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

2024-09-20

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精选8篇)

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 篇1

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当今世界各国青少年的犯罪初始年龄都呈下降趋势,与70年代相比,进入90年代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了2-3岁。在呈低龄化的同时,也在向团伙化、暴力化、科技化和成人化方面发展。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接班人的重要内容,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是今后一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备的素质。不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就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人才。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持续增加,犯罪低龄化现象严重,在整个社会违法犯罪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都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下一代人健康成长,是事关青少年前途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是我们法制宣传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长远方针

青少年在全市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在校学生总是处于连续流动状态,每年有新的学生入学,有老的学生毕业。借用一句话叫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生”。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都要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这就是说,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抓好了,就相当于对今后成长起来的公民普遍地进行了基本的法制教育,就会使公民的法制教育真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基于此因,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从“二五”普法开始,便将青少年列为重点对象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多年来,我市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在“四.五”普法期间,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五.五”普法期间,要进一步按照规划的要求,始终坚持把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普遍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并做到了“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同时,还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夏令营、法制讲座、模拟法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带法回家”、“小手牵大手,我与父母同学法”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法兴趣,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三位一体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利用送法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全市还层层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青少年法律咨询中心、法律援助站等机构。全市共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96个(国家级5个,省级41个,市级50个),各中、小学校共配备了526名法制副校长。

二、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内在不良心理因素和外在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的超前,社会不良影响的扩大,法制教育的落后,致使一些青少年在错误的人生观、道德观、法纪观的支配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其内因是:违法犯罪青少年年龄一般在14—20岁,他们正处于少年期或刚进入青年初期,这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时期。他们虽然在生理上、心理上发育很快,但还未成熟,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时的青少年主要心理特征是:物质欲望增多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独立自主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性欲与法律、道德的矛盾;活动能量大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现实与未来的矛盾。对于自我意识不健康的青少年,他们在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和旧习惯势力的不断影响和毒害下,由于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疏导和矫正,以致在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亡命称霸的英雄观、哥们义气的友谊观支配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大量社会信息面前,容易受外界的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强烈追求私欲而产生不计后果的违法犯罪行为。其外因是: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教育的不力

。一是社会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下,一些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少年有着不良的影响;影视上低级趣味的东西成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污染品,诱惑青少年下水;各种色情、淫秽、暴力的书籍侵蚀着意志薄弱的青少年;社会团伙的诱骗、教唆、威胁对后进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和腐蚀性。二是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是孩子认识人际关系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特殊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补充。一个人在个性还没有定型时,最容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目前单亲家庭、粗暴教育、放任不管等最容易使孩子被坏人引诱走上犯罪道路;三是学校教育问题,学校教育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目前学校工作中也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法制教育不力等现象,只有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现实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是“法盲”犯罪。他们头脑中的法律知识几乎空白,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胆大妄为,走上犯罪道路后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已是后悔莫及。因此,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体系,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五五”普法工作中,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主管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问题,不能就宣传而宣传。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意识的形成。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不是天生的、自发的,而是在家庭和社会中伴随年龄结构的变化,经外部的教育和内在的体验逐步形成的。任何一个青少年个体都不是完美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这个道理。青少年有可塑性大,求知欲高,识别力低的特点。不论从生理、心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意识、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特别是法律意识的形成,重要的是把自己置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自觉地以法律规范为准绳辨别是非、选择行动,只有自觉地接受法制教育和实践才能最终实现。

2、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能绝对地认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不会犯罪,但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对比,前者犯罪的比例一般来说大于后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是道德认识的提高,是非标准认识同样在提高,因而,知识水平提高,犯罪率相对比较低,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有人对青少年犯罪情况作过调查分析,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犯罪比例大大高于大学文化程度的犯罪比例。

3、健康情趣的培养。生理机能同犯罪的联系,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前苏联犯罪学家拉卡斯认为,“大多数青年犯罪具有消遣和肉体上的自我满足的倾向”,“青年犯罪的主要兴趣都跟消遣和肉体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理需要就有什么样的犯罪。预防的手段可以通过社会和文化的途径,通过积极向上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艺、诗歌、艺术欣赏、体育、摄影、社交、郊游等活动,从活动中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避免因为意识的恶性变质而产生犯罪。

4、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养成。青少年,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少年,世界观、道德观正处在逐步形成阶段,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十字路口,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比较肤浅,但又往往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是。教育与引导,对该时期青少年而言,尤其重要。

5、社会、学校、家庭的综合治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其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残缺的家庭环境,造成孩子成长的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和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某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单亲家庭的占了1/3。某省破获了一个少年盗窃团伙,13人中有12个来自单亲家庭。

即使家庭结构健全,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老、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这种家教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不管不教,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

