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观

2024-11-12

历史地理观(精选12篇)

历史地理观 篇1

所谓“协同”, 通俗的讲是指协调合作。“1+1>2”是对协同概念最通俗易懂的解释。目前有关协同在管理领域中的研究出现大量文献, 笔者经过对这些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提炼、概括和总结, 将管理中的协同观按照历史演进逻辑概括为:协作—协调—协同三个阶段。本文着重对这三个阶段中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作回顾和评述, 以更好地指导协同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和实践, 并认识协同在管理领域发展的新动向。

一、“协同”及其历史起源

“协同” (Synergy) 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 原意是协调与合作。但从管理角度研究“协同”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和马克思,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协同”的概念, 但研究了管理中的协作, 已经认识到协作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协同思想。1876年, 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 在讨论劳动分工、劳动技巧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 提出了“虽然在没有严格劳动分工的时代就存在简单的协作, 但劳动分工则对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思想, 从而确立了工业革命以来以分工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协调管理的基础。之后,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地考察了传统工厂制企业和现代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后认为:进入资本主义之后, 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 协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而“协作”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该理论的实质是强调分工和协作将会使分散的部分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最终使每一个成员企业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在整体上取得“1+1>2”的效应。

以切斯特·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倡导的组织理论是最早也是最有效地将协同思想应用到组织管理理论中。他以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 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的系统。他的“协作系统的结构开始于分离而独立的个人, 他注意到个人除非同其他人在一种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中连接起来, 否则就不能发挥作用, 正式组织的协作使团体力量能够扩大到个人能做的范围之外。”他提出任何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的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组织成员愿意提供协作条件的劳动和服务是组织程序所不可缺少的, 协作的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的控制, 交出对自己的控制权, 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 其结果是个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没有这种愿望, 就不可能将不同的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协作系统组织具有这样的本质和特征, 巴纳德认为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三项:建立和维护一个信息沟通系统;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 并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来加以阐明。由此可见, 巴纳德提出的“协作系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的思想已经试图去探究协同的机理。由于受巴纳德协作系统这一概念的影响和渗透, 之后出现的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继续研究了组织中的协调及其机制问题。

二、早期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协同观

但真正从管理学意义上研究协同则开始于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 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管理学家研究了管理中的协调问题, 其中蕴涵的协同思想更加丰富。法约尔在《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中提出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职能。其中在管理职能中提出了协调, 认为“协调就是指连结、联合、调和所有活动及力量”, 即协调就是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和谐地配合, 以便于企业经营顺利进行, 并且有利于企业的成功。他依据企业部门形成的本位主义缺陷, 第一次比较鲜明地提出了协调的机制。关于协调机制, 他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部门领导每周的例会。在这种例会上, 各个部门和科长以整个企业的行动计划为依据, 沟通信息、查控问题、讨论并决定行动方案。卢瑟·古利克则把管理职能的理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 提出了著名的七职能论, 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他认为协调就是为了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工作和谐、步调一致、共同实现企业目标的职能。他提出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协调”的机制:一是通过组织来协调, 二是通过思想来协调。

在经历了早期管理理论和科学管理理论阶段之后, 霍桑实验使西方的管理理论跃进到行为科学的理论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勒特利斯贝格尔和梅奥等管理学者也对协调进行了研究。梅奥提出了自己对“协调”的认识, 认为现代大工业必须解决三大任务:一是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二是系统化地建立生产经营活动的秩序;三是组织工作, 其实质是在工作集体中实现持久的合作与协调。他认为这三大任务应该融为一体, 只有它们之间平衡, 组织才能获得成功, 但在实践中前两个历来受到重视, 第三个几乎完全被忽视。另外, 美国管理学者玛丽·派克·福莱特认为, 协调是管理的核心, 并将“组织运行的关键看成是个人和组织的协调”。

20世纪60年代由于系统科学的兴起出现了系统管理学派, 该学派以一般系统论为基础, 借用系统概念分析和考察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以及各项管理功能, 认为企业是一个由人、财、物、设备、任务、信息六大相互联系共同合作的要素或由技术子系统、财务子系统、情报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许多子系统所组成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的开放系统, 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 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 能够不断地自动调节, 以适应自身的需要。系统思想要求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组织整体的最优和协调, 强调组织协调要以整体效率与效果为要旨, 要求局部或单一部门的优化以组织整体的优化为出发点。与上述研究相比, 该学派不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内容的拓展上, 使协调内容纳入了一般系统论的观点, 这是管理思想上的一个里程碑, 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三、现代管理理论视域下的协同观

20世纪60年代, H·Igor Ansoff在《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了“战略四要素”说 (即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和协同) , 其中, 他从经济学意义上借用投资收益率确立了“协同”的含义, 即为什么企业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他认为协同模式的有效性部分来源于规模范围经济带来的好处, 也包括其他一些比较抽象的好处, 他将其称为“经理的协同”。如经理们有可能把他们在一个企业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应用于其他新的企业, 如果新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由此得到改善, 那么协同就会发生作用, 但是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谈到企业不同业务产生的“协同效应”时, 他提出企业首先要发现在管理、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取得协同效应的可能性, 然后和企业自身所拥有资源和技能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分析。之后, 日本战略专家伊丹广之对协同进行了比较严格的界定, 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 他将资源分为实体资源和隐形资源两种, 实体资源是指诸如生产设备等资产, 隐形资源是指商标、顾客认知度、技术专长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认为只有隐形资源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 因为它是企业特有的, 并且只有当企业开始使用它的隐形资源时, 才能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他把安索夫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互补效应”是指企业通过提高实体资产使用效率来节约成本、增加销售的方式, 它不是协同的真正的来源。“协同效应”是指企业使用它独特的隐形资产所产生的效应, 如使用隐形资产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他形象地把协同比做“搭便车”, 因为从公司某一局部发展出来的隐形资产可以被同时用于其他领域, 而且不易被损耗。另外, 罗伯特·巴泽尔和布拉德利·盖尔也对“协同”做了定义, 他们认为协同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业务表现而言的企业整体的业务表现。认为协同创造价值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对资源或业务行为的共享、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扩散效益、企业的相似性和对企业形象的共享。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识别协同机会。

“协同”具有潜在的巨大效能而使许多企业为之追求, 但在具体实践中, 许多协同机会在理论上分析被认为可能实现的“协同效应”却出现相反的结果, 这就使管理学者们对协同机会的分析、筛选给予了认真的考虑。为了寻求协同机会, 管理学者们研究出了许多分析框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波特、普拉哈拉德、多兹、克里斯托弗J.克拉克和基尔瑞·布伦南等。其中, Michael Porter通过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每项业务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和企业间基于业务行为和技能的共享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认为利用价值链可以识别出协同的机会, 帮助企业经理认识到关联是怎样使成本降低或使差异化程度得到提高。Porter价值链分析为企业把握协同机会及其实现下属企业间的相互联接开拓了新的思路, 但对如何确认关键性联接以及联接利益产生的相关组织成本没有考虑。C.K.Prahalad和Yves L.Doz两位管理学家正是看到Porte价值链分析的不足而认为, 对企业经理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确定哪些是关键性联接, 并认为这一任务是价值链分析方法无法完成的。即使相互联接可以给企业带来定量化的经济利益, 但这些经济利益只有与那些不易定量化分析的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相比较才有实际意义。因此, 识别协同机会就必须考虑组织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问题。Christopher J.Clorke和Kieron Brennan两位管理学家对实行多元化战略企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认为失败的原因既不是对协同机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也不是企业对协同潜在效应过于乐观, 而是企业从根本上忽略了协同机会的存在。因为企业经理们过于关注战略业务单元的发展而忽略了企业整体的运行状况, 于是他们认为企业经理们应该把关注的焦点从单独的业务转移到更为综合性和整体性的问题上来。为使企业经理们能够主动地进行协同机会的识别工作, 他们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先把企业划分为产品组合、资源组合、客户组合和技术组合四类, 提出一些具体的指标并利用矩阵方法对每个组合进行分析, 然后通过比较组合分析的结果, 对四类组合间潜在的协同机会进行识别。

2. 创造协同效益。

尽管管理学者们对协同和协同机会识别进行了很多的关注和研究, 但实践中失败的例子俯拾皆是。研究发现, 导致协同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企业经理们把根本不是竞争优势来源的业务或技能联接起来或实现共享而盲目追求并不存在的协同效应所致;二是有些潜在的协同效益对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企业无法实现。于是, 以罗莎贝丝·莫斯·坎特、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和苏曼特拉·戈莎尔、小约瑟夫L.巴达拉科和安德鲁·坎贝尔等为代表的管理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获取协同效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一些创造协同效益的不同方法。Rosabeth Moss Kanter从大型公司内如何创造协同效益为切入点, 提出了实现协同的三个必要条件: (1) 公司高层领导的信心和决心; (2) 奖赏和激励团队; (3) 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Christopher Bartlett和Sumantra Ghoshal从跨国公司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开拓全球性业务而创造协同的视角出发, 认为公司可以通过企业之间在业务行为、技能、信息和知识等方面的共享, 实现协同效益。但同时, 他们认为这种共享的实现是有障碍的, 克服障碍的最好方法是创建具有新能力的新型的组织形式。Joseph L.Badaracco认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往往是有限的, 因此, 企业要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就必须寻求它所需要的特殊知识和能力的外部合作者, 通过联盟形式实现协同效益。Andrew Campbell从另外一种不同形式探讨如何实现协同效益, 他认为企业通过建立核心技能可以实现协同效益。同时提出了建立核心技能的方法, 首先要通过成功与失败分析法、标准尺度法和技能部件分析法等识别出核心技能, 然后运用“压力强度法”保证核心技能在企业其它领域中的传播, 最终实现协同效益。Andrew Campbell的“核心技能”理论与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1990年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都对协同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认为公司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培育出“核心技能”或“核心竞争力”。

