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共12篇)
环境工程 篇1
环境适应性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相结合是现今社会有关环境管理必要进行的一步。也是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目前我国所应用的还是环境适应性工程和传统可靠性工程的相结合, 无论在技术还是对现在社会的适应性, 都有已经出现衰落的状态了。因此对新技术的掌控是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环境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细致的工程。它是有多种学科组成, 各种专业联合在一起才可以完成的一项工程。它不仅研究防治环境污染和公害的措施, 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目前与环境有关的课题研究方向都是社会的主流方向, 如果研究成功, 则可以给群众带来环境健康, 给国家带来经济收益。
1环境适应性定义
装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的贮存、运输和使用等状态预期会遇到的各种极端应力的作用下实现其预定的全套功能的能力, 即不产生不可逆损坏和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2如何识别环境因素及分析环境工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由于对重大环境因素的认识不足, 不能清晰的知道重大环境因素的功能作用, 以及会对周围带来的影响。导致对环境的管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漏洞, 并且给重大环境因素制定目标与指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在实施过程中, 硬性指标比软指标要少很多, 同时硬指标的完成也不过关。而在该种情况下, 对于目标与指标的落实执行是会产生消极影响的。因此会导致机构、资金、职责、方法、监督检测等手段及必需的程序文件等主观条件不能很好地与实施细则进行协调配合, 不能具体落实到位和互相配合。
2.2环境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是目前我国针对环境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针对环境管理的专业的、优秀的人才十分稀缺。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还没有对环境工程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对它也不了解。因为对于环境管理认识不足, 所以环境管理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研究学科。而由于高校针对环境管理所开设的学科较少, 所以没能培养出更多的环境方面的人才, 也导致了该专业方面的人才十分稀缺。而在资金和培训方面的不成熟, 也导致了人员培训不到位, 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
2.3对环境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 使人们不能充分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导致浪费了这一资源。
2.4由于人们缺乏环境管理意识, 而且对网站和实验室采取的自动化管理程度也较低, 同时政府部门对于这方面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使得对于环境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某些制度没有实用性, 环境管理系统不够规范化系统化等。这些制度都是不符合实际生活中对环境管理的要求。
3强化环境工程管理控制的措施
3.1提高广泛的意识, 充分调动资金储备。目前群众还没有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这虽然是一大问题, 但同样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遇。在还没有对环境管理产生足够了解的现在, 我们可以把握机会, 引进这一概念。同时可以更好的提升政府和群众对环境管理的重视, 进一步加紧对它的认识和管理。我们在加强人们和政府意识的同时, 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只有资金足够, 才能更好的宣传这一理念。
3.2对于现在的管理体系, 要和符合管理体系并且能起到模范作用的城市和企业进行互动, 结合。学习彼此的优点, 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观的认识和提高可实行操作的水平。
3.3加强并完善工作的环境和管理条例;深入现场考察, 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处的环境资源;加强对条例法规人文化、明确化和具体化的实施力度, 并且要保证可操作性强;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4把管理体系与具体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作为环境管理的基础依据, 环境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着实被赋予了名副其实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3.5针对我国缺少环境管理专业的、优秀的人才这一主要问题, 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成为了目前的重点。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对本科生、研究生加大力度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各专业、各学科的相互融合, 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储备专业技术力量, 以满足对科技发展迅速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4加强与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措施
4.1对于那些环境综合治理中表现突出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企业的管理系统和方法要加强学习, 并且要和实际的相结合和, 同时也要根据这些城市和企业目前实行有效的方法, 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方法和条例, 为环境的整体治理找到有效的政策与措施。
4.2在对现行的环保制度进行评估的同时, 扩充环保体系的内容, 将合理的要求及制度都充分地收入其中。对于尚未完善以及不符合标准的制度予以完善和修改, 并废除阻碍环保工作开展的制度。尽一切力量将管理体系和现行的环境管理制相结合。
4.3实施资源的优化配制, 将管理体系和工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 有效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严格管理高耗能及重污染的项目, 将企业清洁生产的计划与对策纳入到环境管理体系中, 并对其进行严格地督促与监督。
4.4管理体系要和国家及地方环保的工作重点相结合, 确保环境的治理能按计划进行。
4.5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要和政府的行政管理相结合, 现在很多部门、行业、各级组织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管理水平都没达到要求和标准, 因此很多法律、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还需要借助行政的手段来落实完成。
4.6管理体系要和具体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相结合。作为进行环境管理的基础依据的环境的建设规划和改造目标, 在环境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的相结合才能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政府要对其各部门的直属组织进行直接控制, 但其具体部门应有所属具体的部门企业等完成, 以此来达到政府的间接控制。环境工程管理在建立和运行一个管理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通过这个系统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 环境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以及它的有效实施才能得以保证。为此必须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去保证实现各项环境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结束语
环境适应性和环境管理是目前我国环境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但是目前针对环境的研究是现今社会是一大热点问题。因为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极其重要。但是如何能高效率的利用和管理环境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环境管理进行的好, 可以给群众带来好的生活环境, 同样也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为了改善生活环境, 我国需要针对目前缺少环境管理人才, 制度不完善, 对环境管理认识不够等问题一一作出改进。而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有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给人们予以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祝耀昌.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2006.
环境工程 篇2
——暑期实习报告
姓名:*** 实习单位:集体实习;株洲市第四自来水厂,株洲市环保局监测站,株冶集团;
分散实习;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
实习时间:2011年6月28—29日(集体实习)2011年7月12—22日(分散实习)
第一章 集体实习
§1—1株洲第四自来水厂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自来水厂的规模及其场外设施; 2.了解自来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 3.了解自来水处理的相关设备的作用;
4.通过自来水厂的实习换理论为实践,加固理论知识,强化操作 能力。
二 实习单位简况
株洲市自来水责任有限公司四水厂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端,总占地面积153.6亩,设计规模为30万立方米/日,主要承担株洲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供水任务。
四水厂一期工程于1996年10月8日破土动工,1999年12月16日正式通水,目前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四水厂一期工程总投资1.105亿元,整个工程由取水工程、进水工程、送水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变配电系统和附属工程六部分组成,其中取水工程、送水工程和加药间土建部分及上山管道均按30万立方米/日一次建成。
2002年8月四水厂一期工程配套改造——污泥处理工程破土动工,2003年12月投资800多万元的四水厂污泥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四水厂是一座按九十年代国内中等城市先进水厂水平设计、建设的现代化水厂。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过滤工艺先进。采用法国德力满公司的V型滤池和控制技术,使出厂水浊度可以稳定的控制在0.5NTU以下。
(2)生产设备一流。选用了瑞典飞力公司的潜水泵取水,美国米顿罗和W&T公司的投药、加氯设备,法国的滤池配套设备以及国际上90年代最先进的在线水质检测仪表,确保了水厂设备的先进性。
(3)环境保护达标。四水厂污泥处理系统的建成使用,池沉淀池排出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污水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自动化水平高。配备了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对厂区实施全天候监控,采用以太工控网对生产过程和水质进行监控,是湖南省首家实现全自动化控制的水厂。
三 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以参观形式为主,单位技术人员解说为辅,主要介绍了该单位的工艺流程:(1)取水泵房
水泵机组只能没有配电线路故障、机组设备完好、出水电动阀门完好处于关到位状态、湘江水位高于枯水位27.93m时,才可依据程序自动开启。程序设计上还考虑了下列因素:①自动控制状态下,取水泵不能同时开/停2台,只能第1台开/停整个过程完成后,方可开/停第2台,同时第一期工程取水泵最多只可运行2台;②自动控制
