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2024-07-15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共15篇)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1

超声科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依法行医,严格技术操作规范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

门核定的诊疗科目执业。

2.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不超范围执业。不使用非卫生技术

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3.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

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

4.完善科内各种诊疗及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

二、超声检查质量管理目标

1.检查项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满足临床需要,提供24小时急诊检查服务。

2.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实行质量控制,开展临床随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设立病房随访、差错事故登记本,每月针对临床对功能科的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分析,提高诊断水平。

3.保证超声诊断、治疗质量,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做好登

记工作,尽量缩短候诊及出报告时间。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4.报告诊断符合率达到≥95%,事故差错率为零。

5.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定期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

务学习,包括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进展,提高本科工作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水平。

6.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

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7.完善各类会诊制度,医师外出会诊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8.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和追溯机制,按规定报告医疗不良事件,不隐瞒和 1

漏报。

9.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落

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10.对床旁检查项目按规定进行家属签字并严格质量控制。

11.严格掌握超声介入诊疗技术的适应症,严格按超声介入操作规程,术前认真

介绍解释患者知情书,并让患者及家属按规定签字。

12.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3.承担下级医院超声专业进修任务。

14.加强科质控小组作用,明确质控人员职责,质量管理小组成员:XX

三、医疗技术管理目标

1.开展超声检查项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目录,不开展淘汰和未经批准的项目。特殊检查取得审批许可。

2.医疗技术服务与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符合诊疗科目范围,符合医学伦理原则,技术应用保障安全、有效。

3.建立健全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4.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

施。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5.科研项目的医疗技术符合法律、法规和医学伦理原则,按规定审批。在科研

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签署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安全。

6.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对仪器、设备、各种消毒诊断试剂进行检查,防止仪

器故障、试剂过期现象发生。

四、医疗服务管理目标

1.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服务标识规范、清楚、醒目。

2.尊重、关爱患者,主动、热情、周到、文明为患者服务。

3.有医德医风建设的制度、奖惩措施并认真落实。

4.严禁推诿、拒诊患者。

5.提供多层次的医疗护理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医疗需求。

6.规范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7.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五、完善社会服务功能

1.认真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

达指令性任务。

2.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服务,为下级

医院转诊的疑难病患者提供诊疗任务。

3.履行公共卫生职能,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承担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一、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赵真、徐诗聪、栗建辉、邸桂新

二、质量管理目标:

1.报告诊断符合率达到≥95%。

2.事故差错率为零。

3.保证仪器设备运转正常。

4.按规定完成教学、进修生、实习生培训工作。

5.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工作。

三、质量管理措施:

(一)基础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2.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对仪器、设备、各种消毒诊断试剂进行检查,防止仪器故

障、试剂过期现象发生。

3.设立病房随访、差错事故登记本,每月针对临床对功能科的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分

析,提高诊断水平。

4.当日出具诊断报告,报告书写规范化,字迹清晰,由本院医师签发。尽量缩短候

诊及出报告时间。

5.做好病历资料登记工作。

6.定期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包括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进展,提高本科工作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水平。

(二)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1.接诊检查时注意核对申请单的姓名、性别、年龄,了解检查目的。

2.检查时仔细认真,注意询问病史,做必要的鉴别诊断分析。

3.出具报告时做到“三对”即对姓名性别,对检查目的,对诊断结果(尤其是左右

侧),严防错误报告;对检查所取的病理标本注明姓名、部位。

4.对复杂、疑难病例应由两个以上医师会诊,必要时科内会诊后出具诊断包括。

(三)终末质量管理

1.对临床诊断有异议的病例立即进行复诊,由两个以上医师会诊后出具诊断报告。

2.建立定期随访登记制度,每周四进行病房随访、漏诊漏报登记。

3.每个月质量管理小组针对随访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会

议,研究改进方法。

(四)持续质量管理

1.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登记表,将每日发现的问题登记。

2.定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汇总,制定整改措,施完善科室管理制度。

3.明确新的整改措施,督办人检查落实整改情况。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2

输血是临床上救治患者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为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2012年卫生部以部长令的方式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输血科必须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 推动临床合理用血。输血无小事, 我国在输血领域的矛盾日益突显, 大医院的“血荒”和基层医院的“血液过期报废”, 全国各级医院不断增加的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使输血界倍受各方观注, 因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临床输血, 保证输血安全迫在眉睫。

ISO 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准则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说明》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输血科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此定义中的“质量”, 包括管理和技术能力两方面的内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安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医院的重视是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成功运行的关键

医院法人代表是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整个输血过程的管理必须在院长为首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运行, 临床输血是临床医师、护士和输血科技术人员三方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 涉及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 涉及的环节较多, 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均有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据统计, 临床输血出现的差错和事故70%是人为因素所致, 与疏于管理密切相关[1]。院领导对输血科工作重视与否决定输血科的发展进程, 欢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提高医院对输血工作的认识, 输血科负责人也有责任经常与院领导沟通, 让院领导对输血工作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 大力支持输血科工作, 按照输血科执业标准加大对输血科的投入, 协调各部门配合输血科工作, 建立输血绿色通道, 推动医院的输血事业发展, 否则没有医院的支持与协调, 输血科作为独立因素, 无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更无法保证输血安全。

2 输血科内涵建设

2.1 资源管理

2.1.1 资源提供

输血科负责人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要的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 , 向院长和总务后勤、人事部门提出申报, 资源配置必须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准入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提供必要的资源是贯彻落实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输血科的实验室建筑与设施应符合ISO 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准则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05: 2006《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要求, 具有与输血科开展的输血服务相适应的工作场所, 总的原则是流程合理、采光明亮、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单独设置生活区和工作区, 且符合卫生学要求, 便于取血。

输血科按要求配置数量适当的仪器设备, 其性能满足临床输血相关检查等工作的需要;由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 负责仪器的确认、维护和校准并做好各项记录, 保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并且其性能符合预期使用要求;输血科的计量器具要定期检定, 有明显的定期检定合格标识。

2.1.2 人员培训

①输血科质量负责人的培训, 输血科质量负责人是质量管理者, 不仅要技术过硬而且要有很强的协调管理能力, 要深刻解读《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掌握行业标准, 抓住关键, 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负责人可以选择参加《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班》, 将学习的内容形成材料培训本科室成员及相关人员。②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培训,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 每个人都要清晰地知道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自己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因素, 不仅要提高实验技术, 而且要有临床输血相关知识, 提高沟通、交流、服务于临床的能力, 明确自己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③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培训, 输血科医生或有资质的输血科工作人员可以对全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培训, 也可以请专家现场授课或远程教育, 更新医生陈旧的输血理念, 向医生和护士讲解输血新技术应用于临床。

