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知识

2024-08-21

地理学知识(通用12篇)

地理学知识 篇1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根本的动力, 是无意注意的源泉, 而我们经常说的愉快教育, 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而进行的教育。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如能在教学过程中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 紧扣教学内容, 挖掘地理课中的有关知识, 有意联系其他学科一些生动的知识教学, 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 建立地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 可以丰富内容, 并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理中的语文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地理也不例外。地理的有关章节中对自然地理的描述文字优美, 语言生动形象, 向学生描述了绚丽多姿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气温和降水”这一节中, 课本用千里冰封的北国和椰影婆娑的南国之滨作比较, 引出气温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如果教师用动听的语言, 优美的文字加以描述, 肯定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激起继续学习的兴趣。再如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国家地理部分, 教师可以用讲解词的形式带领学生做一次纸上旅游, 只要教师的语言丰富、生动、形象, 学生对每个国家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地理中的数学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这一部分时, 由于“时区”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难度很大。在授课时, 我试着把数学上学的“数轴”引入“时区”教学。

首先, 时区划分的原则与数轴相似。中时区相当于数轴的原点, 东一区至东十二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的排列如同数轴的正、负方向的排列。在教学中, 可以将东一区至东十二区规定为正, 西一区至西十二区规定为负, 使“时区”与“数轴”等同起来。这样, 学生在明白数轴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时区的划分及排列顺序了。

其次, 数轴的数据是右边大于左边, 而时区区时是东边的永远早于西边的。因而, 我们用数轴来理解时区区时特点, 使抽象理论变得简洁明了,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了。

再次, 利用数轴上求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来求时区差, 其方法更为直接。在时区计算时, 将西时区规定为负, 东时区规定为正, 则时区差等于东边时区减西边时区, 运用这种方法也帮助学生理解了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一天的结论了。

在教学时区时, 引用学生最为熟悉的数学上的数轴知识来理解学习, 学生不再感到“时区”难学了。增加了抽象知识的趣味性, 效果非常好。

三、地理中的英语

在学习世界地理经纬线部分时, 北纬60度表示成60°N, 南纬60度表示成60°S, 而东经60度表示成60°E, 西经60度表示成60°W。学完以后学生往往一塌糊涂, N、S、E、W四个字母乱标一气, 或者南北不分, 或者东西混淆。我在表示经纬度以前, 先和学生玩了个方向的小游戏, 我说方向, 学生抢答英文单词, 答对的给予奖励。这样短短几分钟, 北方North、南方South、东方East、西方West四个方向的代表字母N、S、E、W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会乱成一团了。同时, 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 教师教得也不累, 何乐而不为呢?

四、地理中的物理

地理与物理的联系也不少, 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的海陆因素时, 可以运用比热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 水受热慢散热也慢, 而沙石受热快散热也快, 知道了这些物理知识, 就能明白为什么海洋气温最高月份比陆地晚一个月, 气温最低月份也比陆地晚一个月;同时, 夏天海洋比同纬度陆地气温低, 冬天比同纬度陆地气温高, 因而导致了夏季一般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地理现象, 从而不用死记硬背, 也能准确应用海陆因素进行地理现象的分析和判断了。

五、地理中的历史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 在地理课教学中应紧扣教学内容, 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 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 巧妙地与地理新知识加以联系。这样联系历史, 反映现实的地理知识, 突出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也增加了地理学科的趣味性, 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比如:讲“本初子午线”和古埃及人民创造的“太阳历”时, 可以联系历史介绍我国从夏朝开始制定了“夏历”;唐朝的天文学家僧一行通过实测得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得子午线长度。这样丰富的授课内容可以造成良好的地理课堂气氛, 引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 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讲各大洲、各地区农业方面时也可联系如下历史知识:我国古代半坡氏族时期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即我们现在种植的谷子) , 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 用骨制耒耜翻地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而在讲俄罗斯这个国家时, 可联系历史:“鸦片战争以后, 沙俄又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大片领土, 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我国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 沙俄侵占后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现在在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它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海港和军港。”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又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并对这个城市铭记不忘。

六、地理中的美术

上地理课时, 随着讲解的深入, 教师在黑板上粗笔勾画, 能将繁琐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图上, 学生能直观感觉, 学得轻松, 自然乐学。如:学习《美国》的“城市”部分, 要求记美国的重要城市, 如果在一幅图上一次性展示出来, 显得知识点多而零乱, 城市的位置也难以记忆, 极易混淆。而教师先勾勒一个美国轮廓图, 每讲一个城市就添加一个城市图例, 让学生逐个接受, 降低难度, 记起来就容易多了。

地理还拥有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内容, 学生通过地理学习, 可获得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从而培养审美的情趣, 培养自身内在美的气质。