状态下,取水泵依据程序定期轮换运行,以确保每台泵运行时间基本相同;③ 考虑到潜水泵运行特性,当湘江水位较高(≥38m),此时取水泵工作扬程低、流量大、轴功率大。为防止其过载,对机组出水电动阀门开启度(0~100%)采取了可湘江水位变化自动调节方式加以程序控制,并中控室监控计算机界面上保留人工临时设置开度功能。(2)加矾加氯
从取水泵房过来原水进入位于净水厂流量计表井,此线仪表检测原水流量、浊度、pH值、温度等,并将其转换成4~20mA DC信号输入PLC系统为加矾加氯系统提供控制参数。(3)回收泵房与反应沉淀池
此PLC站主要监控反应沉淀池56个气动排泥阀、2台排泥桁架以及回收泵房2台回收泵、2台排泥泵运行及相关参数。气动排泥阀与排泥桁架运行周期一般采取中控室或PLC站XBT 上原水浊度所设定时间来自动运行,也可需要临时修改设定时间人为强制运行。回收泵房装有回收泵、排泥泵各2台,均为1用1备,且回收泵与排泥泵同一时段运行。回收泵开/停由回收水池水位自动控制,当水位达3.3m时自动开泵,低于1.1m时自动停泵。排泥泵运行周期是所设定时间自动控制,但开启排泥泵必须满足回收水池水位不低于3.0m条件。
(4)V型滤池PLC站
该PLC站主要监控8格V型滤池过滤、反冲洗过程及相关参数。每格滤池均装有一个水位计和一个差压计,用来检测滤池液位和滤池
阻塞情况。滤池清水阀为无级可调比例阀(开启度为0~100%),滤池液位、阻塞值(即水头损失值)、清水阀现有开度反馈信号PLC系统自动调整阀门开度,确保滤池恒水位过滤。(5)送水泵房
水泵运行工况及相关参数,同时出厂管线上装有压力表、流量计、浊度计、余氯分析仪、pH计等仪器仪表,用于线检测出厂水生产与卫生指标,从而进入城市管网。
四 实习小结
通过这次的自来水处理的参观和技术员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首先,对自来水厂的场外参观,让我对其外部设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就了解到自来水处理中的废水可以进行绿化用水,使用循环用水,经济又实用;其次,对工艺流程的了解,加深了我的理论知识,也让我拓宽了视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虽然没有亲自操作,但通过参观让我对自来水的处理有了大概的了解;最后,对处理自来水相关设备的了解,知道了不同设备仪器作用的差别,相对有较高的精确度,为水相关指标的测试提供了有效且准确的数据,有利于处理水的效率。
§1—2株洲市环保局监测站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环保局的工作职责; 2.了解环境监测的工作性质; 3.了解不同实验室的相关职能。
二 环保局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定全市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市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规划;组织编制全市环境功能区划;受市政府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拟订本市有关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和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并监督实施。
(2)、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有关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规范性文件;组织制订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划;负责全市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负责用作原料的废物进出口的环境监测工作;参与有毒化学品出口登记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3)、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
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参与市内新建的省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的有关工作,负责向市政府提出新建的各类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批建议以及上报备案工作;监督管理市级自然保护区。
(4)、负责环境监察、排污收费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指导和协调解决全市重大环境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跨县(市)区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和协调市内重点流域、水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全市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5)、监督实施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参与并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组织编报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和环境状况公报;参与编制我市可持续发展纲要。
(6)、拟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按国家和省环境保护局规定审定全市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并负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定量考核工作;监督管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
(7)、组织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推广环境保护科技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全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承办环境保护资质申报工作;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8)、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地方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组织建设和管理全市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组织对全市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9)、负责全市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交流;管理和组织协调环境保护国际条约市内履约活动;管理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对外经济合作,协
调与履约有关的利用外资项目;受市政府委托处理涉外环境保护事务。(10)、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11)、管理和领导直属事业单位。
(12)、承担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13)、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 实习内容
此次环保局监测站的实习主要以工作人员解说为主,参观为辅;了解到以下内容;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过程及其目的:
1、环境监测的概念:有环境监测机构,按规定的程序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的要素进行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相关的事业单位或企业等排放污染的污染源进行监督性监测和评价。
2、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3、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1、按监测对象分类
1.1 水质监测--分为水环境质量监测和废水监测。
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理化污染指标和
有关生物指标,还包括流速、流量等水文参数。1.2 空气监测--分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目前已有百余种污染物列为空气污染监测项目,空气监测时常需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参数。
1.3 土壤监测:重点监测项目是影响土壤生态平衡的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元素和残留的有机农药等。土壤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废弃物和使用化肥、农药等所致。
1.4 固体废物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是固体废弃物的危险特性和生活垃圾特性,也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组成含量测定和毒理学实验。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物、卫生保健机构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
1.5 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生物污染监测是利用各种检测手段对生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主要为重金属元素、有害非金属因素、农药残留和其他有毒化合物。
1.7 生态监测观测和评价生态系统对自然及人为变化所作出的反应,是对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时空格局的度量,着重于生物群落和种群的变化。1.8 卫生监测
2、按监测项目的分类:可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性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过程性监测(设计某环境工程)、咨询性监测及服务性监测。公益性
环境监测是目前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可分为:
2.1 监视性监测:又称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包括“监督性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和“环境质量监测”(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是监测工作的主体,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2.2 特定目的性监测--包括范围较广,可大体分为:
2.2.1 污染事故监测--是指污染事故对环境影响的应急监测,多采用监测车、监测船、简易监测、快速监测、低空航测、遥测遥感等。2.2.2 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由国家指定的、具有质量认证资质的部门进行,以提供具有法律责任的数据,供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仲裁。
2.2.3 考核验证监测--主要指政府目标考核验证监测,如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验证监测、“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监测等。
2.2.4 咨询服务性监测--为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等提供的咨询服务性监测,如绿色人居环境监测、室内空气监测、环境评价及资源开发保护所需的监测。
2.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进行监测事先必须制定周密的研究计划,并联合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协作共同完成。
3、按监测区域分类:可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
厂区监测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污染源及总排放口的监测,各单位自设的监测站主要从事这部分工作;区域监测是指全国或某地区环保部门对水体、大气、海域、流域、风景区、游览区环境的监测。
4、按专业部门分类有: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四 实习小结
通过工作人员的悉心解说让我收获甚多,还有实验室的参观使我对环境监测有了初步了解,为大三理论课程奠基;对于环保局的工作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由于国家资金与政策的不足,相应的环保设施或技术不能进行普及,所以仍然存在较大的环境问题;环境监测对环保事业亦息息相关,对污染事件的预警作用,让人们可以防范于未然。虽然都尚未工作,但是这次实习让我对未来工作有了相应的展望,所以,不虚此行!
