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科介绍

2024-09-28

环境工程学科介绍(共10篇)

环境工程学科介绍 篇1

4.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

4.1陈俊一(Jeffrey Chen)

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土木系,1969年取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美国DRAVO工程公司研发部经理,兼任匹兹堡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铝业公司(ALCOA)LANCY环境公司研发部主任。现任水环纯(STS)泛亚销售部技术经理。目前研究重点在“深床生物膜应用于水处理及脱氮的科技”,在此领域内有多项著作专利,现为美国环境工程院院士。

4.2郝吉明(1946.8.25-)

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2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促成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的接轨。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及控制策略方面有深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代表性箸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3陶葆楷

陶葆楷,1906年10月1日出生于江南水乡无锡,给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学家、工程教育家,是我国卫生工程、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培育的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期研究实践的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雨量实用计算公式,为改善我国环境工程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于1935年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本《给水工程学》中文教材,其中收集了我国的人工凿井法、井水提升法和井管保护设施等,在结合中国实际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他还编写了《卫生工程名词草案》一书。编写了《下水工程学》、《军事卫生工程》两本教材。参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他从50年代中期就着手进行暴雨强度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的研究,提出了适应于我国条件的暴雨公式,编写了“暴雨强度分析方法”,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被收入设计规范,并自1975年在全国试行。此后,陶葆楷仍不懈地进行辛勤笔耕,他先后独自编写或与他人合编了《给水工程》(1954)、《排水工程》(1954)、《排水工程》(上册)(1965)、《排水管道工程》(1974)、《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1975)、《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1979)等教科书及学术参考书,以及一大批学术论文。此外,他还担任全国给水排水专业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并主持日常工作,经他参与讨论、审定的给水排水专业教科书、参考书则更是众多。

1976年以来,陶葆楷提出了在清华大学设立环境工程专业的倡议,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和批准,这样,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就于1977年在清华大学诞生了。至今,我国具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45所,陶葆楷是我国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4.4顾夏声

(1918年5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环境工程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

他在工程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主持和指导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顾夏声主持的“城乡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机理及高效厌氧反应器研究”课题以及他指导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层(UASB)

反应器的理论与实践,对其微生物学特性及工程应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厌氧颗粒污泥的结构模型及形成的“晶核生长”学说,由此找到培养颗粒污泥的优化条件和关键技术,为其后进行的中试和生产性UA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发的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等废水的新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和“国家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该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多个污水处理工程,其中北京啤酒厂污水处理系统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常温UASB生产性装置,已被列为国家环保局示范工程。

2主持“硫酸盐还原作用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与控制”研究项目,使含高硫酸盐有机废水治理技术获重大突破。造纸、味精、脂肪酸、糖蜜等生产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由于含有大量硫酸盐,严重妨碍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世界各国废水处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顾夏声分析研究了“酸化”状态下的微生物生态及控制“酸化”的措施,提出了二相UASB工艺对于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废水经酸化后,用自养型硫细菌进行生物脱硫,然后进行甲烷发酵和硫回收的新工艺,使该类废水的处理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3参与和指导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和处理工艺研究,提出了经济有效的处理途径。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系统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微生物分布和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并进行了新型的硝化—反硝化系统的研究,将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推向一个新高度。对染料废水中的各种主要化合物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好氧和厌氧降解性能及机理的研究,为去除这些物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获得的用生物转盘处理染色废水的研究成果已用于工程设计之中。

4参与氧化塘处理废水的科技攻关,对氧化塘中碳、氮、磷的转移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废水生物脱磷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顾夏声一贯重视教材建设。他本人或带领年轻教师编写了多本高质量的教材,并且能把新的研究成果纳入教材中,随时做出修改,给学生以最新的知识。如他与李献文等合编的《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曾两次再版,受到师生们的好评。他同时担任建设部高校给水排水及环境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国家教委环境工程类专业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他与其他委员一起,就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专业内容、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明确了该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各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了教材18种,使环境工程专业有了比较系统、基本成套的试用教材。

4.5钱易

钱易,1936年12月27日生于江苏苏州,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0年代末,钱易在我国环境工程界首先提出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及其鉴定标准的理论和方法,为工业废水处理方案的 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后多次主持和参加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氧化塘技术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和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 高效低耗水处理设备,并使其系列化、产业化。

在“六五”、“七五”及“八五”期间:曾主持“城市废水的处理及回用”、“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城市废水稳定塘”及“高浓度有毒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等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主编或与他人合作编写:

《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年)、《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水污染防治》(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1997 年)等。

4.6王宝贞

(一)开发了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塘新技术(二)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完成了生物制氢技术中试研究

(三)率先研究开发了饮用水源水除污染新工艺(四)在放射性废水与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研究方面成果卓著(五)研究和开发了高效、经济、节能的污水生物处理与回用新技术,开辟了防治污染和节水新途径(六)积极发挥国际水质协会中国理事作用,积极参加或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污染防治事业在国际上地位做出贡献(七)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做出贡献

他的发明专利

1、王宝贞:高效除放射性和重金属净水方法 [专利号:92115144.6]

