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教案

2024-07-13

程朱理学教案(精选6篇)

程朱理学教案 篇1

第二课 宋明理学(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掌握理学形成、发展的过程、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来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提取信息,拓展课本知识,通过了解程朱理学的思想观点,分析其地位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宋明理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认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的基本内容

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图片展示

一、理学兴起

(一)原因与条件

【探究学习】为什么儒学的统治地位会遭到削弱,面临困境? ——(1)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2)其他思想的冲击: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入。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石介的《中国论》说:“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把佛教和道教说成夷狄之教,激发人民对佛道的排斥厌恶心理,从而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总结

1、唐代中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2、佛教与道教的日益流行,冲击儒家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

3、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4、经学中摆脱传统羁绊的新说新解不断出现。

(二)内容和概念

【探究学习】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孙,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叛。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汉之治过于唐矣,汉有纲正。--程颐

程颐认为:“汉之治过于唐”的理由是什么?由此理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儒家学者重新诠释儒学经典,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探讨,创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朱理学

1、概念:

“二程”、朱熹的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世人习称“程朱理学”。

2、代表:

北宋: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3、内容

【探究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理学的社会政治观:存天理,灭人欲 总结

“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

三、陆王心学:略,已删除。

【探究学习】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总结

儒家学说的发展、演变

——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 春秋: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战国: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熔礼、法于一炉。

汉朝:董仲舒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两宋:程颢、程颐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朱熹继承、发扬“二程”之学,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天理论”,“明天理,灭人欲”。陆九渊提出心理合一的观点。明代:王守仁提出“心即理”,核心是除人欲、“致良知”。

结论:儒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上承三代文明的智慧,在百家争鸣中得以丰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流变,吸纳道教、佛教的思想精华,到宋明理学兴起,又提升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哲学意义。

程朱理学教案 篇2

一、程朱理学的特点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它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强调“存天理, 灭人欲”, 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与以前的儒学相比,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程朱理学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与先秦、汉唐儒学相比, 程朱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理论化。我们知道,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也刺激了中国本土道家和儒家。但是, 儒学家们并没有像道教那样快速作出反应。唐代, 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 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他们在消化吸收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的同时, 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 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北宋初期, 当时名儒孙复等人有感于五代君臣父子伦纪的破坏, 大力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 宣传儒家道统说。宋仁宗庆历年间, 周敦颐在他的著作《太极图说》中, 用简洁、抽象的语言论述了宇宙生成和万物化生的问题, 提出了一切本于“太极”的观点。宋神宗熙宁前后, 张载以“气”为万物的本体, 二程 (程颢、程颐) 以“理”为万物的本体, 并对“气”和“理”这对重要的范畴各自作了论述。二程把“理”作为万物的本体, 认为“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只是一个理”。张载和二程提出的命题, 成为宋明理学的命题, 从而将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南宋时期, 朱熹以儒学伦理学为核心, 糅合佛教及诸子之说, 建立了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在内的博大繁杂的逻辑体系, 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了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 重新恢复了权威。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传统儒学终于从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逻辑层次清晰、论证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

(2) 程朱理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其思想核心。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 批评佛道的学说为“虚学”。他们认为的虚实之别的标准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然而,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在本质上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程朱理学家们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如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人伦也是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万物。即万事万物都有天理, 天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朱熹更强调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就是天理,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 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 人性的美德显不出来了。为了能显现人性的美德, 他提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命题。在认识论方面,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认为“物皆有理”, 只有深刻探究万物, 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他们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掌握天下之理, 达到对普通天理的认识。朱熹更认为, “物”, 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可见, 除了理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与“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外, 其他的理学理论如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等等, 也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程朱理学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 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 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的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 创立儒家的“道统”;其三是把佛教与道教的禁欲思想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 提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二、程朱理学特点的成因分析

程朱理学之所以具有以上特点, 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 但归根到底主要与宋代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形态密切相关。

(1) 程朱理学的特点, 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 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 纲常松弛, 道德式微, 这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 因此, 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 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程朱理学的产生, 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 拯救文化, 整顿人心, 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 重建儒学道德形而上学的主观努力。程朱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2) 程朱理学的特点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1) 魏晋时期, 由于天下分裂, 大一统的政局不复存在, 儒学作为大一统的思想面临着来自佛教与道教的严重挑战。就儒教本身而言,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教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 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 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教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后来的孟子从“四端”说出发, 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论证, 荀子从性伪说出发对性恶论作了论证, 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阴阳家的世界观上, 对儒学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但是, 这些论证要么不够充分, 要么混乱不清或者错误, 没能使儒学发展成逻辑层次清晰、论证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 遭到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面临危局, 魏晋儒学家们向佛道学习并与之融合, 使儒学发展成为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玄学。魏晋玄学以精神性的“无”, 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 强调“以无为本”, 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 都产生于“无”, 体现在政治上, 便主张“无为”, 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老百姓也要无为而处。它从“无为”出发, 为维护封建的纲常明教辩解。可以说魏晋玄学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讲儒家纲常明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2)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 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 才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佛教自传入中国的那一天起, 逐步走向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由于儒家在中国的正统官方地位十分巩固, 这使得许多佛教徒竭力调和佛、儒两家, “内 (儒) 外 (佛) 兼修”, 解释戒杀为仁, 戒盗为义。 (3) 道教的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的人, 他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捏合起来, 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义为本, 否则, 虽勤于修炼, 也不能成仙。道教兼采儒、佛、道三家之说, 有利于宣传推广。

