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发展(共12篇)
理学发展 篇1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萨蒂奇在196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中对超个人心理学概念做了最早的定义:他说:“超个人 (或第四势力) 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正在形成的一种势力的名称, 一群心理学家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对人类的终极能力和潜能问题感兴趣, 但这种问题无论在‘第一势力’即实证主义或行为主义、‘第二势力’即经典精神分析那里, 还是在‘第三势力’即人本主义心理学, 都没有得到系统的考察。正在形成中的‘第四势力’, 即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如下主题的科学研究和负责任的实践活动:成长、个体和种系的元需要、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体验、存在价值、入迷、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极其快乐的境界、神奇、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神、一体性、宇宙意识、个体与种系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的人际知遇、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最大限度的感性觉知、反应和表达, 以及一些有关的观念、体验和行为。”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 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 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 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 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 故在西方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四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公认领袖和主要代表, 其主要观点是:
(一) 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 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
(二) 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 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
(三) 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 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四) 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 强调实施心理治疗、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社会改造。
在这种形势下, 以人为本、注重研究和开发人的潜能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产生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主流心理学科学主义传统的一次重大变革, 又是促进心理学回归于人性科学的一种理论思潮”。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为超个人心理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哲学基础方法论和研究对象的确定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超个人心理学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在宏观的理论思想方面, 超个人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在哲学基础方法论、对人的本性的看法等方面, 二者都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方面继承了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传统, 反对禁欲主义, 主张以人为本, 强调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使人得到充分发展。同时,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存在, 人的存在价值, 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 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
(二)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是超个人心理学超个人发展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自我实现心理学所倡导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会带来幸福感。越是高层次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越深刻。
当低层次的需要都得到适当满足以后, 人就会进入人生的至高境界———自我实现的美妙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又叫做“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有19个普遍特征, 其中包括暂时性的时间和空间定性失调, 强烈的奇妙和敬畏的感觉, 极度的幸福, 以及在宏伟的宇宙面前抛开畏惧和防备。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理论较系统地论述了个人成就的体验, 是超个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源泉。超个人心理学家继承并发展了马斯洛的观点, 认为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实现的, 在每一个发展阶段, 个体对自我的概念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同时, 个体还能借助高峰体验预见在这个阶段之后的未来发展。
(三)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论是超个人心理学性格特征主题的重要心理学来源
根据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对人格的多年研究, 我们认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15个方面的特征, 应该可以看成健康人格的积极人格特质。它们是:对现实的更有效的洞察力, 对于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行为的自然流露, 以问题为中心, 超然独立的特性, 对于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欣赏的时时常新, 较多的高峰体验, 深沉的社会情感, 精粹的私人关系, 民主的性格结构, 区分手段与目的, 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创造力,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
(四)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及方法论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布根塔尔等人提出了人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受辅者中心治疗法和教育改革论;为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 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形洲, 的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 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 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 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也为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创新奠定基础。综上所述, 我们在论述超个人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概论的基础上, 阐述了超个人心理学的的重要理论来源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展望
超个人心理学从建立之初, 就力图整合心理学的各派力量, 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对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全面讨论。它甚至也提出建立科学的超个人心理学的设想, 这种设想的内涵就是要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强烈的整合观, 具有深刻包容性, 也代表超个人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追求和理想。超个人心理学不但以其整合性的研究取向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从而成为心理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自我乃至跨越自我的新途径。面对现代社会伴随科技发展, 超个人心理学致力于提升人类的心理层次, 跨越自我, 走向“真我”, 以塑造适应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更健康、更自然, 也更完美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崛起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9期。
[2]Sutich, A.J.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History and definition[A].In Boorstein, S. (Ed.) .T 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C].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 ress, A lbany, 1968.
[3]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4]郭永玉:《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 《心理学探新》, 2002年。
[5]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
[6]叶浩生:《心理学通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理学发展 篇2
经验物理时期(17世纪以前)这一时期内我国和古希腊形成两个东西交相辉映的文化中心。经验科学已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化出来,这时的主要方法是直觉观察与哲学的猜测性思辨。与生产活动及人们自身直接感觉有关的天文、力、热、声、光(几何光学)等知识首先得到较多发展。除希腊的静力学外,中国在以上几方面在当时都处于领先地位。
东汉张衡(公元78至139年)所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也就是地震仪.三国时魏人制造的指南车。《墨经》中记载了一些粗浅的力学知识。
在这个时期,物理学尚处在萌芽阶段。物理学真正发展起来的时候是由伽利略(1564—1642)和牛顿(1642—1727)等人于17世纪创立的经典物理学,也就是经典物理学时期。
经典物理学经过18世纪在各个基础部门的拓展到19世纪得到了全面、系统和迅速的发展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到19世纪末,已建成了一个包括力、热、声、光、电诸学科在内的、宏伟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它的三大支柱——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已臻于成熟和完善,不仅在理论的表述和结构上已十分严谨和完美,而且它们所蕴涵的十分明晰和深刻的物理学基本观念,对人类的科学认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生活的进步,才使物理学有了大幅度发展。可以说19世纪是经典物理学的光辉岁月。物理学的辉煌成就,使得不少物理学家沉溺于欢快陶醉之中。甚至在1900年新春之际,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讲演中讲道:“19世纪已将物理学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的任务就是修饰、完美这座大厦了。”同时他也提到物理学的天空也飘浮着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第一朵“乌云”,叫“以太”学说,第二朵“乌云”叫“紫外线灾难”。
可是,让开尔文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两朵小乌云,引来了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暴风骤雨。现代物理学的诞生。在1900年,也就是开尔文发表演说不到一年的时间,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紧接着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力学,也就是量子论。量子论的建立,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
对21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思考 篇3
这是一篇关于21世纪物理学发展的短文,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一份对本世纪未来的美好展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个年仅16岁的高二学生甘愿忍受寂寞,苦心孤诣地去关注物理世界的大话题,相信广大读者涌起的惊讶会与编者相似。短短的2个月间,我们接连收到了李山同学的数篇来稿,其中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猜想,令人一目。发现新人,扶持新锐,是《知识窗》的办刊宗旨。本着这一愿望,我们特发此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探讨。
(一)回顾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20世纪物理学领域发生了什么——
20世纪中前期,物理学的发展都是同人类一位无与伦比的天才息息相关的,正是他,颠覆了人类旧有的物理学观念,也正是他,开创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19世纪中期,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统计学的建立,特别是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力学上的发现,使得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由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古典物理学也由此达到顶峰。这些辉煌的成就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都认为,在物理学领域里,原则性的理论体系已经建成,留给后人的,只不过是细节方面的补充和发展。
然而到19世纪末期,形势就发生了惊人的大逆转——历史的进程恰恰相反,一连串用古典物理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接踵而来:以太漂移实验,元素放射性,电子运动,黑体辐射等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不少物理学家都试图在旧的古典物理学框架内部,用进行修补的办法来解决矛盾,但他们的努力却一一遭到失败。
终于在20世纪初期,物理学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革命——相对论革命。爱因斯坦以天才的语言彻底推翻了历史悠久的物理学概念,提出了狭义广义相对论,从而成功地解决了物理学矛盾。在相对论革命中,质能方程E=MC的提出更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核能,所以相对论革命也是一次伟大的能源革命;爱因斯坦又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时间、空间、运动和物质等基本概念的认识,因而相对论革命又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思想革命。
经过相对论革命后,物理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顶峰,相对论革命的辉煌成就,又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领域里原则性的理论已彻底建成,留给后人的,只不过是细节方面的补充和发展。
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期,形势发生了惊人的大逆转,历史又呈现了极度惊人的相似,接踵而来的又是一系列让相对论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当今的物理学三大悬案:统一力学之谜、基本粒子之谜、宇宙形成及暗反物质之谜。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不少物理学家都试图在相对论物理体系内,用进行修补的办法来解决矛盾,但迄今为止,他们的行动都失败了!
