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2024-05-26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精选8篇)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文本框的运用》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Word对文章进行排版时,经常使用文本框,文本框的概念及其编辑操作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通过实例,引入文本框的使用。先插入文本框,再输入或者复制文字。文本框的大小与位置的调整与前面所学的对“艺术字”的操作基本相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与操作;

(2)学会改变文本框的颜色和文本框的编辑(移动、调整大小等)操作;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2)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变文本框的颜色和文本框的编辑。

难点:文本框颜色的设置。

四、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如启动Word、输入文字、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而且还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这些知识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使学生的学习更得心应手。在设置文本框的格式如字体、字号时,容易出现不选中文本就进行格式设置,而造成无法设置的问题;设置文本框的颜色时如果不选中文本框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

本课的教法和学法是这样设计的:

1、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科特点,我将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将一个个任务击破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体验成功的快乐。

2、直观演示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当然,直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演示,根据实际让有经验的学生进行演示,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3、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务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教师演示准备好的文档,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最喜欢哪篇文章?www.xj5u.com小学资源网

同学们想不想把你文章中的两首诗的周围添加一个很漂亮的框?

揭示课题:巧妙运用文本框

 

 

 

 

 

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对比激趣

 

 

新课讲授

 

 

1.插入文本框

操作1:打开“唐诗赏析”,插入文本框,并在文本框内输入《春夜喜雨》。

动手做:

①打开“唐诗赏析”文档;

②单击“文件”下拉菜单内的“文本框”,鼠标指针移入编辑区内变为“+”字形;w

③在剪辑区的某一位置上,推动鼠标到合适位置后松开,画出一个由斜线围成的文本框,文本框内自动出现字符插入光标;

④在文本框内输入《春夜喜雨》。

2.师操作,学生观察画面的变化。

教师分别进行单击和双击文本框。学生观察变化,并汇报。

3.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

4.操作2:将文本框内的标题文字“春夜喜雨”,设置为隶书、四号字居中对齐的格式。

动手做:

①双击文本框,使它处于编辑状态;

②选中标题文字“春夜喜雨”;

③使用“格式”工具栏内的工具按钮,设置选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

操作3:调整文本框的大小。

动手做:

①单击文本框,使她处于选定状态;

②把鼠标指针移到文本框的边框或缩放点上,指针变为双向箭头形;

③拖动鼠标,将文本框调整为合适的大小。

操作4:移动文本框的位置。

动手做:

 

 

击文本框,使它处于选定状态;

②把鼠标指针移进文本框内,指针变为形,拖动鼠标,指针变为形,屏幕出现一个虚线框,表示文本框将被放置的位置,松开鼠标,文本框被移到新的位置上。

 

 

三、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缺点。

引导学生归纳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技巧。

 

 

 

学生动手尝试

 

上台演示并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

 

 

通过课件演示生活中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知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同时创设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学生们认真地研究着他们喜欢的按钮的特点和作用,如:单击“填充颜色”下拉按钮,可以填充文本框的颜色。

 

单击“线条颜色”按钮,可以重新选择文本框的线条颜色等等。

 

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线,在这个环节中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同时,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展示作品并交流学习心得

 

 

总结评价

 

 

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大胆地走出自己的座位去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如果你觉得谁的作品比自己做得好,也可以虚心向他讨教讨教。

最后,展示作品并交流学习心得: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还想做什么?

 

 

 

 

 

 

交流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九、板书设计:

文本框的运用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二

探究活动三

十、课后反思:

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始终遵循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评价民主的原则。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2

笔者认为, 要用好、用活新教材, 应首先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 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第二, 要准确把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因为它既是教学的指南, 也是教材编写的指南;第三, 要真正理解教材, 吃透教材。

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基础上, 教学实施中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新生的基础知识摸底调查

面对新课程, 我们不仅要认真去“备教材”, 还要认真去“备学生”, 尤其是对高一新生。由于目前初中阶段各校开课情况不太统一, 如果在开学之初就能摸清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 还欠缺哪些知识以及渴望学习哪些知识, 对下一步教材内容的调整、合作学习的分组等非常有利, 教学也能更有针对性。因此,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新生摸底工作。教师可以在开学初通过问卷调查、摸底考试、学生写自我介绍等方式来进行。

恰当、科学地调整教学顺序

教材编写人员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来编排各章节的内容, 但这种按知识体系编排的顺序有时并不一定适合教学。这时, 教师就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本校学生的实际, 科学合理地对教材内容做出调整。

