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2024-06-18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精选8篇)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篇1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第三利润源泉”,也是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具有广泛行业渗透力的新兴产业。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有关预测显示,今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将在2400亿元,比2008年增长26%。美国美智管理咨询公司调查指出:按目前普遍接受的看法,我国年物流支出约为当年GDP的20%左右,是发达国家的2-3倍,约2000多亿美元。这意味着通过科学化的物流管理完全可以把物流费用的支出降低到世界平均12%的水平,这将产生约6600亿元的物流运作效益。这就意味着 WTO使中国的大门逐步打开,跨国快递巨头们在中国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剧增,而在物流行业的需求上,最缺乏的是中高级物流策划管理与营销人才,最好是既懂营销管理又懂得策划,还懂得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去改善提升原有操作模式的。显然,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显然在工作经验上难以适应这些岗位。不过,经验总是要积累才能有的,我们可以通过在操作岗位以及低级别管理岗位上的锻炼来达到那个水平。

职业通路: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才

四、物流的发展趋势:

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很多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引进和采用信息管理平台,对物流信息管理师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鉴于物流培训多是从知识普及方面出发从而帮助学员进入物流行业,而物流信息管理师是从解决实际物流管理问题出发,提高学员解决现代物流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前景更为广阔。在目前的物流人才市场,这种既懂物流业务操作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非常少,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将成为物流行业内紧俏人才,无论是业务操作人员还是一般管理人员或高层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物流信息技术这一项物流核心技能。物流信息管理师将在物流行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作为市场的基础,在今后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也会很大。因此我做一名物流管理员,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必定非常广阔。

五、我对未来几十年大体的规划如下:

1、20-25,增长知识阶段—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条件优势,认真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努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特别是商务英语,争取过英语四级考试。并参加物流师资格认证证书的考试,争取一次通过,并不断研究物流方面的知识。然后在大三的实习的时候熟悉工作环境,积累人际关系,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

2、25-35,熟悉适应阶段—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开始照顾父母。

3、35-50,稳定发展阶段—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结合自己多年所学为工作和家庭努力。

4、50以上,安享晚年阶段—此时,回顾自己的一生将不再有遗憾。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下一代。

六、我对未来十年的细致人生职业规划:

1、2012-2015:在这个阶段,我决定在物流基础岗位上实习、工作,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期间,利用闲暇时间继续深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并提搞专业水平,继续深造自己,争取知识和能力一起增长。

2、2015-2018:到了高潮期,应该在原来企业做一名中层管理员,用特有的和合理的方式管理自己的部下,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扩大交往面,不但要重视与部下交际,更要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

3、2018-2022:最后,利用自己曾经的所学争取到一家外资物流公司工作,学习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争取当上一名外资企业中级物流经理,并努力发挥自己所长,在外企施展自己的才华。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篇2

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性质

(一) 设施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边缘性学科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的结果, 不仅涉及到有关领域的专业技术, 如:建筑、机械、通信、电气等工程专业;还涉及到经济、管理、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正是由运筹学、技术经济学、基础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生产运作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理论扩展, 设施规划学科才得以发展壮大。因此, 学生对这些学科相关内容的融合贯通和交叉应用变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这无疑对设施规划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课程的相关内容,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并没有全都学过, 这种情况造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困难。

(二) 设施规划具有广泛的工程实践性

如今,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制造系统布置扩展到仓库布置、服务系统布置, 如学校、银行、医院、火车站、机场、办公室、超市商场、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 同时也扩展到非传统布置, 如: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布置问题、机场登机门的布置问题、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布置问题、手机键盘的布置问题、飞机驾驶舱布置问题、各种机器的操作面板上按钮布置问题等。

二、对于不同专业,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不同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和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性质不同, 专业培养目标也不一样, 所以导致“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中, 其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是不同的。对于工业工程专业而言,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是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适应各类工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改善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设施规划与企业物流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工作步骤, 掌握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和有关技能。“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中, 是作为选修课存在的。这也有一定道理, 毕竟物流管理专业是管理类专业, 不是工科的工程类专业。它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般是:主要研究物流企业的生产或工作设施与物流企业的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工作程序和分析手段。通过学习, 使学生系统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并能初步运用系统规划的常用模型方法, 对某些实际管理系统问题进行分析, 并能初步进行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三、物流管理专业中,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结合“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自身性质, 考虑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不同专业的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的不同, 反映到该课程上的要求及教学方法也不同。其中, 系统布置设计 (SLP) 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中的重中之重。SLP是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 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 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布置设计的方法。对于在校物流专业大学生来说, 参与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是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可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鉴于此, 下面对物流管理专业这门课程中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

(一) 课程设计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紧密结合, 这一点在工业工程专业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而在物流管理专业中, 有的高校把该课程设为选修课, 课时少, 再加上部分学生是从文科考入此专业的, 完全没有理工科背景, 学习起来难度很大, 所以有的高校就弱化了这一环节。而这一环节针对该课程性质而言却是必需的。即便是开设此课程设计的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 这一环节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开展的课程设计, 理论与实际脱离, 多数是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手工设计, 而现在设施规划已经步入软件设计阶段。这正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 第一, 要加大课程设计内容和企业实践的关联度, 充分利用教学计划中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去, 在实践中学习。同时, 课程设计数据就从该物流企业中获取, 由学生进行分析设计, 进而解决设施规划方面问题。第二, 在课程设计中尽量运用“设施规划”软件。电脑是设施规划工作的有力工具, 通过“设施规划”软件的运用, 可以减少设计过程的计算工作量, 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的准确性。所以要求学生熟悉Office、visio、AUTOCAD、Factory CAD、WITNESS等布置设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另外, 市场上多数流行的布置设计软件都是建立在传统设计思想基础之上的, 软件的使用过程也是对传统设计思想的温习体会过程。

