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史

2024-09-16

护理学史(精选12篇)

护理学史 篇1

过去物理教育通常被看作是教授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 与德育似乎不相关, 其实不然。按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中学科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培养具有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精确性、客观性、实践性的特点, 自有其严密的理论体系, 可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物理学本身历史悠久, 在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有很多可作德育的素材。

12-15岁的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 他们半成熟、半幼稚, 一般求知欲十分旺盛, 好奇心强, 想象力丰富而奇特, 对神秘的现象迫不及待地希望了解一二。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适时穿插讲述生动的物理学史, 如重大发现发明的历史、物理学家的典型事例等, 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亦可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持之以恒、大胆创新等优秀品质,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大有裨益。笔者从自己的教学中总结了几点物理学史对德育的作用。

一、用物理发展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 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实际上根据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主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17世纪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我国历史上记载了大量的物理科学知识, 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级物理, 开篇部分向学生介绍了大量的物理知识, 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机, 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宣传我国古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可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当然也应该把我国目前的整体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展示给学生, 以激发他们为国争光的雄心斗志。

比如课本中介绍了生于公元前287年的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力学中的成就。而我国成书于春秋时期 (公元前700至400年) 末年的作品《考工记》一书中就有了关于惯性的记载、滚动摩擦的论述、论箭的飞行与保持稳定, 还记述了有关力的测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科学知识。战国时代以墨翟 (公元前490至403年) 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墨经》, 也对力学现象进行了概括, 介绍过斜面、滑轮及其应用。中国在力学上的发展就文字记载方面来说比西方早了100多年。再比如课本中有关于风洞的介绍, 风洞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基础研究的水平, “神舟”飞船、返回舱、逃逸塔等大量模型在风洞中经历了数千次的气动试验, 才迎来中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刻。中国的风洞水平曾让欧洲代表团极度震惊!但是我国目前的民用航空飞机却要依赖进口, 用最便宜的劳动力做出1亿双鞋子, 才够换回一架波音747,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任重道远。

二、用物理学家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

物理学具有极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纵观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中外科学家, 在他们发现新规律、发明新技术的过程中无不经历了巨大的艰辛甚至磨难, 这需要许多可贵的品质。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可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轶事、成功经验, 让学生懂得物理学中每一项成就的获得, 都与物理学家们的个性素质密切相关, 同样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生活上的成功也需要具备优秀的品质。

1. 全力以赴, 勤奋不怠。

物理学家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取得斐然的成就, 主要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勉, 忘我工作。

在电学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 之所以用他的名字做单位就是因为他所做的研究, 属于科学史上曾经作过的最卓越的工作之列。安培十分勤奋, 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索。有一次, 他在街上边走边思考, 突然想出了一个电学算式, 急着想把式子列出来, 正巧前面停着一辆马车, 他就把马车的车厢当黑板, 马车走他也走, 马车越走越快, 直到追不上马车时, 他才停下来, 这时街上许多人都已经被他的这种失常行为逗得前仰后合了。

在电路中我们经常要用到灯泡, 其发明者爱迪生曾被人们称为“妖魔”。据不完全统计, 自从他发明第一台自动数票机的一八六九年至一九一〇年, 他一共获得一千三百二十八种发明专利权, 即在此时期, 每十一天他就有一个发明。正因为这样, 他才被人们称为“妖魔”。可是, 这个“妖魔”人物的真正魔力究竟出自哪里呢?他自己这样说:“一分灵感, 九十九分汗水。”顽强的毅力、惊人的勤奋正是他真正的“魔力”所在。

2. 百折不挠, 持之以恒。

法国启蒙思想家布封曾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 无数物理学家正是因为有毫不动摇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才驶向了智慧大海的彼岸, 登上了物理学的高峰。

这方面有很多事例可以介绍。爱迪生为了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做了1000多种不同的试验, 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次。他的试验笔记多达二百多本, 共计四万余页。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 他才头枕两三本书, 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 每次只半小时。先后经过了三年的时间, 才找到合适的材料。在这以后爱迪生开始研制碱性蓄电池, 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 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 记录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 方才达到目的。

在“电能的获得”的教学中, 可以介绍法拉第经历10多年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下克拉顿的故事这样的反面例子, 使学生产生心理反差, 会对他们产生震撼。瑞士物理学家克拉顿是与法拉第同时代的科学家,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也进行过电磁感应的实验, 但克拉顿的实验失败了。其实克拉顿的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问题是方法不得当, 如果他能够把实验多进行几次, 再完善一下实验方法, 那么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就会是他, 而不是法拉第。

荀子的《劝学》中有言: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再聪明的人要获得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任何人只要锲而不舍, 则金石可镂。

3. 追求真理, 勇于献身。

科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改造自然, 造福人类, 但科学更崇高的使命在于对真理的追求, 使人类对真理的沉思更完美。哥白尼说过, 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 很多物理学家为了追求真理不惜献身。

伽利略因坚持“日心说”被判终身监禁。他明知道他的同胞布鲁诺曾因宣传“日心说”被作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仍然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监禁其间他仍未停止工作。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 在雷雨天用风筝把闪电导了下来, 成功阐述了电的本质。而另一位叫利赫曼的俄罗斯科学家则在研究雷电的实验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 就渴望真实, 探求真知, 爱因斯坦把追求科学真理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应该代代相承

4. 不随权威, 大胆创新。

物理学的理论是在持续的斗争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物理学的发展史中充满着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旧理论和新观念的激烈斗争。很多物理学家正是因为具有怀疑精神, 敢于向权威挑战, 敢于同束缚科学发展的传统观念决裂, 提出新思想、新见解, 才取得突破性成就, 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在伽利略之前,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 力是维持物理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但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一直被当作圣经来讲述, 没有任何人敢去怀疑它。直到16世纪伽利略提出反对, 后来笛卡儿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 最后由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大气压的测定也是充满了曲折。当时学术界对空气是否有重量和真空是否可能存在的问题还认识不清, 主要是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 认为“世间万物之中除了火和空气以外均有各自的重量。”并坚持自然界“害怕真空”的说法。但伽利略对此说法表示怀疑, 他曾发现, 抽水机在工作时, 不能把水抽到10米以上的高度, 他认为这一现象只能归结为水柱受不了它本身重量之故, 再找不到其它合理的解释。托里拆利赞同伽利略的观点, 并在总结前人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实现了真空, 验证了空气有重量的事实, 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当今时代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 只有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人都不是全知全觉的, 即便是权威也难免出错。用物理学家的故事告诉学生:许多重大发现、重大发明, 往往都是小人物做出的, 他们当时人微言轻, 但不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富有怀疑精神、求实精神, 任何人具有这样的品质并能勤奋刻苦、坚韧不拔也会做出新发现、新成就。

