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2024-09-21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共12篇)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1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农村公路网中乡镇道路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对乡镇道路网进行交通安全评价的`必要性,并初步建立了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道路规划阶段的交通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作 者:崔丽元 孙家驷 王东坡 CUI Li-yuan SUN Jia-si WANG Dong-po  作者单位:崔丽元,孙家驷,CUI Li-yuan,SUN Jia-si(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王东坡,WANG Dong-po(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301700)

刊 名:西部交通科技 英文刊名:WESTERN CHINA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5) 分类号:U491 关键词:乡镇道路规划   交通安全评价   评价标准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2

摘要:旧城普遍存在建筑拥挤、公共设施短缺、交通阻塞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改造工程不可避免。旧城改造工程中,道路交通规划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城市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的日常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快捷、分散的规划原则对道路进行改进,使城市道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旧城改造;道路规划;畅通

1.引言

我国旧城普遍存在建筑拥挤、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公共设施短缺、交通阻塞严重等问题,其中又以交通问题最为严重。旧城改造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旧城改造的高峰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巨大发展,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城市原有结构总有保持稳定性的趋向和难以改变的惰性,以及问题的面广量大,—些历史上积累的旧矛盾和旧问题,积重难返,且在改造过程中矛盾不断加剧。

2.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2.1道路交通重要性

道路由干道、支路、交叉口以及同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等组成的交通系统,是连接城市各部分的所有道路的交通网络,在现代城市中还包括地下铁道、地下街等设施。交通系统联系着城市各个功能区,如工业区、住宅区、车站等,是整个城市正常运行的大动脉。道路交通规划布局引起了城市交通的发生、流向与流量并形成了在城市内全局分布,也是城市道路系统所承担的任务。

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对于城市道路系统以及城市总体面貌都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可以提升城市形象。道路系统完善,还可以带动道路周边设施和建筑的兴建以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其次,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可以加强旧城功能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最后,改建旧城道路系统可以完善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总体交通运输水平和质量。

2.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形式应与城市内部交通相配合,按照快捷、分散、均匀等组织城市交通的原则,形成城市的道路系统。

2.2.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城市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为前提,并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要求,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方案。现代城市的道路必须满足交通方便、安全、快速及城市环境整洁、宁静、美观的要求,所以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首先要做到道路功能清楚、系統分明。

2.2.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随着城市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迅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大量车辆在城市干道和交叉口经常拥挤、堵塞。因此,按客货运不同特性、交通工具不同性能、交通速度差异进行分流,将道路区分不同功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方法。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按三级划分,划分为主干道(全市性干道)、次干道(区干道)、支路(街坊道路)。

2.2.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在规划道路系统时,要善于结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并注意所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节约基本建设费用。自然地形对道路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和山区,道路选线就常受地形、地貌、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2.2.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道路走向要有利于城市通风,要防止车辆噪声;另外,城市道路建设应反应该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干道建设。

2.2.5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城市道路规划要考虑足够的用地,确定合理的道路宽度,满足各种管道铺设要求。同时道路规划要和人防工程结合,城市要有足够数量的对外交通出口,以保证平时、战时、受灾时交通的畅通。

3.城市改造中道路规划问题及对策

3.1旧城改造道路规划问题

3.1.1商业圈集中影响了城市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私家车的持有率不断上升,给三、四线老城区的交通带来沉重负担。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商业圈集中程度越发严重;同时人们生活习惯的相似性也造成了某一特定路段或时间段的交通阻塞现象十分严重,引起人们群众的强烈不满。

3.1.2道路改造方式面临改革。传统改造道路的方式为修人行过街天桥,或扩大道路的宽度,该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阻塞的问题,并且通过扩大占地面积解决交通问题的改造模式也不断受限,道路改造方式需要进行彻底改革。

