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

2024-06-24

伦理学(精选12篇)

伦理学 篇1

自2006年起,延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伦理学”(学科基础课)课程组在方浩范教授的带领下着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旨在使教学内容符合时代的发展主流,能够反映时代的伦理价值取向,对当代人的“道德实践焦虑”做出必要的回应,并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006年方浩范教授成功申请了延边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伦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研究》,标志着“伦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正式拉开序幕。经过三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课程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年“伦理学”被评为“延边大学优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初获成效后,课程组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力求在课程教材建设、教育理念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历经四年的积蓄和沉淀,2013年,课程组成员合著的《高校新编伦理学教程》一书由延边大学出版社顺利付梓,当年便应用于“伦理学”课堂教学实践,课程教材建设初建成效。在今后几年,探究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在当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伦理学”课程建设等问题将是课程组研究的重点与工作的重心,本文则是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探索。

一、终身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

狭义地讲,终身教育指在线性时间维度上教育活动的持续性,教育不会随着校园生活和学生时代的终结而中断,它将盘桓于人们由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广义地讲,它还指称除学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类教育,例如:职业教育、公德教育、艺术教育、公民教育等,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辩证统一。总之,“终身教育理念打破了教育仅限于学校和青少年阶段的传统观念,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现代观念,其核心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适当的教育,使人们的潜能得以发挥、素质得到提升。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教育目标的人文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等基本特点。

目前,延边大学“伦理学”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理解道德的起源、发展和本质;熟悉道德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性;掌握道德的原则、规范,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理解道德评价、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人生观与道德理想、道德修养等。从终身教育理念的维度看,上述课程目标是局限于教学内容认知层面的、静态的、带有浓厚“授人以鱼”色彩的规定,是以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为时间限度、以延边大学的学校课堂教育为空间限度而专门制定的目标。在知识经济备受重视的当代,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上述目标设定无疑有其局限性,它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结束四年大学生活、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怎样在既有伦理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与付诸道德实践等问题。众所周知,自从人类走出蒙昧时代之后,道德问题便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相伴相生,从宏观层面讲,它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微观层面讲,它是人一生都要面对和回答的难题。单凭本科阶段伦理学课程中掌握的知识根本不足以应付今后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具体、特殊且复杂的道德困境,简言之,这是静态、有限的道德认识与动态、无限的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新的伦理学课程目标建构中,应当融入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授人以渔”,必须明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能够长期保持对道德问题的敏锐性和感知力,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并持之以恒地参与相关道德实践。

二、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教学内容的设计

200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纳教育指南》中将全纳教育定义为:“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努力使所有的人受到同样的教育,特别是帮助那些由于身体、智力、经济、环境等原因可能被边缘化和遭歧视的孩子受到同样的教育。”由此可见,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是全纳教育理念的根本诉求。全纳教育理念与各种带有排斥和歧视性色彩的观念针锋相对,它提倡人们彼此间应竭力做到和平相处,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下进行学习与生活。所以,全纳教育理念以承认先天的差别、个性的差异等为先决条件,力求使所有受教育者公平地享有各种教育机会,在互助合作中最大程度地促成他们的全面发展。

延边大学是一所地处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其生源中30%左右是朝鲜族学生,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与统计,思想政治教育系历届本科生中,朝鲜族学生大约占40%。由于这部分同学自幼在朝鲜族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尽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均开设了“汉语”课程,但是他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均落后于同龄的汉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他们是运用民族语言——朝鲜语进行学习,而升入大学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是在汉语的语境中讲授的,伦理学也不例外。这种巨大的反差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无法准确理解教科书中的主要内容,时常听不懂或跟不上老师讲授的进度和节奏,在参与课堂讨论时无法用流利、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书写课堂听课笔记的速度较慢经常出现各种纰漏。面对此种教学现状,在伦理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必须贯彻全纳教育理念,维护朝鲜族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力,不能让这部分学生掉队,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学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朝鲜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做到:第一,努力对高度抽象化和概括化的伦理学知识做通俗和浅显易懂的解释,在确保理论知识的真理性不打折扣的前提下,提高朝鲜族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水平。第二,拣选和编排大量详实生动的道德案例,激发朝鲜族学生对伦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深入、全面的案例分析建立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之间的联系,拉近课堂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朝鲜族学生学习伦理学课程的动力。第三,设计课堂讨论时,充分调动朝鲜族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汉族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价朝鲜族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对他们积极参与和大胆发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支持。

三、个性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个性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整齐划一式的培养范式,旧有的、传统的培养范式不仅没有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而且采取模式化的教育,造就了千人一面,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在笔者看来,所谓个性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个性的培养为核心,尊重、鼓励和开发受教育者自身独特性与先天优势的教育理念。还需注意:首先,个性教育理念鼓励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受教育者的“比较优势”,力求实现个人潜能最大化。其次,个性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冲突,反而是促成道德品质、个人智力、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全面、协调发展的催化剂。最后,依据受教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式,这是个性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

延边地区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毗邻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朝鲜族群众出国务工的大潮经久不衰,青壮年劳力的外流使得大多数的朝鲜族学生是在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这也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个性。此外,延边大学是吉林省仅有的三所“211”大学之一,常年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招生,生源地构成较为多元、均衡,生源的民族身份也较为多样,涵盖了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在地域因素和生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系的学生个性特征十分突出、鲜明。出于提升伦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考虑,教师在遴选教学方式时应当主动接受和自觉运用个性教育理念,在最大程度上兼顾学生的不同个性,发现和拓展他们的先天个人优势,力求促成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应当做到:第一,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穿插小讨论或者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课,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学生间的论辩捕捉他们的个性倾向和闪光点,为今后的因材施教奠定基础。第二,采取课堂和课后小组学习的方法。将个性特征各不相同、民族身份互有差异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学习,一方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和集体意识,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有效融入集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个性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道德问题或案例,他们的立场、观点和分析问题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小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从更加全面、客观的视角审视道德问题,有利于他们汲取分析和认识道德问题的灵感,进而有益于自我的个性培养。第三,采用访谈法。教师利用课间或课后的一些业余时间走到学生中间,在与学生平等、友善的访谈中既可以了解他们对伦理学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可以直接、深入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点,有助于在今后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个性教育理念。

四、和谐教育理念下的“伦理学”教学效果的控制

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途径之一,和谐社会也对我国当代教育理念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和谐教育理念逐步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域。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尚未对“和谐教育理念”的准确定义达成一致,也没有给出颇具权威和影响力的诠释。笔者较为认同此种定义,“和谐教育理念就是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强调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积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通过各种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求知、做人、健体、创新的成长中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方面,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在教育过程方面,注重教和学、规范和自由、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和谐;在教育内容方面,注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受教育者的整体和谐。

延边大学坐落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是朝鲜族人民群众聚集生活的区域,是民族自治区域。在民族政策和民族自治的影响下,当地朝鲜族群众的民族身份认同意识较为突出、强烈,这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系朝鲜族学生的身上。此外,就朝鲜族学生受教育的经历来看,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他们是在纯粹的朝鲜族语言、文化和传统的氛围下学习和认知的,在社会教育中他们才有机会接触到非朝鲜族的因素。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身份认同。如此一来,自大学入学伊始,朝鲜族学生和非朝鲜族学生之间似乎就有一种隐秘的隔阂,这种隔阂与我国当前共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时代背景是背道而驰的。教师应当有效利用伦理学课程这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践行和传播和谐教育的理念,竭尽所能地消解这种隔阂,在教学效果中力图实现学生个人的身心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学生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因此,教师应当做到:第一,正确引导和严格控制学生课堂发言与讨论的主题、走向,提倡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禁止非理性的情感宣泄,不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夹杂人身攻击和诋毁,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分歧上纲上线到民族分歧和矛盾的层面,争取获得良好、和谐的教学效果。第二,在伦理学课程的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中,谋划和安排与朝鲜族传统美德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实地踏查中深入了解当地朝鲜族群众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伦理道德、传统美德等,纠正和消除心中的各种偏见和误解,实现学生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同时,将朝鲜族和非朝鲜族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小组,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增加接触的机会,增进理解的深度,实现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第三,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发放伦理学调查问卷的方式,观察与分析学生是否存在“道德焦虑”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事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存在问题,任课教师、辅导员应当马上“介入”,帮助他们解除道德焦虑,改正不道德的行为,实现学生个人的身心和谐。

五、结束语

应当指出,当代教育理念对伦理学课程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它不仅涉及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会只局限于教学活动的某个单一方面或环节。上文只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阐述了在四个重要的教学方面或环节中当代主流教育理念发挥的主导作用,梳理了当代教育理念和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是对当代教育理念应有作用和影响的一种低估或局限。

摘要:缺少教育理念指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盲目的,延边大学“伦理学”课程建设亦是如此。终身教育理念、全纳教育理念、个性教育理念与和谐教育理念对“伦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控制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伦理学”课程今后的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育理念,伦理学课程,延边大学

伦理学 篇2

英语跟以往的基础关系比较密切,由于不同的考生基础不一样,起跑点也不同。个人的复习策略也应该有相应的区别。这一章汇总以往成功考生的经验,从考研英语的若干重要环节着手,论述了考研英语的备考策略。

