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

2024-07-26

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共8篇)

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 篇1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注,多侧重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探讨,“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乡村政治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问题”[1]。事实上,农村政治状况不仅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制约着“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如果我们不从政治的高度加以认识和重视农村问题的政治方向,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农村各种政治关系,那么最终会影响到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2]。甚至可以说,如果离开农村政治视野,任何有关农村经济改革和文化发展的方案都无法真正有效地实施而导致失败。

本文将对现阶段中国农村政治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公共权力组织的构成和运作及与农民公共参与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考察,试图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认识市场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的发展规律。

国家主导农村社会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代表国家权力为基本特征的乡镇政权掌握着农村社会最主要权力资源,对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态。但存在乡镇干部行为失范、乡镇政权管理效率低下和社会动员能力减弱等问题。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表明,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民族国家,现代化是与农村动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的体制之中实现全社会的有机整合,才能获得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资源。事实上,这个历史的逻辑也指导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设计。无论是晚清的农村改革,还是国民党时期的农村建设;无论是新中国的集体化运动,还是新时期的村民自治,就其总的历史状况和目标而言,都是民族国家力图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现代化统一进程之中的努力。也就是说,中国社会没有进行也不可能完成西方社会那样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自然转型,而是在走一条“规划的社会变迁”之路。这就要求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政府要在农村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组织是政府推动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的力量”[3]。其表现形式就是国家权力体制在农村社会得以建立。自民国期间国家行政体制下沉到乡镇一级之后,在农村社会直接代表国家的就是乡镇政府。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了高度集权的政社合一体制,国家行政权力冲击甚至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国家及农村干部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辖而实现了对农村社会政治及其它领域的控制,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传统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最直接的目标和最重要的成果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4]。而政社分设后产生的“乡政村治”体制,成为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

“乡政村治”体制的“乡政”,是指乡级机构的功能运转主要体现在乡政权上,特别是体现在乡政府的职能上,从乡级政治事务、行政事务和经济事务的管理方面,都突出一个“政”字。而“村治”则是指村级组织对村域事务在自治基础上的具体管理。在这一体制中,“乡政”代表着国家权力,具有系统而完整的组织机构,而且掌握了农村社会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控制着和主导着农村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1)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国家政权的基本属性通过新的“乡政”体制顺延了下来,特别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全国各地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备的党委、人大、政府及政协等政权组织。这些组织机构分别从党务、立法、行政和统战等系统强化着国家政权,以保证国家权力自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性。(2)各乡镇政权配备了大量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随着公务员制度在乡镇的推行,大批有文化、懂法律的优秀知识分子充实到了乡镇干部队伍,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乡镇政权的各个岗位上,确保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3)普遍建立了乡镇财政制度,乡镇政府具有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提升了乡镇政权在经济、文化事业和社区发展等领域上的政治能力。(4)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增加了乡镇政权对经济的影响力。特别是那些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具有资源性质的乡镇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乡镇政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工具。

但是,目前的“乡政”也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乡镇政权的施政能力,乡镇政权的社会动员能力呈下降趋势。(1)体制上冲突。乡镇政权体制存在诸如党委一元化领导和一体化运作的现状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及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冲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权力受到一定程度虚置;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受到肢解,政府功能和权力残缺不全等问题。(2)人员臃塞,乡镇财政负债严重。目前我国乡镇政权吃“财政饭”和“事业饭”的人数普遍在100—200人之间,有的甚至超过500人。乡镇政权人员的臃塞,势必增加乡镇财政的负担。据对全国81个农民负担监测县调查,平均债务额1098.6万元,平均净负债708.2万元。乡镇财政濒临破产。[5](3)乡镇干部整体综合素质较低及激励机制欠缺,工作效能差和制度化程度低,其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和寻租性,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有些地方为了缓解乡财政的负担或乡镇干部自己获利,采取各种名目增加农民负担,并在与民争利时采取许多非法的失范行为,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乡镇政权处于从农村获利和维护农村安定的两难之中。

为了解决乡镇体制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改革方案:(1)强化乡镇体制。主张者认为,应该继续强化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乡镇体制建设,其中在规范乡镇各政权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采取各种办法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并努力使其行为制度化,特别是要县级政权要简政放权,下放各部门在乡镇的下设机构,以改变目前乡镇体制上条块分割的状况而提高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6]。有研究者认为,要强化乡镇体制,还必须将社会体制的下线伸入到村[7],即将政府组织延伸至行政村,实行“乡治、村政、社有”[8],也就是将村级组织的行政功能扩大或制度化,在村一级实行行政化体制,在村民小组一级实行村民自治体制。(2)弱化乡镇体制。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乡镇政权建设应该遵循转型期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即“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权利文化的转变,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农村的政治领域,农村社会将最终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实现从传统的专制家族社会向现代民主的个体社会的转型”[9]。其政策性主张是撤乡并镇,在确保国家基本行政职能下沉的同时,逐渐实现国家行政权力体制上移,达到乡镇社区自治。事实上,近几年来,在一些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实行乡镇规模调整,有的地方有1/3的乡镇被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0]。

毫无疑问,现代国家是不可能放弃也不应该放弃对农村社会的管制。因为,如果没有国家强制性的影响,传统农业是不可能走向现代农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农村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缺乏基础。问题只是,在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这一目标。在现实的农村政治中,乡镇权力体系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扩张惯性。这是由行政支配主导型和缺少约束制衡的体制特点所决定,其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动。从目前农村社会的基本情况来看,国家对农村社会的管制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性的“命令—服从”模式如何有效,而应该主要建立一种“法制—遵守”模式。也就是说,国家应该通过一种法制方式,将国家在农村社会的利益和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强制性的法律预期确定下来。在这种“法制—遵守”模式中,应该将农村社区事务、国家目标进行适当的区分。对于诸如各种税收、计划生育和国土管理等国家目标,则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职能部门的法制管制;对于农村经济的管理,根据市场化的进程,应该从直接管理过渡到利用非行政手段的宏观调节。而对于农村社区性事务,应在国家授权性的法律权威下,实现广泛的自治,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在乡镇一级实行社区自治。二

