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24-09-10

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共9篇)

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1

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县政协的安排和要求,我们政协学习组成员分别深入到全乡13户养殖大户和2个养殖基地就畜牧养殖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我乡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决策依据。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河道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畜牧业发展有着相当的历史。特别是近年来,河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全乡基础性产业,常抓不懈,通过不断努力,全乡畜牧业呈现出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乡奶牛存栏量580头,生猪存栏达到67000头,其中能繁母猪9021头,鸡存栏17、3万只。全乡新建了规模养殖场2个,万只鸡场7个,养鸡专业户达19个,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4个,畜牧业收入占全乡农业总收入的42%,畜牧产业已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河道乡立足现实,开拓创新,突破制约瓶颈,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推进,主要实现了两个转变:

1、畜牧养殖由传统的散养向小区规模化养殖发展,实行规模养殖有利于集中免疫和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零散养殖对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更能较好的解决养殖户对土地的需求。河道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殖场(小区)建设,把养殖场建设作为打造畜牧业基地的着力点,积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村建立养殖小区。通过努力,吸引资金在全乡建立了陕西华兴种猪场和兴农奶牛养殖场,长兴综合养殖小区也正在积极建设中,河大港商投资1亿元的集养殖、屠宰于一体大型龙头企业,项目正在洽谈中,有望年内建成投产。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全乡在皇中咬马等村新发展养殖大户14个。

2、畜牧养殖由传统的养殖向标准化现代化养殖转变。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县、乡畜牧站的技术指导下,养殖户防疫技术、饲养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意识不断增强,有效减少了养殖损失,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全乡90%以上的养殖大户防疫基本到位,初步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意识,能够抵御市场风险。

二、畜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河道近几年畜牧业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养殖基地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畜牧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当前制约养殖基地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一是缺乏资金投入。无论是想扩大规模的养殖户还是想建养殖基地,最难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问题,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宽,贷款难,抵押贷款要求高,贷款支持难以满足审贷要求。二是政策支持覆盖面不广,力度还不够,激励机制还未健全。比如对新增规模养殖户,新建养殖小区采取贴息贷款,补贴、奖励等政策。

2、技术服务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工作滞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突出表现为疫病防治体系,市场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不配套,技术装备差,乡畜牧站建设进度缓慢,制约影响了畜牧防疫工作的及时开展。

3、上规模有效益的龙头企业少。养殖业仅靠散养无法明显增加农民收入也无法推动养殖业的优化升级。且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力以及辐射效果有限,一般农户处于经济或者技术原因无法跟进投资。从而产生龙头企业与散养户之间都是单纯的买卖,回收等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领导,转变农户养殖观念。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让农户了解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认清作为农户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的发展前途。同时积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提高从事畜牧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

2、加大资金投入。建议金融部门扩大金融信贷投入,开展“小额贷款”业务,降低信贷门槛,放宽信贷条件,并通过财政补贴息的方式,争取向养殖户投放更多信贷资金。

3、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激励措施,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户的扶持力度。

4、加快畜牧业组织化步伐。引导和支持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大企业介入到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同时加快畜牧业服务配套化步伐,建立相适应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做到规模经营发展到哪里,技术指导与综合服务就跟到哪里,为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2

1 畜牧业发展概况

(1) 勐旺乡的基本情况。勐旺乡辖勐旺、补远、大平掌和瑶家4个村委会。位于景洪市东北部, 跨东经101°08′12″~101°30′30″、北纬22°41′45″~22°34′30″, 东西宽38kg, 南北长33.8kg, 土地总面积766km2。年平均气温18.9~19.7℃, 年平均日照1875小时以上, 年平均降雨量1650mm左右。

(2) 勐旺乡畜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 州、市两级政府始终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紧紧围绕市场变化, 通过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和市场拉动等方式大力发展牛、羊、猪、鸡养殖, 全乡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 人均占有量逐渐提高, 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稳步上升。2014年, 全乡牛存栏5841头, 出栏2182头;生猪存栏12146头, 出栏4539头;羊存栏1864头, 出栏254头;禽类存笼16264羽, 出栏11496羽。全乡肉类总产量达到512吨, 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241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23%, 畜牧产业已经成为勐旺乡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3) 畜牧业呈现的特点。勐旺乡具有独特的草山、草坡、原始森林及灌木林。勐旺小黄牛存栏从2011年的3115头发展到2014年的5841头, 增加了2726头, 增幅达87.51%;山羊存栏从2011年的373只发展到2014年的1864只, 增加1491只, 增幅达399%。

2 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草场面积迅速减少, 呈现大牲畜数量直线下滑的趋势。勐旺乡是以茶叶、咖啡和橡胶种植为主体的热带作物农业区, 畜牧业依附性大, 热带经济作物的大量开发种植严重挤压草山资源, 加上林业实施天保工程, 天然草山草场面积下降。而勐旺乡没有划定草食牲畜赖以生存的草山、草坡等天然草地, 加上勐旺坝子2万亩的农田用于开发种植农作物, 近6000头大牲畜的饲草饲料无法解决, 大牲畜存栏呈直线下滑趋势。

(2) 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发展缓慢。养殖专业户数量及养殖规模都偏小, 缺乏资金投入。养殖户缺乏正确的融资理念, 严重依赖信用社贷款, 没有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实行滚动发展。

(3) 技术服务人员缺乏, 技术推广工作滞后。在畜牧产业发展中, 以农户家庭养殖的生产方式仍是当前畜牧业生产的主流, 而分散饲养难以有效防止交叉传染和控制动物疫病, 这就对防疫员和兽医站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乡兽医站和村级防疫体系的资金无法保障, 导致相关专业人员匮乏, 无法做好工作。

