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

2024-05-19

护理学(共12篇)

护理学 篇1

科学理论发现的场景:

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 1909) 说过“科学是基于事实的, 正如房子是由石头建成的一样;而事实的收集不可能像石头砌房子那么简单……”

下面的场景简单地呈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一个小男孩漫不经心地用鞋去踢石头, 踢了一块又一块, 直到他看见一块石头表面折射出一道亮光才停下来。小男孩捡起那块石头, 石头的形状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又看见了一块沾满淤泥的石头在那里静静的躺着, 其旁边靠着另外一块石头。时间一天天过去, 越来越多的千奇百怪的石头和这两块石头一起形成了一个高而宽的石头堆, 形成了一个小山。

许多年过去了, 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一座由石头堆积而成的小山, 他观察到山底附近那块发着亮光的石头是多么的熟悉, 于是好奇地仔细地研究了面前的这座石头山, 开始一块一块地慢慢地把石头山的石头分开, 并又试着按原来的样子重新堆砌。他甚至用科学的设备去做这个艰辛的尝试……

以上小场景就是未来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的一个科学的基准。理论必须是持久的、有弹性的, 能经受时间的检验。护理理论当然也不例外, 它为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指导。

护理理论:

护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最早对护理进行过论述, 其理论核心是环境概念, 她认为护理本身不是治疗, 而是帮助病人处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 让病人本身自我恢复。她尤其强调通风、新鲜的空气、清洁的饮用水和整洁温暖的病室环境对病人自我恢复的重要性。

任何一门专业或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在护理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过程中, 护理学引用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

理论和理论性的思考能指导研究和实践。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概念, 如护理理论的概念有健康、压力和适应能力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围, 通过完善概念、经过实践检验使理论更为完善。理论一方面指导研究, 而研究则能验证理论。

护理实践成就的关键就是护理理论的发展和护理实践本身。对于护士来说, 学习护理理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因为没有理论, 就没有方向;就不知道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护理理论为护士提供一种关键的思维方法, 有助于护士从事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可以这样认为, 使用一种理论正如使用一个地图, 指导人利用各种方法达到目的地。

从逻辑上来说, 研究护理理论的专家研究理论的职责、角色的价值。目前护理理论对护理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性被严重地低估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 护理理论是某些持反对态度的专科护生、还没有毕业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不喜欢的科目, 他们更希望学习实实在在的技术性工作。

护理理论举例:

护理是一门艺术, 需要有组织的实践和科学的训练。护理的根本性质是保持身体健康, 用最佳的方法来恢复健康或治愈疾病和防止受伤。因此, 护理是帮助病人健康地生活。

潘蒲勒 (Hildegord E.Peplau 1952)

模式:

当病人遭受刺激且周围环境的压力源持续存在而导致病人停滞不前时, 病人的焦虑增加。这时候的应对措施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向前, 要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潘蒲勒模式中的护理措施强调, 疏通人际关系是减轻导致焦虑的压力源的主要措施。干预措施包括:帮助病人设定目标, 这些目标强调发现已知的问题, 确认积极的措施和利用已有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护理人际程序是现有的且相互联系的, 可以通过辅助的、合适的护理措施来实现。护士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资源提供者、教育家、咨询师等。潘蒲勒的模式要求护士能自我了解并有自制力, 这种自我了解可以通过独特的行为应用于工作过程中。

罗杰斯 (Martha E.Rogers 1970) 人

类整体性科学学说:

当病人的系统遭受到创伤时, 人与宇宙之间失去平衡, 此时必须要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与宇宙之间达到平衡并与宇宙协调。罗杰斯理论的根本在于相信: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 人比组成人的每个部分更复杂。功能键全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着。罗杰斯理论陈述的是人大脑对于支持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右边大脑的功能是关于整体想象力、感觉、情感, 而左脑的功能是有关人类的语言、抽象力和思维。

沃森 (Jean Watson, 1978) 的关心理论:

沃森的理论是关于人都需要有关心的护理, 指的是人际间的过程是“关心”, 或者说在护士与环境和病人之间的关心是极其重要的。关心能促进人与人的沟通, 希望与自然达到和谐。护士通过实施关心人的措施来促进病人健康和平衡, 重新获得感知的自我和现存的自我, 从而实现照顾病人的目标:病人的心理、生理、精神、机体达到平衡和谐。和谐或者说非常健康, 是指消除了不和谐和疾病。

梅尔米舍尔 (Merle Mishel 1981年, 1990年修订) , 疾病的不确定性理论:

疾病的不确定性, 是经常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存在病人对诊断不明时, 这种不确定性可导致病人没有应对疾病的能力或不能预测疾病的后果, 不确定性也可发生于因为信息不足而错误地理解疾病的诊断, 或者健康照顾者错误地评估了患者的知识水平。健康信息提供者没有能认识到病人对疾病信息的理解能力。Mishel’s的理论用于慢性疾病或其他医疗实践中。

Mishel’s的模式包括: (1) 刺激的框架:病人的不确定性; (2) 评价阶段:病人分配一个价值, 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因素; (3) 启动应对机制:病人有能力发展、改进、容纳来帮助护士与病人合作从而制定护理措施, 促进良好的结果; (4) 适应:正向指导病人消除或包含不确定性, 形成有效的应对。Mishel’s的理论建立了一个框架。

护理理论的应用举例:

克里斯汀, 一个9岁的女孩, 因为突发的间歇性腹痛诊断为阑尾炎被收入儿科。克里斯汀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 母亲是一名护士。她的母亲一直陪着她。护士与父母交谈后, 了解到病人对即将进行的治疗有所了解, 做好了住院的准备。但是护士与克里斯汀交谈后发现她很烦躁, 情绪反复无常, 时哭时笑。她说她的父亲告诉她, 做手术的时候不要害怕, 就像“睡觉”一样。

克里斯汀告诉护士她的担心:在她睡觉的时候万一醒过来看到阑尾正在被“切除'', 她会觉得很疼, 而且她没有把这个担心告诉她的父母, 因为她怕父母亲看不起她, 因为他们告诉她要勇敢。

护士意识到克里斯汀正在经历恐惧, 于是用米舍尔 (Mishel) 的疾病不确定性理论的四个阶段来护理克里斯汀。

(1) 刺激框架:由于她的父亲用睡眠来解释麻醉, 导致了克里斯汀负面的认知模式。克里斯汀不明白父亲说的“睡眠”有区别于普通的睡眠, 把普通的睡眠和手术麻醉混为一体。这里克里斯汀用她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了她父亲所谓的“睡眠”这个词, 这是克里斯汀所担心的根源。

护理措施:认真倾听,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父亲所谓的“睡眠”, 来发现、确认克里斯汀所关心的问题, 使用术语“麻醉”来区别“睡眠”。请她的父母来参加整个过程。

(2) 评估阶段:克里斯汀此处说的“睡眠”, 其实是麻醉。根据以往的经验, 周围环境的改变, 比如说疼痛可以使人从睡眠中醒过来, 经历遭受切除阑尾的疼痛。

护理措施:继续观察克里斯汀, 确保她理解有关手术新的信息。对克里斯汀的父母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支持。邀请合适的病人与克里斯汀交流麻醉经验。

