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

2024-08-28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共8篇)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 篇1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课题:感恩在行动——爱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爱心行动献父母

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爱学习,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及PPT。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

4、相关歌曲、课件。

5、布置爱心作业:为家长做一次饭,洗衣服„„

6、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一学期一次期中或期末家长会时同时进行。

8、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自己的过错、懒惰,自己在学习上的决心等等。

活动过程:

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百善孝为先,万恶懒为首。”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孝顺,如果你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话,没有感恩的人,他的路也走不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习成绩提上去,思想品德更高尚。

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同学准备好了吗?上课。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

一、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场

甲: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乙: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合:“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诉说父母的爱

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甲: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那么,把它讲出来吧!

1、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2、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3、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三、各组长汇报各阶段调查问卷情况

甲: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感恩父母行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汇报。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低年)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本班)

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家长)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时刻关注我们的吃、穿、用(各种玩具、学习、生活用品)。每天除了工作还时时牵挂我们的安康。父母太无私了,太伟大了。

4、第四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课查情况(家长录音)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让我们学习好、身体好,他们拼命的挣钱,但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半句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看看我们自己的行为,总是要吃零食,要各种玩具,各种撒娇,看电视,玩游戏,浪费时间,不认真把我们的本职任务“学习”弄好,像得了“懒癌症”一样依靠着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帮助,任性、调皮、埋怨、打骂„„真是羞愧啊!

四、全班同学汇报行动体会

1、同学们分享、汇报自己的感恩行动体会。

2、第二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墙报制作”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五、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甲: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体会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恩情。乙: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甲: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1、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2、各组宣誓。

3、演唱《天之大》

4、第三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汇报班会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六、爱心大放送

甲: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乙:行动起来,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甲:让我们把深埋心中的话语写出来,献给我们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1、同学在爱心卡上写出最真情的话话,献给在坐的父母(播放课件,展示孩子与父母的相片---背景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

七、班主任总结发言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同学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太多的爱。老师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同学都长大了,我们38颗感恩父母的诚心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同学、感恩我们的学校、感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记住:行动比语言更响亮!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习好好学习。在社会做一个高品质的好少年!好好学习,不断进步,勇敢无畏,敢想敢做,是对爱你们的人最大最好的回报。

八、请家长代表发言

对孩子、老师和家长说,或者自己在照顾孩子方面的优缺点 „„

九、宣布活动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吧!家长没来的到我里排队放学。再见!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 篇2

一、教师以身作则, 做感恩的楷模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 必须首先注重自己的修养, 以身立教, 在感恩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一)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展示感恩的最高境界

教师职业是比较清贫、辛苦的职业, 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回报又不是用金钱可以简单衡量的。教师自身能否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决定了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成败。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中职教育事业, 以感恩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的培养教育, 在学生面前树立感恩的榜样, 就会让这些遭受中考失败的学生感受到也许是从未有过的师爱, 使他们在教师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立场和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中领悟感恩的最高境界, 激发感恩的情感, 产生感恩的内在驱动, 并立志学会感恩。

(二) 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做感恩的表率

要使中职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学会感恩、报恩, 教师还要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给学生做示范,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教育是真实的, 感恩是处处存在的。当教师走进教室, 学生们齐声高喊“老师好”时, 教师应该礼貌地回应一声“同学们好”;在课堂上, 当学生为教师送上一杯茶水, 或者在实训课上学生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时, 应该表示感谢;当下课铃声响起, 同学们说“老师再见”时, 教师也应该说“同学们再见”。在校园或其他场所, 当师生相遇时, 不必那么在乎学生先打招呼, 教师也可放下架子先向学生打招呼;当学生热情地向老师打招呼时, 教师要从心底发出感谢, 通过有声和无声的语言感谢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学生在中职招生困难的情况下选择了我们的职业教育, 成就了我们的中职教育事业。教师的身体力行, 不仅可以使学生感觉老师亲近, 愿意信其道, 为开展感恩教育建立温馨、充满友爱的师生关系, 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感恩既能够给他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也能使自己心情愉快, 学会感恩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快乐的事情。

(三) 在同事交往中做感恩的示范

学校教师与领导、同事之间的言行也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教师在工作上得到领导的关心、表扬、肯定, 得到同事的支持、协作和帮助, 要礼貌大方地表示感谢, 给学生做出感恩的表率。教师的感恩行为, 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领悟感恩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 而且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必然会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亲情、接纳他人, 有利于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 成为谦和、礼貌、尊重父母、师长、长辈的人, 为教育学生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不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做好铺垫。

二、坚守感恩教育的主阵地,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 中职教师还应该高度重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在知恩、识恩的基础上, 培养感恩的情感, 激发感恩的热情。

