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2024-08-10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通用9篇)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1

为单亲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北京市大兴第二职业学校

闫晶

内容摘要:在现实中,我们面对是一群职业高中学生,还有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都有偏差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面对的是这样一群特殊群体,这些学生缺乏家庭的温暖,因此教育难度相当大。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班主任工作艰辛,同时还必须对现状作出强有力的解决问题措施,为单亲家庭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使他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单亲家庭孩子

社会现实

理解 关心 信任 肯定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聪颖好学、习惯良好,谁都乐意与这样的学生相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面对是一群职业高中学生,还有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都有偏差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是这样一群特殊群体,班里四十名学生单亲孩子占四分之一,这些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因此教育难度相当大。这些学生不是三岁小孩,不是老师说一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便会感动得痛哭流涕、遵守所有的班规校规,他们会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考验班主任的真心程度以及耐性。我班便有一个这样的学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迟到甚至是不交作业、不配戴校卡、不穿校服校鞋、不尊重老师„„第一次我找他了解情况,他没正眼看我一眼,那不可一世、高傲自大、爱理不理的样子确实令我生气。我严肃地批评他,可他根本一点都不在乎,简直是当我透明的,我说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怎么办?

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孩子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发展,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

我深深知道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因此班主任工作就包括以下两方面:

1、无论是能力强的学生,还是那些无法达到期望水平的学生,抑或那些没能完成学习任务和那些遭受行为、情感和交际挫折的学生,班主任都应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2、能够运用所做的记录向家长、亲属、其他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和学生们给出学生学习成果和进步的口头语书面报告,报告内容详尽、简介、准确。需要注意的是真诚并不是放纵宣泄,无节制地流露,这样会使学生误认为班主任懦弱、甚至虚伪。我们要准确、理性、恰如其分地表达,避免学生误会或受到伤害。班主任应不断的自己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要参加些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从而期待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因为我们工作重点是学生,尤其是对学生精神辅导方面的培训应得到加强。

我工作的对象:我班学生小键,自出生父亲犯罪入狱,父母离异,他随母亲嫁人;小然五岁时父母离异,他随母亲嫁人;小熊父亲去世,母亲靠做清洁工维持生活,家中上有不能自理的姐姐还有„„,以上学生姓名为化名。孩子是无辜的,然而他们别无选择的必须面对自己的家庭,学生们郁闷、自卑、破罐破摔、抑或有仇恨„„看着这些孩子心里真不是滋味,也是摆在我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通过聊天、周记与家长电话联系,我发现父爱或母爱的缺失无疑会对未成年的孩子心理产生压力、精神上产生困扰,形成与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态,在认知水平及人格方面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缺陷,心理方面往往表现出以下不良情绪:自卑心理;人生方向渺茫;惟我独尊,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极强的逆反心理;孤独心理,排他性很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生之间,只有真实诚恳地袒露胸怀,才能坦诚相对。为了使学生有所改变,我先委屈自己,对他故意不尊重老师的行为视若无睹;至于他不太过分的“违纪行为”,不再批评而采取了“提醒”的方式,并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希望能跟他做朋友”。他经过多次的试验,觉得我确实有诚意,现在不再故意捣蛋了,而且能跟我正面沟通。上学期谁也不能劝服他参加运动会,这学期他主动积极地参加校篮球比赛,我班获得第三名,他功不可没。

面对这样学生我做了大量的工作:

1、理解

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到知学生的心并不容易,因为“孩子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密码。” 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让心与心拉得更近。为此我组织班会,通过活动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因为有些孩子还是有某些方面特长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地教师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的价值、相信他的发展潜力。学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才能积极主动地向老师靠近、尊重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若班主任经常板起脸孔进课室,学生在紧张有压力的气氛下,表面上或许顺从老师的意思,但其内心必然是抗拒的;相反,班主任的快乐情绪,可以快速地感染到班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这也是班主任尊重学生的表现。班主任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暗示,以及积极的情感特征,都会起到调控学生情绪变化,达到师生心灵与情感的沟通。因此,班主任应始终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与学生接触时要和蔼慈祥,处处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怀。

我们不妨蹲下来看他们,平等协商地交流,孩子们愿意说心里话。小刘同学,高二转学到我的班,特别恨他妈妈,恨妈妈把他丢在寒冷冬天的风里„„作为班主任,我这样告诉学生,“首先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来,给了我们血肉之躯;其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成年人有成年的烦恼,应该理解;第三,作为男子汉的我们要勇敢面面对一切努力活得精彩,做生活的强者”。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的关爱和真诚,孩子也乐观多了。走进孩子们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是多么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啊!

