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活动感恩(精选8篇)
德育实践活动感恩 篇1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方案
课题:感恩在行动——爱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爱心行动献父母
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并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爱学习,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及PPT。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
4、相关歌曲、课件。
5、布置爱心作业:为家长做一次饭,洗衣服„„
6、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一学期一次期中或期末家长会时同时进行。
8、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自己的过错、懒惰,自己在学习上的决心等等。
活动过程:
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百善孝为先,万恶懒为首。”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孝顺,如果你连生你养你的父母都不知道感恩的话,没有感恩的人,他的路也走不远。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习成绩提上去,思想品德更高尚。
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同学准备好了吗?上课。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
一、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场
甲: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乙: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合:“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诉说父母的爱
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甲: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那么,把它讲出来吧!
1、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2、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3、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三、各组长汇报各阶段调查问卷情况
甲: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感恩父母行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汇报。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低年)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本班)
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家长)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时刻关注我们的吃、穿、用(各种玩具、学习、生活用品)。每天除了工作还时时牵挂我们的安康。父母太无私了,太伟大了。
4、第四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课查情况(家长录音)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让我们学习好、身体好,他们拼命的挣钱,但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半句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看看我们自己的行为,总是要吃零食,要各种玩具,各种撒娇,看电视,玩游戏,浪费时间,不认真把我们的本职任务“学习”弄好,像得了“懒癌症”一样依靠着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帮助,任性、调皮、埋怨、打骂„„真是羞愧啊!
四、全班同学汇报行动体会
1、同学们分享、汇报自己的感恩行动体会。
2、第二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墙报制作”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五、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甲: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体会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恩情。乙: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甲: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1、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2、各组宣誓。
3、演唱《天之大》
4、第三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汇报班会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六、爱心大放送
甲: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乙:行动起来,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甲:让我们把深埋心中的话语写出来,献给我们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1、同学在爱心卡上写出最真情的话话,献给在坐的父母(播放课件,展示孩子与父母的相片---背景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
七、班主任总结发言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同学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太多的爱。老师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同学都长大了,我们38颗感恩父母的诚心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同学、感恩我们的学校、感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记住:行动比语言更响亮!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习好好学习。在社会做一个高品质的好少年!好好学习,不断进步,勇敢无畏,敢想敢做,是对爱你们的人最大最好的回报。
八、请家长代表发言
对孩子、老师和家长说,或者自己在照顾孩子方面的优缺点 „„
九、宣布活动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吧!家长没来的到我里排队放学。再见!
德育实践活动感恩 篇2
一、教师以身作则, 做感恩的楷模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 必须首先注重自己的修养, 以身立教, 在感恩方面做学生的表率。
(一)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展示感恩的最高境界
教师职业是比较清贫、辛苦的职业, 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回报又不是用金钱可以简单衡量的。教师自身能否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决定了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成败。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中职教育事业, 以感恩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的培养教育, 在学生面前树立感恩的榜样, 就会让这些遭受中考失败的学生感受到也许是从未有过的师爱, 使他们在教师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立场和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中领悟感恩的最高境界, 激发感恩的情感, 产生感恩的内在驱动, 并立志学会感恩。
(二) 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做感恩的表率
要使中职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学会感恩、报恩, 教师还要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给学生做示范,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教育是真实的, 感恩是处处存在的。当教师走进教室, 学生们齐声高喊“老师好”时, 教师应该礼貌地回应一声“同学们好”;在课堂上, 当学生为教师送上一杯茶水, 或者在实训课上学生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时, 应该表示感谢;当下课铃声响起, 同学们说“老师再见”时, 教师也应该说“同学们再见”。在校园或其他场所, 当师生相遇时, 不必那么在乎学生先打招呼, 教师也可放下架子先向学生打招呼;当学生热情地向老师打招呼时, 教师要从心底发出感谢, 通过有声和无声的语言感谢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学生在中职招生困难的情况下选择了我们的职业教育, 成就了我们的中职教育事业。教师的身体力行, 不仅可以使学生感觉老师亲近, 愿意信其道, 为开展感恩教育建立温馨、充满友爱的师生关系, 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感恩既能够给他人带来愉悦的心情, 也能使自己心情愉快, 学会感恩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快乐的事情。
