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2024-07-13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篇1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以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主。从春秋到汉朝,讲述儒家思想由出现到独尊的发展,但魏晋以来的动荡和外来文化的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打击和威胁,为重振儒学地位才出现了融合各家思想的理学,而理学对于巩固专制皇权起了重要作用,但其禁锢人性的消极思想也成为明清批判思想批判的对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可以提出两个问题:

1、从春秋到汉代儒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如何?

2、佛教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怎样的发展?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讲解理学的概念,然后学生看书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陆王心学:学生看书掌握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结合王阳明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外无物”等让学生探讨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影响:对人的压抑,对人性的扼杀 积极影响:对人的气节、品德的塑造

(四)巩固小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儒家重伦理,讲信修睦,通仪礼。程朱理学直承孔孟而 又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启蒙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 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领悟和把握的基本精神贯彻于实际践履之中。孔孟儒学乃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至程朱理学才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哲学体 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

反思:本课内容较难理解,儒学思想在宋明时期逐渐发展到一种极致,并于日后为统治者借鉴,成为统治人民、禁锢百姓的思想武器。我们常说的“三纲”、“五常”,《四书》、《五经》都 是在这个时候为人们熟知。通过本课的讲述,学生心里仅仅知道了理学当中一些最基本、最简单 的观点,但这还远远不够。纵览必修三思想文化历程,其中每一个时期的思想内容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即便是在思想专制时期。仅仅学习一些皮毛,不但不容易分析出该思产生的社会影响,而且容易使思想家形象标签化,无法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一个人。

第三课 宋明理学

格尔木七中

王晓行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篇2

一、学理学之关键:理解理学发展的历史概念

宋明理学一课中的历史概念之多, 是令人目不暇接的, 许多是哲学概念, 令人费解, 在学本课内容时高二学生的政治课还没有学到哲学, 这样就逼着历史教师先给他们补哲学课, 举例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 然后顺利地给朱熹和陆九渊把那两顶早准备好的帽子戴上。这种概念化、标签化解读理学的做法, 在很多年前比较流行, 但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只有多读书, 多查找资料。

二程眼中的“理”是什么?怎么理解才是最正确, 这就离不开他们的言论。《二程遗书》中“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者, 理也。有理而后有象, 有象然后有数”“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 为臣尽臣道, 过此则无理。性即是理。仁、义、礼、智、信五者, 性也。今日格一件, 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很显然从上述言论看, 二程的“理”即宇宙的普遍法则, 事物的规律, 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是人性。那么, 朱熹的“理”又是什么呢?《文集卷七读大纪》一段话“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由此可知, 朱熹的“理”即事物的规律, 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从两个人对“理”的概念理解看, 两人思想本质上是一致, 于是合称“程朱理学”。

再来看朱熹口中的理与气的概念关系。《朱子语类》中一段对话:“昨谓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是先有理, 如何?未有天地之先, 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 便有此天地。理在先, 气在后?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 但推上去时, 却如理在先, 气在后相似。”《中国哲学简史》的冯友兰解释:“在朱熹看来。现实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 另一个具体的;抽象的世界由理构成。一切事物, 无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 都自有其理。‘理’指的是事物的终极标准, ‘理’的总和就‘太极’。”而具体的世界朱熹用“气”来描述,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气”的凝聚, 都是按照理的模式凝聚而成。冯友兰以建造房屋为例来具体说明, “一幢房子要想建成, 必须按照建筑学原理来建造。这些原理是永恒存在的, 任何人想成为伟大的建筑师, 必须按照建筑学的原理来设计、施工, 这样它设计建筑的房屋才能牢固和持久。那些受过专门培训的外行建筑工人, 在建筑房屋时, 或许是靠本能, 或许是靠一定的实际经验, 对于建筑学的原理或不懂其中道理, 或甚至根本不知道。结果他们所造的房屋, 由于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建筑学原理, 必然不能牢固持久”。在朱熹看来, 既然万事万物都有理, 那么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和建筑房屋一样, 必须尊循治国之理, 古代圣贤的言论就是治国之理。如果都按古代圣贤言论组织行事, 国就会安定兴旺, 否则就陷于混乱。朱熹深信永恒之理, 古代圣贤言论就是永恒之理。这就是朱熹学说的主旨所在。

至于陆王心学概念的理解, 可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者对“理”的来源区别来看。程朱认为“性即理也”性是客观的, 我们要使自己符合这个客观的东西, 圣人已经定下来的, 我们要去服从它。而陆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也”。“理”在哪里呢?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每个人心里都有理, 不需要把外在“理”放在自己心头, 因此人要加强自身反省, 要自己主宰自己, 不要任由他人主宰。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即人人都有良知, 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中国哲学简史》中故事:王守仁的弟子在半夜逮到一个小偷, 该弟子便对小偷进行“良知”的教育, 那小偷笑着说:“请问, 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天气很热, 王守仁的弟子让他脱掉外衣和内衣, 小偷都照办了, 轮到脱裤子时, 小偷犹豫了, 说这恐怕不妥吧。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这便是你的良知!”为了遏止假仁假义伪善的流行, 王守仁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当然知行都来源于“理”。

