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2024-10-11

广东文化市场调研报告(共8篇)

广东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篇1

二、广东省主要钢材市场 广州

1.东隆钢材市场,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B.鱼珠钢富城钢材市场(020)82491603,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大道东鱼珠路段;C.增城市新塘钢材市场办公室,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

2.广州钢铁交易中心,是广州最大、最专业的钢铁交易市场,将电子商务和传统钢铁行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钢铁营销新业态。交易中心项目一期于2008年3月6日投入运营,并获得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钢铁年交易量达到200万 吨。2010年二期建成后,钢铁年交易量将达500万吨。随着交易中心规模的不断壮大,将有效带动区域内1000多家钢铁加工、贸易企业,共同打造广州钢铁交易、加工、物流园区,成为南中国最大的钢铁商圈。欢迎同道人士共谋发展,共创辉煌!3.新塘钢材市场

是一间大型国有企业,是从事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业用钢、发电机。冷扎板、热扎板、圆钢、扁铁、槽钢、工钢、建材。巨大冷拉钢材有限公司位于天津西信安镇北,霸杨路东段路口往西400米,紧靠津保高速公路。固定资产1800万元,公司下属:冷拉钢材厂、巨标家具厂。

4.花都区钢材批发市场

位于花都区西城开发区南北商贸城内,面积40亩(原100多亩)西邻京广铁路,紧靠广清高速公路,107国道旁,车辆厂、中央粮库铁

路专线近在咫尺,距京珠高速25公里,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通往粤北及内陆的重要交通咽喉要道,花都区钢材批发市场是由广州市工商局核发唯一的花都地区钢材批发专业市场,主要经营建筑钢材、工业型材批发。5.广东金属物资市场

创办于一九九七年六月,是广东省内首家由政府督办的大型规范化金属材料现货批发市场,主市场座落于广州东部、黄埔西区(茅岗路1103号),占地面积22.6平方米,另有鱼珠、江村两个分库,占地面积分别为10万平方米和6.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39万平方米,有6条铁路专用线与广深线、京广线连接,主市场紧靠广园东路,距亿吨大港黄埔港仅5公里,水路、陆路、铁路互为依托,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6.天河亿富钢材市场

产品齐全,品种繁多,集批发和经营于一体,主营:各类工程建筑钢材、门锁、电子锁、地弹簧、闭门器、合页铰链、导轨、拉手、托架、柜脚、沙发角、卧房家具场内钢、石膏板、硅酸钙板等产品。价格合理,产品性能高。本市场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东552号,欢迎广大顾客前来选购。7.天发钢材市场

位于广州市中山大道,周边有繁华的东圃广场。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天发钢材市场是一个大型的钢材市场,这里经营着来自全国各大钢厂的钢材,宝钢、鞍钢、首钢、韶钢等厂家的钢材都可以在这里买

到。

8.粤兴钢材市场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与广园快速干线交界处,车陂路233号,周边有繁华的东圃广场。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粤兴钢材市场是一个大型的钢材市场,这里经营着来自全国各大钢厂的钢材,宝钢、鞍钢、首钢、韶钢等厂家的钢材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深圳

1.松岗钢材市场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松岗钢材市场28号;B.公明钢材市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C.大浪钢钢材市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D.上寮钢材市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E.宝安钢材市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2.潭头钢材市场

深圳市宝安区群星潭头特钢市场是深圳市宝安区属事业单位,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107国道与广深珠高速公路交汇处的松岗潭头第二工业区,于1997年9月正式开业。市场占地2.8万平方米,有商铺118间,住宅48套,商铺主要经营特钢、带锯床、钢板、模具加工等。珠海

1.珠海钢材市场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佛山

1.荷村钢材市场,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B.勒流钢材市场(0757)2553636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C.北约新旧钢材市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2.南北钢材市场

极尽交通便利的南北钢铁市场位于乐从镇三乐路口乐从商业城开发区,占地近三万平方米,拥有商铺八十个,标准仓库两万平方米。内设有地磅、吊机等配套设施,并已于一九九七年底全面开业.3.乐从钢铁市场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紧靠325国道,水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钢铁专业市场,现已发展成为占地70多万平方米、有各类钢铁贸易公司630多家、钢材深加工企业40多家、相关的从业人员5000多人、各类钢材年销售量超过800万吨的特大型钢铁专业市场。全国各大钢铁企业如宝钢、鞍钢、武钢等均在市场内设有经销点,是国产及进口钢材的销售集散地。各种品种、规格的钢材资源应有尽有。

3.佛山川页钢铁市场

坐落于经济发达的佛山市,从最初才专营无缝管发展到现在既做钢材,贸易,钢铁深加工又经营房地产的多元化公司.目前,川页公司下属机构有川页物业管理公司,川页大厦,川页钢铁市场,川页物流中心,川页各国家家具城以及专营无缝管的长帆贸易有限公司

4.佛山市鄱阳钢材批发市场

佛山市鄱阳钢材批发市场,是一家规模宏大、品种多、配套齐全。

集建筑材、钢材、钢板、园钢、槽钢、钢管、热镀锌管、角铁、星彩板、PVC管、水管、水暖配件为一体的宗合型钢材交易市场。

5.力源钢铁市场

位于享有“全国制造业基地”之称的珠三角中心腹地—佛山顺德陈村,力源(金属)物流城是以金属物资加工、贸易、物流配送、仓储及金属物资信息交流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力源物流城作为政府重点发展的第三产业项目之一,无论经济环境还是地理环境,都是成就成功的理想福地。

东莞

1.东莞市万江兴隆钢材市场

由东莞市兴隆物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投资,占地5万平方米;市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共有商铺250间(配龙门吊)通道宽18米-24米;配套设施包括日加工各类卷材量为1000吨以及拥有大小运输车辆18辆的配送物流中心和具有国际商贸水准的商务酒店式公寓。是东莞乃至华南片区少有的配套完善的专业工业钢材市场。

兴隆钢材市场加工车间共有各类进口平板、分条加工线6条。1000吨的日工资加工量轻松满足你的货品要求,保证你的产品质量,为你的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3.日之泉钢材市场

日之泉集团新物流中心,投资3.2亿元、占地99000平方米,专门用于日之泉集团的钢材、塑料运输及仓储,对东莞周边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各种钢材和原材料。物流设施方面有大型龙门吊两台,面临东

江支流河畔,建有水运码头,此外,还有各种吊机,集装箱、拖头平板车及各类型汽车合共85台,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物流中心。日之泉物流中心常备各种规格钢材超万吨,对东莞周边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各种钢材和原材料

4.福海钢材市场 5.华发钢材市场 湛江

1.湛江麻章钢材市场

钢材市场由湛江汇信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承建,占地15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专门提供生产资料交易、运输、保管、信息服务、装卸搬运及加工等物流业务。目前,麻章区正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主要发展与钢铁关联度高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

2.海新钢材市场

广东霞山海新钢材市场位于崭新的霞山区东新路的新市场,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100多亩,是湛江霞山区大型商贸流通市场之一。海新钢材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靠近铁路、港口,动输十分便利,为海新钢材市场物流方面奠定了极大的竞争优势。

海新钢材市场:交易门面共239间,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市场现有露天货场面积达5万平方米,市场内设有银行,市场专业治安队,24小时值班巡逻,市场旁有霞山公安局下属海头、新村派出所,两所营造了市场治安良好环境。市场硬件设施配备有:汽车吊、叉车、铲车等各种装卸机械。市场另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的动输车辆50多辆,因此市场具备优越条件,依靠优质服务,海新钢材迅速成为八方商家汇聚之地。现进驻有:柳钢、水钢、鄂钢、萍钢、冷钢等数十家国内大型钢材生产企业和进驻的钢材贸易商遍布桂、琼、粤西等地区,达100多家商户。

三.钢铁物流园

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

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占地31.02万平方米,项目统一规划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预计明年8月份建成启用,项目二期计划于2012年年底动工建设。广州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南沙钢铁综合物流园将以广州港集团南沙港为依托,机融合钢材贸易、物流、金融和加工配送等核心业务,打造成“前港后市”、“前店后厂”式的华南地区最大综合型钢铁物流园区。预计该物流园建成后,将形成以广钢集团钢贸物流业务为支撑、进驻商家100家以上、年剪切加工量145万吨、物资量550万吨、电子商务400万吨。预计项目二期全部建成启用后,将给广州港带来年1200万吨的钢铁物流货运量。

裕丰综合物流基地

广州番禺综合物流园是广州市“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中的五大区域性物流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2070多亩。首期由裕丰集团牵头在园区开发建设裕丰综合物流基地,预计总投资12亿多元,2010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是以商品化钢筋加工配送为龙头,电子交易和设立交易总部经济为特色的现代钢铁物流项目。该项目2008年被列为广州市