村级治理体制处于结构性转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的性质和运作路径,农村民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存在各种权力边界不清等深层次的冲突,农村政治制度化建设落后于现实需求,极大地影响了村民自治体制的绩效和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村级治理体制正在实现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性转型。这种转变是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相联系的。如果说,1980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改变了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那么,从1984年开始进行的农村第二步改革,通过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合同制,取消生猪、蛋品派购,实行市场价格,则在改变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自此之后,市场成为了配置农村社会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农村社会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社会后果,就是促使社会流动增加,并使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发生变化,即农民职业分化和经济差距的扩大,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刚性的城乡二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但是,这种因市场化取向而产生的社会分化,又受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和影响。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制度性冲击和约束下,决定和形成了目前农村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各主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取向的冲击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形成了农村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大分化,瓦解了中国社会非民主、非法制的社会根基”[11],中国农村社会正在进行以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过程。然而,“分化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现代化。发展是分化(既有社会的分工)和整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将分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互相作用的过程”[12],为了达到这一整合,国家需要向农村社会输入新的政治制度规则,这就是村民自治体制的逐渐建立。村民自治是农村基础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其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效地处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最基层,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13]。这一体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至1988年,全国各地普遍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尽管还没有实行村干部的民主选举,但村级组织建设开始规范,村级干部也在精简。第二阶段是1988年以后,随着《村组法》的实施,从建立乡政府和村委员进入到了村民自治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开展了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建章立制等自治活动,并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示范县。到目前为此,全国(除台湾和港奥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村民自治体制,并普遍进行四至五届村委会选举,共有9万多个村民委员、38万名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各地还在不同程度开展了“村务公开”和“建章立制”等活动。农村民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村民自治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冲突:(1)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在权力关系上的冲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国家实现对农村社会一体化整合的工具,在村级正式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位置。可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是以国家法律的授权为依据、以全体村民的民主选举为基础的,在法律上并不具有服从村党组织的义务。两者权力来源和职权不同的客观存在,必然影响到农村政治的统一性。而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有些地方在乡镇党政的支持下,采用控制选举、用党支部会议代替村民会议、以党组织替代村委会行使职权等所谓一元化领导和一体化运作的方式来控制农民自治组织。其结果是改变了村民自治的民主性。(2)国家行政权力与村民的自治权力之间的冲突。从国家立法上来看,村民自治否定了公社体制时国家政权与农村组织特别是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将过去那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转变成为国家政权对基层自治组织的指导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的变化,最主要表现在,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农村权力的基础已由上级授权而改变成了村民授权。这种改变必然影响到国家行政权力对村委会的管辖权限及行为习惯等问题,也必然影响到乡镇政权的权威。乡镇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施政能力,一方面通过强化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并通过建立村级党组织来控制村民自治组织;另一方面则是实行“村财乡管”等措施来肢解村民自治组织的职权。(3)村委会的自治权与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根据《村组法》的规定,村委会不仅管理着村集体的土地和财产,还具有支持和组织全村发展经济的责任和义务,并需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因此,人们按照人民公社时期的习惯思维,将村委会视为集体经济组织。有些地方就借发展集体经济为名,将村委会职能扩大,不断强化村委会的经济功能,使之向经济组织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剥夺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有关国家权力与村庄自治权、社区组织与村民个人权利的边界问题。政治组织理论认为,任何权力边界模糊,也就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会产生组织的不经济性和个人权利的不可预期性。组织的不经济性,不仅包括其运转成本,而且还包括其机会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因不必要的职能产生的代价。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代价就是由于其职能的无限度扩大而自身成本投入又明显不足或过剩所导致的与目标的实现没有内在必要联系的某种损失。为了克服这种不经济性,就必须有效而合理地确定村级组织的权力边界,明确其职能范围。目前最为现实的选择应该是:(1)真正落实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契约关系。村民自治作为国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的一种农村政治安排,是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内生成的这种“自治制度”,对广大村民来说,其选择空间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有关村级织织的性质、结构和职权这些方面都不是村民自主选择的结果,而只能是在国家法律权威下形成的制度性安排。也就是说,在国家主义的权威导向下,要求广大村民这些“自治主体”完全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建立符合基层政府意志的“自治组织”,因此,在村委会的设置和权力及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等方面,并不存在实际意义的约定和更改。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提倡法制权威下的契约精神,将乡镇党政、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真正作为法律上平等的政治主体,并促使其相关规则的制度化,以此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职权的刚性。(2)限制村民自治组织的经济功能,通过建立独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组织性服务[14]。村民自治解决的是村庄内部的秩序及村庄与国家体制之间的秩序,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村民与社会,特别是村民与市场的关系。村庄内部的秩序,表明的是社区组织所必需的结构环境,是社区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有关与控制与正义相关的问题;市场秩序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有关交易赖以实现的市场伦理与信用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国家之外社会的存在。但是,处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并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村民进入社会需要许多中间的渠道。村治体制不能够也不必要为村民提供市场化的组织,根本性出路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满足农业市场化的组织性需要。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政治状况和各种组织资源来看,最为现实和有效的市场化组织,就是以平等主体为基础的、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具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及合理退出机制的会员合作制组织[15]。

