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2024-09-10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共7篇)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篇1

关于**市**区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

学号:*************姓名:***

时间2012.2.10—2012.2.17

地点:******************************

活动内容及详细过程:

一.首先由我们派发法律意识传单 内容如下: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有密切联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在阶级社会中,没有全社会统一的法律意识。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支配作用。各阶级法律意识的内容,归根结底由该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统治阶级内部,由于各阶层、各集团乃至个人所处的具体地

位不同及其他原因,其法律意识也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点上都服从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我在99年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我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带湖路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后进屋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辩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们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如我办理的舒某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信州区五中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

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未成年儿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指导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法律制度,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法规等,都是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指导下确立和制定的;司法人员在应用法律规范时,他们的法律意识对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他们依凭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然后我们进行法律意识的调查

问卷如下:

1.您是否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您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3.通过这次调查您觉得您有必要提高法律意识吗?您会怎么做?

基础的认识如下:

第一题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内容:

我国公民的八大基本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2)功宗教信仰自由;(3)人身自由;(4)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5)社会经济权利;(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誉的权利和利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的义务。(5)依法纳税的义务。

此外,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所谓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权益,它表现为享有权利的公民有权做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公民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对这一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法律关系上讲,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一方面,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既没有脱离义务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摒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所以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另一方面,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也就是说,公民享有权利需要条件,这个条件的实现依靠义务来创造,如果不履行义务,那么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公民能够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根据公民所尽的义务确定;同样,公民的义务,也是根据它所享有的权利确定的。

(3)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得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地责任,尽自己的义务。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条件。

(4)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必须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要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和他人权利的义务。

第二题

1、法律具有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2、法律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禁止的,触犯了法律应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么,违法后能不能变通,变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有效避免违法和犯罪现象发生的目的。严格及时有效的执法也可以警示人们,未违法,违法必受罚,受罚不可变通也。这样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上建立起一道坚不可崔的思想行为防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收到欲方则方,欲圆则圆的良好的规范效果。

3、法律的校正作用。也称之为法律的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像法律所对的一些触犯了法律的违法犯罪分子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违法行为得到了强制性的校正。

4、法律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质量,普法质量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在立法上,必须在明确是非的法律界线的界定上,一定要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能在合法与非法的行为界线的划分上出现一些莫凌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更不能在对违法处罚的裁量上有幅度的现象出现。像现今的法律中经常出现的这样的条款“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处以10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对于这些现象应是立法中的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普法上,对于每一部法律都要做到人人皆知,不留死角。只有知法才能使法律的明示作用,法律的预防作用才能得到更好地体现。知法是守法的前提,立法是知法的前提。在执法上,对于任何一部法律,不管它制定的多么明确、严密和严厉,普法工作做得多么的广泛而深入人心,如果出现执法不严,对违法者惩处不利(不及时不严厉),再严厉的法律也会成为了一纸空文的,形同虚设,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

三.总结分析报告

居民们都踊跃答题,争先恐后的表明自己的关于法律意识的看法。许多不会写字的老人都进行口述由我们代笔,都纷纷的表明了自己对法律的看法。通过这次活动,许多居民都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弥补了对法律知识方面的空白。每天活动结束他们都还愿意再多了解一些,都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如前所述,近几年来,我区城镇居民的法制观念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区居民的法制水平仍有待于加强。我区居民虽对婚姻法、土地管理法、义务教育、民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但对宪法、合同法、诉讼法、选举法等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及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法规的了解相对较少。如在问卷调查中,各人员对有关公民选举权的资格、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监护责任、赠与合同等问题的选择中,选择正确的比率普遍较低。此外,部分居民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整体法律意识仍有待于加强。有些居民即使认识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了,但对通过法律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持否定态度,尤其是在“民告官”的案件中,有些居民认为“官官相护”,不相信通过法律能够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

村(居)干部队伍依法行政的意识有待于加强我区村(居)干部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意识,他们真心实意带领和帮助群众奔康致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与支持。但是,还有一些村(居)干部仍保留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工作方式,搞家长式管理;或者民主作风和法制观念不强,乱作为或不作为;还有个别村(居)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挪用集体资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虚报基塘整治面积骗取专项资金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侵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和民主治理社区工作的进程。

法制观念不够强的原因分析(1)落后的历史传统禁锢。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封建统治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的民主观念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封建残余思想在农村地区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各种封建流毒没有彻底地得到清除,农民群众的民主思想和法制观念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广大的农民群众还没有彻底地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没有从封建残余势力的影响中真正地解放出来。(2)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可否认,我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还有待于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比较贫乏。而教育的落后使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无法对法律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民主法治的思想无法通过知识这个渠道进入农民的头脑。农村地区的文化欠发达,同时给了那些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和封建思想以死灰复燃的条件,而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则往往被排除在农村的大门之外。