统一力学之谜
力学是物理学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分支。17世纪,现代物理学的鼻祖牛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并建立起了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主体的经典力学体系,但其力学理论只适合解决宏观低速运动。进入20世纪,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代物理学家,则跳出牛顿力学的框架,建立起了解决宏观高速运动(主要是电磁力)的量子力学体系。这样在当今物理学力学领域就耸立了两座大厦:一座是牛顿经典力学,一座是爱因斯坦量子力学。
爱因斯坦在晚年曾试图把万有引力同电磁力统一起来,尽管他的努力未获成功,但他的思想却在物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逝世后,世界上再没有出现革命性的理论物理学家,而统一力学也渐渐淡出物理的主流研究。
基本粒子之谜
与力学受冷落相反,基本粒子是当今物理学研究最最热门的课题。
基本粒子,原意是指内部结构不可再分的物质基本单元。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的道尔顿和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就建立了原子——分子论: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微粒。但到19世纪末,经过汤姆生、卢瑟福、玻尔、查德威克等人的共同努力,又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并且知道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这时人们就把电子、质子和中子称为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简称基本粒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又源源不断地从宇宙射线和原子核实验中发现了大量的新基本粒子,例如正电子、超子、介子、反粒子等等,这些新基本粒子现已经发现了几百种之多,而且预计还有尚未发现的。
迄今为止,尚未有一种理论能解释这一奇怪现象,也没有一种理论能够统一这几百种粒子,包括当今最流行的夸克模型在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不少从事基本粒子研究的物理学家荣获诺贝尔奖,其中就有美籍华裔巨擘丁肇中和朱棣文。
宇宙形成及暗反物质之谜
迄今为止,大家普遍认为宇宙是由大爆炸形成的,但具体说法国际上还存在相当大的争议。“暗物质”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天文学家提出的。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暗物质说”也是有概念而无实体,也就是说,直到现在还没有谁能最终证明所谓“暗物质”的存在。
天文学家却对“暗物质”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声称通过观察,宇宙中90%以上是“暗物质”。有的天文学家还认为,就算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指地球、恒星、行星等可见物质)都移去也不会影响整个宇宙的命运,因为真正主宰宇宙命运的上帝是“暗物质”。因而可以说“暗物质”的发现和研究对整个物理学是个巨大的挑战,一旦把它找到,整个物理学就得改写。
在物理学界又有一种“反物质”的说法,物理学家大都认为:宇宙在大爆炸之初,产生了正物质和反物质,我们居住的是正物质宇宙,而事实上还有一个反物质宇宙!反物质宇宙在哪里?什么样?有外星人吗?跟UFO又有什么关系?
以上的三个谜难道只有“天”才知道吗?
(二)预测
假如让一个性急的人下一个预测,那他也许会说,在2005年我们就能见证物理学的又一场革命;假如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却可以下一个肯定的结论:21世纪必然要发生物理学革命!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认识总是由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相对完善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肯定又会再积聚一些问题,当积聚达到一定程度时肯定就会发生革命——各个领域都一样,物理学领域尤为明显。
要掀起物理学革命肯定需要一位天才人物来领导,他是谁?他又怎样去解决当今的物理学三大悬案?我们不妨先作一些大胆的猜测:
首先,他肯定会非常年轻,甚至年轻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程度,这跟相对论革命会有着相似之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年仅26岁!
第二,他极有可能是一个“门外汉”,一个极度聪明的“门外汉”,就像相对论革命一样,真正起来领导一次成功革命的,不是哪个国家大名鼎鼎的科学教授,相反仅是一个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默默工作、默默奋斗的小公务员(1902-1909年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当了7年审查员)!
注意!以上两个结论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人类科学的进步就是一个不断否定旧理论和提出新观点的过程,而他的年轻就注定他会有一个开放、喜欢探究和充满活力的头脑,“门外汉”的身份则为他敢于向权威挑战提供了可能!
环境伦理学发展理路探析 篇4
一、生物中心主义
生物中心主义的主要特点是把人所具有的感受,权利赋予到动物身上。通过论证动物具有感觉和权利来论证动物与人一样应当享有平等对待和保护的权利。
首先,辛格的“动物解放论”和雷根的“动物权利论”都是主张人应该将道德关怀的资格扩大到动物身上,因为动物具有感觉和天赋价值,因此应该具有平等对待和享有权利的资格。辛格依据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是指:“当一个人能够感受到痛苦和快乐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有利益,而他的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就意味着幸福,所以功利原理把追求最大幸福作为所追求的目标时,实际上也就是在求得最大的利益满足。”[1],辛格认为,动物由于具有感觉,因此有感受痛苦和快乐的能力,而快乐就是最大的善,痛苦就是最大的恶。凡带来快乐的就是道德的,凡带来痛苦的就是不道德的。而动物作为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到苦乐,因此就能够获得利益。动物具有感觉是其享有权利的根本原因。他认为人类的解放是逐步进行的,他从当代妇女和黑人以及同性恋者这类少数群体的权利的解放运动中看到了希望。他认为人类道德进化最终应当实现对拥有利益的非人类存在物的关怀。同时根据平等主义原则,他指出由于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感觉能力,因此都有获得道德关怀和道德主体的资格,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辛格的这两个原则实际上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雷根看到了功利主义和平等原则对论证动物的道德地位是不充分的。他不同意以感觉作为动物具有道德地位的依据和标准,而是在西方自由主义和目的论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动物权利”这一基本概念。在他看来只有“动物的权利”被认可和尊重了,道德扩展的任务就能够完成。他依据康德的道义论指出由于人是生活的主体,人的价值是由自身确立的,人自身就是目的,人的价值意味着他们享有不能以否定这种价值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道德权利。由此雷根指出,具有这种固有价值的并不仅限于人类,动物由于是生活的主体,也同样具有道德权利。这样,他就树立起了动物权利论的旗帜。
生物中心主义隶属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个体主义派别。其关心的范围仅限于动物个体,忽视了对生态共同体和物种的关心,这种理论在具体的保护环境运动的实践中缺乏可行性。首先,辛格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功利主义和平等原则的基础上。把道德关怀扩展到动物个体,雷根则更为具体到一年以上心智正常的哺乳动物,这一方面与当时的现实状况,即动物活体实验和虐待小动物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西方注重个体利益传统的延续。
二、生物平等主义
生物平等主义的主要特点是从“生命“这一最具有神圣特征的价值出发,将道德扩展到所有具有生命的生物身上。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贝特·史怀泽的生命平等论和泰勒的“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史怀泽从生命存在的意义角度,泰勒从生命以自身为目的、自然存在物具有内在价值的角度,扩大了人们道德指向的对象,将道德关心拓展到整个自然界。
首先,史怀泽的生命平等论从“生命意志”这一人人敬畏的价值出发,指出生命是一种内在价值,生命自身就是善的。“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生命原理。”[2]既然自然生物都具有生命,人类就不能随便残害生命,这体现出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可见这里已经不再诉诸一种外在制度的约束,而是寻求内心道德情感的提升,即个体德性的培养,与从人类利己主义观点出发的理论相比具有进步意义。
史怀泽虽然提出了生命平等论但并没有详细地论证,这一工作是由泰勒完成的。泰勒的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生命实体的利益,第二是生命实体具有内在价值。首先,他认为人与自然存在物都是生命体,生命以自身为目的,每一个存在物都是自己生命的目的中心,人没有资格让其他生物的生命让位于自身的利益和要求。第二,只要是地球上的生命体就应当被承认具有价值。这一方面以前一方面为前提。在生命体的发展过程中,生命体以自身为目的,实现最高价值即“善”。正是由于生命体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就有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伤害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一义务的实现有赖于人类的理性,即人类对生命体的认识和感知。而由于人具有自律精神,这一转化是能够实现的。这样,泰勒就由人类中心论跨越到生命平等论,使其理论与人类利己主义区别开来。
生物平等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物中心主义视野上的狭隘,把理论视角扩大到整个地球上的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其理论支撑点:生命的目的中心,内在价值范畴是针对个体生命的,因此其理论指向仍然是个体主义的。同时对生命的过分推崇不符合自然界生存进化规律,因为有时保全生命反而破坏了生命目的的实现和价值追求。同时将人的道德关怀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生命内在价值的体认上,而与人本身的情感爱好无关,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样其理论上的不足就被另一派别———生态整体主义所克服并完善。
