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鲁迅的祝福(通用7篇)
再看鲁迅的祝福 篇1
鲁迅的祝福课件
《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小说,篇目较长,在上课前的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鲁迅的文章较难理解,很难领会文本的内在含意。为大家分享了鲁迅《祝福》的课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重、难点: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3、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从肖像描写入手,初步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祝福》也正是如此。——《祝福》(板书)
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二、1、提问: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几个部分?(有些同学可能会和小说的三要素等概念混淆,应加以分清。)
明确: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要求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很多同学会将本道程序和一般的划分层次等同起来,应引导其分清不同。)
明确:
(1)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2)结局:寂然死去
(3)开端:初到鲁镇
(4)发展:被卖改嫁
(5)高潮:再到鲁镇
(6)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提问: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悲剧气氛,可是,这样的一个悲惨结局非但没有人同情,竟然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甚至被骂为“谬种”,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悬念:祥林嫂是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会落到这样的境遇?她为什么会得罪鲁四老爷?……
提问:运用倒叙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衔接,文中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四、思考: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明确1:三处肖像描写:
第一处: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
顺着眼
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处: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明确2:作者通过肖像描写首先显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但再到鲁镇时,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而第三处则显示其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鲁镇时,虽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们仍可看到在她身上还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鲁镇时,这种青春活力已经不复存在,而第三处则更显示了不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连生命力都已失去。
明确3: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本文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过程。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五、布置作业:课后思考祥林嫂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从动作、语言等描写入手,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一、讨论:祥林嫂死了,死因是什么?自然死亡?自杀?他杀?(可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陈述理由)
二、讨论: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
三、讨论: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
1、鲁四老爷: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四老爷的特点?
明确:①④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的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
②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可以用两次“可恶”和“然而”来概括: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里面没有丝毫是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而且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③第一部分有一部分鲁四老爷的大骂新党及其书房的描写。这一切都能可看出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他通过“祝福”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强迫祥林嫂改嫁,说明旧社会劳动妇女没有人身自由,丈夫死了还得受制于婆婆。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以八十千的价格“卖”掉了。祥林嫂的出格反抗也不可能改变她的命运。从中我们还可看到一个矛盾:婆婆卖媳妇是应该的,甚至人们还夸她精明,祥林嫂的反抗是不应该的。在这个角度上,封建思想是支持她婆婆的,婆婆可以支配媳妇的命运。但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也是唯一的罪名。在这个方面,封建思想又不可能原谅祥林嫂的“罪”。在这个矛盾人,我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应该的。原因很简单,祥林嫂没了儿子,也就是没了贺家的后代,也就成了贺家的外人,房子是不能给她的。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们: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这个矛盾中,我们也看不见祥林嫂的生存空间。
