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2025-03-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精选6篇)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篇1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众所周知,假如一个企业员工人心涣散,其发展必不长久。有人说:企业盛衰转换,根本在于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我认为就是增强员工凝聚力。那么,如何增强员工凝聚力呢?我试图从收入、工作满意度、亲和力、员工保障心理、个人发展和人事考核等六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收入

人是经济性动物。因而,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经济因素必将占有很大比重。收入的多少,不仅仅可以体现为物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个人价值某种程度上的肯定,从而实现员工自我满足感。但是,纯粹的高收入,也许能暂时吸引人才,却未必能长久留住人才,关键还得看收入分配流程中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励性。有两家企业,A企业不分职位、工种,月薪统一定为3000,而B企业则按员工个人能力及所做贡献大小,将收入划分为若干档次,虽然最高者月薪不到2500,但从实现自我价值角度考虑,B企业比A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也更能获得有才干者的青睐。所以,我的第一个观点:拉开收入档次,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员工不同的能力和价值,在企业员工内部建立能力优先机制。

在工资分配中,我们还应防止收入硬化。我比较反感那种一成不变的工资制度,而更倾向于按工作年限实行年薪递增制,让员工切实感到资历的增长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有个寓言,说的是猴子朝三暮四的故事。总量对猴子来说并没有变化,但朝四暮三,群猴愤怒,朝三暮四,皆大欢喜。我想,假如是朝二暮四,群猴肯定更加乐不可支。将这种理论移植到工资分配中,必将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有时,纯粹量的增长确实能在员工心理造成泡沫式满足。

二、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也即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廖泉文教授在《职业匹配过程的主动策划》一文中,将工作满意度下降看作职业匹配过程第三个障碍,说明廖教授对工作满意度也比较关注。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是我在实际人事管理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

1、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安静的办公环境。舒适的办公环境不仅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还能树立公司自身形象,激发员工的自豪感。恶劣的办公环境会使员工感觉差人一等,产生自卑情绪,从而严重挫伤工作上的积极性。

2、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通勤车服务,既为员工上下班提供方便,也以切实行动表明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同时,载有公司名称和标志的班车在大街上行走,本身就是一种广告效应。

3、在公司内形成尊重员工劳动的气氛,尤其是领导者,不能轻易否定员工的劳动成果。须知,培养员工积极性就好比堆雪人,要毁了它,一盆水足矣,但要恢复过来,可就不是一日之功了。

4、建立员工建议制度。我一直觉得:完善的职工建议制度十分可行,当员工的建议得到重视时,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进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美国柯达公司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卓有成效,他们从总经理到基层管理人员都对建议制度相当重视,并在各部门设立专门的建议办公室。该公司总经理乔治?伊斯曼甚至认为:一个公司的成败与职工能否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很大关系。

5、实行员工参与制度。古人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在现代社会,人们都希望了解所属环境发生的一切事情。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有安全和自我实现需求。如果让员工及时了解组织运行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管理,以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必能增加员工责任感,提高员工士气。因而,那句古语我认为应改成:“民当使知之,方可使由之”。

6、工作合理化和工作丰富化。所谓工作合理化,就是通过科学测量,确定合理的工作负荷和工艺流程,避免员工因负担过重或过于轻松而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工作丰富化就是在单调的工作中增加一点情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如美化工作名称、适当增加决策性内容、具有相同工作特征的职位进行定期轮换等。

三、亲和力

提高亲和力,实质上就是将管理的触须延伸到员工的私人领域,通过人际关系的交往来增强凝聚力。

1、创办内部报刊杂志,为员工提供一个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园地。在企业设计中,最重要的应是MI即企业理念设计,而内部报刊杂志就是进行MI设计最佳的载体。

2、在员工生日送上一束鲜花或给予其他物质祝福,会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公司大家庭般的温暖融和之情。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具震撼力。如果公司规模不大,生日聚会将更使员工终生难忘。

3、实行定期交流制度,让领导和员工共聚一堂,总结过去的经验,规划未来的发展。如果公司规模大,则可以让员工在公司统一安排的前提下自由组合,轮流参加公司各种会议。我之所以提倡自由组合,马骏腾——实战派营销管理专家!企业战略、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顾问/培训师中国高级管理咨询顾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认证)中国职业经理人授权培训教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认证)中华培训讲师网高级讲师。就是考虑到企业员工可能有非正式组织存在,让有共同语言的员工一块参加,可以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将自己真实的想法都坦诚地说出来,使公司领导能真实地把握员工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管理上的差距,强化对员工的管理。

4、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电影包场、参观等。关于参观,美国罗杰?米的做法值得借鉴。他认为派出150名员工而不是2-3名代表,花上整整10天时间去参观某行业展览,既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又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篇2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建设卓越的文化。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建设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活力,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打造百年企业、创建幸福生活”的基石。这早已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员工所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总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目标上来;

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会起到很大的约束作用;

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

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中去;