重点建设项目和广东省新十项工程项目,是广州市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之一。裕丰综合物流基地。广州番禺综合物流园是广州市“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中的五大区域性物流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2070多亩。首期由裕丰集团牵头在园区开发建设裕丰综合物流基地,预计总投资12亿多元,2010年下半年开始建设,是以商品化钢筋加工配送为龙头,电子交易和设立交易总部经济为特色的现代钢铁物流项目。该项目2008年被列为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广东省新十项工程项目,是广州市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之一。

三、广东省2012年淘汰落后产能

从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2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今年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涉及钢铁、冶炼、水泥、水泥磨粉站、玻璃、造纸、印染、制革、铅酸蓄电池等九大行业,其中钢铁行业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0万吨。去年,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涉及焦炭、水泥、造纸、印染等四大行业,并无钢铁产能。

从《2012广东省工业行业需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中了解到,今年广东省将淘汰落后炼钢产能2.2万吨,其中佛冈富辉金属制品厂承担4座20吨转炉的淘汰落后任务、佛冈县泰核铸件厂承担4座5吨电炉的淘汰落后任务、佛冈县凤州铁厂承担2座2吨电炉的淘汰落后任务。此外,广钢股份有限公司将淘汰年产25万吨的小型型钢轧机组(1套),年产2.8万吨的无缝钢管生产设备。四、十二五规划(钢铁/物流)

1.制造业重点项目和基地

装备基地:扩建广州出海口核电装备基地、台山核电配套设备、中山兆瓦级风电设备以及建设花都和谐号机车、番禺地铁和江门新会城际轨道三大轨道交通机车修造基地等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形成珠三角核电装备制造基地、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等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以及佛山特色装备制造基地、汕头轻工装备制造基地、韶关重型装备等制造基地。

汽车基地:建设广汽自主品牌汽车、一汽大众广东、深圳长安汽车等整车项目和一批关键零部件项目,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等整车生产企业为龙头的珠三角汽车产业基地。

钢铁基地:实施广钢环保迁建,建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与隔墙的大型石化项目发展循环经济。

船舶基地:扩建广州龙穴大型修造船基地、建设珠海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山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以及广州大岗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等项目,形成珠三角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家用电器产业基地:建设佛山南海、顺德、中山、惠州、江门、湛江等家电产业基地,以及东莞等出口加工区。

建材产业基地:新建新型干法水泥50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4000万吨,集聚建设韶关、梅州、惠州、阳江、肇庆、清远、云浮等水泥熟料基地。提升建设潮州、清远、江门恩平等陶瓷生产基地和云浮石材生产基地。

2.基础设施建设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及重点推进项目 主要通道:京港澳主通道、沿海主通道。

重要通道:广西梧州-云浮-肇庆/广西贺州-肇庆-佛山-广州-河源-梅州-福建龙岩;深圳-惠州-河源-江西赣州;湛江徐闻-湛江城区/茂名-广西;汕头-潮州-揭阳-梅州-江西瑞金;广西贺州-清远连州-韶关城区-韶关南雄-江西赣州等。

重点项目

铁路:贵广广东段、南广广东段、柳州至肇庆广东段、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南沙港疏港铁路、广州至汕尾、厦深广东段、深圳至茂名(沿海铁路)、赣州至深圳、京九电气化改造省界至东莞段、广梅汕铁路扩能(梅州至惠州、汕头铁路)等,总里程约3085公里。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东莞至惠州、广州-东莞-深圳、佛山至肇庆、广佛环线、佛山至东莞、广州-佛山-江门-珠海、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广佛线二期、广州至清远等,总里程约735公里。

高速公路:深圳东部过境、博罗至深圳、仁深高速仁化城口至博罗段、从化至东莞、深圳外(半)环、广深沿江、珠三角环线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段、惠澳高速惠州长湖至大亚湾段、惠东碧甲至凌坑、潮惠高速潮州至惠东段、江门至肇庆、中山至开平高速及新会支线、广佛肇高速、珠海高栏港高速、江门至番禺及江门至珠海北延线、珠三角环线花都至肇庆段、珠三角环线中山沙溪至月环段、广州至河源、珠海金鼎至横琴、广州至高明及西延线、广州至三水东延线、云阳高速罗定至阳春段、江门至罗定、沈海高速佛山谢边至三堡扩建、港珠

澳大桥、虎门二桥、深圳至中山跨珠江口通道、大广线从化至连平、广州至乐昌、佛山-清远-从化等,总里程约3065公里。

沿海航道: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湛江港亚德士航道一期工程、珠海港高栏港区主航道扩建工程、汕头港广澳港区航道二期工程及防波堤工程,潮州港公用航道、揭阳港惠来综合港区进港航道及防波堤工程、榕江航道整治工程、汕尾港航道疏浚工程、江门崖门航道整治工程、阳江港航道疏竣工程、茂名港水东港区航道疏浚工程、茂名港博贺港区航道疏竣工程等。

内河航道: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整治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北江韶关至三水河口千吨级航道、韩江三河坝至汕头航道、榕江航道等,总里程约820公里。

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推进项目

港口枢纽: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南沙粮食及通用码头、珠江电厂煤炭码头扩建工程、深圳港盐田港区西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霞山港区散货码头、珠海港高栏港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高栏港区干散货码头、高栏港区煤炭码头、汕头港广澳港区二期工程,潮州港西澳港区起步通用码头、揭阳港前詹作业区通用码头一期工程、惠来沿海港区靖海作业区通用码头、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炭码头一期工程、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码头、东莞虎门港煤炭码头二期工程、中山港黄圃港区多用途码头、江门港新会港区亨源油气化工码头、阳江港11-14号泊位工程、茂名港单点系泊原油码头等。

机场枢纽:扩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建成揭阳潮汕机场,改造梅州、惠州、韶关支线机场,启动湛江(粤西)机场迁建工程等。

轨道交通枢纽:广州、广州东、广州南、深圳北、佛山西、湛江、珠海、韶关、潮汕站等。

五、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

据悉,2012年国家下达广东省实物建房任务为14.39万套,新增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7600户。而根据各市责任书的汇总,全省实物建房任务为14.67万套,租赁补贴8363户,共约15.5万套,比国家下达的任务有所增加;但相较2011年国家下达31万套、最终实际新开工33万套相比,今年的任务数几乎减半。

2011年国家下达广东的保障房建设任务是31万套,最终广东实现新开工33万套,因此2012年约15.5万套的新开工任务比上年大幅缩减约一半。

广东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篇2

三网融合的需求早在10年前就提出, 为了迎接这个新的挑战, 10年间, 电信企业不断探索宽带技术的创新之路。经历从ISDN到ADSL, 再到光纤入户, 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同样, 有线电视企业也因为有着丰富的内容资源而加快了网络双向化和数字化的改造, 尝试经营部分电信业务, 欲与电信企业展开宽带用户的争夺战。

那么, 广东的宽带用户市场潜力到底还有多少?不同客户群体对于宽带产品的诉求又有什么不同?2009年, 某电信企业委托一间著名的咨询公司对广东省宽带市场潜力进行了调查和推算, 为该企业宽带业务网络规划、市场规划、产品设计提供了定性和定量依据。

这次调查共抽取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汕头、韶关、揭阳、江门和茂名9个调研城市, 范围覆盖城市、县镇和农村地区。调研方法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部分, 其中定性研究根据受访对象的背景及地域不同采用了座谈会和深入访谈的方法, 了解消费者关心的因素, 挖掘潜在需求, 丰富对定量结果的诠释和解读。本文将重点阐述定性部分的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的对象分布在现有宽带用户及潜在用户中, 按家庭及固定个人客户、流动个人客户及政企客户三类不同消费行为的人群进行调查, 为企业精细营销提供依据。

一、家庭及固定个人用户的使用现状、潜在需求分析及建议

按照年龄及家庭成员构成不同, 把调查对象分为15-24周岁、25-34周岁、35-44周岁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群;以及以家庭为单位的普通家庭、有学生家庭和大带宽产品潜在用户等三类。

现有宽带用户的上网目的仍然是以娱乐应用为主, 经常使用包括浏览新闻、博客、看电影、下载、购物、视频等内容应用。而且有个明显的特征是市、县、镇、村的居民对宽带的了解和应用呈线性减少的状态, 即经济基础好的地方, 对宽带的需求倾向更为强烈和明显。在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 家庭用户之所以选择在家里上网, 主要是满足心理上的随心所欲, 在时间、费用、内容应用、环境方面更自由, 享受更随意、更私密的上网乐趣。

因此, 电信公司可通过突出“随心所欲”的优势来扩大在公司或网吧上网所不能满足的需求。对于那些潜在的价格敏感型客户, 通过特定的定期付款或装宽带送电脑等营销活动减轻用户一次性付款的压力。对于已装有宽带的现有用户, 要通过技术创新, 加大带宽, 提高宽带的上网速度, 并通过与固话业务的捆绑销售, 增加用户粘度, 降低离网的风险。

针对学龄儿童的上网行为越来越成为家庭关注的重点, 电信公司在宣传时要突出网络的正面拉动力量, 提供合适的监管措施, 尤其在寒暑假要加大宽带的营销力度, 强调家庭宽带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二、流动个人客户的使用现状、潜在需求分析及建议