3.2旧城道路规划问题解决对策

3.2.1改变道路规划模式

传统道路改建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应该改变改建思路,将行人及非机动道路进行高架设计。具体设计模型如下,对旧城区沿道路进行沿街改造时,应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控制性引导。首先将一层设为停车场,二层设为临街商铺或者商场大厅,并将二层道路延伸到人行道甚至于非机动车车道。利用此设计可将行人和电动车与机动车进行空间划分,做到人车分流,实现了机动车道路空间的扩充,同时减少因扩建道路对土地的占用,从而减少市政投入,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3.2.2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道路交叉口易引起交通阻塞,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因此改善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可大幅度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叉口通行能力主要方式为合理设计交叉口的间距以及交叉口上的交通组织方式。

例如,可以采取控制车量行驶,即限制某种车辆行驶、限制左转行驶、限制车速等措施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其次,也可采取改变交通路线的办法,把部分车辆引到平行干道的支路上去,简化交叉口复杂的交通组织;最后,还可以拓展交叉口,提高通行能力。

3.2.3改建道路卡口

交通阻塞易发生区主要为曲折狭窄或局部带来卡口处,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宽取直,提高该路段的通行能力。在进行道路改建时,要充分考虑道路两旁建筑情况,采取一侧或二侧拆除旧有建筑来进行。道路宽度要远近结合,一次确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可分布进行。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城市道路宽度的确定应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并综合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日照、通风、管线敷设以及建筑布置等因素,同时要综合不同城市在各时期内城市交通和城市建设上的不同特点,远近结合,统筹安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不包含人行道外侧沿街饿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混合交通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为400辆/h。机动车道的宽度=所需要的车道数×一条车道所需宽度。一条车道的宽度视道路等级和行车速度的不同,一般为3.5m左右,对于快速干道,车道宽度宜较宽。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一板块、两板块和三板块。对于旧城道路系统来说,应根据道路性质、等级,并要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以及城市用地等具体条件来确定,不应收到形式的限制。

3.2.4改善旧城道路系统,要注意提升绿化水平,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总体面貌旧城道路系统的改善同时也要做好附属绿地规划,构筑城市道路绿化带。

4.总结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应用具有深远影响。旧城改造不仅包括老、旧城区的人口疏散、经济结构调整、设施更新、环境改善,还包括城市空间再创造。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资源,为群众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熊邦光.关于旧城改造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2,(29).

[2] 曾小芳.旧城改造中片区道路设计中的难点探索构架[J].江西建材,2014,(15):153-153.

[3] 谢惠静.旧城改造中片区道路设计中的难点重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总体目标,坚持“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全力压降重特大交通事故,确保全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为建设“平安开化”、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整治目标

1、道路交通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落实,切实形成有效的综合治理格局。

2、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全面深入展开,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普及率明显提高,行人和骑车人的遵章率不断上升。交通安全社区、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创建取得新进展。

3、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交通安全设施不断完善。

4、道路交通安全的执法管理不断加强,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重点单位得到有效管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

5、交通安全形势保持稳定,道路交通事故不断下降,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事故。

三、整治时间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从5月9日开始至今年10月31日。

四、整治内容

1、重点违法行为。重点整治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违法会车、无牌无证、非客运车辆载人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2、重点车辆。客运车辆(包括接送学生的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特别是出租车和农村营运客车等重点车辆。

3、重点路段。县乡道和农村公路。

五、工作措施

结合我实乡际,突出6个方面重点,抓好整治措施落实。

1、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召开全道乡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各单位、各村工作责任和任务。各单位、各村也要分别召开动员会。5月份,在全乡上下开展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全乡各单位、各村要积极参与到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中来,每个单位至少要制作悬挂1条宣传横幅。农技110要不定时地群发一批公益短信,及时开展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提醒服务;各单位、各村要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村广播、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学校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开展“小手牵大手”等形式灵活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及家长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企业要组织职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严防死守,切实遏制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全乡各单位、各村要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中来。配合公安交警部门严厉整治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违法会车、无牌无证上路、非客运车辆载人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强化路面管控,对事故多发路段实行定人定岗,加大对客车超员、超速、超载、酒后驾驶、拖拉机违章载人、摩托车不戴头盔、车辆未年检、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到严防死守,坚决遏制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3、源头整治,从严整顿道路交通秩序。人、车整治是源头整治的重点。要建立“一车一档”管理制度,对每辆机动车、每位驾驶人建立详细的管理档案和台帐。乡农机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脱检、报废拖拉机集中整治活动,对辖区内脱检、报废拖拉机进行逐台调查登记,并报县农机管理站汇总,按不同情况下达整改通知书给相关车主。