法律的社会作用指的就是法律在调整人们的行为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因为人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下做出的。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就体现了法律对社会思想、社会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程度的评价。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制裁,在社会效果上就表现为,让其他人明白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在社会生活中抑制自己的非法行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法律对于良好行为的倡导,在社会上的效果则表现为,让大众明白法律的价值取向,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法律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研究法律必须要把法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法律的运作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对法律的评价,这就是说,法律与社会的作用又是相互的。社会行为也会给法律提出各种要求,法律又必须适应社会。但法律也会保持自己应有的价值立场,倡导新的社会思潮。

最后,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法律规范,社会才得以安定,经济才得以发展,人民才得以生活。

居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消费观念,性别差异,经济发展,城镇居民

一、研究问题

消费和消费观念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消费观念是指消费者的价值观,它是消费群体对消费对象整体的价值取向或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或购买何种类型的产品最满足他的需要(杨魁等,2003)。黄世礼(1996)认为,所谓消费观念就是对消费的根本看法,由于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于消费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消费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费已经从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准,发挥着启动经济、稳定社会的作用。因而,作为消费的一种主观表现形式,消费观念近年来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李培林等(2000)认为,由于分配领域中双轨制和隐形收入的广泛存在,职业和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指标具有很大局限性,消费结构成为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分层指标,而消费结构的选择则依赖于人们的消费观念。还有一些学者对消费观念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比较分析,包括代际消费观念差异和城乡消费观念差异。其中,进行代际研究的学者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对在计划经济并且主要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上一代人的消费观念和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消费观念进行对比,并对代际消费观念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王子曦,2010);进行城乡消费观念差异研究的学者则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差别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了解决城乡居民消费观念差别问题的方法(曹俊杰等,2004)。

虽然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国民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仍有许多不足。第一,大多已有研究停留在描述统计层面,缺乏严格的统计检验及更为深入的分析。第二,已有研究对消费观念的探讨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第三,已有研究缺少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众所周知,许多社会现象的性别差异非常普遍,因此性别因素是分析社会现象时考量群体差异及社会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性别角度,着重对消费观念中的符号性或炫耀性消费观念进行统计分析,并试图回答城镇居民的符号性消费观念是否存在着性别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因城乡样本之间本身具有较大差异,本研究把着眼点放在城镇。

二、数据来源、研究变量、研究方法分析

由于本研究强调消费的符号意义,笔者区分了两种消费观念类型,一种是传统或保守型的消费观念,即消费和支出强调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不主张浪费或炫耀性、符号性的消费。另一种称作现代型消费观念,即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的消费。这里,对于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是根据凡勃伦1899年在《有闲阶级》一书中对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的阐述进行界定的(凡勃伦,1997)。他指出,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就是脱离具体生活活动来表现自己拥有权利和财富的消费。这种消费能显示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同时使其产生虚荣效应,其最主要的一个表征就是名牌效应。因而,本文从消费者追求品牌、潮流等审美偏好竞比入手,对其进行分类测量。当然,这种简单区分体现的是两种极端类型,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可能处于两者之间,因此从传统型消费观念到现代型消费观念之间是一个连续的图谱。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核心是检验消费观念特别是炫耀性消费的性别差异。价值观的性别差异广泛存在,而且在中国文化里面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成分。也就是说,在家庭外部的事务中或者家庭之间的关系中,男性通常是一个家庭的代表,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表征,男性的形象通常也代表了家庭的形象,因此男性可能比女性更加强调外在的形象,其消费行为或观念更趋向于炫耀性或符号性。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消费观念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更加注重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

除了性别因素之外,消费观念也受到年龄、教育和职业因素的影响,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越年轻的人,越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

假设2b: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

假设2c:职业地位越高的人,越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

另外,笔者认为,年龄、教育和职业等因素对消费观念的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即:

假设3a:年龄因素对男性消费观念的影响大于对女性消费观念的影响;

假设3b:教育对男性消费观念的影响大于对女性消费观念的影响;

假设3c:职业地位对男性消费观念的影响大于对女性消费观念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2010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国城镇地区抽取7266个样本(年龄介于17岁至96岁之间)①。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的分析样本界定为居住在城镇的人,并将年龄限定在17~65岁之间,所有农村样本和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都被排除在外,本研究最终的有效分析样本为6174个。

(三)变量

1.因变量。本研究关心的是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因此因变量应该是指居民的消费观念。在CGSS2010数据中消费观念主要通过6个与消费观念有关的定类变量进行测量,具体为“有了多余的钱首先考虑是存起来”“买东西应该讲求实用,是不是名牌不重要”“我周围人有的名牌货,我也得有”“日常吃饭可以简朴点,但是穿着得讲究”“‘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透支消费很正常”“穿名牌,面子上会好看些”。其选项是对问题同意程度的五级划分,分别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无所谓同意不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这里根据上述对消费观念的界定,对6个变量重新赋值,将前两个变量的选项进行倒叙排列,其选项级别变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无所谓同意不同意”“比较不同意”“完全不同意”。这样6个变量反映的问题就处于同一测量单位上,而后加总将其处理成为一个取值在6~30之间的定距定比变量,取值越大,说明个体消费观念越倾向于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反之则较为传统或保守。