3 畜牧业发展对策

(1) 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良好的发展环境, 是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注重从舆论、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合理划定支柱产业的养殖区域, 固定牲畜发展的场地, 确保营造快速稳定发展的环境。

加大养殖业贷款扶持力度, 通过发放畜牧小额贷款、重点大户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扶持。政府同时应该对畜禽圈舍、青贮设施等基础设施进行相应补助, 改善饲养条件, 促进畜牧业合理有效的发展。

(2) 强化畜牧业科技推广。加强饲料开发, 降低饲养成本。推广自制配合饲料技术和优质饲料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推广种植饲用玉米 (特别是冬玉米) 、红薯、芭蕉芋、王草和黑麦草等。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加工养畜技术, 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发展养畜, 解决冬春饲料供应紧张的矛盾, 增加饲养量, 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兽医站编制不足, 而且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性大, 要及时招聘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 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支撑畜牧业发展。

摘要:畜牧业是勐旺乡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现阶段正通过有关部门及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依靠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抓住发展机遇, 努力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待解决。

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3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河南宝乐奶业千亩生态牧场、扶沟县牧原饲料厂,河南省西华县大王庄乡无害化处理中心、大用福喜熟食加工厂、田口乡牧原养殖场,华润五丰淮阳原种猪场,河南陈州华英禽业有限公司,河南省西平县的丰源牧业、海蓝牧业,河南省泌阳县夏南牛育肥、屠宰及深加工,河南省确山县豫龙农业、龙凤山农牧集团等实地調研,详细了解畜牧企业饲养管理、生产发展、饲养效益、粪污处理利用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问题。

调研组分别在河南周口和驻马店与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企业代表举行座谈会,详细听取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以及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

乡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定) 篇4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草食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自2009年以来,全乡羊、牛、猪饲养量分别达到5.4万只、3500头、3000口;新发展规模养殖大户40户,完成肉羊改良1.2万只、肉牛改良800头。养殖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35%。二是规模养殖取得新突破。按照“集合要素、聚集规模、建强小区”的思路,2010年依托**村村民良好的养殖基础,采用“支部+基地+农户”的方式,投资120万元,建成千头牛场1个,建成1000㎡的标准化大型牛舍4栋; 800立方米的青贮池2个;配套完成库房、草料间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前,该牛场年均出栏肉牛200头以上。同时,**养猪场在原有标准化猪舍4栋的基础上,投资80万元,建成标准化猪舍 2栋,工作室2间,防疫室、消毒室、配种室和原料库、成品库、加工车间各1间,污水处理池和消毒池各1个,硬化道路200米。猪场年均生猪出栏量可达950头。2011年,通过政府引导、村“两委”搭桥,鼓励和引导4户规模养殖户投资180万元,在***五社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个,其中:大型圈舍4栋,青贮氨化池4座,工作室、防疫室、消毒室、饲料加工储藏室共计8间,污水处理池和消毒池各1个。该小区投入使用后,年出栏肉羊将达到2000只左右。三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乡*个村均有畜禽防 1

疫员,并将防疫员报酬纳入财政预算,有效解决了乡、村服务体系“断层”的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乡已新建及完善肉羊改良点5个,黄牛改良点1个,通过改良推广,使全乡羊、牛、猪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60%、86%和82%。四是疫病综合防治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动物防疫“三个”100%的要求,通过以春秋两季动物防疫与常年补免相结合为主的疫病综合防治,有效控制了各类动物疫病在我乡的发生和蔓延,使全乡羊、牛、猪的疫病死亡率保持在2%以下。2009年以来,全乡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二、资金兑现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特色农业建设扶持政策》,2010年,兑现千头牛场扶持资金36万元;同时,结合妇女小额创业贷款,拟定妇女创业小额创业贷款购羊(牛)协议,引导农户、标准化养殖小区从山东等地调运基础母羊,目前已有21户农户交付购羊款21万元,调运基础母羊421只。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尽管群众有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积极性,县上又给予了大力扶持,但以我乡群众现有的经济条件来看,仍然存在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草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是产业链条短,内部环节松散,产业整体效益还不高。三是由于我乡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在技术服务,品种改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是质量安全控制水平低,产业化程度还不高。

四、下一步打算

(一)多方筹资抓投入。一是发动群众 “投资”,充分发挥广大养殖户的主体作用,通过市、县扶持政策财政补贴的方式,引导有养殖意愿的农户,特别是外出返乡、退伍军人发展草食畜牧业;二是整合项目“筹资”,积极整合小额妇女贷款、扶贫开发与草食畜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项目资金,将发展重点倾斜到草食畜牧业上来。三是以奖代补“融资”,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基础母畜扩充、标准化养殖小区、青贮氨化池建设等进行补贴,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乡力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全乡草食畜牧业建设步伐。

(二)加强配套抓服务。一是扩大优质饲草种植规模。积极引进推广紫花苜蓿、高蛋白饲用玉米等为主的优质饲草种植,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二是狠抓技术培训服务,为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邀请市、县专业技术人员就标准化圈舍修建、饲草料调制、防疫、科学饲养管理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三是狠抓动物防疫。狠抓绩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落实,年底对防疫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动物防疫的正常开展,防止重大疫情的发生,努力实现动物防疫“三个”100%,为全乡草食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健全机制抓保障。在草食畜牧业发展上探索建立“三项”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政府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和村“两委”具体抓的责任制,乡农技中心、兽医站技术人员包村社、包农户的技术指导责任制,加大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切实靠实乡、村两级干部的工作责任。二是考核奖

