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思想

2024-08-09

理学思想(精选12篇)

理学思想 篇1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在生理学教学中注意体现儒家思想,将儒家思想与现代医学结合,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务人员。

1 在生理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学,体现在尊生、爱人、重义轻利等人文精神上,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借鉴和继承。尊生就是珍视人的生命,爱人就是同情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医者,当有仁爱、同情之心,才可以担当治病救人的重任。医学生应具有仁爱精神,时刻践行救死扶伤、不辞艰辛的医学誓言。献身医疗事业、培养高尚的人格品质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冲动,不是看似简单的一句口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与熏陶过程。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仁爱精神及献身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认清丑恶,养成高尚的人格品质,这样在对待患者尤其是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学生才不会逃避、不会歧视,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伸出关爱之手,竭力解除患者病痛[1]。在生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医德培养,如在讲解胃黏膜的自身保护作用时,可以讲解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胃溃疡的关系,从而讲述沃伦和马歇尔为证明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起胃炎、胃溃疡,马歇尔吞食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故事。正是这种奉献精神、钻研精神改变了世人对胃炎等疾病的认识,才使医生认识到可以使用抗生素和有机酸抑制剂来治愈胃炎及胃溃疡,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尊重生命、尊重动物。在实验带教时应有意识地使学生明白,一项合理的动物实验必然是有益于人类和动物的。另外,要强调在进行实验时,只要科学意义上允许,应尽量采用体外实验法以减少实验动物用量;采取正确的方式拿取动物并进行手术操作,对动物要给予人道主义管理和处理,使动物的痛觉和不适感降到最低。在生理学教学中注重渗透儒家思想,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热情,为日后成为有责任心与仁心的医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2]。

2 在生理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张载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进”就是创造的开始;“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由此可以看出质疑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就是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学生只有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质疑是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正是由于质疑蛙腿挂在铁栅栏上引起的收缩,意大利医师兼动物学家伽尔瓦尼发现了“动物电”,进而使人们认识了“生物电”;正是由于质疑“胃内没有细菌”这一定论,病理学家沃伦和年轻住院医师马歇尔才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胃溃疡的关系;正是由于质疑胰液分泌的调节,英国两位生理学家贝利斯和斯塔林才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促胰液素。生理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水通道、烟碱受体、胰岛素的发现等无一不是质疑与探索的结果。质疑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只有质疑,才会有新发现,才会有新思想,才会有所创新。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3]。我校每年进行的大学生创新课题申请就是一个很好的鼓励质疑与促进创新的途径。

3 在生理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曹交曾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回答:“然。”这些古之圣贤告诉我们,学习与做事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唯书”不是不读书,或者轻视理论,而是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读死书、照本宣科的教条主义;“不唯上”就是不崇拜迷信权威;“只唯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在生理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通过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能力。

4 在生理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儒家思想十分重视立志的作用,始终把立志作为自强不息、自我进取的先决条件。孔子要求其弟子“志于道”、“志于仁”,并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有“尚志”、“持志”之说,他认为人不仅要使自己志向高尚,而且要历经磨炼、矢志不渝。因此,每年学生入学要进行宣誓活动,庄严的宣誓能让学生树立为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此外,在生理学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相当多,学习是医学生的主要任务,因为它能促进知识的发展,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大中专时代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90%以上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也就是说,即使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仍需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医学科学而言,随着学科技术时间和空间的延长和拓展,世界医学技术高速发展,亲子鉴定、器官移植等已不再神秘,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对遗传密码的破译、人体器官的人工培育等多项新技术的出现,表明医学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知识创新仍有很大空间。因此,一名新时代的医学人才应意识到,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在生理学教学中注意体现儒家思想,以“君子”作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强调仁爱精神、质疑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精神和终身学习信念的培养,从而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毕明生.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69-71.

[2]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05(12):4-5.

[3]张艳萍,刘清珍.谈儒家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思想及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6):19-20.

理学思想 篇2

简而言之,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表现在三方面,即一是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二是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三是在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的因素。程朱理学形成的原因意识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二是北宋学者大胆创新为其产生创造了条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受到统治阶层的扶持。

程朱理学的`历史地位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资料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由于程朱理学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受到统治阶层的扶持,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体系的完备性上讲,理学做的很好,它基本上成功地完成了将宇宙体系,社会体系和人性体系统摄在了一起,使儒学本身变得精致而完善。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后期最重要的儒家学派,它不但集儒家之大成,而且借鉴了道教、佛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正因为此,古代社会后期它脱颖而出成为官方哲学,并由此成为了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思想体系。

程朱理学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哲学,它确立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执著地追求人生精神价值,将传统儒学哲学化了,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培养人的气节情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论物理学之思想和方法 篇3

关键词:物理思想 方法 精神活动

物理课改的目的:是通过对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展个性、树立思想、掌握方法、培养素质、提高能力。“物理难学”是学生普遍认为的。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我以为,认识物理学思想和掌握物理学方法是学好物理的保证。现就物理学之思想和方法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供学生和同行老师商榷。

一、关于物理学思想

何谓物理学思想,物理学思想就是研究物质的运动形式、内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种思维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内涵包括了物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建立、物理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以及我们学习物理的思想过程。

我们认识物理学思想就是要知道它的发展史,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循自然规律。物理学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门自然科学,就中学物理而言,它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有它自己的特点,通过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不难知道,所派生出的物理学体系无不来源于自然,来于实践。它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东西,又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由此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了。“物理”即事物的内在规律。它的运动形式、物质结构等物理变化、发展必定服从某种特定的规律。我们只有认识和掌握了物理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社会为人类服务。

二、关于物理学方法

所谓物理学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研究或学习和应用物理的方法。方法是研究问题的一种门路和程序,是方式和办法的综合。首先,学好物理要识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及条件,要解决描述物理问题,就要会对物理问题进行唯象的研究,然后进一步研究它的原因、规律,再寻求解决的方法。在中学物理课中我们只要注意到参考系、速度、质量、力、动量、能量、功等概念和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规律,以及时空观、物理模型、数学工具(矢量、图象、变化率)等在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中的应用和分析、解决的方法,就会对此有所体会。

三、方法论剖析

方法是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物理方法是物理思想的具体表现。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变量控制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发散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模拟想象法、知识迁移法、数学演变法等。运用方法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假设法:假设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用假设法解题,一般是依题意从某一假设入手,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得出结果,再进行适当讨论,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这种解题科学严谨、合乎逻辑,而且可拓宽思路。在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物理现象,一般常用假设法。科学家在研究物理问题时也常采用假设法。我们同学在解题时往往不敢大胆假设,不懂的怎样去创设物理图景和物理量,也就觉的无从下手了。还有一些题中的物理量较少,虽然结果只与其有关,但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又需要一些新的物理量介入时,也要进行相关量的假设,最后可以再消去。

极限法:极限法是利用物理的某些临界条件来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也叫临界(或边界)条件法。在一些物理的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个特定的状态(临界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要发生突变,此状态叫临界状态,这时却有临界值。如果题目中出现如“最大、最小、至少、恰好、满足什么条件”等一类词语时,一般都有临界状态,可以利用临界条件值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设法求出临界值,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综合法(也叫程序法):综合法就是通过题设条件,按顺序对已知条件的物理各过程和各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推出未知的思维方法。即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种思维过程。此法要求从读题开始,注意题中能划分多少个不同的过程或不同状态,然后对各个过程、状态的已知量进行分析,追踪寻求与未知量的关系,从而求得未知量。一般适用于存在多个物理过程的问题。

分析法:分析法是综合法的逆过程,它是从求未知到已知的推理思维方法。是从局部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优点在于把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进行分析,便于从中找出最主要的、最本质的、起决定性的物理要素和规律。具体是从待求量的分析入手,从相关的物理概念或公式中去追求到已知量的一种方法。要求这个量,必须知道那些量,逐步寻求直至全部找出相联系的物理过程和已知的关系,而后再从已知量写到未知量。综合法和分析法是最常用的解题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又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分析也就没有综合。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分析又是以综合为指导。模拟法:模拟法是将题设中文字描述的物理过程、状态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示模型形象地描绘出来以帮助思维分析的一种方法。它能直观的反映出物理过程,也有助于理解、分析、记忆物理过程。是一种化复杂为简单、化模糊为清晰的有效方法。