此外,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新的知识、新的科技、新的管理被引进的同时,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精神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当今社会黄、赌、毒泛滥,严重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暴力、色情、打打杀杀的镜头充斥屏幕和市场。

因此,加强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行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 篇2

加强和规范法制教育基础建设

一是组织建设。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青少年法制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并责成法规科、德育科、保卫科等职能处室具体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各乡镇校也建立了相应组织, 配备了专门人员, 明确了工作责任, 切实把加强法制教育, 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 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全县上下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格局。

二是队伍建设。主要抓了三支队伍:一是以德育干部、团队干部、班主任、法制课教师为主的校内法制教育队伍。全县共配备专兼职法制课教师、德育干部和团队干部864人, 班主任教师2400人。二是家长队伍。全县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298个, 有1260名家长任成员。教育局通过家长学校、开办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 争取家长做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三是校外辅导员队伍。全县聘请了154名公安司法部门的领导和干部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 定期为学生作法制报告。聘请社会各界优秀分子560人担任学生校外辅导员, 通过报告、讲座、走访等多种形式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和思想品德教育。为提高法制教育水平, 局里举办班主任高级论坛, 聘请全国有名的德育专家、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专家张英伟、孙学策, 市委党校教授安连成、天津师大教授贾帮俊等做报告, 使广大干部教师的德育、法制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 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基地建设。教育局于1994年建立了占地600余亩的静海县中小学生教育基地,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完善, 投资1000多万元, 基本形成了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军事纪律教育等多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教育格局, 2009年以来, 又投资40多万元, 建设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展馆和模拟法庭, 以求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受到教育, 使全体学生人人知法、懂法、守法, 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

健全和完善法制教育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育局先后制定了《加强和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等16项常规管理意见和制度, 使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规范科学,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规范化制度体系, 促进了学校依法管理, 有效控制了青少年学生违纪违规违法犯罪。

二是健全完善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制定了《静海县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印制了依法治理目标责任书, 切实把依法治教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 系统地将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按科室职能进行分解, 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标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具体。同时, 相继制定了《教育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等8个执法制度和规定,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执法制度体系, 促进了依法治教工作的开展。

三是健全完善了学生管理制度。结合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等, 各级各类学校健全和完善了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制度》、《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学生违规违纪处罚制度》等系列制度, 对中小学生的言行提出了明确规范的要求。

四是健全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静海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完善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等相关制度26项。今年投入1000多万元, 为全县中小学装配了周界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 安装监控摄像头1580个, 起到了保证学校和师生安全、促进师生行为进一步规范的积极作用。

拓展和优化法制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一是抓好课堂主渠道。把学生的法制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做到“六有四纳入”, 即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考核, 切实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 纳入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 纳入乡镇校考评指标体系, 纳入学生成绩评定。2009年, 确立静海县法制教育科研立项课题6个, 旨在促使中小学法制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目前, 全县中小学法制教育开课率100%, 学生法制教育覆盖面达到100%。

二是抓好普法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进校园、进教室长期悬挂, 板报橱窗适时体现法制教育的内容, 切实做到让墙壁说话, 环境育人。实验小学将《弟子规》、《三字经》图解, 用大理石雕刻, 规范做成墙壁教育画廊, 使学生无时无刻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教育网等现代传媒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津海小学每天5分钟的法律故事广播, 产生了很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局里还紧紧抓住“3.15”、“6.26”、“12.4”等法制教育节日, 组织师生走向社会, 广泛宣传法律规范。2006年以来, 印发法制学习材料10万余份, 编印普法考试试题12套, 制作法制教育展牌、板报、专栏1000余块, 书写宣传标语2000余幅, 师生上街和入户宣传达6万余人次。

三是抓好法制教育活动。全局连续9年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和教职工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竞赛, 全员参与, 全体师生受教育;坚持搞好经常性法制讲座, “五五”普法以来, 全县法制讲座1800余场次;坚持开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等专题征文演讲比赛活动, 在“天津市中小学生做遵纪守法小公民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并在全市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独流中学、模范学校等自编、自演的模拟法庭体验教育活动节目在静海电视台播放, 实验小学的“小交警”连续多年在天津市少年交警阅兵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

四是抓好三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坚持在全县中小学开办家长学校, 切实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坚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 2009年以来, 我们又开展了“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 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共振, 形成合力;坚持积极与公安、共青团、妇联等方面联合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活动, 提高家长科学教子意识;坚持注意抓好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 防止单亲家庭子女辍学, 流入社会, 走向犯罪;坚持争取公安、交通、文化、广播等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 净化文化出版市场和社会风气, 治理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保证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