§1—3株冶集团
一 实习目的
1.初步了解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 2.了解工厂“三废”处理的工艺流程及相应原理; 3.了解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二 实习单位简况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湖南火炬金属有限公司,发源于1956年成立株洲冶炼厂,2000年12月,隶属于株洲冶炼厂的湖南火炬金属有限公司,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整体改制为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元旦,株洲冶炼厂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8月,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2亿元人民币A股并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07年4月,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株冶整体上市,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株冶集团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之一,以生产铅、锌及其合金为主,并综合回收铜、金、银、铋、铟、镉等稀贵金属和硫酸等产品。株冶集团的金银冶炼采用传统的火法粗炼电解精炼工艺,铟、锗生产则采用萃取工艺,铋的生产采用火法精炼工艺,另外还回收碲、钴等金属。
公司技术装备水准和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部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火炬”牌铅锭.锌锭.银锭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认证注册,是中国首家铅锌银三种产品均获国际认证的企业。锌及锌合金产品为国家出口免检产品。
三 实习内容
从株冶集团外部参观到内部工作人员的解说,初步了解到了该厂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
全场废水->沉砂池->调节池->调节池->中和反应池-斜板沉淀池->预处理->膜处理->超滤->过滤->外渗透膜->生产水。
主要处理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地表水。处理水量400~~500m3 /h,处理后的废水要求Zn《1.5mg/l,Pb《0.5mg/l,Cd《0.05mg/l,Cu《0.5mg/l,As《0.3mg/l整个循环反复进行,将冶炼厂的废水处理到符合环境要求。生产指标:废水处理率100%,废水处理达标率100%,废水处理返回率64%,重金属回收率96%,废水处理成本3.5元/吨,外排废水量112万吨(2009年,正在逐年降低).2007年,株冶新水总用量与总外排水量分别较2006年下降25%和50%,仅此一项,企业安环部门算了一笔账,全年减少新水用量、减少废水处理量、减少金属量流失量等3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1000余万元。主要流程各个环节分析如下:
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制成的金属框架,斜置在废水流经的渠道上,或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用以截阻大块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以免堵塞水泵和沉淀池的排泥管。截留效果取决于缝隙宽度和水的性质。格栅栅条间的空隙宽度可根据清除污物的方式和水泵的要求来设定,人工清除格栅间隙一般为16~25mm。沉砂池或沉淀池前的格栅一般采用15-30mm,最大为40mm。常用的机械清渣设备有三种,即链条式、移动式及钢丝绳牵引式格栅清污机。格栅是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
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及杂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工作。按格栅栅条间距的大小不同,格栅分为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3类。按格栅的清渣方法,有人工格栅、机械格栅和水力清除格栅三种。按格栅构造特点不同可分为抓耙式、循环式、弧形、回转式、转鼓式、旋转式、齿耙式和阶梯式等多种形式。格栅设备一般用于污水处理的进水渠道上或提升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并起到保护水泵、管道、仪表等作用。当拦截的栅渣量大于0.2m3/d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栅渣量小于0.2m3/d时,可采用人工清渣方式,也可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沉砂池: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旋流式四种形式。由于曝气沉砂池有占地小,能耗低,土建费用低的优点,故多采用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是在平流沉砂池的侧墙上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使污水产生横向流动。形成螺旋形的旋转状态。其构造特点在于进水装置、出水装置、沉淀区、曝气系统和排泥装置组成。曝气沉砂池的水流部分是一个长形渠道,在池壁一侧的整个长度距池底0.6~0.9m 高度处设有空气扩散装置,并设有集砂槽,池底设有i=01~0.5 的坡度,以保证砂砾能够滑入。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平流沉砂池中沉砂夹杂15%有机物,使沉砂后续处理难度增加的缺点。均化池主要是用于调节水质和水量并且将残渣再次沉淀。
四 实习小结
进入株冶集团最初的感受就是:污染太严重!灰蒙的天空,枯黄的树叶,刺鼻的气味,周围都充满了不和谐的气息。之后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才知道这对于株冶是必然的,大批量的金属冶炼及农药产品的生产,伴随利益产生的就是环境的污染!因此污染还未清除,环保仍需努力。相对而言,株冶处理“三废”技术属于比较先进,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各执己则,效果还是蛮好的。由于湘江水底泥污染含量较高,所以,尽管废水处理得再好还是对湘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第二章 分散实习
§2 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
一 实习目的
1.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性质及职责;
2.了解中心的工作内容及流程; 3.了解环境相关标准及环境技术评估。
二 实习单位简况
云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成立于2003年7月,批准成立单位为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管部门为云南省环境保护局,相当于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8人,现有人员30人,2007年完成300多个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评估。
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成立于2004年4月,主管部门为大理州环境保护局,批准成立单位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属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核定编制为3人,2007年完成60多个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评估。
三 实习内容
首次于中心进行为数十天的实习,主要了解了中心的工作职责
和性质;浏览相应的环境标准,在此基础上参加审阅了若干关于 房地产建设的环评报告表并参加出席了“清华洞休息度假区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会。
(一)中心性质——主要任务是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
批前的技术审查工作。
(二)中心职责——1.承担大理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
术评估;
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
3.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审查专家库;
4.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会; 5.承办其他相关机构委托的相关业务;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了解环境标准;浏览“环评爱好者论坛”,让知识得到扩展,开拓了眼界;查看环评格式,为以后可能的工作做相应的准备。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四 实习小结
环境工程 篇3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环境学概论 教学方法
1.课程设置与安排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通过该课程学习除了可以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等基礎知识外,还可以了解目前我国及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危害,传统环境污染控制方法,以及目前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最新动向。通过长期本科教学工作发现,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年主要是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学习,随后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直到大学三年级才重点涉及专业核心课程,使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激发不起来,经常有新生问及我们专业主要学什么的,出去以后能够干什么,是否容易找到工作。甚至到二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到底是生物专业还是化学专业的疑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结合新生特点,在入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在第一个学期开设环境学概论课程,使学生明确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使学生具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明确学习目的
为使学生在大学四年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们在环境学概论的第一次课就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引入学生最为熟悉的我国当前严重的雾霾现象和水污染问题展开讨论,从环境定义到什么是雾霾,什么是水污染的系列基本概念,为什么会引起这样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何评价污染的程度,治理这些污染有什么样的方法,是否可以从预防控制角度避免重污染的产生。结合这些简单问题的讨论,给学生阐述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同阶段各公共基础课程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分别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基本可以让学生有个初始了解。针对学生最为关注的就业方向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同学,以后可以考取环境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并就我国具有环境类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给学生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当前学科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优势特点和主要专家学者。同时介绍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关的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其次,有环境工程设计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进入设计院或者环境工程公司,工作后可以考取与环境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等,通过长期积累可以成为环境工程设计类专家。有从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兴趣的同学可以考取国家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成为项目经理,可从事具体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再次,对环境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咨询等相关工作,同时可以考取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师等职业资格,经过长期积累将来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此外可以考取国家机关公务员从事环境管理工作及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就业方向介绍,学生对从事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工作有个大概了解,学习目的将更明确。
3.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优化
为搞好环境学概论的教与学,首先教材的选择是关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过综合比较多个出版社的教材,我们选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吴彩斌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共包括十三章内容[1]。由于都是概述性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重点章节,总教学课时32个学时可以满足教学要求。该教材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知识面覆盖广泛,信息量特别大,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水污染及其控制,大气污染及其控制,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物理污染及其防治和环境与法等内容。本课程遵循环境问题的提出到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再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这一主线。重点介绍了前十章内容,突出环境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涉及具体污染控制原理和工艺不做详细介绍,留给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详细讨论。此外,紧密联系环境学科发展的最近动向,引入与学科前沿技术发展最近进展的专题,不断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如我国与全球环境问题引入目前广泛关注的雾霾专题和太湖富营养化专题进行讨论,水污染控制技术引入最新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与光催化技术专题,大气污染控制引入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专题。通过这些前沿专题的介绍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
4.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环境学概论课程涉及信息量大,但是从教学内容来看难度不大,内容学生都能够看懂,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必定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所以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搜集当前热点案例采用案例教学,如吉化公司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京津冀和长三角及长沙等长江中下游高频出现的雾霾现象引入全球环境问题;湖南的“镉”米现象引入大气污染和防治与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广东某地电子废弃物拆解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引入固体废弃物污染与防治分别与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从特定案例的环境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污染物质的来源,可能的迁移方式和可采取的治理与预防的措施。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其次开展专题讨论教学模式,专题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通常在理论教学内容前三到四周,由教师提出某一题目如:“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与环境关系”,“农村养殖行业是否需要进行控制”,然后引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制成PPT汇报材料在课堂中和同学相互探讨。其中有学生从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的历史、我国使用现状、造成的环境危害,以及从政策层面和末端治理等方面消除其负面影响的可行措施进行深入讨论。