(二) 课程设计目的

物流管理专业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目的是通过对某具体物流企业, 如空港物流园区、货站仓库、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等物流设施进行布置设计的实践, 熟悉SLP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 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管理的物流学生掌握一点工程知识, 使其具备一定的初步工程素质, 为未来在物流领域从事物流工程工作打下基础, 促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三)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针对给定的物流园区实例, 完成下列工作: (1) 绘制物流园区现有平面布置图。 (2) 进行物流分析。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货物流量及流向, 绘制各区域间的货物流程图、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图。 (3) 进行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要对物流园区中的各作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可考虑针对各个不同作业单位编制相对应的问卷调查表。绘制出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4) 绘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按照物流和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值 (3∶1、2∶1、1∶1、1∶2、1∶3) , 并进行合并。 (5) 算出各个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 得出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 据此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6)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占地面积, 将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与其区域的几何形状相结合, 绘制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7) 根据企业现场调查研究的情况, 列出实际限制条件和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 (考虑调研的具体情况和物流专业学生能力, 此环节也可略去) 。 (8) 产生n (n=小组成员个数) 套布置方案。 (9) 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安全生产、可扩展性、空间利用率、人员的联系等几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 得出最佳方案。 (10) 应用陡削下降成对互换法对最佳方案进行优化。

(四) 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是物流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它是整个设计工作历程、各阶段成果的集中全面体现。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各阶段工作内容、工作数据表格、各布置方案图形及文字说明。

四、结语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物流管理专业为数不多的具有工程实践性的课程, 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要以符合课程自身的性质为前提。设计适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实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课程设计, 学生不但对设施规划及运筹学、技术经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交叉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 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工程基本素质的训练, 这对学管理的学生尤其重要, 为其日后成为社会认同、企业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 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不但要自己积极思考,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且更多的是小组成员间的团队配合、讨论, 互相取长补短、互相磨砺, 不断在合作中寻求更优方案, 所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这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融入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从课程设计初的数据收集、整理、处理, 到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产生的大量图形、表格, 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这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 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 学校不会安排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所有相关课程的学习, 同时, 一些设计软件的使用, 由于课程学时所限, 教师也不可能在课堂上充分详细讲解其使用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自学, 这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 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设施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充分锻炼了学生将课上讲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

摘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一门具有很强工程意义的课程,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而这种素质的培养不是简单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本文将结合“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自身性质, 分析其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教学任务在不同专业的差别, 进而针对物流管理专业, 规划其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及课程设计成果形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朱耀祥, 等.设施规划与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扬琴, 等.关于“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教学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8, (4) .

[3]赵斌.“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 2008, (12) .

[4]周宏明, 等.设施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5]董海, 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6]杨育, 等.设施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篇3

中职物流;物流教育;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F25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46-02

2009年2月,物流产业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获国务院会议通过,物流调整和振兴涉及国民经济多个行业联动发展系统,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从2002年只有一所开办物流专业的学校到目前为止,仅开办物流专业的中职学校就超过了1000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职物流专业的课程处于一种无序、混乱的状态,很多学校都是照搬大学物流专业的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学校的教学与企业要求严重脱节。而面对这些问题与不足又该怎样去改善,怎样去获得新的教学方法寻找应对的策略,这对教学将是一个挑战,是一个不断思索的过程。

一、目前中职物流教学的现状分析

1.缺乏物流专业的自身特点

物流专业出现在中职教育中,但是物流学科边界模糊,专业核心技能尚未形成,很多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都在原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上演变过来的,缺少物流专业的自身特点。

2.缺乏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定位。许多学校培养目标宽泛,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将来能够从事何种物流岗位没有认真研究。

3.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现代物流专业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性新兴学科,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对于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从事物流教学的教师多是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同时更缺乏物流实践经验,“双师型”的物流教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4.缺乏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场所

一般物流专业实训设备的投资额较大,很多学校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无法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实训场地,所以学生在校内无法完成必要的物流技能训练。物流企业一般不愿意成为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接受学生实习给学校带来阻力。

二、改进物流专业教学的方法

1.构建良好物流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我校与东本储运、风神物流等建立起了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主要服务于东风汽车公司的商品车销售物流、零部件物流、生产物流,具有很鲜明的汽车行业特点。我校首先要根据物流专业的特点、自身的情况、相关企业的需求来确定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使其具有很鲜明的汽车行业物流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2.加快物流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师资队伍是开展物流教育、办好物流专业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做到:(1)加大多学科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为教师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让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增强。(2)聘请物流专家、物流企业工程管理人员为专家,积极主动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水平。