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 篇3

一、当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同虚设的“四落实”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做到教材、课时、计划、师资四落实。事实上,法制宣传教育依然没能如愿进入课堂主渠道,这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一直没法纳入国家教育大纲,因而也没有正式的统编教材,部分学校把思品政治课嫁接成法制课,把东拼西凑裁剪成的法制材料或法制副校长的讲课稿当作教材,造成教材的专业性、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欠缺。二是由于绝大部分师范院校没有开设法律专业,其他法律专业的人员也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导致中小学没有专业的法制老师,很多学校的法制课由政史老师或校领导来担任。三是没有统一课时标准,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课时标准也不一样,甚至存在着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虚设课时现象,计划也就成了摆设。四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学校把升学率作为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志,往往只重视智育发展,忽视德育和法制教育,“四落实”还停留在口号上,全凭各校重视程度而定,所以没有制度的保障,中小学要做到法制教育“四落实”目前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法制副校长职业的单一性

由于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均在当地政法系统中聘用,且大多为公安民警。由于公安职业的特殊性,加上有的承担两所以上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因而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保障,一般有空就上,没空就算。另受其职业影响,教育内容多为“治安处罚”、“刑法”等方面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只能作为一种“警示”教育,如果长期受这种窄化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预期目标将难以实现。

(三)青少年法制教育途径有待革新

当前中小学法制宣传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以大课教育为主,一堂法制课全校学生都参加,效果和针对性可想而知;且内容具有单一性,活动流于形式,学生真正自愿参与和主动参与的不多。二是以主题班会、墙报、板报、广播、橱窗宣传栏、国旗下讲话、法律进校园等方式等进行。加上师资、教材和教研资源不足等原因,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单调枯燥,教学形式呆板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被学生主动愉快接受,难以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对实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考

青少年普法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手段,我们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要针对上述问题,以新的视野调整结构,用新的思路研究规律,在新的实践中寻找办法。尤其要以青少年的需求为索引,通过科学设计,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方法,使青少年普法教育更具针对性,更有亲合力和吸引力,从而实现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革新。

(一)实行“双轨运行”,推动“四落实”到位

由于教育大纲由国家教育部制订,从现阶段来看,要把法制课纳入全国统一的教育大纲还有一定的难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从实际出发,自力更生,利用和整合资源,切实把教材、课时、师资、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通过组织法制培训的方法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政府要把师资培训作为政府行为,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司法等部门配合,由优秀的司法人员承担法制培训工作。各校选派优秀的且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或喜欢法律的教师参与培训,经过培训成为学校专职法制教师,切实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

二是利用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校本课程研究和司法部门开展的法律进校园这一有利时机,成立以教研人员为主、法律专业人员(司法人员、律师等)参与的编委会,组织编写适合于当地的法制教育校本课程,使法制教育真正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

三是要加强青少年辅助读物的编制工作。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调动青少年参与辅助法制读物的创作,在此基础上邀请专业学者对青少年创作形成的优秀作品进行提炼,以增强读物的科学性和适龄性,提高读物的受众面和吸引力。如六盘水市钟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钟山区教育局牵头编印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画册》,插图采用卡通画,整个画册图文并茂,教育意义深远。还可把钟山区中小学生法制故事、动漫画创作和法制文艺汇演的优秀作品编制成青少年法制教育辅助读物。

四是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法制教育的课时标准,加大对学校检查、监督的力度,真正做到法制教育“四落实”。

(二)实行宏观调配,逐步实现法制副校长的多元化

从目前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来分析,设立法制副校长对于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对法制副校长的设立及选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设立一个区级管理机构。法制副校长要真正走进课堂以案释法、释疑解惑、开展普法教育,满足学生和学校对法制建设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个专门机构强化对法制副校长的组织领导,实行集中领导,统一选拔、调配、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建议这个机构设在钟山区委政法委,并把教育局、各政法部门作为协同单位,从而调动公、检、法、司等部门参与的热情。建立一个法制副校长的准入标准,建立和实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量化标准,强化管理,确保法制副校长的质量。

二是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每年要对兼职法制副校长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帮助法制副校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法制教育的规律,提高法制副校长教学技能,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满足学生和学校对法制建设的深层次需求。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行监督、考核,把在兼任法制副校长期间的工作业绩作为其晋升、评选的参考条件,从其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实效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纳入工作体系中。

四是要科学利用和整合资源,扩大法制副校长的外延。当前全社会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上,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整合、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来参与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可充分利用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关工委讲师团等资源,为学校普法教育提供师资保障;还可利用网站,把普法志愿者、普法讲师团、关工委讲师团等人员的专长服务类型和提供的法制课在网上公布,为各中小学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充分利用法制教育实践阵地,引导学用一致。

适当地选择检察院、法院、看守所、少管所、劳教所等作为青少年参观实习基地,允许青少年参观工作场所和羁押场所,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通过耳濡目染,达到教育功效。