全县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5

接到县委《关于县乡领导干部集中开展调研的通知》以后,立即着手对我县畜牧业开展了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业,我县200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通过竞争立项被省确定为2010—2012年现代奶业项目县。以发展生猪、奶牛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不断壮大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规模,畜牧业已占据了农业的半壁江山,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2011年12月底,奶牛存栏4.3万头,生猪存栏83.74万头,山绵羊存栏4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7万吨、5.7万吨和19.5万吨。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16家(其中被确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全县已建设各类畜禽养殖场1035个,畜禽养殖小区230处,其中标准化生猪养殖场98处,标准化奶牛场18处,标准化蛋鸡(肉鸡)场47处。我县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规模饲养集中化。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小区230个,其中存栏百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12个,存栏5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20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8个,万头猪场(区)6个、百头以 1

上肉牛养殖场4个。

(二)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是集体经营。如郑庄奶牛养殖小区、金太阳奶牛养殖小区、岳家庄奶牛养殖小区,通过村集体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牛和引导当地农户发展,目前奶年存栏均在500头以上。二是股份经营。如宝山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三个奶牛养殖大户合资兴办,目前奶牛存栏达到860头。三是独资经营。如金生畜业、信诚畜业、龙喜诚畜业、明达奶牛场等养殖企业,由个人投资兴办,投资较大,养殖规模及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

(三)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建成了以年屠宰量百万头的晴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运营。原有加工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众旺食品、联民食品等先后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初显成效。

(四)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县畜牧兽医局为中心,县、乡、村三级畜禽疫病防治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县先后成立了奶牛、生猪等专业协会。三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乡、村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技术推广网络,对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进行技术承包,切实解决了畜牧养殖技术方面的难题。

二、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一是在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发展壮大规模养殖为切入点,稳定牛、羊生产,重点抓好生猪生产,突出抓好奶业生产”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定位了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二是合理调整畜禽结构,使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禽发展迅速,生猪和禽蛋生产稳步发展,奶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又新发展了獭兔、山鸡、梅花鹿等特种养殖。三是不断优化畜禽品种,引导养殖企业引进高产奶牛、优质肉牛、优质家禽等,抓好了奶牛良种推广,提高了良种存栏及产品产量比例,形成了奶牛、生猪、家禽、羊和特种养殖全面发展的格局。

(二)抓龙头企业建设,提升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6家,国家级养殖示范场1家,省级养殖示范场6家,市级养殖示范场21家。二是制定并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在资金、用地、实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2009年以来,通过现代奶业项目扶持,改扩建奶牛场13家,扩大规模、增加设备;通过生猪调出大县、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等政策改扩建猪场150余家。

(三)抓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建设。一是用科学规

划指导小区建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二是用优惠政策扶持小区建设,从资金扶持、环境优化入手,加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加快小区建设步伐。三是用龙头企业带动小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小区内产品的销售问题,促进小区健康发展。四是用优质服务推动小区建设,搞好良种服务,确保小区使用优质畜禽良种;搞好技术服务,指导小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搞好防疫服务,确保小区安全生产。

(四)抓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范了奶牛配种体系,健全了配种档案。今年,全县引进良种奶牛冻精两万余支,开展人工授精7000多头,有效地提高了奶牛的质量。二是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全力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定期进行免疫,保证了全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强饲草、饲料体系建设,依托玉米秸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秸杆青贮,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今年,青贮玉米秸杆30多万吨,其中全株青贮达到3000多亩。四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养牛、养羊、养猪等各类养殖合作社和协会,组织规模养殖户定期召开座谈会,互通信息,协调解决产、加、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畜牧信息网,定期发布信息,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我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肉羊、家禽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额度较小、期限短,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四)发展畜牧业的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国土部门对土地管理严格、养殖用地审批手续过于繁琐,导致新上养殖企业用地审批困难,已有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我县除奶牛配种已实现冻精生产外,生猪、肉牛羊良种繁育水平还不高,需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狐狸、貉、鹿等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晴好、众旺、联民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加速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四)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及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体系,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五)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政府协调农信社等金融部门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贷款,用于支持畜牧业发展。二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关于我市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篇6

新泰市畜牧局(2009年4月20日)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部署,局领导班子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深入研究,明确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市山区丘陵面积广大,饲草丰富,发展畜牧养殖业优势得天独厚。同时,我市农民历史上就有畜牧养殖的传统,近几年产业化水平又得到了快速提高,更进一步巩固了畜牧业在我市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为此,我市确立了“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把畜牧业从农业中凸显出来”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纳入“两线两翼”发展战略,按照“突出发展家禽业,稳定发展生猪业,加快发展牛羊业,鼓励发展特种养殖业,把生猪、奶牛、商品鸡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品统一规划、重点扶持、集中发展”的工作思路。目前,我市畜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臵,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 1 准化健康养殖”;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新模式”;我市被列入全国生猪和奶牛优势区域优势县,国家将在政策、科技、产业化和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扶持。

2、畜牧主导产业日渐突出。2008年,全市牛、猪、禽存栏分别为4.97、56.16、664.13万头(只);肉、蛋、奶分别达到13.55、3.75、8.51万吨;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7%,顶起农业半边天。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牛、羊、猪、禽存栏分别达到4.98万、26.97万、54.37万、603.51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 3.82万吨、0.93万吨和2.51万吨,奶牛存栏达到3.39万头。

