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

2024-05-20

地理学(共12篇)

地理学 篇1

水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性质、形态特征、变化和时程分配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也是水文学下属的分支学科。各学者对水文地理学的含义认识不一致,有的强调对水体形态、性质的区域描述和测量制图;有的则强调水体与特定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联系和相互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些学者提出了“地理水文学”一词,明确指出要用地理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系统地去研究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现代水文地理学包含“图”和“志”的研究,但其内容更广泛、深入。

地理学 篇2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它是地球各个层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方面,地球表面是由五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它们分别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

大气对流层主要由气态物质组成,也包括部分液态水和固体颗粒。由于对流层同地面和水面接触,因此大气中各种要素都受到下垫面的强烈影响;

岩石圈上部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含部分气态、液态物质和微生物,它是生物和人类所依附的场所,也是各种圈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集中的地方;

水圈主要由液态水组成,以海洋为主还有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圈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生物圈和人类圈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物圈是有生命活动的圈层,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圈同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相互交错,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层圈——人类圈。

上述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这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太阳能。

另一方面,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内

能分布的不均匀性。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人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在有,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历经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自然地理的变化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是地球表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况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还在加剧。

地理学研究的特点

地理学研究的综合性: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其组成要素及它们的空间组合。它着重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不同,综合的复杂程度也不同。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即人地相关性的研究,是地理学所特有的。

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是一个横断学科,它与研究地球表面某一个层圈或某一个层圈中部分要素的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研究大气的大气物理、研究岩石圈的地质学、研究人类圈的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地理学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有关各种要素的专门知识,反过来又为这些学科提供关于各种要素及与其它现象间联系的知识。

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性: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研究又有区域性的特点。由于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一种要素在一个地区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完全不同,因此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区域整体中的作用,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地理学研究的动态的观点地球表面不断变化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必须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的特点。地理学研究及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意时间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周期性的又有随意性的;有长周期的,也又短周期的。

用动态的观点研究地理学,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地理现象的规律。现在现代地理学已经有可能对于某些区域的未来发展提出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和管理,以满足人们对区域发展的要求。因此。时间和空间统一的概念,在地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理研究方法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决定了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现代地理研究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的资料主要来自于野外考察,随着航空遥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航天技术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地理数据的处理、各种地理现象的实验室模拟等也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促进了地理学的快速发展。

地理学学科体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一个。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属的分支按研究特点分为两组:

一组是综合性的,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一组是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药地理学,以及异特殊自然要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等。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另一个。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

社会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以及新近形成的旅游地力学等。

政治地理学包括狭义的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层士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隶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已经超出了聚落和社会文化的范围,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这是地理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区域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统一,注重研究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综合和空间联系。

地图学是研究编制和应用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一门以地图的形式来综合表达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中的技术性学科,同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在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

应用地理学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学科。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如医药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比如荒漠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与研究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胜任的,而地理学由于是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特别适于这种应用性研究。

其它的还有数量地理学、地名学、方志学等等。

总之,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举的两栖科学。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旅游和娱乐是指人们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旅行游览、观赏风物、交流文化、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度假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考察研究、购物留念、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非定居性的暂时性移居过程,也是一种以各种不同方式分配空间和利用时间的社会现象。一般来说,旅游仅指离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动,而娱乐包括离家不超过一昼夜的活动。构成旅游的有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对象(风景名胜和娱乐活动等)和旅游手段或旅游媒介(旅游宣传、组织、运输和接待设施)。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旅游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动规律,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保护和开发利用论证,旅游区(点)布局和建设规划,旅游区划和旅游路线设计,旅游业发展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等。

旅游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起始于剩余劳动出现之时,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发展。1986年,全世界参加旅游的人数已达40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部门。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旅游记述大量地见诸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中。如《水经注》、《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等。中国的方志也含有极为丰富的古典旅游资料。

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麦克默里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被认为是现代旅游地理学的第一篇论文。早在1935年,英国地理学家布朗就倡议地理学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游业上。他和詹姆斯、卡尔森等先后论述了局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发展基础、聚落构成的差异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测定了旅游形态及其经济价值,并阐述了旅游形态和旅游设施的意义。

20世纪40年代艾塞林、迪赛对游客客流进行了分析。

50年代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哈恩从游客的性质、逗留时间、季节性变化方面划分了德意志联邦旅游地类型。可是,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旅游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游胜地,或限于一般论述旅游的经济意义,对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极少探讨。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和理论问题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1964年,加拿大地理学家沃尔夫指出:旅游地理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中分离出来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英国地理学家罗宾逊则把旅游地理学当作一门应用地理学。

70年代鲁彼特等结合联邦德国实例,对旅游市场和旅游区位做了分析研究。

法国在这一时期对地中海沿岸的沼泽、沙丘地进行规划建设,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国际海滨旅游胜地。同期,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和国际地理大会(I.G.C)开始专门讨论旅游和娱乐地理。

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存在不同的见解。如1966年意大利的布鲁诺提出5个方面的研究课题:旅游的基本动力;旅游的环境和空间;旅游对人们居住地的影响;旅游的运行;旅游区规划。罗宾逊在《旅游地理学》中,着重阐述了旅游的发展,人类需求的演变,旅游的动力,国际旅游者的流向,旅游的计量和范围,旅游的组织、运输、经济、社会意义以及旅游规划,旅游与环境,世界区域旅游的发展等。

苏联地理学家科特利亚罗夫所著《休憩与旅游地理》,主要阐述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的理论基础,游憩地域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游憩用地区划和评价,游憩地域综合体的布局,游憩用地的自然保护和改造。美国地理学家布里顿1979年提出了闲暇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闲暇地理学的研究包括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娱乐旅游、城市娱乐、运动等活动,旅游和娱乐只是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