除上述研究之外,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随着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和突变论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的兴起, 为管理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式。特别是哈肯协同学, 作为一门以研究完全不同的学科中共同存在的本质特征为目的的新的理论, “突破了以往线性科学着眼他组织的局限, 探讨在突变点上系统如何通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竞争、自组织起来形成结构的内在机制思想”, 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成果, 同时它给现代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迪, 在管理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 把协同学思想引入管理领域研究诸如供应链协同、战略协同、生产协同、组织协同、企业文化协同、技术创新协同、物流协同、协同商务等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研究中的一个新动向。这是值得广大管理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关注的。

历史地理观 篇2

白眉初是我国从古代地理常识向新时代的科学地理学过渡阶段,大力传播地理学知识,承前启后的启蒙者之一.<地理哲学>是代表其地理思想的重要著作.从该著作中可以看到,白眉初坚持地理学的`自然科学学科属性,并认为地理学具有“理体文用”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宏观性、变化性、时效性和很强教育功能的学科,主张从人地关系视角进行地理学研究.白眉初<地理哲学>中的许多思想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 者:马丽 方修琦 作者单位:马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方修琦(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历史地理观 篇3

一. 初中历史课教学注重教学观念的创新

⒈要树立全新的历史教学观,摒弃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所谓全新的历史教学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能力。

⒉要改变历史课就是以故事为主的教学观念。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变历史教学为故事课。追求历史的故事性,忽视了历史课的史料性、辩证性,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提炼时代的精华,让学生在学历史时创新历史,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人和事。

⒊要改变教师“诵经式”的一言堂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自学能力的创新新观念。应试教学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当收音机,而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以学生为主,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一鱼”。

⒋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评价历史,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他,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历史包含前人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经历,通过学习注意总结前人的教训、成功,为当今现实当好参谋。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⒌要善于通過历史教学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是为了学历史而历史,要通过学习历史去发现历史、研究历史,解决当今的问题。通过学习历史课,让学生在自我总结归纳中去领悟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它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当今社会哪些是应该去吸取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就以改革而言,商殃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有什么区别。今天的改革与之相比根本点在哪里?通过活生生的历史镜头,让学生们在充分认识中去解剖社会,解剖历史。在历史的歌谣中唱出一首首新歌。

⒍要改变单一的学科教学为结合性的多功能性的多层面的教学。历史学科不仅仅只是历史性的特点,它还具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其它功能。例如:政治科的认识论,语文学科的综合分析性,地理学科的地图知识等等,有广泛的包容性。所以历史教学应该把其它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历史教学中,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初中历史课教学注重全新的启发式教学

历史课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努力为学生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 新,培养智能型全方位人才。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应渗透在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

1、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2、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3、情境启发 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林祥谦、李大钊、方志敏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 浩气长存的"大勇"。

4、推理启发 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 义萌芽。

5、判断启发 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

确立地理课程观,实现教学大转变 篇4

一、重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教育理念。它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培养的角度看,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才能造就出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看,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同时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与想象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其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增长创造才干,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个性品质,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从而实现课程目标,实现教学方式的大转变。

二、借助多媒体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备课中经常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进行整理,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例如:谈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上先播放视频,蒙古地区某农村的今昔对比,被风沙逐渐掩埋的土地,灌溉田地取水浇水的困难,沙尘暴的经常侵袭,当地居民诉说被迫迁徙的无奈。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对荒漠化问题的讨论,探究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顺理成章地提出。接着进入信息搜集阶段,学生可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教师也逐步向学生展示关于西北地区的案例资料,丰富、完善学生的资料。如西北地区地图,西北地区气候资料、稀疏的植被图片,土地被风沙掩埋,村庄被吞没,经济损失的数据,三北防护林等。有了这样的具体资料,学生就能从“原因、危害、治理”三方面探究解决的办法。

三、GIS在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借助GIS的功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GIS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让文件管理、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储存、数据表制作、制图工具使用、数据表达和分析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如学生能学会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学会利用卫星图像与航空照片等遥感数据获取信息,学会通过网上查找相关数据,学会利用影像软件,学会制作多媒体作业,并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深层次地利用GIS辅助教学,可引导学生利用GIS探索各种科学领域。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GIS,用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培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用GIS主动摸索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为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提供充分的条件。

四、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

新课改为高中地理教学制定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的整合实现的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不妨分为这样几个步骤:(1)抓住过程与方法是关键。从“三维目标”的具体操作可以看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抓住“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就容易让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得到落实,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2)重视“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担负着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不可能脱离具体内容与特定的情境,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在知识的建构与过程的体验中潜移默化,逐步感悟与陶冶。

五、在教学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就要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所以,我们应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已有的经验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去体验、感悟,乃至探究、发现、解决地理问题。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所以,地理教师在教的同时,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学,教师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学习方法,理解学习过程。要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必须突出新课程的特性。加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不直接给出结论;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通过文本、活动与自学、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观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5

3月24日早晨,祭扫过烈士陵园后,我们来到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蓝天白云之下,苍松翠柏之间,朴素而庄严的博物馆顿时让人肃然起敬。

在排队进馆的时候抬头看到“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几个大字,突然想到自己来到这片红土地读书已经半年多了,也时常坐车经过烈士陵园,却始终不曾思考过这里为什么被称为红土地。“苏区精神”、“红土地”、“革命老区”等字眼听了许多遍,也只是当成一些光荣的名词左耳进右耳出,从未想过这些光荣的称号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闽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闽西是红军的故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毛泽东等无数英雄志士英勇地投身到闽西革命的滚滚浪潮中,10多万闽西英雄儿女涌进了革命的洪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英雄赞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使得这块红土地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博物馆内有《红色闽西》、《闽西英烈》、《闽西红土名人》、《中央苏区•福建》等陈列展览。我们还特别认真地参观了邓子恢纪念馆、张鼎城纪念馆。当走到正在播放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的电脑前,同学们好奇地围了上去,并亲自点播了几首,我想,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听革命歌曲。旋律中的坚强不屈、乐观向上在我们心上流动。

革命烈士不是一群只会热血战斗的人,展馆里的每一封家信、每一份遗嘱、每一篇摘抄中都可以透过那隽秀的笔迹看到烈士们良好的文化素养。字里行间都是简朴、奉献,一笔一划心系国家、百姓。虽然处在国家落后、危难的年代里,但烈士们学好了文化,学到了精神。反思处在21世纪的我们呢?许多烈士在与我们相仿的年纪里已经承担起革命救国、献身抗敌的重任。而从小有着丰富物质、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我们却甚至写不了一手工整的字,对国家的命运毫无概念,对历史的血训麻木不仁,更有甚者习惯于嘲笑那些严肃认真的人与事。

经过吴富莲烈士塑像时,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年轻女烈士的塑像。阳光照射在塑像身后的玻璃上,仿佛在玻璃上打开了一扇通往红色岁月的门,年轻坚毅的她,静静地向我走来。那一刻,“1912—1937”这代表她短暂而伟大生命的8个数字让我眼眶湿润。

虽然战火、革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逝去的英雄、伟人仍然留在整个民族的记忆中,烈士的血仍然流淌在红色的不朽历史中。今天年轻的我们尚无很深的感触,但随着我们的成熟和肩负责任的增加,那些昨日留在记忆中的英烈事迹会越来越清晰,那些过去流失的坚毅血液会渐渐重新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毛主席引用了一句古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并说:“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是会很快的。”革命的星星之火燃起了一个新中国,愿星星之火在新时代、新中国、新青年的心里播下新的火种。相信这星星之火会很快发展起来,通过我们的觉醒和奋斗,燃起一个更加强盛、美好的中国。

11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转变教材作用观,成就历史新课堂 篇6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历史课堂一般存在如下四大问题:第一,课堂教学中学生用来课堂讨论的材料不足;第二,课堂教学时间不够,课本内容不能够按计划完成;第三,为了达到讨论目的而忽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第四,为讨论而讨论,脱离教材。其中,后两个问题最严重。

那怎樣才能做到既能兼顾新课改“学生主动型”的课堂,达到课堂能力讨论的要求,又能摆脱为讨论而讨论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怪圈呢?在借鉴其他老师的基础之上,通过近几年学校老师和自己的探索,其实教材本身合理的使用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式,就如市教科所的许老师所说:“一定要把以前的教教材转变为学生用教材学和教师用教材教”,做到转变教材作用观,就能够成绩历史新课堂。

首先我们应该找到出现以上四大问题的原因,现在历史课堂中,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教学新颖,达到课堂中学生讨论的需要和完成讨论环节,于是寻找一些新材料,却使得教学脱离教材。这样的课堂就不免出现以上提到的问题,而且还会产生如下一些不良的连带反应:学生书本知识缺乏落实,不知道老师讲的究竟是在书本什么地方;知识结构的欠缺,一堂课都围绕教师材料讨论,书本上的结构怎样,学生心里没底;课堂讨论占据了课本基本知识讲解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看似不错的俄“讨论课”其实效果并不怎样,这样为了讨论而讨论就有些本末倒置。其实我们课堂上采取讨论、探究等等这些方法,最终目标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书本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那怎样才能做到学生用教材学,教师用教材来教呢?