当然, 地理还与其他若干学科有着联系, 学习地理时注意与多学科知识的联系, 也可以注意本学科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比较, 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降低学习的难度, 增加内容的趣味性。比如:注意章节间知识的前后联系和比较,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地区, 学习“东南亚”, 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大洲“亚洲”, 只要教师进行提示引导, 学生对已熟悉的知识更感兴趣, 也更乐意自己发现、比较、归纳, 根本无需教师浪费时间进行讲解, 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在教学中, 教师如能利用好地理与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 就能起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地理学习兴趣的作用,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 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地理学知识 篇2

1.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南北跨纬度近50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2.我国的临海: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的太平洋。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横穿我国南部,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南北跨度较大的纬度位置,使我国拥有丰富的热量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我国多种农业经济的发展。②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种海陆兼备的位置,使东部沿海地区多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东部辽阔的海域,不仅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而且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4.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我国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区有甘、陕、云、贵、川五个省区。

5.我国部分省区之最

地理学知识 篇3

【关键词】乡土地理 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大纲还特别强调“地理教学应密切联系乡土实际,注重实践活动”。我国现行的通用地理教材适合在一个较大地区统一使用,而乡土地理则适合在县市一级范围内使用,以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意义深远。

首先,乡土地理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乡土地理知识一般都是学生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能具体感知的事物,这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了乡土发展历程、发展优势和面临的困难,很容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建设家乡、报效社会的感情。爱家乡,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来之不易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自己应该如何为家乡建设出力,为环保作贡献。

其次,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最能体现“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的教育原则。乡土地理是学生学习其他地理的基础 ,先观察、研究和熟知本地所见的具体事物,再推之较远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地理情况,这符合认知过程的逻辑。

再次,乡土地理教育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它可使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是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体现,能使学生形成真实的地理观念和正确的地理判断。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将乡土案例渗透在地理教学中,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现实生活,乡土观得到生动体现,切实提高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更能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情感。教师紧密的运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进行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入乡土地理的内容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紧密结合乡土材料,巧妙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地理事物和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地理概念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内容。为此必须利用乡土地理内容阐述说明,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抽象到具体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在《交通运输》这节中设问,为什么兰州市东部批发市场选择在火车东站附近?学生对此问题很感兴趣,并抢答到,主要是临近陇海—兰新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流、物流的集散。再如,介绍观光农业,学生不太理解,农业怎么会跟观光旅游联系在一起呢?这时就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每年的四月八,苦水猪驮山上求签拜佛的人纷至沓来。这时也正是玫瑰花开放的时节。我们就可以建一些基础设施,吸引上山的人们,尤其是城里人来观光,游玩,增加经济收入。只要举出身边的例子,学生就能理解。

2.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而地理图表又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故此,教师必须运用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去观察、分析地理事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工业布局在城市区位中是否合理时,我以兰炼、兰化两大企业为例分析。因兰州冬季盛行西北风,而兰炼、兰化位于城区上风向,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兰州的空气质量特别差。显然,兰炼、兰化的布局极不合理。同学们就开始讨论,有的说那就搬迁。教师趁势结合兰州新区的开发,告诉学生传闻说兰炼、兰化要迁往新城区,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搬迁的可行性。最后得出结论:由于搬迁费用十分昂贵,很可能迁不过去。这就是工业惯性。这样既解决了学习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3.用身边的事实更容易让学生动情动心,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都不可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知识,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比如,在讲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兰州夏天和冬天天亮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使学生加深印象。因此要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新闻和地理现象,能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心人,避免培养出新一代的书呆子。

4.课外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培养能力。比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要素,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带出去实地观察,看看具体的地形情况,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另外,还有很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去调查研究。比如搜集近郊农业产业结构、兰州市工业布局、区位选择及对环境的影响、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分布、城市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等等。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乡土地理知识,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所学地理原理、规律的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素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同时还能丰富地理教学的内涵,扩展地理教学的外延,最终达到传承乡土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芝.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 [M]. 地理教育,2005.