隋唐时期, 国家统一, 由于统治阶级推行文治政策, 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 三教都得以各自独立发展, 并在各自发展中相互争论, 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 儒教日益处于劣势, 明显地感到来自佛道两家的压力。唐中叶以后, 儒学大师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率先提出要复兴儒学。他们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 积极援佛入儒与援道入儒。韩愈对佛道进行了批判, 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 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 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 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 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韩、柳等人试图建立一个能融会“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 经由以“北宋五子” (周敦颐、绍雍、张载和程氏二兄弟) 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 到南宋的朱熹可以说正式实现。

(3) 北宋学者大胆创新为程朱理学产生创造了条件。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 敢于疑经改经, 相互辩论, 相互启发, 独立思考, 大胆立论, 讲注义理, 为程朱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总之, 程朱理学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 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的因素。它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 一是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二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三是北宋学者大胆创新为其产生创造了条件。以上是我对程朱理学特点及成因的粗浅看法, 不足之处还望有关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摘要:程朱理学的特点有三:一是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 二是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三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的因素。其成因也有三:一是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二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 三是北宋学者大胆创新为其产生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高中,程朱理学,特点,成因

参考文献

[1]侯外庐, 邱汉生.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嵩阳书院:程朱理学发祥地之一 篇3

嵩阳书院与二程讲学

嵩阳书院是程颢、程颐长期从事学术活动的地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关二程的史迹本来是很多的,然而,因登封、嵩山位于中原腹地,历史上战争频繁、屡遭兵燹,许多史迹早已荡然无存。难怪清初登封学者郭文华在为《嵩阳书院志》写的“序”中说:“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其地忽兴忽废、忽盛忽衰,自唐、宋、元、明以迄今,兹政不知历几年所。”嵩阳书院山长耿介在《嵩阳书院志》中也发出了“书院创于宋,为两程子过化之地,岂无金石遗文可资采辑?而代远年湮,断碑残碣与荒烟蔓草俱尽。呜呼!”的感叹。

二程的父亲程珦曾先后在黄陂、庐陵、润州、虔州等地做官。二程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其父的任所度过的。他们受业于周敦颐门下,即是在程珦虔州任所的时期。宋嘉祐元年(1056),程珦将其父亲程遹和祖父程希振的坟茔迁葬洛阳伊川,并把家也搬到洛阳。

程珦安家洛阳的第二年,程颢考中进士,先后去鄠县、上元、晋城等地任主簿、县令。熙宁二年(1069)到京师开封,“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时值王安石开始变法,由于程颢多次上疏极言新法之不便,“首为异论”,仅供职九个月即被贬为镇宁军签判。两年多以后的宋熙宁五年(1072),罢职回到洛阳。从此直到元丰八年(1085)病死,其间除任扶沟知县二年多、监汝州酒税一年左右外,十多年中大多住在洛阳或讲学嵩阳书院。程颐回洛阳的时间大约也在熙宁五年。此间程颐曾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应召至京师任通直郎充崇政殿说书一年零八个月;又于绍圣四年(1097)被削籍送涪州编管三年。除了这两段时间,到大观元年(1107)病死前,总计在洛阳或嵩阳书院居住或讲学达30年之久。

聚徒讲学,是二程在嵩阳书院的主要活动。据二程弟子刘立之和范祖禹在《伊洛渊源录》卷二记述:

明道既归洛(民国以前,登封归洛阳

管辖——作者注),从容亲庭,日以读书劝学为事。明道经术通明,礼义精微,乐告不倦,士大夫从之讲学者,日夕盈门,虚往实归,人得所欲。自此以后,居洛殆十余年,与弟伊川先生讲学,士之从学者,不绝于馆,有不远千里而至者。

从这段话足可以说明来听二程讲学的人是很多的。程颢回洛阳居住或讲学嵩阳书院前已写了《定性书》《论霸王疏》《论十事疏》《论养贤疏》《谏新法疏》等,回到洛阳不久,或在其家、或在嵩阳书院向弟子讲授了《识仁篇》;差不多在同一时期,程颐也写了《颜子所好何学论》《试汉州学策问》《答张载书》,随后又写了《与吕大临论中书》。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这时二程的思想已经形成了体系,而且比之旧儒学是颇有新意的体系。由于又有文彦博、司马光、吕公著、韩绛、韩维等有影响人物的支持,再加上弟子的宣传,其影响扩大得很快。

程颢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学术,与其弟程颐开创“洛学”,奠定了理学基础。在嵩阳书院讲学的名人中,影响最大的要首推二程。二程兄弟创立了“洛学”,是北宋“濂、洛、关、闽”四大学派之一。在北宋理学五子中,他们是核心人物,是理学的创始人,是后来朱熹所形成的理学大成的直接源头。二程既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又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教育家。

崇福宫和嵩阳书院毗邻,是宋真宗赵恒祈求福佑的地方,二程的父亲程珦长期挂有“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的职衔,年逾不惑的二程因之常来嵩山,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十余年,各地学者慕名而来,多的时候有生徒数百人。二程对学生平易近人,讲学通俗易懂,教导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有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程颐在嵩阳书院讲授《周易传》时,听者数百,学生规模对于古代书院来说是一个大突破。也可以说嵩阳书院是程颐讲易之地。程颐在元丰五年(1082)前后曾长时间在嵩阳,除讲学外,还作有游嵩山诗:“鞭赢百里远来游,数日阴云暝不收;遮断好山教不见,如何天意异人谋。”