2、爱心,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班主任说话不注意,用奚落、讽刺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严重的还会使学生郁郁寡欢,造成精神创伤。因此,班主任的语言决不能是一种讽刺挖苦的语言,而应是一种如春风细雨的温暖语言。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药医。教师可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为单亲学生生日时赠送一份特殊的小礼物,在学校的广播站为孩子点一支歌,以真情来感动他们,让学生感到并不孤独。“虽然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这样做,但是我不赞同你的行为,因为这样对你的成长不利。”“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不会那样做了。”等等,既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又给学生留有余地,保住学生的自尊,学生会从中体会到老师的期望和爱护,也会领悟到自己的错误,岂不比骂他一百句的效果好多了吗?请老师记住: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曾经小洋跟父亲吵架,孩子给我打电话,让我劝他父亲,怎么办?见不到面一旦有事,不可估量。我先是劝孩子好好跟父亲把事情讲清楚,懂得尊敬长辈;承认错误求得家长谅解;同时跟家长达成协议,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和平解决”父子争端。并就此在班里组织了一次特别活动,就是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使这些学生在学校生活得很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了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对生活充满信心。

3、信任,鼓励走出阴霾的催化剂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每个人在不同领域都有他的才能,“儿童把这些强项或禀赋带到学校,教师的任务是使这些禀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不把任何儿童看作是失败者,而是把他们看成是所有的成功者。”

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如委任他们参加学校、班级管理。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树立信心,组织转化。在他们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们;在他们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们。让他们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小南也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很懂事,就是刚做是有些胆怯,我就找他谈心我发现他很有组织才能,于是任命他班长职务,我在旁执导,工作蛮成功的,高二实习分配分到了律师事务所工作,工作非常得心应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4、肯定,克服自卑的方向盘

素质教育认为: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发现和扶植学生的长处和优势,本着“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乐观的学生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扬长避短,以长补短,以长扬长,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求每个受教育者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发展提高,为社会提供多品种、多规格的人材。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并善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教育气氛,使教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平等体现在很多地方,班主任的语言、目光、动作、座位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到学生心里对平等的感受。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着情感交流。本杰明• 富兰克林曾说过:“在言谈中,用耳朵比用嘴会得到的更多。”如果老师先听学生解释,让他谈出内心感受,并与他进行真诚的交流,学生会放下戒心,对老师敞开心扉。

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我们最好是戴上“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自卑学生都有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兴趣的中心。教师就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身边人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力量,是融合各种因素的专家,是为争取学生的权利而努力拼搏的斗士,我们教授的科目是学生本身,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求得发展,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吾幼以及人之幼。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无辜的,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应倍受关注。教育好单亲家庭的学生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单亲家庭学生的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使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学生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学生一样健康成长,脸上重新绽开灿烂的笑容,使他们与正常家庭学生一样拥有一片蔚蓝的、晴朗的天空!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2

“优秀共产党员”杨云霞老师所在的昆明市金殿中学, 是一所专门招收家长难以管理、普通学校难以教育、学习偏常、心理偏常、品德行为偏常, 即“三偏两难”学生的学校, 也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工读学校。

为了转变“问题学生”, 杨云霞做了许多策略研究。“我们的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充斥着太多的批评和指责, 他们习惯了大人的责骂和漠视。”杨云霞说。为此, 她决定开一个“夸夸你的父母, 夸夸你的孩子”的家长座谈会, 但这个主题却遭到大多数学生的反对, “他们对这种主题显得非常不自信”。虽然如此, 但是杨云霞发现, 学生们嘴上说不愿意, 其实心里非常地认可。他们在找父母的优点时, 也找出了自己身上的优点:“我成绩不好, 可我没有其他同学的不良习性, 虽然爸爸妈妈对我的学习伤透了脑筋, 但我看得出他们还是很在乎我的”, “我虽然贪玩, 但我从来没有夜不归家, 不让爸妈像其他家长那样满世界找我”。主题班会召开的那天, 学生们把教室装扮得像过节一样, 黑板上写着:“爸爸妈妈, 我爱你们”, 周围画上了鲜花和爱心。这天的家长座谈会没有责备、抱怨和训斥, 只有赏识、理解和快乐, 孩子和家长们都哭了, 父母拥抱了自己的孩子, 找回了多年没有的温情。

