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学反思

2024-07-16

窗教学反思(精选11篇)

窗教学反思 篇1

窗花花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花花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窗花花教学反思1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安排中,“设计应用”类课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对于“设计应用”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过于强调与“造型表现”类课程的区别,认为“设计应用”类课程只是围绕“设计与工艺”展开媒材、工具、制作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而忽视对学生这一制作主体感受和体验的激发,从而使这一领域所强调的“创意”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许多教师放大了“物以致用”的思想,将其定位为“手工制作”,即强调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的传授、指导,从而使学习过程机械教条、作业呈现千人一面,所谓的创意也无从说起。

由于学生创作主体性和构思过程性的缺失,这类课程往往沦为 “图案设计”。其“审美性”的特点,也经常被理解为由造型的组合而实现的“装饰性纹样”。教师只是传授一种固定的制作方法,因此,这样的作业设计与呈现往往缺少内涵与表现力,同时也无法发展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所以,在对《窗花花》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首先考虑的便是学生创作的主体性和构思的过程性。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联想,确立窗花创作的立意;并进而围绕各自的立意,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造型尝试、探究、选择与设计,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在此,我将《窗花花》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强调折、剪的过程,给出一个个小任务后,让学生自己来探究各种折、剪方法,引导他们有预设、有目的地创作,培养思维能力。第二课时主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他们的“喜欢”与“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的东西”,结合第一节课自主探究的折、剪方法,有预设地创作最后的作品。

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由预设地去折、剪,剪出更丰富的窗花造型。

窗花花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习用对称等不同方法来表现简单的图案,学会用折叠的方法撕窗花;继续练习撕纸,通过活动学习概括、夸张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欣赏窗花,感受窗花这种民间艺术的美感,懂得美可以通过创造来获得。引导学生参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养成珍惜每一张纸的好习惯。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团体协作的精神。

窗花是剪纸的常见式。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按课文范例剪窗花,我让小朋友先看课文是怎么做的,然后提问:第一个窗花第一步是怎么做的?生答:做成一张正方形的纸。以下几步又是怎么做的呢?对折,再对折,然后用笔画好,再撕或剪。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做,结果剪出来的东西大约有近半数的小朋友跟书上的窗花不一样,中间是断开的,错了。我请小朋友跟老师再做一次,特别是做错的小朋友更要看得牢,我每做一步都显示在黑板上,结果又有好多小朋友做错了。这到底错在哪里呢?课后,我找到了问题所在,错在画图案的时候没有把握好纸张中心的那个角。第2个班撕剪的时候,我让小朋友重点把握好中心角,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撕剪,把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的兴趣非常浓厚,充分展示了小朋友的聪明才智。

窗花花教学反思3

今天上午我开展了《剪窗花》,在活动中制定了三个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真确培养幼儿使用剪刀,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本次活动以欣赏窗花进行导入,我引导孩子欣赏黑板上粘贴的窗花,还从网上下载了各种类型的民俗窗花,通过多媒体引导幼儿欣赏,孩子们了解了窗花里蕴含的美好祝愿,知道了剪纸是中国人发明的。

欣赏完窗花,孩子对动手剪窗花充满了期待,于是活动进入了第二个环节;示范剪窗花,幼儿动手剪窗花。幼儿剪窗花时我给他们的指导是,剪刀像走迷宫样,绕过来,绕过去的方法。可以剪不同的形状和花边。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基本能顺利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有的孩子剪完一张又一张,兴趣浓厚。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剪的方法和形状。怎样剪出这样的图形出来的。从幼儿作品发现幼儿剪窗花的胆子还不够大。主要原因是幼儿怕剪断,剪坏,不敢下手。后来我把这一目标延续着继续实施,通过个别指导及适当的鼓励,孩子们逐渐放开手脚,剪出更加丰富的图案处来了。活动虽然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存在2点不足:

1、在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可以剪什么图形时,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讨论,而是急忙告诉答案。

2、在动手操作时个别幼儿不敢大胆地动手剪,这时老师总是为孩子代劳,而没有更进一步地让幼儿大胆地尝试。相信经过这样的反思,在以后的剪纸活动我将会更有把握地上好。

通过剪窗花活动,我认识到活动的价值,它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延续幼儿的兴趣,延续活动中没达成的目标,或者作为教学活动目标的提升。同时给幼儿自由、宽松的空间,足够的探索实践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更利于幼儿操作与探索,也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窗花花教学反思4

剪纸窗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喜庆的节日里剪贴,既装点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热闹喜庆的氛围。然而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接触、了解这门艺术了。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就整个活动下来小朋友很积极的参与,而且很认真的制作,能在尝试和探索中剪出方形、圆形等的作品,作品展现出来时很漂亮的。小朋友对我们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又有了一点的了解,在快乐的制作中无形的传承和发扬了这种文化遗产。

窗花花教学反思5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计窗花的剪纸,让学生在学会窗花剪纸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为大运设计剪纸,深化学生感悟民间艺术的特殊魅力。结合大运进行剪纸,这是教学的一个亮点。去繁就简,渗透奥运内容,让学生融入奥运的氛围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时刻感悟民族艺术的源源流长,加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并在学习中提高美术技能技巧,动手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足:

1、还有及少部分学生对折叠纸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2、学生在画稿的时候掌握不了总体的结构,画得不够协调。也说明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部分学生工具不好,也就很难达到同步进步的理想效果。

4、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之后,当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变部分图案的造型时,难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即画不出自己想要画的图稿。

改善:

1、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给学生介绍剪纸图案的画法提高画图稿的水平。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灵活改变剪纸图案中的部分造型。

窗教学反思 篇2

学校: 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学生)

背景: 第六届中国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中学)

时间:2014年10月26日上午8∶30-9∶15

上课内容与过程: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所写的小说———《窗》。

老师:同学们,每一堂课都应该有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投影)———“学习目标”:通过自读、思考、研讨,能够正确说出小说梗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