例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 包含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作品的发布与评价这几部分内容。显然, 教材顺序是按规范的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来阐述的, 这样编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如果教师直接按这样的顺序教学, 一开始就会让急于操作的学生面对较多的理论, 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大受影响。为此, 笔者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本校学生实际, 将教学顺序调整为:先讲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再讲作品集成。在讲作品集成时, 结合对实例作品的分析, 穿插讲解前三课内容, 即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知识要点和具体实例的集成方法, 最后讲发布与评价。实践表明, 这样的顺序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 在学生掌握素材加工的基础上再学习多媒体集成的基础理论和集成的具体方法, 不仅满足了学生急于操作的学习愿望, 而且使教学更直观, 学生更乐于接受, 学习效果也会更好。重组教材内容的顺序, 关键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规律, 选择学生最乐于接受和最容易理解的顺序。

抓住主干, 突出重点, 弱化枝节

新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 但实际课时有限。要解决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 笔者的做法是抓住主干, 突出重点, 弱化枝节。例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 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的, 主干知识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与管理。重点章节包括:第一章的《信息及其特征》;第二章的《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第三章全部内容;第四章的《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第五章的《认识信息资源管理》、《使用数据库》;第六章的《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等。突出这些重点, 并不意味着可以去掉其他章节, 其他章节的知识点仍然是课标所要求的, 只是相对主干和重点知识来说, 教学中可以相对弱化处理。例如, 通过简介、自主阅读或整合到其他相关章节学习, 既能突出重点, 又能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合理增补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新教材不仅是非零起点, 且有很多章节的内容讲解较空泛, 尤其是必修模块, 这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的《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这一部分内容, 包括图像加工、声音加工、视频加工、动画加工等, 内容多、难度大, 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多媒体的大部分内容, 但教材这一部分讲解较空泛, 而教师摸底的结果表明, 学生这一部分的知识与技能欠缺较多。如果就教材讲教材, 学生学起来肯定会感觉很空。为此, 笔者针对这一部分内容专门增加2课时, 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分开增补学习内容, 弥补学生知识储备的不足。实践表明, 恰当地增补学习内容, 不仅有助于弥补学生和教材知识的不足, 还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提高。

做好教材学习资源的搜集、开发与建设

新课程下的“备教材”, 重点是备学习资源。首先, 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 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但需要充足的学习资源来支撑, 否则将流于形式。其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教材部分内容相对滞后, 教学时如果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 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让自己的课堂缺乏生命力。再次, 教材中有许多难点知识的描述直观性不强,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最好是多增加直观、动态的学习资源。因此, 教师要用好新教材必须做好教材学习资源的搜集、开发与建设。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非常重视教材学习资源的搜集、开发与建设, 不仅在局域网上开通信息技术教学网站, 方便师生间的交流, 还坚持每一节课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增补必要的学习资源包。例如, 对于理论概念较多而又难于理解的章节, 笔者会精选一些相关的文章、故事、图片或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 如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模块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第六章《信息系统的安全》等。对于操作细节较多的部分, 如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会尽可能提供一些操作细节的视频、软件教程等,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重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经常不带教材。这一方面说明信息技术教材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我们都知道, 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非常重要。其中, 学会阅读教材、自主分析和理解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为此, 从高一开始, 笔者就坚持每节课都安排5~10分钟的自主阅读时间, 并配以一定的思考问题来督促检查。阅读的基本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尽快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为后面的听课学习做好准备;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归纳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自学中探究, 在探究中感悟, 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 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也正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所追求的。实践表明, 长期坚持这种做法, 不仅培养了学生重视教材知识的习惯, 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提高自身专业文化素养, 主动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 也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只有自觉提升专业文化素养,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相对于旧教材,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宽度及深度上扩展了很多, 特别是各选修模块, 有些领域可能是教师此前尚未教学过的, 如人工智能、流媒体技术等。教师只有首先自觉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教材中的这些新技术, 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也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吸引学生学习新技术。正如一句老话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因此,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 教师必须积极投身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 主动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当然, 任何教材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推陈出新。在此, 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体验, 对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 教材的课后练习有待改进。建议尽量增设一些选择型、归纳型的练习题,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要点通过练习进行归纳和整理。第二, 除纸介质教材以外, 出版社还应开发立体化教材, 如电子版教材, 与教材配套的素材、补充资料、优秀课例的光盘或问题交流的网站等, 使教材能真正为教学服务。第三, 相关部门应尽快研制并推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材, 保证各学段教学内容能够真正有效衔接。第四, 适度加深各模块的技术深度, 尤其是选修模块。技术是这门学科的立身之本, 但教材中的多数技术仍停留在技术表层, 建议将一些深度技术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增加到教材中, 这样既保持教材知识的完整和丰富, 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教学。

