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2024-07-23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精选7篇)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篇1

状元街道全面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

一、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坚持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原则,街道各部门、各村(居、队)相互协调整合各方调解力量;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各司其职,有机衔接;坚持依法调解、公正高效原则,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调解,注重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坚持调解优先、尊重自愿原则,把调解贯穿于解决民间纠纷的全过程,尊重当事人意愿,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二)工作目标

建成覆盖街道、村两级调解组织网络,“大调解”工作整体效能充分发挥,工作规范有效,调解成功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小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街道”,“民转刑”案件、越级上访案件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明显下降。

二、全面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

(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工作

人民调解由司法所牵头,主体为街道各级调委会。各村级人民调解组织要充分发挥维稳“第一道防线”的独特作用,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对随时有可能激化或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的,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疏解或疏导,并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

(二)认真履行劳动调解的职能职责

劳动调解由劳动所牵头,建立劳动纠纷预防和联动机制,加强预警和监督,做到防范在先,努力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将纠纷控制在萌芽状态,并及时预防和化解矛盾,对劳动纠纷矛盾突出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督,责令改正。

(三)完善衔接配合机制

街道“联调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职责,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效力衔接机制,推动“大调解”工作机制规范、高效运行。街道各级调解组织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法律关系单一、一个职能部门能够解决的矛盾纠纷,由该职能部门负责解决;对法律关系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矛盾纠纷,由街道“联调中心”协调有关方面共同解决。

三、强化对“大调解”工作的保障.(一)加强组织建设。街道“联调中心”负责全街道“大调解”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及调解员的法律、业务培训等工作。各村(居、队)也应成立相应的机构,由村支部书记牵头,村调解员负责。街道“联调中心”同时加强对基础调解工作的指导。

(二)健全组织网络。建立健全纵向覆盖街道、村二级,横向覆盖各领域、各行业及社会管理各方面的调解组织网络。一是司法所设立调解室,联系街道、村调解工作,负责对可能诉讼的矛盾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或协调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二是依照区司法局的部署,在状元派出所设立警调室,开展治安调解,主要调解由双方当事人自愿要求公安机关调解的治安案件,警调室统一悬挂标识牌和人民调解徽标,统一办公设施、工作制度、上墙公示内容、工作台帐卷宗等。三是配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吸收有文化、素质高、有调解经验的人进入人民调解委员会,村级调解员负责对本村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和信息上报工作。

(三)强化工作保障。

建立健全“调解案件计件奖励制度”,纳入街道每年预算。凡经调解,实现“案结事了”的案件,由区、街道两级财政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按区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四)严格考核问责。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街道每年将对调解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奖励,对调解工作不落实,导致矛盾纠纷突出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012年6月12日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篇2

概况

在我国, 调解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调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 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

群众自治、保障人民权益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国际上享有“东方经验”的美誉。

在民主革命时期, 各根据地相继颁布了适用本地区的有关调解工作的单行条例和专门指示, 如《山东省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晋西北村调解暂行办法》等。新中国成立后, 调解制度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 1989年国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和2002年司法部发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性质、任务和原则等作出规定, 确立了我国人民调解制度。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试行) 》规定的“着重调解”改为“自愿合法调解”, 确立了我国诉讼调解制度。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取消了1990年《行政复议条例》关于“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 不适用调解”的规定, 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两种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在行政复议中确立了调解制度。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我国法院民事调解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下降到90年代初的60%、2003年的30%。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的调解工作进行重新定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 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改革改制、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纠纷、贫富悬殊等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原有的调解类型难以适应及时缓和大量纠纷的现实需要。2003年4月, 江苏省南通市借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 重建调解网络, 率先在全国建立“党政领导、政法牵头、司法为主、各方参与”的大调解机制。其他地方如山东陵县、浙江诸暨、上海浦东等也都建立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大调解机制,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完善信访制度,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2006年11月, 罗干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 “要建立和完善多方面、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不能把依靠政治优势可以解决的矛盾都引向司法渠道”;发挥政治优势,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注重发挥调解手段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 着力构建在党委领导下, 以人民调解为基础, 加强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 (罗干:政法机关在沟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