(三) 在同事交往中做感恩的示范
学校教师与领导、同事之间的言行也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教师在工作上得到领导的关心、表扬、肯定, 得到同事的支持、协作和帮助, 要礼貌大方地表示感谢, 给学生做出感恩的表率。教师的感恩行为, 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领悟感恩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 而且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必然会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亲情、接纳他人, 有利于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 成为谦和、礼貌、尊重父母、师长、长辈的人, 为教育学生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不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做好铺垫。
二、坚守感恩教育的主阵地,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 中职教师还应该高度重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在知恩、识恩的基础上, 培养感恩的情感, 激发感恩的热情。
(一) 开展感恩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 凸显科学性和时代性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职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应该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把党和国家的希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机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此, 中职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 必须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在德育课全程教学中,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与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经济社会与政治教育、哲学与生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同时, 帮助学生建构感恩的知识体系, 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这一主线, 引导学生知恩、识恩, 并立志报恩、施恩,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示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情怀。
(二) 开展感恩教育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中职德育课要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必须开阔视野,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方法。
1. 运用《心理健康》课程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 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 理应回归生活。阻碍中职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心理问题比较多, 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该通过深入学生, 找到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对人、对事、对环境多一份欣赏, 少一份挑剔;多一份快乐, 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平和, 少一份烦躁, 使学生因有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2. 坚持以生活为导向开展感恩教育
从生活问题入手, 就是要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恩细节, 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引导。比如,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想等知识点的教学, 组织学生开展“算算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经济帐”、“算算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的流水帐”、“回顾一下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美好一刻”等活动, 教育学生学会知恩言谢、体谅父母、体谅老师。又比如,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知荣辱, 有道德”单元中“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等知识点的教学, 组织学生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的讨论、探究活动, 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 不断提升道德水平, 立志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为例, 让学生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产生感恩共鸣, 形成感恩共识。比如, 我们可以对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对许多事情可以平心静气, 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 可以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可以正视错误, 互相帮助等现象或典型事例, 加以赞赏、肯定、激励。对于知恩不报、对身边发生的事漠不关心、不尊重老师的劳动等现象加以正确引导,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悯之心, 能够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我们还可以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知识点的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慎独、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通过经常性的自省、慎独, 增强自律自制能力, 锻炼坚韧顽强的意志, 把感恩亲情、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要求作为内心信念深深地扎根。
3. 融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开展感恩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职德育教师可以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等课程教学中, 通过渗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就必须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 而感恩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又必须从培养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的情感开始。我们可以借助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 帮助学生从最高境界内化感恩的知识和要求。比如, 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爱国、报国的感恩情怀, 激发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讲解、描述孔繁森、郑培民、王英、王启明、李国安、徐虎、李素丽、邱国安、吴天祥、史来贺、谭彦、袁隆平等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我们要通过这些具体、生动、形象、可信、感染力强的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典型教育, 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立志报恩党和国家。
4. 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感恩教育的情景
