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培训心得体会

2024-10-04

网络金融培训心得体会(精选9篇)

网络金融培训心得体会 篇1

国家精品课程《金融学》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三天(12月8日-10日)的培训学习,使初入教学岗位的我受益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汇报如下:

一、了解了该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理念及经验。

这部分内容由李健教授讲解,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有三个问引起我的深思,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培养、重视。

1、精品课程重点在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

2、课程建设观念:

① 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既考虑学生应该学什么?学生怎么学?如何帮助学生学?我认为这三个问题应时刻跳跃在脑海中,在教学中渗透进去。

② 从“教知识”为主转向“培养能力”为主。即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自学?思辨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也就是要授以“点金的手指”,而不是一堆零散的金子。

3、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关系?

二者是互动的。不能只重学术不问教学。教师最大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就需要对其有相应研究;教学不是一成不变,也需要创新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那就是学术研究,只有搞动学术,才能在教学中把新知识、前沿问题传于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选择

此处李教授指出的课程范畴界定很有意义,即从课程整体出发,知识系统来;让我对《金融学》学习、教课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李教授指出分为基础模块和选择模块,根据专业性质及课时量,进行合理选择分配。我们在教学中可借鉴:课程开始前,选择好基础模块内容和选择模块内容,结合实践讲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8日下午开始的三位财大老师在教学中经验体会,让我着迷,针对具体情况,现总结如下:

1、构建框架

每篇讲解前,先把知识框架构造出来,从理论逻辑出发,梳理知识脉络,让学生从整体把握知识内容。这方法我也一直用,但没有各位老师提炼的精确、方式多样。此次学习收获不少。

2、激发学生兴趣,牢固知识内容

① 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思考问题

② 关注现实金融问题,多举些恰当例子;

③ 从学生角度出发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

④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用心交流;

⑤课堂练习:让学生做小结,构造知识树,提出难点或有兴趣的问题。

3、多样化教学手段

马亚老师讲到她在讲商业银行时,播放了一段过去票号、银号、钱庄的短片,激起学生极大学习兴趣。回忆我讲这段时至口头提了一些,以《乔家大院》为例引导学生回忆了一下钱庄等的发展。效果准没有影像资料来的形象、好。②模拟业务与交易

虽然我们还没有这条件,但和其他学校老师交流中,了解了一些方法:给出问题,让学生去网上搜,然后以小组总结的形式汇报。此法在以后讲课中可借鉴。③多媒体课件等

4、课程效果与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在这一块我认为教学自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尤其对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我,不能只埋头干,还得抬头看,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时常总结评价,好的继续,不足处改进(可设计一个自评表)。并在教学中常联系同事互听课,进行互评,从中求进步;组成教学研究小组,不断探讨创新教学模式,集思广益定有进步。

5、学生学习质量考核体系

各位老师提到三种方式:复合式、全程式、多元化。

其中我认为复合式可借鉴:即平时考评(包括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发言等)和期末考试(题型多元化,我们学校已试行)相结合。

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只顾期末考试划重点,应付考试,并在平常中锻炼了思辨、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我在教《管理学》布置案例分析作业题时,发现同学们思维很活跃,很有想法,问题在于老师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去引导、激发他们?我还给他们把错别字一一纠出来,无声的告诉他们要注意细节;我想这才是一个老师要做的:不仅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培养同学们完整的人格。

四、《金融学》内容的梳理

通过此次培训,各位老师还对黄达教授编的《金融学》内容进行了梳理,让我又一次进行知识结构、内容的大洗脑,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豁然开朗。并和班内其他高校老师就最新金融问题进行了探讨,收获很大。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从课程建设到教学方法,知识结构的梳理都有很多收获,还有一些渗透在脑子中,暂时不能系统表达,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提高。

网络金融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本刊讯2009年8月4日至7日, 由《华南金融电脑》杂志社组织的广东省金融系统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肇庆市分行举办。广东省 (广州市) 各地市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部分商业银行以及农信联社的52名科技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信息安全管理, 包括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可信计算与安全保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和基本要求、信息安全管理与监管人员安全管理、计算机病毒基础知识与防范技术等课程。讲师由广东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支队的专家担任。全部学员均通过考试, 并取得“信息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校长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一、 提高素质

简单来说,校长与教师交往要把握三个原则——以柔克刚,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对于脾气暴躁的老师,要进行冷处理,先让他静下来,听他把话说完;对于爱占便宜的教师,绝对不能让他吃亏;对于心计重的老师,要敞开心扉,说知心话,说贴心话,让他感觉你是为他着想。表扬或批评教师的时候要充分调查,言之有理,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无中生有。做到这几点,我觉得“则校内无难处之师矣”。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既要依“法”治校,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事情特别对待,不可生搬硬套,死守教条。

有的人做了校长,不管是面对教师还是面对学生,都努力想树立自己的威严,整天板着脸,没一点高兴样儿,就像全校师生都欠他似的,让人望而生畏,绕道而行。有的人做了校长,就不代课了,整天在校园里逛来逛去,或者在网上爬上爬下,连听课评课都懒得参加,离师生越来越远,离课堂越来越远。从本质上说,校长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不能远离了老师和学生,不能远离了课堂和教学。难道校长非得让自己站得很高不可吗?非得让别人仰视不可吗?别把自己当校长,别把校长当官做。校长是为教师服务的,校长是为学生服务的。把自己当成一滴水吧!平凡普通,又必不可少。要做,就做个既有谦虚就下的胸怀,又有横冲直撞的勇气;既有转身绕行的灵活,又有岿然不动的原则。