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图表的使用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图表  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79-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既面临着全新的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必须转变高中地理教学的理念,改革与创新地理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地理图表的使用。

一、高中地理图表不同类型

根据高中地理教材和高考地理试题,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大致可以把地理图表划分为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等类型。

(一)地理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图片、照片等,它用画面直接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其它地图相比,景观图能直接反映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形象、直观、生动、亲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描述的不足。比如:自然景观图,常见的有地质景观图(名山、断层、典型地质现象等)、天气气候景观图、自然灾害景观图(火山喷发、地震示意图或照片等)、生物群落景观图(动植物照片和自然带景观)等。

(二)地理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种类繁多,是高中地理教材和试题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用简单形象或直观图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远离、发展演变规律。地理示意图一般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等)、地理过程示意图(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锋面移动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等)、地理关联示意图(天体系统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等)、地理模式图(日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洋流模式示意图、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等)等。

(三)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统计图主要包括坐标图(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常见的是三角坐标图)、曲线图(含折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扇形图(是以圆面积中扇形的大小表示地理数字资料的图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及构成或表示统一地理事物的地理分布)、雷达图(主要用来表示影响某地理事物的几种要素所占的比重及各要素的变化趋势)、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等。

二、高中地理图表教学的实效

所谓图表教学实效,顾名思义,就是实际的教学效果,指基于图表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度,反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上。

(一)形成文与图表结合的地理学习习惯

虽然上述三种类型地理图表特点各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都应当注意文与图表的结合做到由图及文,又能由文及图。例如,在结合“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学习“季风”的相关知识时,不仅要用教材中的理论来认识该图中冬、夏季风的特点,还要能以该图为线索讲解教材中关于季风的形成、分布及运动规律等知识。这种将二者有效联系起来的地理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基本的地理图表分析、解读方法

地理图表的背后隐藏的是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等。地理图表的使用是帮助学生提取有用隐含地理信息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过程,是养成有效的地理思维、方法来分析、解读地理图表的过程。比如,对地理景观图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采取这样的教学思路来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任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有些景观还成为一些区域的象征,如北京的天坛、悉尼的歌剧院等,它们都出现在特定的位置,由此可以推测景观所在区域其他地理事象。有些景观只能在某些区域特定的时间才会出现,如北京的香山红叶、候鸟迁移等,由此可以推测景观图所示区域的季节和时间。第二,利用地理景观图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景观图可以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学会地理图表的绘制

有些抽象的地理知识只有借助于直观形象的图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关于这一点无论在教师的教学中还是学生的学习中都深有体会。比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计算”的相关知识(求时区或者时区之差、求某地昼夜长短、经纬度计算等)时,一般都需要根据题目来绘制图表,才能较为轻松的解决问题。

图表的使用是高中地理教学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地理图表在地理课本和考试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图表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抽象知识向具体知识的转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隐含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必须重视图表的使用,把握好“图表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兰.地理图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中),2013.

地理学 篇4

一、“游憩”学科归属探讨

注:根据《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游憩地理学树状图绘制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游憩与娱乐研究系教授史蒂芬.史密斯在《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描绘了游憩地理学树状图,指出了游憩地理学以其他学科为基础的边缘学科性质及其两大主要研究课题:旅行为基础的研究和资源为基础的研究。

我国游憩研究几乎在林业科学(森林资源、资源、生态)、地理学(城市、规划)、旅游学、建筑学(规划、园林)领域同时起步。1986年北京大学地理系何绿萍的一篇《城市游憩绿地的几个问题》提出居民的户外游憩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性为研究》通过旅行测定手段获得基本数据,运用游憩活动空间和使用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上海城市游憩者的流动规律。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游憩的相关研究。1995年吴承照发表《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中世纪以来西欧城市游憩规划的历史过程,从游憩行为的角度解释了一个重要游憩空间──公园的形成和演变,概括了城市、城市区域和组合城市游憩规划理论与方法。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游憩的相关研究。

此外,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科专业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能反映出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动态趋势。通过题名“游憩”进行模糊检索,截至2011年12月,共有相关博士学位论文14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8篇,并分别按年份及学科专业进行统计分析如下(图2、图3、图4、图5):

2001年中南林学院生态学旅游管理专业秦学发表第一篇“游憩”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现代都市游憩空间结构与规划研究——以宁波市为例》,2006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罗艳菊发表第一篇“游憩”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总体数量较少,硕士学位论文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见,一方面随着对“游憩”相关研究的增加,游憩学科体系渐成;另一方面,地理学在游憩研究领域仍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地理学应更多的将其人地关系分析,空间分析及综合分析的优势运用到游憩研究方向,推动游憩研究的发展。通过图2—图5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游憩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这些专业整体的发文比重约为21%,硕士学位论文中这些专业整体的发文比重约为56%,可见地理学在游憩研究有很大的份额。

二、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国内游憩研究的统计分析

(一)研究者

游憩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在重要核心期刊发文3篇以上。

(二)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游憩”进行检索,共搜集到1981-2011年(2011年的数据可能因为数据库更新的滞后而不完整)相关文献761篇,2000-2011年论文数量为695,占总量的91%。图1为2000-2011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变化。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从地理学视角对我国游憩研究内容进行分类(表3):

选择《地理学报》等14种地理学及相关学科主要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共计150篇文献对近年来我国地理学领域游憩发展文献进行详细统计分析。从表4看出,目前国内地理学领域对于游憩的研究集中在城市游憩物质空间研究,游憩者游憩需求、游憩行为、意愿的研究,游憩价值评估三方面。

三、未来研究重点

(一)打造人性化的游憩空间.

