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共12篇)
历史地理知识 篇1
生活处处有地理,生活时时有地理,每一位学生都生活在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里。生活的地理“活”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实”而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广”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生活的地理知识“散”而不系统,“土”而缺少理论的指导,“浅”而没有钻研的深度。整合中学地理与生活知识,坚持教学“生活化”原则,非常吻合《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的深刻内涵。下面我结合中学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自然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人生活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对地理环境有着感观的认识和亲近感,同时环境要素又时刻在作用、影响着人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或是模型,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而中学地理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岩石、水文、植被等环境要素,均有相关原理指导与规律陈述,将两者整合能巩固学生的地理学习,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把地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地了解环境,认识生活。
教师可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选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可设问: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桔红色?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为停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近地面大气中尘埃多,颗粒料大,散射能力强,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难被散射。)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将问题比喻形象点、直观点甚至于夸张点,效果也很好。如讲授“季风环流”(或气候的海洋性与大陆性)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季风的成因,我以在夏日里去游泳为例,让学生赤脚走在沙滩上或露天泳池的水泥地上,脚感到很烫,而到了水中之后,就感到凉爽了。拿一只空壶和一只装满水的壶放到煤气灶上烧,过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到谁烫?(空壶)把空壶和有水的壶拿到一边降温,再过一段时间,谁先冷却?(空壶)由此可见,在同样的温度变化下,组成大陆的物质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中的水正好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所以,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气压比海洋高,风就从内陆吹向海洋,夏季反之。学生将书本知识同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我再启发引导加以分析、归纳,刻板的死知识变成了来自实践的活知识,学生个个集中了注意力,并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尽情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人文地理与生活知识整合
生活离不开社会经济背景,每个学生的生活是社会经济的个体特殊反映,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中学地理密切相关,吃、穿、住、行、游、学无不与地理联系密切,工厂、农田、交通线、建筑无不富含地理信息,社会热点诸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边贸洽谈、中东战乱、三峡工程、经济发展、“五一”旅游、拉闸限电无一不与地理有关,且在生活中学生都有所了解。文化生活中诸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等,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看电视也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更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面对面》、《幸运52》、《科学探索》等,都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可见生活的人文地理知识来自对社会经济的观察和体验,来自报刊杂志的介绍、影视中热点的分析,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均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与考察周围企业,以地理原理分析合理性。如讲过“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后,可让学生观察与考察学校周边、家址附近工厂分布和生产情况,搜集相关的资料:(1)描述各工厂在本区域中的区位;(2)讨论建立这几家工厂有利和不利的区位条件;(3)这几家工厂各会出现什么污染及污染产生的机理;(4)判断各工厂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判断的依据。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好方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会思考现实问题,关注家乡的经济和生态,学以致用。
我们生活在地理的时空里,深受地理科学规律的作用,因此,每一个人均需要认识地理科学,以地理科学来指导生活。教师要发现生活与中学地理的本质关系,整合中学地理的学习和中学地理与生活的知识。教师要让地理走进学生的生活,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体会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理非常实用且趣味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关心发展,就能培养起对地理的兴趣,喜欢地理,学习地理就会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就一定能够轻松地学好地理,且能回归生活、终身受益。
历史地理知识 篇2
苏联历史知识点1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
2.主要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农奴必须赎买份地。
3.评价: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变了社会性质)
②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③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政治:沙皇专制
3.对外:
①19世纪末强租旅顺、大连,把长城以北划为势力范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为争夺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惨遭失败;1912年策动外蒙古独立;
②在欧洲与英、法结成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对抗。
③1917年退出战争。
4.思想:列宁主义的诞生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专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2.一战使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二)过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
背景:
内:地主、资产阶级发动叛乱;
外:协约国武装干涉
1.政治: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2.外交: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停战、割地、赔款)
3.军事:组建红军。击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4.经济:
①城市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四)历史意义
1.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
2.鼓舞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3.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阶段:列宁时期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内忧外患(叛乱、干涉)
2.内容: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
②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③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3.评价:
①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保障了军事胜利。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战争使经济濒于崩溃、1921年饥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施加剧经济恶化、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2.内容:
①农业: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到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3.特点:
①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4.评价:
①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②适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922年组建苏联
1924年列宁逝世
苏联历史知识点2
第二时期:斯大林时期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②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2.过程:
(1)经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192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计划经济。
③1927年—1937年实现农业集体化
④成就:基本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农业集体化
⑤问题:农业和轻工业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产品单调,质量低劣;消费品供不应求,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政治: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936年宪法的颁布
①、背景:苏联社会的重大变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公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
②、目的:把重大变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③、内容:A.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所有制;C.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④、意义:A.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B.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缺陷和弊端:
①经济上管得过死、过严,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的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4.评价:
①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②后来,日益严重地阻碍了国民经济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二战前后的苏联
(一)二战前