2.1.3 信息化管理

日常工作繁琐和管理混乱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2], 输血科的LIS系统和医院的HIS系统无缝连接使血液从入库到输血疗效评估整个工作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 可将输血科的各项记录、表单、临床医生的输血申请规范化管理, 而且输血科工作人员、临床医生和护士可以实时从相关科室获取信息,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能和当地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再无缝连接, 将可以实现从组织献血员到医院输血疗效评估的整个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建立血液预警机制能将输血风险控制最低, 这也是我们全体输血工作者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

2.1.4 安全与卫生管理

输血科的建筑设计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并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相适应。加强对输血科工作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定期进行体检, 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2.2 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室间质评

由于国内输血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 近几年才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化室内质控品出现。在此之前除了一些有条件的大医院能自制室内质控品外, 绝大多数医院室内质控是空白, 只要求做试剂质控, 虽然国外有质控品, 但价格昂贵让很多医院望而怯步。很多医院因为输血科经济效益差不愿意投资输血科的建设, 虽然不断有法律法规出台强制要求做室内质控, 但仍然有很多医院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给输血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了确保输血安全, 各输血科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积极主动地和领导沟通, 不能满足于只做试剂质控, 输血科不仅要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而且要积极参加室间质评, 室内质量控制用于监测输血检测系统的精密度, 必须常规化每天操作, 室间质评用于验证参评实验室的准确度, 这两项工作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环节。

2.3 流程优化

输血科的工作要流程优化[3], 流程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可发现工作中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 将繁琐的工作流程从简, 强化员工的优化意识,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准备

3.1.1 首先要建立输血科的组织机构, 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 各组织间协作机制。输血科质量负责人要和科室全体员工进行交流, 统一认识, 落实责任, 群策群力, 发挥全体员工的能动性;依托现有条件, 客观分析, 制定工作计划, 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方案,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3.1.2 确定临床输血相关过程、输血关键控制点, 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序。

3.2 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写

坚持“写我之所做, 做我之所写”的原则编写文件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程类文件、记录和表单四个层次。第一层文件:质量手册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描述 (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 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总纲领;第二层文件:程序文件是指导相关活动或过程管理所规定途径的文件, 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指导性文件;第三层文件:规程类文件是输血科所需过程的实施和控制的具体的操作性文件;第四层文件:表单和记录可以证实输血科的工作质量符合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质量手册必须由质量负责人编写, 上报主管院长批准, 另外三部分可由相关负责人编写, 但最终由质量负责人统一审核发放。

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4.1 对输血科全体员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每位员工都要按照文件的要求去做, 使输血科的管理工作真正地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4.2 监控和持续改进

4.2.1 培训内审员, 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内审。

4.2.2 质量负责人按计划进行管理评审。

4.2.3 在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不符合项, 应及时地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2.4 经过输血科管理层讨论及时地将纠正措施写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运行, 涉及质量手册内容报主管院长批准。

参考文献

[1]田兆嵩, 何子毅, 刘仁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

[2]李桂萍, 邢矩斓, 张晓玲.医院血库管理质量控制.河北医药, 2007, 6 (1) :627-628.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43-01

精神疾病是由于大脑.丘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感觉、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明显异常,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出现自杀、冲动、毁物、逃跑、攻击、伤害他人等行为,患者往往散失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力,拒绝治疗。因此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护理人员应该如何保证精神病人的住院安全呢?

1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这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

1.1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护理人员必须人人认真学习精神科管理制度,保护性约束制度,各班工作规章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各级岗位责任制度,劳劳掌握熟练运用。

1.2人人堅守岗位:保证所有病人均有人管理,不脱岗,窜岗闲聊,不但人要在岗,更重要是心要在岗,不让病人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1.3加强主班及辅班的配合和协调:做好分工合作,当两人都在病房时应各在其位当主班在办公室时,辅班要做好所有病人的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报告医生。

2了解病人的病情及特点,做到有重点的工作——这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

2.1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阅读交班报告及病人的病历记录,了解阳性检查结果,对病人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列出需要安全管理的重点病人,如需要防出走,防自伤、自杀,防跌伤的病人等。

2.2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女病人饮食差,对药物的耐受差,容易情绪低落,发生消极自伤自伤等行为,男病人体力强,容易发生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等行为。所以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女病人的饮食护理,用药的剂量要慎重,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防发生各种意外,加强男病房的门,窗等设施的检查,严防逃跑。

3严格仔细的做好安全检查工作——这是精神科安全管理的前提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病房的设施(门、窗、电源、抢救设备)完好情况的检查,危险物品(刀、剪、绳、玻璃器皿、打火机)的检查。每天应仔细检查病人的床铺和床头柜是否有危险物品,每周应对病人的衣物及病房设施进行彻底检查一次,新入院的病人应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杜绝携带任何危险物品进入病房。工作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及周围的环境灵活掌握,防止病人将床单、毛巾、衣裤等物品做为自杀工具,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的住院环境。

4集中人力做好重点时间的工作——这是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不容忽视的主要方面

所谓重点时间就是病人容易出事的时间,如:检查、开饭、洗澡、带工娱疗时。重点时间安排好工作人员,保证各个环节的协调,确保安全。开饭时医生护士全部参加,准确掌握每个病人的饮食情况,对饮食少,拒食的病人及时处理,以保证营养摄入及用药安全。检查时应根据病情安排工作人员,急性期暂缓带检查。洗澡时保证有工作人员协助以确保洗澡的安全。

5加强对非正常上班时间的岗位检查力度——这是精神科安全管理的保证

护士长应定期.不定期到病区抽查夜班及节假日期间的岗位责任制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检查情况与评先选优相结合,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功能科超声影像质量评价制度 篇4

超声影像评价质量指导思想:通过医师对检查质量的评价,促进各级医师强化素养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超声影像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在各级医师诊断质量评价过程中,提高本专业技术水平。坚持客观,全面、统一、公正、公平的原则,科学的评价本科超声工作质量,以提高本科室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

一、对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规范及控制。

二、建立奖励机制,以评促建,不断提高各级医师整体素质,实现诊断工作的规范化。

三、质量评价的组织领导

由科主任主持,质量控制小组专人协助。

四、评价内容:

(一)能否使用文明用语接待患者。

(二)检查时能否认真阅读超声检查申请单,核对患者相关信息。能否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

(三)能否向候诊者介绍将要进行的超声诊疗过程及注意事项及耐心回答候诊者的提问。

(四)能否存留阳性及必要的阴性声像图作为诊断依

据。

(五)能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及书写诊断报告。

(六)对急、危、重患者能否及时进行检查,记录接单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七)遇有突发事件时,能否及时和相关临床医师联系并进行紧急救治。