3.重视教材的精选与处理

我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将近三十年,依据这种教学理念,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编写有很多的自编教材,这样的教材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样,物流专业的教材也可由有经验的、知识结构全面的、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来编写,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更能贴近企业的需求。

4.改善教学方法

(1)现场教学法

专业课的某些内容可以直接在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可边讲边做。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直观性强,可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我校目前缺乏物流实训条件,现场教学和参观可要求教师带学生到东本储运、风神物流公司上课和参观,可由教师亲自讲授,也可请技术员、工人等有实践经验者讲授。学生通过边学边做,获得一些实际本领,通过参观,获得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

(2)项目教学法

由于其专业性质决定了理论学习多于实践操作,故学生会对周而复始的理论学习产生枯燥与反感情绪,如果这时增加适当的教学项目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开展积极的讨论,可以发扬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样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

总之,物流教学要结合物流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以及教学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将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相统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寻求更加适合物流学科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物流专业教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物流教学体系,促进物流教学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物流业迅猛发展的物流专业技能型人才。

[1]李荣生.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

[2]周坤容.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细分化的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8).

物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4

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书的通用格式、核心内容和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本,仅供参考。

姓名:李**

性别:女

学校:xx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前言:人生中我一直坚信“机遇总是降临于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就是要有规划。所以拟订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对我的人生有莫大的帮助,毕竟把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远远胜过随意而安。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所包含的是我对未来的发展,也是促进我理想实现的催化剂。进行一份有效的规划,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减少浪费,还可以加快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前进步伐。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一片茫然,那么怎么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呢?怎样去奋斗自己的事业呢?因此我为自己拟订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好好的规划。

一、自我分析

我是一名大二专科生,性格偏内向,好强,爱沉默思考。比较重感情。业余时间爱看书,也喜欢听音乐,外出散步,聊天。

自我优势;做事认真,有条理,有计划,有责任心。

自我劣势;对于问题的考虑往往不够周到,做事有时太好强。

二、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WTO使中国的大门逐步打开,跨国快递巨头们在中国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剧增,而在物流行业的需求上,最缺乏的是中高级物流策划管理与营销人才,最好是既懂营销管理又懂得策划,还懂得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去改善提升原有操作模式的。显然,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显然在工作经验上难以适应这些岗位。不过,经验总是要积累才能有的,我们可以通过在操作岗位以及低级别管理岗位上的锻炼来达到那个水平。

职业通路:操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才

三、物流的发展趋势

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很多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引进和采用信息管理平台,对物流信息管理师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鉴于物流培训多是从知识普及方面出发从而帮助学员进入物流行业,而物流信息管理师是从解决实际物流管理问题出发,提高学员解决现代物流行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前景更为广阔。在目前的物流人才市场,这种既懂物流业务操作和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非常少,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将成为物流行业内紧俏人才,无论是

业务操作人员还是一般管理人员或高层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物流信息技术这一项物流核心技能。物流信息管理师将在物流行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作为市场的基础,在今后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快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要也会很大。因此我做一名物流管理员,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必定非常广阔。

四、建立初步目标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在大学期间,应该会向国际贸易知识和实务方面发展。所以本人制订如下:

大一学业: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参加物流师资格认证,不断深入研究物流方面知识和实务,并一次通过考试。

大二学业:努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特别是商务英语,争取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大三学业:开始接触社会,熟悉工作环境,积累人际关系,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加强沟通,虚心求教。初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

五、未来人生职业规划[毕业十年的职业行动计划]

1、2009-2012:在物流基础岗位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在工作期间,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2012-2015:在原来企业做上一名中层管理者,成功管理自己的下属,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

3、2015-2019:到一家外资物流公司,学习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争取当上一名外资企业中级物流经理。

六、生涯的评估和反馈

我觉得只要我在大学里努力做到正确的目标,学习好各种知识,掌握好各种技术,上述人生职业规划可行的机会是很大的。如果毕业后找不到物流方面的工作,到时候我会根据市场的供需的情况而再次决定适合我的工作。不管周围环境及自己人生某一阶段出现何种的变化,都应该善于发现其中的各种机遇并驾驭这些机遇。

七、结束语

一份物流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5

物流人才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紧缺和重要,本专题从物流管理师职业前景分析、物流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物流业从业人员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四部分组成,希望对决定从事物流行业的朋友们有参考作用。

我国物流产业兴起于上世纪 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到XX年我国物流市场的规模已达到2400亿元,预计在今后几年仍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据最近的调查,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600余万人,其中物流信息管理人才又成为行业内最紧缺人才。

作为新兴产业,由于准入条件较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整个物流行业的薪酬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现在在职的物流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最基础的职员,这些物流从业人员中受过系统职业教育的人相对很少。而懂得物流信息化的人更是难寻,因为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是要了解整个物流的过程,能通过IT的技术把不同的系统无缝地连接在一起,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要。对一个IT人员来说,建一个系统很容易,但能把不同的系统连接起来,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却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国内学科教育的交叉性不强,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对物流的流程“一窍不通”,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在IT方面的技能又不过硬。国内目前还没有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毕业生。

