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忘》的诗词赏析

2024-09-30

《意难忘》的诗词赏析(精选8篇)

《意难忘》的诗词赏析 篇1

《意难忘》的诗词赏析

避暑林塘。数元戎小队,一簇红妆。旌旗云影动,帘幕水沈香。金缕彻,玉肌凉,慢拍舞轻飏。更一般,轻弦细管,孤竹空桑。风姨昨夜痴狂。向华峰吹落,云锦天裳。波神藏不得,散作满池芳。移彩鹢,柳阴傍。拚一醉淋浪。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

这是一首描写贵族的避暑生活的词。他当过宫廷侍臣,他是有这方面的生活的。词的上片,一开头就点明主题。“避暑林塘”,开门见山,点出主旨。笔锋一转,就描写了这支不平常的避暑队伍。一支红妆小队,旌旗遮天,云随影动。帘幕之外的水面,也带来了浓郁的香味。“金缕彻,玉肌凉,慢拍舞飏。”“金缕”,“金缕衣”,曲调名,宋人借此有“金缕曲”词牌。这里泛指词曲。这三句说,金缕曲唱得高入云霄,美人的.肌肤都感到凉意了,轻歌曼舞,飘飘欲仙。“更一般,轻弦细管,孤竹空桑。”“桑”,《诗经》有桑中篇,属于爱情诗。“桑林”,是殷代天子之乐。这里似乎泛指乐名。这三句是说:再加上轻弦细管,管乐奏起了爱情之曲。

下片,写水上之游。“风姨昨夜痴狂、向华峰吹落,云锦天裳。波神藏不得,散作满池芳。”下片的首句叫过片,词人以拟人的手法,称风为姨。他发挥了想象的翅膀说,华山顶上美丽的云彩,被风吹落了,水里的波神又不敢隐瞒,使满池都变得芬芳。这种神奇的想象,为全词增添异彩。“移彩鹢,柳阴旁,拚一醉淋浪。”把船儿移动到柳阴之下,于是尽情地喝酒吧!“移彩鹢”既照应了首句“避暑林塘。”上下片必须衔接贯穿,是不能割断词意的。下片中的“波神”、“彩鹢”,显示了在水上消暑之乐。词的结尾也很美:“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整天避暑生活该结束了,晚来歌尽酒残,月亮已照到纱窗之上。这里没有明说要回去了,在字里行间却点明了这层意思。全词虽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但也反映了贵族生活的一个画面。

《意难忘》的诗词赏析 篇2

一、忠孝家庭的熏陶和动荡时代的皴染

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是与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动荡的时代相关联的。李清照, 自号易安居士, 生于一寒门儒士家庭, 李清照的母亲是岐国公王珪之女, “工词翰、亦善文”;其父李格非是闻名于齐鲁的著名学者和文学家, “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李格非的一生历尽艰辛和蹭蹬, 虽作品憾已散佚, 但其文学素养和品格操守却给李清照带来了莫大的影响, 清人陈景云曾言其“文淋漓曲折, 笔墨不减乃翁, ‘中郎有女刊传业’, 文叔之谓耶”。李格非为人孤高耿介、廉洁自守, 崇尚气节和学问, 在新旧党争的漩涡里敢于坚持自我, 卓然独立, 其不畏惧权贵和勇于向封建恶势力挑战的凛然正气无疑给有着慧质灵心的李清照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孕育了女词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自觉的爱国意识和游离于黑暗之外冷静深切的远见卓识。父亲刚直不阿的操守和母亲的才情, 为李清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沃土, 也孕育了李清照充满人性关怀的思想和迥然卓越的见识。