(八)能否认证核对超声检查报告单内容,并确认无误后签字,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报告。

(九)随访工作及资料收集工作。

(十)评价结束,优者被医院规定奖励,差者给予批评并加以指正,同时做好记录。

功能科

2015年上半年功能科工作总结 篇5

转眼2015年已过去一半,回顾这半年的工作,现将半年科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半年来,我科的全体同志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院周会精神,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好一满意”、“去极端化”活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各室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从医疗服务的不同环节、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并且率先垂范,模范遵守院纪院规,廉洁行医,工作认真负责,时刻为病人着想,耐心解释,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真正做到了在思想上尊重患者,感情上贴近患者,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温馨的医疗服务。

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全科同志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院党委的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抵制暴力恐怖活动,维护新疆稳定。

二、医德医风方面: 全科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精神,在工作中时刻以医德规范和医院质量管理年德要求作为工作准则,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千方百计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精湛的技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我们的服务受到了各族患者的好评,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三、工作业绩及收入方面: 上半年,我科针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整改,查找不

足,对照考评细则,力争做到查严查实,针对存在的不足,做好各项整改,积极落实,责任到人,层层负责。今年的工作量及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

我科的各项工作指标较去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15年上半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检查人次完成情况:: 半年完成检查人次:B超上半年检查15527人次,体检人次300余人次,合计:18527余人次。心电图及动态全年检查13607人次,体检人次300余人,合计:16607余人次。上半年工作完成了预期。B超全年使用运行率情况:

上半年日本啸天运行率达到95%,飞利浦非凡运行率达到90%,飞利浦IE33全年都在运行使用,运行率在100%。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医院各级部门的大力协助;和全科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四、医疗服务方面: 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服务管理,使患者对我科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从多方面加强服务,方便群众就医,解决病人的困难,多做实事,认真仔细检查,耐心解释,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了医疗服务的工作中.五、科研教学: 上半年接受基层医院进修及实习人员8名。每名进修实习人员均有专职老师严格带教,毕业时有严格的考核。每月对进修实习人员进行三基考试及业务考试,考试必须达到70分以上才几个。每月都有专职带教老师讲解疑难病例及讲课。

六、科室的管理: 我科室一直按照质量管理年的要求,不断完善科室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管理,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去,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设备专人专管,专人专责,分工明确,奖罚分明.全科的各项指标较去年有了较大的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提高.七、存在的问题: 一 业务技术水平仍需提高,今年将大力提高 血管超声,淋巴结,乳腺等疾病的诊断水平。

二、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科室人员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三、科室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加强人员管理,督促大家努力学习。

三 再增加2-3名临床医学的毕业生,以满足科室工作的需要。现有人员已不能满足B超室的需求。

功能科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6

根据青岛市医务工会《关于开展2015年度“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青卫工函〔2015〕6号)以及黄岛区总工会的有关要求,结合科室工作实际情况,就本科室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区卫生计生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切实提高职工安全健康素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价值观;不断推进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为促进我科室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贡献力量。

二、组织机构

科室成立“安康杯”竞赛组委会,杨瑞军院长任组委会主任,孟庆梓科长任副主任,成员为本科室人员,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比,确保本次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竞赛主题、目标和要求

1、竞赛主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争做遵章守纪职工。

2、竞赛目标:提高本科室人员的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工会群众监督,加强全员安全知识培训。

四、竞赛内容和要求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和工会群众监督,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十个一”活动,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工作基础工作,为本科室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竞赛实施方案

1、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使本科室职工充分了解“安康杯”竞赛的目的、意义、主题和考核标准,做到人人知晓,积极参与。

2、大力开展“十个一”安全生产活动

(一)、“读一本安全生产知识的书”

1、学习书目:《201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随身手册》

2、学习方式和要求:以自学为主,电子书阅读、纸质书阅读皆可,科室成员要做学习笔记、学生要写读后感。本科室上墙张贴宣传学习内容和体会。

(二)、“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

提安全生产建议是一项对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的活动,大家深有体会。为了广泛开展为安全生产提合理化建议,使每个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理念,积极为医院安全献计献策,要对大家安全建议进行认真收集整理,并对合理可行的建议进行奖励。

(三)、“查一起事故隐患或违章行为”

不安全因素会给职工和病患带来的极大危害。为堵漏洞保安全,强化安全措施,本科室要对医疗用品、药品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并及时整改。

(四)、“写一篇安全生产体会”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故及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安全的重要性,组织本科室每人写一篇安全生产体会。

(五)、“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认真学习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六)、“看一场安全生产影视作品”有观看记录、有心得体会。(七)、“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结合公共卫生工作的具体安排,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1.利用班前会对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学系统地组织教育培训。2.做好每天的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每日一题、每周一评。

(八)、“忆一次自己的经验教训” 让经历过安全事故的职工谈过程和教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九)、“当一天安全检查员” 通过开展当一天安全检查员活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理解安全检查员工作的艰辛与责任的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尊重支持安全检查员的工作,接受他们的监督,确保安全。(十)、“开展一次安全生产签名活动”

安全签名活动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增强凝聚力,加强团结,宣传医院安全的重要形式。本科室在安全活动月中要认真开展一次签名活动。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7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诊断科的业务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室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治,而放射诊断科管理质量的高低则对其全面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加之放射诊断科是较大的辅诊科室之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室、组、窗口多,工作人员多,极易造成工作混乱、人员懒散等主要问题。我科多年来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明显提高了科室工作质量,使科室信誉度及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现将我科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做法予以报告[1]。

2 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体制

由科主任、诊断组组长及技术组组长组成一个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科主任为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第一负责人,2个业务组组长按职称、工作岗位及业务管理范围分别负责全科各工作室的业务质量控制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训练,工作质量考察工作。各工作室及工作人员将工作量、工作质量与人员、机器设备安全、药品器材管理等情况反馈至2个业务组长或科主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全面质量管理控制链,这个控制链的形成为科室业务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惯性运转,质量控制及信息反馈奠定了组织保证的基础[2]。

3 系统的工作程序化控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管理

放射诊断科工作千头万绪,对患者进行检查是一个较有规律的程序化工作。在放射科进行同一类检查的患者,几乎都经过相同的过程,同一类检查的患者资料的完成几乎都经过相同的工作程序。这些工作程序则是由放射科各个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经过多道工序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细节控制得不严格,都有可能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对各工作室的工作按照各类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系统的程序化控制和严格的责任制管理是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3]。

我们按照各工作室不同的工作范围、工作规律及其特点制订了各工作室的工作程序,同时也规定了各工作室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