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使用探究 篇3

关键词:教学现状 新课程理念 教材使用

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我县是一个山区小县,经济不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升学考试不考,学校的硬件条件跟不上,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不开设。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也是形同虚设,基本上是让学生在教室中自习,一个学期接触电脑的机会难得有一次。试想,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好吗?多数农村学生到初中毕业时,信息技术水平几乎还为“零”。

二、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和教材特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关照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对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的学科知识不再进行低水平重复,不再进行单纯的软件操作,而是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

三、思考和研究

新课程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努力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从以前单纯的软件操作到现在的信息技能的综合、全面的培养,而农村高中多数新生信息技术水平几乎还为“零”,这就存在了“断层”现象。在三年时间里,若要把信息技术水平几乎还为“零”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合格信息素养的公民,是件不容易的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笔者认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解决这些问题一种好方法值得探究。

1.立足学生实际水平、认知规律,补充、删除、调整教材内容

我们在备课时,都有两个必备环节,一是学情分析,二是教材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就能明白自己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材的内容结构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对于教材,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该补充的补充,该删除的要删除,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调整。

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一节时,教材紧扣新课程理念要求,示例内容简单,却囊括了文字的排版、流程图、结构图和表格的操作。教材面向的是各地区的学生,编者认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学习过Word等字处理软件,有了一定的基础,认为“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在高中没有必要单独列出。所以,应从“非零起点”出发,而不是“零起点”出发。这就脱离了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多数农村学生是初次接触Word字处理软件。在教学时,笔者参照以前的老教材,对Word软件的最简单、最基本的编辑技能进行补充,从“零起点”出发,并结合新教材的知识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立足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更改教材中的操作示例和任务

“信息技术教科书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适度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课题”,这是新课程教科书编写建议。教材是面向各地区的学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一样的生活环境和实践经历。因此,要立足我们自己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改教材中不合适的操作示例和任务。

例如,在学习“数据信息的加工”一节时,教材所用操作示例是“本校学生吸烟情况调查结果”,这个示例我们学校没做过调查,也很难调查,对于我校学生是不合适的。因此,笔者在教学时把操作示例改为“XX班学生成绩统计表”,“XX班”就是正在进行教学的班级,且成绩表也是该班刚刚月考的成绩,学生一看自己的成绩就在上面,注意力很快就集中了,看到表格中总分、平均分、及格率、排名等各项指标,都惊叹该软件的功能,学习兴趣自然得以激发。教师再适时对学生提出要求:期中考试的成绩表也要你们来完成。结果,在讲解该操作示例时,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多数学生都能够完成操作。

3.立足家庭、学校的硬件、软件条件,简化或替换教材中的任务设计

前面提到,由于我县是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小县,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经费投入很不足,且基础设施落后,学生底子又薄。所以在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时,要立足学校的硬件、软件条件,简化或替换教材中的任务设计。例如,在学习“网络是如何工作的”一章中的“网络的规划设计”一节时,有一个问题:“张家伟一家三口人,有三台电脑,只装了一根宽带线,如何让三台电脑同时上网?”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任务,应让学生参与实践,但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中根本没电脑,即使在县城的学生,家中也只有一台电脑,况且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要让学生独自实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教学时,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化,设计了一个在机房就可完成的任务:“提供接通因特网的网线、一台较好的电脑(老师用机)、两台学生电脑、一个交换机、若干条已做好水晶头的网线,请你们完成一个小型局域网的组建,让三台电脑同时上网。”这个任务中所用到的硬件材料,都是机房现成的,软件资料电脑上也安装有。学生通过教材上的介绍和平时的积累,加上老师的指导,大多数都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这样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学习的效果就好多了。

4.依据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来安排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关注的、时代性强的事物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例如在学习“网络信息检索”一节时,教材上用的操作示例、活动设计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笔者设计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活动,分别是“搜索神州七号发射的时间”“搜索我国航空母舰建造的相关情况”“搜索智利地震的最新情况”。这三个活动都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连以前从没上过因特网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效果非常好。又如,在“学习信息技术与青少年”这节时,教材要求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而这些理念的东西太笼统了。笔者就在教学时,补充了学生最近最关心的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高一年级两个学生家长受到手机网络陷阱的伤害,被骗走几万元钱的事。骗子通过一些非法途径获取了家长和孩子的详细信息资料,致使家长相信了骗子的话,最后上当受骗。这些事例让学生深有感触,更能够提高信息的安全意识。

四、总结推广

经过几年的总结积累,笔者把平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成果写进了校本教材,笔者和同事们都感到,使用这种校本教材,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教材是可变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正确认识新教材。在教学设计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创造性地优化重组教材,是教学实施的关键之一。我们只有理解、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创造性地去使用、开发教材,并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把进入高中时信息技能几乎为“零”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4

教版

第二课

学习使用键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认识键盘,掌握打字的基本姿势指法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文本输入能力