北宋王朝危机四伏, 动乱不安的时代氛围给予了女词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忧患意识, 李清照的《浯溪中兴颂碑诗和张文潜》 (二首) 便是在动荡不堪的怯懦偏安的赵宋王朝的时代背景中写下的“深有思致” (1) 的诗篇。《中兴颂》是唐代元结所作, 歌颂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的功绩, 张文潜 (2) 极力谴责了杨贵妃的乱世祸国之罪, 同时也讴歌了郭子仪的凛凛英雄气概。此二首诗, 李清照从大处着墨, 一反歌功颂德的老套, 深刻地分析了唐王朝安史之乱、唐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 以及奸臣误国的严重后果, “五十年功如电扫, 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 酒肉堆中不知老。”讽刺了唐王朝奢华糜烂的生活和国家走向灭亡的内在原因;而“夏为殷鉴当深戒, 简策汗青今俱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 虽生已被姚崇卖。”则反映了对奸臣误国的深恶痛恨和嘲讽。女词人借古讽今, 直斥时政, 字里行间体现着对乱臣误国的痛恨、沉重的无奈和对世事无常的嗟叹, 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真实再现和深刻的政治批判锋芒的展露, 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深深的关切与忧虑。正是自幼忠孝儒雅家庭的熏陶和时代动荡的混乱不安赋予了女词人于温婉的闺阁词之外灼热的爱国情怀和坚贞的道德操守, 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词人卓然的人格魅力的体现, 较之其婉约词的不朽成就, 爱国的情怀给予了词人更为鲜活的生命内涵。

二、凄切哀婉的人生境遇的催衍

靖国元年, 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为连理, 这亦是女词人一生最为完满的时期, 志趣的相投和言谈的融洽, 使词人感受到了人世间唯美的幸福, 她的很多琅琅传于后世的闺阁之作便多作于此间, 于此, 亦成就了词人不可替代的文坛地位。然而动荡的社会和不安的局势打破了这份幸福和安然, 使原本完满的一切变得绵缈而无期。公元1126年, 金兵南袭, 北宋灭亡, 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北宋君臣面对突来的变动惊愕不已, 顿时乱了分寸。而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不堪里也不得不开始了南移, 《蝶恋花》便是她在背井离乡, 漂泊于他乡的情境里写下的哀歌。此词似写伤春, 实写对祖国山河破灭的苦痛和愤懑。“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长安”原为汉唐故都, 这里代指宋都城汴京, 作者用“空梦”句淋漓地再现了内心难以言表的辛酸和无奈, 通过梦长安, 也表现了作者对北方沦陷区的怀念。花光月影, 暮色美好, 可一切皆已物是人非, 以此更衬托出女词人对故国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国破家亡后凄惨悲苦的人生境地。李清照蒙受国难家仇, 却只能通过孱弱无力的笔来表达她对腐朽社会痛恨和控诉, 而其中渗透的爱国情愫既是词人敏锐意识的觉醒, 又是普通民众渴望祖国统一的自觉行为的再现, 是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自身悲惨凄苦遭遇的产物。

公元1127年, 金兵入侵中原, 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社会现实, 苟且偷安, 懦弱无能的南宋小朝廷都给李清照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逃亡至乌江当年西楚霸王自刎之处时, 李清照有感而发, 愤然而作《夏日绝句》, 慷慨淋漓地展现了女词人对现实无望的控诉和忠贞的爱国之情: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一反温婉的笔调, 严厉地控诉了软弱无能的统治者和懦弱无力的投降派, 大义凛然、慷慨激昂, 宛若一铮铮铁骨的汉子, 也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崇敬, 有力地讽刺了统治者苟且偏安的丑恶行径。这是一位普通女子对朝政大胆果敢的挑战和鞭笞, 也是对丧失气节的末世君臣的大胆嘲弄和谴责。我们也在词人无形的口诛笔伐里看到了一个女子激烈昂扬的爱国情怀。

公元1129年, 赵明诚在赴任湖州太守的途中不幸感病, 死于建康。李清照遭遇了人生史无前例的苦难, 丈夫赵明诚的死, 使李清照丧失了人生唯一的支柱, 没有了人生慰藉的李清照在满目的荒凉和消沉中辗转反侧、零落飘摇。国家的动荡不安, 权臣的懦弱奸邪和丧夫的伶仃之苦让这个曾经婉转于闺阁的女子无端地苏醒和了悟, 她痛恨怯懦偏安的北宋政权, 痛恨淫逸享乐的贵戚权臣, 如星星之火般的爱国意识便在懵懂的意识里孕育、生根、发芽, 直至开花结果。