(1)登记室的工作包括检查申请单的审查、收费把关、检查前登记、预约及检查后登记、发送报告单、资料管理等。

(2)普通透视室、摄片室、胃肠(包括特殊造影)检查室的工作主要包括检查申请单及了解其他病历资料、检查前的准备、机器的正确使用及检查资料的完成。

(3)暗室的工作主要包括胶片的准备、洗像药的补充、洗片机的正确使用和胶片冲洗。

(4)诊断报告室主要是随时完成检查报告的书写及填写病名称索引卡片。

系统的工作程序化控制对各工作室的工作规定了严密的工作程序。工作人员轮换,工作程序不变,避免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混乱状态。严格的岗位责任制管理明确规定了各工作室工作人员必须完成的工作。除了按照工作程序完成患者的检查外,还包括机器设备、药品器材的管理及该工作室的安全、卫生等工作。各工作室定期清查物品、检查机器设备,按时交接班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放射诊断科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后的普放、CT、MR、DSA甲片率分别为94.5%、95.7%、92.9%、95.5%,较实施前分别上升9.8%、9.3%、9.5%、9.6%;诊断报告符合率为95.1%,较实施前提高10.8%。诊断报告合格率为100%,并仍呈逐步上升趋势。

4 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管理,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自控意识

放射诊断科全面质量控制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控制方法千变万化,对全体工作人员的全面管理和考察则是第一位的。只有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自控意识得到提高,各项工作质量才能得到全面控制。我们制订的放射科工作人员管理考察标准在科室全面质量控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是各项规章制度在放射科落实执行、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有力措施。

我们的管理考察标准既是考察工作人员的客观依据,也是评功评奖、发放奖金的根据。它有5项指标,其中包括考察细则若干条。

(1)医德医风指标主要考察工作人员政治思想的现实表现及医疗道德、医疗作风、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2)工作效率指标主要考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际上就是个人工作量的统计。

(3)工作质量指标主要考察工作人员的照片质量、报告书写质量及登记质量的优劣。

(4)管理质量指标主要考察工作人员对自己工作岗位(工作室)的器材、人员安全情况的管理及其对本工作岗位(工作室)责任心的考察,同时还包括每个工作人员出勤率、在位率的记录。

(5)浮动指标主要考察工作人员在本工作岗位上的业务学习情况、开展科研情况及在医疗工作中有无差错、事故、误诊、漏诊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管理考察标准在执行中有很多相应项目的统计工作,科主任根据统计情况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讲评,并时常检查,这样就形成了人人重质量、月月评质量的全面质量控制思想基础。同时也形成了以量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工作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及客观指标。

全体工作人员质量自控意识的提高是每个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全面控制的先决条件,各人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必然促进放射科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综合多年来我院出院患者的调查函,患者对放射诊断科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成果满意率为95.6%,较实施前提高28.3%,并且仍呈逐步上升趋势。

我们在放射诊断科全面质量控制的管理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年来,科室业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优片率、废片率、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都控制在上级规定的范围内。诊断报告书写合格率、X线机完好率一直保持在100%。登记质量及X线片保管质量良好。科室工作秩序井井有条,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管,克服了过去工作“做多做少都一样,工作好坏凭印象”的大锅饭状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成为科室进行个人全面管理、扶正压邪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永军,戴捷,李鸣,刘晖.医院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48-50.

[2]贾国良.对医疗设备使用的制度化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51-52.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8

【关键词】细节管理;护理质量;精神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29-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管提高,人们逐渐发现,护理工作在临床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工作已经不再是传统上人们所理解的仅仅对疾病的护理,而是要在护理的同时做好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护理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和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可以更好的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而细节思维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精神科的患者具有特殊性,因此,细节思维管理在精神科的安全管理中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200名患者期间注重护理人员的细节管理。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1]。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3年1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200名患者和90例护理人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中男性占62人,其中女性占38人,年龄最小37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为60.2岁,平均住院20.2天。文化程度中:小学文化23例、初中文化44例、高中文化25例、大学文化8例。对照组中男性占59人,其中女性占41人,年龄最小42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为58.3岁,平均住院21.6天。文化程度中:小学文化18例、初中文化42例、高中文化28例、大学文化12例。而我院的90例护理人员中男性占27人,女性占63人,其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为35.4岁,平均工作年限5年,文化程度为31例中专,59例为大专以上。所有被选择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

1.2方法

选取这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100例为实验组,剩余10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护士采用细节管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包括强化护士理念和提高素质,对护士制定护理细节管理机制,完善护理工作考核标准等措施,并充分发挥好护理管理监控体系的作用,把细节管理落到实处,并重视对患者的细节服务,使患者可以感受到我院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而对照组则仅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1.2.1管理方法

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①通过对精神科护理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从而完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班次职责,细节护理等流程,从而使得各项工作安全、科学有序、人性化的进行。②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通过对护士仪容仪表以及言谈举止方面进行培训,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包括每个动作、各项操作、使用语句等均要符合医院的管理标准并使患者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接触后可以感受到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并可以使护理人员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③要重视对患者的细节服务,对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从而使患者可以满意而去。同时,还要讲人性化护理作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采取树立人性化护理的观念加强人性化护理培训落实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使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可以使得病患的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最终的治疗效果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所无法取代的。同时,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还要对患者进行四看、七查,充分发挥护理监管体系的作用,使护理人员将细节工作做到实处。

2.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护士的出错次数为32次,病人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的护士的出错次数为83次,病人的满意率为71%,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细节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4.讨论

护理工作在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和对医院医疗水平与服务的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在进展的过程中也不仅仅局限在对患者的常规护理,而是通过一定的护理模式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通过细节管理则可以有效地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细节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效果的研究中可以得出,细节管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精神科患者冲动、出走、烫伤、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和对危险的防范能力则有了明显的提高,且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对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态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因为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最终的治疗效果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所无法取代的,可以让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对医生怀有感激之情,对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重要的意義,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艳,李继平.医疗纠纷中的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9-30.

[2]谭杏飞,蓝惠兰,张秀浓,等) 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1645-1647.