乡镇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篇4

我乡根据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开展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取得了好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全县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乡依治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全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的实施方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活动周专门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全乡形成了乡、村、学校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确保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青少年法制教育周期间,我乡紧紧围绕‚学法守法用法,建设美好祖国‛这一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通过家庭、社乡、学校‚三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是家长与学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中心学校把法律法规编印成册,发给学生带回家,让学生在家与父母一起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质。二是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入工作的重点。乡依治乡领导小组办公室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入手,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典型案例,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形成了文字材料。内容形式多样,活动项目包括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法制教育片展播、法制图片展示等。同时还举行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学生签名活动。三是召开全乡法制副校长和各学校校长会议,用以会代训的形式,指导法制副校长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法。会上,乡人大主席、政法委书记张童武强调‚当好一名法制副校长要做到‘三不三讲’‛。‚三不‛就是不辞劳苦、不图名利、不计报酬;‚三讲‛就是要讲责任、讲奉献、讲爱心。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期间,为青少年学生上好了2堂高质量的法制课,认真为学生辅导了《宪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全乡共上法制课2次,直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达1000人次。五是通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理解法律精神,尊重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维护合法权益的素质。这次活动共建法制宣传专栏2期,下发宣传资料1千份。

三、积极宣传,效果显著

通过对全乡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好的效果。全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如今已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一是加强了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增强了兼职法制副校长力量。二是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了崇法、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三是建立了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乡教育的教育关系,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相互配合,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帮助学校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施教,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各项综合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 篇5

实施方案

良村小学

2009年10月

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宁阳县法制教育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宁阳县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法治办【2009】2号)精神和教办有关要求,为提高青少年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营造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污染和侵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努力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活动内容

学校将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宣传《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反邪教等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意外事故防范及卫生救护、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知识讲授等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09年10月1日—31日

四、活动措施

学校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要结合实

际,突出重点,造成声势,注重实效。

(一)学校成立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做好法制宣传工作。组长:宁方印

成员:刘军苏胜利王业河于建坤于雷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兴衰,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加大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力度,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筹划,具体实施,抓好落实,不断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体系,实现法制教育的延伸和扩展。配合青少年预防犯罪普法宣讲团到学校上好法制教育大课。

(三)积极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大赛,以不同的形式推动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活动的开展。

(四)加强与法制副校长的联系,适时召开法制副校长座谈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有关法制教育资料和读物,上好一次法制教育大课。

(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学校的板报开办好一块法制教育专栏,举办好“祖国在我心中”、“学生带法回家”、“法在我身边”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

(六)继续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壁报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宪法》、《国旗法》、《义务教

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 篇6

(2011——2012学年)

今年是“六五”普法教育的开局之年,为切实搞好我校的“六五”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的法律素质,广泛深入地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学校根据吴忠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根据市教育局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了(盐池五中“六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在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的精神,认真实施吴忠市《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制订出了《盐池五中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并具体落实由政教处制订出《盐池五中2011-2012年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实施计划》,在创特色、针对性、求实效上下功夫,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法治理念,大力推进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不断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紧紧围绕“法治、平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总体目标,合理安排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教职工政治学习、学生的班务会等,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组织团队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安全分析、案例教育等活动,形成了校园法制宣传的良好氛围。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希望。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结合“五五”普法教育,对学生进行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禁毒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环保教育、国防教育、防空、防灾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使法律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普法教育局面。

学校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认真举办好每年的《安全、法制教育周》和《法制教育周》。在两个教育周中,每个班级出刊一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专提黑板报,由司法、交警部门来校进行交通法规、法制案例的宣传版报展览教育,邀请法制校长和司法、交警部门来人进行法律、法规的讲座,并在师生中提出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提高自救自护能力”、“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等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和教育教学等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婚姻家庭法、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国家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进一步增强了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权利义务观念,培养和提高依法从教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素质,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结合“六五”普法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法律常识,学校在全校进行了《普法教育宪法知识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综合知识问答》、《平安成长学生家庭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测验,结合荣辱观教育提出了“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总要求,使全校的普法率达100%,犯罪率控制在“零”,优化了校园治安环境。

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深入持久的工作,我们将建立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三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多方协作、衔接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健全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行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分工明确、协调配合,使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盐池五中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

2007-2008学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第二年,也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关于在教育系统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结合,深入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师生员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发动,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达到领导班子及成员依法行政,师生员工法律素质提高,从而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学校党总支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为普法工作取得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在普法教育工作上有着较好的基础,从“一五”到“五五”普法,学校领导始终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常抓不懈。“五五”普法工作开始之初,学校领导就把“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放在了“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员工法律素质、依法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学校依法治理力度”这样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把启动“五五”普法教育和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积极营造“五五”普法工作的氛围。学校通过召开行政领导会、党员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会议,将“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步骤及要求贯彻到工作中去。通过张贴各种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有效形式的宣传发动,大造“五五”普法声势,让师生入耳入脑,在理念上接触、认识、理解“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而对“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一个总体、概括的了解和认识,做到人人知道。