老师:我们怎样去学习呢?以两个“自学指导”来作为学习的支撑。请先看“自学指导”(投影)。请同学们独立、认真、自由地阅读小说全文。6分钟后,看谁能够在1分钟内正确说出小说梗概。“自学”开始。

(6分钟后)

老师:能够说出故事梗概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病房有一扇门和一扇窗,医院里有两个病人,一个病人是靠着窗户,一个病人在旁边,靠窗的病人可以每天看窗外的风景,另一个病人则不能。他们因为身体的某些状况,都不能站立,所以不靠窗的病人感觉很不公平,每天靠窗的同伴给他讲述窗外的故事,不靠窗的病人很向往窗外的景象。后来他靠窗的那个同伴因为突然的病情去世了,他就向院长提出要搬到窗边去,他要靠窗看窗外的景象,后来他终于靠窗了,看见窗外就是一堵墙。

老师:她说得怎么样?谁来给她评价一下。

学生:总的来说不错,但故事还可以更简炼一点。因为这是概括,概括文章的总体内容。

学生:我认为她没有说时间,时间、地点、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老师:时间、地点、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吗?小说的三要素究竟是什么呢?你说。

学生:环境、人物、情节。

学生:这篇小说刻画了两个病人,病情都很严重,这可是很重要的背景。背景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假如没有病情很严重这样的背景,这样的环境,就没有下面故事的发生了。因此,这不能省去,必须交代清楚。

学生:后面的情节部分太长了,没有抓住重点。

老师:小说的情节包括哪几个部分?

学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老师:请你说说这四个部分各是怎样的。

学生:开始两人很是融洽,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这是开端;后来不靠窗的病人每天听着靠近窗的病人讲窗外美丽的景致,突然产生了忌妒心,这是发展;不靠近窗的病人在靠近窗病人病情危急时,见死不救,看着室友痛苦地死去,这是高潮;不靠近窗的病人如愿以偿,安顿在了近窗病人的床上,但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是结局。

老师:很好。好,谁来说说如何准确地说出故事的梗概呢?

学生:说故事梗概,重点抓三点:环境、人物、情节。在说情节时,一定要说清楚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学的是《窗》这个小说,假如明天我们学《门》这个小说,能不能说出故事梗概?

学生:能。

老师:通过第一个“自学指导”,我们已经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看第二个“自学指导”———请再读小说全文,积极思考下列问题:1.小说中“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各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课文具体文字加以分析。2.通过对两位病人形象的分析,你看到了什么?6分钟后交流,比比谁踊跃,比比谁分析得有道理。

(6分钟后)

老师:会的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老师: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同桌之间彼此交流一下,看一看对方能不能给你启迪、补充,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认识。

(同桌交流)

老师:时间到了,现在能正确回答吗?

(学生都举了手)

学生:我觉得近窗病人很乐观,虽然病得很重,但是他每天都会描述外面美丽的景色,而事实上窗外只是一堵墙,没有真实的风景。

学生:我觉得靠窗的这个人还非常富有同情心,他知道靠门的那个人不能起来,也不能看到外面的景象,他非常同情他,每天为同伴描绘他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学生:我觉得靠窗的那个病人是一个会分享的人,他能把他想象的这些美好的东西带给别人。

……

老师:大家说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远窗病人。

学生:我觉得远窗的人非常的自私,从第2段“一天下午,不靠窗的病人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他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体会”,还有第3页的第2段,“但是另一个病人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可以看出他的自私。

学生:我觉得近窗病人病情已经是十分危急了,但远窗病人还在想着他自己个人的利益,不伸手去帮助他,举手之劳的事却没做,最后导致了近窗病人的死亡。我觉得远窗病人十分疯狂。

老师:疯狂?多么犀利的词语。疯狂到极点了,疯狂到杀人了,虽然是间接,但足见其心理变态之厉害,已经失去了理智,成为一个不正常的人了。很好,很有见地。还有吗?谁来说,你说。

学生:他还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人家帮助了他,他却为了所谓的私利,残忍地把对方杀了。

……

老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各用一个字来对两个人进行概括,你选择哪个字呢?

学生:善和恶。

老师:很好,本文通过刻画善良的近窗病人和凶恶的或者说残忍的远窗病人,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也就是说你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有忌妒心的时候我们要加强控制。

学生:我们不能因为忌妒别人而对别人不好。

学生:看到了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他人。

学生:看到了人心的善与恶。本文写的是两个人,实际上写了两颗心,写了两颗不同的心,一个是善心,一个是恶心。小说让我们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要做一个有善良之心的人,不要做有凶恶之心的人。

老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老题目,我要考一考大家是不是真的想做一个善良的人。有一个老奶奶突然倒地,你看到之后,你是立即上去扶还是不去扶呢?大家想1分钟,再回答。

(学生思考1分钟)

老师:下面请大家到前面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我不扶,因为我不知道她是善的还是恶的。万一她是恶的话,我就上当了,我就可能被她讹了。

学生:我也是,万一她是故意的呢?

老师:你为什么扶呢?

学生:我觉得是应该扶的。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不会写出善与恶,如果你是善人的话,你去帮助别人,不管那个人是善还是恶,你都要去帮助她;如果她是恶人的话,你可以用你的善去感化那个恶人的心灵,然后让她变为一个善人。

学生:我会立即扶。

老师:如果她是一个坏人呢?

学生:以后我们会反驳她,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但如果她是好人,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导致她受伤的话,我们会很后悔。

学生:如果是我,会思考一会儿再做决定。

老师:我问你,假如跌倒的是你的亲爷爷、亲奶奶,你会不会立即扶?