从事工读教育16年来, 杨云霞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值班期间24小时与学生在一起。她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和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认可, 让处在阴暗角落的孩子们享受到了阳光, 她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作为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 杨云霞十分注重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 时刻牢记党的纪律和要求, 争当表率, 多次荣获昆明市教育局和学校的表彰。

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3

鄱阳县高家岭镇程塘小学有320多名学生,留守学生占了90%,其中在校全托生有78人,都是来自周边多个乡镇。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学校认为,留守学生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亲情和家教的缺失,所以要让这群学生共同沐浴“身有人扶、心有人暖、学有人教、困有人帮”的春风。为做到全方位关爱学生,校长搬到学校同学生一起吃住,以便对他们的饮食起居及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在课余时间,学校教师经常给学生洗澡、梳头,还给低年级学生系鞋带和铺被子。深夜,校长、教师会在巡逻时为学生们盖被子;节假日,校长和师生一起打球、下棋、做游戏、看电视,让学生利用网络视频与远在他乡的父母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化解内心矛盾与忧愁。学校还为所有留守学生开通了“亲情热线”,供他们免费与父母电话联系。

学校要求教师着力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以实现把他们从“小家”融入“大家”。自2005年春季起,程塘小学以教师集资、借贷等方式建起了围墙、校门、运动场、宿舍楼、水井、自来水、热水器等配套设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还专门开辟学生活动室和心理咨询室。活动室配备了电视机、电脑、图书,供学生休息时观看阅览,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心理咨询室设立了“知心信箱”,教师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诊断”。此外,校园内还开辟了四块专版,展示学生在学习、生活、文娱、体育等方面的成绩和特长。学校配备了洗澡间和洗衣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还在每间寝室设立学生寝室长,每周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把结果详细公示,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如今,学生们不仅把教师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也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吃饭时,班主任、科任教师都同学生一起,拿一样的碗筷,盛一锅的饭菜,坐一条凳子,围一张长桌,场面温馨。考虑到孩子爱吃零食的特点,学校每周安排2次自由买零食时间,要求每人每次不得超过2元钱。学校还把校园内的空地划分给各个班级,作为劳动实践基地。每到劳动课时,教师就带领学生到基地去除草、松土、做畦、栽培、浇水、施肥,把收获到的蔬菜交给伙房,让学生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4

乐亭县大杨庄初级中学李素梅

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所在,而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中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二十年的教师生涯让我深深体会到,真诚的爱心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

一、激励鼓舞,孕育爱心

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阶梯,学生是老师的延伸和辐射,师者唯有把全部的光和热,情和爱迸发出来才能真正全称其为师。”好学生谁见谁爱,可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纪律散漫的学生,就是以前所谓有双差生,课上捣乱,考试不及格,口出污言秽语,坐无坐姿,站无站相,这样的学生谁也不会喜欢。可是,面对这些差生,若多给予几分关爱,却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

班内有一个叫刘帅的同学,刚入学时,这个同学非常散漫,自习课上学赵本山,课下打架滋事,稍不顺心,破口大骂,花钱大手大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对于这样一个学生,靠简单压服的态度和硬碰硬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刘帅同学劳动非常积极,肯卖力气,而且不怕脏和累。一次劳动过后,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让他担任劳动委员。找到我说:“老师,我是一差生,老师同学都看不起我,我怎能做班干部?”看着他失落的眼神,我抚摸着他的头说:“谁说你是差生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振作起来,严格要求自己,相信你一定能成我同学们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听了我的话,刘帅感动得哭了。

以后的日子,我经常课下找刘帅谈心,和他交朋友,告诉他如何

1与他人相处,如何真诚宽容地待人;课上,我用期待的眼神鼓励他积极发言;班会活动上我又和全班同学一起给他找闪光点。慢慢地,刘帅变了,工作上积极负责,纪律上严格自律,学习上也比以前认真多了。刘帅同学的转变,真正印证了教育家第斯多惠那句话:“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动、唤起和鼓舞。”只要自己的教育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差生也能奏出优美的乐章。