(3) 启动应对机制:克里斯汀只有9岁, 用她9年的社会阅历来应对这样一个事件能力有限。

护理措施:观察克里斯汀的语言和非语言动作。让她说出她的所有困惑, 因为其中的一些困惑可能影响到她的疾病的愈合。

(4) 适应:取决于步骤 (1) 、 (2) 、 (3) 。

护理措施:由于克里斯汀接受了新的信息, 护士制定并实施新的护理计划。尽管不能确定是否会感觉腹痛, 她了解了新的护理计划并接受, 这样有助于增加她的舒适。

总结:米舍尔 (Mishel) 理论的中心原则是强调把疾病的不确定性放在核心位置,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那么病人的不良情绪会增加, 会感到恐惧, 以至于影响她的疾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在米舍尔理论中, 护理职责是帮助失去控制感或感到不确定性的病人使用新技巧来应对不确定性, 从而使得病人能够确认不确定性进而控制不确定性, 恢复原样。

未来的护理理论和护理学家

科学是一种把事实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科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使各个独特的互相联系的部分之间变得相互统一, 而不是将各个部分简单地相加。前面场景里的石头代表了事实, 而堆砌石头的过程代表了科学, 未来的思想和新的方向代表了理论。

科学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 动态是指去挖掘一种现象如何发生的, 而静态是指描述发生了什么。

目前, 医疗护理人员非常关心护士有关立法。进入21世纪, 怎样实施和管理医疗卫生事业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重要的是, 护士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最前沿, 第一要面临的是应该怎样来解答医疗卫生事业的问题:如护士缺乏、资源不足、患者安全和医疗事故、医疗保险、工作福利计划、个人隐私、工伤补偿、高级职业护士和执业范围、强制加班、呼吁保护、权威说明性、执照、跨地区执业、远程医疗、和其他许多政策问题等等, 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护理实践。而这些问题往往与立法机关的有关规定有关, 对护理的直接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护理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运作, 对各种结果数据的分析, 旨在于改善护理质量或者提供各种病人需要的各种医疗服务。因此, 护理理论将根据情况被再评估和重新完善。

21世纪将创造和发展新的理论, 来解答健康问题。简单的说, 21世纪护理理论包含着更复杂的内容、环境变化, 如遗传学、计算机技术、机器人、降低能源消耗、由于臭氧层变薄而至辐射增加、环境有害物质、新疾病和耐抗生素疾病等, 这些变化已经改变了病人的需要, 与5年前不相同了。

所以护士应该根据环境和疾病谱的变化,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继续发展护理理论,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护理学 篇2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Nursing》

开课单位:护理系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258学时,其中理论:110学时,实验:108学时,见习:40学时 学分:14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常见护理操作的基本知识和

技能,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护理学的基础课程或主干课程。全书共23章,其中第1-7

章为原护理学导论的内容,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概念、护理理论和工作方法等;第8-23章为原护理学基础的内容,主要介绍

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将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采用讲

授、讨论、示范、录像、角色扮演、病例分析等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考核形式:闭卷理论考试占60%,实验成绩(包含实验报告、技能考试成绩)占

20%,平时成绩(包含临床见习、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占20%。

外科护理学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个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71-01

疾病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是死于疾病已经是数不胜数,不能谁是长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简单的普外科护理就是一种更很简单的改善方式,通过健康的教育模式改变患者的心态从而帮助他更好的战胜疾病,科学研究表明患疾病的人由于心态的不正常不积极不乐观要比心态好的患者去世的早。个性化的护理应用效果更是佳。

1 简单的普外护理应用

1.1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的应用

1.1.1 肿瘤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多数患者在被诊断为肿瘤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的心理。 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意志低迷、悲观失望甚至轻生。 同时由于对手术缺乏适当的认识、医院所处的陌生环境、生活习惯、 生活规律改变及医生和护士的不当言谈举止等都容易造成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的调节患者的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肿瘤的外科根治切除一般会对器官及功能造成一定的破坏,。 同时肿瘤手术的预后性较差,所以肿瘤外科病人的心理活动更加复杂,心理负荷更大。 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会有不同的表现

1.2患者的心理需求

1.2.1信息需求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 ,医院是一个陌生环境,及时帮助患者了解住院制度,熟悉住院环境,以及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信息,有助于缓和患者的情绪。

1.2.2交流的需要

陌生的环境及疾病所引起的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患者往往希望能够很好的融入这个群体,渴望与病友沟通,相处愉快。

1.2.3尊重的需要

患者因部分丧失能力 ,处于被动地位 ,增加了对尊重的需要,渴望受人尊敬。 如果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就可能失去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3肿瘤外科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与一般的临床护理不同,其本质在于通过护士的言语、行为、态度等有意识地影响病人的感受与认识,从而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治疗,进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加速身体恢复和提高生命质量。但是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术后的康复离不开护士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护理过程中。

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患者治疗时尤为重要。

2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应用

2.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健康教育的基本从患者入院开始,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采用技巧性的言语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區环境等。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2.2前后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 每天晨间护理对患者的睡眠、早餐及自我感觉等情况进行询问。术前 1- 2d 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手术目的与意义。指导训练床上排便,术前早等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6h 后取半卧位,有助于腰腹部各种引流,使切口张力与疼痛减轻。鼓励患者食易消化、清淡、高蛋白、多纤维等食物增强机体免疫,从而促进机体恢复。告诉患者及家属良好的睡眠可促进机体修复与伤口的愈合。

2.3

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护士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有效促进护患的关系,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又可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健康的个性化的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治疗。

3 个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

3.1个性化护理的要求

它是最新护理模式的代表,它的宗旨就是以人为中心, 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基本的医学知识是必需的,此外, 还需要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修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护理人员一定要把传统守旧的护理观念及时转变过来,由机械、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投身到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当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普外护理时,将人性化服务的宗旨体现到位,此外,相关医务人员还要加强同患者的沟通,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树立患者的自信心。

3.2对照实验

3.1.1方法:50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 实验组 50 例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转变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理念,做到热情、体贴、亲切。②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明亮。③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④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体现 " 以人为本 " 的护理宗旨,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3.2.2护理指标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束之后,设定一个满意度调查表,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四个等级,制定一个满分为 100 分的护理质量评价表,让患者对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和评分。

3.2.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4 结果

50 例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程度同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提升, 50 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

由此可见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体现医院 " 以人为本 " 的护理精神,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颖,蒲克春 ,袁琦.手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2):19-20.

