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2024-09-17

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精选8篇)

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1

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初中生物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生动有趣而有难学的科目,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相同的学习内容,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分层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分层次有效递进,让每个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全面提高素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以充分欣赏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为立足点,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学习中去,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的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取成功。

一、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好学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学困生“吃得消”。

首先,我们可以给学生精心分组,给每个组起一个响亮、有感召力和鼓舞性的名称,比如,勇敢队,不败队,常胜队等,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设计,让各组之间互相比赛进行学习,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表扬。对于好学生我们要给予严格性评价,对于中等生要给予激励性评价,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给予赏识性评价。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努力。让所有学生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分层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

教学中,运用生物知识的趣味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例如,在讲授《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中,可以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导入,提问:“什么生物小时候用四条腿走路?长大了用两条腿走路?老了用三条腿走路?”学生们会积极回答:“人”,通过生动有趣的方法引入新课,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精心设计,让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来帮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有的放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组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

当学生对新知疑惑不解,产生问题时,就要抓住时机释疑,解决问题。针对教学的疑点和难点,组织大家交流展示,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分层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如果用单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所以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思考题和拓展题。在分层施练的同时,也可精心设计多练题,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教学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分层教学更是如此,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如性格,习惯,智力,家庭背景等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分层教学中要了解与掌握这些差异,做好“因材施教”,讲究“量体裁衣”,只有这样,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2

一、精心设计, 趣味导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若能对每堂课的开场白精心谋划, 便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不要小看简短的几句话, 它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提高教学效果。但“万事开头难”,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生活的点滴,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科学性的课堂情境。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 多数教师感觉没什么可讲, 又属于开篇内容, 如果第一节专业知识课就平平淡淡地过去, 学生对生物的那种神秘感就会荡然无存。课上, 我拿来一块石头, “谁能说一说它的成分?它和你有没有关系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七嘴八舌地争着发言,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对自然界、对自己产生了“弄明白”的欲望。剩下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 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本节教学目标, 学生也顺理成章地知道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在讲《基因的分离定律》时, 我先让学生比较自己和父母、姐弟的眼皮情况, 然后找出一组让学生感到比较特殊的一种现象: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 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有问题式, 有谈话式, 有看图引入式, 有讲故事引入式, 有对比引入式, 有从实验现象导入式, 有从实验结果导入式, 要因课而异, 因生而异。不论哪种导入, 都要以激发学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参与欲为原则。

二、联系实际, 趣味比喻

高中生物学中的很多观点和知识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打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 就能取得“以巧破千l斤”之力。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 为了便于让学生清晰地区分三种运输方式, 我将浓度比喻为“河的上游 (高浓度) 和下游 (低浓度) ”;将载体比喻为“船”;将A TP比喻为“船的螺旋桨 (动力) ”;这样, 从河的上游向下游运木头, 就可以直接漂了———自由扩散;从河的上游向下游运白面呢?———协助扩散;从河的下游向上游运食盐呢?———主动运输。如此比喻, 哪怕一辈子学生也很难忘记。再如学习《免疫调节》时,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我将体液免疫中的外界入侵者 (抗原) 比喻为“敌人”;将吞噬细胞比喻为“哨兵”;将T细胞比喻为“通讯兵”;将B细胞比喻为“司令”;剩下的学生自己也能想象了: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别是“前线士兵”和“预备役”;抗体就成了消灭“敌人”的“子弹”。一场饶有兴趣的生物体内大战就此开始。细胞免疫中的各种细胞的比喻则完全是学生自己想象的。最后学生的总结更是让我惊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对象分别是“炮楼内的敌人” (细胞内抗原) 和“散兵” (细胞外抗原) ……学生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感受到了身体细胞间的分工与合作的神奇, 更感受到了生物学习的快乐。