单词。单词是基础,必须要突破。要注意单词的一次多义。实践证明,考研英语中出现的一词多义非常普遍。考研一般不会考最常用的那个意思,否则体现不出命题老师的水平。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在实际语境下的理解能力。因此盛世清北提倡背单词要和英语语言的理解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单词的记忆是要贯穿于整个考研备考过程中。比如,要和阅读的训练结合起来,要和作文的训练结合起来。实际上,考研英语的单词难度没那么大。在选择单词词典上,可以选择精一点的书,倒不一定要很厚。市面上权威的单词书很多,看准了就行。比如星火的突破7500就不错,有常见的2000个超纲词汇,归类也比较好,分别有熟词生意、与四六级差距词汇、考研核心词汇、常用词汇、次常用词汇、扩充词汇等等。另外,命题老师出的大纲词汇解析,也建议备一本。每个人背单词的习惯不同。有的考生早上起床后状态好,有的则习惯晚上背单词。这个问题都不大,关键是要每天坚持,做好计划。

阅读。阅读是英语成败的关键所在,占分值也大。关于阅读得训练,在前期,可以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着眼点在词和句。在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我们前面讲的,要把单词和阅读结合起来的意思。一定要单词和阅读同步并行,不要抱着把单词背了再做阅读这样的幻想。阅读训练不一定要每天很大的训练量。读得精,每读一篇都有收获很关键。有的同学做完一篇对答案,答对了就很高兴,答错了就很沮丧,反而忽略了总结,这个万万要不得。本阶段可以用的参考书很多。比土吴永麟的《精读100篇》。建议不要采用难度过大的参考书,因为毕竟还要循序渐进,同时也要保证进度。在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后,就要着眼于把句与句连成篇来一起训练了。这是相对高阶的训练了。这个阶段建议可以持续2个半月左右。这个阶段选择的参考书应该难度大一些了。多一些生僻词、专业词。要硬着头皮去做。备考的时候做的痛苦一点,实际考试的时候就胸有成竹。这个阶段的训练,而主要针对的是搞懂整篇文章。再顺带注解疑似大纲生词,进一步巩固单词。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看懂了原文,未必一定能够答对题目。这个就要求平时要多总结,多分析。过了上述两个阶段,阅读得底子应该打好了。接下来就是冲刺阶段,准备应试。这个阶段得参考书,一定要选质量最好、难易适中、最接近考研难度的。有同学说:满足所有这些要求的只有一本书,那就是历年真题,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要把真题认认真真地做至少三遍。要认真地做,抱着非常珍惜的态度去做。吃透每个单词。

作文。作文的问题。现在阅卷老师都在反模版,那种一看就是模版的作文,往往会得低分。对于作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学员,我们建议要活用模板。即:准备几个最基本的模版,就它的框架,然后偷梁换柱。把里面常用的但是不出彩的句子,换成自己平时积累摘抄的漂亮句子,包装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模版。另外一部分,对于作文,平时的能力积累是很重要的。推荐的一个好办法,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盛世清北对每位学员监督和批改英语作文,帮助学员切实提高英语能力。

透视后现代伦理学 篇3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性 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6-0020-04

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断裂”。现代性对理性规范的痴迷、对形上人性的诉求、对终极目标的仰赖、对普遍伦理的“乌托邦”构想等,统统在“后主义”无规范的伦理学中遭遇“反抗”与“拒斥”、“解构”与“摧毁”。“我们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传统道德问题,在后现代话语中以一种伦理危机的方式回应着。

“我们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现代论证道德把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建构在普遍人性的基础上。众所周知,现代论证道德抬高人性,以人的理性对抗神性,从人的理性本性中寻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源泉与动机.理性作为人的言与行的规范性基础,不仅承载着普遍的同一性承诺,而且蕴含着应然的权威性诉求,从而成为人同为人的言与行的非个人的普遍有效的内在参照系或道德律令。然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论证道德,一开始便面临着两个必需解决但又无力摆

脱的困境:即什么样的人性特征才是道德法则

无可辩驳的权威性基础?我们何以能够从人性之“是”中合理地推出人之言与行的“应然性”?两个问题,一个关涉理论,一个涉及实践;一个引发了道德权威的危机;另一个则孕育着现代论证道德的内在失败。

从理论层面看,当现代道德思想家摆脱了传统道德的外在权威而确定了自我之后,道德判断的标准只能出自于自己,对道德前提的认证可以从自我所理解的任何观点出发,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他自以为“是”的人的本质特性,以建构道德规范。人的自我特性、道德规范,在道德思想家不同音调的诠释中,相互冲突、相互矛盾。一种规范所称赞的正是另一种规范所谴责的,每一种规范都主张另一种规范拒绝的东西为权威。互不相容的道德体系之间的“诸神之战”,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规范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结果,任何道德言辞不仅丧失了全部权威性的内容,也丧失了理性统一性与普遍有效性尺度,使企图维护客观的非个人道德标准的现代论证道德的绝对主义理想陷入了道德“多元论”与相对主义的“大灾变”。

道德规范在理论上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所直接导致的是实践维度上的伦理困境:首先,人们在相互冲突与矛盾的道德规范与权威之间无法确定哪一种规范、哪一种权威更值得去遵守与信赖。对此,英国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其所著《后现代伦理学》一书中说道:“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德模糊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从未享有过的选择自由,同时也把我们抛入了一种从未如此令人烦恼的不确定状态。……我们可以信赖的权威都被提出了质疑,似乎没有一种权威强大到能够使我们足以信赖。结果,我们不信赖任何权威,至少我们不完全地信赖任何权威,不长久地依赖任何权威,我们对任何宣布为绝对可靠的东西都表示怀疑。”这就是“后现代道德危机”最强烈的、最广为人知的实践方面 ①ZygmuntBauman::”PostmodernEthics”,BlackwellPublishers,1993,p21。 。其次,如果承认人的自然本性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伦理规范提供了一个牢固的、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使这种潜在的人性变成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即如何从人性“是其所是”演绎出人之践行之“应该”又是一个问题。一方面,人性“是其所是”自身潜在性的现实命运,无法靠其自身实现,只有在道德哲学家或立法者的教导与立法中才能得以实现,这样做的结果,就很容易把理性和理性倡导者的思想与行动置于最高的权威。另一方面,当现代道德思想家根据自己在人性问题上的独特见解而为道德信念寻找合理性基础的同时,又从传统道德哲学承继了一套道德信念,而这套道德信念与其所理解的人性之“是”概念一开始便南辕北辙,无法相合,因而便注定了现代论证道德无法有效地证明:既然人是这样的,人就应该以这种方式行事。所以,如同精神事物中司空见惯的那样,现代论证道德表面的胜利,从理论上便预示着它在

实践方面的失败。 现代论证道德所导致的相对主义与伦理困境,为后现代伦理学的出场拉开了帷幕。现代之后,厌倦种种形上设定的趋势开始增长并被远远的推到幕后,基础性、根本性、普遍性、统一性被当作负面的东西遭到怀疑、敌视与批判,差异与特殊性、个性与多元性受到青睐而纷纷登场。道德哲学的这一转向表明:伦理道德的旧支撑物业已崩溃,人们一向总是在事物或人之本性中寻求客观真理,并从中逻辑地推导出伦理道德的指令和箴言是徒劳的。道德应从道德哲学家逻辑高雅的抽象模型,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境遇自我;从人为创设的伦理规范的坚硬盔甲中释放出来,重新个人化;从伦理过程的终结线回归起始点,成为后现代伦理话语的主基调。

首先,“拒斥”与“摧毁”传统的本体思维方式和二元对话式,是“后主义”重思道德问题的方法论前提。在“后主义”者看来,自柏拉图以来,人们便习惯于按一种“偏爱程序”(Preference Ranking)来解构事物和理解人。这种方式不仅在事物的高级与低级区别中,划分出内在与外在、绝对与相对、本质与现象之差异;在道德与谨慎的区别中,引伸出无条件的义务与有条件的义务之间的对立;在理性与情感区别的基础上,演绎出普遍的与个体的、无私的与自私的行为、真我与假我之间的对立,而且在区别的基础上,为人之生存又人为地附加了一些所谓永恒的人性、普遍的“绝对命令”与无条件的义务等非经验的东西。在后现代世界中,基于上帝与人性之本的绝对命令或道德原理不再被认为是有效的。因为这种由普遍人性所衍生的普遍化标准及普遍化实践,既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境遇自我”的个体性,干扰了人们对具体利益与事物的重视,同时也是一种压制人之个性、差异性的工具和剥夺了人之自由的暴行。其次,拒斥与摈弃普遍的人性与理性,诉诸于情感冲动,是“后主义”重塑人的形像,“无根自我之返根”的道德践行前提。历史上,对人之行为基础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外在的绝对权威:神(自然目的论和宗教神学)向内在的绝对权威:人性的转变。康德及其后继者不仅在人自己的内在本性中找到了生存与行为的理性根据;而且使原先有限与无限、崇高与低下的外在区别意识,内化为人自身中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强制的对立。理性是无感情的,因为主观的、变换不定的情感冲动被定义为自私的、不自由的,所以,人之道德、自由与解放就是要挫抑、平伏人的自然倾向,从情感冲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将行为对情感的依赖转换到对理性的依从。理性不仅承载着规范性,而且蕴含着普遍性、必然性与目的性,依照理性行事就意味着遵从一定的道德规则,道德完全被置于理性的无感觉的统治之下。与之相反,后现代伦理学家认为,用建基在“理性”基础上的普遍伦理法典,来代替漂浮的、不稳定的道德冲动这一雄心勃勃的现代计划,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无法像炼金术士那样,把每个人的自然倾向的天然矿石,变成整齐化一的道德意图的纯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仅仅扎根于具有人之资格的个体所拥有的品质和能力中,“我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源自于个体的质询与判断;人之德行依赖于每个人具体的生存境遇及其道德冲动,而不具有理性规则的特性。因此,就作为“我”而非“我们”的境遇自我的个化行为理由,远非理性先天的给予,而是道德冲动使然而言,道德自我实际上是一种无根基的“境遇自我”。“境遇自我”如同居无定所的“观光客”或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没有旅行指南、没有先在的命令,自由选择、道德冲动,是流浪者和观光客周遭世界的通行证与生活的根由。