第一,应该突破以前编年史教材框架的束缚,按照新教材结构,熟悉各个子目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刚刚接触到新版教材的时候觉得教材的内容很乱,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少的地方出现,如关于皇帝制度的内容在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的第二节和第三节都有提及,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的旧体例教材中是不会有的,但在新体例教材中,事件(专题)才是线索(中心),第二节中的皇帝制度是关于创立时期的,第三节中的皇帝制度是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时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熟悉每个专题和每节内容所讲的“主题故事”,从教材编写的原则出发,仔细分析各个子目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人民版必修二的专题五第一节就是“世界由分散开始紧密联系”,第一子目则是开始紧密联系之前的世界,第二子目是意大利等地区发生的变化(由分散到开始紧密联系的根源),第三子目是开始紧密联系的重要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中包括部分原因、过程、影响。只要能够清楚各个子目之间的关系,那么对教材的处理也就很简单了。

第二,对教材内容详略处理。

在历史教材中,为了照顾主题(故事)的完整性,在编写过程中自然会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或知识掌握要求不高的地方。如人民版必修二的专题五第一节中,第一子目为联系前的世界就可以简单处理,只需掌握联系前世界特征和出现这种特征的根源,第二子目同样只需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即可,所以这两部分都可做简单处理。而第三子目则不一样,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的地方。当然,在对教材内容处理所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历史“新课标”,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的原则就是多做一些涉及到这一方面(章节)内容的试题,凡是考查的比较频繁的自然就是重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做教材处理的时候一定要照顾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这样就更加方便学生记忆,而现实中很多教师是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学生知识的分散性。

第三,学生讨论材料尽量来源于教材,将教材内容问题化。

针对一些教师说上课前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来预习像历史这一类的学科,学生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对基本知识点不清楚这一类问题,其实只要你自己够熟悉教材,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当中的材料就能够达到一石二鸟之效果。市三中历史陈冬华老师在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就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她在讲到马克思主义诞生原因的时候让学生结合材料第一子目的段落和137页的资料卡片思考,并且同时设计出4个问题:第一,如果在那个社会怎样才会幸福?第二,思想家都做了哪些设想?第三,这些设想为什么空想?第四,除了以上条件马克思主义诞生还有哪些条件?这样就解决“空想主义”这一个难点和诞生原因这一个重点。另外如在新航路开辟中,针对第一子目新航路开辟前的世界,因为内容需要简单处理,只需要学生理解,但是又不能忽略,所以将此部分可以设问为“请大家结合P80图片,阅读P81第一段,迅速找出14世纪以前世界五大文明分布呈现出怎样的特征?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就能够在加快上课节奏的同时达到让学生看书和了解知识点、知识结构的作用。同样针对第二子目内容也可以用“请大家阅读教材P81第二段找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这样一个思考题来处理。

我们在将教材内容问题话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教材结构的完整性,将问题放在结构之中,不要将问题孤立于结构之外;第二是不要滥设问题,这样做反而会增加教学的内容和难度;第三,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定要步步深入;第四,在某些时候教材材料不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一定量的添加一些材料,合理运用教材不是说全部都要依靠教材,如在新航路开辟其它原因探讨的时候就可以添加一些材料。

浅析萨维尼历史主义法律观 篇7

17、18 世纪是古典自然法的时代, 理性笼罩着欧洲大地, 然自然法学者只注重法律目的, 而忽视法律发展过程。理性万能论为法国大革命提供重要依据, 并在革命中发展达到了顶峰, 但大革命的暴行激起了欧洲人民的普遍不满。

二则, 英国哲学家伯克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中抨击了大革命的鲁莽, 反对法国对法律秩序的随意更迭, 强调社会真正的行为指导应参考历史、宗教与习惯, 此为萨维尼提供了理论指导。

再则, 德国于19 世纪初取得了反法战争的胜利, 德意志民族渴求统一, 政治等方面百废待兴。在法学方面, 由于法国的侵略, 拿破仑将《拿破仑法典》强行带入了德国, 胜利后, 德意志民族更是急于摆脱这来自异族的“沉重的枷锁”。

最后, 顺应整个国家高涨的精神, 蒂博走到台前, 倡言德国需要颁布一部统一的法典, 以实现民族团结与统一, 并改善法律科学和司法方面的运作。此即论战发生的导火索, 萨维尼将笔杆明确指向了蒂博, 深入分析了民族历史以及现状, 并阐述了其反对编撰统一法典的理由, 提出了立法与法学的使命。

二、法律观的主要内容

( 一) 法的起源

萨维尼提出, 法的起源和发展取决于民族的特殊历史, 就如同该民族的语言、习俗和社会组织体制 ( constitution) 一样, 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民族的统一的精神生活所创造的统一体, 它们密切联系在一起, 不可分离, 是民族的共同信念的产物, 而不是偶然性的和自由意志的产物。[1]萨维尼以法的起源类比人类再熟悉不过的语言的起源, 提出法为一个民族所特有, 是民族意识、民族共同意识的产物, 借助内部必然性而生长, 而且法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和历史, 它随着民族的发展而成长。

( 二) 法的发展三阶段

1. 习惯法阶段

通过对各国早期历史的观察, 萨维尼发现, 即便那时的思想文化都不发达, 没有以高度抽象预设为前提的书面和口头相传的规则也没有立法, 但通过采用“具有象征意味的法规 ( acts) ”人们对各种关系和具体情境都具有明晰的认识。这种法规来源于行为方式, 产生于习俗和人民的信仰, 逐渐形成了习惯法。

2. 学术法阶段

在他看来产生于习惯的法律不是止步不前的,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法学家们成为特殊的阶层, 法律语言的完善更使其持取了科学的方向, 这一发展规律成就了法律的双重生命。“首先, 法律是社会存在整体中的一部分, 并始终为其一部分; 其次, 法律乃是掌握于法学家之手的独立的知识分支。”[2]立法的能力取决于技术性法律的优点和成熟, 技术性法律依仗于伟大的法学家, 罗马法学家们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 他们掌握往昔, 对基本的原理原则长期探求, 对概念和公理进行科学求证。

在萨维尼的心中, “当代”德国法律的发展正是处于学术法的阶段。萨维尼反对的是当时的德国的法典化, 并没有反对立法, 需明确的是立法对于法是具有积极的促进影响的。

3. 法典法阶段

萨维尼提出了两种情况下着手法典编纂: 一则为民族衰败, 二则为立法能力及智慧超越了一切时代, 且其他方面也具有高度修养。因为在他眼中, 一部法典将是法的今后的唯一渊源, 法典将在其之前有效的一切其他法的渊源取而代之。所以他对法典的要求也堪称严苛。

首先, 法律应精确且在适用上统一; 他提出, 一部普适的国家制定法必将被不同的习惯法取而代之, 因此制定法的司法管辖应予以精确界定。审慎继受可以适用的现有法律权威, 若决定保留, 更应予以透彻的理解和合适的表达。其次, 法典内容应全面完美; 法典旨在成为唯一法律权威, 但它囊括每一案件的判决可能极小, 所以该编纂要求实现难度大但它又不乏是最重要的。最后, 法律语言应简洁; 语言作为法律的科学表达工具不可小觑, 即便立法者对法律研究充分, 若无语言表达阐明, 其目的不达。

( 三) 法的本质

在他看来: 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而出, 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只有“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或“民族共同意识”, 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法律的存在与民族的存在以及民族的特征具有有机的联系, 并不只存在于法的发生意义上, 联系更沉淀于历史。[3]但在“小册子”中他并没有对“民族精神”明确定义, 而是在十余载后出版的《当代罗马法体系》中, 将其定义为所有法律最初和唯一的渊源。

萨氏十分推崇习惯法, 将习惯法作为法的基础, 源于习惯法饱含民族意志和人民对其的内心确信。立法的目的也只是将习惯法精确表述并界定范围。萨维尼该法律思想反对了自然法学派的普世主义思想, 将法的本质由人类的普遍理性拉到民族精神, 对于19 世纪的法学界不失为思想上的重大飞跃, 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摘要:德国法学家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于1814出版的《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被后世称为“历史法学派的宣言书”, 该书以论战的形式, 与蒂博提倡编纂法典的观点相对, 初步展现了其法律思想。本文试以该书为出发点, 以期探寻萨维尼的主要法律观。

关键词:萨维尼,历史法律观,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7.

[2]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许章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10.