二程讲学嵩阳书院,主要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教材,通过四书,达于六经;以孔孟学说为理论体系,兼撷取佛教、道教中的有益成分,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开创了理学发展的新阶段。他们尊崇孔孟的思想理念,认为教育必须识得“仁义礼智信”之礼,最终成为具有理想人格之“圣人”。程颢、程颐在嵩阳书院的一系列讲学活动和成果,是对儒学的一次历史性的发展和完善,世人称之为洛学。因此嵩阳书院成为中国新儒学的发祥地之一,为后世所熟知的“洛学”也诞生于此。

嵩阳书院与“吾道南矣”

杨时师学程颢时 “吾道南矣”的典故来源,主要是依据《宋史·杨时传》中的记载: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虽然上述记载没有明确说出程颢“吾道南矣”就是发生在嵩阳书院,但“嵩阳书院,宋藏经处,两程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地也”(参见清耿介《嵩阳书院志》“郭文华序言”)。二程提举嵩山崇福宫,讲学嵩阳书院,“吾道南矣”典故在嵩阳书院代代言传时间已久,书院中保存有较多有关杨时的行迹,这些实物就是不容置疑的很好证明。

宋神宗赵顼元丰四年(1081),28岁的杨时被授予徐州司法之职没有赴任,而是到河南洛阳嵩县程村、伊川县伊皋书院、嵩山嵩阳书院拜著名学者程颢为师,研习理学,由于成绩突出,与游酢、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四大弟子。杨时学成南归,程颢站在嵩阳书院大门前目送远去的杨时,感慨地说:“吾道南矣!”四年后,程颢去世。

nlc202309082218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在《宋元学案·龟山学案》中也有“吾道南矣”的记述:

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秘于遗经,以倡天下,而升堂睹奥,号称高第者,游、杨(时)、尹、谢、吕其最著也。顾各子各有所传,而独龟山之后,三传而有朱子(朱熹),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则大程“道南”目送之语,不可谓非前谶。

这里的“道南”,是指杨时学成南归时,老师程颢站在嵩阳书院大门前的平台上目送杨时说:“吾道南矣!”而杨时不负老师之期望,回到江南后,开创东林书院,对传播二程理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传而有朱子,是指杨时传之罗从彦,罗从彦传之李侗,而朱熹师学于李侗。朱熹可以说是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以二程学说为本,兼取诸家之长,最终集理学之大成,完成了对旧儒学的学术创新。从二程到朱熹,经过众多弟子的传播与发展,终于形成了系统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被称为“程朱理学,”以后发展为宋明理学。因此说,朱熹之学和二程先生、杨时是一脉相承,同出一地。以二程及南宋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能够发扬光大,成为以后影响我国封建社会达七百年之久的统治思想,是和嵩阳书院当时这种丰厚浓郁自主的学术气氛分不开的。现在嵩阳书院大门前的平台,即为“道南台”,又称“吾道南矣”处。

嵩阳书院与程门立雪

杨时、游酢师学程颐时“程门立雪”典故的最早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

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侯子雅言》的作者侯仲良,字师圣,宋代理学学者,陕西华阴人,是程颐的亲表弟,对此应该更了解、更清楚、更准确。

另一个是《宋史·杨时传》,前文已录有引文,此不赘述。

宋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五月,已经年届40岁的杨时,第二次来到洛阳,按照十余年前的行程,先到洛阳嵩县程村、再到洛阳伊川县伊皋书院寻拜程颐先生。最后到达嵩阳书院时已是冬天。一天杨时和游酢去嵩阳书院拜见程颐,天正下着大雪,程颐正闭着眼睛坐在讲堂内打盹,杨时与游酢就侍立门外,等到程颐醒来,讲堂门外的积雪已经一尺多深了。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程门立雪”的典故。不过,在侯仲良《雅言》中叙述的“程门立雪”故事和《宋史·杨时传》中稍有不同是,杨时和游酢去嵩阳书院拜见程颐,程颐正在讲堂内闭目养神,他们就在老师身旁等候。等程颐瞑坐后睁开眼睛,天色已晚,程颐就让他们明天再来。这时,门外下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嵩阳书院讲堂前的砖砌月台,人称“程门立雪处”或“程门立雪台”。金、元、明、清多有重修。今存此台,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新修筑。台上竖立的明代刻制二程的言、听、视、动“四箴碑”,原为登封县文庙石刻,该庙上世纪80年代末被整体扒毁,1988年,由登封县文物局将其移立保护、展示于此。

嵩阳书院与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司马光强烈反对,与王安石一起在宋神宗赵顼面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于是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司马光请判西京(洛阳)御史台,长期挂有“提举嵩山崇福宫”的职衔,自此居住洛阳或嵩山十五年,绝口不论朝政。崇福宫位于嵩阳书院东侧不远处,该宫不是一般寺庙,也不是普通祠堂,而是专为宋真宗赵恒祝厘(禧)和祈求福佑的地方。凡宫中主事者,都由皇帝委派朝官充任,因为是为皇帝祈福,朝臣引为无上荣耀,往往是“力请而后授”。但是到了王安石变法之际,朝中政见严重分歧,崇福宫就变成反对变法者投闲置散的场所了。崇福宫先后容纳过许多重臣和学问家,司马光就是其中著名人物之一。