辐射作用,指企业文化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辐射作用,营造积极的广泛的社会影响,树立社会形象,发展企业。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

明确的导向性原则

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原则

兼顾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原则

文化融合原则

民主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

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原则

个性化原则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培育企业的核心专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

建立企业与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系统;

形成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培育企业的核心专长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五年的企业靠领导,十年的企业靠团队,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公司成立至今已经4年了,但是我们仍然是个年轻的公司。我们充满激情、充满斗志,我们敢于挑战、无所畏惧。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篇3

——九如山户外集体出游活动小结

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医院凝聚力,增进员工情感联络,提升员工精神文化,在院领导的关怀下,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医院组织开展了职工户外集体出游活动,68名职工,13名职工家属参加了此次户外活动。

此次出游地点为国家AAAA级景区——济南九如山瀑布群风景区。为保证周末医院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转,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有机会参加到活动中来,此次活动分2周、2批次进行,分别由司马欧院长、高富祥主席带队。

从医院出发,乘坐旅游大巴历经一个小时到达九如山风景区,大家一路谈笑风生,表现的格外轻松,让我们感受到医院对于员工及员工家属的人文关怀给大家带来的喜悦!

登山前,院领导嘱咐大家注意安全,强调旅途中的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在游玩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切实注意自身安全。

夏日的九如山,绿色覆盖,如翡如翠,植被山泉遍布,溪流交错,瀑布成群,沿着小道慢慢往前走, 路边的竹林参天,竹叶绿的发亮, 那潺潺的流水声,松竹遮天蔽日,空气格外清新, 像滤过似的, 使人神清气爽。

大家一路游山玩水,欢笑不断,看到美丽的风景兴致勃勃的驻足拍照留念,在大自然深处留下了青春的印记。

登山是一项体力与耐力的较量活动,在登山过程中,大家发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朝着山顶奋力前进。尽管有个别员工由于身体原因使登山的脚步慢了下来,但她们互相鼓励,相互扶持,处处体现着团结的力量。成功登顶的喜悦,让大家兴奋不已。在山顶,所有美景尽收眼底,大家心情舒畅,开心地笑着、玩着,互相交流着,活动气氛热烈,欢声笑语声在山林中飘荡。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篇4

为了庆祝公司销量业绩的突飞猛进,增强团队凝聚力,增进交流沟通和友谊,公司人事部部组织全体员工、部分经销商及家人前往重点旅游风景区明阳天下拓展训练中心进行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当天的缩小包围圈、冲出亚马逊、毕业墙等项目活动,寓教于乐,夜晚举行的烧烤晚会,热闹无比。

“贡献的是个人,展现的是整个团队”。在拓展训练中,精英学员们无不表现出贡献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学习他人之长,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真实地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团结与协作,沟通与协调,真诚与信赖,激情与挑战,勇气与信心,素质与心态,见解与共识的完美统一。在此过程中,也锻炼和提升了精英学员们制定目的、策划方案、组织指挥、统一执行的综合能力。

通过此次的拓展训练不仅拓展了精英学员们的体能和智力,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精英学员们的某些思维模式,已沉睡的一些潜能被唤醒了.它把深奥的理论溶入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活动中,让精英学员们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提炼.当高强度的训练与汗水交织在一起时,深刻体验到了一个团队的成长要经过千百次的锤炼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感谢明阳天下国际拓展训练中心的教官,是在教练的带领下,我们才共同面对了疲惫、压力、艰险和恐惧的挑战,共同完成了一系列看似很难完成的任务,享受了历经艰辛之后的成功喜悦,增进了交流沟通和友谊,大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一切皆有可能,超越自已就能够创造奇迹,只要勇敢跨出第一步,困难也不是这么难,超越只是一步之遥。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当我们面临艰巨的任务或遇到困难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努力,付诸行动,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就可以完成别人认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篇5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的凝聚依赖于企业文化。文化是一种认同,作为现代民营企业,如何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员工的普遍认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更为有利的人才优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把人力、财力集中在能够取得直接效益的工作上,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过于急功近利,而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关注;有的民营企业即使有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也非常零碎散杂,或盲目仿效照搬,导致其企业文化缺乏特色,存在雷同化、表面形式化等问题。

加强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努力建构公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塑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应加强企业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行为进行一定限制的文化,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要求。企业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规范着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等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

企业在塑造自己的行为文化时,须建立本企业人际关系和公

共关系的规范。企业员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物质设施等构成的一种表层文化,包括企业产品、生产(生活)环境、办公设施、文化设施、企业广告、包装设计等。

企业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确定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加强建设企业文化既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又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又要注重关心人和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应建立参与、协作、奉献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是一种团队文化,这种团队文化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命运共同体文化。

良好的机制是人才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挖掘人才潜力,发挥人才优势的关键。现代民营企业的用人不公现象,造成人才的高流动性,难以留住核心人才。稳定留住人才队伍,须建立一套既适合外来人才成长,又对血缘性员工有约束的机制。因此建立公平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公平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经济激励、地位和权利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关心激励。这几种激励都要通过公开的形式进行才能显示出其公平性,要对家族员工和外来员工同等对待,激励的标准要相同。无论是家族人员还是外来员工都要受到公司章程、合同的约束,须严格按照公司的章程办事,用合同约束员工的行为。