历史地理观 篇8

“苏武牧羊不易汉节”的故事, 自《汉书·苏武传》始, 累有歌颂, 代有传习, 绵延两千余年, 各种文本艺体多有表现。苏武九死犹未悔、执着于理想信念、忍辱负重、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大地优秀文化的良田沃土, 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绵延不绝的壮丽浪花。在多元化文化风起云涌, 特别是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肆意涌入, 企图蚕食、占据社会主义文化阵营的今天, 如何寻求突围之策, 如何践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主流文化观, 这是摆在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有担当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们面前一个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并亟待破解与急需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令人欣喜的是, 在以宋官林同志为院长的国家京剧院管理层的精心组织下, 经过高牧坤导演父子与广大编创人员长达6年时间的反复推敲、数易其稿与精心打磨, 在张建国 (苏武饰演者) 、郭霄 (胡阿云饰演者) 、魏积安 (且鞮侯单于饰演者) 、黄炳强 (李陵饰演者) 、吕昆山 (卫律饰演者) 等众多一线艺术家的联袂精彩演绎下, 一部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编大型历史京剧《大漠苏武》于2012年5月1日在澳门文化艺术中心终于华彩上演, 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栏目向全国观众直播了!———在一度呈“水漫金山”、来势汹汹、“西化”意图明显的资产阶级文化思潮不断入侵与沉渣泛起、“三上一后” (上床戏——庸俗的情爱剧、上殿戏——表现争帝夺位的宫廷剧、上瓦戏——特技漫天飞舞的武打剧、后宫戏——争风吃醋争宠内斗的后宫剧) 影视作品充斥荧屏、泛滥成灾, 电视相亲节目、流行歌曲接龙、职业招聘等带有明显“三俗”色彩、良莠不齐的电视节目大行其道的当下文化大观园内, 《大漠苏武》的演出成功与所收到的热烈反响, 有力地回击了在极少数人中流散传播的“京剧艺术无市场, 国粹要进博物馆”的荒谬论调——《大漠苏武》所进行的成功的艺术实践, 也再次雄辩地证明:向传统寻根, 向中华民族的源头寻根, 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五千年优秀民族文化寻根, 永远是当代艺术不断繁荣发展、发扬光大, 始终生生不息、清涓长流的活水源头!

《大漠苏武》一剧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总基调, 在严格遵循《汉书·苏武传》、司马迁《报任安书》 (司马迁因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叛降一事辩诬而遭宫刑) 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 本着“实事求似、大事不虚、细节不拘”的艺术创作精神, 大胆创新, 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二者机杼巧结, 相得益彰。编剧导演高牧坤先生在传承前人经典名剧《苏武牧羊》的同时, 不泥于古, 不是一味在单线条的“致力于塑造一个耿介拔俗、誓死不降、忠君向汉、以死报国、宁折不屈、形象高大、惟我独尊、小视胡儿、鄙弃蛮狄”的相对狭隘的民族英雄的思想主线上再费思忖, 而是将苏武还原成一个“人”, 一个“有血有肉的须眉、大漠北海的牧羊人、胡女的丈夫、苏通国的父亲、汉朝的使节、李陵的挚友、卫律的死仇、单于的心忧”——通过多线条的情节推进, 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 设置金钱富贵美女对剧中主人公的诱惑, 对风雪呼啸天寒地冻四野蛮荒的北海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与单于高压政治生态的渲染, 生动还原了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中郎将苏武手执汉旌北海牧羊十九载大义凛然不易汉节不辱使命却又家国难舍亲人伤离的悲惨遭际与生存境遇——家国与妻儿的两难, 友情与大义的碰撞, 怜惜与流放的无奈, 气节与叛变的天壤, 回归与忍离的纠缠, 汉旌与盖头的悖反……高牧坤先生的确是一位高明的导演。他精心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如此难以协调互不兼容的情节与圈套, 让剧中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陷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命运陷阱, 置身其中, 不能自拔, 让他们拼命挣扎, 不得其解, 用残缺的美衬托出苏武血淋淋的胜利, 用苟且的存活洞穿变节者李陵坍塌的魂灵, 用色厉内荏的镜子照出大漠枭雄单于“英雄失归、霸业难酬”的无奈与怅惘, 用貌似如鱼得水呼风唤雨反衬出跳梁小丑势力小人卫律的滑稽可笑, 用大漠上最后揭开的红盖头寄寓对无助胡女母子的深切同情——在“情”字上着力开掘, 在细节上仔细打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把握了细节, 演活了人物, 情节生动了, 故事也就好看了。

我们来试着看看细节是如何推动情节, 典型环境是如何烘托典型人物的:

第一场, 卫律逼降。

单于拟遣返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辞行之际, 叛臣卫律诬告苏武联合虞常与副将张胜欲“射杀卫律”, “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见《汉书·苏武传》) , 单于震怒, 将苏武流放北海牧羊, “除非公羊生下小羊”, 否则, 永远不得归汉。——细节之一:公羊不可能生下小羊。苏武命运出现逆转, 中郎将顷刻变成了牧羊人。

第二场, 李陵兵败。

李陵率部激战数日, 弹尽粮绝, 又遇数倍于己的匈奴军, 束手被擒。汉武帝不明真相, 以为李陵归降匈奴, 武帝震怒, 斩杀李陵全家老小。——细节之二:李陵被逼受降, 在追求名节不亏与对汉朝统治者滥杀家小的愤恨之间陷入挣扎。退, 名节尽失, 心有不甘;进, 家小被杀, 对汉皇帝心怀恐惧, 对大汉统治者的昏聩残暴心生怨愤。——对“李陵受降”这一细节的着力开掘, 为对应后场情节的继续发展埋下伏笔, 用李陵的“软”, 反衬苏武的“硬”——宁死不屈, 任它风雪怒吼、无边寂寞、长夜难熬、长年孤寂, 终不改志, 于绝望处坚守渺茫的希望。

第三场, 北海牧羊。

肆虐飘舞、漫天怒吼的风雪之中, 凄厉的音乐响起, 卷起一阵又一阵鬼哭狼嚎的风雪之声, 凄凉的【二黄导板】响起:“寒风吹/雪飘扬/旷野苍茫/陷北海身无助满目凄凉//”——即便自然环境再困苦恶劣, 对乡帮思念未改, 对亲人思念长望, 苏武“气在节亦在/纵死挺脊梁!//”已作降将的李陵风雪中寻到北海, 探望冻饿垂死的老友苏武。异国他乡, 荒野苍茫, 旧友重逢, 悲泪滂沱。李陵不知老友为何痛哭。苏武答道:

“休笑愚兄落泪。十数年北海, 只有对羊而言。偶有仰天狂啸, 以解孤寂之情。今日突遇贤弟, 怎不令兄伤感?”

面对李陵侍卫递上来的羊腿, 陡然察觉番帮打扮的故交, 苏武震惊。“杀我全家归路断/无奈背主降北番”——在一大段急风骤雨密不透风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扑灯蛾】的念白中, 降将李陵声泪俱下痛陈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与“枉背的黑锅”。苏武痛心疾首悔不能救既恨又怜:“李陵啊李陵, 匈奴为官是背叛, 愧对列宗与祖先!”无路可退的李陵奉单于招降之命, 委婉告知身陷沙漠苦海的苏武“老母病亡、妻子改嫁、儿女失散、归路已断”,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诱之以利, 劝其归降。苏武大义凛然, 面南持旌, 正色道:

“苏武在, 汉朝使臣在;旌节在, 苏武伴君王!贤弟切莫再言, 如今你劝降不成, 难以复命, 愚兄愿死在你的面前, 以报你替兄葬母之恩!”

掷地有声, 李陵劝降不成, 羞愧而退。望着昔日老友灵魂空洞的背影, 苏武慨然叹曰:

“李陵之降, 罪较着而不可掩;大节丧, 则余无可浣也”

——怜惜惋叹之情, 如悼亡人。

荒凉的北海, 牧羊十数载, 茕然孤影, 渺无人烟。好容易来了一个知心老朋友, 却投降变节, 无话可谈。短暂的寒暄之后, 复又回沉于无边的寂寞。背景音乐响起, 抒情的二胡间奏曲中, 苏武与羊儿有过对话:

“羊儿啊羊儿, 那李陵道我已是死去之人, 已在人间消亡, 可是胡言?”

羊群报以“咪咪哞哞”的亲热回声。苏武仰天大笑:

“李陵啊李陵, 你可曾听见?羊儿它们说话了。它们说, 我苏武还活在世上!单于啊单于, 我堂堂汉朝使臣, 还活在人间!我主啊我主, 旌节在, 苏武在, 你的使臣, 还活在世上, 我还活在人间, 我还活在人间!”

——苏武欣慰地笑了, 我却哭了, 泪掉了下来, 很快, 被北海漫卷的风雪吹干、凝固, 好疼好疼!

第四场, 单于赐婚。

历史总喜欢捉弄人。爱才心切的大漠枭雄威逼利诱, 劝降不成, 又使出了美人计。不曾想, 匈奴都尉胡克丹之女却仰慕苏武英名, 甘愿嫁作汉人妇:

【西皮摇板】“那苏武对大汉忠心一片/死不惧受折磨为爱家园/似这样忠良将令人钦羡/我情愿赴北海/与她共渡艰难//”

这是何等炽热的爱的表白啊!单于惊讶垂涎于胡阿云的美貌, 欲将胡女封为贵妃纳为己有。谁料阿云不为所动, 不从单于, 执意要嫁苏武。在个人色欲与匈奴霸业之间, 大漠枭雄选择了后者, 忍爱赐婚——这个细节, 足可见单于的野心勃勃, 宁可压抑个人欲望, 不惜一切代价, 也要招降苏武, 成就霸业。卫律躲在阴暗的角落, 居心叵测, 幸灾乐祸, 等着看苏武的笑话:

“时光如水东流去/苏武北海十七春/苦难饥寒终难耐/英雄难过美人关!”“你们问我卫律遇到此事怎么办?嘿嘿, 若能抱得美人归, 管他阴间走几回!”

