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教案

2024-06-15

3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8篇)

3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知道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培养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认识到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以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理学的评价,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社会背景,认识到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培养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提高自身修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宋明理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从春秋战国到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发展变化,(展示课件:春秋至汉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所学,归纳儒学地位的变化。

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秦朝受到焚书坑儒的打击,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关注儒学在汉代以后的发展,“第2课 宋明理学”。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理学的概念。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板书)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师大版《历史 必修三》,第7页

师:根据材料,在把握理学这个概念的时候要注意请两点:第一,理学本质上说就是儒学,它一方面以儒学为基础,一方面是对儒学的发展。第二,理学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师:请你们根据图片思考,理学有哪些派别?其各自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宋明理学主要有两个派别,分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有陆九渊和王阳明。

师:很好。但还要注意两点:第一,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明朝的王阳明。1.概念:(板书。注意两点)

2.派别及代表人物(板书。注意各自集大成者)

过渡语:吸取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儒学,为什么还会要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呢?我们来探究理学产生的背景。

展示课件:探究问题:理学产生的背景。

图1 河南洛阳白马寺

图2 道教名山安徽齐云山

师:我们先来看这两幅图片。图1是白马寺,它说明了什么现象? 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师:图2是道教名山。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由神仙方术结合了道家思想逐渐形成。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都是在什么时期呢? 生:东汉。

师: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动荡和分裂的环境之中,随后就有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动荡。而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佛教和道教的流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接着看材料。

材料一:“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 《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生: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师:大家都信宗教了,这会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师:看来理学产生的第一个背景,我们已经找到了。3.儒学产生的背景(板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流传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板书)过渡:展示课件:

《三教图》(明•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师:请大家看这幅图,到了李唐王朝时期,虽然国家统一,但由于统治大力提倡崇道、信佛、尊儒的政策,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怎样的思潮? 生:“三教合一”。

师:正是在这样的思潮下,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当然三者是相互吸收的。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板书)展示材料:

材料:古代中国所有的王朝,都是曾经借助一系列的仪式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这叫“奉天承运”。宋初,在经历五代纷乱,权威失控,又看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又如何确信这是一个拥有合理性合法的政府呢?所以不仅要采用一系列的礼仪,更需要一系列的思想文化策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师:通过这段材料,我们还会发现理学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 生:维护统治的需要。

(3)历经社会动荡、北宋统治者需要重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统治(板书)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二、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板书)展示材料:

材料一:“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朱子

师:材料中的“生物之本也”告诉了我们理学的第一个观点是什么? 生:理是万物的本源。

师:这个“理”是什么?按照朱熹的意思,是“形而上之道”也。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具体物体之上的共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万物的根本。按照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这种观点属于什么哲学类型? 生:唯心主义。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

师:这个仁义礼智和君臣父子是先秦儒家强调的人之伦理,那朱熹在强调什么也是天理?

生:人的伦理道德。

师:那么,当人的欲望和伦理道德相违背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 生:存天理,灭人欲。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理学在人的伦理道德和欲望之间,很明显地看重什么?

生:伦理道德。

师:我们能否看出理学中包含了佛教的思想呢? 生:能。因为佛教强调六根清净,克制七情六欲。

师:很好。同样,强调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也符合了谁的需要? 生:统治者。

师:很好。通过这些材料和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理学再次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继续处于东方不败的地位。所以,到了南宋以后,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师:那么,理学家认为如何才能很好的克制欲望呢? 展示材料:

材料三:“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师:这里的“格”,就是探究的意思,“格物”,就是探究物体。为什么要来“格物”呢? 生:获得道理。

师:对。这就是理学的另一个内容,叫“格物致知”。那么,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应不应该这么做?比如做化学实验,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沉淀,要不要钻研? 生:需要。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当时的理学家们看重的是什么?

生:伦理道德。

师:那理学家们格物就不注重科学了,而是直奔哪去了? 生:伦理道德。

师:这叫“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那么,如果这种思想得到推崇,会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生:阻碍作用。

师:到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了:为什么明清时期中国的科学发展落后于世界。理学的主要内容:(板书)1.“天理”是万物本源

2.人的伦理道德也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 3.“格物致知”

影响:理学再次被称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也称为后世科举考试的依据,甚至影响到了海外。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心学”的思想。

三、“心学”的主要内容(板书)

师:“心学”的集大成者是明朝的王阳明,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他的一则小故事。

展示材料(小故事1):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觉得是什么对万事万物的存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生:“心”。

师:对。这就是“心学”的核心思想,叫“心外无物”。师:这也是典型的什么哲学? 生:唯心主义。

师:心学明显的是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展示材料(小故事2):

为了格物致知,王阳明曾经一连七天静坐在他办的书院里观察竹子,想悟出竹子的道理。他废寝忘食、目不转睛地看着、想着,一直坐得支撑不住,病倒了,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

材料:“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

师:由于王阳明“格物”的失败,于是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师:王阳明认为人的道德天生就自带的,没必要格物,格自己就成。这就是“心学”的又一个思想“反省内心,以致良知”。