华科统一身份管理解决方案 篇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不断普及深入,企业新增了许多应用系统,也随之出现了用户身份统一管理的相关问题,目前,企业应用系统身 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套系统具有多套帐号、多套口令、多套安全策略,无法进行统一的管理;多套系统存在多种认证方式,不易实现统一认证、单点登录;多级服务授权,难以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统一授权;在企业管理流程中,无法实现对用户身份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等。

身份管理是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关键的组成部分,负责管理用户身份的生命周期以及身份与业务应用服务之间的关系。身份管理是一个企业级流程,涉及到各业务应用和相关的业务操作流程。目前,身份管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发展的热点,也是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位居前列的重要内容。

华科身份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能够对用户身份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基础架构,它具有强大的扩展性和开放性,支持与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的良好整合,支持多种类型系统的连接和互操作标准,使企业能够在其应用和解决方案中利用该产品和相应的服务。

华科身份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基于数字证书的认证和对身份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个核心支持灵活的流程配置和不同的企业及应用服务平台,企业可以将其可用性与灵活性与J2EE相应的服务扩展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企业中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对现有系统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对今后的企业资源的扩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的特点

· 与信息门户和企业目录相结合的集中用户管理;

· 跨应用、跨部门、跨业务的身份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

· 基于角色的集中权限管理;

· 使用数字证书的集中身份认证和单点登录;

· 可在一点操作,实现对各应用系统用户身份的注册、变更和注销管理。当员工调离时,能立即禁止该用户帐号;

· 保证用户身份唯一性,实现操作可追溯,可定责;

· 基于智能表单的身份审批流程;

· 与AD交互操作,自动同步;

· 可集成度高,支持第三方的解决方案;

· 部署方便快捷,最大化保护以前的投入,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可通过信息门户PORTAL和数字证书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实现跨业务、跨应用的单点登陆功能。用户只需要认证一次,就可以根据其权限访问其他应用。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实现对用户身份以及数字证书的统一管理,并且通过对用户身份和证书管理的相关操作,使用与客户相关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流程控制,来实现对用户身份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整合了业务流程和审批模版,采用先进的表单离线信息采集、流程控件、数字签名等技术。用户权限整合捆绑了用户密钥、CA认证、AD管理、权限配置等技术,对分散在不同系统中的用户授权和操作跟踪实行集中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统一的用户资源与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一个跨部门、多环节、全流程的身份管理平台。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构成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由IdManager、eDASS和Services三部分组成。IdManager的作用是在应用系统之间构建统一身份管理体系,解决身份管理中身份管理、口令管理、帐号同步和日志审计等问题。eDASS的作用是提供跨应用、跨平台的访问控制、统一认证、授权。Services主要提供目录服务,AD接口和安全审计。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给企业带来的利益

· 可集成度高,减少了集成的费用;

· 最大化保护以前的投入,缩短部署时间;

· 可以跨应用、部门和地域分界统一进行身份管理;

· 减少整个项目的投资,并加速投资回报;

· 通过统一的界面减少管理费用和消除功能的重复;

· 单点控制,一致性的执行,降低管理成本;

· 基于PKI体系,开放、标准、安全、可靠的认证基础设施。

华科身份管理系统部署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10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常规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学校决定成立学科专家组,以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做好我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指导思想:通过成立专家组,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督,促进全校领导、教师集中精力研究课堂教学,优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强化教学质量意识,促进教师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构建中学教育的教学新模式,努力建设好社会需要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创省级特色高中。

第二条

总体要求:规范评选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健全激励机制,实施责、权、利有机统一的动态管理。

第二章 评聘对象和条件

第三条

评聘对象:全校在职在岗教师,重点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

第四条

推选名额: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个学科各推选1~3人,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个学科各推选1~2人,其它学科视情况推选。行政人员每学科最多只能推选1名。

第五条

基本条件(必须具备): 1.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坚持原则,办事公正,作风正派,实事求是,有良好的师德,在师生中有良好的口碑。

3.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5年以上,其中从事高中教学10年以上。

4.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能正常开展工作。第六条

其它条件(应具备下列条件中1项以上): 1.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理论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基本功过硬,学科专业知识系统扎实,教育理念先进,能在新课改中起示范和带动作用,教育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曾获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荣誉称号(如市级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市学科或学术带头人等),或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比武中获省一等奖或全国二等奖以上奖励。

2.教育科研能力突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对 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在校本研训中起积极推动、骨干示范作用。近5年在省级以上刊物独立发表教研教改或教学管理论文10篇以上。

3.在我校担任班主任、年级正副组长、党支书、综合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改组长、行政领导工作累计达4年(同一年内同时担任多项职务只计一项,不累加)以上。

第三章 评聘程序 第七条

评聘程序:

1.推选:由本人报名或由他人根据评聘条件推选出候选人。

2.审核:由校长会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核。

3.确认:评聘结果将在全校公示,听取老师意见,无异议后予以确认并颁发本年度证书。

第四章 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

加强业务学习和自身修养,掌握教育科研前沿动态,聘期内每学年至少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并有学习笔记。

对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重大事项提出咨询和建议。

第九条

配合教学部门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参与制订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指导方案、工作计划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学校教学运行秩序进行监督和检查。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听课要求暂定如下:

1.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2.对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前置作业的检查、批改、统计及症结分析情况进行检查。

3.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4.抽查部分学生的课堂检测情况,并进行统计。5.组织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6.组织上课教师评课,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整改意见。

第十条

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改中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研究,在校本研训 中发挥骨干示范、辐射作用,带头开展教研教改活动,认真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办法。

第十一条

指导并监督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与评价,对有异议的问题进行仲裁。

第十二条

指导并监督学校教学比武等教学公开课活动的评委和职称评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认定工作。

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由校长担任专家组组长,书记和分管教研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日常事务由教研室组织管理。

第十四条

学科专家每届聘期一年,可连选连聘。第十五条

对不按学校要求开展工作的专家,及时予以解聘,取消其学科专家荣誉称号和相关待遇。

第六章 待 遇

第十六条

聘用期内按学校要求开展工作的学科专家按半个工作量安排上课,另半个工作量安排听课,每听一节课参照备一节和上一节课的标准发放津贴。

第十七条

每年安排一次以上外出考察学习,优先安排出版个人专著,学校每年报销一定的资料费,晋升晋级优先考虑。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校长室,自颁布之日起试行一年。

湘南中学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1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方法通过圈内小组成员对我科安全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达到减少护理安全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 结论通过品管圈的活动,使科室安全用药的质量管理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安全用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55-02 安全用药品管圈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科室护理人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关于加强科内安全用药的品质管理圈,主要成员包括圈长和圈内成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科室安全用药(包括静脉注射药物及口服、外用药物)的管理,及时找出科内安全用药隐患,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规范科内安全用药流程,并监督其落实情况。我科安全用药品管圈的开展有效的杜绝和减少了科内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不但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圈内的护理成员专科技术知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提高。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科内静脉注射用药安全的规范与管理

1.1首先圈内各成员须共同努力找出科内静脉安全用药中各个环节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静脉药物不按照医院规定分类进行存放,高浓度、毒麻、限制、贵重、特殊药品没有单独存放加锁进行交班,急救药品使用后没有及时按数量进行补充,各类药物混装,没有按照药品的有效期来合理存放和使用,有过期药品出现。