三、寻找方法, 趣味记忆

高中生物学中的名词和概念繁多, 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很多, 在一定程度上, 记住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 但多数学生的反应是“生物太难记了”“今天记住了, 明天又忘了”“需要记忆的太多了”, 几乎每一位生物教师都有同感。既然找到了症结所在, 教师就应该探索有效的记忆方法, 让学生在乐趣中形成永久性记忆。如前面提到的比喻记忆法, 再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图形记忆、归纳记忆等等, 不但能让学生记得牢, 还能消除个别学生的厌学情绪。如在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时, 我尝试让学生画出动植物细胞图, 只要能画出来的结构, 学生记得也就差不多了。再如学习《有丝分裂》时, 我教给学生如下口诀“间期量 (D N A) 变数 (染色体) 不变, 前期两 (核膜核仁) 消两 (纺锤丝、染色体) 出现, 中期点 (着丝点) 排赤道板, 后期点分姐妹散, 末期恰和前期反”;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转化时, 我将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归纳为“一分二合三转化”, 即: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直接利用、合成组织;转化成其他物质。事实证明, 教给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 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 知识点的记忆也变得轻松、容易。

四、引进手段, 直观再现

亲手摸过要比亲眼看过印象深, 亲眼看过要比亲耳听过的印象深。新课程告诉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将会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涉及到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 更要借助直接直观 (如活体、标本等) 和间接直观 (如模型、挂图、板图、动画等) 的各种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如学习动植物细胞结构时, 让学生利用橡皮泥亲自动手制作细胞模型, 效果很好;认识D N A结构时, 借助双螺旋模型便一目了然;认识氨基酸结构式, 我让学生以人体做模型:左手氨基、右手羧基、心脏中心碳、双腿当氢、头做R基, 妙趣横生;学习细胞分裂过程时, 动画再现分裂的完整过程, 学生对D N A及染色体的变化便不再空想……

五、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没有什么能比让学生亲身经历更印象深刻。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好多知识都源于生活。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原来知识离我们这么近”, 无形之中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身边生物现象的欲望。比如在学习水代谢与矿质代谢时, 联系农田施肥问题;学习渗透作用时, 联系到家庭腌菜、腌肉问题;学习免疫调节时, 联系到疫苗注射、疾病防治问题;学习遗传时, 联系到生男生女、单眼皮、双眼皮出生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有生物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意识, 要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在生活中学生物”的理念。

生物课堂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生物课程 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及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生物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由于现代教育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全面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好生物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我们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套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发挥出指导作用,实现学习高效性。那么,在生物课程中,应该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学生基础的分层

教师要实施分层教育,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可将学生的基础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中间层、能力层。那么,在将学生划分的时候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呢?很多教师都是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和分数来划分层次的。这种分层并不合理,且太过简单化。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作为其中的一个参考标准,教师在将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思维特征、性格特征等情况,要通过对学生这些方面的全方位的衡量,将学生合理的分配到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层次。同时,在对学生的分层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一点,学生的基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随时对其进行调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变化适时的对学生重新分层,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最有利的发展层次。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目标分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因为一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的运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在生物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从目标开始分层。在我国的教学中,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课程的分层教学,但是由于教学目标分层上的不合理,使得分层教育的效果没有得到更大的提高。在教学目标上缺乏有效分层,长期的不合理教学就会让学生处于一个对于生物知识无法及时消化的状态,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在不同的范围之内,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细胞结构”时,对于学生的目标分层教学可以按如下方法进行:对于能力层的学生而言,在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用列表的形式区别出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而言,就要放低要求,只需要他们能够认清动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就可以;对于中间层的学生而言,可以将教学目标置于两者之间。通过这种目标分层,让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

三、问题设置的分层

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是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动力。但是,在生物分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设置也要实行分层。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多半是为了中间层的学生设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设置问题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设置出有梯度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教学“人的体温调节”时,可以这样来设置问题: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为什么这个体温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人可以保持这个体温范围的恒定吗?人体通过什么来调节体温?在课堂中设置出这种难度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思考,让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在思考问题中得到有效发挥。

四、练习的分层

要在生物教学中实现分层教育,对于学生的练习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设置好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将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放在前面部分,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和综合运用综合知识的题目放在后面部分。第二,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实现布置作业的个性化。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题目的难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减轻题目的难度。例如:对于能力层的学生要求他们除了完成课本习题之外,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些有关解题和生物竞赛的课外习题,而对于其他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课本习题。这样一来,这种层次性的练习设置不仅能够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促进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生物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是由于生物学科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要在生物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就要对学生的基础、教学的目标、问题设置、练习等方面都进行有效的分层,这是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光英. 分层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估[J]. 卫生职业教育,2006(01).

[2]于宏,宋延敏. 初中生物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2004(06).