当然,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是吸收禅宗的思想,更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那么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思考。生:明朝中叶,社会动荡,世风日下。

师:王阳明认为这时人心所坏,想要反省人心,以达到什么目的呢? 生:维护社会秩序。师:那这又符合谁的需要? 生:统治者。师:结果怎么样? 生:被大力推崇。师:很好。

心学的内容(板书)1.“心外无物”

2.“反省内心,致良知” 心学的影响: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也被奉为官方思想。

师:我们把这两种思想放在一起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之处。(见课件略)过渡: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心学”“理学”的相同之处都是要求人们克制欲望,遵从伦理道德。我们现在就围绕这个话题来辩证地看待理学。首先,克制欲望去遵从伦理道德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展示材料: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三寸金莲、残忍的童年

材料一: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

材料二:“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师:看完这些图片和文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讨论后回答):由于理学大力提倡伦理纲常,对中国妇女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摧残。师:很好。我们知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传统的伦理。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理学逐渐嵌入人们的骨髓,压制了人们正常的欲望,使中国社会失去活力。这正是我们今天提倡人性化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

但是,在理学的影响下,人们的气节、品性也得到一定的熏陶。我们来看一下。展示材料:

材料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材料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师: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高尚的品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总结,如何正确认识理学。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师:对待宋明理学,我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生: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课堂小结

理学的产生是文化竞争的结果。由于思想和政治的结合,使理学成为明清数百年的正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竞争,理学日渐僵化,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教学反思

让复杂的理论通俗化,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辩证看待理学。

课后习题

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理学对生活的深远影响。

板书 宋明理学

一、理学的概念和代表人物

二、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三、“心学”的主要内容

3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教案 篇2

一、学理学之关键:理解理学发展的历史概念

宋明理学一课中的历史概念之多, 是令人目不暇接的, 许多是哲学概念, 令人费解, 在学本课内容时高二学生的政治课还没有学到哲学, 这样就逼着历史教师先给他们补哲学课, 举例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 然后顺利地给朱熹和陆九渊把那两顶早准备好的帽子戴上。这种概念化、标签化解读理学的做法, 在很多年前比较流行, 但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只有多读书, 多查找资料。

二程眼中的“理”是什么?怎么理解才是最正确, 这就离不开他们的言论。《二程遗书》中“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者, 理也。有理而后有象, 有象然后有数”“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 为臣尽臣道, 过此则无理。性即是理。仁、义、礼、智、信五者, 性也。今日格一件, 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很显然从上述言论看, 二程的“理”即宇宙的普遍法则, 事物的规律,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是人性。那么, 朱熹的“理”又是什么呢?《文集卷七读大纪》一段话“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由此可知, 朱熹的“理”即事物的规律, 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从两个人对“理”的概念理解看, 两人思想本质上是一致, 于是合称“程朱理学”。

再来看朱熹口中的理与气的概念关系。《朱子语类》中一段对话:“昨谓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是先有理, 如何?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理在先, 气在后?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 但推上去时, 却如理在先, 气在后相似。”《中国哲学简史》的冯友兰解释:“在朱熹看来。现实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 另一个具体的;抽象的世界由理构成。一切事物, 无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 都自有其理。‘理’指的是事物的终极标准, ‘理’的总和就‘太极’。”而具体的世界朱熹用“气”来描述,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气”的凝聚, 都是按照理的模式凝聚而成。冯友兰以建造房屋为例来具体说明, “一幢房子要想建成, 必须按照建筑学原理来建造。这些原理是永恒存在的, 任何人想成为伟大的建筑师, 必须按照建筑学的原理来设计、施工, 这样它设计建筑的房屋才能牢固和持久。那些受过专门培训的外行建筑工人, 在建筑房屋时, 或许是靠本能, 或许是靠一定的实际经验, 对于建筑学的原理或不懂其中道理, 或甚至根本不知道。结果他们所造的房屋, 由于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建筑学原理, 必然不能牢固持久”。在朱熹看来, 既然万事万物都有理, 那么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和建筑房屋一样, 必须尊循治国之理, 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治国之理。如果都按古代圣贤言论组织行事, 国就会安定兴旺, 否则就陷于混乱。朱熹深信永恒之理, 古代圣贤言论就是永恒之理。这就是朱熹学说的主旨所在。

至于陆王心学概念的理解, 可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者对“理”的来源区别来看。程朱认为“性即理也”性是客观的, 我们要使自己符合这个客观的东西, 圣人已经定下来的, 我们要去服从它。而陆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也”。“理”在哪里呢?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每个人心里都有理, 不需要把外在“理”放在自己心头, 因此人要加强自身反省, 要自己主宰自己, 不要任由他人主宰。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即人人都有良知,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中国哲学简史》中故事:王守仁的弟子在半夜逮到一个小偷, 该弟子便对小偷进行“良知”的教育, 那小偷笑着说:“请问, 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很热, 王守仁的弟子让他脱掉外衣和内衣, 小偷都照办了, 轮到脱裤子时, 小偷犹豫了, 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为了遏止假仁假义伪善的流行, 王守仁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当然知行都来源于“理”。