1938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也使德国发动战争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1942年初)的胜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战转折点,苏军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2.参与重大国际会议
①德黑兰会议;②雅尔塔会议;③波茨坦会议
3.①1945年4 月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占柏林;②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东北的日本军队。
(三)二战后初期
1.国内: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问题:体制弊端日益显著;
2.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有12个欧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领导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除南斯拉夫外)。应对美国冷战。
3.以美苏均势为基础形成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表现为:
①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②对德国和柏林进行分区占领。
③控制社会主义阵营;
④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⑤1949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苏联历史知识点3
苏联的改革历程(伴随美苏争霸50年代—1991年)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苏联提出要与美国平起平坐,争霸开始。苏为守势)
1.切入: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秘密报告”。
2.内容:经济领域
①重点:农业,取得一些成效;
②工业:下放权力、精简机构;
3.失败原因:
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②对原有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
③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
(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苏攻美守)
1.内容:经济领域:
①重点:工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2.成效:
①执政前期,工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②执政期间,苏联的军备力量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失败原因:
①经济体制没有实质性突破;
②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
③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
(三)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苏联收缩,苏联解体—争霸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1.时间:经济改革受挫后,从1988年起进行政治改革
2.内容:
①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
②全盘否定苏联历史。
3.后果: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
1990年局势动荡:
①实行多党制;②经济滑坡;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④党内斗争尖锐化和公开化。
回到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
(一)背景: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
(二)过程
1.政权发生质变——“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局势混乱。
②实质:共产党内部争权斗争
③影响: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2.“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明斯克协定签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署
3.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1991年12月22日,11国签署。“独联体”扩大到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
(三)影响:
1.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历史地理知识 篇3
当今高考,任何一道历史试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都广而细,都不再孤立地考查某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历史知识点似乎都是重点、都有可能考到,以至于学生背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习题,在考试时依然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所以如何串联历史知识点、查漏补缺、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就成了大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知道,“运用和调动知识”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在高考中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就看能否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再现和运用。因此,我们在考前要本着知识的系统性原则,从不同角度重新整合历史知识,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记忆、理解和运用。
1依据纵向联系串联历史知识
空间不变,时间延续,构成纵向联系。历史从人类诞生到通过基因造人。就是社会纵向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更替,是纵向联系,它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依纵向联系,可以探讨事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勾勒出发展的线索,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例如,我们可以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曲折发展、祖国统一等知识点,整合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专题,从而全面认识中国从古至今的政治发展历程及其变化原因。又如,我们通过整合世界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以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为思维线索,举一反三整理出另外两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可归纳为: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美、德、意、日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政治条件)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无产阶级壮大。(劳动力条件)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积聚了大量资本。(资本条件)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条件)⑤结束分裂后的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殖民扩张,攫取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市场条件和原料条件)
2依据横向联系串联历史知识
时间同步,空间延续,构成横向联系。历史从欧亚大陆拓展至整个世界,就是社会横向发展的结果。人类不断迁徙繁衍,是横向联系,它体现了历史的拓展性。依横向联系,可以探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勾勒出某一时代完整的历史画卷,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解读历史。例如,我们可以把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知识点,整合为“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专题。我们也可将世界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知识点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内容,整合成“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专题。
3依据时政热点串联历史知识
关注时政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是当今高考历史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2010年高考涉及的时政热点,既有原来就存在的长效热点,如科技革命与人类祸福问题、能源消耗与开发问题、资源开发与配置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人口剧增与老龄化问题、财富增长与财富分配失衡问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问题、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民生与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壁垒和经济危机问题、国际关系与大国强权问题、国际社会和谐与民族主义及恐怖主义问题等,也有本学年度出现的一些事关国家民族兴衰、民众利益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重大时政问题,如“藏独”和“疆独”危害民族团结共同发展问题、澳门回归10周年与祖国统一问题、朝伊核问题和阿富汗反恐与中国周边安全问题、索马里海盗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安全问题、世界气候大会所引发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間的关系及世界和谐发展的问题、海地大地震与联合国职能(如维和、救援)问题等,都值得我们在综合复习过程中串联相关历史知识乃至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的综合思考和探索。
4依据图表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地图是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存在空间的具体表现,它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概念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充分利用历史地图,有利于记忆、理解、深化、活化历史知识,培养我们的空间概念。“左图右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1)历史地图可整合历史人文要素变迁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上有《春秋大国争霸图》和《战国兼并形势图》,从表面上看,这两幅图没有什么联系,但如果认真对比观察则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变化一:中原和江南地区华夏族诸侯国的消失和产生。晋、宋、鲁三国消失。出现了三个新国家韩、赵、魏,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也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了。变化二:春秋时期分布于秦晋两国北部的白狄,晋国中北部的赤狄、北戎,分布在燕国东北方向的山戎,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消失了。同时蒙古高原一带和燕国东北方向分别出现了匈奴和东胡两个少数民族。变化三: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沿着燕国、赵国、秦国北方边境一线,出现了从辽东绵延到西北的长城。