2、祁佩时、王宝贞:复合式厌氧反应器 [专利号:9307727.7]

3、任南琪、王宝贞:污水生物制氢技术 [专利号:92114474.1]

4、王宝贞、孙哲、李高奇:一种高效净水滤罐 [专利号:95208350.7]

5、王宝贞、吴满山:一种破坏臭氧尾气得热力催化装置 [专利号:2L 962 1116357]

4.7黄国和

在环境系统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及生物膜水净化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堆肥腐熟度生物检测技术(多酶电极),堆肥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技术、环境艺术、建筑防灾景观设计及城市生态规划、土壤重金属污染机理及控制、土壤电动力学、化学淬取、植物修复技术等领域有精深的研究。

4.8 刘鸿亮(1932.6.20-)环境工程专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在水环境研究领域是我国学术带头人。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我国的湖泊调查、湖泊环境数据库、湖泊富营养化机制、湖泊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是我国湖泊环境研究领域的首席学术带头人。近年,在水、垃圾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系统论文和著作。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连续担任国家攻关课题或专题组组长30余篇,公开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十余本,译著《湖泊管理》、著作《湖泊环境营养化调查规范》是在我国首次发表的有关湖泊环境方面的专著。

环境工程学科介绍 篇2

本奖为非盈利公益奖项。奖励为医学科技作出贡献的人士和机构。

本奖的目的在于推动医学科技发展,鼓励自主创新,打造名师,推动成就内镜微创名医。

本奖设立一等奖和二等奖,奖励与医学有关的高水平创新或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项目,奖励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内镜微创医学与工学、理学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创新成就。

个人奖,奖励为推动维护医师权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水平、热忱为人民服务、为推动医学进步,提高人民健康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本奖为内镜微创领域专门设立由“本行业机构同行专家”推荐的“内镜微创名医”的奖项。

内镜微创医师——是各专科已经熟练掌握了传统的切开手术方法,又能熟练应用内镜微创器械完成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医师。

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爱名医、以申报或同行推荐、行业评审、政府认同而设立本奖。

向社会推出各专科的内镜微创名医,要求获奖者具有高水平、先进性。保持“理念、理论、技术创新”,以支撑本人在本专业的临床优势特点。

内镜微创医学,是现代临床医学标志。规范监管评价,国家民众受益。

由行业组织的同行专家推荐各专科内镜微创名医,提高名医公信力、影响力和社会地位,造福人民。

环境史:学科交融与侧重 篇3

如果将环境史学术回顾的视野延伸到美国之外,在欧洲,在美国人纳什之前,伯恩斯坦(Henry Bernstein)一九六九年就在伦敦的草莓山学院(Strawberry Hill College)教授这一课程。欧洲作为近代地理学的诞生地,历史地理学也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其对地理环境的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已经渗入到历史、地理等作品之中,但在环境史的学术组织与期刊建设方面远比美国迟缓,这也许与学者对于所谓的“环境史”是否认同、如何定义相关。纳什当年曾提出“环境史指的是历史上人们与其整个栖息地的联系”,即人类与其环境的联系。如果再仔细品味他的后续阐述,除了说明需要横向联系与纵向变化的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另有所指,“这一观点意味着对‘历史’限于人类活动这一习惯的批评”,即不满足于将人类的历史局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还要包括“所有生命”和“环境本身”。可见人们使用或界定环境史时,有其语境、已有基础和预设前提。当中国学者询问美国资深的环境史家沃斯特(Donald Worster)有无一个大家公认的环境史定义时? 对方的回答简短却堪称经典:“在环境史领域,有多少学者就有多少环境史的定义。”

如果将视野扩展到历史学之外,可以看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已经引起多学科的探讨与注意,有的已经衍生出对应的分支学科。

生态学。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生物学家提出Ecology,是指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机理,后来被译作生态学。一九三五年,英国学者坦斯利(Arthur 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认为生物与环境是有机的整体。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当然包括在内。如此,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学当然也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内,人与环境也是有机的整体。但在生态学界内部向人類的侧重却步履艰难,有学者毫不留情地指出,尽管生态学在二十世纪渐趋繁荣,“但大多限于对动植物而非对于人的研究”。早期的生态学对于环境史家是有帮助的,“他们被要求将他们分散和印象的资料整体化”,即整体性与系统性分析。休斯(J.Donald Hughes)出任美国环境史学会(ASEH)的出版物——《环境评论》(Environmental Review)的编辑时,该刊被描述为“追求通过历史和人文视角对于人类生态理解的国际季刊”,他当年在丹佛大学所开设的环境史课程名称即为“历史上的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 in History)。长期担任该杂志编辑的欧佩(John Opie)曾总结道:生态科学给历史学家提供了解释方法,但仍受其方法约束,“人文”是突破的“出发点”;正如有人所说,“没有人类联系的环境就像没有头脑的躯体”。二十世纪后半叶,现代生态学逐渐将研究对象从以生物为主体向人类转移,生态学家奥德姆(Eugene P.Odum)曾说:生态学是一个新的综合学科,是联系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纽带、科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中国生态学界也出版了《人类生态学》书籍,其中既保持并重点考察了人类作为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增添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不过往前追溯,阴差阳错的是,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或译作“人文区位学”)的较早提出与阐发大概是来自地理学家与社会学家。