在上述背景及司法行政机关的支持、指导下, 上海商学院于2009年5月成立了调解委员会, 其工作机构为上海商学院调解中心。该机构成员由校内懂法律、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教职员工、学生代表及校外人民调解员组成。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调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其他公民、企业之间因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引发的各类民事纠纷, 防止纠纷进一步激化;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教育公民遵纪守法, 尊重社会公德, 预防纠纷发生;3、向有关单位和部门反映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调解中心有权制作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解书。

大学校园引进多元化处理纠纷司法调解机制, 有助于及时化解学生之间、教职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 以及学生、教职员工与校内外居民、企业等可能产生矛盾、纠纷;有利于推进“保一方平安”系统工程建设, 推进和谐校区建设;在相关文件中明确两名司法局干部参与上海商学院调解中心工作。其中有一名干部还担任调解中心副主任。这在上海高校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是首次尝试。

上海商学院调解中心同时又是法学专业参与上述司法实践活动的专业实践基地和连接社会司法资源的新型平台和纽带。如在调解中心筹备期间, 已经安排学生轮流、定期到奉贤区司法局设在奉贤区人民法院的联合调解室、法律援助中心、110与12348公安司法联动接警室实习。学生在司法机构老师的指导下, 参与民事纠纷案件的法律咨询、立案、调解等工作。该举措既增加了学生接触真实案例的机遇, 保证了学生专业实习的时间, 同时也是对法学专业的“产学研”结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一种新探索。

初步效果

(一) 媒体反响

上海商学院调解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受到多家媒体关注。解放日报、劳动报、上海法制报、上海市政府网上海要闻、上海综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新浪网、东方网、湖南教育在线等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上海商学院在上海高校系统率先成立调解中心的消息。如解放日报以上海商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当上校园“老娘舅”为题报道称, 上海商学院在上海市高校中率先设立调解中心, 法学专业学生当上校园“老娘舅”。中心将调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等因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引发的各类纠纷, 届时由两名司法局干部指导, 法学专业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调解;上海法制报在报道中称, 上海商学院调解中心的建立是上海高校系统和司法行政系统是初次尝试;劳动报在报道中称, 首个高校调解中心在上海商学院成立, 这是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全新尝试。

(二) 学生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1、学生通过上述实践活动, 可以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检阅、修正和巩固了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 训练和提高了专业技能。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必须根据要求, 对每一次所接触的实际案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分解和归纳, 自觉、及时地补充相关知识, 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知识和信息, 这在无形中就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使他们在自觉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 团队意识得以强化。同时在实践活动中, 深入接触了社会各阶层, 受到了生动具体的国情教育, 感受到了深刻的社会责任, 培养了爱心意识和奉献精神, 经历了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

3、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们有机会探询自己未来步入社会后的职业, 并通过寻找自己与这一职业之间的差距, 开始学习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这些探索有助于降低学生今后择业的盲目性。

(三) 教师的教学科研有了新的平台支持。

通过调解中心这个平台, 学生有机会在课程学习的间隙接触真实案例, 带着接触真实案例中所遇到的问题回到课堂学习。通过该平台实现了文科专业的“工学交替”、校内校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不仅是学生的一种全新学习体验, 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在上述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过程中, 教师通过与有关单位等的交流与合作, 能够为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开辟新的资源;以实践来推动教学改革,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实务界的紧密沟通,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科研中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大大提高了教研成果的应用价值。此外, 通过司法实践活动, 有助于教师了解、熟悉我国司法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情况, 对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若干问题思考

1、实践教学是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应当明确,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法学教育规律提出并论证了实践教学在法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是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单元或环节, 而应当将其视为法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将实践教学定位于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 训练法学专业思维, 强化法律职业伦理修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法律专业应用能力, 以及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重要教学、教育环节。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我们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 坚持应用型大学和商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坚持“学科知识、专业技能、通用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学理念, 坚持“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3、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几年来, 建设了一批与专业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稳固的、有商科院校特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上海商学院调解中心和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与司法局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签订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参加专业实习, 形成了制度。在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过程中,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使实践教学合作单位成为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4、探索实践教学机制创新。