3、思想教育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打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键盘指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有同学们问老师:怎样才能像老师那样双手自如地使用键盘输入字符呢?其实,并不难,要熟练地使用键盘一要有正确的指法,二是要刻苦练习。指法是一种击键、按键的手指动作规范,正确熟练的使用键盘必须要遵循指法规则。

二、认识键盘、认识键盘常用键,输入一些字母。

2、字母键、大小写转换键和换挡键

3、空格键、回车键和退格键

4、双字符键

三、键盘操作的姿势和指法、教师讲解正确的操作姿势,学生端正自己的姿势,教师巡视检查。

2、正确的指法。将双手放在基准键位上(先将左右食指分别放在F和j上,其它手分别依次排开,大拇指都轻轻放在空格键上),教师巡视检查(也可以让做对的学生协助检查)。

3、讲解击键要领

四、小结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5

关键词:HNMISN,MPLS,路由,BGP,网络安全

1 网络结构

HNMISN采用分层网络结构, 由3层组成, 即核心层、骨干层和接入层。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在网络的拓扑设计中, 遵循N-1的电路可靠性和N-1的节点可靠性设计原则, 即任何一条单一传输电路或单一节点设备故障不会影响整个HNMISN的运行。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电力局、新乡电力局、漯河电力局4个节点各部署2台核心路由器, 4个节点的2台核心路由器背靠背连接, 核心路由器及其之间的高速 (622M) 互联通道构成形成双平面, 利用双平面的特点可以做到对称的业务组织模式即两个平面同时承载相同业务, 做到业务负荷分担模式;也可以采用非对称的业务组织模式, 不同业务由不同平面进行承载, 同时2个平面之间具备为另一个平面进行备份的容量和能力。

HNMISN有2种类型的路由器, CE路由器、PE路由器, 没有设置P路由器。其中, CE路由器是客户端路由器, 为各地市提供到PE路由器的连接;PE路由器是HNMISN边缘路由器, 是MPLS网络中的标签边缘路由器 (LER) , 它根据存放的路由信息将来自CE路由器或标签交换路径 (LSP) 的VPN数据处理后进行转发, 同时负责和其他PE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河南省电力公司公用信息数据网如图1所示。

2 骨干路由协议选择

HNMISN中, 采用ISIS作为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网络的内部IGP路由协议。

ISIS是一种收敛迅速、消耗系统资源很少的高效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采用ISIS作为IGP, 构建骨干路由, 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大型骨干网环境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HNMISN的ISIS的区域ID设置为10。全网IS-IS采用一级结构, 即L2, 本次工程的全部设备, 包括省电力公司、新乡电力局、洛阳电力局、漯河电力局核心节点设备和三门峡、济源电力局、焦作电力局、鹤壁电力局、安阳电力局、濮阳电力局、平顶山电力局、郑州电力局、南阳电力局、商丘电力局、开封电力局、许昌电力局、周口电力局、信阳电力局、驻马店电力局等15个地市的接入设备全部规划在L2之中。工程的区域划分图如图2所示。

本次工程, Metric设计按照真实链路带宽进行部署。对于A、B平面, AR-CR间故障时, 利用平面间的备份;对于A、B平面, CR-CR间故障时, 利用平面间的备份, 在IGP收敛过程中不影响本平面内的其他业务;引导语音、视频流量由A平面承载, 电力业务MIS、DMIS等由B平面承载。在链路或节点出现故障的时候, 流量在平面间疏导, 不会对同平面其他业务造成影响。

3 I-BGP路由协议选择

HNMISN的PE路由器, 使用BGP相互分发VPN路由信息。BGP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 (EGP) , 与OSPF、RIP等内部网关协议 (IGP) 不同, 其着眼点不在于发现和计算路由, 而在于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佳路由。当BGP运行于同一自治系统内部时, 被称为IBGP;当BGP运行于不同自治系统之间时, 称为EBGP。

由于河南电力公用信息数据网属于私有网络, 本工程PE和CE互连采用直连路由方式, 只需给MPLS网络分配一个AS号即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分配, BGP协议采用保留自治域号30088。

3.1 路由的过滤与广播

为防止无用的路由信息在HNMISN内传播, 控制城域网导入路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次工程PE中联结城域网路由CE主要采用2种方式: (1) 将CE使用的OSPF路由信息, 使用import-route ospf命令, 导入BGP (HNMISN) 中; (2) 在PE路由器上配置相应的静态路由, 利用import-route命令, 将此CE使用的路由, 导入BGP路由。

第1种方法配置语句简单, 但是由于CE内网路由的复杂性, 可能会导入一些CE使用的私有内网路由, 从而影响BGP (HNMISN) 的路由的稳定性, 耗费路由器资源。因而在引入OSPF路由时, 必须对引入的路由信息向外发布的时候进行过滤, 滤掉与公共信息网无关的路由。此方法用于PE和CE的多路联结。