三、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生态学为理论出发点来改造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因此其带有生态学的深刻烙印。与个体主义环境伦理学不同,他不在拘泥于对传统伦理学的道德扩展,或者说他要根本背离传统伦理学的理论框架,而力图创建一套新的生态伦理学。因此很难把它归入到传统伦理学体系之内。在西方生态伦理思潮中坚持这种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和价值导向的代表人物有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和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等。
首先,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一反西方个人主义的传统从整体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共同体。这里山川、河流、植物等无机物都被包括到共同体之中,这里的人已经不是凌架于共同体之上的主宰者而是融于其中的一员,这样人就没有权利随便处置共同体中的任何成员,人应当维护共同体的和谐与稳定。他认为人对共同体本身负有道德义务。这种义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保护生物共同体在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支撑这种复杂性的生物多样性。第二,生物共同体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人不应过多干预。他指出确立生态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和伦理原则是:“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3]利奥波德还认为共同体的利益大于其中组成成员个体的利益,为了共同体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体利益。正是由于利奥波德对个体利益的忽视和抹杀,他被称为“环境法西斯主义”。克利考特主要从两方面对利奥波德进行了辩护。第一,他从情感主义角度对大地伦理遭遇“自然主义谬误”的批评进行了辩护,他指出情感是道德的源泉,利奥波德正是诉诸于情感才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土地和生活于其上的动物和植物的范围。通过情感就可以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二,通过生态学相关知识为大地伦理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提拱支持。指出共同体中的每一个自然实体与整体之间都具有一种关系,他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性存在。每一个部分都要依赖于这个整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
其次,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从自然价值论契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强调自然价值是内在的,客观的。第二,强调人的参与性,即人要体验自然价值,分享自然价值,领悟自然价值。首先,罗尔斯顿依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指出自然的价值是生态系统本身赋予的,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价值就已经存在了,人类正是在自然这个价值源泉中才创造出价值。因此自然界具有崇高的道德意义。他还具体指出了大自然所创造出来的十四种价值,通过对这十四种价值的分析,他彻底颠覆了人本主义价值观,确立了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其次,他在自然价值的产生上表现出一种客观论立场。他反对从人的利益角度出发来评价自然的价值,认为自然的价值是一种与人无涉的、客观的、由自然物自身的属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性结构生成的。人对价值的感受是只能通过体验或评价来获得的。而且这种体验或评价也不能独立存在,他必须附着在自然价值之上。这样,人对自然的评价和体验只是一种标识自然价值的方式,没有人的体验活动,自然价值只是一种潜在的价值,通过人的评价和体验,价值才显现出来。“价值评价过程如同燃烧过程一样,是以自然本身的性能为基础的,而且要与客体的价值潜能保持一致。”[4]这样,罗尔斯顿就通过对自然价值客观性的论证推导出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
最后,奈斯的深层生态学。顾名思义,指的是对生态危机的实质进行深层的追问和反思。其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在纯粹的道德领域中寻求答案,而应该从人所生活的现实基础上即人所生活的自然世界、文化世界中认识人的存在问题。深层生态学提出了最高准则“自我实现”和“生物圈平等主义”以及八条基本纲领。其中最高准则是深层结构,基本纲领是表层结构。
首先,自我实现准则里的“自我”不是狭隘的“自我”,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我。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逐渐扩展自我认同的对象范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缩小自我与其他存在物的疏离感,把其他存在物的利益看成是自我的利益的过程。
其次,生物圈平等主义是指“在深层生态学看来,生物圈中的所有存在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其他存在物拥有这种权利的根据,是由于它们和我们具有同一性,它们是我们认同的对象;既然我们认为我们拥有内在价值,那么,作为我们认同对象的其他存在物也拥有内在价值。”[5]同时深层生态学还主张从实践层面来实现对价值观的根本变革。
生态中心主义隶属环境伦理学中的整体主义派别。其在理论进路上吸取了以上两种派别的不足,借助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另辟蹊径创建了生态伦理学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的情感的扩展和移植,架起一座事实与价值的桥梁,将生态学事实直接等同于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取向,从而完成从“是”到“应该”的转化。这一理论架构同样在实践上遭遇困境。首先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开启了整体主义的转向。他在理论诉求上把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看作高于共同体成员的个体利益。这一转向由于与传统个体主义相悖并且在实践中无法实行被称为“环境法西斯主义”。其次,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为了摆脱主观主义的纠缠,刻意强调自然价值的客观性,认为主体人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通过评价和体验活动感受价值,甚至把人的评价和体验活动看成是标识自然价值的方式,导致主体人的缺失,因为没有人就没有伦理学,伦理学归根到底是由人来完成的。最后深层生态学提出了最高准则和八条纲领,并向实践提出了要求,但由于这种理论是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没有也不可能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其在实践中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应现实的要求应运而生,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类型。这两种形态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仅表现出独特性,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互补。首先个体主义对自然界生命个体的理解往往是把人际领域的原理和规范移植与扩展到动物个体身上,强调他们的生命是自身目的的结果,从而抹杀和混淆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由于其激进的立场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实行。而整体主义借助当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力图把伦理学改造建基于生态学之上。把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看作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作为道德代理人只具有看管和保护道德顾客的权利。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学更注重挖掘人内心的道德情感,重视对人贪欲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重要的。但仅仅从道德上要求人类对地球的生命作出让步,而在实践上人类是否会因为其它物种的存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整体主义生态伦理学同样表现得十分尴尬。尽管环境伦理学在其发展中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各种指责,但其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上所作出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放在人所生活的社会中才能得到妥善处理,深层生态学看到了这一点,但由于其观点和立场是建立在发达国家之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困难估计不够,因此在实践中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批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既要抵制发达国家借于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同时又要积极吸取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相关理论来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生态伦理学,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从表面上看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而凸显出来的,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它同时又是西方道德危机的反映。环境伦理学试图通过规范主体人的行为来规定人对自然的道德关系。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其所建立的一整套体系必然有别于传统伦理学。现代环境伦理学更多地与系统论, 有机论, 生态论联合起来作为其理论基础, 因此其发展是沿着一条反传统的思维路向, 但同时又是在借用传统的框架和运作模式。因此其发展从一开始就遭遇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的困扰。尽管其在理论与实践上处于尴尬地位, 但它的进步意义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是不容忽视和不可阻止的。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有机论,生态论,道德进化
参考文献
[1]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2.