5.可以改进的方向
环境学概论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法律法规和经济学知识,从课程内容讲难度不大,但是从课程特点看要讲好该课程对教师有更高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有非常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功底,其次要求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同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参与搜集环境方面相关的最新素材,包括图片和案例,建立该课程的教学素材库。课程考试可以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把平时考勤、课堂参与、专题讨论及课程论文以适当比例计入平时成绩。总之,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教学技能,不断尝试和总结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彩斌,雷恒毅,宁平,等.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刍议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 篇4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
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与生态环境作为环境问题研究的三个侧重点, 既相互独立, 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环境保护工作中, 除了人们所采取的多种措施之外, 环境本身也在不断进行自行修复, 这种修复能力就是环境的适应性。作为环境的基本属性, 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 当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超过了环境适应性的修复能力的时候, 就需要环境治理工程发挥辅助作用, 重新构建一个良性健康的环境系统。由此可见, 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工程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必须对其给予充分利用, 以此实现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充分保护。
一、环境的两大性质
1. 环境适应性
所谓环境适应性, 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变化中, 可能遭受的所有情况的影响。既然有些环境的变化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的, 那么就必然会有朝着恶劣方面发展的变化, 比如说能源短缺、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正是由于这些恶劣环境的存在, 从而导致所有生物的适应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考验。此外,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生态环境在其生命过程中, 难免会遭受很多危险的极端情况。这类情况的发生, 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自身造成重大损伤, 从而缩短其寿命。但如果生态环境能够将自身的协调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那么就会将这种损伤大大减少, 但是这种适应协调能力是有额度的。如果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损害, 那么单纯的依靠生态环境自身的适应性是无法修复的。
2. 环境的稳定可靠性
虽然适应性和稳定可靠性都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属性, 但是二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与适应性相同, 稳定可靠性同样能够对生态环境的损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但二者不同的是, 适应性所强调的是可能会遭受的危险情况, 而且稳定可靠性所强调的则是规定情况。其次, 二者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陈述的时候, 采取的方式不同。适应性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方式来分析, 而稳定可靠性则是采用定量的方式来分析。虽然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 但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生态环境生命过程中, 其本身的适应性越高, 相应的稳定可靠性就越强。
二、环境预防和治理工程
上文提到, 当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之后, 其本身的适应性会将其自动修复。但如果环境破坏的程度超过了其自我修复的能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环境工程来进行辅助修复。结合我国目前环境治理工程的内容来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污染预防与治理
水污染是生态环境中的一项重要目前。据调查, 在我国城市中, 有近一半的城市面临着缺水问题。世界十大水污染城市中, 仅我国就占了8个。因此, 对于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目前国内国外所采用的水资源保护技术来看,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水污染的控制。比如说漂白粉的出现、活性污泥法的发明, 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污染。当然, 通过法律明确限制污染物排放也是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有效方法。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 采取最佳的方法, 实现对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2. 大气污染预防与治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这些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但是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却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冰箱和空调, 二者在使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氟氯昂能够对臭氧层造成巨大的危害。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能够将大气污染有效治理, 相关部门采用了除尘、工业气体净化等技术,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
目前。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仅因为这种污染的面积较广, 而且还因为此类污染的污染源较多, 很难进行全面控制。我国对于固体废物的预防和治理, 最早应该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古希腊的填埋方式成功降低了固体垃圾的数量, 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前, 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等技术, 显著地减少了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对于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的措施仍然不断完善。
三、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
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和生态环境是环境问题研究的三大侧重点, 三者虽然相互独立, 但同样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环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环境工程对于生态环境所起到的净化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一直以来, 由于人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人类始终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但其实际行动却不断将自己放在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位置。环境工程出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专业技术、经济、法律或道德的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 环境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2. 环境适应性对环境工程的意义
在生态环境的生命过程中, 环境适应性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是加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屏障。而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后期对环境保护技术的监察、分析与试验工作, 则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和评价确定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此外, 环境工程合理的技术研发与管理协作工作也是保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需要各个环保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适应性对环境生态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 一定要将其适应性给予充分考虑。与此同时, 对于环境工程的实施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尽可能选用具有高端技术的人员对环境保护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家芬.浅谈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科技与企业, 2013 (18) .
[2]祝耀昌.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J].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6 (04) .
环境工程 简历 篇5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6岁(1984年1月1日)
居住地: 上海
电 话: 139********(手机)
E-mail: Lu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 2 年]
公 司: XXXXX股份有限公司
行 业: 检测,认证
职 位: 环境检测员
最高学历
学 历: 本科
专 业: 环境工程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自我评价
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行业标准、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及环境检测的一系列专业知识,熟悉有害因素测试、有毒物质分析方法。本人工作积极上进,学习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性格谨慎沉稳,能准确无误的完成工作。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即时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检测,认证,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环保,其他行业
目标地点: 上海
目标职能: 环保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08 /7—至今:XXXXX股份有限公司 [ 2 年3个月]
所属行业: 检测,认证
环境事业部 环境检测员
熟悉样品采集、运输、保存、预处理、分析、质量控制等环节
精通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的操作,会通过仪器分析环境介质中(土壤、水、气、固废)常见重金属和有机物
了解ISO14000等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熟悉很多国家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工矿企业废气废水排放标准或行业分析方法熟悉企业生产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了解CMA、CNAS认可及流程
------------------
2008 /6--2008 /7:XXX环境监测站(少于50人)[2个月]
所属行业: 环保
实验室 实习生
熟悉水厂各工艺单元及其设备
了解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
熟悉SBR工艺、CAST工艺、氧化沟工艺
教育经历
2004 /9--2008 /7 华东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 本科
主修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学、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化工机械与设备、食品分析、化工实习、环境工程及治理课程设计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熟练)
环境工程 篇6
摘要:本文通过供需调研,对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标准的构建,以期编写出更符合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共享型的课程资源平台。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标准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到“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环保行业产值从2012年的3万亿增长到2014年的398万亿,带来环保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需求的剧增。因而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环保相关专业来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中高职衔接不畅等问题。如何优化课程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供需调研
[JP+1]供需调研作为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研制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标准研制工作的基础。研制组对环保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及其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了解环保行业企业对人才数量、质量和规格的需求,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岗位对职业能力和课程的要求。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调研法、访谈法(座谈法、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分析和归纳、分类与比较、座谈讨论等[BG)F][KH-+3mmD]
通过调研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企业及中高职毕业生均认同“工程制图”及“环境工程CAD”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但通过在学校访谈发现,中职及高职开设的“工程制图”及“环境工程CAD”课程有较高的重复率,这两门都属于识图和制图的课程,中职教学重点在识图上,而高职重点在制图上。但目前中高职选取的教材一样,教学内容出现“中职高挂、高职低挂”的混乱现象。教育及企业专家建议高职阶段不需另外开设“工程制图”课程,将识图能力与制图能力相结合进行培养,形成“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课程。
二、职业能力分析与课程建构