[2] 裴维侠.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C].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暨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交流会论文集

护理学 篇4

实习生Glenda在一家大型医院的超负荷运转的内科实习。该内科使用电子医嘱给药, 药房根据电子医嘱药品自动配送到病房、静脉输液时使用智能输液泵调节速度。

这天Glenda与她的带教老师一同核对8点给的病人药物, Glenda帮助带教老师从自动配送药物柜取药。Glenda的带教老师评估了Glenda相关药物知识及工作能力, 她能够口述所给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故认为Glenda有能力给药而且带教老师也和Glenda核对了将给药的患者的姓名和剂量等。教学老师也能随时为Glenda提供帮助, 所以带教老师留下Glenda照顾另外一个病人去了。

Glenda进入需给药病人房间的时候, 正巧看见静脉置管成员刚好为这个病人的左前臂置入了一个静脉输液通道。Glenda立即为病人给药。她的教学老师正巧看到Glenda在经静脉通道而不是胃管给5m L的愈创甘油醚 (祛痰药, 口服剂) 。教学老师立即停止了静脉输液, 尽量回抽已经注入的口服药物, 立即通知了其带教老师和护士长。护士长立即咨询医院资深药剂人员紧急处理措施, 并通知了病人的主管医生, 共同立即决定暂不给予病人特殊处理, 病人的病情非常稳定。

一小时之内, 主管医生、资深药剂师、护士长、带教老师、教学老师、危机处理经理、护理部主任和实习同学Glenda一同开会分析了该事故。根据医院的制度, 此事件必须填写用药错误事故报告单, 以危机经理为主来完成这个报告, 调查发生差错时病区的一般状况、所牵涉的人员。危机经理同时还需调查用药错误的发生经过, 药房所发给该病人的药品情况。

调查发现药房所发的愈创甘油醚剂采用注射器包装且带有与静脉通道相连的螺丝扣。最后结论是:如果用口服容器包装口服药就没有可能把口服药注入静脉。调查小组同时也认为尽快通知病人及其家属, 说明已经发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

一、质量和安全:护理教育的新标准 (Quality And Safety:The New Standard For Nursing Education)

美国的医疗技术先进, 医疗人员知识全面、工作能力强, 拥有先进的药物;也有人认为美国的医疗系统是最昂贵的 (Anderson等, 2005;Gabel和Fitzner, 2003) 。但是美国的医疗系统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总的来说医疗质量和安全落后于科学技术革命。医学会的质量鸿沟报告 (the Quality Chasm reports the IOM) 中一直强调:为了常备不懈地预防差错发生, 必须持续改进美国的医疗照顾系统。医疗质量差和医疗差错、事故损害了公众的信任感、增加了医疗支出、提高了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Mayo和Duncan (2004) 认为医疗的核心就是有责任保证好的结果, 避免差错。

医疗职业的教育应以质量桥梁为模板 (Greiner和Knebel, 2003) , 确认各医疗成员的能力、技术和知识水平来降低差错并改进质量。教育工作者应该谨慎地改变教育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修养, 最终成为医疗组的一员, 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强调循证医疗、质量改进、善于信息化管理 (Cronenwett等, 2007;Greiner和Knebel, 2003) 。

医务工作者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甚至有时在极端环境里工作, 随时要把警惕差错发生作为重点。认识到如果改变一个系统需要仔细研究导致某一事件发生的每一个步骤时的状况,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原因的分析来防止未来的错误发生。发生差错时不是对个人的责怪而是对体制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质疑, 例如病人及其家属因素在医疗安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系统质量和安全的改进, 护士才有机会改变医疗照顾方法从而改善质量。

二、临床实践资质认证 (Applying The Competencies In Practice)

护士工作的重点是为病人提供护理、紧扣护理安全、用各种方式措施对病人进行管理。对护士的工作和资质的认证取决于下文将论述的六个方面。护士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参与不良事件的分析和在医疗组起领导作用, 出色地完成该领导职能需要怎样的知识、技巧和态度。

1.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Patient-Centered Care)

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的关键特征是完全了解病人、认知到病人的价值观和健康信仰、通过病人的眼睛观察护理病人 (Cronenwett等, 2007) 。它包括制定病人护理计划时, 引入和结合病人的爱好及价值观。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中, 病人及其家属参与护理和医疗决定, 在治疗的过程中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 (Chapman, 2009)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尊重人经历的多样性, 因此护士必须检查自己工作的态度与其共事同仁的价值观的差别。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措施是否合适,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认:

(1) 目前我能为病人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 怎样使病人及其家属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疼痛, 从而确定疼痛管理, 计划能否折射病人有关疼痛及其由此引起的态度和期望。 (3) 护士应怎样帮助病人家属在探视病人时能以照顾者身份来减轻病人及其本身焦虑的情绪?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还强调护士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泛听取意见、从教科书和其他受好评的资料中搜集信息护理病人。 (Boehm和Morast, 2009) 。

2. 团队工作及合作 (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传统的团队合作已经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着重于分配工作和团队的功能。新的团队工作理念所强调的是各职业间相互合作的性质, 强调护士、医生、药剂师、治疗师、营养师及其他医疗团队的成员治疗、护理病人所面临的不断增加的复杂性。

美国的一个医疗报告显示, 66%的医疗错误与工作人员人际关系差、沟通不畅有关 (Kohn等, 2000) 。团队之间沟通良好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Shojania等, 2001) 。一个广泛应用于医疗团队培训的方法是“Team STEPPS” (团队技巧和工具来增强工作能力和病人安全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 。“TeamSTEPPS—团队与安全”即认识到团队的训练和加强沟通是理解病人安全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团队与安全”的关键点, 有效的各专业团队的合作包括以下方面:团队充满活力而不是死水一潭的关系, 能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和目标来确定团队的氛围, 根据病人的需要以安静型或者活泼型模式为病人服务。团队的成员应持续观察并认定在特定的场合下谁可以作为一个有主见的领导。

结构性沟通能确保信息交换准确。团队做出共同决定, 帮助护理人员形成可以分享的心理模式来理解所预期的共同的护理结果, 识别各种导致错误的方式。高效率团队的沟通技巧包括: (1) 评估与措施:记录病人一般信息及简单的病情进展;了解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主诉;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建议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寻求帮助。 (2) 说出关键信息, 使所有组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听见发生的事件并能预估下一个步骤。 (3) 重复所听信息, 例如:“我需要3mg的肾上腺素”, 重复一句“给你3mg的肾上腺素”。 (4) 互相支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监测护理病人, 根据实际需要重新分配任务, 给予同仁口头支持和鼓励, 分享信息、提供安全警示。 (5) 准确交接, 使用交接表来确认转送病人的状况, 多问问题澄清疑问。

3. 循证医疗 (Evidence-Based Prac-tice)

以循证医疗为核心是高水平的护理质量的前提。护士为病人的护理措施必须符合最新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临床意见以及综合病人及其家属的需要。为了获得证据, 护士应能掌握信息技术随时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

4.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病人对质量的高要求使得医疗机构形成以质量为焦点的文化, 即焦点文化。医疗机构以质量为焦点的文化, 鼓励医务人员反复推敲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当出现差错、甚至可能出现事故时, 能以全局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关键, 从而在设计、制度等层面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医疗机构的质量焦点应该基于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制度, 实施循证医疗, 同时考虑病人的喜好、价值观和目前的需要。

5. 安全 (Safety)

在质量与安全教育项目中, 质量与安全是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来阐述的。而对于新标准的护理而言, 实际上强调的仍然是病人的安全。这种对安全的认识并不止局限于对病人的监测、保持病人稳定, 医务人员还应考虑人的因素、从负性事件的报告中吸取经验教训, 需重点关注病人的安全、防止差错发生;做好负性事件的报告、分析工作, 形成和完善“焦点文化”, 避免无意识差错。医务人员不应该为由于体制等而导致的差错买单 (Mayer和Cronin, 2008) 。