(一) 开展感恩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 凸显科学性和时代性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职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应该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把党和国家的希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机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此, 中职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 必须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在德育课全程教学中,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与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经济社会与政治教育、哲学与生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同时, 帮助学生建构感恩的知识体系, 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这一主线, 引导学生知恩、识恩, 并立志报恩、施恩,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示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情怀。

(二) 开展感恩教育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中职德育课要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必须开阔视野,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方法。

1. 运用《心理健康》课程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 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 理应回归生活。阻碍中职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心理问题比较多, 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该通过深入学生, 找到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对人、对事、对环境多一份欣赏, 少一份挑剔;多一份快乐, 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平和, 少一份烦躁, 使学生因有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2. 坚持以生活为导向开展感恩教育

从生活问题入手, 就是要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恩细节, 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引导。比如,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想等知识点的教学, 组织学生开展“算算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经济帐”、“算算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的流水帐”、“回顾一下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美好一刻”等活动, 教育学生学会知恩言谢、体谅父母、体谅老师。又比如,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知荣辱, 有道德”单元中“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等知识点的教学, 组织学生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的讨论、探究活动, 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 不断提升道德水平, 立志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为例, 让学生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产生感恩共鸣, 形成感恩共识。比如, 我们可以对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对许多事情可以平心静气, 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 可以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可以正视错误, 互相帮助等现象或典型事例, 加以赞赏、肯定、激励。对于知恩不报、对身边发生的事漠不关心、不尊重老师的劳动等现象加以正确引导,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悯之心, 能够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我们还可以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知识点的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慎独、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通过经常性的自省、慎独, 增强自律自制能力, 锻炼坚韧顽强的意志, 把感恩亲情、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要求作为内心信念深深地扎根。

3. 融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开展感恩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职德育教师可以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等课程教学中, 通过渗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就必须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 而感恩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又必须从培养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的情感开始。我们可以借助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 帮助学生从最高境界内化感恩的知识和要求。比如, 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爱国、报国的感恩情怀, 激发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讲解、描述孔繁森、郑培民、王英、王启明、李国安、徐虎、李素丽、邱国安、吴天祥、史来贺、谭彦、袁隆平等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我们要通过这些具体、生动、形象、可信、感染力强的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典型教育, 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立志报恩党和国家。

4. 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感恩教育的情景

我们在教学中, 要根据四门必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课堂形式, 尽量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一是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运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法等教学方法, 营造教育氛围, 创设教育情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 实现情感共鸣, 使感恩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二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家长开放日、观看感恩教育影片、举办感恩教育文艺演出和中秋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开展的主题演讲等活动, 全方位整合开展感恩教育的信息资源和鲜活内容, 丰富课堂教学,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三) 开展感恩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引导

中职德育教学开展感恩教育, 要在引导中职生认知感恩、内化感恩知识并产生报恩情感的同时, 逐步引导学生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1. 经常性地提醒学生践行感恩

一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德育课教师可以和年段长、班主任密切配合, 要求学生每周或每月定期向家长汇报家庭提供的费用是如何开支的, 有没有乱花钱;汇报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取得哪些成绩, 存在哪些问题, 今后怎样努力。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老师。主要是要求学生专心听课、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完成课后训练任务及书面作业, 有问题多向老师请教, 老师辅导后要表示感谢;建议学生坚持在上、下课时向老师问好、致意, 与老师相遇时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等。三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学校。主要是要求学生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文明礼貌, 并立志以最好的成绩回报母校。四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主要是抓住国家提供助学金、创设校企合作平台、打通升入高校学习通道等发展中职教育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回顾助学金的使用情况, 让学生回顾用在学习、生活中有多少;要求学生阶段性总结分析, 查找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有多大进步、打算今后如何进步。五是要结合体验与探究的教学, 或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配合学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积极参加为民服务等活动, 从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的关系开始, 多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根据不同学期、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引导学生逐步健康成长。

2. 充分利用“文明风采”作品竞赛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我们要借助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等组织开展的全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竞赛活动, 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 把个人兴趣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规划职业生涯。指导中职生在其它三门必修课的学习中, 围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要求管理好职业生涯规划, 把如何感恩父母、感恩学校, 如何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计划体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的目标中, 并要求学生努力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发挥成绩评定的指挥棒作用, 激励学生报恩、施恩

为了让学生的感恩之情, 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中职德育课教师在评定中职生的德育成绩时, 要改变过去仅以书面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简单做法, 充分发挥德育课成绩评定在开展感恩教育中的指挥棒作用。

(一) 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评价

把学生实践感恩的表现纳入德育课成绩评定的范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等途径, 了解学生在实践感恩方面的表现并给以客观的评价。

(二) 重视学生作业的综合评价

我们应该把学生完成社会调查、体验与探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等作业情况, 在识恩、知恩方面的情感体验,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立志报效亲情、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思想观点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 好的要给以充分肯定、较高评价, 以促成感恩的情感共鸣, 营造感恩的舆论氛围, 加强感恩思想的修养。