二、宽容豁达,蕴含真诚

宽容豁达的爱是架起师生相互理解信任和相互支持的桥梁,有道是:该宽容时且宽容,对于学生的错误,需要批评,但有时则不能太叫真儿。我常说:“学生的过错往往是自制力差造成的,对于学生非本质的过错一味地批评往往收效甚微,而对他们采取谅解的太度,则常常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内宋晓旭,比较聪明,成绩居中上游,但他比较懒惰,早晨迟到,上课打瞌睡,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他竟走出教室,并扬言从此不再上这位老师的课。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我看到他站在那儿,脸上写满愤怒、不屑和挥不去的疲倦,他小声回答“是”,我顺手给他拿过一把椅子,让他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我打电话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原来他父母包了很多地,起得很早,他看父母很辛苦,就天天帮父母干活,由于睡眠不足,才经常打瞌睡,影响了学习。当我再次回到办公室,起来了,看着他瘦削的脸颊,我心疼地对他说:“孩子,你的情况我都了解了,懂得孝敬父母是好事,可你更要知道父母最大的期望是让你努力学习,升入一中,考上大学啊!”听了我的话,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老师,我知道我做的不对,老师批评我也是为我她,我会向老师道歉,以后也一定控制自己,不打瞌睡”。

从那儿以后,他的学习态度发生很大变化。虽然偶尔也打打瞌睡,但他却常常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勤于思考,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成绩进入班级前十名。宋晓旭同学的变化,恰恰说明宽容其实也是一种爱,有时它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学生犯了错误,会人他一个改错的机会。正是这种宽容豁达让学生感受到一份真诚的抚慰,也造就了一颗颗健康纯洁的心灵。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把最博大的宽容给予了学生,学生就拥有前进的动力。

三、严慈相济,以爱为本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但是我所说的“严”不是严厉,而是严格,我认为要让学生对老师真心爱戴,那么老师对学生首先要严慈相济,严而不厉,爱而不纵。我时常注意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从点滴小事严格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此,我制订一套具体可行的管理制度,在实施上,采取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不论是谁,若是违反纪律,一视同仁。

一次自己课,值日班长张爽扭头说笑,恰好被我看到,我就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提出批评。当时全班同学都委震惊,这就使他们深刻意识到,普通同学违纪要挨批评,班干部违纪更要严厉批评。从那儿以后,班干部对自己严格要求,对班工作认真负责;普通同学也加强了自觉性,自己课上十分安静,课上课下学习气氛浓烈。

严,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成长,但一定要掌握力度,把握分寸,这就需要在严的同时,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只有带着爱心的严格才能具有好的效果。

一节自习课上,我一进教室,看到一位学习较好的女同学正聚精

会神地写着什么,一发现我走进来,忙把写好的纸塞进抽屉里。凭直觉,我断定她一定在写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尽管很生气,但理智告诉我,不能鲁莽。我慢慢走过去,没有做声,只是用眼色示意她把东西拿出来,然后和学生一块儿离教室。在办公室,我发现那是一封写给某位男生表示爱慕的信,当即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然后耐心地讲道理,并摆出一个个事实申明早恋的种种害处,劝她断绝早恋的念头,同时又安慰她不要有心理压力,并保证将此事保密。最后我又鼓励她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如果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你会有一个非常理想的未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关注她,时刻提醒她。渐渐地,这位女同学平静下来了,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而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一中,毕业后,她打电话对我说:“老师,真的感谢您,在最关键的时刻拉了我一把。假如没有您那些刻骨铭心的教育和鼓励,我真不敢想象我现在的样子”。

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老师,要拥有最深厚、最纯真、最细腻的爱生之心。这种爱心犹如春风,温暖学生的心灵;恰似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

有位叫张妍的同学,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孩子,上五年级时,因父母离异跟随母亲多次转学,使她荒废了学业,也消磨了她的意志和信念。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不幸的孩子,在深切同情她的不幸遭遇的同时,另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袭上我的心头:一定要让这个孩子振作起来,完成学业,实现梦想。因为她成绩差,我就就给他安排和班长同桌,并嘱咐班长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她。久而久之,班内已形成一种风气,不管张妍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人主动帮忙,团结友爱的氛围

充满集体之中。因特殊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她自卑内向的性格,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张妍谈心,和他谈人生、谈理想……渐渐地,张妍眼睛里有了神采,一次他在作文中写到:“以前,我很自卑,但老师和同学的爱让我找到了自信,不错,我是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但我有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我相信我也会创造一个亮丽的人生。”以后的日子里,他变得乐观开朗起来,课上积极发言,学习非常刻苦,利用课余时间为其他同学讲解问题。期末考试,她取得了全班前十名的好成绩。

情意无价,是涔涔清泉的给予,是春暖阳光的沐浴,看着学生们在班集体中共同成长、进步,教师生命的内涵更显得厚重而深刻。

爱是崇高的、深刻的、他要求教师的人格、文化、智慧、情感去影响学生,不是装模做样的平易近人,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生性格发展的方向,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5