地理学知识 篇4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 (W.James) 在1890年与几个学生通过记忆实验探讨记忆训练的迁移问题时发现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 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 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继詹姆士之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 (D·P·Au Subel) 发现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 知识能否发生迁移要看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里是否有与新学习的知识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若有, 则新知识容易被同化, 若没有, 学习后的新知识就会游离于认知结构之外, 并在一定时间后自动遗忘, 不易于记忆。同时, 他还认为原有相关的概念与原理的概括程度越高, 包括范围越大, 迁移的能力就越强。[1]詹姆士和奥苏泊尔的知识迁移理论都可被认为:具有记忆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是迁移的必要条件, 而知识的迁移又为记忆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教授者和研究者, 应准确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促进地理学习的记忆。

1 人体的记忆系统和知识迁移的过程

Bjork和Bjork (1992) 的记忆失用理论 (new theory of disuse) , 从理论认为, 与人造记忆系统 (例如录音带或者计算机) 不同, 人类记忆系统里面的信息并不是简单对信息进行复制, 而是会根据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解释、建构;提取信息也不仅仅是读取的过程, 信息被成功提取后它的存储状况会发生变化, 变得更容易提取、记忆, 提取是“记忆的修改器” (memory modifier) 。人体记忆知识系统的迁移既可以同化新的知识, 也可以促进原有知识被更深入的记忆。Pyc和Rawson (2010) 提出了中介效应理论, 中介是指把线索和记忆目标联结在一起的词、短语或者概念等。从线索经过中介提取记忆目标包括两个加工过程:中介提取 (Mediator retrieval) 和中介解码 (Mediator decoding) 。中介提取是指当呈现线索时, 将中介物回忆出来;而中介解码则是指成功提取出中介后, 把与中介物联系起来的记忆目标提取出来。[2]知识迁移的过程则是利用中介进行中介提取, 进而实现中介解码, 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2 地理知识迁移对地理知识记忆的重要性

这是由地理学自身研究内容决定的。地理学并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 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 综合地研究它组成要素及空间组合。它重点在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人地相关性研究。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 这三个部分的安排不仅紧扣地理学研究内容来编写, 同时遵循迁移规律。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各个知识点, 各个章节的信息都有很可能具有某些联结, 通过这些联结而形成知识的迁移。例如高中地理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必修一第一章中地球自转与计算地方时、区时及判定晨昏线之间的联结;地球公转与季节、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角之间的联结;第一章中地球偏转力与第二章大气循环以及第三章中水循环之间的联结;必修一和必修二中人地关系的联结;必修三和必修一、二中区域人地关系的联结等等。近些年, 山东省高考中的地理题没有一题是让学生背诵书上的知识和概念, 而是通过一道小题, 老考查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山东文综卷) 第Ⅰ卷第五题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 船员在图 (1) 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 此时为世界时 (中时区区时) 4时。

下列四幅图中, 与 (1) 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表示 (1) 处位置)

本题就是考察了地球自转与晨昏线以及区时之间的联结。如果看不到这其中的知识联结, 运用不到知识迁移, 在薄弱的记忆系统里根本找不出此题的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提高记忆

现代地理教学方法要求由传统的“师传生受”向“师导生学”转变[3],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知识理解力和学习技能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任务。知识的迁移在学生的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贯通始终的, 如何使地理知识的迁移发生且运用好迁移来加强记忆和提高学习能力, 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其创造条件。

1) 掌握地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系统, 找出各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结。按课程标准、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时既保证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同时有助于找出知识的联结。

2) 有重点、有层次、有顺序地讲解、授课。知识之间的联结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完全得以体现, 特别是在必修一中。跳过任何一节、任何一章来授课, 都会无法进行下去。最基础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渗透各章、各节。如果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 那么学生在继续的学习中必定无法适从。例如在学习季风环流时, 如果先前对地转偏向力这一知识点, 老师深入、全面的讲授, 使学生完全掌握, 那么在讲解季风环流时, 则完全可以蜻蜓点水, 让学生运用地转偏向力, 来自己学习这一知识点。

3) 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记忆地理知识。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授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 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从而加强了地理知识的记忆。

4) 培养地理思维的灵活性。高考地理题并不会照搬课本, 它更多地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有灵活的思维, 能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通过迁移来解决卷面上的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中的关键目标, 知识的迁移既是记忆地理知识的过程, 又是方法, 是促进记忆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焦秋生.实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2]罗良, 张伟.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和教育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 篇5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地位——分布——特点

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12、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

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大 多 高 少 远

低级城市 小 少 低 多近

人文地理知识点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的分类:

①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

③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2、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农业地域类型:

①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

②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④乳畜业(靠近市场)

⑤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

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国农作物分布:

①东耕西牧;

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⑤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⑥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

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

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

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7、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18、港口区位:

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19、商业中心区位:

①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地理知识“胡说八道” 篇6

2一天,我和小强分别到南极点和赤道去科学考察,就在这时,地球自转出故障停了下来,那么小强将以最快的速度飞离地球,而我则成为地球上唯一幸免下来的人。因为我在极点,没有速度。

3东北的害虫活得累啊,强忍熬过漫长的零下几十度的冬季,好容易剩下那么几条,就是为了来年能吃上一口庄稼叶子,我们能忍心把它消灭吗?所以,东北很容易建成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

