生:好像0不能除以0了。

生:0除以不是0的数都得0。

师:看来这个任何数得把0除外才对!大家齐读这句话2遍,“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得0。”

师:0不能除以0,那5除以0等于几?

生:等于0。

师(不评价):说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5个桃平均分成一份。

师:5个桃现在是一份,我们把它合在一起,能平均分成0份吗?

生:不能,不可能5个桃突然一下子就没了,就变成0份的。

师:看来,不仅0不能除以0,那其他数可以除以0吗?

生:也不能。不可能一下子就没了,不可能变成0份的。

师:看来,不仅0不能除以0,任何数也不能除以0,那么这个0在除法里不能做什么数?

生:0不能做除数。

反思:“0除以不是0的任何数都得0。”这样一句简单的定理并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能明白、理解并掌握的。我们要创设合适的情境,巧妙引导,严密推理,科学论证,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在这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如何由已有的实例推理出结论,怎样举例检验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如何加上合适的词语让这句话成为定律。这样,学生得到的是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思想和严谨的数学精神。

二、同伴争辩,真理越辩越明

“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这是出现在练习中的一道题,结果全班只有4个人回答正确。于是,在评讲作业时我特地把这道题拿出来问学生。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4乘4等于16平方厘米。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也就是4乘4等于16厘米。两个答案都是16,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我不同意他们的意见!16平方厘米有这么大,16厘米有这么长!

生:16厘米表示长度,有这么长,16平方厘米表示面积的大小,有这么大。

师:你是说16厘米是表示长度的,16平方厘米是表示大小的,物体的长短和大小是不能比的,是这个意思吗?

生:我想到了,上次我们摸1平方米的大小时,找了好几个同学才摸对,而1米则是这条边的长短,所以一根线和一个面是不好比的。

生:周长和面积就像我们的身高和体重一样,也不能互相比。

师:嗯,大家补充的都很对。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能放在一起比较。那这句话对不对?说说为什么不对。

反思:当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发生偏差时,教师要等一等,或许学生之间你一言我一语,能够把这个问题讲得很透彻,而不需要教师一句句重复,一遍遍讲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争辩,发现问题所在,彼此补充语言表达的不足,教师再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三、关键词句,花大力气解决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红花有13朵,蓝花有8朵。红花比蓝花多多少?曾听到一位教师这样教学,把13朵红花排成一排,8朵蓝花排的时候和红花一一对应。

师:你能看出红花比蓝花多多少朵吗?

生:5朵。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红花和蓝花一朵对着一朵,后面还有5朵红花没有蓝花对着,所以红花比蓝花多5朵。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能列一道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3-8=5(朵)。

师:谁来说说13表示什么?

生:红花的朵数。

师:8又表示什么呢?

生:蓝花的朵数。

师:从红花里去掉蓝花的朵数,就是多出的朵数。

反思:这里的8表示蓝花的朵数,但是要求红花比蓝花多多少朵时,去掉的其实不是蓝花的朵数,而是红花中和蓝花朵数相同的部分。这时,我觉得这位教师可借助一个小手势来比画演示,红花中和蓝花同样多的部分是8朵,接着用手从红花里把这同样多的8朵给去掉,剩下的才是红花比蓝花多出的朵数。然后总结得出:“从红花中去掉和蓝花同样多的8朵,剩下的就是红花比蓝花多出的朵数。”这个环节要舍得想好办法、用足时间、花大力气,让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来比划,学着用教师的语言来描述,才能对这一类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有更清楚明白的认识。

准确语言 篇12

一、明确教师的定位, 发挥教师指导学生学文的作用

以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第一自然段为例, 学习作者如何运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感情, 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1) 抓重点段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母亲一念完那首诗, 眼睛亮亮的, 兴奋地嚷着:‘巴迪, 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 赞扬声如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围绕这一重点段, 引导学生充分地读, 读出母亲此时此刻的心情:高兴极了, 给予我很高的赞扬和鼓励。 (2) 找重要词引导学生充分地悟:“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不仅能读出感情, 还能说出体会, 真聪明!”“同学们, 读书时如果聚焦到一个字, 一个词, 你就能读出更多精彩, 就能触摸到人物的情感世界!来, 让我们再细细品味, 慢慢揣摩这语段!你的目光会落在哪个字, 哪个词上呢?”在让学生自由地读后, 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是你的孩子七八岁就能写诗, 你激动吗?请读出语气:巴迪, 这真是你写的诗吗?多美的诗啊!真是精彩极了!如果是你的孩子七八诗就会写诗, 你惊讶吗?请读出表情:母亲一念完那首诗, 兴奋地嚷着。如果是你的孩子七八诗就爱写诗, 你高兴吗?学生找到描写动作的词——搂、抱、摸……, 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母亲的爱。 (3) 选突破口引导学生充分地想:教师继续追问:文中提到母亲的这一“搂、抱、摸”让你体会到什么?就是这样的追问, 让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有了深刻的体会:通过对父母亲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让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一个严厉的父亲形象诠释在文中, 淋漓尽致地演绎着对孩子不同形式的爱! (4) 找训练点引导学生尽情地写:学生由巴迪联想到了自己, 学生有了写自己类似经历的冲动。教完这一环节, 笔者紧随其后, 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片断描写:下面我们就试着用这样的写法来写写自己曾经被表扬和批评的经历。请别忘了用上描写人物的这些方法哦。学生通过阅读巴迪的故事, 运用文章的写法来记录着自己的经历, 这样的读写结合效果相当好!

二、明确学生的定位, 挖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潜能

依照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设计, 笔者在教学本课时是这样定位的: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1) 引导学生感受、积累语言文字。 (2) 感受父母不同的评价所表达的爱。以选找“母亲对巴迪的评价——精彩极了”为教学突破口,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去体会父母的感情。 (3) 学习用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去表达人物感情的写作方法。

1.引导学生充分阅读。上课前一天, 布置学生自学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要求做到: (1) 读通文:给课后生字注音并识记音、形、义, 圈出文中生字并认读几遍。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课文读3遍以上。 (2) 读懂意:给课文分段, 并写出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质疑难:在自学的过程中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4) 查资料:查找有关父爱的名言等资料读一读。 (5) 细感悟:在令你有感悟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 (6) 思写法:尝试思考本文的写作方法。课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明确的要求下, 运用已有的方法独立认读和识记生字, 正确书写和积累重点的词语, 初步了解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建立对文本内容的初步印象;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阅课文相关资料, 补充课文内容, 逐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和探究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尽情感悟。学生是学习主体, 自读自悟、交流互补、质疑多思、多读多写, 促成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少问少讲, 鼓励激趣, 启迪求知, 点拨破解, 引领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尽情感悟, 既学习课文内容, 积累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 也学会了运用, 努力实践语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明确课文的定位, 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明确课文只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 教师才能准确定位课文, 挑选有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内容作为教学突破口, 引导学生积累、感悟、模仿, 学阅读、学表达、学立人, 从而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上一篇: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下一篇:实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