从长远来看,在行业逐步成熟、人才素质越来越高的前提下,社会对物流行业的整体需求持续增长,业内核心岗位的薪酬会有大幅增长。目前国内物流人才的短缺,并不是总量上的短缺,而是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实用型人才的短缺,也就是懂得建立在信息系统平台上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人才的短缺。事实也证明,很多所谓的只掌握物流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物流人才”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而掌握物流信息管理技术的人才却能拿到很高的薪水。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以广东为例,一般物流人员的月薪在 25 00元左右,真正好的物流信息管理管理人员,月薪5000元至10000元都不算多。

随着加入WTO,3年物流业保护时间的到期,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将为国内物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迫使国内物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产业升级,而物流信息作为能显著提高经营效率,在一定成本条件下,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已日益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把信息技术作为提升自己竞争力的法宝之一,他们把信息系统对内作为作业的必须平台,对外,将必要的客户关心的数据与客户进行共享。因此,未来作为物流从业人者,无论是业务操作人员还是一般管理人员或高层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物流信息技术这一项物流关键核心技能。

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催生了物流信息化人才的急迫需求。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建立信息系统,但发现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却跟不上系统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系统虽然建好了,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实际使用水平却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提升。于是企业不得不想办法从人才市场或其他途径高薪挖取既有传统物流从业经验又掌握信息系统操作和管理技能的人才;

从目前物流人才市场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具有复合物流技能的人才非常少,可以说是弥足珍贵。不但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物流信息技能,物流操作层面的人员更需要懂得怎样使用信息系统,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平台进行流程优化和改造后的企业,需要严格按照信息系统的要求规范作业,因此,物流行业对掌握物流信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物流信息业务从业人员作为物流业务处理中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主体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职业群体,作为物流职场的新贵─物流信息管理师正在诞生,将在物流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年轻人充满对未来的憧憬。而未来所有生活目标的实现,又往往从择业生开始,择业是人生的第一道门坎。我们只有对人生进行理性思索,理性的认识自己,理性的认识社会,理性的对待个人的人生设计和当前择业的关系,才能获得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自己对自己的规划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闭着眼不看现实,不能拿现代人和“诸葛亮来说事”。特别是随着整体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我们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于是,一些人心态开始被喧嚣的择业市场所扭曲,变得浮躁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失去理性思考,因此我们的职业规划应该进行理性思考。

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肖伯纳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人生就是在这种不适应中调整适应,发展适应的长河中前进的。

在人生的每一个漂流中,可能会远离我们的人生坐标。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学会在远离目标的时侯,去创造条件,接近目标。所谓创造条件,本身就是一种进取,一种求索,一种心向即定目标的挚着,一种坚忍不拔的追求。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更是变动的。国家政策的调整,家境的变迁,突发事件的出现,都会使我们的境遇变得困难起来。在艰难困苦面前,我们要以乐观豁达的心情直面人生;以艰韧不拔的毅力支撑自我;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占据灵魂。把艰难困苦当成是一种磨炼,一种积垫和一种成熟。

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个人求职技能显得更为重要。求职的过程也是个人的能力只有充分展示的过程,只有能力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虽然可以制定出职业规划,但求职理念不足与缺乏对企业流程运作和对应聘公司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的程度成了阻碍我成功求职的因素,因此,在求职准备阶段是我重点要加强的方面。面试是应聘者进入企业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求职者充分向企业展示自己对企业的价值的机会,面试的效果在整个求职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充分的沟通理解,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求职理念,增加对应聘单位的了解程度能使面试更有效率。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志莫大于永刻”。在艰难险阻面前,只要我们心中的火不灭,展开的翅不折,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沼泽,迎来人生的艳阳天。

一、物流行业核心人才分析

现代物流服务业主要有: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会展物流、物流金融等。

物流行业的核心人才有两类:一是处于金字塔底端的物流操作人员;一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能够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的人才。

1、物流操作员

简单地说,物流操作负责将客户委托的货物从客户指定的提货地点按照最合理有效的方式运达客户指定的收货地点。整个过程的时间安排很重要,要安排拖车时间、装货时间、报关时间。其中,有很多问题会出现,如拖车提不到柜,时间出现问题;报关遇到查柜,不能在截关前把柜运上船,耽误船期。产生问题就会产生费用,就看操作水平和能力了。

物流操作员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跟单,控制。物流操作是物流行业中唯一求大于供的职位。

2、高级物流策划

高级物流策划,就是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的制定者。

翻开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企业经营中的几乎每一项活动都和物流分不开,每一个物流决策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利润率、现金流量乃至企业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

精明的企业家会发现,利润的获得除了靠销售产品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节约在产品销售之前的流动费用,后者甚至可以与前者在利益上等量齐观。

高级物流策划的职责还包括:物流中心的布点位置、功能规划、规模设施、管理体制的合理确定,甚至企业物流系统改造、行业物流系统改造、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以及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等等都是他的职责。因此,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的制定者需要多年物流管理经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定价等知识,对采购、仓库、进出口有一定经验,能够深入理解市场规划、市场销售策略。这样的人才绝对是凤毛麟角。高级物流策划才是物流行业的核心人才,是真正缺乏的人才,媒体宣传的‘百万年薪聘人才’聘的就是他们。”

二、现代物流人才需掌握四项技能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物流人才掌握以下技能:

1、突破传统认识,全面了解现代物流新的理念和运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全面了解现代物流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现在,物流业人才往往只从事某一个环节的业务,例如航运、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货物包装、信息管理等等。未来的物流业务人员则应该将知识延伸到物流的其它领域,逐步建立起物流系统的概念,能统筹整个物流运作。

2、接纳并掌握现代化技术,如RFID(中文意思为无线射频识别,也叫电子标签或无线标签)的应用。较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能在业务中对进行物流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出需求。对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有关技术有一定了解,能够合理使用和调配相关设施和设备。

3、除了更新物流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技术之外,物流人才还需要具有前瞻性。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具有系统思考和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具有向制约物流发展因素挑战的精神,以及组织年轻人为物流合理化而奋斗的魄力。

4、物流工作人员主要是和“物”打交道,很容易见物不见人。但处理“物”的是人,应该具有尊重人的精神。

三、物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篇6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主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面向专业的3PL企业、货运公司、联运公司、港口、快递公司、生产企业物流部门、E-commerce企业、商业企业、储运企业、货物集散中心等,培养既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备物流组织的管理和市场开拓等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论文发表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但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更严重地是阻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采取一些适应教学现实全新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特别是作为实践性极强的物流专业课程,更必须始终强调学生的主动地位。只有通过学生的各种主动活动,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变为个体知识,并升华为创新知识,这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这个过程又不是自发地进行的,必须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使学生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学习。

在物流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较强的应用性特点,必须灵活使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组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实用,用人单位是否满意是惟一的标准。只有未来物流市场需求认可在一定教学方法下培养的人才,这种方法才真正具有良好的效果和现实的意义。下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结合高职物流课程探讨一些教学方式。

一、理论教学方法(一)提问教学法。由于物流专业知识更新快,不断有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物流领域,一些应用技术(如RFID、POS等)得到不断发展。在讲授过程中,通过课前提问、课堂交流、课后总结,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查阅和掌握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前沿理论。在提问时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问题难度适中。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经过思考、加工、分析、综合才能回答的问题,而不是原有知识的简单套用。(2)问题的逻辑性和意义性。考虑系列问题的先后次序,由易到难,前一个问题是下一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摸索用哪种方式提问最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并在得到启发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3)问题的连续性。所有问题围绕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问题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二)思路教学法。在物流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去应用已掌握的与物流相关的知识,并结合物流课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1.抓住问题的核心,分析问题的性质。如考虑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问题的核心应集中在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的控制,同时分析它们的性质。2.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如较低的运输效率,要从组织的体制和机制、运输工具、运输设施、运输体系的信息化等几个角度加以考虑。

3.培养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创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在讨论是否在中国物流企业应用GPS系统时,根据中国国情,打破全部追求现代化的思维模式,是否能通过较低的成本投入来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姑且不论他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教师应该鼓励这种创新思维精神,欣赏敢于打破常规的新想法。(三)新案例教学法。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怎么样促进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物流管理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还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特点,不但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物流理论的正确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物流规划的独立设计能力和系统概念。传统的课堂讨论内容为典型案例分析,如对Haier、Dell、GM、Toyota等典型企业讨论,很多案例内容已转变为理论知识,再讨论这些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所以,应为原有的案例教学法赋予一种新的涵义,使用一些近年来后起之秀的物流企业作为案例,增加学生的讨论兴趣。如宅急送为什么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另外,结合课程内容,选用当今物流领域热点问题作为讨论话题,让学生了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如怎么抑制各地的物流热潮,及如何整合区域一体化的物流资源?(四)PROJECT教学法。在学完每一章或每一阶段的全部知识点后,如无论是运输或仓储,或是仓储管理中入库/出库管理阶段,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PROJECT,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互问,最后教师点评、小结。PROJECT以小组为讨论单位,一般4~6人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到制作质量。在一系列的PROJECT制作过程中,每人必须轮换一次成为PROJECT策划人,同时每人必须拥有一次PRESENTATION的机会。由于物流知识的连贯性和相关性,在PROJECT教学训练法中,学生能够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点去完成所布置的作业,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思考和探索不断出现的问题,因为现有的物流知识体系不完善性,需要不断探讨和更新。这种方法使学生既锻炼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归纳总结、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方法

(一)实地考察教学法。它是一种通过对物流企业做咨询进行考察兼教学的方法,同时又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与当地或者区域内的3PL物流企业合作,由校方物流研究机构课题组(一名教授任负责人,几名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与)对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咨询,并提出关于该企业的研究报告。校方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物流企业咨询费,学生得到学分,同时师生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可谓一举三得。

(二)模拟训练教学法。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物流专业毕业生理应填补当地物流企业的人才缺口,所以依据当地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将企业实际职位需求进行模块化,再将职位模块化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结合,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模块化模拟训练,以满足企业的定制化要求。模拟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训练,还可以利用本校或借用外校的仿真教学设备训练,另外,如学校资金有限,还可自己制作简单物流教学工具(如沙盘),分组模拟物流企业进行实景演练。

(三)专家对话教学法。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物流企业的负责人或者物流专家到学校讲学,这些物流企业就是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主导方向,所以企业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对话教学)是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学生了解现实物流企业的一个最佳的平台。专业人士能将企业全方位展示给未来的候选人员,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获取一些新的有益的启迪和观念,而学生们则得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一些鲜活知识, 论文发表加深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和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这种教学方法形式有讲学、座谈、企业形象展示、视频对话等。