再次,拒斥与反抗“绝对命令”,注重“境遇自我”的差异性与个化选择,是“后主义”

为人重获自由与解放的价值吁求。在后现代的 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无条件的、无论何时何地都普遍适用的“绝对命令”与普遍的道德约束。因为基于情感冲动的人的“自我性”不是固定的、单一的、完满的、非经验的“神圣意志”而被镶嵌在“绝对命令”的常规中,而是在个体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撇开所谓非经验的道德自我的单一性、完满性不谈,人的自我性是一个凌乱的、不一致的、非理性的不断创新的过程,任何自我,其自身都包含着一系列多元的非连贯性的自我与不协调的性情。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其总是在道德律令的约束下“应该地”做,而勿宁是无拘无束地自然而然地做。尽管一个人在与他人的共在中,常常陷入规定和禁令的社会密网中,但是作为一个道德的人,则是孤独的、自由的、多元的。正如莫里斯•布兰切特所说:“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监狱;但在他的监狱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①ZygmuntBauman::”PostmodernEthics”,BlackwellPublishers,1993,p60。 道德自我在自由、多元的生活状态中,根本无法找到有序的、理性的、逻辑的存在理由,而是在模糊的、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行、感知与践行。所以,道德践行不再需要通过可以说明的目的来检验,也无需通过‘合理性'目的来检验。道德自我只需学会与尚未解释的和无法解释的事实与行为共存,而无须把生存目标定位在与社会中的道德实践和日常决断毫不相干的抽象模型、“绝对命令”之类的普遍原则。鉴于此,“后主义”主张:我们应当从追求人生的终极目的转向关心与处理“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从冰泠、抽象的普遍道德价值的流放地回归到极有诱惑力、舒适的、家庭般的庇护所:“士著公社”。

最后,拒斥与超越“无条件的道德义务”与他治的伦理责任,主张自治的道德责任,表征着“后主义”的道德回归与重构。在后现代世界中,没有普遍人性;没有普遍的“绝对命令”;也没有俗成的社会伦理责任。道德主体是孤独的、自由的与个化的。如果孤独、自由与个化是道德自我行为的基础与理由,那么,道德责任就只能由个体来承担。所谓“无条件的道德义务”、普遍标准对公众生活的强制与渗透,不仅使个体的资格和判断在原则上是不可信的,而且使个体在道德上惟一可行的做法,就是将自由交付给他治的外在权威;将个体道德责任转换成他治的伦理责任。如果说义务使个体变得相似,责任则使人类成为个体;如果说伦理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统治工具,取向于“他治”的强制及其社会责任,道德吁求的则是“自治”的自由及其“我”的责任。诚如列维纳斯所说:“做人意味着一个人不是一个融于其他在者之中的存在……是我维持着他者,是我应当为他者负责……我的责任是不可转移的,无人可以代替。实际上,就是说做人始于我的责任……责任是我独自负有的,是我作为人所不能拒绝的。这种责任是惟一的最高尊严。我是我的惟一标准就是:我是负责任的。” ① ZygmuntBauman::”PostmodernEthics”,BlackwellPublishers,1993,p77。因为每个人都有能力进行道德选择,每个人都应被当作道德主体来对待。所以,用来衡量我的作为和责任的标准,也只能由我来为我自己设定,而不能在他人面前挥舞并作为他人的道德准绳。因此,道德责任是人类最自私、最不可分割的财富,也是最宝贵的人权。它不考虑任何理性的逻辑确定性,也不为其存在寻找保证与借口。道德责任没有“根基”、没有原因、没有决定要素,而是无条件的和无限的。

后现代伦理学对现代论证道德的拒斥与批判,在方法上的新颖之处,重要的并不在于放弃现代的道德关怀与责任,而在于拒绝从事道德问题研究的传统方法,即在理论上追求确定性,渴望绝对性,确信有普遍性、终极性的本体思维模式;在实践中,用强制的、普遍化的标准来规定与约束道德自我的自由选择和丰富多彩的个化生活。与现代论证道德不同,后现代伦理学诉诸情感冲动,以多元状态为人之生存模式,表征着它不只是打破了传统道德哲学

统一的理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解放 作用。道德自我的无根之返根,实际上是“后主义”力图为道德言行寻找一种新的支撑物,尽管诉诸于情感冲动的道德之根是不确定的,并背负着道德相对主义的危险,但它却是“后主义”使人从理性规则之下再次超脱出来的一种尝试。由此可以说,多元论的确定,既彰显出后现代性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求,同时也意蕴着后现代的智慧与无奈。后现代思想清醒地认识到:道德上的某些普遍假设是错误的,某些终极目标是既不能达到又不值得达到的,任何许诺都不可信,任何理性处方都值得怀疑,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完满的回答“我们为什么应该是道德的”的问题,也没有为走出伦理困境找到救世之途,人类的道德痛楚及其混乱仍将会持继下去。那么,后现代伦理学的道德诊断是现代性道德成就的一种前进吗?在某种程度上,后现代性已经使普遍的、根基牢固的伦理规范的现代雄心黯然失色,但它是否会在与现代道德“决裂”的重要时刻,抓住了对现代道德进行改良的机会呢?在伦理世界中,后现代性是被看作前进了一步,还是后退了一步呢?在历史上,后现代性是以道德黄昏的形式还是以道德复兴的形式降下帷幕呢?就“后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测量仪而言,我们倒是应当认真对待这种“后主义”。

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和伦理学家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理性主义和实利主义成为当前十分凸显的追求, 在这样一个相互攀援相互制约的时代, 人们的社会取向更加多元化, 毫无疑问的是技术合理性和功利优先性成为当前价值取向的主导。经济发展和人文取向是并肩发展与时俱进的, 然而现实情况确实人文逐渐被大家边缘化, 伦理以及所关注的道德生活被轻视、被挤压, 迫使伦理学职能在诸多困境中不断转型和发展, 力求保存最后的伦理价值。因此, 研究此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的人文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去道德化”现代语境的根源

我们熟知的“道德当顶天立地”, 如果用学术的语言进行表达就是:道德应定位于宗教与法律之间。现代社会是一个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日趋分化且公共化趋势日益强化的社会。在此条件下, 承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治理的政治和法律理所当然地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政治学或政治哲学和法学也就相应地成为现代学术的显学和显贵。可无论社会公共化的扩张如何强势, 私人生活领域总不会全然消失;更重要的是, 即令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 政治与法律也很难料理一切, 因为并非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所发生的一切人与事都是“政治的”或具有法律意味的, 甚至于即便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那些具有哪怕是极为明显的政治或法律意味的人和事, 也还有其超政治或者超法律的文化价值意义。

然而, 道德毕竟只是一种世俗化的文化元素, 它以一种“隐性秩序”的方式寄生于社会的风俗礼仪和人们的心理———精神世界, 发挥着它特有的对人类及其社会生活秩序的软式约束和协调规范作用, 旨在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生活世界的伦理秩序。

作为一门研究道德的学问或知识, 伦理学随着它所依着的道德一起承受着这一现代性事件的全部后果。如果说, 人文学是关于人类自身之生活目的与意义的最切近、最深刻的学问, 那么, 伦理学当是人文学科群中的知识典范。然而, 人文边缘和现代社会生活日趋公共化的直接后果, 就是伦理学的知识危机!

若明乎于此, 则政治法律之上或之外必须保有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合理正当的结论。在此, 过度强调政治和法律对道德的忠诚的同时, 我们至少应该承认, 在清晰划分道德伦理与政治法律之间的界限同时, 还应当关注它们之间无法割断的内在关联, 即人类行为规范和秩序与其心灵寄托和精神秩序之间的内在价值关联。由此我们还必须明了, 虽然道德伦理关乎人类的情感、意愿、精神和心灵, 但正如康德所指出的, 人类确定并理解自身对人生之善和人类行为之善的道德追求, 则必须同时发现和承认人类自身“实践理性”的局限:诚如我们无法指望政治和法律的规范约束包囊人类生活和行为的一切意义一样, 也无法指望道德伦理能够指引并帮助我们达于“至善”和“圆满”, 人生的有限无法作为意义无限的抵押, 后者还不得不诉求于人类的自由信念和信仰。

2 伦理学的知识危机

我们对伦理学的现代境遇形成了两种复杂的知识概念:一方面, 强大的人和社会对政治和法律的认识造成了当前人们对当前伦理的认识日渐减少, 因此就造成伦理学本身知识危机;另一方面, 即使当代人对理性知识和生活能力有充分的认识, 但是道理伦理仍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更是人们生活中的稀缺资源。