(2)历史地图可整合历史自然要素变迁知识。如中国历史上的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在人类文明史上,它不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也不仅仅代表一条河流,而是一种文明的代表,是人类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劳动人民曾利用黄河泛滥的肥沃土壤进行耕种,获得较多的农产品,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黄河又是中国历史上的多灾多难之河。如果我们将商朝、西周、三国和明朝有关地图串联起来(见下页图),就可以发现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改道。实际上,据有关统计,历史上黄河决口达1593次,河道历经了五次大的改道。造成这一状况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三点:第一,黄河的上、中游流经我国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集中于夏秋雨季,又多以暴雨的形式降水,往往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流湍急,对地面和河床形成强烈的冲刷作用,故河水夹带大量泥沙而下。第二,黄河自西向东流,自上而下连续经过几个地势不同的区域,落差悬殊,在两个区域连接部分,河道陡降,河水汹涌,注入平原后,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床上升,从而形成黄河下游易决口、易淤积的基本特征。第三,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早,人口多,土地开垦量大,加之战争等人为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屡遭破坏,水土保护差以致流失严重。这就加剧了黄河易淤积、易决口、易改道、易泛滥的状况。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修渠筑堤达千余里,虽为治标之法,但黄河经过这一次治理,到唐朝中叶700余年没有决口。究其根本原因,是这一时期游牧民族内迁,黄河中游地区牧场大大发展。
畜牧业代替农耕业,使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然而,至北朝中叶以后,随着民族融合的加速,内迁的游牧民族在经济上逐渐农业化,中游农耕地区渐渐扩展,植被也遭破坏,水土流失逐渐严重。至唐末,黄河下游决口又加剧起来。因此,根治黄河泛滥的最好措施,是保护和恢复中、上游的植被,维护生态平衡。黄河泛滥和大规模决口改道,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学者还从人的性格方面研究了这一问题。以河南人为例,屡屡发生水患的黄河磨砺了河南人的性格,这就是生生不息、不屈不挠、敢于顶着困难上的勇气。而且这种在与水患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不仅仅属于河南人,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
5依据同一形式或属性串联历史知识
(1)属于同一专题的知识。如中外运输史上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②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③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第一辆四轮汽车;④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发明飞艇;⑤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⑥1910年,中国人冯如制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2)具有同一目的的知识。如20世纪30年代,都以摆脱危机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①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②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3)具有同一性质的知识。如中外历史上导致社会性质改变的政治事件:①公元前359年,秦国商鞅变法;②646年,日本大化改新;③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④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4)含有同一内容或特点的知识。如都倡导实行义务教育的三点史实:①法国的傅立叶倡导实行免费教育;②日本明治天皇宣布实行义务教育;③巴黎公社宣布免费的义务教育原则。
(5)具有同一结果的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上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的封建王朝:①秦朝;②元朝;③明朝。
(6)属于体现时间先后顺序的同类知识。如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建立:①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②1879年,法国工人党建立;③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党建立;④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⑤20世纪初,英国工党建立;⑥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⑦1918年,匈牙利共产党建立;⑧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6依据同一时间串联历史知识
(1)属于同一世纪或同一时期的知识。如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②美国的南北战争;③日本的明治维新;④德国的统一;⑤意大利的统一等。
(2)属于同一年代的知识。如①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和统一中国;③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④埃及再次爆发人民反英起义;⑤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脱离英国统治而实行自治。
7依据同一区域串联历史知识
(1)属于某一国家的同类知识。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的科技发明成就:①卡尔·本茨提出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②狄塞尔设计成柴油机;③齐柏林建造飞艇;④赫兹发现电磁波。
(2)属于同一地区的知识。如列强争霸斗争中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大事:①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爆发了克里木战争;②19世纪末,沙俄同奥匈帝国和英国争夺巴尔干半岛;③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④一次大战中,巴尔干半岛是南线战场,奥匈帝国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⑤20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的对科索沃的战争等。
(3)属于发生在同一地点的知识。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或现象:①洋务运动和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在武汉创办的军事与民用工业;②1911年发生在武汉的武昌起义;③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早期共产主义组织;④国民革命时期北伐军攻占武汉、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汉口人民收回英租界、英国在武汉制造“一三惨案”、汪精衛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等;⑤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⑥抗日战争时期的武汉会战;⑦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等。
8依据同一人物串联历史知识
(1)依据某一人物的主要功绩串联。如列宁、孙中山、毛泽东等一生的主要贡献。
(2)依据某一人物的主要罪行串联。如袁世凯的主要罪行(出卖维新派、镇压革命、卖国、独裁复辟等方面)。
(3)依据某一人物的功与过串联。如秦始皇、隋炀帝等的功与过。
9依据因果关系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
(1)一因多果:即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士与大兴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
(3)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拉美是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4)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这些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5)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旅游地理”知识梳理 篇4
【知识梳理】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 其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具体如下表所示。
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旅游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差异, 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 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与地理成因
1.选择观赏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 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 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不同, 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
2.把握观赏时机
3.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探究各种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 从审美特征到欣赏方法, 再到探究成因,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各种景观的地理成因如下表所示。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四、旅游规划设计
1.旅游规划的概念和类型
旅游规划的概念:为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旅游地的发展而确定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订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
旅游规划的类型: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2.旅游规划的内容
(1)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对规划区域的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产业基础、旅游竞争状况、旅游容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明确旅游产业地位, 旅游主题、功能, 市场与产品定位;确定旅游发展的“三战略”, 即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3) 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4)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主要对衣、食、住、行、购、娱等进行规划, 具体如下图所示。
(5) 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方法, 对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作出规划。
五、旅游及环境保护
1.旅游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活动也可能产生多种旅游环境问题, 具体如下表所示。
2.旅游环境保护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六、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 (旅游价值) 、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 (费用、时间或距离) 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突出特色
旅游路线设计是组织管理者作出的一种导向性安排, 应该突出所设计路线的主题。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 既要各具特色, 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 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
2.讲究韵律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 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3.“冷热”兼顾