二、学理学之应用:理明理学发展的历史价值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 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 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 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 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 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 就其内容而言, 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 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 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 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 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 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碰撞时代, 重新审视宋明理学, 固然看到理学对人性的压抑, 但是更应看到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宋代周敦颐著名的《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程颐的“力学好古, 安贫守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朱熹有“古人之学, 固以致知格物为先”。尽管朱熹的理学生前并不被重视, 被称为“伪学”, 但在他临死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可见他格物致知, 穷其理的信念, 何等的矢志不渝, 理学家的前赴后继地追求, 难道不值得我们明其理吗?最后引用王雄老师所思考的一句话:面对宋明理学, 我们应该去蔑视, 去跪拜?还是去取舍, 去扬弃?这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 这也是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或许这就是学习宋明理学最大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①向勇.《学贵自悟, 守旧无功》载《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7期.

宋明理学具体教学实践杂谈 篇3

【关键词】理学 导入性因 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5-01

宋明理学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我曾听过许多理学部分的展示课,但大都令我失望。有的是不讲还好,讲了反而更加糊涂;有的甚至讲错了,依然不知自省;有的仅仅是对教材的搬砖,只可惜搬起来,砖头却碎了一地,毫无用处……下面我对这部分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谈导入。很多老师,对教学的导入很是关心,关心到啰嗦的程度。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不大重视,因为,导入具有极其丰富的选择性,其关键是对知识的拥有程度、对见识的阐发程度。一定要我说一个导入,我要先说下导入的原则:结构性(必须提纲挈领)、灵魂性(必须是本课程的灵魂所在,是思想的浓缩,闪烁着再生性的价值光辉)、再生性(具有朝下面发展的再生思维空间)、解释性(必须具有许多种的开放性的解释方案,具有思维的开放性和广阔性)……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导入的方案,也是我曾用的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字:“性”。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性。学生立马兴奋起来,因为青春期的他们对性的敏感。这就是激情激趣,营造课程的主体心理平台。然后击碎学生的认知体系,对其人生的整个结构进行冲击,达到极端“性”的张力。再后面让学生组合性的词汇:乱性、性情、人性、心性、本性等等,都可以建立起来。这节课就可以围绕着这几个学生一起构建的词汇进行教学流程的解决。

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阶段,其背景就是乱性,这里就过渡到理学背景的处理环节。

《论语》中有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解释,我认为语文老师教错了。语文课本注释错了。更具有学习论的解释应该是:探究缘故,推理知新,可以为教师。这里就很体现出学习的内在规律,体现出为师者的真正标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探究因果的能力,学生具有了探究因果的能力后便可以自为教师自我学习发展了。

因此,对因的探究,是理学一课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理学的产生,是一个内在原因系统的共同结果,符合历史形成学规律。它有儒学的内部与外部两个系统作用。

第一个是儒学的内在系统:

1.它与所有的中国哲学思想一样,都源自于天人合一这一个母体,但可惜的是,儒家又源自周公,它反对商朝的过分重天的失败之行为,反思出重人事重德政的思想体系,这就导致它弱化了本体论的关怀,更多关注现世的主体论,于是哲学的逻辑被阉割,主体论失去了合法性逻辑依托。

2.它与汉儒对儒学的改造有很大关系。儒学因董仲舒而复兴而成为官家正统,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导致谶纬学的泛滥,这一方面是对儒学自孔子以来不重天的弥补,另一方面又是过分注重现世而庸俗嫁接天道的败笔,使儒学的合法性更加流失。

3.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也很大。汉儒的失败,导致儒学的自救,那就是魏晋玄学。但玄学又是对儒学的一次伤害,使儒学的教义的神圣性进一步流失,儒学对社会的价值更加弱化。这里可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孔融从让梨到不孝母丧,竟然认为他不过是父母身体那么一哆嗦的产物。

总之,儒学本身的体系缺陷,和儒学本身的发展问题,导致儒学的自身危机,是必然的逻辑。

第二个是儒学之外的系统因:

1.自然是社会的变动。东汉末年开始的中国又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使儒学这一个现世理论体系不堪一击,让“士”产生了避世观,让“士”产生了儒学无用的思想。人们必定思考朝不保夕下的来世往生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人这种主体性来源的本体性思考,本体论必须给一个安魂的解释。

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社会的转型,世俗化的潮流,冲击了传统的四民秩序。前者是思想的混乱,而这个又是社会秩序的混乱。这都为儒家的理想实践提供了挑战。可以说,儒学的理学阶段,是必须解决这两大混乱的。

2.其他宗教学说的冲击与借鉴。佛学提供了具有思辨化的本体论哲学和方法论体系,道教也是如此,伊斯兰教也对世界本初的真这一本体进行关切。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欧亚大陆打通,隋唐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位,都为儒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问题解决的借鉴。

3.儒生的努力。儒是一个极其具有个性化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其令人敬佩的经世致用的节操。他们的理想,表明他们是一群极具力量的理想主义者。但现实的残酷性,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儒学的复兴使命。他们必须解决儒学的哲学残缺问题,又必须秉承儒学的自家传统教义。所以,宋明理学,自然构成一群大儒的群体像,理学的流派如繁星,但共构为理学的体系。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设计 篇4

1.相同点

(1)在思想范围上,都属于儒学范畴

(2)在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在目的上,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4)在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不同点

(1)从对宇宙的认识看,理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去恶。

二、理学对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是什么?