包括步行空间系统打造,日游憩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城市开敞游憩空间的建设。

(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游憩空间.

从生态环境意识角度,构建充满生机的生态绿道生态网络。例如2010年广东珠三角生态绿道系统工程的启动,解决了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城乡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为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和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城乡建设奠定基础,极大的推动城市了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职能的加强,科研院所学者理论研究的加强.

政府应在规范的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发挥应有的职能,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媒体宣传感染、教育机构普及推动为游憩发展建设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相关游憩立法如游憩建设指标,游憩土地配置标准,游憩开发、管理、保护立法等法律依据的制定;公共游憩管理机构,国家公园局等管理机构的系统化;确保游憩发展过程中分工到位,资金、监管、研究规划等权责分明。

科研院所学者应加强游憩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注重实用的同时兼顾理性的上升。

(四)多学科综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游憩的研究涉及旅游、经济、建筑科学与工程、园林、艺术、地理、社会、统计、文化、生态、规划、心理、体育等多学科的交叉。

现代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构筑不同专业学科领域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不同游憩利益主体参与到游憩的发展与建设中。

四、总结

地理学习习惯 篇5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是一种比较固定地、机械地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它对于人的活动影响很大,如果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和完成——习惯成自然,它可以让我们行之有效地去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习惯是养成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中学时代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抓住高一这个关键时期,努力形成地理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在新课改下,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1.坚持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的习惯。预习不仅是学习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做到提前想、提前做,争取学习的主动性。预习得好,可以体验到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发现知识的重点、难点、层次结构、可以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提高听课质量。那么,怎样才能预习好呢?这就要求养成边预习边注记的习惯。如划出重点句子、圈出关键词语、用有色笔点出图的性质、事物名称、位置等。总之,可圈点、批注的内容很多,其符号可以自己创造,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2.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每节课上课前,要将课堂上用的课本、地图册、练习本、笔记本等资料备齐,以备课堂上使用,避免现用现找,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造成课堂混乱。

3.课堂上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根据自己预习情况,结合老师的讲解,将重难点知识或记在课本上,或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复习使用。

4.养成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习惯。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通过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可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区域的方位、范围和基本环境状况;会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实数据、掌握地理事实的特征、分布规律和因果关系;会填绘简单的地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联系概况。地理课本中有地图(或图表、资料),另外,还有地理图册。在学习地理时经常用图,便可养成用图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就会摸索出一套读图的方法。

(1)重视地理位置的阅读

读出图中地理事象的地理位置,是最基本的读图内容和读图要求。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接受掌握。这样,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所以,对地图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2)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学地理不光是记忆,还要认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地理事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各种地图放在一起读,“叠加”起来读,能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理解其成因。

(3)在读图中注意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注意通过读图发现问题。各种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幅图中也有体现,读图时要注意发现和探究。

(4)填图和绘图 通过地图掌握地理事象的分布,填图是不可少的。做填图题要注意的是,不能照着有关图抄,而要默填,做到看书不填图,填图不看书,才有好的效果。

比起填图,动手绘地图的效果更好。绘地图可以用现成的轮廓图,也可以自己画简单轮廓图,然后在图中填画其他内容。较复杂的地图,可用薄纸印图,然后填注相关内容。最后将自己所绘地图装订册,建立地图学案,以备复习使用。

4.培养认真练习的习惯

(1)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习惯包括姿势(坐的姿势和握笔姿势)、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书写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既可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又能训练出一手漂亮的字。

(2)有认真审题的习惯。“粗心”是考试时的大敌。考试能不看错题、不漏填图,对答题尤为重要。只有把练习当成考试,才能在考试时轻松自如。这样能减少考试失误,把不该丢的分全拿到手。所以在平时作业时要认真仔细,才能考试时少失分。

(3)有细心检查的习惯。平时要训练答完题后要细心检查,尽量减少失误。

(4)养成课后复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的习惯。大多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在课堂中得到的知识容易遗忘,这就要求我们课后经常复习,巩固记忆学过的知识。

在地理学习中,怎样知道自己通过预习、听课而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呢?这就需要通过检测手段,获取回馈信息。通过做检测题将获取的新知识得到强化、确认。通过检测,可以了解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复习和预习计划,从而养成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习惯。这就要求每学完一节新知识,就做相关的测试题,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要将所有资料保存好,以便复习检测使用。

与《中国地理学史》商榷 篇6

(一)本书第36页讲《史记·河渠书》有“汝南九江引淮”一句,说“引淮提到九江,显然有错误”,但并没指出究竟错在哪儿。汝南、九江,悉指西汉淮河流域两个郡,两郡隔淮相望,汝南郡在淮河北,治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九江郡在淮河之南,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在淮河边上的两个地方引淮河水,就不成问题了。或许本书是把上述“九江”当成今天的九江市了。

(二)第43页说:“贵德以西有龙羊峡,洪济梁好象是峡口上游的一个津渡”,说闷摩黎山“可能当时指阿尼马卿山脉东西尽处的三个余峰”。这些模糊词语,阅之颇为不快。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唐代洪济梁即金天军,位在今共和县南黄河岸,是一个山口,今称扎梭拉山口。闷摩黎山是对巴颜喀拉山脉的称呼(参看《黄河源头考察文集》)。

(三)第45页说:“黄河的专名在唐宋间逐渐部分使用,可能起自民间,《宋史》似乎首先正式采用黄河的称号,元代显然更倡导采用新名称”。早在东汉,班固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段记述,在《史记》中作“使河如带……。”可见,至少在东汉初年,黄河的专名已经出现了。北朝《木兰诗》中曾提到“黄河”,《水经注》中则已大量使用了。