——还是卫律说了大实话, 单于爱美, 卫律爱美, 我也爱美, 苏武难道就不爱美么?——金钱、地位、富贵, 皆不能撼动苏武之志, 美女来了, 且看苏武如何应对。——高导演, 会设套, 诱得苏武往里跳。若得美人怀中抱, 数载英明埋百草!

第五场, 融化坚冰。

连天的风雪之中, 须发皓白的苏武, 念故国, 思亲人, 百感交集, 惆怅难叙。

【二黄导板】“持旌节晨曦伴望穿云海/南飞雁带去我故园情怀/数年来踏荒原寒冰塞外/历磨难受风霜饥寒难捱//”

身处险地, 国仇家恨, 旧友故交, 人情冷暖, 对老友遭遇的同情, 对李陵失志变节的遗憾喟叹, 一股脑涌上心头。是宁愿忍受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对身心的摧残与严酷高压的政治迫害, 身体摧毁, 精神永存?还是如卫律李陵之流随波放逐苟且富贵落人笑柄遗臭万年?——“活着还是不活, 这是个问题!”——生存与毁灭, 灵魂与肉体, 哪个更重要, 哪个更宝贵?!苏武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富贵不能淫/苦难何挂怀/威武怎能屈?/浩气鼓壮哉!”“日复日年复年我持节北海/笑待这茫茫大漠忠骨埋!”

——铮铮誓言, 寒风吹散, 吹回到万里之遥的西京长安, 被西伯利亚两千多年前的飓风吹到了今天, 中华大地到处都回荡着英雄悠长而浑厚的话语, 那般亲切, 那般激昂, 那般豪迈, 令人动容!

美丽的胡女顶着汉人新娘出嫁时的红盖头, 怀着对英雄的无限仰慕, 来到了郎君的面前。须发苍苍的糟老头子苏武, 不吃这一套, 直斥卫律伎俩, 冷漠欢天喜地送上门来却自讨没趣的花姑娘。美丽的新娘带着莫大的委屈, 正要发作, 忽而转念, 豪放之余, 透着机巧, 【西皮散板】响起, 倾诉衷肠:

“我自古虽生长畔邻异乡/却喜爱汉家学诗画文章/多期盼通有无和睦来往/熄战火免受那军民伤亡/深敬你为邦交出使北上/更敬你受摧残宁死不降/舍弃那富贵荣华圣洁守望/历磨难冒风雪北海来牧羊/我爱你铮铮傲骨奏绝唱/我爱你气节坚守不彷徨/休笑我番帮女子天性爽朗/休笑我坦诚直率诉衷肠/为伴郎君抗匈王/你却疑虑将我伤/望君慎行仔细想/胡阿云可配你/患难与共一妻房?!//”

——面对胡女真诚直率的爱的表白, 苏武将信将疑, 冰心似有所动。

夜半, 狂风骤起, 吹破羊圈。胡阿云探海、鹞子翻身、卧鱼儿、圆场, 大段的身段舞蹈, 焦急地帮着苏武找寻失散的羊群。苏武不慎雪地滑倒, 幸得阿云救助, 寒衣披身。背景音乐深沉响起, 二胡与大提琴旋律回还往复, 如泣如诉, 伴唱深情歌颂:“痴情仙女天外来/太极寒冰化释怀/人间自有真情在/千古流芳奉莲台//”。

第六场, 春暖花开。

苏武与阿云还有儿子尽享天伦之乐。在《戏曲采风之国家京剧院澳门行》中客串过主持人的美丽胡女郭霄带着对英雄的仰慕与未解之谜, 继续采访汉朝中郎将苏武流放北海17载何以不改其节的强大精神动力何在?苏武答道:

【反西皮二六】“不堪回首往事谈/忠义气节记心间/渴来饮雪饥吞毡/草根树皮肚内填/你来之前十数年/顶风冒雪踏荒原/寂寞孤独近疯癫/只有对羊把话言/十七年羊为伴/十七年与羊眠/十七年离人烟/十七年思念亲人眼望穿/十七年心灵时刻在呼唤/苏武莫忘我祖先/莫忘吾皇千秋业/莫忘子民万万千/持节报主守信念/上苍护我到今天//”

——一言以蔽之:“气节为大!”

乳儿的哭声响起, 夫妻二人为儿子取名“通国”, 寓意匈汉两家和好, 互通往来, 强国富民, 止戈休兵。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儿子笑了, 胡阿云笑了, 苏武也笑了。——“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以乐景衬哀象, 以团圆预惨别——看到这儿时, 我没有笑, 我的心越发紧揪了起来!

第七场, 生人作死别。

苏武与李陵各置舞台左右。一面是李陵路穷士绝、痛彻肺腑的无尽忏悔, 一面是苏武使命未竟、壮志难酬、蹉跎岁月的嗟叹。苦尽甘来, 汉皇遣使接苏武回长安。怀着对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胡阿云携儿欲同归大汉。卫律赶来, 一道单于圣旨, 斩断苏武妻儿归途。悲愤交加的胡阿云托孤于李陵, 拔出腰间佩刀, 欲寻短见, 苏武急急阻拦, 字字带血, 声声溅泪, 苦苦哀劝:

“公主莫寻短见!你若一死, 通国何人抚养?若是流落街头冻饿而死, 你我夫妻纵死九泉, 也愧对娇儿!你要再思呀, 再想——!”

胡阿云撕心裂肺一声喊:“娇儿啊——”音乐响起, 钹镲抖颤, 我的泪就再也抑制不住, 纵横交错了!——求生生不得, 求死死不能, 夫君生离别, 忍看儿孤伶——胡阿云用呼天怆地的悲鸣, 血泪控诉了战争的残酷, 王权的冷漠, 霸业的无情及对和平与自由、民族大团结的深切呼唤与泣血盼望!

生离死别之际, 凄凉哀婉的音乐响起, 胡阿云请求苏武, 一了心愿:

“汉人完婚之时, 需要夫君为新婚之妻亲手掀起盖头, 以示爱意, 阿云恳请夫君……”

话未竟, 从襁褓婴儿怀中取出初嫁时未曾揭开的红盖头, 顶上发梢, 行汉人大礼。山花浪漫, 北海披红, 苏武庄重揭下红盖头, 打道长安。

剧终定格画面:威严的皇城, 须发皓白的苏武, 左手持汉旌, 右手握盖头, 望着遥远的北方, 目光是那样的忧伤, 眼神是那样的凄迷, 心思是那样的怅惘——国是回了, 家却破了, 人不再圆……《大漠苏武》就以这样丰富的立体表现手法, 深刻揭示出在历史车轮卷起的滚滚黄尘中, 个体生命的渺小、挣扎与无奈, 人性的丰富、复杂以及庄严与崇高。

选择将该剧在同样有着屈辱记忆却向归之心永不消辍的澳门首演并向全球直播, 正好庄严契合了两千多年前那曲经久传唱的《思归曲》的深情旋律:

历史地理观 篇9

刘保昌写作的《楚武王》是一部为楚武王熊通立传的历史小说, 同时也用生动的笔法对楚史和楚文化作了详尽的介绍。

《楚武王》对史实的态度是相当严谨的, 刘保昌是在用一种学者的研究型态度在做历史, 频频引用各种典籍, 在铜矿案中以举重若轻的态度将楚国法典《鸡次之典》作为例子, 对于金、革、篃、箭之属文不加点、行云流水地介绍。斗伯比与姬荷在夜宴上也不忘对史载的乐舞侃侃而谈。正是以一种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精神来创作历史小说的。

而《楚武王》的优秀之处, 不仅在考据上, 更在于挖掘、提炼史料, 选取重大事件来准确而客观地呈现楚武王熊通的一生。刘保昌以楚国公元前740年到公元前690年的历史记载为经纬, 为楚武王的一生画像, 着力捕捉他一生当中对命运起决定性影响的重要事迹。在写作《楚武王》这本历史小说的过程中, 刘保昌不单单是在文献考据上颇下功力, 而且还着重于历史语境对熊通行为活动的渗透, 历史语境对熊通个人决策选择的影响与左右。这让刘保昌在写作的过程中, 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方面, 在重大历史史实上, 秉持着“历史小说首先是历史”的观念, 以现实主义还原为基本手法, 绝不投机取巧;另一方面, 在史料之外的地方, 用言出必有典、细节必考据的手法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想象和虚构, 用带着强烈个人色彩的故事填充了静止时间中的空白部分。在《楚武王》中形成的特殊的时间观, 正如巴赫金所认为的, 本来确定的一个时间点, 在经历过作家个人设置的重重障碍后, 终于走到了另一个时间点。

文学形象的时空体原则, 最早是莱辛在其所著《拉奥孔》中十分明确揭示出来的。他确立了文学形象所具有的时间性质。后来由于巴赫金将时空作为主体的直观形式, 与划分不同体裁的依据联系了起来。巴赫金所提出的传奇时间, 现在也已经广泛运用于小说创作中, 刘保昌只不过运用得格外高超和全面而已。