3、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我市先后争取生猪发展项目资金1615.7万元,完成了14个规模猪场和6个万头猪场的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建生态养猪场107个。目前我市生猪出栏已跃居全省第四位,生态养猪场建设位于全省前列。二是商品禽基地建设不断升级。全市共建成存栏2万只的标准化养鸡场62个,其中在羊流镇新建了存栏20万只的标准化大型商品鸡场,在天宝镇新建了存栏20万只的大型种鸡场。与山东六和集团建成了畜牧养殖担保公司和商品鸡孵化厂两大项目。三是奶牛规模化饲养比重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在翟镇投资200万新建一处存栏500头的奶牛场,在东都镇投资100万元扩建了南鲍奶牛养殖小区,使 12个小型散养户迁户进区,目前全市奶牛规模饲养率达到90%以上。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现安全无疫。一是防疫专项资金足额投入。2008年,我市共投入644.35万元用于动物防疫,其中对上争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补助484.35万元,市里投入防疫专项资金160万元,各乡镇街道也根据实际情况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动物防疫。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动物防疫体制机制。建立了以防疫责任、强制免疫告知、疫情普查、物资储备、检疫监管、消毒灭源、督查整改、疫情预警、防疫保证金、一票否决等十项制度为内容的防疫制度体系,全面完成了泰安市下达的畜禽强制免疫任务,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三是加强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监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奥运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涉奥饲养场、进京入户屠宰加工厂的监管,实现了“奥运期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对于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我市仍存在一些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我省不论是畜牧业产值、出口总量,还是各类畜禽存栏出栏、饲料兽药工业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在大农业内部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但是,目前的机构设臵与畜牧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以至于在政府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机构改革上行下效,市畜牧机构不仅不是行政编制,而且不进政府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不 3 便,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龙头企业短腿问题依然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市畜牧龙头企业融资难、畜牧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发展畜牧龙头企业优惠政策投入少等因素限制了我市畜牧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一些市场反映好的畜牧产品,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抢占应有的市场份额。

3、畜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存在一定程度的棚架现象。如要求重大动物防疫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动物防检疫机构和人员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项目配套资金等问题,许多地方至今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兑现,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4、养殖小区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当前作为实现人畜分离、规模发展主要途径,养殖小区在广大农区发展较快,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但作为新生事物,各乡镇街道在养殖小区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生产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不配套,疫病防治措施不严格。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环保投入少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出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科技水平有待快速提高。长期以来由于畜牧生产小农经济模式有限以及政策性科技投入少等因素,致使难以开展具有商品生产价值的科技工作,畜禽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和科学防疫等方面存在与良种、良法不配套等现象。目前,4 我市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为60%,尚有很大提高空间。

三、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重点突出、规模做大、档次提高、产业延伸的总体思路,借助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提升生猪养殖业;借助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肉禽养殖业;借助奶业富民工程,提升奶牛养殖业。不断争先进位,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生猪、肉禽、奶牛存养量分别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对照全省前三强找差距活动。目前我市生猪存栏量排在全省第四位,对照全省生猪存栏量前三名的诸城、高密、莒县找差距、找问题;奶牛存栏量排在全省第九位,对照全省奶牛存栏量前三名的莱西市、泰山区、临朐县找差距、找问题。

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畜牧强市这一目标,经过深入调查和探讨,认为目前我市的畜牧业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把我市的畜牧工作臵于畜牧生产工作的大环境下来看,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主要是抓好六个方面的建设。

1、抓好组织结构建设。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各部门的充分重视,各级领导应该对畜牧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心,积极争取把畜牧部门列入政府序列;要抓住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解决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机构完善、人员配臵、福利待遇等问题;同时还 5 要积极争取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尽快出台扶持欠发达乡镇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逐步实现全市畜牧业平衡协调发展。

2、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按照“三个一批”(引进建设一批、提升壮大一批、盘活改造一批)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加快畜牧产业项目建设步伐,重点突出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建设,力争全市每年新发展1-2处规模加工企业,扩张规模企业群体,增强辐射拉动力。围绕正邦、六和、大宝等畜牧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整合区域资源,建设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集团优势。

3、抓好标准化场区。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加快建设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畜禽生产基地。用活用好市政府扶持种养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引导养殖场户和社会资本依托龙头建设基地、围绕市场建设基地、集中产区建设基地。新建场区一律按照标准化生产设计,同时加快老场区的标准化改造,引导中小饲养场户向标准化场区集中。引导龙头企业与场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标准化畜禽生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4、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加快发展协会、学会、研究会、合作社等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为养殖场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撑和销售服务,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经济 6 在畜产品市场营销和开拓中的中介作用,积极做好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销地市场签定购销合同的工作,组织联络开展畜产品的远距离运销,稳定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空间。今年着力扶持六和生态养猪合作社,扩大规模,提高档次。

5、抓好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完善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加强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实验室建设,强化动物疫情监测,严格重大动物疫情上报制度,全面加强兽医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切实抓好动物防检队伍建设,落实财政预算经费,健全机构,充实队伍。提高素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实处。着力建设纵到底、横到边、周密覆盖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6、抓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抓好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和市场准入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法加强对畜禽、兽药、生物制品和饲料市场的监管力度,坚持日常检查与定期整顿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整顿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从源头上保证畜禽及其产品检验检测设施投入,加强对畜禽生产及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逐步建成公共检测与企业自检相互补充、配套完善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7、科技培训方式要不断创新。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好科学技术的优势,定期开展畜牧科技富民强国的培训班,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与基本技能。通过课堂讲授,交流研讨,现场指导三结合的方式,重点培 7 训“种、防、管、加、销及市场信息获取”方面的知识,培养新型农民的典型,使我国畜牧业呈现“生产专业化、养殖规范化、产业标准化”模式。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畜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我国更多畜牧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建立绿色通道。