二、学理学之应用:理明理学发展的历史价值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 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 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 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 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 颇有一点“文艺复兴”的味道。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 就其内容而言, 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 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 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 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 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 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碰撞时代, 重新审视宋明理学, 固然看到理学对人性的压抑, 但是更应看到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宋代周敦颐著名的《爱莲说》中有“予独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程颐的“力学好古, 安贫守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朱熹有“古人之学, 固以致知格物为先”。尽管朱熹的理学生前并不被重视, 被称为“伪学”, 但在他临死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 可见他格物致知, 穷其理的信念, 何等的矢志不渝, 理学家的前赴后继地追求, 难道不值得我们明其理吗?最后引用王雄老师所思考的一句话:面对宋明理学, 我们应该去蔑视, 去跪拜?还是去取舍, 去扬弃?这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 这也是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或许这就是学习宋明理学最大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①向勇.《学贵自悟, 守旧无功》载《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7期.

宋明理学具体教学实践杂谈 篇3

【关键词】理学 导入性因 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5-01

宋明理学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我曾听过许多理学部分的展示课,但大都令我失望。有的是不讲还好,讲了反而更加糊涂;有的甚至讲错了,依然不知自省;有的仅仅是对教材的搬砖,只可惜搬起来,砖头却碎了一地,毫无用处……下面我对这部分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谈导入。很多老师,对教学的导入很是关心,关心到啰嗦的程度。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不大重视,因为,导入具有极其丰富的选择性,其关键是对知识的拥有程度、对见识的阐发程度。一定要我说一个导入,我要先说下导入的原则:结构性(必须提纲挈领)、灵魂性(必须是本课程的灵魂所在,是思想的浓缩,闪烁着再生性的价值光辉)、再生性(具有朝下面发展的再生思维空间)、解释性(必须具有许多种的开放性的解释方案,具有思维的开放性和广阔性)……

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导入的方案,也是我曾用的一个方案,就是一个字:“性”。让学生去思考这个性。学生立马兴奋起来,因为青春期的他们对性的敏感。这就是激情激趣,营造课程的主体心理平台。然后击碎学生的认知体系,对其人生的整个结构进行冲击,达到极端“性”的张力。再后面让学生组合性的词汇:乱性、性情、人性、心性、本性等等,都可以建立起来。这节课就可以围绕着这几个学生一起构建的词汇进行教学流程的解决。

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阶段,其背景就是乱性,这里就过渡到理学背景的处理环节。

《论语》中有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解释,我认为语文老师教错了。语文课本注释错了。更具有学习论的解释应该是:探究缘故,推理知新,可以为教师。这里就很体现出学习的内在规律,体现出为师者的真正标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探究因果的能力,学生具有了探究因果的能力后便可以自为教师自我学习发展了。

因此,对因的探究,是理学一课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理学的产生,是一个内在原因系统的共同结果,符合历史形成学规律。它有儒学的内部与外部两个系统作用。

第一个是儒学的内在系统:

1.它与所有的中国哲学思想一样,都源自于天人合一这一个母体,但可惜的是,儒家又源自周公,它反对商朝的过分重天的失败之行为,反思出重人事重德政的思想体系,这就导致它弱化了本体论的关怀,更多关注现世的主体论,于是哲学的逻辑被阉割,主体论失去了合法性逻辑依托。

2.它与汉儒对儒学的改造有很大关系。儒学因董仲舒而复兴而成为官家正统,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导致谶纬学的泛滥,这一方面是对儒学自孔子以来不重天的弥补,另一方面又是过分注重现世而庸俗嫁接天道的败笔,使儒学的合法性更加流失。

3.魏晋玄学对儒学的冲击也很大。汉儒的失败,导致儒学的自救,那就是魏晋玄学。但玄学又是对儒学的一次伤害,使儒学的教义的神圣性进一步流失,儒学对社会的价值更加弱化。这里可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孔融从让梨到不孝母丧,竟然认为他不过是父母身体那么一哆嗦的产物。

总之,儒学本身的体系缺陷,和儒学本身的发展问题,导致儒学的自身危机,是必然的逻辑。

第二个是儒学之外的系统因:

1.自然是社会的变动。东汉末年开始的中国又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使儒学这一个现世理论体系不堪一击,让“士”产生了避世观,让“士”产生了儒学无用的思想。人们必定思考朝不保夕下的来世往生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人这种主体性来源的本体性思考,本体论必须给一个安魂的解释。

另外,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社会的转型,世俗化的潮流,冲击了传统的四民秩序。前者是思想的混乱,而这个又是社会秩序的混乱。这都为儒家的理想实践提供了挑战。可以说,儒学的理学阶段,是必须解决这两大混乱的。