与普通的家庭客户相同, 流动客户中的打工者、在校学生、商旅人士的网络应用也是以娱乐、社交为主, 不同的是, 流动客户由于其上网地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打工者的群体性活动特征明显, 休息时间去网吧上网成为主流又经济的娱乐方式。在校学生由于在校内活动时间较长, 虽然多数高校都已通过校园网来满足学生上网需求, 但是, 校园网速度慢、质量差、带宽窄的弱点也刺激了部分学生自主安装宽带的需求。而商旅人士多数选择在酒店房间上网的方式应对工作上的网络需求, 但在户外或公共场所偶尔发生的上网行为则更多的是为了打发时间。因此, 在酒店外满足商旅人士移动需求的宽带产品市场潜力相当大。

调查结果显示, 由于安全、经济、管理方面的限制, 在厂区的宿舍里安装宽带的可行性非常小, 部分工厂管理层甚至对提供打工者上网的做法有抵触。因此, 可以尝试在部分大型的厂区内建立内部网吧, 或网络视频、网络电话专用点等满足打工者上网需求。

而对于在校学生的宽带使用需求, 可用有线宽带+无线宽带的方式, 推行无缝营销。装宽带送电脑, 或购手机送无线上网流量 (时长) 的策略, 抢占校园学生这部分用户。

配合3G业务的大力推广, 电信企业应通过建设无线网络热点 (WLAN) 、加快3G网络建设和优化, 在公共场所的覆盖范围尽可能多, 或者对经常使用无线帐号漫游的用户给予一定的优惠和缴费便利服务, 以满足商旅人士的娱乐和商务需求。

三、政企客户的使用现状、潜在需求分析及建议

政企客户的群体构成相对复杂, 主要包括行业大客户、政府部门以及个体企业主等。行业大客户中IT行业由于自身对网络和电脑非常了解, 对宽带的稳定和速度要求更高;酒店行业安装宽带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及客人上网需求, 对宽带终端投入与内部局域网建设费用比较在意。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工作以沟通和协调为主, 安装宽带更多是来自上级政府部门推行办公自动化的压力, 经费也需要上级拨款。个体企业主安装宽带的阻力主要在对宽带产品的认知上, 不知道安装宽带可以为自身带来什么好处, 而且他们随大流的心理因素较严重, 可以尝试在几个大的专业市场重点推广以起到带头作用。

相对来说, 大客户由于已具备内部建设网络的能力, 或者目前已有的宽带网络基本满足内部的管理需要, 反而对于企业外部的网络需求表现出更强烈的兴趣。因此, 无线宽带市场潜力非常大。随着手提电脑终端的普及, 无线宽带的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大客户对无线上线的顾虑主要是网络私密、安全以及信号质量问题, 而这些顾虑通过普及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介绍和强调安全性来打消。因此, 加快无线网络的建设应成为电信企业未来的重点。

广东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篇3

一、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的总体情况

广东省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从1999年起就开始建立土地有形市场,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专门的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促进了土地有形市场的正常运作和健康发展。目前,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总体情况良好,为增加土地供给、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尤为活跃。在广东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交易形式中,转让和抵押的宗地数量相对较多,出租的情况较少甚至没有。由于在广东许多地区,国企改制都已经完成,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国企划拨土地的处置已基本完成,所以划拨土地作价出资和授权经营的情况也较少。从交易主体看,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政府垄断不同,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特征,既有含农村集体和镇街道下属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也有个人,还有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从土地用途看,类型多样,既有工业仓储,也有商住用途。

二、广东省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制定并出台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008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出台了《广东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专设“第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管理”,对国有建设用地包括出让和划拨两类土地的转让、出租和抵押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对规范二级市场交易具有指导意义。广东省政府1998年出台了《广东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管理办法》(粤府令第39号),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行为。广东省政府2002年出台了《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其中涉及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有关规定。2003年,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土地交易机构内部工作制度》、《土地使用权交易成交证明书》(粤国土资(利用)字[2003]231号),其中《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专设“第三章土地使用权转让前期工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机构抵债土地处置的若干意见》(粤国土资发[2004]73号),明确了金融机构抵债土地的四种处置方式。

广州市2003年印发了《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则的通知》(穗国房字[2003]309号),同时要求实施《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规定(试行)》。佛山市出台《佛山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佛府[2002]34号),专设“第三章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和“第五章土地使用权抵押”,对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予以了明确;还出台了《佛山市实施<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办法》(佛府[2004]24号)。佛山市所辖各区还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规定,如:禅城区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公开交易规则》(佛国土资禅[2007]93号);顺德区制定了《关于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审批的通知》(佛国土资顺[2007]15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房产管理工作的通知》(顺府办发[2007]103号)、《关于规范以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审批的通知》(佛国土资顺[2008]3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管理的实施办法》(顺府办发[2011]25号)。广东省通过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公开交易环境,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加大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明确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纳入土地公开交易平台,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转让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等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实施。符合公开交易的转让行为主要参照一级市场出让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程序。广东省政府2002年出台的《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明确规定属于以下四类情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在土地交易机构公开进行,“1、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含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进行的合营合作建房);2、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但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为实现抵押权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4、判决、裁定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按规定必须进行公开交易的,严格按规定执行。如不按规定进行公开交易的,则不予以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在土地转让过程中,要求国土证、出让合同、地块资料、转让合同(样本)等有关信息必须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予以公布,从而保证信息的全面公开,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网站已成为各房地产企业了解土地交易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申请人申请公开转让时,要求他们提供国资部门或授权经营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的批文作为申请要件,广州国土房管局根据转让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转让的公平、公正。在受理协议转让案件时,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严格审查转让人的股东及工商登记情况,在明确转让人不属于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才同意办理协议出让。

3.对改变土地使用条件、土地用途转让的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对土地转让改变为经营性用途的一律实行招拍挂,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佛山市土地市场管理办法》规定,“通过出让、转让方式受让土地或利用划拨土地改变用途增加容积率的,土地使用者必须向市政府缴交地价或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佛山市禅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公开交易规则》规定,“(七)对原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拟改为经营性用地的,须经原用地审批机关和城市规划部门(城市规划区内的)批准。(八)拟转让的土地上建有合法建筑物,依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规划设计条件,该宗地仍有可利用土地且能分割发证,该部分可利用土地的转让也应进行公开交易”。

佛山市国土资源局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转让可以采用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佛山市若国有建设用地转让作为经营性用途的,要求必须按照招拍挂程序进行。

4.严格界定土地转让条件,加强土地出让批后监管

佛山市规定,从2007年11月1日起,停止受理纯土地转让或再次流转申请,此类土地转让应严格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和第39条规定并达到土地出让(流转)合同约定的条件后方可转让。申请转让地块的地上建(构)筑物已建成的,必须在用地者取得地上建(构)筑物产权证书后,方予以受理其转让申请。

广州从化市最近成立了市国土局批后监管办公室,该专门机构挂靠局用地科,主要监管内容有,土地开发程度、土地闲置状况、容积率调整、土地用途改变等。

5.明确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的具体交易程序和提交的材料

广东省土地市场交易根据交易对象不同采用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分土地使用权交易鉴证和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具体以佛山市土地使用权转让为例:(1)土地交易签证。土地交易签证范围包括私人成分的公司、企业或个人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下列土地使用权转让情形在土地交易中心办理签证手续。①母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之间及其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土地权属变动。②以出让方式(不含补办出让)取得的商业、住宅、办公用途的土地使用权人成立单项房地产公司而引起的土地权属变动。③承接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烂尾楼盘而引起的土地权属变动。④将已抵押给金融机构的土地进行处置,该金融机构和抵押人双方同意以地抵债,将土地使用权过户给该金融机构名下。⑤拟交易的土地上建有合法建筑物,依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规划条件,该宗地无可利用土地的,且有主管部门同意处置的意见。交易双方填写《土地使用权交易鉴证申请表》后,按照镇(街)国土所审查、送行政服务中心收件、交易中心审查、土地交易中心主任审核后报主管局长审批、发件等程序办理。(2)土地公开交易。公开交易的对象包括:①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公有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含以土地使用权为条件进行的合营合作建房)。②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但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③为实现抵押权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④判决、裁定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⑤拟转让的土地上建有合法建筑物,依据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规划设计条件,该宗地仍有可利用土地且能分割发证,该部分可利用土地的转让。申请人如实填写《土地使用权交易申请表》后,按照镇(街)国土所审查、送行政服务中心收件、交易中心审查、组织公开交易等程序办理。在成交确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竞得人凭成交确认书原件及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三、广东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广东省在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特别是在土地使用权转让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1.对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监管难度较大,隐性市场大量存在