司马光在游嵩山中,发现嵩阳书院东墙外的叠石溪,环境幽静,溪水潺潺,怪石嶙峋,水石相间,相映成趣,溪流两岸,花草妖娆,十分喜欢,便在这里买了一块宅地,建筑了别馆,并命名为“独乐园”,作为临时别墅。每年夏季,司马光来此居住避暑,每每至崇福宫履职,讲学嵩阳书院,就住宿在别馆中。《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也就跟随司马光从洛阳转移到嵩阳书院和嵩山别馆中,据说司马光在嵩阳书院独乐园别墅内藏书上万,为编书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在讲学嵩阳书院的这段悠游岁月期间,司马光以儒学的历史观,融合理学的思想,编撰了《资治通鉴》的第9至21卷。

每年的冬季,司马光都是回洛阳居住。春、秋两季,司马光来到嵩山之后,在别馆往往是住几天便走了,故有“暂来还是客,归去不成家”之句。司马光尝偕邵雍游叠石溪、小住别馆,两人心心相通,司马光即兴作《叠石溪》七言诗曰:“石下泉声蔓草深,石上露浓苍苔遍。山鸟惊起飞且鸣,叶坠空林人不见。”邵雍也即兴应和一首《叠石溪》七言诗:“两辔并游叠石溪,断崖还合与云齐。飞泉亦有留人意,肯负他年到次栖。”从邵雍诗中可以看出,也有归隐嵩阳之意。后人称司马光居住的别馆名曰司马温公别馆,该别馆在宋代位居嵩阳书院东墙外、现在嵩阳书院(明、清书院)东北百余米处,古今均属于嵩阳书院外部园林范围以内。司马光讲学、编撰《资治通鉴》两件事,为嵩阳书院增色不少。

嵩阳书院与儒学道统

儒家“道统”一词,最早是由朱熹提出来的,意思是儒家传道的系统。为突显嵩阳书院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清初学者郭文华康熙十九年(1680)《嵩阳书院程朱子祠记》说:

学程朱理学,以上溯夫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

郭文华只说了“上溯”圣人,没有言明“后继”先贤。窦克勤的解释比郭文华更清楚,他在康熙十九年《嵩阳书院记》中也说:儒学前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以开其统,继有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以大其传,后有周、程、张、朱以缵其绪,而斯道何尝一日泯于人心乎?

这就是儒家千百年来认可的传道谱系和代表人物,也就是朱熹夫子说的“道统”。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河南巡抚阎兴邦捐俸银委托登封知县王又旦、嵩阳书院山长耿介在书院内“藏书楼前,辟阶基,饰轩楹以祀三圣,颜曰道统祠,止奉三圣人者,以其过化存神之地也”。三圣人乃是帝尧、大禹、周公。

尊道统,端士习也。夫学必明其所主,而道贵崇乎其正。

由此看出,祭祀道统三圣人,是嵩阳书院的传统,正是这种祭祀形式,使得嵩阳书院成为接续、传承理学正宗嫡传的主要场所之一。这种祭祀形式在中国书院祭祀文化中也算是一个个例。

嵩阳书院作为千百座书院中的典型代表,其教育形式虽已远去,但其积累起来的文化不会消退,它将以不断变化的方式被重新发现和界定。这些精华部分作为博大精深书院文化的标签,深深烙印在嵩阳书院,时间越长,传之愈广,文化传承,弥足珍贵。

(作者系河南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论柳宗元对程朱理学形成之影响 篇4

柳宗元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入中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柳宗元也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挣扎,多次遭受政治上的打击,最后客死遭贬之地。柳宗元作为唐代杰出的思想家,一生尽管仕途失意,却没有丢弃儒家知识分子的良知。他本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致力于“统合儒释”,为儒学的复兴付出了极大努力,并对程朱理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唐代,佛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有唐一代的许多士人知识分子一方面习读儒经,去应付科举考试,另一方面也笃信佛教,以为心灵的慰藉。但是,由于佛教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归因于佛,就难免和儒家的敬天尊王思想发生矛盾,从而影响或阻碍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强有力统治。所以唐建国之初,统治者就感到了统一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并对历史上帝王提倡佛教所带来的惨痛教训进行了总结,如唐太宗就说:“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亲讲佛经。百僚皆大冠高履、乘车扈从,终日谈论苦空,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此事亦足为鉴戒。”[1] 当时的一些大臣也认识到了佛教的负面作用,要求废佛,如太史令傅奕就上书要求废除佛教。在他看来,“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识胡术,恣其假瑜,故不忠不孝,削发而楫其亲,游手游食,易服而逃租税。凡百黎庶,不究根源,乃追既往之罪,虚觊将来之福,布施一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日,期百日之粮”[2],从多角度揭示了佛学传播给有唐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傅奕还指出:“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贫富贵贱,功业所招。而愚僧矫诈,皆云由佛。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其为害政,良可悲矣。”[3] 正是认识到了佛教的危害,所以唐初曾对佛教进行了打击,如唐高祖李渊就认为僧尼“苟避征徭,不守戒律”[3],曾下诏书裁汰僧尼道士;太宗即位后,支持太史令傅奕反佛,对反对傅奕的佛教徒法琳等人进行流放惩罚,使佛教遭受了初次打击。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阻碍佛教的继续发展。