内容提要: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的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得不到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家庭教育,有厌学情绪,缺乏自信。由于远离父母,缺少最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留守儿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少爱的呵护。因此,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偏爱”这些孩子,党和政府更应带领社会有识之士去关爱这些孩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简介:沈模潘,男,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文化,小学高级教师,现在寿县李山小学任教,1982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其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论文多次获得市县教育局奖励。三十多年任职于农村边远学校,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经验,尤其近年来分管学校的留守儿童工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广大留守儿童中间,调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工作卓有成效,受到上级领导和学校周围群众的好评。

寿县李山小学所在地附近的几个村经济都比较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很差。“穷则思变”,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状况,随着党的开放政策不断深入,我地大量的身强体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继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留在家里的自然就是一些“老幼病残”。因此,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我为你焦虑 不可否认,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家长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其家庭物质生活条件也因此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在这看似“光彩夺目”的背后,往往是以牺牲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沉重代价的。个人通过长期的调查和了解,觉得我地的留守儿童多数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父母的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往往在心理上依恋父母,生活上依靠父母。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缺少父母亲情的呵护,他们渴望与父母的朝夕相处。大多数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随着父母探亲频率降低,联系次数减少,在留守儿童看来,父母的爱离他们已经越来越远,他们有被遗弃的错觉。他们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出于无奈或是良心发现,意图以多给零花钱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这对于一个还处于少年阶段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满足他们对父母的爱的渴求。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控能力,所以,父母以这种方式来爱孩子,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往往是适得其反。事实证明,有的孩子拿着父母给的充裕的“爱”,到处挥霍。用完之后又把双手伸向父母,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 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有的孩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得到的家庭教育极度匮乏。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爷爷奶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爷爷奶奶说得好,成绩不好我不怪,千万不要去学坏。”歌谣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诚然,迫于生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们背井离乡涌入城市,而他们中间的大多数的直接监护人就变成了爷爷、奶奶等老人辈。老年监护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是文盲比例较高,辅导孩子的学习只能让老人们望而却步。他们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相互之间还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繁重的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从小备受溺爱的孙儿辈们,个人中心意识膨胀,从来不会换位思考,对祖辈的良苦用心,一味采取排斥、抵触态度,老人们对“小祖宗”又爱莫能助,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他们不要学坏。因此,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氛围极差。

3、有厌学情绪,缺乏自信。父母出外打工除了使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还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而有的父母教育观念差且代理监护人又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树大自然直”,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不读书也没什么关系,不读书也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从而使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台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极易走向歧途。

4、心理障碍。少年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与孩子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会产生许多烦恼与问题。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最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问题,甚至会因此而绝望自杀。

不可否认,在广大的留守儿童中,有个别自理能力强,能远离父母,和平与监护人相处,表现优异,成绩良好的。但是,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总是有上述毛病中的一点、两点,甚至更严重。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留守儿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少爱的呵护。因此,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偏爱”这些孩子,党和政府更应带领社会有识之士去关爱这些孩子。

1、让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父母之爱——家庭教育,家长责无旁贷。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中最小最核心的一层。家庭因为其血缘性、亲密性,它提供给孩子的是最深层、最全面、最直接、最人性的保护与影响。为此,家长们应该真正关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要努力改变家长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留守孩子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若父母非双双外出不可,一定要慎重地选择孩子的监护人。应该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除此之外,还要做到:① 经常回家看看,和孩子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②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隔太久,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至少交流联系一次。对孩子要讲信用,少批评,多鼓励。在沟通内容上,不要一开口就是“学习有没有用功、成绩怎么样?”、“考试情况怎么样、是第几名?”,这样与孩子的沟通就会变成对孩子学习的督察,只会让孩子更加远离父母;也不能只谈生活。每次通话,可以设定一个较长的时间,不到时间不挂电话。电话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无话不谈。家长要启发孩子的思维,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让孩子主动与你交流。通过电话家长可以全面了解子女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网络等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③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是给留守儿童造成的困难。但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用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还可以让孩子亲眼目睹了解父母的工作,可以在孩子假期将孩子接带在身边,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参与自己的工作,让他体会父母的艰辛,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立坚强的个性,千万不要出于内疚的心理给予孩子过多的经济补偿,这种补偿只会适得其反,养成孩子冷漠、任性、缺乏责任感等不良性格特点。④家长要创造条件,将孩子带到身边的学校就读,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和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