[2][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 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6:9.
[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候文蕙, 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13.
[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286.
物理学大师及物理学发展课的感想 篇5
写在前面:老师,我觉得很能源不应该被利用,一经泄露,对人类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所以我不建议使用核能源,这样也就不会产生废料了。
为什么选这门课?
我个人对物理比较感兴趣,本来是想在大学修一个物理二学位,但是没有,所以只好选了数学。我之所以喜欢物理想要多学一些,是因为我觉得物理是一门实用的科学,蒸汽机带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法拉第的发电机引导人们进入电气社会,现在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也需要有光学电磁学的强大支撑。我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的。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战略转型阶段,从单纯的中国制造变成了中国创造,需要强有力的物理做后盾,因为许多高新技术都需要强大的物理原理作支撑。所以我想去了解物理,从找探寻奥秘。
我学到了什么。
在老师的认真讲解和清晰授课下,我逐渐摸清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物理学史上群星闪烁,灿烂夺目。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两个内容,我记得老师在有一次课上跟我们说了牛顿的侄女说他叔父是因为坠落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是牛顿分析了开普勒的数据得出的。这让我们觉得真正的物理不是充满神奇的,而是来解释神奇的。
再者就是老师对爱因斯坦的论述了,我个人也很膜拜爱因斯坦。他的人生如一部浩瀚的史书,书写着他个人的奋斗。下面是我查阅到的大师年表。
1905年3月,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 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9月 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10月 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1915年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1930年不满国际联盟在改善国际关系上的无所作为,提出辞职。5月,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7月同泰戈尔争论真理的客观性问题。1945年3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4月从高等学术研究院退休(事实上依然继续照常工作)。9月以后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原子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1954年3月,75岁生日,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美国人民。
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质量和发展潜力 篇6
公共服务的质量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商业或私营企业中,关于质量的定义是依据顾客的要求确定的,这一点十分重要。而在公共服务领域,公众不了解他们的服务偏好,甚至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服务,因而他们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就如学校心理服务所提供的最传统的服务——心理治疗和咨询就是这种情况。如果服务是提供给一个组织,比如是学校,那么组织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不一致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质量概念很难依据内容来定义,同时还存在着如何评价质量的方法问题。合理的解决方法是调查人们的观点和偏好,从而找到不同组织或群体之间最低限度的一致。应用这样方法就可以建立服务质量指标。
学校心理学工作者认为,学校心理学服务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学校所提供的服务和学生的需求长期不一致。一般的观点认为,工作时间都用在了个案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方面,不是用来解决问题、预防或进行系统干预。
考虑以上的矛盾,许多人开始寻找“供需”不一致的原因,以及为什么需要改变服务类型的原因。服务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殊的教育组织和教育方法已从提供分类服务转换成为依据学习和社会环境提供服务。在挪威,这一运动开始于60年代末期,主要目的在于将边缘学生重新整合到一般教学计划中。而在美国,这一运动成为80年代的主流,现在也仍然是特殊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普通教育中的贴上问题标签的学生的发展问题,因此也就对学校心理学的干预服务、咨询服务提出迫切的需求。
学校心理学服务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心理学服务通常缺乏完成期望目标所需的资源。比较明显的是,若干预直接面对的是特殊教育系统而不是个人,那会有利于资源合理运用,从而能提高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效率。但事实却不尽如此。
进一步讲,如果服务传统的变化就意味着服务质量的提高,那么学校员工对于这一效果应达成共识。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即使行政人员认为这一变化十分的重要,这也并不能保证事实的确如此,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应郑重地考虑行政人员的观点。这就引出了另外的问题,即了解学校员工关于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观点和认识。研究表明,一些教师和行政人员认为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重要任务是评估和撰写报告,而一般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区别在于一般教师更期待咨询性的解决问题的服务。
因为公众对于公共服务质量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两者之间的差距会影响对于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需求。若学校员工是公共服务的对象,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服务质量观念。以此类推,不同学校之间也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观念,也就会组织独特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服务有不同的偏好。这清楚地表明在同一学校内或不同学校间,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需求和评价之间的关系。
如以上所表明的,有关学校心理学服务质量的研究很少。当一些研究人员描述一些地区的学校心理服务时,将服务效果(service effect)分类为“可行性支持”、“反应性支持”、“即时性支持”、“应用性支持”和“完全满意”等。也有的使用质量分类,如“可行性”、“需要性”、“效率性”等。因为服务对象的不同,分类标准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即时性支持”和“应用性支持”可看作是效率的次级分类。以上的分类可以看作是对学校心理学服务质量研究的基础。
进一步的研究在于提高对学校心理学服务质量的理解,同时了解学校心理学服务向咨询和预防方向发展的潜力。较新的一项研究在于通过调查了解特殊教育系统的不同部门与学校心理学服务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他们的重要任务。得出的结论是,教师与行政人员相比,对合作项目满意。行政人员主要关注的是反应性支持、即时性支持和可行性支持,这都与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概念特征相关。而且具体数据表明,行政人员对学校心理学的反应性支持很满意,对于即时性支持不满意,在可行性方面没有明显的趋势。相比较,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适应性支持。
在优势任务方面,行政人员、教师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都期望扩展学校心理学服务。相比较而言,教师更期望扩展学校的咨询服务和预防工作,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不期望扩展“学生评价和诊断”、“专业档案和报告”和“为学生服务的校外活动”,而“与学校合作以预防学校系统的变化”、“学校中的社会教育效果”和“与教师进行咨询合作”等却得到普遍的重视。教师和行政人员希望扩展“直接的学生治疗”、“家庭咨询”、“教育项目计划”、“案例研究”,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持保守观点。
总之,判断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与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合作时,对合作因素的分析没有体现出重要的质量指标。这意味着,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责任感是判断学校所提供的服务的主要因素。其次就是即时性支持与可行性支持。对于教师来说,主要关注的是学校心理学服务是否可用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教师一般同意行政人员对于即时性和可行性因素的判断,但是在对合作作出评价时,重点不在这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质量指标是“反应性支持”、“即时性支持”、“可行性支持”和“适应性支持”。
在优势任务方面,学校认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也就是说,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对于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要求是一致的。那么,学校对于什么样的服务满意或不满意?与学校行政人员相比,教师对于与教师有关的咨询工作、学校的预防工作更不满意,同时,行政人员也希望增加这方面的服务。学校员工的总的趋势是,对于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需要多少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和学校员工在优势服务方面只有三项是比较一致的,而在其他项目上却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有几层含义,其中之一可能是学校和学校心理学机构对于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质量概念没有一致的判断。