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正在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但是,农民非制度性参与、非法参与和宗族性参与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政治权力运作过程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公共参与是公众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影响和改变政治过程的活动[16]。在传统农村社会,家庭才是法定的基本政治单元,广大农民作为皇权下的“子民”,在村庄事务中,只有通过他们家族或宗族组织进入公共领域,其活动只不过是家庭或宗族组织行为的外化或代表,个人在社区事务中不具有独立的政治身份。民国时期,虽然农民的“国民”身份得到了确认,但在严格的保甲体制中,农民作为“保丁”承担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区的义务,而且是一种与社区“连坐”的强制性义务。新中国建立之后,在集体化时代的“集权式农村动员体制”下,农民成为了“社员”,社员对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和人身上的依附也就决定了其公共参与权利的有限性,法律规定的“社员”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和管理的一切“权利”是一种虚置的权利。只有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政村治”体制之后,农民成为了“村民”,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由,并拥有了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权利。事实上,在国家大力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几年进行的第四届和第五届村民选举时,每届选举全国有六亿、占总数90%的农民参加了村委会的民主选举,表现出空前的政治参与热情。在一些村民自治搞得好的地方,村民已在事实上享有了村务的管理权。而当这些选举权和管理权及其它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部分农民已能够拿起法律武器,与各级党政组织或干部对簿公堂。特别是部分农民通过组织或参加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民的民主观念和权利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农民的公共参与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我国农民的公共参与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公共参与主体的分化,形成了新的政治上“有权群体”。据调查,目前许多地方虽然进行了形式上的民主选举,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民主管理体制,村务的管理权在事实上被大约11%的管理者和特权者掌握,大多数村民处于农村政治权力的边缘。(2)农民非制度性参与大量存在,采取集体行动对抗基层党政的事件增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社会的各种利益冲突和农村干部的行为失范。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的增收较为缓慢,而有关农民负担却日益增加,乡镇政权的财政收入以及乡镇干部的工资及福利补贴都直接依赖于农民的税费,而村级组织在代理国家和乡镇收取上交提留任务时常“搭便车”的行为并有些过激手段和方式,这样在不断积累村民的不满对抗情绪,一旦有动员性力量加入,就可能以非理性的、难以控制的方式发泄出来,农村社会就会处于**之中[17]。(3)农民非法参与有扩大的危险。近几年来,农民通过贿赂、暴力威胁和恫吓等手段影响乡村干部决策或村委会选举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地方,黑恶势力侵入到村级政权,出现了恶人治村,地痞村霸气焰嚣张,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农民的财产和生命权益受到极大的侵害和威胁,民主和法制遭到了无情的践踏。(4)村民通过家族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现象有所增加。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家族势力作为农村社会的一种自在秩序,得到了国家政权的扶持,家族现象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但自中国进行转型期之后,稳定的家族势力遭到了冲击,特别是随着农村社会的集体化和公社化的开展,宗族组织逐渐瓦解,家族势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制。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国家对农村政治的高压式的控制有所减弱,家族势力作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具有完整文化内核的历史悠久的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宗族组织的复兴并成为农村政治参与的主体,一方面为目前缺乏社区归属感的农民提供了精神上的依托和经济上的保障,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有些宗族组织通过操纵或暴力破坏村民选举来控制农村基层组织,破坏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如何解决现阶段农民公共参与存在的问题,目前的政策性取向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对于非法参与这类直接危害社会秩序稳定和发展的行为,都持否定态度,认为必须进行坚决有力的打击。事实上,对于黑恶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入,已引起了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许多地方党政在结合国家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运用专政机器对那些由村痞地霸控制的村进行了集中打击和整治,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对如何看待农民制度性参与的发展趋势、解决农民非制度参与及宗族性参与等问题的分歧意见较大。其中主要有两种观点:(1)扩大村民的制度性参与,规范村民的非制度性参与,限制宗族性参与,将村民自治的直接民主往乡镇甚至县市推广。其理由是,村民自治实际上就是村民对村级社区事务的全面参与,其成功经验证明了中国农民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事务。村民自治所形成的民主可以通过制度传递的方式不断向上层递进,“村民自治的发展必然会推进乡镇民主制度的建设”,其“经验必然会向上引伸,发展到乡镇”[18],即应该按照村民自治所提供公共参与的经验,进行县、市长的直接竞争性选举[19],这种传递最终影响到国家民主。而对于农民的非制度参与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特别要从农民的利益表达和保护方面来进行规范。为了让农民能够表达和保护自身的利益,需要在国家正式组织之外建立农民的政治组织,应该建立农民利益集团,[20]其中恢复政治性农民协会组织是一种合理的选择[21]。而对于宗族性参与要给予一定的空间,引导其往利益集团方向发展。(2)在严格限制村民的非制度参与和宗族性参与的同时,尽量减少村民的制度性公共参与。其理由是,村民的非制度参与具有目的和手段不可控性,经常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宗族性参与则具有强势群体利用我国农村目前还不成熟的“形式上的民主”来剥夺少数的弱势群体的民主权利,因此这两者都必须予以严格限制。而对于村民的制度性参与,不仅不能扩大,而应该尽量减少。这不仅因为,现在许多农民并不具有民主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也没有形成民主参与政治生活的习惯,多数农民并没有明确的、自觉的民主意识,没有把民主参与当做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的参与仅仅是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手段性参与,而不是目标性参与,因此他们对农村干部还不能形成有力的民主监督,不能有意识地影响农村、农业政策的制定和监督政策的执行[22]。而且还在于,任何公共参与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在农村社会增加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以求增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加村民的公共参与,其成本基本上都需要由村民负担,而为了从农民手中争夺维护公共权力的费用,又需要扩充公共权力机构,这样形成的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在目前农村经济不能提供更多经济剩余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减少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减少村民的公共参与,以节约公共权力的运作成本。公共参与从来都是评价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参与都能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因而,现代国家,一方面开放政治领域,通过公共参与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满足民主政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又在公共参与的形式和程度上加以适当的限制,以确保社会秩序处于稳态。特别在有关农民的公共参与问题,因考虑农村社会的利益资源和权威结构等特性和农民的整体素质,一般将农民的社区性公共参与和国家层面的政治参与区分开来。对于农民社区性公共参与的范围和程度,以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为根据;对于国家层面的政治参与,则赋予农民以公民权,按照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来确定农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因而,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和乡镇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将在组织形式和职能方面由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向社区自治组织转变,农村社区性事务的范围将有所扩大,而国家政治层面将往县级政权提升。而为了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强化法律权威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就成为必然。这样也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公共参与的发展基本趋势:(1)农民的社区性参与将会有增加,而国家层面的政治性参与将有所减少;(2)非制度性参与将受到限制和规范,但使其制度化成为政治性的农民利益组织的努力不会实现,有可能的选择是建立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来主张和保护农民的权益;(3)各种非法参与、宗族性组织参与因其复杂的社会根源将继续存在,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和抑制。