2.性别变量。统计模型中性别是一个虚拟变量(男性=1)。

3.年龄变量。统计模型中年龄是一个连续变量。以往研究通常对年龄进行平方化处理,以检验年龄与因变量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U型或倒U型),但是此处笔者发现年龄与消费观念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因而没有对其进行平方化处理。另外,为了更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个体的消费观念差异,在后面的回归分析中,对年龄进行对中心化处理。

4.教育年限。教育年限是一个连续变量。CGSS2010问卷资料中测量教育的指标是被访者的最高学历,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换算,参照惯例,换算方式是:私塾=2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职高、技校、中专=13年,成人专科=14年,大学专科=15年,成人本科=15年,大学本科=16年,研究生=19年。

5.职业地位指数。已有的研究通常使用“国际职业地位指数”(ISEI)作为家庭或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测量指标。CGSS2010使用“1988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代码”(ISCO88)记录被访者的职业类型,本文依此转化为ISEI(Ganzeboom,et al,1992)。由于数据中有一部分人的职业变量缺失,本文通过条件均值替代的方法对缺失值进行赋值,以教育程度作为分组取值的依据,分别计算出每种教育程度的职业地位指数均值,来填补缺失值。

6.控制变量。除以上变量,本研究还控制了收入、婚姻状况、政治身份和区域等4个可能影响消费观念或性别消费观念差异的因素。收入包括两类:一类是个体全年的收入,一类是个体所在家庭的全年总收入。本文对收入取对数,以便使其接近正态分布。婚姻状况按照是否处于婚姻状态,处理成为一个二项虚拟变量(处于婚姻状态=1)①。政治身份指被调查者的中共党员身份,是一个虚拟变量(党员=1)。区域变量是指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1)。

(四)统计模型与分析策略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描述统计分析,主要目的了解各分析变量的基础情况以及各关键变量之间的性别差异。第二部分,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各变量对消费观念的决定作用,同时通过性别变量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检验各要素效应的性别差异。

三、分析结果

(一)各变量的统计描述及其性别差异

首先,从表1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消费观念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趋向于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

其次,在个人收入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收入差异。女性的收入约为男性的48%,而且在0.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这一点与以往研究一致(吴愈晓等,2009;邓峰等,2012)。

再次,就教育年限而言,男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高于女性,并在0.1%的水平上显著。这也说明性别间教育不平等,作为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Buchmann etal,2008)。对此,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男女平等,然而当政府关注经济和效益增长时常常以牺牲平等为代价(Lu etal,2008),因此性别间教育不平等受政府政策变动影响,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仍然存在。

注:a 差异即为表内男性数值与相应女性数值的差;*、**、*** 分别表示在 10%、5%、1%统计水平上显著,下同。

最后,在职业地位指数上,两性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高低差异。这里所说的职业地位指数,是指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也就是布劳和邓肯基于教育和收入两个变量估计出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基本上与人们对职业声望的主观评价相一致(Blauet al,1967),这意味着收入和教育水平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地位高低。按照此种推论,在本研究中性别间的职业地位指数应该呈现出显著差别,同时因为男性在教育和收入方面都占有明显优势,其职业地位指数也应该更高。然而,研究结果却不能证明这个推论。虽然我们不能因此怀疑布劳和邓肯基于教育和收入水平对职业地位的测量,但是在对中国人职业地位声望进行测算时,这种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收入和教育决定论还是值得进一步考量和商榷的。

(二)消费观念的决定因素及其对性别效应的直接影响。

为了估计性别对消费观念的效应及这种效应如何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建立了4个模型。首先是涵盖了所有变量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在接下来的3个模型中,分别对年龄、教育年限以及职业地位与性别进行交互,以检验关键变量的性别效应。

模型1中性别系数为0.636,而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初步说明男性与女性在消费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其他因素后,男性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另外,个体年龄和职业变量对其消费观念的影响亦非常显著,个体年龄越大,消费观念越为传统或保守。具体为,控制其他因素后,个体年龄每减少1岁,其消费观念得分增加约0.058个单位;职业地位每增加1个单位,其消费观念得分增加约0.023个单位。这与常识经验一致。同时,在收入与消费观念的关系上,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个体收入本身对消费观念并没有影响,倒是其所在家庭的收入与消费观念有着很显著的关系,家庭收入越高,越倾向于炫耀性消费。因而,模型1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假设2a和假设2c,但假设2b没有得到验证,即教育对消费观念没有显著的效应。

模型2~4中,本文分别对年龄、教育和职业地位各变量与性别进行交互分析。可以发现,年龄、教育和职业地位不仅对个体的消费观念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同时存在着显著的性别效应。以下将对这3个模型的性别效应进行详细阐述。