2.其他宗教学说的冲击与借鉴。佛学提供了具有思辨化的本体论哲学和方法论体系,道教也是如此,伊斯兰教也对世界本初的真这一本体进行关切。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欧亚大陆打通,隋唐的欧亚大陆的中心地位,都为儒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问题解决的借鉴。

3.儒生的努力。儒是一个极其具有个性化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其令人敬佩的经世致用的节操。他们的理想,表明他们是一群极具力量的理想主义者。但现实的残酷性,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儒学的复兴使命。他们必须解决儒学的哲学残缺问题,又必须秉承儒学的自家传统教义。所以,宋明理学,自然构成一群大儒的群体像,理学的流派如繁星,但共构为理学的体系。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教案设计 篇4

1.相同点

(1)在思想范围上,都属于儒学范畴

(2)在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在目的上,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4)在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不同点

(1)从对宇宙的认识看,理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去恶。

二、理学对于儒家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影响是什么?

1.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

2.影响

(1)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至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消极观念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

历史宋明理学教案 篇5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人民版《宋明理学》一课,是新教材必修三中的教学难点之一,其难度笔者感觉可以归纳为“难讲,难懂,难体会”三个方面。“难讲”表现在教师本身对于宋明理学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的话,只靠教材难免有“现学现卖”之嫌;“难懂”表现在本课所包含的一些哲学思想内涵较为深刻,而学生又没有储备足够多的材料足以支撑对这些哲学观点的理解,学起来容易“找不着北”;“难体会”表现在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哲学观点距离学生太远,学生不能很好地与教材和教师产生知识共鸣,学起来兴趣不高。

但《宋明理学》一课,既是全书重点之一,又是本专题的核心,对于文化史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的教学思路作一粗浅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专题整体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本专题是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精华的概要讲述,学生在学完本专题后,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要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归纳。” [2]P2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这一板块的内容,学生通过初中教材的学习,只能形成对儒学很简单的认识,甚至形成“儒学等于孔子、等于论语”等错误的认识,根本无法将儒家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联系起来,更不要谈分析其演变过程了!而在本专题学习完毕之后,还要与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三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专题进行比较学习,更是难度的提升。

二、本课教学思路及其重要性

《宋明理学》一课中讲授的宋代、明代理学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离学生的距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都很遥远,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和概念。由于教材衔接的缺陷,无论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之前学过的课程中只有极个别知识点能够给本课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直接造成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资料太少甚至不掌握任何资料,使本课的学习几乎成为空中楼阁。既然本课的课标要求为“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P14高考考纲对于本课的要求为“宋明理学” [5]P138,所以笔者认为,本课在讲授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两大问题:首先,如何将之前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本课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思想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其次,如何灵活运用学生现有的、十分有限的哲学理解和思辨能力,结合教师通俗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朱熹、王阳明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体会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本教材的教授时间普遍是高二上半学期,而同时期政治课教授的内容是所谓的“文化领域”,基本的哲学内容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刚接触本课的学生好比一张白纸。白纸的好处是教师可以从头开始为学生这幅画卷做一个好的开端,而无需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之上;但白纸的劣势也在于此:这个开端只能凭借教师一人之力完成,由于学生没有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本课内容学生容易学得一头雾水,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作为本专题核心就会出现偏离,前后的知识的连续性会遭到破坏,进而严重影响到本专题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标题:专题一 三 宋明理学

学情分析:经过高一对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对专门史这种编撰体例做到了基本适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关于本课的资料太少,而且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尚需锻炼,由于本课内容本身的原因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和理解本课的哲学思想,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列表形式加以区分。也可以各有详略,重点介绍一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使学生形成深刻印象。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同学们,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先秦和汉代儒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呢?(生甲:春秋时期是孔子,儒学的开创者,政治思想核心是仁和礼,要求德治;教育思想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乙:战国时期有孟子和荀子,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还有性善论、仁义礼智等;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还认为人应当不断学习进而把握礼)(生丙:汉代有董仲舒,主要思想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独尊儒术)

(二)新课导入:本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必修三专题一的第三节:《宋明理学》。所谓理学,本质上还是儒学,但他是儒学发展之后的究极形态,汉代董仲舒将儒学变成了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宋明理学将儒学维护专制统治的功能推向顶峰。

来看这幅《三教图》,图中三人分别是谁? (生: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说的没错!此三人坐而论道,有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生:不存在,因为这三人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此图为明代丁云鹏所做,这是一幅想象作品,你们懂的。

那么这幅作品反映出的,正式本课要讲的“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

既然说《三教图》能反映出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我们能从图中看到哪些信息呢? (生:三个人分别代表三种思想,孔子代表儒家、老子代表道家、释迦牟尼代表佛教) 为何作者要让不可能坐在一起的三个坐在一起呢?(生:作者认为三种思想有共同点)

大家认为这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三个人代表三种思想,说得没错,但我要纠正的是,图中的“老子”所代表的的并非道家思想,而是道教思想;作者让这老哥仨坐一起,想说的是当时三教并存并逐渐融合的情况。