3、柳妈
柳妈和祥林嫂同样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虽然她脸上已经“打皱”,眼睛已经“干枯”,可是在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可见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也完全是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但柳妈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救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可是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话使祥林嫂陷于绝境。祥林嫂捐门槛后本已告诉四婶,可四婶仍不让她沾手。祥林嫂受到了致命的打击。“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不济”,胆怯,惴惴,是一个木偶人。祥林嫂精神上的巨大变化,显示了心灵上的巨大创伤。最终,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柳妈还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个。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
4、鲁镇上的人们
鲁镇上的人们对祥林嫂的遭遇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一开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剧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理,等到厌倦了,便对之嘲笑唾弃,表现出一种冷漠厌烦的态度,他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统治了他们的灵魂,所以,他们鄙视祥林嫂,他们的态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和鲁四老爷一起,把祥林嫂逼上了死路。
“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地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 ——丁玲
四、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五、讨论: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六、思考: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责任呢?可以先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
明确:“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祥林嫂的三个问题有一个核心,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长期困扰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所以,她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
“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
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小说反封建的深刻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正如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七、讨论:作品中“我”的形象。
明确: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再看鲁迅的祝福 篇2
首先, 从民俗文化上看, 虽然早在清末就有人提出分析民俗文化, 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只有鲁迅真正自觉地去研究, 并在许多作品中体现其观点。在创作素材上, 他大量运用民俗文化资料, 如《风波》中的人物取名、《故乡》中的祭祀等, 在《祝福》中, 他以鲁镇风俗——年终迎接福礼, 作为小说背景, 并把它作为祥林嫂帮佣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小说开头与结尾处渲染祭拜的热闹气氛, 与祥林嫂的凄凉冷清形成对比。祥林嫂帮工时的衣着: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是当地妇女的传统服装, 体现祥林嫂的勤俭能干。这些都是鲁迅有意识地运用民俗文化素材。在创作过程中, 鲁迅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素材上, 还注重对现象进行思考分析, 透过一般民俗现象, 揭示其本质。他所总结的民俗文化源头有两种:一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生活形式”, 一种是“统治阶级对文化生活形式的调整”, 二者看似矛盾, 但又有统一。如鲁镇“拜福礼”, 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祈求祖宗神仙赐福的风俗习惯, “福礼”是女人们辛苦做的, 而“拜的都只限于男人”, 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所宣扬的“男尊女卑”、“夫权”等思想观念。