类比法:类比法是指通过对内容相似、或形式相似、或方法相似的一类不同问题的比较来区别它们异同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用于帮助理解,记忆、区别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很有好处。通常用于同类不同问题的比较。

控制变量法:其方法是指在多个物理量可能参与变化影响中时,为确定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控制某些物理量使其固定不变来研究另外两个量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它是研究物理的一种科学的重要方法。限于篇幅,以上方法略去举例说明。

在教学中务必有意识地贯穿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思想指导方法,方法体现思想。当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学习的深入,新思想新方法会不断出现,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一定能为物理教学作出贡献。

道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心理学意义 篇4

所谓心理和谐, “根据‘和谐’的语义和辞源分析, 心理和谐即个体对自己各方面表现与自己期望之间的和谐” (1) 。

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核。在当今和谐社会背景下, 心理和谐就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 从国家政策到专家观点, 都从不同视角论述了社会和谐和心理和谐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指出:“重视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 健全心理咨询网络,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 把心理健康与心理和谐问题提到如此高度, 这在我党还是第一次。由此可见, 我国对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视。林崇德认为, 心理和谐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3)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心理和谐主要表现在个体和谐方面, 因为“心理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而且个体心理健康或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基础, 因此心理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首要任务, 就是努力探索中国人的心理和谐特征、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和保障机制, 直接为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务” (4) 。

复兴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迫在眉睫

《周易》指出“父父, 子子, 兄兄, 弟弟, 夫夫, 妇妇, 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周易·家人》) 。要求每种身份的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实讲的就是和谐。道家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要求顺应自然讲的更是和谐思想。甚至佛家思想也讲究认真面对自己的内心, 讲的也是自我和谐思想。

可以说, 我国古代和谐思想由来已久, 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和谐心理学思想更是博大精深, 遗憾的是, 当今心理学界对其挖掘和继承发扬不够。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思想, 这样的认识不仅是片面的, 而且是不公平的。这也正如心理学家潘菽所说:“我国的心理学似乎‘命里注定’只能跟着人家后面走:以大陆来说, 1949年后跟着苏联走, 介绍的是苏联心理学的一套;20世纪80年代以后, 西方心理学的影响又日占上风, 吃起香来。台湾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接受西方心理学那一套。可以说, 中国的心理学完全没有独立的‘人格’。” (5) 这样的误会和现状与我国作为有着灿烂文明古国的身份极不相称。

道家和谐思想对当今心理和谐的启示

顺应自然之道的辩证思想——道法自然。老子所标榜的圣人是充分认识了万事万物的本性, 并顺应其本性的人。所以他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老子》第二章)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老子》第四十三章) 正因为行不言之教、以无为之态度的难能可贵, 所以很少人能做得到。越少人能够做得到, 就越显出它的可贵。那么, 怎样顺应自然之道呢?老子还提出一个“道法自然”的观点, 认为人要仿效、学习和顺应大地、天和道的规律, 是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

庄子认为一个人内心和谐就要真诚致性, 这也是“顺其自然”的表现。“庄子主张无情, 实际上是要超越感情对精神自由的束缚。他看中的是真情:‘真者, 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言不威, 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 真怒未发而威, 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 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渔父》) (6) 同时, 顺应自然就可以保护身体、保全生命、养护精神, 可以享尽天年。“为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 可以保身, 可以全生, 可以养亲, 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发展心理学认为, 生命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 其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个别差异性是有一定普遍性的。教育只有顺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这些特点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心理和谐的重要内核——自我和谐。老子认为人应保持自然纯朴的状态, 减少私心, 降低欲望, 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内心的和谐。“见素抱朴, 少思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 , 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第四十六章) , 因此不要让人看到引起欲望的东西和事情, 以保证内心和谐, “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 (《老子》第三章) 。

庄子主张人们不应因为感情而“拖累”思想和精神的自由, “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大宗师》) 。和谐社会的特征应该是每个人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而不是一味追求不可能达到的事情。所以他说:“鱼处水而生, 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 其好恶故异也。” (《庄子·至乐》) 这就是说让人和鱼做不适合自己“本性”的工作只会带来灾难。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而满足人们欲望的条件却是有限的。所以, 欲望的满足是相对的, 需要控制和节制。否则, 人们的欲望不但不能满足, 而且会增加新的欲望带来的矛盾和挣扎。

主观幸福感的意义与价值——道可道, 非常道。老子讲“道可道, 非常道” (《老子》第一章) , 认为“道是终极的东西, 无法言说, 凡是可以言说的都不是道” (7) 。或者说:“你对道的把握、理解、描述永远不会超过你的理解, 而你对道的理解和获得的知识永远是不完整的。” (8) 所以说我们对道的理解和把握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在这一点上, 道家重视的是一种“自悟”的状态。而心理和谐的人是接近“道”的人, 对道的理解和把握是相对的, 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意识形态。

庄子通过一则和好友惠子辩论关于河中游鱼是否快乐的寓言来说明我们的认识都是“主观唯心”的。理情教育认为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于改变和提高认知, 而认知的改变正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叔本华认为, 人生的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 因为“人生客观的部分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 它会因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 而主观的部分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在本质上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9) 。所以我们也说, 面对灾难, 悲观者只看到灾难本身, 而乐观者却能从灾难中获得经验、看到希望。

道家心理和谐思想部分已被现代心理学借鉴并运用于实践, 但挖掘和发展运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中国道家人生哲学已被现代心理学家挖掘出来用于心理治疗实践, 例如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和玄览——心斋疗法略论——老庄心理治疗, 对现代心理健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

所谓“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可以说, 中国先秦道家和谐思想是为“体”, 而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为“用”。道家和谐思想理应为现代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重要内核。这也应该成为心理学发展中国化的必然趋势。

摘要:和谐社会背景下道家心理和谐思想与现代心理和谐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老子认为, 天地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是朝着一定的方向和规律进行的, 个人只有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才能获得个人幸福, 完成人生使命。庄子在此基础上把老子所提倡的顺应自然、安时处顺等思想发展到了极致。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家,心理和谐

注释

1 (4) 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 《西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日报》, 2006年10月19日。

3 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 2007 (4) 。

4 (5) 燕国材:《中国心理学史》,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第9页。

5 (6) 郭永玉:《先亲情欲论》, 《心理学报》2001 (1) 。

6 (7) 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版, 第23页。

7 (8) 卢国龙:《道教之真精神·国学》,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年版, 第41页。

8 (9) 叔本华[德], 范进等译, :《叔本华论说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第9页。

理学思想中的自我与社会 篇5

理学的学术宗旨是什么?理学家们往往将自己的学问理解为对身心性命等根本问题的追求,以区别于汉学对考据训诂的追求。后来学界认同了这一看法,清代学者茅星来编《近思录集注》十四卷,作《后序》说:“自宋史分道学、儒林为二,而言程朱之学者,但求之身心性命之间,不复以通经学古为事。盖尝窃论之马郑贾孔之说经,譬则百货之所聚也;程朱诸先生之说经,譬则操权度以平百货之轻重长短者也。”其实,所谓的“身心性命之学”是包括两个问题的学问,一个是“身心之学”,其思考的重点是个体存在及其生命意义的问题;一个是“性命(理)之学”,其思考的重点是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问题。当然,由于儒学是一种所谓的“内在超越”的学说,所以宋儒的身心之学与性命(理)之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即所谓的“身心性命之学”。

身心之学的“身”是指个体自我的一己之身,“心”首先也是指个体意识的精神世界。所以,身心之学的思潮总是与那个时代的个体自我意识的强化有关。事实上,宋明时代的理学思潮之所以把理论思考的重点放在身心问题上,是与这个时代士大夫强化的自我意识与崛起的主体精神有关。两宋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醒目的现象,就是士大夫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体意识与追求“孔颜之乐”的自我意识,他们推崇的“圣贤气象”,则浓缩了这种强化起来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正是在这一文化思想的大背景下,个体自我亦成为宋儒思考的重点问题。