5. 互助协作, 共同发展。

物理学中许多重大的成就, 是不少科学家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取得的, 协作精神是对独创精神的有益补充。科学家之间的书信往来、相互讨论对科学理论的建立和科学事实的发现有很大的帮助。现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 集体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如今科技资源的配置、科技成果的评价和应用、科技合作与交流都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 单个科学家的独立研究正在让位于网络化、全球化的协作研究。不仅仅是科学研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大量的工作也已无法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就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 可以运用物理学家的典型事例, 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就凝聚了多位物理学家的研究心血。如电磁场的研究过程, 当时法拉第长于实验研究, 麦克斯韦擅长理论概括。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上, 运用数学知识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 奠定了电磁场理论的基础。如“神舟”飞船升空, 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协作。综上所述, 在物理教学中, 结合物理学史中大量的德育素材, 将德育内容隐性地穿插于课堂教学内容与过程中, 使学生在学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曾进行过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 八成学生承认上课走神,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要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困难, 正面教育讲大道理又会引起学生反感。在物理教学中适时穿插物理小故事, 是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品质的良策之一。

护理学史 篇2

1、为什么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是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这句话是出自德国艾宾浩斯之口,他的意思是说,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9世纪下半期,心理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属于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此时期是科学心理学在哲学内的起源,具体发展包括: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古希腊奴隶社会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中世纪神学中的官能心理学思想,文艺复兴与近代资产阶级的心理学思想。当时心理学是附属于哲学的襁褓的,在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时候,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关于心理现象的思想、观点也已有很多,所以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为时较短,19世纪至今是科学心理学时期,该时期是科学心理学在自然科学内的起源,包括神经心理学的发展,颅相学和脑机能定位,感觉生理学,人差方程式,心理物理学。在心理学界大家公认的心理学独立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物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因此,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即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历史也才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心理学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艾宾浩斯的观点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观。这种史观认为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新心理学”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在此之前有心理学的存在,但是却没有作为科学的心理学。2、19世纪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创立有什么影响与贡献? 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一些生理学家用物理法和化学法,来解释一些低层次的心理过程。如感觉、反射和运动控制。(1)“贝尔—马戎第定律”:构成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中,电流会向脊椎和大脑的方向传导;而在运动神经中,电流则从大脑和脊椎向肌肉和器官的方向流动。这就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也称“贝尔—马戎第定律”。这个定律的发现为神经的单向传导、感官神经的特殊能说和反射弧概念的理解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伽伐尼在蛙电效应中发现生物电,奠定了现代生物电化学的基础(3)赫尔姆霍茨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率进行了测量,虽然并没有考虑对心理学的影响,但后来被用于心理活动和反应时间的测量研究。(4)缪勒的神经特殊能说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他指出,每种感觉系统的神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或能,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性质,而是由神经诱导出来的特殊状态,是关于神经自身的性质或形态的知识。

3、什么是白板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思想?(经验主义哲学)洛克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出发,坚持经验是人的心理和一切知识的来源,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和提出他自己的心灵的“白板说”。他把人的心灵比作一块白板,一切知识观念都是来自后天获得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有两种:一是外界物体的真实反映如物体的体积、形状、运动和静止等,他们是物体的肖像。另一类感觉观念并不是物体本身的东西,如颜色、声音、味道和疼痛等是我们心中的感觉能力。

第二章

4、实验内省法(作者、理论基础)概念:把被试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传统的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理论基础:与客观地研究间接经验相比,描述直接经验要困难得多。间接经验可以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间接经验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可以得到系统的操纵和控制,结果也可以得到评估。冯特用实验内省法的技术研究意识过程,不限于自我报告,还涉及客观的测量包括反应时间和语词联想。规则:一是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二是被试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和干扰;三是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四是经常交换刺激条件,例如减少或增加刺激,或者改变刺激的强度,以便被试把刺激和自身的心理过程分离开,从而对心理内容产生一个普遍的描述。

5、意动、策动心理学,早期德国心理学无意象思维

第三章

6、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一般特征,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区别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一般特征:①反对意识元素的琐碎分析②其任务时理解意识或心理的一般功能③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④研究范围比较广泛⑤方法范围比较广泛⑥意识与行为都是研究对象⑦更关注个体差异⑧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以生物进化观点解释意识和行为的产生

▲区别:①构造主义研究意义的内容并用分析的元素来描述这些经验内容,把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机能主义研究意识内容怎样进行和为什么进行,并在适应的生物学过程中研究它们,推崇詹姆士的实证主义哲学。②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不讲心理的意义与功能。机能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需要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功利和实用主义。③构造主义认为这些简单和复杂的心理过程与神经系统发生的过程相平行或以神经系统的过程为条件,更重视心理因素分析。机能心理学力图把心理理解为生理过程,而且研究整个心身功能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整个关系,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7、达尔文对心理学的贡献,由进化论引出的问题(复衍说)

贡献:第一,达尔文的进化论把心理看作是生物进化赋予人的一种机能,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二,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从动物到人类心理进化与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直接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开展。第三,达尔文的进化论将个体差异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促进了儿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以及个体差异心理学的研究。总之,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仅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灵魂”和“精髓”,而且直接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学科分化,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今天,又有一些当代心理学家选择进化论,将其作为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霸权地位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复衍说: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霍尔提出复演说,即人类个体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是对人类自原始到现代的整个进化过程的重演。复演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对“未成熟期”,一方面可以从“尚未成人”的意义上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带有沿着某些方向发展的心理倾向的可塑时期。而教育的意义正在于利用这一可塑时期来促进人的心理的正常发展。他认为①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时期②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③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④成年后身心成熟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

8、早期的心理测验运动(智商、高尔顿词汇联想测验、问卷)智商:斯特恩认为,儿童的心理年龄是由他所通过的智力测验上的那些题目的年龄段所决定的,而用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就会得到了一个智力商数。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又在斯特恩研究的基础上,将智力商数乘以100,以便去掉小数点,并将“智力商数”简化为“智商”(IQ),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智商”概念。高尔顿的词汇联想测验:高尔顿以自己为被试,用定量方法研究联想过程。他列了一张写有75个字的表,设计了一个精密的弹簧计时器。实验中,他每次看到一个词,就记录下自己产生联想所需要的时间。他发现,有时联想到的是一个词,有时则可能是一个画面或表象,而联想的内容则大多与童年、少年时期的经历相关。