学生:扶,当然扶。因为她是亲人啊!她不会讹我的。我知道他(她),我了解他(她)。

学生:我认为,不管是谁都应该立即扶。因为真善美来自内心,来自自我,扶与不扶是我的事,讹与不讹是他的事。我们只要是真善美的人,我管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我是一个真善美的人,我这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我就应该去追求,我被讹了又怎么样呢?扶不扶是我的事,讹不讹是他的事!

(同学们鼓掌)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思想的洗礼。真善美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也不是用来想的,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体现的。真心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真善美思想在生活中来践行,好吗?

学生:好。

《窗》教学实录 篇3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活动设计;拟标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首先,请大家自读课文,看看能不能为这篇小说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

(《?》幻灯片展示)

(6分钟过后)

生1:两个病人。因为这篇小说始终围绕两个病人在讲述故事。

生2:心灵之窗。这篇文章主要揭示了两个病人的心灵,一个美好,一个丑陋。

生3:窗。文章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窗来写的。

……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但是题目只有一个,大家想知道小说原来题目是什么吗?

生:想。

(学生们一齐喊着,很多显然已经迫不及待了)

(《窗》幻灯片展示)

生4:原来泰格特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学生一阵笑声)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想一想,“窗”这个标题为什么好?

生1:简洁。

生2:深刻、含蓄。

师:是的,作为小说的题目,“窗”不仅简洁、含蓄,也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那围绕着窗,病房里的两个病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1:起先相处很融洽,接着不靠窗的病人羡慕靠窗的病人,再接着他又嫉妒靠窗的病人能够亲眼看到窗外美好景色,再由嫉妒生恨,最后对靠窗的病人见死不救。

生2:简单的说就是:羡慕嫉妒恨。

师:这篇小说故事开端两个病人关系还是不错的:靠窗的病人天天为不靠窗的病人讲窗外的美好事情,随着故事发展,不靠窗人心理不平衡了,他对靠窗人由羡慕到嫉妒到恨,故事的高潮部分他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靠窗人死去。小说结尾他费尽心血终于挪到靠窗位置时,他看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的确引人深思。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给学生下发的文章材料中隐去了题目。目的在于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两位病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体会以“窗”为标题的妙处。)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揭示主题

(一)分析人物形象

师:在这两个人物中,你喜欢哪个?请结合文章说出你的理由。

生1:我喜欢靠窗的病人。因为他很会为他人着想。

生2:我也喜欢靠窗的病人。因为他其实自己病得也很厉害,但是为了给不靠窗的病人解闷,他就天天编故事,很高尚。

师:到文章末尾我们才知道,原来窗外的美景都是靠窗的病人想象出来的,可见他的心灵是多么的美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把靠窗病人为不靠窗病人讲述窗外美景的那一段读一读。

……

师:这些景色是多么富有生机和活力啊。为什么一个重病患者眼中的世界依然如此美好?为什么要和同伴分享?因为他热爱生命,他要凭残剩的精力、羸弱的病体和满腔的热情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景,以此来激励自己同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同时也用生机勃勃的人类活动去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活之动力。

(学生赏读公园美景这一段,体会靠窗病人的善良、乐观、关心他人、高尚。)

师:有没有同学喜欢不靠窗的病人呢?

生1:不喜欢。

生2:他太自私了。

生3:他对待一个对自己好的人,竟然见死不救。在靠窗人垂死挣扎的时候,他竟然“纹丝不动”两次“盯着天花板”。心灵极其扭曲!

……

(学生们谈起不靠窗的病人,各个义愤填膺。趁势引导学生品读三个“为什么”、“纹丝不动”两次“盯着天花板”,以此来品读远窗人心理。)

师:请大家想想以下几个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①躺着的病人津津有味地听这一切。

②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的?

③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幻灯片展现以上句子)

生1:第一句应该读出愉快、享受之感。

生2:第二句应该读出不靠窗病人心理的不平衡。

生3:第三句应该读出不靠窗病人的自私、冷酷。

(设计目的:通过品读几个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出不靠窗病人的心理,读出他的自私、贪婪、冷酷、卑劣。)

(二)细读课文,感悟主旨

师:同学们,不靠窗的病人是否天生就是一个恶人呢?

生1:他不是天生就是恶人,因为他也有过乐观、追求美的心,他也有过内心矛盾。

生2:他思想斗争过,只是他内心的贪欲战胜了善良的一面。

师:是啊。远窗人“病”了,他内心恶的方面战胜了善的方面,他不仅身体病了,更重要的是精神病了,心灵病了,灵魂病了!而近窗人身体虽病,但精神灵魂是健康的!我们设想如果他换一种心态:多亏了近窗者为我描述,不然我的生命将是多么痛苦与难熬啊!结果会如何呢?他依然可以享有并把这份快乐延续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但是,他没有!

同学们,我们都是普通人,一个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没错,退一步说,有点自私心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自己追求的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甚至是他人生命为代价来达到个人的目的。无论怎样,我们要坚守善良人性,遏制恶念。不要让我们的精神、灵魂生病!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品读重点段落及语句,感受不靠窗的病人复杂的心理变化,并因势利导揭示小说主题。)

《窗》教学设计 篇4

教案背景、教学课题、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泰兴市分界湖头中学 丁华美

教材分析

1.《窗》选自中职规划教材高教版第三册,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著名小说,文章构思精巧,人物鲜明,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是小说的典范。也是为改编情景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些使本小说具有极大的艺术张力,给读者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2.小说情节较为简单,文中对比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深刻剖析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幻化出充满生机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之景的道理。本着“一课一得”的教学原则,我将本文的重点设定为:感知人物形象,解读人物性格;感悟生活哲理。

二、学情分析

1.根据高二年级的学生目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及知识结构,理解此篇小说不成大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用已知的分析小说的方法,在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情趣。