1.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2.影响

(1)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消极观念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优秀 篇5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展示一:《三教图》(清·丁云鹏)

教师:请大家欣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教图》(清·丁云鹏)(稍停)。现在是抢答时间

1.你们认为该图图中的三教是什么宗教,三个人又分别是谁?

2.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三教在魏晋时期的发展状况?

学生抢答。

教师:我们大家回答的都很正确,两组各加10分。那么在当时三教合一的情况下,理学在儒道佛三教之间在相互吸纳滲透和儒家学者的探索思考中就应运而生了。那么什么是儒学呢?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又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学生抢答并根据教材内容复述。

教师:回答正确,ⅹ组加10分。我们大致都了解了理学体系,现在我们深入了解理学大家的主要思想。首先我们结合课本了解程朱理学,并归纳二程和朱熹主要观点。

学生自读,并在课本上画出观点。

展示二:多媒体展示三位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①“理”

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认识论)

③“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教师: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是“理”呢?

学生寻找资料,积极讨论,并积极回答:一组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二组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_;

四组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

教师:大家说的都正确而都不全面。理学就是三位同学观点的综合,即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_;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将个人、社会、宇宙联系起来。那么理学相对于以前的儒家思想来说哪些是继承前人,哪些又是新时期的发展呢?

各组举手示意,寻找第一个举手的组回答:五组理学继承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论述了理为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的准则。

教师:完全正确,加十分。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我们先看一段材料

展示三:材料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探究:什么叫格物致知?从学习程朱的思想,你认为他们是为了让人们探究真理吗,为什么?

学生激烈讨论,几分钟后得出结论,几个组尝试回答。焦点主要集中在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上。

教师:同学们前面问题回答较好,对于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上,同学们回答有点问题,现在我给大家讲解一下。所谓格物,指接触外在事物;致知,指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由此可见他们的学说还是在理学的指导下,对事物进行探究,而他们的思想也是服务于理学的内核—三纲五常的,以来规范人们的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其中,有段资料说,有人曾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否再嫁?”程颐断然回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由此看出他对人性的压抑可见一斑。所以,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正因为如此,南宋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_统治。

探究:请大家分析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

(1)政治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①宋代加强_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促使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

(2)经济因素: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为理学兴起奠定物质基础。

(3)文化因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①科技文化的进步显著: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第4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的演变过程是在屡屡遭遇挑战,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理学兼收并蓄发展成完整的哲学体系,更加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并最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方式,基本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具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

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准确说明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2、难点: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确定理由: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理解,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所以需要学生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方面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故定为难点。

突破策略:教师提供大量的资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并由教师做总结归纳,体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互动探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针对学情特点,实行创设情境的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针对本课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辅之以生动材料和细致讲解的方法,形成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和评价打下基础;针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以问题引导,合作探究,最终形成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教学手段:

本课内容多而抽象,加之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所以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导学案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课堂思考回答问题,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2、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获得新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1、布置学案,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2、让学生搜集跟二程、朱熹、王阳明有关的小故事,帮助他们多角度地认识宋明理学家及其观点。

(二)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引用张载的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学生理解并尝试解析这段话的意思。可让学生阅读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思考是什么赋予他们这种豪迈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析这段话,了解特定时代的人物特色,激发学生研究宋明理学的兴趣,从而进入对本课的探究学习。

(三)讲授新课

1、对教材课题和知识结构作如下调整: 知识结构:

课题:宋明儒学的新发展——理学

一、传统儒学的危机——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三、民族文化中的理学——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依据:

(1)、新课改理念下,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教师可以依据课标,大胆地处理教材。(2)、课标要求说明宋明儒学的新发展,但教材课题是宋明理学,对学生来说有些突兀,稍加调整,有助于学生从一开始就能理解理学就是宋明儒学新发展的表现,从而形成正确的思路。

(3)、知识结构的调整使本课的主题更加突出,体系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的把握。

2、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时代的挑战——儒学的衰落和佛道两教的兴起 问题设置:

春秋到秦汉,儒家思想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在汉代确立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出现了严重危机?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简单回顾春秋至秦汉儒学发展的历程和地位的变化及原因,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把握儒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对比性的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2)、争鸣与交融——唐宋时期的“三教合一” 设计意图:

三教合一是理学兴起的重要背景,但三教的含义、合一的表现及与理学兴起的关系,是学生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内容,所以应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在此可用韩愈的一首诗来创设情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这封给韩愈引来政治之祸的“朝奏”说明什么呢?这一问题是如何发展的呢?