三、字里行间赤子情的彰显

李清照大胆而热切的爱国诗词, 有着那个时代众多世人望尘莫及的勇敢和毅力, 她那尖锐而锋利的笔, 如匕首一般刺向敌人的心脏, 她的诗词反映了她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担心, 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政治改革的热切期待,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等都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痛斥, 诗词里绵延着更多更浓郁的忧愁别绪和苦闷心情, 以及对未来美好的希冀。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 使原本美满幸福、觅诗唱和的女词人感受到了扑面的凄凉和难以言说的辛酸, 她将自己的不幸身世与广大人民的意愿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扣人心弦, 催人泪下。作为词人爱国诗的代表,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更是以深沉而厚重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爱恋, 感动了无数文人学者和爱国之士。

谈及词人的爱国情怀, 就不能不提及《打马赋》, 这篇成

WENJIAOZILIAO

于作者避难金华时的文章, 通篇都闪耀着恢复中原、血洗国耻的爱国主义光芒, 是词人爱国主义情感最集中、最强烈的代表作。打马, 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博弈游戏, 李清照在诗中描摹了一幅威武雄壮、浩浩荡荡的兵马列阵图:“齐驱骥騄, 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 类杨氏五家之队。珊珊佩响, 方惊玉蹬之敲;落落星罗, 急见连钱之碎。”场面铿锵壮阔、凛然肃穆, 寄托着词人对祖国强大的军队力量的无限期待和渴望, 同时也用许多马和战争的典故来寄托自己战胜敌人、收复失土的愿望。“说梅止渴, 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 少谢腾骧之志。”“今日岂无元子, 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 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通篇展现了巾帼女子欲杀敌于疆场的内心征程。词人收复中原以血国耻的愿望只能借助“打马”游戏伸张豪气壮志, 在幻想的情境中寄托自己对国家的一片深情, 冲锋陷阵, 奏响凯歌, 虽是无力的想象和展望, 却孕育了词人酣畅淋漓的杀敌壮志和坦荡磊落的壮烈情怀, 是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操的再现。

明人杨慎言:“使在衣冠, 当与琴七、黄九争雄, 不独雄于闺阁也。”清人李调元评其词时说:“盖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如果说李清照是因其温婉清新的诗风而流光溢彩, 那么其爱国诗也是其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词人人格魅力的再现, 而且充分地印证了在时代的烙印里拥有民族尊严的崇高和可贵。李清照的爱国诗词, 深沉而凝厚、热切而执著, 是一代女词人强烈的民族忧患感的体现, 昭示了她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叶嘉莹主编.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3, 1.

[2]温绍堃,钱光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7, 3.

[3]平慧善.李清照及其作品.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5, 9.

[4]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4, 5.

[5]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选.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6, 12.

[6]褚斌杰主编.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4, 5.