自我问卷:高尔顿采用调查法对“心理意象”进行了研究,这也是调查表最早在心理学中的广泛使用。高尔顿要求被试就自己的某一具体意象加以判断:意象的明亮度——表象暗淡抑或明亮;意象的清晰度——是否表象中所有东西都能清晰分辨;意象的色彩——表象中各种东西的色彩是否明晰、自然。结果发现心理意象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以视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听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肌肉运动觉意象为主。

数学统计方法:他使用“相关”和“回归”两个概念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互相关系。现在心理统计学常用的相关、回归等概念均出自高尔顿的这一统计方法。

第四章

(3)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联系与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性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习得行为最初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刺激出现,也许有刺激但不明显,也许纯粹是一种自发行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它们的不同点在于: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4)早期的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研究对象上,华生主张摈弃主观意识而主张研究客观行为。华生指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其构成单位总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他把反应分为外显的习惯反应、内隐的习惯反映、外显的遗传反应和内隐的遗传反应。他强调心理学研究的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在研究方法上,华生反对使用内省法而主张采用客观法,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发、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他强调个体的行为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决定的,强调后天学习对人的影响,尤其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决定意义,主张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本能论)情绪论(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原是情绪模式表现为恐惧、愤怒和爱)、四维论认为思维和言语一样)、人格论 新行为主义

①托尔曼把行为分为分子行为和整体行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整体行为而不是分子行为。

②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中介变量是指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因外在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P227)在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还有中介变量,S—O—R,中间变量O在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活动。提出三种主要的范畴:需要系统,指有机体当时的生理需要或内驱力情况;信念价值空间和行为空间。③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学习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种“符号格式塔”模式或叫“认知地图”,从而达到对整个情境的认知。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期待、认知地图和潜伏学习。(5)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学习和行为主义或机能主义之间的区别 格式塔: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研究实验,在学习理论上提出了顿悟说,把这种“突然的顿悟”叫做理解力,定义它为“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一个完整解决办法”,这种学习称为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不同。试误学习的障碍不是动物所能观察到的,以致他们只能进行盲目尝试。顿悟学习则是动物领会情境的关系而获得成功。在苛勒看来,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的关系。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思维是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机能主义:以桑代克为代表,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既是尝试错误的过程,也是“选择”与“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动物的本能。在饿猫实验中,猫感受到饥饿的刺激和迷笼的束缚,本能行为被激发,表现出一套抓、挤等动作。作为成功的经验,其中的一种动作被选择出来,与情境形成稳固得分联结,以后当面临同样的情境时,再次使用这一联结解决问题,同一联结被使用的次数越多,联结也越稳定。桑代克承认人类的学习要比动物的学习复杂,但他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基于本能的,当学习者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学习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从多种可能的本能反中,选择一个与情境进行联结,联结的形成意味着学习过程的完成。他还发现学习过程具有渐进性。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规律即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律。桑代克强调反应结果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行为主义强化论的形成。

第五章

(6)格式塔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发展有何贡献 ①运用实验结果反对元素主义心理

格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一点是对构造主义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批判。认为构造心理学用内省把人的心理还原为分子、原子是人为的,不能揭示心理的任何东西。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整体的观点,重视部分之间动的联系,具有辩证法的因素,这对克服元素主义的机械观点是由一定的贡献的。

②促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的组织来代替元素的分析,这一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的几个著名的代表人物也都主张研究对象的整体体验和描述,主张心理学应是存在分析的心理学,这些都表明了格式塔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在影响。

③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与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心理的内部机制,强调从整体上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进行模拟。其次是对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如知觉心理学等 ④奠定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的基础 场的思想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引入心理学的,这一思想后来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立都以此为出发点。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卓有成效的实验现象学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此外,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中,也许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意义和思想恢复到了学习之中。(7)勒温拓扑心理学有关行为的公式 勒温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是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勒温的心理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他提出的行为公式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这行为,f是指函数关系,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是指全部的环境。用文字来解释额话,就是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人对同一的环境条件或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如果情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对同一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提出:心理环境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这些事实由三部分组成: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准概念事实(一个人在行为时他当时思想上的某事物的概念,这一概念可能与客观现实中事物的真正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勒温将人与环境描述为生活空间。这个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第六章 精神分析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基于本能和潜意识的研究,弗在晚期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学说。本我是潜意识的,是人的心理经验中最原始的那部分,包括了与生俱来的所有遗传素质,与客观事实没有直接的接触,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格中的执行机构,常被外部世界、本我、超我威胁,它根据外部的需要来活动,执行超我的任务又要费尽大部分能量压抑和控制本我,说服本我服从显示原则。超我则是良心和自我的结合,是最高的监督和惩罚机构。可用于调解本我和自我的冲突所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弗指出,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相对的平衡状态,那么可以说儿童完成了他的社会化。

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那些方面体现出来人本主义色彩? 个体心理学:所谓“个体”,并不是指个人主义或自我中心,而是强调人的社会情感和一体性,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只有通过对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才能理解个体。①运用创造性自我的概念方面

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遗传影响的简单的消极地接受者。相反,每个人都自由地作用与这些影响,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组合起来。我们在前面看到,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经过补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但另一些人却形成了自卑情结,一事无成。在阿德勒看来,差别在于选择。因而,遗传和环境只是提供了创造性自我塑造人格的原材料。用阿德勒的话说,遗传和环境仅仅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创造‟的方式用于建造生活态度的砖块而已。正是他应用砖块的的独特方式------或者换言之,正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②社会兴趣概念及早期教育方面 在个体心理学中,社会兴趣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产生情感和自居作用的一种人类固有的潜能。对于每个人而言,生活的最初任务本质上要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兴趣的获得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早期儿童教育方面,阿德勒认为,儿童把自己与母亲连结起来,给予自卑感与追求卓越,要培养儿童的自信与向上意志,而人本主义也主张要把孩子作为一个需要尊重的人来对待,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应当能与之进行真诚、积极的对话,达到移情性理解。

③社会生活方面、人的本性方面 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无论是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罗杰斯基于尊重、真诚、悦纳的“完人”教育观,都从人性的角度启示我们重新审视儿童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以及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问题。

16、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有什么区别?(1)否定力比多或性地重要性而取代为社会因素(2)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1)大多强调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变化中所起的作用(2)有些人对整个一生中的人格发展进行了考察(3)对人类的认识持乐观主义态度(4)重视自我的积极功能

(5)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出生次序、原始意象等(6)架起了与后来的人格理论之间的桥梁