《水经·河水注》卷一:“禁民勿复引河,是黄河兼浊河之名矣”,并引《大河赋》云:“览百川之弘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水经》卷二:“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郦道元注引《秦州记》曰:“罕原北,名风林川,川中则黄河东流也”,又引桑钦《地理志》云:“逆水允吾,东至枝阳,入湟河,又东流,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他处不一而足道。郦道元及其以前的著作,早在大量使用“黄河”这个专称了,因此之故,《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南北朝分册才有十二次标出“黄河”。

到了隋唐,诗文提及“黄河”之处,更是俯拾皆是。还有著名地理学家贾耽,写了一本书,叫《吐蕃黄河录》;《酉阳杂俎》前集卷之九:“李彦佐在沧景,太和九年,有诏诏浮阳兵北渡黄河”;《元和郡县志》更有五十二处提到“黄河”。再者,《旧唐书·地理志》也曾多次提到黄河,那是五代时期的事了。

据上所述,我以为黄河的专称至少在东汉时已经在使用了,隋唐时期则已很普遍了。

(四)第119页:“他(指徐霞客)曾提到‘志在峨嵋’,但是由于川滇边境连年发生兵祸,始终没有能入川”,说徐霞客生前好友为他作的墓志铭,提及“北抵岷山”、“南过大渡河”等等,“都是浮夸”。以前都认为徐霞客未曾到过巴蜀,但我们从《游记》的字里行间,可看出他是到过四川的。

崇祯四年(辛未)五月十六,霞客往访文震孟,并请震孟为黄道周赠霞客《七言古诗一首》写跋语,其中云:“霞客生平无他事,无他嗜,日遑遑放行天下名山,自五岳之外,若匡庐、罗浮、峨嵋、岭,足迹殆遍”(见上海古籍版《徐霞客游记》第1158页,下文页码均指此版),其中除岭未详何地外,庐山、罗浮山他都去过。霞客与震孟是世交,跋文中确言霞客曾到过峨嵋,而且此跋曾经霞客之手刻入《睛山堂石刻》中。由此可见,他在崇祯四年前已到过峨嵋山。崇祯十二年(己卯)九月后,霞客修《鸡足山志》,志中有“放光瑞影”一条,说及鸡足山放光寺时说:“放光四面深环……瑞影斯彰,其与四大比隆,宜也。然四大亦惟峨嵋、五台,其光最异;若九华、普陀,亦止佛灯未着光相”(《游记》第1141页)。以上四大瑞影中,五台、九华、普陀三地,霞客曾去过。这里并举了峨嵋,而且说“其光最异”,可见在去鸡足山前,早已领略过“峨嵋瑞影”的胜景了。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云:“霞客于峨嵋山前,作一札寄予……并言江非始自岷山”(《游记》第1185—1189页),钱谦益《徐霞客传》说,霞客“还至峨嵋山下,托估客附所得奇树虬根以归,并以《溯江纪源》一篇寓余”(《游记》第1192—1193页)。由于种种原因,使陈铭钱传中记载霞客西南之行途经地点先后次序及东归时间有错误,但是象收到徐霞客书信这种事,是不会错的,况陈函辉官至礼部右侍郎,钱谦益更是一代文豪显宦,两人社会地位远比徐霞客为高,绝不会以“浮夸”来沽名钓誉。因此,陈铭钱传提及霞客在峨嵋山,可以为属实情。况且,黄道周《追奠霞客寓长君书》也有此类话:“垩人已殇,郢匠辍斤,即令台、宕、华、峨,起于左右,仆仗履甚健,亦岂乐自独从之乎”(《游记》第1178页)。其中天台、雁宕、华山,都是徐霞客游历过的。这里的峨,即指峨嵋山,当指霞客以前曾到过峨嵋。

徐霞客写游记,喜欢和以前所见进行对比,一读游记便可知晓。崇祯三年(庚午)春所写《游桃花涧》诗序言中曾提到“三峡波涛,观斯尽矣”,在同诗中又有“何必寻三峡,还须受一廛”之句(《游记》第1148—1149页)。这里两次提到三峡,徐霞客写此诗前当已到过四川。崇祯十年(丁卯)五月二十一日,霞客从漓江舟行至阳朔途中说:“碧崖之南隔江右峰排列而起,横降南无,上分危岫,几埒巫山,下突轰崖,数逾匡老”(《游记》第328页);同年九月二十六日自左江坐船上行,看到两岸石山连绵不断时,说:“舟行石峰中,或曲而左,或曲而右……虽连嶂夹峰,远不类三峡(《游记》第456页)。两处同巫峡和三峡相比拟,想来不是虚拟,而是确曾亲自见过三峡的。

地理学 篇7

一、“弹性”地理学案的含义

地理学案是指为达到某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 逐渐提高地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学习方案。“弹性”地理学案是指具有不同学习基础和生活经历的学生, 为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 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地理问题, 逐渐提高地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学习方案。“弹性”地理学案的实质是为不同类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案, 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强调地理学案编写的差异性和运用的灵活性。

二、“弹性”地理学案的设计

“弹性”地理学案由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问题解决和其他等部分组成。一般地, 可以大致将全班学生分为后进生、中等生和优秀生, 并根据此三类学生的情况来编写“弹性”地理学案, 该学案的框架见表1。