其次, 从伦理文化上看, 鲁迅善于抓住中国伦理文化的特征, 即传统文化的伦理中心主义, 集中体现在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儒家孔孟之道。鲁迅认为, 孔孟思想中有许多积极的东西, 但孔孟之道否定批判,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把封建伦理关系的地位摆得过高, 且“忠孝悌节义”必须单向循环, 这样必然导致封建专制主义和奴隶主义集中, 缺少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在《祝福》中, 祥林嫂的遭遇就是典型证明。她在第一任丈夫死后, 逃奔鲁四老爷家帮佣, “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虽然辛苦, 但“她反满足, 口角也渐渐有了笑影, 脸上也白胖了”, 说明她在家族里受到的欺压很沉重, 而在鲁家没有了家族的羁绊, 她反倒轻松。可是她仍没有逃过族权的魔爪, 夫家人又抓她回去再嫁, 尽管她拼死反抗, 终究被迫与贺老六成婚。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虽然祥林嫂“闹得利害”, 但婚后却与贺老六生活得很好:“母亲也胖, 儿子也胖”。鲁迅特别指出“上头又没有婆婆”, 这实际上也暗示没有夫权族权的束缚, 人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可是封建伦理所提倡的女子节烈等观念, 仍在广大群众中根深蒂固。在祥林嫂闹腾的时候, “大家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 这更说明越是所谓书香人家, 封建伦理思想越重, 而鲁四老爷也确实就称祥林嫂为“谬种”。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所受到的待遇与前次大不相同, 正是鲁四老爷的种种忌讳, 使祥林嫂处处觉得低人一等, 不得已去捐门槛, 最终仍然无效, 以至绝望沦落, 成为封建伦理观念的牺牲品。这就是封建伦理关系中君权、政权对祥林嫂的压迫。
第三, 从宗教文化上看, 鲁迅认为整体上宗教是要不得的, 是一种蒙昧主义, 但宗教文化观中的一些精神内容还可以存留, 使人从物欲中超脱出来。归纳起来, 就是“整体的荒谬和残缺不全的真理”。在《祝福》中, 直接造成祥林嫂精神危机的是善女人柳妈所说的“到了阴司, 阎罗大王要把她锯成两半分给那两个死鬼男人”。这种极端愚昧的思想使她忧心忡忡, 但她仍不失希望, 她攒了一年才换算了十二块鹰洋去土地庙捐门槛, 此时她“神气舒畅, 眼光也分外有神”, 以为罪过抵消了。冬至祭祀时, “她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岂料四婶仍不准她摸, 这时“她像受了炮烙似的缩手, 脸色同时变做灰黑”, 从此“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精神支柱彻底坍塌了, 以至最后成为一个“木刻似”的乞丐, 体现了愚昧的宗教对人性的戕害。
再看“剥削鲁迅”的李小峰 篇3
李小峰,北新书局的老板,如今知道他是出版家的人越来越少了,偶有提到李小峰的时候也都是因为他和鲁迅的版税之争。也正是因为他曾经克扣鲁迅版税一事,掩盖了人们对他作为一个出版家应有的客观评价。1925年3月北新书局正式创办,到1929年前后达到顶峰,这期间也是李小峰个人事业和声誉的黄金时期,而这与鲁迅的支持甚至“偏私”(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是分不开的。此后,鲁迅因北新书局长期拖欠版税与李小峰发生纠纷,后经郁达夫调解得到解决。虽然版税风波后鲁迅依旧将自己的书稿交北新出版,但无奈大势已去,在北新历经三次封门劫难之后,凭鲁迅一己之力已难以让北新重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公私合营,北新书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55年李小峰成为上海文化出版社(后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但他却从此被扣上了“剥削鲁迅”的政治高帽,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反省和检查中度过,直至在“文革”中含冤而死,而他在出版界的功绩再无人提及。可以说,李小峰一生的荣辱都与鲁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对鲁迅感激但也不无委屈,而这一切都要从一本叫《语丝》的杂志讲起。
“五四”运动后,孙伏园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当时北方的一些进步青年都把它当作发表作品的园地。鲁迅先生受孙伏园邀约也经常在副刊上发表一些短评杂感,其中著名的《阿Q正传》便是那个时期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然而,孙伏园因为鲁迅的《我的失恋》三段打油诗被抽出之事与代总编辑刘勉己发生争执,终于闹到非要辞职不可的地步。事后,孙伏园想自己创办一种刊物,与晨报副刊抗衡,便跑到鲁迅那里寻求支持。鲁迅在《我和〈语丝〉的始末》中说道:“我很抱歉伏园为了我的稿子而辞职,心上似乎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几天之后,他提议要自办刊物了,我自然答应愿意竭力‘呐喊’。” “而我们这几个人总是要动动笔写写文章的,就不如自己来办一个刊物。”(川岛,《忆鲁迅先生和〈语丝〉》),于是,《语丝》便诞生了。而李小峰当时不过是一个刚从北大毕业的“乳毛还未褪尽的青年”( 鲁迅,《我和〈语丝〉的始末》)。“当时没有职业,恃译书为生,就多出些劳力”(川岛,《忆鲁迅先生和〈语丝〉》)《语丝》第一期印了2000份,出乎意料,几天内就销售一空,后来又再版七次,共印了15000份。渐渐的,收支相抵,再后来,略有盈余,于是李小峰就被尊为“老板”,但这推尊并非美意,其时孙伏园已另就《京报副刊》编辑之职,川岛还是捣乱小孩,所以几个撰稿者便只好掰住了多睒眼而少开口的小峰,加以荣名,勒令拿出盈余来,每月请一回客。1925年3月,李小峰以《新潮社文艺丛书》和《语丝》为出版基础,在北京创立了北新书局(即北大新潮社的缩写,表示它和新潮社的传承),他负责组稿、编辑和出版,《语丝》也由北新负责出版。当时鲁迅为表示对北新的支持,将译稿《苦闷的象征》交给李小峰,作为北新书局开张时出版的第一种新书。