1,性本能是新精神分析他们纷纷扬弃的第一个概念,新精神分析多侧重于人格中的文化因素,后期到美国的学者也发现了欧美文化间的差异性。

2,自身(self)与自我(ego)不同,自我是个应付于本我和超我间的弱小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潜意识,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大多将自身视为一个强大的自主的整体,可面对现实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负责。

3,传统精神分析在基调上强调本性,潜意识也很多都是物理性无序的冲动,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将人的自我视为是积极、正面和发展着的。

第七章 人本主义

1、罗杰斯的中心疗法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创立来访者的中心疗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罗杰斯的治疗观源于他对人性的积极假设,即人性具有积极向上的、自我实现的潜力。治疗者的任务在于创设一种温暖、友谊、令人可以接受的气氛,以使来访者提高对你被尊重的体验。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是达到人格的成长,具体表现为: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我整合与自尊、对生活方式感到满意及变成一个机能完成者。

罗杰斯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关键在于治疗态度和治疗气氛。在他看来,成功的治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真诚一致。真诚既会消除沟通上的障碍,又会使来访者坦率的表露自己,建立真正良好地治疗关系。

第二,无条件积极关注。指治疗者对来访者表示真诚或深切的关心、尊重和接纳。来访者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治疗者对来访者表现出无条件的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者完全认可来访者的行为,而是通过无条件接受达到深层治疗。

第三,同情性理解或同理心。指治疗者深入的了解和设身处地的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治疗者应该敏感的倾听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来访者当时的心境、痛苦、恐惧等情绪,帮助和鼓励他更充分的、自由的加以宣泄,表露其隐藏在内心的郁结,即可认识自己问题的所在,又可使自己的人格和行为发生良性的变化。

评价:贡献:1 首创“来访者中心治疗”,并将其发展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2 将其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推广到教育领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批判: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的方法论之上的,存在主义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突出人的“绝对自由”,以及现象学将主观意识及其产物等同于事物的本质的唯心主义倾向,在罗杰斯的观点中都有所反应。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从总体上 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种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因缺乏而产生,故又称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类最需要时不受本能所支配的。

马斯洛的七层次需要理论:

一、生理需要,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二、安全需要,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安全感,否则就会引起威胁和恐惧感。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会产生良好地归属感,否则便会引起强烈的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感觉。

四、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信,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成就,否则就会引起自卑感。软弱感和无能感。

五、认知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的精神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六、审美的需要,有强烈审美需要的人,都希望有一个令人愉悦、舒适、美观的环境,若不能得到满足,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他们的活动起不良的影响作用。

七、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时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一般来说,当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能出现。此外,基本需要时分层次的,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时逐级上升的。还指出,各层次需要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第八章

18、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维列鲁三个人)

19、最近发展区 概念: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儿童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论述题

1、从历史角度看,一种人物决定论,一种是时代精神,你持什么看法,用所学的知识怎样支持你的看法?

人物决定论认为历史是“伟人”创造的。如果没有达尔文,就没有进化论;没有弗洛伊德,就不会有精神分析;没有华生,就不会有行为主义的出现。总之,历史是伟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天才而创造的,没有这些伟人,历史就要改写。以这种观点写出的历史强调的是杰出的科学家所做出的研究和贡献,这些科学家以天才般的智慧揭示世界的奥秘。

从表面上看,人物决定论似乎是很清楚的。科学是那些有智慧的、创造性的和富有能量的科学家的工作。他们个人可以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他们的研究改变了时代,改变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影响力随后的科学家。总之,他们改变了历史。

但是,人物决定论足以解释科学或社会的全部发展吗?心理学的发展可以验证人物决定论的观点吗?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的贡献常常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被忽视或受到压制,只是到了很久以后才得到承认。这时就必须企求时代精神来做出解释。因此,一种发现通常要等待他的时代。这意味着时代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氛围决定着某一观念的接受和拒绝,决定 他是受到赞扬还是遭到讽刺。所以,更多的心理学家主张时代精神说,认为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氛围、政治经济的特征决定了伟人能不能出现,决定了这些伟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那些被称之为伟人的心理学家仅仅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如果没有时代精神的支持,在接触的天才人物也会被历史埋没。但是,任务决定论和时代精神说并不一定非此即彼。两者并不一定是对立和不可调和的。组成心理学史的人物和事件可能是伟人的天才贡献和时代需要共同作用的产物。所以,我们主张两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分析人物的贡献和情境的影响。

论述题

1、从历史角度,人物决定论,时代精神,你持什么看法,用所学心理学史知识支持你的看法

简明的西方心理学史读本 篇3

唐钺教授任教于北京大学,今年九十二岁了。他早年曾在清华大学学习。一九一四年赴美专攻心理学,三年后毕业于康奈尔大学。一九二0年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翌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心理学。唐老从一九四七年开始专门从事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和教学,前后已有三十五年。他的译著很多,主要有詹姆士的《心理学原理》和《西方心理学家文选》等。《大纲》是唐老的重要著述,长期用作北京大学心理系有关课程的讲义。在长期讲授过程中迭经作者修改,吸收了各方面的建议,兼蓄了前此同类著述的一些长处。

《大纲》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指导,在评价西方心理学流派和代表人物时,持慎重态度,力避形式主义和抽象化的弊病,坚持实事求是,从史料出发。比如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威廉·詹姆士的意识观的评述,《大纲》一方面条分缕析,揭示出他的实用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本质,以及由此导致他在心理学理论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又指出,詹姆士“在心理学中的见解,有些是关于事实材料的,或错或对,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区别的。”

《大纲》还反映出唐老坚持批判继承的正确学风。《大纲》是这样评价瑞士的早期生理心理学者波纳的感觉特殊纤维说的,他指出:“波纳这个理论,虽然说得简略,但已经把后来蔑勒和赫尔姆霍兹的神经特殊能力说所依据的事实加以正确的解释,而没有这后两人的生理唯心主义的错误。”唐老对于近代英国心理学家戈尔登的看法也使人信服,他认为:“戈尔登对于遗传的看法是反动的人种论思想。他对于意象型、联想的研究法对后来心理学有影响。”众所周知,前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常常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具体科学事实上获有卓越成就,能实事求是地研究具体事实;另一方面,在哲学和世界观上又存在错误,甚至存在反动思想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对于他们的心理学思想只能采取辩证的分析的态度,而绝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一味推崇或一概否定。在《大纲》中,心理学史上的诸多人物,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冯德、桑代克和麦独孤,经过作者的客观评说,一般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适当的地位,得到比较公允的褒贬。