1. 依据课标, 设计分层目标, 体现层次性。

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等, 因此, 有必要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弹性”地理学案中学习目标的突出特点即层次性。具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的设计, 同样需要考虑地理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和地理教学内容等因素, 注重学习目标的清晰性和可测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 学习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由于课程标准的检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没有达到, 而不是评价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项工作, 因此, 课程标准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陈述行为结果的典型特征, 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 而不能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因此, 设计学习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感到是自己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2. 依据目标, 设计学法指导, 体现递进性。

要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掌握不同的学习内容, 就需要有不同的学法指导。既然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之间具有递进性, 学习方法的要求之间也应体现递进关系。学生在掌握了较低要求的学习方法之后,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自主过渡去学习较高要求的学习方法, 以达成更高的学习目标。

3. 依据学法, 设计弹性问题, 体现针对性。

美国的《生活化地理学:国家地理标准1994》中详细阐述了五项地理技能, 分别为: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 其重在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也非常强调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 》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达、交流和反思地理成果的能力。“弹性”地理学案须通过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地理问题, 让学生去解决既符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又适合自身情况的地理问题。设计具有弹性的地理问题, 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 体现问题的针对性, 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此外, 设计具有弹性的地理问题, 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话题, 也可以将问题开放化。

三、“弹性”地理学案运用中易遇到的几个问题

1. 地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削弱。

有人认为, 地理学案的运用过程中, 地理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下降了, 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弹性”地理学案的运用, 更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对地理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编制适合本班学生的高质量的“弹性”地理学案,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 引导和解疑不同学生的不同困惑等。可见,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地理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并存的。

2. 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到地理学案。

不是每节课都要用到地理学案, 来预习或反馈等。假如每门学科都用学案, 每节课都用学案, 每个学案中都设置预习任务, 学生不会累死, 也会烦死, 这样学生的心里会抵触学案, 直接影响到学案作用的发挥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弹性”地理学案的运用, 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 编写适当的内容, 适时安排和灵活运用。

摘要:面对地理学案的编写和运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笔者尝试设计“弹性”地理学案, 强调地理学案编写的差异性和运用的灵活性, 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利于促进地理差异教学。

关键词:弹性,地理学案,差异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关于《教育地理学》的思考 篇8

罗明东博士提倡并付诸研究的《教育地理学》是其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现。该著作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教育与地理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和摸索教育与地理之间的关系, 教育要素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以及地理要素对教育要素的影响, 它是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基础, 用以解决区域教育问题。在书中, 以云南省为例, 综述并分析其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根据地域特色和教育原理为当地教育发展提出了长远性的战略规划。

二、我国教育地理学的现状总说

(一)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与地理相结合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与地理相结合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 我国教育界开始进行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和创建。1991年, 上海市教委组织编写《上海教育资源》, 以上海教育的整体情况为背景, 主要体现了大、中、小学校教育地理分布。至1995年, 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的《中国教育地图集》在上海出版发行。这一成果在当时被称为“教育与地图科学上的一个创举”。在这本地图集中, 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以及人口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表现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教育特征。

(二) 教育地理学的萌芽和发展

教育地理学的研究着重表现在区域教育研究。从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角度, 1995年同年王秋玲在《关于创建教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地理学”概念, 教育地理作为一种产业的形式在中国萌芽。1996年, 罗明东发表了《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教育地理学刍议》《论教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契机》等论文, 并在博士毕业时, 选择“教育的地理学视角———教育地理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研究方向。教育地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迅速。

(三) 国内研究现状和成果

《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一文, 对这方面做了详细总结: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教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试论我国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现状与走势》《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等。课题方面:西南师范大学在“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中包括“中国教育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包括“教育地理学研究”等省部级对教育地理的重视。并且在2003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地理学专着《教育地理学》。此外在教育地理实践领域研究的课题也出现很多比如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课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研究”等。

三、问题和疑惑

(一) 教育地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到底在何方

如果说本书解决好了教育地理学是什么———研究对象———地理学层面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或者说是教育领域中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 为什么———地理环境对教育的间接、直接影响及教育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那么在谈论到怎么样———如何解释教育现象, 或者用什么方法、手段去解决教育问题在本书中显得有些不足。在谈到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上, 完全采用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免让人想到这其中如何体现教育的作用呢?罗教授认为:“在纯粹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 意味着地理环境发展到了成熟的程度。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 地理环境的‘人文化’就越是突出……作为一种人类活动, 只要作为空间使用者的教育继续存在, 那么就需要也可以应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对教育的地理空间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作为客观的物质世界, 它的成熟度是由依靠它生存的一种高级生物———人类决定的。这显然是个谬误。由此, 后面的假设也不能存在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但还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模式, 对不同层次环境, 区域环境, 环境之间建立起解决教育问题的架构, 不然, 除了研究对象外, 哪里还能体现出教育地理学的特点呢?

(二) 空间分析模式不能只是框架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 地理学在教育地理问题研究中具有的动态研究模型中, 表现为:与路线、位置、和设施有关的活动外, 还有教育地理结合社会性问题和经济角度的问题。然而在后续的建构中并未单独成章提到这些。只是在区域教育和教育区域中, 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整理, 形成区域教育的特点, 显得有些仓促。在教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结构体系中:包括的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科研地理、校园环境研究、区域教育地理、教育历史地理研究 (教育时间地理研究) 、学校选址及学区分布点规划、教育地图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地理、宏观教育空间布局研究, 在书中涉及较少, 略显内容不足。区域教育分析很少涉及教育地理学的方法。如果按照前文来说, 教育地理学的分析方法等同于地理学分析方法。那么在后者的区域教育分析中这点也略显欠缺。

(三) 教育地理学容易形成空泛的感觉

作为一门学科, 教育地理学最基础的是基本理论研究, 涉及面广, 对个别情况过于精细, 容易造成学科基础不实, 宽而泛的感觉。

由于教育地理研究领域本身具有的基础性, 科学性, 以及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实践性, 和学科的发展性, 阶段性成果逐渐陆续产生以来, 受到学术界鼓励和肯定。建立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科的重要工作, 还需我们不断完善, 以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

摘要:随着教育地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地理的研究和探索日益深入, 教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被重视起来。本文在阅读《教育地理学》后, 从教育原理和教育哲学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 希望对学科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关键词:教育地理现状,学科问题

参考文献

[1]大群.教育地理学一书出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大群.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力作-国内外第一部—教育地理学—正式出版[J].云南教育, 2003, 21 (18) :95.