在实践中遇到问题, 学生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 组成科研 (课题) 小组, 开展探究型学习、研究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 完成调研报告、课题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提交给有关单位作为决策参考依据之一。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充分接触社会, 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切实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如2007年设立“消费维权志愿者上海商学院联络站”,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来校为该联络站揭牌。近年来, 学生们接受消保委委托, 完成9项调研课题, 发表学生调研报告、论文10篇。其中, “保健品过度包装问题的调查报告”, 由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新闻通报会发布, 《新消费》杂志刊载该调研报告主要内容, 《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劳动报》等十几家报刊摘要刊载。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上海商学院法政学院在制定、实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 借鉴兄弟院校经验, 逐步形成了以“法官进校园、检察官进校园、律师进校园”和教师、学生“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系列活动为载体的比较稳定的“双向三进互动”实践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与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执法干部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和省、市关于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现就建立完善我区“大调解”工作体系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问题,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司法行政、信访部门和审判机关分别牵头,综治委协调指导考核,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使各类矛盾纠纷发现早、解决好,问题不上缴,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任务目标:建立健全区、街乡(镇)、社区(村)三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组织网络;健全专兼职人民调解队伍,落实组织聘用、教育培训、考评奖惩 等措施,发挥积极作用;建立确保各类调解手段相互作用;建立确保各类调解手段相互衔接、整体效能充分发挥的制度机制,调解职责明晰,工作规范有效;预防调解的质量和效率明显得到提高,“民转刑”、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信访等案件同比下降,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集体到省进京上访案件。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维护群众利益原则。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疏导、协商、教育等办法,把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与维护群众利益有机结合;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本着重在基层、依靠群众,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3、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以区、街乡(镇)和行业系统为重点,开展排查调处,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层层落实调解责任;

4、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调解,注重“法、理、情”的有机统一,把调解贯穿与解决民间纠纷、处理治安案件、行政争议、司法诉讼以及当事人法制宣传、教育疏导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依理、互谅互让。

二、进一步明确“大调解”工作职责

(四)人民调解工作。由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牵头,主体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依托街乡(镇)、社区(村)等综治维稳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及时开展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承担调解直接受理的其他部门和组织转移、委托的纠纷;主动联系、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法院(庭),调解涉及多领域的复杂纠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重大纠纷苗头和社情民意;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居民群众的法制意识等职责。

(五)行政调解工作。由各级政府负总责,信访部门牵头,政府法制部门配合,主体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及各街乡(镇)党政组织;行政调解部门承担落实政府行政主管职责,运用调解方式处理行政纠纷和行政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及时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情况沟通和信息反馈。

(六)司法调解工作。由各级人民法院负责,人民调解组织与行政调解部门配合。司法调解部门严格执行省高院、省司法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工作衔接依法妥善化解民事纠纷意见》规定,负责加强人民调 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工作;对未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先期进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对受理涉及行政调解或仲裁的民事案件,经协商一致且内容不违背法律规定的依法予以支持。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

(七)建立“大调解”工作平台。由综治委统筹协调,整合区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调解资源和力量,建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的“大调解”工作平台。负责督促有关部门重点做好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和联调工作;督导检查各部门、各单位、驻地大中型企业及街乡(镇)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建立健全街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大调解”工作平台,依托综治维稳办,组织协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健全社区(村)综治维稳工作站和人民调解组织,重点做好社区(村)民间纠纷和“六小单位”的排查调处工作。

(八)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完善领导轮值接待日制度。对重要信访问题、重大纠纷和上访案件,特别是久拖未决的案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手解决。真正做到小纠纷不出社区(村)、一般纠纷不出街乡(镇)、复杂纠纷不出区;健全完善调处责任制度。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特别是街乡(镇)党委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把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责,分解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身上。建立健全部门联合会商制度。对涉及几个部门、必须由几个部门共同调处的纠纷,由本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进行会商,明确各部门责任,形成纪要,抓好落实。建立完善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台账管理、挂牌督办等制度,实现“大调解”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完善矛盾纠纷的受理、移转、委托、信息反馈、调解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调解文书和工作程序。