《大纲》采用了多项少说的写法,意在使读者看到历史的连续性和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全貌。这样写,倘若功力不深,所见非广,就可能流于单薄、乏味。《大纲》对于浩繁的心理学史料,却能做到取材精当,驾轻就熟,往往着墨无多而言简意赅,使那些不可或缺的基本史料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显示了作者学养的深厚。

《大纲》的写法虽然简明,但没有忽略向读者交代各种心理学思想、课题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联系。无庸置疑,心理学的每一个成就、每一理论都不是凭空孤立产生的,都可以在前人的理论和成果中找到它们的足迹。同样,每一种心理学观点和科学成就也会对后人产生一定影响。在揭示并描述这种历史的渊源和联系方面,《大纲》也是值得称道的。比如对于德国的重要心理学家莱布尼茨,《大纲》指出,他的思想来自经院哲学,与霍布斯、洛克、斯宾诺沙、马勒伯郎士有关;他与笛卡儿同属唯理论者,而反对洛克的《人类悟性论》;“莱布尼茨强调心的主动性和统一性,这是后来德国和英国以这种主张与联想主义心理学对立的心理学传统的开端”;莱布尼茨还是“后来心身平行论的祖先”。对于其他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的描写有详有略,但对这利追源溯流、发微抉隐的评述也并不苟且马虎。正是这种泼墨写意和重彩工笔结合的写法,使本书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护理学史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护理学史,人文素质教育

护理专业是维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专业, 同其他专业相比, 从事此专业的护理人员更要有较好的人文素质水平[1]。因此, 培养广大护士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既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本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又是各类高等医学院校无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是健康人格塑造、专业素质培养、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的过程。护理学史作为描述护理学起源、发生、发展及历史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身蕴涵的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和对护生的育化作用。从护理学生的角度来看, 对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学术视野及正确把握护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是围绕职业岗位 (群) 进行人才培养, 是一种近于培养“专才”的教育。因此,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 应以市场需要为出发点, 以就业为导向, 找准专业定位, 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各专业应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按照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构建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的课程体系, 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要做到教学过程的三个结合, 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 培养目标与用人需求相结合。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重视护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必须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 两者缺一不可。而目前, 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认知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对于人文知识薄弱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3]。

1.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 培养护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和艰巨。

护生是将来承担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从业者, 而医疗卫生工作是一个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特殊职业, 特殊的职业赋予他们特殊的素质要求。护生将来服务的对象是人, 不是完全生物意义上的人, 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具备丰富社会内容的人, 因此, 仅仅凭精熟的护理技术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医疗卫生问题。特别是医学模式在从纯生物模式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时, 若再将医学看成是单纯的自然科学, 将医学教育看成是单纯地传授护理知识和基本医疗卫生工作技能的教育, 则显然是片面的。其实, 在医学的许多领域中, 如健康与疾病的界定、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基因的研究和应用、克隆技术、死亡标准的实践、器官的移植等诸多方面都涉及许多伦理规范问题、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传统。这些新变化都对护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医疗卫生工作要求的合格护理人才应该是一个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要适应护理人才培养的这种发展新趋势, 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就显得更重要。如何促进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 使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 也就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护理史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诸多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学科中, 护理学史作为一门融合医学学科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护理专业中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有利于提升护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培养护生的职业精神。护生的人文素质是护理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 是有尊严, 有各种各样需要的人, 并且处于疾病或需要照护的状态中。护理人员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思想, 除了为病人提供护理的专业服务之外, 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给病人以安慰和鼓励, 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奉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对人性的深切顿悟和博爱的胸襟。因此,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护理专业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而怎么才能提高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利。近年来, 尽管许多高校加大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比例, 并已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与专业学习联系不够紧密, 其效果还有待提高。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护理科学需要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 护理学教学也存在着重视专业课程、忽视人文基础的倾向。因此, 为加强护理学人才的培养,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应加强护理学史课程的教学。护理学史作为护理学和史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具有鲜明的人文特点, 内容最为丰富, 能从历史的角度对护理学进行系统的研究, 它的专门开设, 无疑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古人云:欲知来者视之往。要想把握每个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都需要从它的发展史中去探寻。正如恩格斯所说:“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 熟知各个不同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 对自然科学来说也是必要的。”如果一个护生不能认识自己所从事学科发展方向, 就难以跟上学科的发展, 难有创造性的发现。要洞察现在、预测未来护理发展、把握护理学科发展方向, 不了解护理学史是不可能的。因此, 我们提倡护理专业开设护理学史。

总之, 护理专业应该重视护理学史课程的教学。因为任何一个专业人员都没有理由漠视学科史留给他们的宝贵遗产[4], 因为它指引着一个学科未来的发展。护理学也不能例外。毋庸置疑, 通过护理学史的学习, 护理专业学生将会更加具有科学理念和人文素养, 更加具有历史眼光, 更加具有创新的精神, 我们的护理事业必将有更加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郭立东.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程[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0:53-56.

[2]李继平, 张玉芳, 马伟光.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护理研究, 2005, 19, (11A) ;2335-2337.

[3]许乐, 林碧, 林雁娟等.临床护士对人文素质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 2005, 19, (1A) :28-29.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篇5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重力)决定的。

2、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了怀疑,并通过推理,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并提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概念,他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加上合理的外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阅读必修146页全文)

3、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阅读必修1,52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4、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伽利略否定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必修2:

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记录,发现了并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3、100多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

4、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后,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他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质量”,是第一个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5、第七颗行星-----天王星的发现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其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分别计算出的,后来被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发现了它,因此,人们称天王星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6、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具有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不适用高速、微观粒子。(阅读必修2,48页至51页内容)

7、阅读课必修2,81页到82页,知道能量耗散的含义。

3-1部分

1、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把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e的数值

3、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了库仑定律。

4、法拉第第一次提出了场和电场线(磁感线)的观点。

5、焦耳定律最初是由焦耳用实验直接得到的。

6、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用以解释电流的磁场和磁铁的磁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7、美国物理学家霍尔首先观察到“霍尔效应”。

3-2部分

1、18,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

3、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4、纽曼和韦伯先后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不是法拉第)

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巩固练习: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结合物理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初探 篇6