在建设现代民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还应把握以下原则:一

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6种方法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多元化的竞争局面,造成职工队伍思想不稳定。要增强运输企业凝聚力,必须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入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保证优质服务和运输安全,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交通运输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千家万户和社会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企业面临充满竞争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化、服务集约化、决策规范化,造成了职工队伍思想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加。因此,要增强企业凝聚力,必须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入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切实保证优质服务和运输安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一、正确分析判断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前,在继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扩大国内需求的大背景下,国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都会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投入巨额的资金。如果交通运输企业能够把握住这难得的机遇,企业将会有更加光明的前途,对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机遇到来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客观方面,首先交通运输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必然导致了交通运输企业承揽

1运输项目的困难加大,成本增加而盈利减少。其次,最近几年的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而目前燃油费用往往会占到整个运输总成本的30%以上,这就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主观方面,首先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导致企业运行成本较高;其次,企业内部相关制度建设落后,某些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造成企业整个的运转不流畅。

由于上述存在的主客观方面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必须加强企业职工及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思想政治素质水平提高了,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调动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而思想政治工作又必须以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企业的生产经营出发,围绕生产经营进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才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克服企业存在的主观问题,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客观问题。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对策

(一)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领导水平高、改革思路新、拒腐能力强、团结协调好、工作业绩佳的一流班子,成为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优政的坚强领导集体领导班子。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2)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3)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一要培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作风;二要培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的作风;三要培育孜孜以求,奋发学习的作风;四要培育清正廉洁、严格自律的作风。

(二)尊重职工民主权利,焕发主人翁精神

在我国公有制企业里,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凝聚力的主体,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作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中,经常可以看到亏损的企业摆脱困境,绝路逢生。企业成功的因素很多,但集中职工的智慧,统一职工的思想,凝聚职工的力量,产生正确的决策,这是企业成功的关健所在。否则,没有职工的支持,没有形成职工的共识,产生了“离心力”企业难以成功。

作为企业领导班子,首先要明确职工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尊重职工的权力,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才能使职工从内心真正为企业干主人事,尽主人责,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其次,企业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让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企业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长远规划、重要分配问题都应交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定。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一旦落实,就会焕发出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职工就能以主人翁态度,自觉为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可以说,职工是水,企业是舟,水能载舟,也可覆舟。尊重职工群众应该是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交通运输企业职工的流动性大,分散性强。因此,在交通运输企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一切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企业职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思想政治的工作也完全可以变得流动起来,不再局限于以前那种地点固定的会议报告形式。交通运输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可以到一线来,在工作岗位上与一线职工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同一线职工感同身受,将与职工关系最密切、最关心的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不仅可以

更顺利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僵化的、枯燥的教育方式,职工也可以更自觉地、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四)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实行“一岗双责”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很高、作用很大。但再高、再大,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整个企业运转的一部分,归根到底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公司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服从并服务于公司的发展需要,才能充分体现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要在发挥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先进工作者等骨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行政、技术人员力量,改变以往政工干部单一抓政工、生产干部单一抓生产的格局,建立“一岗双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运行机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紧密围绕交通运输安全、经营、服务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结合职工岗位实际操作和需求,将科学发展、市场竞争、成本效益等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作为思想教育重点内容。确保所有管理人员既负责行政、生产的管理工作,又积极承担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建立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日常工作流程和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单位和个人绩效考核的范畴。

(五)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凝聚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其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种企业精神,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发展企业文化为载体,使原本单一说教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在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中充分开展起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职工更易于接受。因此,企业可组织各种文化技术学习、文娱体育活动、家庭建设活动等,培养职工的高雅情操、进取精神、良好作风,形成热爱集体、团结合作、和谐协调的氛围。

1.坚持开展文娱活动

寓安全经营知识和岗位业务知识学习在文娱活动中。编写一些生产安全、防火安全、交通安全、历史文化知识、家庭生活知识等几百道题目进行有奖问答活动,既活跃丰富了活动节目,又给职工们提供了学习机会。

2.坚持开展体育活动

培养职工刻苦学习、勇于拼搏、团结合作、共同提升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职工进行体育锻炼,不定期举行篮球赛、羽毛球赛及乒乓球赛等活动。这样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又加强了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坚持开展全方位教育

要求广大职工以企业的发展为重,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敬业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业务技术,同时还注意培养职工们关心国家大事、社会问题、热爱家庭并尽其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组织职工参与社会赈灾献爱心等活动,使企业形成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大家庭。

[参考文献]

[1]余凌,略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J].今日科苑 2009年13期

[2]宋臻,浅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理念的创新[J].才智 2010年30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天目湖南山竹海导游词下一篇:火工品管理报告制度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