这三种思想中,儒家思想为孔子所创,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官方正统思想,这个无需多说。道教思想产生于东汉,相传为张陵所创,后来张陵在道教中被奉为张天师,道教思想脱胎于道家思想,主要讲究修身养性、炼丹服药、追求长生不老,奉老子为最高教主,称作太上老君。佛教产生于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西汉时传入我国,主要讲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追求来世幸福。三种思想在中国并存并互相影响。

(三)新课讲授:那么三教并存和理学的产生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先从魏晋时期儒学的困境说起。

一、儒学的困境与复兴

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大家再看《三教图》中谁的位置最显眼啊?(生:孔子)为什么呢?(生:因为儒家思想是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不仅是当时,从汉代“独尊儒术”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儒学基本上一直是正统思想。

那么既然是正统,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为何又会陷入困境呢?(生:道教和佛教的冲击)说得好!那么这次困境是儒学发展中首次遭遇困境吗?(生:不是,这已经是历史上儒学第二次陷入困境,上一次是秦代的“焚书坑儒”)没错,然后汉代学神董仲舒让儒学原地满血复活,并且与当时的土豪汉武帝做了朋友,让儒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

但是问题在于,三教并存的局面在东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但是儒学受到严重冲击却是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原因是什么?(生:佛教和道教在那个时候才流行)这里没有说到根本。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佛教和道教在魏晋时期的流行一定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依赖的是皇权的支持。东汉末年分三国,皇权被严重削弱,依赖皇权支持的儒学的权威性必然削弱。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分裂必然带来战乱,百姓在物质追求方面得不到满足必然就会追求精神满足。当时的儒家、佛教和道教,哪个能给百姓带来精神满足?显然是佛、道。有此可见,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虽然让其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但是却没有深入到百姓心中,没有成为社会信仰。佛、道两教在百姓中的快速传播使儒学失去了群众基础,所以受到严重的冲击。

唐代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此多的数量可见当时佛教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我们可以将“儒学的困境”总结为:在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儒学权威性被削弱,遭受了佛、道两教的严重冲击,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儒学依旧是正统思想,众多从小读《论语》、《孟子》长大的儒生们面对这种情况,简直不能忍!所以他们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大家想一想当时的学者复兴儒学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生:因为儒学的困境主要是佛、道两教造成的,所以儒学应该在理论上和佛、道两教展开辩论,扩大影响!)说得好,采用论战的方式!还有同学要补充的吗?(生:我认为佛、道两教之所以能冲击儒学,主要是因为信徒众多,而儒学受众面太小。所以儒学要想复兴就要增加受众面,深入到百姓心中,成为社会信仰!)补充的很到位!大家别忘了那个年代读书不容易,可是当和尚、当道士与读书与否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儒学的门槛太高导致受众面太小。其实简单说就是儒、佛、道这三家在争夺用户群的问题。儒学要想复兴,就必须争取到更多的用户!

这次复兴运动从唐中期持续到北宋,咱们先说唐代。

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思想?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唐代的儒学复兴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生:韩愈和李翱)韩愈有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生:激烈的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大家有没有觉得哪里别扭?(生: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这里别扭,儒家是仁,道家是道,二者为何混为一谈?)的确别扭!但是韩愈是故意的!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生:韩愈意在用儒家的仁来压制道家的道)正解!咱们刚才说了要想复兴儒学就要争夺用户群,怎么能让用户不信道教而信儒家呢?就要让用户觉得儒家比道教好!所谓“道统”就是道的统一点,最高的道,可以理解为“桶”,儒家的“桶”可以把道教的“道”装进来!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更有!快到桶里来!(生:你才到桶里去!)(笑……)

李翱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同样道理,孔子有“道”吗?没有,但是这里这样说是为了压制道教。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儒家在逐渐吸收道教的思想。

到了宋代,复兴运动走向高潮! 北宋的士大夫们主要提出哪些思想?(生: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尊王攘夷”是指维护王权防范少数民族侵略,当年齐桓公就靠着这个口号当上了春秋第一任霸主!这里再提“尊王攘夷”矛头应该指向的是佛教和道教了。宋代批评唐代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有没有道理?(生:有,武则天、杨国忠、李林甫等)尤其唐玄宗强行把自己的儿媳妇改成自己的媳妇,这种乱伦行为在宋代士大夫们眼中这简直就是畜生!而唐代最后也亡于藩镇割据,藩镇是唐代设立的用来守卫边塞的特殊行政区划,大多出现在边境,藩镇的长官称“节度使”,掌握有藩镇内的军政财等大权,相当于“土皇帝”,掀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曾经是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引发叛乱。在宋代士大夫眼中这是不遵守君臣伦理导致的。

唐代灭亡的教训历历在目,宋代统治者当然不想重蹈覆辙,而士大夫们提出要避免分裂就要加强中央集权,就要复兴儒学,也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安定的潮流。

儒学复兴运动取得那些成果?(生: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分为逐渐形成。)忠孝、廉耻这些不正是儒家所强调的吗?所以儒学复兴运动至此取得辉煌的成果,理学也应运而生。