诗歌:十年生死意难忘 篇3

十月的一场烟雨,

淅淅沥沥,

更甚那别时的话语,

惨惨戚戚,

飘落的细雨,

点点滴滴,

如重回梦里的.别绪,

断断续续,

丝丝缕缕拂在脸上,

缠缠绵绵寒在心底,

烟雨朦胧的画卷,

白茫茫一片,

如破灭了永远,

从此再也没有了起点,

霏霏细雨,

轻洒江面,

无声呜咽,

泪涌心田,

可心,

亦在留恋,

那梦还没开始便画上了句点,

有谁和那梦里的人一样,

雨后的一次邂逅,

是你温柔的问候,

可惜,

没有了以后,

你扑打着翅膀,

放飞了梦想,

去了远方,

因为那才是你的天堂,

可叹,

梦里的人,

望尽了天涯苍茫,

断了这份痴念轻狂,

彷徨在雨过之后的雨巷,

唯有寂寥的滴水声在四处回荡,

看不清前方,

一路的跌跌撞撞,

一场烟雨,

十年生死,

意难忘,

不思量,

自遗忘,

从此不再回头望,

天地者逆旅,

人生若梦,

梦若繁花,

此次绽放,

不为其它,

诉衷情眉意原文翻译赏析 篇4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前言】

《诉衷情·眉意》是宋朝词人欧阳修的作品。这首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

【翻译】

清晨起来,将帘幕卷起,看见满地清霜。天气太冷,你用热气呵着纤手,试着描画梅花妆。都因离别的幽恨,所以你故意把双眉画成山的式样,浅淡而又细长。

思念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是令人感伤。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愁上眉头,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词抒写女子的离愁别恨。词以形传神,从人物的外貌转而深入其内心世界,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即在冬日的清晨起床梳妆时的生活情景,展现了歌女们痛苦与苦闷的内心世界。上片即行点题。首二句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图画:主人公于冬日凌晨临镜梳妆,精心地在额上涂出梅状五色花朵。“帘幕卷”,暗示她已起床;轻霜,气候只微寒;因微寒而呵手,可想见她的娇怯;梅妆,是一种美妆,始于南朝宋寿阳公主;试梅妆,谓试着描画梅花妆。后二句写她本有离愁别恨,所以把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古人有以山水喻别离的习惯,眉黛之长,象征水阔山长。用远山比美人之眉,由来已久。以上,读者从歌女一番对镜梳妆、顾影自怜的举动中,尤其是从她描眉作“远山长”当中,可以窥见她内心的凄苦和对爱情的渴望。

兰花的诗词赏析 篇5

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兰花。对于兰花一直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可能在兰花的馨香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喜欢上它。人们对于兰花的评价从古至今一直都很高,兰花一直被说为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是喜阴的植物,常被说来是隐士来道出作者归隐的想法。

兰花最早的含义是爱的吉祥物。屈原在诗歌中将兰喻为君子,故后人又把兰理解为君子高洁、有德泽的象征。如兰桂齐芳(兰花、桂花)喻德泽长留,经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给后辈子孙,亦用来称颂别人的子孙昌盛。兰后来又引申出多层含义,如美好的文章称“兰章”,对别人子弟的美称叫“兰玉”,对友情契合而结拜成兄弟称“金兰之好”等。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所以兰花在古人眼中是很高贵的,也就有很多古诗词是描写兰花的,或借兰花抒发自己的归隐之志,或表现自己对兰花的喜爱,或借兰花蓝表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下面是对我最喜欢的两首首写兰花的诗词的赏析: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臵了。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

本首诗也是借兰花恬淡,与世无争的特点,来表现作者自己隐居生活的惬意,以兰花空谷幽兰的特点来表现自己虽然隐居于山林之中但是自己的诗歌会像兰花的馨香一样来影响别人。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这首诗是李白在路途游玩时所写的,是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者借兰花这个意向表达自己虽然才华被隐没,但是自己的一些朋友知音还是看到了自己的才华的,为他们展现自己的才华就可以了。作者看到兰花隐没于众草之中,感觉到无限的悲凉,于是联系到了自身的际遇,生出无限的感慨。从整首诗看始终都在写兰花的在众草中的形象,最后一句更是写出来了作者此时自己的心声,如果没有清风的来吹散花香,那么香气为谁发出呢。这就是间接表明自己的才华如果没有他自己的路途的知音自己的才华为谁施展呢。

下面是对兰花从古到今的做一个阐述;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 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 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一、兰之“芳香”

“手培兰花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这是古人写的一首咏兰诗它对兰花作了生动的描述其中道出了兰花之“香”是兰花的最大特点其香色清绝素心香远。兰花因其香气自古被称为“香祖”、“国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咏兰香、称兰香、赞兰香的人多不胜数有些文人雅士更是以兰香的脱俗而自勉。孔子曾对着隐谷中的香兰喟然叹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隐谷中香兰独茂却以众草为伍虽香而孤草丛而芜没。在孔子看来兰花的香是别样的、独特的当之王者而无愧又以此香暗喻了芬芳袭人然曲高和寡、独茂壑谷的风格以此来喻人又喻己。

在中国近现代也有很多诗句都是称赞兰香的如陈毅元帅有诗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遇。”齐白石的《兰》“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1】”

二•兰花乃君子

“生在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二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不仅发现兰花而且写下流传千古的赞美诗。兰花以质朴纯真的品质健美俊秀、千差万别的风姿素雅内向、含蓄不露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独特幽香坚强屹立、不怕狂风暴雨、残雪酷霜的斗争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被称颂为“花中君子”。