(九)建立完善联调联动的衔接机制。在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常见性、多发性传统民间纠纷的基础上,区法院设立人民调解窗口,首选人民调解的方式方法,通过教育疏导,使群众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矛盾纠纷。对属于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人民调解组织要及时参与疏导化解。对人民调解方式未能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通过行政复议、仲裁或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对随时有可能激化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矛盾纠纷,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缓解或疏导,并及时向所在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对人民调解组织调解不成功,可能进入诉讼程序的矛盾纠 纷,区法院要按照“调判结合、调解优先”原则,做好司法调解工作,教育引导当事人到法院(庭)人民调解室(窗口)调解,调解不成功的,再依法立案审理;重点推动一般民事、治安、刑事等案件调解,大力推进巡回调解、邀请调解、委托调解、联合调解等。倡导庭外调解,鼓励律师主持庭外和解,提倡选派律师作为特邀行政调解员参与信访接待。

(十)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各级行政部门对在工作中产生或发现的纠纷,要主动予以调解或告知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仲裁等渠道解决。各级政府法制部门要同法院加强沟通,通过调解化解行政争议,减少不必要的行政诉讼案件。法院要与有关行政部门在易发生纠纷的行政执法领域加强前期沟通协调,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各仲裁组织要主动同司法机关加强联络会商,对仲裁事项中可能危害第三人合法权益、妨害正常司法程序或涉嫌犯罪等问题,及时通报,妥善化解。

四、建立完善有力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十一)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全区“大调解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大调解”工作的情况综合。各街乡(镇)要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为任副组长,吸纳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办事部门。要结合本街乡(镇)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区司法局、区信访局、区法院要结合职能,制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配套的工作规范。要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把“大调解”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人员,认真落实行政主管责任。各级综治委及办公室要切实加强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跟踪督办工作,加强对部门和街乡(镇)、社区(村)综治维稳组织的协调指导。

(十二)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市场、学校、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民间性调解组织,拓宽延伸覆盖面。建立以社区(村)民警、基层干部等为骨干的专兼职排查力量,充分发挥综治特派员、综治协管员、综治信息员、治安中心户长、治安志愿者及“三老”等各种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积极发展壮大专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和调解志愿者等人民调解队 伍,发挥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参与调解工作的作用。司法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倡导建立民间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人民调解组织,加强对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考核管理。各级法院要加强对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岗位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十三)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政策规定,解决基层调解组织、队伍、设施和待遇所需经费。要将“大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为“大调解”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十四)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各街乡(镇)、各部门要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制定考评办法,明确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加强督导检查,严格兑现奖惩。对组织有力、排查及时、调解有效的街乡(镇)、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领导重视不够、职责不明、调处不力,推诿扯皮,导致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的街乡(镇)、部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黄牌警告直至实施一票否决。特别是 要在街乡(镇)建立并实施重大群体性事件或矛盾纠纷责任倒查制度,对重大“民转刑”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启动责任追究,查明原因,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大调解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篇4

县域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的一系列惠农富农政策的出台,县域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广大农民从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得到了无与论比的实惠。然而,随着改革开

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引发出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阻碍了经济发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作为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手段,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三调衔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县域工作实际,对大调解体系作一初探,以供借鉴和参考。

一、威信县大调解体系建设现状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辖8乡2镇87个村(居)民委员会,幅员面积1400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43万人。威信是革命老区,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云南昭通,在威信县召开了在党史和军史上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秉承革命先辈遗志和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抓大调解体系建设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要基础工作来抓。2008年7月,昭通市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在威信召开后,县委、政府更加高度重视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截止2011年底,大调解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效果明显。人民调解方面,全县建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01个,有调解小组1621个,有一线人民调解员5543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以《人民调解法》实施为契机,以提高调解协议履行力为重点,着力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和激励机制建设,全县9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乡、村两级得到化解。行政调解方面,由政府法制局牵头,加强对各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与司法行政部门配合,积极探索在卫生、公安等部门建立调解组织,在行政接边地区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方面,人民法院把调解优先贯穿于执法办案全过程,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的业务指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正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大调解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引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三大调解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对调解工作认识不到位。少数单位、部门认为诉讼才是合法、最权威的手段,或者认为上访是解决纠纷的必要途径,忽视了我国传承下来的法、情、理相互交融解决纠纷的价值取向,每遇到纠纷,便采取推、拖、堵等手段,致使一些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