儒学复兴的实质是儒学也要像佛、道两家一样,不仅有官方正统地位,还要成为社会信仰,成为人们心中唯一正确的、包含宇宙万物及人间社会的信仰体系。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与唐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二者有什么共同点?(生:吸收了其他思想)很好!董仲舒改造儒学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唐代韩愈改造儒学吸收道教思想。另外一个共同点是都争取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体下,无论哪种思想,必须要获得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才能快速发展,董仲舒和宋代士大夫们都从维护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出发争取了当时的统治者。

儒学复兴所需的必备的条件可以总结为:吸收其他思想使儒学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争取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儒学复兴的成果是从先秦的民间思想上升为汉代的官方正统思想再上升为宋明的社会信仰。

二、北宋五子

方才说到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是儒学的究极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维护专制统治。理学的开创者是北宋五子,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思想呢?根据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切换幻灯片,展示材料,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

好,来验收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生: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周敦颐大家熟悉,《爱莲说》都学过吧!周敦颐也是一代大儒,历史上尊称为周子。周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和韩愈说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是一个道理,使儒学融合道教思想同时打击道教思想。

(生: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邵雍历史上尊称为邵子,周子和邵子都在试图用“理”来解释宇宙规律,把“理”上升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

(生: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天、道、性、心这些概念大家知道就好,这里请大家注意张载开创了“气学”,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材料,主要有金木水火土五中存在形态,都是看得见摸得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气”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而“理”就是意识。张载认为有“气”才有“理”,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书上说张载属于唯物主义的代表。

高三历史宋明理学3范文 篇6

教学重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学术代表 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教学内容 导入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因为官方的确认和扶持,儒学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里一举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儒者们研究儒家经典专重发挥词章考据和文字训诂,死守着所谓“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的教条;同时,又继承和发扬董仲舒学说中的“谶纬”思想,专注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内容,将现实世界里一切政治的、道德的、人生的现象都归结为天意的安排。

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腐败,王朝更替,军阀割据,战争不断,面对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如国家分裂、人心败坏等,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从现实需要出发,当时有不少学者开始从事对先秦诸子学说的研究,试图通过综合各家以另创新说,如“玄学”。

两汉之交进入中国并通过本土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的印度佛教,适应了社会环境的需要:它提出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对国家的思考和关怀的概念,如宣扬“因果轮回”,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世寻求幸福。这自然而然受到统治者日益重视,也容易为久经战乱的人们所接受。而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也为许多厌倦世俗权利角逐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祸的普通民众所信奉。2.三教合一

儒道佛三教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滲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也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二、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二程”在哲学义理的阐发和个人性格方面有所异:大程德性宽宏、谦和,在随处可即的日常生活中启发感悟(如沐春风);小程气质刚方、严毅,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程门立雪)(2)主要思想 ①“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同时这种“理”又是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的,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是宋明理学的共同特点,即通过恒古不变的“理”,能够将个人与世界、儒家伦理道德与人性都统一起来。基于理的最高指导性,理学家们强调个人个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所谓对妇女贞节的强调即是由此而发。

②“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③“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个强调不断进取从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程朱”就这样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问题探究: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3)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问题探究: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主张

①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A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在理学的自身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歧异。南宋时期,一些儒学家如陆九渊等在认同理学主流观点的同时,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探究方式的繁琐。相对而言,这批学者更受到佛、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理”就是内在的“心”,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被称为“心学”。

B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陆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简单明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不需要旁求他索,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繁琐无用的求证方法。因此提出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

②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A背景:

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定,其本身也逐渐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便是“阳明心学”。B核心:“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论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知识链接:王守仁年少时,非常喜欢下棋,常常为此耽误功课。其父屡次责备他,但总是不能改正,一气之下将象棋扔于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诗一首表明自己的志向。“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日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山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做一番事业,从此发愤苦读,学业大进。明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

(3)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

①王守仁创立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兼之他身居高位,事功显赫,又勤于讲学,因此明中期以后他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②王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③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注意: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三、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课后探究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①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场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②不同点: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篇7

我国蒙学教育起源很早, 殷商时代就已有了为贵胄子弟开设的小学。春秋战国时期, 民间逐步出现了针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这一时期,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 他的教育思想为以后的蒙学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决定了其教育方向。孔子认为,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人成年之后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孟子主张对儿童从小教育, 启发其“善性”、“申之以孝悌之意”, 使之“明人伦”。西汉初, 蒙学机构及教育内容体系已经初步成熟。经过六朝、隋唐发展, 直至宋代, 作为儒学流派之一的理学兴起, 才将蒙养教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 使蒙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达到了细致化、正规化、制度化的程度。朱熹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蒙学教育的集大成者, 重视胎教, 主张儿童自幼应通过日常生活及环境受到“习染”, 从而培养“良知良能”。明清时期, 蒙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哲学家, 教育家王阳明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 总结出不少蒙养教育的方法, 并提出著名的“训蒙教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人所具有的潜能, 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进程中, 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 渐至养成以至于善, 所以“习”在人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儒家蒙学思想从人的成长、个体人格完善等角度, 重视蒙养教育, 很多人更是身体力行, 积极从事教育活动, 有力地推动了蒙学教育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时期的儒家蒙学教育思想及方法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元明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 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宋代理学的兴起, 才将蒙养教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 并把它视作理学方法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 教育思想