一些现行规定中不属公开交易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转让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由拍卖行等中介机构执行拍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中,一些不良拍卖行同有关企业、个人操控土地交易、黑箱交易等干扰土地交易的现象,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很难取证。二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在符合城市规划的条件下,需先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登记手续,并完善其上盖建筑物的报建、验收等手续后方可申领房地产权证。但是,仍有部分村(居)委会、股份合作社在未供地以及未完善地上建筑物手续前私下将土地及地上违章建筑在中介拍卖行拍卖,从而要求为其完善用地手续。根据政策,这一情况不能办理,但是村集体所得款项已用完或分完,不予办理而村集体也无法退钱,由此引发了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未能纳入公开交易范围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由于没有固定场所、没有固定的信息发布渠道,买家与卖家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土地资源不能及时充分利用,同时考虑到缴税的问题,为减少交易成本、规避各类交易管理费用,许多买卖双方存在“双合同”现象。土地使用权转让主要涉及营业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转让的有关交易成本较高,成为隐性市场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2.职能交叉,管理体制不顺

以土地与房产为例:地产和房产分属国土资源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管理,土地和房产分开办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先由国土资源部门补交出让金、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后由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审核手续、出具交易证明,再由国土资源部门办理土地登记变更手续,最后由房产部门办理房产变更手续。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目前属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纯土地的按揭贷款抵押,由国土资源部门办理,而有地上建筑物或附着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则由房产管理部门管理。本应是一个完整的土地和房屋二级市场,由于地产与房产管理体制的原因,而分割为多个市场。

3.司法裁决土地使用权处置问题较多

根据《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法发[2004]5号)等司法解释,“官司地”通常由法院自行拍卖处置,但是由于在处置时,与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地方法规有抵触,主要表现在:一是法院在处置土地资产时,有的没有考虑企业的土地权属是否合法,未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强迫转让土地使用权或强行拍卖债务人的划拨土地。二是虽然一些地方的司法和国土部门联合出台了协商解决问题的文件,但是只对本地法院有效,对外地法院没有约束。以佛山市为例,2007年以来,市监察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和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我市司法裁决中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佛监发[2007]10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司法裁决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有关意见》(佛国土资市综[2007]18号),该文件对协调佛山本地法院和国土部门关系发挥了作用,但对于不在佛山范围内的法院处置一般不按上述文件处理,导致在处置过程中,部分经法院裁决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时发现土地的规划用途为行政办公、道路、绿化、广场等用地,国土部门难以按地块的规划用途确权过户。同时还存在部分通过司法裁决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使用者因不清楚地块情况投诉国土部门的情况。三是根据《广东省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规定》(省政府第79号令),司法裁决需要拍卖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进入土地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司法部门以司法独立为由在处置土地使用权时直接委托社会上的拍卖行进行拍卖,根据对比,其成交价与进入土地交易机构的土地使用权在交易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土地被低价贱卖、国有资产流失之嫌。

4.部分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差

按照广东省有关规定,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需要进行公开交易,但是何为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占多大比例并没有明确标准,造成界定起来比较困难。还有,按照规定投资完成25%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是25%如何计算、如何衡量是很难操作的问题。再如,土地闲置满两年必须收回,但是闲置土地如何界定也缺少明确规定。

四、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的对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制度建设,出台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笔者认为培育和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强化制度建设是关键,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在已有政策基础上,补充完善在实际土地市场管理工作中缺失的内容;同时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内容。如,明确对“何为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投资完成25%允许转让”、“政府何时行使优先购买权”等问题的界定。

第二,建议国土资源部加强与最高法院的沟通协调,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以利于地方开展工作。建议出台以下规定:“1、法院在判决裁定处置土地使用权时,应先咨询国土部门意见,确认拟转让的土地权属、功能、国家公布的土地出让最低限价或土地基准地价以及相关内容,并在转让土地使用权前将有关咨询意见告知土地使用权竞买人,要求其按照土地证载用途进行公开交易转让。2、国土部门收到法院送达的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及时进行审核或者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3、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的,必须经市(区)级国土部门审核同意。4、依法应当报市(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由国土部门审核后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未经人民政府或者国土部门批准的,国土部门不予办理转让手续。”由高法出台规定,可以解决地方层级文件只能对本地区法院有效、对外地法院无效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重视二级市场建设,降低二级市场交易成本,鼓励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促进合理高效和集约节约用地。应当改变地方只重视一级市场而忽视二级市场建设的现状,进一步重视培育和完善二级市场。调研组认为二级市场大量隐性交易的存在,也有其交易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主要是交易成本较高,各类相关税费负担较重。因此,从培育和完善二级市场的角度来说,降低土地转让的交易成本,将有利于促进二级市场的建设和发育。通过鼓励转让,能够更好地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第四,建立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交易信息查询机制,加强对土地转让的监管。从调研情况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很多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是不掌握或掌握不充分的,银行、工商管理等其他部门所掌握的情况,国土部门并不掌握。强化二级市场监管的前提是要全面、及时掌握二级市场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二级市场交易信息查询机制,实现二级市场信息的多部门共享,从而强化监管。

第五,建立竞买人、地价评估机构、合作拍卖机构信誉考评制度。一是建立竞买人信誉评价体系,对在土地公开交易及土地出让合同履行过程中有违规违约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竞买人,一经核实,记入档案,予以公布,并在此后的两年内取消其参与土地公开交易的竞买资格,同时依法追究其责任。二是对地价评估机构及合作拍卖机构进行业务绩效考评。年度考评不合格的取消其次年参与土地公开交易地价评估或合作拍卖的资格。若合作拍卖机构有违反“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原则的行为,立即终止合作,同时根据有关法律及政策规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第六,建立批后监管机制,加强已供建设用地的管理。加强批后监管,有利于实现二级市场的规范化。建议可以对国有建设用地从批准供地到项目竣工验收期间,依照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划拨决定书、有偿使用合同等,对土地使用权人使用土地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土地批后监管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是否按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开工、竣工,是否存在土地闲置;是否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是否完成规定的投资强度;改变用途或提高容积率的,是否办理相关手续、补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费用;是否超期使用临时用地;其他需要列入监管的事项等。

广东文化市场调研报告 篇4

1.广州市区板块:以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市场为重点;

2.东莞虎门板块:以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和黄河时装城为重点;

3.中山沙溪板块:以水牛城商业广场、沙溪休闲服装批发市场、龙瑞小商品服装批发市场为重点;

4.增城新塘板块:以新塘国际牛仔服装纺织城为重点。第一部分 批发市场调查情况

一、广州市区板块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国内服装产业的主要供应地,也是国外的主要服装加工基地。随着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州产生了各种综合的、专业的批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广州已建成全世界最密集的批发市场群落之一,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流通基地。目前,广州已形成以白马为龙头的流花板块及以沙东有利为龙头的沙河板块的服装批发市场。

流花板块主要有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黑马服装批发市场、流花服装批发市场、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天马大厦服装广场、广州市越秀区天龙服务总汇、广州服装汇展中心、莱莉阁时装批发商场、广州市越秀区新星服装批发商场。

沙河板块主要有沙东工业品商场、天河区沙东工业品市场、沙河第一成衣批发市场、沙东第二成衣批发市场、沙河第三成衣分场、长运商业广场小商品成衣批发市场、天宝成衣批发市场。

此外,还在其他地区有零星的服装批发市场存在。前几年,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基本处于异常红火的局面,但是这几年,却逐渐走下坡路。据调查,那些曾以款式新、价格廉而闻名全国的广州服装批发中心,已有五成处于亏损,于是服装批发市场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们将设计理念、流行文化、品牌形象、经营理念当作商品来经营作为服装批发业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实现从销售低档的“大路货”向品牌经营过渡。各类市场为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纷纷寻找新的出路和经营方式,下面我们将对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和沙东有利服装批发市场作深入的分析。

(一)广州白马服装市场

市场概况:白马服装市场是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投资建设,市场位于紧邻广州火车站的站南路,现有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共10层,有4层商场,5层写字楼,1层地下停车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开办于1993年,由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市场配置中央空调、客货电梯、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宽带网等现代设施。商场装饰美观,通

道宽敞,附设时装表演广场、储蓄所、商务中心、托运站、停车场、快餐店等配套服务设施。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是广州地区规模最大、装修最好、配套最完善、管理最规范、交易量最大的中高档服装市场。在市场内经营的业户有2000多户,既有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福建乃至全国各地服装企业,也有香港、台湾的厂商。白马服装市场既是中、高档服装的现货批发、零售中心,也是服装品牌连锁加盟中心。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等多种交易方式可供选择。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唐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品种齐全。

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情况一览表

经营面积 60000平方米

摊位面积 4——8平方米

摊位数 2000多

市场布局 一楼为男装,二楼为女装,三楼为品牌专卖店,如老爷车、苹果、华伦天奴、洛兹等,四楼港台时装

经营档次 中高档服装

经营类别 经营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唐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

市场类型 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

仓储方式 各档口服装基本存放在档口,仓库经营户自行解决

货物运输 市场正门口有南方航空公司货物空运办理部,火车托运办理处

广告宣传 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及网络等手段宣传市场形象,在中央电视台长期做广告,市场外墙有其它品牌服装的广告