4、落实责任,建立交通安全责任制。各单位、各村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职干部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人员要亲自参与。要建立健全交通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内部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管理,加强对内部干部职工的交通安全教育,带头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为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5、加大投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各单位、各村要做好全乡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事故多发路段、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的排查工作,负责做好农村康庄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点和多发路段,要登记造册,列出整改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对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的,要尽快拿出科学设置意见,尽早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一时难以整改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相关责任单位要采取临时措施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强对辖区道路上建筑材料和木材等堆积物的清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6、加强协作,探索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切实强化县、乡、村三级共同责任,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探索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新机制。要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切实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实到村、企业,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格局。

六、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乡政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副乡长俞明龙、宋国军、汪爱梅任副组长,王云土、鲁樟林、李水标、徐巍、方权伟为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集中整治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安排部署,实时掌握整治活动开展情况,组织开展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单位、各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摆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开化”的高度,强化工作举措,精心部署实施。

2、注重实效,密切协作。各单位、各村要在乡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对重大交通事故,各单位、各村要做好维稳、协调工作,强化信息沟通,不断提高道路交通整体管理水平。

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工作,夯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础,按照机构“乡镇人民政府主管、乡镇交管办主抓、辖区派出所协管、村民委员会配合”的工作责任新机制的总体要求,镇人民政府内增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交管办”),全民落实预防交通事故的各项工作措施,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农村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机制的有序推进,镇政府成立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熊友华;副组长:刘渠东、王国军;成员:刘锋、王元成、周小军、李坤、李明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渠东兼任办公室主任,安办所有人员为成员。负责辖区内所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执法工作。

四、实施范围

全镇辖区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五、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扎实工作

交管办、岩峰派出所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如下:

交管办: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建立本行政区内机动车及驾驶人员信息台帐,实行车辆、驾驶人员户籍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治理;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组织开展交通违法查究工作;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办理机动车、驾驶证等相关车管业务;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做好交通事故现场维护、善后调节处理工作。

派出所:发挥公安行政管理职能,协助镇交管办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交通违法行为人依法实施强制措施;配合镇交管办加强农村道路日常巡查管控;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做好交通事故现场维护、善后赔偿调节处理等工作。

(二)完善制度,加强培训。派出所要协助镇人民政府健全“交管办”正常运转的相关配套制度,细化明确农村道路常见交通违法查纠工作流程,镇交管办和派出所要加强对交通协管员的交通法规、交通违法查纠方法、工作规范、车驾业务流程等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交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三)明确进度,限时推进。20__年2月10日前成立相应的机构,完善制度,建立工作台帐和辖区内道路、车辆、驾驶人员台帐。

(四)强化协作,形成合力。镇人民政府将定期组织安监、派出所、交管办、农技站、片区教育组等有关部门开好协调会,分析研究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排查治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镇交管办、岩峰派出所要把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内容,共同固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

六、工作要求

乡镇开展道路交通简报 篇5

活动中,联合执法人员对无牌无证驾驶摩托车、农用车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载等农村道路频发且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几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在执法过程中向驾乘人员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切实增强了群众安全出行的意识。

同时,北乡镇党员干部、各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和志愿者沿街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宣讲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劝导村民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6

关键词:轨道交通 环境影响 评价

1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评价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评价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后建设前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轨道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产生的影响是都在允许范围之内,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1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评价指标 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都采用电力牵引模式,其产生的气体污染源主要为郊区发电站,从这一点说,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不考虑空气污染因素,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声环境影响因素、振动环境影响因素、电磁环境影响因素、生态与景观影响因素等,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比较大,这些环境影响因素的指标若超出标准对于城市环境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评价指标如下:

①声环境评价指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都是多车节编组机车行驶,这就会产生较高声级的噪音,造成噪音污染,如果发生于居民区或者人口聚集区,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这就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要全面考虑声环境影响,通过合理的轨道规划、列车运行速度规划、钢轨建设等级规划等各个方面规划设计实现对声环境污染的控制。②振动环境评价指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系统中,运行列车冲击轨道产生的振动通过地质传播可以作用于周围的建筑物,诱发附近产生二次振动或噪声,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安全,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要求做到车辆重量、轨道结构、隔振措施等防振规划工作。③电磁环境评价指标。当前的轨道交通都采用电力牵引,电力牵引有着环保的好处,但也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会干扰线路周围的一定范围内电磁敏感设施的正常工作。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压等级为1.5千伏,电流强度小,只要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就能将电磁影响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

1.2 环境评价的作用 按照其作业内容来说应该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检验,针对其环境影响方面的不足做出合理評价,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有着重要的作用:①环境指标评价的内容涉及到城市环境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轨道交通规划的环境评价能够切实保证规划过程中遗漏的需要考虑的因素。②环境指标评价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两个作业系统,这样能有效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从城市环境发展的角度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③环境指标评价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验证过程,能够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可行性参考意见,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合理改进。

2 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评价分析

2.1 项目概况 轨道交通1号线为规划路网中一条正南-东北向的直径线,位于城市主轴线上,可与其它4条轨道交通线6次相交换乘,是一条骨干线路。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哈尔滨东站-医大二院段,其建设有利于缓解哈市客运交通紧张状况,有利于哈市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大都市的建设进程。

2.2 环境评价分析 ①声环境指标分析。工程营运噪声对地面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站台风亭附近。为了给站台和隧道区间的通风换气,每个地下站台都设有风机房,将地面新鲜空气去更换地下污浊空气。由于风机通风量大,达8×104m3/h,机房噪声高达115dB(A),风机噪声沿着通风道传到地面,由风井口辐射出来。但是地铁站台到地面的高度一般都有十几米,通风机的通风长度将更长。风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在风道中经消声处理后,传到地面风井口应不会很大了。根据对活塞通风亭出口噪声的类比调查,其噪声源强在45dB(A)以下,对环境影响较小。②振动环境指标分析。环境振动现状监测遵照《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88)中的“无规振动”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值为铅垂向Z计权振动加速度级VLz,以累计百分Z振级VLz10作为评价量。VLz=20lg(a/ao) (dB)式中:a——测点振动加速度,m/s2;ao——参考振动加速度,m/s2,ao=10-6m/s2。③电磁环境指标分析。地铁列车启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2~26MHz之间,这一频段的电磁辐射场强值在41.24dB~54.8dB之间,测试时在30~300MHz频段没有检测出电磁辐射分量,由此可见,地铁列车启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远小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中的一级标准限值。地铁列车运行时的电磁辐射频率范围为3.2~13.5MHz,其辐射的电磁场强亦远小于《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中的一级标准限值。

由于本工程轨道和车站全部为地下式,乘车人群流动性大,站台候车平均时间短,受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照射时间更短,因此地铁列车的运行对候车人群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2.3 评价结果 通过对声环境振动环境以及电磁环境指标的分析,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规划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基本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环境指标的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作业内容,保证环境指标评价的科学有效能够有效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爱勤.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06.

[2]陈晨,基于环境互动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1,06.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7

石包城乡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免费办理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牌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了对交通道路工作的落实,有效的遏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全乡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加强领导,组织到位。

我乡严格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主体责任,成立了以乡党委,政府一把手主抓,全乡副职及各站所、村级组织负责人全面参与的交通道路安全委员会,在乡、村两级分别设立了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交通安全劝导室。明确了工作目标及责任主体,使工作具体化,明确化。

二、大力宣传,行之有效。

今年以来,我乡积极主动与肃北县公安局,县交警大队联系,利用祭敖包之机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300余份,在主要区域进行粘贴宣传的同时,还组织专人进行入村宣传,并制作警示牌在各村主要路口进行宣传。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三、结合实际,为民服务。