1.立志为先。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主张人要有志气, 有理想。志是人心之所向, 对人的成长极为重要。人只有具备了远大、坚定的志向, 才会激发起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养成高度自觉的精神。南宋的陆九渊极为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他认为, 人的德行有好有坏, 能力有大有小, 不一定要求所有人都一样, 但对于志向, 则必须要及早确立正确的方向。他举例说:“所志之正不正, 如二人居荆杨, 一人闻南海之富象犀, 其志欲往, 一人闻京华之美风教, 其志欲往, 则他日之问途启行, 穷日之力者, 所向已分于此时矣。”在他看来, 人的行为由其志趣驱动所赋予, “耳目之所接, 念虑之所及, 虽万变不穷, 然观其经营, 要其归宿, 则举系于其初之所向。”而志向同时又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因此“然无志则不能学, 不学则不知道, 故所以到道者在乎学, 所以为学者在乎志。”明代的王阳明也十分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他指出“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虽百工技艺, 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 玩岁愒时, 而百无所成, 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 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 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 漂荡奔逸, 终亦何所底乎?”可见, 不立志, 不仅“百无所成”, 而且有“旷废隳惰”, “漂荡奔逸”, 以至“归于污下”的危险。

2.德育为重。

中国古代蒙学历来以“德育为先, 修身做人”为宗旨。古代蒙学伦理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教育蒙童学会做人和如何做人, 并以“修身养性”作为对蒙童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灌输对蒙童的道德教育。朱熹在《小学》中引杨亿的话说:“童稚之学, 不止记诵。养其良知良能, 当以先入之言为主。日记故事, 不拘今古, 必先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 如黄香扇枕, 陆续怀桔, 叔敖阴德, 子路负米之类, 只如俗说, 便晓此道理, 久久成熟, 德性若自然矣。”蒙童由于心智未全, 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 因此,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外在规范的养成教育, 必须先入为主, 通过榜样的垂范作用, 从小就培养儿童基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孝悌、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 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渐至养成习惯, 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基础。《朱子家训》通篇强调, 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 表达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它特别指出:“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与肩挑贸易, 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 须加温恤。”“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施惠无念, 受恩莫忘。”目的就是要培养儿童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 让他们天赋的性命得以成长, 得以习惯成自然, 做到“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否则从小娇纵惯了, 等到长大成人, 习染已深, 性情已就, 再想要进行养成教育恐怕就为之不及了。王阳明也指出:“今教童子, 为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可见, 儒家蒙养教育一直主张将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修身养性”的重点来加以施行。

3.礼教为础。

在儒家教育思想中, 一直非常重视对于儿童礼仪的教育。孔子提到“不学礼, 无以立。”不学习礼, 就不能立身处世。“宋明理学”时期的教育家也都非常重视对于儿童的礼仪教育。宋代理学家张载、二程都主张抓住儿童记忆力强、人格处于塑造期的特点, 用正确的方法给儿童施以恰当的教育:“勿谓小儿无记性, 所历事皆不能忘。故善养子者, 当其婴孩, 鞠之使得所养, 令其和气, 乃至长而性美。”儿童教育必须前后一致, 善始善终, “好恶有常”, 在儿童幼小时期就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习惯。朱熹认为, 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从小事抓起, 并且要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非常注重对儿童进行整饬自身的肃仪教育。他说:“夫童蒙之学, 始于衣服冠履, 次及语言步趋, 次及洒扫涓洁, 次及读书写文字, 及有杂细事宜, 皆所当知。”比如, 仅就生活起居, 他就做了诸多详尽规定:“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凡饮食之物, 勿争较多少美恶”、“凡开门揭帘, 须徐徐轻手, 不可令震惊声响”、“凡如厕必去上衣, 下必浣手”、读书写字之时“凡读书须整顿几案, 令洁静端正”、“凡书册, 须要爱护, 不可损污皱折”、日常用具“顿放有常处, 取用既毕, 复置元所”、借人东西“及时取还”。这些规矩, 虽然看起来繁琐细碎, 但却对一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 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王阳明还曾指出:“导之习礼者, 非但肃威仪而已, 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 拜起屈身而固束其筋骸也。”礼教并非只是为了让儿童肃其威仪, 还是对其身心发展均有益处的事情。