承租比例 全部售出

租金 地下商场是1.5万/月,一楼是6万/月,三楼是2.5万/月,四楼是8万(费用全包)/月 营业时间 08:30-17:30

(二)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市场

市场概况:广州市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城位于中国当代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的重要发源地——广州濂泉路。广州市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城由北城、南城、恒利组成,有利服装批发城南城位于广州市先烈东路、溓泉路口,该服装城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商铺1200家,商铺通道流畅,有中央空调、多台自动电梯和货梯。北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溓泉路沙河服装城内。建筑面积44000多平方米,商铺1700多家。广州市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城集现代化设备设施于一身,融服装批发销售、展示服饰品牌形象、产品分销代理、发布行业信息、仓储配送、传播服饰文化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装批发市场。

沙溪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市场情况一览表:

经营面积 南城22000平方米,北城44000多平方米,南城和北城营业面积共计66000多平方米

摊位面积 5-6平方米

摊位数 南城1200多家,北城1700多家,南城和北城摊位将近4000家

市场布局 无明显的市场布局区隔,各楼层经营的商品都比较类似,但有较突出一点的是,一楼设有湖北时装区

经营档次 中低档,主要经营没有知名度的非名牌产品

经营类别 各类服装,包括童装、男女成衣、毛巾毛毯、内衣、鞋子等 市场类型 综合性服装批发市场,在经营上主要以批发为主并有少量零售 经营模式 出租

仓储方式 各档口服装基本存放在档口,仓库经营户自行解决

广告宣传 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及网络等手段宣传市场形象,主要是招租广告,市场外墙及商场内部预留了广告位

承租比例 全部售出

租金 单铺面2640元,双铺面3080元,五楼租金1500-1800元不等

营业时间 6:00-19:00

消防措施 市场内共有14个消防栓,市场内明显处有干粉灭火器,有醒目的禁止吸烟提示,装有自动喷淋系统,保安配有对讲系统

金融 附近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停车场 门口有停车位40个(主要针对本地人停放),地下有两层停车场

管理费 物业管理、卫生费80元/月,消防设施维护费30元/月,保险费350元/档,有效期为一年

集资费 18万,可以享有20年使用权

其它 门口有明确的指示牌和分布图,主要是地理位置图、周边交通规则、首层平面图。手扶电梯1个,电梯9个(人货共用梯),安全楼梯8个,洗手间2个,每层有12个通道口。

二、中山市沙溪板块

中山市沙溪镇地处珠三角,紧临城区西部,面积55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1万,非户籍人口8万多人.沙溪镇工业品以“休闲服装”、“沙溪凉茶”享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沙溪建立了以纺织服装为支柱,电子、化工、家具、家电、制药、食品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全镇规模以上企业12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84%。沙溪是中国重要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在服装界素有“休闲服装看沙溪”的美誉。

2003年,服装企业826家,从业3.64万人,产量2600多万打,产值48.33亿元,创汇

1.33亿美元。沙溪休闲服装生产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有6000多亩的服装工业区;有200多家与制衣相关的纺织、漂染、印花、水洗、纽扣、机械配件等配套企业;有与服装生产销售配套的布匹面料市场、制衣机械市场、辅料市场、布碎市场等专业市场。沙溪镇拥有多名国家级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自有品牌70多个。其中,广东省名牌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个。同时,还为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休闲服装品牌提供加工生产服务。

[paging]

中山市现有沙溪休闲服装批发市场、水牛城商业广场、龙瑞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三大服装批发市场。沙溪镇已经形成了生产、加工、贸易、销售及设计于一体产业链条,为沙溪休闲服装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一)水牛城商业广场

市场概况: 中山市水牛城为综合性商业中心,欧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其中第一层为服装批发中心,规模宏大,装修高档,配套完善,管理规范,交易量大的中高档服装国内市场。水牛城邻近沙溪服装生产基地。场内经营的业户400多户,既有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福建乃至全国各地服装企业,也有香港、澳门、台湾的厂商。水牛城商业广场既是中高档服装的现货批发,零售中心,也是服装品牌连锁加盟中心。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等多种交易方式可供选择。水牛城经营各式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唐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等。

水牛城商业广场市场情况一览表:

三、增城新塘板块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

从化、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紧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科学城,工商各业发达,具有“多城辐射效应”,发展空间大,前景好,故称广州东部板块,是广州通往东党、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南部新塘、永和两镇已列入广州都会区规划范围。增城新塘的牛仔服装产业更是成为增城的经济支柱产业和重要税收来源,有数据显示全国60%的牛仔出自新塘,全国30%出口的牛仔服装出自新塘,新塘全镇有3000多家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1000多个已注册的牛仔服装品牌。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欧盟、香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天有250万件牛仔服从新塘流出去,新塘已经成为重要的牛仔服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商场

市场概况:新塘国际牛仔城坐落在广东省增城市的南部新塘镇。新塘镇地处东江下游北岸,西与广州市黄埔地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科学城紧密相连,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是处于广州、深圳、东莞、香港、澳门、惠州六大城市之间的一块绿洲,交通条件优越,在107国道、广深公路、广园东路、广惠高速、广州北三横等路网贯穿。水路从新塘口岸到香港70海里,至广州25海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新塘与珠三角连在一块。可谓得天独厚,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故被经济学家誉为“黄金走廊”。

目前全镇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装及相关配套企业,80000多名从业人员,1000多个已注册的牛仔服装品牌。产品远销中国香港、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新塘镇荣膺为“中国牛仔服装名镇”。新塘国际牛仔城是以牛仔服装、纺织品类贸易为主,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设计中心、创新科技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商贸城。新塘国际牛仔城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设有商铺位3000多个。它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种最齐全的牛仔服装、纺织品商贸城。新城国际牛仔城商场是经营牛仔服装、纺织品类的理想大型商场。商场两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首层、二层铺位共800多个,第三层为商务办公中心,第四层为铺位租户仓库。商场内通道宽敞,备有中央空调、自动扶梯、货运电梯、电话通信及完善的消防系统。商场附近设有大型停车场和发往各地的大型货运场,为客户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

四、虎门服装批发市场板块

虎门镇雄踞珠江东岸,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门,南临伶仃洋,面积17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万,外来人口约50多万。虎门拥有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000多家,还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100多家。全镇年产服装逾亿件/套,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虎门不仅是坚实的生产基地,而且是庞大的服装市场。有着名闻遐迩的富民商业大厦、龙泉商业广场、黄河时装城等17个现代化时装商场,8,500多家商铺,形成了一个方圆一平方公里的时装城。虎门不仅成了全国最活跃的服装批销中心,而且成为出口东南亚、欧美、西亚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女装名镇”称号。虎门服装市场名牌荟萃,精品如云。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过八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四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成为服装界闻名遐迩的瞩目盛事。

(一)富民服装批发市场

市场概况:富民服装批发市场是由专注于批发市场开发与管理的虎门富民服务公司投资兴建,在投资富民服装批发市场之后,陆续开发了富民童装城、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富民鞋业市场、富民布料批发市场、富民第二市场、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发市场,富民进出口公司和富民时装网,富民服务公司拟投资建一座占地3000亩的富民物流中心,其中包括首期占地500亩投资20亿元的富民商贸城,使富民成为华南地区拥有传统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商业航母。

(二)黄河时装城

市场概况:黄河时装城位于服装名城--虎门。坐落于太平繁华商业中心,南贯通虎门大道、西临银龙路及虎门广场。黄河时装城是黄河集团公司属下开发的,集时装批发、超市百货、商贸、证券、娱乐、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

一至四楼为大型时装批发中心,拥有1400多间铺位。黄河时装城是由56层黄河中心大厦、两幢28层商住两用公寓和9层面积达11.8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商城所组成,其建筑气势宏伟、装修典雅、布局实用、设备功能齐全,是一个现代化的智能物业群。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可同时停泊800多辆汽车。根据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需求,时装城内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机制;如电子信息平台、商务中心、银行服务、服装设计中心、时装展示中心及导购、礼仪等配套服务。能够为进驻黄河时装城的业主和顾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四楼香港时装城又称为(城中城),其经营的品牌源如: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意大利、东南亚、及西欧国家等和地区,凭借世纪南来风尽展典雅浪漫、精雕细琢、别具一格的名家风范。

黄河时装

黄河时装城市场情况一览表:

经营面积38000平方米

摊位面积10——20平方米

摊位数1400多户

市场布局一至三楼是时装商场,四楼是香港时装城

八楼是高级时装写字楼、大型时装表演中心

经营档次中档为主,部分高档。有香港时装

经营类别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

市场类型批发为主兼有零售

经营模式出租经营

仓储方式档口放货,租房存货

货物运输商场南临太平中巴站、虎门货物托运总站。,拟在商场东北侧建中巴站、在广州、深圳等火车站、机场设立黄河商业城办事处,运送顾客及货物。

广告宣传网站和虎门国际服装节

承租比例全部售出

租金5000元/月

管理费1250元/月(包税)

集资费10万元(两年),两年后有续签优先权

营业时间07:30—17:30

金融附近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停车场大型地下停车场

黄河时装城的优势:

1表1,服装采购频率比较:

采购时间频次比例

一星期一次48 47.53%

半个月一次37 36.63%

一个月一次13 12.87%

一季度一次2 1.98%

半年甚至更长1 0.99%

100%

表2,选取服装批发市场考虑因素比较:

因素频次比例

产品丰富67 45.89%

名气大39 26.73%

产品质量22 15.06%

交通便捷13 8.9%

其它5 3.42%

100%

表3,服装运输方式比较:

运输方式频次比例

汽车托运66 62.85%

自备车运输22 20.95%

火车托运13 12.38%

空运2 1.91%

其它2 1.91%

100%

表4,服装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比较: 存在的问题频次比例

产品档次不全25 26.32%

产品质量不高19 20%

卫生条件差15 15.79%

金融设施不健全12 12.64%

管理混乱10 10.52%

交通不便利10 10.52%

“文化惠民”看广东 篇5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中央确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一号工程。“十一五”以来,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32亿元,利用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方式,支持中部地区贫困县和西部地区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截至2010年8月底,共有1151余万套直播卫星专用接收设备安装到农户家中。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十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公共文化项目。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农村电影发展新思路,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农村数字电影供片体系、放映网络和监管平台。

数字化放映和院线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系逐步建立。截至2010年8月底,全国共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29条,全国成立各类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4万余支,掌握数字放映技术的放映员达到5万余名,建立数字电影地面卫星站134个,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影放映网络。

广东调查报告 篇6

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让我们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调研家乡文化建设与发展情况: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而家乡文化熏陶、塑造了我们每个人。回归家乡,回归广东,探寻广东省的文化特色及建设发展情况。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广州、深圳),地级市19个。旧称Kwong Tung,现汉语拼音GuǎngDōng。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在该省均有分布。广东在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广东GDP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一、文化特色:

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块。粤菜是全国八大菜系,包括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东莞百子论文公益活动是中国文化创新品牌,起源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搭建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汕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在全国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评选中,广东省连续两年获得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第一。全国乃至亚洲首个水下考古基地设在广东。1997、2000、2001年均有项目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音像城2002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全国批发量的70%。连续五年对外文化交流进出文化团体的总批次和总人数均为全国之首。但人均博物馆、图书馆数量低。

(一)广东省历史文化特点:

据考,广东十多万年前已有“曲江马坝人”生息繁衍。秦末汉初,曾一度称南越国;汉代,番禺是全国著名都会;唐代,广州开设“市舶司”,成为著名对外贸易港口。至清代,佛山成为全国手工业中心和四大名镇之一。

广东具有悠久的商业贸易和接纳外来文明的传统,是我国现代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和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外来文化兼容并存,具有务实、开放和创新的特点。

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华侨、华人约2200万人,约占全国的2/3,遍布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

广东省是我国人口较多且较稠密的省份之一。据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7594.2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43人。全国56个民族中广东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1.4%,以壮、瑶、畲、回、满等为主。

(二)广东方言

在全国汉语七大方言中,广东就占有三种。以广州方音为标准音的广州话,称为粤方言;以梅县方言为标准音的客家话,称为客家方言;以汕头方言为标准音的潮汕话,属于闽方言。广东的各种主要方言,都是中原汉族居民在向南迁移中语言分化而形成的,由于这些方言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时间较早,从古代汉语接受下来的许多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都保持不变,相对于汉语的其他方言来说,保留古代汉语的特点就更多。另一方面,广东古代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些少数民族的语言主要有壮、瑶、苗、畲和黎语,一般都可以统属于壮侗语族(在语言学上常被称为“台语”),这些方言在被汉语同化的过程中,本族语言的一些特点包括语音、语词和语法格式,也或多或少地为各地方言保存下来,因而使广东各方言表现不少近同之处。还有,广东各方言在近代都向海外广泛传播,华裔、华侨们大量使用广东方言,也把其所在国语言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词汇)吸收到本方言来,造成了广东各种方言都有大量的外语借词存在的情况。

(三)早茶和功夫茶

广东人喝茶的风气兴起于清代,当时有一种叫“一厘馆”的小茶楼,里面有糕点供应,让来往行人歇脚吃点心,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成为茶楼。

现在的广东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茶楼,在这些茶楼里可以喝到各种好茶,品尝到各式各样制作精细的茶点,店堂里会有服务员推着小车四处走动,车上放着装有虾蛟、肠粉、烧卖、蛋挞、糯米鸡、叉烧包、马蹄糕、鱼片粥、排骨、肚片、肉丸等食品的小碟,顾客可以随意挑选。广东人喜欢在茶楼里见面谈事,邀上三五友人上茶楼饮茶更是常有的事。

(四)三大民系

广东的汉族居民,主要可分为广府、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早已有之,而较大规模的融合则始于秦征岭南,经过两晋、两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来自中原地区,还包括楚、吴越、闽等岭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三大民系。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长期各自保持其生活习俗、文化意识和性格特征,共同构成了广东文化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风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优势,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文化基因、经济条件,加上语言不通,彼此之间长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沟通,不仅民系之间社会经济、精神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边远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也有较大差距。

(五)饮食文化

广东饮食文化是岭南文化百花园中令人注目的奇葩。她由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所孕育和培植,又得到中外饮食文化养分的滋润,随着岭南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她的具体特点是:保留古风,食生与以石烙物(生食与烧腊);保留古风,食杂(野生);以河鲜、海鲜见长;讲究烹调技艺;浓羹与“先羹后菜”的饮食格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

二、建设发展情况

广东省,以制造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强省、中国第一经济强省,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连续十几年经济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

约1/4,从1985年至2008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0年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新加坡后又超越台湾。2009生产总值为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合为5965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20亿元。形成以制造业为主,具有食品、纺织业、机械、家用电器、汽车、医药、建材、冶金工业体系。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总数均居全国首位。率先成立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第一家金融电子结算中心、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发行了中国银行第一张信用卡等,广发银行1993年11月8日在澳门开设分行,并作为中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开设的首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设金融强省,对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力越来越强。目前,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以货币、外汇、产权等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基本完成,地方金融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现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都市圈。城市化:

珠三角城市化较高,其中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的城市化达到80%以上。六大城市:

广州,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广东省的省会,副省级城市。深圳,2008年12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设计之都”。佛山,简称“禅”,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东莞,广东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中山,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

珠海,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

另外,还有“广东四小虎”的美称,广东四小虎是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2005年“四小龙”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9000美元的“发展门坎”。所谓小龙,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

广东台山侨乡文化特色 篇7

台山侨乡的孕育、发展与形成,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台山侨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其侨乡文化更显特色,这些都是构成台山侨乡有别于其他侨乡的显著特征,并享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的重要因素。

一、台山侨乡文化特色

(一)侨乡历史悠久,侨民分布广泛

台山同海外交往的最早记录是公元436年,冯业率300人从高丽(今朝鲜半岛)漂洋过海,在今新会、台山沿海一带登陆,这一历史纪录距今已1560多年。而台山最早的出洋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距今已1000多年。1774年,广海山背乡人陈学进、陈仕保父子赴南洋谋生。这是有文字记载台山第一位出洋谋生者,距今已230年。1821年,上川甘泽浓乘帆船往美国(洲)。这是有记载的台山第一位美国(洲)华侨。

据统计,2012年台山市户籍人口99.62万,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乡亲130多万,主要旅居在美国、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其中美洲地区的台山华侨华人有约73万人,占台山旅外乡亲总数的56%。在美国的台山华侨华人有50万人,占美洲地区台山华侨华人总数的69%在历史上,向有“美国华侨半台山”的说法。海外台山人比在家乡台山的人数还要多,形成了海内海外“两个台山”,这在全国侨乡中是少有的。而一个县级市的旅外乡亲就分布得如此广泛,这在中国侨乡中也是不多见的。

19世纪中叶,大批台山人远赴重洋到美加、澳洲等地淘金,衣锦还乡时,人们都称他们为“金山伯”,久而久之,“金山伯”就成了老一辈华侨的代名词。美国旧金山因淘金而得名,是一座有众多华人居住的城市,大部分华人都是台山乡亲,就连现任市长李孟贤也是台山人后裔。“中国民营铁路之父”陈宜禧、前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加拿大前总督伍冰枝等就是海外台山籍乡亲的杰出代表。

(二)教育事业发达,语言特色鲜明

台山发达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民众的文化教育素质普遍较高,思想开放、民风务实、易于接受新鲜亊物,这些都是侨乡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台山海内外乡亲历来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加华侨就捐资办起台山一中等几十所学校。改革开放以后,侨资办学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从1997年到2010年,香港台山商会以及很多社会团体和达贤人士捐资办学达5亿多元,全市的所有中小学校几乎都接受过捐赠。