[3]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秋玲.关于创建教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5, (1) :11-12.

地理学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思维障碍,演示实验

所谓思维障碍,是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时,由于思维起点的迷茫、思维形象的模糊、思维方向的偏离、思维逻辑的混乱、思维展开受到干扰等造成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反应的中断或得不到思维成果的现象。在高中地理课堂学习中,由于有些内容综合性、原理性较强,理解力、思维力要求较高,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等原因,学生常常出现学习思维障碍,从而导致课堂听讲不专注、知识难以理解、对地理失去兴趣等问题。高中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常见的思维障碍包括:非智力方面的思维障碍、形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及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这些思维障碍是学生学习的阻碍,也是课堂教学顺利、高效推进的阻力。

地理实验具有直观性、体验性和探 究性的特 点,开展地理实验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实验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操作实验,其中演示性实验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其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地理演示实验也是突破地理课堂学习思维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举其中几例。

例一:分水岭演示实验突破非智力方面的思维障碍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 作用的结果,学生的思 维能力不 仅与智力 水平的高 低有关,而且与非智力因素有密切关系。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动机、兴趣、情 感、意志、习惯、性格等心理成分。非智力方面思维 障碍是指由于非智力因素缺失、变化而导致的思维混乱、偏离或中断等。受初中阶段“地 理是副科”的 思想及高 一第一学期自然地理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非智力方面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地理失去兴趣,上课不能专注听讲而导致地理学习出现困难。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少活力是导致学生非智力思维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参与度是减少学生非智力方面思维障碍的重要手段。笔者尝试在课堂中增加一些便于操作的地理演示实验,增加课堂活力。

实验名称:分水岭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分水岭的概念。

实验器材:手、水杯、水。

实验过程:1.将左手握拳并掌心 向下,手指的关 节最高处模拟为分水岭。

2.将装有水的水杯放到手指关节最高处的正上方,并将水倒下,水会分别流向两侧。

3.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重复上述 过程,体会分水岭的概念。

实验效果:1.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学生能直观感受并较容易理解“分水岭是指分隔相邻两个流域的山岭或高地,河水从这里流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这一概念。

3.课后,让学生填写“课堂满意度调查问 卷”,开展实验的班级的整体满意程度比没有开展实验的班级高出7个百分点。

例二:冰川侵蚀与堆积作用演示实验突破形象思维方面的障碍

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思维材料,运用分解 与组合、类比与形象概括、联想、想象等方法,对已有的表象和图形进行加工处理,用语言、图形和艺术形式表达思维结果的一种认知方式。在地理认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于某些概念和问题,由于无法得到形象的支持而造成的思维的中断和错位,称之为形象思维障碍。地理研究对象极其广阔,要素非常复杂多样,学生不可能一一感知。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形象 思维方面 的障碍主 要表现为:有些地理现象或过程因不能感知而导致难以理解。笔者尝试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知一些难以亲身经历的地理现象或过程,以突破形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地理演示实验是一种常用方法。例如,在讲解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时,冰川的侵蚀与堆积作用学生难以感知,因此,学生很难理解“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物”等概念。冰川侵蚀与堆积作用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相对直观地体会冰川侵蚀作用如何塑造地表形态以及冰碛物的特点。

实验名称:冰川侵蚀与堆积作用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冰川的侵蚀与堆积 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角峰、冰斗、U型谷”等地貌及冰川堆积所形成“冰碛物”的特点。

实验器材:沙粒、水、一次性纸杯、肥皂、厚手套。

实验过程:1.将沙粒与水在一次 性纸杯中 混合,静止后沙粒下沉与水分层,然后放入冰箱冷冻。

2.戴上手套将冰冻后的沙与冰从一次性杯中 取出模拟冰川。

3.用肥皂模拟地表。

4.将冰中有沙粒的一侧朝下,用力向下与肥皂接触并沿一定方向摩擦。

5.让学生观察肥皂表面的变化,体会冰川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6.冰块融化后,让学生观察堆积沙粒的颗粒大小特点。

实验效果:1.学生能相对直观地感受冰川侵蚀作用如何塑造地表形态及冰川堆积所形成“冰碛物”的特点。

2.授课后,学生做课堂巩固练习,开展本实 验的班级关于“冰川侵蚀与堆积作用”题目的正确率高出未开展本实验班级近10个百分点。

例三:质点移动模拟气压变化演示实验突破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

抽象逻辑思维是主体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高中人文地理知识联系复杂,综合性强,有些自然地理知识非常抽象。受知识储备及思维能力的影响,有时学生很难准确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一些知识,从而产生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例如热力环流中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对比及等压面弯曲的推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突破课堂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抽象知识形象化处理,实验法是常用方法之一。直观的实验能将抽象的知识迅速形象化。笔者尝试利用质点移动模拟气压的变化成功突破热力环流中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对比及等压面弯曲的推理这一难点。

实验名称:质点移动模拟气压变化实验

实验目的:用质点移动的方式将热力环流中抽象的气压变化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中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对比及等压面弯曲的推理。