地理学。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作为核心问题。所谓的“人”是指处在一定社会阶段的人,所谓的“地”以前往往是指自然环境,后又扩展为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在内的地理环境,并产生了人地关系的各种学说: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曰或然论、景观论、适应论、生态论、唯意志论、和谐论等等。地理学界曾将英国的罗士培(Percy M.Roxby)作为“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的代表人物,认为他“创用”了adjustment(协调、适应)一词,在一九三○年英国科学协会地理组年会的主席致辞中从人地协调的观点对人文地理学的性质和门类加以讨论。在罗士培看来,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人群对其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早在一九二二年美国地理学者协会的主席致辞中,巴罗斯(Harlan H.Barrows)不仅提出了地理学是人类生态学,而且多次使用Adjustment一词。在次年正式发表的这篇《作为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致辞中,巴罗斯指出,地理学的重心应从极端的自然方面转向人文方面,直到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将他们的主题定义为完全针对人类与其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在解释和观察这一关系时,是从人类适应环境(man’s adjustment to environment)和动植物作为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类的立场。在地理学界,巴罗斯也许并不是明确以人类生态学为标题的第一人,其上述主张在当时也没有得到支持与响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一理念才重新复活起来。在内地,人文地理学的复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在一九七九到一九八○年之交的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李旭旦提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地理研究的要旨就是协调人与地二者之间的关系。吴传钧当时则提出,地理学的核心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根据其后来的具体解释,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具有自然与社会两种属性。并认为涉及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学科不限于地理学,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唯有地理学。可见将地域或者说空间作为基础与学科区分的标志。另外地理学界有人指出,人地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与哲学观点的探讨,具体内容等方面还需加强。由此看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地理学的相关研究与环境史还是有所区别的。至于历史地理学,从国际学术界来看,其在各地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史并不一致,需要区别对待。而且人们所持各自定义之不同,也直接影响到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若是依据历史地理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则由人引起的环境变化当然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一部分。若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中国没有率先提出环境史学科,并不等于中国此前没有环境史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一部分是出自历史地理学者之手。

社会学也使用人类生态学。在中国的社会学界,有人指出,帕克(Robert E.Park)发表的《城市:在城市环境中研究人类行为的建议》一文,“正式提出了”建立一门“人文生态学”的建议,“这是人类生态学产生的标志”。然而如果通读帕克一九一五年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期刊》上的这篇论文,连生态学(ecology)一词也没有,遑论人类生态学。该文提出自然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交通手段事先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等观点,实际当时并未强调自然环境,而是主张从人文社会环境来研究城市布局、社会组织和秩序等。六年后,帕克与伯吉斯(Ernest W.Burgess)合编的《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导论》使用了“人类生态学”一词。在该书的《竞争》一章,在讨论“生物竞争”时,认为美国生态学家克列门茨(Frederic E.Clements)的植物群落演替和物种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的分析,可以“很好地作为人类生态学相似研究的样板”。在讨论“竞争和人类生态学”时,实际是主张社会学说建立在社会的生态和经济观念之上。该书对于人类生态学虽有提及,但却是零星、不成系统的。所以一九二四年麦肯齐(Roderick D.McKenzie)撰写的《人类群落研究的生态学方法》一文,仍称人类生态学科依然是几乎未被探讨的领域,并在缺少先例的情况下,尝试提出自己的人类生态学定义。麦肯齐强调位置空间,这与巴罗斯有相通之处。一九三六年,帕克以《人类生态学》为题发表论文,提出人类生态学是一个将以前应用于动植物的相互关系应用于人类的尝试,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生态学是力图研究生物平衡和社会平衡据以实现的过程。社会学界认为,这些古典的人类生态学基本上只是研究城市,故有“城市生态学”之称,后又发展为新正统区位学(New Orthodox Ecology),研究对象超越了城市社区且将环境作为互动过程中的自变量,这些理论对于“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九七八年,卡顿(William R.Catton)和邓拉普(Riley E.Dunlap)发表《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一文,将该领域定义为“环境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他们反思自涂尔干以来所形成的社会学传统,即社会事实必须用社会事实去解释;以前的各种社会学理论都具有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共同点,人与动物不同,人有文化,并将之概括为“人类例外范式”(Human Exceptionalism Paradigm,HEP);他们指出环境因素同样很重要,并提出一种“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这两类范式后来为内地学界所引用。实际上,卡顿与邓拉普对这一对概念又有所修正与发挥:将HEP称作 Human Exemptionalism Paradigm,或可翻译作“人类除外范式”,因为环境社会学家否认的不是人类是个例外物种,而是我们的例外特征如文化等何以将人类从生态法则与环境影响和约束中除外开来;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态观点,NEP改称“新生态范式”(New Ecological Paradigm)。社会学的实地调查与理论概括对于环境史研究大有裨益,《环境史评论》(Environmental History Review)杂志一九九二年还刊载了邓拉普的《环境社会学》教学提纲。不过,虽然都有环境与社会关系研究,但环境史在社会学面向当代问题研究时选择了围绕人类历史。另外,社会学抽象出几种因素进行分析虽简明扼要,但环境史家克罗农(William Cronon)认为,环境、经济、政治制度、社会规范、文化价值以及自然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尽复杂的,任何简单的公式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肯定是错误的,关于历史上文化和环境的本质参数几乎总是受到历史怀疑。