按医嘱进行静脉注射时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使用过期或变质液体和药品、配错药物、配制药物剂量不准确、严重的甚至输错病人液体。

静脉输液时没有注意到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用药过程中不仔细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和异常情况的发生(如输液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或者渗漏等),出现输液反应、配伍禁忌未及时登记上报护理部,对输液导致严重渗漏、静脉炎不及时处理或处理方法欠妥而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生,新药物在第一次使用时不看使用说明错误用药,该做皮试的没有做,不按规定合理的调控输液滴速,输液巡视卡填写不规范。

1.2拟定静脉用药安全对策及规范并组织实施

品管圈应安排圈内护理人员 每周对科内药品进行一次大检查:包括药品是否按规定存放,各类特殊药品有无加锁交班,急救车内药品是否按规定基数存放,过期药品、液体有无及时清理补充。科内静脉使用的药物一定要定点放置,药品标识清楚,定期派专人清理,切勿混装,按有效期来进行合理放置使用,在药盒上面标注过期时间,提醒使用者注意。

严格执行药品使用各个环节中的查对制度(包括抄写医嘱,摆药,配药,静脉输液等均要仔细核对至少两遍,无误方可执行),静脉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及时巡视,根据患者情况和药物性质合理调控输液滴速,按规定正确填写输液巡视卡,发现严重输液渗漏和静脉炎等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报告护士长或护理责任组长及时采取正确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遇到发生输液反应或疑似输液反应立即停止用药,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并书面上报护理部与药剂科进行相关事宜的协商和处理。

定期组织学习及培训:利用科内业务学习、晨间提问、圈内活动时间组织圈员学习药物管理的重要性及《药品管理法》等规范性文件,增强护士关于药品质量、用药安全的意识。并邀请药剂科责任人对圈员定期培训指导帮助护士掌握更多有关药品管理的知识,严格把好质量关。[1]

圈长及圈内成员共同探讨、制定科室静脉安全用药的规范质量标准,并负责监督实施,定期检查,将其纳入质量考核范围,与奖金挂钩。

2加强科内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的安全规范与管理

2.1口服药物包括护士用于摆药的药物和病人自身携带的须长期服用的药物两种,圈内成员应对每个病人服药的情况进行了解,如果口服药物的管理和药物健康教育不到位,也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使用。经过全体圈员的调查总结发现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药品存放混乱,瓶盖上面药品名称护士书写潦草看不清,用于摆药的药品从药房领回后随意放置在另外的药瓶中存放,药瓶标签模糊,发现有过期药品,患者不知道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副作用及药物服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毒麻口服药虽然上锁交班但数量与交班本不一致,甚至还有外用药错当口服药使用情况发生。

经常出现护士发错口服药,发药时没有按要求填服药卡、做药物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不在病房时未及时发药,导致延迟服药,还有患者自身漏服药、错服药、不服药、不按时服药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应该引起品管圈每位圈员的注意。

2.2安全对策的拟定和实施方法

圈员每周组织人员检查清理口服药物:对药瓶标识不清、没有标识的、药品变质的或过期的药及时清理丢弃。摆药时同种药物不要同时开瓶,按有效期时间有计划的开瓶使用。防止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同种药品同时使用,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实行每季度更换药品1次,并做好登记。[2]毒麻口服药单独存放加锁每班交接数量准确。

在摆药和发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摆药后要经过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发放病人自备药品或出院带药时要反复核对患者姓名及药物品种和数量,并做好各种药物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包括药物性质、药量,服药时间、次数、主要的副作用及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该及时就医等),将每种口服药服用方法填写在服药卡上面交给患者或家属。

按照医嘱摆药,告诉患者服用药物的作用、性质、时间、剂量,按时发放药物看服到口,未及时发放的药物要向下一班交班,防止患者随意丢弃或漏服药物,影响治疗效果。

老年人及老年痴呆患者要加强口服药物的管理,可以使用醒目的标识牌上面写清楚病人口服的药物、服用次数、时间、剂量悬挂在病人床头,以提醒和督促患者及时正确服药或将药物发给患者家属进行保管,并做好药物相关知识宣教指导。

外用药物一定要告知患者使用方法,防止错误用药发生。

品管圈要定期组织专科常用口服药物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每位护士药物健康教育能力,从而杜绝各类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3以下是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药品安全质量检查(包括圈小组及医院质控检查)前后的数据统计对比

从图中可以看出品管圈的开展确实提高了药品安全质量的管理,效果明显。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各类药品(含特殊药品)存放6200过期变质药物(包括口服、静脉注射药物)2000医嘱执行及用药错误2100输液中各种不良反应及事件发生5310急救药品情况(数量、效期)2010输液巡视卡填写5200服药卡填写及药物指导11520口服药发放2201共计3515414体会

安全用药品管圈的开展有效的杜绝和减少了用药过程中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药品管理的认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规范了医院安全用药的管理标准。

加强了护患沟通的渠道,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通过专科知识学习和培训,使每位护士健康教育水平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有利于专科护士的发展。

5总结

我科护理安全用药品管圈的成立和活动的开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杜绝和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但仍需圈内各位成员共同的努力,坚持不懈把好药品质量安全关,品管圈小组成员应该每月就科室安全用药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断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有针对性的提出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并督促检查新措施的落实情况,这样才能更近一步的保证品管圈活动持续开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科室备用药管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

[2]陈洁冰,陈巧明,李岚等. 临床用药中病房贮存药物的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0,8.

精神科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的体会 篇12

1 设计

“食品登记管理表”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来访家属或亲友登记, 包括来者姓名、探视时间、所探视患者姓名、与患者关系等;第二部分由护士填写, 包括住院患者病案号、住院时间, 患者饮食特殊需要、禁忌和安全饮食指导, 以及留存食品可能的流失风险等, 护士在家属探视时介绍, 并由家属签字;第三部分由家属记录, 值班护士签字, 包括来访家属留存食物食品的种类、数量, 家属对患者饮食的要求、意见和建议。

2 使用方法

患者初入院, 由值班护士建立“食品登记管理表”, 以后根据病情责任护士填写第二部分内容;每次探视时, 值班护士向家属介绍饮食特殊需要、禁忌和安全指导后提醒家属签字;对探视后家属准备留存的食物食品, 由值班护士检查, 符合患者饮食要求者留存, 并指导家属记录食物食品的种类、数量以及家属对患者饮食的要求、意见和建议, 家属和护士同时签字。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每周检查“食品登记管理表”的落实情况, 结合患者病情完善饮食指导, 对于家属的意见及建议及时给予答复。