许多人认为,理学是一种强化政治伦常秩序、以僵化的“天理”压制个体存在的政治伦理学说,故而将理学看作是以社会群体秩序压制个体自我的社会意识形态。应该说,维护社会伦常秩序确是理学的主要文化功能。但是,理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功能,就是在士大夫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崛起之时,能为个体自我提供生命意义与安身立命的依据。所以,在宋明儒家那里,“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的身心问题,一直是理学思想体系中的重大问题。

初看起来,“理”、“气”、“性”等抽象的哲学范畴是理学体系的基础。其实,这些范畴只是“自我”的形上依据,在理学思想体系中,“自我”占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张载是理学奠基人,其《西铭》向来被看作是理学经典。确实,张载在《西铭》中论述家族伦常、政治道德等人道时,处处体现出乾父坤母、天人一气的社会关切与宇宙精神。但是,我们细读《西铭》时会发现,文中无处不在地透露出作为个体自我(“吾”)的主体意识与自我存在意识。他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我们看到,“吾”在这个天人一体的人文秩序与宇宙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而又独特 1 的地位:“吾”是宇宙体系中“混然中处”的核心,“吾”不仅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与父母君臣息息相关,甚至“吾”的身体可以包括“天地之塞”的世界万物,“吾其性”可以主宰天地万物。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个“自我”并不是所谓社会之“自我”、宇宙之“大我”的虚拟词,而恰恰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感性自我,这个“自我”也追求人世间的富贵福泽,可能要面对人生的贫贱忧戚,更加重要的是他要面临生死存没的终极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西铭》中的宇宙意识、宗法政治观念是建立在宋代士大夫个体化的主体精神与自我存在意识基础之上的。

宋代士大夫的主体精神与自我意识,体现在生活实践中,就是表达出对“孔颜乐处”、“圣贤气象”的人生追求,努力追求自我身心的安乐、闲适、洒落、自在。宋儒普遍地关注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追求身心的安泰与自在,应该是与这个时代士大夫崛起的主体精神与自我意识有关。理学家群体既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又是一个标榜自我身心安乐(即追求所谓“孔颜乐处”)的群体。

周敦颐“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体现出悠然自得的圣贤气象,他教二程兄弟“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亦体现他对身心安乐的不懈追求。周敦颐创建了一个以无极、太极为世界本原的宇宙本体论体系,但是,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体现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的“立人极”,则是他所思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所以,与个体自我相关的“身”、“心”问题,也是周敦颐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故常泰,无不足,而铢视轩冕,尘视金玉,其重无加焉。”周敦颐在这里提出了“身安为富”的重要观点,而“身安”的追求正体现了宋代士大夫追求身心舒泰的自我意识,如果说“道充为贵”体现道济天下的社会价值意识的话,“身安为富”所体现的则是个体安泰的自我存在意识。要如何才能达到“身安”呢?周敦颐认为“身安”离不开“养心”,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他将“养心”与“存人”联系起来,因为“养心”能够使人免受情欲的主宰,达到超脱、洒落、愉悦的精神境界,故而“养心”对“身安”、“存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后,宋儒均是沿着这种身心互动、养心以安身的途径建构身心之学,并把追求个体身心之乐,作为人生终极目标。

宋儒以身心与性理的贯通为依据,倡导“定性”、“复性”、“明心见性”等身心修养工夫。宋儒经常讨论的“圣贤气象”、“孔颜之乐”、“曾点之志”,总是强调这种人生境界实现了个体身心与德性天理的贯通,即达到了天人一体的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不但具有内心的从容洒落、充实愉悦,同时还能充满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对天下的经世情怀。

(作者:朱汉民 赵令欢 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孙云晓说,今日的中国开始了独一代养育“独二代”的全新时代。值得关注的是,现在中国“独二代”的养育出现了三大误区:

第一,独生子女隔代抚养成风,忽视亲子依恋情感。在许多城市家庭里,祖辈挑起养育“第三代”的重任,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10年3月的《文汇报》介绍,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目前北京70%左右孩子接受隔代养育;上海0—6岁孩子中88.9%由祖辈抚养;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到总数的一半。

第二,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忽视因性施教。孙云晓说,在讨论孩子发展的时候,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是独生子家庭重智轻德,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孙云晓认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孙云晓说,对于“独二代”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也是我们坚持10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的深刻结论。

王国维是我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是清朝最后一批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和文艺思想的影响。1925年王国维任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一生著作丰富,著有《人间词话》、《静安文集》、《宋元戏曲考》等。他的《人间词话》至今仍是我国普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具权威性的教材。另外,王国维还是我国甲骨文研究和戏曲文学研究的开创者。王国维对我国宋词特别有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我国词学意境丰富,气象万千,他把自己做学问的体验用宋词中的语言概括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北宋词人晏殊在一首词中描写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所处的时代,从学术的角度讲,正是西方各种思潮、理论、学说逐渐涌向中国,而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逐渐为西方了解同时又面临冲击的时代。处在这样的历史时代,如何做学问,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一个人,要走做学问的道路,确实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昨夜西风凋碧树”,这一景象十分恰当地比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却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学人王国维那时带有凄壮色彩的勇气和志向。一个“独”字,体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义无反顾的决心。

这可以给我们今天每一个追求学习进步的人以宝贵的启示。推而论之,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爆炸”的当代,在茫茫无际的知识海洋面前,我们每一个人显得是 3 何等的渺小。面对无止无境的未知领域,我们的头脑里仅有的知识显得何尝不是好孤独,好无奈„„这景象,恰如那“昨夜西风凋碧树”般的凄凉。然而,一个学者的可贵就在于他有那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精神。这是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敢于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精神。是啊,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必须具备这种精神。否则,我们的一生将白白的浪费了。

第二种境界是北宋词人柳永在一首“蝶恋花”中写道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本是一首写爱情的词,原文是:“佇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激情澎湃的爱情诗句。词人柳永对爱情的执着,特别是结尾两句表达了那种对爱情锲而不舍的精神。王国维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提出来作为做学问的第二种境界,所借用的就是这种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换言之,他是把学问当心中的爱人来追求了。

“衣带渐宽”是说人渐渐的瘦了,衣服就渐渐的变得大了。这是借喻,比喻苦苦研究学问的那个人功夫做到了怎样的程度。王国维就是这样一个在学问上舍得下苦功夫的人。据说有一次他的老师叫他做一项甲骨文的比对研究。有五、六千块甲骨需要与现有文献材料进行比照证实其真伪。这真是一项专业性强、工作量大而又枯燥无味的工作。王国维尽了最大的体能,一天也只能完成八、九块,那要做多少日子才能全部完成啊!那些日子,王国维早晨精神饱满的走进那间屋子,晚上疲惫不堪的走出那间屋子。日复一日,在那间光线暗淡的屋子里,他象一个拾荒的老人躬着腰扒拉那些骨头片子„„`练的就是一种“下地狱式”的功夫!正是有了那段苦苦的探索研究,他才开创了我国甲骨文研究的先河。据说在这个过程中,他先是拿单片甲骨与文献比读,就是读不通。后来有一天突然想到把甲骨拼合缝以后再来比读就读通了,开创了甲骨文研究的“缀合学”。这句词的后半句是“终不悔”,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无怨无悔,苦读苦练,这就是做学问的人所不能少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伊消得人憔悴”,“消得”就是值得的意思。王国维认为,为了心中的目标,即使遭受多少苦和累,遭受多大的折磨也是值得的!

第三种境界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一首叫《青玉案.元夕》的词中写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国众多的诗人中,南宋诗人辛弃疾算得是豪放一派的。他一生诗数百首,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对南宋君臣偷安江南的不满和表达自己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渴望。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是慷慨悲壮,激情澎湃。这首,“青玉案”所表现 4 的阴柔之美在一生的创作中并不多见。这首词很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把这首词所描写的意境作为做学问的第三种境界,可谓妙绝。是啊,学问之路就是艰苦而漫长的征途,人一但选择了它,就不知要历经多少磨难甚至是痛苦,他要追寻的那个目标在哪里呢?是不是在那满城灯火满街游人五彩缤纷的闹市中?一千次一万次的寻找,都看不见她的踪影,猛然间一回头,她竟然就在那灯火冷落,光线暗淡,不被人们所注意的角落里啊!