至于土生土长的道教,其理论与佛教相比显得非常薄弱,缺乏佛教绚丽多彩的教义和理论,又没有儒学那样和政治关系之密切,所以一直发展不强。但到了唐代,由于李氏当天下,所以高祖、太宗相继认老子为李姓祖先,不断人为抬高老子地位。高宗李治在去泰山封禅途中,还专门到亳州拜谒老君庙,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到唐玄宗时,还把《老子》作为道教的经典进行注释,认为《老子》“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而皆守之以柔若雌静”[4],又命两京和各州修玄元皇帝庙,此后又改“庙”为“宫”,进一步提高了老子的地位。就连唐代的科举考试,也一度把道家思想作为考试内容,如高宗时就加试了《老子》,考试、选举的办法和明经科相同,承认了道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但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以及隋朝的短命,使得唐统治者认识到儒学对于立国的重要性。尽管佛、道在唐初有很大发展,但儒学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唐太宗就明确表示:“朕所好者,惟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5] 儒家敬天法祖,尊王攘夷,对于封建统治是具有很大的用处的,所以儒学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建国之初,唐统治者就宣布信奉儒学,用《五经正义》取士,并在各地兴建孔子庙。贞观年间,又令州学、县学立孔子庙,春秋两次进行祭祀。唐玄宗时,努力复兴儒学,还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对孔子的后裔也加官晋爵,所以儒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佛道相比,并没有占据太明显的优势。

综观唐代前期,由于民族空前大融合,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也势在必然。唐代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开放的姿态,容许各家各派的发展,对于儒、释、道三教采取调和的态度,力争使三者和谐相处,形成和谐的关系。所以,唐前期,三教发展基本做到了共存之态势。

由于唐代实行儒、释、道三教并存,彼此互有消长,因此,儒家学说比起在先秦两汉时期明显衰落了。这对于唐代的文儒阶层来说是件很悲哀的事情。如何将社会的主流思想归依到儒家思想的轨道上来,成了唐代士人知识分子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到了中唐,解决这一问题变得十分紧迫。为了复兴儒学,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奋起。初唐的傅奕、中唐的韩愈都是反佛兴儒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们为排除佛道思想的影响,勇敢地打出了“反佛兴儒”的旗帜,同佛道思想进行了坚决斗争,为清理佛道思想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作出了巨大努力。此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也为复兴儒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他的“统合儒释”思想,采取了较为灵活的策略,对儒家思想的重新振兴贡献尤大。

如何在三教并存的局面中,使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唐代儒家知识分子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同时也付出了极大代价,因此而遭到贬谪的不在少数,韩愈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为劝谏德宗而上的《论佛骨表》,几乎断送了他的性命,多亏众臣力保,最后被贬潮州。他的《左迁至蓝关示孙湘》一诗表达了遭贬时的状况和心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出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6]

面对中唐时期儒家学说的困境和佛学的繁盛,柳宗元没有像韩愈那样,对佛教采取直白激烈的对抗方式,而是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态度。他总结历史经验说:“晋宋以来,有道林、道安、远法师,休上人,其所与游,则谢安石、王逸少、习凿齿、谢灵运、鲍照之徒,皆时之选。由是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而人知向方。”他认为,唐代思想界也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实现“统合儒释,宣涤疑滞”[7],提倡“统合儒释”以达到复兴儒学之目的。所谓“统合儒释”,就是要对佛家思想进行改造取舍,以使之与儒家思想能够相互兼容和补充,进而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主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积极吸收佛家思想的精华,来为发展光大儒学服务。由于有唐一代,尤其是唐前期,佛教思想得到极大发展,所以柳宗元对佛家有比较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8] 根据他在零陵研究所得,认为“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9]。在柳宗元看来,就是佛教的戒律也与《论语》的礼义有同等的价值,他说:“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10]

另外,他还认为佛家也讲究孝道,“余观世之为释者,或不知其道,则去孝以为达,遗情以贵虚。今元浩衣粗而食菲,病心而墨貌,以其先人之葬未返其土,无族属以移其哀,行求仁者,以冀终其心。勤而为逸,远而为近,斯盖释之知道者欤!释之书有《大报恩》十篇,咸言由孝而极其业。世之荡诞慢(言旁家拖之右部分)者,虽为其道而好违其书;于元浩师,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也”[11]。可见,柳宗元主张把佛教中的符合礼教纲常伦理的内容挖掘出来,使之与儒家道德伦理相结合。这与韩愈彻底否定佛教思想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他对于佛教中有悖于儒学的东西也是坚决拒绝的,如:“退之所罪者其迹也,曰:‘髡而缁,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桑而活乎人。’若是,虽吾亦不乐也。”[9]

法理学教案 篇5

第一节法理学概论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在中国先秦时期称之为“刑名法术之学”或“刑名之学”。自汉代以后称之为“律学”。在我国广泛称之为“法学”或“法律科学”则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在西方,“法学”一词源于古代拉丁语的“jurisprudentia”,本来意思是“法律的知识”或“法律的技术”。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将法学定义为:“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与非正义之学”。

法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法学等许多学科。社会科学总体上以各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我们认为,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也就是说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的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根据不同的标准,法学可以分为不同的体系。法学体系通常从两个角度来划分:

一是从法律部门角度来划分,将法学划分为:宪法学、行政法学、社会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

二是从认识的角度来划分,将法学划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英国《牛津法律指南》进一步将法学分为:法律理论和哲学;法律史和各种法律制度史;比较法研究;国际法;国内法;跨国家法;附属法学,比如法医学。