第2种方法配置语句较多, 但是可以很好地控制CE路由的导入, 有效地控制CE路由导入, 适用于PE和CE的单路联结。

3.2 流量控制

由于HNMISN采用A、B平面的网状结构,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的有效带宽, 利用BGP4的LOCAL PREFERENCE属性, 设置出口流量控制策略, 使网络链路的带宽得到充分利用, 优化出口不同业务流量分布。

3.3 使用LOOPBACK地址

对于运行IBGP的HNMISN来说, 在向邻居宣告其邻居关系时, 使用LOOPBACK地址, 这样, 当对应接口链路发生故障时, LOOPBACK地址仍然可达, 使BGP邻居关系仍然能够形成。

4 HNMISN业务的接入

河南电力公用信息数据网的业务包括省电力公司信息MIS、D-MIS和各地区电力公司网站发布系统等, 其业务一般通过局域网交换机, 接入到骨干网PE。

各应用系统通过其服务器与本地交换机连接, 一般主机或业务系统通过默认路由指向本地局域网的路由网关而与HNMISN通信, 并利用网关的三层特性隔离局域网的本地流量及广播报文不进入HNMISN设备, 并在局域网内采用802.1Q标准的VLAN技术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隔离。为保证业务可靠和方便管理, 不同业务 (如D-MIS) 采用不同业务交换机接入PE设备。

目前, 本项目一般均采用本地三层交换机与本地PE设备进行三层连接, 对于存在冗余链路的局点, 为了保证自动故障恢复, 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接入;对于不存在冗余链路的局点采用静态路由协议接入。

4.1 核心层节点业务系统接入

为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省电力公司、洛阳、新乡、漯河均有2台NE80E设备, 根据局域网设备的不同, 其业务接入分为2种情况。

4.1.1 双PE加双CE

双PE加双CE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目前河南省电力公司的省公司总部属于这种情况。局域网接入路由器CE1、CE2 (CISCO6509) 和PE1、PE2 (NE80E路由器) 之间运行OSPF协议。为防止与公共信息网无关的路由导入到BGP, 在PE路由器采用路由策略, 对入境 (一般由OSPF导入) 路由进行过滤。

4.1.2 双PE加单CE

河南省电力公司双PE加单CE连接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漯河、新乡、洛阳属于这种情况, 但目前这3个地市都只连接了一条622M的POS链路, CE和PE采用静态路由方式, 实际情况同后述单PE接单CE的情况。

4.2 骨干和接入节点业务接入方案

在接入层均只有1台PE设备, 根据局域网设备的不同, 可分为2种情况。

4.2.1 单PE加双CE

单PE加双CE连接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安阳、濮阳、许昌使用这种联接方式, 使用OSPF协议动态交换路由。但南阳只连接了一条链路, 采用静态路由方式接入, 实际情况同后述第4种情况 (单PE加单CE) 。

PE和CE1、CE2之间运行OSPF协议。

为防止与公共信息网无关的路由导入到BGP, 在引入OSPF路由时加载路由策略。

4.2.2 单PE加单CE

单PE加单CE连接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目前实际情况是郑州、信阳、驻马店、开封、周口、商丘、鹤壁、三门峡、焦作、平顶山均属于这种情况, 均使用静态路由。

在PE上配置静态路由, 将与公用信息网相关的地市局域网网段的下一跳指向CE的对端地址。

5 特殊工程问题的处理

5.1 反射器部署

HNMISN所有节点都作为MPLS VPN的PE节点, 运行MBGP协议实现VPN路由及信息的传递。由于所有路由器运行在同一个BGP的AS中, 按照BGP协议的要求, 所有这些路由器必须保证是全连通的, 建立IBGP全连接, 这样就导致联结设置的N平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HNMISN使用BGP反射器技术。HNMISN网络路由器数量较多, 要实现IBGP全连接, 需要建立较多的IBGP连接, 为了减少MP-i BGP连接的数量, 将省电力公司的2台核心路由器设置为路由反射器。在4个核心节点的核心路由器和15个接入节点的接入路由器上运行MP-BGP协议。