李小峰(1897—1971),字荣弟,笔名林兰,江苏江阴人。1918年入北大哲学系,其间参加新潮社,在《新潮》月刊中担任校对和记录。孙伏园去《晨报副刊》后,新潮社由他负责编印。1923年4月15日晚孙伏园带着孩子与李小峰一起去八道湾拜访鲁迅,这是李小峰第一次出现在鲁迅的寓所(《鲁迅日记》),从此拉开了与鲁迅一生交往的序幕。而两人现今可查的第一次通信却是三年后的11月13日,这封信篇幅很短,内容仅限《语丝》出版事宜,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期间两人交往很少。据《鲁迅日记》载,李小峰亲自或派人访鲁迅123次,鲁迅则访李小峰80次,也就是说,这一时期两人见面频繁,关于编辑出版的诸多事宜都当面交涉,从而免去了通信的烦琐和不便。据李小峰的亲友描述,李小峰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很节俭,也很少交游,他不善交际,不像旧时代上海的出版商那样征逐酒肉,搞拉关系的应酬,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何满子,《记李小峰》)。也正是这点可爱之处让鲁迅对北新一直“偏私”,对小峰一贯关照。鲁迅致张廷谦的信中这样描述李小峰:“小峰却还有点傻气。前两三年,别家不肯出版的书,我一介绍,他便付印,这事我至今记得的。虽然我所绍介的作者,现在往往翻脸在骂我,但我仍不能不感激小峰的情面。”字里行间流露出鲁迅对一个晚辈的关爱,其对小峰的认可也可见一斑。
在鲁迅、周作人等人的支持下,北新书局迅速成长起来,出版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其中鲁迅的著作或译著共24种(陈树萍,《北新书局与中国现代文学》),而鲁迅创作的初版权几乎全部归北新书局所有,这种殊荣一直持续到1934年。鲁迅自己也深知其中的意义,他说:“我以为我与北新,并非‘势利之交’,现在虽然版税关系颇大,但在当初,我非因北新门面大而送稿去,北新也不是因为我的书销场好而来要稿的。所以至去年止,除未名社是旧学生,情不可却外,我绝不将创作給与别人。”而李小峰对鲁迅在出版方面给予的建议也都一一照办,诸如实价售书、开架售书、版面留天留地等。同时,李小峰给鲁迅25%的版税在当时也是最高的,而因为鲁迅对毛边书的偏好,北新书局还出版了许多毛边书。
·贰·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北新书局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1927年4月,当时入主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查封北新书局并要逮捕李小峰。李小峰幸得苏联大使馆的庇护逃过一劫,而当时担任北京北新书局的账房李丹臣(李小峰的堂兄)却成了替罪羊。从此,北新书局的重心转移到上海。“这一年,小峰有一回到我上海的寓居,提议《语丝》就要在上海印行,且嘱我担任做编辑。以关系而论,我是不应该推托的。于是担任了。”(鲁迅,《我和〈语丝〉的始末》)这样,鲁迅承担了《语丝》的编辑工作。“但《语丝》本身,却确实也在消沉下去。一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批评几乎绝无,连这一类的投稿也少有,二是所余的几个较久的撰稿者,这时又少了几个。” (鲁迅,《我和〈语丝〉的始末》)终于在1928年,鲁迅将《语丝》的编辑工作交给柔石,而柔石主编了半年后也辞掉了这项工作,编辑工作又交给了李小峰。没有了昔日灵魂与光芒的《语丝》在1930年3月10日出满五卷后自动停刊了。鲁迅对《语丝》的废刊充满了惋惜却也无可奈何,其实早在北新转战上海后不久鲁迅就有此担忧,他在写给张廷谦的信中这样说道:“《语丝》若停,实在可惜,但有什么法子呢。北新内部已经鱼烂,如徐志摩陈什么(忘其名)之侵入,如小峰春台之争,都是塌台之征。”此时的北新已不是先生当初所认识的那个北新了,其主要原因是北京北新书局遭查禁后,李小峰本就心有余悸,而南京政府的文网又日见其密,这样,李小峰做事难免顾虑增多。加之1928年,他二哥突然去世,使李小峰不得不担下二哥的工作,终日忙碌在经营事务当中,没有精力再从事编辑工作,很多原本应由其亲自办理的事都交由其夫人蔡漱六和店员打理,且小峰本性木讷,不善言辞,时间一久,很多疏忽便埋下了祸根。而鲁迅因与北新关系最为密切,所受影响也最大。据荆有麟回忆:“先生曾言:北新书局欠他版费,已有八十万余元,可惜此款,多为北新老板李小峰之兄,拿去嫖女人,讨姨太太去了。”( 荆有麟,《鲁迅的生活和工作》)对于北新拖欠版税一事鲁迅一忍再忍,而李小峰长期拖欠鲁迅和郁达夫为北新编辑的《奔流》杂志的稿费最终成为此次版税风波的导火索。1929年8月11日,鲁迅致李小峰的信中辞去《奔流》的编辑工作,并于8月12日一早立即找张友松和党家斌同访杨铿律师,准备控告北新书局。在8月17日致张廷谦的信中说:“我熬得很久了,前天乃请了一位律师,给他们开了一点玩笑,也许并不算小,后事如何,此刻也难说。老板今天来访我,然已无及,因为我的箭已经射出了。”此事后来虽经郁达夫调解,双方达成了和解,但从此鲁迅与北新便有了隔膜。
nlc202309081236
其实,鲁迅对北新办事人对他的怠慢和小峰的糊涂积怨已久。1926年10月29日鲁迅致璇卿的信中写道:“上海北新的办事人,于此等事太不注意,真是无法可想。”鲁迅做事认真,对自己编辑的杂志不想敷衍,自然对北新办事人员的马虎颇为恼火,而这种恼火在北新转移上海后越发加重。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也多次提到了对北新的不满。1927年8月7日鲁迅致韦丛芜信:“北新近来非常麻木,我开去的稿费,总久不付,写信去催去问,也不复。……北新现在对我说穷,我是不相信的,听说他们将现钱搬出去开纱厂去了,一面又学了上海流氓书店的坏样,对作者刻薄起来。” 1927年12月26日致张廷谦:“……但我就从来没有收清过版税。即如《桃色的云》的第一版卖完后,只给我一部分,说因为当时没钱,后来补给,然而从此不提了,我也不提。”可见北新拖欠鲁迅之版税由来已久,但先生“不提”,我想除了对北新一贯的“偏私”外,小峰的“傻气”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份情谊让先生一再忍让,而小峰似乎并没有完全体会先生的忍让,依旧糊涂,依旧怠慢。这种情况在1928年年底至1929年年初达到了顶峰,以鲁迅这段时间给张廷谦的信为例:
1928年9月19日:“北新校对,是极不可靠的……凡对小峰所说,常无效,即如《游仙窟》,我曾问过两回,至今不送校。……北新办事,似愈加没有头绪了……夫岂有对于本刊负责记者,而不给其看新出之报者乎。”
1928年10月18日:“小峰似颇忙,不知何故。”
1928年11月7日:“小峰不知是忙是窘,颇憔悴,我亦不好意思逼之。”
1929年1月6日:“小峰老板事忙易忘,所以不以见示……北新近来殊胡里胡涂,虽大扩张,而刊物上之错字愈多矣。”
1929年3月15日:“李公小峰,似乎很忙,信札不复,也是常事。……我因听见郑公振铎等,亦在排印,乃力催小峰,而仍无大效。”
1929年6月25日:“小峰久不见面,去信亦很少答复,所以我是竭力在不写信给他。……北新经济似甚窘,有人说,将钱都抽出去开纱厂去了,不知确否。倘确,则两面均必倒灶也。”
1929年7月21日:“北新书局自云穷极,我的版税,本月一文不送,写信去问,亦不答,大约这样的交道,是打不下去的。自己弄得遍身痱子,而为他人作嫁,去做官开厂,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矣。”
终于,8月11日鲁迅给小峰下了最后通牒,“请了一位律师,给他们开了一点玩笑。”那么,鲁迅的这个“玩笑”为何不早不晚非要这时开呢?