(1)年龄影响个体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模型2显示,年龄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首先,当两性年龄都处于平均水平时,男性的消费观念得分高出女性约0.65个单位,这说明此时男性的消费观念与女性相比,更加强调炫耀性或符合性消费。其次,就整体而言,年龄与消费观念指数之间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即年龄越小,个体的消费观念越趋向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但是,这种消费观念指数的年龄递减效应在两性之间存在差异。对女性而言,年龄每增加1岁,其消费观念得分下降0.05个单位,而对男性,降幅则为0.07个单位,说明这种消费观念得分的年龄递减效应对男性作用更为突出,尤其当男性年龄超过50岁后,其消费观念要比女性更加传统或保守。

(2)教育年限影响个体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模型3显示,教育是解释两性消费观念差异的一个有力砝码,且教育对提升男性的消费观念具有更显著的贡献率。具体表现为,男性的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其消费观念得分增加0.075个单位,更加趋向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而教育对女性消费观念的影响系数为-0.025,但不显著,表明教育对女性的消费态度没有影响。可见,教育会更加促使男性形成现代型消费观念,倾向于炫耀性或符合性消费。

(3)职业地位影响个体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模型4显示,男性的消费观念得分随着职业地位的提高而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具体为,男性的职业地位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其消费观念得分增加0.035个单位,更加强调炫耀性符号性消费。而职业地位对女性消费态度的影响系数为0.008,不显著,表明职业地位指数对女性的消费态度没有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CGSS2010数据,从性别角度对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城镇居民现阶段的消费观念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填补了前人研究的空缺,使本文对消费观念的研究有更加多维的比较视角和分析方向。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确实存在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因素。

第二,本研究发现年龄、教育以及职业地位均对个体的消费观念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影响还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效应。首先,对两性而言,年龄越小,其在消费过程中会更加倾向于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同时,消费观念指数的年龄递减效应对男性的影响更为明显,特别是当男性年龄到达50岁的时候,其消费观念指数开始低于女性,在消费过程中更趋于传统或保守。其次,教育的性别效应对消费观念有影响。对女性而言,受教育与否对其消费观念没有影响,然而对于男性,教育在改变其消费态度上发挥了很大作用,表现为男性的教育年限越长,其消费观念越趋向于现代型,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这为解释两性消费观念差异提供了证据。第三,职业的性别效应提供了另一个解释依据,即男性的消费观念随着其职业地位的提高而更倾向于现代型,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

论我国居民的教育观念和消费特点 篇3

关键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展教育价值观念人才观

1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展现状

新世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农村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2002年增加1111元,增长44.9%,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约8697元,比2002年增长了44.2%,报告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有所变化,主要向发展性和消费性消费倾斜,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尤其教育所占比重稳步提高。

2教育价值观念及我国在个人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特点

教育能在多在程度上培养一个人,取决于教育价值。教育价值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客体,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的发展需要的一定满足(适合、一致、促进等)。

多年来,尽管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将普通教育转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上来,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围绕着升学率兜圈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3何谓人才观,目前我国人才观出现的问题

人才观,即什么是人才的问题,这涉及到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决定着如何看待教育质量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才称得上“人才”。这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把基础教育引向了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邪路。其实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一般而言,人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富有创造精神,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一类是有特殊专长,在某一领域内做出特殊贡献的高级专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上述两种人才虽然处在不同层次,却无轻重贵贱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又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量。自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英国已经有60多位获奖者,日本却只有六位,但近几十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却大超过了英国,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大军。基础教育的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它无法培养成熟的人才,而只能培养“人才苗子”或至多只能培养出“半成品”。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人身上,势必会忽视甚至牺牲大多数,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排斥在“人才”之外,以致延误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劳动力量的形成,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很多人对人才这个概念进行不全面的理解。在许多教师、家长甚至一些领导者眼里,分数高的是人才,高级人才是人才,除了这些就不是人才了。这些人头脑中缺乏多层次人才合理结构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才这一概念的外延狭窄化、单一化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的人才,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当然我们提倡多元的人才观,并不意味看将人才这一概念泛化使用,人才必须是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必须是具有各方面良好素质的人,这一点是不能有任何动摇的。如果我们不树立多元的人才观,就难以正确地解决好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就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人才。还需指出的是,过去我们讲人才,只重视人才的文化、业务素质方面,严重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搞下去,就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

4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德”的方面,社会各界一致认为,21世纪的人才,“德”是主要的。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其次在道德修养方面,应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先人后己;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与公德,具有求实的联系群众的踏实作风,具有敬业精神。

在知识方面,社会各界突出强调了如下三点。第一,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科学化的世纪。因此,21世纪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第二,21世纪,生产的复杂化要求人们是通才,具有宽广的综合知识基础。第三,未来的世纪必然既重视理论知识,又重视应用知识。21世纪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必须是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结合,尤其工具性知识如外语与计算机知识I必须掌握,如果未来的人才不掌握上述几方面知识,将不会有所作为。