研究发现中学的特殊教育团队十分关注内部合作的作用,认为合作能够帮助工作的开展。最新研究表明小学教师也认为与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合作十分有价值,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也表明了学校心理学服务与特殊教育团队之间的关系。这一结果意味着质量观念、服务需求受到了教师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组织特殊教育团队的方式的影响。那么未来的研究就是在学校组织特殊教育团队,以便于提高与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合作的质量。而合作与优势任务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减少了额外的需求服务。无论情况如何,结论表明,学校心理学服务发生了变化,特殊教育团体的正面作用越来越明显,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变化机会也增加了。
以上的研究在于说明质量评估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质量评估与需求、优势服务之间的关系。同时,是否具有特殊教育团队之间所体现出的差异也表明,教师并不像学校行政人员一样关注即时性和可行性服务。
新近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早期的发现:学校心理学服务在供需之间不一致,学校员工一致认为干预、咨询、预防是优势任务,而不是评价、建立档案以及相关的外部服务;一般教师和学校领导则相反,需求更多的咨询服务,可以确定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核心质量指标。
另外的问题就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变化潜力,这个问题存在较多的争议。学校员工、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在一些项目上的不一致使得学校心理学服务变化的潜力很小。而且,如果从外在环境和规则中寻求支持的话,更不会得出积极性结论。在挪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育规划、经济状况、权威的观点和对直接治疗的评价等等。那么,学校心理学服务在学校中变化潜力如何呢?大部分的学校员工认为他们需求更多的服务,这对于减少这些服务而增加其他的服务类型产生负面的影响;其次,有许多合作项目是全体学校员工认可的。另外,一些合作项目和服务与规划学校心理学服务的任务相关。这会成为改变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另一项积极的影响是,学校员工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一致认为评估、档案工作不是优势服务。另外,建立特殊教育团队会带来更积极的效果,是与质量评估和额外的服务需求相关,因此会促进服务向期望的方面发展。
探析宋代理学发展与书院的关系 篇7
一、理学传播为书院产生创造了条件
儒学自汉代以后进入了衰弱时代。到唐代中期,韩愈倡导复兴儒学,在他的“文起八代之衰”后,儒学思潮再次兴起“,丽正修书院”等中央国学和各地州府学校开始传播儒学;在民间也出现了书堂,主要教育家族内子弟学习儒学。唐末、五代时期长期战乱,生灵涂炭,经济文化遭到摧残,大批官办学校遭废弃,官学日趋衰落。为弥补学校数量的不足,避开战乱,一些信奉儒学理论的人选择山林等幽静之地, 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建立书院,静修儒学。这时的书院主要以培养学生参加科举为基本目标,《范文正公别集》记载:窦禹钧在担任州郡支使判官和后周户部郎中时,在自家南面建立一所书院,有四十多间房间,藏书几千卷,聘请儒士任教,教授他的五个儿子,另外不论认识与否,只要有志向学习的人都可在此读书,并为贫穷学生提供费用。 结果他的儿子全部科举及第,也有许多学生后来成为重要官员。这些书院成为集聚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行学术研究、探讨和交流的场所, 还开始在山中收徒教学,至此书院雏形已初显现。
宋建朝伊始,宋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五代政权更迭教训,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崇文抑武为国策,讲求“道理最大”, 推行尊孔崇儒的社会风尚。然而,这时的朝廷无暇顾及教育,更缺乏财力兴学办校,许多官办国学和州县学校凋零萧条,当时情景是中央官学生源很少,绝大多数生员是官宦子弟;地方官学,只有1009年, 宋真宗允许曲阜先圣庙立学,并赐额“应天府书院”,成为州县办学之始,其余州县官学则寥若晨星。许多士人求学无所,于是理学先驱者胡瑗一面向统治者和地方官员大声疾呼“弘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主张“广设庠序之教”,大兴地方官学,使人才“继踵而出”,更重要的可以“正以民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达到太平盛世之目的。一方面他又与孙复、石介等一批理学先驱者在隐山避世之处纷纷兴建书院,接纳四方有志学习者,因材施教,潜心修学,受到民间推崇。其中孙复所主持的泰山书院一时盛况空前,成为当时的一个学术活动中心。胡瑗、孙复、石介三人因此被称为“北宋三先生”,成为北宋理学的先导人物。这些书院既可满足读书人的要求,又能为统治者培养大批治术人才,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庆历四年四月,宋仁宗采纳范仲淹的建议,开天章阁,与大臣们讨论扶振兴学的良策,慨然下诏全国,要各州、县兴办学校,同时对书院以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奖励办学者等不同形式表示支持。北宋初书院一度达到140多所,呈现兴盛之势,出现了诸如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 石鼓书院等著名书院,其中应天府书院于1043年被朝廷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晏殊、范仲淹等理学者在此传授理学思想。书院以一种半官办形式弥补了北宋初期官学不足的空缺。
二、借助书院教学特点推进理学发展
宋代中期,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掌握人才,用教育来实现对百姓的人身束缚。从熙宁四年开始朝廷向各州学直接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并规定七年将把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如1036年朝廷批准在衡州建学,并将石鼓书院并入州学。一些学习者离开了书院,转入州学,许多书院被冷落或被关闭,白鹿洞书院因缺少生源而荒芜,一度变得默默无闻,理学也因此遭到朝廷排斥和压制,面临生死存亡与延续的危机。为让理学思想继续得到发展,理学家将理学转入民间教育。理学实践者程颐就说“:圣学之不传久矣, 吾生百世之后,志将明斯道,兴斯文于既绝,力小任重而不惧其难者, 盖亦将在冀矣,以谓苟能使知之者广,则用力者众,何难之不易也!” 另一理学家张载也说“:今欲功及天下,故必多栽培学者,则道可传矣。”[1]理学者借助书院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的特点,开展了自由讲学。1061年,周敦颐在庐江莲花峰下创建“濂溪书院”开设讲坛讲学, 并完成了理学经典文献巨著《太极图说》和《通书》,周敦颐是宋代第一个把儒学与世界本源作为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人,被后人称为理学鼻祖。周敦颐理学思想被程颢程颐二兄弟和学者吴澄传承。二程兄弟在洛阳建伊皋书院,大规模收徒,分析天理之微,辨人伦之著, 阐述他们的理学思想,他们讲学十年间“士之从者,不绝于馆”,其学术被称为洛学。与此同时,关学创始人张载在长安、开封、武功绿野书院等地讲学,并创办了关派理学。由于书院倡导自由讲学,各抒己见的交流方式,促使不同观点的学者、学派参加,相互辩论,各派大师名儒朱熹、吕祖谦、张栻、陆九龄、陆九渊、陈亮等人的学术辩难,是学术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和陆九渊在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熹和陆九渊辩论的“为学之方”,表现出朱熹与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点。陆九渊提出“先立乎其大”为出发点,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是在人的心中。后陆九渊的心学传承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它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曾对明清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朱熹因理学博大精深,是周敦颐和二程兄弟理学成果的传承者、集大成者和创造者,被后代统治者尊为“大贤”,被学者奉为“万世宗师”。鹅湖之会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开启了书院讲学、讲会、会讲之风气,不仅进一步扩大了理学的影响范围,也丰富了理学的学术内容。
三、书院教育理念是理学家的追求的目标
南宋中期理学在民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与朱熹、吕祖谦、张栻等理学大师积极投身于书院教育分不开。宋代书院创办的初衷大多是兴理学、明节义。南宋时期书院重视道德完善与人格教育,通过完善的书院学规,培养学习者道德品行,和自学的能力,这正好与理学追求的以伦理为本体,讲究心性理气的内圣之学的道德理想相吻合。
南宋早期官学教育已沦为科举附庸,呈现强烈的功利性,失去育人本意,为民间所诟病。为改变官学现状,理学家曾亲临各级官学,或重修新建官学,希望使官学得以振兴。朱熹的《晦庵集》就提到大量州县学的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实践在官学内推广理学理论,但均失败。在审视和反思官学诟弊后,理学者另辟蹊径,如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所称“,常欲别求燕闲清旷之地,以共讲其所闻”[2]。远离名利场所的书院成为理学家心仪的地方,道德教育成为书院最重要的教育目的,书院创办者提出了“明道”“、传道”的办学宗旨和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希望通过“立书院以救学校之失”,传播圣学、发明圣道。 其中,岳麓书院创始者张栻在对宋代官学教育弊端全面审视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概而言之,即是“传道而济斯民”。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所制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指出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主张把“父子有亲”等五种人伦道德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列为“五教”之目,并从学习方法、道德修养、行为处世、接人待物上进行了规范,要求书院学习者按照规范进行自律、克己节欲、先义后利,不为物欲所诱惑,关爱别人,进而磨炼、修身。他认为书院应该以这些儒家最基本的伦常原则与规范来教育学习者,以祀先贤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祭祀,感受道德感染。这些都反映出宋代书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完满的道德关注的人文精神。