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研究 篇6

关键词:休谟;理性;道德情感;道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I382.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151-03

一、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理论追溯

欧洲近代哲学和伦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人性的探析上,不论是伦理学还是哲学,都想从对神的研究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特别是在伦理学领域。近代,霍布斯首先提出伦理学研究的基础是对人性的研究。他认为“道德哲学就是研究人类相互谈论与交往中的善与恶的科学”[1],因此他从人性的自私为立足点,提出人生存的首要目的是实现自我的保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整套的利己主义的伦理学思想体系。他认为人性虽然是自爱的,但理性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性能够控制好人的情感和欲望,使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进而使人脱离自然状态。在理性的主导下颁布了自然法,自然法就是人们行为的一种普遍性规则,禁止人们去做有害于自己生命的事情,命令人去保全生命。他的这种以人的自我保存为根本的思想体系,引发了近代许多关于人性讨论的问题,对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是沙夫慈伯利,而不是霍布斯。他在霍布斯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以道德感理论为基础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体系,认为人何以有德这个问题应归结为人的情感。为了能更详尽地阐明自身的思想,沙夫慈伯利认为最先要解决的,就是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哈奇森系统化了沙夫慈伯利的思想,继承了沙夫慈伯利的道德感理论,然而他的思想和沙夫慈伯利并不相同,他的道德感理论是更为纯粹和理想化的。在他看来人的道德具有先天性,根源于人天生就有的内感官——道德感。因此,哈奇森首先对人的知觉进行了明确的区分,提出人心中的一切观念,都来自于感觉和反省。而人的知觉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物质利益的知觉,一种是对善恶美丑的知觉。他认为这两种知觉之间的区分,对人而言是自然的,根据自身的体认就可明了。因为对物质利益的知觉引起了人对物的占有欲望,而对善恶美丑的知觉则直接引起人们的快感和恶感。所以他说道德上的善、恶的感觉对人而言也是自然的。巴特勒则主张对伦理学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止于对动机的讨论,而必须涉及人的实践行为。巴特勒总结了过去两种研究伦理学问题的方法。巴特勒自身着眼于从人性及其组织结构出发来探讨问题。他从道德实践的角度,认为以上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决然对立。因为道德必须体现为行为和实践,因此就必须处理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道德不能仅仅是内心当中的东西,道德必须注重效果。因此,他认为在这个意义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法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实践。

二、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是他哲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人性与道德基础、情感与道德区别、德性与道德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性与道德基础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的主旨在于,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找道德的一般原则,来描述和解释道德现象。休谟的伦理学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这种人性的来源无法言说,但是,人性的基本原则、特征及表现,却可以为人们解释和理解道德现象提供最有力、最直接的根据。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道德是一种具有共通性和综括性的情感。”[2]这一共通的情感,使得人们关于同一件事能得到普遍性的赞许或一致性的决定。即道德是对人的品质进行德与恶的判断的情感。在休谟的思想中,道德是具有实践性功能的,它可以推动人们去做正义之事,也可以阻挡人们做不义之事。而在休谟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是以狭义的人性来作为道德的基础。这种狭义的人性,代表着人性中存在的一种最终的最原始的因素。

在休谟看来,人们道德判断的依据源于人性中的赞许或谴责的情感,即源于人们内心的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当然也不能忽视了人们行为的动机。之所以说人性是道德基础,另外一点还表现在自然之德和人为之德中。任何时代都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的德行,诸如节俭、父母之爱等等这些都是自然产生的。而人为的德行,诸如诚实、正义等都是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长期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道德在人性中有其自然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家庭熏陶才能尽可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情感与道德区别

休谟的伦理学思想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因此在德与恶的来源问题上,他不是从外在的客观因素出发,而是从人性中来寻找道德区别的来源。通过系统的论证,他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道德区别并不是来源于人的理性,而是来源于人自身的道德感。德与恶不是人们对某种品质、行为是否和道德规则一致的理性判断,而是来源于人们内心赞许和谴责的情感。“情感”与“理性”,在休谟的思想中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他认为人的理性能力与价值判断无关,仅限于演绎科学和经验科学,而情感的概念却是很宽泛的,包括情感、情绪、感觉等因素。理性只能是发现观念之间的关系和实际存在的事实,在这个范围之内,理性是可以修正情感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理性与情感是并行不悖的,正如其在《人性论》中所说,“情感只有在伴有某种判断或意见的范围内,才能违反理性”[3],在一个具体的行为中,理性既是情感的奴隶,受情感的支配,与此同时也指导直接驱动行为的激情。

通过理清情感和理性在道德区别中的不同作用,休谟判定人们对德与恶的判断,并不是来自于人的理性,而是来自人的道德感。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人们之所以把道德误解为是我们理性的判断,是因为人们常常把平静的道德情感归之于理性。”[4]休谟认为,道德感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人的道德感觉能力和人的情感能力。这两者之间是不存在界限的,从感官上的快乐过渡到情感上的赞许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理性的作用是发现真伪,而道德的目的则是要对善恶做出判断,从而通过善与恶的判断来驱使或阻止人们的某种行为。因此,休谟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道德感,德與恶是判断者内心的情感反应,道德区分完全取决于评价者自身的情感和态度。

(三)德性与道德评价

德性是休谟伦理学中很重要的范畴之一。休谟用德性来表示行为者的品质与旁观者的情感反应。情感主义所强调的德性需要以主体或是他人的愉悦性与有用性作为判断的标准的,而道德评价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作为依据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借助于动机来断定某一个行为的责任,以及行为者的德与恶。也就是说在道德判断中,不能仅仅孤立的看待一个行为,同时也应该考察行为所由以发生的品质和性格。关于这一点休谟在《人性论》中是这样论述的,“在我们关于道德起源的探讨中,我俩绝不应该考究任何一个单独的行为,而只考究那种行为所由以发生的性质或性格。”[5]休谟的道德理论包含三重道德主体:道德行为者、道德接受者、道德旁观者[6]。行为者对接受者有影响,而行为者的心灵品质对旁观者有影响,旁观者便会产生赞许或谴责的情感。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存在。通过对三者的表现,休谟将德性概念规定为行为者的心灵品质,也表现在旁观者的情感反应。而在德性的判断中,是以有用性和愉快性为标准的。有用的行为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人愉悦,令人愉悦的品质偶尔可能会疏忽了功利性的事业,但是二者都属于德性。在多数情况中,二者是一致的,但偶尔也会相互矛盾。

休谟认为一个行为必然与行为主体的动机有着联系,因此休谟在善与恶的道德评价中,十分强调动机的影响。休谟的动机论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般认为道德行为出于两种动机,即关爱他人的美德动机与期求利益的义务动机。与之相对应,道德判断的对象就有两种。一种是在人的心中具有持久的稳定的心灵品质,一种是道德主体本身具有的某种有意图的行为。

三、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纵观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休谟强调人为之德,从而削弱了传统德性伦理学中德性地位的至上性。伦理学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才开始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把人的德性和幸福看成最高的目的。其认为人类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每个活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这里的目的都有各自的善,个体目的的善是为了达到最高目的的善。而最高的目的就是人的幸福,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所有善的事物中所包含的最高的善。因此,伦理学的目的就是是人的品质高尚,从而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严重,光靠传统的德性已经无法化解现实社会的矛盾。休谟通过对人为之德的肯定,削弱了传统伦理学的德性根基,从而为规范伦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时机。应该注意的是他并没有把所有的道德价值皆归结于功利的规则。对于规则的遵守,休谟认为这主要依赖主体的德性。在任何时候,人道和仁爱都可以激发人的赞许情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休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德性伦理学的纯粹性,而并没有颠覆德性伦理学。

其次,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为道德情感论提供了认识论基础。修模并不是道德情感论的创始者,但是却为这一流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构建了情感论伦理学体系。他认為道德善恶的来源并不是理性,而是人内在的道德感,这是道德情感论者区别于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根本。除此之外,休谟还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道德情感的发生机制做出了解释。从而指出人们区分善与恶,不是抽象观念的结果,而是来自人内心的真实印象。因此,休谟不但确立了道德情感论的基础,也为它提供了认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道德情感论完整的理论形态,使其成为伦理学中一个正式的流派。

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思想,在一定的层面上为近代规范伦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些思路。规范伦理学流派,是以人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用规则代替德性来当做伦理学最核心的概念。休谟并没有给人们制定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则,但是可以看到在他对道德一般原则的论述里,道德规则的抽象已经成形。休谟的伦理学所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是描述某种道德现象是如何发生的,而没有说人们应该具有何种典型的道德人格。休谟的伦理学是从传统德性伦理学过渡到近代伦理学的中间环节,正是在其的影响和刺激之下,近代规范伦理学才出现了。

综上所述,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出现在近代历史转型时期,既吸收了传统伦理学的精华,又在时代的思潮中有其新的发展,为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也对紧随其后的功利主义者和女性主义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重新探析休谟的伦理学思想,进而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21-122.