在能力方面,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应具有以下能力:

第一,创造能力,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这是21世纪的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第二,学习能力。未来社会是科技的社会、知识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社会。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人才,不仅要肯于学习,还必须善于学习,具有学习能力。能及时地高质量地吸取掌握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将成为社会的落伍者。

第三,合作能力。大多数人强调未来的社会,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合作关系、伙伴关系日益加强。为此,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取得成功。不具备合作能力,个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和损害。

第四,竞争能力。未来社会固然要求合作,但同时也充满着竞争。只会合作,不懂竞争,肯定会被淘汰。

第五,抗挫折能力。在新世纪里,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每个人将会面临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必须有良好稳固的心理素质。这是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此外,各界都对动手操作能力给予了足够的关注,认为在未来社会里,不仅要会动脑,更应会动手。操作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反映。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篇4

促进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姓名:XXXXX

学院:XXXX学院

专业班级:

时间: 2012年2月

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观念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自八五年以来我国普法宣传已经深入基层,法律开始走进并更近的影响农民的生活,在中国不断与世界扩大交流的今天,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呢?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状况如何呢?对此,我在2012年寒假期间对山西省平定县冠山镇西6村的部分居民就各种法律问题进行社会调查。

一、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

1.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和增进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扫除法盲。通过普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进行,使得法律知识在普及,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在提高,进而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2.调查地和调查对象的选择

调查对象是山西省平定县冠山镇西六村的村民和干部(大峪村、小峪村、胡家庄、河头、后沟、上庄)。所被调查的的人群中无文盲人员,文化程度在小学到大专之间,年龄在18岁到60岁之间。因此他们都具备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调查程序

本次调查组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为主,访问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

二、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面向农民发放的。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七部分,分别是:法律知识及获得途径部分;法律理念部分;对法律功能的认识部分;对法律实施的评价部分;对法律的信任程度部分;纠纷解决途径部分;对村委会的认识和评价部分。为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被调查者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尽量做到文字的浅显易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因为采用了当场收回式,所以300份问卷全部收回。

2.访谈的基本情况

有些问题的设计旨在确定被调查农民的初步的法律知识水平及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途径,从而得出国家进行普法宣传所起到的效果,并且有助于找出可以更好的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的测试结果,来观察知识水平是否对于农民接受法律意识有促进作用。有几个题的设计就从不同的角度来测试农民的法律理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各个阶层的居民较之从前的法律意识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来讲还是比较落后的,尤其表现为教育程度的差异导致法律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

3.民的法律意识现状现及成因分析

随着普法规划推进式的实施,我省农村法治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在全社会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农村依法治理的法治环境大有改观。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育和形成,不能脱离他们赖以生存的乡村的法治环境。通过调查和资料分析发现,农村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现象:

1、在职责上缺乏明确的定位。普法和依法治理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还是具有政策性和临时性的工作?作为推动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基层政权机关和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普法和依法治理是政府的职责。

2、在方法上往往以法律条文的宣讲作为硬性指标。由于对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存在模糊认识,灌输法律条文几乎成为培养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主要方法。虽然国家常进行

普法教育,但普法宣传中只注重形式,没有注重实质,使农民对法律缺乏切身体会,难以真正了解法律的规定,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而十多年来,国家的法律法规也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完善,虽然国家常常在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后在新闻或报纸上公布,但农民阶层通常不关心这些,这时,农村基层也不会向村民介绍新的法律法规,或者发放新的法律法规的资料。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到达不了农民的耳边。

3、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形成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普法”似乎也在向农民“摊派”法律知识,“依法治理”则是以法律为“罚则”治理乡村。

4、在评价机制上,注重于形式的普及,有些经验来源于文字总结与模仿复制。尽管这些问题是非主流的现象,但是在今后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中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则是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

5、基层执法人员素质比较差,未能按法律办事,做好示范,从而对农民理解法律精神和法律内容形成错误引导;使农民对法律功能和法律价值形成错误评价。

为此,必须明确什么是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如何“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素质”?

三、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问题的具体策略

1.坚持以往的普法政策

回顾15年的乡村普法历史,我们发现,乡村普法是在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下运行的,通常采用的是福利引导型模式,即国家组织人员、资金开展普法,调动农民的学法积极性,引导农民逐渐习惯依法规范自己的生产生活。这其中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法律信息,主要是以案说法、新闻调查、解释新法等形式,缩短农村与外界的时空与心理距离,潜移默化地促使农民变革思维和行为方式,最终使法制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反思

通过调查显示被调查地的居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整体看来有一定的提高,但个别看来还

