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研究方向

2024-09-09

伦理学研究方向(精选8篇)

伦理学研究方向 篇1

经济伦理学研究综述

经济伦理学是当前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体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两个学科之间的交流、时话和融合.就目前国内外经济伦理学研究的现状来看,经济伦理学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使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得到深化,领域得以拓宽,方法有所更新.

作 者:郑立新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刊 名:云梦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MENG年,卷(期):25(2)分类号:B82-059关键词:经济伦理学 研究综述

伦理学研究方向 篇2

一、我国婚姻伦理道德的演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婚姻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即群婚制、对偶制和一夫一妻制。这三种婚姻形式又是大体上与人类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相适应的:群婚制与蒙昧时代相适应;对偶婚制与野蛮时代相适应;一夫一妻制与文明时代相适应[1]。从历史上看,婚姻和家庭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有不同的婚姻制度、不同的婚姻观念和不同的婚姻风尚习俗等。此外,一定社会的婚姻制度,还受到社会的法律、政治、道德、宗教和社会风尚传统等的直接影响。在阶级社会中,婚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关系到夫妻这种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因而靠法律是远远不够的的,必须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系。婚姻道德与社会、阶级道德一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有什么样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婚姻道德,因此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1. 私有制社会的婚姻道德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各阶级的阶级地位不同,婚姻道德也不尽相同。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大致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三种私有制社会形态。私有制社会的婚姻道德,以继承财产为婚姻的出发点,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男子,要求自己的妻子生出属于自己的子女来继承财产,于是就产生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一夫一妻制是一种比较牢固的婚姻形式。这样的婚姻制度比起以往的一切婚姻形式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这种婚姻形式是在私有制经济和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以男尊女卑为特征,所以这又是一种倒退。我国私有制社会婚姻主要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掌握一切生产资料,奴隶是只会说话的工具,奴隶没有权利和人格,男女奴隶的结合完全由奴隶主指定,目的只是繁殖新一代的奴隶[2]。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封建礼教和宗法统治着一起,所以封建婚姻注重门第等级和封建礼教。

2. 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规范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该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婚姻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制度和社会基础。在婚姻上贯彻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包括:首先,男女双方应当坚持把自己的婚姻建立在共同劳动、建设社会主义和相互爱慕的基础上,反对一切出于经济以及派生因素考虑的联姻;其次,男女双方一旦结婚,夫妻双方就应当相互信任,彼此忠诚,在婚姻生活中继续保持和发展爱情;最后,必须同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在婚姻问题上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作斗争[3]。这种婚姻道德规范的提出无疑为婚姻家庭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好的范式。

二、当今我国社会婚姻问题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婚姻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由于传统婚姻观念的深厚影响和社会规范的有力控制,婚姻关系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改革开放这些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我国社会的婚姻状况相比传统的婚姻状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道德对婚前性行为的社会控制功能的不断弱化,婚前性行为屡见不鲜。从婚前性行为来看,未婚人口的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提前,性行为发生次数与性伴侣人数都在增加。据1989年进行的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平均每一百个中学生中有一个、每十个大学生中有一个曾有过性生活体验。此外调查也显示,有婚外性伴侣的已婚人口比重农村与城市均为6%,男性已婚人口的比重为10.2%,女性在婚人口的比重为4.7%。(1)

其次,婚姻的平均社会寿命缩短,离婚率不断上升。据资料显示我国的离婚总对数从1979年的32万对上升到1993年的91万对,15年里增加了58万对,平均年增长率为7.8%并且分别在1953、1961和80年代以后出现了三次离婚高潮。(2)

此外,我国夫妻的婚姻生活质量不高。很多夫妻之间还受到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影响,在婚姻生活出现状况以后,会因为下一代或者整个家庭的利益权衡而选择忍耐、将就的凑合过日子,这样的婚姻生活,夫妻之间很难有幸福可言。

最后,当今我国社会的婚姻模式多样化。改革开放,由于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西方的婚姻模式也逐渐在我国出现与增多。相关的婚姻模式包括有:独身不婚、丁克即夫妻双方婚后不育子女、同居不领证、包二奶、找小秘等。

三、追求幸福婚姻的伦理道理原则

婚姻问题是当今社会最普遍最常见的社会家庭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他面对它,只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性质不同而已。“据有关方面权威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有75%的婚姻家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15%的家庭处于濒临破碎的边缘或已经离婚,只有不到10%的家庭相对和谐,这个数字充分表明现代家庭的婚姻质量不容乐观。”(3)下文主要就婚前、婚后、离婚问题提出相应的实现幸福婚姻的伦理道德准则。

婚前伦理方面,恋爱双方应以爱情为基础,自由结合,不提倡婚前性行为,反对婚外性行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在逐渐走向独立与开放。婚姻也不再是封建社会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更多的是根据青年双方的自主意愿,以爱情为基础,选择自己的婚配对象,婚姻成为了一种个人化行为。但是,由于恋爱的自由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的上升和低龄化。因此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封建婚姻中的道德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扬弃。摒弃所谓的“父母之命”、门第等级门当户对,而是要以爱情为基础;同时,也要一定程度地提倡“贞”和“忠”,尊重家庭,尊重婚姻。婚前或者是婚外性行为虽然大多是双方自愿发生,但是,没有法律保证,不存在夫妻间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和法律纠纷。

婚后伦理方面,夫妻要坚持互爱、平等、自由的伦理原则。结婚以后夫妻双方朝夕相对,不再是恋爱中的男女情爱,而需要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如何保持婚后生活的幸福美满并不容易,这往往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婚姻中遇到问题时夫妻双方应该互相尊重、爱护、体谅、包容、信任,不应该动不动就争吵打闹,为了点小事大动干戈,要用互爱平等的原则来处理婚姻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夫妻间才能更加自由融洽,婚姻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美满。