(二) 教育方法

1.顺应儿童发育的特点, 重视儿童兴趣。

“养蒙之道通于圣功, 苟非其本心之乐为, 强之而不能以终日。”张载认为, 儿童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 自觉的乐学, 才能百学不厌,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程颐也曾指出:“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儿童没有良好的兴趣, 必然不会愿意学习。朱熹在《小学》中也引了程颐的这句话, 朱熹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 因势利导,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张用历史故事、道德诗歌来教育儿童, “教之歌舞”, “朝夕歌之”, 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增加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达到“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的境界, “从小便养成德性”。王阳明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年龄、性情和心理特征:“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残之则衰痿。”儿童的天性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管束的, 儿童犹如草木刚萌芽, 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 以至枝繁叶茂, 若对其摧残压抑, 则幼芽就会衰败枯萎。所以要使儿童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与心理的满足, 而不应以教成年人的方式去教他们。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 止可授以一百字”, 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 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 而有自得之美”, 减轻学习的难度以增强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同时, 还应采用礼、诗、歌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凡习礼、歌诗之类, 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 如此便可“使其乐习不倦, 而不暇及于邪僻”了。

2.重视榜样作用和言传身教。

儒家蒙学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明人伦”, 教育蒙童学会做人、如何做人。“宋明理学”时期的蒙学思想, 极为强调榜样作用和言传身教在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朱熹在《小学》中就专门编成《稽古》一卷, 通过古人的事迹来为儿童树立榜样。朱熹以周文王为例, 说明父母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周文王做世子的时候, 每天三次探视父王。父亲睡得安稳, 文王便很高兴, 如果父亲有一点不舒服, 文王就会脸色忧愁, 连走路都失去常态。对于父亲的饮食, 文王也一定在旁边察看冷热的程度, 吃完饭后还要询问饭菜是否可口, 然后才离开。武王遵循文王的孝行, 文王有病时, 武王就不脱冠带, 日夜侍候在旁。文王能吃一口饭, 武王也吃一口饭;文王能吃两口, 武王也吃两口。又如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一带教授时, 就制定了严格的条约, 先从自己做起。同时, 向学生讲“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 即先严格要求自己而后才能治理别人的道理。史载陆九渊对待学生“和气可掬, 随其人有所开发, 或教以涵养, 或晓以读书之方”, 每当“揖升讲座”, 即使盛暑时节, 也是“衣冠必整”, “容色粹然, 精神炯然”。可见, 父母和老师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 不仅应该做到“言教”更应该“身教”, “正己以格物”, 为孩子做出表率。

二、“宋明理学”时期儒家蒙学思想对当今的启示

(一) 注重对儿童观念, 道德的培养

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 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儿童观念及道德的教育。“宋明理学”时期的教育思想更是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理念。中国自古宣扬立志教育, 各时期的教育思想都强调人要志存高远, 人生才有前进的方向, 方能积极进取。我们可以看到, 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很多年轻人总是徘徊在找工作与跳槽之间, 却总也过不上自己满意的生活。这一现象的产生, 就是因为人生目标不够明确, 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找不到正确的努力和奋斗方向, 生活过于迷茫。所以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 更应当大力提倡和重视立志教育, 从小培养孩子树立理想、志向。不一定非要要求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 但至少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过怎样的生活。“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 所以立志教育, 培养孩子从小树立理想和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情。而对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方面的教育, 一直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是民族价值观念的根基。一个受到如此观念熏陶的儿童, 一个在家庭和睦、进退有度、亲朋友爱、知礼名义的环境中长大的人, 才能更好地良性融入社会。在当今独生子为主流现象的社会背景下, 很多孩子受到家庭过多的宠爱, 不免娇纵成性, 自我意识强烈, 并产生许多性格上的问题。由此可见, 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来塑造儿童道德、良知等健全人格, 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二) 注重日常生活环境对儿童习惯的养成

“宋明理学”时期的儒家蒙学思想一再强调, 儿童的教养应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始终, 要注重父母、亲人对儿童的榜样教育及言传身教, 重视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这些观点在当今看来颇具启示和借鉴作用。每个人作为个体首先是社会中的一员, 终归都要融入社会, 而那些被历史优选过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法则, 也正是人们行为被认同与否的不可或缺的标准尺度。让儿童通过日常生活学习这些法则和规范, 才能促进其更好地良性进入社会, 优显于社会。幼时的儿童宛如一张白纸, 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 想要对一个人进行完整的人格培养, 就必须运用许许多多可操作的道德礼仪来规范他的行为, 先入为主, 及早教育。在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尚未固定时, 教之正确的伦理纲常, 从日常行为入手, 培养儿童较好的伦理思想和行为习惯, 使之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重复和完善, 最终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举止。

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很容易模仿施教者的各种行为。教育者应在了解儿童天性的基础上, 发挥他们善于模仿的长处, 通过自身的积极为善来引导儿童积极为善, 同时也要通过典型的榜样事例, 使孩子从小就在观念中形成基本道德尺度, 从而达到“养正”之目的。以身作则是童蒙教育中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孩子能亲眼目睹, 就能激起思想的涟漪, 明白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日久天长, 孩子就会产生自己的是非判断力, 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父母应提高自己的品德, 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使儿童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遵守和构建自我意识和行为习惯。正所谓“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 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 渐渐地使儿童的行为符合礼仪标准, 但不感到困难, 在不知不觉中性情达到合宜适中, 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 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三) 注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兴趣