日本学者将法学分为:公法,比如宪法;私法,比如民法;刑事法,比如刑法;基础法学,比如法哲学。

二、法理学概念

在西方,英语LegalPhiloso-phy通常译成“法哲学”;Jurisprudence通常译成“法理学”。在前苏联,由于强调法律与国家的关系,所以,将它称之为“国家和法的理论”。

在旧中国,有的称为法理学,也有称为法学通论,主要是介绍西方的法学理论,介绍资产阶级的一些法学流派。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意识形态和前苏联的影响,国内法学基本上也将它称之为“国家和法的理论”或“国家和法律理论”,从内容上看,不仅研究法的基本理论,也研究国家的基本理论,而且是以国家理论为重点,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物重要性,没有将国家学说的理论与法学的理论分开来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人们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一些高校也开始恢复设立法律系,开始法学研究和教育,法理学的教学与研究也就逐步发展起来了,起初是使用“法律基础理论”,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恢复使用“法理学”这一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法理学呢? 国外法理学家的定义有:法理学是指关于法律现象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理论化的学说。它是对法进行一般性研究,以揭示法律的基本理论,探索法的最普遍的问题。

国内法理学家的定义也比较多,目前比较通用的观点是:法理学是法学基础理论的简称,是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的学说。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法的概念、本质、特征、法的历史发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创制、法的实施、法的监督等。

三、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法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它又是法学的基础性学科,是法学大厦的基石,所以它也是以整个社会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学与法理学有其共同之处,当然,两者也是有区别的。

首先,法学研究使命不仅仅在于认识各种法律现象,还在于揭示它的发展规律;而法理学则是从宏观上对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总体研究。

其次,法学虽然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但重点在于各种具体法学学科,如宪法、行政法学、民商法、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而法理学的研究重点在于法的本体论(什么是法?)、发展论(法是如何发展?)、价值论(法有何作用?)、运行论(法是如何创制、实施、监督?)等内容。虽然不同的法理学家研究的测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在离不开这些内容。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法理学是从宏观上研究法律现象和发展规律,研究法的一般性的、普遍性的问题,不是研究微观法律现象。法学主要研究微观法律现象和发展规律,研究具体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社会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但这并不等于说法理学不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只是从研究具体问题出发,得出具有一般理论,这种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法是有阶级性的,就是从研究现实中得出来的。

2、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法学通过研究,为人们提供具体法的知识和理论,而法理学通过研究,为人们提供的不是法的具体的、实用的知识,而是法的抽象的、基础的理论。例如,法理学和民法学都研究“权利”问题。法理学研究权利的种类、特征、法律保护等问题,都是一般性的理论;而民法学研究的是十分具体的财产权、人身权、债权、婚姻权等。3、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法理学是法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研究法律现象的世界观,也为人们提供研究法律现象的基本方法。法理学是法学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理学的理论对法学具有方法论价值;二是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即当人们运用一定的理论思考、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理论实际上就成为指导和规范研究活动的一种方法。况且法学方法论本来就是法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国法理学要特别注重研究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方法论。

第二节

法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法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法理学的形成过程。我国历史上的法律理论、法律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但并没有专门的法理学学科。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出现以天命和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思想。明德慎刑、德主刑辅是当时重要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的时代,法学思想也得到大发展,墨家主张以天为法,循法而行;法家主张援法而治,以法治国,这些是当时的重要代表思想。

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在德主刑辅的原则下,实行礼法合一,即道德与法律合一,刑民不分,诸法合一。法学也被称为律学,或者称为刑名律学、注释律学,并成为正统的法学,是法学的代表。1840年以后,我国社会开始发生重要变革,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章太炎主张实行民主共和。1901年京师大学堂设立法科,1906年设立法律学堂,法学开始成为我国一门独立的学科,法科师生开始传播西方法学理论。我国最早出现研究法理学,是清未以来西方法理学传入中国的结果。“法理学”一词是从日本传入的。1881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穗积陈重在讲授“法论”时,即法哲学,认为形而上学太重,就提出“法理学”一词。在我国,最早使用“法理学”的是梁启超在他的《法理学发达史论》一书当中。旧中国已有少数高校开设过法理学课。民国时期,在法学研究和教育方面,法学有预科、专科、本科、研究科等,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在一些大学也开设了法理学,主要介绍西方的法理学知识,出现了一批研究法学包括法理学的专门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称之为“国家与法的理论”或“国家与法权理论”(前苏联的模式)。之后,由于将法理学等同于资产阶级法哲学,而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法学界提出将国家与法的分开,国家理论和法的理论也分开,研究国家归政治学;研究法归法学。但在80年代初,仍称之为“法学基础理论”,到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正式恢复使用“法理学”,90年代后“法理学”的名称才被广泛使用,法理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2、我国法理学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法理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二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产生的标志之一,之后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资本论》等著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到了列宁时期,列宁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国家与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是代表作。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另一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当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指导中国法理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产生,是人类法理学史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第一,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深刻揭示了法的物质制约性。资产阶级法理学否认(经济)物质对法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第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深刻揭示了法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法理学总是以各种方式否认法的阶级性,而将法的本质归结为人类公意或人类理性或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马克思主义法理则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任何法都是有阶级性的,这是马克思阶级分析的观点在法律上的体现,也是区别于资产阶级法理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深刻揭示了法的历史性。资产阶级法理学通常认为法是一直存在的,因而法是超历史的,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则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一直存在下去,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法也会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也就是说,法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