离婚伦理方面,要正确看待离婚问题并理性妥善处理婚后财产与子女抚养的问题。当今社会婚姻当中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容易导致离婚,这时,离婚伦理就成为了婚姻伦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婚姻自由平等的实现问题。对于离婚,改革开放前我们是少谈甚至不谈,并且制度上对离婚自由有较大限制,只有当夫妻方中的一方在政治或性道德上出现问题时才允许离婚。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婚姻伦理观念发生了变化,强调婚姻应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当婚姻双方感情破裂时,有离婚的自由。当下,我国离婚伦理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与西方离婚伦理发展的共同趋向。它表现为:离婚自由不受限制;离婚率普遍上升;对离婚的宽容度提高;离婚的社会调控有所增强。”[4]此外,很多人会把离婚率高与社会稳定联系在一起,其实只要“离婚自由”,并妥善处离好离婚后的财产、子女等方面的事宜,离婚不离德,那么两者也并没有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①资料来源: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的经济学思考[J/OL].http://www.yscbook.com/testbbb/ShowArticle.asp-ArticleID=59101

②资料来源:叶文振,当代中国婚姻的经济学思考[J/OL].http://www.yscbook.com/testbbb/ShowArticle.asp-ArticleID=59101

③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213209.htm

[1]章海山,陈思迪.家庭伦理[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2]刘达临.中国婚姻家庭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3]汪石满.中国婚姻家庭[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一) 篇3

【关键词】体育伦理学;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价值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thics

LI Hong-bi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Sports ethics, as a branch of ethics, is a new subject of applied ethics which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oral relations and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sports. Sports activit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discipline.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ethics system is both pract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t.

【Keywords】 sports ethics, nature of disciplin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research value

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对体育领域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应用伦理学学科。运用哲学、伦理学等多种视野和视角,研究体育道德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揭示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道德规范,从而构建体育伦理学体系。

1体育伦理学的界定

1?郾1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要明确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应从体育概念界定和体育分类入手。

关于体育概念的界定和体育的分类,体育界有不同的观点。我在《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一文中,对传统体育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归纳和综述,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哲学的视野,结合体育社会的现实,对体育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分类,指出所谓“体育就是人的特殊育化”。即人类依据自身需要,有意识地以身体运动为根基,以人本为本质,以强化体能、愉悦心身为目的,以“释放”方式为特征,化育自身,使人向“完全人”(完善人)方向发展的方式和过程。依据“体育”这一新的界定,我们把体育类型划分为:作为运动的体育(体育实践)、作为科学的体育(体育理论)、作为产业的体育(体育经济)和作为文化的体育(体育精神)。在这四种体育类型中,体育运动是基础,离开了体育运动,体育的其它类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决定了发展体育科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要紧紧围绕体育运动这一中心来进行,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而体育运动健康开展则诉求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全面发展。

依据对体育的上述界定和划分,从总体上把握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关于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我国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流的观点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道德结构,包括体育道德意识、体育道德行为和体育道德规范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第一,研究道德与体育的相互关系;第二,研究体育项目的人道主义问题;第三,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具体的道德问题。

我们认为,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育化方式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育化的对象,必然和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界等发生关系。正是有了这些关系,体育伦理学的出现才有了可能。因此,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体育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所谓体育关系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结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或状态。体育关系应分为体育外部关系和体育内部关系。体育外部关系指的是对体育产生影响的其他关系,如体育与自然,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体育内部关系指的是体育活动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不难看出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上述各种体育关系中的道德问题,重点是体育内部关系的道德问题。

我们把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进行特别强调,是因为:第一,“对象”和“范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象是指行为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事物和观念等。范围是指周围界限或界域。第二,体育界对体育分类存在着混乱现象,把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社会(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三类,给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带来许多困惑,也给体育伦理学研究带来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加以明确。

总体上说,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体育领域。即我们对体育分类时进行重新划分的体育运动(体育实践)、体育科学(体育理论)、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四个领域(祥见《质疑传统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

但是,在体育的四大领域中,体育运动领域是主要领域。因为,体育运动是体育的本源,是体育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体育的实践方式,是其他体育类型的源头活水,最为根本。作为用以指导体育实践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的体育科学,是应体育运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促进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和物质条件的体育产业,是体育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体育文化(精神)是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价值凝结。此外,体育道德问题也集中反映在体育运动领域。因此,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应集中在体育运动领域。

这并不是说体育的其他领域不是我们的研究范围,没有道德问题,相反,在体育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道德问题,如在体育科学领域,存在着科研成果应用到体育实践中的道德责任问题,理论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品质问题,体育理论界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在体育产业领域,存在着公平与效率问题,体育市场的规范问题,生产、经营、消费的道德问题,产业中的不当竞争问题,产业主体追求利益是最大化还是最优化问题,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设施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问题等;在体育文化领域,存在着体育一体化和价值多元化的矛盾问题,体育国际化与民族的体育精神问题,体育大国和强国的大国沙文主义问题,如何对待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问题、体育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问题,如何看待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问题等。

1?郾2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

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首先,体育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各学科的交叉是现代科学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而交叉学科的建立必须明确两个基本点:一是交叉点,二是侧重点。体育伦理学是体育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其交叉点是体育和道德的内在关联性。体育和道德是社会两大文化主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二者又常常联手联姻,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次,体育伦理学的侧重点是伦理学。体育伦理学在本质上是伦理学而不是体育学。体育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体育的产生、发展的规律,揭示体育的本质特征,剖析体育的各种现象的学科”。〔1〕其主旨在于揭示“事实是什么”。而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2〕其主旨是研究和回答人的行为“应当如何”。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是体育的“道德关系”,即道德现象,研究和回答的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应当如何”的问题,而不是研究体育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关系等“是什么”的非道德关系问题。由此可见,体育伦理学属于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关于什么是应用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的本质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程序-方法论。程序论认为,应用伦理学的任务是“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应用伦理学应为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应用伦理学首先是一种程序方法论”。〔3〕其唯一目标是通过交往对话而达成道德共识。有人认为,20世纪60、70年代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代表着道德哲学的根本性转向,应用伦理学就是当代的道德哲学。程序论者大致赞成这种看法。第二,伦理学原理应用论。正统伦理学家认为,程序方法论夸大了应用伦理学的作用,应用伦理学只是伦理学的一部分,与理论伦理学相对。“它以伦理学原理为依据,着重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应用伦理学中‘应用’本质上是将理论伦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道德生活领域,并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伦理学的理论,以推动理论伦理学的进步和完善”。〔4〕第三,双向反思论。“应用伦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对话商谈而达成道德共识,以便为立法和公共政策提供依据,但这不是应用伦理学唯一的任务,改变共识是应用伦理学更重要的任务”,“应用伦理学必须进行双向批判:既要反思、批判现实和潮流,又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出发点,在批判反思现实和时尚的过程中反思自身的思想前提”。〔5〕不认为确立对话程序是应用伦理学的首要任务,也不认为达成道德共识是应用伦理学的唯一目标。哲学伦理学必须是实践性的、直面现实的,它应该保持其应有的批判性。第四,基本价值论。在《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一文中,基本价值论者强调现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使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哲学所构建的理论观念体系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和终极尺度,但是仅此还不够。由于现代社会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哲学要充分发挥其批判、规范和引导功能,还必须把所确立的根本生存理念、一般价值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延伸到或应用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立不同具体领域的具体生存理念、具体价值原则和具体行为准则,并构建不同领域的具体理论观念体系,从不同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为人们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规范。”〔6〕