2、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教师义不容辞。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特别关注。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作用,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教育。前苏联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所有的学生都渴望得到爱,缺少爱的呵护的留守儿童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与留守儿童进行联系与沟通,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研究。用爱的情感去感化他们,用爱的行为去指导他们,用爱的语言去激励他们。

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首先,师资要过硬。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把极少数不合格的教师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而且要注意的是考核不能唯分而论,应该全方位的考察,检测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要做到不愧于为人师表。其次,针对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建议学校的主管单位应有针对性为农 村学校配备必要的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从学校角度,要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及家长的培训、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建立与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卡,开展对儿童的心理辅导及结对帮扶活动。

通过成立“留守孩子小分队”、组建“爱心家庭”、争当“爱心父母”等特色活动,安排老师把留守孩子集中组织起来,让孩子在集体中找到自己,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老师要承担家长的教育职责,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情感上的缺失。公立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学生寄宿制,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学校要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的效应。其次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安慰他们残缺的感情。

要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建议学校应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关课程,如开设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的课程,这对成长中的儿童是必要的。教育留守儿童要自尊、自强、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课程,配备专职教师,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激发留守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比如,在参加学校义务劳动、自发的开展文娱活动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寿县教育局以文件的方式,要求全县在2010年已建176个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基础上,2011年新增176个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依托全县现有中小学校,确定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点,按3000元额度进行配套建设,为每个留守儿童之家配置电视机、电话或电脑、电话,图书等。逐步实现留守儿童工作系统化、网络化、全覆盖、全关爱的目标,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得到政府、社会及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爱。

3、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还难以完全解决,这就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同努力,从而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一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二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教育、文体、司法、财政、劳动、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整合资源,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体系。三要建立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由基层 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起到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成为了实质意义上的“单亲儿童”或是“孤儿”,他们的处境着实令人同情和怜悯。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好,就如同让他们自毁前程。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关注国家明天的发展。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是我们这个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心动不如行动,说到不如做到,千万不要等待,让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作者工作单位:寿县李山小学 姓名:沈模潘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6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7年了,年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我和广大教师一样,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育工作中得到锻炼,在教学工作中得到提高。十七年来我用语言播种希望,用汗水浇灌桃李,用爱心扶持幼苗,用心血滋润蓓蕾,在感受平凡与伟大的同时,更得到了丰厚的收获和无限的快乐。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把全部的心血和才智奉献给孩子们。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学生所做的点点滴滴中。

09年我班转来一名新生,因父母双亡,与姥爷同住。当第一天看到他时,那无助的表情,渴望爱的眼神,让我内心充满了怜悯与酸楚。事情远比我想象当中的严重得多,上课第一周,他就和同学打了一架,原来是有人取笑他,说他缺爹少娘,这个沉默不语的孩子忍无可忍,便大打出手。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告诉我:创设和谐、愉快的氛围与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同样重要。只有为他创设一个融洽的环境,更好地让他和同学沟通交流,才是改变他自卑、偏激的良药。为了让他尽快地融入班集体,我召开了“用爱心与他人交往”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任命他为班体委,充分发挥他的体育特长;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随时解决他学习上的困难。为了鼓励他自立自强,我多次与他促膝谈心。天热时,我提醒他勤洗勤换;天冷时,我又提醒他加衣防寒;上课时,我鼓励他大胆发言。在我和同学们为他庆祝生日那天,我看到了他脸上久违的笑脸。学习、生活上的细微关怀,终于换来了可喜的变化,渐渐的,他学习的信心增强了,与同学的关系融洽了。

对于学生的教育,我始终坚信: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爱是春雨,可以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爱是春风,能让每颗心都生机盎然。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学生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而当教师全心全意付出的同时,也必将得到真诚的回报。去年教师节那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说在电台为您点了一首歌,祝您节日快乐,并感谢一年来您对孩子的关心与帮助„„接完电话,我思绪万千,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眼前。那是去年刚开学不久,我班来了一名小男孩,因父母离异,寄住在亲戚家,转学至此。只见他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机灵的很,学习肯定错不了,我在心中暗喜。可一上起课来我就发现,他连一分钟也坐不住,摸这摸那,下座位找东西,还趴在了地上。无论我是用眼神示意,还是直接用语