(三) 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感恩方面的评价

我们可以设计了解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调查表, 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或在学生放假时向学生家长进行调查, 对在感恩父母、社会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以较高的评价。这些方法付诸行动也许比较麻烦, 但只要在学校的支持下稳步推进, 必然会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报恩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时代,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积极探讨开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为培养能够感恩父母、感恩亲情、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摘要:要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必须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感恩教育。在中职学校开展感恩教育, 有利于帮助中职生养成识恩、感恩的习惯和学会报恩、施恩的方法, 有利于中职生明确学习目的,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学风就是质量[N].中国教育报, 2014-04-07.

[2]董奇.一流大学须有一流学风[N].光明日报, 2014-01-01.

[3]陈钢.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

[4]杨秀红.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12.

[5]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0.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 篇3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育 感恩教育 现状 对策

1、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名言。新时期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成长当中,学生都被家长含在嘴里、捧在手心,这部分学生一般会表现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父母也只有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不知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培养自己的社会和学校。因此,唤起中职生的感恩意识,干预他们内心的世界,让他们主动发现自己积极善良的一面,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发现美与正能量,提高自己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自身的幸福感,中职德育课程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2、分析当前中职生感恩意识现状

2.1 家庭方面

当前,中职生大部分都是90后学生,而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从小娇生惯养的过程中,形成了冷漠、自私的性格。虽然孝敬父母被我们中华儿女视为传统的美德,但是,很多中职生都没有意识到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不易,并未考虑过要怎样去回报父母养育的恩情,只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钱财,满足自己的自私心理,和同学比吃、比穿等现象比比皆是。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学生,由于经常旷课与其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和家里要钱,只说不是想买这个就是想买那个,据了解该学生家里是普通农民,孩子是家中独子,总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上着学用着苹果最新款的手机,穿着阿迪等名牌,可就是学习不用功,不知上进。可是试问学生,你是否曾想过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是否想过将这些讲吃、讲穿、讲名牌、讲场面的钱节省下来,让父母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社会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对于自己父母、亲人的感恩之情,在他的身上,我没有看到一盯点,可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去孝敬和感恩的人,更不要说去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了。

2.2 社会方面

大部分中职生还是比较珍惜自己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的,对于社会、国家以及自己的家人会存有感激之情,也会在实践当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给予回报。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把社会、国家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看成是必须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就好像整个社会都欠他的一样。

2014年8月4日新华网曾报道,家境贫寒的赵某靠人资助读完大学后,谎称自己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以“办事”为名在8年之内诈骗了资助他读书的好心人一千余万元,而赵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虽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可让人心寒的是,赵某却上演了现代版的“农夫与蛇”,不但没有知恩图报,还诈骗了资助者。善行需要善待,而赵某无疑成了负面典型,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也是其思想道德缺失,不知识感激帮助自己的人,不知回报社会,也是感恩意识淡薄的明显体现。

3、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教师要给学生做感恩榜样

实施感恩教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识恩与知恩,感恩与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品德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中职德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示教,给学生做好的感恩表率。

用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与事业心来表达感恩。教师是很辛苦的职业,教师必须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须严谨治学、具备敬业奉献的精神,为人师表,将感恩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培育,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献身,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在教师带有感恩情感的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身边的学生,产生感恩的内动力。

3.2感恩教育要与时俱进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时代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作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法律法规、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引导中职生知恩、识恩、报恩、施恩,用自己的孝心回报父母,用自己的智慧和专业技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感恩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还重在实践。中职生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笔者与附近农村的家长联系,恰好农忙收割机来不了,需要人工掰玉米,刚好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住在城市里的学生都兴趣十足,而农村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出不情愿,觉得那是又脏又累的活。在大部分人的带动下,顺利的收完了玉米,很多学生脸上都是汗水,鞋子、裤子上还有在玉米地里沾的土,但是在收完以后,学生都从中体会到了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体会到了父母为自己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还有为自己不求回报的付出,学会了感恩。活动结束后,家长普遍反映,以前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在家里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了,家长表示很欣慰,也反映出了体验生活对于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街道上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上默默奉献的这部分人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公德心;还组织学生做义工,到福利院照顾老人,培养学生的细心和爱心;到孤儿院去照顾小孩子,让学生看到因为病痛被人遗弃的孩子,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幸福,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能给自己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学会感恩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沈琪.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实践[J]. 职教通讯. 2013(29)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 篇4