四、理学成为朝廷唯一的正统学说,书院亦被官学所接受
南宋中后期书院制度逐渐完善,许多理学活动依托书院进行,书院成为了理学学术培养和生长的场所,理学大师在主持书院管理中, 形成的以“济世”为追求的思想受到统治者所认可,特别是宋宁宗时期庆元党禁令解除后,理学的“济世”思想受到朝廷的肯定,一些受到压制的理学家和信奉理学的官员也得以解禁,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书院建设,全国书院的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据《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统计, 南宋时期新建书院94所,占75.81﹪。到宋理宗时期理学成为了朝廷唯一的正统学说,受到统治者极力推崇。理宗对书院也倍加关注“,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员”[2]。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宋代统一的教学规定,被官学所继承。理宗还为许多书院题写院名,大力支持书院建设,书院发展成了各地官员博取名誉地位的重要手段。官办书院很快遍及全国,每个州至少有一所官办书院,许多县也办起了书院,官员和学者们竞相建立私立书院。
关于物理学的发展进行分析 篇8
1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
1.1 宏观低速阶段
研究宏观低速的理论是牛顿力学, 研究对象为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例如:汽车、火车的运动, 地球卫星的发射。在牛顿力学中, 牛顿认为:质量、时间、空间都是绝对的。也就是说, 对于时间来讲不存在延长和收缩的问题, 即时间是在一秒钟, 一秒钟地或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地均匀流失。对于空间和质量来讲也不存在着变大或变小的问题。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的。
1.2 宏观高速阶段
1.3 微观低速阶段
其理论是薛定谔, 海森堡两个创立的量子力学。研究对象为分子、原子、电子、粒子等肉眼所看不见的物质。
1.4 微观高速阶段
理论是量子场论, 研究对象为宇宙射线, 放射性元素。例如“镭”。量子场论就是粒子通过相互作用而被产生, 湮灭或相互转化的规律。例如:通过对天外射线射向地球宇宙射线的研究发现“反粒子”, 即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负电子与正电子相互作用湮没——转化为二个γ光子, 例如“闪电”。
2 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
物理学与工程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们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我们平时常说科学技术, 实际上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解决理论问题, 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是发现自然界当中确实存在的事实, 并且建立理论, 把这些理论和现象联系起来。科学主要是探索未知, 而技术是把科学取得的成果和理论应用于实际当中, 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技术是在理论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里边工作。科学与工程技术相互促进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2.1 技术——物理——技术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机在工业当中的应用形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热力学统计物理——蒸汽机效率的提高, 内燃机, 燃气轮机的发明。这一次主要是这样:由于蒸汽机的发明, 在当初工业应用上, 出现了很多应用技术的问题。例如蒸汽机发明的初期热效率很低, 大概不到5%。这样, 就对物理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热机的效率最高能达到多少?热机的效率有没有上限?上限是多少?再一个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高热机的效率?由于这些问题就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正是在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 逐渐形成和建立了热力学统计物理。而热力学统计物理很好地回答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限度等等这些理论上的问题。
2.2 物理——技术——物理
例如:
(1) 电磁学——发电机, 电力电器, 无线电通信技术——电磁学;电磁学从库仑定律的发现, 以及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直到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学基本理论, 这些都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边逐渐形成的, 这都是理论建立的过程, 而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就发明了电动机、发电机等其它电器以及无线电通信技术, 而这些实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给电磁学提出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 使得电磁学更加的完善和在理论上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2) 量子力学, 半导体物理——晶体管超级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激光技术——量子力学, 激光物理;量子力学是20世纪初期为了解决物理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应用于解决晶体的问题就形成了半导体技术, 而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发明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是产生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物质基础, 而正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向量子力学提出了一些其他更加深刻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就促进了量子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狭义相对论, 质能关系E=mc2, △E=△mc2——原子弹及核能的利用——核物理, 粒子物理, 高能物理;狭义相对论是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建立的一种理论, 他是为了解决电磁学等其他物理学科上的一些经典物理当中理论上的一些不协调和不自恰这样一种矛盾而提出的一种理论, 这种理论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结果, 那就是质能关系E=mc2, △E=△mc2。而这种质能关系被我们称为打开核能宝库的钥匙, 这一理论结果的应用直接导致了或者指导了核能的应用, 而对于核能的进一步应用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而这些新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使得理论更加完善而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形成像核物理, 粒子物理, 以及高能物理等等, 那么实际技术上问题的解决又进一步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3 结语
应该说物理和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物理原理及理论的初创式开发和应用都形成了当时的高新技术, 物理学仍然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主要源泉。所有新技术的产生都在物理学中经历了长期酝酿。例如:1909年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40年后的核能利用;1917年爱因斯坦的受激发射理论——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的诞生等, 整个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 其硬件部分都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
摘要:本文论述了物理学理论发展的过程, 以及在把物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时所取得的成就。从经典物理学物理学发展到今天的近代物理学, 实践证明物理学仍然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主要源泉。
关键词:空间,时间,质量,能量,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张启仁.经典场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井孝功.量子力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3]关洪.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保罗·贝内特[著], 苏福忠[译].时间[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
心理学的发展及社会应用分析 篇9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一词出自古希腊语, “Psyche”, 意即思维、灵魂或精神, “logos”, 意思是认识或研究, 人们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就成了“Psychology”。这个心理学的定义——研究灵魂的科学——直沿袭到19世纪晚期。约在1879年, 心理学才获得了新的含义和新的形态。它成了一门完全独立自主的科学, 不再属于哲学的一部分。新的定义表明了对人性的研究在方法上的根本变化。心理学不再被定义为研究灵魂的科学。而是关于心理的科学。崭新的心理学效法已有的科学, 特别是物理学采铸造自己, 抛弃了一切不以观察为基础的, 因而是非客观的研究方法。内省、直觉和臆断, 作为方法被摒弃了, 而采取了严格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这样, 新的心理学——门现代科学就建立起来了。
