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上稿率(共2篇)
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上稿率 篇1
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上稿率
作者:孙 武
来源:河北石油
2006-11-24
我从2001年开始当河北石油系统的通讯员,到现在已有4个年头了。在这期间,虽没有写出什么“大手笔”,却一直受到省公司记者站的鼓励与厚爱。在这里,我谈一下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上稿率。
一、热爱是前提
有一句话讲得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基层通讯员,从事宣传报道工作是件苦差事,有时为了一篇稿件,经常深夜伏案,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写出的稿件,也可能投出去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同时,对信息需求的判断、对信息价值的评估、对信息资料的逐步积累和深入加工的过程,也要占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需要通讯员要耐得住寂寞,自觉地、持之以恒地面对各种挑战,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心血。惟有如此,方能渐入佳境,最终修得正果。因此,我们基层通讯员只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内心深处培养写作兴趣,热爱宣传报道工作。2001年我到石油公司接手通联工作,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愁得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还是不知从何下手。但自从与《河北石油》有了第一次“约会”后,通过吸取“名家”养分,充实写作根基,试着写些小消息,逐渐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目前,《河北石油》、《中国石化报》已成了我的精神快餐,每期我都会认真阅读,一天看不到心里就觉得缺点什么似的。
二、勤奋是基础
随着销售企业市县一体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一名基层通讯员来说,往往身兼数职,写稿基本上都是挤时间,加之身处基层,信息来源有限,不可能每天都遇到惊天动地的新闻,若想在报纸上抛头露面,如果不勤奋,是很难出成绩的。俗话说,勤能补拙,我努力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我的学习方式很简单,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看报,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对资料的理解,从中发现新闻点;另一方面经常走出去,深入一线采访,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捕捉新闻线索。比如:去年1月30日发表在《中国石化报》三版头条的《点点滴滴总关情》这篇文章,就是我们利用两天时间深入到遵化零售公司加油站实地采访后写成的。文中赵晓敏、贾学英、李云霞三位女加油站站长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们却是一群把事业融进自己生命的女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用女人特有的韧性和爱心书写着靓丽的人生。而这良好风貌正是我们石化人最可爱、最值得敬重的东西。文章见报后,在企业内部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了编辑和读者的好评。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写稿除了要手勤(勤写)、腿勤(勤深入基层)、嘴勤(勤问)、脑勤(勤思考)的基本功外,还要认真研究报纸,做到稿件对号入座。因为报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报道重点;每个版面也都有侧重,都有自己的固定栏目。因此,基层通讯员要养成天天看报的习惯,在仔细研究各个版面、各个栏目报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整理素材,选好角度,按报纸的版面、栏目有针对性地精心采写、对号入座,就能大大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另外,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想拓宽报道面,不但要写身边有特色的消息、通讯,还应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及时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这方面的稿子可以采用图片、言论和读者来信的形式,以增强宣传报道的现实指导性。文章发表了,成就感油然而生,激动之余,我们要冷静下来,及时把见报稿和自己的底稿进行仔细研究对比,从标题到内容,看一看编辑做了哪些改动。通过学、写、改反复“修炼”,我们的“道行”就会不断提高。
三、质量是保证