4小强的父亲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哈密瓜,所以回大陆投资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把工厂建在了沙漠旁边。(个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5小强的叔叔在海外发了财,回家乡投资建了一家电解铜厂。没想到一开工,他的家乡就陷入一片黑暗:原来这个工厂把镇上的电全消耗掉了。(动力指向型工业应靠近动力基地)

6小强的舅舅开了一个工厂,专门为波音飞机公司生产飞机发电机外罩后半叶左下方第三排第四个螺丝钉,结果这个工厂养活了村里的30多个人,他舅舅还发了大财。(工业的分散化和专业化)

7小强的爷爷看到今年西瓜卖到了3元一斤,一口气把100亩冬瓜地全改种西瓜,没想到第二年西瓜3毛钱一斤而冬瓜3元一斤。(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8小强坐在第二排第三个,这是他的地理位置,在他前后左右都是年级前100名的同学,他很快从年级500名进到了250名,这就是区位的影响。

考试•高考文科 互动 2012年第2期

 上联:一切作如是观,有即非有。下联:众人皆大欢喜,闻所未闻。

亲爱的同学,尊敬的老师:

您的春节过得怎么样,和亲人朋友玩得不亦乐乎吧?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那么重要。

它意味着辞旧迎新,更重要的是,这是全家团圆的节日。

每个春节都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精彩。

今年,您的春节呢?

您可以给我们来信,分享您在春节的所感所想,把您的喜闻乐见告诉我们。

我们会和您共同珍藏,

这份关于春节的记忆,

它独特并且唯一。

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知识的整合 篇7

一、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人生活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地理环境有着感观的认识和亲近感,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巩固学生的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教师可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选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料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将问题比喻形象点、直观点甚至于夸张点,效果也很好。如讲授“季风环流”(或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的成因,我以在夏日里去游泳为例,让学生赤脚走在沙滩上或露天泳池的水泥地上,脚感到很烫,而到了水中之后,就感到凉爽了。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就从内陆吹向海洋,夏季反之。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我再启发引导加以分析、归纳,刻板的死知识变成了来自实践的活知识,学生个个集中了注意力,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尽情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的个体特殊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学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文化生活中诸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等,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看电视也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幸运52》、《科学探索》等,都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见生活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自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体验,来自报刊杂志的介绍、影视中热点的分析,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与考察周围企业,以地理原理分析合理性。如讲过“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后,可让学生观察与考察学校周边、家址附近工厂分布和生产情况,搜集相关的资料:(1)描述各工厂在本区域中的区位;(2)讨论建立这几家工厂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3)这几家工厂各会出现什么污染及污染产生的机理;(4)判断各工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会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家乡的经济和生态,学以致用。

乡土地理知识如何融入地理教学中 篇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提倡将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要求地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1]。随着时代的进步, 乡土地理教学在地理课程改革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仍呈现出一种弱化和缺失的现象, 如何将乡土地理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乡土”通常指人们出生的故乡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也指长期居住的地区, 对该地方已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是个区域的概念, 而且边界模糊, 其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 甚至国家,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 “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中的最小区域单元, 是以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构、过程、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 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或本地区地理。

2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2.1 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视野的局限性、学习时间的短期性、知识基础的有限性和地理现象与知识存在的空间全球性、时间无限性、知识综合性、抽象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中国地理课程的延伸和实证, 承担着主要的实践任务[3], 而乡土地理现象与知识具有乡土性、时代性、实践性、可读性, 以学生身边生动有趣又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现象为载体, 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以近比远、以局部窥全貌、以具体拟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将乡土地理纳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中,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2 爱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其中故土家园及文化方面的认同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体现最合适不过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亲切的, 能真实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们感到骄傲之余, 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实际行动中,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无疑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

2.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能力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入门的先导。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地理现象的产生与消亡,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跃学生思维, 开拓学生的视野。地理现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能启发学生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地思考各种问题。例如, 在探讨某一地理现象产生或消亡时, 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考虑, 能够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而思想是行动的灵魂,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科相应实践能力的提高显得颇为重要。

3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教学的途径

3.1 以本地地理环境为题材, 编制乡土地理案例库

在教学过程中, 以本地气候、地形地貌、人文, 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报到的地理现象为素材 (例如南宁市邕江平面变化形态, 南宁市动植物生长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南宁城市发展布局、邕江污染源分布、土壤结构与特征) , 从形成原因、结构与特征、后续演化轨迹等方面编制乡土地理案例。通过长期积累, 并团队合作, 基于信息技术建设乡土案例库。以这些案例感染学生,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渗入到周边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当中, 促进知识消化吸收, 提高教学质量。