通过对“宋明理学”时期蒙学的研究就会发现, 我国很早就已经开始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儿童生性活泼好动, 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若按照儿童的特点, 顺其性情, 就能促进其发展;否则, 便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 要使儿童乐学, 就要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兴趣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 儿童只有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 才能极大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现如今人们可以看到, 父母对孩子的期盼都很高, 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上特长班学习各种乐器或语数知识, 有的甚至不止学习一种, 孩子几乎天天奔走于各种“班”之间。试问在这样一种强迫的氛围下, 孩子的学习哪还有兴趣可言?即便开始有也渐渐荡然无存了。固然,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但是父母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上。顺应这一时期儿童的天性, 积极而科学地引导孩子的兴趣与学习, 讲求适度原则,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 培养其健康成长。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多采用儿童喜爱的音乐、诗歌、舞蹈等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教学, 增加儿童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 选择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内容, 如历史典故、名人名言以及模范人物的事迹, 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儿童听, 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其中, 他们会感到十分有兴趣并乐于接受。当儿童感到学习并不困难, 而且看到自己的进步时, 便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 儿童的学习负担也不可过重, 教授的内容也不可过多, 把儿童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切勿急功近利。应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时间自由地嬉戏、玩耍, 满足其活泼好动的天性。

从“宋明理学”时期童蒙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启示来看, 当下人们应当更加重视立志的作用, 从小培养儿童的志向, 让儿童养成有目标、有方向的好习惯。同时把伦理、道德、礼仪的教育融入儿童日常生活之中, 通过榜样事例的激励、父母亲人等的垂范作用及身边环境的影响, 潜移默化地促进儿童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教育的过程中, 能更好地从儿童角度出发, 重视儿童兴趣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适度学习知识。让儿童在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 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陆九渊.与傅圣谟三[A].陆九渊集 (卷六) [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陆九渊.毋友不如己者[A].陆九渊集 (卷三十二) [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陆九渊.论语说[A].陆九渊集 (卷二十一) [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A].施邦曜.阳明先生集要 (上) [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朱熹.小学[A].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朱子全书 (第十三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6]朱用纯.朱子家训[A].朱雪梅, 陶金华.中国蒙学精粹[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267-281.

[7]王阳明.启蒙之道—右南大吉录[A].沈顺奎.传习录[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189-194.

[8]朱熹.童蒙须知[A].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朱子全书 (第十三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36~7377.

[9]张载.诚明篇[A].张子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宋明理学的再认识 篇8

何谓理学?学术界对此界说不一。有人认为“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理学家在政治上代表着豪族地主的利益;也有人认为理学是适应于高度集中统治權力强化国家机器、镇压农民反抗、维护封建制度的理论工具。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却不够全面。《宋明理学研究》一书则把理学的出现视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对于汉唐以来章句注疏和笃守师说的反动,是从“疏不破注”到“舍传求经”再到“疑经改经”的思想解放思潮的产物。因此,作者不是把理学的产生看作北宋政治改革运动的反动,而是看作与庆历新政的改革运动同步。“它对于汉唐经学来说,是思想领域中的革新运动。”该书认为:“理学的奠基者与张载、二程等,都是不满于当时积贫积弱的局势,要求革新,以图富国强兵的有识之士。他们与王安石的区别,是对革新具体政策、方法、步骤看法的不同。”该书把王安石视为理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有道理的。如果张、程属于理学的主流派,王安石的新学和二苏的蜀学则属于非主流派,但并非属于反理学的思潮。在这种思维视野下来研究理学,其价值取向、评价必然与以往有很大差异。

由此出发,作者把理学规定为:以探讨道体为核心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统一性的学说;以穷理为精髓、对于自然社会现象背后道体(所以然之理)的体认,对于“圣贤气象”之理想人格的自觉,在实现所探索的“当然”和“所以然”之后,使理性精神扩展到一切方面;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积极入世精神,对自然和社会负有强烈责任感,人便是天地、社会的义务中心,而这又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以为圣为目的,斥佛老为异端,是人生伦理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完成,亦是最高理想境界。理学的这种内涵,反映了作为这个时代思潮的一些本质内容和特征。我以为作者对理学的这个规定是符合理学思潮产生的时代实际的。

此外,本书对理学的评价也是平实的、公允的。作者认为理学是中国古代理论思维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正因为理学把哲学和伦理从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上结合起来,才使得理学在宋明以后的思想理论界获得主导地位;可以这样说,理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是理论思维深化的表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理性思维,是哲学。它是古代哲学发展的高峰,并启迪了“近代新学”的兴起。同时,作者也指出了理学的消极方面,提出批判性地继承、总结性地创造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一种符合历史的、客观的评价。

上一篇:4散文诗两首第二课时下一篇:行政助理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