2.所教班级的学生活泼,思维敏捷,善于表演,我以为,合作探究学习法、表演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最佳学习策略。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学习小说相关知识,学习阅读小小说的基本方法,进行创造性阅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启发学生挖掘小说人物灵魂深处的美与丑、善与恶。探究小说巧妙的构思:含义深刻的题目、意味深长的结尾。掌握鲜明刻画人物形象的对比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小说,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与丑、善与恶等是非观念的辨别与判断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

1.人性的美与丑 2.精巧的构思,对比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透过一扇窗,我们会看到什么?面对一堵墙,我们会想到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去看一看那一扇有形而又无形的窗。

明确文体,回顾文体常识。

二、了解常识

1.回顾小说的相关常识。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明确微型小说的特点。A.人物少。B.揭示人性的美丑。C.结尾有悬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

俯瞰()一泓()水禽()扣人心弦()....咳嗽()洗漱()卡住()争相斗妍()....手肘()斑斓()挪动()气喘吁吁().....2.学生复述故事,注意语言简练,情节完整。

四、研读课文、探究问题

1.根据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先独立思考,有了个人见解后再讨论、交流。)

提示:评价人物,解决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同时穿插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分析两个人物,突出对比手法的运用。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

明确如下:(1)看故事开端:

病房中的两个人物不同,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一个靠窗,一个不靠窗。(2)看故事发展:

病房中的两个人物不同,一个高尚,一个卑微;一个自私,一个博大;一个善良、一个冷酷;一个是千方百计与人分享美,一个是不择手段独自占有美;一个是我不能独占人生快乐,我就痛苦;一个是与别人分享快乐,我就幸福。

(3)看故事高潮:

病房中的两个人物不同,自私冷酷的人,拥有着生命;善良博大的人,过早失去生命。

(4)看故事结局:

病房中的两个人物不同,和别人分享人生快乐的人,拥有的是最美丽的世界;试图独占人生快乐的人,拥有的是最丑陋的世界。独享生命快乐的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和别人分享人生快乐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不择手段独自拥有的人,他最终一无所有;千方百计和别人分享的人他最终拥有一切。

小结:靠窗的病人:心胸宽广、乐观、善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意志坚强„„

不靠窗的病人:自私狭隘、自私心强、冷酷无情„„ 2.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如下:(1)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思想性格——高尚的更高尚,卑贱的更卑贱。

(2)对比手法,有力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3)对比手法表达作者鲜明的爱憎——恨什么、爱什么,倡导什么、鞭挞什么,泾渭分明。

(4)对比手法,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3.开头的介绍,叙述人物所处的环境,为下文蓄势作铺垫。

4.小说对公园景物和比赛的描述,不惜笔墨写得丰富、生动而优美,反映出近窗病人心灵的美好。

五、深入研讨、挖掘主题

1.巧设悬念,情节跌宕,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结尾是“墙”,可标题为什么是“窗”?

本文的故事情节围绕“窗”来写,“窗”既是病房的窗,也是二人的心灵之窗,通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的一面,人性中丑的一面

2.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课文,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这篇小说的主题就在于赞扬描述美景的病人,鞭达见死不救的另一个病人,因为他是个冷酷无情的“贪欲者”。一个人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有点自私心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甚至他人的生命为代价来达到个人的目的。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阅读一段课外语段,比较异同。下面材料中的“窗”与文章中的“窗”有何异同?

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在“文革”中受迫害住窝棚期间,曾为重病的妻子张梅溪在墙上画了一扇两米多宽的大窗子,“窗”外是绚丽的花草,还有明亮的太阳。妻子经常看着这幅画,病竟奇迹般地慢慢好了。

同:它们都是爱心的形象表现,也是人们热爱美好事物、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

异:小说中的“窗”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的美丑,而材料中的“窗”表现的主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一种对生命的热望。

七、课堂作业

请你写一句或一段话送给那位开始时离窗稍远的病人,帮他找回善良的本性,希望他在大家的帮助下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八、人生寄语

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卑劣丑陋的灵魂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

九、课后作业

1.以“人性的弱点”为题写自己的一段经历,或改写这部小说。

2.自古以来以窗为题材的诗文很多,课后请搜集一些中外名人写窗的佳句。

十、推荐阅读

欧·亨利《最后的一片叶子》 《麦琪的礼物》 栗良平《一碗阳春面》 莫泊桑《项链》 钱钟书《窗》 教学反思 :

课堂总体安排还比较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旨,拓展思维,扩读训练。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扎实,通过让学生板书的方式解决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后的复述故事环节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分析人物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后互助解决问题,老师相机点拨,学习效果好,并且能够联系学生的平时阅读,引进名言、诗句等。师生共同梳理进行知识的系统,板书“窗”的形状比较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多种形式读课文,使学生能够揣摩、品味语言,提高鉴赏水平。

《窗》教学设计 篇5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潜能。

2. 知识与潜力:能以亲切、深情的声音唱出“每次路过老师的窗口”这首歌,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教学难点:

对歌曲节奏的熟悉和掌握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的情感。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等形式来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1. 课件导入

“同学们,无论我们上小学、初中还是大学,我们都离不开老师的陪伴。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前进。为什么人们说老师平凡而伟大?让我们在电影中寻找答案。

(1)学生看

(2)交流感情

2. 整体感知

享受“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口”,感受这首歌的心情和速度。

再听一遍,然后想:

歌曲被分成多少个片段?第一段有多少个句子?

所有的音乐都背诵了歌词。熟悉歌曲素材。第三次欣赏这首歌

3.探索新知识

让学生与琴一起唱这首感人的短文。

你最喜欢这首歌的哪一部分?哪一个最让你感动?