二是抓普法机构的健全。为了加强“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内保、消防、安全等工作制度和组织网络。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普法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研究、交流普法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由于领导重视,经费落实,使我校的“五五”普法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三是抓规划和责任落实。学校领导根据《关于在教育系统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具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责任到位,分层施教,严格考核的思路共同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普法教育工作上,坚持做到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法律素质,做到以法治校。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学习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为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和与学校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法制理论水平及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从教的能力。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宪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防教育法》、《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组织法》、《保密法》、《选举法》、《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学校领导班子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带头学习,同时安排专门的法制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方式是:(1)由校领导给老师们进行宣传动员,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对教师们培训有关教育政策法规。(2)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讨论。(3)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定期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4)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各级干部学法用法培训和考核,历次考核合格率均达100%。

(二)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理有据,依法行政。

1、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学校坚持每年一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做到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制订、重大问题、学校热点、难点问题解决由教职工参与讨论,研究决定,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及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

2、大力推进校务公开:

为了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让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部实行公开,具体有如下几点:(1)优秀贫困生奖学金的发放:我们的程序是①学生提出申请,父母单位、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材料。②班主任、学校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将最困难的学生上报。③学校优秀贫困生基金会研究。④特困的名单张榜公布,如情况不符的通过意见箱,举报电话进行反映,由于公平、透明,我们从未接到过举报。

(2)财务工作: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局下达的有关文件,并按文件规定的内容对收费进行规范公示,开出的票据规范,收费范围合乎规定,开出的票据金额与实际收费金额吻合。没有向学生收取钱款不开票现象,没有搭车收费行为。学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教育教学工作及教职工福利,做到收支明确、公开。学校所有工程实行公开招标。

(3)其他:如招生、小车费用、招待费、教职工及学生评优等热点问题则实行定期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1、采取各种形式,建立相关制度,使普法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学校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制副校长,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中,进行了广播、黑板报的宣传工作,利用班、团会进行学习,并开办家长学校,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法制副校长还在全校学生中举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制知识讲座,并采取了与学生对话、结对子、参加主题班会等方式,使该法深入人心。

2、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功能,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结合 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讲话“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的指示精神之后,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使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相互渗透,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从而达到了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学德育大纲,根据国家教委德育工作要点,结合本校实际,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德育内容和要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教育、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人性发展教育。除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系列内容的教育外,还随着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等教育,结合纪念重大节日以及学校、年级教育主题的需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有关学科教学和各种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总之,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经常的法制教育。我校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有:

(1)充分发挥法制课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设置法制教育课,有专任教师、有统一教材和教学计划,并在各学科中渗透法律法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利用政治课、讲座、报告会、主题班团队会、研究性课程等开展法制教育,由法制副校长、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班团队干部作为法制课的骨干队伍,保证了每学年不少于10个课时的时间进行有关法制教育。

(2)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讲座和展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国防知识教育。

(3)围绕每年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请学校法律顾问义务为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同时举办由全体学生参加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4)为执行《国旗法》,我校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坚持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由学生自拟题目自写讲稿的“国旗下讲话”活动。

(5)组织学生学习《国家安全法》,组织开展了《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并开展了“校园拒绝邪教”、“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暑期夏令营等,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祖国现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但天下并不太平,境外敌对势力一天也没有停止对我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因而意识到,我们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自觉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6)进行“禁毒”宣传,参加“禁毒知识竞赛”,全体师生在校举办了“禁毒知识讲座”,参观“禁毒图片”展览,使学生了解到:为了祖国美好未来,为了美好的青春与前途,为了宝贵的生命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要远离白色瘟疫,创造美好明天。

(7)提高安全防火知识,保护野生动物,加强绿色环保意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如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隐患在你身边”防火知识电影,在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爱家乡绿色环保活动,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

3、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的矫治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这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社会上还有许多消极的因素也直接影响着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例如,由于学校招生范围的扩大,招收的部分双差生有厌学情绪、文化课基础较差,组织纪律松懈,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脆弱,而这种脆弱的自尊心往往表现为一种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表现为不听家长的话,同家长、教师对立,甚而违反学校纪律,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严重违反学校纪律,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的学生,对这些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班主任倾注了爱心,做了大量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参加学校有益的活动,发挥其特长,对他们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老师的平等、宽容、耐心的态度感动了他们,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我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到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走向歧途,学生说:“我们学好后还可以向家人、朋友宣传法律知识,做个法制宣传员”。

四、加强学校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贯彻《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为此学校每学期请公检法的同志到学校给学生作法制案例分析情况的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更是学校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全校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学校与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给学校工作以极大的支持。努力使校园社会环境得到净化。