采用路由反射策略后, 将IBGP连接数量大量减少, 降低了管理难度, 同时也便于以后的业务扩展。为了减少MP-IBGP邻居的数量, 省电力公司2台核心路由器NE80E-1和NE80E-2作为BGP、MP-IBGP路由反射器, 其他骨干路由器, 接入层路由器均为反射客户端,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反射客户端都只跟省电力公司2台NE80E建立BGP、MP-IBGP邻居即可。将省电力公司2台路由反射器配置为一个cluster, 2台路由反射器都配置为相同的cluster标识符2000, 并可以实现2台路由反射器的相互备份。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 将VPN中省电力公司SGS-NE80E-2作为主反射器, 所有的反射客户端都接收此反射器反射的路由信息, SGS-NE80E-1作为备份反射器, 在SGS-NE80E-2出现故障, 则由SGS-NE80E-1来接管路由反射的功能。

5.2 Peer的设置

在HNMISN的网络中, 一个PE路由器会有多个属于一类的BGPPeer, 其BGP的策略相同或类似;由于HNMISN的PE数量比较多, BGP的配置比较庞大。同时, 路由器的负载也会加重, 因为一旦有路由的更新, 路由器需要针对每个Peer做一次策略计算 (虽然策略都相同) 。为避免此类问题, 使用了两类Peer:H N P O W E R-D R (客户组) ,

HNPOWER-RR (反射器组) , 降低了对路由器设备的资源消耗, 在路由器对同一Peer更新路由时, 由于使用相同策略, 只进行一次路由计算, 从而大大减少了占用CPU的时间。

事实上, 在实际的网络维护中, 即使当同一类的Peer很少时, 采用Peer Group的方式, 因为这样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显然, 采用Peer Group方法, 不但适用于I-BGP的Peer, 而且也适用于E-BGP的Peer。

5.3 华为设备特有的RD路由标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一般在同一VPN中, RD保持一致。同一PE上不同的VPN有不同的RD, 不同PE上相同VPN的RD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网络项目中存在2台路由反射器, 这2台路由反射器的RD必须设置不同 (这是华为设备特有的;否则当省电力公司CE连接到省电力公司PE之间的链路断掉之后, 失去私网路由的路由反射器会在远端PE上删除相关路由, 而保存有私网路由的路由反射器由于本端链路没有变化, 不会发送路由更新消息通知远端, 导致远端PE设备会丢失私网路由, 无法实现冗余备份。

5.4 网络路由振荡问题

BGP属于增量更新的路由协议, 当有新的路由要发布时 (如路由重启、路由删除、路由策略的修改等) , 路由器会向邻居发送Update信息;如果要删除某条路由时, 就会发送Withdraw信息。BGP路由的Flap的定义是:当一条路由在被收回 (Withdraw) 后, 又被广播 (Update) 出来, 视为一次Flap。由于任何一条路由的收回和更新都会导致1台路由器整个路由表重新计算, 当Flap的情况比较多时, 对路由器设备的负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事实上, 在路由实际的调试中多次发现, 1台高端路由器在计算BGP路由的时候, CPU的负载有可能高达在80%~95%左右, 有时甚至达到100%, 占用了几乎所有的CPU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路由器无法正常工作。虽然NE80路由器都将路由计算的模块与转发模块分布在不同的模块上, 可以减少一些由于主CPU忙导致的路由器性能下降的问题, 但是路由表的频繁变化和更新, 对整个设备的运行影响非常大, 而且这样的计算会随着路由的收回或广播, 继续向自治域内部扩展, 使内部的路由器PE和CE产生同样的问题。

在路由的调试过程中, 控制Route Flap, 配置BGP路由衰减参数, 利用命令dampening。应该注意的是, 在配置路由衰减时, 所指定的reuse、suppress、ceiling3个阈值必须是依次增大的, 即满足:reuse

6 结语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6

非常荣幸为大家介绍挪威如何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国家教育政策的总体目标就是获得更好的教育结果,使所有的学生受益。

在过去10年中,非常重要的一大趋势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现在的课程提到了数字能力建设,信息通信技术被充分纳入进来。我们要进一步推广一个想法:信息通信技术应该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的一部分。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为小学和初中学生建立起了一所虚拟数学学校,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目标是支持两类学生,一类是数学学得不好的学生,另一类是数学学得特别好的学生,包括那些想进一步学数学的学生。现在,我们将这所虚拟的数字学校作为试点推进两年,最终,这个项目是否会成为一个永久的项目,取决于试点的结果。在互联网上,现实学校中常出现的欺凌事件不会发生。信息通信技术的主流化使用说明我们不需要单独的信息通信技术,或者单独为其设定目标。信息通信技术应该被用于改善教育的结果,它是一种工具,我们应该充分使用这个工具。