·叁·
1927年10月抵上海后鲁迅开始了专职写作的生活。所谓专职写作就是说他的身份是自由的,而这之前无论是在北平教育部供职还是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教书,鲁迅都是有单位、有组织的人,所谓写作其实是兼职,而单位不仅提供工作更发给薪水。辞去职务意味着没有了固定收入,身份自由的同时经济来源也不稳定了。如果说之前先生靠每月薪水可以勉强支撑日常生活的话,现在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常生活的每一笔开销都要自己去“挣回来”。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稿费和版税就成了关乎基本生存保障的问题。于是,北新书局拖欠稿费和版税的事情便不能“不提了”,在“开了一点玩笑”之后,北新答应按月摊还积欠的19122.334元,此款于1931年4月15日最终还清,新欠的则每月送四百元。可以说,经济原因是导致此次版税纠纷的根本原因,对于鲁迅自身来说,他也从不回避这个现实问题。
人先得活着,这是鲁迅思想的根本点。活着就离不开穿衣吃饭,继而就需要有收入来维持这穿衣吃饭,这就不难理解当稿费和版税成为鲁迅唯一收入来源时他与北新的版税纠纷之必然性了。鲁迅的这个根本思想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以《伤逝》最为典型。“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独立的经济、独立的精神才是爱情最坚实的基础。同样,经济生活也是其他一切生活的前提,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道理。“人先得活着”这句话的深意早在鲁迅幼年便因家庭的衰败而早早根植于他幼小的心里,而作为家中的长子,这种对家庭的担当和责任始终成为其行事、作文的准则,“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情感等,都受‘支配于经济’”( 鲁迅,《文学的阶级性》),面对穿衣吃饭等现实问题,洒脱终究是说说而已。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伴随鲁迅一生,他歌颂革命却不赞成无畏的牺牲,他辞掉了所有正式的工作却“计较”稿费和版税。一种“人得要生活”的单纯的生物学信念深深根植在鲁迅的思想里。面对生活,他“常抗战而亦自卫”。
除上述经济原因外很多其他因素也推动了此次纠纷的产生。北新书局虽是新文学重镇但毕竟是商业机构,李小峰虽有“傻气”但终究是老板。在北新书局南迁上海后,语丝同人各奔东西,维持书局生存的巨大压力使得小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于是,北新书局将重点转向教材和儿童读物,而为了赚钱,广告内容开始杂乱,甚至在《语丝》中出现了性病的广告。鲁迅在《我和〈语丝〉的始末》中这样写道:“当袜厂出现时,曾经当面质问过小峰,回答是‘发广告的人弄错的’;遗精药出现时,是写了一封信,并无答复,但从此以后,广告却也不见了。我想,在小峰,大约还要算是让步的 ,因为这时对于一部分的作家,早由北新书局致送稿费,不只负发行之责,而《语丝》也因此并非纯粹的同人杂志了。”( 鲁迅,《我和〈语丝〉的始末》)鲁迅对北新出版在思想上的日渐庸俗,在经历了惋惜、无奈后终于走向了愤怒,虽然风波最终平静落幕,鲁迅也依旧将他的著作交与北新出版,两人的通信较之以前反而频繁了,但通信的内容大抵只有谈钱和出版两件事,再无他事,可见彼此关系由亲到疏。而面对这种局面,李小峰也是无可奈何,与其说他背叛了与鲁迅在出版事业上达成的一致思想,不如说现实的商场规则战胜了他出版事业的高尚理想。此后,北新又遭两次打击,情况更令人担忧,鲁迅将自己的《两地书》《伪自由书》《鲁迅杂感选集》先后交由北新出版,助其渡过难关。无奈大势已去,“北新以社会情形和内部关系之故,自当渐不如前,但此非我个人之力所能如何,而况我亦年渐衰迈,体力已不如前哉?区区一二本书,恐无甚效,而北新又需选择,我的作品又很不平稳,如何是好。”(鲁迅致李小峰信)鲁迅委婉地道出了他的无奈和苦衷,正所谓“花开花落两由之”。
1936年鲁迅逝世,此后李小峰一直在支付版税,直到抗战爆发。李小峰作为北新书局的老板,在新文学出版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北新书局与鲁迅也创造了一个出版机构与作家之间合作与纠葛的经典案例,见证了那个年代民间资本创造文化经典的奇迹。“文革”开始后,李小峰背负着“剥削鲁迅”的骂名含冤而死。但他在出版界的功绩从未被人们忽视和忘记。
鲁迅 祝福声里的哀歌 篇4
鲁迅先生的作品,断断续续已经读过一些。其里面的人物,诸如阿Q、孔乙己、华老栓、闰土等等也大致了解,但最令我记忆鲜明,感触颇多的便还是要数《祝福》中的祥林嫂。
祥林嫂,这个“挣扎”在封建旧中国的农村妇女,仿佛从她出现的那一刻起,便已然和“悲剧”二字纠缠在了一起,同生共死。
她勤劳,善良,本分,却被迫与比自己小了十岁的男人结婚;当丈夫亡故,她竭力挣脱,却遭遇婆婆逼迫,再嫁他人;当一家三口,安安稳稳,似苦尽甘来,却又再度遭遇丧夫;甚至连唯一的儿子也被狼吃得去。家破人亡,她再也无路可走!在经历了人世间这般大悲之后,纵使活着,也已经死了。我这样以为着。
但当祥林嫂再度出现在鲁四老爷家,纵使“两颊已消失尽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的那样的精神”,我依然明白了她并没有彻底被打垮,她还想要“活”下去,当然仅仅是活下去,她希望用辛勤的劳动换取最基本的生活。命运越是捉弄,她越是要坚强。
只是,她尚不知道,纵使挨得过命运,却怎么也赢不过旧中国几千年的“吃人礼教”!在这个冰冰冷的社会,祥林嫂能受到的只有嘲讽,冷眼,以及变态的取乐。她败坏风俗,是扫把星,是不祥之物,她活该被歧视,被辱骂,被糟蹋!