(四)视频教学法。安排学生观看3~4个多年积累和挑选的物流专业录像,以让学生了解实际的物流运作。经典的视频教学资料,如Haier物流视频资料、日本公司(Nippon)物流中心的视频资料、嘉里物流公司资料、伽利略GPS资料、关于供应链物流运作的专题片、EXEL公司物流业务运作资料等,这些资料十分珍贵。由于课时有限,要求学生观看其中的3~4个即可,同时为每个视频资料都提出了一些问题供学生观看时思考,观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以达到高质量教学效果。通过这些物流管理专业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使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并成为具有物流相关技术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型特色。

【参考文献】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篇7

关键词:化工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持续的开展,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对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真正实现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模仿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和国外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就目前就业市场而言, 一方面, 很多物流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 另一方面却是众多手握文凭和物流专业技能证书的专业人才仍在职场门外徘徊。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 高职特色不明显

近年来, 高职院校纷纷增设物流管理专业, 截止目前, 共有82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使物流专业的在校生急剧增长, 但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或其他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区别, 缺乏对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分析, 缺少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也没有考虑到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 使得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职特色不明显, 也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1.2 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 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能力等需要通过对物流行业、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 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根本不进行市场调查, 即使进行了调查, 也因职业岗位群调查程序不规范、不科学, 使得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 同时也制约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

(2) 课程开发缺乏积极性

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应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 根据学生特点, 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步骤混乱, 作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却不高, 究其原因, 这是国家对学院、学院对教师都没有形成一种激励课程开发的有效机制。

(3) 课程体系轻实践重理论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很多还是沿袭普通本、专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设置,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 课程体系建设轻实践重理论。一方面, 缺少与企业共同研讨的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 缺少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的环节, 使得学院缺少了物流专业面向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分析和工作过程分析, 使得专业课程体系缺少针对性、目的性;另一方面, 缺少校企合作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 更谈不上长期、定期的合作交流机制, 很多都是随便找几个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咨询、沟通, 因此导致课程体系仍然沿用了以前的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 实践教学以模拟软件实训、情景模拟实训、顶岗实习为主,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4) 课程体系的改革滞后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合物流业发展新形势, 不断调整、改进、完善课程体系,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 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并没有根据市场与时俱进, 没有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物流企业发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尽管有些学院进行了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但没有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研, 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 因此说,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1.3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脱节

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该遵循物流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律, 即从初学者———实践者———熟练者的职业发展规律, 要求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 避免一味追求全面, 看似“全才”的课程体系, 而应该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来培养学生, 不仅要求让学生完成面向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强调让学生主动构建未来工作过程中的隐形知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职业能力训练, 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同时, 使学生毕业时能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将国家 (助理) 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去, 没有按“课证融合”的要求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一体化, 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取。

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出, 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还未能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统一, 课程体系有待调整。因此, 笔者认为应该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 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2 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1 职业岗位分析

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面向现代化工物流业, 职业岗位定位于化工物流业的各个环节, 包括化工产品的采购、化工产品的运输、化工产品的仓储、化工产品的配送等, 每一环节均与相应的岗位群对应。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岗位群的中低级职位, 要求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

(1) 化工产品采购中低级职位。包括采购计划员、采购员、采购主管、采购经理等。

(2) 化工产品运输中低级职位。包括海运进出口操作员、运输管理助理、制单员、汽车计划调度员、汽车押运员、站场管理、装卸搬运管理、运输经理等。

(3) 化工产品仓储中低级职位。包括业务员、入库管理员、保管员、出库管理员、仓储单证管理、仓储机械管理、叉车司机、仓库主管、仓库经理等。

(4) 化工产品配送中低级职位。包括订单处理员、配货员、送货员、收货员、装卸工、盘点员、拣货员、补货员、配送中心经理等。

(5) 供应链商务信息中低级职业。包括供应链管理、信息收集员、信息分析员、物流计划员等。

(6) 其他岗位。包括报关报检、保险、单证员、货运代理、客服、回收物流管理、金融物流等。

2.2 职业能力分析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化工物流企业调研基础上, 根据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 并多次邀请化工物流行业专家进行座谈讨论, 确定了这些典型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 化工产品采购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产品性能, 积极开拓货源市场;能进行大宗化工产品采购成本核算;能根据公司产品进行产品原料结构调整改进, 签订采购合同;能填写采购表格, 提交采购分析和总结报告。

(2) 化工产品运输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产品运输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牢记“质量第一”, 能确保化工产品运输过程质量;能根据产品性能, 能正确进行产品装卸;能对产品意外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3) 化工产品仓储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进行化工产品出入库日程操作;能进行化工产品基本信息核对, 能进行在库管理;能根据化工产品仓储性能, 确保产品安全;能填报库存报表。

(4) 化工产品配送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接收订单, 按客户要求对订单进行确认和分类;对订单进行存货查询、根据查询结果进行库存分配, 建立用户订单档案;将处理结果进行打印输出, 进行进货作业;根据拣货信息选择分拣方式, 进行分货和包装作业;进行备货、理货、配装、送货线路优化实施送货作业;对配送中心的货物按照用户要求, 进行包装、贴标签、捆扎、组装等加工过程的操作管理;对配送中心的运营、信息网络维护、配送作业组织等进行管理。