我们在教学中, 要根据四门必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课堂形式, 尽量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一是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运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法等教学方法, 营造教育氛围, 创设教育情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 实现情感共鸣, 使感恩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二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家长开放日、观看感恩教育影片、举办感恩教育文艺演出和中秋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开展的主题演讲等活动, 全方位整合开展感恩教育的信息资源和鲜活内容, 丰富课堂教学,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三) 开展感恩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引导
中职德育教学开展感恩教育, 要在引导中职生认知感恩、内化感恩知识并产生报恩情感的同时, 逐步引导学生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1. 经常性地提醒学生践行感恩
一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德育课教师可以和年段长、班主任密切配合, 要求学生每周或每月定期向家长汇报家庭提供的费用是如何开支的, 有没有乱花钱;汇报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取得哪些成绩, 存在哪些问题, 今后怎样努力。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老师。主要是要求学生专心听课、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完成课后训练任务及书面作业, 有问题多向老师请教, 老师辅导后要表示感谢;建议学生坚持在上、下课时向老师问好、致意, 与老师相遇时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等。三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学校。主要是要求学生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文明礼貌, 并立志以最好的成绩回报母校。四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主要是抓住国家提供助学金、创设校企合作平台、打通升入高校学习通道等发展中职教育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回顾助学金的使用情况, 让学生回顾用在学习、生活中有多少;要求学生阶段性总结分析, 查找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有多大进步、打算今后如何进步。五是要结合体验与探究的教学, 或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配合学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积极参加为民服务等活动, 从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的关系开始, 多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根据不同学期、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引导学生逐步健康成长。
2. 充分利用“文明风采”作品竞赛活动开展感恩教育
我们要借助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等组织开展的全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竞赛活动, 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 把个人兴趣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规划职业生涯。指导中职生在其它三门必修课的学习中, 围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要求管理好职业生涯规划, 把如何感恩父母、感恩学校, 如何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计划体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的目标中, 并要求学生努力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发挥成绩评定的指挥棒作用, 激励学生报恩、施恩
为了让学生的感恩之情, 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中职德育课教师在评定中职生的德育成绩时, 要改变过去仅以书面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简单做法, 充分发挥德育课成绩评定在开展感恩教育中的指挥棒作用。
(一) 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评价
把学生实践感恩的表现纳入德育课成绩评定的范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等途径, 了解学生在实践感恩方面的表现并给以客观的评价。
(二) 重视学生作业的综合评价
我们应该把学生完成社会调查、体验与探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等作业情况, 在识恩、知恩方面的情感体验,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立志报效亲情、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思想观点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 好的要给以充分肯定、较高评价, 以促成感恩的情感共鸣, 营造感恩的舆论氛围, 加强感恩思想的修养。
(三) 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感恩方面的评价
我们可以设计了解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调查表, 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或在学生放假时向学生家长进行调查, 对在感恩父母、社会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以较高的评价。这些方法付诸行动也许比较麻烦, 但只要在学校的支持下稳步推进, 必然会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报恩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时代,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积极探讨开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为培养能够感恩父母、感恩亲情、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摘要:要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必须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感恩教育。在中职学校开展感恩教育, 有利于帮助中职生养成识恩、感恩的习惯和学会报恩、施恩的方法, 有利于中职生明确学习目的, 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感恩教育,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学风就是质量[N].中国教育报, 2014-04-07.
[2]董奇.一流大学须有一流学风[N].光明日报, 2014-01-01.
[3]陈钢.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1) .
[4]杨秀红.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12.
[5]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0.
德育实践活动感恩 篇3
【关键词】中职 德育教育 感恩教育 现状 对策
1、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自古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等名言。新时期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期的成长当中,学生都被家长含在嘴里、捧在手心,这部分学生一般会表现出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父母也只有索取,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不知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培养自己的社会和学校。因此,唤起中职生的感恩意识,干预他们内心的世界,让他们主动发现自己积极善良的一面,在生活的细节当中发现美与正能量,提高自己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自身的幸福感,中职德育课程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2、分析当前中职生感恩意识现状
2.1 家庭方面