但她依旧无声息的坚强活着,碰不得祭祀物品,她便淘米,洗衣吧……“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已经无力再去应付这群麻木的人儿了。其实早在四婶的第一次喝令便已宣布了她的末路。她活着,或许只是想知道,自己究竟可以活多久。然而,当她费劲气力捐门槛赎罪,却只听得四婶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她彻彻底底地崩溃了,这是致命的一击。她终于明白,任凭怎么努力,怎么忍辱,她终究也是熬不过这野蛮的封建礼教,因为它早已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甚至她呼吸着的空气。
当祥林嫂从鲁四老爷家被赶出来,她知道她显然已经不能活下去了。“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在等待着死亡。只是她依旧忐忑着世上究竟是否有魂灵,是否正如柳妈所说的会被阎王分成两段。也罢也罢,倘没有魂灵一说,也总算解脱了;纵使有,还能与丈夫儿子见面!虽要被阎王分割,但经历过世间所有的不幸,这又有何惧!
在鲁镇热闹祝福的夜里,她离开了,清清白白。忘记一切的屈辱,一切的不幸吧,祥林嫂。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鲁迅 祝福 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通过本文的学习,思想上:了解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故乡鲁镇:闭塞落后愚昧迷信
(讲理学的老监生:比先前并没有什麽大改变大骂其新党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本家和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麽大改变
年终大典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主要人物是谁?(祥林嫂)
她的身份是什麽?(寡妇、女佣、再嫁寡妇、女佣-----社会下层劳动妇女)
她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先后两次丧夫,独子惨遭狼吃,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死前景况:(四十上下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消尽悲哀仿佛木刻,提着空破碗,拄着破竹竿-----纯乎是一个乞丐)
2. 写出:其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夫小十岁,初婚不幸。丧夫受虐,勇逃魔掌。
初做女佣,勤劳能干。被卖再嫁,出格反抗。
亡夫丧子,连遭不幸。再做女佣,备受歧视。
沦为乞丐,饱尝炎凉。惨死雪夜,仍被咒骂。)
3.分析: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现是劳动妇女的特质?(手脚都壮大、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然而反满足-----安分耐劳勤快能干)
(“变成奴隶“还万分喜欢”--------最后“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现是一般劳动妇女所不具备的特质?
(并不逆来顺受,敢于奋起反抗:逃出婆家,反虐待;出格地闹
反迫害;求捐门槛,反命运;询问魂灵的有无,怀疑神权统治。
屡遭不幸打击,仍然坚韧坚强:在丧夫丧子又被赶“真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要寻求自食其力的活路
面对鲁镇人们“又冷又尖”的嘲笑“总是瞪者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4.讨论:这样一个勤劳、坚韧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为何命运如此悲惨?(试深入分析一下造成她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点拨:两次丧夫和失去爱子均属不可避免的天灾;
婆婆的虐待迫使她逃出,过上“满足”的生活;
婆婆的强卖反使她“交了好运”有夫有儿;
两次在鲁家做女佣均没有受肉体的打骂虐待和工资的克扣
5.自行组成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哪麽,真正造成她不幸的原因是什麽?是从什麽开始的?
课堂小结(略)
布置课后作业:以“试析造成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为题,写一篇500字的文学评论。
6:课后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鲁迅本文揭示的“礼教吃人”的主题;明白一个人不能盲目的反抗命运教学方法:师点拨,置疑,生讨论发言
教学步骤:1:检查作业(抽查)
2: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
先看祥林嫂反抗精神的表现:
逃出婆家却到讲理学歧视寡妇的老监生鲁四老爷家;
反抗被卖是为了遵从“从一而终”的礼教,却不知贺老六是个可以依托的好人;
想自食其力坚强地活下去却又来到被封建礼教统治着的鲁镇和鲁四老爷家
想摆脱被歧视的境遇却采用并不被人们认可的捐门槛的方式
所以说,主观上,祥林嫂虽有反抗精神,但受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但她毕竟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层并不自觉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我们不能苛求她。
再来看她先后两次到鲁镇人们对她的态度有何变化?
第一次:鲁四老爷:皱了皱眉 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人们:都说她“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第二次:鲁四老爷:暗暗地告诫四婶:“这种人---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
人们:“音调和先前很不同:笑容却冷冷的;笑影 又冷又尖
女人们带着“鄙薄的神气”
大家对她“烦厌和唾弃”
他们的笑容和声调“是在嘲笑她”
为什麽有这麽大的变化?谁的话揭破了谜底?
柳妈的话:“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
什麽大罪名?-----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夫妻有别“别”在何处?