做一个人人敬仰的好校长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的追求和向往。只要校长心里阳光灿烂,用共同的愿景营造学校的团队,善于展现人格的魅力,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一定能够把学校打造成为有文化品位的学校。

二、教师管理——法治与人治并存,

以法治校与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两个方面,以法治校强调的是“法”的作用,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必须明白,人治不能代替法治,学校必须有“法”,人人必须“守法”,这个“法”是实施学校管理的依据与准绳。一个“法”治的学校,应当有科学的计划,缜密的实施、认真的检查、客观的总结;应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制度齐全、纪律严明;应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尽其职,又协作配合;应当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奖勤罚懒,选优汰劣,在“法”的面前做到人人平等。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因素,要求管理者在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上都要把人放在核心地位上,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特别要考虑到知识分子自身的特点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法是原则,合情合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重要体现。在大事大非上讲原则,在小事小非上讲人情,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如果只强调依法治校,而忽视了思想情感的沟通,就容易伤害教职工的自尊心,也很难使教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开拓性,也更难开展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所以,我们校长要学会尊重教师的不同个性,保护他们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校里的几十名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在道德修养、学业水平、工作能力乃至个性爱好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校长不可能把他们改变成一个类型的人,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承认差异,并且努力求同存异,让教师张扬个性,充分利用他们个性中的有利因素,使其能够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而聚心凝力,让教师变得更自尊,更自信,使每个教师心情舒畅。促使他们以学校工作为己任,把学校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让教师享受制度

现在有的学校管理过度依赖“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用严密的制度来约束教师,把教师牢牢束缚在一个框里,没有任何自由可言。这样的刚性管理和严肃的纪律,漠视了教师的人本意识,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死的制度加上灵活的执行,是制度管理的最高境界。为此,在平时管理时,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让教师能够享受到来自制度管理的快乐,要经常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了解教师的需要、苦衷和感受。让教师心中充满制度带来的阳光,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学校的整体工作才能做好。

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目前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大多是实行“绩效考核”,即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对教师所规定的教育教学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检查。考核能得“优秀”的也就是那么几个教师,大多数教师处于“平庸”的状态。这种评价教师的方式易于使教师甘于平庸。因此,当教师工作甘于平庸时不妨去“激励一下”,校長的一次激励有时超过考核的一个优秀——知遇之恩的传统文化心理。如果每年考核过后,校长们都去找教师交流与沟通,努力挖掘他们工作一年来的亮点,予以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教育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我想,没有一个教师会甘于平庸。

四、 工作上的启示与本校改革发展设想: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层次高,既补充更新了我的教育理论知识,又给了我许多思想上的启发,激发起了创新的激情。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立足于教师,立足于学生,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校本,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建设新型优秀学校。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实现教育的最佳境界,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那就的用心做事,今后,我们将凝神聚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先进的理念管理学校,以发现问题-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教育始终。

今后,我们要在准确把握本校实际之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规划,强化管理水平。在教育教学中,要针对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将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应用到具体教学中。

总之,做好学校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有了新的更大的收获,期待着学校全方位的管理迈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为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

金融融资培训心得体会 篇4

过去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融资就是借钱,其实这是对融资非常狭义的理解。融资简单通俗地说就是把别人口袋的钱变成自己口袋的钱,这样理解,融资涉及的面就非常广了,哪怕我们经过洗手间,把水龙头关紧,也是一种融资行为了,因为我们阻止了公司的钱流向自来水公司,也就是把他们口袋的钱掏回了自己的口袋。

我们都知道向别人借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向外借钱之前,我们必须先向内部管理融资。这主要有五点:第一,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所谓应收账款就是我们实现了收入,应该收到但还没收到的款项。结合我们公司的情况,应收账款主要有:已经办了银行按揭,但银行还没放款的款项;客户分期付的首期款;还有物业应收的管理费,据我们这两个月的统计,物业每月应收的管理费大概有20多万,但实际收到的只有一半左右,以上这些款项都是我们内部管理融资的重点。第二,销售是融资困境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把手上的产品都销售出去,把库存商品转化为货币资金,这是最直接、有效的。运用速销手段,哪怕降低利润,让资金得到迅速回笼,速度资金总量。第三,盘活资产。我们在三角有大面积的商铺没有销售出去,充分利用好这些闲置的商铺,这也是一个融资的渠道。第四,节税策划融资,合理避税。在税法允许或者没有明确禁止的范围内,在经营的全部过程中导入节税策划。第五,员工内部集资融资。这虽然是一个很少的资金来源,但体现了人力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换,员工向企业投入少量的资金获得股权,并发挥主人翁的精神,齐心协力发展企业,创造利润,最后获得分红,实现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和谐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朱教授还重点地讲解了融资的绝招,所谓的绝招就是在融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融资就水到渠成了。这两个问题,第一是风险控制,第二就是回报。意思是说,我们要想成功融资,必须给投资者信心,消除对风险的顾虑,给予合理的回报。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当天一个很精彩的案例。那是90年代的时候,海南的房地产比较低迷,出现了很多烂尾楼,广州的一家公司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跑到海口,想跟当地的发展商买下一栋烂尾的酒店,广州那边开出的条件是以高出当时市场价几百块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下来,但条件是首付整个项目所需的20%给对方,余下的款项要分5年支付,在这5年期间,海口占项目股份的60%,广州占40%,但海口那边不享有经营权和决策权,5年后广州把尾款全数付给海口那边后,对方以一元一股的价格把股份转让给广州那边。就这样,广州的公司把烂尾楼的经营权买下来了,然后他们跟银行那边联系好,把酒店的房间产权全部独立出来办房产证,在银行做按揭,并对外做广告宣传:“只要6万元,给你一个酒店”,当时,他们开出的条件是相当吸引的,酒店房间的产权是属于业主的,每年有一个月免费居住的权利,其他时间委托酒店的管理公司向外出租,收到的租金不仅足够支付按揭款,还有盈余,接着,奇迹出现了,在房地产低迷的大环境下,他们3个星期就把所有房间都销售出去,资金迅速回笼。我觉得这个案例非常精彩,他的精彩在于整个融资方案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把酒店房间当作商品房销售,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他的精彩在于整个融资方案,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项目的前期很好地消除了投资者的风险顾虑,项目的后期,投资各方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所以,一个好的投资方案,应该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金融财务培训心得 篇5