与人有关差错的因素是:工作区的特定场合、服务提供者的性格、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通常很难预测护理人力是否符合要求, 因为病人的病情和需要是变化的, 难以控制的。长期的护理人力短缺导致护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为了完成工作, 护士们不得不相互打搅、满足各种任务的需要, 只能依靠工作区不足的体制的支持。同时高风险的工作使得护士身体和心理紧张;只注重完成任务, 可能导致护士不能认知技术的发展, 可能失去阻止差错发生的机会。

安全的另一个方面是从体制上、个人层面上怎样看待差错 (Reason, 2000) 。管理差错的模型有着不同的哲学体系, 差错追究模式 (Reason's error model) 陈述的是从个人层面来分析差错时, 认为个体健忘、精力不集中和道德欠缺是导致差错的原因;从体制层面注重检查个体工作时的状况, 建立防御机制来避免差错、减轻差错的负面影响。病人安全作为护理实践的核心, 护士必须承担责任, 促进形成“焦点文化”, 防止差错, 主动地促进病人安全。

6. 信息化 (Informatics)

医疗护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在使用信息学和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流方面已经落伍了。成本是导致医疗结构不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 医疗机构常在引进先进科技和维持现状之间徘徊。信息技术通过提供获得信息的入口和数据管理来保证病人的安全。

护理人员在关于信息技术的设计、购买和实施其新科技来满足临床需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Mc Kesson, 2009) 。根据美国护士在信息化中的作用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积极参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计划、信息技术在病人的安全、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及其分配流程、产品的终端接受者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护士承担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职责, 如:终端教育、工作任务分析、系统的措施及对使用者的支持 (Mc Kesson, 2009) 。掌握信息技术意味着护士在工作场所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充实相关的临床知识、查阅证据实施循证护理、改善质量技巧和解决疑难临床问题。

三、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护理学 篇5

1.人——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方面的失调都会对整体造成影响;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他既能影响环境又受环境的影响;人作为一个生物体,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具有不同的基本需要;人对自身的健康有不同的追求方式。

2.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是一种状态,人的健康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健康的观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来源:

3.环境——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护理工作就应帮助人们适应环境。提高适应能力以恢复和促进健康。

4.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是在科学指导下一种帮助人的活动,护理程序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来源:

护理学 篇6

【关键词】辩证护理 应用 教学 护理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7-0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教学的内容不断的完善,在新时代的引领之下将循证护理运用到护理基础教学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循证护理是遵循了正确的科研结果,充分将临床经验及患者的需求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完善了护理教学的内容。在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的本科及专科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循证护理教学的实践活动,为我院总结出了一条符合我院发展的一套新型的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其结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本文主要通过对循证护理运用到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研究,来探讨其结果,并进行分析,其主要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8、2009、2010届护理本科班的学生,并在2008、2009、2010届护理专科班中随机抽取个别班级的全日制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共760人,其平均年龄均在19~23岁;其中男护生有30名,女护生有730名;大专护生的人数为220名,本科护生为540名。在我院及相关的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之下,我院的学生积极签署相关的同意书,并且在2009年2月~2010年12月开展了循证护理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实验的结果,对实施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1.2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小组主要是从相关的《护理学基础》本科教材及《常用护理基本技术》的大专教材这两本教材中提取出相关的循证护理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对便秘患者的护理,对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对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患者的护理及相关的高热患者的护理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及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等,在人体的静脉注射方面也有相关的叙述,如无痛注射、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和相关的压疮的预防护理等多达十几项的实践操作,完善了循证护理教学的内容,并能明确的显示出实施教学前后的效果,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方法方面:首先,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对相关的知识讲解前,必须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学习方法的介绍,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发放教学大纲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让其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护生根据实际的要求自主地寻找有关循证教学的相关检索相文献。该文献可也通过在图书馆或是多媒体行查询,其检索的数据库资源主要包括:①相关的科技期刊;②本校院内的图书馆或是医学情报所发表的议论文、科技报告等其他内部刊物;③Cochrane图书馆。在收集完相关的资料后,这些护生可以通过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放并开始讨论,其讨论的内容主要可以从课题的研究设计、护理的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有关的探究,从而判断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检验调查结果是否具有的可靠性等,最后进行相关的评估与筛选。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通过上述的步骤最后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并将相关的临床的护理措施整理出来,每组护生需将调查得出的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后制作成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如这里以“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为例,可以将循证护理教学的过程设为:首先选定好相关的研究对象,并对该研究对象进行评估,通过学会进行测验,可以知道护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程度,将 “大便不禁”这一问题作为循证护理研究的内容,并向护生介绍相关的循证护理概念及循证护理相关的知识,为学生讲解检索相关文献的具体的方法,切实的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治疗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分组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大便不禁”的国内外相关的护理研究有了相应的了解,将所获的大便不禁患者的相关护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理的评审得出结果,并将结果做成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每组可分别派出代表,对大便不禁患者的循证护理结果进行汇报,护生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将所听到的循证护理知识补充到课本内容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护理方法,最后进行考核检验,评价大便不禁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治疗的应用效果。

评价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制订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答的形式对该校的护生在循证教学前、后进行学习效果进行相关的评价。数据收集时间为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考试试卷回收率及有效率为100%。并对实施循证护理教学的前后护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研究显示对比前后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相关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施教学后相较于教学前,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且能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所提升,通过对各项的结果进行比较,P<0.05。

3.讨论

学校运用循证护理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循证护理教学运用到了护理基础教学之中,为大学教材补充了很多缺失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临床实践资料,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临床实践时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实用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新方法。

通过实践学习,相关的护生可以发现课本知识是有限的,无法跟上临床护理知识发展的脚步,通过实践护生可以体会到临床护理内容的特点,实用且丰富,让护生进一步认识到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对循证护理教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护生积极探索实证的精神,使护生对基础护理观念产生新的看法,学习循证护理教学能够帮助护生转变思想观念,运用批判性眼光来看待现实的事物,而不是以经验和直觉决定护理行为。在运用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护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加强。这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身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帮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蒋志娟,周琦,周琪范等.《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171-1172.

[2]锦平,成翼娟,循证护理与护理质量提高[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3.