3.2 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地理考察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与自然联系紧密, 贴近现实生活,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凸显教学成果, 必要的地理考察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组织的野外教学实践活动, 打破以往听课模式, 由课堂走出室外, 以获得最直观、最可信的地理信息,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应考察、调查、探索、讨论相结合, 以地理要素为主线, 将地理知识融入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设计“水—生命之源”野外实践, 通过进入城市自来水厂参观与学习, 考察水的生产工艺与流程, 讨论水污染原因与危害, 探索生活节水措施,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采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标准配置。通过Google Earth、百度地图、数字三维城市、百度文库等在线查询自己所在城市的位置、人口、习俗等社会人文信息、图片和视频, 以及计算与量测自己所在乡镇 (区县) 面积、河流以及公路长度等, 在线标识地名、水库、矿山、排污口、烟囱、地质灾害易发点等相关信息, 并以行政区为单位, 采用GIS技术手段制作行政区人口、方言、河流、水库、地形地貌等专题图, 图形化展示要素区域差别, 深化对乡土地理认识,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3.4 以生活为纽带突出乡土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与地理知识相关联, 地球日、世界水日、地理摄影比赛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地理知识生活化, 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地理知识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的感觉。例如, 教师在讲到一般专题地图的几大基本要素这一知识点时, 可将南宁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乡土案例的载体向同学们进行讲解, 结合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文字说明等几大要素配合地图一一做出明确的诠释,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记忆, 对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也有大致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地理教学课程中穿插生活化的乡土地理知识,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自身息息相关, 促使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4 结语

乡土地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所在地区的基本乡土地理知识, 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当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建立基本认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 促进学生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将课本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王树声先生指出, 地理教育的职能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从单纯传授地理知识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后来又发展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今天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 也就是说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乡土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

参考文献

[1]魏进明.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地理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4, (4) :9-10.

[2]宋月枝.浅论乡土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 1997, (3) :99-100.

地理学知识 篇9

一、登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 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 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 相反, 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 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 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 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

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开始开设, 在连续带了几个三年级后发现学生在学习的初期, 畏难情绪很严重。甚至一句简单的“Nice tomeet you”花了一节课的时间, 学生的掌握程度却很低。下节课提问时, 有的学生甚至用拒绝说话来无声地抗议。那时候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事后与同事交流后, 才发现原来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英语是新学科, 人学习陌生的事物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学生, 长句的确有点困难, 读起来也很拗口。在与老教师交流和自己翻看教育心理学书籍之后才了解了可以利用登门槛的这个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之后我又根据“Nice to meet you”这个句型, 重新教学了一次。不是仅仅教学生去认读这个句子, 而以Hi, Nacy!这首英语歌曲开始一节课的教学, 将歌词换成学生的名字, 例如, Hi, Hi, Goodmoring, Good moring.将学生拉进英语课堂。接着用简单的Free talk师生问候, 让学生参与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来。接着拿出一张新的人物图像, 告诉他们:This is Bobby. 初次见面打个招呼。接着引出“Nice to meet you”这个句型, 告诉学生这个句子是用在初次见面与人打招呼时的用语, 学生在我的一步步的介绍之下, 慢慢地融入了我的课堂, 带领认读, 下课之前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时候, 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读出, 除一小部分的学生有点结巴之外, 这节课的效果比前一班的效果要好得多。通过这件事情之后, 我发现了教师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于学生也可能是一件难题, 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于这些难题, 教师可以事先把难题分解, 先给学生小的, 对于他们来说跳一跳能够解决的问题, 接着再将稍微大的难题抛给他们, 让学生慢慢来。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满堂灌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要学会给学生一个过程, 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二、期望效应

可以这样形象地说明期望效应:“说你行, 你就行;说你不行, 你就不行。”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要想学生发展得更好, 就应该传递积极的期望。积极的期望对于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积极的期望会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消极的期望则会使学生朝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

记得我带的第一个三年级班的一个小女孩。我刚刚到班上, 就选她做了我的小助手组长。当时的我随便在班上挑选了几个学生, 在班上说:“这几个学生看起来非常认真负责, 并且老师觉得他们不仅能把英语学得很好, 也可以帮助老师处理些事情。”事后班主任跟我交流后, 他说怎么选了她, 她的语数成绩十分差, 经常不交作业。听到这个话后我十分后悔, 但是想到如果立即撤换了她, 会伤到她的自尊心, 我选择静观其变, 并对她进行观察。她有几次迟交了作业, 也有撒谎的情况, 我立刻找她谈话, 指出她的问题, 并给她提出了建议。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不再有迟交作业的情况, 接下来的测验中考出了班级不错的成绩, 我看懂了她眼中的喜悦。但没过多长时间, 老毛病又犯了, 作业又有少写的情况, 又开始撒谎了。接下来的“建议”就比较严厉了。我虎着脸, 严肃地将她找来, 讲了一个半途而废的故事给她听, 告诉她如果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老师对她的期望就白费, 她以前的种种努力也将白费。当时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她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渐渐的, 上课的时候, 她更加认真地听讲,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就连语数的课堂表现也好了。最后期末考试, 她的英语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现在我不带那个班了, 但是每次那个女孩看见我, 都会亲切地叫我一声“MissBai”。学生的家长说, 是我给了她学习的动力, 我想如果当时听了班主任的话立即撤换了这个学生, 估计又多了一个英语学习困难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的巨大, 一句话, 甚至一个眼神都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通过这两个例子, 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心理学知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的同时, 也要常常思考, 现在你所使用的这种教学方法是不是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是不是学生能够接受。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我觉得是, 教而不思则罔。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常常思考, 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在思考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地理教材的知识重组 篇10