(二)大调解组织建设不够完善。大调解组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从全国情况看,有综治、司法、信访、公安、卫生、劳动等,少则一二家,多则十几家;从名称上看,有司法调解中心、矛盾调处中心、“三位一体”大调解等,各不相同;从隶属关系看,有隶属党委、政府领导的,有隶属政法部门领导的,有隶属综合治理部门领导的,各行其道。由于缺少对各种调解组织进行整合协调的平台,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无法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

(三)三调对接机制需不够健全。从当前突出的因征地拆迁、矿群纠纷、医患纠纷、重点工程建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来看,往往涉及较大的利益分配和调整,特别是涉及群体利益的纠纷,稍有不慎,便可能激化,转化为刑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单靠一种调解手段无法予以化解,只有整合力量,建立机制,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

(四)人民调解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三大调解体系中,人民调解以其民间性、自治性、亲和性特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是调解纠纷中适用最广泛的一种调解手段。随着《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人民调解还存在一些不足。组织方面,乡镇人民调解员力量严重不足。乡镇一级人民调解组织大多设在司法所,司法所工作人员既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又要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就我县而言,目前,10个乡镇司法所中,还有9个所是1人所,由于人少事多,人民调解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业务能力方面,基层人民调解员尤其是村(居)级调解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村(居)级调解员大多是村民选举产生,相对而言,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调解能力不足,对一些纠纷不能及时有效化解。除此之外,乡村级办公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调解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三、进一步做好大调解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明确提出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人民调解法》,2011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5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同年4月22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按

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全力抓好大调解体制、机制建设,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力化解经济建设中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提高对大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调解作为一种非对抗性解决纠纷的手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运用调解方式定纷止争是我国的传统。我国是礼义之邦,重人际、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息讼”、“和为贵”思想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既实现案结事了,又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多元化调解,符合当今多元化、多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世界潮流,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实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可以减轻法院的诉累。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的司法资源配置与调整能力有限。多元化调解机制,通过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共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使相当数量的民事纠纷不再进入司法程序,可以大大缓解法院日益沉重的工作压力。第四,可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运用多元化方式化解纠纷,当事人申诉、上诉、申请执行的可能性相应降低,既避免了诉讼风险,又节省了诉讼成本,防止纠纷转化升级,更好地实现案结事了。

(二)加强大调解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目前,大调解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在法律法规上还没有具体规定。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看,大调解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业务指导、调处中心具体运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一个协调运作机构。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整合各相关部门资源,逐步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方面,县级应成立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法院、检察院、法制局、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卫生局、劳动保障等多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调解体系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信访局(群众工作局),抓好组织、指导、协调、服务工作。经费保障上,应把大调解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议按全县总人口人均1元的标准纳入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投入。在乡(镇)级层面,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强化经费保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大调解机制建设。多元化调解机制的构建,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的事情,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具体而言,要着力加强五个方面机制建设。一是抓好责任体系建设。应严格按照中央16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大调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预案,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责任。二是抓好大调解会议机制建设。通过适时召开会议,许多矛盾纠纷都能及时得到分流和化解。笔者认为,应实行村级半月一次、乡级每月一次、县级两月一次例会制度。三是抓好矛盾纠纷分流机制建设。信访部门要利用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做法,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分流机制。属人民调解范畴的,交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属行政调解范畴的,交相应行政部门抓好落实;属司法调解范畴的,交人民法院按规定予以化解;属重大疑难矛盾的,及时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四是抓好各类调解机制的有效衔接。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衔接上,针对交通、医患、劳动用工、土地矿产、消费权益等纠纷,推行人民调解进相关行业和行政单位,把不适宜行政调解的纠纷纳入人民调解范围予以调解。同时,在乡镇一级,设立“警民联调室”,由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各派工作人员入驻调解室,主要职责是调处不够治安处罚的民间纠纷、治安案件中民事损害赔偿事项。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上,建立完善诉前告知、诉中委托和信息反馈等制度,将争议不大、案情简单和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及时移交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解决,积极探索将轻微刑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移交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工作模式。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衔接上,应建立委托调解制度,人民法院认为案件有调解可能,并且需要行政机关配合的,可委托行政机关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也可邀请这些组织的调解人员参与调解。同时,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按照《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规定,做好行政调解工作。五是抓好奖惩机制建设。把大调解体系建设纳入综治维稳、信访、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促进各级干部把工作抓实。