3、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1)、理学的含义

这是本课重要的历史概念,是学生必须明白的内容,但教材介绍的过于简略,所以教师在补充一定材料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清楚。比如补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故事。(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问题引导:

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代表人物各有哪些?请介绍他们的故事和各自的主张。设计意图:

学生进行过课前探究,课堂上的展示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对人物的介绍能够增加学生对理学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对理学观点的理解和评价。(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问题引导:程朱理学的观点与陆王心学有哪些异同?提供“鹅湖之会”“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设计意图:

此处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通过相关材料的补充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表格的设计和使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调理化,条理清晰,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解决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完成,体现新课改合作探究的理念。

4、民族文化中的理学——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问题引导:再联系张载的那段偈语思考

宋明理学对当时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理学所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理学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之间有无关系?

设计意图:

此处是本课的难点,是知识的升华和运用,通过多角度资料的呈现和问题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此处还要注重体现历史的时代感和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使学生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四)小结

经过程朱、陆王等人的努力,儒学在宋明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宋明之后,儒学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儒学又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

教师总结概括主要内容,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使本节课的内容得到延伸,也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八、习题设计:

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 篇7

【内容提要】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和性习关系的理解。没有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便不会有明末清初理学批判和自我批判思潮的实践创生论。

【摘 要 题】教育史研究

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在《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的著名论文。这篇论文所表达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儒家哲学是儒家学者站在教育家立场上探讨教育问题的产物。所以如此,是因为儒家哲学的主题是“成人之道”,即如何通过教育和修养活动而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与此相联系,儒家学者关注和反复讨论的两个重要问题是“人是什么”(人的本性和本质)和“人应该成为什么”(圣贤人格)。它们与成人之道一起,共同构成了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哲学的,也是教育的。或者说,它们是儒学视野中的基本教育哲学问题。正因如此,性、习关系之辨一直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然而,如果对有关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作一系统考察,我们便会发现,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诸如“性善”与“性恶”、“化性起伪”、“性三品”、“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变化气质以复性”、“发明本心”等性、习关系论概念或命题的形式变化,较少关注潜藏于这些形式背后的思想模式和理论逻辑的变化,难以揭示在传统儒学不同发展阶段中性、习关系论的特定思想内涵及其理论深化。而作为性、习关系之辨的阶段性标志的“本体―工夫”之辨,要么没有进入研究的视野,要么语焉不详。我在《中国教育哲学史》第3卷的引言中,首先提出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是“自先秦以来性习关系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尚未展开论述。本文将通过寻求“本体―工夫”范畴与“体―用”范畴的内在联系,阐明理学“本体―工夫”之辨的教育哲学内涵,揭示其理论的深化发展和特定历史地位。

一、以“体―用”之辨为基础的“本体―工夫”之辨

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以本体论为基础,以心性论为核心,以天人合一的圣贤人格和精神境界为理想追求的学术思潮和思想流派。本体论之所以构成整个理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于对宇宙本体(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源及其统一基础)的理论设定构成了理学探讨人的本性本质以及天人关系的逻辑前提,而且在于其本体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思想方法,一种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思想模式。它使理学超越了汉唐儒学的宇宙生成论思想模式和以章句注疏之学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思想方法,而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水平,获得了新的理论深度。理学的本体论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体”、“用”范畴上。如果说胡瑗所首倡的“明体以达用”是理学复兴儒学的总纲领[1](P10),那么,程颐所提出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则构成了其后几个世纪中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2](P153)。它们分别从思想目标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展现出体、用范畴和体用关系对于理学思想发展的核心意义。何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程颐在《程氏易传序》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在程颐看来,理无形不可见,故曰“微”,为体;象有形而可见,故曰“显”或“著”,为用。本质与现象、本体与作用,虽有显微之别,但二者之间却是“一原”和“无间”的关系。体是用的根据,用是体的显现。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体和用是并生共存的,二者并无时间上的先后之分,此即所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在理学中,体用范畴被广泛运用。“本体”和“工夫”这对范畴,就是体用范畴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本体和工夫分别表示事物的本然状态、事物间的本然关系和人们运用这一关系的具体途径、过程和方法,如阳明哲学中“知行本体”和“知行工夫”二者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从心性论的角度看,本体和工夫则分别表示人的本性本质与人的后天经验活动,当阳明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的时候,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重思想内涵。在后者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本体、工夫之辨看作是先秦以来儒学性、习之辨在宋明理学中的具体展开形式。同传统的性、习之辨一样,它所要解决的也是成人之道的内在根据和人的发展方向问题。具体说来,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作为教育和修养过程的“工夫”与作为人的本性和本质的“本体”具有何种关系?前者如何可能、何以必要、应沿着何种方向进行?