首先,我觉得在学校和单位的很大一个不一样就是进进社会以后务必要有很强的职责心。在银行工作自我所担任的就是一名工作职员,要对自我做的事情负责,对公司负责,对储户负责。假如没有完成当天就应完成的工作,那职员务必得加班,假如不留意出现了错误,也务必负责纠正,而这些是作为一名工作职员的分内之事,尽对不会有人往同情你,或者往帮忙你做你没有完成的工作。或许你要抱怨社会的无情,但是你要是跟不上别人的步伐,你并将被淘汰在社会之外。

其次,我觉得工作后每个人都务必要坚守自我的职业道德和努力进步自我的职业素养。正所谓做一行就要懂一行的行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一点上我从实训单位同事那里深有体会。比如,有的业务办理需要身份证件或者最最少的复印件,固然来行的客户可能是自我熟悉的人,我们也会要求对方出示证件,而当对方有所微词时,我们也总是耐心的解释为什么务必得这么做。此刻银行已经类似于服务行业,所以职员的工作态度题目尤为重要,这点我有亲身感受。正所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是在出售我们的服务态度。

此外,在银行实训,我能够站在银行的角度往看社会的消费。我觉得的客户当然是私营老板和企业会计。除开经济上方的原因不说,整体来讲,大客户也是素质相比较较高的,说话相对礼貌,耐心也相比较较好,能够交流,能够理解我们工作,熟悉流程,单据填写完整,错误率比较低。出现题目,也愿意配合解决。假如人手紧张的时候,排在后面的人群就会催我们工作职员,说我们的效率不高之类的,天地良心啊,那是由于前面排队的储户一个人要办多笔业务,而且相比较较复杂。其次是民工。民工固然大多看起来比较邋遢,但是守规矩,听指挥,假如是文化程度相对高点的,单据填写的水准也还能够,错了也愿意改,没有太多空话,但是看他们签字的时候,就有点冷心了。再次就是老年人,一般文化程度都还能够,也比较礼貌,大多是存定期或者存取工资,业务简单。但是有些老人脾气比较差,记忆力也差,经常要办理挂失,比较麻烦。而在我印象里,最差的就是大学生,经常有学生举着卡进来取钱,张口就是50,40,96之类的数字,往往要把卡里最后一点钱都取走才罢休。能够说,就卡这一块的收益来说,学生只有民工的1/10还不到,有些地区的学生卡甚至是负效益,有时候进门就直奔柜台取钱,完全无视排队的人当中,学生最多,但是和中年人有意识的插队不一样,这些学生完全是无意识的这么做。再就是填写单据为所欲为,也不明白问问别人或者看样本,要么就是站着发呆,不明白要干吗。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倘若你往银行取款被告知没有大款项可取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银行不负责什么的,但是经过我的实训,发现了银行柜台有时候也会上演着真话与谎言的对决,比如:我们那里没钱了;取_万现金以上需要提前电话预约;我们没有零钞;这尽对是真话。尽管很多人会觉得银行里怎样会没有钱呢?但是事实上,由于安全的考量,每个营业试冬分理处或者储蓄所都有自我的限额,不会存放超多的现金(发达地区除外),假如有超多的现金结余,那么就会运到一个集中的金库里存放,实在不足的话,再运来。这个运输过程是需要时光的。所以在某些取钱的高峰期,比如十一,春节或者天天的早上,没有现金是真的。相应的,大额现金的支取,电话预约是能够确保银行有计划的预留手段。所以有时候会出现有超多现金却不与支付的现象,由于那是有人预约的。同样,银行一般不会超多保存零钞,由于零钞体积,重量和面额不成正比,一万元的1元比一万元的100元要重太多。

我们那里不能办理挂失/换卡(折),需要回原开户行办理没有卡了,明天再来办。而对于这些话基本上的假的。事实上,只要是在同一个地区(城市)内(跨省市确实不能办理),任何一个网点都能够办理。只但是这些业务手续比较麻烦,所以一般都不太愿意办理,除非是本所开户,无法拒尽。同样,开卡比较麻烦,所以放工前,都不太愿意办理这种业务,只有少数状况是真的没有卡了,但这种状况实在比较罕见,大多只是敷衍。

最后,我觉得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学历并不显得最重要的,但是也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单位主要看的是个人的业务潜力和交际潜力。任何工作,做得时光久了是谁都会做的,在实际工作中动手潜力更重要。

金融人员培训心得感悟 篇6

通过金融与会计这门课程的培训,我改变了曾经模糊不清的金融会计法律法规的印象,了解到了金融会计法律法规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式研究所立足的社会基础关系,在当下,这个基础关系是市场经济关系。研究金融会计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应从分析市场经济的属性开始,重新建立概念,全面认识了金融会计法律法规功能。自己感觉也收获不少,使我对金融会计相关法律法规有了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在现在市场经济社会同时也是法律社会的背景下,这样的一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至少,在这一方面让我得到了提高。