8、完善畜牧业市场和信息体系。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健全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开公平的市场流通体系。坚持以信息化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建立健全区、乡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与龙头企业、批发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

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篇7

在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 应该看到我区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正步入新常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围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正在破题,新趋势、新特点较为明显。

一、更加注重优势畜种良种化发展

畜牧业转型升级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提质增益。当前,生产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提升牲畜个体单产水平是突破制约瓶颈,提高生产效益的最有效途径。这些年,我区以落实国家畜牧良种补贴为契机,大力实施旨在提高优势畜种奶牛、肉牛、肉羊单产效益为目标的“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每年投入近3.4亿元用于种公羊、肉牛冻精、肉牛和绒山羊基础母畜补贴。 目前,我区奶牛、肉牛冻精和牧区种公羊补贴已实现全覆盖。在牛羊供种能力保障方面,我区5个种公牛站生产冻精完全可以满足用种需求,但种羊场发展相对滞后,优质种羊供种缺口仍然较大。为彻底解决种羊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区制定了《肉羊良种发展规划》和《肉羊良种发展方案》,扶持种羊场建设,支持种羊企业转型改制,构建起牧区、农区区域特色明显,并与其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

二、规模养殖发展势头强劲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市场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区把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做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按照农区牧区不同特点分类推进规模化经营。在牧区,借助畜牧业防灾基地、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 “菜篮子”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年创建示范家庭牧场500个,对其棚圈、贮草棚、人畜饮水井以及相关配套牧业机械设备进行资金支持,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的协调发展。截至2014年底,牧区各类家庭牧场已发展到3.5万个,参与家庭牧场经营户达到5.3万户,占牧户总数的11%。牧区过冬畜每个羊单位暖棚面积达到1.1平方米,全区仔畜成活率达到98%以上。在农区,利用国家实施奶牛、生猪、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扶持资金, 每年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0个。2014年底,全区年出栏肉羊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水平达到61.9%,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由2008年不足7% 提高到71.5%,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带动了奶牛、生猪和肉羊生产稳步增长,已成为保障畜产品供给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饲草料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依托国家牧草良种补贴项目、退牧还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扩大优质牧草和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促进玉米、秸秆就地转化。截至目前,全区人工种草保有面积达到5686万亩, 年均种植青贮玉米1272.6万亩,年均青贮量2549万吨。经验证明,在牧区建立饲草料储备体系,是确保牲畜安全过冬度春的关键。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牧区建立以户储为主,苏木或嘎查建设小型饲草料储备库为辅, 旗县建设大型饲草料应急储备库为补充的饲草料储备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储备饲草能力达到151亿公斤, 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牧区筹措资金已建立起应急大型饲草储备库64座,可满足区域内3个月饲草调运需求。2014年,蒙草抗旱、草都科技等相继落户呼伦贝尔,蒙草抗旱公司在陈巴尔虎旗收储饲草7.8万吨,饲草产业化发展初见端倪。

四、草原畜产品牌战略快速推进

当前,我国对主要农产品价格实施最低保护价政策,畜产品价格则完全暴露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价格因素对畜牧业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延伸产业链、提升生产水平、增强竞争力同样是我区面临的重要课题。内蒙古畜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草原的天然绿色无污染,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培育草原品牌,采取差异化优势竞争战略,大力推进优势畜种原产地地理标志认定和主要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工作。通过草原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极大地提高了草原牛羊肉的附加值,提升了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区域畜牧业的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111处,涵盖牲畜总量达到2200万头只;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牧区积极尝试草原羊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可追溯试点,2014年为98.5万只羊佩戴可追溯电子耳标,实现了养殖、屠宰和加工环节的二维码对接转换。在传统销售输出的基础上,我区正在利用现代物联网,加快建设绿色畜产品输出工程,构建“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一体化的绿色畜产品展示、体验和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目前“蒙优汇”农牧业电商平台已上线运行,北京、上海展示直销中心已投入运营。在2013年上海农畜产品博览会上,建立追溯体系的锡林郭勒苏尼特羊肉每市斤售价高达120元。达茂旗蓝色牧野肉业股份公司的有机认证羊肉,在上海市场每市斤批发价198元,零售价高达400元。

五、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一方面,突出抓好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制定下发《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优势畜产品主导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企业重组联合,培育发展一批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推动畜牧业产业化集群、集聚发展。2014年,全区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90家, 实现销售收入3779.9亿元;拥有国家级畜产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中国畜产品驰名商标17个。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新型畜牧业经营组织创新发展,探索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意见》。在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基础上,积极鼓励养殖者联合,形成一批如犇腾牧业、现代牧业、东乌旗哈日高毕牧业合作社等各具特色的大型养殖场联合体。这些养殖者联盟,管控几万头奶牛和上百万只肉羊,具备了与下游企业对等谈判的话语权,维护了联盟成员的利益。犇腾牧业与乳品加工企业协议约定的生鲜乳销售价格每公斤高出普通养殖场2元,东乌旗哈日高毕牧业合作社乌珠穆沁羊商品羊利润高出普通牧户15— 20%,乌珠穆沁羊种公羊售价平均在4000元以上,最高可达1万元。