当然,我们说“本体―工夫”之辨是“性―习”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仅仅是就两对范畴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一致性而言的,它并不意味着“本体”与传统的“性”范畴、“工夫”与传统的“习”范畴在内涵和外延上完全一致。就工夫与习的区别而言,习(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包括习染(在习染中,人是被动的)和习行(在习行中,人是主动的)两个方面,而理学的工夫范畴仅指习行。在理学思想中,只有当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从事学习和修养活动时,其活动才具有工夫的意义。在本体与性的区别方面,就与生俱来的先验性而言,本体与性具有一致性,但除此之外,本体还具有经验呈现和经验规范(所谓“先天统后天”)的性质。这也就是说,当性、习之辨发展到理学时代,通过以体、用关系为基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演变为本体、工夫之辨的时候,性和习之间的关系已表现为体和用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原”和“无间”的新内涵。

上述范畴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异预示着,以“本体―工夫”范畴为核心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所体现的,不只是范畴形式的变化,更是理学对于传统性、习关系论的深化与发展。

二、“本体―工夫”之辨使传统的性和习由分离走向合一

我们知道,在传统儒学特别是先秦两汉儒学中,性始终与先验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管人们赋予性以何种具体内涵。在孟子那里,人性被理解为以仁、义、礼、知为内容的道德性,是表现为“四端”的“良知”、“良能”,而“良知”“良能”又以“不学而能”(先验性)和“不虑而知”(直觉性)为根本特征[3](P529)。在荀子那里,人性被理解为以人的自然欲求(“欲”)为代表的自然素质和自然本性(“本始材朴”),它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4](P290)。人性的先验性不仅意味着它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即在受生之初就先天给定的东西),而且意味着先验和经验两者是可以分离的,先验人性遂成为对象化的存在而构成了后天经验活动的对象。在孟子,人性是活动扩充和扩展的对象;在荀子,人性是变化、改造的对象。因此可以说,传统儒学的性、习关系论是以性和习的分离为基础的。

从程朱到陆王的宋明理学,不管是以性为体还是以心为体,均赋予了人性以本体的含义。“本体”的提法本身就含有本来如此和天然如此的意义。因而,理学中作为本体的人性,并没有摆脱其先验性。但是,按照“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的思想逻辑,本体虽为先验,却不能脱离经验而存在,它必然要在经验中显现自身而成为经验活动的内在根据;工夫虽为经验,却不能脱离本体而自成其体,它要表现本体并接受本体的内在调控。在时间之维上,性和习由先后关系而变为共生关系。而人性的先验性,主要表现为本体对于工夫的逻辑优先性而非其时间上的在先性质。所以,在论及本体和工夫的关系时,王阳明才说:“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5](P1167)“合着本体的.,是工夫”是强调工夫不离本体。作为工夫的内在根据,本体发挥着对于工夫的调控作用,只有与本体的价值定向相一致并接受本体规范的习行,方称得上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是强调本体不离工夫,只有通过自觉的习行,自在的本体才能化作真实的德性而获得其现实性品格。这样,在本体与工夫的范畴框架内,性与习由分离走向了合一。

相对于性、习分离,性、习合一在理论上的深化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发现并肯定了人的本质对于实践的规范作用,人不可能在自己的本质之外去做任何事情,不管我们是把这本质理解为人的潜在资质(它有无穷的可能性,很明显,不管如何训练,猴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人),还是理解为特定人生阶段的习得性(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模式,不仅构成了其新一轮实践的“历史”前提,它们同时也弥漫和渗透于新的实践之中)。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性的实践建构特征。从本体说工夫,工夫不过是本体的呈现;从工夫说本体,则惟有通过工夫,人的现实本质才得以生成。就此而言,人性的现实性与其说来自于本体,勿宁说来自于工夫。因此,性习合一之论通过肯定性和习的相互规定而深化了人们对于性习关系的理解。

三、“本体―工夫”之辨是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过渡环节

需要指出的是,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通过本体工夫之辨而达致的性习合一之论,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还没有真正实现对于性习关系的辩证把握(真正的辩证把握只有在把人性和人的实践置于历史运动过程之中才有可能)。这使其性习合一之论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它表现为其本体的抽象性、非历史性与工夫的具体性、过程性之间的矛盾。

在程朱理学那里,作为心之体的本然之性,与终极的普遍之理具有同一性,它具有超越时空的绝对永恒性,不受物质世界、自然也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个人能够通过主敬涵养和格物致知的工夫去呈现和认识它,却不能改变它。这样,体现着过程性的工夫(如,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工夫需经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积累过程,方能达致“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之境界)之对于本体就只具有呈现而不具有创生的意义。

陆王心学以心体取代了性体,通过标揭“心即理”,把与理(道德原则)合一的主体意识看作是心之本体,亦即是本然之性。这一思想转向包含着沟通个体性与普遍性、感性与理性、存在与本质的可贵努力,使正统理学以理为性的超验色彩有所削弱。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本体的抽象性和非历史性质。为了保证道德实践的普遍有效性,心学仍然不得不把道德主体本体化,从而使心体重新沦为一种抽象而普遍的存在。故陆九渊说:“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6](P273)王阳明也说:“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自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是所谓大本也。”[5](P279)从这个意义上讲,体现为过程的“致良知”工夫,也只能是抽象而普遍的永恒之体的呈现:“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5](P63)