兰花是大自然的杰作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中国兰文化渊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可说是兰文化的奠基者。《孔子家语》有云“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因此兰溶入儒家哲学思想而开始了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后人并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德行之中。【2】 此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关兰的辞章迭出还频见于历代典籍的诗、词、赋中如三国时期的稽康、晋代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杨炯、杜牧等都留下了关于咏兰颂兰的不少名篇佳作华词丽句。上承屈原下启李杜的陶渊明他的《幽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韵味深长朴雅含蓄是流传至今的名篇。到了宋朝直接以兰为题咏兰颂兰的诗词歌赋更是屡见不鲜可见在诗人笔下虽是同名咏兰但表现兰的方式、含义却各有异同。

三、兰之“秀质”

金声玉韵蕙心兰质”这是描写兰花秀质的诗句对于兰花的秀质也是很多人所欣赏的正如蕙质兰心一词通过兰花品质来比喻人的性格。“莲花过雨清宜画兰箭临风韵似诗”这是清代阮元的诗由此看出诗人对兰、兰茎的喜爱至极把兰茎的风韵比喻成一首诗淡雅诗韵。“质幽偏受燕支此花解得灵修意”把兰的秀质赋予了人的性格把兰的温润素雅生动的描写了出来。

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庄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 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正如“富贵者爱牡丹隐逸者爱菊花清雅孤高者、弱而不阿的文士则偏爱兰”一样。【3】兰花除了它的香气吸引人之外它那花朵的简单配上它那疏朗秀美的叶子感觉上那时见到的兰花真的很雅致秀丽有点孤傲不屈的感觉它虽然简单但却素洁清幽秀逸天成与中国人所推崇的廉洁、质朴的情操正好结合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兰花的原因吧。中国人爱兰是爱她的纯真和质朴这是东方人性格的一种极好的反映。中国人喜欢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中国兰正是这种风格与情操的完美结合令人清心令人舒怀。人们欣赏兰花不仅仅限于花而且涉及香气、姿态、叶艺、盆架等方面。有人说庭院一盆兰蕙可以衬托出主人的身份和情趣。这恐怕也未必是夸大其词。诚然中国人对兰花的欣赏已远远超出兰花的本身而是和文学、艺术、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花文化。

济浙江的诗词赏析 篇6

济 浙 江

昧旦乘轻风,江湖忽来往。

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

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

绿树悬宿根,丹崖颓久壤。[1]

任昉:在齐、粱文人中,沈约工于歌诗,任昉长于文辞,故世有“沈诗任笔”之称。但到晚年,任昉于诗亦有相当进境,被诗论家钟嵘誉为“拓体渊雅,得国士之风”,而擢居“中品”。这首诗,大约正作于晚年。诗题所称“浙江”,就是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闻名世界的钱塘江

作品鉴赏

、据说钱塘江潮在中秋节后两三天最有声势:潮头高涌3—5米,推进速度每秒可达10米,带着10-20万吨海水,冲进江口,真有“崩峦填壑”之势。早在东晋时代,一代画宗顾恺之,就惊呼过它的“形无常而参神”、“势刚凌以周威”(《观涛赋》)。不过,任昉所济之处,恐怕不在钱塘江口,而且也不是江涛澎湃之时。

1 2句:开篇只是一片轻风细浪:“昧旦乘轻风,江湖忽来往”。东天既然才曙光初露,江上又正吹着清新的风,这时候升帆启航、乘风而驶,该有无限的惬意。诗人晚年曾“出为新安太守”,此次渡浙江,不知是否前往新安赴任。倘若不错,那么诗人虽外放为官、流宦江湖,心境似乎并不沮丧。这起首两句,落笔轻快,跳荡着一股畅悦之情

2 再看那江间的水波,似乎也受到诗人心情的感染,一下变得亲热起来。它在江面上兴奋地涌起,忽而又向前轻泻,仿佛要迎送诗人那么一程。船儿呢,似乎也顽皮起来、不甘落后,立即追着翻滚的江流而上,又迅疾地滑向前方,把一片浪波抛在船后。这就是“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两句所描述的景象。诗人用“送”、“逐”二字,将满心的.欢悦之情,移之于江波、轻船,顿使眼前之景,注满了情感和生气。