而通过老师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的经验,在讲解中穿插引用了许多生动的关于经济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学得津津有味,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法律对维护社会的正常稳定所起到的贡献,也了解并体会了法律究竟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一是理解并记住各种“法”及相关的名词解释,并了解该法应在何种案例中应用,务必弄清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是对于法的基本程序等问题,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此我理出几条基本线索,在理解基础上按系统、按类别进行理解性记忆。 三是多看相关案例分析并加以分类,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其中通过培训公司法我觉得如果要成为公司的经营者,你就应该要认识到——公司法是公司的生命线,公司法既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也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也保护公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不仅所有投资者,包括社会公众投资者,经营者、董事们、监事们、经理们都应该认真地培训公司法,只有用公司法的精神才能办好公司,如果离开公式法的精神,公司就脱离开健康的轨道,就会走向邪路。因此,必须用公司法的精神来发展公司、经营公司。使公司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断的向前发展。

而证券法明确界定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区分了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介入发行监管的职责范围,明确划分了不同监管机构对公司设立和公开发行证券的职责范围),科学区分公司设立与发行证券的法律性质,明确界定证券发行和证券上市行为性质,有利于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增加上市公司定向发行新股方式,提高发行市场效率强化市场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明确和强化了保荐制度,加重了中介机构诚信责任,建立证券发行前预先披露信息制度,明确规定了发行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责任,增加了信息披露的责任范围,细化了责任认定方式,将有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在证券法的授权范围内,循序渐进推进发行市场化改革。(对于一些现阶段和长远均必须保留的规则,应当予以保留并增强其可操作性,对于需要放松管制由市场决定的事项,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放开,对当前实践中反应较大、需要加强管理的事项,应当采取严格的过渡性监管措施。)

由于我们所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专业,所以培训《会计法规》后,我的感触颇深,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自身修养和守法意识:

一、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财务人员要树立好人生观、价值观

和享受观,要经得起金钱的诱惑和灯红洒绿的诱惑,才不会成为金钱的俘虏,才不会利用手中和职权谋取私利,要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时刻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的会计职业道训。

二、增强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学法、知法、用法。会计工作是执行会计法规和财经纪律的特殊工作,首先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求认真培训会计法律、法规,还要认真培训《会计法》、《税法》及国家财经纪律和税收法规,并严格贯彻执行。

三、敢于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财务人员责任重大,肩负着国家给予的神圣权利,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自己要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屈于任何压力和势力,同时财务人员接触面较广,财务人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遵守法律法规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减少和杜绝犯罪的发生,保证国家的财产不受侵犯。

我们在这门课程中还培训了其他的法律法规知识,那些法律法规知识拓展了我的专业知识,让我对金融与会计法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金融网点转型之培训转型 篇7

关键词:邮政金融,网点转型,培训转型

一、引言

近几年, 邮政金融的全方位展业是我国邮政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 邮政金融正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邮政金融培训工作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形成了业务要推广培训需先行的培训领先模式。邮政金融实施网点转型过程中, 尽管前期转型培训工作循章有序进行, 但整个网点转型仍显缓慢, 这使得转型培训工作亟待从网点转型的实际需求出发, 分析研究网点转型存在的问题, 开展转型培训之培训转型, 积极寻找转型培训工作的新思路。

二、从网点转型看转型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 发现前期的转型培训工作内容未吃透、转型规范未落实、转型方法不得当等诸多问题。

1、领导层对转型工作认识不足, 自我培训不到位

网点转型效果好与否, 其直接影响因素在于领导的重视程度, 转型工作从体制上看是项一把手工程。相关领导若认识不到网点转型对邮政金融再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转型工作就得不到相关领导的支持, 所需人力、财力和制度上的支持也就得不到保证。相关领导不持续重视是网点转型工作执行力不够的关键因素。针对网点转型的培训工作, 不能只重视培训网点员工, 要完备培训对象, 加强相关领导的转型工作培训, 提高领导阶层对网点转型深层次的认识, 促使其把转型工作落到实处。

2、转型全员培训不够, 转型工作推动力度不够

网点转型工作先期培训只是针对转型网点业务人员。但是网点转型工作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支持与配合。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和联动, 网点转型在推进过程中就会出现众多的不协调。网点转型是系统工程, 不只是网点的事, 转型培训对象也不能只是网点业务人员。另一方面网点在逐步转型的过程中, 营销理念意识有了, 但是管理部门如果仍是行政管理职能, 没有进行相关职能部门的转型培训, 网点转型没有了推动力和配合力。

3、转型理念培训不够, 转型工作执行力不够

调研中发现转型培训中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服务营销流程讲不到真正、有效地落实方法, 大部分网点也没按照培训要求去做, 网点转型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象工程。

调研中还发现一些网点执行目的只是为了配合完成上级的任务或应付检查。另一方面, 培训中没能彻底改变员工的思想和理念。在转型工作中思想意识重视不够、转型理念不强。尽管各级转型部门都有一套完整的转型执行手册, 大家反馈执行手册很好还细致到操作细节。培训时也学了, 但转型工作印象很模糊, 没法具体落地执行。员工对网点转型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非自发主动地执行, 只是被当成任务。

4、转型工作方法培训不够, 转型模式持续固化不够

调研中发现, 刚开始转型网点效果还比较好, 维持一段时间, 随后就淡化、反弹。究其原因在转型培训中项目导入只关注了转型模式, 而忽视了员工行为持续固化方法的培训。