〔2〕〔3〕〔4〕〔5〕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61;452;610;617.

〔6〕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7.

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探究 篇7

1.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型学科, 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体系不完备

科学体系对于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兼具思想政治与心理学两个学科的特征, 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相关学界的认可。但是, 对于其具体的内容体系与学科体系, 依然处在一个探索性的阶段, 不同的学者都有其各自的间接, 论证也不够权威。有的学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该以人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来探索一种意志心理、情感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心理、认识心理以及交往心理;有的学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需要以教学标准作为大纲, 其涉及的因素有教育环境、教育者、教育对象与社会要求, 在这门学科中, 需要加强对信息接受、信息传递、教育者心理、教育对象心理、教育环境、教育过程的研究, 从这一层面而言,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1]。

1.2 缺乏实证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诞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上产生的学科, 该门学科有着极强的实践性, 需要面向教育实践、面向社会大众, 同时, 要注意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现实问题, 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作用。但是,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研究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研究上, 对于实践活动并无较大的指导作用。

1.3 理论整合不充分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就是人的思想与心理的一种相通性, 但是, 就现阶段来看, 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尚未实现科学的融合, 就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 目前的研究依然是将心理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分开研究, 两者的整合严重的不足, 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不科学, 此外,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 将心理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2]。

1.4 缺乏人员支持

在现阶段下,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数学者都处在一个个体研究阶段中, 整合协作困难重重, 在讨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问题与前景时, 也都是各自为战,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缺乏必要的沟通, 这就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5 专业性的教材不统一

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诞生的十余年时间, 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教育部也针对其编写了教材, 但是, 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 这些教材一直未得到及时的更新, 教育部并未阻止专业的队伍进行编写, 导致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处在散乱状态中, 缺乏统一的教材。

1.6 缺乏完善的业务培训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新型学科, 这门学科的研究人员并不多, 他们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这一类型的人才必须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 但是, 多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员也缺乏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基于这一因素, 必须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保障这一学科的发展有后背力量[3]。

2.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策略

2.1 进行理论整合, 完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兼具思想政治学科与心理学学科的特点,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涵盖管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行为学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心理学则具有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德育心理学以及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这些学科共同有机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对其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也增加了这门学科的复杂性, 学科体系的构建也较为庞杂, 要想构建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就需要将思想政治学、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有机整合, 将心理学的理论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中, 从人的思想意识着手来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心理因素。

此外, 要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就需要在借鉴以上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 构建出一种独特的内容体系与理论体系。

2.2 扩展研究领域, 加强动态研究

社会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须要扩展研究领域, 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动态性研究,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4]。

2.3 注重操作性研究, 突出实践的指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于社会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性, 在未来阶段下,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需要重视道德教育, 注重操作性研究, 研究生活中的课题, 做好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工作, 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这样即可有效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情绪, 让他们可以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4 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而这种道德品质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是受教育者对于社会舆论、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的自身整合, 这种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 与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时, 必须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与个性倾向。但是, 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 未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规律。考虑到这一因素, 在下一阶段下, 必须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规律的分析, 从心理矛盾来着手, 深入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规律。

与此同时, 教育者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 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产生应有的成果, 在开展教育工作时, 还要分析其接受心理, 注意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 有效吸收了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优势,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有效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空间, 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 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 这门学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信在相关学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 这一学科定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 由于这门学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主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探究

参考文献

[1]辛辰.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存争议和问题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

[2]李小宁.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3]胡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综述[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11 (04) .

转化医学思想对病理学教学的启迪 篇8

1 转化医学的概念及其现状

转化医学具体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 再从病床到实验室” (“bench to bedside”and“bedside to bench”) 的双向转化研究, 这一连续过程也被简称为“B2B”[2]。转化医学这一概念的思想内涵是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 最终目的是要在实验室到病房之间建立一条快速通道, 使科研成果更快、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需要而不是游离于临床需要之外。随着转化医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其定义和内涵也一直在不断丰富和细化, 目前已经向多个方向延伸, 形成了包括基础-临床-预防转化、临床-康复-预防转化、药学-临床-预防转化以及中医-西医相互转化等多元化的综合体系, 并且也涵盖了临床需要转化为基础研究的动力和方向的思想。在社会层面, 转化医学也在极大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医学与医疗之间、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以及相应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转化医学虽然是医学研究中的一个年轻分支, 但其发展非常迅猛, 目前国内外都已出现大量转化医学研究所或转化医学研究中心[3]。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患病群体和医疗市场的人口大国, 转化医学正成为加强不同学科协作、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提升医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的新途径[4]。在理论方面, 三种国际专业转化医学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这一浪潮下先后创办, 我国也于2012年成功推出了中文版《转化医学杂志》[5], 转化医学正从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不断前进。

2 从转化医学的角度对病理学学科特点的再认识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结局和转归, 以阐明疾病本质的基础医学科学。病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连接作用, 被喻为“桥梁科学”;同时, 在整个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中, 该门学科还是医学生开始认识疾病的第一门学科, 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虽然在学科的研究内容上, 病理学并不直接涉及到疾病的治疗, 但从转化医学的观点来看, 在诸多的基础医学学科中, 病理学知识是最具有转化医学特点的。例如, 病理学对疾病病因的研究, 指导着疾病的临床诊断、对因治疗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的研发;病理学对疾病发病机制的揭示, 有助于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阻断疾病发生、发展的因果链和恶性循环;病理学对患病机体病理改变的研究以及相应病理-临床联系的探讨, 是临床工作根据临床表现认识疾病本质的知识前提;而病理学对疾病转归和结局的研究, 又为临床制定长期、系统的护理和康复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很显然, 在转化医学思想的指导下对病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内容进行再认识, 必然有助于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真正凸显病理学的学科特点, 切实发挥病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为临床各学科服务的“桥梁科学”的作用。

3 以临床需要指导病理学教学

转化医学思想对医学教学的直接启迪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从教室到病床”的观念, 即教学活动的结果最终应转化为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抽象的“疾病”, 存在的是需要临床干预的“病人”。临床工作的需要促进了病理学的学科发展, 病理学的学科发展反过来又提升了临床工作的质量,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形成循环, 很显然病理学在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转化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一门专门研究疾病本质的学科, 病理学虽然相对独立并自成体系, 但病理学是在临床需要中产生的, 脱离了临床, 病理学就毫无价值和生命力可言。而在教学上, 病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直接功能是阐明疾病的本质, 为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 但其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工作提供基础。因此从转化医学的角度看, 如何让病理学知识转化为医学生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 必然是教师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要达成这一目标, 一方面教师本身不能完全脱离临床工作, 相反需要不断加强临床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另一方面, 教师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 绝不能“就病讲病”, 仅仅将教学工作重点局限于病理学本身, 而是应该将病理学置于包括从基础到临床的整个课程体系的宏观架构中去认识病理学的学科功能并开展教学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病理学特有的“桥梁科学”的转化作用。