(四)着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方式,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调解法》的实施,人民调解在化解纠纷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有着其他调解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着重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是完善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内容。

1、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要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活动”的思路,切实加强乡村组三级调解组织建设。乡级层面,应加强司法所组织建设,建议按乡镇人口万分之一比例核定司法所人员编制;村级层面,要把有一定政策法律知识、为人公道正派、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选任为人民调解员;村民小组层面,应加强“一长三员”(即村民小组长和一至三名调解员)调解队伍建设。

2、加强对人民调解员业务指导和培训。我国《人民调解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调解工作,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因此,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人民法院,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集中轮训、业务指导、旁听审案、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级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使调解员达到“三懂三会”,即:“懂政治,会做思想政治工作;懂政策,会用政策规定解决问题;懂法律,会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把调解工作落到实处。

3、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硬件建设上,要按照工作标牌、印章、标识、程序、文书“五统一”要求,建好调解室。软件建设上,要按照“一案六表”要求,规范调解文书的制作。同时,要以提高调解协议履行力为重点,建立“以奖代补”和“以案定补”的激励机制,凡是经调解达成的纠纷,在完善卷宗质量的基础上,经县级司法部门检查确认,发给人民调解员工作补贴,以此提高各级调解员工作积极性。

4、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司法确认程序、内容和法律效力,这是近年来人民调解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是运用司法机制对人民调解给予支持的重要保障措施。各级人民调委会在调成重大矛盾纠纷时,应告知并引导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提高调解协议文书的法律效力,使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5、创新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近年来,威信县在人民调解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了扎西镇“庭式调解”工作模式。该模式模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形式,按照“五有”、“四落实”要求,设置了固定的调解庭,设置了主调员、调解员,当事人席和旁听席,把受理民间纠纷的范围、人民调解的原则、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调解员工作纪律、纠纷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调解庭纪律等相关制度全部装框上墙,从申请→受理→调查→调解→结束→履行→回访→立卷八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解制度和程序,化解了大量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得到了中央、省、市部门的肯定。要在巩固这一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新形势下的人民调解工作。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篇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近年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统一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这一调解体系的建立切实解决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强化对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新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党承担执政任务,履行执政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动员各方面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多是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采取和谐的办法正确处理和协调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针对矛盾的具体实际,立足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进理解,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创新行政调解方式,提高司法调解效率和水平,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缓和冲突、化解矛盾。这既是我们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当前稳定形势的现实之举,也是实现维稳工作常态化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二,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强化社会管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变迁加剧,利益调整和矛盾解决难度加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利用调解灵活简便、易于接受的优势促进群众间的和睦关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完善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三,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有效应对社会矛盾发展变化新趋势、巩固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已有的成果也会丧失。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单纯依靠司法手段往往无法解决或案结事不了,必须协调社会力量予以综合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一方面统筹了各方力量,使纠纷解决从部门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齐抓共管;另一方面注重了源头治理,使纠纷解决从被动处理转变为常态化解,从而能够真正解决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二、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新格局

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认识定位凸显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全局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以新的理念推动“大调解”工作,努力把“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到更深层次,把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二是组织领导强化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人专班负责“大调解”工作的谋划部署,形成强有力的“大调解”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大调解”工作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网络构建坚持党政主导。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在村(社区)和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协会要建立调解室,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各区域、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个方面的“大调解”组织网络。要求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在基层真正形成“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复杂纠纷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上交”的局面。