1结合物理学史创设实验教学情境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特征,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实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学史中的实验素材来创设直观、有趣的实验情境。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实验情境:教師先用身体挡住电流计,让磁铁插入线圈后,再观察电流计,发现指针没有偏转,学生产生疑惑,并指出原因,教師介绍物理学史上就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从而使瑞士的科拉顿错过了一次重大的发现;然后介绍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凭借高超的实验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了这种暂态变化,并于1831年在发表的论文中,把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概况为五类:变化着的电流、变化着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教師和学生一起“重现”上述实验,寻找、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在这个案例中,教師结合物理学史创设实验教学的情境,合理、有效地运用了史料素材,将问题的引入、实验的演示、现象的分析、结论的归纳等教学环节串了起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体会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2结合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在物理学史中就有非常丰富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

在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教師先用一系列的疑问将学生带入了思考的境界——要是在18世纪之前,有人问你,怎样才能测出地球的重量,你肯定会瞠目结舌,这么个庞然大物也能测出它的重量?哪来这么大的秤?即使有这杆巨秤,又站在什么地方来称呢?又有谁能提起秤杆呢?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进行思考,教師趁热打铁,介绍一段物理学史,这个看似不可能找到答案的难题,在1798年,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解决了,不过,他没有设法去制作巨秤,而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来求出答案,这时,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教師马上指导学生推导公式,体会这种方法的原理,学生很快又提出问题——只要求出万有引力常数,就可以算出地球的重量了,那么如何知道这个常数呢?教師继续介绍:牛顿设计了好几个实验,都失败了,而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没能做到的事情,卡文迪许却做到了,最后,教師介绍卡文迪许的研究过程和实验装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求地球的质量,还了解了卡文迪许的实验方法——“放大法”。

教師结合物理学史设计问题教学的情境,在问题的提出——解决、再提出——再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学到了知识,同时还体会到了科学家勇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三维目标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中。

3结合物理学史创设故事教学情境

虽然新课程的理念一再推广,但实际教学中,物理课还是往往被固定成一个个枯燥的公式和复杂的演算,他们只关心结果,很少去注意过程,更不关心在研究的过程中蕴含着众多有趣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其实,物理学家的传记和故事应该是领略大師风范,了解他们成长轨迹、研究风格以及个性品质的绝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它们来设计生动的故事情境。

比如:伽利略在比萨教堂观察一盏悬灯的摆动,深受启发,经研究得到单摆的规律,可见,敏锐的、专注的观察力对科学研究多么重要;奥斯特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磁与电的联系,开普勒在疾病、贫困、宗教迫害条件下艰苦研究二十年才终于确定了行星三大定律,这种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的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电子电荷,让我们为他的严谨而诚实的科学态度所折服;欧姆历经艰辛,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艰辛,十六年后他发现的欧姆定律才得到科学家的普遍承认,可见真理之路的曲折;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以及卡文迪许实验室团队,体现了合作与团队的力量;读普朗克、海森伯、玻尔、杨振宁等让我们知道许多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了解瓦特的蒸汽机,爱迪生的电灯,我们知道了物理是如何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并最终引发社会革命的;了解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贡献,使我们知道不断创新在科学的道路上的重要性。

教師结合物理学家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科学家的研究风格和品质,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

4结合物理学史创设讨论教学情境

物理学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艰辛的,许多物理规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基本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物理学史中曾经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有利于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不要急着去看结论,可以先回顾历史,介绍几位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把它写下来,并举出一些实例来支持或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展开辩论,将不同回答进行分类,不外乎以下两种对立的观点:(正方)有力才有运动,且对一个物体的作用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停止用力,物体将不再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与力有关,(反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正方”与“反方”在激烈的PK时,为了教学需要,教師应站在“正方”,尽自己所能坚持己见,调动“反方”的一切积极因素,直到“反方”将更充分的理由挖掘出来进行反驳,证伪“正方”,将更多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理性批判的轨道,最终将认识统一到“反方”观点上来,然后,教師用演示实验充分揭示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接着用气垫导轨实验对上述结论做近似验证,最后,教師引导学生反思直觉经验的错误原因,洞察伽利略是如何突破亚里士多德观念的束缚,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出路。

谈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篇7

一、物理学史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自由落体这节课时, 可以这样引入新课。教师问:“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学生:“重的物体落得快, 轻的物体落得慢。”教师:“两千多年前, 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是这样认为的。大家听说过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吗?”学生:“没有。”教师:“有资料显示, 素有‘近代科学之父’之称的伽利略曾于1591年在斜塔上边做了一次落体实验, 以无可辩驳的实验‘事实’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然而, 伽利略真的做过斜塔落体实验吗?1949年, 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对此持否定看法。于是, 科学界为澄清事实, 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有人干脆把它称之为‘科学史上九十九谜’中的第一谜。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看看伽利略是如何研究落体运动的。”这样引入一个物理史实,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物理学史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教育

物理学家在得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同时, 往往还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研究的方法, 如伽利略首先走上了用精确的数学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为特点的研究道路, 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了理想化方法, 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经过抽象思维, 抓住主要因素, 化繁为简, 揭示本质规律;牛顿则是头一位大量应用数学方法来系统地整理物理理论、用系统的数学方法对个别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组织, 并使其由经验积累上升到理性概括, 由零碎知识上升到系统理论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欧姆、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则在建立单元电液理论、欧姆定律、电力线和电磁场理论的过程中, 巧妙地应用了类比法。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界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正如著名的数理学家拉普拉斯所指出的:“认识一种天才的研究方法, 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将物理学史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系列思维方法介绍给学生, 并为之掌握, 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探索新知识, 摆脱“题海”困扰, 减轻学习负担上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物理学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新课程标准提出, 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融合, 让学生切身体验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物理学发展史中涌现出了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物理学家, 纵观其业绩, 能找到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有崇高的理想, 有着为科学事业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他们摒弃金钱和名誉的追求,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真理的探索上, 牺牲掉许多常人物质生活上的享受, 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如布鲁诺由于坚持真理而被烧死, 原子核科学的先驱者们身体受到放射性的损害等。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钱学森等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冲破重重阻拦, 毅然回归祖国, 成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我们应当教育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刻苦钻研, 学成后为祖国服务。这些物理学史的知识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好素材。

四、物理学史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穿插物理学史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帮助。比如奥斯特坚信电和磁之间有联系, 为了寻找电流的磁效应, 花了整整八年的时间, 经历了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直至成功的艰难历程;居里夫妇在条件异常艰苦, 设备十分简陋的情况下花了整整四年终于获得成功等等。纵观物理学发展史, 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如对阴极射线本质的争论导致了电子的发现, 而电子的发现又突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 动摇了经典力学的地位, 促进了理论的大发展, 建立了新的物质观, 产生了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些史实对学生理解事物矛盾运动法则很有帮助。教学中我们应以科学家的实际经历作为素材, 包括科学家的治学创业、为人处世、对待困难和逆境的态度、坚持不懈和顽强拼搏的毅力等, 让学生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并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