事实上, 疾病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 疾病的现象是临床表现, 疾病的本质是病理改变。在思维方式上, 病理学的教学是在病理改变的基础上通过病理-临床联系这一环节促进学生对临床表现的理解, 是从本质到现象的分析。相反, 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首先获知的是临床表现, 然后根据临床表现达到对疾病的诊断, 并进一步采取各种防治、康复措施, 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回归。要将病理学知识转化为医学生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 病理学教师在授课时对主题的导入不宜仅局限于病理学自身, 而是应该从临床需要的角度提出病理学的问题, 然后展开病理学的内容, 最后回归到满足临床需要、解决临床问题为终点。在这个意义上讲, 已经为国内外教育界广泛接受的著名的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法在实际上暗合了转化医学思想。PBL教学法是十余年前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医学学习模式[6], 是指在基础教学或临床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展开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PBL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代替教师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代替知识传授, 以“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总结”代替传统医学教学模式, 其灵魂是以问题为中心和起点,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已成为目前国际、国内主流的教学模式, 在病理学教学中也被广泛采用[7]。在转化医学的视野下, PBL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转化医学思想在教学上的渗透和应用。如何在转化医学思想的指导下, 将该教学模式进一步广泛推广普及以提高教学质量, 值得关注。

4 对病理学教学内容的处理

教学工作的两个核心要素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如果说本文前述内容探讨了“怎么教”的问题, 那么“教什么”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思考对病理学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转化医学思想对教学的另一个启迪就是有必要重新审视病理学的教学内容, 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传统的病理学教学内容在架构上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重在介绍疾病过程中的基本病变及临床常见病理过程, 各论是以人体系统为顺序, 以疾病为单元重点介绍临床常见具体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在病理学上, 具体疾病的病理改变是不同病变以不同方式组合同时或先后而出现的, 因此总论是基础知识, 各论是对总论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怎样将总论中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各论的学习, 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向能力进行转化的问题, 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 教师有必要重新研究总论和各论之间的内在关系用于教学。

对于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教育层次和体系,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把握“必须”和“够用”这两大标准是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且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 究竟根据什么来判断教学内容是否“必须”和“够用”, 这一问题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却模糊不清, 不少教师片面地认为是应该立足于认识疾病本身来判断。转化医学思想很好地提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即是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必须也只能是从临床需要的角度来判断是否“必须”和“够用”。这一观念的具备, 对于指导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 以及后续教学的实施等方面, 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类疾病谱的构成和疾病的发病率等临床指标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在转化医学思想的指导下, 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大纲、目标、要求的制定等各方面, 也应该围绕临床需要而不断修正。比如风湿病和大叶性肺炎在临床的重要性日益降低, 而艾滋病、新出现的变异流感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却日益突出, 病理学教师立足于临床需要, 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对上述疾病内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并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5 对病理学教学内容顺序的处理

在认识论上, 教学内容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潜在的引导作用。将病理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 是病理学教学所追求的永恒目标, 这个目标的达成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学内容顺序的影响。在这一点上转化医学思想带给教师的一个思考就是是否有必要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必要的重新组织。在教学传统上, 病理学教材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师实际授课的内容都遵循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临床联系、结局与转归这样一个顺序。这个顺序以疾病的本质为出发点和中心, 对于介绍疾病本身而言是自洽的, 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对于临床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说, 并不存在与这样一个顺序完全吻合的认识过程。以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例, 医务人员必须首先收集病史, 特别是患者的临床表现, 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思考其相应的病理改变, 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疾病的诊断, 最后根据诊断结果、相应的发病机制, 以及对疾病结局与转归的判断, 决定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和康复计划。为帮助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 与后续临床学科的学习和临床工作顺利接轨, 一些教师打破常规, 将学生完全置于临床工作情境之下, 在授课顺序上首先介绍临床表现, 由临床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其相应的病理改变, 然后再重点介绍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 最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毫无疑问, 立足于转化医学的思想, 这种顺序的调整对于将病理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避免基础与临床的脱节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6 结语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新形势下, 如何将医学新观念、新思想引入医学教学之中,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转化医学思想以其科学性、前瞻性正从多方面影响着医学各个学科的发展。将转化医学思想渗透进入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之中, 必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 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摘要:转化医学作为医学领域新兴起的科学理念, 已经渗透到医学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各个方面, 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实际价值以及临床实践的最终效果。在转化医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病理学教学工作, 能凸显病理学的学科特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转化医学,病理学,教学

参考文献

[1]Zerhouni E.Medicine, the NIH roadmap[J].Science, 2003, 302 (5642) :63-72.

[2]Francesco M Marincola.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03, 1 (1) :1.

[3]时占祥.转化中心-耶鲁大学附属耶鲁临床研究中心[J].转化医学杂志, 2012 (1) :58-59.

[4]Wang X, Wang E, Marincola FM.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developing in China:a new venue for collaboration[J].J Transl Med, 2011, 9:3.

[5]钱阳明.创刊词[J].转化医学杂志, 2012 (1) :1.

[6]Zeitz HJ.Problem based learning:development of a new strategy for effectiv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Allergy Asthma Proc, 1999, 20 (5) :317-321.

管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初探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学,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以及党中央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观念带来了重大变革, 同时也给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进一步适应新的形势,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探索新方法, 寻找新途径, 开拓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物质世界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的, 而且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构成运动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学虽然是两个自成体系的领域, 但它们是有联系、有共性的。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共性突出地表现在它们的研究对象和工作对象都是人与人的社会活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用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理想、立场和思想问题。而管理学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约束人, 使人们按照正确的方向去学习、工作和发展。

二者的相同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都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作用。管理学认为, 人是任何一个组织中最可宝贵的因素, 怎样管理他们, 是一个管理人员最关键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认为人是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都注重人的心理需要。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 应细致了解人们的种种需要, 并把合理的需要和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三是都注重改善人际关系。管理学认为管理者应当与被管理者友好相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思想政治工作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取决多种因素。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创造平等、团结、尊重、互助的同志式关系环境, 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互相学习, 同心同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者的不同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管理学的性质不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而管理学则植根于西方功利主义、人本主义基础上的经济管理学。二是管理的资源要素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马列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纪律、原则、作风、传统等为管理要素。管理学是以人力、时间、观念、目标、技术、信息、资金、制度等为管理要求。三是管理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人格化”的软管理, 即在民主、平等的社会环境下, 通过启发、教育、引导、说服、激励等形式进行管理。而管理学则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硬”管理, 即在不平等的关系下, 用规章、制度、命令、指标等方式即泰勒制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四是激励的动因和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 根据个人与共性相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原则, 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鼓励方式实施管理, 着重启发、引导和激励人们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创造社会价值;而管理学则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 根据人的心理需要和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 运用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激励实施管理。五是宗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在于提高人们思想觉悟。而管理则仅仅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六是二者收到的效果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化学”管理过程, 即通过对人的有效教育启发、感化、引导, 使人的大脑皮质发生升华性“化学”效应。管理学是一种“物理”管理过程, 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作机械传动式运动, 主要通过严格的指标和程序达到合理配备管理资源的效果。

要深刻认识管理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催化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而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个性倾向性方面, 也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万能的。对于思想品德修养较差的人教育往往不会取得好的效果。那么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 才能将其约束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即是对于自觉性较强者, 严格的管理也是激励他们进取提高的策动力, 管理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补充, 是催化剂。没有管理的教育是沙中建塔;没有教育的管理是水中捞月, 思想政治教育与严格的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关键要素。形象好, 就会对他人发生积极的作用, 产生良性效应, 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 有利于造成“人和”的环境, 有利于构建和谐共进的社会。反之, 就会产生负效应, 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树立良好形象,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根据形势需要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要加强学习, 努力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 学习与其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这样, 才能紧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 更加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统一认识, 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 更好地开展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更新观念, 转换脑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丰富自己, 发展自己, 树立起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 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 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事业的需要, 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多方面掌握业务技能。领导有方、业务精湛, 必然会赢得大家的拥护和信赖。四是务实奉献, 积极进取。务实奉献, 是一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质。一方面要深入实际, 深入基层, 贴近群众, 切实解决他们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 只有先人后己,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协调和沟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主要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 而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通过协调和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所谓沟通就是开展经常性的同志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谈心活动, 沟通思想, 交换意见,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达到认识共鸣、感情同化、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加深友谊, 使人与人有协调的人际关系, 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充分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乐东.管理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新世纪新中国战略发展的探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25-28.