当然,涉及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不止上述这几个学科,其他的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哲学与伦理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等等已经发展出相应的分支学科或论题,并且各有其学术传统、视角与研究的侧重点。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丰富而复杂,它本身需要的就是多学科研究。

一九七六年作为结合人文学科和环境科学的《环境评论》(简称ER)在美国创刊时,特意标明是“跨学科期刊”,一九七八年之后一直作为美国环境史学会的出版物,强调对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以历史的和跨学科的方法。一九八一年定性为“历史和人文的国际期刊”后亦未改变。一九八四、一九八八年随着主编轮替,刊物的主导方向有所调整,坚持的仍是鼓励对于现在和过去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学科对话。一九九○年更名为《环境史评论》(简称EHR),宗旨原封不动,以致说明文字中仍简称ER而非EHR,这一明显失误竟然在这个著名期刊中保留了三年之久。到了一九九三年第二期,该刊宗旨有所变化但仍鼓励人文学者和科学家的广泛对话,追寻多种途径的历史理解。一九九六年又与几经更名的《森林和保护史》杂志最终合并为沿用至今的《环境史》(Environmental History,EH)。著名的期刊存储JSTOR对于该杂志的介绍是:EH发表描绘随着时间的过去人类与自然世界相互作用的国际论文,包括历史、地理、人类学、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见解。出身于环境史研究世家的现任美国环境史学会主席约翰·麦克尼尔(John McNeill)在学会的网站首页写有:我们的成员是国际的和各学科的。欧洲环境史学会(ESEH)、《环境和历史》(Environment and History)杂志在倡导与强调跨学科方面与美国并无区别。中国的环境史讨论实际上也是围绕着环境与社会。例如大型的环境史国际学术会议,二○○五年在天津召开的“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的论文集名称即为《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往前追溯一九九三年在香港举行的“中国生态环境历史学术讨论会”,后来出版的英文论文集其副标题与天津会议论文集名称并无二致。

考研文学科门类基本介绍 篇4

一、文学门类划分

文学门类,包含3个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其中: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050100

二级学科:文艺学 05010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2、汉语言文字学 050103、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4、中国古代文学 050105、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05010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08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050200

二级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050201、俄语语言文学 050202、法语语言文学 050203、德语语言文学 050204、日语语言文学 050205、印度语言文学 050206、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7、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8、欧洲语言文学 050209、亚非语言文学 05021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211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050300

二级学科:新闻学 050301、传播学 050302

二、文学门类全国排名

排名

大学名称

排名

大学名称

1

北京大学

29

厦门大学

2

复旦大学

30

河南大学

3

南京大学

3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32

兰州大学

5

浙江大学

33

郑州大学

6

南京师范大学

34

安徽大学

7

山东大学

35

华中科技大学

8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36

山东师范大学

9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37

黑龙江大学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

38

湖北大学

11

华东师范大学

39

河北大学

12

华中师范大学

40

西南师范大学

13

四川大学

41

广西师范大学

14

暨南大学

42

湖南师范大学

15

中山大学

43

上海师范大学

16

中国人民大学

44

曲阜师范大学

17

上海外国语大学

45

新疆大学

18

南开大学

46

华南师范大学

19

福建师范大学

47

辽宁师范大学

20

中央民族大学

48

西北师范大学

21

西北大学

49

河北师范大学

22

苏州大学

50

哈尔滨师范大学

初中各学科的学习方法介绍 篇5

英语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关键看你有没有兴趣啦!上课注意听讲,语法不仅仅要背得,而且要熟练(这点跟数学一 样),学习了语法就多用用,练习相信老师布置的已经够的多了。单词也一定要努力背诵,不要一次性背诵,要反复巩固,多学多背多用才是硬道理!也不要忽略课 外的培养,多看一点适合自己的英语杂志电视等等,并且我个人认为不要看中文了,这样有一点适当的压力未尝不是好事。语感的培养同样重要,有了较强语感可以 大大加强速度及正确率。这全依赖与课外培养。

日本都留文科大学学科设置介绍 篇6

学校名称:日本都留文科大学 都留文科大学

所在位置:日本,都留市

学校设置类型:

创建时间:1960年

学历:本科 研究生

学校性质:

学生人数:0人

院校地址:

学校中文网址:/school/6267

都留文科大学(Tsuru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山梨县都留市的一所公立大学。简称为都留文(つるぶん)或都留大(つるだい);在当地,市民们与学生之间直接称之为文大(ぶんだい)。