《感恩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这种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友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然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的缺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6+1”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更感到自己是父母、长辈呵护下的“小太阳”,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事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待人处事冷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明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突破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国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感恩教育研究将成为全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性德育研究潮流。200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726项目研究中心正式在全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研究活动”,并申请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面向全国选择一批挂牌实验学校,这意味着该课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文章和成果比较丰富,主要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许多地区、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但尚未出现成熟的感恩教育途径和方法理论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对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预计突破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在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途径与资源方面有所创新,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学生思想道德需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紧贴学生发展实际,开发感恩教育,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道德素质的人,促进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有较大提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感恩教育系统化、多样化、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实现感恩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达到理解父母、教师的关爱,近而实现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具有感恩的行为基础上,潜移默化为刻苦学习的内驱力,真正让学生拥有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感恩之情来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学会关爱、懂得感恩”的校园、家庭、社会氛围,体现“小手拉大手”作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就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德育始终是摆在首位。而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使受教育者懂得回报,学会回报,自觉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教育就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感恩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一种不计报酬的自觉的行为,所以感恩教育与主体性教育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只有将感恩情怀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每一个教育的主体上出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

2.通过感恩教育途径和策略研究,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逐步形成,促进校园平安和谐。

3.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学校的感恩文化特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途径、方式的研究

2.小学生感恩活动开展形式的研究

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的研究

4.培育感恩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

六、课题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12月)

(1)成立课题研究组,选拔实验教师。

(2)收集资料,研究拟定学校研究课题方案。(3)组织实验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文献。

2、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6月)

(1)每学期初,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部署班级建设工作。(2)在“亲情化”班级建设探索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逐步提高。

(3)进行研究阶段性总结,撰写经验论文、案例分析。

3、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2月)

对课题进行过程材料收集汇总、形成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

(二)案例分析法: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

(三)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教学相关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工作,同时提高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

(四)调查分析法:通过测试、访谈,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保证实验研究顺利进行。

2、对每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管,保证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3、发挥课题参与领导和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深入的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学校教育信息网络畅通,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够反映教改前沿动态的教育报刊、杂志。

2.研究经费:学校每年征订一定相关的刊物,购买一定的光盘,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

3.研究时间:日常教学、大型德育实践活动

4.研究条件:课题组成员人均一台电脑,均可上网,方便交流及上网查找资料。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感恩名言、警句、短文汇编。

(二)《小学生感恩故事汇编》。

(三)《主题实践活动、班队会设计集》。

(四)《感恩教育成功案例、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阶段性总结等报告。

德育实践活动课李娜 篇5

永胜路小学校

李娜

德育实践活动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一、主题的提出。

诚信是快乐的、诚信是可贵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拥有了诚信就是拥有了一大笔财富。针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任性的特点,通过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到诚信。让诚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田,懂得诚信是做人的重要条件,只有懂得诚信才能懂得奉献、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为此我们班开展了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诚信得深刻内涵,弘扬中华民族得忠诚守信文化。

2、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做个品德高尚的好少年。

3、切实提高少年儿童得诚信文明,将诚信内化为自己得实际行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4、让学生在畅谈“我与诚信”的过程中,逐步了解诚信,感悟诚信,做一个真正诚信的人。逐步体会家长、老师的辛苦,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三、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一周,让同学们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寓言以及亲身体验的感受等资料。要求学生回忆、搜集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关诚信的事,搜集好后小组讨论,准备发言。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形式

形式:可采用故事演讲、情景剧、朗诵、谈感受等形式。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主持人上场

三、学生讲诚信的故事

四、举出班上有哪些诚实的同学,说说他们的事迹

五、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六、节目表演

德育实践活动课《诚实守信》课堂实录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前几天我们学校开展了诚信教育活动,我们四年一班的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并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今天我们就把我们学习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不说谎话。守信是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我觉得作为一名小学生要诚实,对老师、家长、同学都要诚实守信。知错就改,这样才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也是对老师、家长、同学曾经给予我们的爱心回报。

老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诚实就是真诚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考试都要求真实,不抄袭也不作弊。守信就是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 生读:行必果。遇到事情要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主持人:同学们,自从我们走进校园,就生活在老师的身边,是老师把我们从不懂事的娃娃培养成诚实的新世纪少年。我们学知识,学做人,今天我们的班级就像一艘:齐读:扬起风帆的客轮。我们正整装待发,要把梦想实现。老师:是啊 同学们,我们就要乘坐诚信号客轮去航行,行程中一定会遇到惊涛骇浪,但是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到达彼岸,学到更多的知识,你们有信心吗?我建议这次航行由我和杨紫薇来担任诚信号客轮的小船长,大家同意吗? 主持人: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本次航行中我们要评出诚信星小船员,丰收岛上会有精美的礼物等你拿,想拿礼物的同学快坐好吧,我们就要启航啦!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已经到达了第一岛:诚信岛。诚信岛的朋友们来欢迎我们来了。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知道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真诚,守信。与人为善,实话实说。诚信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内心诚实才能善待父母,回报父母。善待朋友,回报朋友间的亲情。它是我们小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诚信,体会诚信吧!请同学们永跃发言。学生发言:

A:刘玄德为求卧龙而三顾茅庐的故事更为诚信创造提供了一个经典的例证。风再大、雪再狂,也没有使求贤若渴的刘备退缩,结果他的成信打动了卧龙孔明

那可高傲的心,不但忠心辅佐刘备,而且为了兴复汉室,完成托孤重任而鞠躬尽瘁。试想假如刘备当日心浮气躁而往,卧龙还会出山,还会有流传后世的三国鼎立命吗?