[2][美]詹姆斯.管理在社会和服务中提供的价值.管理在社会中的作用[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145-148.

理学思想 篇10

1 运用联系的观点,

病理学作为一门桥梁学科, 其内容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内部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基于这些紧密联系, 在病理学教学中, 必须倡导采取联系、全面的观点进行学习。

1.1 病理和基础课相互联系

病理学的学习是以一定的基础课为前提的, 如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等[2]。学生只有在掌握正常形态结构和代谢、功能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理解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各种病理变化。因此, 在病理学教学时, 应适当安排一部分时间复习在前一学期所学过的相关基础学科内容。如在讲授“肝硬化”时,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深入透彻地复习肝脏的解剖学形态结构和毗邻关系, 再介绍肝脏的主要功能, 然后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引出在疾病状态下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学生通过正常和异常的对比, 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

1.2 病理和临床相互联系

病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全过程, 解释疾病的本质, 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从而为临床预防和诊疗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其内容和临床各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病理学, 其目的也是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服务。因此, 应该把病理知识和临床知识进行联系, 既要给学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要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学习疾病时结构的改变 (即病理变化) , 引导学生在此种变化的基础上推导疾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 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如慢性支气管炎时, 大气道黏液腺泡增生肥大、浆液腺泡部分发生黏液化, 小气道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这种黏膜和腺体分泌功能亢进是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病理学基础;另一方面授课时经常列出一些常见病, 多发病的病案, 结合临床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病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临床病例分析讨论, 让学生主动地将病理学知识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从而开发他们的自主性思维, 调动学习兴趣, 并培养他们独立、能动地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总论和各论相互联系

病理学课程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内容, 总论介绍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 各论则研究各系统不同器官和组织所发生疾病的特殊规律。如总论内容中的“炎症”系统介绍所有炎症中共同表现出来的疾病过程和病理变化, 而各论内容中则把对炎症的研究深入到了各个系统, 由于不同系统、器官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发生在各系统中的炎症也具有其本身的病因和独特的病变。由此可见, 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之间的关系, 实质上体现了共性与各性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总论与各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好学习的纲领。只有把总论学好, 才能为各论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习各论时, 也必须联系运用总论知识, 才能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两者互相联系, 密切相关。

1.4 代谢、功能和形态变化相互联系

疾病过程中, 机体的形态、功能和代谢三个方面均会发生改变。代谢改变是功能和形态改变的基础, 功能改变往往又可导致形态改变, 形态改变必然影响功能和代谢改变。如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使呼吸功能降低, 过多气体残留在末梢肺组织而继发肺气肿, 肺血管床被破坏, 小动脉因缺氧发生痉挛和构型改变, 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可见, 疾病过程中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变化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抓住三者之间联系, 通过联系引导学生相互推导、论证。使学生对疾病的认知更深刻, 更全面。

2 运用发展的观点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任何疾病及病理变化, 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都有不同的表现。由于学生对于临床疾病缺乏感性认识, 在观念上易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疾病过程, 产生错误认识, 尤其是在观察病理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时, 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多会被标本所示的特定阶段表现所局限, 忽略了疾病的过去及将来, 忽略了疾病是一个过程的存在。因此, 在指导学生观察标本时, 教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 强调标本只是疾病某一阶段的表现, 并非疾病的全部。要求学生通过标本所示联想该疾病如何发生, 发展而来, 并且预计疾病如何转归。通过这种锻炼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疾病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 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认识疾病的全过程。

另外, 医学知识在不断地发展, 更新, 病理性而的学习不能停留在已学的知识水平上停滞不前, 教学生学习时应该带着疑问, 带着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努力适应知识更新换代的步伐。

3 整体和局部的观点

人体是一台精密的仪器, 由许多不同的系统和器官构成, 这些系统、器官并不是独立存在, 它们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协调活动, 互相联系, 密切相关,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局部的病变常常影响全身, 而全身的改变, 也可影响局部变化。如肺结核患者, 病变虽然主要在肺, 但常有疲乏、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另一方面, 肺的结核病变也受全身状态的影响, 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是, 肺的病变可以局限甚至痊愈, 抵抗力降低时, 原有的陈旧性病变又可复发或恶化。因此, 局部与整体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教学中抓住局部和整体的这种辩证关系, 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认识疾病。

4 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病理学内容丰富且重要, 授课时不能毫无章法, 应该善于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例如:炎症和肿瘤性疾病几乎含概了临床工作当中会遇见的大部分疾病, 因此, 在设置教学内容时, 应将炎症和肿瘤章节作为重点向学生讲述;而疾病的本质当中以器质性病变为主, 故在各论疾病的讲授中, 应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作为重点。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同时, 统筹兼顾,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让学生产生“病理学内容枯燥乏味, 抽象难懂”的不良看法。

“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在病理学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哲学的思想, 引导学生客观地、全面地认识疾病, 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医学生素质, 为临床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和瑞芝.病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试论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的内涵 篇11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经世致用;思想

曾国藩(1811-1872),这位“中兴第一名臣”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他强烈的理学经世思想。他既信仰程朱理学,又能在继承基础上,与时俱进,广泛吸收经世之学。

一、主要内涵

曾国藩早年追随唐鉴、倭仁学习理学,身上带有很浓厚的理学家气质。但是他并不局限于此,他在重视理学同时,调和宋学和汉学矛盾,吸收汉学的精华;并且博采众家,用经世致用的思想对传统考据学和中国古代的经济之学进行吸收融合,甚至对中西交锋下的西学都有所学习。所以他自称自己是“国藩一宗宋儒,不废汉学。”

(一)理学齐家重门风

曾国藩吸收传统社会各种家训思想,杂糅以经世理念,形成了带有浓厚的理学经世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

他在《谕纪泽》中说“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泽儿若能成吾之志,将《四书》、《五经》及余所好八种一一熟读而深思之,略作扎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则余欢欣快慰。”③他又在另一封《谕纪泽》信中写道:“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星五纬亦不识认”,“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推步算学,纵难通晓,恒星五纬,观认尚易。”③

勤俭是曾国藩提倡的“八德”中的重要两项,而勤字又是“八德”之首。曾国藩早起的习惯深受家风的影响,他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对儿子提出要早起的要求,要儿子一定要沿袭这个优良传统。黎庶昌在《曾国藩年谱》里说:“尤以早起早食为要,自是以后,公每日未明而起,甫明而食,凡十余年如一日。”

(二)理学治军创湘军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曾国藩奉咸丰皇帝旨意在湖南办理团练。他认为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毁坏了中国数千年的礼仪和文化。他认为这是儒学的灾难,是对儒学的毁灭和践踏。他利用儒家思想和卫道思想来号召他的同乡,组建湘军。可以这么说,深受理学思想影响的他,肯定将其理学理念和思想渗透到治军之中。他爱用儒生这类的读书人,并且以忠诚相约。曾国藩一方面用传统的理学思想拉拢人心,讲究上下的绝对服从和听命。另一方面他用亲情和乡情等伦理关系来统协和管理湘军。

王闿运认为湘军的组织特点是“尽废官兵,使儒生领农民,各自成营,搜考规制,今古章式无可仿效,独戚继光书号为切时用,多因所言变通行之。” 据《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统计湘军将领中有生员以上功名的有208人之多。

(三)理学治国办洋务

曾国藩希望通过兴办洋务来实现清王朝富国强兵的目的。为此,他办洋务的前提就是以传统的纲常名教和理学为根本。为了实现“自强”目标,曾国藩主张购置洋枪、洋炮和舰船。为了实现“自强”目标,曾国藩主张购置洋枪、洋炮和舰船。在他的心中认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而且“再四思维,总以办船为第一先务。”③曾国藩尤其重视造船,其认为西方列强比中国先进的就是他们的军舰。洋务运动的开启的重要标志即安庆内军械所就是他带头创建的。后来他还与得意门生李鸿章一起创办江南制造局。他希望可以用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来维护传统的统治和实现中国的自强。