鉴于我乡地广人稀,我乡在三轮车、摩托车牌证办理期间,在乡派出所设立了牌证办理点的同时,还与偏远地区(鱼儿红片区)负责人联系,为确保三轮车、摩托车办证率达到治标要求奠定了基础,甘肃省农村道路交通系统平台录入车辆12辆,驾驶人9人,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3次,勤务巡查4次,劝导2次。

四、存在的问题。

乡镇道路交通打非治违简报 篇8

7月7日,天柱县石洞镇安监站联合天柱县交警五中队利用赶集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净化辖区道路交通环境,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在行动过程中,交警和镇安监站工作人员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劝导点作用,在集镇重要路口进行交通安全检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严禁非法运营载客,严禁超员超载,严禁三轮摩托车违规载人上路行驶等,通过多形式劝导与严格惩处相结合,提高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保障了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整治工作,共检查车辆46辆,发现各类违法行为共4起,其中对骑二轮摩托车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进行口头教育2人次,对另外2起违反交通法规行为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处理,有效维护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秩序。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9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我镇及时成立了**镇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为镇长,副组长由镇纪委书记、武装部长、交警中队中队长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抽调的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党政综合办,负责办理日常相关事物,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道路交通安全的纪委书记兼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拓宽宣传面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只有不断提高全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才能从最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我镇十分注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广泛的对干部、职工、群众进行了宣传。为不断提高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在专项整治期间,**镇党委政府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多渠道、多样性的宣传活动。一是召开村委会、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各村交通协管员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传达《县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打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通告》和《关于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安排布置专项整治期间及今后我镇的道路交通工作任务,要求各村、各有关单位及时召开群众会议,把宣传工作做到千家万户;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全镇各族群众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三是充分抓住赶集天人多便于宣传这一工作契机,组织县客运公司、**交警中队、镇派出所、城建所、市场管理办公室等多家单位进行联合宣传,重点整治了赶集天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乱停乱放、违法载人载物、二轮摩托车无证驾驶、盲目飙车、不带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宣传过程中,工作人员深入到商店和市场内的各种摊位,向赶集群众和过往车辆驾驶人发放了宣传材料,并以我县近期发生的几起特大交通事故为例,认真的开展了过往车辆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四是组织**交警中队、镇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借助中小学校开学之机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课,重点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

专项整治活行动中,共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次,发放了各类宣传材料600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3条,播放宣传光碟2盘次,全镇20xx0余人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教育,真正做到宣传“五进”,为创建“平安**”改善交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大路面严打力度,隐患防范工作扎实有效

专项整治期间,我镇同**交警中队积极开展路面“严打”行动,加强了对孟勐线及腊福、帕亮、双相、东乃等重点乡村公路的监控和上路执法力度,重点整治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载物、二轮摩托车无证驾驶、酒后驾车、驾驶无牌无证车辆上路、不带安全头盔、营运客车超员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期间,我镇协同交警中队上路执勤执法18次,出动人员90人次,共查处各类交通事故130余起,其中无证驾驶17起,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载物32起,摩托车驾驶人不带安全头盔80起,营运车辆违法超员1起。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能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同时将查处与教育相结合,以我县近期发生的两起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教训为例,加强对驾驶人和乘车人的安全教育。每逢赶集日,镇党委政府还组织**交警中队、派出所、司法所、城建所、市场管理办等单位上街联合执法,对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大力整顿,维护交通秩序,累计共上街执法6次,出动人员70余人次,有效的改善了群众赶集环境。

四、认真排查公路隐患,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为确保群众的出行安全,我镇在专项整治期间组织开展了乡村公路安全大检查,分别检查了辖区范围内的腊福、帕亮、双相、东乃等重点乡村公路各2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求各村能整改的要及时组织群众进行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以确保群众的出行安全。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全面推动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扎实有效开展,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特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广大师生文明交通素质为主线,以动员广大师生共同参与为抓手,以“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文明参与交通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真正实现安全出行。

二、总体目标

深刻认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措施,切实承担起保障师生安全的重大责任,严防学生交通事故发生。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广大师生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不断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提高文明出行意识,实现师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师生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及交通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因交通陋习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为构建平安校园营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我校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北博山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