职业能力分析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比较与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项目组采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杜怡萍研究员创立的“二维四步五解”法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是指通过头脑风暴、文献查找、个案分析等多种途径,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进行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等四个步骤,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等五个方面分解分析职业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为了确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项目组采用了头脑风暴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相关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得出“环境工程识图与CAD”这门课程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
通过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选取“环境工程设计工作流程介绍”“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学习”“污水处理工程图纸的识读”“废气处理工程图纸的识读”等14个项目为载体,将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融贯其中,构建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结构。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合。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职技能鉴定考试,帮助学生获得国家中、高级CAD操作员的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增添砝码。
三、下一步研究课题
1编写内容明确的中高职课程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以中高职业衔接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打破原有的学科化编写提纲,以项目化或任务驱动式的形式编写,将简单、易理解的知识编入中职教材,将难点、综合性强的知识点编入高职教材,在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加强企业人员的参与,增加企业实际工作案例。
2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接收相关的任务及知识,通过课程网站进行翻转课堂的学习。因此,学校要加强微课、企业案例等课程资源的建设,搭建共享型课程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篇7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研究分析,管理政策,管理思想
当前环境问题逐步的成为了人们所重点关注的一项问题。在今后,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和严重, 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保护体系和工作的政策, 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工程管理涉及到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 其中声学、水体、大气以及固体等, 均需要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之中还应当掌握较好的分析和测量技术, 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全面的测定和分析, 并且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详细和全面的规划管理, 加强对方案的设计, 在今后随着相关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国家对于环境工程管理的控制力度也必将不断的增加, 所以还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不断的实现工作的改革。
1 环境工程管理的手段和目标分析
明确环境工程管理的手段和控制目标, 是工作的核心环节。要想保证事业顺利开展, 首先应当对其中的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逐步的建立起相对应的、科学化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工作标准, 实施科学化的监督和关凯, 有效的落实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以更好的保证相关事业顺利开展。环境工程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目前的环境要求, 同时, 这种环境要求还不能违背环境管理系统中的其他要求, 要和其他要求相兼容, 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环境工程活动。环境工程管理就是为了从整体上将环境管理系统上升一个层次, 使得环境管理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环境工程活动不仅要注重目标的实现, 同时也要注重实施环境工程所付出的成本。要保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
首先, 要建立与环境工程相关联的管理系统, 这个管理系统一定要按照一定管理制度有序的工作, 确保环境工程管理有效实施。另外, 为了做好环境工程管理, 我们还要在这个系统中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保障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 还要有效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 使得职责明确化, 管理更加到位。有效落实环境评审和监督制度, 使得环境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通过科学管理, 有效落实, 加强监督, 保障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
2 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环境工程管理之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和难点, 在今后, 也应当实现对问题的及时改进, 以更好的建立起相关技术控制规范, 实现对工作的改良。经历长期的工作实践, 环境监测实验室部分的质控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完善, 其主要采取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全程序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方式, 但影响环境监测的因素较多, 牵涉面广, 与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和不断扩展的监测领域相比, 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不够完备, 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阻碍着数据准确性提高。因此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质控技术的完善。
环境监测站在通过计量认证认可后, 往往容易出现放松管理的状况。认为资质已经取得, 承检能力已经具备, 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不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从而使得质量管理体系被动运行, 质量管理工作成为形式。各管理阶层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够, 不能主动的发现问题, 失去了自我监督的作用, 增加了弄虚作假的思想意识。
3 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环境工程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可以明确工作的原则和核心观念。下文将针对主要的控制对策和工作思想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改革。
3.1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机制的健全
加强相关机制的建设, 首先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素质的培养, 严格的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工作标准和工作的计划方案, 进行控制和管理, 并且重点的强调专项能力建设以及基础检测能力的建设, 以更好的适应工作的标准和需求, 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不断的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 还应当熟悉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全面的测定和分析, 加强全面质量控制管理, 保证相关人员可以扎实的相关监测技术知识, 加强针对全体员工的技能培训, 并且加强相关工作渠道的建设, 以更好的符合当前工作的需求, 满足工作的标准, 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 保证人员可以很好的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规范。
3.2 环境工程管理中监督效应和工作的重视
加强对相关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当关键。在实践之中应当保证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均得到充分的使用, 切实的将相关质量控制管理纳入至检测的范畴之中, 并且逐步的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思想意识, 加强质量控制的观念, 在实践之中还应当掌握较好的分析和测量技术, 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保护体系和工作的政策, 并且加强技能方面的培训。此外还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的监督, 加强相关竞争机制的建设, 加强针对员工的专业化技术培训, 充分的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明确技术之中的各个细节和难点, 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增强监督工作的效应, 以从根本上保证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水准达到相关预期的标准, 促进整体检测效益的增强。
结束语
总的来讲环境工程管理是当前工作之中的主导方向,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和严重, 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保护体系和工作的政策, 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综上所述, 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环境工程管理基本现状和工作的主要方向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整改, 更好的促进工作的转变。总的来讲加强环境工程管理对于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 所以还应当加强对工作方案和政策的细致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洪波.环境试验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2.
[2]李悦, 韩旭, 孙翠菊.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的探讨[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下册) [C], 2005.
[3]吴曼林, 朱蕾, 文邦伟.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 2009, 6.
环境工程 篇8
1 环评的重要性
在传统制度上, 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制度, 因此也更新了在环境领域内的评价方式。这是由于, 经济建设的传统方式单纯重视现有的利润, 通常选择了直接建设的方式, 这种状态下就忽视了附带的环境破坏性。某些情况下, 为了追逐更高额的收益, 当事方不惜毁损周边的环境甚至牺牲环境。这种建设思路带来的后果就是毁坏了环境, 因而也造成了对立。引入环评制度后, 在根本上消除了先破坏然后再修复的传统思路。由此可知, 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工程带来的环境影响, 同时也密切重视环境与日常活动之间的依赖和约束关系。建设环境工程之前, 相关人员有必要强化环评的意识, 有序整合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只有这样, 才可以推进协调发展[2]。
环境工程选择了环评制度之后, 当事方就可以明确工程承载的环境容量。结合本工程的环境特性, 因地制宜设置最合适的工程建设方式。经过环评之后, 建设方也能够慎重防控潜在性的工程环境风险, 从而在总体上限制污染程度。环境影响评价也可以提供实时性的环境数据以及信息, 然后把环境指标详细体现于在建项目中。这样做, 就可以提供精确的环境监管依据, 便于工程后期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2 环境工程现存的缺陷
首先, 某些工程在日常建设时, 相关人员并没能妥善处理排出来的污水。在城市范围内, 针对污水处理通常都设有严格的流程。这主要是由于, 污水具备毒害性以及腐蚀性, 某些化合物很难被降解。只有选择科学的流程来处理污水, 才可以保护好城区的环境。从现状看, 径流污水构成了重要的污染源头, 这种径流较为复杂, 同时也具备突显的季节性。径流污水通常源自大气污染、地表堆积的废物或者垃圾。废水流入河道, 就会带来污染。然而, 某些环境工程却没能设置废水处理的配套设备, 发展也不平衡[3]。通常情况下, 环境工程负责人没能及时回收并且处理排污, 同时也缺乏了集中处理的认识。
其次, 生活垃圾过多, 同时也很难及时处理。近些年, 城区的规模正在不断拓展, 与此相应的城区人口也会变得更密集。在这种状态下, 人们日常生活的总体水准正在提升, 然而堆放的生活垃圾也逐渐变多。例如商场垃圾、居家丢弃的垃圾、餐饮行业排出来的垃圾。针对规模较大的某些城市, 每日甚至会超出好几千吨的生活垃圾。若不及时处理, 那么垃圾将会快速污染城区的环境。在传统处理中, 通常选择把垃圾搬运至城郊的方式或者就地焚烧。这样做, 还会增添额外的环境破坏。针对生活垃圾, 目前多数城区仍没能选择无公害的垃圾处理流程。
再次, 对于环境评价, 相关人员缺乏必备的认识。从本质来看, 展开环评是为了预估某一范围内的环境损害, 进而给出对应性的环境整治方式。因此, 环评的根本目标就是创造更洁净的城乡环境, 进而减轻针对环境的伤害。落实环评制度, 需要从全方位入手来完善配套的机制。然而目前, 某些相关人员仍没能真正去接受环评机制, 觉得只有经济效益才是最重要的。在错误认识下, 忽视了在建项目带来的环境伤害[4]。
3 探析完善思路
环境工程密切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总体生活质量, 关乎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环境影响评价也应当受到更多的重视。面对现存的难题, 只有从根本上摒除不适当的观念及认识, 才能够强化实时性的环境评价。具体而言, 在环境工程中完善环评的对策包含了如下:
3.1 树立环评的意识。
建设环境工程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全面参与才可以完成。具体在建设过程中, 全民都应积极参与。提高环境认识, 相关部门有必要调动更大范围的民众积极性, 让民众真正认同并且接受环评制度。提高环评意识的可行做法为:强化日常性的宣传, 动员周边所有的力量来参与环评。与此同时, 还需要构建配套性的环境监督, 让城乡民众真正明确环评的重要价值, 从而自觉接受环境监督[5]。
3.2 严格环评的审批。
从环保部门来看, 有必要从严把关, 严格做好各流程的项目审批。针对于待建项目, 环境部门应能强化综合性的环境服务, 在这种基础上构建优良的联动机制。某些项目并没能符合基本的环保法规, 对此不应当批准后期的建设。例如:项目布局不合适、选址不够合理、与产业政策相背离、严重破坏生态。在审批的进程中, 还需要从严杜绝越权审批。针对违背环评机制的相关行为, 环境部门也有必要加强处罚, 追究环境责任。
3.3 协调多方主体。
环评制度涉及多样的主体, 在参与环评时需要协调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通常在环评展开的过程中, 都很难彻底避免某些利益纠纷。为了解决纠纷, 政府相关的环境职责部门就有必要妥善加以协调。对于项目规划、用地的审批、项目的立项、申请贷款、参与环评等步骤, 政府都应当在最大范围内协调多方的利益, 进而避免造成环境伤害。
4 结论
计划开发的环境工程会造成某一程度的环境影响, 只有经过环评才可以确定这种影响程度。环境影响评价能够给出详细的工程环境影响, 在这种基础上, 因地制宜选择最符合环保指标的工程建设方式。这样做, 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减轻工程带来的环境破坏, 保护周边的环境。然而截至目前, 环境工程采用的环评措施仍没能达到完善, 有待长期的改进。未来的环评实践中, 相关人员需要不断积累珍贵的经验, 服务于环境工程的根本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婷婷, 邵晓昕.浅析海洋工程滨海景观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2 (1) :50-52.