言纠正,都无济于事。而且接二连三的事还在发生,今天他丢一支笔,明天他又丢一元钱,类似的事屡屡发生。学习上也是一塌糊涂,作业完不成,说谎成性。我请来了他的监护人——表姨,听了我的“告状”,她也是唉声叹气,不住的摇头,并向我诉说了他家的情况,还说再分有一点儿办法,也不会把孩子放到我这里,就请您多费心吧。从那以后,我对这个孩子多了一份关心,也多了一份爱护,付出我全部的母爱去温暖他,融化他,让他再次享受到了失去的爱。生活上关心倍至,经常与他谈心,了解他的需要,及时为他买来心爱的文具;学习上耐心辅导,有了点滴进步就加以表扬。俗话说,有爱的孩子是温顺的,渐渐的,上课时能静心听讲了,看到喜欢的东西也能控制住自己了,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当他拿着考了九十八分的试卷跑回家的时候,他的表姨热泪盈眶,连声说”好”。这个孩子的家长知道后,专程从东北赶来,非要请我吃顿饭,被我婉言谢绝了。虽然这个孩子已经转走,但每逢节假日就会给我打来祝福的电话,我心足矣。

十七年来我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真心、爱心去呵护所教的每一名学生,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每一名学生。忘不了无数个日月披星戴月,也忘不了无数个春秋呕心沥血,付出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付出后的收获却是甜美的。我所教的班班风正、学风浓、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历年来各项量化评比、检测成绩均居年级前茅,多次被评为区、镇级文明班集体,我所讲的班会课《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和语文课《触摸春天》均被收录在镇教案集锦中。语文作业获镇级二等奖,我被评为镇级优秀德育教师、优秀教师、先进个人。

师爱为教育撑起一片“蓝天” 篇7

一是微笑是唤起学生尊敬的前提。

不管哪堂课, 我都尽可能微笑着走进教室, 这样, 给学生平易近人的印象, 就能唤起他们对老师的尊敬。而教师如果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让学生望而生畏, 师生感情出现隔阂, 又怎能唤起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呢?因此, 唤起学生尊敬的前提是老师的和蔼可亲和微笑, 是老师拥有一颗仁慈善良的爱心。

二是尊重学生, 缩短师生距离。

趁空闲之余, 教师主动去找学生谈话或与学生共同解决一道难题, 把学生当作大朋友看待, 这样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学生消除了恐惧感, 就会无拘无束, 做到无话不谈。教师尊重了每个学生, 学生也就会尊重老师, 教师蹲下身来向学生学习, 学生就会加倍向教师学习, 成功的教师应该以一种爱心去尊重学生、感化学生, 只有在尊重基础上的爱,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天职, 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智力、能力、道德品质及身体健康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实现教书育人的总体目标, 从而为社会输送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因此, 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既讲教学内容, 又教科学思路, 使学生快而准地接受新知识, 学会新技能, 成为社会用得上、信得过的新型人才。

四是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育人要知心”, 教师要利用一切时机深入学生之中, 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意时, 他们就会愉快地把信息反馈给教师, 从而激起师生间的心理共鸣, 此时, 学生对教师不是敬而远之, 而是亲而近之, 把教师视为自己的知心朋友, 与其心心相印, 忧乐与共, 相融无间。

五是一视同仁, 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师爱是广博的, 对待优生, 教师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以发挥他们的特长, 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通过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自弃心理。教师在教学中, 切忌厚此薄彼。如果不一视同仁, 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偏爱优生, 会使之骄傲自满, 听不进批评意见, 滋生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思想。厌弃后进生, 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 且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篇8

关键词真情关爱 留守学生 教育

一、性情孤僻

留守学生由于亲情的缺陷,有的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小事升级,打架斗殴。在有的内向胆怯、任性自私、孤独封闭。

二、学习滞后

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无力,留守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表现在学习没有自觉性,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有些双亲外出的留守学生要帮助年迈的祖辈承担过量的家务活、农活,造成上课时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

三、生活习惯差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学生不讲卫生。不洗头、不洗脸、不洗澡、不洗脚、不理发、不修剪指(趾)甲、不换衣服。有的长期不吃早饭。还有,家庭是青春期教育的第一课堂,具有青春期教育的优势环境和责任义务,但家长的外出,家庭青春期教育几乎成了空白,使青春期的留守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四、安全无保证

留守学生不仅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一般安全问题,有的双亲外出,没有临时监护人的双亲外出的留守学生独自一人住在家里,也十分危险。

五、违法违纪增多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

摸清留守学生的数量,建立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留守后谁负责监护、临时监护人身体状况、学生主要表现等情况。如本期我所带七(3)班共有留守生24人,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18人,大多为爷爷奶奶监管。这些学生中,性格健康开朗的占33.3%,内向胆怯、孤独封闭的占66.7%。成绩优秀的占12.5%,较好的占25%,中等偏下的占33.3%,较差的占29.1%。