六、推进畜牧业发展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更好发挥政府在促进畜牧业市场化过程中的服务保障作用。在抓好保畜牧业生产保供给的同时,在稳定生产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强竞争力等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当前,随着WTO框架下畜产品保护过渡期结束和各类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肉类和奶粉进口将持续增长,对畜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区2013年下半年出现的“卖羊难”和“卖奶难”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化解,亟待尽快研究建立有效的市场保障体系。畜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需要稳定发展, 但其自身脆弱性也十分突出,国外畜产品成本和价格总体低于国内水平,竞争处于劣势,“赤膊上阵”与其盲目竞争既不现实, 也不公平。在宏观层面应加强市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当进口数量过大,过分拉低国内畜产品价格,应当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避免国外畜产品冲击给养殖户带来大的损害,给国内养殖业尤其是奶牛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在国内市场上,也应建立起一系列保障措施,给畜牧业生产带上“安全阀”,诸如,建立大宗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运用期货交易套期保值、价值发现功能稳定主要畜产品价格;参照大豆、 棉花的做法,对牛羊、羊绒、羊毛等大宗畜产品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实施价格保护政策。另外,我区作为牛羊养殖大省和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但肉牛肉羊未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国家应在目前实施的奶牛、 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基础上,扩大政策覆盖面,将肉牛肉羊纳入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实施主要畜产品价格保险政策补贴制度。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概况;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2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018-04

收稿日期:2013-06-28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2JJ9007);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编号:湘教发[2011]76);湖南省常德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编号:2012ZX06)。

作者简介:郭冬生(1973—),男,湖南常德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E-mail:guods888@163.com。畜牧业的发展极大满足了人们对动物食品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12年我国的肉、蛋、奶产量分别达8 220万、2 835万、3 870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3.3%、0.8%、1.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和禽蛋生产与消费国,奶业总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肉类的消费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人均牛羊肉和牛奶占有量严重偏低,动物的出栏率和胴体重等生产指标低下,因此我国亟需从畜牧大国向畜牧强国转变。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畜牧业要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和生产模式,为实现从畜牧大国向畜牧强国的转变奠定基础。

根据2011年世界农业统计年鉴的资料,用表1统计了2001—2010年我国的主要畜产品产量、牧业产值及人均畜产品占有量。由表1可以看出,各项指标数据均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

由图1可以看出,猪肉、禽蛋、牛肉和羊肉的年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同一年内猪肉产量>禽蛋产量>牛肉产量>羊肉产量;牛奶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也是发展最快的畜产品。牛肉和羊肉的产量偏低,也是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应该调整的地方。由图2可以看出,猪牛羊肉的产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但在2007年出现下降拐点,主要原因是蓝耳病让中国养猪业遭受百年不遇的重创,造成猪肉产量的严重下降。

由图3可以看出,2001—2010年间我国的畜牧业总产值整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从2001年的7 963.1亿元到2010年的20 825.7亿元,增加了近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左右。由图4可以看出,2001—2010年间我表12001—2010年中国主要畜产品产量、产值及人均产品数量[1]

2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与其他主要国家的比较结果

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与一个国家的人均动物产品占有量和

动物生产水平直接相关,表3分别统计了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的肉制品、牛奶和鸡蛋的人均占有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猪肉、羊肉和鸡蛋的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猪肉和鸡蛋的人均占有量更是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分别位居世界第7、第4位;牛肉、禽肉和牛奶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牛奶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左右,低于亚洲的日本和印度。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养牛生产(包括肉牛和奶牛),提高牛肉和牛奶的产量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由表4可以看出,我国的猪牛羊生产水平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畜牧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出栏率是指每年上市的家畜量在存栏量中所占的百分率,是衡量畜牧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2003年我国生猪出栏率124.6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而新西兰和哈萨克斯坦的生猪出栏率超过了200%。胴体重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后剩下部分的重量,是衡量动物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肉牛和羊的胴体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肉牛的胴体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猪的胴体重也仅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奶牛的产奶量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奶牛每年有280 d处于孕期,有305 d在产奶,有60 d处于干奶期,2003年我国奶牛的平均单产仅为2 046 kg/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以色列奶牛平均单产10 400 kg/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仅为其1/5左右,同时中国也远远低于韩国的9 870 kg/头和日本的6 909 kg/头。

奶牛的平均单产是衡量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考量一个国家奶牛生产水平的重要依据。由表4可以看出,以色列、韩国、美国、丹麦、加拿大分别位居世界前5名,1个产奶周期的平均单产均达到7 500 kg/头以上,日均产量 25 kg/(头·d) 以上;而中国奶牛的日平均产量仅 6.7 kg/(头·d) 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1/4左右,奶牛生产水平很低,但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3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动物产品的极大丰富,我国畜牧业已经步入了深度调整和提升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畜牧业支撑体系与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从追求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和生态型转变,走“优质、安全、生态、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4-6]。

3.1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规模化和专业化养殖模式

目前传统的散养模式已经逐渐被规模化和工厂化的养殖模式所取代,现代畜牧业逐渐向产业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开始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养殖小区或养殖场,实现了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提升了畜产品的品质和养殖效益。目前,畜禽养殖的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大型养猪场已突破50万头,养鸡场100万羽,全国大中型养殖场已有近4万家,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大提升了专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nlc202309040722

3.2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畜牧业正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调整转变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畜禽出栏率、胴体重、奶牛平均产奶量等反映生产效率的指标严重偏低,虽然人均动物肉制品占有量和人均禽蛋占有量较高,但人均牛羊肉和牛奶占有量偏低,因此我国的畜牧业急需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有待于畜牧、兽医、饲料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越发达,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就越高,就越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3.3强化法律法规,建立可追溯动物食品标签制和安全优质饲料生产体系