我们知道, 伦理学的经典范式有很多, 但是从根本上看无非就只有两种理路:一个是目的论, 另一个是道义论。中西古典伦理学的传统都是来自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可是, 到了近代, 伦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方面, 社会公共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急剧扩张, 使伦理学不得不逐渐越出传统美德伦理的理论范畴而趋向于普遍 (公共) 规范伦理的理论进路, 进而, 现代伦理学自身的规范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政治学、法学, 甚至是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西方启蒙运动虽然被理想主义和科学技术的猛烈冲击, 但是其强大的物质成果却依然能够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普及, 有的甚至成为现代人新的崇拜偶像。这一巨大的物质技术文明的进步给伦理学直接带来了多重挑战和后果:首先, 逐渐发展形成诸多崭新的应用伦理学领域和道德伦理等相关课题。其次, 对原有伦理学理论范式的表达进行方法论的突破。尽管当代美德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教授十分严厉地批评并有力地裁断“启蒙运动的道德谋划已然彻底失败”, 但毋庸讳言, 启蒙运动所发起的这种普遍理性主义的“道德谋划”不仅仍在继续和强化, 而且已然并且日益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道德思维方式。最后, 最为深刻和复杂的是, 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人和现代社会之基本道德观念的不断冲击, 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伦理学基本理念的根本性影响。

3 伦理学的转型

目前, 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理论就有极大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不仅仅是在减轻或者是推卸当代伦理学家的学术和责任。然而, 如果从20世纪伦理学的发展来看, 我们不难看出伦理学们在学术和理论上做出的巨大成就, 就我国近三十年的研究进程来看, 其在经济伦理、生态环境伦理、政治伦理等方方面面都做出居多成就。但是, 近几年, 元理论学家和价值伦理学家们都陷入理想和反理想研究的固定思维模式之中, 直到20世纪晚期的罗尔斯才开始认识到该问题, 重新建构伦理理论, 进而诸多伦理学家才开始反思这些问题, 他们逐渐展示出某种超越单纯科学理性主义的理论迹象。

时至今日, 伦理学家们站在一个难以抉择的十字路口, 面临着又一次历史性的理论决断:今天的伦理学家们似乎站在了一个多少有些残酷的十字抉择路口, 面临着又一次的历史性理论决断:正视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转型, 我们再也无法期待用某种完备的伦理学原理来解释我们的道德生活世界及其不断歧出发散的应用伦理问题。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层面甚至问题, 给出不同却又合理有效的伦理学解释和解答。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正逐渐被理性主义和市场商业化所不断压迫, 导致传统的伦理学的知识、方法不断被冲击。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伦理学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需要伦理学在种种困境中不断实现转型和发展。笔者相信, 随着世界各国的充分重视和伦理学家的不断深入研究, 一定会伦理学的发展创造更丰富的条件, 笔者也相信, 未来伦理学在学术界必将占据重要位置, 指导人们的生活。

摘要:当前, 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正在被科学理性主义和市场商业化不断挤压, 导致伦理学的知识和学理方法、方式受到强烈冲击。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伦理学而言都具有严重的挑战, 导致伦理学只能在诸多困境中不断转型和发展。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笔者希望通过自身研究对我国伦理学的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现代语境,伦理学,伦理学家,去道德化,知识危机,转型

参考文献

[1]Peter Singer.A Companion to Ethics[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 1993.

[2]何怀宏.底线伦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护理伦理学 篇5

名解(4个):

1、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去解决护理科学发展中,特别是护理实践中护士与他人、护士之间、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

2、护理道德 :是社会一般道德在护理实践领域中的特殊体现,是护士在护理领域内处理各种道德关系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

3、护理关系:是指在工作的过程中,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生、护士与护士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4、护患关系:指护士与护理对象在护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5、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是指社会各层面(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人员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机构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

6、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坚持道德信念,自觉遵守道德原则,按道德规范行事。

7、护理伦理监督: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检查、评价护士的行为是否符合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护理道德风尚的活动。

填空:

1、护患关系的内容可归纳有护患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

456、临终关怀是以什么为原则:一尊重意愿,维护利益;二理解心理,给予安抚;三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四理解家属,给予援助。

7、A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准则。(定义)

B(内容)

论述(2题):

1、康复护理的道德要求:一同情病人,尊重病人;二热心负责,态度认真;三谨慎周密,业务求精。P1202、护理道德品质培养和形成的规律:一掌握理论;二躬亲实践;三重在自觉;四贵有恒心;五达到“慎独”。P232

宗教背后的经济伦理学 篇6

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感叹:“今天的事情宛如昨天的历史,今天也会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会不会重新上演?对于善于遗忘和没有历史感的人,任何重演都是可能的。哪里痛了治哪里,不疼了就忘,国家走得太快,总是在遗忘。”

为了不再忘记过去,我们需要像西方学习,如何真正弄明白事物的内在关系和社会价值。看世界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除了犹太教,也只有新教有对发财致富进行辩护,尤其是加尔文教派。新教(P rotest a ntism)是对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的一系列新教派的统称,主流教派有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作者马克思·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从比较的高度,去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通过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韦伯试图回答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且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被西方人所认为的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归结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韦伯在该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全书正文分上下两篇,共七章。韦伯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

韦伯指出:“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亦愈加明显。”对这种现象,韦伯举了许多例子,分析其中的原因。他指出,从表面看,似乎是由于天主教专修来世,新教着重现在的物质享乐,但同时却又存在既苦修来世又腰缠万贯、极度的虔诚和毫不逊色的经商手腕的惊人结合。

这种结合使人们可以推测:“在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问题只能是:“艰苦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或不管将其称为什么精神)的觉醒中,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必须不要像流行的看法那样,将其理解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

如果旧日的新教精神和现代的资本主义文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在所谓多少带点唯物主义色彩或至少反禁欲色彩的声色享乐中寻找,而应在其纯粹的宗教品性中寻找。”

韦伯指出,新教的宗教理想的影响,成为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变革以及经济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是促成发展的唯一因素。

最后选几句作者引用的富兰克林教导后人的话:

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

金钱具有滋生繁衍性,金钱可生金钱,滋生的金钱又可再生,如此生生不已。

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

假如你是公认的节俭、诚实的人。

你一年虽只有6 英镑的收入,却可以使用1 0 0英镑。

书名:《控制焦虑》

作者:(美)阿尔伯特·埃利斯

译者:李卫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

编辑推荐:

你害怕在公开场合发言吗?你恐惧与陌生人或异性讲话吗?你担心在路上被车撞到或在电梯里出事故吗?你在一次面试中失败,就觉得以后所有面试都会失败吗?

本书中,你可以见到很多和你一样深陷在各种焦虑中的人。你也会看到,作者埃利斯年轻时,也在社交、公开演讲、接触异性等很多方面有严重焦虑,但他成功自救,并发展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告诉我们,正是“我必须拥有快乐”和“我应该没有痛苦”的强迫性想法,导致了我们内心的痛苦和不健康的焦虑。

如果你想与焦虑和平共处,把焦虑控制在健康而有益的水平,而非让焦虑控制自己,阻碍通往幸福之路,请翻开这本书吧。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就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以理性思维(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不合理斯威)方式,比如帮助病人改变任职,以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和随之出现的行为异常。理性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 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集装箱

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因此,集装箱是一种伟大的发明。

大数据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Velocit y、Variety、Veracity。

《如何高效学习》

作者:(美)斯科特·扬(Scott Young)

译者:程冕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编辑推荐:

一位因为快速学习而成名的神奇小子,运用自己发明的学习方法,完成了10天搞定线性代数、一年学习4年MIT课程的“不可能任务”。本书就是对他学习方法的全面介绍,其中包括整体性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和具体技术,详细介绍了快速阅读法、流笔记法、比喻法、内在化等七大方法,并为高效学习提供了从生活到时间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跟随作者,你将成为高效学习的超级学霸。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

作者:(美)马克莱文森

译者:姜文波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

编辑推荐:

本书从集装箱的发明史娓娓道来,展现了一项技术的进步是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形态的。它的价值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怎样使用。在集装箱出现之前,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成衣绝对不会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货运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来得划算。中国也从此登上国际集装箱海运和世界工厂的舞台。

《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

作者:徐继华 冯启娜 陈贞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学习自由之伦理学探析 篇7

唯物史观在充分揭示人的本质的同时也揭示了人的属性的二重性。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 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 离开了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存在。同时, 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 并在其中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从而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1]人的活动涉及自然、社会和人自身, 与此相适应, 人要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人自身条件的束缚, 呈现不自由的状态。人处在不自由的状态中, 就是一种“自然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 人们还不能完全认识和驾驭自然力, 还要受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自由又是对必然的认识。人虽然不能不受到必然性的限制, 但是, 人不是必然性的奴隶, 而是能够认识、把握和利用必然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不断打破外在的限制, 这才是人的自由所在。

学习是一种主体的主动建构过程, 没有自由的学习最终只能异化为灌输。那么, 什么是学习自由呢?洪堡认为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具有选择教师和学习内容的自由, 具有质疑、探讨和挑战权威的自由。杜威在将自由视作学习前提条件的同时, 认为学习自由就是学生在力所能及和别人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主探索权利。纵观教育发展中对学习自由的各种解读, 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人类自由精神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 也就是说, 是在教育的前提下学生自觉、自主、自为的学习状态或权利。罗素将学习自由划分为三种:“学与不学的自由”、“学什么的自由”、“观点的自由”。[2]石中英在《教育哲学导论》中将学习自由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学与不学或继续与中止自己学习生涯的自由; (2) 选择适合于自己发展倾向的学校、班级和教师的自由; (3) 学习课程内容的自由; (4)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独自思考、理解、表达, 免于被作为“灌输”、“训练”和“宣传”对象的自由; (5) 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 免于任何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 (6) 置疑教师观点和教材观点的自由; (7) 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同等对待的自由; (8) 在任何情况下, 哪怕生活陷入赤贫之中, 基本学习权利不被剥夺的自由; (9) 在终身教育的时代, 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情况在不同教育形式之间自由流动的权利; (10) 参与讨论和决策一切有关自己学习事务 (如入学、转学、评价、奖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 的自由。[3]