是十分淡薄的,这就表明有关部门普法的工作做的还有不足之处,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部分居民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因此,为了更多的居民免遭不法利益的侵害,司法所及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普法力度,进而使得更多的居民法制意识得的到加强,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真正把农村这一块的普法教育工作做好。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网上调查形式,在“上海统计”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发布问卷。调查收到回答问卷2598份,剔除非上海地区的IP地址及回答不全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样本2331份,样本有效率为89.7%。从调查对象的分布看,居住在各个环线间与不同出行距离的受访者均占一定比重。因此,样本的分布情况比较符合上海的实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本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广大市民的基本认可

1、逾四成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出行方便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道路交通网络。调查显示,有7.3%和35%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很方便和方便,合计为42.3%;36.8%认为一般。其中,以轨道交通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方便和很方便的分别占8.2%和45.3%,合计为53.5%;认为一般的占34.3%。这表明,市民对上海轨道交通总体评价更为积极。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大力推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基本认可。

调查同时显示,仍有两成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不太方便或者很不方便。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受访者居住在外环外区域,受公共交通网络布点的局限,上下班转换车辆不便及花费时间较多。

2、逾六成受访者上下班出行选择公共交通

公交与轨道交通成为市民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调查显示,有26.9%的受访者选择乘坐公交,17.2%选择乘坐轨道交通,21.4%选择乘坐公交加轨道交通,合计为65.5%;另有12%上下班出行使用助动车,13.%使用私家车,9.3%使用自行车或其他。这表明,逾六成受访者上下班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这与目前上海公共交通方便快捷、花费少有着重要关系。

分区域看,居住在内环的受访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占66.8%,居住在内中环间的受访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占70.1%,居住在中外环间的占71.9%,居住在外环外的占56.9%。这表明,在公共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受访者上下班交通单程平均时间为50.4分钟

有9.3%的受访者上下班单程耗时在15分钟以内,16.4%耗时在15-30分钟,18.7%耗时在30-45分钟,24.2%耗时在45-60分钟,22.4%耗时在60-90分钟,9%耗时在90分钟以上。经加权平均计算,受访者上下班单程平均时间为50.4分钟。按居住地到单位距离的分组来看,距离越长,相对耗时越多。

4、受访者平均步行7.5分钟乘上公共交通

按公共交通工具分组来看,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受访者单程平均花费的交通时间为53.7分钟,其中在车上时间为40.7分钟;乘坐轨道交通的单程平均花费的交通时间为58.5分钟,其中在车上时间为42.8分钟;公交车加轨道交通的单程平均花费的交通时间为68分钟,其中在车上时间为53.4分钟。这表明,目前受访者上下班两头的平均步行时间约15分钟,平均步行7.5分钟就能到达公交站点或轨道交通站点。

5、近八成以公共交通出行的受访者每天上下班交通花费在5元以上

在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受访者中,有20.2%每天上下班交通费用在4元以内,57.3%在5-10元,22.5%在10元以上。从居住地到单位的距离分组来看,距离越长,相对花费越多。从公共交通工具分组来看,公交车成本较低,而乘坐轨道交通的花费相对较高。

三、市民对本市交通状况的评价差异较大

1、逾三成受访者认为高峰时段路面严重拥堵

尽管世博会后上海交通更加便捷,但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路面的交通状况仍不容乐观。调查显示,仅有7.8%的受访者认为高峰时段的路面“很通畅或比较通畅”,56.1%认为“有点拥堵”,34.9%认为“严重拥堵”。高峰时段市民感受到的路面交通压力与居住地有明显的相关性。居住在内环与中内环间的受访者认为路面“严重拥堵”的分别占31.8%和31%,而居住在中外环间与外环外的市民认为路面“严重拥堵”的分别达到37.7%和37.2%。

2、高峰时段轨道交通限流措施有争议

世博会期间,为了缓解大客流的压力,上海轨道交通在高峰时段会采取临时性限流措施,封闭部分出入口。这一措施,市民如何反应?调查显示,有43.3%的受访者赞成这一措施,44%认为轨道交通限流给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不赞成这种做法。在依靠轨道交通、或公交加轨道交通出行的受访者中,反对限流措施的比重更高,分别达到48.5%和50.3%。这表明,轨道交通限流措施在市民中影响较大,是否能成为应对客流压力的常规手段还有待考量,使用时需谨慎。

四、本市私家车拥有量逐年增加现象值得关注

1、半数有车受访者使用私家车上下班

在所有受访者中,有26.2%拥有私家车。从居住地分组看,居住在外环外的受访者私家车拥有率最高,达到29.9%,比内环高6.7个百分点。

从私家车使用情况看,半数有车族使用私家车上下班。随着居住区域的外移,使用私家车作为上下班出行工具的比重逐步提高。居住在内环的`有车族中仅有40.9%使用私家车上下班;居住在内中环和中外环的有车族使用私家车上下班的比重分别为46.4%和45.1%;居住在外环外的有车族使用私家车上下班的比重最高,达到59.5%。

2、逾七成受访者年内无购车意向

调查中,有77.2%的受访者表示今年没有购车意向。年内有明确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仅占6.7%。居住在外环外的受访者购车意向较高,达到8.6%;而居住在内环的市民仅有5%打算购车。