[2]肖峻, 汪亚峰, 陈利顶.廊道式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 2012 (10) :2694-2702.
[3]校峰, 石磊, 王诚等.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工程分析的要点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3 (4) :424-428.
[4]王建军, 刘延锋, 尤伟静.地热工程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 (5) :104-108, 114.
环境工程 篇9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环境工程,实践,校企联合
卓越工程师即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拟用10年时间, 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中国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 “卓越计划”的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 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将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0%, 全日制工科研究生将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0%。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工作, 江南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市政卫生工程、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和微生物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矛盾的不断升级, 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的新兴边缘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渊源可以追述到1983年。当年, 依托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学科在国内外的优势, 由生物工程学院伦世仪院士领衔成立了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 该研究室的成立旨在实现生物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 发挥综合性、多学科优势, 致力于利用生物学手段, 研究与解决地区性、全国性环境问题。1998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批准为江南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2008年批准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基于江南大学的轻工背景, 其环境工程专业首先依托于生物工程学院, 具有浓厚的轻工色彩。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怎样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如何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卓越环境工程师培养道路是高校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在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尝试和经验基础上, 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 归纳整理了大学在卓越环境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一) 更新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目前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 对环境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了解甚少, 根本不具备实际工程经验。试想一下, 一个对工程技术一知半解的老师怎么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环境工程师?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学校一方面要更新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 增加对老师实践能力的评价, 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人事制度, 鼓励教师积极转换从理论到理论, 书本到书本的角色, 适应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于评价体系的改革, 可以尝试将实践能力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 并逐步增加其所占权重, 比如可以规定一年必须指导2名以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否则年终考核不合格, 并且不得参加当年的职称申报。至于为教师提供实践能力提升的机会, 可以将无工程背景的青年教师送到企业、行业进行锻炼, 同时还定期组织安排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教师到企业、行业中去加强新的工程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此外, 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建师资队伍, 将具有一定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专任教师队伍, 或者将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的企业界优秀人才请进学校以充实兼职教师队伍。
(二) 改进课程设置, 增加设计比重
环境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 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 因此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既包括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等相关学科基础, 也包括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专业课。然而, 现在很多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不分家, 导致环境工程专业严重缺乏设计环节。设计是将课程基本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 它包含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成分。设计是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检查, 对大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为例, 其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污水处理方案和流程、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及设备选择、进行相关水力计算、绘制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系统图和主体构筑物图等。通过课程设计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 了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的方式和步骤;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力;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 设计是提高学生工程概念和工程思维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 参与科研过程, 提高动手能力
当环境专业的本科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 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导师制、创新试验和科技竞赛等方式参与教师的科研过程中。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展的导师制为例, 当本科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后, 将会选择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到教师的研究团队, 在老师设定的选题方向上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进入导师制的学生们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 必然涉及到制订试验方案、搭建装置、化学分析、维护装置和数据整理等环节。在制订试验方案过程中, 学生们必须查阅大量的专业文献, 才能制定出可行的试验计划,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会掌握如何查找文献、分析文献和归纳文献;在搭建试验装置和化学分析过程中, 学生亲自动手, 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日常维护装置过程中, 尤其是在装置运行初期, 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就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给出试验结果, 这个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总之, 通过让学生们参与到科研过程中, 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所学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形成实训制度, 开展校企联合培养
当环境专业的本科生进入毕业环节后, 就要开展一系列的工程实训, 甚至直接参与到工程的第一线。工程实训是指营造工程化的模拟教学与训练环境, 为学生提供环境污染处理设备的操作、维护、维修等基本素质训练的平台。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是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走出校门,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保障。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构建校外实践教学环境。在增加实习基地数量, 实现外延扩展的同时, 加强实习基地内涵建设, 切实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由“参观型”向“准员工型”的转变,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毕业设计往往闭门造车, 不能联系工程、生产实际的局限, 鼓励教师与各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校企联合指导课题, 真题真做, 增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随时请教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学校教师也无法传授的一些实践经验。
(五)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面临学习压力和学业的竞争, 还需要面临就业等方面的挑战, 所以应把各种基本素质教育融合起来, 使培养的卓越工程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此, 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 不能放松对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工程师在具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确保卓越工程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秀芬, 李寅, 华兆哲, 等.从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看学科建设[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4 (1) :42-44.
[2]李学明, 王永禄, 许元龙, 等.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应用型药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J].药学研究, 2010, 26 (5) :11-14.
[3]张荣沂, 须莹, 付彦虹, 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0, (6) :126-128.
[4]邹华, 张一波.浅谈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技, 2010, (2) :170, 173.