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饲料生产体系和动物食品安全,包括建立生产、加工、运输和贮存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我国虽然也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动物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前所未有,因而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追溯动物食品标签制势在必行[7-8]。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工业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畜禽养殖业发展,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保障,饲料生产要切实遵照执行饲料营养标准、生产工艺、添加剂添加剂量和使用规范等,为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3.4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畜牧业的发展极大满足了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单位面积土地的载畜量越来越高,畜禽粪便、污水和温室气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人畜共患疾病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给人畜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循环农业和种养结合等养殖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养殖道路[9-10]。畜禽养殖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畜禽养殖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倡导畜禽健康养殖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3.5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牛生产

发达国家的人均肉类占有量和牛奶占有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蛋类的人均占有量低于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我国人均猪肉占有量和人均鸡蛋占有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牛羊肉和牛奶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畜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大力发展肉牛和奶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和调整方向。

参考文献:

[1]盛来运. 中国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国饲料工业年鉴2009[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

[3]秦浩肄. 2003年世界畜牧生产统计资料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生产年鉴[J]. 中国畜牧兽医,2005,32(6):G1-G6.

[4]王济民. 国外畜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J]. 中国家禽,2012,34(1):2-6.

[5]杨武,曹玉凤,李运起,等. 国内外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草食动物,2011,31(1):65-68.

[6]王俊能,许振成,杨剑.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发展模式研究——从环保的角度[J]. 农业经济问题,2012(8):13-18.

[7]石娇,刘显军,赵金兰. 从欧洲畜牧业现状浅谈中国的畜牧业发展趋势[J]. 畜牧与兽医,2005,37(1):31-31.

[8]温涛. 欧美畜牧业发展模式对我国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启示与借鉴[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1):72-75.

[9]肖红波,王明利,王济民. 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J]. 世界农业,2013,2(2):70-76.

[10]王杰. 国外畜牧业发展特点与中国畜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J]. 世界农业,2012(10):32-35.

彬县畜牧业发展调研 篇9

按照县上统一安排,我们就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统筹资源,大力推广“畜-沼-果”、“畜-沼-菜”三位一体的养殖模式,走“果畜结合、畜菜结合、畜沼结合”新型发展路子,全力推动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板块化的方向发展,全县畜牧业呈现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区域集中的新特点,初步形成了北极塬区生猪,新民塬区肉兔,韩家、太峪等镇肉羊,底店生态养鸡等板块式经济发展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城乡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全县共建成各类养殖小区16个,养殖专业村8个,其中建成万头生猪示范村2个。预计2011年畜禽饲养总量将达到205.3万头(只),肉类总产7100吨,奶类产量6700吨,禽蛋产量4100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56亿元,较2007年末分别增分别增长25.5%、26.8%、57.5%、70.5%和52.5%。全县畜牧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畜牧业已从传统的散养,零星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的方向发展,涌现出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的养殖大户和典型示范户。据统计,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达到了675户,其中30头以上的养猪户295户,5头以上的养牛户35户,100只以上的养兔户82户,30只以上的养羊户218户,500只以上的养鸡户45户,全县规模户养 殖总量达到17.76万头(只),占畜禽饲养总量的9.2%。

二是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畜禽良种引进改良、生态养猪、生态养鸡、全价配合饲料、生猪标准化饲养管理、肉兔规范化饲养管理、牛羊公羔(犊)易地育肥、疫病综合防制等16项新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覆盖面达到60%以上,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年增加农民收入1500多万元。

三是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明显。近年来,县乡两级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信息发布、新品种投放等,对一批养殖户、示范户进行了重点扶持和培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发挥了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畜牧养殖不断向专业化、板块化方向推进。新民镇南头村在王海鹏、张德忠两个獭兔养殖大户的带动下,全村新增獭兔养殖户83户,存栏9000多只,成为远近闻名的獭兔养殖专业村。北极镇在卜志英、王素芳等专业养殖大户的带动下,仅龙门村一村新增规模养猪户44户,新增存栏4312头,全村生猪饲养量达到1万多头,成为全县第一个万头生猪专业村。

四是“一村一品”初具规模。2008以来,县上每年列支畜牧产业扶持资金100万元,各乡镇充分利用县上的产业发展资金,广泛撬动社会资金,大力扶持专业村和专业户建设,畜牧养殖专业户快速增长,畜牧业在“一村一品”中的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北极镇、水口镇的生猪;韩家乡、太峪乡的肉羊;底店乡的生态养鸡等板块式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五是畜牧业生产安全。按照“政府保人员、保经费,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县乡两级每年投入经费均在9万元以上,抽调县乡村防疫人员200人以上,春秋两季实行逐村逐户逐畜禽拉网式免疫,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主要疫病的免疫率、建档率均达到100%,免 疫牲畜挂标率均达到100%。在近几年来,部分地区暴发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我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六是营销体系不断发展。随着饲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专业村的不断涌现,一些养殖大户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产销优势,联合其他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组建了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试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县共组建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15个,联结各类养殖户300多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效益。

总之,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疫病和市场风险整体加大。由于抗生素等兽药滥用导致动物疫病发生趋于复杂化,加之我县养殖户较为分散,防控难度增大;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市场行情波动大、频率高,养殖效益不稳定。二是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少、规模小、与散养农户利益联系不够紧密,带动力弱,在维护养殖者利益、指导群众有序生产、组织畜禽销售、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没有发挥作用。三是畜产品检测体系尚未建立。执法手段落后,没有专门畜产品检测实验室,畜产品监管经费短缺。四是畜牧业发展资金短缺,由于群众手持现金有限,部分规模养殖户建场后,已将自己的积蓄基本用完,待正常运转时,周转资金不足,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养殖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偏低。