都留文科大学是源自于1953年所创设的山梨县立临时教员培养所。起初这所学校是为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师数量严重欠缺而创立在位于东京西面的山梨县旧谷村町上谷(现属都留市)。培养所的入学资格需要在高级中学文凭以上,定员为50名以内,学习年限为一年,并免收一切学费。教员培养所为当地的教员需求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于1955年其经营母体由山梨县转托与新成立的都留市,原教员培养所则转换为都留短期大学,成为一所公立短期大学。由初等教育科和商业学科两个学部组成;学校的重心仍然在教员培养方面。于1960年学校升格为四年制的都留市立都留文科大学,成为日本唯一一所教员培养系的公立大学。一直以来该校面向日本全国培养出了众多教师,为日本的教师资源做了不小的贡献。

学科设置

学校设有文学部:初等教育学科、日本文学科、英美文学科、社会学科、比较文化学科;

环境工程学科介绍 篇7

地震火灾是地震的次生灾害之一。世界上多次大地震都发生了火灾,火灾虽是地震的次生灾害,但有时却比地震直接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大得多。例如,旧金山8.3级地震后引起大火,火灾造成的损失比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大10倍[1]。日本关东7.9级地震,地震时,整个灾区都发生了火灾[2]。福井7.3级地震,地震时各地发生火灾,因此研究地震火灾的危害程度和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1 地震火灾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1.1 地震火灾的特征

1)地层常常引起多处同时起火,火灾成因较多,火情复杂,人们猝不及防,顾此失彼;2)城市供水系统及消防设施受破坏,通讯中断,交通受阻,消防人员伤亡,无法及时扑救;3)地层本身带来极大的破坏,分散人员精力,大震后还有余震,震灾和多种次生灾害如水灾、毒气泄漏等交织在一起,增加火灾的扑救难度。

1.2 地震火灾产生的原因

1.2.1 化学药品

这类火灾也很引人注目,几乎占地震火灾的30%。关东大地震时发生的100多起火灾中就有44起与化学药品有关。1978年6月12日宫城县近海地震中有6起[4]。1988年11月6日澜沧一耿马地震、1992年12月8日云南永胜5.4级地震时,都有因化学药品爆炸起火的例子,损失达几十万元。

1.2.2 炉火

炉火包括民用炉火和工商业用炉火。由于地震震动,炉具倾倒、损坏,引起火灾。目前,该类火灾在我国占主要比例。例如:唐山地震时,宁河县芦台镇一居民户,由于房屋倒塌,打翻炉火引起火灾,三间房屋全部烧光,全家无一幸免。再如:天津北郊区某饭店,唐山地震时,饭店正炸果子,高温油晃动溢出,遇到炉火引起燃烧,将油、面及天窗全部烧毁,由于扑救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1.2.3 电气设备

电气设施损坏引起火灾强烈地震时,电气线路和设备都有可能损失或产生故障,有时还会发生电弧,引起易燃物质的燃烧,产生火灾。例如,宝坻县某大队副业厂,唐山地震时,厂房倒塌,电线被砸断,火线落在易燃物质上引起火灾,将两间厂房及部分机器烧毁。又如,唐山地震时,距震中40余千米的某变电所,一台重达60 t的主变压器从台上滑下,外引线将套管拉裂,变压器油当即喷出,由于蓄电池全部倾倒,继电保护失去作用,引线受震强烈摆动,造成短路,打出弧光,引燃喷出的变压器油,将变压器烧毁。

1.3 地震火灾的影响因素

1)建筑物结构。不言而喻,木结构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差,如果发生火灾,极易蔓延。2)震级、烈度。一般震级在7.2~7.5的地震不常发生火灾,7.2级以下的地震几乎都不发生火灾。因为起火处的数量和房屋倒塌成正比。地震越大,房屋倒塌越多,发生火灾的几率也就越高[4]。3)地基。在软质地基上兴建的房屋,因地震时地基液化,房屋倾倒的多,造成火灾的机会也就增多。在日本,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几乎都建在软质填土地基上。1978年仙台东部海底地震,仙台市烈度仅5度,建筑物本不应有破坏,但是破坏竟意想不到的严重,并引起了大火[4]。4)发震季节。在冬季或大风季节,易造成大火,且火势容易蔓延,关东大地震时先是南风,后转为向东移动的西风,最后转成北风,夜间最大瞬间风速为21.8 m,火焰随风呼啸旋转,袭击了避难场所和空地,致使很多人烧死[4]。5)时间。若地震发生在居民做饭时也易造成火灾。

2 地震火灾发生率的推算方法研究

通过对一般情况下城市民事火灾发生率的研究,曾得出结论[5]:由于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火灾发生率与人口数量和居住密度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而其决定因素是建筑面积。通过对历史地震火灾案例的统计分析,结合地震灾场的一般特点,可认为:地震火灾的发生率也基本上遵循上述规律,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地震火灾的发生率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有关。