二、自由理念下学习之规定性

从根本上来说, 学习之于人并不仅仅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意义, 而是人的自由解放不可或缺的内在环节, 而且, 只有当其致力于拓展与提高人的自由度的时候才是与人类本性相契合的真正的学习。一切学习都必须珍视并竭力捍卫个体的自由, 在努力向个体揭示自由真谛的同时, 启发个体把握自身的本质及其自由的规定, 并鼓励其勇敢而富有理性地追求自由。具体来讲, 从自由的维度来考量和规定教育, 以下三项任务是学习必须承担的。

1. 培养自由能力

自由并不是一种原始的和天然的“观念”, 而是要靠知识和意志的训练, 才可以找出和获得的一种能力。[4]人在刚刚出生时所具有的仅仅是自由的抽象或潜在形式, 而自由并不在于开始的可能性, 自由的真正实现需要后天教育的培养和锻炼。

从哲学上来讲, 自由是表达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概念, 它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统一。因此, 教育之于人的自由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自由存在于必然的限制之中, 同时又表现为对限制的超越, 而超越限制并不是纯粹主观的任性行为, 它首先取决于对限制本身的认识。“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只是实现自由的前提, 而不是自由本身。自由的根本标志在于人合乎目的、合乎规律地利用、支配客观对象并实现对自我的改造与完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实践过程。实践是自由超越人的思想范围, 进而成为主体客观存在状态的最重要的中介和桥梁。真正的自由是主体实践的产物, 是人们行动的结果。因此, 教育在努力提升个体理性认识能力的同时, 还必须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实践能力。

2. 塑造自由精神

人是精神的存在, 自由之对精神犹如重力之对物质。精神的本性是自由的, 自由既是人类精神的本然状态, 又是精神发展的终极价值。只有在自由奔放的状态之中, 人类精神才存在不断攀升和跃迁的可能, 才能不断迈向富足。因此, 自由之于精神具有不可让渡的绝对价值。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从来都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教育是最深切的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的过程。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5]符合人性的、善的教育必须始终与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保持和谐一致。在这里, 个体是其精神发展的“最高主权者”,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 “他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他自己的心去想”。在这里, 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意见或看法, 而不必担心因为见解的不完善性甚至是离经叛道的“荒诞性”而受到任何肉体或精神上的惩罚。只有在这种平等、自由的精神交往中, 个体才能激发积极探索真理的热情和敢于言说的勇气, 如此, 创新之路方能开拓, 人类文明方能生生不息。

3. 养成自由人格

自由人格所表达的是人类在应然意义上对理想人格的价值追求。它既是对“依附人格”的否定, 又是对“独立人格”的超越。拥有自由人格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独立的、自主的、能够明确“意识到自身主体性”的主体存在。自由的本意就是独立自主、自我依赖、自我主宰, 成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主体。

三、学习自由之价值取向

学习自由的观念顺应了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引导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的生命尊严和价值, 强调应引导学生以个体占有的发展方式, 在主体性实践中追求成人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 学习自由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消极的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免于被强迫的自由”, 积极的学习自由则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权自主地做一些事情的自由”;消极学习自由是学生对不合理强制的反抗, 积极的学习自由则是学生的自我诉求, 二者构成了学习自由的完整内涵。相比而言, 积极的学习自由具有更大教育价值, 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 从学习自由到学习责任是教育本质使然。

1. 在自由中解放主体

强制的教育剥夺了学习者的自由, 将学习者变为纯粹的教育客体, 学习者无法享受自由的权利, 因此, 逃离课堂式的消极自由成为学生的唯一选择, 但选择逃离, 充其量是对不合理强制的一种苍白无力的反抗, 它会使学习者陷入异化蜕变的危机之中, 对教育而言, 这种现象更是与教育的主旨相背离。同时, 自由在人的认识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如果真理不是绝对的话, 那么自由便是真理得以诞生的条件”。自由是人的类本性, 也是人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 要让学习者真正成其为人, 必须还学习者以自由。

学习的自由, 可以使学习者从强制和禁锢中解脱出来, 实现从被动的教育客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的蜕变。学习自由意味着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与不学、学习什么, 并由此获得自己独特的观点, 在学习自由的状态中, 学习者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被凸显出来, 这三个特征恰恰是作为主体的三个本质特征, 因此, 学习自由使得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 学习自由也凸显着学习者作为发展活动的主体地位, 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学习, 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着“个体占有式”的发展, 生成着不同于他人的“自我”。

2. 在主体性中找寻自由的价值意蕴

学习自由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也使得学习者在主体性活动中更为深刻地体验自由的意蕴。就学习自由而言, 它并非绝对的自由, 是一定限度内的自由。“自由不是主体的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而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是自由和责任的统一”。学习自由必然受到学习者认知水平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 但这种制约并不是野蛮的强制, 借助主体对学习责任的认同, 它会引导学习者获得更大的自由。

3. 在学习责任的承担中感受自由的精神

责任, 并非仅仅是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或要求, 从本质上讲, 乃是个体的自觉行为, 是责任主体对他人和社会要求的积极响应, 是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因此, 承担学习责任并不是屈从于外界的强制, 而是作为主体的学习者自由、自觉和自为精神的体现。勇于承担学习责任的行为所体现的恰恰是学习者对学习自由的渴望。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是自由的, 才可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学习活动的本身就是人之自我建构的一种生存实践, 这种实践必须依靠主体的自觉, 主体的自觉取决于对责任的认同和担当, 一个能够积极履行责任的人, 其主体性必然会得以彰显, 也必然会从责任行为中体会自由精神的内涵。

培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正如汉斯·昆所指出的, 人类未来的口号应当是“行星级的责任”,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从学习自由到学习责任的承担是培养这种人的最佳选择。

摘要: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反思并寻求人类活动的价值合理性的根据是其理论使命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设计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一系列具体的环节都必须珍视、捍卫并努力以增进人的自由作为根本的价值诉求。学习, 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具有其伦理特性。

关键词:学习自由,人的自由,伦理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2.

[2]罗素, 许峰等译.自由之路 (上)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3]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43.

“自由”的伦理学思考浅析 篇8

关键词:自由,快乐,幸福,不动心

一“自由”的伦理学内涵

“自由”在当今已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 对“自由”有人贬亦有人扬。在《实用汉语词典》中“自由自在”被定义为随心所欲, 不受约束。对自由的界定纷繁复杂, 不同人可能亦有不同理解。在古拉丁语中, “自由”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有学者认为, 现代描述自由境地的语句为“独立于别人的武断的意志以外”, 此即谓不受别人武断的意志所侵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自由即是掌握自然规律, 并利用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行为。尽管对自由的界定各有不同, 但总体来说, 自由应包括行为上的自由与思想上的自由。循着这条思路, 笔者认为“自由”在伦理学上的含义应包含以下方面:

1. 行为上自由

自由应是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在追求个人或集体的幸福与快乐时应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 而不受外界的强迫的行动, 在行为上是“自由”的。萨特就说过人的自由首先是选择的自由, 虽然我们的行为受到自身能力、社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但只要行为是在自身志愿的指引下完成, 便是行为上的自由。自由有绝对自由和相对自由, 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 特别是人类的行为。在现代社会独立个体的行为自由应符合最基本的道德, 与各国法律相一致, 个体追求的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标准。萨特说过:“他人就是地狱”, 意思是每个人都是把自己当做主体, 把别人当做客体, 于是每个人都只从自己出发, 每个人的自由便成了别人的不自由。萨特的自由是一种绝对自由, 但是只有在尊敬别人的基础上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2. 思想上自由

自由应是个人的快乐与幸福, 不由外在因素决定, 不受其影响与制约或者是将外部因素对个人的快乐与幸福的影响降到最小 (因为个人情绪往往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 。如果承认绝对自由的存在, 那么人类只有在思想领域中才是自由的。我们的心情与情绪往往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 “高兴时觉得整个世界非常美好, 失意时就觉得自己没法活了”。所以伦理上的思想上的自由就是使自己尽量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始终保持镇静的心态, “以心灵的不变应对外界的万变”。

晚期希腊哲学家不遗余力的追求快乐与幸福, 把追求幸福作为自己哲学的主要任务。无论哪个学派, 都把心灵的宁静与“不动心”作为快乐与幸福的目标。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 其把快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然的和必需的;第二类是自然的但却不是必需的;第三类即不自然又不必需的。同时区分了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 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静态快乐又分为身体免遭痛苦与心灵不受干扰。斯多亚派主张按自然生活, “不动心”是斯多亚派所追求的幸福目标。皮罗主义的口号是:“不做任何决定, 悬隔判断”。“悬隔”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亦即是“不动心”。