链接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兴趣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物理学史,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讲述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不同程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展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物理观念、思想方法及相应的实验基础,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中的偶然与必然,理解科学家们的坚韧与顽强,以及物理研究的曲折与艰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的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决心,并激发他们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心。

一、用物理学史拓展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大多数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物理这门学科非常有趣,而且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比较容易。但是当学习内容进入力学后期和电学时,往往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课堂越来越枯燥,需要推理和计算的越来越多,而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也越来越少。例如:在进行光学光的色散等实验时,实验现象明显,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探究小车滑行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学生认为索然无味。这时候,我利用伽利略的故事去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学习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过程中,对古人的知识产生了怀疑,进而自己设计实验推翻原有的结论,为近代物理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生在听伽利略的故事时,又跃跃欲试地补充了他们所知道的一些伽利略的故事,例如:有关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实验。这样的课堂引入虽然比普通的引入方法花时较多,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推翻自己原来错误知识的兴趣。在后面的实验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课后也有很多学生专门查找资料,向我询问经典力学的建立过程,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讲物理学家的故事,拉近与物理学家的距离

初中学生对许多物理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头脑中形成的有些概念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概念,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很难消除,对学习新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教学“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学生总认为力产生了运动,于是就介绍了物理学史上“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后来的伽利略、牛顿等人。讲述伟人的人生历程,使学生与物理学家之间的距离变得近了。物理课本中介绍了电磁波和核物理等现代物理学知识,这些内容较多,又不能详细地介绍,如果一味讲解,学生就会认为单调、无味。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我打乱了课本对内容章节的安排,先讲述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故事,然后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促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心理,再布置一些阅读方面的作业,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结合课堂教学,不仅较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让学生保持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阅读物理学史,正确理解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传统的物理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对抽象的理论分析、严谨的数学推理或演算,从而得到规律或结论。长期以来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不知道科学是怎么来的,把科学当成了死科学来学,教师把科学当成了死科学来教。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端正对实验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磁感应时,就介绍了欧姆、焦耳、法拉第等物理学家如何经历十年甚至几十年,通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得出物理结论和规律,同学们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以及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把能量守恒定律得出的大致过程做成多媒体课件,并且把详细的内容印成册子,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学生看到了参与其中的科学家做的大量实验,甚至哲学家也参与其中,不仅使学生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的认识得到深化,而且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对物理学科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四、渗透物理学发展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物理学史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物理学史中对科学家的介绍:包括生平及主要贡献和一些历史故事,那些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变得生动亲切,对物理学家的敬仰和热爱使他们激发出了学习物理的极大兴趣,并且在物理学习中用物理学家的精神激励自己。例如,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只按教材简单介绍汤姆逊发现电子,从而展开对原子结构的讲解,课后会有许多学生问“原子的结构为什么是核式结构?”“电子带负电,为什么不被带正电的原子核吸在一起?”等问题,于是在教学中添加了“原子结构的发现”的物理学史的内容,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发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其他的相关内容作为拓展性阅读的内容印成册子让学生看,学生看过后知道了原子结构的发现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无不惊讶,然后又对其中的科学家的工作充满了敬佩,对原子的核式结构记忆也更深刻。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充分意识到物理学史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我们站在物理教学对人的培养功能的高度上,充分发挥其功能,就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物理学的无穷魅力和博大精深,使他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翰林.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09) .

[2]邢改萍.初中物理学习思维错误的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 2011 (03) .

如何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 篇9

一、学习物理史, 能够帮助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史中, 科学家所体现出来的探索物理世界的思考方法是一笔厚重的宝贵财富。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科学家的工作是发现, 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发现, 都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把学习物理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同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从中感悟和体验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 才能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本质;才能从科学家科学研究方法中得到启发。

1. 观察的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是建立在对具体事物和现实生活的观察之上的。伽利略正是从对悬灯的摆动的观察中得到启发, 然后通过实验, 最终确证了单摆的等时性和单摆周期的影响因素。1666年夏末一个傍晚, 在英格兰林肯郡乌尔斯索普, 正是因为一只打在头上的苹果, 才引发了牛顿对苹果落地和行星绕日会不会由同一宇宙规律所支配的思考, 从而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诸多的事实都说明, 观察是物理研究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它在物理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实验的方法。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知识的形成, 通常都要经过由实验到理论, 再由理论回归实验检验。纵观物理史, 不难发现, 科学家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思考, 到整个理论体系的建立, 都离不开物理实验。万有引力中引力常量的测定就是卡文迪通过利用扭秤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 使万有引力定律的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牛顿通过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 从而对光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建立了关于白光的准确概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为了证明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力无关, 在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落体实验, 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大量事实告诉学生, 科学实验是物理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方法, 是发明创造和科学创新的基础。

3. 类比的方法。

开普勒曾经说过:“我们珍惜类比推理胜于任何别的东西。”类比是根据两个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同、相似推论, 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相似。物理学的发展史中, 不乏利用类别方法进行科学探索的经典例子。

从1777年起, 库仑就致力于静电力和静磁力的研究, 他认为这些力都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所确定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 库仑终于在类比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 提出了库仑定律;法拉第受到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 运用类比方法, 历经10年艰辛的研究和实验, 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在物理学中运用类比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4. 假说的方法。

假设推论是在物理学中经常应用的方法。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有很多理论或规律, 首先是科学家通过对某种物理现象进行长期的观察, 再通过对这些现象进行推理想象, 建立假说, 最后通过实验加以证实, 形成理论。麦克斯韦对电磁波存在的预言就是很好的例证。在中外历史上, 假说的方法, 帮助物理学家解决了许多研究难题。培养学生建立假说的意识,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很好的铺垫。

二、学习物理史, 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物理史中, 处处体现着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中所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治学精神。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求学态度十分必要。了解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过程, 感受科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思维方法, 对开启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非常重要。同时, 我国古今科学家, 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世界物理学的发展, 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物理学中的大量实例,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而且从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运用物理学史, 可以很好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物理学史也是一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科学史。物理学史中的许多例证, 都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光辉。许许多多的例证都说明,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真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是要经历由观察到实验、由实验到理论, 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的螺旋式曲线发展过程。学习物理史, 对于学生形成朴素的唯物观和辩证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篇10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怎样和自然、人、社会和谐相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智力的培养, 力求知识的系统化、解题的规范化。而忽略了教材中大量的非智力因素, 从而使教学形成单一,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学生厌学。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只注重知识的学习, 忙于做题, 压抑了自己的愿望、情感。怎样才能既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又使学生学得轻松, 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呢?利用物理学史的知识,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 是达到上述目的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怎样才能有效利用物理学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通读有关物理学史的书。