四是工作保障落实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大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目标管理考核,组织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推进“大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做到“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力保障“大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创新发展,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新机制

在开展“大调解”工作中,坚持调解优先、自愿合法原则,注重法、理、情、德、利有机结合,把调解工作贯穿于解决民间纠纷、处理行政争议和司法诉讼的全过程,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

一是推动“大调解”创新发展。深化人民调解,加快建设完善一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搬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交通事故、边界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创新行政调解,将行政调解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设立行政调解室,建立由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题的行政调解工作新体制。提升司法调解,各类司法调解组织实行全员、全域、全程调解,推行立案调解、轻微刑事诉讼案件和解、行政诉讼案件协调和执行和解,对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延伸到涉诉信访、申诉再审案件,实现了司法调解的纵深发展。延伸社会调解,将具有调解职能的消费者委员会、贸促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民间调解组织纳入“大调解”工作体系,推动了“大调解”网络的全覆盖。

二是强化“大调解”衔接联动。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大调解协调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矛盾纠纷。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流程、对接程序、效力确认等制度,推行以“调解程序衔接、调解信息衔接、调解人员衔接、调解业务衔接”为主要内容的诉调对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职能衔接、协调配合、公正高效的工作机制,彻底改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弹各调,各吹各号”的状况,形成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全面提升“大调解”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是健全“大调解”运行机制。推进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健全联合排查、综合研判和分流处理、分级化解、督查督办机制,构建矛盾纠纷监控预警体系,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地方党委政府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详细周密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预案,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拟定社会风险评估报告。设立调解工作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大调解”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和调解工作考评机制,实行“调解能手”和“优秀调解室”命名制度,做到标识统一、制度健全、运行程序规范、调解人员举止有礼,使调解工作在温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促进了调解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践表明,“大调解”工作“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我党的执政根基”。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构建“大调解”体系上都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更加充分地发挥“大调解”体系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和常态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投稿人:曾凡池 邹然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篇6

专项活动阶段性工作总结

我县按照省市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的要求,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进一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根据专项活动主要任务的要求,扎实有效的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和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现将我县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以来的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充分认识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 活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

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是进一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扎实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一)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一是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以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的意见》文件。

二是各司法所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布置好、组织好、实施好专项活动,把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作为今年司法行政工作的重-1-

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摆上了重要位置。

三是及时动员布置,广泛参与。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广大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积极参与,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积极投身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并结合实际,把专项活动纳入云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部署开展的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做好宣传和信息交流反馈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利用乡镇(街道)新农村广播室13次、专项活动宣传日9天次、宣传条幅9幅、标语32条,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大力宣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让更多地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以及简报、信息,交流反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活动的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和成效。活动以来共撰写信息、简报11篇(条)。

二、扎实有效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集中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一)认真组织县乡村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组织各级采取普遍排查、重点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排查本村(居)范围内的矛盾纠纷和隐患;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排查本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隐患;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排查本单位的矛盾纠纷和隐患;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排查本行业或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和隐患;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网格化大排查工作格局。

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以来,通过普遍、重点、定期和专项排查工作,2012年3月至5月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共663件。排查预防纠纷9件。

(二)集中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按照不同类型、化解的难易程度及造成社会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认真制定化解方案进行化解,3月至5月共化解矛盾纠纷661件,防止群体性上访1件10人,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2件7人,防止群体性械斗1件150人。

一是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邻里、婚姻家庭、房屋宅基地等常见性、多发性的一般矛盾纠纷212件,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化解。

二是对于排查出来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和党委、政府交办的矛盾纠纷,相关部门委托移交的矛盾纠纷,经组织专门力量、制定调解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6件。

三是对涉及民生的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山林土地、征地拆迁、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治安案件民事损害赔偿等特殊行业和专门领域的纠纷,通过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以及相关部门的各方力量共同化解104件。

四是对排查出接边地区各类矛盾纠纷,由司法所及调委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3件。

五是积极开展预防激化、群众性上访和防止民转刑工作,在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对于有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三、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结合全县‚四群‛教育活动,切实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把矛盾调处化解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服务群众的过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加强基层调解员业务培训、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纪律建设,每一季度组织村(居)委会到乡镇(街道)集中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交流,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贴近群众,善调能防,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调解队伍。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下步工作意见