3 地震次生火灾计算机仿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事实上,由于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与扑救过程至少涉及到城市消防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以及区域性建筑工程系统,要想建立系统分析的传统数学模型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将离散事件系统数值仿真技术引入到地震工程研究中来,是一种适时的选择。宋建学等[6]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引入到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之中,通过对历史震测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地震次生火灾发生概率模型中的具体参数。在大量火灾案例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火灾扑救各阶段的持续时间仿真模型。文献[6]所建立的地震次生火灾计算机仿真模型可概括如下:

1)取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时间段为震后5 d,用泊松分布构造次生火灾的发生事件。为了保证次生火灾发生事件满足泊松过程的基本性质,应将城市划分为适当的小区。2)按城市平时火灾的案例统计结果,确定火灾扑救各阶段的持续时间概率模型。3)根据交通系统状况,确立消防队到各个消防小区的时间延迟,这一般处理为仿真。4)根据火灾发生和扑救过程的概率模型,利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经过适当的时间历程,得到稳态的仿真结果,即有关城市系统次生火灾控制的一些基本参数。这样,就可以评价一个城市在次生火灾控制方面的功能水平了。

文献[7]提出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与预估的一般模型,根据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具有离散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泊松过程模型作为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的初始估计模型。国艳等[8]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在突发地震情况下诱发次生火灾蔓延的计算机定性仿真动态模拟,在MapX 4-63平台上来实现可视化的火灾蔓延的模拟,完成了由建筑物破坏而引发的地震次生火灾蔓延从数学模型建立到软件的编制和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本次实践为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思路。但是由于目前的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计算方法、计算工具及火灾理论等方面的限制,已经开发出来的这些计算机火灾模型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语

本文全面介绍了地震次生火灾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地震次生火灾的历史震害,地震次生火灾的引发原因,地震火灾发生率的推算方法研究及地震次生火灾计算机仿真研究现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城市次生火灾的研究较多并较系统,而对于建筑物的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还较少,这方面的研究将涉及到多个领域,如建筑、消防、结构、材料等,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

1)地震作用下,建筑防火保护系统的损伤研究;2)地震作用下,结构防火保护系统的损伤研究;3)建筑物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和蔓延;4)考虑建筑防火保护系统的损伤,次生火灾荷载的模拟;5)结构防火保护受损时,结构的抗火性能研究;6)建筑物次生火灾的危险性分析等。

摘要: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震后火灾环境下结构工程学科研究的现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并对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减少震后火灾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震后火灾,影响因素,发生率,计算机仿真

参考文献

[1]陈素文,李国强.地震火灾事例调查[J].自然工程学报,2007(3):55-56.

[2]郭增建,陈鑫连.城市地私于策[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3]卢振恒.日本破坏地震概观[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4]陈宏德.日本地震与火灾[J].国际地震动态,1982(1):13-14.

[5]李杰,江建华.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0,9(2):87-91.

[6]宋建学,李杰.地震次生火灾计算机仿真研究[J].工程抗震,2003(2):33-34.

[7]李杰,江建华.地震次生火灾动态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1(3):43-44.

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探究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交叉学科

物联网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首先以电子和计算机类学科为基础,构建起物与物、人与物的网络环境,然后将这种物联网环境应用到其他非计算机类学科上,使其他学科实现智能化功能。以往的单一学科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物联网专业的需要,而交叉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物联网专业跨多学科的特点,但是目前交叉学科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还未成熟。现根据交叉学科教学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对交叉学科模式在物联网专业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1 物联网需要交叉学科模式

所谓交叉学科,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相互整合,彼此融合成为一种跨越单一学科性的创新学科体系。交叉学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可以带来科学研究的技术创新,还能解决因技术局限于某一领域所遇到的难题和瓶颈。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物联网的技术结构由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所需核心技术有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网关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终端应用技术等等,涉及的学科大部分属于电子计算机领域,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物联网在应用领域,还会涉及到其他特定的学科,如物联网在食品追溯上的应用会涉及食品与物流学科、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涉及土木建筑学科、在智能农业上的应用涉及农业及种植学科等等。

因此,对于物联网这个跨众多学科与专业的技术性学科,在学科体系建设中需要构建一个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不仅要整合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学科,在物联网应用上更要融合其它不同类的学科,以此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创新。

2 交叉学科的现状和问题

交叉学科模式的表现形式。如浙江大学交叉研究中心,其学科间的交叉仅处于学术交流的层面,还未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而在一些科研项目合作中,某个单一学科为解决科研遇到的问题,会求助另一学科的专业人士,借助他们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而完成自身的科研项目。但这种交叉模式是临时的、自发的,学科合作关系随着问题的解决而结束,很少会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而进行长期合作。真正意义的深层次的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学科间有长期的知识联系,并且这些知识能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建立相对稳定、成熟的研究平台,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探索。

学科设置固化。在我国,高校的学科由国家教委统一设置,如本科专业目录共设11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高校的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些学科门类或专业来设立院系,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若干课程组合在一起成立某类教研室,各类教研室则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专有的实验室。通常各院系都只是管理本院系的师资和教学资源,院系之间很少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探讨,能算得上合作的也仅是请其他系的老师来上某门特别的课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学科分类,学科间的条块分割以及学科保护主义,加之受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3 交叉学科在物联网专业上应用的建议