如《简明物理学史》 (南京大学出版社) 、《物理学史与物理思想方法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尤其是了解与中学有关的物理学史了。了解物理学家的姓名、国籍、对物理学的贡献帮研究过程等。

2、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不光要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先进的教学方法, 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修养。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自觉融合人文教育, 不会出现为了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

3、挖掘教材中大量的人文素材, 时刻不忘人文教育。

这样既能活跃课堂, 又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我在教学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时: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创立了几乎丰富了每个哲学领域的形式逻辑学, 对科学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态度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的每个方面都可以是思维和分析的合适对象, 他的观念是宇宙并不是受纯粹的机会、魔力或任何神的荒诞不经的念头所支配, 宇宙的运动是受理性定理所支配;他的信仰是人类应该对自然世界的每个方面都进行系统的研究;他的信心是我们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既要利用实验观察又要利用逻辑推理。这一套方法与传统主义、迷信主义和神秘主义相对立, 对西方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是这样说的: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你认为对吗?通过这个事例, 培养学生既崇拜科学家, 但又不迷信科学家, 敢于向名家名言置疑。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又觉得有道理, 又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不要被表现现象所迷惑, 要看到实质。自然地提出物理运动和力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呢?产生了自我探索的强烈欲望, 通过探索又得出了伽利略的观点。老师再抛出:伽利略的观点全面吗?然后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谁能告诉我们你知道的牛顿的情况吗?学生非常自豪地答到“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 发现了万有引力”, “父母早忘, 家境贫寒”“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 但喜欢读书”等。老师再总结出有关牛顿的情况: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如果说我看得远,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在临终前对自己的生活道路是这样总结的:“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 我是什么样的人, 但在我自己看来, 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 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 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 却全然没有发现。”我们要学习牛顿的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答到:“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不怕困难、刻苦学习”、“谦逊的美德”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不但课堂活跃, 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课, 变得生动有趣, 而且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极大地提升。

只要做有心人, 教材中到处可以发现利用物理学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素材。但愿通过我们的努力, 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科学理性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物理学史与科学探究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 科学探究 物理学史 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自从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培养受到广泛重视。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它吸收了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和布鲁纳的“发现法”理论的精华,如强调学生在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发现的过程,注重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2011年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各版本教科书都不同程度地涉及此内容,沪科版直接以“科学探究”作为章节题目。如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总共十一章,除了第一、九、十一章外,剩下每章都有一节以科学探究为题,且都是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的步骤完成。各地教研都是围绕科学探究展开,从一线教师到教研员都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节课考评的重要依据,以致出现教师上课为了探究而探究,如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老师就生硬地“引导”学生猜想杠杆平衡条件是;甚至假装探究,如科学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就有老师先给出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之间的关系,实验时让学生先测出h再假装测出s而实际根据二者关系直接填表格。

二、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提出“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尝试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物理学史的教学。

三、物理学史与科学探究

现在的科学探究大多偏离了它的本意,过度强调反而束缚了老师的教学,将物理学史与科学探究相结合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这无疑是较好的教学方法。

四、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研究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标题是以科学探究呈现,教材首先是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箱子一就动,不推不动开始,学生根据直观现象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接着给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指出这个错误观点维持了2000多年,直到300多年前伽利略才通过实验的方法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认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沿一条直线速度不变的永远运动下去。其中的理想斜面实验通过信息窗给出。最后牛顿进一步总结前人观点给出牛顿第一定律。教材中未介绍笛卡尔等人。

一些教师为了直击考点提高效率往往让学生自己阅读这些内容,有的甚至直接说这个中考不考不要花时间。但这节内容如果不把物理学史内容详细介绍清楚就会让学生产生如下误区:亚里士多德真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牛顿捡了大便宜,随便总结下就出名了;我真是生不逢时,不然这就被我发现了;看来物理学家也没什么了不起。

由此可见,这节物理学史的作用相当关键,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先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没找到正确答案,让学生理解这是历史的局限性,再分析伽利略怎样找到正确答案,这里带领学生重过一遍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补充对牛顿第一定律作出巨大贡献的笛卡尔,他强调了伽利略没有明确表述的惯性运动的直线性;牛顿第一定律水到渠成,重点介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到这里再引入我国的发现。

《墨经》中直观描述了运动物体的停止现象,《墨经》上说:“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研究《墨经》中的上述相关内容时,认为可以理解为:“运动的停止是由外力造成的——如果没有外力,运动就永远不会停止。这个道理是真实的,正如牛就是牛,而不是马。”由此可以看出,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非常接近的。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里花时间结合物理学史进行科学探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对抽象的牛顿第一定律有更深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整个探索过程,体验探究过程的复杂与艰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护理学史 篇12

一、创设物理学史情境

为了引出换向器这一知识点,我先提出问题:奥斯特瓦尔德早在1820年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安培在之后不久通过研究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那么为什么电动机的发明却并不是在同时期,而是在更晚些呢?在发明电动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继而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一个单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学生发现线圈只能来回摆动,并不能形成持续的动力源。学生们站在历史的情境中思考,发现发明电动机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实现让线圈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继而展开讨论与探索。通过这一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问题,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改革的意识。

二、体验科技发展历程

《直流电动机》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遵循了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程。我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单匝直流电动机模型开始探究,发现其在磁场中可以来回摆动,由此发问:要想作为持续的动力源,需要怎样改进?学生经过探究与学习认识了换向器这一技术上的革新产物。然而科技发展的脚步并未停止,我由故意失败的实验引发了新的问题:如何避免“死点”位置?学生们通过拆卸玩具电动机,发现其内部是通过三个线圈的交错结构来避免“死点”。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拓展提问:电动机的结构是千篇一律的吗?换向器是一定要存在的吗?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当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抛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动机,这个小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不用换向器也能实现“换向”这一功能,这需要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事实上,这节课中通过对单匝直流电动机的研究,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观察入手,经过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物理规律,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通过拆装玩具电动机,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是一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科,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自制直流电动的实验环节,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这节课已经达成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同时将科学发展史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让学生思考磁场对电流作用的科学理论怎样变成生产、生活中可用的动力源,带动学生通过熟悉的理论发现“电动遇到的难题”,通过电动机装置的研究发现“发明电动机的人们是怎样克服这些难题的”。学生们深刻体验到“科学转化为技术的过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上一篇:教师的训练下一篇:分形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