(5) 供应链商务信息中低级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企业要求收集市场信息, 熟练操作电脑, 进行整理和分析;能针对供应链流程计量、统计, 进行化工产品的商务活动;能够推广物联网技术, 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6) 化工物流其他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进行国际化工物流产品货物运输的各项操作, 填写各项单据;能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开展客户调研分析;能建立客户数据库, 进行客户投诉管理;能根据化工企业产品特性, 开展有效服务。

因此, 要想使高职化工物流人才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化工物流企业的需求, 就要形成按需培养的模式, 即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3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提出, 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因此在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基础上, 归纳整合具备这些职业能力和素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同时与职业标准对接, 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 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3.1 构建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近年来, 中国化工物流业已呈现快速增长的新局面, 江苏省是全国第二化工大省, 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区域中心地区, 而华东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 围绕南京四周分布着重要的超大型工业基地。目前, 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500多家化工企业, 对化工物流专业人才有很大需求。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京市大厂区, 学院依托化工特色优势和优越的区域位置, 开设了物流管理 (化工方向) 专业, 以培养化工物流人才为主, 服务区域经济。

(2)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 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学院物流管理 (化工方向) 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物流企业, 面向长三角化工集聚区物流企业, 培养具有良好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具有规范、安全、环保素养, 具有化工物流企业的产品采购、运输操作、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操作、供应链商务等岗位知识技能的管理员、业务主管和部门经理。

(3) 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为主线

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 是教育目的具体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物流的职业定向性, 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 既要分析职业岗位群的能力现实需要, 也要注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未来需要。因此,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 既要有现实性, 又要有前瞻性, 同时也要根据物流职业岗位群, 进一步分析其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素质, 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4) 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和地方经济相结合, 使学生掌握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 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要按职业领域加以确定, 具有就业导向性。

3.2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 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 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 构建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大学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

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经济数学、英语听力与口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工产品商务基础等课程;

职业核心课程包括化工产品安全预防与控制、企业采购管理、运输操作、仓储与配送实务、生产运营管理、国际物流、国际货运代理、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英语、物流经济地理、物流包装、企业成本分析等课程。

(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和理论课程相辅相成, 学院将三年的实践环节划分为识岗阶段、顶岗阶段和上岗阶段。

识岗阶段主要通过入学专业教育、物流认识实训等来熟悉化工物流职业岗位, 增强感性认识, 培养认知能力, 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 培养学生学习物流的兴趣。

顶岗阶段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工厂以及相关的物流企业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模拟实训、ERP沙盘实训、物流单证实训、危化品安全演练实训, 掌握化工物流企业危化品管理的基本知识, 熟悉常见的危化品管理方式, 熟悉危化品应急处理手段和安全操作要求, 掌握在运输、仓储搬运等物流操作中的危化品安全条例与注意事项, 能够按要求完成危化品的安全操作。

上岗阶段主要是化工物流企业与学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 让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使学生完全胜任相关职业岗位, 并能具备一定的化工物流方案管理、策划等能力, 真正达到一线操作、管理人才的标准。

因此, 应根据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构建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4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课程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课程系统, 其专业课程整体性更强, 要想使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得到更好的实施, 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能保证其教学目标实现。一是校企共同开发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材;二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三个条件需要密切配合, 不断完善其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考立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社会教育, 2012 (9) :175-176.

[2]肖前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 2011 (5) :61-64.

[3]邬庆儿.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6-7.

[4]施雯.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高职研究, 2012 (9) :156-158.

物流专业职业规划分析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物流服务与管理 课程体系 职业标准

课 题: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中高职衔接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G14EB190)、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科研规划项目“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基于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视角”(LZY15554)的研究成果。

一、确立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观

中职物流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岗位就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基础。综合职业能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专业岗位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

专业岗位能力是学生具体的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是操作专业工具或设备解决特定岗位作业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显性的、具体的,如理货员的理货能力。为此,必须设置相应的职业技能课程,强化技能训练。

行业通用能力是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物流岗位群所共需的基础性能力,具有通用性,指向的范围比岗位能力要宽,如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需要设置职业基础课程,其对应的口径是从事物流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

核心能力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实际上,它与就业的岗位与职业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对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不可或缺。如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如何设计能够突出这些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根据以上的分析,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基于物流岗位工作实际的需要,以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分别设置岗位能力课程、通用能力课程和核心能力课程三个课程体系。

二、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设置

1.岗位能力课程设置

这类课程与就业岗位的技能需求相对应,目前中职物流专业(以仓储配送方向为例)的工作岗位主要有仓管员、装卸搬运工、信息员等。以仓管员为例,其对应的课程就是根据标准(物流员)分解后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置,具体有出入库作业、储存作业等,不能按照学科体系开设笼统的仓储管理或仓储作业实务,而应根据完成岗位的工作任务设置出入库作业规范与技能、储存作业规范与技能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即将成为仓管员的毕业生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会大大增强其任职的信心和勇气。基于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仓管员岗位:出入库作业规范与技术;储存作业规范与技术;货品盘点技术;货品安全与养护;RF终端设备操作。装卸搬运工岗位:装卸搬运作业规范与技术;装卸搬运设备操作。