B:北山愚公不为九十高龄,为了方便出入而带子孙之力去移动太行、王屋二山,他老人家的诚心终于使天帝感动,从此他的出入不受阻碍。这虽然是例子讲的一个故事。但它透露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诚信是通往成就的道路。C:宋庆龄信守诺言。宋庆龄要去看望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了都很高兴,都等着宋奶奶到来。突然,原来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霎时间,飞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睁不开眼,大家议论,宋奶奶可能不会来。正在这个时候,宋奶奶不顾漫天风沙,满脸笑容地走下汽车,来到孩子们中间,一位老师感动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天再来吧!”宋奶奶说:“不,我不能失信,应当遵守诺言。” 主持人: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诚信的民族,诚信之事不胜枚举。下面就请同学再举出班上有哪些诚实的同学,说说他们的事迹。

学生:我来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什么意思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我们班有的同学非常贪玩,学习成绩下降。但老师和同学并没放弃他,而是给他真诚的帮助,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要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回报大家对他的爱。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学生:我也来说说,在诚信教育活动中,我们班建立了家长交心本,这里凝聚了老师家长对我们的爱,对我们的希望,以及对我们的鼓励。这里有一个我的小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啊。前段时间我因为贪玩,不完成作业,纪律散漫,老师在交心本上及时写上了这样的评语:谢文天同学,你聪明,思维活跃。善于表达,字迹漂亮。同学们都很佩服你,你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可是这两天你的表现却让老师很失望,老师相信你一定知道了,相信明天一定会看到你如往常那样干净的作业本。老师谢谢你,是你及时的鼓励,提醒,使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要比以前更加努力的学习来回报你。

学生:我也来说说,这是我们组的诚信交心本,这里有我的一个小故事。一次,我向奶奶要一元钱买笔记本,可奶奶没有零钱,只有5元,我见奶奶不愿意

给我,我连忙说:“奶奶,我拿去买,剩余的钱我给你拿回来。”当我拿着剩余的钱,看到心爱的玩具,却忘了自己的承诺,买了玩具。回家奶奶问我我支支吾吾的回答她,钱被我弄丢了,说完还哭了起来。奶奶以为我真的丢了,安慰我说:“丢了就丢了,哭什么。”现在想想自己欺骗了年迈、慈祥、又疼爱我的奶奶,我的心像被什么刺了一下,同学们相信我,今后我一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学生:我来说说,我认为我有的时候还不够诚实,因为我有时没有完成作业,就对老师说作业落家了,回家后我只顾贪玩,就对家长说今天没留作业,我认识到了这个缺点,我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好孩子,请大家相信我吧。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老师、妈妈,是你们的信任才让我有了改正缺点的勇气,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来回报你们。

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也很受鼓舞,记得期中考试后,老师答应大家要给学习进步大的同学奖励精美的粘贴,但是到现在老师也没有做到,失去了诚信,你们能谅解老师吗?

老师:同学们,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件出示)教育部最新颁布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第六条明确说明了有关诚实守信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说到 做到。

学生:同学们我这有这么多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表里如

一、心口如一、一诺千金、光明正大、坦诚相待、拾金不昧)让我们把这些成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好吗?

主持人:诚信就在我们身边,诚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下面请欣赏小品《中奖之后》

学生:同学们 也许你们有人会说 爸爸太老实了 在现在的社会 老实人是会吃亏的 但是我认为爸爸这样坐才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主持人:同学们,刚才的故事表演的多精彩呀!心中有诚信,为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人类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主题,更是做文明人的必要条件,下面请欣赏诗朗诵:《诚信在心中》

学生:同学们,在2006年3月6日,我们敬爱的胡锦涛爷爷就提出了“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吧!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让我们牢记八荣八耻,把诚实守信时刻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