在《楚武王》的这部小说中, 情节展开的出发点, 是楚君蚡冒的嫡弟、大风堂堂主熊通初展锋芒, 在随国传书救国, 英武救美, 一人之力让庸国国力衰疲, 楚庸罢兵。情节的终结点, 是熊通称王, 造就千秋功业, 奠定了楚国疆域、军事、政制和国都的基础。在这两点之间, 展开了这本历史小说的全部情节。这两个情节点, 就是主人公熊通最重要的事件, 看似变化重重, 处于惊险的心理紧张状态中, 但实际上是静止的, 是完全确定的。《楚武王》的故事并不是建立在这两点之上, 而是建立在这两个情节点之间发生的事情上的。同时, 这两点以外, 《楚武王》的章节划分和情节推动, 也都是以楚地当时的重大事件作为时间点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刘保昌选择了这些历史记载的重大史实作为骨骼, 所有的情节都被规定在历史的理性和必然性的锁链之中。刘保昌会尽可能依照历史的完整情节来谋篇布局, 笔下的人物故事与原来历史重大事件始末一致, 在这些静止的时间点里, 刘保昌还原了历史的本来情景, 让人物的行动在每一个重大历史点上都有所推进。

此时命运安排已成为了一种大框架, 蚡冒之死和熊通称王, 这些历史事件本身无可怀疑, 一定会发生, 随着小说的发展也绝不会起任何变化。然而在两个重大事件中, 熊通在君上蚡冒死后, 是怎么经历了温峡伏击, 斗仲比叛杀, 东山关拥立新君而成为楚王的, 这两个重大事件中的空白、间隔、停顿, 才是《楚武王》真正表现意义的地方。这些空白并不会改变历史, 也不会给历史中增添任何原本没有的部分, 然而整部小说, 恰恰是建立在这些时间空白上的。

而刘保昌的努力, 就是试图再现逝去的过去, 寻回失去的时间, 并使它重新获得生命。他在楚武王熊通身边, 饶有趣味地增加了婉姐和小致两个妙龄美姑, 通过客观历史视野与具体而微的细部考察, 这两个虚构人物的存在鲜活跳跃、栩栩如生, 却并没有对历史事实产生任何改变, 同时填补了情节发展的空白。

这些空白在巴赫金的《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一书中, 被描写为“脱离开正常生活轨迹的旁岔”[1], 这些旁岔不能增加起码的生理上的时间长度, 也不能增加小说人物的年龄长度, 它们置身于这些时间之外, 置身于固有的规律之外。巴赫金提出过, “在这个传奇时间里, 什么都不发生变化:世界依然如故。”[2]熊通依旧会依照历史称王, 他的传记生活是依然如故的, 但是在这段空白时间里, 发生了无数的事情, 填充了整部小说的情节空缺, 延展了小说的脉络, 意义与意蕴在此中间产生。

而在混沌和偶然、间断和凝滞、循环和重复中, 作家的个人创作使得历史得以连续与完整。

巴赫金认为:“不同的时空体的运用意味着不同的体裁, 而不同的体裁之间必然有着不同的时空体。”[3]《楚武王》在整体框架上使用的是传奇时间。但是在传奇时间的内部, 填补两个静止时间点的空白的地方, 又有着世俗时间、传记时间和田园诗时间的特点。在楚武王中, 传奇时间是与其他几种时间观念紧密结合的。

首先, 在《楚武王》的这些超时间的空白里, 人物的生活道路取代了传奇时间, 这些生活道路是由一系列的情节丰富惊险、语言吸引眼球的奇遇故事组合而成的。这些片段十分短暂, 本身却一件接着一件, 组成一个超时间的无限长的系列, 精彩纷呈, 惹人注目。《楚武王》的故事就是建立在这些超出时间之外的奇遇和与之相对应的时光上的。这些琳琅满目的情节, 有一些是阴差阳错, 有一些是由偶然所决定的。小致为了求子去会送子巫瑞, 结果中了迷魂香和春药的计, 被骗失身, 但是因此导致了楚国彻查大小巫祝, 熄灭了楚间淫祀、崇巫之风。斗缗灭权, 是楚国权县尹, 手握车马重器, 却被一个亡国女子策反, 反出楚国, 在刘保昌的笔下运筹的历史, 因许多微小的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竟引起天下格局的大变化。被史书大书特书的分久必合的历史, 在《楚武王》中成了一个个偶然的奇妙组合。在传奇时间的两点之间所产生的超时间的空白里, 刘保昌依据历史事实以现代文学形式进行了再创作, 在作品中充分发挥想像力大胆的虚构, 用来表现了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

其次是传记时间。《楚武王》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一部成长小说, 以蜕变为基础, 每一次经历过重大事件之后, 主角熊通就会由内而外地上升与前进。两个静止时间点的中间, 代表了楚武王人生上的不同时代, 标志了楚武王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刘保昌在填补这些空白的时候, 会刻意使用两三套笔法, 描绘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刚开篇的时候, 庸国上庸城北门外的关卡处, 熊通第一次登场, 他的形象是一个身高八尺, 年纪二十三四, 面目黧黑, 双手粗糙的黄袍大汉[4], 眉目之间气度沉雄, 豪气干云意气风发, 能够路见不平出手相助。自立新君, 登上楚国宝座以后的熊通, 赏罚之间杀伐决断, 在遭遇巫瑞、卞和等几次事件中, 一律严惩不贷, 毫不留情。称王以后的熊通, 已年届六十, 身着一套金光闪闪的熟铜铠甲, 手持“楚公家秉戈”, 卓立帅车之上, “油然而生一股征服天下的虎气雄心”[5]。武王五十一年时, 熊通已经八十余岁, 患有心痛之症, 须发皆白, 老态龙钟, 但运筹帷幄、豪气犹存。刘保昌有意塑造了三四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是被静止的时间点所分隔的, 但是又被它们所联结起来。这些静止时间点所具有的意义, 不仅在于成为了每一次人物推荐的关键点, 而且在于静止时间点的顺序也是不能颠倒的, 序列必须是依次而下。这些静止的时间点, 恰恰决定了熊通最后的形象, 也决定着他最后整个生活的性质。在刘保昌的妙手串珠之下, 在时空的穿梭中, 熊通个人的人生经历、杀伐征战、时代背景的风云际会清晰地浮现出来。而填补这些静止时间点中的空白时间的, 就是刘保昌个人创作出来, 清晰地展现了熊通这样同一个人, 是怎样以不同的、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现的, 这些不同形象又是怎样在这个人物身上结合起来的。

最后是田园诗时间。田园诗时空体中的生活, 对其时间发生的空间, 有一种固有的附着性、粘合性。生活短暂易逝, 往事一去不返, 但这些时间都与楚地紧密相连, 荆楚文化哲学以自身特有的方式, 这么多年来都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历程。即使楚武王已经死去近三千年, 楚国早已经灭亡, 但是整个楚地的风俗、习性、风情却无大变化。在这楚国这样一个狭小有限的空间世界中, 代代相传的生活却是无限的绵长。在这样一种附着于地域的时间里, 楚沅巫风、民间娱乐、山乡风俗, 这些情节和与之对应的时间, 也成为了填补超时间空白的一部分。春祠、夏礿、秋尝、冬烝[6], 《楚武王》中的生活, 也都脱离不开祖辈居住过、儿孙也将居住的这一具体空间。

在刘保昌的小说中, 对于时间的神秘性总有一种异常敏锐的感觉。作为骨骼支撑全书的传奇时间, 与作为血肉填补了超时间空白的世俗时间、传记时间和田园诗时间, 特征都具体可见, 浓缩凝聚在小说之中。它们相互间又紧密交织, 汇合成整个楚武王时代的整体标志。时代于是变成了具体可见的东西, 变成了清晰的情节。

选择世俗时间、传记时间、田园诗时间来填补传奇时间的空白, 是刘保昌的精心创造。刘保昌在写作《楚武王》的时候有意地保留了这些时间空白。并不是他无法做到以文献为基础尽述历史, 而是避开了现实主义完全还原的写法。刘保昌在整体发展脉络上谨准史实, 在日常碎屑细节上“博考文献, 言必有据”, 但是他也没有放弃“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 铺成一篇”的个人发挥。这种选择的原因, 就是刘保昌想要特意保留的一种浪漫主义气质。

刘保昌作品里的浪漫主义趣味, 体现在很多个方面, 这让《楚武王》这篇小说与它的所描绘的背景一样, 具有了某种雄奇奔放、绚丽无羁的风格。

首先, 这种浪漫主义趣味体现在高傲的作品人物上。小说中所描写的主角楚武王熊通, 他一出场, 即展现了“一人敌”的力量, 救下来了美少姑卢妫, 这之后的营救斗伯比, 制服武云纵, 北伐东征, 这一系列的事件, 都在这个人物身上充分体现了“勇”与“智”的统一。主角熊通就是一个血管里流着贵族血液的且具有诗人气质的军人, 对世界富有天真浪漫情怀, 有着广阔胸襟与过人才智, 他的“我自尊耳”的个人追求有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因此, 熊通的刻画使得《楚武王》作品充满着对人类自身力量和自我尊严的赞颂与护卫。不仅在于主角熊通, 《楚武王》中特意刻画的一些悲剧人物, 比如因战败而自刎于世的公子暇, 刘保昌刻意描绘了他的自裁用以提升他的精神, 让他在某种困境中显示出来了一种人性的完美意向。“莫敖手持宝刀, 横在颈项之间, 然后一抹, 那颗骄傲的头颅飞扬起来, 血花迸溅, 直跃三尺, 喷射到营帐篷顶”[7], 将公子暇的英雄主义精神状况外化成为了某种视觉形象的表达。英雄是浪漫的, 这种浪漫是辉照平凡现实的一抹亮色, 体现了不完美的人类对完美的心理渴望。