男人可以借七种借口遗弃妻子并可拥有三妻四妾
女人只能必须遵从“三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
且“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他们注定妇女必须过那掩藏的生活,而使妇女的再醮(再嫁)成为犯罪行为。崇拜贞节-----这是理学家在妇女界中竭力鼓吹的---变成心理上的固定的理想,妇女因此须付社会道德上的责任,而男子则对此享着免杀的特权。妇女更须负责以保全名誉而提高品格。这一点,男人家也常热烈予以赞美,盖至此其主眼已从寻常家庭妇德转移于女性的英雄主义与节烈的牺牲精神。”
--------林语堂《吾国吾民.第五章.妇女生活》
“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鲁迅《我之节烈观》
小结:全镇人都将学和礼教奉为金科玉律,她一个下层妇女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一妇两嫁怎不会被视为“败坏风俗的”败类受到歧视、鄙薄、嘲笑、厌弃呢?所以即使做了乞丐,人们也不给她施舍,并对她的死十分冷淡,甚至她生前“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卖命服务过的主家鲁四老爷还骂她“是一个谬种”。
这样说来,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残害祥林嫂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封建礼教思想,是鲁镇上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的人们,是他们组成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礼教这把软刀子杀害了祥林嫂。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
礼教思想的驱使,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角色。所以可以这样说,本文表现的是一出“礼教吃人”的悲剧。
鲁迅生前好友许寿裳先生说:《祝福》的主题“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其实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被礼教吃掉的又何止一个祥林嫂?看看古徽州和全国各地遗存的贞节牌坊,哪一座牌坊下不埋葬着一个被礼教吃掉的无辜妇女的冤魂?难怪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因此,鲁迅大声疾呼要掀翻这吃人的筵席,“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之节烈观》)
三,再研讨
1,本文既然是一出悲剧,还为何以《祝福》为题?
----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以此为题可突出主题。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
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什麽?(倒叙)
3,这样安排有什麽好处?(先写她的惨死,就为全文定下的悲剧的基调,也制造出悬念,引人入胜。)4,首尾两段可否删掉?(不可。首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与祥林嫂命运有重要关系的一个人物鲁四老爷,没有鲁四老爷这样的人物和鲁镇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有祥林嫂这样的人生悲剧。
尾段:呼应全文,也烘托渲染了气氛,突出了主题。否则首尾不完整。
小结:(略)
布置作业:1,作者运用了什麽方法又抓住什麽来描写祥林嫂的?
2,作者在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写道:“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
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请你写出脱落的上联。(品德详明德性坚定----朱熹《四书集注》)
3.思考一下:此处这样的描写有无深意?
(与鲁四老爷其后的行为形成对比,生前“食物不论,力气不惜”为他卖命服务过的祥林嫂惨死雪夜,他不但不同情,还骂她“是一个谬种”,这哪里有‘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之样?由此对其进行反讽,表现了他为人的虚伪。)
四:布置作业:将本课对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分析整理一下,写一篇人物评论。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训练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习题训练
教学步骤:
一、1,检查作业(抽查)请一位同学填写上联。
2.有何用意?(略)
二.研讨:1。对祥林嫂的描写中最突出也最成功的是什麽方法?(外貌描写)
(共有四次:第一次在鲁家出现时:春上刚死了丈夫“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第二次:经历了丧夫丧子的不幸后“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次:在捐过门槛插手祝福却遭拒绝后:“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总是惴惴的,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第四次:临死前: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一句该怎样理解?这是一个表认知行为的单句,宾语是一个复句结构形式。话语字面的指称语义是清晰的,骂的是康有为。之所以骂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中改良主义的领袖,有违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由此更进一步揭露了鲁四的政治立场。但这句话还蕴含了一个言外之意。“还是”,仍然是,竟然是。时值辛亥革命前夕,清王朝已知大厦之将倾,“新党”的内涵早已发生了变化,用来指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鲁四所骂的竟然还是、仍然是康有为,其不谙世事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落后腐朽性便昭然弥彰了,而中国农村笼罩在封建统治之下死水一潭的社会状况也可想而知了。这段平实的叙述和简洁的评议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平实之中寓深刻,言近旨远,辛辣地对形象进行了嘲讽和鞭挞;绵里藏针,含蓄之中,闪烁着尖锐的批判的锋芒。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叙述者“我”与鲁四立场的对立,其民主进步的倾向也清楚地表现出来。
3,“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一句该怎样理解?
称呼依旧。“仍然”,副词,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但祥林嫂的生活和命运已经改变了,故事情节已经发展了,再嫁的一段遭遇绝不是虚无的梦幻。“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隐含着深刻的蕴涵,反映出鲁四一家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地不予承认的态度。“仍然叫她祥林嫂”,而不是“贺六嫂”,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整个鲁镇社会在伦理观念上与鲁四仿佛是形成了共识的,音调的变化,笑容的冷冷,反映出人物关系的变化,充分表现出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
4.对“我独坐在”到“为人为己也都还不错。”一段话该怎样理解?(略)
5.在祥林嫂被劫后,四叔先后两次说“然而---------“,他未说明的意思是什麽?