在近代,中英语言的接触产生了人们没有料到的后果,这就是晚淸的“话语革命”。在不经意间大量的中国话已被外来语所替代。这场“革命”也在台山侨乡悄悄地进行。台山华侨主要居住在美国、加拿大、澳洲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东南亚地区过去也长期是大英帝国殖民地,华侨长期生活于斯,目濡耳染。他们返乡后,在与家乡人交谈中有意无意地夹杂着一些英语词句,乡人(尤其青年人)感到好奇、新鲜、时髦,逐渐“鹦鹉学舌”,这种蹩脚的英语即“半唐半番”的英语(戏称“台山话英语”)便在侨乡传播开来,成为粤方言中有特色的外来语。如,在台山饮茶宴请争着付款叫“比钱”(Pay Money)台山方言叫球为“波”(ball),打球叫“打ball”,好球叫“骨波”(good ball)。另一方面,台山方言(Toishanes)作为四邑方言的代表,它不光流行于台山侨乡,而且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华埠。在北美唐人街(Chinatown),台山话初期被视为中国的“国语”,与“大世界语”英语相对,被称为“小世界语”(陈航,2013)。

(三)建筑种类较多,中西兼容凸显

以台山、开平农村的别墅式民居(洋楼)碉楼、学校和城镇的骑楼式商业建筑为代表的侨乡建筑,被我国建筑学界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国近代建筑派系中的一朵奇葩”。它们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合璧,外表很“洋气”,美轮美奂。台山一些城镇的骑楼式商用建筑和别墅式楼群等“台山洋楼”让参观者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这些独具特色的洋楼遍布侨乡台山大地,它集中体现了欧美建筑的风格,但它们又都带有“浓浓的”台山味。台山洋楼,虽然经过岁月的磨蚀已成为侨乡文化的精华,成为我国罕见的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侨乡台山文化的一张名片。

台山洋楼大都以西式为主,但在局部保留中国南方农村的特色,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大致具有以下几大特点:建的早;建得多,包括墟镇、学校、民居都有大量洋楼;建筑特色鲜明,中西合璧,千姿百态。

台山洋楼都是由华侨出资兴建的。现在这些楼主人的后人很多都在美加和港澳等地,洋楼可以说是与他们沟通感情的一个媒介。而洋楼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已成为台山市建设具有侨乡特色文化大市、实施“商旅旺市”战略的宝贵资源。打造“台山洋楼”品牌,除了沟通乡情,就是让洋楼文化能得到传扬,这对推进台山文化大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基督教传入早,民众思想开放

台山在我国西方宗教文化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第一个前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教耶稣会教士方济各·沙勿略(西班牙人),首先踏足中国的地方就是台山上川岛。明嘉靖三十—年(1552年)8月,他奉葡萄牙国王之命前来中国传教,但未被批准进人中国内陆,于是年9月15日来到上川岛,在这里建起一座小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当年12月3日病故后葬于上川岛象山。他的墓和亲手挖的海岸淡水井至今仍在岛上。台山的基督教教堂之多在全国也少见,建国前竟达45间,遍布于侨乡城乡。这些教堂多为中西合璧的建筑,有很高的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价值。

台山华侨在传播西方宗教文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据有关资料,由华侨牧师最早传入台山的基督教叫循道教,它就是由华侨苗九于1877年派其妻子回到台城传播开来的。芝加哥的友爱浸礼会于1920年派梅光显牧师回端芬汀江圩传教,他建了教堂和正德小学。

明末清初是中国教育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即由旧式学堂逐渐过渡到新式学校。教材由传统的四书五经向近代自然科学转变,而教会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转变过程。学校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于当时破除迷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董小荣,游景如,1999)。

基督教传入的同时,也给台山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思想,给当地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地民众思想开放,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五)文艺氛围浓厚,音乐排球领航

台山有“文化之乡”之美誉,文艺氛围浓厚。在五邑侨乡的街头巷尾,乡土味十足的民间曲艺表演随处可见可闻,众多的曲艺社、“私伙局”等民间艺术团体形成了五邑地区独特的文艺特色,开平、台山、新会三市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五邑“小调”漂洋过海。明清时期,中原古乐、江南小曲以及昆曲牌子等传到南粤,后来,五邑侨乡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继承发展了“夹房歌”、“卖鸡调”、“木鱼调”、“禾楼歌”、“顺口溜”等形式,赋予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并使这些古调融入当地的婚嫁节庆风俗中。在多数民间传统艺术每况愈下的今天,侨乡的民间曲艺却方兴未艾,为使民间曲艺跟上时代的步伐,开平曲艺界对民歌等艺术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唱腔、音乐伴奏、演唱形式等多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摒弃了拖沓的旋律,注入新的音乐元素,并尝试使用中西乐器伴奏,增强时代感。飘色,亦称摆色、以八、九岁的儿童装扮成戏剧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人们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于人物造型艺术,是台山民间艺坛上的一枝奇葩,其中以斗山浮石“摆色”久负盛名,誉满海内外。

体育运动,尤其是排球运动在台山蓬勃发展,并有悠久的发史。在台山,最先开展排球运动的是台城谭氏学校(现育英中学)和四九下坪堡小学。早在1919年2月,台山斗山浮石村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排球组织——华利磨学会(华利磨是英文排球Volley ball的译音)。此后,在华侨、港澳同胞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排球运动在台山迅速普及。1927年8月,台山县排球队代表中国参加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夺得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夺得的第一项排球国际比赛冠军。1930年和1934年的远东运动会,台山排球健儿都夺得冠军,首次实现中国排球国际比赛的“三连冠”,为中华民族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20世纪50年代,台山向全国各省、市和部队输送了140多名排球运动员。在国家排球队中,台山籍运动员多年来占半数以上。1972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广州视察广东省体工队时曾说过“全国排球半台山。”台山人对排球运动情有独钟,并以排球运动为载体,将其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生活,成为当地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

二、结论

广东“文化江山”今安在 篇8

请注意,美国没有文化部,其联邦政府设立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负责资助艺术家、艺术团体、文化活动或项目,但没有任何主管、监管和评价的权力;而各州和地方政府,设有很小规模的艺术事务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对地方的艺术事务处也不行使任何主管权限。为什么一个没有文化部的国家,竟然可以构筑全球文化霸权,并让文化产业保持充沛活力?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以广东为例,看看我们文化建设的情况。

成就惊人,问题也惊人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文化主管部门,财政投向文化建设的经费并不少。中华文化遗产和各地的民俗文化遗产,也都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元的素材。

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30多年来,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开风气之先,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取得了国人瞩目的成就。曾几何时,粤语一度成为国人争相模仿的语言,电视剧《外来妹》《和平年代》等占据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全国影视观众都跟着广东走红的毛宁唱“月落乌啼……涛声依旧”,珠影更是走出了一大批名导演、名演员……这种现象不单是广东经济发展的体现,更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对广东文化(甚至包括港澳文化在内的岭南文化)的认同。或者说,广东曾经的文化政策、开放政策,吸引了大批的文化艺术精英,给了他们创作的沃土,激发了他们的灵感。

但曾经形势一片大好的广东“文化江山”今安在?除了粤菜,那些红极一时的歌曲、电视剧、电影作品和他们的创作人、制作人哪里去了?除了《喜洋洋与灰太郎》,观众如今还能找出几部全国知名的粤产电视剧?

成就惊人,问题也惊人。我们不妨将文化事业分为“群众性文化事业”和“非群众性文化事业”。就前者而言,广东省及下属各市、县都作了较大投入,基本上采取行政区域分化、人均等办法,结果是文化设备占有和文化消费的苦乐不均,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浪费——这种投入是同质化投入,各级各地的群众性文化事业工作,都在低水平循环着,往往只凑出几个歌舞升平、锣鼓喧天的活动,变异为一种文化政绩;与之同时,它脱离了广东本土各区域的民俗文化元素,跟内地任一省份的民俗文化对接也不明显,成了文化“大杂烩”。

而“非群众性文化事业”,某些时候已变异为封闭性文化,表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文化事业与相应的文化产业脱节,不能从后者中汲取养分,形式滞后,理念落伍,内容乏味,只能勉强参与上级布置的课题或献礼工程。(耐人寻味的是,在内地,这个特点反而不显著,因为内地许多省份政府财力有限,早就将相关的文化事业单位通过改制甩掉了包袱。)

二是从创作到产出再到传播,全过程“自娱自乐”,相关团体和参与者注重职称、奖项评选及由此决定的政府拨款,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

三是相关组织把控着文化活动、行业评价、兼任主管部门审查专家等一些准行政权,反过来遏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提到广东的文化产业,人们就会想到传媒产业。广东形成了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等多个传媒军团,建立了一大批在全国鼎鼎有名的传媒品牌。(尤其是南方报业集团,其高质量报道为业界竖立了标杆。)这些传媒集团及其子报、子刊,还有意识地筹建全媒体框架模式。

问题恰恰首先出在这里。除了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其他几个传媒集团都是依托党报+都市报晚报纸媒品牌而依存的,受到过强的地域竞争限制、媒体形态(牌照)限制和内容限制,因之无法遵循市场规律、媒体发展规律、新媒体成长规律成长到位。这样一来,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广东传媒军团,就等于困在了广东,错失领先发展的机遇。更重要的是,纸媒衰亡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以纸媒集团为主的广东传媒军团由于错过转型机遇,很可能也因此失去自救的最后机会。

广东的电影、电视等行业在全国竞争中全面落后,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湖南卫视一骑绝尘,而安徽、东方(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方卫视奋起直追的当下,广东的电视媒体拿得出手的、能够让本地观众在内的受众满意的,大概只有广东话版本的新闻节目了。广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不思进取由来已久,在格调以及题材、炒作手法上紧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但在体制开放性上又远不如香港灵活,简而言之——“空有一双香港脚,却没有一颗香港心”。这种情况下,广东各家电视台在全国有多少竞争力可言?