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 篇2

(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革, 进而深刻影响到了政治体制与政府管理体制。市场经济对政治制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有消极作用, 主要表现为:导致社会分化、消解经济平等和对于权力产生腐蚀作用, 为权力腐化提供了直接的诱因和条件。市场经济要求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 政治体制要制约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因素, 这就造成政治体制改革的又一个需求。具体讲, 一是降低行政成本的需求。中国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决定了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 使经济发展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 但也造成了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要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降低行政成本, 就要改革, 提高政府效率。二是遏制腐败的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 某些党政机关及干部有产生特殊利益的可能, 腐败现象持续蔓延就是一个突出表现。因此, 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反腐斗争, 通过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来强化监督和制约, 以保持党政机关及各级干部的廉洁。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民主政治的发展,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分重要, 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十分谨慎。历史经验表明:政治发展是一条单行道, 开弓没有回头箭, 走错了路就很难回头。政治体制改革出现失误就会导致全局性的错误, 就可能酿成民族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民主政治的深化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是我们党日臻成熟的执政能力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作为肩负中华人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执政党, 其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族高度负责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要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针对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党内外存在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 胡锦涛同志强调: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牢牢把握这一点极为重要。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定不移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二)

改革开放29年的实践证明,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决抵制和排除国内外敌对势力和自由化思潮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干扰和误导,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的指引下, 与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在积极稳妥地不断向前推进。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各个方面:针对我国原有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陷, 并进而针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 包括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固有弊端的负面影响, 我们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 在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发展城乡基层民主,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尊重和保障人权,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反腐败斗争等各个方面, 都出台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推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推进体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其中, 有些已经取得了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 有些还在继续探索、经受实践的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正张帆前进”, 这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中国式民主制度正日益成为世界民主制度的一种新模式”。一方面,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取得了相当成就, 它不但表现在人民意愿的表达、人民权利的行使、人民利益的实现上, 也表现在作为一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上;另一方面, 也由于人们对民主的认识更趋深化, 已逐渐发现西方的民主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更不是终极的, 从而开始了对民主新形式和未来发展的探讨。

(三)

十七大强调,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在民主政治实践中, 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成功提供不可动摇的坚强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 追求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现阶段, 这样的民主需要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式民主的一大特征。为什么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中必须要有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民主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实现人民民主, 需要人民的自觉意识, 人民的自觉要靠先锋队的启发和引导。人民需要共产党组织, 才能集合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和建设的大军, 才能完成历史性的跨越、成就民族的辉煌。

十七大清楚地描述了中国未来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可以概括为三个重点: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积极推进政治协商和大力加强民主监督。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参与占有重要地位, 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 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 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法律法规、政策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是当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体制改革的重点。十七大之后, 在这一领域还会迈出新的步伐, 进行新的有益探索。

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与竞争性选举相比, 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 有利于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 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形成与实现。尤其是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断的转型时期的国家, 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

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 是人民群众行使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政治形式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民主监督是保障人民赋予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各项权力不变质, 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 民主监督是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人大的监督, 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又是民主监督的有效的基本的形式。毛泽东认为:“要保证人民民主, 就必须有监督, 而人民代表大会是政权工作走群众路线最重要的形式, 也是群众监督政府的基本方法, 基本形式”。邓小平在20世纪50年代就指出, 我们的国家属于人民, 人民自己则有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各种方式去经常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今天, 尤其是作为个体公民, 其政治权力非常有限, 他们除了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情况或提出批评意见外, 事实上很难对政府进行实质性的监督。公民只有将分散的权力凝聚起来, 才能真正形成具有政治影响力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事实上就是“组织化”的公民, 它具有一系列法定权力, 能够代表人民对政府实施监督。人民如何依法有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真正实施监督作用, 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 其他的民主形式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民主政治和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 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任何国家和地区, 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 都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这不仅仅是出于民族自尊心所做出的执拗选择, 而是中国政治文化独特性和国情特殊性的客观必然。在民主问题上,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更不必随波逐流, “这才是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品格”。中国的民主实践以社会的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发展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既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又保持社会稳定, 同时还达到较高经济发展的国家现代化道路。

民主政治需要我们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今后, 当我们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改革的相应配套措施也相继出台时, 我们应当以一种理性化的、建设性的态度来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绝对不是其他国家民主化进程的翻版, 更不是对其他国家民主化经验的照搬和模仿。我们有理由、有能力创造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民主的好形式, 而且我们正在做出这样的贡献。