二 伦理学上的“自由”何以可能

综上所述, 晚期希腊哲学都把快乐与幸福作为自己哲学的任务, 而心灵的宁静与不动心便是快乐与幸福的目标。换言之, 心灵的宁静与不动心是达到快乐与幸福的路径。斯多亚派提倡“不动心”的理由是:幸福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既然不能受制外界发生的事件, 就应该排除外在事件对心灵的影响, 以心灵的不变应付外界的万变。不管什么样的命运, 不管外界发生什么, 有智慧的人都能保持平稳柔和的心情。作为一个社会人, 应如何践行此种“自由”呢?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与快乐观

独立个人追求快乐与幸福时也应顾及到别人的快乐与幸福, 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 只有这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与快乐观, 但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 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幸福与快乐。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事物的功效就是事物的善, 事物所追求的最高的善即至善就是幸福, 每个团体都有一种善, 但国家所追求的善是最高的善即幸福。

2. 坚定自己的信仰与梦想, 在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理想是每个人不断向前、不断奋发的动力, 也是我们人生的导航灯。但在人生的旅途中, 有多少人因各种原因而放弃了自身的追求。理想的实现, 信仰的追求对于我们来讲是幸福和快乐的。要实现自身的理想, 需要各种条件, 包括自身能力、社会环境、现实机遇等, 但一定不能缺少坚定的意志。只有执著的人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才能享受每天的第一缕阳光, 才能看到每年的满园春色。

3. 学会转移注意力, 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

一定的情绪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的。当感到情绪糟糕时, 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当自己比较烦躁时, 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此件事上, 从而忘记前面的烦恼。例如, 可以学着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培养一些自身的兴趣爱好。

4. 学会自我暗示, 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积极的自我暗示, 对于应付人生路上的挫折, 获得积极阳光的心态, 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一个会自我积极暗示的人, 当其情绪变得糟糕时, 自我暗示会使其很快转变心态。在我们心情被外界事物影响时, 我们可以这样来暗示自己, 例如:“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我不能活在别人的意识里, 我要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什么都是浮云, 只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是正道, 只有成长才最关键”“失败是成功之母, 坚持就是胜利”“没有失败, 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只要我相信, 奇迹就会诞生”等。

5.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学会经常微笑

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没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 我们只会掉进烦恼的泥潭, 愁苦的海洋。心理学表明, 当一个人微笑时, 其心情会真的变得喜悦起来。所以, 当不高兴时, 学会经常性微笑, 这样心情会随着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变化。

6. 让自己充实起来, 使自己“忙”起来

“忙”可拆分为“忄”与“亡”, 即忙意味着“心死”。这就意味着忙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做的事情上, 可以让自己忘记身上的烦恼。其实,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每天过得充实, 其实也是一种快乐, 为了使自己忙起来, 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长期目标, 为实现此目标, 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 坚持每天给自己安排任务。这样我们每天的生活便充实而又快乐。

参考文献

[1]周德伟.自由哲学与中国圣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伦理学 篇9

“伦理”这个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意思是事物之伦类各有其理,指的是在群居生活中人们所遵守的道理、习俗、规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秩序。唐朝张载也曾有言:“夫未识人伦,焉知天理。”伦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多层次性、综合性的研究人、人与社会、人的行为以及人的发展方向的基础学科。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是法学的基础理论,是法学的方法论,是法学的意识形态。法理学的重要作用在于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法的完善,而完善法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对法律关系中的人进行规范,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有序,保障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说伦理学在价值追求上与法理学有共通之处。伦理学的探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法理学理解人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人作出行为的动机和人追求发展的方向。在没有真正读懂我们自己之前,我们无权对自己提出要求。只有明白人作为人的价值,人在社会中的处境和价值,人作出种种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人所共通的价值和愿望,我们才可以去探究建立怎样的规范去保障我们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伦理学在人的价值领域探究中,不只从客观现实的功利主义出发,更是从宏观的人类整个发展状态作出总结,是一门较完善的关于人生存发展的真理之学。法理学则在人类生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抽象,较为现实客观具体地规划出人类所追求的基本生活图景,并能够科学合理地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可以说伦理学与法理学在目的上具有共同性,在思维方法上具有共通性,前者较后者对核心价值目标的追求更为抽象与直接,后者较前者对实现核心价值目标追求的路径选择与规划更为具体与详细。二者的关系犹如一张地图,透过前者可以更好地看到起点与终点,透过后者可以选择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道路。

2 伦理学基本观可以修正促进法理学基本观

法理学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法理学自身的局限性,伦理学则从人之共同角度探讨社会历史之发展与稳定,探讨人存在的价值与行为方向。就伦理学和法理学作为人类形而上的结晶来讲,二者在我们认识自身和认识社会历史发展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法所追求之理性与正义与伦理学所追求之价值领域具有重合性,这不是偶然的学科交叉,这种共同认知是我们对自身认识的肯定,是实践得出的经得起检验的真理,是我们生存轨迹和规律的必然结果。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则绝不仅仅是法理学所追求的意识形态的局部性问题,它更加恢弘和宽容,更具有前瞻性和生存力,法在历史的发展中曲折前进,伦理学则深刻全面客观地总结分析了法在历史发展之中的曲折与前进。伦理学更是深刻分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共生方法,道德、理性、功利、欲求、善业、恶业、生存,发展和目的价值,而且全面总结了物质世界的价值意义与精神世界的价值意义,辩证地分析出我们行为选择的动机和正确的光明的发展方向。从人的方向出发又回到人的身上,符合人的基本天性又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从而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单个人的存在与整个群体的存在是相互关联的,保证单个人的存在价值就是保证人类群体的生存价值,而伦理学从单个人的基本衍生出整个社会的价值所在。法理的基本价值观近乎全面地涵盖在伦理基本价值观之内,两者在义务权利的探讨上更是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伦理关于社会风俗、道德领域、理性科学和人价值的基本判断更是萃取各领域之长,对于法理的观念认知领域、技术应用领域具有研究探讨、开山指路的重要作用。伦理学就像是一个大的意识圈层,可为法理学的圈层提供更高的视野、更深厚的土地、更肥沃的养料,提高法理学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3 伦理学与法理学具有交融共生的可能性

社会学科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社会与世界,作为人类智慧之学的伦理学与法理学拥有共同的存在价值。人类发展到今天不仅在物质世界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更在意识世界发展出了肉眼看不到却从物质世界产生指导物质世界和我们精神世界的丰硕成果。伦理学和法理学共属于我们人类知识的意识发展成就,其对于我们所存在的价值的合理解释是不容置疑的,其对于我们生存发展的规范引领是不容置疑的,其出于人,服务人的核心价值是共同的,其对于我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共同的源泉之上的,其对于我们生存发展的物质世界的理解也是共通的。当所有的混沌我们能寻求出一种合理的解释和归纳统计方法之后必将融为一体。像物质世界一样,分子终将归为具体物质,物质也将演变分化,而我们的能力意识将还归它本来的面目,抽象而真知地把这一切叫作物质。大道同归,万流归海,我们的理解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在各种不同的背后寻求永恒的相同不是呓语,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方向。那些寻求人类普世价值的追求从来没有消亡过,那些对个体独立价值的思考也没有停止过,那对于我们自身的反思和我们与世界的思考,都是我们共同的努力。

4 现阶段伦理学与法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市场取向的改革需要对法理与伦理的重新思考,为处于法制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提供观念支持与价值引导。伦理学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问,从伦理学自身的发展来看,这种调节所涉及的关系是逐步扩大的,它从最初调节部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扩大到调节理性生物间的社会关系,进而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全球化趋势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法学理论,力求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取得中国法学与国际法学交流的对话资格,伦理学对法理学的价值导向作用可见一斑。从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学与法理学的融合是人类追寻现实世界中完美和谐关系的结果。

现阶段,法理学与伦理学在现实的操作层面上更多的是法律与伦理的关系。它包括法律、法、道德、伦理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具体区别与联系。既有概念层面的,也有现实层面的;如何处理法律与道德在理论分析中的地位,二者谁先谁后;立法、执法、守法的伦理定位;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原理等。这都将成为现阶段法理学研究与伦理学研究互通共融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既为社会本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法理学与伦理学的学科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同属于形而上的伦理学与法理学,在我国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下,得到合理的对待与配合,是学术上的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更是对我国走向世界的有力支持。综合辩证地分析,正确对待伦理学与法理学的关系,从现实出发实践地解决二者的分歧与差异,优势互补、相互辉映、包容并蓄使之更好地为我们走向世界服务,是我们学术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摘要:伦理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守则。践行法治社会、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应该做到识人伦,知法理。伦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习性的科学,将伦理知识融入法理中,可以更好地为法理学的发展做铺垫,可以更好地制定、修改、解释、应用法律规范,从而使法律更加符合人的基本需求、社会进步的基本需要、国家安定富强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伦理,法治,法理,法律

参考文献

[1]唐萌,曲丽娟.对一种功能意义进路的思考——评《法律与道德体系——法理学与伦理学》[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11(1):281-283.