广东各地很注重推动全民阅读,广州有“南国书香节”,深圳有“读书月”,其他各市也多建立了“读书周”之类的活动,省市领导还频频向公务员、市民推荐好书。但让人尴尬的是,走俏于各类读书月(周)活动的畅销书或口碑上佳的人文类好书,很少有广东出版机构推出的品种。

在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意文化产业方面,公允地说,广东的广州、深圳等城市竞争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但与上海、北京、香港等领头羊差距明显。广东各地的创意文化产业从发展战略和政策思路,到具体的产业园模式,都陷入业态雷同的困境,表面上欣欣向荣,实则有名无实,造成地区间各自发展、园区全面开花、恶性竞争、低效运营、资源浪费的格局。近期广州搬迁“红专厂”园区,引发业界和民间激烈争议,许多人在批评粗暴逼迁的同时,也指出“红专厂”模式含金量不足且严重泛滥。

在互联网产业领域,广东虽然涌现出以腾讯、网易为代表的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但整体上仍实力不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开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亟须提升。更危险的是,腾讯、网易等“广东产”互联网领军企业,近年来将内容中心、财务中心、运营中心陆续搬离广东。以网易为例,2012年,广东省人大代表、网易CEO丁磊在广东“两会”小组讨论发言中表示,网易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都有分公司,其中在广州得到的扶持力度(税收、土地、公租房)是最小的,丁磊甚至说,公司在广州已经发展15年了,感觉进步很小。2009年,网易将其内容中心从广州迁往北京。2012年,网易游戏频道从北京迁往杭州办公,而不是网易游戏事业部所在的广州。

nlc202309030622

原本也是热热闹闹的广东文化行业,仔细一瞧,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草色遥看近却无”——思想解放大省、经济大省、改革开放先行地,何以在文化上“江山不保”?值得人们(尤其广东人)反思。

大把花钱易,精细花钱难

广东各地的公共文化投入差异明显,但相似的问题在于,公共文化服务脱离居民实际需要。省市追求建造高标准的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这些场馆设施亲民性不足,更像是文化政绩工程。而对社区、村社特别是城中村区域,以及一些城市的“新城”,公共文化设施的投放和布局就更显薄弱。广东“不差钱”,但怎么花钱却大有学问:大把花钱易,精细花钱难——我们的文化事业恰恰需要“精细花钱”。

公共文化建设还表现为严重的文化割裂。一方面,政府文化投入重视“精英文化”、忽视大众文化需求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一定程度的文化畸形消费和发展;群众性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影响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政府文化建设贪大求洋,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振兴保护,尚未形成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政策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传统文化面临弱化说得重一点甚至是逐步消亡的局面。

上述问题,实则都可归结为广东现有公共文化政策运行实践的错位,首先是公共文化资金与相应需求错位。广东公共文化资金在本土民俗保护、基层文化设施、独特的地域或民族文化遗存等保护方面,主要是按部门、按项目分配,做不到科学投放。

需要指出的是,广东公共文化资金特别是抢救性、扶持性资金的权宜性和应急性特征明显。这有悖于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文化保护。公共文化资金支出重点,随着领导人注意力和兴趣的变化而改变,会造成保护和促进效果的不可持续。

要改革文化政策,就必须分析现有政策思路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将文化管理等同于工业管理,采用了一套类似打包化评估的方法。这就让市县地方格外注重数字化政绩,而不去顾及文化建设的长期性,不愿在民俗保护和公共文化设施建造等耗时较长、短期成效不显著的领域投入较多资源。

误区之二,显性评估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投入,成了政府推动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法。广东各地竞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文化博览会,设立文化企业,等等。究其原因,这些举措在短时间内效果相对明显,可以通过园区数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产值等加以体现。

深圳一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曾把文化产业列为四大产业之一,但存在着市场与政府职能不清的情形,把市场的事当成政府的事来办。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适当扶持不可少,但介入过多、过深甚至包办就不可取了。如每年举办的文博会,作为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但一些政策、做法似带有政绩工程的痕迹,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大芬油画村改造及相关事件就值得引起注意和讨论。

近期出现的广州“红专厂”拆迁等类似事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和注脚。表面看,“红专厂”们的创造能力、生产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的不足是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中反映出的政策随意化、规划短期化、文化园区地产化、能力与期望差异等问题和矛盾,凸显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既有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问题、政府政策的时效性问题,也有文化经营者包括企业的营销和发展问题,还有“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社会消费能力问题。

误区之三,用开发旅游的思路应对广东本土民俗文化的衰落,结果却陷入保护失序的困境。

广东各地的民俗文化遇到传承问题,有政府投入不足、某些文化机构履职不作为、境外文化侵蚀、市场化等各种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传统民俗所依托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现今社会已不复存在。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民俗文化,固然能取得部分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民俗文化项目都能转化为吸引游客的项目,许多民俗文化遗产一经开发就遭到严重破坏,还出现了旅游开发加速民俗文化及相关生产生活方式湮灭速度的现象。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只能由政府承担。部分民俗文化项目、民俗文化遗产开发旅游业,应以复制样本投放,而将原本纳入严格保护。

回过头来看美国。美国政府在文化中的作用,基本上是间接发挥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只承担资助艺术家、艺术团体、文化活动或项目等职责。但美国政府、政界对文化仍拥有很强的引导和塑造影响力。肯尼迪就任总统时,邀请了大批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参加就职仪式,这成了一项传统,透过大众传媒的报道,强化了美国公众对文化艺术特别是高雅艺术、严肃文学的认知。而以NEA为代表的部门发放的资助虽然有限,却会对艺术团体、文化活动或项目向慈善组织、企业家募款形成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所著的《论美国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版)就指出,一个可以替代政府来支撑人文艺术传统香火不绝的大众社会,与文化艺术和社会(特别是校园和社区)的深度融合密不可分,在这一点上,美国强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书中谈到,有别于欧洲以及其他大洲,在美国,文化艺术扎根于大学,全美4182所高等教育机构中,有700所美术馆或专业画廊,300个独立的大学电台,超过2300个演艺中心。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戏剧、古典音乐、爵士乐和舞蹈演出都是专业水准的,各高校还在招生竞争中打文化艺术牌。与此同时,美国部分研究型大学还发展出全球最高品质的艺术课程,而非像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那样,只注重理工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到好莱坞发展,自然会带动电影产品的创意水准和艺术质量,这才是美国文化霸权很难被其他国家取代的原因。

美国文化体制中有强大的“市场”支持因素。在美国,文化艺术基金会可以享受到与慈善基金会一样的优惠待遇,而非公立的博物馆、乐团、芭蕾舞团、剧院、图书馆也被承认具有公益性而获税费减免等待遇(尽管这些组织仍可以开展部分营利活动)。由此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创造了可观产值,吸纳了数百万就业人口;二是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因这种软实力并非政府“打造”,让法国等其他有意阻拦其作用发挥的国家很难对之正面遏制。

要走出去,就必须改变“讷于言”

最后谈谈广东文化的特质。

广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独具品格,在近代历史尤其是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得到增强和提升。不过,在全球化浪潮和开放的世界里,“敏于行、讷于言”的广东传统文化特质逐渐显露出某些不足甚至缺陷。举例说,广东民间,包括广州以及粤东、粤西多个地市的民间,都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在国内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旧时过年习俗、祭祖习俗,在广东仍会年年再现。问题在于,广东人在这方面的传承,只注重做,不善于传播甚至不会传播。记得老书记汪洋同志2010年与网友对话时曾笑谈:“广东不是文化沙漠……广东人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看来,这位喝过几年“珠江水”的安徽人真把“老广”的特质给摸透了。

在开展新时期广东精神的讨论和确定活动中,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广东精神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深入的探讨中形成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要让“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深入人心,就必须改变“讷于言”,既要敢说,更要会说。敢说、会说不是瞎忽悠,而是在了解传播规律、掌握传播技巧的前提下,更好地开展地方形象营销,更好地将文化建设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在这方面,广东应向湖南长沙、四川成都、香港、美国纽约、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地取经。取经之外,不能忘了开辟道路:广东需要先把传播岭南文化、振兴岭南文化的各种渠道——影视、出版、报刊、网络——疏通打理一番,看看它们“堵”在哪里、“通”在哪里。开辟道路之外,也不能忘了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之所以出现文化辉煌期,是否与那时的文化政策、文化环境有关?广东能否借鉴自身曾有的文化发展好经验?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从专业人才走向管理高手下一篇:活动总结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