主持人:同学们,在诚信岛我们懂得了诚信的真谛,看到了诚信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告别诚信岛,驶向丰收岛吧。同学们,我们四年一班的同学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将文明诚信渗透到我们的日常行动中,时刻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在感恩中回报父母。我们在课余时间开展了“我为妈妈做件事的活动”,将它作为我们每天都要完成的亲情作业,今天我们向老师、同学们交上我们的作业。学生:我妈妈是环卫工人,每天都要拖着带病的身体去街道上打扫卫生,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我每天除了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以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我要用好成绩来回报妈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中考试,我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我要谢谢老师的培育,更要谢谢妈妈。我会一直努力的。学生:我的妈妈是一名售货员,每天都要站着为大家服务,整天腰酸腿疼,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为妈妈捶腿揉肩,帮妈妈减轻疲劳。

学生:我的妈妈是饭店的服务员,每天都很辛苦,回家还要给我和弟弟做饭洗衣服,星期天的晚上,我为妈妈做了一桌子可口的饭菜,妈妈含着泪,说我长大了。

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个修理工,每天身上的衣服都脏兮兮的,于是我便坚持每天都给爸爸洗衣服,爸爸夸我懂事了。

主持人:同学们,诚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得素质,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都说过,做人,诚信是根本。现在请同学们把我们课前搜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向大家展示一下。分别展示。

主持人:同学们,经过漫长的航程,经过风雨的磨砺,我们已经顺利的到达了丰收岛,为此我们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在我们离别之前,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诚信号客轮上摘下一颗诚信之星,用它照耀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主持人:我是诚信小明星 主持人:我也是诚信小明星 齐:我们都是诚信小明星

主持人:诚信在我们身边 诚信在我们生活中,齐:诚信在我们生活中,让诚信伴我们健康成长

主持人:同学们请坐,下面请班主任老师做活动课总结。六:教师总结:

感恩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6

活动背景:“感恩”是我们生活中常提到的一个词,也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一个事情,可是,当今社会,不管是孩子、是家长还是其他的社会人士,又有几个是真正知道去感恩父母、感谢朋友、感谢身边所有所有的人的呢?因此本次在五年级将开展一次有关“感恩”的综合实践课程;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标:

(一)、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

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1年9月~12月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感谢老师、感恩祖国和问候亲朋孝敬父母”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商讨如何对9~12月份的活动进行汇报及活动的展示方式。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体会教师的辛苦,体会亲朋的关爱。操作感恩礼物。

第四阶段:总结本学期的综合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祖国,回报父母,回报老师以及回报亲朋好友等等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一,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操苦,祖国的奋发图强,教师的辛劳等。:

二、利用兴趣活动时间,让学生自行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

三、阅读有关文章。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来自各方的爱;并开始制作礼物;

第三阶段:总结以上所有活动情况,并对活动进行汇报结题;

1、邀请部分学生亲朋好友参与班体活动。

2、汇报课题;

3、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活动延伸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篇7

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该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都是笔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涵

目前, 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缺少正确认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很多人机械地认为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就是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活动, 显然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纳入到学校原有的综合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由此可见,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似乎可以被认为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教育定义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 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 而是以提高社区住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 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据此, 社区教育的称谓好像又更加合乎该活动的本意所在。但在我国社区教育已被重新定位以社会全体成员为主体开展的社区教育, 它包括的方面很广, 不仅仅包括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

综上分析,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以“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活动方式来探究“社区教育”方向提供的内容, 对于儿童来说, 就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活动经验和活动技能, 自主探究解决社区相关问题的教育活动。例如, 我校和虹桥社区合作开展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新村里的铁皮棚》, 该活动就是以解决社区铁皮棚泛滥、严重破环社区环境为目的开展的, 儿童经历了从问题产生、探讨、解决的整个过程,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民意调查、实际测量占地面积等途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由此可见, 理想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该凸显“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双方面的特征, 孩子们确确实实以提高社区住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参与活动, 不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二、“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学校和社区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儿童主动性产生的。选择内容时, 应该体现学校和所在社区的特色, 并且善于引导儿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分析和把握学校特质为前提, 以大力实践学校德育核心理念———“无痕德育”为目标, 选择以“公民教育”为重点的活动内容, 组织引导儿童以“小公民”的身份参与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民主生活、锻炼实践能力……下面结合今年暑假活动内容谈谈具体做法:

(一) 做“热心”小公民的角色体验

为了让儿童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做一个关注社会的“热心”小公民, 我们积极指导孩子们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寻找岗位、扮演角色, 在实践中获得感受、明白道理、养成品质、掌握本领。例如组织学生前往消防特勤中队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体验活动;与结对社区合作开展“我是小气象预报员”活动, 组织孩子们参观气象局, 了解了相关的气象预报知识, 借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开展学校的小气象站活动, 并计划在社区通报天气预报。

(二) 做“现代”小公民的实践活动

为了促进儿童成长为一名“现代”小公民, 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儿童关注时事、紧跟时事, 以时事为大背景开展面向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 如与虹东社区居民合作开展了“全民健身知识PK赛”;与虹桥公园社区合作开展了“左撇子”运动会等。