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村(居)委会对大排查大调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力度不够;二是基层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投入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向更广更深层次拓展;三是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工作交流还需进一步规范;四是基层矛盾纠纷面宽量大,而调解人员的素质和年龄参差不齐,无法全面负担起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工作。

关于全面构建“大调解”体系 篇7

关于2012年第一季度大调解工作

研判分析报告

县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

2012年镇党委高度重视大调解工作,根据中央政法委提出的“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公正廉洁执法、社会管理创新”三项重点工作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贯彻、学习、落实省、市、县司法行政工作关于深入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提升大调解工作机制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按照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视大调解工作,以把镇调解中心建设成联动效能明显的实体单位和一线实战机构为主要任务,以提高化解能力综合素质为抓手,加强“防、联、调、治、建”五个环节业务建设,加强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一季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

全镇排查矛盾纠纷14起(有4起重点工程建设需长期排查调解突发矛盾),调处矛盾纠纷14起,调处率100%。其中重点工程纠纷4起,土地租凭流转纠纷2起,移民安置纠纷1起,劳动争议2起,非法开采1起,历史遗留问题2起,天气干旱1起,煤矿开采纠纷1起,调解成功10起,成功率100%(除重点工程)。

二、矛盾纠纷特点。

从矛盾纠纷发生类型看,**镇矛盾纠纷类型多,涉及领域广。其主要矛盾是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突发矛盾和土地流转二次承包边界归属权纠纷。首先对于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突发矛盾,镇政府多次

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做出了具体的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对每一个重点工程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由专人专方案专团队专项负责。对重点工程实行每天排查制度,对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汇报、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到位并现场处理,现场处理不了的事情要立即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并准备组织双方会谈协商,限时化解矛盾,保障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和涉及的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次对于土地流转和二次承包边界归属权的问题,镇政府也召开专项会议研究寻找解决方案。应为本次土地流转和二次承包边界归属权纠纷有一定的复杂性,土地流转和二次承包距今已有时日,当时参与此事的当事人多半已去世,对于当时所协商的内容和边界以不能确定。其上一辈人签署的土地流转协议下辈人陈述不知此事,拒绝履行。镇政府在处理此类事件是极为慎重,对群众宣讲当时公社的制度和我国现在对人民公社时期遗留问题处理条例或规定,并按照现行条例或规定妥善处理。

三、春节两会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要求。

1、春节两会期间加强领导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在岗在位,及时妥善处理好相关问题。成立应急小分队5人,由武装部部长负责,24小事应急待命。镇综治办负责搜集各村(居)、各单位的稳控情况汇总,如有情况立即向分管领导报告。

2、各村(居)、各单位分管领导要做到稳控工作情况清、信息灵、发现早、处置快、及时化解,人员失控要及时报告。各村(居)支书、主任、各单位负责人负总责,包片领导、分管领导必须主动履行职责。按照敏感时期稳控工作的要求,“内紧外松”做好重点对象、重点人群的稳控工作。对摸排出来可能上访的人员要登门逐一谈话,告诫、讲

清上访及扰乱社会秩序的危害性,以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对反映的事情问题,要按照法律政策提出相应的处置化解措施。

四、一季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效。

在本季度内,因领导重视,各单位履行职责,镇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开展顺利。14起矛盾纠纷当中除长期需要关注的重点工程建设突发矛盾以外全部调解成功,人民群众和双方当时人都很满意,调解成功的矛盾无反弹现象,全镇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发生。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发挥党委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发动基层党组织、各种社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提升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服务型政府和法制政府建设,认真履矛盾纠纷化解职能,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提供更多更好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3发挥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基础作用。扩大公民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探索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新途径,健全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群防群治队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情报信息、巡逻防范、人口管理、纠纷调处、法制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夯实矛盾纠纷化解的群众基础,形成矛盾纠纷化解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镇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

上一篇:甲供材料的检查费由谁承担下一篇:大公鸡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