护理学 篇7

1 建设通用病例库的目的

自从PBL教学模式开展以来,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病例的使用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但是, 目前在选择或者编写病例时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从基础课程到临床课程再到护理操作, 大家都在编写和使用病例, 却是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一个共用的平台。例如, 基础课程教师编写的病例偏重于基础理论, 实用性较低, 很多病例在后续课程中不再使用或者内容有差异, 导致很多学生反映在基础课学到的病例与临床完全不同;临床课程教师编写的病例又偏重于治疗和护理, 缺乏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更谈不上巩固和提高。由于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 这种病例很难让高职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护理知识体系, 学生往往是学了前面忘了后面, 学了临床废了基础。虽然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提出建设通用病例库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重复工作、效率低下、前后脱节的问题。

2 通用病例库的建设方法

2.1 选择合适的病例

通用病例库选择的病例必须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理学特点。例如, 在编写一位临床失血性休克病人的病例时, 最好能够将病人的缺血性休克期、淤血性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3个时期的特点都表现出来, 最少也应该包括前两个时期的临床特征, 所以, 这种病例一般不能太简单, 要有一定的篇幅。同时, 也要注意适当编写一些非典型病例, 利于学生的发挥以及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当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后, 再选择适当的非典型病例进行分析, 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病例内容要突出重点

本病例库内容既要来自于临床实际, 又要满足多门课程教学的需要, 其结构包含3个部分, 即典型临床病例、辅助检查和检测问题。首先由外科护理学教研组确定外科护理重点教学内容, 如肿瘤、外科休克、感染等, 然后选取临床典型病例, 每部分教学内容按照轻重程度的不同选取3~5名病人。辅助检查部分内容包括各种辅助检查和化验结果, 对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讨论能够很好地联系基础与临床知识, 特别适合病理学课程教学, 因此, 在这部分内容的编写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选取诸如病理检查、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同时,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意重点突出, 准确反映病情经过, 长短适宜, 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3]。

2.3 病例中问题和场景的设置

通用病例库不是为某一门课程服务的, 我们这里提出的病理学-外科护理学通用病例库要服务于病理学 (含病理生理学) 和外科护理学两门课程, 因此在病例中设置的问题和场景应该能够满足相应课程的需要, 这是建设通用病例库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一方面, 病例中设置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应该能够从病理学或病理生理学中找到理论依据, 也就是要能利用病理学知识来进行病例分析;另一方面, 病例中病人治疗和护理部分应该能够充分反映外科护理学的特点, 操作性要强, 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在编写病例过程中一定要由病理教研室和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相关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编写团队, 团队所有成员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才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 编写通用病例库的过程就是一个工学结合的典型。

3 通用病例库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病例库使用的基本原则

病例库建设好以后, 到底应该怎么来使用它呢?笔者认为要想用好通用病例库, 必须要遵守分步进行、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原则。首先, 分步进行指的是两门课程使用相同的病例, 但是使用时的侧重点有差别。病理学课程强调的是病理学理论分析, 而外科护理课程强调的是临床护理手段的应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对于临床病例的全貌有所了解, 而且可以更好地认识基础与临床的相关性。其次, 先简后繁、先易后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从学生方面来讲, 高职院校的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一开始就给学生较为复杂的病例, 他们往往感觉无从下手, 对照书本都找不到答案, 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 就病例篇幅而言, 病例太小不能说明问题, 病例太大又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影响授课效果[4]。

3.2 要注重培养学生建立护理程序化思维模式

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因此刚开始接触病例分析时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在实施病例教学时,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建立护理程序化思维模式, 把复杂的病例分析过程转变成相对简单的工作流程, 让学生知道遇到相似的病例分析问题时应该如何做。

一般的病例包含6个部分: (1) 病人一般情况; (2) 现病史; (3) 既往史; (4) 体格检查; (5) 辅助检查; (6) 治疗护理措施。

在进行病理学课程教学时, 要求学生按照现病史—辅助检查—体格检查的顺序来思考分析, 在每一个步骤中找出与病理教学有关的内容, 如病史中可能暗示的病因, 检查结果中的指标异常等。治疗护理措施和既往史等则作为延伸阅读部分提供给学生,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在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时, 要求学生按照现病史—辅助检查—体格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病人一般情况—既往史的顺序来思考分析。由于学生在病理学课程中对病例内容已经熟悉, 所以外科护理学课程病例分析的重点应放在治疗护理措施上面, 要使学生认识到治疗护理措施与基础医学的联系, 也就是为什么要这样治疗?采用相关措施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同时, 在外科护理学病例分析中增加了病人一般情况和既往史的内容, 使学生认识到疾病的整体联系, 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要重视, 因为这些信息有可能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如同基础护理操作程序训练一样, 这种病例分析程序化训练使得学生面对病例分析问题时不再害怕, 知道从哪里下手, 而且学生在进行病例分析时也能抓住问题的要点, 积极联系基础与临床知识, 充分发挥通用病例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绮霞, 姚定康, 梁春.CBL教学病例库在心内科五年制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5) :108-109.

[2]王旭开, 王红勇, 洪新, 等.内科病案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7) :71-72.

[3]牛淑冬, 赵堃, 卢长驻, 等.生理学教学典型病例库的建立与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7) :2784-2785.

护理学 篇8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 讲述自己的课程总体设计, 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精心设计, 向大家谈谈“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思路。

1 说内容

1.1 地位和作用

基础护理学是指导学生如何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一门学科。学好基础护理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之情, 了解护士的职责, 对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口腔护理技能操作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用较广泛的一项, 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因此本节课内容有着重要的地位。

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口腔卫生的保健指导;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掌握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作用。

(2) 技能目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正确、规范地实施口腔护理。

(3) 情感目标:学会关心和尊重患者, 具有爱伤观念。

1.3 教学的重点、难点

(1) 重点: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作用;特殊口腔护理的适用对象、操作注意事项。

(2) 难点:特殊口腔护理;擦洗口腔的顺序。

2 说教法

2.1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大专二年级学生, 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求知欲低, 但是动手能力强、思路灵活。所以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注重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采用角色扮演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2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点拨、分组讨论、情境教学、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说教材

对教材进行重组, 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将教材中“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及协助患者口腔清洁法”作为自学内容, 同时给出思考题。

4 说学法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1) 温故知新法: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获得新的领悟,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分析归纳法: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归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3)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活动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 说教学过程

在课程开始前, 准备口腔护理用物、多媒体课件、口腔护理教学片、p H试纸、口腔模型、模型人。这次课的课时安排共计两学时, 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

5.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3分钟)

在具体的情境中,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口腔溃疡的图片, 创设“学生面对口腔溃疡患者”的情境, 鼓励学生采取护理措施解决患者的口腔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得出具体的护理措施, 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5.2 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 (4分钟)

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健康人的口腔有细菌吗?一般情况下口腔细菌为什么不会引起口腔感染?如何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的作用是什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并派代表总结发言。

5.3 讲授点拨, 突出重点, 分解难点 (13分钟)

首先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漱口溶液联系起来, 设计直观系统的板书,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如下。

一、口腔护理的目的二、常用的漱口溶液

1.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

2.去除口臭———复方硼酸、1%~3%过氧化氢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在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漱口溶液?让学生拿出p H试纸, 通过实验了解口腔内的酸碱度, 从而得出结论:临床上根据口腔唾液p H值选择漱口溶液。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寻找事物之间联系的探究精神。

最后讲解特殊口腔护理的适用对象及口腔护理擦洗顺序。利用口腔模型与学生共同探讨擦洗顺序, 让学生明白按照顺序擦洗可避免遗漏。

5.4 操作演示, 加深记忆 (15分钟)

第一步展示临床病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患者, 女, 50岁, 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入院后给予氨苄青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两周。近日来患者精神极差, 食欲不振, 检查发现患者口唇干裂, 口腔黏膜干燥, 有一白色凝乳状斑块, 用棉签难以擦去, 有口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病例, 结合所学知识, 按照患者病情设计具体的口腔护理方案,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步教师扮演护士, 一名学生扮演患者, 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示教, 除了注重操作流程外, 还应重点展示护理操作用语及面部表情、肢体动作, 从细微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让学生在学中练,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规范的操作程序,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伤观念以及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第三步再次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讲解。