一、地理教材知识表述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地理教材 (如老人教版) 以知识性的介绍为主, 课文以描述性语言为主体, 平铺直叙, 表述方式沉闷。近几年的教材 (如中图版) 改革虽然强调了图文并茂, 增加了阅读材料, 但又使知识性不够完整, 内容的灵活性、趣味性仍不够强, 留给教师处理和加工回旋的余地不大, 缺乏与教学内容配套、互补的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的地位、功能仍然偏弱。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得教材的教学内容、知识容量偏多, 面面俱到, 知识点过分分散, 重点不突出, 关键不明显, 使学生感知浅, 巩固差, 对重点内容无法学深学透, 使地理学习陷于“浅尝辄止”的境地。

二、高考方向与教材知识重组的关系

近些年来, 各地的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地理教材的版本多种多样, 使各地的地理老师在教学中不容易实现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也为深入理解高考走向提出了更高的思想要求。教材版本不同和高考试卷相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高考提出的能力目标同时又实现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以新课改的要求又如何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和高效完成的统一?所有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老师如何将教材的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分析, 将各版本的教材的共同思想进行整合, 结合本版本的实际来进行展现, 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知一斑而能见全豹, 进而能举一反三, 实现新课改要求和高效课堂的要求。结合高考, 笔者认为教材的知识重组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 突出知识基点进行知识组合和模块创新。所谓知识基点, 一是指地理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 如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地理要素气候, 分析他时有众多的因素需要先理解, 像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问题, 大气环流问题, 地形的问题等等, 这是学生必须理解的核心知识。二是和其它相关学科共同涉及、相互渗透的知识点, 或知识“组块”, 或知识系统, 学生常常需要其中一些原理来分析理解些地理现象, 如热胀冷缩原理, 水的三态变化等问题。突出知识基点进行知识组合和模块创新, 符合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第二, 突出围绕知识传授进行思路创新, 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知识重组中, 要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是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有清晰的思路还要有广阔的思路, 具备灵活的知识组合、思路融合变通的能力。

三、地理教材知识重组的原则

1. 突出实用性原则传授地理知识、发展学生智能和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是地理教学的三大职能, 这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交融。地理教学内容偏多, 授课时间偏紧, 教材编裁必须重视精选教学内容, 坚持把地理原理和规律摆在主导地位。例如, 在教材整体上要突出大气环流和气候规律, 板块构造学说及应用, 自然带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的关键知识影响工农业生。同时产布局, 运用的事实和材的因素等规律性地料知要不忘识典, 学而型生, 能往力能往和说不科明可学主能方要完法问全却题记。会住在具, 终各体生方的理握地理思维方面长期起作用。法地, 培养读图填图绘理智能要让学生掌教图、天象气象地质观测、野外考察和文

析问题社会调查、解决问等实际操作能力题以及进一, 步学习学会分、黄新/材2研究地.理的方法强化巩固性。林原则和发展开放性的原能则巩固, 需学。要地生必理掌要练握的习地练要具理知习层识、复, 次习性熟来练、有启基效发本的性技知大的习题和阶段性, , 使每练一题都有收要精选具有代表性、获覆盖。如面识在编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教

动规材时, 律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练我们抓住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重的习, 太阳直射情况使学生牢牢掌, 再学习握“二分”正、午太阳“二至”高点组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就比较容易

了。但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既可以是填图、解答、计算等书面作业形式, 也可以是自学、阅读及考察、调查等实践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 挖掘学生的创新才能。

3. 提高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学

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人生活在地理环境中, 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自己的密切关系, 这是学生最关心、最有兴趣的内容。地理教学要注意将趣味性有机地与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 深入挖掘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知识, 或者把近期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引入教学中, 用教材的理论予以科学解释。笔者有天讲解一试题涉及湖南的经济与地形的关系, 正好那天的新闻课上在播“最牛的交警”, 我就从这新闻中让学生看湘西的地形, 学生很兴奋, 很快就理解了湖南工业分布的规律。