其次, 这种浪漫主义趣味体现在雄大的场景描绘上。《楚武王》中的场景具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大场面, “山风习习, 刁斗声声”[8], “火光映天, 星斗失色, 杀声动地, 水流不前”[9], 从扯开全篇序幕的楚庸之战、温峡之中惊心动魄的暗杀行刺, 卢邓联军大败公子暇的血腥屠杀, 到最后楚随激战中的武王之死, 所有对于场景的刻画都有着人数众多的特点, 并且在无数人物描绘中必然有一个唯一中心人物的存在。所有的其他人物都是环绕在中心人物周围, 这样的描绘使得整个场面产生了触目惊心的视觉效果, 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冲击力, 熊通在温峡遇伏, 剑影错综, 莫不环绕熊通的雄武。两侧山势陡峭, 水势浩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为了刺杀一人不惜浮尸百里, 这样的铺垫渲染, 将整个场面变得惊天动地, 险峻万分。《楚武王》中的另一个特点, 就是追求画面的纯净感。这种纯净感体现在场面的整齐一致, 不容杂质, 高度统一。对于数量众多而绝对统一的场景, 刘保昌表现了他的偏爱, 无论是“鼓声若雷, 鱼鳞成阵”[10]的车军之战, “蚁附蚋聚, 前后相踵”的攻城之战[11], 还是“血溅如雨, 摧枯拉朽”[12]的步军之战, 全部都体现了一种鳞次栉比的审美倾向, 车马奔走匪匪翼翼, 兵戈箭蝗井然有序, 士卒行列训练有素, 旌旗蔽日, 声势浩大。《楚武王》中描绘的战争是一种纯粹春秋时代的行伍配合, 互相策应, 由中心人物带领, 具有一种冷兵器时期特有的整齐与统一。对这种场面的描绘让这些对于时间转化的历史景象的描述, 这些离奇而短暂的蒙太奇的瞬间, 都变得具有了一种崇高感, 浪漫主义意义被外化为一组组宏大的场景。

再次, 这种浪漫主义趣味还体现在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上。《楚武王》不同于同时代的众多历史小说, 着力于对历史人物的揶揄嘲弄, 刘保昌的历史小说中戏拟的成分非常弱, 基本上没有。首先注重的是情绪感觉的书写, 表现了一种生存体验。这样的书写多了一份感伤情绪, 而少了一分油滑腔调。在一些市面流行的颠覆小说创作中, 作家缺乏拥抱生活的热望, 更多地是反讽和揶揄, 情节是破碎的, 缺少宏大的历史感和对历史抗争的意识。而带着浪漫主义趣味写作的刘保昌, 在描绘楚国人的独特的待世情感上, 用了一种格外张扬的笔法。每晚都送一碗豆腐给路边“鬼”的琴伯, 二十年前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汉子, 他为父报仇, 本该入狱处死, 但是被熊通救下, 十多年来琴伯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熊通的死士, 不仅用自己的命回报恩主, 还把自己的儿子也奉上。在描绘这一段情节的时候, 刘保昌的审美情感是冷静而低沉的, “有仇报仇, 有恩报恩, 岂非就是男人为人一世的原则, 岂非就是人活一生的意义?”[13]最后半个肩膀被利斧劈开, 仆倒尘埃, 琴伯之死写得气壮山河。这种浪漫主义的旋律, 这个三千年前的辉煌乐章, 却奏响在情感如此贫瘠匮乏的21世纪。《楚武王》中的情感是辉煌的, 是至死不休的, 有一种舍生取义的短暂与悲哀感, 同时也有一种可以照耀历史篇章的蓬勃感。这种张扬的情感描绘犹如一道闪电, 短暂而不朽, 这是与雄蛮的楚地浪漫主义气质分不开的。

最后, 这种浪漫主义趣味又体现在了刘保昌的乌托邦情结上。《楚武王》是一部歌颂受难的传记, 他的中心思想是执着于“我自尊耳”的绝对完美追求, 以牺牲自我的姿态, 不遁地追寻、向往、设计。刘保昌的浪漫主义思想融入进小说里, 形成了一种对于诗性美的渴望。这种诗性艺术, 在刘保昌的《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 被描述为荆楚气质, 而与荆楚文化哲学的“纵情大化”、“物我合一”的艺术思维相接近[14]。《楚武王》中的人物, 一定要人与绝对的较量, 他不甘一切, 要试图改变, 要向上延伸。因此在故事的最后, 熊通已经成为了一个英雄主义的图腾, 代表了一种刘保昌式的个人追求。他是在表达生存体验感受, 而不是在进行历史的重铸。他是在把自我的痛苦之源以及不断寻求的救赎超越放进历史, 而不是在进行历史的复读。

刘保昌用浪漫主义的笔法填补的超时间空白, 具有一种非理性的、偶然性的特点。但是正如赫尔德所认为的那样, “人类创建自身的民族历史时, 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谋划, 并非理性的推动, 而是靠诗人原本固有的想象、激情和敏感性。”[15]每一个人类时代都是它的前一时代的结果和它的后一时代的必要准备。楚地的浪漫主义气质是源远流长的, 刘保昌记录历史的方式保留了这种浪漫因素, 也就保留了历史的复杂性、偶然性、个体性、内在性、神秘性、精神性和情感性因素, 并且给了它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不是单纯以抽象的名义加以肤浅地蔑视。带着这样的一种浪漫主义想象的历史小说, 洋溢着一种诗性的光辉和无限的审美意境。

正如刘保昌自己在《后记》中所说的那样, 《楚武王》中, 带着作家自己的自叙成分, 在这篇《后记》里, 刘保昌一连用了五个名词来定义这样一本书, “这是一本饱含爱恋、青春、理想、奋斗和正义的书”[16]。所以这一本书, 从立意构思、史料选择和分布到语言文字的锤炼, 尤其是对于超时间空白的填补, 都体现了刘保昌的浪漫主义情趣, 因而这样一本历史小说本身的魅力, 远远大过了楚武王熊通跌宕生平的记载。

荆楚文化中的雄奇、张扬、诡魅的地域色彩, 使得其与儒墨的正统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多年以来一直退居于非主流的地位。浪漫主义色彩显著的“无用”、“逍遥”等等文化品格, 决定了它不可能充当主流话语的历史命运。刘保昌着眼于被边缘化的荆楚文化, 退守于这一主流之外的小天地里, 正是与他个人的浪漫主义情趣分不开的。所以《楚武王》在进行历史叙述时, 就自然而然地将自我的真实之思融入其中, 充满了对心灵世界的深层次体贴, 而不仅仅是历史的还原。刘保昌借古事的躯壳, 来激发现代人的憎恨与情爱, 将古代与现代错综交融, 形成了一个充满了夸张、怪诞、反常的楚国世界, 浪漫主义的精神延绵至今, 从开篇一直延续到了最后一页, 一直延续到了刘保昌的一首小诗“山重水复当年事, 丹青难写是精神”[17]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 楚武王不只是死了近三千年的古人, 不只是历史当中那个“我自尊耳”的春秋霸王, 而是我们中间的一个, 昨天才刚刚告别人间。

注释

1[1][2][3]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 《巴赫金文集·小说理论》, 白春仁译,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第425、425、426页。

2[4][5][6][7][8][9][10][11][12][13][16][17]刘保昌:《楚武王》, 武汉:崇文书局, 2012.11页8, 210, 175, 279, 6, 16, 218, 17, 160, 25, 310, 310。

3[14]刘保昌:《荆楚文化哲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9页393。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要有整体设计观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整体设计

新课程理念进入高中教学已经有十年的时间, 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由感性趋向理性,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也不断趋向深入, 一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理念在细细咀嚼之后也有了新的味道, “整体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整体设计是相对于教学设计而言的, 也是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设计而言的。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学设计是与教材的编排相呼应的, 而教材的编排往往也是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分类下以时代变迁为主线的。新课程改革之后, 高中历史教材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类, 每册教材都按专题来编排章节, 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要随着这种教材编排思想的转变而转变, 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来的教学设计重新换个位置了事。这里所提的思想就包括“整体设计”的思想, 是指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前后时代的联系,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本文试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教学为例, 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观的实施策略。

一、前期调查, 整体设计的准备

教学设计涉及所教知识与所教对象两个方面。从所教知识的角度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与多个知识相关, 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予以体现;而从所教对象的角度来看, 学生的学习喜好、学习习惯, 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这也是整体设计观下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针对这一内容, 作者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个简单调查, 调查的内容是:同学们都知道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上的社会形式之一, 结合以前所学过的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结合你所了解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用推理的方法设想西方政治制度确立的脉络;结合对教材的自主学习, 分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同时简要说明你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除了这两个问题之外, 还对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讲授法、史料呈现法、自主学习法等。