信息员岗位:仓储管理软件操作;配送管理软件操作;单据制作与处理。包装加工员岗位:流通加工作业与设备操作;包装作业与设备操作。拣配员岗位:补货规范与作业;拣配货规范与作业;RF终端设备操作。送货员岗位:客户沟通与送达服务、货物配载与路线优化。

2.通用能力课程设置

这类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物流行业职业素质的教育及通用能力的培养,其内容主要偏重物流行业就业共需的知识、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从专业方向上看,无论是仓储与配送方向、运输方向、口岸物流方向,这些课程都是要开设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些课程的学习决定了学生在物流企业就业的宽度,可以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进行轮换。基于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基础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物流认知:主要内容包括物流基本概念与价值、物流功能要素、企业物流、物流企业、物流客户管理、物流服务管理、供应链基本概念与类型等。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物品信息采集、条码内容、POS系统、网络初步知识;GPS系统、RFID技术、WMS的功能与结构、TMS的功能与结构等。物流业务流程: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物流运作过程、第三方物流运作程序、仓储作业流程、配送作业流程、运输作业流程、客户服务流程等。物流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代理法律关系、有效合同、物流作业各环节所涉及的基本法律法规、物流活动中有关保险的法律、法律纠纷、法律责任等。

3.核心能力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就业岗位的不断变换,特别是变换的程度超出了物流行业的范围,那就需要考虑除了岗位能力和通用能力之外更为基本的能力范畴来设置课程,即核心能力课程。

这些课程的特点是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主要参照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共有七个模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课程与数学、语文等基础文化课程完全不同,原因是学科体系下的基础文化课程与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上相距甚远。核心能力课程设置基本情况如下。

一是自我学习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实施学习计划、反馈与评估学习效果等;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收集选择信息、整理开发信息、展示应用信息等;三是数字应用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数字信息解读、数字运算、运算结果的展示与应用等;四是与人交流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交谈讨论、当众发言或演讲、阅读资料、书面表达等;五是与人合作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协商合作目标、互相配合工作、调整合作方式等;六是解决问题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实施方案、调整或改进方案等;七是创新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提出创新意见、做出并实施创新方案、评估创新方案及效果等。

三、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仅仅关注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还不够,还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学习与成长规律以及终身学习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因此,还需增加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情景课程。

这样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就由六个部分构成。在整体上,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但是在具体课程的安排上,有着一定的递进关系。比如,职业技能课程一般要在相应的职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而核心能力课程既要按照自身的逻辑顺序开设,也要考虑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性作用。

1.文化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四门课程,需要按照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要从物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再设计,例如,语文课引入了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并开展普通话测试工作,这样就规范了口语表达过程中使用的语音、词汇、语法的标准程度,有利于与人交流能力的提升。英语课主要解决日常口语的应用以及简单物流专业英语的识读,而不是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数学课主要从数字运算的角度为数字应用能力的提升做准备。计算机应用要从信息录入、整理、展示的角度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做准备。

2.德育课程

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学生在校四个学期,按顺序每个学期分别开设一门。开设过程中要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具体要求: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完成职业精神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教育。另外,德育课程的开设要深入联系物流产业及工作岗位实际,要贴近物流行业、贴近物流岗位、贴近学生生活,只有这样对物流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才会更有实效性。

3.职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物流认知、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法律法规四门课程。物流认知是基础性入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职业兴趣,主要采取案例教学,同时要求学生阅读给定的短小文献或小篇幅文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是一门工具类课程,主要讲解物流运作过程中使用的物流技术手段与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采用项目教学。物流业务流程主要采取引导文教学,通过问题引导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重点是要讲清楚各个业务流程的过程性知识以及技能的附着点。物流法律法规主要以案例的形式讲解从事物流业务活动中需要遵守的相关法律,要让学生明确遵守法律以及如何应用法律开展业务。

4.职业技能课程

这类课程是直接针对工作岗位设计的实操性模块课程,课程的开设是以工作岗位为单位来进行,如仓储配送方向的仓管员工作岗位包括5个模块课程。课程的讲授采取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模式,如仓管员课程首先必须讲清楚仓管员的工作职责与技能要求,其次按照技能要求在实训场地依次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课程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校企合作对接单位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方法,要让学生不仅会做,还要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5.核心能力课程

这些课程之所以拿出来单独开设是因为这些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实际上它们也散见于其他课程之中,但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中,信息处理、自我学习、数字应用属于方法能力的范畴,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属于社会能力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能力的培养要与同学关系处理、班级管理、专业技能训练等具体的生活事件、学习任务相结合,不是讲授理论,而是一个一个能力的锻炼、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6.职业拓展课程与情景课程

因为课程的设置主要围绕的是专业方向来进行的,这样在物流行业内就会显得比较窄,解决的办法就是开设职业拓展课程,如仓储配送方向往往还需设置运输作业实务、物流企业管理、物流地理等选修课程。

情景课程主要是顶岗实习,学生要在具体的工作岗位对学习过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自我的整合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全面的指导,主要有职业纪律与礼仪、与人合作与沟通、岗位技能体验与提高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有心理健康与疏导等。

上一篇:出纳人员全职简历下一篇:追忆祖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