当前,中职生大部分都是90后学生,而且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从小娇生惯养的过程中,形成了冷漠、自私的性格。虽然孝敬父母被我们中华儿女视为传统的美德,但是,很多中职生都没有意识到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不易,并未考虑过要怎样去回报父母养育的恩情,只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钱财,满足自己的自私心理,和同学比吃、比穿等现象比比皆是。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学生,由于经常旷课与其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经常和家里要钱,只说不是想买这个就是想买那个,据了解该学生家里是普通农民,孩子是家中独子,总是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上着学用着苹果最新款的手机,穿着阿迪等名牌,可就是学习不用功,不知上进。可是试问学生,你是否曾想过父母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是否想过将这些讲吃、讲穿、讲名牌、讲场面的钱节省下来,让父母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社会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对于自己父母、亲人的感恩之情,在他的身上,我没有看到一盯点,可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去孝敬和感恩的人,更不要说去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了。
2.2 社会方面
大部分中职生还是比较珍惜自己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的,对于社会、国家以及自己的家人会存有感激之情,也会在实践当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给予回报。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把社会、国家和他人对自己的帮助看成是必须的,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就好像整个社会都欠他的一样。
2014年8月4日新华网曾报道,家境贫寒的赵某靠人资助读完大学后,谎称自己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以“办事”为名在8年之内诈骗了资助他读书的好心人一千余万元,而赵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刑事拘留。虽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可让人心寒的是,赵某却上演了现代版的“农夫与蛇”,不但没有知恩图报,还诈骗了资助者。善行需要善待,而赵某无疑成了负面典型,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这也是其思想道德缺失,不知识感激帮助自己的人,不知回报社会,也是感恩意识淡薄的明显体现。
3、加强中职生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
3.1 教师要给学生做感恩榜样
实施感恩教育,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识恩与知恩,感恩与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品德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中职德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示教,给学生做好的感恩表率。
用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与事业心来表达感恩。教师是很辛苦的职业,教师必须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必须严谨治学、具备敬业奉献的精神,为人师表,将感恩国家和社会对自己的培育,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献身,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在教师带有感恩情感的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身边的学生,产生感恩的内动力。
3.2感恩教育要与时俱进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感恩教育,必须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时代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作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法律法规、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的同时,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引导中职生知恩、识恩、报恩、施恩,用自己的孝心回报父母,用自己的智慧和专业技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3.3 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感恩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上,还重在实践。中职生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笔者与附近农村的家长联系,恰好农忙收割机来不了,需要人工掰玉米,刚好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住在城市里的学生都兴趣十足,而农村的孩子很多都表现出不情愿,觉得那是又脏又累的活。在大部分人的带动下,顺利的收完了玉米,很多学生脸上都是汗水,鞋子、裤子上还有在玉米地里沾的土,但是在收完以后,学生都从中体会到了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体会到了父母为自己身上花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还有为自己不求回报的付出,学会了感恩。活动结束后,家长普遍反映,以前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在家里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了,家长表示很欣慰,也反映出了体验生活对于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街道上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上默默奉献的这部分人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公德心;还组织学生做义工,到福利院照顾老人,培养学生的细心和爱心;到孤儿院去照顾小孩子,让学生看到因为病痛被人遗弃的孩子,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幸福,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能给自己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学会感恩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沈琪.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实践[J]. 职教通讯. 2013(29)
德育实践活动感恩 篇4
《感恩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名言,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知恩图报。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这种传统美德,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友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与。然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的缺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现在孩子多为独生子女,“6+1”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更感到自己是父母、长辈呵护下的“小太阳”,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事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差,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待人处事冷漠、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的不足,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明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正是鉴于当前现实,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预计突破