调研中还发现一是转型网点支行长岗位管理方法培训不够, 使得员工执行的一套行为标准没有受到持续监督和有效绩效管理, 有的员工还反映转型培训深入到实际网点转型工作中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二是网点转型工作持续固化方法培训不够。转型培训时没有实际演练只讲了理论方法。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情况要复杂的多, 因为客户和金融产品都是不确定性, 这必然出现在金融产品营销观念和行为上的差异性、多面性。这都需要系统的转型培训来实现。三是转型可持续固化的营销规范培训课件开发不够, 无法充分提升员工金融产品营销的综合技能。金融产品营销流程的导入要复杂些, 对员工综合能力要求要高的多。能否对不同客户传递出有针对性专业信息, 能否针对不同客户有针对性进行销售产品介绍。

三、网点转型之培训转型的途径

1、远程培训应实现全局全员培训

网点转型培训必须确保邮政金融所有从业人员全面掌握转型的应知内容、应会技能和理念思想。邮政金融三分之二以上的网点分布在县级及其以下农村地区。邮政金融成了偏远地区居民唯一拥有的金融服务。这些交通不便、人员较少的偏远网点要面授培训显然困难重重。要所有邮政金融网点、所有金融从业人员都要集中面授显然不可能, 集中面授培训成本太高。网点转型培训在集中面授培训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邮政远程网络培训的优势。可以利用中国邮政网络培训学院培训平台举办邮政金融网点转型工作专项远程教育培训, 面向金融网点转型的各级金融从业人员。可以由各级转型培训工作组统一组织学习, 也可以由员工通过互联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学习。

2、加强内训师管理, 优化培训教学方法

2.1强化内训师队伍, 完备考核管理制度。要确保邮政金融网点转型顺利进行, 必须要有一个精英的培训团队, 必须能就网点转型工作进行量体裁衣式的针对性培训。内训师队伍组建就尤显关键, 内训师是转型培训的基石, 内训师队伍管理应通过“建章—选拔—培养—实践—修正”来分层分级地不断提升, 使内训师迅速成为网点转型业务的传授者、转型理念的传递者、转型精神的传承者。内训师可以实行优胜劣汰逐年晋升淘汰制, 保持内训师队伍精英性、先进性。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内训师的重要作用, 执行每次培训评估制。内训师每次结束培训授课任务, 由转型受训学员对授课内训师及其课程、课件进行综合评价。

2.2优化转型培训教学方法。作为转型培训的内训师要在日常转型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我提升。要不断深入网点转型一线, 掌握网点转型员工的培训需求, 主动挖掘培训点, 善于倾听网点员工的心声。使转型培训有针对性, 并能及时解决网点转型的实际问题。内训师转型培训授课方法要灵活多样, 但每次培训要重申学员应遵守严格的转型培训纪律, 培训中应给学员发言的机会, 但要时刻引导紧绕转型培训主题, 谨防跑题。内训师在培训授课过程中应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概念说明, 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培训生动、具体、气氛热烈。转型培训内训师可适度采用互动的方法, 让学员积极参与, 增强转型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型培训内训师尽可能提出开放式问题, 鼓励学员分享他们的最佳实践事件。互动过程内训师要多巡视、善于倾听, 善于启发所有学员发表转型工作的观点, 增强转型培训效果。

3、建立多渠道转型培训

网点转型是一项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远程专项网点转型培训、集中面授以及内训师队伍等都有限的条件下很难满足网点转型工作。在内训师队伍素质、人员数量等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发挥金融网点的技师、考评员队伍, 目前我省拥有技师已300余人, 储汇业务考评员也已50余人。多年来这个团队承担着各类培训任务, 可以弥补远程培训课件、面授培训人员范围、内训师资数量质量等诸多不足, 能随时随地成为网点转型的一线培训师资。此外储汇业务职业技能鉴定已结合网点转型在其培训考评中增加了网点转型相关应知、应会、模块。此举丰富了网点转型的培训渠道, 加快了网点转型的步伐。近期国家又提出金融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资格认证培训。诸多金融类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 进一步丰富了网点转型的培训工作。网点转型有诸多转型培训的保驾护航, 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 走出独具邮政金融特色的网点转型成功之路。

4、细化转型培训管理

网点转型培训管理工作是开展网点转型的根本保证, 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网点转型的成败。针对网点转型的特殊性, 在培训工作的各个阶段都要针对性的抓好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首先, 充分准备好转型培训前工作。网点转型培训开始前要召开培训准备会, 安排转型培训任务, 制定详细的转型培训管理计划。重点工作包括转型培训各项准备、观摩转型网点准备、转型培训日程制定、转型培训授课准备等事项。确保转型培训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充分到位。其次, 扎实做好转型培训中工作。网点转型培训和转型工作一样要有理念又要高效。整个转型培训过程需要培训工作组和内训师协调配合、共同努力、严格执行培训进度安排。培训工作组要针对性就转型网点模型理论联系实践, 可以通过角色演练、网点参观、经验交流等培训方式突破重点、难点。还要针对培训层次和岗位不同设计培训课程并涵盖关键信息。在每天培训结束, 应收集学员填写的培训课程质量评价表并召开内训师通报会并对内训师授课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醒, 及时查漏补缺。最后, 要重视转型培训后工作。网点转型工作是一项不断提升的过程。转型培训应在培训结束后及时跟进, 实地考察网点, 通过观察网点员工的行为和使用工具是否正确来检验培训效果, 还可以和下级转型工作组讨论需要进一步培训的地方, 内训师要向培训工作组提供来自培训课和网点考察结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培训工作组应及时更新培训材料和日程, 更新参加培训人员数据库, 更新培训内部安排。培训工作组应按照培训项目管理计划的要求在每期培训结束及时总结培训情况并进行培训整改。