国旗上的地理知识 篇11

加拿大素称“枫树之邦”,国旗上有一枚枫叶。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海地的国旗上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棕榈树。

格林纳达国旗上有这个国家的特产肉豆蔻。肉豆蔻是一种香料作物。

黎巴嫩的国旗中有一棵雪松。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赤道几内亚国旗上绘有一棵高大粗壮的红树,是生长在湿地环境中的热带树。

伯里兹国旗上居中位置有50片绿色的树叶环绕国徽。伯里兹森林资源丰富,特产许多贵重木材,居民以伐木为主要生计。国旗上的撬杠、锤子、斧头、锯都是伐木的工具。这些图案反映出伯里兹的主要特点。

塞浦路斯的国旗上有两条交叉的绿色橄榄枝。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在塞浦路斯随处可见。

斐济国旗上有一棵可可树、三根甘蔗和一串香蕉,形象地表明该国的经济特点是种植这些热带作物。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国旗上有一片面包果树叶。这种树是常绿乔木,树高十余米,果实可食用,肉质粗松如面包,含有淀粉,味道像马铃薯。

二、国旗上的动物

乌干达国旗居中是一只皇冠鹤。皇冠鹤是乌干达的国鸟。

津巴布韦国旗左方有一只津巴布韦鸟。它既是津巴布韦特有的标志,也是古老文化的象征。

巴布亚新几内亚国旗上有一只极乐鸟。极乐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国鸟。

基里巴斯国旗上的军舰鸟是该国最常见的海鸟,也是力量 和自由的象征。

危地马拉国旗中有其国鸟——格查尔鸟。

秘鲁国旗中有象征动物群落的南美骆马。

三、从国旗构成看宗教信仰

绿色是穆斯林国家的吉祥色,大多数穆斯林国家的国旗采用绿颜色,并配有新月图案。如,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

国旗中有轮子的图案是佛教的象征,如印度。

四、从国旗看国家行政区划疆域

美国国旗——星条旗,红白相间13道(红7白6),象征着发动战征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但白星的数目要根据州的数目而变动,每增加一个州就增加一颗白星。

澳大利亚“米”字图案表示属英联邦成员国。国旗中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6个州和北部自治区。

菲律宾的国旗为太阳和光芒图案。8道长的光芒代表最初解放和独立的省,3颗五星代表了菲律宾的3个地区,即吕宋、萨马和棉兰老三大地区。

瓦努阿图共和国有73个岛屿,群岛呈“丫”字型排列。国旗中的“丫”字表明了该国的疆域轮廓特点。

五、从国旗看国家位置

南半球的夜空中能很清楚地看见南十字星座,因此南半球很多国家的国旗上有南十字星座,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瓦萨摩亚和巴西等国。

佛得角国旗中有黄色贝恰贝壳,表示该国是一个濒临海洋的岛国。

地理学知识 篇12

一、关注学习过程, 确定三维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涉及到不少的地理知识。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 应当清醒地意识到, 教材中的这些地理题材不只是用来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 而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 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此, 在处理这类以地理题材为内容的品德教材时, 除了知识目标要准确规范之外, 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 力求多元综合, 关注学习体验,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这样的眼光来确定教学目标, 就能把我们习惯了的“知识地理”教学变为“生活地理”教学, 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从世界看中国》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单元中的一课, 分“中国在哪里”、“哇, 这里太美了”、“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三个板块, 它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本课教学我是分两课时完成的, 第一课时教学“中国在哪里”、“我们的邻居真不少”两大板块内容。在第一课时教学中, 我努力把握“地理教学为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服务”这一准绳, 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地运用地图说出我们的地理位置, 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 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 并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地图阅读、资料搜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 了解中国幅员辽阔、邻国众多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邻国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

上述教学目标的制定既有知识目标, 又有情感目标, 体现知识性与情感性的和谐统一。然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品德教育是融为一体的。“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既是地理教学的落脚点, 更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在学生充分认识祖国的地理位置, 了解其地域辽阔、邻国众多的基础上, 适时引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战争冲突等历史、时事, 如钓鱼岛事件、丝绸之路等等,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过程, 也就把“五爱教育”目标切切实实地落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应当说, 这样的内容由于受阅历的限制, 学生容易在感情的体验上出现断层, 难以达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邻国和睦相处”的情感目标。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 可以依托教材, 围绕“地理位置”这个原点, 借助网络, 给学生呈现足够的图片及链接,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缩短时空的距离, 找到更多地理和德育的契合点, 以此来更好地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材内涵, 整合教学资源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材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鲁洁教授也说过:“新教材是你的‘拐杖’, 是你进行教学的一个话题, 是你组织教学的一个范例。”这就明确告诉我们, 在教学实践中, 要智慧解读教材, 灵活处理教材。地理题材的品德教学内容也不例外。课本中呈现的文字和图片都是静态的。如何将“静态”的教材转化为“动态”的学材?让它变得更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解读、处理、呈现的能力。日常教学中, 我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 结合儿童现实生活来对教材创造性地解读、整合、开发,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设计学生活动, 活化教材知识