(一)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国把“学会感恩”写进《小学生守则》,感恩教育研究将成为全国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导性德育研究潮流。200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家726项目研究中心正式在全国启动“全国中小学感恩教育研究活动”,并申请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面向全国选择一批挂牌实验学校,这意味着该课题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具有代表性。当前,在互联网上有关感恩教育研究的文章和成果比较丰富,主要从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感恩教育的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许多地区、学校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对照研究,但尚未出现成熟的感恩教育途径和方法理论研究,该课题的研究对探索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展该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预计突破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争在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途径与资源方面有所创新,让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现实,贴近学生思想道德需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紧贴学生发展实际,开发感恩教育,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主体道德素质的人,促进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有较大提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感恩教育系统化、多样化、生活化,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实现感恩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达到理解父母、教师的关爱,近而实现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具有感恩的行为基础上,潜移默化为刻苦学习的内驱力,真正让学生拥有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感恩之情来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学会关爱、懂得感恩”的校园、家庭、社会氛围,体现“小手拉大手”作用,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就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德育始终是摆在首位。而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使受教育者懂得回报,学会回报,自觉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恩教育就是最根本的素质教育。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育追求的最高价值。感恩是发自每个人内心的一种不计报酬的自觉的行为,所以感恩教育与主体性教育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相辅相成。只有将感恩情怀与主体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每一个教育的主体上出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
2.通过感恩教育途径和策略研究,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的逐步形成,促进校园平安和谐。
3.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学校的感恩文化特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途径、方式的研究
2.小学生感恩活动开展形式的研究
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的研究
4.培育感恩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
六、课题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12月)
(1)成立课题研究组,选拔实验教师。
(2)收集资料,研究拟定学校研究课题方案。(3)组织实验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文献。
2、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9年6月)
(1)每学期初,对实验教师进行专题培训,部署班级建设工作。(2)在“亲情化”班级建设探索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逐步提高。
(3)进行研究阶段性总结,撰写经验论文、案例分析。
3、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2月)
对课题进行过程材料收集汇总、形成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
(二)案例分析法:通过剖析具体的案例,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
(三)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教学相关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课题工作,同时提高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
(四)调查分析法:通过测试、访谈,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
八、完成课题研究的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保证实验研究顺利进行。
2、对每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监管,保证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3、发挥课题参与领导和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深入的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学校教育信息网络畅通,拥有一定数量的能够反映教改前沿动态的教育报刊、杂志。
2.研究经费:学校每年征订一定相关的刊物,购买一定的光盘,以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
3.研究时间:日常教学、大型德育实践活动
4.研究条件:课题组成员人均一台电脑,均可上网,方便交流及上网查找资料。
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感恩名言、警句、短文汇编。
(二)《小学生感恩故事汇编》。
(三)《主题实践活动、班队会设计集》。
(四)《感恩教育成功案例、论文集》。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阶段性总结等报告。
感恩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5
活动背景:“感恩”是我们生活中常提到的一个词,也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一个事情,可是,当今社会,不管是孩子、是家长还是其他的社会人士,又有几个是真正知道去感恩父母、感谢朋友、感谢身边所有所有的人的呢?因此本次在五年级将开展一次有关“感恩”的综合实践课程;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学会感恩”
二、活动目标:
(一)、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
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2011年9月~12月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感谢老师、感恩祖国和问候亲朋孝敬父母”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商讨如何对9~12月份的活动进行汇报及活动的展示方式。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体会教师的辛苦,体会亲朋的关爱。操作感恩礼物。
第四阶段:总结本学期的综合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祖国,回报父母,回报老师以及回报亲朋好友等等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一,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操苦,祖国的奋发图强,教师的辛劳等。:
二、利用兴趣活动时间,让学生自行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
三、阅读有关文章。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来自各方的爱;并开始制作礼物;
第三阶段:总结以上所有活动情况,并对活动进行汇报结题;
1、邀请部分学生亲朋好友参与班体活动。
2、汇报课题;
3、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活动延伸
关于感恩的实践活动总结 篇6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的实践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感恩的实践活动总结1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学会包容,珍爱自己。三月,我们班开展了以“感恩父母心”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听了了许多名人、伟人感恩的先进事迹,学会了一首感恩的歌曲,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用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最让孩子们受益的是,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活动将在“构筑温馨,构建和谐”的氛围之中,持续开展下去。
1、开展了读书活动。
我们开展了以“阅读“进步”和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每名同学利用假期时间,至少阅读了一本有关成长经典、历史传记、人生哲理等书籍,并且围绕“成长之路,感动你我”书写了读书心得征文。孩子们用自己稚嫩、有清纯德笔触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家人、同学身边的故事。开学初学校举行了“我的读书小报”手抄报比赛,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独具特色创造性,锻炼了学生们动手实践的活动能力。