以上四句写江上行船之境,是为动态。就是两岸的如画之景了。浙江的山川之美自古驰名。当年顾恺之从会稽回京,曾这样形容那里的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一千五百年后,鲁迅先生在“昏沉的夜”中,也曾以无限向往之情,描述过船行故乡路上的美好印象:“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好的故事》)。此刻,进入任昉视野的,大约正是这类景致。所以,在接着两句中,他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5 6句“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所谓“无暇目”,应该就是王献之所说的“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之意。所谓“更兴想”,恐怕正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所引发的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高邈逸兴。这两句着重表现诗人观景时的感觉,至于“近岸”、“远峰”究竟是怎样景象,妙在先不叙出,只让你去想象。这对于缺乏经验的读者,自然未免显得太“虚”;但曾身历其境的人们,读到这两句,恰能将他所见到过的秀岩、清川、鸡狗、茅屋之类美好印象,全都唤到眼前,与诗人一起,回味那应接不暇的喜悦和高妙的意兴。这就是“虚而有味”。

7 8倘若一味“虚”写,也不好。艺术的辩证法,在于“虚实相生”。此诗结尾“绿树悬宿根,丹崖颓久(旧)壤”两句,正是从虚处略添几笔,便在江岸空蒙之中,显现一派奇观:一株青葱绿树,忽然在烟景中凸现。船至近处一看,那宿年的粗大根须,竟有钻裂江岸悬挂在水上的!抬头看那远处,又有峰影移近,大概是年长月久风雨侵蚀之故吧,山峰大多崩颓成土石,唯剩孤零零的陡崖,被晚霞染得一片火红。这两句实景,正为前两句虚笔置景着色,使那引得诗人“无暇目”、“更兴想”的“近岸”、“远峰”之境,得到了显现。不过,这只是目不暇接中的“一瞥”,众多美景的“一斑”。诗人只勾勒、涂抹那么几笔,便戛然收止,仍为读者留下了怀想、回味的余地。

描写小年的诗词和赏析 篇7

(宋)刘克庄

吾尝评论齐物,未知彭殇孰贤。

蒙庄略晓些子,分别小年大年。

《华严知客寮》

(宋)刘克庄

檐外苍榕六月秋,小年来此爱深幽。

坏墙萤出如渔火,古壁蜂穿似射侯。

涉世昏昏忘旧话,入山历历记前游。

故人埋玉僧归塔,独听疏钟起暮愁。

《雨夜南堂独坐》

(宋)陆游

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余。

故人欲尽谁与娱?独坐默诵小年书。

北风日夜吹雨急,空村泥深屋茆湿。

凤皇览德乃下集,可怜飞萤常熠熠!

《旅舍偶题》

(宋)陆游

野店山桥策蹇驴,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颜几岁已辞镜,胎发今朝还入梳。

小瓮漫营秋社酒,断编闲理小年书。

白云可笑犹多事,常向人间耐卷舒。

《冬夜读书》

(宋)陆游

茂陵病後非平昔,瘦骨竛竮短发疏。

红烛悔从长夜饮,青灯喜对小年书。

圣贤亲见生非晚,忿欲俱空死有余。

破屋颓垣君勿笑,更阑弦诵满吾庐。

《古寺老松》

(唐)齐己

百岁禅师说,先师指此松。

小年行道绕,早见偃枝重。

月槛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终当因夜电,拏攫从云龙。

《观项信水墨》

(唐)方干

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

《使东川·汉江上笛》

(唐)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醉眠》

(宋)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黄龙寺》

(清)闵麟嗣

万木乱参天,孤峰对铁船。

客因看画至,寺以伏龙传。

宝笈悲前代,薄团坐小年。

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赏析 篇8

出自《秋夕》,由杜牧创作。这首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

出自《中秋月》,由苏轼创作。这篇作品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

(三)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

出自《中秋月》,由白居易创作。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四)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

出自《苏幕遮》,由范仲淹创作。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五)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出自《渔家傲》,由范仲淹创作。渔家傲·塞下秋来是北宋范仲淹的词曲,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

(六)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陆游)

出自《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由陆游创作。秋天,作者来到边城,凭高远望,浮想到了长安南山之景。

(七)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

出自《秋月》,由程颢创作。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八)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

出自《秋风引》,由刘禹锡创作。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是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

(九)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刘禹锡)

出自《秋词》,由刘禹锡创作。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

(十)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白居易)

上一篇:在道德讲堂上的讲话稿下一篇:房地产业基础术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