曾国藩非常重视人才。当时清朝已经行将末路,帝国的官僚很多都很敷衍颟顸。官员大多“善于舞文弄墨,工于投机取巧”,“种种舞弊,令人发指。” 古老的帝国急需新鲜血液的补充。曾国藩向朝廷举荐的人才达400多人。据朱东安《曾国藩传》记载:“其最著名者如李翰章、刘蓉、郭嵩焘、李宗羲、李兴锐等,皆位至督抚。” 至于在道、府、州、县任地方官的,则因为人数更多,无从也无法统计了。在人才中,曾国藩十分重视推荐和培养翻译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当时其推荐的就有容闳、徐寿、华蘅芳、徐建寅、李善兰等人,他们都是了解西方,从事翻译与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才。曾国藩十分重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容闳的作用。他曾经派遣容闳去美国为清王朝购买机器,并且曾国藩还和容闳一起推动幼童留美,派遣留学生的事业。

他在上海创建了著名的江南制造总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个政府创建的翻译西方书籍的机构。该馆为近代中国翻译了大批的科技类书籍,而且翻译质量很高,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

二、影响

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影响很多重要人物。李鸿章曾经对人说,其一生之功名事业都是得到曾国藩提携的。同样是出生于湖南的中共领袖毛泽东年轻时候也深受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的影响。一句“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以看出曾国藩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之大。同理可知,曾国藩在近现代湖湘青年子弟的心中的地位和影响之深之大。在中国现代史有重要位置的蒋介石一生也推崇和效法曾国藩。蒋介石曾经整理了《曾胡治兵语录白话解》,并下发给黄埔军校学生。蒋介石“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皆奉为宗师,认为要救国复兴就‘不可不效法曾、胡’。”⑧曾国藩的写日记自省对蒋介石影响很大,蒋介石青年时代也和曾国藩一样,不断反省检讨。在家庭教育上,蒋介石同曾国藩如出一辙。他在给蒋经国、蒋纬国兄弟的信中,从衣食住行,作文写字,到阅读功课,均有详细严格的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篇12

一、以样示范、以境熏陶与社会认同

以样示范与以境熏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种重要工作方法。以样示范强调榜样的力量, 强调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和示范引导作用, 用先进典型来激励、感染和教育群众。以境熏陶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强调通过创造和利用优良的环境氛围, 利用良好的工作秩序、崇高的道德风尚、和谐的同志关系、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社会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以样示范和以境熏陶, 归根到底是通过身边人的行为、言论和公共舆论对个人的思想加以影响, 归根到底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言论和社会舆论来改变自身认知和行为的一个过程。

社会认同 (从众) 作为心理学概念, 是指在没有任何改变行为的充分理由的情况下, 个人为了适应真实或想像中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人采取的行为往往是正确的行为, 同他人言行保持一致, 也不能避免自身成为少数, 被他人孤立, 因此, 当我们进行是非判断时, 我们通常的标准之一便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这便是社会认同或从众。

什么情况下, 我们最容易从众呢?一是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 当情况不明朗、不确定性占上风时, 我们最容易接受并参照他人行为。二是相似, 我们往往效仿与我们相似的人, 而不是不同的人, 相同年龄、相同地域、从事相同工作或具有其它相同点的人的行为往往对我们影响更大。

二、承诺和一致, 签名仪式、签订责任书、撰写自查材料和心得体会的心理学依据

在动员活动中, 进行集体签名仪式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在安排部署年度工作时, 上级机关与任务领受者签订责任书是明确双方责任的重要程序, 在组织开展学习活动时, 要求党员干部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撰写自查材料和心得体会是保证活动效果的关键环节, 那么这些方式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通过集体签名仪式, 能否规范大家的行为?签订责任书, 除进一步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外, 还有哪些作用?在心理学中, 已经提供了开展这些活动的理论依据, 那就是“承诺与一致”, 让他人作出承诺并使他人下意识地恪守自己允诺过的言行, 是另外一个用以获得他人依从的非常重要的心理学方法。

承诺与一致原理认为, 下意识地与承诺保持一致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反应, 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 或选择了某种立场, 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不管有没有人监督, 不管先前做出的决定或选择的立场是否完全正确。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 保持言行一致是一种最具适应性、最受尊重的行为, 通常能够使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 违背诺言、前后不一致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品行, 一种不可原谅的道德问题, 会导致他人厌恶和不信任。因此, 忠诚于自己所自由选择的行为, 在我们年幼时就已经根深地牢固地存在了, 言行一致是我们自幼习得的一种社会价值。

同保持言行一致的潜意识努力一样, 保持自己前后行为的一致性也是人们的所愿意遵循的行为准则, 因为自己的行为同样也是自己态度的外在表现, 自己前后行为的不一致必将导致内心的困扰和外部形象遭到损失的风险, 除非我们能为自己前后行为的不一致找到合适的理由, 否则由前后行为不一致造成的内心困扰将一直存在。同时,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 一般情况下,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 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 常常会引起人们的心理紧张或困惑, 为了克服这种心理紧张, 人们往往采取各种办法, 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要么是改变态度和行为, 使其保持一致, 要么为这种不一致做出合理的解释, 因此, 行为的改变能够引起态度的改变。

很明显, 在签名仪式上签名、签订责任书就是我们对他人做出的承诺, 撰写自查材料和心得体会同样是对自己态度的表白, 对组织做出的承诺, 这些向别人做出承诺、向组织表白态度的行为, 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真实态度的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人们认为他的承诺和行为是在毫无外界压力或外界压力很低的情况下做出的, 如果人们认为他的承诺和行为得到了众人关注的时候, 承诺或表达自己态度的行为引起的态度改变将更加快速和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由承诺与一致形成的态度改变必须由制度来保证才能持久, 必须使违反承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并承受荣誉损失, 否则, 当人们看到违反承诺能够给带来好处而不用受到惩罚时, 很快便会出现两种情况, 要么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因为道德高尚或珍惜荣誉而做出承诺或行为, 那些违反承诺从而强化自己的态度, 要么他们会认为那些承诺是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做出的, 不是自己意愿的真实表达, 从而为自己违反承诺找到借口。实际上,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制度设计和利益调整相配合才能达到最大效果, 如果我们所倡导的行为会持久地损害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利益, 必将受到对方的排斥和反对。

三、动员与权威

不管开展任何工作, 在拟定工作方案, 成立组织机构后, 首要任务便是对任务的组织者、执行者、参与者进行全面动员, 宣讲活动方案, 讲清目的意义、明确任务分工, 强调关键环节, 严明各项纪律, 只有通过动员, 才能真正统一各方思想、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其实, 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分工、关键环节、纪律要求往往早已在工作方案中讲清、讲透, 通过文件层层印发, 各级人员只要认真阅读相关文件, 严格按照方案安排开展活动就能保证活动质量, 就能保证活动效果, 那么为什么还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大规模动员活动呢?实践证明, 只有进行充分动员, 才能引起各级人员的充分重视, 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而且参加动员会议的领导层次越高、会议规模越大, 越能引起全体人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动员的效果越好。其根本原因, 一是通过动员, 宣讲文件, 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进一步加深了对活动要求的理解, 二是通过动员会议, 明确表达了上级机关开展该项活动的决心, 三是领导作为公司的决策者和各项工作的最终考核者, 握有奖惩的最终权力, 在动员会上领导做出的各项部署, 更能引起各类人员的重视。

但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领导是全体人员在工作方面公认的权威, 而对权威产生自动的顺从, 是我们长期以来从父母、学校、社会哪里习得的习惯行为。我们愿意接受权威的忠告, 包括领导和技术专家, 因为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信息, 往往拥有更加准确的判断。同时, 面对繁杂的外部世界, 我们在做出判断时往往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和对全部相关因素加以详细分析, 因此, 我们往往求助于“经验规则”和直觉判断, 以求节省思考时间加快思考速度, “服从权威”便是这种捷径之一, 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事实上, 我们服从权威的习惯使我们仅仅因他人具有职务、衣着或其他具有权威特征的外部标志, 而服从他人, 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广告喜欢由演员扮演的医生向你推荐药品、牙膏, 由衣冠楚楚的成功中年人士向你推荐手机、白酒的原因, 虽然我们明知广告中的医生不过是演员, 但我们往往仍潜移默化地受到“医生”这一权威形象的影响。

上一篇:职业生涯课程论文下一篇:冬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