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 对资本主义做出自己的评价, 尽管这些评价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通过这种调查, 教师知道了学生的所思所想, 从而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范畴, 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再加上对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的调查, 知道了学生更愿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于是从知识上、从教学方式上教师就有了较为全面的教学设计基础, 从而为整体设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中期实践, 整体设计的实施

教学设计主要是在教学实施之前做的计划, 但从现代教学的观点来看, 教学设计并不止步于教学实践, 事实上在作者看来, 教学实践是验证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 也是丰富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正是因为教学设计将教学实践包含在内,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即性思考、教学后的反思才会成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让教学设计更具有了期待中的整体性。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有这样三个教学片段值得一提。

一是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教学中, 作者在学生熟悉了教材上“光荣革命”“议会权力的确立”等知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组成一个团队, 分别将自己设计成英国首相、内阁成员, 并思考在组建责任制内阁的过程中自己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比如, 作为内阁成员必须与首相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同时又要对议会负责等;思考作为首相在提名内阁成员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想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时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等。

这样一个体验的环节重在完善整体设计思路下的历史角色, 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学会用已有的经验去感知历史, 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整体设计观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实际体现。

二是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学中, 作者组织学生模拟美国总统选举 (事先拟定好模拟选举的简易方案, 不要求面面俱到, 关键在于体现美国选举中的辩论与总统诞生的过程, 感受两党制的特点与不足) 。这一过程显然是很受高中学生欢迎的, 而且他们在一些班委选举中也是曾经有过体验的, 因此这一体验性活动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可以深化学生对美国宪法的认知, 深化对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高中历史整体设计的思路中, 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体验性, 强调学生通过将历史与个体经验认识结合起来并进行比较, 以生成相关认识。在本教学片段的设计中, 还可以辅助一些促进性的问题, 如你对美国两党制的认识, 你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认识, 你对当下中国法制建设的认识等。

三是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的教学中, 结合“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内容, 让学生比较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之间的异同, 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等。这是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历史认知, 而这种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之一。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历史的智慧往往就是在比较当中发现的, 高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这一点, 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一点。

三、后期反思, 整体设计的总结

整体设计重在整体理念的落实, 而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根据相关历史课程专家对教学整体设计思路的阐述, 结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对整体设计的一些感悟, 作者认为有这样三点是值得反思的。

第一, 教材所采用的模块设计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如何体现?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整体设计, 也就是说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整体性的体现之一就是理解模块思维, 将不同时代的、具有同种历史规律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设计。

第二, 比较现行历史教材可以发现, 教材虽然谈不上很厚, 但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的, 如果按照逐步堆砌的方法去实施教学, 那一定会出现课时偏紧的情形;而如果采用整体设计的思路, 让多个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大的组块, 则可以化解这一问题, 且不影响教学效果。

历史地理观 篇11

【关键词】历史学科 认知观 培养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54-01

一、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的具体含义

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因素。历史观,就是要把历史现象定位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的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现实观,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现实社会做出比较正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但这并不是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做简单的类比,而是要从历史问题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现实提供借鉴。未来观,就是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见:这是一种比历史观和现实观更高层次的素质要求,也是我们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这方面,马克思和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通过研究人类历史,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他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在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又科学地预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终将实现!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伟大胜利的前夕,针对广大人民和党内许多同志对和平抱有幻想的现实,发表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著名演讲。毛泽东通过回顾国民党蒋介石发动过十年内战,抗日战争中又发动过三次反共高潮以及蒋介石背信弃义的历史,英明地预见到未来内战还将爆发。

二、培养学生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的具体做法

(一)经常挑选报刊、杂志上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历史论文、与历史有关的时事评论辅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历史观与现实观联系的素质。如时事政治经常出现的巴以关系问题。我就给学生介绍原居住在中东的犹太人怎样被罗马帝国驱散,二战中如何遭到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屠杀,二战后如何建立起以色列国,从此,巴以冲突不断等情况,让学生了解巴以双方的历史和现状。讲明我们应该承认现实,但也不能抹煞历史的道理,让学生明了我国政府为什么采取反对西方大国干涉,坚持让巴以双方通过谈判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的立场。这里边既尊重历史又承认现实的原则,就是如何把历史观与现实观结合的原则,也是提高学生历史观、现实观素质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二)讲课时,对教材中一些在史学界仍有争论的问题,尽量把争论各家的观点介绍给学生。现代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用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去反思、审视历史,这本身就是现实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只是因结合的方法和角度不同,形成的观点和得出的结论也就出现差异。如对孔子的评价问题,有的说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代表,反对春秋时的社会剧烈变革,想恢复“周礼”,是反动的。反对者则说,孔子承认历史的发展变化,因为他主张不能轻率地抛弃已往时代的文化,而应有选择地吸收其有益的成分,有一定的进步性。这些观点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有的专家是站在阶级分析的角度,有的则站在思想分析的角度。角度不同,审视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另外,孔子思想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日益被重视的现实,使一些专家对旧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也是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介绍,使学生能从中学到一些专家们是如何把历史观与现实观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提高这方面的素质,同时也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分析问题的素质。

(三)针对教材中能与现实有规律性联系的知识,精心设计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试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观素质。我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二战后三十多年,世界上大约发生了150次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直接发生的战争却没有一次,原因何在?将来能否会发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师生经过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原因其一,二战前,社会主义苏联势单力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仍是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反对社会主义阵营,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相对缓和。其二,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至今也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与之抗衡。其三,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绝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分割世界领土的可能性。其四,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交换的国际化空前发展,出现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的局面。其五,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念,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日益困难,靠侵略战争进行掠夺来发展经济不仅行不通,反而会给本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和破坏。其六,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为了争取中间势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上也发生了新变化,磋商取代了讨诸武力。预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居主导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这个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尚在其次,主要是设计这样的讨论题,能引发出学生的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的激情,又经过认真讨论,训练出了这方面的素质!

(四)敢于引导学生向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进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正是人们积极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历史研究的主要社会功能,就在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借鉴,做到“古为今用”。从历史的角度对一些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是最能培养学生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的方法。如反恐、中东问题、乌克兰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禁毒问题、改革开放问题、引进外资和技术问题等,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分析、讨论。

历史地理观 篇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形成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1978 年12 月13 日, 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后,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 重新走上了实事求是的正确道路, 同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十一届六中全会我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此决议对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正是由于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转变, 邓小平才能够重新思考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应该怎样对待资本主义。

二、我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其形成提供了现实参照

1956年, 虽然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是当时我党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实践经验, 而且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建设初期, 我们党曾号召全国上下学习苏联经验, 在苏共二十大“揭了盖子”后, 党开始重新认识和定位斯大林模式, 认识到苏联模式并不是万能模式, 提出以苏为鉴, 开始摸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建设之路。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我们党由于对经济建设规律和中国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加上对资本主义的根深蒂固的认识, 以及急于求成, 从而导致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实践也再次证明, 党对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论成果, 但是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

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等国家由理论走向了实践。两国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 都曾有过科学的认识和做法;在认识与对待资本主义时也都曾陷入一些误区。像苏联、东欧等这些国家, 他们没有从根本上得出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从而在20世纪90年代, 导致国家解体。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 也使国内外的很多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能走多远。正是因为有了我国和苏联处理社资关系时的历史参考, 邓小平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以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其中也包含着怎样重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

三、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为其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邓小平同毛泽东一样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其最高理想也是要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所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即怎样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求社会主义成长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倡解放思想, 主要是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以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总结, 打破了以往错误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要巩固要发展, 也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1980年5月,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也强调,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不错的词儿, 要体现它的本质, 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 这样才能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所以我党必须探索我们自己的经验, 讲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深刻而全面地总结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内涵。

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正确阐述, 使人们对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了正确的认识

1981 年6 月, 由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后, 首次明确指出我国的国情,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 年, 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首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做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 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更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1992的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更是直接地解决了当时人们对社资关系的种种困惑。

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 既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现实条件, 又可以称作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只有对社会主义正确定位和把握的基础上, 才能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只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才能够搞清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其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

新中国自成立以后, 西方帝国主义作出了很多敌视中国的举动, 展开对中国经济的封锁, 从而使中国对西方国家开放的机会逐渐丧失。同时, 中国在对外政策上也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开放的重点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 过分强调对立、斗争资本主义国家, 而忽略了借鉴他们、学习及协作他们。中苏关系决裂以后, 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脚步实际上也停止了。实践经验证明, 何时能科学正确的姿态对待资本主义, 何时能搞好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只要不能正确对待资本主义, 闭关自守,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受到阻碍, 遭遇挫折。

邓小平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来搞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与实现的。20 世纪70 年代后, 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时代主题不再是战争和革命而是向和平与发展转变, 世界范围内展示出前人未曾预料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共存的政治局面。在那种历史现实下, 和平力量中也涌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并同社会主义国家和睦共处。同时,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正在逐渐崛起, 正如邓小平强调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会日益突出, 这种形势即便是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认真对待。1985年6月, 邓小平提出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 他认真分析世界形势, 提出著名的世界主题论, 认为当今世界真正的两大问题, 一是和平问题, 一是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说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 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逐步改善, 我国才得以见识和接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冷战结束后,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得到缓解, 国际环境和我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要求, 不允许邓小平过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 更多是强调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 用拿来主义精神对待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来搞社会主义。因此, 可以说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有力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 (3)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1) .

[3]贺朝霞.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 (12) .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0) .

上一篇: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下一篇:铁路站段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