基于伦理学的幸福婚姻研究 篇10

一、我国婚姻伦理道德的演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婚姻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即群婚制、对偶制和一夫一妻制。这三种婚姻形式又是大体上与人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相适应的:群婚制与蒙昧时代相适应;对偶婚制与野蛮时代相适应;一夫一妻制与文明时代相适应[1]。从历史上看,婚姻和家庭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有不同的婚姻制度、不同的婚姻观念和不同的婚姻风尚习俗等。此外,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还受到社会的法律、政治、道德、宗教和社会风尚传统等的直接影响。在阶级社会中,婚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系到夫妻这种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因而靠法律是远远不够的的,必须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系。婚姻道德与社会、阶级道德一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有什么样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婚姻道德,因此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1. 私有制社会的婚姻道德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地位不同,婚姻道德也不尽相同。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大致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三种私有制社会形态。私有制社会的婚姻道德,以继承财产为婚姻的出发点,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男子,要求自己的妻子生出属于自己的子女来继承财产,于是就产生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一夫一妻制是一种比较牢固的婚姻形式。这样的婚姻制度比起以往的一切婚姻形式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这种婚姻形式是在私有制经济和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男尊女卑为特征,所以这又是一种倒退。我国私有制社会婚姻主要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掌握一切生产资料,奴隶是只会说话的工具,奴隶没有权利和人格,男女奴隶的结合完全由奴隶主指定,目的只是繁殖新一代的奴隶[2]。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封建礼教和宗法统治着一起,所以封建婚姻注重门第等级和封建礼教。

2. 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规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婚姻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制度和社会基础。在婚姻上贯彻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包括:首先,男女双方应当坚持把自己的婚姻建立在共同劳动、建设社会主义和相互爱慕的基础上,反对一切出于经济以及派生因素考虑的联姻;其次,男女双方一旦结婚,夫妻双方就应当相互信任,彼此忠诚,在婚姻生活中继续保持和发展爱情;最后,必须同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在婚姻问题上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作斗争[3]。这种婚姻道德规范的提出无疑为婚姻家庭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好的范式。

二、当今我国社会婚姻问题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婚姻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由于传统婚姻观念的深厚影响和社会规范的有力控制,婚姻关系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改革开放这些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我国社会的婚姻状况相比传统的婚姻状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道德对婚前性行为的社会控制功能的不断弱化,婚前性行为屡见不鲜。从婚前性行为来看,未婚人口的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性行为发生次数与性伴侣人数都在增加。据1989年进行的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一百个中学生中有一个、每十个大学生中有一个曾有过性生活体验。此外调查也显示,有婚外性伴侣的已婚人口比重农村与城市均为6%,男性已婚人口的比重为10.2%,女性在婚人口的比重为4.7%。(1)

其次,婚姻的平均社会寿命缩短,离婚率不断上升。据资料显示我国的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2万对上升到1993年的91万对,15年里增加了58万对,平均年增长率为7.8%并且分别在1953、1961和80年代以后出现了三次离婚高潮。(2)

此外,我国夫妻的婚姻生活质量不高。很多夫妻之间还受到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影响,在婚姻生活出现状况以后,会因为下一代或者整个家庭的利益权衡而选择忍耐、将就的凑合过日子,这样的婚姻生活,夫妻之间很难有幸福可言。

最后,当今我国社会的婚姻模式多样化。改革开放,由于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西方的婚姻模式也逐渐在我国出现与增多。相关的婚姻模式包括有:独身不婚、丁克即夫妻双方婚后不育子女、同居不领证、包二奶、找小秘等。

三、追求幸福婚姻的伦理道理原则

婚姻问题是当今社会最普遍最常见的社会家庭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他面对它,只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性质不同而已。“据有关方面权威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有75%的婚姻家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15%的家庭处于濒临破碎的边缘或已经离婚,只有不到10%的家庭相对和谐,这个数字充分表明现代家庭的婚姻质量不容乐观。”(3)下文主要就婚前、婚后、离婚问题提出相应的实现幸福婚姻的伦理道德准则。

婚前伦理方面,恋爱双方应以爱情为基础,自由结合,不提倡婚前性行为,反对婚外性行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在逐渐走向独立与开放。婚姻也不再是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更多的是根据青年双方的自主意愿,以爱情为基础,选择自己的婚配对象,婚姻成为了一种个人化行为。但是,由于恋爱的自由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的上升和低龄化。因此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封建婚姻中的道德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扬弃。摒弃所谓的“父母之命”、门第等级门当户对,而是要以爱情为基础;同时,也要一定程度地提倡“贞”和“忠”,尊重家庭,尊重婚姻。婚前或者是婚外性行为虽然大多是双方自愿发生,但是,没有法律保证,不存在夫妻间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和法律纠纷。

婚后伦理方面,夫妻要坚持互爱、平等、自由的伦理原则。结婚以后夫妻双方朝夕相对,不再是恋爱中的男女情爱,而需要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如何保持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并不容易,这往往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婚姻中遇到问题时夫妻双方应该互相尊重、爱护、体谅、包容、信任,不应该动不动就争吵打闹,为了点小事大动干戈,要用互爱平等的原则来处理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夫妻间才能更加自由融洽,婚姻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

离婚伦理方面,要正确看待离婚问题并理性妥善处理婚后财产与子女抚养的问题。当今社会婚姻当中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容易导致离婚,这时,离婚伦理就成为了婚姻伦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婚姻自由平等的实现问题。对于离婚,改革开放前我们是少谈甚至不谈,并且制度上对离婚自由有较大限制,只有当夫妻方中的一方在政治或性道德上出现问题时才允许离婚。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婚姻伦理观念发生了变化,强调婚姻应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当婚姻双方感情破裂时,有离婚的自由。当下,我国离婚伦理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与西方离婚伦理发展的共同趋向。它表现为:离婚自由不受限制;离婚率普遍上升;对离婚的宽容度提高;离婚的社会调控有所增强。”[4]此外,很多人会把离婚率高与社会稳定联系在一起,其实只要“离婚自由”,并妥善处离好离婚后的财产、子女等方面的事宜,离婚不离德,那么两者也并没有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①资料来源: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的经济学思考[J/OL].http://www.yscbook.com/testbbb/ShowArticle.asp-ArticleID=59101

②资料来源: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的经济学思考[J/OL].http://www.yscbook.com/testbbb/ShowArticle.asp-ArticleID=59101

③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213209.htm

[1]章海山,陈思迪.家庭伦理[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2]刘达临.中国婚姻家庭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3]汪石满.中国婚姻家庭[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伦理学视域下的尊严 篇11

关键词:尊严 拆迁矛盾 道德

拆迁是指取得拆迁许可的单位,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所批准的用地文件,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法律行为,从定义里可以看出,拆迁并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且拆迁不可避免会对被拆迁户产生损伤,拆迁方需要对此进行补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经常可以看到拆迁的场面,这对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拆迁中的矛盾也伴随着拆迁出现,这个矛盾的双方分别是拆迁者和被拆迁者,而这个矛盾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拆迁者补偿的金钱与被拆迁者期望的金钱不同引发的矛盾,“第二种情况”是拆迁者与不希望拆迁的住户的矛盾。如果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对这个矛盾的两种情况,就会导致矛盾的激化,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粗暴的态度就是一种对个人尊严的践踏。

一、造成“拆迁矛盾”的原因

拆迁矛盾的“第一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关系到双方金钱方面的利益,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从伦理学上考虑,就是利益公平的一种诉求,个体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第一种情况的公平对待就是物质利益的平均分配,所以这种矛盾产生以后,只要双方的诉求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就无所谓谁对谁错。拆迁矛盾的“第二种情况”的出现,是被拆迁者对自己故居依依不舍所导致的,从价值上来看,被拆迁者的这种对故居的感情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甚至可以说,无法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从宏观的角度看矛盾的第二种情况,就是个人的权利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个人的权利需要得到尊重,这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而社会的需求并不是必须要达到的目的,至少从人权上来看,社会的这种需求不应该具有法律保障,而且也不能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所以这种矛盾情况如果出现,拆迁者就很难解决。

拆迁矛盾的出现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发展方向是矛盾得到解决,双方谈判顺利,拆迁者与被拆迁者的矛盾被调和,这是好的发展方向,另一种发展方向是矛盾变得激化,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矛盾的一方(一般是拆迁者)用强制性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引起的,这种强制性的手段虽然在拆迁上表现为拆迁顺利完成,但是拆迁矛盾并没有被调和,反而演变为被拆迁者对社会的矛盾。当一方用强制的措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伦理学上来说,就是不尊重他人,践踏了他人的尊严,也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践踏他人尊严的行为并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激化。

二、解决“拆迁矛盾”的几种方法

拆迁矛盾的“第一种情况”较容易处理,因为这种矛盾可以用量化的方式去解决,通过对征地价格以及对当地的消费水平进行计算,可以给出一个大致上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以一种量化的方式去处理双方矛盾,所以这种情况下矛盾大多数都被顺利解决。

拆迁矛盾的“第二种情况”比较难处理,因为并不是可以量化的金钱问题,而是被拆迁者对故居恋恋不舍而导致的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没有办法用量化的方式来解决,只能通过对被拆迁者的说服教育为主。首先由于拆迁大坏境的发展,如果被拆迁者的故居得不到拆迁,而其他地方的建筑都被拆掉,那么这个故居就已经不是以前那种环境下的故居,也就没有再继续坚守的道理。其次,故居附近的居民都搬迁了,那么以前故居附近的生活关系网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也不应该继续居住。再次,故居由于拆迁可能会导致水电等公共设施出现损坏,容易影响居住者的日常生活环境,因此,也不应该继续居住。最后,向他们进行理性劝导,如果被拆迁方能够有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换来社会大部分人的利益的觉悟,那么社会上对这种人是尊敬的,而且自己的尊严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当然,这种劝导不具有强制性,因为对个人道德行为进行约束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事情。这几种情况而且是实实在在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具有一定说服力,而且谈判是以尊重对方为前提,不是把被拆迁者看成是符号化的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通过这种道德教育,容易使矛盾得到解决。