不同季节, 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路线。设计旅游路线要从全局出发, 做到“冷 (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景点) 热 (著名、旅游者较多的景点) ”兼顾。
4.发展创新
旅游路线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 也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5.安全可靠
旅游路线设计, 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使旅游者游得开心, 玩得放心, 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 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等。因此, 旅游路线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旅游者出行的目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其次要根据各地区旅游景观的特色和交通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地区接待能力, 进行合理的选择。
设计旅游线路时, 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 使游客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到不同的旅游景观, 感受到不同的旅游特色氛围。但是, 不能一味地堆砌和罗列某地的全部旅游景观, 而应做到既要景观丰富, 富于变化, 又要突出重点, 避免雷同。
【典例感悟】
例1 (2012·四川文综卷)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 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2)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 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 睡起日斜闻竹鸡
思路分析:此组题以景观图片为载体考查了地质构造和自然景观。
(1) 图片为峨眉山景观图, 图中有明显的断层面, 所以是断裂上升。
(2) 该山的山顶海拔为3 099米, 垂直温差大, 山顶气温低, 夜间气温更低, 所以早上能看到“雪满山”;海拔高, 晴天观日出景观较好;山顶海拔为3 099米, 属山地针叶林带, 而桃树是阔叶植被, 所以A不对;梯田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所以C不对;D项所指在丝竹之乡, 该项不正确。因此选B。
答案: (1) A (2) B
例2 (2012·浙江文综卷) 专家认为, 欣赏旅游景观, 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 (1) ~ (2) 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 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 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 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 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B.甲、丙
C.乙、丁D.丙、丁
(2)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 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思路分析: (1) 本题描述的是陕西商洛山村风景。“菊初黄”是视觉看到的景象, 甲错;“万壑”是指“千沟万壑”的黄土沟壑, 乙对;“荞麦花开白雪香”还有“菊初黄”是秋天景象, 丙错;“村桥原树似吾乡”是视觉看到的景象, 并引发思念家乡的情感。综上, 选C。
(2) 本题考查岩石的成因类型。火山地貌由玄武岩构成, 而非花岗岩;丹霞地貌景观由红色砂岩构成, 而非流纹岩;球状风化岩石是花岗岩, 而非砂岩;岩溶地貌景观由石灰岩构成, 是可溶性沉积岩, 选C。
答案: (1) C (2) C
例3 2012年暑期, 有一学生旅游团计划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到杭州萧山钱塘江, 途中还要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九江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 (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根据材料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线路 (走近路, 不走重复线路) 。
(2) 在出行前, 他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3) 这一学生旅游团原本打算利用“十一”黄金周出游, 但考虑到种种因素, 还是选择在暑期出游。你认为他们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
思路分析:本题以各类游览景点为背景材料, 考查旅游活动的设计等。第1小题考查旅游线路的设计;第2小题考查开展旅游活动要做的准备工作;第3小题考查旅游时间的选择。
答案: (1) 从北京出发经京广线到武汉市游览黄鹤楼, 再经长江到九江市游览庐山, 再经长江到南京市游览中山陵, 再经京沪线到苏州游览拙政园, 最后经京杭大运河到杭州萧山观钱塘江潮。
(2) (1) 设计好旅游线路; (2) 选择恰当的旅行方式 (自行乘车还是随旅行团) ; (3) 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了解与旅游景点有关的内容; (4) 准备好旅游时所需的物品。
(3) “十一”黄金周是我国集中休假的时期, 也是旅游的黄金期, 这导致旅游景点几乎人满为患, 从而使得旅游质量严重降低。同时, 也容易出现交通拥挤、食宿困难、物价偏高等问题。而选择暑期出游可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针对训练】
读四川省和浙江省的旅游资源分布图, 回答1~2题。
1.四川省旅游资源分布图中的两个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 夏秋季节游客人数明显多于冬春季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B.国家旅游黄金周政策
C.地形、气候和交通
D.季节性保护遗产政策
2.据统计, 浙江省旅游收入明显高于四川省。其主要原因是 ()
A.浙江旅游资源较丰富, 世界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区较多
B.浙江的交通通达性好, 周围地区经济较发达
C.四川旅游资源没有特色, 景区比较分散
D.四川的物价比浙江低, 旅游收入少
近年来,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的“地下画廊”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地质学家考证, 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堪称“江北第一长洞”。洞内流水潺潺, 钟乳石奇形怪状, 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 琳琅满目, 地下奇景扑朔迷离……据此完成3~4题。
3.观赏此类景观应 ()
A.在秋季观赏B.在清晨观赏
C.近距离观赏D.远距离观赏
4.“地下画廊”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 ()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D.历史文化价值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底图, 据此回答5~6题。
5.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D.乘游船观湖
6.在此旅游景区中, 下列区域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游览区B.保护区
C.服务区D.休息区
文明旅游活动既能使旅游者获取愉悦感, 又能保护旅游资源、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活动应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旅游的要求
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 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8.旅游者在景区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 ()
A.环境污染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C.对旅游景观的破坏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9.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 并进行绘画和雕塑, 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下图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 说出观赏石窟的主要方法。
(2) 下图中是莫高窟附近的胡杨林, 其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此游览。要观赏至纯至美、层林尽染的金色胡杨之美和夕阳霞光, 应注意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10.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藏林芝县具有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的优势。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林芝地区旅游部门先后与福州市旅游局、武夷山市旅游局签订《旅游对口支援框架协议》, 共同发起“情系林芝、走进西藏”的大型赴藏旅游活动。
材料二西藏林芝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1) 依据材料, 概述西藏林芝县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2) 简述林芝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3) 作为旅游者, 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夏秋季节游客多于冬春季节, 主要是因为四川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位于山区, 海拔高, 夏秋季凉爽, 对游客的吸引力强。
2.B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 旅游收入多。
3.C地下溶洞应近距离观赏。
4.A“地下画廊”主要是由岩溶地貌构成, 主要有美学价值。
5.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由图可知, 本区以自然景观为主, 故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
6.B本旅游区以野生生物资源为主, 故保护区应占最大比重。
7.B在旅游活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同时, 人们也要保护旅游资源。
8.C乱刻乱画是在自然景观或文物古迹上进行的, 是直接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
9. (1) 选择观赏位置、抓住景观特色、以情观景。
(2) 应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原因:金秋十月是观赏胡杨林的最好季节;夕阳西下时是观赏霞光的最佳时机。
10. (1) 主要沿河谷 (河流、谷地) 分布。
(2)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接待能力有限;交通通达性差;旅游景区多功能开发不够等。
(3) 主要看其是否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只有具有“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高质量旅游资源, 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历史地理知识 篇5
2、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是指由新民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一化三改造)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上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盲目求快,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失误的原因是违背客观规律办事。后果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艰苦创业的好榜样有解放军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教训: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③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的历史转折。背景: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全国各项工作徘徊不前,《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公开发表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全会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底,安微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用“包产到户”的形式改革农村经济体制。1982年后,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全面展开。