这种对于性体或心体的抽象性和非历史性的强调,使本已建立起来的性和习的相互规定之论,面临着解体的危险。一方面,如果坚持本体的非历史性质,那么,工夫的过程性乃至于工夫本身的意义将被取消。这是因为,按照“合着本体的是工夫”的逻辑,任何称得上是工夫的东西,都是合乎本体的,本无过程性可言。这不仅与经验事实相悖,也会使理论退化到先秦以前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如果要强调工夫的过程性,那么,抽象的本体将被扬弃。这是因为,按照“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的内在逻辑,工夫的过程性使得被人们所自觉和呈现的本体具有了不断变化的性质,那抽象不变的本体就完全变成了一个主观设定,又如何规范具体的工夫?于是,理学建立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的性习合一之论,在沟通性与习的同时,又使二者处于空前尖锐的矛盾对立之中。它孕育着扬弃先验本体而走向实践创生论的思想契机。

四、明末清初理学批判与自我批判思潮中的实践创生论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沿着王阳明的思路继续前进,发展了其就工夫说本体这一向度。

东林学派的顾宪成指出,不仅不学而能、不虑而知是良知、良能,学而能、虑而知也是良知良能。他说:

孟子以不学而能为良能。吾以为不能而学亦良能也。何也?微良能,彼其有不能也,安于不能已耳,孰牖之而使学也?孟子以不虑而知为良知,吾以为不知而虑亦良知也。何也?微良知,彼其有不知也,安于不知已耳,孰启之而使虑也?又曰:孟子以不学而能为良能,吾以为学而能亦良能也。何也?能之入处异,而能之究竟处同,非学不学之所得而歧也。孟子以不虑而知为良知,吾以为虑而知亦良知也。何也?知之入处异,而知之究竟处同,非虑不虑之所得而歧也。[7]

孟子把人性理解为以先验(所谓“不学而能”)而直觉(所谓“不虑而知”)形式存在着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以本能为人性。顾宪成把“不能而学”、“不知而虑”和“学而能”、“虑而知”都当作良知良能,不仅扩大了人性的内涵,而且使性体由先验给定的、限定性的存在,变成了向可能性、向后天的实践工夫敞开的存在。也就是说,本体为工夫提供了可能,而工夫把本体开展为现实。所以他又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一语,看个‘为’字,委是表工夫;看个‘可’字,却是表本体。”[7]这就把本体完全理解为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而展开着的工夫则构成了人性的实质内容。他由此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惟知学,然后可以言性。”[7]其理论的真实意义,是通过把学知虑能输入人性之中而对先验人性论进行解构,使人性变成了以工夫为基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黄宗羲也是就工夫说本体的。他直截了当地把本体与工夫的统一看作是以工夫为基础和主导的统一。他说:

无工夫而言本体,只是想象卜度而已,非真本体也。[8](P1473)

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8](P9)

如果说前者还只是强调本体对于工夫之依赖性的话,后者则直接扬弃了本体的先验性,把人性的实现落实到人后天的生活和实践中。与此同时,本体也在日进无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生:“道体无穷尽,吾之功夫亦日进无疆。才操已至之心,便去道日远。”[9](《孟子师说》卷四)其理论的真实意义,是通过对于工夫的过程性的强调,赋予了本体随着工夫而日进无疆的历史性质。

王夫之的本体工夫论与黄宗羲如出一辙,更加强调人性的实践生成性及其过程性。其理论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他把人性理解为人的生存活动之理,认为人性的形成过程是以自然素质(“命”)为背景,心智能力发展(“权”)、情志选择(“情之所歆”)和环境习染(“习之所贯”)相互协调的过程:“生之初,人未有所权也,不能自取自用也,惟天所授,则皆其纯粹以精者矣。天用其化以与人,则固谓之命矣。已生以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自取自用,则因乎习之所贯,为其情之所歆,于是而纯疵莫择矣。”[11](P299)在生存活动中,人的生理、心理机能也好,人的道德品性也好,都处在日新月化之中,“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形受以为器,气受以为充,理受以为德”[10](P43)。这是一个“命日降,性日受”的性命交融并进、人性本质的不断的创生过程,“未死以前皆生也,皆降命受性之日也”[10](P43)。这种不断创生性正是人性与物性的根本不同之处,所谓“禽兽终其身以用天而自无功,人则有人之道矣。禽兽终其身以用其初命,人则有日新之命矣”[12](P133)。初生之际,人还只是具备了成为人的可能性(“初生而受性之量”);那些在生活历程中不断创造生成的,才是现实的人性(“日生而受性之真”),它“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如果把人性看作是受生之际就已完全定型而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人和器物就没有什么不同了:“谓生初之仅有者,方术家所谓胎元而已”,“为胎元之说者,其人如陶器乎?”[10](P43)