三、为何要以这些方法解决“拆迁矛盾”

现阶段都讲舍小我为大我,这种精神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好事,而且值得提倡,但是是不是就是说小我的权利就可以被大我的权利减去呢?我人为对道德或者价值作一个量化的评价是不合理的,少数人的权利与多数人的权利并不应该用加减法来衡量,不能说因为多数人的需要就有理由去牺牲少数人的需要,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所组成,只有个体的尊严受到保护,社会的尊严才能受到保护,社会才不是冷冰冰的符号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才会在这种互相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得以消解。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对于整体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是对个人权利的一种保护,只有每个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护的时候,社会上大部分的人的权利才能得到保护。如果矛盾双方都能够以一种尊重对方的态度来谈判,这种矛盾终归会被解决,如果以暴力手段结束这种矛盾,那么这种暴力手段就是对尊严的一种践踏,这种暴力手段就会催生出新的更为严峻的矛盾,当少数人的尊严都得不到维护的时候,社会又如何能够维护大多数人的尊严。

护理伦理学教学体会及对策 篇12

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的基础,是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护理道德情感是护理人员的内心道德世界在情感层面上的反应和表现,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情感能够提高他们的护理道德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从而有利于护理道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全[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护理伦理学不仅是护生在今后工作中用到的重要工具,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伦理学绵绵不绝的文明。培养护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应当培养他们的护理道德情感,使之主动参与到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中,获得新知。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自然会找到怎样将其学好的方法。求知的内在动力是兴趣,作为一名护理伦理学教师,作者认为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至关重要且任重道远。如何使护理道德的培养贯穿于伦理教学,如何有效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使护理伦理学为护生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导向,以下是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体会及相关对策。

1 明确护理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外延

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对护理道德情感有准确的把握。18世纪的亚当·斯密和大卫·休漠都以情感作为其伦理思想的基础,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情感的培养应以情感为起点,而后发展秩序,以美德作为最终归宿[3]。现在护理伦理学中,对护理道德情感的定义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和权利尊重的基础上,表现出对患者、对护理事业的真挚热爱。我国学者认为,在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时,要从认知、生理和表达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把握[4],这样有助于使护生较为深刻理解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进而促进护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达到“个体生命的舒展与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之间动态的平衡”[5]。

在这种前提下,应当在护理伦理学的教学中,对护生明确护理道德情感的作用方式。首先,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护生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的需要和价值体现的前提条件,护理道德情感应当成为“有意图”的情感,它应当是针对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道德现象、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一种规则。其次,护理道德情感的出现也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快乐、感恩、同情、愤怒等情绪体验会在生理层面稳定、持久、深刻和内隐地存在于护生今后工作的伦理判断、伦理决策和伦理行动中。最后,在经历“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景评价、移情共鸣和反映选择”[6]等内在机制调节后,护生会以语言、行为、表情等表达来处理他们所遇见的各种护理伦理学问题,即护理道德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护生今后的职业生涯。理解了护理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过程,会帮助护生在护理伦理学的学习过程及护理工作实践中,有意识地不断发展和培养自身的护理道德情感。

2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模式

由于护生缺乏直接的护理工作实践经验,对护理道德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导致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其道德观处在一种尚未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状态中。因此,护生的道德情感具有动态稳定,内隐与外显兼具,功利与道义并存的特点。

在国内外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情境濡染模式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道德情感培养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对道德情感的唤起,以及唤起后理性与群体的认同支撑。而情感的产生都需要依赖于相应的情境[7]。因此,情境濡染模式就是,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激发道德情感,鼓励学生自主的道德行为选择。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正反比较,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情境濡染的过程设置包括创设情境、同伴讨论、角色模拟、体验感悟四个环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设情境,鼓动道德情感体验,启发道德智慧,并通过多次的螺旋反复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在讲授“临床护理伦理”这一护理章节时,我们在课堂向学生模拟了如下伦理案例:接诊室同时来了3个急诊病人,医生说需要做手术,护士按接诊程序给病人做术前准备。但同手术室联系后,手术室告知只能去两个。那么剩下的这个病人怎么办?试着制定出护士的解决办法,护士遇到了什么伦理学问题?本案例中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案,具体让谁留下来都有各自的理由。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正反比较,对伦理学中的经济原则、先来后到原则、家庭角色原则、科研价值原则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对在今后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所面对的伦理学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

3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人文需要

“崇礼乐,赞化育”,是以“化”为用的人文培养。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化”字,“化”者,内外融通,不免不强,自然流成之谓也。任启运《礼记章句》中称:“盖其为教,优游和顺,使人默化而不知”,朱熹也把这种育人功夫称之为“化”,“涵育熏陶,俟其自化”(《孟子集注》卷4),使受教育者如同“静对春风感形化”(《朱子学归》卷23),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子小学集解·小学书题》)。人文精神的塑造是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需要,这是道德情感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而情感则通过人文精神的塑造得以开发与升华。道德情感的培养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塑造人文情感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人文培养可以陶冶护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审美能力,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容易被人所忽略,而这种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提高护生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审美品味并以此来约束他们在护理临床实践的行为,尽量接近并达到“仁爱慈善、公正诚实、审慎认真、勇于进取、廉洁正派”的境界。培养护生的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等护理道德情感,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语言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护理各课程的教育,如基础护理技能的操作,护理理论中的美学等;也可寓于课余生活中,如画作、书籍、音乐的欣赏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教师的言行都可对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4 护理道德情感培养的环境要求

由于护理工作琐碎、繁重、服务性强, 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活护理内容,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对这些工作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护理,就是打针、发药、铺床、倒便盆, 是“伺候”人的工作。社会偏见的影响, 致使一些护生不敢正视自己的专业, 还有少数学生纯粹是因父母的安排而就读于护理专业, 她们对学习护理专业知识缺乏兴趣。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除了在护理教学过程中说明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护理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以及护理事业的光辉前景,还应当注重护理道德情感的多方合作。

多方合作针对的是护理道德情感培育过程中的力量运用。“道德”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在其中的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社会大环境。在护理道德情感培育的过程中,对其中的多方参与力量需要纵横联合,既借力又不过于偏重,以免护理伦理教育的实效因为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丧失而打折扣。护理道德情感培养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学校、家庭、医院、社会都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中的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以护理伦理的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作为主要实现途径。家庭在力量的提供上主要是助力作用,使护生获取情感支撑。医院、社会可以通过各种临床护理实践活动达到道德情感培养的目的。护生道德情感培养多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经验,也需要创新。

5 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应该营造出积极的舆论导向

环境影响在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着十分显眼的位置,而舆论通过宣传教育营造出来的氛围对道德情感的培养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护理道德情感在护生本人或者小范围的护生群体内获得认同,而后通过各种媒介包括互联网,广播等扩大情感共鸣的范围,营造积极的舆论导向氛围。事例一: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年轻护士为拯救一个高三学生的生命捐献了自己的骨髓,这位护士需要在血液干细胞采集室躺上整整两天,全身血液在透析机里作上万次的循环,每天耗费5个多小时,才能采集到足够受体需要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采集到以后,将保存在冰冻容器内,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医务人员乘飞机送到白血病患者身边,然后输入患者体内[8]。事例二:南方医科大学开展的造口和慢性伤口护理等专科化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地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和医疗界同仁的认可和赞誉。这体现了目前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使护理品牌逐渐成为医院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提升了护理专业的学术地位[9]。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高效滚动,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形象,使更多的护生增强了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护理伦理学的教育手段在长期的实践中渐变,从以前的以说教为主,变为多种方式的共同着力,从以前的护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对护生积极性的调动[10]。

6 结语

将护理道德情感的培养贯穿于护理伦理教学的全过程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 也是一个护理伦理学教师的职责。在伦理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注重护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使其养成在不同的情境下,自觉依照医学伦理学的原则辩证地处理学习及工作中问题的习惯。护理伦理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教育护生自觉履行其道德义务和道德行为, 尚需多方合作, 持之以恒, 方有成效[11]。

摘要:护理道德是护理伦理学的基础,是护理实践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培养护生良好的护理道德情感能够提高他们的护理道德认知水平,使之能够主动参与到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的学习中,并在工作中选择符合护理伦理的言行。基于对护理道德情感应在伦理教学中贯穿的认知及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护生的护理道德情感等问题,本文从护理道德情感的内涵及外延、培养模式、人文、环境要求及舆论导向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体会及相关对策,提出护理伦理的道德情感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尚需多方合作,持之以恒,方有成效。

关键词:护理,道德情感,护理伦理学,教学体会,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桂云,郭琦,郭楠.医学伦理学教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94-96.

[2]李本富,李曦.医学伦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4-136.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卷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3):57-60.

[5]郑红.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1-4.

[6][德]舍勒.爱的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5.

[7]赵士辉.国外高校应用伦理学的教育及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05-107.

[8]华西都市报.女护士捐骨髓拯救北京学生[EB].http://news.sohu.com/20051020/n227253054.shtml

[9]曾伟红.开展慢性伤口专科护理的实践[EB].http://www.sdrmyy.com/nurs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4.

[10]张灿.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应加强网络伦理教育[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4):367-370.

上一篇: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下一篇:小学阅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