(二)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动态把握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会使他们生活感到寂寞,容易产生自闭心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管束,导致他们自由散漫,无法无天。班主任老师只有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才能动态的把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处理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三)定期地进行家访。

为了真实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我经常地走到孩子们家中,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委托监管人对孩子学习生活的照顾情况,及时地与委托监管人进行联系。另外,还定期给孩子的父母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委托监管人、孩子的父母与同班主任共同参与管理孩子。

(四)切实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

“留守儿童”一般在经济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他们缺少的是亲人的疼爱和生活上的照顾。因此,在思想上我经常开导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鼓励孩子有事要及时对老师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填补孩子的亲情饥渴,使孩子感到班主任就是他最可信赖的人。

(五)做好孩子的直接监护人。

班主任是孩子的老师,似父母,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直接监护人。有的孩子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如有任何偏激的地方,作为班主任,我首当其冲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这也是老师的义务。有的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了,我总是多安慰、鼓励、引导,帮他们分析查找原因。有的孩子犯错误了,我总是耐心开导,细心的教育,很少乱发脾气,进行指责。

(六)为孩子搭建与父母沟通的平台。

班主任虽经常与孩子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教导他们,可以说班主任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人,但仍然取代不了他们的父母,所以班主任应为孩子搭建好与父母沟通的平台。如我班周思权同学,人聪明机灵,但学习懒散,我每月让他用我的手机定期与父母打电话。有时还为有的学生提供电脑让其与父母语音、视频交流等。一方面让孩子有机会向父母汇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尽情倾吐对父母的相思之情;另一方面,让父母也能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参与管护孩子。

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篇9

漳县大草滩小学 车清明

摘 要:教育学生,爱心是基础。只有付出爱,尊重、宽容学生,不吝啬我们的赞美,多鼓励,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取得预计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教育 师爱 宽容 惩罚尊重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常谈常新的话题。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的活动。而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人的情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师生互动的环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一个字: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教育学生。”对于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期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一、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善待、宽容学生。宽容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智慧。种美德,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品质,更是一种教育方式。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过:“上没有坏孩子”。所以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做一种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训斥,责怪。教育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宽容善待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只要这宽容温和是有原则的,就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学生,促进他们不断自觉守纪的目的。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多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用温情去打动他们,多疏导,少堵截,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牢记“宽容是金”、“温和胜过暴力”这一至理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宽容是如此美丽,新世纪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蔡元培那样的胸怀,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成长。

二、爱心教育离不开惩罚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家长的过分宠爱,孩子无休止的要求,形成孩子思想的自私、行为的放纵、习惯的不良,实施惩罚教育十分重要。但惩罚教育又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事半功倍,运用得不好,会对学生火上浇油,适得其反,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实施惩罚教育要把握好“度”。一是认识到,惩罚不是体罚;二是控制惩罚程度,避免粗暴简单;三是讲究惩罚方式。苏霍姆林斯基的惩罚就别具一格,他罚学生画画儿、写作、做好事,罚性格孤僻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罚胆小不发言的学生上课提几个问题。教育家魏书生罚学生写心理说明书。这类彰显学生特长的罚,与其

说是罚,不如说更是一种激励;四是掌握惩罚主动权,避免错误的惩罚,造成:“冤案”。以爱为中心的惩罚教育,才是最理智的教育,最有效的教育。

三、关心爱护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是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一位普通老师的高风亮节!

四、要有一颗欣赏之心

欣赏的眼睛,才会发现世界的美丽。可以说,没有欣赏就没有美丽;也可以说,没有欣赏就没有成功的教育。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赞美是一种肯定,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把人世间不协调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也许是一句小小的赞美,就能改变人的一生。前不久校长告诉我,我班有位学生晚上在门边小解,我把这个学生叫来询问,学生红着脸说:“我没有。”看着他红红的脸,我全明白了,我对他说:“孩子,你向来都很守纪律,是个爱清洁懂事的好学生,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老师相信你能正确认识这件事的。”几天后,他主动跑来向我承认错误,说对不起我。由此可见,对待学生要有一颗欣赏之心,记住老师的责任,我们要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那就是平等、善良、爱心和感恩。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付出真诚的情感和尊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把握与学生间情感发展状况,发挥师生间情感的积极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爱,让我们用爱的理念,为学生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给他们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物心语——中小学德育工作案例精选》,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上一篇:记一次游戏贴鼻子作文下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