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创新;发展趋势;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工作重点,对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电力企业为例,如果企业不重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对其思想进行强化,甚至不重视员工的人格教育,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员工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存在不健康心态,最终致使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发展滞后。所以强调在电气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必须重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该项工作当做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待,切实强化员工的思想政治。下面对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可供采取的发展建议作详细分析。

一、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凝聚人心的工作,能通过激励人心、抚顺情绪、化解矛盾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对电力企业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其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必须得到企业上下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

电力企业要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工作创新,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规模也呈现出逐日扩大状态,加上高新技术的引进,电力企业的业务类型越加多样化,员工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不改进原有思想,不跟随时代进步步伐做出相应改变,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转而开始追求精神需求,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之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仅无法收到预期效果,该可能发生副作用,不被新时代下的人们所接受。所以现代化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

要提及的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电力企业本身并没有决定权,也就是说,不管电力企业愿不愿意,该项工作都要实现创新,这由当前的社会形势决定。而只有实现了创新,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继续发展,长久发展。

二、要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相结合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与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相结合,以此实现长期发展。具体做法为:

第一,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用户的挑战,二是行业竞争的挑战,三则时代进步与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对企业来说,不管是用户、行业,还是时代与市场环境,只要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化,企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比如用户,用户的产品需求发生变化,越来越严格要求产品质量,企业为了满足用户,就必须从产品管理入手,切实提升产品生产质量。而如何确保产品质量?除了加强生产控制之外,还需要强化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使员工从心理上认识到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然后规范自身行为,做好产品生产质量管理。

第二,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对象是人,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其中一项内容为人力资源管理,其管理对象同样是人。所以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完全可以将政治工作理论与企业管理理论结合起来,重视对员工人本思想的教育,培养其团队精神,让员工具有浓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合理运用互联网

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之后,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便利,各项工作难度明显降低。如果能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利用互联网所具备的信息交互性、开放性、实用性功能来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可有效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促进该项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比如某市电力企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利用微机网络来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员工不出门,只搜索网络便可看到、学习到各种信息与知识,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效性。

四、重视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必须统一和稳定,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人格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的心理依据,就很难接受正确的观念;另外,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一旦形成,就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

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管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是指随着经济领域、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而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规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和企业战略是企业制定两个文明建设规划的基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工作对象的管理是静态的、个态的和近态的管理,只强调一时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整体的谋篇布局,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这样,对于事物的矛盾发展和突发性事件常常估计不足,一遇到这种情况常常措手不及。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对工作对象的管理是动态的、系统的和前瞻的管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注重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也关心长远江山社稷的兴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战略管理,将避免遇事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为心理咨询的专家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沟通为求询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借助语言、文字等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暗示和教育,使心理咨询对象在认识、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咨询对象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员工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思想问题将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注。对于这些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来为他们解疑释惑。所以,21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将在心理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需工作,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企业发展的好坏起直接性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必须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工作创新入手,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到一个重要位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电力企业为例,重点探讨了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可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宇电.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展望[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2]张鹏,王非,彭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承与进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中国政治文化发展趋势 篇4

贵州省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团委王文婧553536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不断赢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就煤矿企业如何围绕安全生产、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准确定位,抓住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趋势,创新载体改革,积极谋划,构建新思维,不断帮助职工提高素质,最后提出了几点对策。关键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趋势

在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煤矿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职工的思想异常活跃,职工队务稳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如何从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激励广大职工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总根本上说还是对人的工作,受众群体是广大职工。对企业来说,特别是煤矿企业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今,随着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煤矿企业生产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资产和效益逐步提高。面临新的形势,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界定不清楚。

从实践上看,部分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的工作,既费力耗时,又收效不大,因而忽视了对企业安全年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党政分工、分家和与企业安全年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相脱节的现象。

2.煤矿企业中一些政工人员的素质与发展形势相适应,部分政工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部分政工人员缺乏工作的热情。工作不能密切联系实际,工作思路僵化,方法和手段老套,习惯于行政命令等等,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说服力,容易让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

3.煤矿企业职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不高。有些时间,企业往往把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点放在“说、讲”上,而没有放在为职工做些什么上,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平台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良好机制。

二、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趋势

1.煤矿企业的行业特点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做保障。

煤矿职工大部分在一线井下作业,劳动强度大、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职工队伍主体存在多种用工形式。有些职工存在临时观念和雇佣观念,进而形成了短期行为。这些特点一方面给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工作侧中点;另一方面,为煤矿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面对以上情况,我们要把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为煤矿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煤矿企业不断稳定发展。

2.煤矿企业的体制改革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问题。

随着煤矿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使企业的管理体制、组织形式、产权结构都将

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职工岗位的调整,会引起职工的高度关注,从而使企业内部的热点、难点问题随之增多,部分职工的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的不相适应,会造成一些职工心态失去平衡,大量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煤矿企业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条件下,大部分职工对自己收入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希望得到更多的实惠,也希望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自我的价值;但也有部分职工存在着矛盾心理,在岗位分配上,他们既厌恶“大锅饭”,又怕打破“大锅饭”去承担风险。

3.科技的进步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情况。

目前,网络技术在给职工工作生活带来方便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各种不良思想、错误思潮也进入了职工的头脑,使职工真假难辩,良莠不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网络化的挑战。另外,新技术、新知识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情况。近年来,煤矿企业为了加快发展,不断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新知识,如各类高新技术、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知识、新技术的挑战。

三、紧跟发展趋势,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现实性,增强凝聚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具体实践活动。因此,要适应煤矿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把全体职工的精神和力量凝聚到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上来。