二、西方法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法理学的形成过程。

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也非常发达,出现过很多哲学家,形成了很多学说,如政治学、伦理学、文学、哲学、法学、美学等学科。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法律制度发展的最高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古罗马的法学也十分发达,产生过许多法学家、法律学校、法学流派。

中世纪的欧洲法学被神学取代,但法学思想仍然存在。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法律又开始被人们重视,于是,重新出现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出现了法学家集团,和法学流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注释法学派。

到了13、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形成,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法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法律和法学从天国回到了人间。人文主义法学派是当时最重要的标志。

2、资产阶级法理学的历史发展。

资产阶级法理学是资产阶级法律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法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至18世纪)。此时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法学派。它们认为,法律有自然法与实在法之分,自然法保护人的自然权利;实在法则必须接受自然法的指导,实在法是违背自然法的“恶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自然法。当时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它们反对神性和神权,主张人性和人权;反对专制和特权,主张自由和平等;反对人治,主张法治;反对君主,主张民主;反对集权,主张分权。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至19世纪)。18世纪未,激进的自然法学派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法学和分析主义法学。前者认为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应当顺应人的需要,无论什么法律只要能给人们带来功利,就是好的法律。而后者认为,法律就是由主权、命令、和制裁构成的“三位一体”,自然法不是法。法理学只能是关于实在法的知识。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未到二战结束)。此时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法学派。资本主义社会问题日益尖锐,为解决这些问题,社会法学派认为,法律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并根据满足这种需要的程度来判断法律的好坏。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功利主义法学派强调个人权利相比,社会法学派更注重保护社会利益。

4)现代西方资本主义阶段(二战以后)此时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法学派、新分析主义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因为,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制普遍受到破坏,各国都面临恢复和发展资产阶级法制的任务。此时,各种资产阶级的利益相对都有生存空间,所以,也是资本主义各种法理学自由发展的时期。

结论:法理学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且是先有法学,后才有法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理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的产物。近代以来的法理学,大体上可以分两类:一是资产阶级法理学;二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法理学是适应法学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当法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部门法的出现,法学分为各个具体的学科,如行政法、民法、刑法等,这样就需要有一门基础性学科来指导,象一根红线一样惯穿于各个法学学科当中,法理学就产生了。第二,法理学是适应社会革命的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资产阶级为了革命 需要,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法理学是随着资产阶级法学世界观的形成而产生的。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也是马、恩在领导和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创立的。是在揭露资产阶级法理学的过程中创立的。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研究意义、原则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1、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法律观。法理学是一门研究法的一般性的、普遍性问题的学科,它可以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法律观,而法理学是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两大类的,我们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法理学。

2、学习和研究法理学,有助于培养法律理论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对于学法的人来讲,很重要的是培养法律理论素质,它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们通学法理学的另一个目的是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3、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可以为以后学习具体法律部门奠定理论基础。法理不仅是法学的理论基础,还是我们学习法学的方法论。学习法律知识,包括学习我国现行的部门法,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学习这些部门法,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了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后,才能学好部门法。

4、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可以为法治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我们学习法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法律实践者,立好法、执好法、守好法、做好法律监督,没有良好的法理学知识、法制观念;没有良好的法学知识,法律意识,是很难做到的。

总之,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对我们学好法学,对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指导思想 1、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为指导。我们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只坚持不发展,和不坚持,同样是错误的。

2、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际,特别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而且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3、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必须大胆借鉴西方法理学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法是有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法的阶级性,并不妨碍我们借鉴西方法理学研究成果当中的合理成份。现代西方法理学研究当中的优秀成果,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的借鉴不是没有选择的全盘照搬,更不是全盘西化,而是批判地继承

三、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基本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法是有阶级性的,法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阶级性是法的本质属性。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法,都是那个时期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阶级分析方法是学习和研究法学和法理学的基本方法。2,社会调查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法理学学习和研究常用的一条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会调查是获得实际资料的主要方法,而脱离实际的法理学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学习和研究法理学要经常深入社会实际开展调查,准确了解各种信息。

3、历史考查的方法。

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评价任何一种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也要联系当时的历史实际,看它是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法律的作用同样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发挥的。所以,学习和研究法理学必须进行历史的考查,分析它们产生、发展的历史状况,不能离开它所处的历史状况。

4、分析比较的方法。分析法律,是注释和解释法律,也就是对法律的内容、法条的意义和立法的意图等进行简明。而比较法律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或者同一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呖史时期的法律,进行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发展现行的国家法律制度,促进法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分析和比较的方法也是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重要方法。

5、系统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教案 篇6

一米阳光

(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既然不可避免为何不面对阳光)

一、活动背景(活动意图)

自卑,就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自卑的人,总哀叹事事不如意,老拿自己的弱点比别人的强处,越比越气馁,甚至比到自己无立足之地。有的人在旁人面前就脸红耳赤,说不出话;有的人遇上重要的会面就口吃结巴;有的人认为大家都欺负自己因而厌恶他人。因此,若对自卑感处置不妥,将会使人消沉,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形成自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但还不成熟。因而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青春期过分注重相貌、体型、体力、身体功能方面的缺陷常常使一些人感到见不得人,低人一等。因而陷于自卑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据研究,自卑的人的智力水平和身材水平大都是中等或中上。可见,自卑的人之所以瞧不起自己,是主观评价标准太高的缘故。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卑心理的危害性和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自卑心理。行为目标:

1、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树立自信心,激发自身潜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探讨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四、教学方法 1.游戏法

2.讨论法 3.问题探究式

五、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课前了解学生学习、家庭背景等)2.准备教学材料(礼品准备、填写资料准备、案例生活化)3.准备教学过程

4.准备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及教师心理)5.准备教学目标(关键词、目标行为化)

六、活动程序(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出主题(10’)

1、做游戏(分礼品)

老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后挑选五位同学上台进行游戏。

第一次分:四件礼品,五个人分,最矮的没有。老师问没有得到礼品的最矮的同学有什么感觉,得到礼品的同学送给他一句安慰的话。

2、思考与讨论(呈现板书)

(1)第一次分礼品时是谁没有得到?为什么?