历史知识“巧”复习 篇6
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它要有一定的条件,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形象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随意识记。我们要充分运用它,在学习中,用各种方法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刺激大脑来加强随意识记。
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例如将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词,将材料与自己熟悉和容易记住的事物联系起来。《辛丑条约》的内容为:要清政府赔款、要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反抗、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划分租界建领事馆等,可用“钱禁兵馆”(谐音“前进宾馆”)来帮助记忆。
艾宾浩斯曲线
艾宾浩斯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步缓慢,过了相当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也就是说,学习一段材料后,若过很长时间才去复习,那就几乎等于重新复习,所以,知识一定要及时、反复复习,最好当天就复习,减慢遗忘进程。
精细加工
精细加工是一种将新学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深层加工。做笔记是阅读和听讲时常用的精细加工方法。历史知识涉及许多名词和概念,做笔记要记录重要的主题材料信息,同时留开余地,以便随时记下老师讲的关键词、例子、证据以及自己的疑问和感想。例如学习美国的1787年宪法,联系英国的《权利法案》,进一步了解掌握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以及两种政体的异同。
组织与整合
乡土地理知识如何融入地理教学中 篇7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 提倡将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要求地理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1]。随着时代的进步, 乡土地理教学在地理课程改革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仍呈现出一种弱化和缺失的现象, 如何将乡土地理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乡土”通常指人们出生的故乡或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也指长期居住的地区, 对该地方已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并受其影响。“乡土”是个区域的概念, 而且边界模糊, 其范围可以从部落到村、市、县、地方, 甚至国家, 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层次的理解。根据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 “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中的最小区域单元, 是以区域“人地关系”的结构、过程、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 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或本地区地理。
2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课程的必要性
2.1 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视野的局限性、学习时间的短期性、知识基础的有限性和地理现象与知识存在的空间全球性、时间无限性、知识综合性、抽象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2]。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中国地理课程的延伸和实证, 承担着主要的实践任务[3], 而乡土地理现象与知识具有乡土性、时代性、实践性、可读性, 以学生身边生动有趣又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现象为载体, 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以近比远、以局部窥全貌、以具体拟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将乡土地理纳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中,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2 爱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其中故土家园及文化方面的认同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来体现最合适不过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亲切的, 能真实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们感到骄傲之余, 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实际行动中,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无疑是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
2.3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能力的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入门的先导。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地理现象的产生与消亡,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跃学生思维, 开拓学生的视野。地理现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能启发学生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地思考各种问题。例如, 在探讨某一地理现象产生或消亡时, 可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考虑, 能够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而思想是行动的灵魂, 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科相应实践能力的提高显得颇为重要。
3 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地理教学的途径
3.1 以本地地理环境为题材, 编制乡土地理案例库
在教学过程中, 以本地气候、地形地貌、人文, 以及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上报到的地理现象为素材 (例如南宁市邕江平面变化形态, 南宁市动植物生长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南宁城市发展布局、邕江污染源分布、土壤结构与特征) , 从形成原因、结构与特征、后续演化轨迹等方面编制乡土地理案例。通过长期积累, 并团队合作, 基于信息技术建设乡土案例库。以这些案例感染学生,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渗入到周边熟悉的事物与现象当中, 促进知识消化吸收, 提高教学质量。
3.2 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地理考察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与自然联系紧密, 贴近现实生活,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凸显教学成果, 必要的地理考察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积极组织的野外教学实践活动, 打破以往听课模式, 由课堂走出室外, 以获得最直观、最可信的地理信息, 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及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应考察、调查、探索、讨论相结合, 以地理要素为主线, 将地理知识融入各实践环节。例如可以设计“水—生命之源”野外实践, 通过进入城市自来水厂参观与学习, 考察水的生产工艺与流程, 讨论水污染原因与危害, 探索生活节水措施, 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采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标准配置。通过Google Earth、百度地图、数字三维城市、百度文库等在线查询自己所在城市的位置、人口、习俗等社会人文信息、图片和视频, 以及计算与量测自己所在乡镇 (区县) 面积、河流以及公路长度等, 在线标识地名、水库、矿山、排污口、烟囱、地质灾害易发点等相关信息, 并以行政区为单位, 采用GIS技术手段制作行政区人口、方言、河流、水库、地形地貌等专题图, 图形化展示要素区域差别, 深化对乡土地理认识,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3.4 以生活为纽带突出乡土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与地理知识相关联, 地球日、世界水日、地理摄影比赛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将地理知识生活化, 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地理知识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的感觉。例如, 教师在讲到一般专题地图的几大基本要素这一知识点时, 可将南宁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乡土案例的载体向同学们进行讲解, 结合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文字说明等几大要素配合地图一一做出明确的诠释,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记忆, 对本地区的地形地貌也有大致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地理教学课程中穿插生活化的乡土地理知识,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自身息息相关, 促使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
4 结语
乡土地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所在地区的基本乡土地理知识, 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当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建立基本认识,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激发学生树立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 促进学生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将课本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王树声先生指出, 地理教育的职能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从单纯传授地理知识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后来又发展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今天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 也就是说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乡土材料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度。
参考文献
[1]魏进明.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地理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4, (4) :9-10.