实验器材:磁吸(数个)。

实验过程:1.用磁吸演示地面冷热均匀时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气压越高,磁吸的数量越多。地面 气压高用5个磁吸表 示,高空气压 低用2个磁吸表 示。这时,同一平面上不同位置的磁吸数量相同,气压相同,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2.当地面冷热不均时,受热处气 流上升,将此处地面的一个磁吸移动到高空;受冷处气流下沉,将此处高空的一个磁吸移动到地面。这时,同一平面上不同位置的磁吸数不同,磁吸越多,气压越高,等压面发生弯曲。

3.引导学生完成热力环流过程,根据质点多少对比同一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并根据同一平面气压的状况将等压面的弯曲状况画出。

实验效果:1.将抽象的气压变化 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课堂气氛活跃。

2.开展本演示实验班级的“热力环流”课堂巩固练习得分率高出未开展班级8个百分点。

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五法” 篇10

一、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笔者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中,就针对“地理学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问学生:在张掖市中心鼓楼周围为什么没有麻辣粉店,而主要是高档服装专卖店和德克士、肯德基店呢?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后回答:鼓楼地区房租贵,开专卖店利润高,开麻辣粉店赚不出房租,更不要说发放人工工资了。紧接着,我又问学生:如果你毕业后要开麻辣粉店,应开在什么地方?这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了学习地理课程的价值。

二、利用地图、板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地理教材中的景观图、示意图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简化教材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使教学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教师利用地图,同时借助地球仪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述“陆地的五种地形”时,教师出示五种地形景观图片,将枯燥的文字阅读与讲述行为变为形象、直观的视觉刺激,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找出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而教师精心绘制板画,既能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将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又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地理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降低知识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在“中国的土地资源”一节教学中,笔者适时地为学生播放了自制的家乡各种土地资源的视频,并配以《多情的土地》的背景音乐。优美的视频,悦耳动听的歌曲,既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在讲授“大陆漂移假说”、“地球的自转、公转”及“降水的三种类型”时,笔者则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四、利用诗词、口诀

在地理教学中,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地理数据、地理规律及成因,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引用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诗词,教给学生一些识记地理知识的口诀,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内蒙古高原”一节时,可引导学生借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诗句理解温带草原的特征。可引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也可让学生用“头顶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高原摆摆尾”这样的口诀记忆中国疆域的四至。

五、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时安排、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如,在“世界水日”、“土地日”等来临之际,安排学生搜集相关素材,组织学生做一期地理手抄报,宣传节水、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也可让学生写一写学习地理的心得体会,拍一拍家乡独特的地理景观,开展地理知识辩论会,分组观测一天的天气等。通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旅游地理学新教法研讨 篇11

[关键词] 旅游地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行业,在全球被誉为“朝阳产业”,正迅速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专业人才显得十分短缺,因此,近几年,加大了开设旅游类职业教育的力度,使培养的学生在旅游行业能够成为懂理论、精技能、善管理、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而旅游地理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我国的旅游资源、景区景点进行分区介绍,成为了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对旅游地理学科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地理学特点

1、综合性。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学科。旅游地理学不仅涉及地理学的许多知识,而且同旅游有关的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如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地质学、建筑学、经济学、美学、艺术、宗教等。旅游地理学的许多课题都必须同时从多种学科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2、区域性。作为旅游地理学重要研究对象的旅游资源总是存在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受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当前旅游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的旅游资源状况、开发条件及开发战略将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3、实用性。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旅游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活动是为旅游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素养作准备的,因此,旅游地理学又是一门直接服务于旅游业的、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4、基础理论性。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需要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如旅游者行为理论、旅游需求理论、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竞争理论等。因此,在旅游专业中把旅游地理学定位为专业基础理论课。

二、旅游地理学新教法探讨

现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事事讲究效率,教学也不例外,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时,我们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旅游地理学的教学方法如下:

1、对比分析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及旅游特色,一定是本地有、他地无或本地强、他地弱的特点,但这些特点的发现必须通过对比分析来获得,对于学生来说,对比分析也不失为一个增强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2、地图辅助法。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由于旅游地理的内容都与一定地域密切联系在一起,各地域的地理位置、旅游环境对各地旅游特色的形成影响至深,以地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把课本的相关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就会更为清楚明了,容易掌握。

3、多媒体辅助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都能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运用多媒体可优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突出重点,淡化难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上网搜集黄山四绝的图片、视频,用多媒体展示,使抽象的景观变得具体生动,学生们清楚易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三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是地理学行之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书本上许多知识都来自于实地实物。若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实地考察,不仅能增强理解、加深印象、开阔视野、激发兴趣,而且可能会有自己的新发现,产生新的体验。行万里路,对学旅游地理的学生来说,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5、角色模拟法。旅游地理学涉及旅游资源的内容占一大半,对于旅游资源的讲授,应本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导游的角色串讲景区景观,不仅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地理学新教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化教法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从激发兴趣、充分感知、加深理解、技能训练到知识巩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学媒体选用得好事半功倍,但选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为此我们必须应注意:

1、教学目的与教法特点的统一。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教学方法特点与教学目的的统一,以便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比如讲旅游资源组合性与整体性,利用西双版纳民族风情为例,向学生展示渗透傣族文化的服饰、竹楼、泼水节庆、音乐舞蹈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傣族文化是受当地气候及自然环境影响,并与当地自然热带风光组合的统一体。选择教法时,一定要让教法的特点在展现教师的意图时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要成为桌上的塑料花。只有这样,教法的运用无论何时何类,还是先后顺序,教学目的、教学思路都能把其串于一线,使其在特定的教学空间里“融为一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统一。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关系,而不是完全取代。在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既要看到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又应认识现代教学媒体的优越性,并使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媒体的优化组合,各取其优,形成互补,介入课堂,提高教法效益。比如讲授长城时,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提出问题(传统媒体):应当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长城?接着展示中国历代长城分布及景观图(现代媒体);然后让学生对比分析归纳(传统媒体);最后回答问题,评价长城(借助教师的语言这一传统媒体)。这两种教学媒体的配合使用双方都做到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桂生.改革高职院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手段的思路[J].九江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2):34-36.