教师可以选择适应学生独特需求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一点很关键,拥有专门数字教学经验的教师需要具备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能够更高效地使用这些工具,包括语言教学、数学教学等,而现在我们一些教师还缺乏更好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在新的教学革命当中,我们更加强调教师在信息通信技术知识方面的专业能力。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分配并不均匀。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宽带,只有某些地方的网络建设可能还受到限制。学校应充分配备这些资源,达到1∶1的生机比。有些学校让学生自己带设备,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电脑登录学校的门户网站,但是我觉得他们可能过分强调设备了,而较少关注学习内容和过程。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校发展,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知识系统——挪威教育信息化中心,该中心关注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教师培训机构。这个中心能够提供智能化学习,并通过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系统。这项服务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我们的政府要对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使用进行管理。我们认为单一的在线学习并不能改善学习质量,因为学生可能走神、分心。我们也指导信息通信技术教育中心,提供指导原则,让学生能够真正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学习,同时不会因为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多样化而分心。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学生必须以批判性的思维看待这些内容和信息,包括教科书的内容。互联网既是有效信息的来源,也是虚假信息的来源。因此,学生一定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去应对这些信息。

接下来,再谈谈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宽带,但在某些地方,网络建设可能还有一定的限制。教师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是我们越来越关注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和有经验的老师。一些学校在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过程当中,通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更好地使用技术,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学校应该问自己,如何高效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从而获得彼此间更好的沟通和更高的洞察力。我们和学校也要问自己如何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真正有效地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

这个中心还负责执行一些国家项目。信息通信技术也需要建立一些评估系统,评估系统越来越需要实现数字化。例如,数学课程现在有两个评估系统,一个是笔试,另一个是用数字工具进行评估。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成员包括父母、学生、教师以及教育当局和私企的相关工作人员。例如,为教师、专家提供宽带设备,教育部会给他们提供指南和支持,出版商提供数据教学资源。在挪威,我们的数据学习资源市场比较小,有人说其发展速度还比较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创造了国家数字学习体系,让更多的利益方参与进来,目标就是出版高质量的、基于因特网的教学资源,开放教育资源,让中小学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以往,不同的教学资源在不同的行业得到发展。今年,挪威的几家公司都参加了信息通信技术教育展。这个基层倡议对教育者、官员、图书馆的人员和其他教学评估人员参与信息通信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挪威,有10%的教师都参与了这个倡议,同僚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切磋,资源共享。

挪威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技术支持来自UNINETT。UNINETT是一家国有企业,负责挪威国家级的研究与教育网络。挪威所有大学与大多数公立院校都与UNINETT相联,国外的教育机构也可以参与进来。此外,我们让私企加入到整个挪威教育体系中,因为我们要防止垄断。挪威的教育部门、信息通信技术部门、企业加入到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来,建立国家ID管理机制,来认证并且授权不同的公司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会在教育标准的制定上给予指导,而私企会开发出软件,给出解决方案。我再说一下高等教育中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大学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够高,教师和专家需通过培训,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工具从事教育和专业目标的培训。

教师和学生都要会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而技术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技术需要放到一种环境中得到使用。教师需要得到培训,才能完全发挥出技术的潜力。教师同样要拿出专业的技术能力,才能创造性地、思辨性地来利用这些技术。然而,缺乏具备这样资质的教师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会影响到我们的社区,影响到我们面临的其他的挑战,如健康、就业、社会阶层差距。

目前,100万人使用了慕课,每天都有9000人在慕课平台Coursera上注册课程。为什么会这样?大学课程是不是要向慕课学习,像慕课一样变得更有吸引力呢?我们都应当看到慕课的灵活度使得他们非常受欢迎,在未来高等院校应参考这样的特性。如果要让更多的人获得高等教育,让课程有更大吸引力的话,高等院校就应该向慕课学习。

另外,大学所有的工程学课程均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尤其在本科的第一学期。这并不是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延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编程解决一些问题。教学方式有三种。第一,编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方法;第二,有一些辅助项目,不会受到笔和纸的干扰,而更加注重实际的观察;第三,数学解决方案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创意地解决一些问题,体验到研究的实质。

最后,让信息通信技术运用于中小学,可以减少数据鸿沟。有些人有资源,有些人没有资源,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使大家都获得数据信息。对于政府的数字化议程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倡议。在挪威,有人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减少市场上竞争的鸿沟,帮助私企减少他们的运营成本。电脑辅助教育既可以帮助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慕课就是很重要的辅助工具。信息通信技术有着大的潜力,它可以促进学习成果,但它不是万金油,我们应该致力于提高教师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教学的能力,也必须培养学生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

(本刊根据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现场录音整理,标题系本刊所加)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使用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34-02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传承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解决学科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的过程。但信息技术的负面作用不太被教师重视,其使用误区不容忽视。

一、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一味追求外在“美”,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中非常强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引入课堂比单纯的照本宣科要有效得多,而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整合”时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但是,部分教师出现了为了情境而情境的现象。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是为目标服务的,手段不能偏离目标,否则,任何手段都没有实际意义。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些教师设计的活动只重视形式而忽视了效果。精心制作了课件,上课时气氛轰轰烈烈,活动应接不暇,一个探究接着另一个探究,一节课当中犹如走马观花,匆匆度过40分钟,却发现学生在知识的达成上面并没有完全落实。