四、结论

网络金融培训心得体会 篇8

摘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企业人才培训重点,以及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及措施: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强化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表彰对金华培训有贡献的社会培训组织等。

关键词:企业人才培训;需求调查;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企业人才的竞争。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企业”,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广大企业的一种共识,但也带给企业老总或培训经理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企业培训带来的挑战、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制定企业战略与培训计划、如何让大量的培训投入转化成公司良好的业绩?等等。同时,也面临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企业人才培训工作如何面对市场的压力、如何激发企业的动力、如何利用政府的推力、如何形成社会的合力、如何发挥机制的活力等深层次的思考。

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为更好地发挥金华市继续教育协会在加快企业人才培养、提高本地企业人才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金华市继续教育协会会同浙中区域经济研究所开展了企业人才培训策略研究。通过历时两个多月的问卷调查和对典型企业的实地访谈,课题组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企业人才培训重点,以及充分发挥金华市继续教育协会的功能、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对策及措施。

一、金融危机对金华工业经济的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银行紧缩贷款导致资金趋紧、次贷危机导致美欧需求下降,对金华市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落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71.74亿元,同比增长23.36%,实现利润99.22亿元,同比增长24.8%,全市百强企业平均实现利润5704.91万元,同比增长24%;但2008年1-8月增幅有所回落,全市4521家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7.2亿元,仅增长了9.8%,其中实现利润58.75亿元,同比仅增长了4.1%,2008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有837家出现亏损,占18.5%,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

(二)资产收益率三项指标有所下降

企业近年来经营效益有所下降。以2007年百强企业为例,与2006年相比,资产收益率2006年为5.39元/百元,2007年为5.1元/百元,同比下降5.4%;员工创利率2006年为1.75万元/人,2007年为1.43万元/人,同比下降18.3%;员工资产占有量2006年为32.6万元/人,2007年为28.07万元/人,同比下降13.9%。

二、金华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较差

金华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员工以农民工为主,他们不仅文化程度低,而且缺乏专业技能训练,整体素质偏低。同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也偏低,据抽样调查,规模以上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管理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0%,大专学历约占30%,大专以下约占50%。人才专业结构与学历结构方面也不够合理,缺乏纵向的学历结构优势、横向的专业结构优势、时间上的年龄结构优势、竞争上的职称结构优势。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另一个大问题是具有熟练操作能力的高级技师数量不足,从而制约了产品质量提高和新产品研发。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一是多数民营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其中约90%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在家族成员中,40%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主的至亲或好友,而这些家族成员虽然用得放心,但多数业务水平不适合其从事的职位;二是员工流动性大。不少民营企业在企业规章制度、利益分配、社会保障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缺乏人性化管理,以致劳资关系紧张,跳槽事件时有发生,优秀人才难以留住。

三、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需求状况调查

针对上述问题,2008年9月,课题组就“企业人才培训需求”,在全市范围内发放问卷3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33%。回收问卷的分析整理情况如下:

(一)在企业人才需求方面

调查显示,有近90%以上的企业需要的是专用型人才,其次是通用型人才。主要需要的是现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以及营销人员。

(二)在企业培训现状方面

1不到一半的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员工培训计划且能执行下去

根据调查,如图1所示,45.65%的企业有正式的、书面的培训计划,而且能按计划执行;41.30%的企业有培训计划,但是不能按照计划执行;13.04%的企业没有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了对员工培训的必要性,且有相应的计划,但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不能按照计划去做,执行力很弱,可见一些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

2企业在培训形式上以内部培训为主、外部培训为辅,对培训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很大,65%的企业培训内容与真实需求脱节

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34.78%的企业通常会做正式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安排培训;6.09%的企业通常会做培训需求调研分析,但很少按需求安排培训;39.13%的企业很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说明企业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3多数企业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重视不够

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13.04%的企业很少进行效果分析和评估;41.30%的企业偶尔会进行分析和评估;30.43%的企业通常都会进行分析和评估;仅有5.22%的企业会全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4绝大多数企业对目前接受的培训,总体满意情况是感觉一般

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调查显示,仅有13.07%的企业对当前的培训感到较为满意,76.33%的企业培训满意度为一般,而约为10.6%的企业对当前的培训感到不太满意。

(三)在培训机构选择方面

1在培训机构选择上,价格和规范化程度成为众多企业首先考虑的因素

调查显示,在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关系上,基本是以培训机构主动联系为主,加上业内人士或朋友的介绍;而企业在选择培训机构上,其价格和规范

化程度成为首选因素,基本是由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来决定选择哪家培训机构。

2在选择培训师资时,知名企业高管最受企业青睐,知名学者受重视程度较低

调查数据显示,68.09%的企业首选实战派知名企业的高管来为员工培训;51.06%的企业选择职业培训师来为员工培训;选择从事相关工作的优秀员工、咨询公司高级顾问来为员工培训的企业分别为34.04%及27.66%;只有12.77%的企业首选知名学者教授为员工培训(见图5)。

(四)在培训需求方面

1多数公司把培训重点集中在新招聘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上

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新招人员及业务操作人员身上,而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随着职位的升高,其培训的机会却不断减少。