2、开展感恩父母心,孝心无价活动。
学生在假期以个体为单位开展“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例如: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周做一日家庭卫生清洁员,打扫一次楼道卫生,做一天家庭主管,为父母做一次饭,学会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并以“今天我当家”为题撰写日记。学生以“一封家书”的形式,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活动中,为了使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活动的主人,我是这个小组中不可缺少的。我特别注意引导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明确的职责,尤其是那些胆小的、调皮的、没有特长的同学给予特别的关照,因为这是调动他们活动积极性的良好开端。在活动中,有许多时候,小组成员们各抒己见,小组内就有了多种意见,我就指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理解别人的发言——判断意见的正误——组内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归纳出一套最合理的小组活动方案,使学生逐步学会取长补短,达到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学生看重老师的评价,但更看重同伴们的评价,同学们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建议,都会使孩子们得到更多。成果展示是同伴评价的良机,也是进行自我反思的极佳途径。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以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实物展示、图片资料展示、观察日记等。在这些展示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实物等加以整理进行,这个过程,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在同伴之间的评定、鉴赏和自己的比较评判中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关于感恩的实践活动总结2根据教育局指示精神,结合我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学生实际,在活动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知行统一的原则,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家长的付出,同学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学会对别人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报他人。培养学生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一、通过感恩教育,一是使学生“知恩”。
让学生明白,在这个社会里,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父母、老师、朋友、学校和社会的恩惠。让学生懂得在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还应顾及他人的利益。培养学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二是使学生学会“感恩”。要让学生明白,胸怀感恩之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三是使学生善于“施恩”。让学生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和不图名利的崇高精神,真心诚意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二、感恩的四个主题是:
(1)感激父母养育恩;(2)感谢老师培育情;(3)感恩社会关爱情;(4)感激同学帮助情。
三、学校非常重视这次感恩教育活动:
1、学生在假期里,按着本班活动计划,做好了各种活动的记录、及照片、材料整理工作。
2、开学后,学校利用橱窗、广播、校信通等媒体大力宣传感恩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了解感恩教育目的。
3、各班利用不同形式召开了班会、队会,学生分别以感恩教育为内容进行了展示。
4、低年级学生将活动经过和感受以日记形式撰写了体会文章,3至6年级每一名学生根据活动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写两篇作文,经过班主任的筛选,每班选送5篇稿件报德育处进行评比。
关于感恩的实践活动总结3x月17日,我们三年级组举行了“今年我十岁——感恩父母”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分两大板块:上午召开“今年我十岁——三年级组联合中队主题会”,要求家长来校共同参与;下午去公安博物馆参观。
本次活动本着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理念,通过一个充满温馨、甜蜜的生日队会,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更深切地体会和理解父母十年以来的付出和期望。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从而让学生知道: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
上午的活动两部分。首先,三年级全体师生和家长聚集在四楼礼堂召开“今年我十岁——三年级组联合中队主题会”,然后,各班及家长回教室进行“今年我十岁——动手做、献孝心”。
“联合中队主题会”分成三个篇章:儿时的回忆、人生第一站、畅想未来。每个篇章由2名同学主持。由于大家的精心准备,每个篇章的演绎都非常出彩。欣赏学生们儿时的照片,让家长们仿佛回到孩子的婴儿时代,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渗透着爸爸、妈妈的心血,都有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功劳;“系鞋带”竞赛让学生体会到家长平日的辛苦,既活跃了会场气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学生为家长送上“爱心卡片”以表自己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令家长感动得潸然泪下;家长满含深情的发言,再次引发家长们的共鸣,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也受到了极大触动。“联合中队主题会”在感动中结束。
“今年我十岁——动手做、献孝心”暨制作水果拼盘。学生们用自己的双手做出了各种造型的水果拼盘,并亲手喂给家长吃,再次感受家长的辛苦与爱。这一活动令家长更为感动,好多家长含着眼泪,品尝着自己孩子的劳动果实。《感恩的心》的表演作为此次活动的尾声,又一次让家长们流下热泪。
活动结束,家长们无不称好,都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很成功,希望以后再次举办类似的活动。听了家长的话,老师们很欣慰,2个星期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硕果,大家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觉得很值。
下午,带领学生参观了“上海公安博物馆”,重点考察了“刑事侦查馆”、“英烈馆”,学生们了解了许多英雄的事迹,对英雄油然而然的更加敬佩;掌握了遭遇歹徒时自护自救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逃生演练。学生们再次接受了消防教育和生命教育。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篇7
什么样的活动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该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都是笔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涵
目前, 对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缺少正确认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很多人机械地认为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就是学校与社区合作开展的面向中小学生的活动, 显然不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纳入到学校原有的综合活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由此可见,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似乎可以被认为隶属于综合实践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教育定义为:“基于所有教育起始于社区, 且并不是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 而是以提高社区住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原理, 因此实现这一原理的活动即为社区教育。”据此, 社区教育的称谓好像又更加合乎该活动的本意所在。但在我国社区教育已被重新定位以社会全体成员为主体开展的社区教育, 它包括的方面很广, 不仅仅包括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