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已经有将近100年的历久这个领域在许多方面已经大大地发展和扩大了。关于心理学特有的研究课题和方法, 在本世纪的历史中, 有过大量的说明和争论, 曾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 因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 心理学并不是一回事。
二、心理学的应用特色
象物理学、化学和医学那样, 心理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严格的研究领域, 需要多年连续的努力才能掌握它.人性大概是在所有研究课题中最难研究的课题了, 因为它难于捉摸, 错综复杂, 而且常常把人引入迷达。它不象化学物质那样, 可以装入试管, 一两天还保留稳定、不变的形态。人类的行为与之因异不同。人们的行为日新月异, 连一分钟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总是不能把它固定在显微镜下来研究。因此, 要了解我们人类自身, 就需要有更高超的艺术和更大的耐心。
尽管困难重重.但不难看到, 对人性的研究却使学者们着了迷, 使他们神魂期例, 这自人类的文明史以来就是如此, 或许还要更早一些时候呢。怎能不如此伯我们自己毕竟也就是这一使人感兴趣的研究的对象。早期哲学家们的著作就已经有了关于人性、关于思辨、直觉和某些知觉材料的记载。
在今天, 实际上并不存在单一的心理学, 而只存在留心理学的各种具体形式每种形式的具体心理学都是为着某种特殊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有的心理学家专门对人的行为感兴趣, 研究人们对一定刺激作出反应约行为和言论。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关心人们的感情变化, 把人们的感觉经验作为研究对象。还有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却企图去研究驱使人类的深刻、强大的潜意识动因。
每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都是合理的和有价值的都会对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产生影响。尽管他们各自处理的问题不尽相同, 但全都是在研究我们人类自身。人类行为、感觉验经、潜意识经验, 一慨都是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虽然心理学家们从各不相同的方面去研究人性, 但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一般地说来却较为一致, 心理学在过去整整100年中虽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但它一直是一门科学。正如
我们将看到的那样, 不同类型的心理学家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说, 从事治疗精神疾病工作的心理学家与那些力图创造条件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的心理学家就不相同。但是所有心理学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说来, 则都是科学方法中的一种。一门科学为要说明一般规律的作用, 就必须组织成为一个以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这表征着心理学家们工作方式的特点, 构成了全部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灵瑰。
不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心理学”这一术语, 而且相当多的人还把自己想象成为心理学家, 甚至以心理学家自居。没有那一个领域能拥有如此众多的业余爱好者。人们在谈论如何运用心理学去驱动某人做某事, 去寻找理想的工作, 去争取优异的考试成绩。
赢得比赛胜利的足球队的教练向记者讲述取胜的心理学、妙龄少女用心理学去分析青年恋人的心境, 商店的经理则扮演署“半个心理学家”的角色, 紧紧地“抓住顾客稍纵即逝的心理来经营”, 高级管理人员也懂得一些心理学, “只要向人们看上一眼, 或者同他们交谈几分钟, 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一切。”
在大多数谈论心理学的人中,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他们难免犯常识性的错误。大多数认为自己就是“心理学家”的人实际上并不了解什么是心理学, 也不了解心理学的应用方法。他们中有的人认为心理学是很容易学抵心理学家的天资可以在同别人的交往中或者由于富欢同别人交往便能自然而然地发展起火, 甚理认为他们自己就是“天才的心理学家”。有的人则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混为一谈, 认为全部心理学都脱雏于西格裁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他们把心理学家看作是精神科医生, 认为心理学家能够看透人们的灵魂, 因而感到他们有些“不可思议”, 神秘莫测。然而所有这些平淡无奇的断言, 都是不正确的, 只能表明他们对心理学的性质的理解存在着一种普遍含糊不清的观念。
其实,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心理现象及其过程的科学, 是一项致力于造福人类的事业。在它们发展时期里, 心理学在许多方面有了丰富内容。今天, 不存在唯一的心理学, 而存在着心理学的多种不同的形式, 每一种具体的心理学都致力于研究人性的一个不同方面。第一方面, 是研究人的行为——人们实际上做什么。另一个方面, 是研究人的感觉经验——人们感到怎么样。第三个方面, 是研究激发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因素。
三、结束语
论发展伦理学的“生根与发芽” 篇10
任何一门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有一定的现实根源作为依托, 生存论哲学也就是人们口中通常所说的伦理学也不例外。在生存论没有出现之前, 本体论在哲学范畴中所占据的是无可比拟的位置, 但是随着各种以价值判断、经济发展为主的人类生存危机的到来, 以研究感性世界为核心的生存论渐渐赶上甚至超越了抽象派的本体论。当人类的生存问题出现了现实的危机, 作为极为关注的人类发展的哲学来说, 生存论出现的时间显得如此恰当。换句话说, 生存论哲学完全可以看作是现实社会的产物。
如果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 生存和发展是有承接关系的, 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它们彼此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也是不可取代的。在哲学的世界, 讨论生存与发展问题其实就是对于同一个问题面的深入剖析,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 而发展又是生存的延续。所以, 在这个基础上生存伦理和发展伦理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融合体去共同研究。但是, 生存伦理不能取代发展伦理, 这是因为从社会意义的角度上讲, 发展对于生存的包容和超越是显而易见的, 换句话说, 千千万万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在世上, 会努力地完善自己、改造自己, 直至改造世界, 这一切都是为了——发展。
二、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
在哲学的世界中, 人们虽然认识到生存与发展的区别, 并把发展分出来研究, 但是另一个概念——增长的出现, 还是使人们在极长的岁月中混淆着它们之间的内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沉浸在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理论中无法自拔, 直至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才真正打开了人们头脑中关于发展的那扇大门。说到人类对于发展的第一次认识, 不得不提的就是人类承认了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这是完全抛开金钱的一次认识。这次觉醒使得西方工业化发展得到了大跃进似的进步, 人类不得不赞叹发展的伟大。
在这我们不得不把传统发展观单独拿出来评说, 这是因为在理论的平台上说, 它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 所以在指导人们实践这件事情上, 它不具有任何的可靠性以及可行性。人活在世上, 如果单纯是为了金钱, 那就显得过于淡薄和片面了, 因为人类发展的催化剂还是要属精神层次上的需求。一种发展观的消亡恰恰加快了另一种新哲学的产生, 以自然和生态平衡为研究中心的新的伦理发展观应运而生。在对前任的批判中, 新的伦理发展观逐渐总结出自身的理论核心以及价值基础, 那就是——平等。从经济到生态的发展是震撼的, 我们把它称之为发展伦理思想的再一次飞跃, 一种生态环境下的道德关系正在潜移默化地蔓延。
三、从生态伦理发展观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伦理学发展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而是传统伦理学发展观的内部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另一个侧面上说正是人类的危机催化了人类的发展。生态伦理学发展观把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发展核心, 尊重并试图发展在这个自然世界中的一切生命, 但是从哲学真正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而言, 生态伦理学发展观却是荒谬的。生态伦理学发展观并不是人们口中简单意义上的保护环境, 因为它的做法与行为几乎是刻意的, 甚至可以说是极端性质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生态伦理发展观还是不完整的, 关于发展这个问题还需要下一次的飞跃。
发展的核心是人, 发展的发起者是人, 而发展最终也要为人而服务。无论是生态伦理学发展观还是传统发展观, 从它们的产生再到灭亡的整个过程, 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和发展的真正关系。人不是创造经济的工具, 人也不是保护环境的机器, 人是需要发展的。所以说, 只有从人的角度发展起来的伦理学才是真正可以被人类认可的。
人类所需要的伦理发展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第一, 不可以把人看作片面的、抽象的、不具备现在意义的人;第二, 不能忽略人的重要性, 更不能摒弃人;第三, 以人为核心的发展, 在一个人与人交流的社会去谈发展。综上所述, 我们把这个可以用来解决全球危机、发展人类社会、正视人类作用的伦理发展观叫做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再次飞跃。我们不能说这次飞跃就一定是终极飞跃, 但对于现实社会来说, 可持续发展观一定是最适合人类的发展伦理学, 是当代伦理学的旗帜和标杆。
四、总结
发展伦理学的“生根和发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这充分说明了发展要围绕着人而展开的设想。我们不能说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就一定是终极飞跃, 但对于现实社会来说, 可持续发展观一定是最适合人类的发展伦理学, 是当代伦理学的旗帜和标杆。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人类不断的探索下, 发展伦理学永远不会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卢肖文.发展观在发展哲学中的重要性[J].全球哲学, 2002 (12) .