(三) 做“勤劳”小公民的服务活动

为了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 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到服务家园的活动中。如高年级同学争当小小交通协管员。孩子们还手持创文明宣传标语对社区内临街的店铺进行宣传。

(四) 做“好学”小公民的教育活动

由社区五老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志愿辅导员, 利用节假日开展诵读、讲座、辅导班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 帮助孩子们体验社会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如与虹东社区合作, 请派出所警官为学生做了主题为“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家住虹桥社区附近的学生聆听“孙爷爷”谈心室校外辅导站举办的“爱我家乡———文明南通”报告会。

(五) 做“幸福”小公民的亲子活动

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增进理解, 消除隔阂, 由班主任通过电话耐心引导、诚挚邀请, 力求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在理解中共度幸福生活!如与虹桥社区合作开展了“亲子共乐老游戏、益智怡情两代人”活动;与光明社区合作开展了“叶脉书签”亲子制作和读书活动, 活动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人感动。

三、“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为了杜绝出现仅仅是为了留下照片、被媒体报道等面子性、任务型活动, 我们应当坚定地认为活动面向的是儿童, 儿童应成为活动的主体, 活动方案的设计应当是落实儿童主体性的根本途径。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关注到儿童, 让儿童参与社区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 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对于儿童来说, 就是以小主人的身份开展活动, 而不仅仅是参与者、接受者的被动角色, 下面以“左撇子运动会”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关注由儿童发现的社区问题

8月13日为国际左撇子日, “左撇子”在学校和社区都有存在, 他们是不是正遭受着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是不是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作为“小公民”应该做些什么?三 (2) 班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此类现象并向我们提出建议成立“左撇子”沙龙, 旨在改变身边人对“左撇子”的误解。学校德育处在和虹桥社区商量后, 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公民道德教育契机, 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良好选题。于是, 我们和虹桥社区成立了“左撇子”沙龙, “左撇子运动会”就是该沙龙的首次活动。

(二) 采用由儿童探究的活动方式

“左撇子运动会”活动参加对象为三年级家住虹桥社区范围内的学生,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分成5个小组, 由学生推选出小组长和沙龙主持人, 活动方式紧扣“由儿童探究”, 引发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验和感受, 过程如下:

1. 调查汇报

了解社会上对左撇子的片面看法、左撇子的生存心理压力、左撇子生活中的尴尬遭遇等现实情况, 形成调查书面材料。

2. 交流感受。

3. 左手比拼:左手夹豆、左手穿针、左手剪纸、左手写字、左手拍球、左手托球接力。

4. 评选单项奖和集体奖, 宣布比赛结果。

(三) 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活动中, 应当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积极引导儿童展开讨论和交流, 从而深化活动效果。上述活动中, 小主持人在活动结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 在惯用一只手的情况下, 用另一只手比赛有什么感受?

2.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家长逼迫孩子改变使用左手习惯有什么看法?

3. 对于惯用右手的人群来说, 锻炼左手是否有必要?

4. 你对下一次沙龙活动主题有什么建议?

四、“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效果的反思

我们从外界反馈和自我反思两个方面着手努力, 以达到“回头看”的目的。下面同样以“左撇子运动会”社区实践活动为例, 谈谈笔者在反思中的实践经验。

(一) 活动达到目标了吗?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展露了“小公民”的行动风采, 达到预期目标。活动中, 孩子们能关注学校里和社区中的“左撇子”人群, 通过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 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能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以“小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社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道德标准。活动结束时能通过积极反思, 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不断增强对“左撇子”人群的理解和支持, 并努力改变周边人群的片面看法, 形成公正对待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的平等态度, 消除了歧视行为。

(二) 活动中有哪些生成性的精彩之处?

在左手比拼环节, 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在大家都习惯用右手的情况下, 要求选手们使用左手来完成各个项目的比赛。活动中, 孩子们热情高涨, 个个跃跃欲试, 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好一番左手能力大战!有趣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新奇, 更对惯用左手的人给予了理解。孩子们也渐渐明白, 既然有习惯用右手的, 也有喜欢用左手的, 左右手各司其职, 有助于开发大脑。有同学感叹道:“我们班有个同学一直习惯用左手写字, 老师总纠正她要用右手写, 看来想一下子改变习惯很困难。今天让我用左手写字, 做起来真不容易。”活动虽然短暂, 但深深地影响了这群孩子, 有的孩子就约好锻炼一段时间再比, 有的孩子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对“左撇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活动还取得了难得的社会反响, 被《人民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三) 活动能给儿童留下什么?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 篇8

关键词 关注 溺爱 竞争 感恩 综合活动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18-03

一、“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设计背景和意义

新学期开学,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育了!他们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稍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别人。在他们的眼中,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他们坐享其成都是应当的。