上述学界的各种观点,都各自具有其合理性和建设性。我们认为,在建构当代中国特色应用伦理学时,应该坚持一种作为基本价值观和程序方法论的有机相统一,实现这两种基本特性的良性互动:在一种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应用伦理学的“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等特性;在其“程序方法”、“分析工具”的基础上,合理地形成共鸣性、共同性的基本价值观。而体育伦理学就应该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伦理“应用”学科。

综合体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我们认为,体育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所谓体育伦理学是研究“体育领域”中道德现象的科学,是一门关于体育道德的学问。从狭义上讲,所谓体育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伦理学,运用多种视野和视角,依据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原则,采用“程序方法论”,结合体育现实,对“体育运动领域”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学科。我们在进行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时所使用的就是狭义上的体育伦理学概念。

1?郾3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体育运动”是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关于如何确立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我们依照“构成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的东西,必须是该学科研究的一种最简单、最常见、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或细胞,这个规定或细胞包含着往后发展的一切矛盾胚胎,而往后的一切逻辑发展都是它的矛盾的展开”〔7〕这一基本思路,最终发现,运动是人类体育活动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也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方式。体育活动的逻辑发展都紧紧围绕运动而展开。从运动实践上看,它包括了肢体练习,活动能力练习,素质练习等基本运动;也包括田径、体操、游泳和各种球类等技术运动;还包括以争取优胜为目的各种体育比赛等竞赛运动。从运动理论上看,它包括围绕运动而产生的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社会学等几十个分支学科。从运动功能上看,它具有竞技功能(以锦标、名次为目的)、健心功能(以观赏、享受为目的)、强身功能(以强筋健骨、强化体能为目的)、休闲功能(以轻松、快乐为目的)等。正是运动自身所具有的上述功能,才有体育的不同形式(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等)和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离开了或没有了体育运动,所谓的体育理论、体育实践和体育功能就不复存在,体育就无从谈起。

而体育运动是属于人的运动,身体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人的需要,对人具有价值,一句“生命在于运动”人人皆知的普通表述,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人对运动的需要,不仅仅表现在对运动本身的需要,更重要是表现在对运动过程的需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的运动不是孤立进行的,必然和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界等发生关系,这些关系就是上述所论及的体育关系。因此,我们把体育运动作为体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2体育伦理学的研究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代中国体育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有关体育运动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逐渐深入到体育的各个方面。从我国体育自身纵向发展来看,其理论与实践成绩是十分巨大的。但从横向上看,我国体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质量与速度等要求相对照,依然存在较大的落差;与国际先进的当代体育文化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距证实了我国现代体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毫无选择地被置于大社会中,与其他领域一样艰难地发生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它逻辑地反映着体育人文研究的相对滞后。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学体系构建研究,随之成为其中的一个宏观重大课题。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既考虑周全,又意蕴深远。然而它们既没有得到完整深刻的阐述,也没有得到具体完整的落实。就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学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既是探求中国体育良性发展之道,又是解决人文奥运之需要,同时也是发掘和展现其深远意义之所在。具体说来,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的意义如下:

2?郾1体育伦理学研究将深化和拓展伦理学理论研究

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理论价值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拓宽所属学科的研究视域;二是深化本学科具体问题的研究;三是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影响。第一,体育伦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首先表现为拓宽了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其研究深入到经济、法律、科技、环境、生命、网络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应用伦理学。这是道德的本质特性和伦理学的实践要求所必需。第二,体育伦理学研究有助于建构完整的体育道德规范。以往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体育科技领域,关涉我国的体育伦理研究的少量成果(相对于其它领域的应用伦理学研究)零碎分散,且未能及时追踪我国当代体育伦理新动向、把握世界体育伦理新走势,一些重要的体育伦理问题尚未纳入研究视野,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过于简单,只是伦理学的机械解读,未能体现出“应用伦理学”模式的本义。全面而系统的体育伦理学体系建构研究,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第三,体育伦理学研究同时可以丰富体育学理论研究。体育伦理学虽然只研究体育现象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对体育现象的把握是以体育学的把握为前提的,而对体育的伦理诠释必将影响体育学对自身研究对象的全新理解和深层次地把握,从而丰富体育学理论。

2?郾2有助于扬弃中西体育文化,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类体育文化知识宝库,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因此,应以扬弃的态度挖掘和总结中西体育伦理思想,丰富我们的研究内容;以广阔的胸襟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体育文化成果,确立起社会主义体育伦理精神;以开放性的思维和平等、协商的对话的方式,处理由不同价值观念引发的不同的体育态度和行为,以期达成共识。由此可见,中国体育伦理的建构和规范化过程,必然是我们对中外体育文化的扬弃过程,尤其是一种在中西融合基础上的体育伦理文化的创新过程。

2?郾3有助于对社会主义体育市场发展进行合理的理论解析与辩护

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体制的摩擦仍很严重,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在这种背景下的体育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和矛盾,对于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往往容易错误地把它归结到市场经济本身。体育伦理与规范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对贫乏,一时又难以作出透彻的解析并进行有力的辩护,这势必要影响到体育市场培育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当代我国体育伦理的研究与合理构建,将为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提供伦理辩护。

参考文献

〔1〕叶加宝,苏连勇.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4.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2.

〔3〕甘绍平.什么是应用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8):5-6.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39.

〔5〕卢风.论应用伦理学的批判性〔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4(8):1,8.

〔6〕江畅.从当代哲学及其应用看应用伦理学的性质

〔EB/OL〕.中国应用伦理学网,5-5,102,0

〔7〕唐凯麟.论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一种依据马克

思主义文本的阐释〔J〕.湖南社会科学,2004(1):12.