** 副校长 成 员:**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交通安全进课堂活动

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安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基础,把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安排,学校建立一支交通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为学生讲授交通安全常识。并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标语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文明交通行动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积极投入到文明交通行动中,成为文明出行的宣传者、示范者和实践者。

(二)围绕“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按照“以校园影响社会、以学校辐射家庭、以学生带动家长”的思路,着力开展各类活动,通过举办文明交通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组织开展“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不断深化交通安全“小手拉大手”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趣味化、特色化,将文明交通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中。

(三)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安全学校”创建活动

开展以学校为主体的交通安全创建活动,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明交通知识教育培训,推进“交通安全学校”建设,开展争当“文明交通宣传员”活动。

(四)开展护卫天使行动,加强校园周边道路秩序整治

强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通过设立“护卫天使岗”、大力宣传学生出行安全常识和文明礼仪,努力为青少年儿童铺设一条安全保障线。在上学、放学期间,组织教职员工在门前路口开展文明劝导和学生上学、放学护送活动,保障学生交通安全,维护校园门前道路交通秩序。强化学校组织校外大型活动的交通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建共管的护学模式。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明确工作内容,做出周密部署。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问题,制定对策,总结工作,组织检查,保证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统筹兼顾,精心组织

把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调并举,齐头并进,逐步建立健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工作协调机制。

(三)、学校制定、组织实施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规划,明确目标,明确具体任务,明确责任人员,并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

(四)、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学生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定。

(五)、充分利用班团队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校园网络等多种方式,利用“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周”、“学校安全月”、“交通安全月”等活动,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主题教育。

(六)、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生、教师、家长开展交通法制安全教育。

六、主要措施

(一)健全工作制度,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责任。以校长为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负责人,负责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的整体性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二)深化“四个一”主题教育。在学校开学和放假前后重点时段,学校开展“禁止学生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宣传活动,向所有学生家长发一封信,召开一次交通安全主题家长会,举办一场交通安全法制报告。

(三)开展“安全起步”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针对不同学龄段未成年人认知特点,在开学日、放假前等时间节点,通过主题班会、游戏课、活动课等方式,在所有班级开展“开学安全课”活动。设计使用适合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课件、教具等宣传资料,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媒体宣传、体验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知危险、会避险”交通安全知识普及,提高未成年人的文明出行能力和自我保护技能。

(四)开展安全乘车宣讲活动。

结合案例,重点宣传农用车、报废车载人,超员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的危害,教育学生如何辨别违法运营、超员车辆和“黑校车”。宣传“黑校车”安全隐患,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伴我走”宣传活动,警示学生家长、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公布“黑校车”、超员运载学生违法行为的举报途径,鼓励举报,及时查处。

(五)开展隐患排查行动。

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在开学初对所有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对非法接送学生的报废车、农用车、非法改装车在第一时间向公安交警部门举报。积极发动学生家长、周边群众等社会力量,加强校园周边规范停车、文明礼让志愿劝导,为学生上下学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

**学校

乡镇道路规划的交通安全评价 篇11

3.1明确规划范围和目标

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规划之前,首先必须要对规划的范围和目标进行明确,对该地区的饮水安全现状进行实际的调查和评估,对其中存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先进行水源的处理工作,在此之后再重新进行水质检查,从根本上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并且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组织水利专家参与其中。

3.2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从乡镇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效益来看,对其建设线路的规划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于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可以利用城镇的供水管道来实现建设;对于位置较为偏远的地区,则应该在内部设置独立的供水工程;对于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则应该采取必要的净水过滤措施;并且对不同工程的归属权问题进行明确。

3.3工程资金预算的筹措编制

由于乡镇农村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进行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时,必须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把握,明确工程实际需要解决饮水问题的人口数量,在人口较多的大村落中可以建立规模较大的单独工程,在适当的引入政府投资的同时,也要鼓励农民出钱出力,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

3.4完善确保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要保证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完善职责明确的领导制度,对于其后续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较好的配合,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其次,还要加强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特别是对河流水源的保护,禁止出现污水乱排放的问题;另外,县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饮水安全的宣传力度,使得居民逐渐树立起安全饮水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实现对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4结语

在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据了全口总人口的近70%,要想实现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要将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饮水安全的问题又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逐渐完善对饮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建设,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实现乡镇农村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德恩.浙江某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

[2]蓝善祥.上杭县整乡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践[J].中国水利,,(5).