你觉得哪里困难?让我们一起唱。(解决问题)

4. 拓展练习

学生们练习并学习唱歌

5、评估

为了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尊敬,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小型音乐会来歌颂我们的老师,这是在小组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

学生组的创建

引导学生营造感恩的氛围

学生沟通与表现

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口,我的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

能够唱出自然的声音和情感的歌曲。

通过学习唱歌,学生可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尊重。

教学准备

磁带,光盘,课外资料,打击乐

教学重点

学习唱歌和体验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堂

1. 听音乐,微笑,然后进入教室

2.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什么时候吗?(9月10日)那天,老师会给你一个机会对老师说点什么。

窗2教学设计 篇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3.认识加法与乘法的联系,能轻松地进行加法与乘法的转换。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经学过加法、减法,学生由相同加数相加转换乘法算式有难度,而乘法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相同加数与乘法的关系,通过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引出乘法的运算,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过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教学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孩子们已经在课前阅读了《数学家阿汤的苦恼》这本绘本,谁来给大家说说你的收获?

生:阿汤很厉害,用乘法解决了他的苦恼。这节课,我们也学习阿汤,也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1.谈话导入

大家喜欢看魔术表演吗?看看魔术师能变出什么? 动态情景图,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每串葫芦有5个,变出8串葫芦;每个笼子里有4只小鸟,有3个笼子;每盏有6个灯泡,有4盏灯。2.提问题

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一共有多少个葫芦?(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015-2016-1二年级数学

(3)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解决红点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葫芦?

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会很容易的想到以下两种方法: 1.数一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算一算 : 就是求8个5相加多少。5+5+5+5+5+5+5+5=40 师:魔术师又继续变出葫芦,请你算一算“最后一共变出多少个葫芦?” 让学生继续计算,学生感受到这么多数相加太麻烦了,怎样才简便呢?

3.问题导航:自己尝试写出20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 4.交流互学:

问题:1.你是怎么列的?

2.你有什么感受? 3.你有什么办法? 5.展示汇报: 生1:5+5+5+5、、、、、6.点拨助学:

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的情况予以点拨 个 5 相加,加数相同,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20 × 5 5 × 20,师:乘号是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乘号是根据加号变化来的,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这两个乘法算式中,20和5叫因数,20个5的和在乘法算式中叫积那20 × 5表示什么意思呢?20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呢?以此突破乘法意义这一核心问题。生1:20 个 5 相加

生2:20表示20个5,也就是5的个数,5是相同的加数。师:把第一个问题的算式: 5+5+5+5+5+5+5+5=40 8个5相加是多少?改写成乘法算式。2015-2016-1二年级数学

师: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1:8表示8个5,就是5的个数,5是相同的加数。那8 × 5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8个5相加.(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看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7.小练习,转化乘法算式。4+4+4= 6+6+6+6+6= 7+7+7+7+3+7= 5+8+5+5+5= 通过反例,加数不相同的加法算式,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也就是只有相同加数相加,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达标检测 1.看图列式。2.把盖住的画出来。四.反思悟学

1、谈谈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知识上的收获?

2、在合作学习中,你都有哪些感受或体验?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5+5+5+5+5=40(个)8 × 5 = 40 求8个5相加是多少? 5 × 8 = 40 因数 因数 积 作业设计: 1. 2015-2016-1二年级数学

2.课本自主练习第3题、第5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15-2016-1二年级数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同数连加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乘法的基础,为学习表内乘法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学习乘法的初始课。本节课,通过相同加数相加引出乘法,需要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以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用学生喜欢的变魔术情景导入,引发学生根据信息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列出算式,让同桌两人合作说说算式分别是几个几相加?这个过程是上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已非常熟悉,难不倒大家。接着教师抛出一个问题:“20个5相加是多少?”有的孩子开始就写、算,而有的孩子发现太多了,真麻烦!借机让学生合作交流谈谈感受或自己的办法,引出乘法算式。教师点拨:乘号是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乘号是根据加号变化来的,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在引入乘法算式时,让学生明白一个连加算式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20和5叫因数,20个5的和,在乘法算式中叫积。通过这个环节突破本节课的核心问题:20×5表示什么意思?也就是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也就理解了乘法的意义。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感受相同加数相加非常繁琐,而乘法的必要性。借助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让学生明白两个因数与加法算式的关系。进而明确乘法的含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窗教学反思 篇7

《推开窗儿》是自主开发的校本阅读课程, 适用于四年级。窗儿司空见惯, 却又透射出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蕴。本课教学基点建立在博大圆融的文化背景下, 营造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教学情境, 力图通过阅读、品味、鉴赏, 引领学生感受窗儿所蕴含的虚与实, 空与灵的美的现象, 引领学生步入美化的阅读境域, 流连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神韵之中, 在充满情趣的诵读、感受和品味中, 悦目赏心, 启智怡神,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埋下最有意义的文化的种子。

目标预设

1.阅读一组关于窗儿的诗歌、散文, 感受文学阅读的愉悦。

2.通过阅读、想象、欣赏, 感悟窗儿的神奇, 品味窗儿的灵性, 获得中国窗文化意趣的熏陶,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心灵, 引发敏锐的文化意识。

资源利用

一组描写窗儿的诗歌、散文, 如《神奇的窗子》《窗子上的风景线》《太阳的话》《窗子》《窗前的小鹿》《外婆家的窗口》《小窗》《窗》《快把窗子打开》《天窗》等;带有“窗”的古诗句;自制幻灯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重识窗的作用 (略)

(设计意图:对学生来说, 窗儿是司空见惯的。从电脑的“窗儿”入手, 引入课题, 引发学生对窗儿的关注, 引起学生的学习期待, 为学生走进阅读铺设桥梁。)

二、感受窗的神奇

1. 请同学们打开阅读材料。今天学的课文不用语文书上的教材, 也不是一篇课文, 是一组课文。我们把写有窗儿的小诗、散文放在一起阅读,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教材。