[2]宋月枝.浅论乡土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 1997, (3) :99-100.
寓乡土地理知识于地理教学中 篇8
一、教师要熟悉当地的地理
熟悉当地的地理,是教师能按新课程标准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乡土地理教学的基本前提。很难想象,对当地的地理都不熟悉的教师,能很好地教好乡土地理。为此,教师必须尽快地熟悉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尽可能地收集与当地历史、地理等有关的资料,如,地方志、年鉴及乡土文学、乡土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资料,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当地的认识。
二、实现教学形式上的开放
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地理教学的形式应多样化且要具有开放性,要让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社会,从当地实际出发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自然、研究社会。在中学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的调查活动内容包括:调查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例举家乡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调查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调查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调查家乡城镇空间结构和交通运输的变迁;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特点等。
开放式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通过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感受到了学好地理大有益处。
三、在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知识
1. 应用乡土地理知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乡土地理知识,不但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而且能够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如,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一结论时,我引导学生回忆本地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结论的认识。在讲到“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我则让学生分析临夏人口在春节前后的变化情况,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分析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再加之教师的引导,则使他们真正掌握了教材上的有关内容,并学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2. 应用乡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如,在讲到“北方旱田农业”时,由于学生对小麦种植比较熟悉,也掌握了一定的乡土地理知识,加之学生刚学完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有关知识,对于分析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和主导因素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我则布置了以下作业:让学生课后去调查本地小麦种植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填写相关表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不但认识了内陆旱田农业的特点,而且观察、分析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应用乡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 篇9
分类归纳记忆方法指的是我们对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分类、总结, 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记忆, 总结他们的共同点, 减轻我们的记忆压力。如三次工业革命, 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放到一起进行记忆。还可以列一个表格, 将它们的时间、代表发明、主要任务、影响、 意义填出来, 看的时候就会一目了然。
(1) 可以减轻 我们的记 忆压力。我们之所以将这些知识点归为一类的原因就是它们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或者影响意义。所以, 我们记住了它们的共同点也就意味着我们记住了这一类事情的背景或意义。这会让我们的记忆变得相对简单。
(2) 可以进行比较记忆。通过对这些相似内容的横向比较,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跟领悟, 比较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差异跟不同, 思考产生的原因, 分析造成的不同影响, 会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深层理解, 也有助于我们记忆深度的提高。
(3) 有助于我们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其实我们的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已经有意地将相似的知识点总结到一起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起相应的结构框架, 所以我们运用分类归纳记忆方法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结构框架, 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到有张有弛, 理解会更好。
2.形象记忆方法
人的大脑中, 右脑主要负责的是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 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我们在学习中, 善于创新性地使用形象记忆的方法, 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 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 其经历时间相同, 如隋统一全国 ( 581—589年) , 安史之乱 (755—763年) ,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 ,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都经历八年时间, 所以只要记住其开始 ( 或结束) 年代, 就可推算出其结束 ( 或开始) 年代, 善于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趣味化, 人对这类事物的记忆力会比单纯的知识点要好得多。
3.时时复习的记忆方法
历史课是一门文科的课程, 根据记忆曲线可知, 人的记忆是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滑的, 如何能够学好历史, 时时复习很重要。在课余时间, 我鼓励学生们在没事的时候多翻翻我们的教材, 不要求他们背诵, 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多多回忆, 梳理一下我们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点、重点, 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 我们并不需要他们每天都学习历史,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学生的专业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 但是我们希望学生们在课后至少要偶尔看一眼我们的历史书, 以便在下节课之前记住我们的进度, 留下印象, 将来复习的时候也会简单一些。总之, 学好历史, 时时复习的记忆习惯是必不可少的。
4.逻辑记忆方法
逻辑记忆方法是我们在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后的一种记忆方法, 我认为可以分为数学逻辑记忆跟思维逻辑记忆两种方法。所谓数学逻辑记忆, 在上文中提到的战争的年份记忆中, 其实就用到了这 种记忆方 法, 是以数字“八” 作为记忆的核心。又比如采用连续正整数进行记忆。如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运用对称记忆。以某个数字, 或以公元元年为对称中心, 前后对称, 具有立体感。
思维逻辑的记忆方法主要是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 找到一件事情内部隐藏的因果关系, 建立相互联系的逻辑框架, 以第一次鸦片战争为例。第一次鸦片战争, 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发生背景是“闭关锁国”, 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 真正原因是商品的倾销战争爆发, 造成的结果是双方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相互关联的逻辑框架的建立对我们理解教材有着巨大的帮助。
5.结语
在我们的教学中, 学生记忆方法的培养一直是很重要的一点, 可是也往往是我们不够关注的一点。希望通过我对于本问题的一点研究, 以及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心得, 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轻松, 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使之受益匪浅。
摘要:历史知识中, 有许多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的内容,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往往很难收到实效。所以, 在教学中, 可以适当地传授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的方法, 让他们养成联想记忆的习惯,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更有助于他们进行活学活用。我在教学中, 针对历史学科如何进行记忆有自己的一点体会, 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关键词:归纳记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
参考文献
[1] 张金虎.浅谈高中历史知识的逻辑化记忆J.吉林教育, 2008 (29) .