5.5 分组练习, 规范操作 (40分钟)

创设情境进行操作练习, 3人一组, 1人扮演护士, 1人扮演患者, 1人扮演患者家属, 教师巡视指导, 指出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使学生加深理解。为了让实践教学更生动, 可循环播放操作视频, 强化教学效果。

5.6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5分钟)

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并让学生搜集相关教辅和互联网资料, 巩固新知。

6 说教学效果

课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了解本班学生对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评价及学习收获, 采用无记名方式, 发放问卷154份, 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8.7%。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 学生对调查问卷的多数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护患沟通、关爱患者。但是在提高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以及分析问题能力方面持基本同意和否定态度的学生较多,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课程的安排造成学生学习操作技术前很少接触临床和患者, 由于缺乏临床实践, 对“患者”角色和“护士”角色以及“患者家属”角色理解深度不够,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增加见习和实习,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7 教学反思

护理学 篇9

结伴护理模式的优点:比整体护理更经济, 因为需要的注册护士数量减少;能鼓励注册护士对她 (他) 组员的培训;护士做护理专业性工作, 而其他组员做非专业性工作。

结伴护理模式的缺点:注册护士难以给组员委派工作;由于班次不同, 不能连续维持成对护理。

6、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PatientCentered Care)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又称以病人为焦点的护理 (Patient-Focused Care) , 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护理模式, 是随着医疗改革涌现出来的, 变医院、科室、员工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该护理模式的概念来自于不同专业人员、护理辅助人员及其他部门的人员组成一组为病人提供护理。其核心是从住院到出院过程中, 病人及其家属融入到医疗小组中与医疗组成员形成合作关系, 讨论所有治疗、护理计划;以病人为中心做护士交班报告、形成家庭协议等。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牵涉到各个部门和各个学科。以前与病人生理功能相关的护理诸如饮食指导、病人转运、病人的清洁, 呼吸功能的治疗及其它的一些治疗护理 (曾经是与护理无关的护理) , 现在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变成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模式的优点: (Advan-tages of the Patient-Centered Care Model)

(1) 为病人提供无缝隙的护理, 使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均提高; (2) 负责护士能为病人提供各种服务, 能确保病人得到连续的护理; (3)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护理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模式的缺点: (1) 需要重组医院的分工和创造新的文化, 要求各护理人员变以任务为中心的护理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2) 为了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需要, 医院需重组流程、改变职能;重新制定护士长、护士及护理辅助人员等的职责; (3) 由于各专业人员和多学科组合在一块, 可能出现新的矛盾, 需要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各种标准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优越性得到了广泛共识, 并且受到医疗机构的青睐, 负责护士作为这个病人的协调者, 有责任形成完整的团队, 使病人有权利做出自己的决定, 形成合作的氛围, 团队成员之间交流通畅。

三、远程护理 (Telehealth Nursing)

目前, 远程护理已经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为门诊病人提供护理的一种模式。护士使用电话与病人互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成本、方便病人, 越来越多地使用远程护理。

远程护理的途径包括:电话护理、网页、传真、电话护理实践等。远程护理设置一般应考虑护士的需要, 建立独立的远程护理服务机构、提供可使用的高科技设备, 例如提供视频设备相互交流、实施护理等。

远程护理护士的职责包括对病人甄别、咨询、监测和随访、预约等。远程护理可以把远程门诊和电话咨询中心结合在一块。使用标准或特定的规范来指导电话咨询人实施措施或选择就医方式。

目前远程护理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是护士跨区执业及执业范围、需要远程护理和医疗法律、医保覆盖等。美国护理协会将有关远程护理进行了规范。制订了远程护理的核心原则 (Core Principles On Telehealth 1998年) , 护理远程科技人员的从业要求 (1999年) 。

远程护理成功的基石是发展远程医疗规定 (Developing Telehealth Protocols:A Blueprint for success (ANA, 2001) 。美国门诊病人护理协会认为: (1) 强调利用各规定和规范系统地评估和满足病人的需要; (2) 根据病人的需要层次来满足病人; (3) 建立与病人或其家属的合作计划来促进病人的健康、加强预防疾病的健康教育, 对目前疾病的管理与协调; (4) 评估干预措施后的效果。

美国门诊病人协会也设立了一个核心课程来教育从事远程护理的护士, 该课程的内容包括远程护理护士的职责、顾客服务、沟通原则和技巧、相关法律与记录。任何从事远程护理的护士都必须学习该课程。

美国护士协会设立了护士远程护理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为从事远程护理的护士在远程护理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

四、个案管理 (Case Management)

1、个案管理的发展及分类 (Evolu-tion of Case Management)

个案管理是指护士为某病人在住院过程中提供全程护理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概念于70年代第一次由保险公司提出, 主要用于对严重灾难和疾病的费用的监督和控制。目前, 事实上每个主要的保险公司都有一个案管理项目来引导和管理经营性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从而为投保人服务。

上世纪80年代, 医疗机构意识到需要通过个案管理模式来管理病人的诊疗计划和住院日。1983年, 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诊断来得到保险返款, 即不是根据诊断相似的病人的实际费用如实际住院日和实际所接受的治疗来给予保险返款。这种由保险公司运作的个案管理为“外个案管理”。为了使诊治病人的成本降低, 医院亦不得不有效管理病人所接受的治疗并缩短病人的住院日, 这被称为“内个案管理”。

2、个案管理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ase Management)

护理个案管理是指把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采用系统的合作的方法为特定人群提供护理;护理个案经理实际参与到护理病人过程中来确认和选择服务来满足病人的医疗需要, 克服服务的不连贯性、降低成本、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个案管理既基于临床的指导也基于商业的需要, 其最基本的目的是满足病人的需要, 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 既经济而有效地实现病人的目标其它辅助医疗人员, 特别是社工, 作为个案管理的一个成员经常参与到个案管理中来。注册护士在个案管理中, 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是最有效的角色。

美国护理协会推荐从事个案经理人员的资质:硕士学历, 有着丰富、广泛的临床经验和管理技巧。

3、个案管理的组成部分 (Compo-nents of Case Management)

护士个案管理经理, 管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不为病人提供直接的护理, 其职责是确保评估、计划、实施, 与其他医疗团队合作使达到治疗病人的护理目标。个案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质量结果、降低治疗成本、协助病人得到联续的护理。个案管理的五个组成部分是: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和相互作用。例如:个案经理根据病人的疾病治疗需要为病人安排急症治疗护理、康复治疗护理, 为病人恢复健康时提供独立生活时的指导和协助。

4、个案研究 (Case Study)

通过下列个案研究来理解个案经理的功能。

58岁的Smith先生, 1年前被诊断患肺癌, 目前由于多个并发症在内科治疗中心住院3周。注册护士Debra是Smith的个案经理, Debra与医生、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其他医疗辅助人员合作, 争取病人能尽快达到出院标准节约成本的计划。Debra对病人进行了全面健康评估, 熟悉了病人目前的健康状况, 能对病人支持的系统。医疗组成成员、病人、家属均同意, 目前病人的病情进展, 因此围绕病人的治疗护理应该是临终治疗护理, 这个阶段镇痛治疗尤为重要。Smith很想回家, Debra也意识到其家庭成员需要情感的支持。