3.1 人才融合机制 由于学科设置固化,院系之间各自为政,加之受校内有关制度和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教师间缺乏实质性的学科交流。很多项目都是通过自发行为来组织交叉学科间的合作与研究,这种学科间的合作关系多数都会随着研究问题的解决而结束,不能形成一种长久的、可持续的交叉学科合作关系。为了形成一个具有融合性、标准化为一体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师资力量上,可以通过引用其他学科的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与本院系原有的专业教师相结合,建设一支能够满足物联网专业交叉学科需要的开放型师资队伍。既要积极引进其他与物联网应用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物联网课题的研究,同时又要鼓励物联网学科的队伍成员与其他学科成员进行跨学科研究,使物联网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才能针对某个研究方向进行更持久、更深层次的交叉学科合作。

3.2 设备共享机制 还是由于学科设置固化,各院系都只是根据自有学科和专业的需求来选择教学设备和建设专业实验室。从表面上来看,每个学科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与其他学科都没有关系,所以通常院系间的教学硬件资源很少能够用于合作研究。要建立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的教学环境,仅仅依靠本学科有限的教学硬件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争取与其他院系进行交叉学科融合合作,让其他院系开放与物联网有关的教学硬件资源,构建一个结合多个院系的开放式交叉学科设备仪器共享平台,使得物联网的自有设备与其他学科的设备都能为我所用,为物联网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提供设备保障。

3.3 建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环境 物联网首先结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等多门电子与计算机类学科的技术,这些技术再与其他学科结合,其他学科借助物联网技术使得本专业或者本行业具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化能力。例如建筑学科与物联网合作的智能楼宇,在原有的楼宇结构和设备上增加物联网应用,楼宇管理人员或者房屋主人可以随时随地远程监控和管理楼宇内的所有设备,从而让楼宇实现智能化。要建设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不能仅停留在学术交流这种比较浅的层面,除了借助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解决当前物联网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外,物联网学科还要与相关联的其他学科进行持久的、更深层次的交叉学科合作。应该鼓励其他学科与物联网学科联合申报研究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彼此之间密切的联系,推进物联网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建立稳定的共同研究平台,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创新。这种更深层次的、能够持续的物联网交叉学科模式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

4 结束语

现阶段国内各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受制于现有教育体制和机制等众多因素的约束,交叉学科发展缓慢。要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必须先要摆脱原有制度的条条框框,对交叉学科模式要勇于改革创新,不同学科间要形成稳定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可以以物联网的学科建设为契机,探索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新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建设,建立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为交叉学科的发展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柯强.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物联网技术,2012.

[2]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

环境工程学科介绍 篇9

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成立于1990年,直属新加坡教育部,是新加坡最广泛的综合性学院之一。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学院位于新加坡东部,占地30公顷,开设商学院、应用科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和工程学院5大院系,共44个全日制大专课程和40个业余课程,在校学生约15000名。目前有超过200所新加坡本地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及美国的大学认可淡马锡理工学院的文凭,学生在毕业后可申请相应的大学继续深造。此外,学院在教学方法、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在淡马锡理工学院,每名学生的潜能都能获得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就读期间还可合法打工,按规定,上课时每周打工不超过16小时,假期可全天打工,学生可以利用打工的机会累计社会经验。

学科设置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 篇10

一. 专业概述: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是在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50年代开办金属材料和压力加工专业基础上积淀发展而成,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加工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该学科1993年获准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准博士点,2010年与材料学专业联合申报并获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陕西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32名,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1名。二.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加工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科研开发的研究与应用复合型人才。三.研究方向: 01轧制新技术新工艺 02材料表面工程

03.金属材料凝固组织控制理论及新技术 04复合材料制备 05金属超细晶材料制备 06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 07金属材料加工过程检测与质量控制 08稀有金属材料加工 四.就业情况: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一般在国有大型钢铁、有色、汽车、发动机企业,以及冶金、材料等领域的高等院校、设计院、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技术开发、教学、企业管理和对外贸易、技术服务等工作。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结构工程二级学科之钢结构方向)的交叉学科。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和土木工程学科之结构工程学科部分内容。属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国内发展较快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学科2012年获准设立,属于学校自主设置招生专业。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掌握钢结构材料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钢结构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使学生成为具有从事钢结构材料与工程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01钢结构材料先进连接技术 02钢结构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03型材轧制过程模拟仿真

04先进钢结构工程材料制备工艺与高性能化 05钢结构材料腐蚀行为研究 四.就业情况: 钢结构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一般在建筑、土木、金属材料等领域的企业、高等院校、设计院、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是结合我校材料学科和冶金学科良好科研及学科基础优势自主设置的专业,2012年获准招生。该专业在关注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前提下,强调对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即采用物理冶金或化学冶金的各种手段制备金属材料的科学和工程问题研究。