使用成本高、道路拥堵是受访者不打算购车的主要原因。在年内无购车意向(可多选)的受访者中,有62.9%由于油费、停车费、车辆维护费等使用费用较高而放弃购车,50.4%表示道路拥堵不如乘地铁、出租车方便,49.8%是由于牌照费较高而不打算购车。

五、对本市交通发展的两点建议

1、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从市民的出行的实际选择来看,逾六成受访者上下班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从居住地看,在公共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市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因此,本市应进一步坚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快捷、方便、经济的出行方式。一方面,应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完善公共交通补贴机制,进一步降低市民公交出行成本。另一方面,应加大外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铁站点、换乘枢纽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设置,形成如内中环一样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

2、适当控制私家车发展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目前暂无购车意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汽油、牌照等使用成本过高。从国外做法来看,香港通过高税率来控制私家车规模,只要买车就要根据车排气量的大小交纳相当于汽车价格40%至60%的“首次登记税”;新加坡和伦敦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来约束进入中心商业区的车辆;法国实行严格控制驾驶执照考试的通过率来限制司机数量。近年来,本市私家车拥有量快速增加,适当控制私家车发展势在必行。因此,上海可通过调整各种政策如提高私家车道路使用费、停车费,以及相关税收等来控制私家车的发展。针对居住在外环的有车族,可积极为他们提供私家车换乘轨道交通,并优惠停车收费等服务措施,还可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如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征收交通拥堵费等来控制进入市区的机动车数量,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出行,以缓解本市交通压力。

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报告 篇6

一、概述

前言: 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比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

调查目的:了解文化消费的历史与内涵,明确其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调查形式:图书馆资料收集和互联网新闻整理。

调查时间:2013年2月

二、正文

文化消费的历史与内涵: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而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这里指的“文化消费”,并不只是一般所言的对文化的消费,或者说仅仅是消费某一样被标示为文化的东西,文化并不是一系列的课题或文本,而是一个不断创造与生成的过程。从经典社会学家有关文化消费的理论人手,可试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文化消费是一个社会行为,永远都受到社会脉络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在文本与实践的消费中,也在创造文化。因为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进行消费的个体,并不是抽象的单一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消费经验和不同的理解能力,正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他自己的心中之物。”因此文化消费决不是文化创造的终结,而仅仅是刚刚开始。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文化并不是先制作好,然后被我们“消费”;文化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中创制出来的,消费也是其中之一。文化消费就是文化的创制。

文化消费的特征与意义:

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所满足的是消费主体的精神需要,使主体感到愉悦、满足;另一方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主要是精神文化产品或精神文化活动,如美丽的风景和感人的艺术品。但还需要通过接受教育、培训使自身的人力资本增值等,这也正是文化消费非物质一面的体现。

实例分析:

在北京城市学院新闻系读大二的徐乔丹很喜欢看文艺演出,浏览国家大剧院网站时看到《天鹅湖》要上演,毫不犹豫地在网上订了两张票,决定和母亲一同前往。观看演出的过程中,徐乔丹很入迷,时不时用望远镜看演员的表情,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她还会随着音乐情不自禁打起拍子。

“经典、高雅、美的享受。”徐乔丹这样形容自己看完《天鹅湖》的感受。在银行工作的母亲在一旁说:“我和女儿每年都会有四五次走进剧场看演出,希望能够借此不断提升文化修养。”而走进剧院看一场演出,已经成为她们庆祝新年的新形式。

——宁夏新闻社2013.1.30电 分析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得出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吃顿好饭、买件新衣裳已经不再是人们过年时惟一的期盼。从元旦到农历新年的这段时间,文化产品相较于平时更加丰富,而看看电影、话剧,听听歌剧、交响乐、音乐会,这些文化消费成了新年消费的新风尚。电影票、演出票也成为人们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佳品。

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张的票价不算便宜,而近年来像徐乔丹母女一样喜欢走进剧场看演出的人渐渐多了。其实不仅仅是过年,文化消费已经悄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道“精致小菜”。

专家预测:

“中国目前的文化消费只有一万亿元,专家认为还有三万亿元的缺口,因此扩大文化消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我们的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文化消费的潜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但这恰恰是希望之所在。”

存在的问题:

1.文化消费总量较低

有研究显示,当人均GDP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44%时,城乡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的18%,总量应该是10900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修正数据,2001年我国就已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但2004年的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只有3740.5亿元;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3%,文化消费应占个人消费20%,消费总量应为20100亿元。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而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86亿元。所以,(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称,中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总量过低,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足1/4。

2.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

从上述文化产业布局看,全国消费格局不平衡。从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居民的学杂费、保育费支出占绝大比重,比例为82.88%,农村的比例为77.48%,文化消费支出较低。从文化消费支出结构看,城市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为16.03%,文娱消费中耐用机电消费品的比例为61.73%,而农村消费书报杂志的比例仅为3.72%,其余的都用来消费耐用机电消费品,从文化消费热点看,非教育性知识文化消费较少,热衷于休闲消遣性、娱乐性、低俗、炫耀摆阔、封建迷信、黄色、暴力、盗版等消费。