伦理学研究方向 篇4

西方当代伦理学的发展与译学研究-翻译研究中的伦理性问题

翻译是跨语际、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只要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发生跨文化的交流行为,就会涉及到对待不同文化间关系的伦理性问题.本文首先阐述翻译伦理研究的`必要性,然后重点梳理和分析西方当代伦理思想的主要发展阶段,并详细分析其对几种译学研究范式发展的影响.我们认为翻译伦理研究应该以史为鉴,以伦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为参照,以便促进译学研究全面而深入的发展.

作 者:杜玉生 DU Yusheng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刊 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年,卷(期):200819(1)分类号:H059关键词:翻译伦理 伦理思想 范式

天赋与差别的伦理学研究论文 篇5

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仇恨人类的那些体制也利用“黄金法则”武装自己。这类体制的鼓吹者们在精神上毁灭自己时,把别人也毁了,他们遵循的就是这个道德平等的规则。罗伯斯庇尔在《人权宣言》里就引用黄金法则,他杀害了几千个自己的同胞,然后自己也被处死。“平等派阴谋(3arosop pasHbn)”制造者r.巴贝夫(rpaxx Babe中,1760-1797)证明,天才和进取精神只是幻想和冠冕堂皇的欺骗。他也在利用黄金法则。当然,不能把对道德准则的滥用归咎于道德准则自身。但是,应该重新思考道德行为的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和“返身性”的形式,要考虑到20世纪革命运动和极权运动的背景,包括这些运动提出的平等的公设。这样,道德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的伦理学需要补充:承认它们的非同一性。

黄金法则以及后来康德的绝对命令,它们的基础都是道德主体的可替代性:就是你要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然后你这样行事,就如同他在这个位置上按照你所愿望的那样对待你,或者,你这样行事,让其他人把你的行为准则当作典范。这就是对道德的古典理解的实质所在:你作为主体作出一些行为,同时,你也是这些行为的客体。但是,这仅仅是道德自我意识的第一个时代,它持续了几千年。新的需求出现了,而且越来越强烈:在确定道德法则时,要从每个道德主体的绝对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出发。能够成为最高价值的不仅仅是我与他人的类似性,我们共同的人性,而且还有我与他人的差别以及他人与我的差别。那么,是否可能有这样的伦理学,它恰好可以考虑到发生道德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差异,他们相互之间的不可归并性(Hecso}H}ocTb)?基督教《新约》里有个关于天赋差别的学说:有人被赐予智慧的言语,有人被赐予知识的言语,有人被赐予信仰,有人被赐予行异能的能力,还有人被赐予说各种语言的能力,等等《哥林多前书》。使徒彼得说:“个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得前书》天赋上的这种差别就是分别伦理学(RH中中epex}anbHaA s}ca),或差别伦理学(pa3HOCTHaH3TI3Ka)的基础。可以用下面的原则来表述这个伦理学:你应该这样行事,让你的最大能力为其他人的最大需求服务。

我能做的事情,整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代替我做。如果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他们在拉小提琴或者写诗方面比我做得好,那么,在照顾我母亲或我的孩子,关照我的朋友或看护我家园子等方面,肯定没有任何人比我做得好。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道德行为的焦点,他们不可替代性的领域集中在“近人”身上,但是,他们使命的唯一性不会因此有丝毫的损害。我与其他人的差别,他们与我的差别,每一个人与他人的差别,就是最高的道德价值。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对每个人与他人不同的这个权利和义务进行概括,使之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则:你要做其他人需要的,但是任何人在你的位置上都做不了的事。

这个钻石规则的适用性由具体处境决定,由事实总体决定,这些事实关联着天赋的绝无仅有性与该天赋在给定处境里被需要的程度,而这些处境是可变的。一个小提琴家,只有当他拿起自己的小提琴弓子时,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好处,而不是当他被调往劳动前线,手拿铁锹或斧头的时候。当然,如果他伐木劈柴或刨土豆,也可以给社会带来实际利益,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伐木和刨土豆。只有在罕见的情况下,比如当男性居民都被消灭了,刨地和伐木的能力变成绝无仅有的才能时,小提琴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有义务去做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替他做的事情(刨地或伐木)。这里的义务已经不是社会的,而是伦理的—不是为了社会,而是为了那些冻僵的、饥饿的、面临死亡的人们。在这里,作为道德行为尺度的不仅仅是普遍性,还有绝无仅有性。

我们在这里遇到一个奇怪的、模棱两可的范畴,即延迟的勇敢(oTCpoxexxoe hryxcecTSO)。勇敢的时刻能否被推迟到以后?这里就包含一种巨大的道德风险。第一,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在以后去做现在不能做的事情?第二,需要勇敢精神的那些状况是否会保留下去,或者这个勇敢精神会随着社会的完善和民主化而贬值?在艰难时刻价值连城的勇敢,在轻松的时刻可能一钱不值。亚里士多德说:“勇敢并不是表现在任何一个一般的时刻,而是表现在离恐惧与危险最近的时刻。”延迟的勇敢就像是延迟的债务。利息会随着债务的延迟而增加。只有未来更大的勇敢才能证明过去的不勇敢,那将是更加有分量的勇敢,重要的是,那将是更加个体的、创造性的、不可替代的、天才地表现出来的勇敢。

一般而言,延迟并不是卿}可能永远也不能发生的事情简单地推迟到以后去做。延迟—是期盼和意义的积累,是在寂静时的韬光养晦,是那些沉默的价值的增加,这些价值以前没有能够获得表现,那是为了用自己的增值来证明将其转移到未来是合理的。无疑,天赋的增加,个性的增长,唯一道德主体的形成都能够证明行为延迟的合理性,假如这个行为需要行为者的成熟。如果社会对行为的需求得以保留,那么个隆天赋的发展与伦理就不矛盾,而是可以实现钻石法则的核心内容,因为个性天赋的发展有助于通过最具创造哇的、唯一的方式来回应这个社会需求。然而,社会需求能够被保留,创造性的偿还会增加(包括因延迟支付而应缴纳的“利息”),这是没有保证的。在伦理学里,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有保证的,只有价值的连续不断的涨和落。延迟的代价剥良大的,但是,在索尔仁尼琴身上,这个延迟获得了证明。然而,我们也有很多其他例子,比如有个德高望重的作家,是个社会现实主义的泰斗,一生都在等待那个可以勇敢无畏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日核d,但是,除了“按要求”而写出来的多卷本著作沙卜,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道德不是个人能力的尺度,也不是社会需求的尺度,而是这两者相互关系的可伸缩的尺度。因此,伦理学不能归结为美学或心理学,后两者涉及到个体能力,涉及到天分和才干。完全一样,伦理学也不能归结为社会历史条件,后者决定对个体的某些行为的需求的尺度。道德是一般与个体之间动态的平衡,而且在钻石规则里,只有个体差异才是道德绝对命令,只有人们之间的不相似性,他们在天赋上的唯一性才是他们的社会使命的基础。因此:你应该做这样的事,每个人在你的位置上都应该做,但谁都无法替代你做这件事。