采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是检验一名通讯员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上稿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每次下笔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所要写的对象到底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报道的价值,如果不弄清楚这点,就算你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汗水,效果不一定好,稿件投出去估计大海沉石的几率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生活中的有心人,超前思维,时时处处以“无事不新”的眼光,留心观察、细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提高稿件命中率。
对于提高稿件质量问题,这里主要讲两个方面:
一方面稿件标题要巧。鲁迅先生说过:记人,最好记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对于稿件来说,标题犹如“文眼”,至关重要。因此,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文眼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稿件的命中率。我们通讯员向报纸投稿,给编辑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而要仔细推敲,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标题怎样才算好,每个人的标准并不完全一样,但我认为有三点是基本的:第一,贴切、醒目、生动。第二,短一些,简洁一些。第三,要有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切忌人云亦云。4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推敲新闻稿件的标题上下功夫,先后在中国石化“一报两刊”上发表各类新闻稿件96篇,其中有85%的稿件标题都被版面编辑原封不动地采用了。
另一方面稿件内容要好。一要找准重点,抓住一个“早”字。即结合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迅速、及时地反映本单位在经营管理中的成绩和问题。二要反映热点,紧扣一个“活”字。即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反映员工的呼声和愿望,敏锐地发现、捕捉在广大员工反映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三要对准焦点,力求一个“准”字。即在反映各类问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报喜,也要报忧,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力求准确实在。四要抓住特点,突出一个“新”字。即要立足实际,及时挖掘企业经营管理中特而新的东西,写那些不同于其他单位的自身特点、优势和具有开创性的经验、成绩。
如需转载本网站发布的新闻信息,请注明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上稿率 篇2
一面是地方台记者、编辑日益强烈的发稿意愿, 一面是省台业已形成的新闻传播理念, 只有做好对接, 才能实现“1+1>2”的最优效果。那么, 怎么才能实现稿件与平台的有效结合, 提高地方台上稿率呢?笔者以为, 应该注意三点。
一、注重时效, 及时传递
每天, 编辑总要面对各地记者传来的数篇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初选稿件, 取舍的第一标准就是新闻价值。一般来说, 分析一条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主要考虑五个方面:时间、新意、重要、接近、显著。其中, 时间、新意、重要这三条是所有新闻稿件入选的必备条件。对稿件新闻价值大小的估量, 则要综合比较上述五个方面的情况, 这些条件具备得越全面, 表现得越突出, 稿件的新闻价值也就越大。目前, 在各地上传的消息稿件中, 对“时间”的把握时常差强人意。“时间”就是新闻时效性。新闻是个“易碎品”, 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最迅速、最及时地把最新鲜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才能满足人们收听新闻的需要。要“快”, 越“快”越好。对地方台稿件而言, 这个“快”就是稿件中的“今天”, 甚至是“正在进行时”, 而不应该是“昨天、近日”, 更不能出现“连日来”或“最近一段时间”的字样。类似这样的稿件往往具有文摘的性质, 多是各地负责传稿的记者或编辑“摘自”某报或某网络。笔者曾发现最严重的一次是某家电台在6月末传来的一篇消息稿, 经“百度”后发现是《吉林日报》3月18日已经发表的消息, 而且信息量还要大一些。当然, 也偶有个别电台的记者为了追求时效性而造假的现象。由于新闻事实当事人不重要或不影响全局, 随意变更时间。当然, 编辑偶尔也可以看到新闻的“早产儿”——××地的××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预计到“十二五”末, 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诸如此类。若非新闻本身有显见的重要意义, 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或新闻本身有新意, 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否则稿件必然被弃用。因为在新闻事件延续发展过程中, 可能发生变化, 远景未必按照预期实现。这样的新闻有报道失实之嫌, 降低了省级媒体的公信力。应该说, 注重时效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是否做到, 关键取决于记者、编辑的责任心, 而不在于从业者水平的高下。