由于校党政领导重视和落实,普法工作在我校收到明显效果,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增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比较规范化,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法》、《教师法》、《体育大纲》、《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行,提高了法律意识,使教师能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去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也使广大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懂得了知法、守法、护法、依法行使公民权力,履行公民义务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总之,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我们将把“五五”普法教育与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密切结合,推进学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的轨道。

盐池五中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学校加强管理、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和监督下,学校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了普法课,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普法宣传教育网络。普法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的开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就我校2008-2009学年“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是搞好普法教育工作的保障

普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坚强领导与紧密配合,更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聘请县公安局金红岩担任法制教育副校长。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统一部署,明确目标,提出要求,落实措施,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保证了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我校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常讲、常议、常抓不懈,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和处室具体做,社会力量积极配合,党政工团各组织齐心协力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校领导小组根据上级精神和我校特点,随时充实丰富了普法教育实施方案,学校严格执行《中学生法制教育基本要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条例,制定制度措施,这些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年级组,每个班,同时将普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各个部门及老师、学生的工作和考核中,学生的考核成绩将纳入学生操行评定的内容。这样一来,学校的普法教育工作有章可依,工作有目标,有成效。同时这些制度成为了指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的指南。学校还设有法制课教师,法制课有教案每学期有授课要求。领导小组定期听课、评课,经常组织教研,使法制课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形成了法制工作有专项制度,有专门教师、有专项经费的局面。

1、领导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牛扶民、副书李耀国为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明确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行校长、书记负责制度。二是学校聘请了县公安金红岩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并明确了其职责,加大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三是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学校有固定的法制教育基地,学校积极与少管所、消防中队、交警支队开展共建活动,充分利用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资源。四是健全工作网络,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机构健全,领导力量到位,形成了以校长室牵头,家长委员会配合,政教处、团委、工会、学生会、班主任、政治教师具体实施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普法教育的素质。我们一方面促使教师们不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制教育责任感。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将法律常识、法律法规教育落实在每周教工例会中,定期培训教师队伍。同时我们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教师们积极参加地区组织的各种普法培训,学校经常请校外辅导员、有关专家开展法律知识的指导和讲座。

3、工作扎实到位。我校有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每年都对学校普法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学校把法制教育列入课堂、有课时、师资、教材的保障。定期组织法制教育讲座。校内有固定的法制教育宣传栏并经常更换法制教育内容。学校能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普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把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课时充足,保障了普法工作的落实。

4、师资优质充足。一是我校校长知法、懂法,为学校实施“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提供了保障,为学校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供了保障。二是学校有进行法制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三是地方协助,除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外,还通过共建活动,请司法机关专职法制工作者为师生上法制课。四是社会聘请,聘请法制工作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五是充分利用当地法制教育资源,进行教育和受挫折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5、资金保障到位。学校在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挤出部分资金用于法制教育的教材征订、录影录像带、光碟的购买等,还筹措部分资金征订有关报刊杂志,布置宣传橱窗等,保证了普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6、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校级、年级、班级四级法制教育基地,全校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学法、普法、守法工作中,使得学校的普法工作和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搞好法制教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使法制教育无时无刻不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我们注意找准所教课程的结合点和渗透点,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讲授基本的法律常识,把法律知识充实到学生头脑中,是我校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求各科教师必须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不走过场,我们通过检查教学计划、组织观摩听课等办法,使各科教师都能自觉地渗透。同时广大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法制教育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法制教育,认真落实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法律知识,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奠定基础。

1.含典型法制内容的学科,要讲深讲透。

如思品学科、社会学科都含有典型的法律知识教学内容。其中包括:《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中最常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法规,都是极好的法律教育素材。教师在讲授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做到讲深讲透,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了学生的学法、守法、和用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同时针对西藏反分裂斗争的实际,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国旗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知识的教育。

2.与知识有显性关联的学科,要引伸,扩充。

如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等学科,包含着一定比例的法制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把与法制教育有关的内容作必要的引伸、扩充,使两者有机联系起来。如:语文教学中,对九年级同学出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作文题,以此来加深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运用;在理化生、地理课的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有机引伸《环境保护法》、《珍稀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美术课教学中,结合国旗、国徽对学生进行《国旗法》和《国徽法》的教育等等。同时在班会课上,召开“普法教育主题队会”,让学生搜集违法行为的案例,师生共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体会到了学法、守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

有些学科表面上看似乎与法制教育无紧密联系,但我校教师认真钻研,深入挖掘,善于联想、沟通,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同时在学科渗透中我们还注意到解决好几个问题:①要求广大教师加强法制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意识,率先垂范;②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学科渗透要自然、亲切,不能牵强附会,坚持长期有效的渗透,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实践我们确立了以思品课为法制教育的龙头学科,进行法律知识,政策法规的教育,以语文课、班等为主,其它学科配合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整套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体系。从而激发了他们自觉学法、守法的愿望,提高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是搞好法制教育工作的关键 学校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时机,各种场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育之中,寓法制教育于各种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法制教育的持久性、实效性。