周敦颐理学心理学思想研究 篇6

心理发生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于揭示心理的属性和来源,在周敦颐的心理学思想中,也注意到心理学中的这个重要问题。周敦颐提出“理性命”三范畴,从本体论上把性和命联系起来,从而来解决“人是什么”这个理学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性与自我、心理等问题。所谓理,周敦颐虽然没有作全面论述,但他提出了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上值得重视的问题:在他的宇宙生成论中,他提出无极太极和二气五行范畴,实际上讲了精神同物质的关系,具有本体论的特征。所谓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虽然在理学家那里主要被归结为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性,但他们也承认,人具有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是人所受于天者。心性是不可分的。心,一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或“良心”,但也有直接指人的认识器官及其知觉、思虑等认识、心理功能及作用的涵义,即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万物,在于人禀五行之“秀”而为万物之“灵”,这个“灵”处就在于“心”,

而“命”则是指天所赋于人者,代表客观必然性。周敦颐在心理发生论上有“性命合一”的思想,即认为心之体即性之理,心的本体存在由其知觉作用而表现,体用性情是完全合一的,“命”之客观必然性与“性”之内在性在人身上得到了统一。

伦理学研究方向 篇7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功利主义,道义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启示

在我国, 伴随着民族村寨旅游迅速发展的还有旅游领域的利益问题, 除了游客方面的利益问题, 目的地村民与政府、村民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不断。如何解决利益冲突, 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转变政府职能等。但是, 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这些方面, 而是出在政府、制度产生的基础——伦理观方面。本文以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问题为研究中心, 在对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道义论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探寻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冲突的真正根源, 并提出利益协调的方向。

任何一门学科或者一种思想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思想家的理念息息相关, 因此, 伦理学的这三大流派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各有所长所短, 吸取它们的优点, 避免它们的不足之处, 对当下分析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问题有很好的启示。

一、功利主义伦理学利益分析的优劣势

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人, 他以唯物主义观为出发点构建了快乐主义的功利主义伦理学, 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利益:“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界限。” (唐代兴, 2002) , “简单地讲, 对自己有用的或能够怎能增加其有用性的就是利益;而对自己无用的或加大其无用性的就是损害。” (唐代兴, 2002) 沿着德谟克利特的思路, 伊壁鸠鲁、爱尔维修、休谟、边沁、穆勒逐渐对其进行补充与修正, 到了穆勒那里, 演变为幸福说。边沁将幸福做为快乐的一种, 认为利益是能够带来或增加快乐的事物, 是避免或者减少痛苦的事物, 并提出7条标准衡量快乐的大小;以个体的人作为利益主体, 以追求合理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的目的, 并在快乐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因为边沁坚持肉体的快乐最重要, 因此被一些批评者指为“全然卑鄙并堕落的学说, 只配给猪做主义” (宋希仁主编, 2004) 。基于对边沁的种种批评, 穆勒对此进行修正, 将快乐进行质的区分——低级快乐:肉体快乐;高级快乐:幸福。所以能够带来或者能加幸福的就是利益, 反之为有害。并在此基础上对边沁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进行修正, 以“幸福”做为人的目的。在当时, 穆勒是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

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利益分析上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一, 个体的感性的快乐或幸福是不同的, 如何计量?第二, 如何解决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第三, 将他人只看做手段不是目的, 如何防止滑入极端利己主义?第四, 如何解决正义平等分配? (谭杰, 毛兴贵, 2005;徐锦中, 2005;刘雪梅, 2007;孔红艳, 2008)

但是, 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也有其长处可取:第一, 将利益作为驱动主体行为的见解符合人性的客观实际;第二, 将个体的人作为利益主体并极力赞扬人追求合理利益的观点, 对于解放人的思想和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尤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人的解放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三, 利益是有限度的, 而不是无限制的欲望;第四, 功利主义的检验标准“最大快乐或者最大幸福原则”在复杂情境下可以有效地评判该行为的合理性与否或者道德与否;第五, 对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不可分性, 或者说公共利益对个体利益的重要性的论述有着非常大的实际意义;第六, 私有财产权是保证个体利益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第七, 第一个提出了道德制裁的观点 (王海明, 2001;唐代兴, 2002;陈何芳, 2004;徐锦中, 2005;刘雪梅, 2007) ;第八, 对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做了比较客观的论述。

二、道义论伦理学分析利益问题的优劣势

道义论 (或义务论) 以苏格拉底为鼻祖, 历经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 康德将其发展到一个顶端。“康德思辨地论证了善良意志、绝对命令、意志自律和社会公正四条普遍原理或基本原则, 精心构造了一个严密的道德形上学体系。” (宋希仁主编, 2004) 道义论否认人在感性的支配下而追求利益是道德的起源,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具有不同于动物的理性, 理性才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应该看结果而应该看动机;人追求道德不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是为了至善;公共利益绝对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总之。康德的道义论不仅从方法上而且从内容上都是理性的思辨, 与经验无关。

道义论伦理学在利益分析上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一, 无视利益对人的能动作用甚至决定作用, 将纯粹的理性设定为人的本性, 这是一种片面的视角;第二, 以绝对命令作为道德准则, 忽视了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三, 只强调动机不强调结果的善, 难免会陷入因无法辨析动机是否善而无法辨析结果是否善的境地;第四, 为义务而义务, 难免空洞枯燥; (徐锦中, 2005;史玉华, 2007;龚群, 2008) 第五, 他人只是目的不是手段, 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平等要求的客观实际;第六, 在康德的道义论里, 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 是天赋的, 似乎暗含着刚出生的婴儿也有理性, 也有道德准则,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七, 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交给灵魂交给上帝判断, 无异于无法判断其构建的道义论是否符合人间的实际。