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4

实施方案

公刘中学中学

张勤让

一、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但在我们平时的生物教学中,不同类型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去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有些教师不停地抱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捣乱纪律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成效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1.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观点看待学生。关心、爱护、激发学生的潜能,是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 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1.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给重点中学输入大量的人才,我校只重视提高尖子生培养,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学生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形成两级分化,为了改变现状,需要对各科进行分层教学,能够使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使教学水平达到一份崭新的水平。2.为使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学科上主要对生物学科,其次语文、数学、3个学科进行研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我校只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忽视了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培养,形成了大部分后进生,给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让每位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就必须在学生原有不同认知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真正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原则。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造成学困生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智力,而是在于知识迁移过程中日积月累造成的断链与破网。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因个别学生之材施教,尽量缩小学习新知识前的“认知前前提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的“情意前提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会有切实的保证。

2、“最近发展区”原理。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让学生一伸手就够得着,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行分层教学,便于教师把难度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能适应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更好促进学生心理结构的建构和完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利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教师能恰当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尖子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学生学会多向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使我校教学达到一份崭新的水平。

(三)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学校摸索出一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方法、新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调整 3,初中生物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4,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5,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成效的评价

六、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法:

1、抽样问卷法。通过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内在动力的差异性的调查,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研究。

2、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分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师生共写随笔。立足于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在写随笔的过程中,反思自己,超越自我,并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4、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收集典型课例、教学中的典型细节以及学生个体研究案例,从中发现和提炼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进行推广。

5、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敏锐地抓住实践中的“灵感”和“顿悟”,并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一步充实和修订课题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学生分层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2,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调整 3,初中生物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4,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方法的探讨(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5,初中生物分层教学成效的评价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17、4---2017、5)准备阶段: 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7、6---2018、5)实施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目标实施,调查研究,阅读提升,总结提炼。撰写教学随笔、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以及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2018、5---2018、6)结题阶段: 汇总所有资料和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条件

1、本人从事多年生物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公刘中学人才济济,教学研究气氛浓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如何实现生物分层教学 篇5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传统的教育老师为主的倒灌式教学方式,开始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好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好的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分层合作教学在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明显。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加强,同时对于学生自身特点的发展和对知识点的吸收,都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分层合作 分组教学 初中生物

一、分层合作教学和分组实验教学的含义

(一)分层合作教学

所谓的分层,就是所谓的区分层次;而合作就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分层合作教学其实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具体的能力和掌握知识以及每个学生的潜力将学生科学的进行分区,同时让这些已经分好的各个区域小组,担任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完成整个教学工作。

分层合作教学能够科学的展开,就必须要老师对于学生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有深入和细致的了解,才能做到科学的分层,同时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而科学的分层合作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对于学生自身潜力的开发和自身能力的完全展现都有着极其有利的作用。

(二)分组实验教学

分组,大家都知道,就是将固定人数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个小组,而分组实验就是将这些人数分成小组后进行共同实验。而在分层合作教学下的分组实验教学,其实就是在已经科学的分层之后进行每个层次中的分小组,而这时候的分小组就不再跟分层一样去看同一层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或者学习能力了,而是要根据其中学生各自的性格、自身所具备的领导和动手能力还进行分组,然后将分层中条件较好的学生均匀的和一些条件不好的学生在分组之后进行小组合作,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从而发挥自己作用的基础上,都可以更好的完成实验效果。

二、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的分层合作,其实就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方案,就是根据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潜力,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激发其潜力。

(一)科学的分层合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

在分层合作教学的含义中,我们都了解到了,分层合作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生物实验中去,同时,由于分层结合的是他们各自的潜力以及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他可以根据这些让学生在生物分组实验中做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展示每个学生的潜力和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在其心理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这样就会提高整个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其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自身潜力的开发。

(二)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性的培养

在传统的初中教育过程中,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而进行科学的分层合作教学,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因为分层合作教学是老师在深入了解学生之后对其进行学习指引,而具体的生物实验过程中,都是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来进行操作,这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摆脱了传统的老师做实验学生看的窘象。

三、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科学多层次结合,显现个人价值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运用分层合作的方法,其实质其实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加到实验过程中去。而在分层合作下的分组实验教学,通常情况下都是将一个最好的学生和一个最差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里,其他学习中等的均匀分配在每个小组中,这样让最好和最差的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一方面可以让最差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到具体的生物实验方法和步骤,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体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帮助每个学生去展现自己在生物实验过程中的作用。