2. 有一位诗人爷爷叫圣野, 他一生为小朋友写了许多诗, 其中有一首《神奇的窗子》, 我们先来读他的诗。大家轻声读读, 想想窗子神奇在哪儿。

3. 师生互动交流, 朗读品味, 感受窗儿这只“大眼睛”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知道人们称圣野爷爷“老小孩”是因为他的诗充满童趣。

4. 台湾诗人严友梅写过一首小诗——《打开小窗》:我不知道阳光从哪里来, /当我打开小窗, /阳光扑了个满怀。整首诗只有短短三行, 却让我们和破窗而入的阳光来了一个拥抱和亲吻。你也能说说:我不知道 () 从哪里来, /当我打开小窗, / () 扑了个满怀。

(设计意图:重点阅读一首诗, 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窗儿的神奇, 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形象扎根于学生心中, 使学生获得窗儿的立体形象。)

三、阅读窗的景致

1. 正因为窗儿这么神奇, 许多大作家、小作家的笔下, 纷纷打开了各种各样的窗儿, 让我们看到了一道道风景。请同学们从阅读材料中选择一篇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主选择诗歌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情趣, 说说诗歌或散文中的窗儿风景, 领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2.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写了一篇散文《天窗》。 (板书:天窗)

(1) 你们见过天窗吗?什么样的?知道屋子里的天窗开在什么地方?茅盾爷爷小时候常常抬头看天窗, 这小小的天窗给了他很多的快乐呢。

(2) 老师背诵《天窗》片断 (略) , 配以音乐伴奏, 把学生带入清幽旷远的意境中。

同学们, 现在你就在这个很静很静的夜晚, 望着小小的天窗出了神。慢慢的, 你觉得自己飞起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 天窗, 这个小小的方洞, 已经成了天的进出口了。怪不得茅盾先生说,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 从‘虚’中看出‘实’, 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 更阔达, 更复杂, 更确实!”你们就是这群活泼会想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品味、鉴赏, 引领学生感受“窗儿”所呈现的虚实相间的美的现象, 引领学生步入美化的阅读境域, 流连于文学的神韵之中, 在充满情趣的诵读、感受和品味中, 悦目赏心, 启智怡神。)

四、品味窗的灵性

1. 司空见惯的窗子, 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快乐, 这真得感谢我们的古人。你们知道古时候最初造的窗是什么样的?我们从古人造的字上看一看。我们祖国的汉字最初是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的。 (板书“窗”的象形字)

2. 你们能从字形上猜猜最初的窗儿是什么样的吗?

3. 据古书记载, 开在墙上的窗不叫窗, 那叫什么呢? (板书:牖) 我国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这样解释:“在墙为牖, 在屋为囱。”意思就是开在墙上的叫牖, 开在屋顶上的才叫窗呢。

4. 一个“窗”字把我们带入到了古代。在古代, 窗一直是诗人们钟爱的对象。我们背诵的古诗中也有许多“窗”的诗句, 能背几句吗?

5. 在我国古诗中, 入诗的窗儿可多了, 这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现象, 一种美的现象。怎么美呢?明代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一琴几上闲,

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

春风自吹入。

(1) 读一读。古人说, 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读着读着, 你的脑海中出现一幅怎样的画呢?

(2) 窗内古琴, 窗外绿竹, 相映成趣。推开了窗儿, 满窗的绿意像清纯的山泉水漫了进来。再读读, 想想, 伴着春风还有什么也进来了?

(3) 小小的一扇窗, 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 使屋子里关着温暖与光明, 仿佛流动着一种节奏和旋律, 这就是一种灵气, 一种静与动、情与景、空与灵、虚与实的美呀! (师生一起吟诵这首小诗)

6. 不止是诗歌, 中国的建筑呀、园林呀, 乃至于中国的寺庙呀, 都和窗有着无尽的情缘呢。我们来看。 (配乐播放一组园林、建筑、庙宇的窗户图画。) 有些窗儿叫花窗, 雕刻了许多花纹。有些窗叫漏窗, 特别大, 像什么? (画框) 窗外的景物, 经窗框的圈定, 就是一幅画了。难怪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在中国, 窗子是一幅画。”这是一种很诗意的建筑语言, 集文学、戏曲、传说、绘画、雕刻于一身, 记载了前人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你在窗内, 也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7. 看到这儿, 同学们再回过头来读读这些诗句, 看是否也能读出一幅幅中国画来?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山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

江上晴楼翠霭开, 满帘春水满窗山。

栋里归白云, 窗外落晖红。

隔窗云雾生衣上, 卷幔山泉入境中。

檐飞宛溪水, 窗落敬亭云。

(设计意图:窗户是中国建筑和审美思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欣赏等策略, 让学生在心灵上与传统文化沟通, 在视野上与前人融合。虽然这种追寻是浅显的, 但学生一步步从中感悟到了窗儿的文化神韵, 从而引发儿童敏锐的窗文化意识。相信学生今后再看窗儿, 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五、推开心的“窗儿”

窗2比较教学设计修改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比较物品的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等方法。2.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同类的物品可以比较,比较什么,怎样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

3.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对事物进行比较。【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渗透比较的相对性。【教学方法】

引导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分层指导法,【教具准备】

挂图、有关学具、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帮妈妈整理了衣柜,你们看,(点击课件)现在的衣柜多整齐呀,快看看,里面挂了几条裤子?(2条)认真观察,看哪条裤子长?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粉色的长;蓝色的长;一样长。

师:想知道哪条裤子长一些,就需要我们比较一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较。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因为情境图中挂裤子的架子长短不一,裤子的上端没有对齐,所以不容易一眼看出哪条裤子长,先让学生观察,再引出小组合作进行比较。】

二、你说我讲:

活动一:比长短:(裤子)