道义论伦理学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的可取之处包括:第一, 人的追求不仅仅包括幸福、快乐, 还有精神高尚方面的追求;第二, 强调理性与道德自律, 有助于人自觉遵守道德及道德作用的发挥, 也就是强调道德的能动作用。 (徐锦中, 2005;李芬, 2007)

依笔者管见, 经验分析的功利主义和先验综合的道义论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前者说明道德是如何从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中产生, 后者进一步强调这种业已形成的外在约束规则如何逐步内化为“内在价值”, “善良意志”等等, 在人的发展中起到自觉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分析利益问题的优劣势

确切地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并没有系统的伦理学, 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中是否存在伦理观, 西方学术界至今仍是争论不已。 (王露璐, 张霄, 2008) 如今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从前苏联那里借鉴并重新阐释的伦理学, 是对马恩原著中涉及道德的片段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批判剥削、阶级压迫, 以建立共产主义为己任, 论述了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性, 共产主义道德的高尚性;是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对上述两个伦理学派别的统一。在道德起源基础上, 马克思批判了康德的道义论, 坚持“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的观点, 肯定了利益的合理性及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体现了功利主义色彩 (李芬, 2007) ;在道德的目的上, 倡导以集体利益为最高追求目标, “公而忘私, 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共产主义道德” (李芬, 2007)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利益分析上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难以解决:第一, 限于历史使命与社会背景, 对于社会主义公正的探讨是不足的, 由此也引起当代人对政府、制度公正的问题正视不足 (李芬, 2007) 。这恰恰是利益冲突的根源之一;第二, 虽然承认利益的巨大作用, 承认利益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但是将个人追求利益的目标设定为集体利益而非个体利益, 以长远利益取代近期利益, 人的行为与目标要统一在集体行动与目标之下, 而没有看到所谓的集体也是由个体的人组成, 集体利益的目标最终是为了个体利益的不断提高。实际上等于否认了人的个体性, 这对于发挥人的个性不能不说是一种限制;其次, 也等于否定了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实质上强调更多的是道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联系。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下就是不道德的, 公有制下就是道德的, 先验地断定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个体不应该有个体利益而只有集体利益, 割断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尽管中国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观点不适合现代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实际, 但是在理论领域仍然宣扬集体利益最高,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符会导致前者限制后者或者言行不一致;第三, 如何从集体利益转化为个体利益没有论及;第四, 对生产资料的归属强调公有而不是个体私有, 由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私有的批判扩大到对任何社会阶段产权私有的否定;第五, 尽管强调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却没有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论证, 以至于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发达的经济基础上单纯强调共产主义道德, 强调平等, 极大压制了人的积极性;第六, 没有论述人为什么要追求利益, 这等于是从功利论中截取了中间一部分加以应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分析利益问题方面的可取之处包括:第一, 强调人追求利益的合理性, 并坚持道德的起源与利益紧密相关;第二, 看到了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第三, 看到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李芬, 2007) ;第四, 利益冲突的根源分析与协调分析理论至今仍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玉堂, 2001) ;第五分析了道德的历史性和独立性, 尤其是独立性的分析使现代的人认识到道德与上层建筑其他方面和经济基础的不一致性, 既为人们弃旧扬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为人们审视当下道德理论与实践不符提供客观依据。

四、三种伦理学比较对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分析的启示

本文将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定义为:是指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旅游利益为主要纽带联结起来的个体、以实现旅游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旅游目的地及周边与旅游活动较为密切的社区。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不仅包括少数民族个体, 也包括旅游企业, 基层行政管理部门, 这些主体是以利益为纽带且主要是以旅游利益为纽带连接在一起的;目的地居民受教育水平一般不高, 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比较完好;经济形式一般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发展旅游业主要依靠外来货币资本。

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定义和特点, 根据前述三种伦理学派别的比较, 对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问题的分析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

利益是人的欲望的实现, 欲望或者感性是人的本性之一, 与理性共同构成人的全部本性。发展旅游就是旅游参与各方为了实现各自的欲望、采取理性行动产生的经济形式, 旅游中包含着各方的利益。因此, 所谓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就是指, 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 能够给社区内外部主体带来或者增加幸福的、与旅游有关的事务。利益的含义可以做如下的解读:第一, 利益的多元性。能够给利益主体带来幸福的既有经济方面的满足, 也有精神方面的满足;既有满足眼前需要的, 也有满足长远需要的;既有个体的利益, 又有实现个体利益的中介——公共利益, 因此, 利益主要包括经济利益与精神利益,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这三大类。保障民族村寨村民的个体利益的手段之一是正确界定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产权。第二, 利益是有限度的。为了自我能够实现当前与长远利益, 利益各方必须控制自己的逐利欲望在合理的限度内, 否则将受到法律和/或道德的制裁。第三, 应当看到, 社区是作为一个整体吸引游客的, 如果社区无法吸引游客, 个体自然也无法进一步获得利益, 因此, 个体必须为了公共利益采取合理的行为;第四, 公共利益向个体利益的合理分配才能促使个体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动力, 毕竟, 人参与旅游是为了获得比以前更多的利益,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就失去继续参与和支持旅游发展的动力。

(二)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主体

在当前的经济基础现实下, 一味强调利益主体的集体性等于无视现实条件, 也引发了各种借集体之名行一己私利的腐败行为。因此, 对利益主体的界定首要的是肯定个体作为利益主体的合理性。由此观之, 村寨内的村民——只要受到旅游影响, 以及游客毫无疑问地都是利益主体。那么组织机构如旅游企业与政府是否可以作为旅游中的利益主体呢?三个伦理学流派都是从个体出发分析利益问题, 不过思路和结论迥然不同:功利主义否定集体的主体性, 而道义论和马克思主义强调集体的主体性。利益主体到底是个体还是集体, 与对利益的理解一道关系着追求利益的目标, 以及利益冲突的根源与利益协调的途径。本文在严格界定的基础上将它们作为利益主体, 原因如下:

1企业是利益主体的原因。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企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市场里存在交易成本, 如果单个的经济人去寻找信息、辨别信息、进行谈判与交易会投入大量的成本。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单个的经济人组成企业。而“节约交易成本以更合理地配置资源”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因此, 企业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说是个体为了更好地获取利益。组成企业的个人将各自的利益调和形成企业的公共利益目标, 通过企业这个形式获取利益然后再分配给组成企业的个人。因此, 企业与其说是一个利益主体, 还不如说是一个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中介。这个逻辑关系可以表达为:个体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需求组成企业;企业的利益蕴含着个体的利益;企业利益实现就等于个体利益的实现。当然, 前提是企业公共利益到个体利益的转化是公正合理的。因为个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方面是一致的, 因此以企业公共利益代表个体利益的总和, 以企业作为个体总和的代表而获得利益主体的身份。这样, 企业作为代表个体及个体利益的总和在利益的一极, 与之交易的另一方在利益的一极, 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是一个利益主体。但是, 绝不是说, 企业本身就是利益主体, 因为企业不会有快乐感幸福感, 也不会有伦理观, 它只是一个实现利益的中介而已。这是本文将旅游企业作为利益主体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与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特点紧密相关。民族文化保存完好的地区一般都处于偏远地区, 以农业为主, 收入低, 居民受教育水平也比较低, 缺乏旅游投资资本和管理的能力, 发展旅游完全依赖外来管理人员和资本。于是, 旅游的投资开发商和经营商就不可避免地与村寨紧密结合起来, 成为社区的利益主体之一。

因此, 旅游企业可以作为利益主体, 但是基于以上严格界定才获得利益主体的身份。组成企业的个体具有什么样的伦理观, 反映在企业层面就是企业社会责任观。

2、政府是利益主体的原因。政府是由个体组成的, 组成政府的个体作为自然人同样有着与普通民众一样的最基本的利益需求, 作为社会的人, 他同样必须尊重他人的利益, 遵守社会道德。同时, 政府成立的原因又赋予他们特殊的责任。于是, 作为政府的成员, 首先要满足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利益需求, 其次必须履行人们赋予政府的职责, 行使权力的范围仅仅在人们赋予政府的界限之内。与企业不能成为利益主体的原因相同, 政府作为一个组织机构没有生命, 没有理性, 因而不可能有欲望, 也不会有利益。比如当政府人员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使公共利益总量增加时, 获益的是单个的政府人员和个体的民众而不是政府集体;当作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公共利益总量受损时, 得到惩戒的或者负利益的也是单个的政府人员和个体的民众而非政府集体。因此, 是政府人员由某一决策而受益或者受损, 而不是政府由此受益或者受损。但是, 它产生的原因是为了维护公正, 对正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行为予以激励, 对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行为予以制裁。从这个意义上讲, 政府代表了具有正当利益行为和利益关系的利益主体位于利益的一极, 采取不正当利益行为的利益主体位于利益的另一极, 从而政府是作为维护公正而获得利益主体身份的。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在中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土地管理政策。第一, 基层行政管理组织首先是基于管理治下社区而遵循行政法律、法规与制度成立的行政组织, 其基本的职能就是管理社区;第二, 旅游的投资开发商和经营商首先要取得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的许可才可以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旅游开发, 而且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基层行政管理组织要对旅游引起的各项事务持续地进行协调与管理;第三, 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自于社区, 与社区有着天然的联系。这样, 就不能把基层行政管理组织排除在社区人口之外。

因此, 本文亦将政府界定为社区的一个利益主体, 但是, 也是基于上述的严格界定而获得利益主体身份的。

现在根据上述分析完整界定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主体。所谓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主体, 就是受旅游影响而感到幸福或者不幸福的个体的人, 就是从旅游中得到利益或者受到损害的个体的人。一群人出于从旅游中获取最大利益目的而组成了企业, 人们出于公正维护的需要而促成了政府的产生, 因此企业和政府因为分别代表两大类性质不同的公共利益也获得利益主体身份。

(三)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冲突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冲突的表层原因在于马克思论证的分工的固化、直接参与权的丧失、利益分配不合理 (张玉堂, 2001) , 深层原因在于:第一, 没有构建合理的财产制度, 如土地制度、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第二, 没有明确地设立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界限;第四, 对于不公正的越界谋利行为没有相应的法律与道德制裁;第五, 企业和政府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基础上获得利益主体的身份, 由此出现如下问题并引起利益冲突:以公共利益之名损害个体利益, 但是对公共利益变动总量与个体利益变动总和之间的净余额没有公正的评价——即使前者增加总量小于后者损失总和也要按照集体的名义采取某项措施;或者, 公共利益和极少数个体利益都增加了, 但是却是以牺牲大部分个体利益为代价;或者增加的公共利益并没有改善大部分个体的利益现状。而这一切又与缺乏合理的财产观、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与惩戒机制紧密相关。

(四)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的利益协调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利益协调理论指出了三个协调路径:经济途径, 观念途径, 制度途径 (张玉堂, 2001) 。但是要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利益冲突, 根本措施在于正视我国现行伦理观的长处与不足之处, 调整伦理观:合理确定利益目标, 利益主体, 财产权制度, 构建多元指标的监督制度, 激励制度与惩戒制度, 建立正义的政府——正义的政府及其成员才会制定与执行合理的制度。

五、结语

伦理学研究方向 篇8

关键词:尼各马可伦理学 注解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内容严谨,逻辑清晰。第一卷第一章作为全书的开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行文的卓绝和思想的魅力。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第一章译文1

1、每一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2、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

3、但是应当看到,目的之中也有区别。它有时是实现活动本身,有时是活动以外以外的产品。

4、当目的是活动以外的产品时,产品就自然比活动更有价值。

5、由于活动、技艺和科学有许多,它们的目的也就有多种。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

6、几种这类技艺都属于同一种力量,例如制作马勒的技术和制造其他马具的技艺都属于骑术,骑术与所有的军事活动都属于战术。同样地,其他技艺又属于另一些技艺。

7、在所有这些场合,主导技艺的目的就比从属技艺的目的更被人欲求,因为后者是因前者之故才被人欲求的。

8、而且在这里,选择的目的是活动本事还是活动以外的什么东西这两者并没有多大差别,刚刚提到的那些科学的情形就是这样。

亚里士多德开篇首先列举了四种人们日常的行为活动:技艺、研究、行动和选择,认为人们的每种活动都追求某一种善,进而提出“善是万物追求的目的”。同时亚里士多德提醒大家,人们在活动中所追求的目的,其具体表现是不同的,有些目的是活动本身,有些目的是活动之外的结果,对于后者,目的就显得比活动更重要。此外,由于行为、技艺和学说有多种,目的也就有多种。如果一项活动中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活动,而且这些活动都有各自具体的目的,那么这项活动本身的目的就是主导性的,就比那些具体的目的更优越,因为追求从属性目的是为了追求主导性目的。