其二,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都认为体善而用有善有恶,人都有善的共同本质而具体的人有善有恶。王夫之指出了这种先验人性论的理论困境:如果认为人性是善的,那么,人在后天的经验活动中就不会受不良因素的影响,那么,当一个人习恶成性的时候,他的善性到哪里去了?如果认为用有善有恶,而同时又坚持“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方法论原则,那么,这有善有恶之用倒反证了体的有善有恶,又怎么能有一个至善无恶的体呢?[11](P299)为此,王夫之更喜欢用“性―习”范畴而不是“本体―工夫”范畴来论述人的本质与人的经验活动之关系。因为,习与工夫不同,工夫始终是受本体规范、具有特定价值取向的活动,而习则是丰富多彩的生存活动,由习所建构起来的个体人性也必定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是突破了单一的道德人性论,有利于人们从多个不同层面去把握现实人性的丰富性,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戴震从“欲”、“情”、“知”等不同层面对人性的全面探讨。

在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环境和教育(在传统教育哲学中相当于“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就涉及到人、环境和教育的多重复杂关系。由于缺乏对有关教育哲学思想史的深入考察,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众多的教育学教科书在不断地重复着诸如“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等简单化命题。这些命题虽出自当代人之手,但未必能充分反映当代哲学和教育的最高理论成果,有些甚至尚未达到理学有关论述的思维深度。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虽然建立在抽象的本体论之上,但它对于性和习之统一性的强调、对于性和习相互规定的论辩,无疑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洞见,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有关教育哲学问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

[2] 成中英.本体与诠释[C].北京:三联书店,.

[3] 焦循.孟子正义:尽心上[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4] 王先谦.荀子集解:性恶[M].诸子集成[Z].上海:上海书店,1986.

[5] 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 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小心斋札记[M].清光绪刊本.

[8] 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10] 王夫之.船山思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篇8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巩固

1. (安徽省亳州市09-10高二期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答案:A

2. (北京市通州区09-10高二期中)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源 B.社会发展的规律

C.儒家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

答案:C

3.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

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 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答案:C

4. (福建省长泰一中09-10高二期中)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认为伦理道德即是“天理” 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 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家“仁”的思想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A

5. (广东省佛山一中09-10高二期中)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

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

①佛教 ②道教 ③墨家 ④儒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6. (安徽省亳州市09-10高二期末)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

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们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指的是

A.庄周 B.老聃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D

7. (江苏省南京六中09-10高二期中)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

影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A.佛学 B.法学 C.理学 D.道教

答案:C

8. (黑龙江省哈六中09-10高二期中)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答案:D

9. (山东省临沂市09-10高二期中)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

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答案:D

10. (海南省海南中学09-10高二期中)宋朝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答案:C

11. (天津市五校09-10高二期中)宋代理学是新兴的儒学,其“新”在

A、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神

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传统

答案:C

12. (江苏省启东中学09-10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

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答案:D

13. (广东省实验中学09-10高二期中)“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人伦者,天理也”

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只有对别人尊敬才能真正理解“仁”

答案:C

14. (河南省长葛二高 09-10高二期中)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以下列哪一种叙述回答

A、学问要求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贤先圣的经验心得

C、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反省 D、要勤于温习

答案:C

15. (河南省实验中学09-10高二期中)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②完

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形成并被推崇为天理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16. (江苏省常州五中09-10高二阶段调研)简述宋明时期儒学的主要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0分)

答案:表现:

宋代儒学吸收佛学和道教思想,发展成新儒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

明朝中叶出现与理学对立的心学,认为心外无理、无物、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德观念,忍受封建统治的压迫。(5分)

影响: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并使之哲理化,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适应了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也束缚了人们思想。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朝中期以后不务实际的清谈之风。(5分)

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

1. (2010江苏海安实验中学高三创新题)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对妇女有“三从”“四德”的要求,“三从”是

指“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四德”指“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手艺)”。且中国古代对妇女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木头抱着走”之说,这些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妇女一定要德才兼备 B.妇女地位低下

C.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 D.妇女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C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这些封建思想的“本质”,本题的四个选项都能反映题干的意思,但最能体现题干本质的是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故选C

2. (2010辽宁抚顺高三六校联考)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

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

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解析】:D 。 A、B都是陷于生活的窘迫,属于物质上的,可以改变;C是感情纠葛,属于思想情感上的,是自生的,个别的,而不是普遍的。D则是中国人民所共同面对的传统观念,心理上的压抑。所谓的“理学杀人不见血”所致。所以做人才难,故选D。

3. (2010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最早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一说“即是真理”)”的是

A.陆九洲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解析】:A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属于心学的内容,其代表人物是陆九洲和王阳明,按照题目“最早”的限定,本题选A。

4. (2010深圳市松岗中学高三期中)朱子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

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该材料可能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主要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行为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解析】:选B

5. (2010福建武平二中高三月考)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甲徒曰:

“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解析】:C。 材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这与心学观点相吻合。

第三部分 感悟高考

1.(2010广东高考)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

【答案】:C。

2.(2010浙江高考)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

【答案】B

3.(2010上海高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解析】:宋代儒学发展到理学,其特点就是从“天理”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答案】C

4.(2010全国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形体是“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他说:“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形者,有生之本。B.“天地为万物之本” 万物之本是天地。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意思是物形于天地之间。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即天地为道。BCD都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A “心外无物”体现了唯心论。

上一篇:百年建设-德为先不下一篇:企业经营之道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