1、定期普法。学校把开学典礼作为新生入学法制教育的第一课,向学生宣传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校还每学期定期举办普法宣传教育讲座,向学生普及《宪法》教育,学校还结合季节和一些法定节日进行如《国旗法》、《兵役法》等教育,效果比较好。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协助学校开展的普法宣传,组织公安处、消防、交通、县看守所有关领导和法律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法律讲座,观看电影和普法宣传片,开辟普法宣传橱窗、进行学法演讲、法律知识竞赛,编排法制宣传文艺节目,组织典型案例讨论的主题班会等,对法制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向高潮。

3、根据当前反分裂斗争的形势,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和《反分裂国家法》的学习宣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开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和加强教师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6月20日,我校专门邀请法制副校长金红岩开展法制教育,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有法律?”、“国家制定的法律有哪些?”等问题。还客观地从五个方面分析暸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如何原理犯罪,生动形象。并结合当前处置事件中涉及的犯罪性质,使师生进一步认清**集团的反动本质。

4、学校每学年都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五五”普法考试,以巩固普法教育成果。

6、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教代会,让全体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

四、法制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几年来,我校通过不断地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师生的法制意识得到了提高,人人遵纪守法,多年来未发生任何刑事案件,师生犯罪率为零。我校还被县综治办、教育局列为“依法治校示范校”,广大的家长对孩子在校学习感到放心,同时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可以说,我们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校各项工作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支点和杠杆,为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打下了基础。

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 篇7

一、强化法律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 利用各种教育时机, 对学生强化法律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1. 发挥阵地法制宣传作用。

班级宣传阵地是强化法制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板报设计中, 加入一些与法制教育有关的栏目与版面, 或是刊载一些学生在法制教育中的学习体会等, 在班级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环境。

2. 强化班队会课教育功能。

教师在开展班队会课活动中, 应当将法制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 让学生多熟悉一些法律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走进政治教学, 在法律常识教学工作中, 多媒体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

1.运用多媒体进行法律常识解读。初中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 因为有些法律知识内容既源于生活、联系生活, 又高于生活、抽象于生活。如果仅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解, 则显然对学生理解无裨益, 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针对学生对宪法非常陌生, 教师在教学《神圣的宪法》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宪法知识专题片, 帮助学生理解宪法是一切其他法律的基础, 使学生加深对宪法的地位、起源、特性、分类、作用、重要性、法律效力等的理解。

2.运用多媒体进行相关信息补充。在法律知识的讲授中, 如果教师不补充相关信息, 教学就会显得枯燥乏味, 因而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如教学“法不可违”等内容的时候, 针对学生虽然明白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但不深刻理解这一含义, 教师就需要进行教学信息的补充以深化教学成效, 如可以从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等各个角度选取一些素材进行教学补充。

3. 运用多媒体进行关联案例分析。

在法律常识教学中, 为了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法律概念、条规进行分析, 以典型案例为抓手, 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广度。如在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内容时, 我选取了本地“3.15”晚会上曝光的一起劣质高压锅伤人案件视频短片作为范例,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生产商与销售商在哪些地方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以及消费者怎样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权益维护。通过这样鲜活的实例进行教学, 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法律素养。

三、活化教学内容, 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内化感悟

枯燥的法律知识讲解, 不仅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法律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教师如果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 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关联较为紧密的实例, 就可以拉近学生感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提高教学成效。

1. 选取社会热点案例进行教育。

初中生虽然生活在校园内, 但是对于社会发展是非常关心的, 对于来自社会的一些热点信息具有浓厚的兴趣。针对这一特点, 教师在法律知识教学中, 可以选取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些热点案例作为教学素材,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感知体验。如教学“护佑生命安康”内容时, 我向学生出示了本市2000年以来14周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的数据图表, 让学生说一说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事情。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和发生在身边的例子, 学生增强对成年人生命健康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

2. 选取青少年犯罪案进行教育。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初中法制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 教师可以将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作为强化教育成效、提升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手段, 围绕初中生盲目讲义气、涉黄涉暴等方面的惨痛教训, 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在思想上防微杜渐。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近年来在本地区发生的青少年打架斗殴致人伤亡案例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引导分析这些案件给当事人、受害者及双方家庭带来的伤害, 让学生明白“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道理, 为学生敲响警钟, 特别是呈现出一些苗头性问题的学生, 要引起内心情感强烈的震撼。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带进少管所等特殊警示教育基地, 听取管教干警的法制讲座和涉案人员的现身说法, 加深对“法律不可触犯”的感悟, 帮助学生树立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的理念。