[2] 刘燕.多媒体教学在中国旅游地理学科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159.

问题式地理学案的研制 篇12

为此, 我们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地理学案的研制课题, 并完成了一轮初中地理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一、研制问题学案的意义

1. 服务课堂, 整合教学活动

事实上, 学案只有立足课堂、服务课堂, 才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服务课堂, 就是要服务于完整的课堂, 从学习准备阶段, 到学习展开, 再到学习总结, 乃至作业评价, 学案中都要有不同形式的呈现。鉴于初中地理的学习主要在课堂之内, 因此, 学习准备和作业评价也要尽量当堂完成, 而地理学案则成为整合各个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 引领学习进程的一个程序。

服务课堂, 理当面向全体学生, 这就要求学案承载的地理信息要低起点, 小容量, 主要是课标要求的再现, 并适合课时教学。当然, 地理学案还应有开放性和选择性, 这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创设和探究性问题的设计等方面。

2. 基于问题, 优化学习过程

学始于疑, 课堂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基于问题提出和解决的模式编制学案, 把握了课堂学习的本质, 有利于学生自主把握不同课堂时段的学习要求和重点, 进而优化学习过程。

课堂问题来源于学习内容和师生的经验世界。预设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内容中的重、难点, 其他非重点或非关键性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去自习, 甚至不用课堂学习时间。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 把学生经常出错的内容编制到学案中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 问题预设的目的和呈现的形式都有所差异, 比如, 在学习准备阶段, 问题预设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注意, 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于给学生经验世界中的旧知与新知之间搭一桥梁;又如, 在学习展开阶段, 问题预设旨在呈现学习重点。问题的提出除了设问这一方式以外, 还可以填写纲要信号图表、分布图等。另外, 每节课都在生成问题, 但在学案中很难显现, 为了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有教学意义、并切合教学内容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准备阶段和学习延伸阶段设计了“边学边问”和“复习提问”两个小板块。

无论是预设, 还是生成, 优秀的课堂问题一定是课本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基于这样的问题学习, 必然会优化学习过程。

3. 以学定教, 提升教研实效

地理学案也是开展校本教研的载体。传统的地理备课, 注重了教的方案的预设, 教师大多只关注教案的形式上的书写, 真正研究的成分很少。而教学实践中, 教案对于教师教学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教案倒成了教学管理中形同虚设的一个文本。研制学案, 替代传统的教师抄教案的备课方式, 旨在以学定教。那么, 教师的教学个性在哪里呢?我们以为在地理学案的使用上, 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

学期之初, 我们制订学案编制计划, 并落实到责任教师。使用中, 我们利用每周周三和周五的第一、二节课, 集中研讨前一课时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 形成教学后记, 并交流对于下一课时学案的修改意见。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形式, 研讨的机会多了, 研讨的话题多了, 使得我们对于课本、课标的理解更深入了, 对于学情掌握也更具体、更准确了。

二、问题式地理学案的编制与使用

1. 学案的结构

基于问题提出与解决的思路编制地理学案, 全程指导学生的课堂学习, 共分四个阶段、八个板块。

(1) 学习准备阶段

(1) 问题示标: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转换成问题表述的形式, 取代以往指令性的目标表述方式, 更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也更为明确, 对于学生的预习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2) 问题情境:新授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 这就需要所谓的“脚手架”或“锚”, “问题情境”就是以问题的方式提供这样一些铺垫, 或者是与学生经验相冲突的铺垫。

(2) 学习展开阶段

(1) 问题感知:由表象到理性, 逐步掌握重点内容。其实课本编排就是协调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最优秀的案例, 学案无需一一翻版, 学案中只需呈现学习重点等关键性教学活动, 目的是指导学生把握重点。

(2) 边学边问:这是一个供学生课堂学习时随时记录问题的板块, 也将是教师进行教学诊断、掌握学情的第一手资料。

(3) 课堂小结阶段

(1) 问题建构:课堂小结时, 将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梳理和结构化是个重要教学环节, 学案中以填写图表等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小结, 可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小结学法。

(2) 问题反馈:将本课时的基本内容以知识性问题或任务型技能训练的形式, 进行强化和巩固, 以使学生当堂掌握。

(4) 学习延伸阶段

(1) 问题探究:有的教学内容还可进一步延伸到探究性学习, 可以不失时机地开展基于课堂的问题探究。这也是体现学案开放性和选择性的一个机动灵活的板块。

(2) 复习提问:这一板块供学生自评与反思, 也可以记录课后复习时发现的问题。

2. 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地理学案一般在课前分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预习其中的学习目标及问题情境。课堂学习中,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案中的“问题感知”板块即学习重点, 课堂学习围绕重点问题的解决而展开。

学案是学生完整学习过程的记录, 而优秀的学案记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因此, 教师可抽查每一次的学案记录, 并挑选出优秀的学案记录, 及时在班级复印粘贴。学案中的“边学边问”、“复习提问”两个板块, 则是了解学情的依据, 需要教师定期收集与反馈。

上一篇:礼仪服务下一篇:资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