第一章里亚里士多德提出其伦理学的基本预设和研究主题。1、关于“人类活动以善为目的”的目的论预设,即人的所有行动都朝向某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善,善是万物的目的。2、人们活动的目的是有区别,有等级的,因而善也是有区别,有等级的。3、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他认为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惟有在其实践活动中才能展现其存在。4、伦理学研究的主题就是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伦理学的任务就是透过不同目的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活动------即伦理学研究人们寻求善的活动,并通过研究不同的善,试图寻求“什么是终极的善?”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类活动以善为目的”的目的论预设,是其伦理学的起点和基础,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预设,源于他对之前古希腊先哲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传统,承认人类理性对于人类道德的作用,同时他借鉴了他们的目的论和有关善的观念,把“善是目的”作为其伦理学的预设,但是亚里士多德也注意到了前辈们在思考人的道德活动时过于强调理论忽略实践的缺陷,并对有关善的观念作了重新的诠释:

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强调人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E卷第一章中把各种学科分为了理论的、实践的和制作的三类,对应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的人类活动,他将人类的活动划分为三种主要形式:理论、实践和制作活动。理论活动是对不变的、必然的事物或事物的本性的思考活动。实践和制造则是人对于可因自身努力而改变的事物的、基于某种善的目的的活动。他在开篇列举了人类四种日常活动:技艺、研究、实践和选择。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在开篇选取的这四种活动均属于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是关于可变的,不确定事物的活动,是属于制作和实践活动,而非理论活动。这说明他的伦理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而非是脱离人类生活的空洞、无用的理论。但是这并不表明亚里士多德不重视理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谈到理论活动是关于知识的,而实践和制作的研究是推理的;理论的活动以不变的、必然的事物为题材,实践和制作活动则以可变的、不必然、不确定的事物为题材(《尼各马可伦理学》1139a5-15);理论活动是属于少数人的活动(例如哲学家),而实践和制作活动则是属于多数人的活动,在这样的研究序列中,理论沉思活动显然占据最高的位置。这里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对理论与实践作了区分,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知识不等于美德”。亚里士多德要指出的是作为人的活动的道德行为是有别于知的,虽然行必须由知来指导,但知不代表行,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重视人类实践活动的伦理学。

此外亚里士多德之所以选择这四种活动还有一个原因,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上的贡献之一,即他看到了伦理学上自愿或意愿与非自愿或非意愿之间的区别,强调了意愿与意志的重要,由此人们便知道道德有赖于理智(理性),也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愿。所以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德性分为道德的德性(或称实践德性)和理智的德性(或称理性的德性),理智德性可以由教育生成,道德德性则需要习惯来养成。亚里士多德开篇所选择的这四种活动,技艺和研究属于理性德性范围中的活动、实践和选择属于道德德性范围中的活动,这是亚里士多德谋篇上的考虑,它引导读者关注人的活动,并对不同的活动予以区别和分析。

其次亚里士多德重新阐释了有关善的观念。亚里士多德提到[1]“每一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某种善”意味着善有很多种,而并非单一的一种善,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概念是丰富的、多样的。

[2]“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告诉我们善是人们活动普遍追求的目标,它是一个总体的、普遍的概念,又是一个具体的、特殊的概念。

[3]“但是应当看到,目的之中也有区别。它有时是实现活动本身,有时是活动以外以外的产品。”说明人们活动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作为目的的“善”也是不同的。这里讲了两种目的:一种是活动内在的目的,一种是活动之外的目的。同理推之,善也有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善,一种是外在的善。

这里同时提到了两种活动:第一种活动,它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善。第二种活动,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有外在的目的,外在的善,即它之所以活动是为了活动之外所产生的结果,那么结果的完成就是目的,就是善。

[4]“当目的是活动以外的产品时,产品就自然比活动更有价值。”表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是以某种活动以外的事物为目的的,那目的就显得比活动更为重要。实际上第二种活动就是制作活动,制作活动包括技艺与修辞等。制作有外在的目的,就是使某物生成,例如建筑术是为了搭建一所房屋,木匠是为了制作一把椅子等。制作既然以某种外在的善为目的,制作本身就只是手段,亚里士多德认为它从本质上就不是善,其目的才是善。

读到这里我们的心中会有疑问:如果制作活动的目的仅在于产品,而且产品的生产也可称为善,那么善的层次似乎太低级了。[5]、[6]、[7]部分向我们回答了这样的疑问,人类活动多种多样,目的也是多样的,更重要的是目的之间是有秩序,有等级的,以骑具制作为例,骑具制作是为了制作好骑具,骑具完成,它的制作者就实现了他作为制作者的目的。骑具对于骑兵来说又是一个工具,他可以在战斗中驾驭他的战马,而驾驭战马是为战斗服务的,这里骑术是以战斗为目的的,再向后推战斗是为了胜利,而胜利是和平的手段,那么和平又是哪一个目标的手段呢?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并没有逐一推理,给我们答案,他只是给大家一个引子,引导我们从不同目的的等级与从属关系中去继续追寻。

[8]是基于[5]、[6]、[7]的一个补充,说明由于活动之间、目的之间,进而各种具体的善之间存在着不断向上溯求的种属关系,那么目的是活动,或者目的是活动之外的其他什么,则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每一个都是整个追寻活动中的环节,它们可能是善,也可能是寻求善的手段,还有可能既是善,同时又是寻求更高一级善的手段,所以区分他们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才是最终的善?”,这如同百川终必归海,实际是亚里士多德在为下一章提出“最高善”作出的准备。于是我们看到第二章一开始,就提到“显然存在着善或最高善(《亚里士多德》1094a20)。

综上所述《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第一章作为开篇,亚里士多德提出其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人类行为所追求的至高的善是什么?”,但是它并非空洞的行而上学理论,乃是立足于人的活动,立足于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当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 ,商务印书馆,2003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商务印书馆,2003

[4] [美]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张晓林译,中华书局,2002

上一篇:小学美术水墨教案下一篇:这些日子3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