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现状 篇11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法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nlc202309020341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nlc202309020341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10]王珊珊.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5):435-436.
[11]罗玲玲,任巧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国际进展与理论突破的方法论分析[J]. 建筑学报,2009,(7):14-15.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任玉丹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 篇12
发展一百多年的管理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它过去的这些研究理论是财富, 它不断发展的新理论更是财富, 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我国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的含义有很多, 比较权威的是泰罗、法约尔、德鲁克、孔茨等管理学家对管理学的定义, 总体来说, 管理学被分为广义和狭义, 泰罗和孔茨提出的是广义的管理学, 包括很多管理学科, 涵盖对象很广泛, 适用的领域也是十分广泛的;法约尔和德鲁克提出的则是狭义的管理学, 只适用于特定的领域,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社会的管理活动进行了阐述。总之, 管理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的管理科学, 即一般管理学, 它是一种基础学科。
管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学科门类, 下面设有五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它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是管理学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成就。
二、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管理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体系, 它们都各有特点, 都为它们所处的时期和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理论也不是完全独立的, 它们之间都互有借鉴, 存在一定的联系, 管理学的现状同过去相比, 有一定的特色:
(一) 从目标上来说, 管理学都是为了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完善, 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社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 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改善管理方式, 提高自身的效率,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目前, 各个国家的管理学派都在寻找最佳的途径, 通过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和论证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管理学适用的领域展开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二)
从管理方法上说, 现在的管理学有显著的量化特征, 决策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是很重要的, 它必须能起到建议和决策的作用, 简明一些来说, 决策工具就是把现实中存在的经验数据作为数据输入, 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估, 它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保留最优化, 一个是满足设计。一般的决策工具只会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建模, 达到量化的目的, 可是, 在目前管理学的理论中, 这两个方向是同时存在的, 不论是行为理论还是决策理论, 一般都会在这两个方向徘徊, 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偏废, 这是过去的管理学所没有的;
(三)
从“人”的因素来说, 传统的管理学中人都是理性的, 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事”和“物”的上面, 人的因素没有那么重要, 但也不是忽略人的因素, 泰罗、吉尔布雷斯等人还是很重视人的因素的, 把人也作为了研究的范畴。现在的行为科学理论对传统的管理学有所突破, 将人的因素放在了第一位, 并融合了新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复杂人”、“社会人”等假设, 对人的研究更加深刻和理性, 但是这个理论也不是完美的, 它过分重视人的感情和社会作用, 对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较少, 令人遗憾。总的来说, 对于人在组织中的评价, 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说法, 难达成统一的意见, 但有一点可以可定, 虽然角度和说辞不同, 但是各个学派的研究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的, 它们都对人的因素进行研究;
(四)
从宏观和微观来说, 现在的管理学已经不仅仅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管理了, 宏观和微观的管理只是适应于某个社会的某个时期, 目前, 管理学已将朝多元层次发展, 如果还是依靠过去的两种方式进行管理是达不到理想目标的, 必须用系统而综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五)
我国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源远流长,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却只有几十年, 主要有三个时期:
(1) 建国之前的萌芽时期;
(2) 1949年到1978年的初步形成期;
(3) 1978至今的创新发展期;
中国管理学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例如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取得重大进展等等。在管理学的研究上我国也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自身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取得了一些进步,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阿里巴巴、微商等等, 就是管理学先进经验的典型代表, 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外一些管理学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三、管理学的未来趋势研究
(一) 管理学的地位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 管理水平是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管理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 很多国家的高校内都开设了管理学课程, 无论是否是管理学专业的学生, 管理学的知识都会被列为一门课程, 课程的种类和设置也比较多, 足见管理学的重要性。目前的管理学适用领域更广, 更加重视人的因素的影响, 管理学就是把不断积累着的经验和实践抽象出来, 进行概括, 进行总结, 达到预期的目的, 尤其是信息技术出现以后, 这种抽象和概括更加迅速和便捷, 计算机技术的推动, 会让管理学的创新和发展速度更快, 发展程度更高, 也会让管理学的地位不断提高。
(二) 管理丛进一步延伸。
随着社会的发展, 管理学的管理丛不会停止不前, 而是会向前, 向四周不断延伸, 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管理学所体现出来的理论水平就越高。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复杂和变化, 一定会打破管理学现有的格局, 管理学研究的课题会日趋复杂, 同其他学科融合, 例如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金融管理学、现代关管理学等等, 都是不断发展着的管理学问题, 同时, 管理学还和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 组成新的分支, 这些新兴的分支将会为管理学丛带来全新的课题和生机, 为管理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 理论会更加联系实际。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的结构和生产力水平都会发生变化, 在这些不断的变化中取得的经验和实践将会为管理学提供大量的研究对象, 再加上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管理学将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靠经验和家族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 更多的管理人员选择的是科学的管理学理论, 他们在科学的管理学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 把理论结合实际, 才会有大的发展。不断发展着的管理学理论为企业保驾护航, 企业的实践经验也为理论提供实证, 理论和实践的互相吸引, 互相作用, 互相联系, 是管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 我国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管理学虽然初有成效, 但是却谈不上成功, 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 我国的管理学还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 要处理好继承和引进的问题, 我国的管理思想传承千年, 祖先的智慧之中有很多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我们要保持本土化的特色, 构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在重视本土管理文化的同时, 我们还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 把握好本土和非本土的区别, 处理好继承和引进的问题;其次, 我国管理学在未来发展上要处理号基础理论和现实热点的关系, 在关注热点的同时, 重视对基础理论的巩固和研究;最后, 在管理学的教育问题上, 要区分开学院型教育和实用型教育, 针对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市场培养不同的管理学人才, 为我国的管理学培养理论人才和管理人才。只有做到以上三点, 中国管理学的未来才有希望。
四、结语
总之, 管理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的, 它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 有着光辉的未来, 国际上的管理学成绩斐然, 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我国当然不能落后, 虽然中国管理学发展较慢, 这是劣势, 但是市场经济中的我国实践经验丰富, 能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实践经验, 这是重大的优势, 需要好好利用。在不断的发展中开创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学, 指导我国的市场主体在国际竞争中乘风破浪, 才是我国管理学未来的重要使命。
摘要:管理学在国外的发展已逾百年, 理论体系较为完善, 整体发展较为成熟, 中国管理学发展仅仅几十年, 发展较为缓慢, 与国外管理学相比, 有很大的差距,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阐述了管理学的概念, 分析了管理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并结合我国管理学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对我国管理学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 希望能对我国的管理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管理学,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中国管理学
参考文献
[1]李传军,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2月, 第28卷第一期:128-132
[2]陈海涛, 管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管理世界, 2014年12月刊 (总第480期) :89, 91
【理学发展】推荐阅读:
心理学发展09-18
管理学发展趋势10-22
西方管理学发展09-23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08-01
物理学大师及物理学发展课的感想08-14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06-11
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10-18
浅论管理学的发展趋势10-07
张文显《法理学》(第3版)同步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马克思注意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0-0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