二、改变站位, 巧选角度
地方台上稿率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稿件站位不准, 重当地轻全省。往往受地域影响, 难以转换角度, 立足全省来看当地。应该说, 各地上传到省台的稿件大多是放在当地都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但放在全省视野, 其价值就未必突出。改变站位首先要增强大局意识。这个大局不是各地的大局, 而是全省工作的大局。应该明确当前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省内年度重要会议, 如省委全委会、全省“两会”等, 掌握全省工作脉络;关注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对阶段工作总结部署及对近期宣传报道提出的明确要求和具体意见。以此为前提, 按图索骥, 去寻找当地工作与全省大局的相切点;去寻找全省正在实施的、提倡的、关注的、急需报道的新闻;同样的事件中, 了解本地在全省的占位, 去寻找那些领先、新鲜、有特色的素材,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别是针对一些已经在省级媒体上刊发、刊播过的新闻, 更要注重去寻找新事实、新角度和新观点。其次要盯住地方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 从吉林省目前的产业发展来看, 白山市的特色种植业;通化市的医药建设、白城市的风电产业、生态农业;说到全省的粮食产业, 农安县、公主岭市、梨树市当仁不让;说到大学生创业, 辽源市独树一帜等。找准特点, 就能在报道上扬长避短。如果公主岭台以农机大户为点, 报道机械化作业情况, 必能播出;但要错位去和东丰县比梅花鹿产业发展, 就丢掉了自己的特色。另外, 同样的新闻素材, 在当地播出和在省台播发, 所采写的角度也应该有所不同。在和梨树台的记者交流时, 他曾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他曾就全市粮食高产竞赛表彰会这一素材进行报道。在当地电台播发的新闻以表彰20名产粮大户为主要内容, 传递当地注重粮食高产这一信号, 鼓励农民重科技、增亩产。而上传省台的新闻则着眼于高产状元刘兴军大田公顷产量达到32547斤, 实现全省首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吨粮田这一亮点, 注重对当地粮食种植业成就的宣传, 提高梨树市粮食种植在全省的知名度。由于立意巧妙、内容新颖, 这条稿件被省台顺利采用。
三、着眼需要, 善于策划
有的放矢, 才能事半功倍。在省台发稿, 首要就是要知晓省台所需。从最初电话交流到邮件传送, 再到现在的网络时时沟通, 联系渠道更为广泛, 手段更为先进。省台每天在网上发布所需、了解所需并不难。难点在哪儿呢?难就难在要想做到及时按需传稿, 就要抓住重点, 善于策划。一篇稿件不仅记录地方的新闻信息, 更承载着地方台的新闻宣传水平。各地在短时间内要能依省台指挥棒, 交出合格的作品, 有赖于日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熟悉和深入, 更依托于强大的策划能力。以经济报道为例, 作为农业大省, 吉林省过去在报道中突出唱好“四季歌”——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近年来, 全省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开放深度广度, 工业和第三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 现在的吉林省经济报道也应该体现以工业为主, 各业纷呈的发展局面。同样是经济报道, 在白城台上传的稿件中, 很少能看到对白城工业、农业全局性的描述, 常常是《黑水西瓜叫响四方》、《满眼辣椒红遍秋》、《转变中的白城纺织业》等地域特色鲜明、时代感较强的报道。白城台的同仁也好像“未卜先知”, 总能适时将稿件传来。在沟通时, 白城台的同仁告诉笔者, 秘诀就是做好策划。白城台确定几名优秀记者专职向省台传稿。他们定期策划选题, 从立意到采写, 既做好规定动作, 又根据策划完成好各自的自选动作, 并形成一个无形的素材库, 常添常新, 只要有需要, 随时可以包装组合, 完成报道。而在他们上传的每一篇有分量的重点报道背后, 无一不浓缩着白城台近期的新闻策划。所以, 稿件既接当地基层“地气”, 又有地域全局亮点。
应该说, 上述更多注重的是上传报道的立意、策划, 要提高上稿率, 还应该在稿件写作上下工夫。随着改文风活动的日渐深入, 省级电台不断改进新闻表达。“说老百姓的话、说实话、说新话。”地方电台更应该注意这种转变。新闻语言应该简明扼要, 通俗易懂。能用三言两语表述的, 决不写空话、大话、套话, 拖泥带水, 既穿蓑衣又戴斗笠。报道结构要有逻辑性, 细节多一点儿, 议论少一点儿。句子短一点儿, 音响多一点儿, 提高音响质量, 增强广播特色。
【基层通讯员如何提高上稿率】推荐阅读:
浅谈基层通讯员如何做好项目宣传工作07-30
基层通讯员培训体05-09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07-26
基层医院如何提高医院门诊就诊人数08-15
基层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患者健康素养08-25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12-20
浅淡如何提高企业基层班组的执行力12-04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提高新闻稿件的写作水平07-15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行力07-23
浅论如何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范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