综上分析,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可以理解为以“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的活动方式来探究“社区教育”方向提供的内容, 对于儿童来说, 就是借助“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中得到的活动经验和活动技能, 自主探究解决社区相关问题的教育活动。例如, 我校和虹桥社区合作开展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新村里的铁皮棚》, 该活动就是以解决社区铁皮棚泛滥、严重破环社区环境为目的开展的, 儿童经历了从问题产生、探讨、解决的整个过程,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民意调查、实际测量占地面积等途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由此可见, 理想的“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应该凸显“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区教育”双方面的特征, 孩子们确确实实以提高社区住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参与活动, 不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不断提升孩子们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
二、“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内容
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学校和社区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儿童主动性产生的。选择内容时, 应该体现学校和所在社区的特色, 并且善于引导儿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分析和把握学校特质为前提, 以大力实践学校德育核心理念———“无痕德育”为目标, 选择以“公民教育”为重点的活动内容, 组织引导儿童以“小公民”的身份参与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民主生活、锻炼实践能力……下面结合今年暑假活动内容谈谈具体做法:
(一) 做“热心”小公民的角色体验
为了让儿童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做一个关注社会的“热心”小公民, 我们积极指导孩子们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寻找岗位、扮演角色, 在实践中获得感受、明白道理、养成品质、掌握本领。例如组织学生前往消防特勤中队开展“我是小小消防员”体验活动;与结对社区合作开展“我是小气象预报员”活动, 组织孩子们参观气象局, 了解了相关的气象预报知识, 借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开展学校的小气象站活动, 并计划在社区通报天气预报。
(二) 做“现代”小公民的实践活动
为了促进儿童成长为一名“现代”小公民, 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儿童关注时事、紧跟时事, 以时事为大背景开展面向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实践活动, 如与虹东社区居民合作开展了“全民健身知识PK赛”;与虹桥公园社区合作开展了“左撇子”运动会等。
(三) 做“勤劳”小公民的服务活动
为了落实公民道德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 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到服务家园的活动中。如高年级同学争当小小交通协管员。孩子们还手持创文明宣传标语对社区内临街的店铺进行宣传。
(四) 做“好学”小公民的教育活动
由社区五老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社区志愿辅导员, 利用节假日开展诵读、讲座、辅导班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 帮助孩子们体验社会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如与虹东社区合作, 请派出所警官为学生做了主题为“珍爱生命”的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家住虹桥社区附近的学生聆听“孙爷爷”谈心室校外辅导站举办的“爱我家乡———文明南通”报告会。
(五) 做“幸福”小公民的亲子活动
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增进理解, 消除隔阂, 由班主任通过电话耐心引导、诚挚邀请, 力求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在理解中共度幸福生活!如与虹桥社区合作开展了“亲子共乐老游戏、益智怡情两代人”活动;与光明社区合作开展了“叶脉书签”亲子制作和读书活动, 活动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人感动。
三、“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为了杜绝出现仅仅是为了留下照片、被媒体报道等面子性、任务型活动, 我们应当坚定地认为活动面向的是儿童, 儿童应成为活动的主体, 活动方案的设计应当是落实儿童主体性的根本途径。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关注到儿童, 让儿童参与社区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整个过程, 使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对于儿童来说, 就是以小主人的身份开展活动, 而不仅仅是参与者、接受者的被动角色, 下面以“左撇子运动会”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 关注由儿童发现的社区问题
8月13日为国际左撇子日, “左撇子”在学校和社区都有存在, 他们是不是正遭受着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是不是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理解……作为“小公民”应该做些什么?三 (2) 班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了此类现象并向我们提出建议成立“左撇子”沙龙, 旨在改变身边人对“左撇子”的误解。学校德育处在和虹桥社区商量后, 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公民道德教育契机, 是社区实践教育活动的良好选题。于是, 我们和虹桥社区成立了“左撇子”沙龙, “左撇子运动会”就是该沙龙的首次活动。
(二) 采用由儿童探究的活动方式
“左撇子运动会”活动参加对象为三年级家住虹桥社区范围内的学生,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分成5个小组, 由学生推选出小组长和沙龙主持人, 活动方式紧扣“由儿童探究”, 引发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验和感受, 过程如下:
1. 调查汇报
了解社会上对左撇子的片面看法、左撇子的生存心理压力、左撇子生活中的尴尬遭遇等现实情况, 形成调查书面材料。
2. 交流感受。
3. 左手比拼:左手夹豆、左手穿针、左手剪纸、左手写字、左手拍球、左手托球接力。
4. 评选单项奖和集体奖, 宣布比赛结果。
(三) 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活动中, 应当重视由儿童总结的收获感想, 积极引导儿童展开讨论和交流, 从而深化活动效果。上述活动中, 小主持人在活动结束部分提出以下问题:
1. 在惯用一只手的情况下, 用另一只手比赛有什么感受?
2.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家长逼迫孩子改变使用左手习惯有什么看法?
3. 对于惯用右手的人群来说, 锻炼左手是否有必要?
4. 你对下一次沙龙活动主题有什么建议?
四、“社区实践教育活动”效果的反思
我们从外界反馈和自我反思两个方面着手努力, 以达到“回头看”的目的。下面同样以“左撇子运动会”社区实践活动为例, 谈谈笔者在反思中的实践经验。
(一) 活动达到目标了吗?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展露了“小公民”的行动风采, 达到预期目标。活动中, 孩子们能关注学校里和社区中的“左撇子”人群, 通过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调查方法, 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能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以“小公民”的责任意识参与社区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公民道德标准。活动结束时能通过积极反思, 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不断增强对“左撇子”人群的理解和支持, 并努力改变周边人群的片面看法, 形成公正对待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的平等态度, 消除了歧视行为。
(二) 活动中有哪些生成性的精彩之处?
在左手比拼环节, 我们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在大家都习惯用右手的情况下, 要求选手们使用左手来完成各个项目的比赛。活动中, 孩子们热情高涨, 个个跃跃欲试, 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好一番左手能力大战!有趣的体验让孩子感到新奇, 更对惯用左手的人给予了理解。孩子们也渐渐明白, 既然有习惯用右手的, 也有喜欢用左手的, 左右手各司其职, 有助于开发大脑。有同学感叹道:“我们班有个同学一直习惯用左手写字, 老师总纠正她要用右手写, 看来想一下子改变习惯很困难。今天让我用左手写字, 做起来真不容易。”活动虽然短暂, 但深深地影响了这群孩子, 有的孩子就约好锻炼一段时间再比, 有的孩子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对“左撇子”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活动还取得了难得的社会反响, 被《人民日报》、《江海晚报》、南通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三) 活动能给儿童留下什么?