3.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主题活动。

作为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拓展环节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活动深化教学成效, 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 结合学生思想理念的碰撞组织辩论活动。如教学“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内容时, 一位教师针对学生在权利与义务、社会规范与秩序等方面理解上的差异性, 组织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活动, 以思想的碰撞来揭示出真理, 巩固教学成效。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征文、主题探究等形式, 深化思想教育成效,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 法律知识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法律常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 让学生立志于做一个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好公民, 并善于运用各种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提升初中政治法制教育成效, 教师应当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拓展教学空间, 从强化意识教育、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及活化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 提升法制教育成效。

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措施分析 篇8

【关键字】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措施

1、现阶段身为社会栋梁之才的青少年们道德水平不断下降,违法犯罪人数持续增长,而且现在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呈现出犯罪人低龄化、犯罪形态多样化、犯罪手段残忍化等特点,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1.1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单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课老师很多都是由学校的政治老师兼任,但是他们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虽然懂政治却不精通法律。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法律基础相关的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在我国学校法制教育过程中,老师用教育模式都过于单一,通常是主动授课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忽视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兼之法制教育的内容本身就与学生的专业无关,且理论复杂、深奥,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使得法制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纵然老师在讲台上面讲解的慷慨激昂、唾沫横飞,也难成其就,学生依然半知不解。

1.2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法制教育隶属于德育,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自然也缺乏独立性,也是德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中小学校的教学大纲虽然已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其中,确保了该课程的授课时间,但是并未对法制教育的教材做出明确规定。现在我国的小学生德育课程是依据《公民》一书,主要普及一些道德常识,教育小学生们要恪守校纪校规,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思想品德”一课则是初中生德育的主要课程。到了高中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等课程组成了德育的课程。在这些教材中,均没有涉及到有关法律方面知识的教学。进入大学之后,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法律知识之外,其余专业的学生都局限于公共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学习法律知识。从课程设置来看,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其应有的独立性和重视度,只是单一的从属于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在2006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落实之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合二为一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课时较原先有所减少,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也仅仅占到新编教材的三分之一。

1.3青少年法制教育考評体系落后

学校片面追求智育,只重分数看轻德育,教师大多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即可“一俊遮百丑”,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法制教育便成了单纯的知识了解课,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只要学生明白是什么即完成任务,却不管学生是否这样做,直接导致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如今日益增长的青少年犯罪率足以证明现行法制教育的疏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无论什么学科,一贯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由于现行中小学的教学大纲根本没有直接将法律知识纳入到中考和高考的考试范围,所以法律知识不像其他的学科那样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为了检验中小学法制教育效果,也为了凸显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将法律知识也作为考察要点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范围中去。

1.4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

我国的家长历来只重结果不问过程,过度追求孩子成绩,重智轻法,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德行发展。他们往往紧盯排名,却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直至孩子走上犯罪歧途才追悔莫及。在法治社会中,光有好成绩没有好的德行和正确的法制观念是无法立足的。

2针对以上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将根据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提出自己对于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观建设的一些看法和措施。

2.1学校应开设法律课程,要让青少年,知法、懂法从而遵守法律规定。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用事实说话,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2.2从青少年的犯罪案例分析,大多数犯罪的发生都起因于一些生活中的小摩擦,因此,加强青少年处理生活小摩擦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对于帮助青少年增强解决生活矛盾,学校无疑是最重要的阵地,学校应定期以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开展教育,并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巩固教育的成果。

2.3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监狱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并可邀请监狱的执法人员对学生就各种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使学生从中真正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继续推动制定完善涉及青少年利益的法律法规、推进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落实。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年违法犯罪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2.4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转变家长传统理念,提高家庭法制教育能力。没有人是生而优秀的家庭教育者,所以家长一定要转变重分数轻德育的传统观念,本着对孩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摆正德育、智育还有法制教育的关系,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德行的培养上。通过积极地家庭法制教育,把子女培养成为知法、懂法、护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5加强社会治理力度,优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家长要付出努力,社会也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因为社会环境的好坏是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也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切实影响到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开展、落实的情况。首先要在学校内按区设立治安岗亭,安排保全人员24小时轮守,做到时时有人来强化治安管理。其次,当地的政府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取缔学校四周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的餐饮店,关闭不按照法律规定经营的娱乐场所和提供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

2.6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建设

第一,加强社区的法制文化建设如开办法制教育活动,设立社区图书馆收录法制教育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提供学习的场所等等。第二,组织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法律实践活动,让他们对法律的感情得到升华。第三,社区在制定规章制度、设立工作机构时把维护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考虑进去,充分整合社区法制教育资源,整治社区环境,清除不良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3、结语

上一篇:人力资源团队管理下一篇:限时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