师:到底哪条裤子长一些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比一比,量一量)。那我们动手比一比,请同学们拿出学具(2条裤子),小组合作研究,哪条裤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体验比较的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 小组研究。

汇报比较的方法和结果,有以下三种比较方法: 预设一:裤腰对齐

学生交流:学生把两条裤子的腰对齐,比较出了蓝色的裤子比粉色的裤子长,教师引导学生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出“蓝色的裤子比粉色的裤子长,也可以

说粉子的裤子比蓝色的裤子短”,教师肯定学生比较的方法,并强调在比较“长短”时,把物品的一端对齐是一种很好的比较方法。预设二:裤脚对齐

学生交流:学生把两条裤子的裤脚对齐,比较出了“蓝色的裤子比粉色的裤子长,也可以说粉子的裤子比蓝色的裤子短”。

学生交流了以上两种方法之后,教师(点击课件)再演示这两种比较方法,让学生直观掌握比较方法。

师:除了以上两种方法,有没有其它的比较方法。预设三:用拃量

学生交流:我这样一拃一拃地量,发现蓝色裤子两拃多一些,粉色裤子刚好两拃,所以蓝色裤子比粉色裤子长。

教师(点击课件)演示:“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叫做一拃,我们可以这样一拃一拃地量,量的时候,注意用力均匀,这样拃的长度一样,量的才比较准确。”(可能会用这种方法的学生不多)演示之后再让学生操作,体验一拃一拃地量,得出蓝色裤子两拃多一些,粉色裤子刚好两拃,所以蓝色裤子比粉色裤子长的结论,掌握用拃量的方法。

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回顾刚才比较长短的方法:把物品的某一端对齐,或用拃量,都能很快捷地比较出物品的长短。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比较长短的方法中,前两种对齐比较是常见和常用的,最后一种用拃量,不太常用,也所教师在演示完之后,最好再让学生尝试一次用拃量,以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应用。】

巩固小练习:

师: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把你的铅笔和同桌的铅笔比一比,看看谁的长? 学生动手操作,并表述比较的过程。活动二: 还可以比什么?

师:(课件展示)同学们衣柜的旁边还摆了许多物品,你还想选择什么物品进行比较?比较什么?怎样比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学生小组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2、各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课件操作按钮。预设一:比高矮(瓶子和罐子)

生选择瓶子和罐子。预设一:

生:可以,现在它们的口一样高,但瓶子放在低处,所以瓶子比罐子高,罐子比瓶子矮。

师:哪个小组有不同的方法?

预设二:

生: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一下就看出来瓶子比罐子高,罐子比瓶子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课件演示。

师小结:在比较高矮时,一般是把物品放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比较,一下子就能看出高矮。

巩固小练习:

师:孩子们站起来跟你的同桌比一比,看看谁高? 同桌站起来,比较高矮。

【设计意图:比高矮和比长短方法相似,此处设计同桌比高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比较随着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 预设二:比大小和轻重(玻璃球)

生选择玻璃球。师:你想比较什么? 预设一:

生:比较两个玻璃球的轻重。粉色玻璃球比绿色玻璃球重,绿色玻璃球比粉色玻璃球轻。

教师肯定学生比较轻重的方法:掂一掂。巩固小练习:

师:你也来掂一掂,看看你的数学课本和基础训练,看看谁轻谁重? 生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轻重。预设二:

生:比较两个玻璃球的大小。粉色玻璃球比绿色玻璃球大,绿色玻璃球比粉色玻璃球小。

教师肯定学生比较大小的方法:用眼观察。

【设计意图:对轻重的比较教师应强调相同材料的玻璃球,可以以大小论轻重。】 预设三:比多少(大马和小马)

生选择大马和小马

师:大马和小马比较什么呢? 预设一: 生1:比大小。

生2:大马比小马大,小马比大马小。预设二: 生1:比多少。

生2:有一只大马,三只小马,所以大马比小马少,小马比大马多。

师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可以比较物品的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还可以比较什么?(粗细,胖瘦,厚薄等等)。

三、自主练习:(课件演示)

1.两根铅笔、两段电线比长短。

2.菠萝和苹果比轻重,青萝卜和胡萝卜比轻重。

【设计意图:此处的练习是有梯度的:菠萝和苹果的轻重可以从天平上直接看出,青萝卜和胡萝卜的天平是平衡的,判断轻重要有数学的思维和推理。】

3.海宝和福娃比多少。

师:同学们请看(点击课件),海宝和福娃谁多谁少呢?

生回答:一样多(或海宝多,或福娃多)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多少呢? 预设一:数一数。

预设二:“一一对应”的方法。

课件演示:一个海宝对应一个福娃,一个对一个,这样最后剩下一个福娃,所以福娃比海宝多。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数量比较海宝和福娃的多少,一般会用数一数的方法,此处给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4.蜜蜂和蝴蝶比多少。5.开放练习:比线团的长短。

【设计意图:学生在比较线团的长短基础上,提出问题,“你还能比什么”,此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开阔学生思路,如比较线团的大小;比较猫的大小,比较猫的轻重等。】

6.拓展练习:妈妈、小明、弟弟三个人比较手的大小。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完成小明的手比妈妈的手小,小明的手比弟弟的手大之后。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小明的手一会小一会大。引导学生理解大和小是相对的,与跟谁比有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的相对性。】

7.站在不同高度上比高矮。

8.比较绕在粗细不同木棒上绳的长短。9.爸爸、妈妈、我比较高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三个人的高矮过程中,加深对比较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

10.同样大小,不同材料的铅球和垒球比轻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能以大小而论,还要看它们的质地。

四、回顾整理:

课件演示:本节课比较的物品,让学生回忆比较的过程,说出每次比较比什么,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1、裤子比长短,裤腰对齐,蓝裤子比粉裤子长,粉裤子比蓝裤子短。

2、瓶子和罐子比高矮,放在同一平面上,瓶子比罐子高。

3、两个玻璃球比大小和轻重,粉色玻璃球比绿色玻璃球大,粉色玻璃球比绿色玻璃球重。

4、大马和小马比高矮和多少,大马比小马大(高),大马数量比小马数量少。

五、课堂总结:

窗教学反思 篇9

窗泰格特

执教人:徐海民(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学习阅读小小说的基本方法,并尝试进行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小说的结构特色,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分析人物形象,展开想像,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激疑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新课,疏通字词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讨论小说情节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四、悟读探讨文章主旨

1、靠窗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何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窗外风景?