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 只有这样, 教材才能处于被“激活”状态, 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教学中, 我常常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品德发展的具体特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重新组合和筛选, 挖掘能够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地理知识点。

(二) 恰当运用媒体, 呈现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一些文字、插图是静止的。而这些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怀, 该如何使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整合, 提高地理题材品德教学的实效呢?我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 以多元灵活的方式呈现表征 (学习内容) ,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纳与理解。例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时, 适时地播放地震和洪涝的视频影像, 不仅能直观地展示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更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进而迸发真实的感受。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在低沉的音乐中浏览一幅幅灾难过后众志成城, 互帮互助的感人画面, 容易让学生心有所动, 情有所牵。又如在教学《高峡出平湖》一课时, 为了突破“万吨巨轮过船闸”这个教学难点, 我制作了“船过三峡”的flash动画, 配合学生的讲解, 运用fash的动态演示, 直观形象地展示万吨巨轮过三峡的情景。课堂上, 学生恍然大悟,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此基础上, 再引发学生感受三峡工程建设的艰难与伟大, 本课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到了实处。

(三) 巧设比较方式, 加深学习体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不少地理知识显得比较抽象、难懂。在处理这样的教学点时, 我常常会较多的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然后想办法把这些抽象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他们, 并通过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去感受、体会, 进而感悟社会,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中国有多大》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悟“960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 体会里面饱含的人文内涵, 我作了以下的片段设计:

(1) 比较苏州市与江苏省的面积。

师: (课件出示苏州地图) 同学们, 你们知道, 我们生活的苏州市有多大吗?生1:8488平方千米。师:在我们的感觉中苏州已经是挺大的了, 但是, 我们的江苏省有多大? (课件出示江苏省地图) 生2:102600平方千米。师:它的面积相当于我们几个苏州市这么大?

(2) 比较江苏与中国的面积。

师:江苏省真的是非常地大, 但是在祖国的版图上, 它占有多少呢? (课件在江苏省地图的基础上呈现出祖国的宏伟版图) 生3:哇!原来我们的江苏省在祖国版图上就这么一点点大啊!师:那我们祖国领土的面积有多少呢?生4:960万平方千米。

(3) 结合中国地图, 再次比较中国与江苏省、苏州市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计算下, 我们的祖国相当于多少个江苏省!想当于多少个苏州市这么大!如果把我们的中国比作一个大西瓜的话, 那我们的苏州只是一颗西瓜籽那么大。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 我们的祖国可真大!出示视频 (2月, 海南岛沙滩边人们在嬉水, 黑龙江那里却是个白雪皑皑的世界;暑假7月的7点, 苏州这里已经灯火通明, 云南那边还是白昼) 。

(5)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景象呢?你再一次感受到了什么?

这样, 通过让学生从家乡的面积出发, 逐步推算、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960万平方千米”这个平面的数字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民族自豪感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这堂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决定了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让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展开,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知识, 掌握技能, 明白道理, 健全人格, 最终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可爱的地球》一课时, 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他借助地图、地球仪、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 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得品德课一改往日的那种说教模式, 整个课堂活起来了, 学生动起来了。

其实, 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很多, 网络探究、社会调查、参观访谈、辩论演讲等等都是师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好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努力创设多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 以此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隔海相望》、《跟着唐僧去西游》、《金字塔下留个影》、《奥林匹克的故乡》等内容, 我们都可以借助网络, 设计相应的探究、辩论等活动。在《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印度国家将神牛迁移出新德里, 你觉得这样做合理不合理?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 班级里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开始了, 有的学生表示不应该迁移出去, 因为牛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 他们会用最好的食品来供奉它们;他们还会建造“圣牛养老院”, 牛衰老后, 可以送至“圣牛养老院”供养……这足以说明牛在印度人民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 所以不能迁移。又有的学生认为应该迁移出去, 其原因就是会影响交通, 还会影响城市美观, 造成环境污染等等。这样的辩论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地内容的兴趣。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更有效地扩大了知识面, 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以上是本人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段时间的实践, 使我坚信: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和课程性质, 智慧解读教材内容,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改进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品德课堂一定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肩负起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上一篇:市场投机论文下一篇:大功率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