历史知识的复习方略 篇10
关键词:历史,知识,复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大脑半球皮层不仅具有保存暂时联系痕迹的性能,而且具有丧失这些痕迹的性能。复习工作越是及时、连贯、系统,这些痕迹与痕迹之间的联系就越巩固。相反,新建起来的联系,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并巩固,它们原来的精确、敏锐、鲜明的程度就会慢慢消失。历史科学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复习在教学中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复习能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系统,领会得更深刻。教师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时时考虑如何使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的问题。复习巩固历史知识的主要方法有:随堂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和高考之前的总复习。
一、随堂复习
随堂复习是指平时每节课上的复习。目前,中学生学习历史,主要是靠课堂上的时间,所以教师应对随堂复习给予足够的重视。随堂复习的形式很多。
第一种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复习旧知识。这种方法一般以复习上一节的知识为主,有时也要复习更早一些时间所学过的知识。例如,因为高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是按国别史从头到尾讲的,而是按社会的发展阶段横向地讲一些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所以有些节与节之间的联系就不是直接的联系,而是要与前面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述第三章第四节美国的内战的时候,就可以与第二章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拟定复习提要或问答题。
第二种是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联系旧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其方法有三:
第一,联系已经学过的历史现象,认识新的历史现象。例如,讲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可联系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进一步巩固统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这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探索某种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如讲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史上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喊出了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口号,而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对这些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深化,因而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意义的理解。
第三,比较、对比不同国家中发生的类似现象。例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时可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以分辨它们之间的异同。
第三种是讲完新课后进行复习性的总结,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加以综合概括,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条理化,以便于记忆。比如,对某一个历史事件可以概括为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例如,在讲解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讲完之后的复习中可以按五要素、三部曲进行归纳,如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或者是影响)。
二、阶段复习和期末复习
这两种方式的复习,时间有长有短,内容也有多有少,但是,在对复习的要求和所使用的方法上都大同小异。在上复习课之前,首先要明确复习的目的,钻研教材,制定复习计划和编写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应该体现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知识系统,同时,还要解决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既要以教科书为依据,又要比教科书的内容更集中、更凝练。在上复习课时,不仅要按照复习提纲系统地给学生串讲,还要把同一性质的历史问题加以分类综合,作为一个专题来复习。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归纳,如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衰落于明清,以及每一个发展阶段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在复习措施的时候又可以将监察制度、兵制和官制作为一个小专题来复习。再比如,复习到某一个朝代的赋税制度时,将历朝历代的赋税制度进行归纳。这样逐渐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高考总复习打下了基础。高考总复习的第三轮就是专题复习,在平时的阶段复习和期末复习中把这个工作做好,高考复习的时候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轻松。
三、高考前的总复习
高考前的总复习主要分为三轮:
第一轮进行知识点复习。要求教师在复习的时候要落实每一个考纲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让学生熟悉教材。这一轮的复习是基础,只有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复习。
第二轮是章节复习。在这一轮的复习中不仅要复习每一课的知识点,还要把各章节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各章节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前后联系有一个立体的印象,从而形成一个大的历史概念。比如,在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三节内容,即第一节: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复习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三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巩固政权是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了政权,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轮是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一般在第二次阶断考试后进行。这是高考总复习的重点,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制定复习提纲就特别重要,要切实根据学生的水平、特点,结合现实、结合课标,用新的史学范式,按整体史、文明史、社会史和革命史四大史学范式将中外历史融会贯通归纳为一个个的专题,同时还要根据时政热点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比如科学发展观可以联系到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对自然的破坏,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资源的掠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历史地理知识 篇11
关键词:掌握知识;因果关系;作用
一、运用地理知识,板书方位,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历史地图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工具。它是历史现象存在空间的具体体现,它是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教学中,学生对地图的方位往往模糊不清,通过方位的板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空间概念。(1)教给学生记住基本概念,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结合地理方位,板书历史事件的方位图。如,讲隋朝大运河画一张《大运河示意图》,结合地图,便能把运河的基本情况“三点、四段、五河、六省”讲清,形成空间概念,使学生深刻理解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
二、运用地理知识,说明原因,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因果关系