与Smith投保公司联系后了解到, 其保险公司保条规定不提供家庭治疗、临终关怀护理的费用, 而只提供在医院的非急诊的费用。Smith有强烈回家的愿望, 而其妻子及已成年的女儿愿意在家照顾他;家属需要情感支持, 和有效应对终末照顾的支持。

根据Smith很想回家, 家里有人照顾他的事实, Debra计算了Smith在家需要的所有费用 (如:病床、病旁便椅、氧气、轮椅、临终关怀对疼痛的控制等费用) 比住在医院的费用相对便宜, Debra成功说服保险公司为病人Smith提供回家的护理费用。

个案经理Debra的下一个职责是协调办理Smith居家时的一些护理工作, 包括临终关怀和医疗设备。Smith回家的护理计划由医疗团队做出, 由主管医生同意。接着Debra联系提供家庭护理的医疗机构确保Smith在家能得到不间断的护理。

通过个案管理, Smith及其家人能够如愿回家, 并且能得到持续的流畅的护理。

4、个案管理与其它护理模式的联系 (Case Management Related to Other Nursing Case Delivery Models)

个案管理只是对直接护理的一个补充, 而不能代替直接护理。例如个案管理可能与医疗团队一道为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提供个案管理, 并不是每一个病人都需要个案管理的。个案管理更适合于严重疾病、慢性病、外伤、长期的、高成本费用的病例。

五、护理模式的选择 (Choosing a Nursing Case Delivery Model)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医疗结构的组织机构、护理特点来选择护理模式。

急诊部门通常使用功能制护理有利于有效地评价和立即给予患者治疗。小组护理通常应用于内外科, 而完全病人护理通常应用于含有重症病人的护理单元。事实上调查26所医院的50%员工表示同时使用2~3种护理模式, 甚至在一个班上使用多种护理模式护理病人。

对于一些为病人提供长期护理的医疗单元如康复中心、老人院、临终关怀病房等, 为了使运转经济有效;对于病人的日常护理使用功能制护理的方式, 而对病人的持续评估和护理计划使用整体护理。

非住院医疗设施如日间门诊、化疗、日间分娩、日间透析中心、健康诊所、医生诊所等相对大医院经济快捷。应用于这些医疗场所的护理模式也不尽相同, 通常采用分工明确, 便于提供治疗的护理模式。远程护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为门诊病人提供服务的一种护理模式。

家庭护理医疗机构通常使用整体护理。负责家庭护理的护士虽说不提供24小时的护理, 但要对所管病人护理负责, 确保其它医疗辅助医疗成员为病人提供适时服务。通常此时的注册护士也是病人的个案经理。

对于每一个护理单元来说, 护士有责任仔细评估所使用的护理模式能否确保安全、有效、相对经济,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护理模式: (1) 追求最好的护理目标、最经济的方式; (2) 病人及家属是否对提供的护理满意; (3) 护士、医生及其它医疗辅助成员是否认为给予的治疗护理安全而保证质量; (4) 这种护理模式成员之间沟通是否有效。

在制定护理模式时, 医疗机构应考虑以下因素: (1) 护士所接受教育及其临床经验;可用的专家资源;技术水平;病人健康教育的需要;症状的管理;完成给药;可用的支持系统。

以下是怎样选择护理模式的实例:

对于新护士多的科室, 护理模式选择应该注重能带教和专家支持。对于肿瘤病人或终末期的肾透析病人所需的护理模式是:能为病人提供广泛资源来用于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做好出院计划。对于病人住院时间非常短的护理单元, 护理模式的选择应该是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支持, 因为这些家属可能为病人提供复杂的护理。

护理学 篇10

药理学内容繁多、复杂, 理论抽象枯燥, 学生难学难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兴趣,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填鸭式”输灌过分强调对书本知识的记忆, 其结果是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 实践动手能力低下, 不能适应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1]。为了提高护理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笔者对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如下。

1 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和特定的情况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能将药理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2]。

导入的案例应为典型病例, 如讲β受体阻断剂不良反应中的反跳现象时, 可引入心绞痛患者长期服用普萘洛尔, 在家自行停药导致死亡的病例。这样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护理的重要性, 为以后临床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导入也应把握好时机, 课前导入的病例应选择简单的案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和课后, 学生对药理知识有一定了解后, 导入的案例就应相对复杂一些, 这样可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提高临床应用能力。

对护理专业学生在选择案例时还应适当地选用处方案例, 让学生对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 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效果。

2 归类法及比较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知识内容繁多, 若单个记忆药物会增大记忆的难度, 而且临床用药也日新月异, 课堂上不可能把每个临床用药都讲到。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自学的能力, 药理学都是把具有相同作用的药物归为一类, 所以遇到某一药物时首先应想到其是哪一类药物, 归类后, 这一类药物所具有的共同作用其一般都有。再在同类药物中采用比较法, 比较与代表药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可减少记忆的数量和难度, 也能更好地理解药物, 遇到没见过的药也不会束手无策。

除了同类药物之间采用比较法, 在不同类药物之间也可采用比较法。如氯丙嗪和阿司匹林都对体温有影响, 应比较两者对体温的影响有何不同?这样就能区分开两者的临床应用, 不至于用错药。

3 多媒体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药理学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更形象, 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利尿药时可制做尿液形成的动画, 这样使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利尿药作用的部位, 作用机制。同时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复习或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减轻教师的体力劳动, 又容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还可以通过网络参考借鉴同行的教案, 与同行之间相互交流, 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4 教师的临床实践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师大部分长期脱离临床, 对疾病及临床药物治疗的现状和进展缺乏深入的了解;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时, 其授课内容常与临床脱节, 或知识点落后, 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深度及新颖性不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药理学教师也应定期到临床相应的科室学习, 通过跟随查房、参加病案讨论和临床教学, 进一步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殊病例的用药资料及用药后不良反应, 了解医药界的最新动态和进展[1]。将临床实践学到的知识再融入课堂, 可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的质量。

5 护理程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但要熟悉基础药理学知识, 还要了解如何注意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 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事故的发生, 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 引入护理程序, 让学生将药理知识与以后的护理工作有机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可结合案例教学法,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 制定合理的用药护理程序 (包括用药前、用药中及用药后) 。

总之, 要提高护理专业中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应从多方面入手, 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五三, 杨解人.促进药理学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 12 (5) :471-473.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体会 篇11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体会    教学改革

妇产科护理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妇产科护理学研究女性在生命各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能及时、准确地对女性的健康问题作出判断,为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1]。因此,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工作中应培养出适合临床护理需要的专业知识过硬、护理技术精湛、临床思维清晰、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笔者从事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工作多年,现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工作作一回顾。