一是要坚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注重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是企业工作能否正常运转的保证;而业务工作又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两者互为条件。偏废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必须坚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注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的原则,才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是加强引导与纪律约束并重。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在于统一职工的思想,提高职工的觉悟,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和矿井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使全体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由于职工素质高低不同,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引导教育,同时辅之以相应的纪律和规章来约束,对违规违纪职工进行处罚的同时,在一定场合给予曝光,不断督促其遵章守纪,强制其改变不良习惯。

三是广开思路,创新载体。凡是能够准确、有效表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和内容的手段、形势,都要可以大胆借鉴实用。要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对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有载体创造性地改进,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企业内部广播电视简报等宣传载体,在唱响主旋律、强化引导的同时,要注重两个转变,从“单向的灌输”和“双向的交流”转变,从“我讲你听”向“共同参与”转变,吸引绝大多数职工参与。通过开展科技知识普及、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把宣传工作寓于企业管理之中,协调、统一和规范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利用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搞活工作,以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目的。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不断促进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四是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对形势的看法,直接影响着职工的思想情绪和工作积极性。有些职工把困难看得过重,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形势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利用形势任务讲堂等活动,帮助职工正确看待形势,使他们掌握、分析和判断形势的正确方法,增强发展的信心。从而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安全生产等工作中。

总之,现阶段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并将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和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矿井改革、稳定、和谐快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勇.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4(3):

中国超市的发展趋势 篇5

在成为WTO成员以后,我国的超级市场在应对国内竞争的同时,将面临来自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巨头激烈的国际竞争。分析国外超级市场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超级市场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超市发展的最新动向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业态多元化

目前,我国超市业态类型已经由原来千店一面逐渐分化出不同种类型,其中包括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和便利店。

此外,我国连锁超市的业态类型不断推陈出新,除以食品、小百货为主的综合性超市外,专业性的超市如家具超市、日杂土产超市、家电超市、电脑超市、建材超市、文化超市等也相继兴起。

预计今后的业态将进一步细分为:以生鲜食品超市作为基本生活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大型综合超市作为消费需求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仓储式商场作为小型商店、集团采购作为满足型的主力业态;以便利店作为服务满足型主力业态;以专业、专卖店作为差异化个性需求满足型主力业态。

经营规模化

随着超市行业的发展,超市的经营规模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种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连锁超市公司的总体规模急剧上升;另一方面超市的单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通过连锁经营发挥规模效益是超市发展制胜的重要秘诀。作为薄利多销的超市更是要突出规模效益,而实现超级市场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开展连锁经营。自从特许连锁经营开始被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公司采用以来,超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率高、规模化、购物环境舒适的超级市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市场定位差别化

在国外,不同形式商店的特点非常鲜明,在价格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而国内很多大型超市正在突破以食品为主的传统格局,经营品种日益多样化,食品结构也比以前更加合理。今后中国超市的发展也会不断明确各种超市业态本身的市场定位,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局面将会远去。市场导向作用在各超市企业将有所加强,成熟的超市企业在进一步拓展经营规模时,将不断细分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在居民区内的连锁超市就要在“鲜”字上多做文章,并不断增添新品,淘汰滞销品,开发绿色商品。便利店空间小,价格上无优势,应在“便”字上下功夫。

自有品牌系列化

建立和发展自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是大型连锁超市发展的一个明显的趋势。自有品牌商品目前有两部分:一是自产,二是定牌。自产商品主要是投入小、销量大、周期短的产品。定牌商品发展迅速、潜力大。生产定牌产品的企业可不负责销售、广告,只管以销定产。自有品牌无论淡旺季,都可充分满足市场供应。而且可以利用无形的附加值与形象创造品牌

商品,比起同类产品,更能激发购物者的忠诚度,并会使超市的规模化发展呈现出纵向化发展优势,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

在超市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经营环境中,要想达到既能降低进货销售成本,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商品之目的,开发和经营自有品牌的商品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源、统一价格等优势,可以形成系列产品。

生鲜食品主打化

目前,我国超市的商品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生鲜食品经营的比重亦呈逐步上升势头。生鲜品经营成为超市利润的主要来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主体的需求也不断改变,对生鲜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经营鲜活商品、食品等为主的中型超市业态,将成为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的购物好去处,并进一步与大型综合超市和部分餐饮业形成竞争态势。因而,在超市经营中,生鲜品是超市业发展的一个新生点。

中外资超市同台竞技

中国加入WTO后,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批国际连锁超市巨头更是加快了在中国内地扩张的速度。像联华、华联等超市从“洋超市”那里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又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更适应当地人的口味。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商战,本土连锁商业企业不断合并,实战能力已有很大提高。这表明,未来的中国,内外资超市将同台竞技,使用各自的制胜法宝。

兼并与上市势在必然

流通领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时间最早且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到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中外竞争的特点转向连锁企业之间的收购和兼并。

让代表现代流通产业的连锁超市公司上市,通过证券市场融资解决发展资金,同时建立连锁超市公司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现代商业企业形象,建立专家化和职业化的经营管理队伍,全面提升中国连锁超市公司的竞争力,具有十分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投资主体多元化

超级市场因其较低的壁垒和独特的时空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投资主体结构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我国零售业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和私营的超市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流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到位和经营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化,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的超市公司诞生,各种所有制超市经营的竞争更加激烈。

物流配送中心快速发展

随着超市的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显得越来越重要,配送中心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源泉之一。超市对配送服务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建配送中心,即超市经营的所有商品全部由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另一种模式是内外配送服务并用,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但是也使用第三方的配送服务,一般事关企业秘密的运输由自己做,但是需要专业的配送时,就委托第三方来做,因为第三方物流既专业又节约成本。

专业的物流配送中心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将极大地提高超市运营效率,因此,配送中心的建立和蓬勃发展将是超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之一。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篇6