一些课件所用色彩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面对着屏幕,把原先教师的“满堂灌”,变成机器的“满堂灌”,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学生感觉很轻松,但用“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过分依赖网络资源,教师只是“拿来主义”忽视了资源的层次性、针对性

有些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把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教师在提供相关网页前,不对无关信息筛选、过滤,忽视了资源的层次性、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我们不能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来进行教学设计,而是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一味地接受资源,所学内容肤浅,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网络资源的生搬硬套的使用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种不顾学情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这种做法甚至还达不到传统讲授教学方法的效果,“一刀切”的拿来资源,本身就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只是这种做法套了一件现代高科技的外衣,希望我们教师不要狭义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任何整合都要要求比较高的落实度,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三、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忽视抽象思维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就是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这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切都形象化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就可能下降,传统教学偏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学生形象思维本身是一个优点,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生命力还在于恰到好处地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教师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还要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作理性分析,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想像的语言因素,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

四、在教学思想上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弱化了自身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变成了主体放任,把师生双向传输变成了单向传输。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学习的同时,不能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师生从而不能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应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所起的是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的成败也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懂不懂,学生有没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是不能靠信息技术解决的。

任何事物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如果能较早地注意到在这些问题上所可能出现的偏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良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冷”与“热”[J].教育情报参考,2005,(2).

[2]彭怀学.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2).

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篇8

一、“伙伴教学”的定义

“伙伴教学”是指由一个学员教另一个学员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多用于课外活动, 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员的内部学习动机, 促进学员互教互学, 以便促进全体学员成绩的提高, 同时培养学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 形成合作互助的精神。

二、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伙伴教学”的必然性

学员学习信息技术课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主要是因为最初的学习条件、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 只要给予他们适当、适时的帮助, 再有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每个学员都能够达到信息技术课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和学员基础知识、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要想在目前班容量大、教学设施尚未完善、采取班级教学形式的条件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却有相当大的困难, 因为同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员, 而且一般学校都不给予信息技术教师安排课下辅导。而“伙伴教学”模式的出现, 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指导学员的压力, 弥补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员的缺陷。教师可以在课前把教学要求和内容要点公布给学员, 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 以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上课时教师可对重点和难点问题精解细讲, 并作示范演示, 然后将大部分时间回归学员, 让他们自主学习和上机实践。在教师讲授完后, 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有耐心、有热情的学员作为“伙伴教师”, 辅助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 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而且, 这种“师生关系”可以在课上存在, 也可以延续到课下, 这样大大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三、“伙伴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要使“伙伴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施起来有两点必须要注意, 一是教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备课时就要找好本节课的重、难点, 想到学员在自己上机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提前进行强调;二是选好“伙伴教师”对其进行加强培养, 因为“伙伴教学”需要的师生共同参与。下面我们来具体讨论一下“伙伴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1、确定“伙伴教师”和“伙伴学员”

这是实施“伙伴教学”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教师在新学期上了几节课后, 应对所教班级学员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经过细致的统计和全面地分析, 按照本人自愿和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挑选几位学习成绩好、计算机水平过硬、有能力的“伙伴教师”。同时选出学习基础和操作技能相对较弱、兴趣淡泊的学员作为被帮助的“伙伴学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所带人数, 并在座位编排上给予一定的调换。

2、加强对“伙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要想让“伙伴教师”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学员的好帮手, 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培训。最重要是态度问题, 要让他们时常告诫自己, 不自满, 对待“伙伴学员”要有耐心讲奉献, 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教师平时也要对他们进行辅导方法上的培训, 主要包括怎样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如何运用适当的伙伴教学语言、如何观察“伙伴学员”的反应能力等。同时要对“伙伴教师”进行肯定与鼓励。

3、确定教学内容及时间

一般情况下是在教师讲授完课堂内容后, 自己的伙伴学习产生问题, 跟不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如对很多同学来说讲输入法时, 由于单纯的讲解不是很容易学会, 而老师对大部分学员进行单独辅导又会产生困难, 这就需要“伙伴教师”对自己的伙伴手把手的进行示范讲解, 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做到使每个学员都学会两到三种输入法。有时是一些微小的错误, 如编程中的某个字符错了或丢了, 但自己又发现不了, 如果没人指点, 可能会困扰学员很长时间, 这时“伙伴教师”的出现就能节省很多宝贵的上机时间, 提高课堂上机效率。

上一篇:罗坑小学寒假小结下一篇:高血压患者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