德育实践活动感恩 篇8
关键词:感恩;孝道教育;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8-1
以“感恩孝育”培养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的孝文化精华融入班级建设中,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对于建设健康的班集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恩孝道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按照“贴近学生生活,拨动学心弦,融及学生灵魂”的工作原则,我们根据“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强化养成教育,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孝”的意识在社会感、责任感方面思想境界的升华,而不要仅仅将“孝道”局限于亲情。
1.营造“尽孝为荣”的班级氛围和舆论导向。
首先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孝心系列教育活动,劝诫学生用“弟子规”中的话来对照自己的行为。“父母呼,应勿缓……”让家长在学期中详细记录孩子的言行。学期结束时根据家长的记录和他们的“孝子孝女”推荐信,以及学生的自荐信,班级评出十个“孝敬之星”,并给予表彰。
其次,邀请有关演讲家来校进行“感恩孝道”主题演讲,邀请家长一同参加。之后围绕此主题连续召开几次关于感恩方面的主题班会,其主题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心存感激,学会感恩”;“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等等;其形式可以灵活多变,例如:相互交流父母疼爱自己的感人经历;给父母写封信、做张贺卡等等。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感知父母的辛劳,树立感恩意识,增强责任感。
再次,注重班级舆论的导向作用。黑板报增设“孝心教育”的专栏,大力宣传班级中孝敬父母的典型学生及其事迹;在学生中开展“我怎样孝敬父母”的演讲比赛和作文竞赛;创办“感恩”手抄报,设计“感恩”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做评委评出优秀作品。
2.设计亲情作业,强化孝心行为。
笔者设计了很多家庭亲情作业,让学生体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并用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回报。例如:①作亲情观察。让每一位同学记下每天父母为自己做的事或自己为父母做的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②作亲情沟通。经常鼓励学生和父母谈心,经常向父母问声好,端碗饭,泡杯茶,捶捶背等……回报父母、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应体现在每天认真做家庭作业、“弟子规”劝诫的履行情况和点滴的生活琐事中。
3.家校互动,形成合力。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既是学校的义务,也是家长的责任。因此,笔者积极利用家长会、家校通、面谈等途径,一方面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学校教育效果;同时,要求家长及时观察注意子女的言行举止,发现有违孝道教育要求的不文明行为时及时教育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在孝敬父母、文明礼貌等方面为子女作榜样,提高家庭的整体思想道德品位。
4.孝道教育的效果。
实施“孝道教育”以来,家长对我们的孝道教育特色予以了高度评价,40个有孝心的学生撑起了40个和谐的家庭,更是撑起了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任课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我班学生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孝敬父母、知恩感恩、心怀抱负、诚实守信、勤奋学习。每学期学校各类竞赛活动都排名综合第一,学科成绩稳步提升,学生对学校交予的各种任务极其认真负责并且出色地完成。孝心教育活动深得家长、学生、学校的赞誉。
二、实施感恩孝道教育的反思
1.孝道教育的精神内涵。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感恩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的核心价值即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实际上是孝道建设的一个方向和途径,教育学生从孝敬父母、敬爱师长、友爱同窗开始,由浅入深,是为孝道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方式方法。一个学生不管在别人眼里坏到何种程度,只要他依然孝顺父母,就有浪子回头的一天。反之,无论现在表现多么完美,如果他不孝顺父母,那么他变坏的可能性就较大。一个学生的变坏,往往从不孝开始。孝道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做人准则和道德情感基础,也是道德构建的内在心理底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学生的孝心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都是非常必要的。
2.孝道教育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孝道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在班级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师友、爱集体,就会营造出团结友善和谐的环境,学生对班集体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就有为班级荣誉努力学习的拼搏精神。
加强孝道教育,是增强青少年文明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从去年春季学期开始,江苏在全省1700万未成年人中全面推行“八礼四仪”,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这些礼仪和我们实行的孝道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上是不谋而合的。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孝道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对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言行一致、真实好善等理想人格具有积极作用。
【德育实践活动感恩】推荐阅读:
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08-28
德育实践活动08-04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反思10-23
学校十月份主题德育实践活动方案09-07
对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研究调查报告06-20
德育实践08-13
学校德育实践07-14
德育实践基地05-12
德育教学实践05-20
开展网络德育实践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