1.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体会

1.1教师必须强化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

现阶段的临床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扎实掌握相关医学专业知识,还需对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知识都有涉及。与此同时,这些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以敏锐的洞察力捕获学科前沿信息,并时刻关注临床新指南、新技术的应用等,与时俱进地及时整理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1.2学生学习妇产科护理学必须有充分的前期知识积累。

护理本科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一个学期开展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此时的学生已具备医学基础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相关知识都已大部分掌握。比如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部分,要求学生能对以前学习的解剖学、生理学重新温故知新,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女性的独特解剖生理等方能得心应手。学生在学习产科、妇科的常见病种时,更需运用健康评估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知识要点,因此要求学生在基础课程的学习期间就要一步步稳扎稳打地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总是环环相扣,不容半点懈怠。

1.3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环节中占有一定比例。

在大力鼓励开展不同形式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块在目前依旧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课堂教学依旧是教学环节中较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妇产科护理的启蒙者,通过教师认真讲授,学生可以知晓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临床运用规律,明确课程的核心内容,避免在以后的自主性学习中走过多的弯路。

1.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令教学事半功倍。

通过历年教学观察,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教师借助实物、图像、视频,开展形象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声形并俱的妇产科标本、图像、视频使学生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强化了记忆效果。如观看正常分娩、剖宫产手术等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分娩的经过,提高感性认识,有利于课题教学的开展,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特点,也可以使学习达到直观、生动、灵活的效果,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1.5重视实训教学。

妇产科学是一门对实际动手、动脑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实训教学正是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重要环节,通过有目的的实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模拟真实临床实境中深层次地理解理论知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理论课学习的内容,开设相应的实验和实训项目,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内容包括:产前检查、产程观察、异常产褥的临床表现、产科常见手术配合、妇科常见疾病见习、病例分析等。

1.6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课后及时复习,不断总结消化,强化基础记忆。知识的牢固记忆及掌握,仅靠听课时间是不够的。每次课后必须花费一定时间,结合教材、笔记,课后不断反复强化复习,学会主动归纳,总结要点。妇产科的知识其实非常有意思,和学生自己及其身边的人息息相关,所以,在上课饶有兴趣的基础之上认真巩固复习,一定能收获颇多,从而不断反思,触类旁通,系统掌握。推荐学生做一些配套习题,这样不仅可以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更有利于系统掌握所学内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带到课堂上和教师及其他同学一起分析讨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1.7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临床指南也在不断更新。由于课时有限,教材内容有限,仅靠课堂时间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肯定不能满足以后临床工作及研究需求,因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反思批判精神,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以安全、有效、合理地护理患者为追求。积极参加妇产科实验及创新课题研究,努力培养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的意识,并从中磨砺学习者的科学精神。

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1适度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掌握学习技巧,令事半而功倍。除了总论的内容,各论的体系非常相似,不外乎概述、护理评估,常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这几个环节,因此,学生在学习各论常见病种的过程中,就按照这个体系记忆掌握。一些学生认为,护生不是医学生,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发病机制不需要学习,其实不然,只有切实理解发病的原因、机制,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临床表现,才能理解为何要这样治疗护理。因此,虽然教学大纲并未对发病机制有过多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应该理清思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2积极开展高仿真模拟训练。

实践性教学是妇产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仿真模拟教学可以解决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与学生人数较多之间的矛盾,可以提供类似临床真实场景给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本校护理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妇产科护理模拟实验区除设有产床、婴儿辐射保暖台、抢救车、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中央供氧、负压吸引系统、呼吸机、输液泵等常规设备之外,还配有SimMom综合模拟人,以及配套设置了设备控制室、多媒体同步示教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采用SimMom综合模拟人系统的高仿真训练。高仿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工作中行之有效,备受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每个班级开展模拟教学的课时数偏少,如若在今后的实践课时中多增加高仿真模拟的次数,势必增强教学效果。此外,教师需要设计并积累不同案例,尽可能模仿出真实的复杂的临床环境,同时,努力探索更适宜的教学方案,切实强化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2.3确立更合适的评价体系。

学生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定体系。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2]。其构成包括学情分析、学生作业、各种测验、课堂讨论、实践成绩、PBL评价成绩、病例讨论等,记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终结性评价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结语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最主要的临床课程之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创新教学方法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途径,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是激励教与学的根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高素质的妇产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单伟颖.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第1版).

护理学 篇12

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切实培养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高职护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将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 重视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中已习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广泛存在, 贯穿于知识、技能、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1]。

1.1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 高职学生的教学目标不能与普通高等学生相同, 应注重突出技能培养目标。由于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 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的网络结构[2]。因此, 某一单元后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来考虑。同时,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和具体, 不能笼统和含蓄, 应让学生能确切地把握其涵义, 以发挥其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

1.2 科学的精选教学内容, 妥善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确立高职学生培训的教学目标及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 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材料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 教学内容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更新。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时数少, 教材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而不能过分依赖于它, 照本宣科, 教师要把握教材, 适当增删内容。

1.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同样的内容组织编排得好, 迁移的作用就好, 教学就省时省力。因此, 安排教学材料要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有了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作用, 就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学习顺序的安排, 也包括微观方面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的设计。首先, 要把这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 作为教学的主干, 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 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 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 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 以达综合贯通的目的。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 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 消除学生认知的矛盾。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下, 利用一定的诱因, 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 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具体介绍如下。

2.1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 关键在于创设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 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情境。首先, 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生”。具体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 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 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 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如在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实验课上, 教师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开展实验, 每组针对实验中发生的情况, 随时调整实验方案并要学生自己说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控制作业难度, 恰当调控动机激起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柯森和多的森认为,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由此可知, 教师在教学时, 要因材施教, 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 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 因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 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2.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 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实际上表扬和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在每一堂上课前或在讲授过程中, 及时、恰当地对某些学生进行表扬, 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利用争强好胜心理, 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大学生争强好胜, 他们希望自己比别人强, 自己能胜过别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 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如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式”的学习讨论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 每小组4人或5人, 都是“捆绑式”合作关系, 进行病例讨论、资料查新、发言陈述等活动,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可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 后进变先进, 团结友爱向前进;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骄傲情绪和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2.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 特别是护理技术操作性实践课, 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 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一贯表现, 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即使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 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 归因于主观努力方面均是有利的。

3 基于循证护理,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证护理 (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 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 指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将科研结论与病人需求相结合, 依据当时的临床环境及个人经验, 最后做出护理决策, 为病人提供最适合的个性化卫生保健服务[3]。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4]。作为高校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并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会护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使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生教育[5]。在临床护理的课堂中引入循证护理的教学, 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所需学时数较多, 因此,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每学期选出2个或3个题目, 由学生在课后先准备资料, 要言之有据。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解决的活动之中, 这样, 势必要注意创设一个接纳意见的氛围, 鼓励并协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数量越多越好。这样, 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而利用实证指导实践, 使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通过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查询, 使学生了解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途径, 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通过以上3方面的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 并在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方面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学习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68.

[2]李山川.大学教育心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231-232.

[3]Haynes RB, Devereaux PJ, Guyatt GH.Clinical expertise in the ear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nd patient choice[J].ACP J Club, 2002, 136 (2) :11-14.

[4]桂影.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9A) :2435-2436.

上一篇: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课下一篇:丘疹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