二、2012-2016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转变生产方式这条主线,突出抓好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两个重点,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有机果品生产和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加快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和龙 头企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实现畜牧业突破发展,把畜牧业培育成农业增产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

(二)发展目标

到2016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70万头只,年均递增6%;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9500吨、5540吨和8520吨,牧业产值达到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突破1000元。全县饲养户占总户数的50%以上,规模以上养殖户占养殖户的30%以上。良种化率显著提高,标准化养殖体系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和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畜牧业对农业特别是对果业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以畜促果,以果带畜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主要措施

1、促进畜禽养殖板块化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的要求,合理规划,加快形成区域特色养殖板块。一是以北极镇为中心,在北极塬四个乡镇建立良种猪生产基地。2016年底基地生猪饲养量8万头,占全县总饲养量的45%以上,在基地内建立4个二元母猪繁育村,8个三元商品猪专业村。二是以新民镇为中心,在新民塬、龙高、香庙5个乡镇建立獭兔、肉兔养殖基地。2016年基地肉兔饲养量达到80万只。在基地内建立10个存栏500只良种兔繁育场,18个獭兔、肉兔生产专业村,力争把我县建成全省最大的兔业生产基地。三是以韩家、太峪、车家庄为中心,重点发展肉羊、肉牛生产,建立草食家畜生产基地。2016年基地肉羊饲养量达到7万只,肉牛饲养量1.5万头。四是以底店乡为中心,在水口镇及泾河川道地区建立生态养鸡和笼养鸡生产基地。基地禽蛋产量要占到全县总量的40%以上。

2、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经济发展客观 4 规律的需要,也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2012-2016年,建议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的畜牧业发展资金,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肉兔500只、肉鸡2000只(蛋鸡常年存栏500只)、肉牛10头、肉羊60只以上规模养殖户。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技术帮扶、资金扶持等综合措施,帮助农户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适度规模养殖水平,走分工分业、规模化、专业化饲养的路子。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每个乡镇年均培育各类规模养殖户30户以上,用规模户支撑养殖小区,用养殖小区强化基地,用基地取得规模效益。

3、加强畜禽良种化建设。围绕改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一是加大良种引进和改良力度。以引进长白、杜洛克、大约克良种猪为重点,推广人工受精技术,建设良种猪繁育点4处。年繁殖推广二元母猪1万头,三元杂交商品猪2万头。以引进莎能奶山羊种公羊改良当地山羊组建基础母羊核心群为重点,同时引进波尔山羊种公羊与核心群母羊开展经济杂交,提高当地羊的产奶产肉性能。每年引进莎能奶山羊、波尔山羊公羊各50只,培育基础母羊5000只,生产商品羊1万只。以引进尼克、海兰、伊莎等良种蛋鸡为主线,适度引进肉杂鸡,进行生态养殖,形成拳头产品,产生名牌效应。二是加强良种繁育场建设。依托现有的北极良种猪场、新民南头獭兔场等资源,在北极塬、新民塬、韩家、太峪、底店等地区建立各类畜禽良种繁育场10处,加快引进扩繁速度,保证面上生产的良种供应。三是加快土种劣质种畜禽的淘汰进程,强化社会种畜禽品种、品质的鉴定,实行许可制度,挂牌生产经营。

4、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新建北极原区中型生猪屠宰场。整合县上6家兔肉加工小作坊,组建彬县大型肉兔企业,做大做 强彬州肉兔品牌。扶持韩家、底店等地发展羊肉、禽蛋加工企业,帮助群众解决畜产品“卖难”问题。

5、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加强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补足编制,配备冷链设施和疫病监测设备。加强村级协防员队伍建设,强化动物免疫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测报技能培训。把集中免疫与日常防疫、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测报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制水平。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力度,落实动物防疫措施,确保免疫率、造册建档率、挂标率达到100%。强化规模养殖户的综合防制工作。按照“以养为主、养防结合、饲管优先、防重于治”的疫病综合防制新理念,全面推行程序化免疫、建立养殖档案、高标准全价营养,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减少疫病发生几率。

三、2012年重点工作

1、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加强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养殖小区发展,规范养殖小区建设和生产标准,突出抓好养殖小区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鼓励小区管理的制度创新。对小规模养殖户和养殖专业村的养殖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在专业养殖户和大中型养殖场建立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规范养殖者的生产行为。引导和支持小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建立与农户散养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为散养户提供及时、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引导散养户逐步扩大规模。

2、构筑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按照全程监管的原则,突出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变被动、随机、随意监管为主动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监管。建立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提高畜产 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畜牧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教育和指导养殖户科学用料、用药。推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建立牲畜信息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

3、加强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围绕建立优质高效的现代养殖体系,加大畜牧科技攻关力度,重点解决动物健康养殖、规模养殖场环保和疫病综合防控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畜牧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场,大力推广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改善畜牧技术推广条件,加强对基层兽医科技推广人员和养殖户的科技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民的整体素质。

4、强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继续组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畜禽良种补贴等项目,加强优良品种(系)引进,加大良种推广力度,鼓励养殖户使用畜禽良种,提高良种普及水平和扩繁能力。

5、加强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畜牧业是高风险产业,疫病和市场风险十分突出。加快构建以政府扑杀补助和生产发展基金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增强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的补偿,探索建立生产发展基金的有效途径。完善畜产品畜牧业信息网络和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

上一篇:讣告外祖母去世范文下一篇:高三第五次月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