该学科同时设有二级学科博士点,招生生源涉及冶金和材料相关专业与学科。二.培养目标: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掌握金属材料及冶金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冶金和金属材料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具有从事金属材料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工艺制定等技术工作与管理的能力。三.研究方向: 01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控制 02高品质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技术 03金属材料制备过程控制及模拟

04金属材料制备过程的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四.就业情况: 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冶金、材料等领域的高等院校、设计院、研究院、大中型国有企业等机构,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

化学工艺(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化学工艺学科是在我校传统专业有色金属冶金的基础上发展设立的,2003年获准硕士点。该学科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已经由最初的冶金行业科学研究逐步向功能材料、煤化工、纳米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电化学理论与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发展。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平台。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诚实敬业,勇于创新,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成为品学兼优的化学工艺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复合型人才。三.研究方向: 01 功能材料/催化剂开发与应用及废水资源化 02 电化学理论与技术及腐蚀科学与表面工程 03 煤洁净转化过程优化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04纳米材料化学制备理论与技术 四.就业情况: 化学工艺专业的毕业研究生一般在煤化工、石油化工、材料、冶金等工业部门及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冶金物理化学(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冶金物理化学科是我校建校初期的有色冶金和钢铁冶金及相关专业发展而来,1986年获冶金物理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是由冶金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冶金工程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侧重于以物理化学手段研究和解决冶金问题。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了冶金热力学与热化学、冶金动力学与过程强化、冶金熔体、冶金电化学基础理论及电化学工程、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与新能源材料等。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掌握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冶金物理化学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冶金物理化学基础研究、新产品开发技术工作、专业基础教学与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三.研究方向: 01冶金资源综合回收与利用

02 采选—冶金—材料一体化新工艺、新流程 03冶金环境化学与绿色冶金 04 冶金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研究 05 特种材料制备物理化学 四.就业情况: 冶金物理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在主要从事冶金、化工、材料、物理化学等工业、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学教学工作。

钢铁冶金(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钢铁冶金是冶金工程一级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我校在1958年设立的钢铁冶金本科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五十多的发展历程中,为我国钢铁企业培养了一大批科研技术人才,该专业于1993年获准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校 的传统特色学科。主要进行钢铁冶金新工艺、新装备以及冶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二.培养目标: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掌握钢铁冶金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钢铁冶金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钢铁冶金新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等技术工作与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三.研究方向: 01 钢铁冶金新工艺、新装备开发 02 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 03 钢铁冶金过程模拟及工艺优化 04 钢铁冶金辅助材料应用与开发 05 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开发 四.就业情况: 钢铁冶金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往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设计与科研院所、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有色冶金(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有色冶金是冶金工程一级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我校传统特色学科之一,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科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的提取冶金,研究从矿石、二次资源等原料中提取、合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有色金属产品,其研究领域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材料化学冶金、冶金分离过程,是一个研究方向较广的传统专业。二.培养目标: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勇于创新,诚实敬业,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有色冶金理论研究、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控制等技术工作与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三.研究方向: 01 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与新技术 02 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冶金 03 有色金属新材料制备与增值冶金 04 有色冶金反应工程 05 有色冶金工艺模拟与优化 四.就业情况: 有色冶金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在全国各大有色企业、工业部门及环保、质检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冶金热能工程(二级学科)

一. 专业概述: 冶金热能工程专业是我校在冶金工程一级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2012年批准设立。冶金热能工程学科是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冶金工业的能源利用问题,利用相关理论和技术,结合冶金工艺过程,从能源利用和热工的角度去研究改善冶金工业的经济技术指标(如产品的质量、产量、品种、污染物的排放、企业的利润)等,从而为冶金工业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提供有力支持,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学科。二.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掌握冶金热能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冶金热能工程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使学生成为具有从事冶金热能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与管理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三.研究方向: 01 冶金窑炉热工理论与技术 02 冶金过程系统节能技术及环保 03 冶金传输过程模拟与优化 04 冶金热工设备及过程控制 05 冶金窑炉热能利用与评价 四.就业情况: 冶金热能工程专业毕业生一般在全国冶金及热能相关企业、科研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冶金工程(专业学位)

一. 专业概述: 依托冶金工程一级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硕士点,我校从2011年获准招收冶金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学习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主要不同点事侧重工程应用,培养过程通过在相关企业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并完成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课题的研究论文从而达到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冶金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够在钢铁冶金及有色金属冶金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三.研究方向: 01 钢铁冶金新工艺新技术 02 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技术 03 特种金属材料制备

04冶金过程节能降耗与资源综合利用 四.就业情况: 冶金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毕业研究生主要在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有色企业、科研院所等冶金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一. 专业概述: 依托材料加工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我校从2011年获准招收材料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学习轧制新技术新工艺、金属材料凝固组织控制理论及新技术、复合材料及金属超细晶材料制备、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在相关企业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并完成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论文从而达到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二.培养目标: 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通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具有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为企业和政府机关,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三.研究方向: 01轧制新技术新工艺 02材料表面工程

上一篇:书香校园范文400字下一篇:群体研讨支持系统中研讨主题的自动可视化聚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