环境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 篇10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研究分析,现状对策,工作制度
环境工程管理当前已经逐步的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核心环节, 并且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当前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和改革的基础之上, 加强对相关治理事业的分析和研究, 并且保证环境工程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才是真正意义上使得相关工作可以收到基本成效的关键点。所以还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之中相关标准的建设, 更好的响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切实需求。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人口的发展规模不断增加, 在今后还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 切实的树立起相关意识和思想观念, 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加强管理事业的改革。
1 环境工程管理概述分析
明确环境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应当重点遵循的原则, 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所以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加强对此环节内容的重视程度。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重要性正在不断的涂璇出来, 在当前环境不断恶劣以及城市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下, 应当更多的注重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和开发, 不断的加大工程的规模以及投资的力度, 为广大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其中应当借助各种高新科学技术手段的使用, 有效的实现对当地环境的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 环境工程和可持续性发展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是当前中国建设发展战略指标之中的关键环节, 同时在当前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水产养殖行业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基础之上, 大力的依照相关措施和工作的理念, 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 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 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实现对环境工程的加强, 更好的为广大群众谋取福利。故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的研究与分析, 加强对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新的战略指标。
2 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环境工程管理之中问题较多, 常见的诸如对于一些相关因素的评估不够科学和充分, 并且相关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缺乏等等, 在今后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环境工程管理效益和质量的同步改革还应当加强对上述因素的重视程度, 不断的树立起完善并且成熟的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事业的整改与发展。
在我国, 虽然公众环境意识有所提高, 但公众对环境工程管理的认识仍然一知半解, 即使各地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但运行效果依然是个疑问。公众看法尚且如此, 整个社会的认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各大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为例, 环境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 这对环境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因此缺乏优秀人才是环境工程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还未能够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系统以及科学的评估, 这就直接导致在后期制定大环境因素的目标及指标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继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软指标。没有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作为保证, 就很难从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督检测手段及必要程序文件等方面同实施细则做有效配合, 同时也无法落实配套相关措施, 从而不能确保它的统一性。
3 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环境工程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实践工作之中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今后工作开展的原则和应当重点遵循的理念。下文将针对环境工程管理之中相关政策和思想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旨在更好的实现事业的发展, 实现工作制度的创新和相关工作机制的改革。
3.1 加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 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a.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 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 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 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b.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 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c.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 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之中相关标准的建设, 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 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
3.2 加强环境工程管理人才的建设且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 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 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 竞争也挺激烈的, 但水平却不怎么样, 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 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 更好的响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切实需求。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
结束语
总的来讲环境工程管理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 环境工程管理当前已经逐步的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核心环节, 并且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 根据对当前环境工程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实践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开展的一般方式以及具体的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项目的改革, 实现事业的创新发展。总的来讲环境工程管理对于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所以还应当加强对工作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王开亮, 程万秋.浅谈环境工程管理[J].能源与节能, 2013 (3) .
[2]赵安娜.解析中国环境工程设计现状及其新发展[J].才智, 2013 (14) .
[3]吴曼林, 朱蕾, 文邦伟.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装备环境工程, 2009, 6.
环境工程专业特色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环境工程;特色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3-0055-03
0引言
目前,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多源于给排水工程、市政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工程涉及的学科和领域愈加广泛,已发展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及技术科学的交叉型综合性学科。由于环境问题的多样性,解决所需的学科综合性和复杂性,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遍地开花,己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结合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特色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对如何开展环境本科特色教学,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人才进行了有益探讨。
1
突出专业特色,积极推进学生就业
中国环境工程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期形成规模,90年代后期是其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需求的增加,环境工程专业逐渐在理、农、医、经、管等类学校出现,截至2004年全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点近250个,环境工程专业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搞好专业特色建设,积极推进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工作,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环境技术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
从目前现状和发展趋势看,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是乐观的。首先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防治领域的扩大,势必增加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其次政府环保部门加大了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吸纳,许多县市级的环保部门皆有意接受硕士或博士的意愿。再其次,污染较严重的国有中小企业,如造纸、化工和制药等行业,皆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有较大需求。此外,一些高利润行业,如医药、食品等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整治环境问题,希望纳入懂环保的技术人员。再者,近年来以环保设备生产、环保技术开发、环保治理工程设计等为主业的公司大量涌现,截至2000年底全国环保企事业单位共计10000多家,年产值400多亿元。若按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就业人员比例计算,我国需要环保人员1000多万,这为环境工程本科生开辟了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但从近5年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情况分析看出,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应届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与其专业相关的职位。应届本科生就业难,不仅受区域经济发展客观形势所限,也不仅受毕业生择业观念所困,其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在学科建设中,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学科的融合与渗透,以工程建设为突破,将教学、人才培养、科研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建设有其特殊性,其始建于学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因而在专业教学中注重了同机械专业的渗透与融合,通过对机械制图、公差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环保设备设计方面的能力突出。同时,专业强化CAD课程教学,为此,单独设置了《cAD在环境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制图能力。因此燕山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在环保设备的研发方向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依托燕山大学优势学科搭建的教学和科研平台,环境工程还融合了材料工程、电气自动化、以及化学化工学科建设的成果,在环境功能材料、智能化控制和环境化工方面加强了学科特色建设,并将交叉学科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拓展了其专业视野,提升了其专业综合实力,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2注重积累和探索,推进课堂教学革新
环境工程属于应用型、技术型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目前社会越来越倾向于接收能够兼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承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善于综合运用专业和交叉学科知识,能够独当一面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无疑对环境工程学科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注重知识讲解的应试教育和机械灌输教学模式己不再适应当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而客观上要求环境学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创新能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而,在专业教学中应大胆革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调整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1优化课程体系,适应人才培养需求
结合近几年社会对环境人才的需求,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在修订教学计划时突出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重基础、宽口径、回归工程”为原则,优化课程体系、精简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监管,课堂教学力争做到“学时分配合理,授课内容洞察学科前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有机融合”,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开设了实践性创新课程,如将水处理实验、环境监测和环境微生物学的实验学时分别增加了12学时、16学时和12学时,将生产实习细划分为水污染治理生产实习、大气污染治理生产实习和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实习,同时还增加了一周综合创新实验项目,将教师的科研成果直接纳入教学,并根据科研进展进行适时调整。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合理优化和调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其综合素质。
2.2注重与学生的沟通,革新课堂教学方法
搞好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宗旨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和“双向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注重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燕山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注重融合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基础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将实际工程案例搬到课堂上,采用学生分析讨论的方法,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性。同时,尝试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思路渗透在本科教学中,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将教师科研思路和研究生培养成果与授课知识点有效衔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学生欢迎。
2.3革新考试理念,注重学生能力检验
考试是目前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主要途径,而传统的考试方式常常成为制约教学方法改革的瓶颈。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偏工程、重应
用的特点,为此专业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检验学生能力的目的。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采用闭卷考核,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对于设计计算等部分则采用开卷的方式,将重点放在应用上,学生只要掌握设计思路、借助于手册和参考资料即能进行设计计算,突出实际应用,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对于学科前沿内容,多采用提交课程报告,力图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在专业教学考试管理中,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等专业必修课程采用闭卷考试,专业选修课则考虑采用开卷考虑,综合创新课程则采用提交课程报告,该考核方式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