3 效果

“食品登记管理表”的使用, 使护士长对病区内所有患者和家属的饮食指导开展情况的检查更具可操作性, 护士对患者家属开展饮食指导更具系统性, 并增加了护患沟通的渠道。使用1年来, 保证了每名患者和家属的饮食指导及时、准确、全程落实, 病区内饮食健康教育普及率100%, 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家属留存食品管理定人定位负责, 并有据可查, 与患者家属探视留存食品管理有关的纠纷明显降低, 同时患者发生“噎食”等饮食安全事件减少;住院时对家属的系统的饮食指导, 对于提高患者出院后家属的照顾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其家属满意率提高至99%。

4 讨论

4.1 精神科住院患者食品留存是现实需要

现有条件下, 精神科病房多采取封闭式管理, 患者住院后与外界接触受限, 要求家属探视时购买和 (或) 留存零食、副食的愿望强烈;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渠道有限, 生活上对患者的关心不仅是满足患者的需要, 也是满足家属的需要;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导致住院患者对饮食的个体化需要增加, 而患者可能伴发的躯体疾病也会对饮食提出具体要求。在家属探视时允许并帮助其留存食物食品, 是解决以上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

4.2 精神科病区食品管理需要护士介入

住院精神病患者因疾病所致, 自身管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 容易出现食品浪费、损坏甚至丢失;而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极易引起的吞咽困难和噎食风险, 都对患者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的饮食护理既是生活需要, 更是安全需要。

4.3 规范患者食品管理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应有之义

家属对安全饮食方面的认知缺失或不配合, 增加了患者发生饮食意外的风险[1], 在此意义上, 减少院外食品的流入可能会降低患者物品管理和饮食安全方面的风险, 但此种消极的护理管理模式不符合现代临床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用“食品登记管理表”, 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护理工作量, 但可以规范探视人员物品安全检查[2], 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对于保证患者的正确饮食、减少医患物品管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对精神科住院患者食品流入实施精细化管理, 设计和应用精神科食品登记管理表, 既可以满足家属探视时留存食物食品的需要, 解决患者的个体化饮食要求, 体现现代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又可以规范住院患者物品管理, 保证饮食安全, 降低护患纠纷风险。

关键词:精神科,食品安全,精细化管理,体会

参考文献

[1]卫昭华, 徐兰, 凌彩萍.精神障碍患者噎食护理干预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 :45-47.

安全科工作职责 篇13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指示,在经理、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2、组织督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活动。

3、组织制订、修订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检查执行情况。

4、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及时掌握危险源动态,遇有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停止作业,并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5、指导两矿及外施队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安全员的素质。

6、负责对公司内各单位的考核评比工作,会同工会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积极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7、组织参加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伤亡事故和职业病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并提出防患措施,督促贯彻执行。

8.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指导基层安全工作,定期召开安全专业人员会议,加强安全增加基础建设。

安全科工作计划(2014) 篇1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安全科工作要结合我校实际,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创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校园”为目标,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监管,预防为主,确保全校安全稳定。

二、工作重点

1.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科考核细则,抓好门卫工作,认真执行校外人员入校登记制度,教师、学生持请假条放行制度,禁止社会闲散人员和机动车辆无正当理由进入校园,严格管理好校门;

2.加强校内保卫巡视工作,确保课间、午休无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3.协助校车公司做好学生上、下学工作,认真履行班主任与校车、班主任与候车室、候车室与校车等各种学生乘坐校车交接手续;

4.与相关领导每月不定期进行一次管制刀具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在全镇教育系统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学校安全教育

1、结合常规管理,搞好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开学初、放假前和各种大型活动,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2、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搞好阶段性安全教育。积极宣传上级关于保护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的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教育。

3、开展安全保卫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安全事故的通报,剖析事故案例,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二)突出重点,坚持“早发现、早整改、早落实、早消除”的“四早”原则,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突出三项重点进行检查:一查学校交通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二查

各项集体活动是否有安全保障;三查学校周边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三)健全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制

1、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趋向制度化、法制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2、继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导致重大案件或事故发生的,实行责任追究制,一律取消本评先评优资格。

城子街中心学校安全科

2014年2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安全科工作计划

功能科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篇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开胸手术病人25例, 男17例, 女8例;年龄34岁~76岁, 平均59.4岁;食管癌6例, 肺大疱3例, 肺癌16例;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4.6 d, 平均住院23.1 d;2例发生肺部感染, 未发生肺不张和呼吸衰竭, 均治愈出院。

1.2 方法

1.2.1 呼吸肌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1.2.1.1 术前宣教

术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2]。对不同个体, 不同健康情况和心理状态及受教育程度进行指导, 通过讲解疾病发生原因, 引导病人认识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对吸烟病人, 要反复强调吸烟的危害及对术后呼吸功能的不良影响。吸烟可抑制呼吸道黏膜上皮纤毛运动, 促进杯状细胞增生和明显减弱支气管肺泡的功能, 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排痰能力降低。术前1 d向病人讲解有效咳嗽的方法及意义。说明开胸术后肺变化过程及发生肺不张的危害。当病人术后清醒时, 此时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即鼓励其咳嗽, 当病人咳出血丝黏液痰时, 安慰其不要紧张, 讲明是手术创伤所致。

1.2.1.2 呼吸功能评估

引起呼吸运动的肌肉为呼吸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动作的肌肉为吸气肌, 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动作的肌肉是呼气肌, 主要有肋间内肌和腹壁肌。此外, 还有一些辅助呼吸肌, 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胸背部的其他肌肉等, 这些肌肉只在用力呼吸时才参与呼吸运动[3]。通过胸廓起伏幅度、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 (测量胸廓起伏幅度、腹式呼吸起伏幅度方法为病人平卧, 直角尺直角垂直放于床上, 另一直尺水平放在病人胸骨柄、脐部, 于用力吸气末、用力呼气末时测出高度数值差即为起伏幅度值。) 测定呼吸肌功能, 术前的正确评估进行针对性康复指导是病人术后恢复的关键, 凡是对择期开胸手术的病人, 其意义就尤为重要。

1.2.1.3 呼吸康复训练[4]

①放松练习。坐位或站立调整呼吸, 进行胸、腹式呼吸, 缩唇呼气练习5 min, 并在室内放轻音乐。②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 吸气用鼻, 呼气用嘴。第1节双手上举吸气, 放下呼气, 10次~20次;第2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 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 上移吸气, 下滑呼气, 10次~20 次;第3节双肘屈曲握拳, 交替向斜前方击拳, 出拳吸气, 还原呼气, 10次~20 次;第4节双腿交替抬起, 屈膝90°, 抬起吸气, 放下呼气;第5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③上肢肌力训练。进行上肢体操, 做上举的运动, 每次2 min~3 min, 每天2 次。或使用上肢拉力器训练, 重量0.5 kg~2.0 kg, 连续拉10次~20 次。训练时, 要配合呼吸进行, 上举呼气, 放松吸气。