样化的农业模式

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多样化的农业模式 摘要:现代化农业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高效,但它遗留下的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人们不断反思现代化农业的弊端。“绿色”“健康”“有机”等词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开来并被人们熟知。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农业发展趋势是要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农业。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单一的农业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多样化 农业模式 未来农业

在未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压力加大,土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来讲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以保证社会持续发展与稳定。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农业模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提供足够的食物以及在各种农业模式中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1当代农业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在传统农业对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其强大的后勤保障时,人们便开始使用以大量的化肥、农药、薄膜、灌溉、机械、设施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保证粮食的供应。石油农业便应运而生。高投入、高效益、高产出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提出,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高污染的弊端也开始凸显出来。现代化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健康、安全和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于是生态农业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理念被大家所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实践生产中。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先锋,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运用到生活生产里。

2多样化的未来农业模式 2.1精准农业

未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优势,精准农业就是这样高科技的产物。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基本涵义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即一方面查清田块内部的土壤性状与生产力空间变异,另一方面确定农作物的生产目标,进行定位的“系统诊断、优化配方、技术组装、科学管理”,调动土壤生产力,以最少的或最节省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的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精准农业由十个系统组成,即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1] 精准农业无疑在技术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有着其他农业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显然它的优点也变成了缺点。技术的高要求以及前期的高投入就令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精准农业一般在平原地区或者大规模机械化地区比较实用,它将覆盖中国所有的粮食主要产区。在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是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2都市农业

在中国城镇化步伐越拉越快的情况下,乡村变为城镇便意味着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做商业用地。于是“乡村”“城市”浑然一体,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 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 曾经使大量农田变为非农用地, 城市污水污染农田, 加之农民也期望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以迅速致富, 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农业在大城市中被吞没。[2]由于城镇化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又怀念起农村。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生活环境的恶劣让人们对在钢铁丛林中寻求一处怡人的绿色充满了向往。当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时,在周末和平时空闲的休闲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 都市农业已成为现代都市文明的一个内在需求, 其形成和兴起有其必然原因。

都市农业是为城市里的人们提供平时休闲、娱乐场所,可作为教育教学基地和城市生态缓冲带,为繁忙而喧嚣的大都市带来些许的安静。都市农业可以提供绿色有机蔬菜,可以让人们自己栽种并收获,体验田园生活乐趣,成为现实版的“QQ农场”。

都市农业还是粮油作物的小型生产基地,为全国粮油生产分担压力。都市农业在未来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家庭农场

中国地形复杂,地大物博。但在未来,人口将会不断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粮食危机都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如何解决成为重中之重。在科技愈发先进的时代,在农村与在城市没什么差别。全球化进程加快,地球上的地方不再像以前一样遥不可及,于是家庭农场的模式必将风靡全球。可以说,不同国家的不同条件使其农业现代化都有各自的特色。像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人少地多,这几国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走土地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路子。而日本等国由于人多地少,走的就是土地经营规模不大,靠生物化学技术集约型生产的路子。我国农村人多地少、资金缺乏,各地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走依靠小规模经营的农户的积极性、依靠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依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农业上升为产业来经营的路子。[3]

“家庭农场”顾名思义就是家庭成员参加劳作并经营的农场。在互联网和物流网愈发畅通的未来,传递信息和交换货物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近距离之间才发生。家庭农场可以为广大的当地客户和世界各地客户进行交易。家庭农场特色鲜明,相关种类齐全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运用循环农业模式打造个性农场。它不仅可以解决本身的温饱问题,甚至将农场产出的东西卖给世界上其他国家需要它的客户。当然家庭农场也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2.4观光休闲旅游农业

中国有些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合发展大规模农业或者家庭农场等农业模式,它依然采用的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比如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有些地方自然环境优越但是开发成都市又暴殄天物。比如各地区的风景名胜,旅游胜地。这些地方发展大规模农业或城镇化时都会避免破坏这里的环境,但是它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却可以加以利用。

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和青海等地区可以发展畜观光休闲旅游农业,依托有力的自然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其他风景区也是如此。未来全球化进程中有更多的外国人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将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2.5规模化有机农业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安全、环保的行业中,食品无疑是名列前茅。未来的农业模式中,规模化的有机农业必将独领风骚。有机农业的发展是顺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要求增加的结果。有机农业看似简单其实操作较复杂,其中包括生产的标准、认证、前期的投入、销售等一系列事情,所以采取合作社的形式开展最好。这样可以降低农民风险,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方便调控,便于管理和规模化产业链条将是有机农业的有一大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国的国情,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不仅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冲破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重要保障。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必须把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理应成为世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天然药物的重要生产地和供应地。[4]这也是规模化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农业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多元化模式的问题

一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这些都会限制多元化模式发展,如何合理高效的利用土地等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农业科研的发展与应用。想要实现精准农业,高科技与农业技术相结合就成为技术的难点。未来农业的竞争也包括科技的竞争,先进的科技可以帮助未来农业走的更好,更远。

三是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未来农业必然是年轻人的战场,无论是农技员还是农民都要年轻化,因为他们无论是接受先进技术还是管理应用都占有优势。

3.2未来农业发展建议

一是农业的配套设施要不断完善。有了良好的配套系统才会有较高的效率。未来的土地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是农业模式多样化的重要保障。

二是打造地区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做好市场的宏观调控,防止谷贱伤农的情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要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那么就要留住年轻人,当种地的效益高于外出务工的收益,自然农村劳动力问题便可以很好地解决了。

三是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实现未来农业中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疑是最好的诠释。四是完善农业法制。无论是农业科技的专利保护,还是农业环境等都应该有完善的法制,只有真正保护了农民以及其相关群体的利益,未来的农业才会做的更好。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