2.4依据课程特点,适时采用代化教学手段
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合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依据课程特点,适时推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以基础理论为主的课程如《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水力学》、《化工原理》等课程不推荐多媒体教学;而对于介绍设备构造和应用的课程,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泵与风机》建议部分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对于与专业前沿密切相关的选修课程,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加课堂信息量。另外,专业还有针对性选择了一些录像资料,在课前、课间或课后放映,这部分内容不作硬性要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专业知识、拓展其专业视野,学生可依据兴趣,有选择性地自行安排观看。
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1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进行实验方式改革,把原来由教师下达实验方案的方式,改为由教师下达实验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教师的审核,经反复修改后学生再分组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老师起指导和解疑作用,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思考,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整合水处理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将部分内容融入到实验教学环节中,突出专业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综合实验的开设,使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理论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得以较大提高。
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立项活动也是提高实践教学的好方法。学生吕晗申请的“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资助,该课题将化学需氧量、生化需要量以及表面活性剂等指标的监测与污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有机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水质监测和评价方法,构建实验系统,利用实验室现有实验装置分组进行实验研究。本实验集环境监测、水处理技术于一体,整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建立测试系统,并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还要尝试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较佳的处理措施。通过这次实践,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综合,实验技能得到提高,掌握了从事科技创新和工程设计的理念。该课题己顺利结题,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
3.2精选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环境实习基地建设对专业教学、学生培养、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皆有积极推进作用,依据学科特点,兼顾考虑学生就业,专业以实习地点精心选择为重点。虽然费用相对较高,但为了保证实习质量,在实习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经过反复沟通协商,最终确定了鞍山钢铁基团为专业实习基地,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能源有效利用、企业清洁化生产作为生产实习的重要内容。为保障实习质量和实习过程的有序开展,专业每年都提前将实习计划及实习大纲送至鞍钢集团,并派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沟通,落实实习内容和实习单位、安排学生食宿。在进入实习点之前,确保实习厂已经为专业实习做了周密的日程安排及人员保障,切实保障整个实习过程顺畅有序。同时,注重与实习单位沟通,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结合实习单位的工艺和生产过程,邀请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同实习单位负责人员协商,有计划调整实习内容,使学生明确了大工业生产环节和环境污染治理的内在联系。
另外,考虑到学生就业,在认知实习和毕业设计中,专业还允许部分同学单独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学生到有意向接收的公司及与相关的环保部门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从而增大其就业机会。为确保学生能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专业对这部分学生加强管理,制定了单独实习和毕业设计规定,不仅对教学内容做了要求,下达教学任务书,还要求学生要有申请和接收单位的接收证明,以及接收单位对学生实习和毕设期间的鉴定,同时专业和实习单位分别指派专人对学生进行联合指导,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3.3加强校内实验基地建设,改进实验教学
实验基地的建设可以提供学生实践的场所。目前,燕山大学已在新校区建成曰处理能力为1500m3和2500m3的2个生活污水处理站,在建设过程中专业部分学生参与了工程建设安装和现场监管,还有部分学生承担了调试和试运行期间的水质监测工作,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化工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学院的要求下,经专业教师和实训基地负责老师的指导,参与了化工分离设备的运行调试,明确了分离过程各个环节,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3.4科研课题纳入实践教学,发挥研究生的助教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专业实验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不能及时更新,培养的学生将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应不断完善和更新。实验教学中,教师不断探索实验方法和更新实验内容,捕捉最新科技成果,将科研课题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将研究生课题提炼为开放实验课题,积极发挥研究生助学、助教的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到本科生培养的教学环节。通过这样的改革,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积极推进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3.5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管理
毕业设计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燕山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总结多年毕业设计工作的基础上,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将毕业设计考核过程分为开题报告考核(1~4周)、中期进度考核(5~10周)和结题答辩考核(11~17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设三人以上的考核组,三阶段考核成绩总和为学生毕业设计总成绩。开题报告考核(满分20分),考核内容包括开题报告、方案论证和方案设计、毕业设计进度计划表和学习态度及平时表现。中期进度考核(满分20分),考核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进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答辩考核(满分60分),考核内容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论文或说明书及译文的质量,讲解及回答问题情况。通过这样的改革,达到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4结束语
环境工程 篇12
一、认真备课,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公式多, 并对物理和高等数学的基础要求高, 这就要求教师对这门课的内容要熟练掌握, 所以笔者在课下花了很多时间把讲课的内容熟记于心, 找到课程讲解中的关键点, 经过自己消化和提炼, 建立起自己的教学体系和风格。通常, 课堂内容被分成四个部分: (1) 复习上堂课的知识点; (2) 提出新的工程和应用问题; (3) 在黑板上给出新问题所涉及的公式的推导过程; (4) 应用和总结。工程和应用问题的引入可结合专业背景, 多讲实际的案例。如学生宿舍或教学楼的给水压力应该如何计算, 以此引出水头损失的概念;高尔夫球表面的蜂窝状设计会使其运动的阻力如何变化, 由此引出曲面边界层分离的概念。还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流体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会被这些问题吸引, 觉得流体力学不仅仅是速度和压力的偏导公式, 而是鲜活、有用而又有趣的, 因而重视并逐渐喜欢这门课程的学习。在公式讲解时要注重融会贯通, 比如在讲Navier-Stokes方程时, 笔者会引导学生三步走:第一步, 这个方程并不深奥难懂, 就是牛顿力学中的F=ma;第二步, F在流体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力?无非是质量力和表面力, 而表面力又分压应力和切应力, 而加速度则是一个多元函数的求导问题, 包括时变和位变加速度, 这样方程的形式就有了;第三步, 如果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 方程变成欧拉平衡微分方程, 如果流体无黏性, 方程又变成欧拉运动微分方程。通过这样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 由简到繁再化简的过程, 学生就能深入理解前后学习的公式, 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在课堂教学中, 要不断地对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要提问恰到好处, 切中要害, 发人深思, 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在讲解均匀流动断面的压强分布问题时, 笔者会问学生, 这是巧合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然后引导学生从过流断面的受力入手分析压强分布, 学生豁然开朗。笔者也会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更高, 而这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 现在课堂大多以教学课件为中心展开教学, 由于节约了大量板书时间, 课件中又可插入图形、图像、动画和录像等多种媒介, 从而使得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等优点, 这些都有助于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然而,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 如果对流体力学中公式推导和习题讲解也采用多媒体方式, 其教学效果却不如板书理想。因此, 对于流体力学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应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基础, 而在复习上堂课的知识点、提出新的工程和应用问题以及公式的应用和总结上, 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更为合适。在绪论课上有关流体力学在专业中的应用、流体力学学科发展历史, 以及后续课程中压力体画法、雷诺试验、曲面边界层分离等内容则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通过动画、图片以及录像等内容向学生进行介绍。总之, 在流体力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 对各种教学手段扬长避短, 综合利用,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三、及时与学生沟通, 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生反馈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因此笔者经常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实时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笔者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中发现, 学生认为流体力学难学, 其难点主要是相关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理论力学的知识点较多, 并且已有所遗忘造成。因此, 如果在上课中直接引入, 学生必然会有陌生感, 也就影响了相关的流体力学知识点的学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 笔者在静力学的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推导前, 先给学生复习泰勒级数的相关内容, 在液体作用在平面上的总压力的教学前, 先复习静面矩、惯性矩等相关内容, 在流体运动学内容的教学前, 先给学生复习梯度、旋度和散度的概念。通过上述措施, 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在学习不可压流体动力学基础时, 由于相关概念较抽象, 涉及较多高等数学的知识点, 因此学生感到吃力, 上课的互动效果也变差, 这时, 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进度, 同时也可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 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 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概念的理解上。毕竟, 在目前各专业及其基础课程学时数减少的背景下, 适当地对某些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进行调整是有必要的。
四、注重作业批改, 上好习题课
作业是流体力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作业, 可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并进一步检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作业布置应该做到“少而精”, 并力求习题具有典型性, 能涵盖主要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紧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精选题目, 同一类型的题目一般控制在2道以内[1]。在作业的批改过程中, 教师不应只是给出对或错的评判, 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 给出求解出错的关键点, 并在作业本上明确标示出, 笔者还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批语, 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 针对其解题思路和书写情况等给出肯定的评价, 而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 也会指出其应注意的地方, 并提出改正的要求, 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成绩等级。通过上述方法, 使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 同时也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习行为的尊重, 上述措施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减少抄袭现象。为了能深刻理解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加以灵活运用, 需要求解各类典型题目来获得经验并不断消化各知识点并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2], 习题课正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手段。习题讲解不能只给解答过程, 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学生为主体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体现互动式教学;对于某些问题的求解, 也力求能从不同的方法入手, 开阔学生思路, 例如对于平面和曲面在液体中的受压大小问题, 教材分别给出了这两个问题的求解公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既然平面是曲面的一种特殊情况, 那么能不能用曲面的压力体概念去求解平面在铅垂方向的受力大小呢?结果证明是可以的。习题的讲解还应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因此不仅要讲正确的分析过程, 还要讲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的分析过程, 并通过对比分析, 找到出错的原因, 进一步厘清和深化概念。教学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细致的任务, 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因此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 从掌握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要求自己,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做有心人,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工程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本文从备课、教学风格、教学手段、与学生深入沟通以及作业批改和习题课讲解等方面对改善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以某些教学内容为例, 给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实践表明, 上述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羽, 张仙娥.环境工程专业《流体力学》的教学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0, 26 (4) :156-157.
【环境工程】推荐阅读: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 系实习报告07-14
工程环境05-30
工程社会环境08-17
工程环境效应08-24
环境适应性与环境工程11-26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实习07-28
岩土环境工程07-19
评估环境工程10-18
交通环境工程05-10
环境工程专科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