三国时期,脍炙人口的故事“诸葛亮借东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在隆冬十一月,把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为孙刘联军战胜北方强大的曹操的军队创造了条件。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诸葛亮为何能在隆冬季节借东风呢?这是因为长江流域会出现偶发性东南风。诸葛亮掌握了规律,把握了时机算定好日子,迎来了东南风,以假降曹军为名,放火烧掉了曹军营寨。由此可见,诸葛亮不仅是军事家、战略家,而且还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及气象知识。
又如,194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战略反攻,首攻方向选在大别山区,就是因为这一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地图分析大别山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原地区,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之地,北临淮河,有重要铁路陇海线经过,南临长江,东面是南京,西面是武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况分析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位于国统区心脏边沿,南扼长江,东面威胁南京、西面威逼武汉。此时,国民党主力集中在山东和陕北,形成哑铃分布,挺进大别山,势必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迫使其进攻山东和陕北的部队回援,为我军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和把战场转移到国统区打下基础。
可见,历史事件如果运用地理知识,加以考查,就能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运用地理知识,事件、名称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区别相关知识
15~16世纪,葡萄牙人迪牙士、达·伽马、麦哲伦和意大利的热那亚人哥伦布,为新航路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生有的却混淆了他们所走的路线,为了使学生区别相关的线路,在教学中,可把各条线路形象化。如:哥伦布的线路视为“V”字航行,迪亚士和哥伦布的线路视为“入”字航行,麦哲伦的路线是“O”字航行(即环球航行)。
四、运用地理知识,揭示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解决历史问题时,除了仔细研读其经济、政治原因外,还要分析地理因素与之的联系。譬如,世界近代史上,俄、奥、德、土、英、法等都插手巴尔干,意大利再三角逐埃塞俄比亚、英法争夺埃及水火不容等等,无非是这些地区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又如,二战莫斯科战役中,苏军除占有人和因素外,还有天时、地利等天气、地势有利的地理因素,苏联的严寒使德军极不适应,加上后方补给不足,大量的德国士兵被冻死,战车无法开动,战斗力严重下降,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这正好有利于苏联红军积蓄力量并进行反攻最终打败德军。
综上所述,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树立时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立体、动态地分析的意识,这种把历史事件“身临其境”化的把整个历史现象活灵活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它有助于学生从空间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人文素质。
地理教材的知识重组 篇12
一、地理教材知识表述存在的问题
过去的地理教材 (如老人教版) 以知识性的介绍为主, 课文以描述性语言为主体, 平铺直叙, 表述方式沉闷。近几年的教材 (如中图版) 改革虽然强调了图文并茂, 增加了阅读材料, 但又使知识性不够完整, 内容的灵活性、趣味性仍不够强, 留给教师处理和加工回旋的余地不大, 缺乏与教学内容配套、互补的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的地位、功能仍然偏弱。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得教材的教学内容、知识容量偏多, 面面俱到, 知识点过分分散, 重点不突出, 关键不明显, 使学生感知浅, 巩固差, 对重点内容无法学深学透, 使地理学习陷于“浅尝辄止”的境地。
二、高考方向与教材知识重组的关系
近些年来, 各地的新课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地理教材的版本多种多样, 使各地的地理老师在教学中不容易实现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也为深入理解高考走向提出了更高的思想要求。教材版本不同和高考试卷相同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高考提出的能力目标同时又实现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以新课改的要求又如何实现完成教学任务和高效完成的统一?所有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老师如何将教材的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分析, 将各版本的教材的共同思想进行整合, 结合本版本的实际来进行展现, 让学生学习过程中知一斑而能见全豹, 进而能举一反三, 实现新课改要求和高效课堂的要求。结合高考, 笔者认为教材的知识重组要突出以下几点:
第一, 突出知识基点进行知识组合和模块创新。所谓知识基点, 一是指地理学科中最基础的知识, 如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地理要素气候, 分析他时有众多的因素需要先理解, 像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问题, 大气环流问题, 地形的问题等等, 这是学生必须理解的核心知识。二是和其它相关学科共同涉及、相互渗透的知识点, 或知识“组块”, 或知识系统, 学生常常需要其中一些原理来分析理解些地理现象, 如热胀冷缩原理, 水的三态变化等问题。突出知识基点进行知识组合和模块创新, 符合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第二, 突出围绕知识传授进行思路创新, 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即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知识重组中, 要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是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有清晰的思路还要有广阔的思路, 具备灵活的知识组合、思路融合变通的能力。
三、地理教材知识重组的原则
1. 突出实用性原则传授地理知识、发展学生智能和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是地理教学的三大职能, 这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交融。地理教学内容偏多, 授课时间偏紧, 教材编裁必须重视精选教学内容, 坚持把地理原理和规律摆在主导地位。例如, 在教材整体上要突出大气环流和气候规律, 板块构造学说及应用, 自然带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的关键知识影响工农业生。同时产布局, 运用的事实和材的因素等规律性地料知要不忘识典, 学而型生, 能往力能往和说不科明可学主能方要完法问全却题记。会住在具, 终各体生方的理握地理思维方面长期起作用。法地, 培养读图填图绘理智能要让学生掌教图、天象气象地质观测、野外考察和文
析问题社会调查、解决问等实际操作能力题以及进一, 步学习学会分、黄新/材2研究地.理的方法强化巩固性。林原则和发展开放性的原能则巩固, 需学。要地生必理掌要练握的习地练要具理知习层识、复, 次习性熟来练、有启基效发本的性技知大的习题和阶段性, , 使每练一题都有收要精选具有代表性、获覆盖。如面识在编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教
动规材时, 律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练我们抓住了太阳直射点南北移重的习, 太阳直射情况使学生牢牢掌, 再学习握“二分”正、午太阳“二至”高点组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就比较容易
了。但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既可以是填图、解答、计算等书面作业形式, 也可以是自学、阅读及考察、调查等实践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 挖掘学生的创新才能。
3. 提高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学
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人生活在地理环境中, 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自己的密切关系, 这是学生最关心、最有兴趣的内容。地理教学要注意将趣味性有机地与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 深入挖掘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关的知识, 或者把近期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引入教学中, 用教材的理论予以科学解释。笔者有天讲解一试题涉及湖南的经济与地形的关系, 正好那天的新闻课上在播“最牛的交警”, 我就从这新闻中让学生看湘西的地形, 学生很兴奋, 很快就理解了湖南工业分布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