(二)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分层合作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是很多的,而一个人是很难完成实验的,通常情况下也只有合作实验才能更好的完成实验要求。老师将所有同学都进行分组,然后给他们一个实验要求,而这些学生就会根据同一个实验要求进行实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共同利益,只有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达到自己所操作步骤的要求,才能算是实验的完成。这样,为了完成这个实验,小组内水平能力较好的同学就会对较差的同学进行指导,而实力差的同学通常情况下也会因为小组荣誉而接受并且认真对待,这样不仅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更好的去了解和学习。于此同时,整个小组的学生都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在完成实验后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实验过程,都可以为学生下一次实验的成功做一个好的铺垫,也就是取长补短。

(三)实验结果评价的分层

一般情况下,每次实验的结束,老师都会进行具体的评价分析,而造成实验效果和后果不同的因素有很多,许多步骤上的偏差都会造成最终结果的偏差,而进行分层次的进行评价,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细致的学习过程,因为它通常可以强调到个人,对于个人生物实验水平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小组内进行分层评价之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评价,可以更好的激发每个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好胜意识,对于其学习能力的激发也是一种方式。同时加上老师适当的鼓励,就可以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的提成和进步,假如出现那些不愿意帮助同学的学生,老师适当的给予批评,有助于增加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差学生的鼓励则有助于其自身学习水平的提升。同时,老师也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相互的相互评价,让这个生物实验课堂越来越灵活。

四、结语

生物是一个实验性特别强的科目,尤其是初中生物,可以说在整个生物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初中生物实验过程中将分层合作教学不断的实践和加强,对于每个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增强,以及老师因材施教方案的施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如何做好分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篇6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该怎么做

杜良睿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课外辅导班,学生的成绩都存在差异——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一个班里总存在着不同阶段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差异,老师是照顾优等生还是照顾中等生亦或者是照顾差等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到底应该怎么教学,这让作为老师的一直不能协调的问题,在此,我觉得,最让人信服的还是分层次教学。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于不同的教育。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

2、掌握学习

其实我们也知道,只要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条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尝试”学习的条件,实现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获得学习乐趣

很多时候,学生总会产生厌恶学习的心态,他们不是笨,也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老师的关心和教学有问题,作为辅导老师,我们不应该只在仅有的学习上改变他们,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要让学生学会独立的去思考,毕竟考试还的是他自己去考,培养乐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前提我们就要最先培养乐于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作为老师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于好一部分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长期学习困难所造成的学习兴趣锐减甚至厌学情绪的膨胀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相当数量的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即所说的“差生”。

在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现有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为达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体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效果,只有实施“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才能让学习效率最高,掌握知识最快。

作为一个辅导老师,备课同样不能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方法:

六、教材分析:

七、教学过程:

八.课后小结: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到

一、与学生交流沟通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与家长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尤其是“差生”表现得尤为显著,这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每一个老师都要学会如何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能敞开心扉的与你交流是每一位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主要是要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教学。

二、调整好教学内容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应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三、改变授课形式

要尽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这样教学过程能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从而较好地解决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从而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设置作业

课内作业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以面向中等学生为主,同时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拔尖提高;二是根据中等生状况,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设计相应的习题;三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适当放缓坡度,将难度较大的练习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能缓和差生学习困难的状况,切实减轻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五、辅导方式的多样性

(一)对差生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基础的开始,逐层增加

(二)对中等生可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三)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可通过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可适当超出教材教学要求,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六、考试和考核

考试、考核也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试卷可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提高题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深化题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分类考查后,要根据考查的不同结果,及时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要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七、改进评价方法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理,所以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这样做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挑战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 我校属于偏远地区学校, 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学生个体间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逐渐增大。仍采用传统的“齐步走”方式进行授课, 对班级内的中等生可能是适合的, 但是会严重阻碍班内优生和后进生的发展。优秀生“吃不饱”, 而后进生“吃不消”, 结果导致尖子生冒不出, 差生又跟不上。为落实我校“给每个学生以希望, 让每一个体都发展”的办学理念, 近几年来我校生物备课组尝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 经过几年的尝试, 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 分层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挑战教师的耐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学生分层的客观科学性, 直接关系到分层教学目标及其效果的实现。

因此, 实施分层教学前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 不仅要记住所教的每位学生的姓名, 还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和知识储备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更为合理的分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测试成绩等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每位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 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尤其是后进生, 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