2在培训内容选择方面,针对不同的层次,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在针对高层管理者安排培训内容时,把管理技能、沟通方式培训列为首位;针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企业选择安排专业知识培训的比例在大幅增加;而基本技能培训成为企业为基层管理者安排培训的首选。

四、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面临的挑战

从目前看,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工作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培训内容要求与培训师资知识水平的矛盾。目前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培训师资还是外部社会培训组织的师资,大多重理论轻技能,而且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二是企业人才培训投入增多与企业效益下降矛盾。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2008年工业生产增速从下半年开始下滑,11月份甚至出现负增长,效益的下降使企业亏损面扩大,全市4521家规模以上企业有875家出现亏损,亏损面为19.4%,比2007年同期上升了7.2个百分点。按理企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越要重视人的因素,越要加强员工的培训。而企业效益的下滑又给企业增加培训经费带来困难,调查发现多数企业都削减了2009年的培训经费预算。

五、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策略与具体对策

(一)指导思想

课题组认为,金华市企业人才培训应贯彻以下指导思想:

“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人才强市战略,有针对性的开展企业人才培训,为浙中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促进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质量不断提高,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

(二)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企业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到“十一五”末要实现三个战略目标;第一,到2010年底,在全市技术工人总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第二,围绕金华市汽摩配、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能源(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重点支柱产业,通过培训,形成一支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第三,形成与浙中城市群相适应的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发展中心,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我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三)企业人才培训重点

1围绕两个紧贴:即紧贴重点产业的发展和全员素质的提升

从金华情况来看,人才培训工作要紧贴汽摩配、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通过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全体员工素质。

2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

根据产业性质和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与社会培训组织合作,加大政府对企业培训投入,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起一批企业人才培训基地。

3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努力造就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适应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持久深入地开展企业家培训教育;各级财政要设立企业家专项培训资金。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4加强以培养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为重点的职工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抓好企业培训。完善社会化的职工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浙江师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华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建设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训基地。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技师考评制度,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专业技能等级鉴定办法,调动企业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四)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

1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本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制定培养规划,协调社会培训组织,指导本行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各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团)应依法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和技师研修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积极支持、推动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强化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

高职院校、技师学院要加快培养紧缺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专业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强化实用技能训练。技师学院要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设备设施,扩大办学规模。

3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各类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实训方案并组织实施。积极鼓励企业技师以上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参与技术革新。支持企业为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实习见习任务、培训成效显著的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奖励。

4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

依托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建设一批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于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市、县两级财政予以适当的补助。根据我市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重点建设1-2个布局合理、设备先进,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以及师资培养、技能竞赛、技术交流服务的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财政对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5表彰对金华培训有贡献的社会培训组织

金融ic卡业务培训心得 篇9

所谓的行业应用,指的是在金融IC卡的金融账户模块之外,通过加载其它行业的数据模块,使得一张金融IC卡既可以满足银行的各种账户交易,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场合。最典型的行业应用有:公交卡、身份识别卡、医保卡等等。

一、卡片限制

在金融IC卡规划中,一张金融IC卡中可以集成多个行业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金融IC卡中的相应区域。例如,在家可以将金融IC卡作为小区的门禁卡和停车卡,停车费可以直接从电子现金账户上扣款;出门了可以使用金融IC卡做公交车或坐出租车,钱同样可以从电子现金账户上扣款;中午在外吃饭,还可以将金融IC卡作为餐厅的会员卡或优惠券卡,通过金融IC卡享受一定的折扣或其它的优惠套餐。这些功能在理论上都可以实现,而且在当前也都有现成的案例。但是,目前IC卡本身的技术尚未达到像电脑安装软件一样的随心所欲,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在银行制作卡片时就需要确定在卡片需要放置哪些行业应用,这些行业应用不能在发卡或发卡之后再随时地添加。例如,在制卡时,银行与麦当劳谈妥合作,在卡片中集成了麦当劳的优惠券信息,那么如果发卡之后银行与肯德基又谈妥了合作,则原先制作的卡片无法重新加载肯德基的优惠券,只能重新制作一批卡片。

这个问题在金融IC卡推广初期问题不大,大部分客户申请的金融IC卡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两个行业应用,但是当各个行业都开始推广使用金融IC卡时,金融IC卡的泛滥将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以设想一下,为了坐公交,你需要申请一张银行卡;为了享受停车场优惠,你也需要再申请一张银行卡;甚至你为了享受肯德基的特别优惠券,还得去申请一张银行卡,麦当劳的优惠券是另外一张银行卡。

二、协议的限制

由于金融IC卡本身涉及到金融账户的安全问题,PBOC2.0协议虽然鼓励各大银行发展行业应用,但跟账户相关的操作设置了严格的协议规范,尤其是电子现金部分,由于是脱机交易,没有联机验证的环节,因此在协议中要求得更加严格。下面以电子现金为例,介绍几种影响行业应用推广的限制:

1、支付流程的不可更改性

这点本身对于金融账户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支付流程可以被更改,那么金融账户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POS终端看来,最终的支付请求必须是一个原子型交易。但是这点在电子现金的脱机交易中就存在着应用的问题(尤其是非接触式IC卡)。IC卡的行业应用绝不仅仅是支付的问题,在支付前后需要有各种复杂的判断和设置,如果无法将这些操作与支付请求放入同一个原子交易中,那么就有可能导致钱被扣了,但行业方没有得到反馈的情况出现。