五是贯彻循环理念。循环农业模式将在每一种模式中得以体现,未来的农业要求是健康的、安全的、环保的。

4结语

未来农业不仅局限于一地真正的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多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加以改进才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农业,每个地方的农业模式都可以不一样但是这里的农业模式一定是最适合当地情况的。不仅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得利用互联网、物流网等便于实现交流和交换的东西。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是多样化的农业模式,这是从中国本国的国情出发,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中国拥有广大的土地和复杂多变的地形、气候,这便让中国大地上拥有了发展多种农业模式的条件。

参考文献:

中国当代电影文化发展趋势 篇7

1 中国当代电影存在的不足

1.1 取材缺乏时代感

电影艺术与同类的其他艺术文化一样,需要有每一个时代相对贴切吻合的作品,才能更加有利于电影艺术文化的宣传推广。然而,有一些电影的制作者或者导演,为了迎合西方电影节评委以及西方受众的猎奇心理等投机因素,从而在影片中展现古老中国的东方式奇观。甚至连一些国际获奖作品也不例外的免俗。以及关于东方的先入为主的想象。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国家民族形象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内容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西方观众的注意力,但从长远来看,没有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相符的电影对于中国电影在国外的宣传推广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1.2 脱离现实,创新不足

相对于西方电影在情节设定方面,以及在创新等方面做出的长足发展,国产的电影则越发显得创新略显不足,虽然近年来,很多国产电影在题材上做出了许多尝试,也收获了口碑,但仍然存在模仿、缺乏本国特色的痕迹。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在题材上多做尝试,与时代接轨,与受众达成共识,推动电影的票房和行业的发展。

2 中国当代电影要走的发展趋势

2.1 走新型合拍之路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中国电影要想进军西方电影市场,那么就必须大胆地走出去。而当前合拍片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主力。

我们看到拍合成片不仅可以集中优秀资源,降低市场风险,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学习到海外先进的电影理念和制作手段,从而大大提升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整体水平。我们从一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2008年中国电影共推出406部影片,合成片仅有10%。然而,在2008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的25.28亿美元中,其中合拍片收入所占份额高达95%。”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更好地“走出去”,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合拍片。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据也在不断更新,同样的联合制作与合拍的优势也日益明显。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合作拍片并不代表向境外投资方一味妥协,而应平衡境内外利益,达至双赢。

2.2 反映生活,发扬创新

与世界上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样,电影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且这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得更加有立体感,并且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艺术表现。所以,如果它脱离了生活这片土壤所给予的养分,那么其所谓的发展也就无迹可寻,更别说有何魅力去吸引观众了。

所以,我们必须理解中国当代电影不能仅仅只片面追求高票房,在达成这个目的的同时,要注意进一步反映中国的国情现状,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此外,在电影的构思和制作方面,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通过别样的视角展示电影的魅力。

3 结语

在繁星璀璨的世界电影之林,西方电影无疑是其中璀璨的玫瑰。然而,真正要让中国电影屹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应该是坚持内容为王、立足我国文化,在不断学习西方电影技术的基础上发挥本国特色,在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中尽显我国电影文化的艺术神韵。

摘要:纵观当今中国电影市场,大街小巷的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充斥着中国的电影市场,我们可以在大街小巷的电影院里看到,也成为了许多中国电影人所梦寐以求的电影圣殿。然而,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中国电影的生存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电影的影响,这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也有必要为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做出正确导向。

关键词:西方电影,中国当代电影,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

[2]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9).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篇8

【摘要】 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及服务贸易发展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探讨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发展趋势

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重要性

目前,中国服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首先,表现在服务业规模扩大、比重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上。2007年,我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按照当年价格计算比1978年的872.5亿元,增长了100倍还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979年的23.9%提高到2006年的39.4%。其次,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猛增到2006年底的24614万人,净增加从业人数19724万人,大大高于同期第二产业平均每年增加439万个就业岗位的水平,充分体现了服务业就业弹性高的特点。

中国服务业的产业内部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为主,这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科技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

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国服务企业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要合理规划和安排服务业发展的总量目标和结构目标,在充分发挥中国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趋于合理,使服务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服务贸易发展的自由化趋势。商务部世贸司司长张向晨曾撰文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前四年以来,中国认真履行了各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在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建筑、分销等在内的众多服务部门,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市场准入水平大幅提高。在WTO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多个,占62.5%,服务贸易部门开放程度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预计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国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的进一步履行,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大,中国服务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也给了中国服务业一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2.服务贸易发展的加速化趋势。自从加入WTO以来,由于中国政府逐步放宽了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国际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82年到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近29倍,年均增长近16%,为全球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出口世界排名从第28位上升到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率,高于同期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服务贸易的增长不但快,还有不断加速的趋势。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四千亿美元的发展目标。

3.服务贸易发展的非平衡化趋势。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方面。一些传统服务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所占比例则很低。从1996~2005年,我国服务出口总额中旅游一直居于首位,到2005年,我国实现旅游出口293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近40%。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基础的一些新兴服务业则明显较弱。在我国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服务业才刚刚开始发展,比重较小。

4.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化趋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服务贸易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呈现出知识化和高科技化特征。在过去十年中,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经营行业,其中技术、信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快。其他如金融、运输、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大。高新科技的发展,不仅使得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地高科技化,也使很多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的服务都被高科技手段所武装。

5.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由于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加快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中国对需要保护的行业和部门必须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如制定一些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行业标准;政府在安排服务支出的时候,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对本国服务出口实行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这些做法都体现了服务贸易壁垒的隐蔽化趋势。

参考文献

[1]王耀中,张阳.国内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最新动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1)

上一篇:学生读《快乐王子故事》读后感200字下一篇:大学生党员的作风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