解决对策:

1. 引导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2. 强化对文化消费的经济调控

3. 加强文化消费的法律建设

4. 合理进行文化消费的行政管理

后记:

每年进入12月,一直到次年的农历新年前后,电影“贺岁档”都是人们最期待的文化盛宴。2013年新年伊始,国产电影《泰囧》的票房宣布超过10亿元。

2012年一场话剧《喜剧的忧伤》再次见证了文化消费的奇迹。开卖仅仅两小时后,12场总票房共504万元的16200张票全数售罄,《喜剧的忧伤》在2012年10月份的第二轮公演成为北京人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作品。

记者了解到,国家大剧院成立5年以来,商业演出共售票434.2万张,演出收入约15.1亿元,平均上座率达到81.2%。

居民生活状态调查报告 篇7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情况,往往可以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经济状况。而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可以体现出本地区居民的消费意识及理念、消费方向及目的、以及热点消费方向。对本地区居民的收入及消费结构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状况,确定经济发展的目标及方向,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效、高速、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就是在消费越来越重要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解决方法,从而达到“合理消费”的最终目的。

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地点

本次调查为期10天,从8月11日开始到8月20日截止,调查的范围主要是河北省邢台市市区及近郊,问卷发放两个区域主要在中兴西大街地区。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是城乡居民,跨越各个年龄层并涵盖各种学历和职业。接受调查的居民共46位,分别从事13种职业。

调查内容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总共涉及20个问题,涵盖居民消费以及收入两大方面。问卷的内容包括对收入,消费方式的选择,理财观念及理财方式等方面。通过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现今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观念的趋势,找到居民之间收入和消费观念的差异 调查方式

在调查期间,我通过在市区发放问卷和走访部分居民家中实地调查。在此次调查过程中,总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回收率为92%。并从中抽取了24份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整理,比对以及分析计算,得到了一些数据,对本次调查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根据抽取的问卷。调查详细情况及分析如下:

具体情况:

年收入低于10000元的低收入家庭6个;处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8个;20000元到50000元的中高等收入家庭6个;50000元到100000元的较高等收入家庭2个;年收入高于100000元 的高收入家庭2个。

年生活费用低于10000元的低消费家庭7个;处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消费家庭11个;20000元到50000元的中高等消费家庭5个;50000元到100000元的较高等消费家庭2个;年生活费用高于100000元 的高消费家庭1个。

财政情况调查显示8户收支平衡,12户稍有结余,1户有很大富于,还有3户入不敷出。

低收入家庭开支占收入的86.67%;恩格尔系数为76.67%。居民第二消费点(即占开支额比例第二的消费点)主要是教育费用,其金额占总开支的41.67%。被调查者主要从事农民行业。

年收入处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开支占收入的57.5%;恩格尔系数等于52.5%居民第二消费点主要是交通等与工作关系密切的项目,此项开支占总开支的37.75%。

中高等收入的家庭开支占收入的56.67%;恩格尔系数等于43.33%。居民的第二消费点各项所占比例相近,此项开支占总开支的34.17%。被调查人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收入高且稳定的行业,如IT业、工程师等

高等收入的家庭开支占收入的46.67%;恩格尔系数等于37.33%。居民的第二消费点各项所占比例相近,此项开支占总开支的29.17%。

被调查人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收入高且稳定的行业,如IT业、工程师企业高管等

分析:

衣着和娱乐、文化消费比例继续保持稳定。较之过去,人们更加重服装的个性化、舒适性和品牌,老年人注重服装的实用性和稳重风格。人们追求娱乐消费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消费的娱乐性。旅游消费仍是人们假日消费的重要选择,且形式日趋多样化。

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比例增长迅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医疗保健在支出中占了不小比例。随着城镇居民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和通讯消费日趋频繁,消费支出自然增加。尽管今后一段时间,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仍是城乡居民主要代步工具,但家用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住房消费支出比例会随住房价格下跌而上升。目前城乡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例虽呈下降趋,但并不意味着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而是价格过高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房价格会在市场调节作用下下跌,导致居民的购房支出上涨。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会伴随住房消费支出的上升而上升。此外,家电的更新换代也会提高家庭设备用品的消费支出比例,居民劳务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会提高劳务支出的比例。 经验,体会,问题,建议及总结:

总的来说,邢台市居民的消费支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上升,未来几年内生存资料消费仍占主要比重(50%以上),但会持续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包括劳务)消费比例会继续上升。食品消费支出额会继续上升,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食品供应结构日趋多样化和便利化,居民对营养丰富或保健食品消费倾向上升。

上一篇:写申论的技巧下一篇:论明朝官吏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