1.2.1.4 有氧耐力训练

步行30 min~60 min, 在呼吸功能训练前有3例不能完成, 其中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他原因不能接受康复训练的病人2例, 暂停止训练, 缓解并评估后再进行康复训练, 1例经过1周训练能步行30 min。

1.2.1.5 肺功能的监测

能有效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肺活量、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等, 综合判定肺功能是否耐受手术。对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 术前准备要充分。通过术前抗感染、间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训练指导等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 提高各项监测指标, 为手术创造条件, 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2.1.6 术后康复指导

①湿化呼吸道[5]。手术病人需吸氧, 因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的湿化氧气, 可使呼吸道黏膜干燥, 痰液黏稠, 不易咳出, 加重呼吸道阻塞。因此, 给氧时采用湿化剂加温法, 定时给湿化剂加温水, 使水温保持在50 ℃~60 ℃, 吸入气体温度在32 ℃左右。通过吸入温化与湿化的氧气, 可以使呼吸道黏膜温化湿润, 痰液稀释, 便于咳出, 同时还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及氧分压, 提高氧疗效果。对痰液较多的病人一般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8 h进行1次, 用生理盐水、氨溴索或沐舒坦雾化吸入。吸入时, 指导病人张大口做慢而深的吸气, 吸气后尽量屏气3 s, 再做较深的呼气动作, 使药液随深而慢的呼吸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达到湿化痰液的效果。②胸背叩击。在湿化气道的同时, 辅助叩击胸背可有利于痰液排出。病人取半坐卧位, 护士手扶病人, 另一手掌指关节微屈成握杯状, 利用腕力轻柔地迅速从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心拍打腋下、前胸背部, 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叩击可在病人呼气时进行, 使松动的分泌物利用气流的冲击将痰排出, 每次呼气叩击3次~5次, 持续时间5 min~15 min叩背时要观察病人反应, 如发现呼吸异常, 立即停止操作, 并告知医生。③体位引流。根据病人病情, 采取适当体位。如上肺叶切除术后, 可采用头高足低位, 床头抬高30°或高半坐卧位;下肺叶切除术后可降低床头30°;如是中叶切除, 则可采取侧卧位, 床尾抬高30°。④使用用力呼气技术。开胸手术后指导病人实施用力呼气技术, 凡是雾化吸入后, 痰液黏性下降, 让病人开放声门, 用力呼气, 然后放松, 用膈肌呼吸, 再次重复, 直到黏液清除。实施用力呼气技术, 结合翻身、叩背, 使附着小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 痰液咳出。⑤深呼吸、有效咳嗽:对于意识清醒、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 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 指导病人先行5次或6次深呼吸, 使肺泡最大限度膨胀, 如此进行5次或6次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 连续咳嗽数次, 使痰到咽部四周, 再用力将痰咳出。⑥诱导咳嗽。如病人咳嗽而无排痰, 则需行诱导咳嗽, 方法:于全麻清醒、血压稳定后, 协助病人坐起, 自下而上, 由外向内叩背30 s。1名护士站在病人左侧, 双手后捂住胸部切口, 以减轻咳嗽时引起的切口疼痛。另一护士站在病人右侧, 左手扶住病人肩背部, 右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上窝处轻轻按压制触及气管, 引发咳嗽反射, 当病人用力咳嗽时, 迅速放开按压手指。⑦其他护理。为保证病人体内每日的正常需水量, 常规予病人静脉补液, 以利于痰液的稀释便于咳出。如病情许可, 可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保持室内清洁安静, 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一般室内温度应为18 ℃~20 ℃, 相对湿度在50%~60%。要注重观察病情, 监测心肺功能。

1.2.2 观察指标

①血气分析指标:血液酸碱度 (pH)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碳酸氢根 (AB)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②男女性病人肺功能指标及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第1秒呼出容积 ( FEV1.0) 、肺活量 (VC)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 ;指端血氧饱和度、呼吸频次、胸廓起伏幅度、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了解因胸部手术而致呼吸肌群及呼吸运动障碍特点, 针对每位胸科手术病人的不同情况, 个体化地为其设计一套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注重呼吸方法的设计、呼吸肌群锻炼、呼吸协调运动训练等, 尽可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康复方案的设计不应仅是指病人的主动活动, 还应包括对呼吸方法的设计以及对呼气肌肉、吸气肌肉的被动运动。由此可见, 正确的康复训练自围术期即应开始。更为重要的是, 因胸科手术对呼吸肌群及呼吸运动障碍均有其特殊性, 因此为胸科手术病人制订肺康复方案的设计[6], 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康复训练的管理及监控, 制订康复训练计划, 包括指标评估及评价计划、训练计划、监控计划。由护士进行康复前的评估及康复后的评价, 制定训练项目, 教会病人训练项目, 了解病人训练情况, 嘱病人有困难随时咨询, 护士帮助指导并纠正缺陷。总之, 开胸手术由于创伤大、麻醉时间长和气管的刺激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 术后分泌物易于潴留, 咳痰费力, 发生肺内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轻者影响病人呼吸, 增加病人痛苦, 重者能危及生命。通过临床的护理实践, 我们意识到, 有目的地加强呼吸肌功能评估, 设计有效的肺功能康复方案, 是减少胸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确保手术成功, 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摘要:[目的]观察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胸科手术病人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5例胸外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呼吸肌及肺功能评估, 针对性进行宣教、呼吸肌功能锻炼, 术后进行肺功能康复指导护理。[结果]呼吸肌功能锻炼后病人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提高, 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肺活量 (VC)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MVV) 、第1秒呼出容积 (FEV1.0) 、指端血氧饱和度改善, 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胸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呼吸肌功能评估及锻炼有利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及早恢复。

关键词:胸科手术,呼吸肌功能,评估,锻炼,肺功能康复

参考文献

[1]赵磊.慢性阻塞性肺病运动肺康复及家庭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在COPD发展中作用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 2006 (4) :322.

[2]林世红, 韦成信, 戴艳萍.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病人围术期综合应用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 :142.

[3]邱燕, 王金玲.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8) :686.

[4]张洪, 金红霞.胸科手术的呼吸康复[J].中国保健, 2006 (24) :2310.

[5]钱锦贤.胸部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07 (4) :309-311.

上一篇:学校水质检验制度下一篇:旅游地理学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