是啊,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太安逸了,认为父母为他们付出的都是应该的。换言之,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一个不懂得体谅人,不知道关心别人,动辄就走极端的孩子,今后怎么与人交往,怎么融入社会?家长会的反馈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哪怕学生成绩再好,能力再强,在做人方面,始终会有缺陷,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只有让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这样才能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然而,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1.家庭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现代家庭中,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亲,外公外婆爱,爸爸妈妈宠,所有人只围着他一人转,家庭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是一个没有“童年玩伴”的家庭。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了相爱、互助的经历,没有了模仿、尊重的经历,更没有了共同分享、共同努力的经历”,使得孩子难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其次,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由于家庭结构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强烈而集中,从而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独占欲无限发展,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2.教育的“顽疾”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之前实行“应试教育”,在客观地测评学生知识水平方面有了统一的评判标准。现在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希望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但好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等眼前的名利,高考指挥棒逼着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应付种种“非人性”的考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后使他们变成考试的机器。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更是比比皆是,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是在被动中加强了,但在学习生活中却感受到不到成功的愉悦,也体会不到人性的光华,它们不会分享,更不懂得感恩。

3.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传统教育中常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幼小,主动谦让。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传统文化却正在经受着跨文化融合的考验。以可爱的卡通形象现身的网络版“孔融让梨”告诉孩子们孔融的行为太过虚假。社会生活本应充满竞争,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一个道德判断标准很快在孩子心中形成,进而体现于自身的行动中。如果和现在的孩子聊聊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对于传统榜样人物的认识已经加入了更多新的理解。比如雷锋,他们认为是花费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做了许多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事情,如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定早被淘汰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竞争的压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早已形成。

那么,该如何“唤醒”孩子的感恩之心呢?感恩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精神环境,它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由此我想到了配合德育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必将受到良好的效果。正值11月西方的“感恩节”,虽然感恩节并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一样被中国人重视起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洋节。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与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我以这个节日为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二、“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1.做好感恩表率,培育感恩之心

在活动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孩子收集有关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收集有关名人感恩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自己通过故事学会感恩,培育感恩意识。在课堂上,首先我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中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并且身边用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感染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让他们知道,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自己的人。

2.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孩子不知道父母养育的艰辛,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导致了自私个性的养成。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要让他们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是要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对别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在学生通过故事有一定的感恩意识之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分别统计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自己学习成长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让“数字说话”,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养育自己的不易,父母的恩情是一笔还不完的“亲情账”。

3.布置爱心作业,开展感恩体验

在家庭中,在学校里,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动员上,还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实践的舞台,教给孩子感恩的方法,把学会感恩落实到生活中去。

在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活动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在此时布置爱心家庭作业: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父母,给父母揉揉肩、洗洗脚,帮家里做几件家务……在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课堂上有的孩子说:我第一次发现妈妈的手那么的粗糙;有的孩子说:我给妈妈捶背,妈妈哭了……

三、“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效果体现

有了自己的感受后,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中,一封封家书中都洋溢着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爱,读后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例1:我先到卫生间倒水,可找了半天,我不知道哪个是脚盆,在爸爸的提示下,我兑好水,用手反复地试了水温后,开始给妈妈洗脚。脱下袜子后,我惊呆了,妈妈脚上的老茧怎么这么厚,回想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天,妈妈送我上学的情景,我什么都明白了……

例2: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在别人家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的甜言蜜语,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但是我真的真的很爱你们。不想让你们再这样劳累下去,真的不想再去花你们的钱,想自己挣钱给你买一些好的吃的,穿的,最好是能让你不要再去做那些太累的事.可是现在我没有那个资本,没有那个能力,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感恩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感恩教育,孩子有多少改变?我们深切地感到“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收获颇多。不少孩子的家长觉得:孩子与自己更亲了,也变得懂事了。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说:“通过感恩教育,孩子在吃饭时会给我们碗里夹菜,还会说‘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温暖。”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通过感恩教育,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肺腑地说出这些话。

四、“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延伸教学

在懂得感谢父母后,另外还可以将感恩综合活动延伸拓展,如感谢老师,教给我知识;感谢朋友,在我身边帮助我;还有“感谢祖国”“感谢自然”等。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阿姨给你的,你要感谢阿姨;这本书是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姐姐。又如走在干净的马路上,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当别人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领着孩子上门道谢;在学校里,要把关心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及时通告给大家,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贵之处,都有需要感恩的言行,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孩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理解并感谢父母,学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课后反思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但综合活动课与日常的德育活动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等系统的设置,综合活动课需要精心精细地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来感知。通过“感恩之心,常伴身边” 这个系列综合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拥有了感恩之心,相信这样的他们也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

有一首歌这样写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编写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参考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道溶.综合实践新课程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上一篇:青春的故事中学生话题作文下一篇:神奇的教室小学生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