[3]汪富贵.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规划的几点看法[J].水利发展研究,,(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点 篇12

一般规定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符合人与车交通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交通分道的要求。城市道路应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规划城市人口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7~15m2。其中:道路用地面积宜为6.0~13.5m2/人,广场面积宜为0.2~0.5m2/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0.8~1.0m2/人。

城市道路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指标应符合表.6-1和表.6-2的规定。

二、城市道路网布局

城市道路网规划应适应城市用地扩展,并有利于向机动化和快速交通的方向发展。城市道路网的形式和布局,应根据土地使用、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并结合地形、地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和原有道路系统,因地制宜地确定。

各类城市道路网的平均密度应符合表.6-1和.6-2中规定的指标要求。土地开发的容积率应与交通网的运输能力和道路网的通行能力相协调。

分片区开发的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道路相贯通。

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七度地震设防的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

2.1城市环路应符合以下规定:

 内环路应设置在老城区或市中心区的外围;

 外环路宜设置在城市用地的边界内1~2km处,当城市放射的干路与外环路相交时,应规划好交叉口上的左转交通;

 大城市的外环路应是汽车专用道路,其它车辆应在环路外的道路上行驶;  环路设置,应根据城市地形、交通的流量流向确定,可采用半环或全环;  环路的等级不宜低于主干路。 河网地区城市道路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 道路宜平行或垂直于河道布置;

 对跨越通航河道的桥梁,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并应与滨河路的交叉口相协调;  城市桥梁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应与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等宽。在有条件的地方,城市桥梁可建双层桥,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管线设置在桥的下层通过;

 客货流集散码头和渡口应与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码头附近的民船停泊和岸上农贸市场的人流集散和公共停车场车辆出入,均不得干扰城市主干路的交通。

2.2山区城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 道路网应平行等高线设置,并应考虑防洪要求。主干路宜设在谷地或坡面上。双向交通的道路宜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标高上;

 地形高差特别大的地区,宜设置人、车分开的两套道路系统。

 山区城市道路网的密度宜大于平原城市,并应采用表.6-1、表.6-2中规定的上限值。

 当旧城道路网改造时,在满足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应兼顾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原有道路网形成的历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应适当加以保护。

 市中心区的建筑容积率达到8时,支路网密度宜为12~16km/km2;一般商业集中地区的支路网密度宜为10~12km/km2。

 次干路和支路网宜划成1∶2~1∶4的长方格;沿交通主流方向应加大交叉口的间距。

 道路网节点上相交道路的条数宜为4条,并不得超过5条。道路宜垂直相交,最小夹角不得小于45°。

 应避免设置错位的T字型路口。已有的错位T字型路口,在规划时应改造。 大、中、小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形式应符合表.14-1和表.14-2的规定。

三、城市道路

3.1快速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它干路构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

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应设置中央隔离带; 与快速路交汇的道路数量应严格控制。相交道路的交叉口形式应符合表.14-1的规定;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3.2主干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交叉口之间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隔带宜连续;

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汽车服务站。

3.3支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支路应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市中心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等内部道路相连接;

支路可与平行快速路的道路相接,但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接。在快速路两侧的支路需要联接时,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跨过或穿过快速路;

支路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在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支路网的密度应为表.6-1和表.6-2中所规定数值的一倍。

3.4城市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防灾规划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地震设防的城市,应保证震后城市道路和对外公路的交通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15m;(2)新规划的压力主干管不宜设在快速路和主干路的车行道下面;(3)路面宜采用柔性路面;(4)道路立体交叉口宜采用下穿式;

上一篇:员工招聘流程的六个关键点下一篇:北京清明节放假通知 连续4天不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