2、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位病人的?

五、体会标题独具魅力

小说为什么以“窗”作为标题?

六、品味语言精练含蓄

重点品味小说结尾一句

窗教学反思 篇10

北窗三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

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

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

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

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窗教学反思 篇11

一本《西窗法雨》,字并不多,书不算厚,内容不难懂,作为一部法学的入门书它是不错的,因为它是中国人用中文写的!这不是一句废话,因为当你看那些外国人写的理论书,特别是欧洲,美国,俄国等语系不同于我国的国家,翻译的水平不论多高,还是有地方很难搞懂,例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里面的句子有些很难搞懂,并且太长了;又或者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在里面,黄风先生的翻译是不错,但还是有一些地方令人琢磨不透。但《西窗法雨》则不同,它从内容上看只是一本法学入门书,面向的是初学者,自然而然从内容上就简化不少,让人一看就懂,又发人深思,更主要的是,每一篇里头都有一个故事,想说服或感染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例说理,就是这样,《西窗法雨》里的很多方面我都有感触,既有赞同,又有反对;从写法上看,它里面是一篇文章一件事,不需要人一次看完全书,这样给予了读者自由度,并且能让读者感到作者的体贴。

万物本无完美,世界只有追求完美万物的人和并不完美的万物。《西窗法雨》也不例外。

正如那个星期五,读书小组那位不说名字的同学所言,在《西窗法雨》里,看到的是矛盾!“苏格拉底的慎重”与后面的“恶法非法”有矛盾,有人会说没有矛盾,因为前面说的是对待自己认为不公正的法律要慎重,而后面的是纳粹德国的法律,是不正义的,不公正并不等同于不正义,并且前者是要慎重,而不是要绝对服从。但我想说得是,正义是什么标准?人总是在侵占他人利益来扩大自身利益,而正义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在这基础上才去侵占他人利益。那么对于不正义之法,人该如何是好了呢?又会有人说:“苏格拉底是被自己赞同的程序判处死刑的,而“恶法非法”里的受害者与其妻子是反对纳粹的法律的。《社会契约论》里讲过,在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立后,必须要有一个全民同意的议案,那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没有它的存在,政治共同体的效率就极为低下。而受害人处于当时的德国,不能阻止希特勒上台,这就表明多数人是希望他上台的,我们一直说德国人民在二战时的生活多么悲惨,却忘了这样的生活是因为他们之中大多数的决定所决定。受害人间接得赞同了该法的通过,那么他就应该遵守,否则,就应该脱离这一政治体。法律不因一人而改!

矛盾存在着,但这不一定是刘星老师的矛盾,《西窗法雨》所写得是刘星老师所看见得“西窗”对于“法雨”的看法,人本来就有矛盾存在,对待法律,也是如此;对待《西窗法雨》这本书,我也是如此。

对于《西窗法雨》中某些说法我自己是持反对态度的。如“上下关系”还是“契约关系”那一篇,西方人认为自己和政府是契约关系,听到这里,很多人会想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且认为这书绝对肯定了这一关系。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但我看了《社会契约论》后,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卢梭不仅没有说人民与政府是契约关系,还告诉读者他是反对这一结论的。《社会契约论》是这样写的:“创制政府的行为绝不是一项契约,而只是一项法律。”拥有立法权的人民赋予政府管理他们的权力,那么政府的权力不就比立法权还大?又会有人说,不,契约中规定政府只能管理人民,而不能统治人民。但政府能管理人民,不就可以凭此来,慢慢地变成统治人民了吗?就像管家与主人一样,如果是契约关系,管家因为贪婪,慢慢开始侵吞主人的“财产”,最终就像国际象棋的特别招数的名字:“王车易位”,不过后者是舍身救主,前者是弑主夺位罢了。那么是法律关系的话呢?管家一辈子都只能是管家,主人永远都是主人,法律是由主人所控制,由此,管家无法合法侵吞主人“财产”无论用任何方法。

有弹就必有赞,对于《西窗法雨》里很多说法我个人都十分赞同,但我觉得献丑就不如藏拙,我无锦上添花之能,就不能在刘星老师的说法上做画蛇添足之事,不然就像刑法对于共同犯罪中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折中判断方法那样,一个犯人可以是两种类型的犯,好像判断人的种类,分为男人,女人,成年,未成年一样别扭。中国人对于法律的别扭,我不想学。

在《西窗法雨》全书里,不时会出现中国人的习惯做法,而刘星老师就是以中国人的做法与外国人的做法作比较,由此突出外国做法的合理性。这好像有点崇洋媚外,但我却认为这才是爱之切的表现!卢梭在《忏悔录》里讲到:想写一些有益于祖国的书,必须要在祖国外写。为什么,看一下卢梭的一生就知道,有益于瑞士的《社会契约论》被禁,卢梭的荣誉公民称号被废,有益于世界教育的《爱弥儿》,令卢梭晚年生活惨不忍睹。有益于祖国的,一定遭受顽固势力的攻击,因为有益于祖国的,是猛药,俗话说得好“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国家最受不了猛药,对于出这药方的医生,必定赶走!但肯出这猛药的医生,并定是最爱这生病的国家!

上一篇:2019家长会上的发言下一篇:办理生育服务证承诺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