(2)那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分礼品时他得到了吗?又为什么呢?(条件改变了,视情况决定次数)

(3)同样是这位同学参与礼品分配,为什么有时能拿到,有时不能拿到?这说明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3、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自由发言。

4、老师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后,适当加以引导。(每个人都有强项也有弱项,有长处也有短处,只是这些都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方面的弱势也许就是另一方面的强势,今天的失意不等于明天也会失意。引出主题:自卑是每个人都有的,正常的自卑可以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因此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免短处)

活动二

认识自卑?(10’)自我诊断

1.你认为自己在以下哪些方面不如别人

身材、娱乐、家庭、容貌、社交能力、性格、学习、知识面、其他 其中最大的不满意之处是:

这是_________________(可改变的/不可改变的)每当谈起或想到这些不满意之处,就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我诊断结束后,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共同分析一下自卑者的表现。(1)编辑部

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自卑常用语”小辞典的编辑工作 例:我很笨;我不行;我不是学习的料等。(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中一位主编代表发言,由责任编辑记录。)(2)教师补充:“谁都比我强”“我天生不是唱歌得了”“我不敢”“我害怕”等。

(3)请你来画像 :以画的形式或语言的形式来描绘自卑者的表现。(范围涉及生活、学习、身体、性格、交往等诸多方面)例:自怨自艾 消沉 失落

(4)教师补充:精神不振 沮丧 颓唐 自暴自弃 害羞 不安 内疚 胆怯 忧伤 失望

活动三

自卑的危害(12’)1.案例

情景一:李伟因为自己是“豆芽菜”体型而苦恼。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中,他羞于出头;在力量型的体育活动及比赛中,他往往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赤膊;上体育课时,他时时猜测周围的人都看着他,十分苦恼;即使在炎炎的夏日,他也穿着长衣长裤。

情景二:小强在跳山羊活动中,看到别人都跳过去了。唯独自己跳不过去,很懊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失去了面子,抬不起头来,在这种古怪心理的支配下,他竟一直都未能跳过去,并且这一挫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阴影。

情景三:马杰同学在一次联欢会上唱歌跑了调,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背后管他叫“马驴”。他很苦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丢了面子,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

情景四:王利是个养子。虽然养父母对他很好,但他总是缺乏自信,在同学面前感到抬不起头来,时刻猜疑别人会指着他的后背说:“这个人不是爸妈亲生的。” 讨论

1、该同学的自卑来自于哪一方面?

2、该同学的弱点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以改变的?

3、若是可以改变的,他(她)应如何去做?若是不可以改变的,他(她)又该如何看待? 举出成功案例 走出自卑

2.比武招“亲”(12’)(1)擂台赛

每组派一名代表写出“走出自卑”的方法。哪个组办法越多,可操作性越强,就被视为优胜组

(2)每组出代表演讲《走出自卑》(3)友情提示 战胜自卑小招术(4)点拨分析(看情况而定)

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表现在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这才是正确的与人比较。马克思曾说:“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站起来吧!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你勇于实践,你就会发现,别人能够做到的,你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够做到。

不妨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哪怕事情“小”,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换言之,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之中表现自己来确立自信心,来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积极的心理补偿:一是“勤能补拙”华罗庚教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不要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便是积极的有效的补偿。二是扬长避短

活动四(备用)

尘封自卑(8’)

1、老师引导

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已走过的读书生涯或生活经历,回忆自己错失的机会和自卑的情景。(配音乐)

2、尘封“我不敢”

(1)给每位同学分发一张白纸。

(2)在白纸上列出我不敢做的事。要求:态度要认真诚恳,独立完成,不讨论。(3)老师收回学生写好的纸,放进档案袋里,贴上封条,盖上印章。

(4)告别“我不敢”仪式。同学默默地说一句告别“我不敢”的话,在心灵深处与“我不敢”先生告别。3.讨论自信的方法(1)建立自信的方法: ①挑前面的位子坐。②练习正视别人。

③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昂首挺胸,正视前方。④练习当众发言。

⑤咧嘴大笑,每天至少赞美别人一句。⑥提高说话的声音。

⑦自我暗示,如:遇到突然变故要能够镇静下来,可以暗示自己镇静;想你会成功,不要想你会失败;不时提醒自己,你比你想象中的要好。

⑧培养运动的习惯,可以是跑步,跳舞,远足,篮球等,最好是晨练。

⑨万一自卑起来,要马上改变一下自己的姿势,变的像自信时候的姿势。如:做几个深呼吸,看看蔚蓝的天空,暗示说“我不错,我不错,我真的很不错!” ⑩树立大志。

(2)建立自信的步骤: ①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目标。②要做最好的准备。③重心放在你最大的长处上。④培养信心。

上一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各活动区环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