可见, 要做好分层教学, 教师就要投入更多的课余时间, 付出更大的耐心, 关注每一位学生, 与学生多交流, 和学生做朋友, 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以及心理状况。

二、挑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实施分层教学就要做好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及作业分层, 教师作为分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精神,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 改变学生对生物知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前提, 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高考大纲。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 结合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进而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 又要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 授课分层是关键。实施分层授课,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如指掌, 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针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很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能够沉着应对由于分层教学而导致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

最后, 分层练习要精心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练习, 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 又要有促优、补差性质的“分”, 同一练习内容, 可分层要求。既要有提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 也要有提升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适合中等水平学生的练习巩固题, 还要有落实基础知识的简单练习, 使各层次学生在课堂练习过程中都有事可做。

可见, 要实施分层教学, 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还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在备课上要多花时间, 多下工夫, 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挑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学习潜力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这种人为地把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 会让后进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进而造成学习上的消极态度。课堂分层授课, 课后分层练习, 会让部分学生感觉自己常常受到教师的冷落和歧视, 得不到信任, 久而久之, 他们丧失了进取心和勇气, 甚至自暴自弃, 还有可能产生对优生的仇恨心理, 对优生偶然一次失败, 幸灾乐祸, 甚至恶语中伤。

优秀的“尖子生”课堂上反应速度快, 理解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常会得到教师的信任, 教师总认为他们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 笔者教学过程中发现, 部分优生把自己摆得过高, 偏向对疑难问题的钻研, 不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解决较简单问题时“眼高手低”。

可见, 在分层教学中要实现各层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还应积极组织各种能够促进学生团结、增强凝聚力的课外活动, 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淡化学生之间的排他心理。

四、挑战相关部门对学生和学校的评价方式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实施分层评价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我, 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但是, 高考制度作为教育评价方式的带头大哥, 仍然是靠成绩说话, 一考定终身, 因此社会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依据, 最终学校也只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目前来说,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而得不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认可, 不能大范围推广。教师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部分班级逐步尝试分层评价,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朝晖.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 2006 (10) .

如何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题;有效教学;主动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总是被人们挂在嘴边,记在心里,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而生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了解自然和生物基础知识的主渠道之一,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初中学校对生物课程的不重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依然比较曲折,课堂教学的质量令人堪忧。众所周知,生物学科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大有作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地去实现有效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这门学科。

一、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的开展必然离不开有趣的互动活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一样需要精彩的“开场白”,如果一上来就直接给学生讲解重难点概念和知识,必然会让学生失去探究兴趣,认为生物课堂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动力。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导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说“做好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初中生的认知心理,想办法利用有效的导入,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眼球,为整个课堂的有效教学奠定基调。比如在“形形色色的生物”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去看课本内容的话然而激发不起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问题导入:“地球非常美丽,有无数的生命,有无数的花草山石,大自然生机勃勃、绚丽多彩,那么,我们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呢?”等等,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物是一门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复杂,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或者单纯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效果都不理想。尤其是初中学生的思维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上有难度。随着教学辅助技术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或者发挥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力量,来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地方学校基本上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或者多媒体设备,这为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完全将其利用起来,通过声像并茂的视频、图片、动画来将生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血液循环”教学中,仅仅依靠语言和黑板难以体现出该课知识的动感,学生听起来感觉不真实,难以形成有效地知识建构。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将血液循环过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演示出来,才能更好地达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在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帮助学生迅速有效的掌握这部分知识,也为后面“气体交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实现生物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物学科是具有很浓的“生活味”。如果生物教师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上,就失去了生物学科探究的本质。即便学生将生物概念和原理都背下来,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没多大作用,并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生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求生物教学必须实现生活化,将知识回归学生的生活,将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比如“呼吸作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和生活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蔬菜放在冰箱里存放的时间更长?”“为什么将蔬菜堆在一起会生热?”“为什么在花盆的底部要钻一个洞?”“为什么人在地窖里会头晕?”等等问题,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思考,很快就能够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再如“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中,“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真的么。”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明白这句谚语中所包含的生物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较高,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总之,如何实现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笔者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帮助。诚然,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这个课题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需要广大生物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真正找到适合自身课堂教学实际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艳利.初中生物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1)

上一篇:遥远的眼神中考作文600字下一篇:知识产权培训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