2、没有冲正操作

金融IC卡的脱机消费没有冲正操作,钱扣错了不能回滚交易,只能以现金返还。这个在借贷记账户下没有问题,毕竟客户刷卡后还有一个输入密码的确认过程,而在电子现金账户中没有这个确认的过程。同时,在日常的交易中也不太可能出现问题,但是一旦扩展至其它的行业,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可能带来的麻烦,例如扩展至公交应用时,如果卡多刷了一次,则这笔钱将很难被返还(当然现在的公交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当银行卡被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时,这个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

3、日终需要上传脱机交易

我个人觉得这是电子现金在零售市场无法推广的最大原因。在传统的POS消费中,当顾客刷卡消费之后,钱可以实时地进入商家的账户。而使用电子现金,则商家在每天日终时需要将POS机接上电话线上传脱机消费记录,只有经过脱机消费记录验证后,钱才能被清分到商家的账户。而从实际应用中看,通过电话线上传的速度基本在4s/笔,可以想象一天如果刷卡1000笔,则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传。当然,解决方式是采用更快速度的3G网卡,但相应的POS机费用和上网费用也不低。

4、POS机具的定制需要银联认可

这点从安全上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带来的行业应用拓展的难度也是毋庸置疑的。既然称之为行业应用,那么必然存在着与传统收单业务不一样的地方,消费的机具就是最可能需要定制的地方,例如公交车机具、电表、水表等等,基本上绝大部分的消费机具都不是传统的POS机具。可以想象,当你每谈一个行业应用时,都需要到银联进行测试、认证,这是多么耗时的事情。

5、POS机具无法连接互联网

POS机具从安全性考虑只能连接到银行网络上,不能跨网使用。这导致的一个问题是,行业方原有的网络将无法使用,尤其是有些行业应用需要联机判断的需求也将无法得到满足。例如园区应用中,园区内的员工消费能够享受折扣,园区外的人不享受折扣,如果POS机具无法联机判断,那么只能在卡片上设置是否是园区内的员工,而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卡片丢失后,可能被别人利用,享受折扣。

三、资金上的考虑

好像一提到银行,大家想到的都是非常有钱、可以大笔花钱的组织。但实际上银行在拓展任何业务时都是非常精打细算的,多个部门都可能对合作进行审核,而金融IC卡在拓展其它行业时的资金投入都比较大,相应能够获得审批同意的项目也较少,而且即使能够获得审批,相关的审批流程也比较长。下面介绍一下可能银行要投入的资金:

1、消费机具的定制

如果POS机具需要根据行业方的要求进行定制,则定制费用肯定也是银行来投入。这个费用视定制的难易程度而定,如果是大规模的采购机具,则会将相关费用分摊到每台机具的采购价上。

2、消费机具的采购、布放。

这点也毋庸置疑都是由银行来出钱采购。如果合作能够以银行为主,则银行还能够通过招标获得一个较低的机具费用,但是如果是一些比较强势的行业,则银行将需要付出非常肉痛的价格采购对方指定的机具(比如:公交、电力、医院等等)。

3、卡片的成本

银行多发行的每张IC卡都是有一定的制卡成本的,同时每张卡内的金融账户也都有着维护的费用,当然一张、两张的金融IC卡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要发行几十万张卡片以上,这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费用。而且最让银行纠结的是,金融IC卡发行出去了,结果客户只用到了行业应用的功能,没有使用到金融账户的功能,也就是相当于白白帮行业方发卡而只是做了一次宣传活动。

4、行业方的系统开发&改造

可能很多人觉得金融IC卡都只是物理卡片的问题,跟系统开发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行业方需要将原有的卡片换成金融IC卡,那么或多或少都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这个视系统改造的复杂性而定,但改造最可怕的是行业方原先没有系统,需要银行投放系统的情况,银行都快变身成为了软硬件开发商了。

5、其它投入

除了上面这些硬性的投入外,强势的行业方通常还要收取银行其它费用,只有在这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银行还真比不是人家垄断行业。由于现在银行的竞争非常的激烈,这种投入也越来越高,甚至某些大银行完全在亏大本赚吆喝。

有投入,自然就要考虑收益,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收益在后续部分再详细介绍。

四、管理的问题

1、银行内部管理

金融IC卡属于银行的重要凭证,本来的保管和发放都要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如果涉及到金融IC卡在发放之前需要先到行业方进行登记、初始化等行为时,就需要探讨出一种符合监管要求的方式,例如将行业方的个人化委托给银行的柜员进行处理等等。

同时,在制作金融IC卡时,通常银行都会生成个人化的制卡文件。如果行业方针对每张卡也都有不同的制卡信息,那么就需要将两种制卡文件进行合并,这会涉及到制卡的协调问题。而且,对于特殊的垄断行业,还需要考虑双方的IC卡制卡的入围厂商是否有交集。

2、行业方的管理

如果行业方对于发放的金融IC卡有数量的限制,比如按数量收费等等,那么银行在发放带相关行业应用的金融IC卡时,还需要将相应的数据发送给行业方,行业方需要进行登记、管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社保卡IC卡。

如果行业方管理比较复杂,那么还可能涉及到挂失、换卡时的互相通知问题。

五、用户使用习惯

这是制约金融IC卡行业应用在最终用户推广上的主要问题。银行卡在公众眼中是安全和家产的代名词,没有谁会经常在人前掏出银行卡来,而且还经常遮遮掩掩的,这种现象在中老年群体中尤其严重。而一旦金融IC卡在各个不同行业推广开之后,客户就面临着在大量的公众场合使用金融IC卡的情况,例如在挤公交车时掏出银行卡来刷卡,这肯定需要一段不短的推广适应期。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下一篇: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其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