鲁迅《祝福》教案 篇6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批注。
2、学习课文2——5段,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
3、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来写人物的方法,了解每一件事的不同叙述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几件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为人,今天,我们再次以沉痛的心情走进万国殡仪馆的礼堂,吊唁这位伟人。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生:齐读
师: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伯父在世时的情景重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二、细读品味,深感“爱戴”和“悲痛”
(一)学习第四段:
1、请看(出示幻灯),这是“我”回忆的哪件事?(救助车夫)
2、下面请听“救助车夫”的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同情人民)
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生:圈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批注。
重点学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出示幻灯片)
①请一名同学读一遍
②想想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③请大家在书本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一名同学圈在投影片上)
④一起朗读这段话,体会动词的用法。
⑤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细读课文,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同情、关心劳苦大众的人?
(1)学习“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了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幻灯出示)
(2)你准备抓住哪些重点词语来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3)这一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人物神情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
(4)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遍。
师小结:这样一位关心,同情劳动人民的伯父去世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请同学们回到现实,再来读一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生齐读)
(二)学习第三段
1、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自读圈画,并作批注)
(1)生:憎恨黑暗
(2)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出示幻灯)
A、四周围黑洞洞的是指什么?碰壁指什么?
B、你能把整句话的含义连起来说吗?
C、生齐读
2、这一段,是通过什么来描写人物的品质的?(对话)
3、请各自找一位同学进行分角色的对话朗读,请两位读得好的同学表演。
4、师:可是现在,这样一位风趣,幽默的伯父不在了,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请大家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此时的感受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齐读。
(三)学习二、五段
1、鲁迅的感人事例,何止这两个,下面请采用刚才学习三、四段的方法来学习二、五段(出示小黑板)
一读悟品质 二读学写法 三读抒情感
2、喜欢哪一段精读哪一段,还可互相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导。
4、“谈碰壁”中哪句话值得大家进行研读?
(1)出示:“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说说你是怎样来理解这句话的?
(3)齐读。
5、我们一起把他人转述的那部分内容朗读一遍。
6、感情升华
师:是啊,就是这样一位伯父,可是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现在他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我再也见不到他的面了,我再也听不到了的声音了,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的眼泪不断地大颗大颗地掉下来,我们再来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把你现在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齐读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进一步地了解了鲁迅先生,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这位伟人深深鞠一个躬吧!
三、作业
阅读有关介绍鲁迅的一本书或他写的一部作品。
板书设计:
2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笑谈《水浒传》 趣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再看鲁迅的祝福 篇7
关键词:鲁迅,《祝福》,民俗事象,文化意义
民俗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态, 有着独特的制约和规范功能, 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不但对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群的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而且也对这些人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作用, 最终促使一个民族形成独特的国民性。生活是民俗的具体存在形式, 因此生活习俗中沉淀着人们的心理和意识, 而民俗的背后却依托着深厚的文化。鲁迅是一位民俗文化意识非常浓厚的作家, 通过对民俗生活的描写, 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展示一个民族长期的心理积淀, 并对民俗事象背后所体现的文化进行深刻的价值判断和意义探析。鲁迅小说中通过对浙东民俗的描写, 深刻揭示出积淀于民俗深处的国民性的病态和惰性, 并对民俗所体现的封建礼教文化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在他的作品中有诸多的传统节日民俗内容。几乎每一篇都是在节日民俗这一重要背景或发展情节下展开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
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描绘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风情画, 是最具有民俗色彩的作品。“祝福”这一民俗生活通过长期积淀下来之后已经成为生活秩序中的重要环节, 有许多繁文缛节和禁忌, 给祥林嫂以巨大的心理压力, 祥林嫂在冷酷的社会环境下苦苦挣扎, 终于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悲愤离去。
首先, 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传统节日的深刻寓意。《祝福》中所描写的就是人们在阴历腊月廿三、廿四祭送灶神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 也就是民间所谓的“过小年”, 即“谢年”或“祝福”, 民间通常由此拉开春节系列祈福活动的传统序曲。
“过年”是汉民族生活中的重大节日, 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积淀。无论是从城市到乡村, 还是从南方到北方, 甚至是从海内到海外, 只要是汉民族, 都要过年。而且极其隆重, 每一位参与者都显得颇为郑重其事。
《祝福》里的过年更是是认真的, 从送灶神到祝福, 礼数周全, 祭祀丰盛。这“年终的大典”本来已经作为直接的生存手段, 成了鲁镇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却给“祥林嫂”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直接主宰着“祥林嫂”的命运。
“祝福”这一民俗生活已经成为生活秩序的重要环节, 是一种生存规则和手段, 在鲁镇有规范的程序。鲁迅用文学语言叙述了鲁镇或鲁四老爷家过年的主要程序, 包括过年前诸如扫尘、洗地等许多准备工作。腊月底, 由于生产时令和季节交替的影响, 中国广大农村的农业生产基本告一段落, 进入农闲时节, 常年劳作的农民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有闲暇彻底打扫住房卫生, 掸掉房屋梁上堆积了一年的灰尘, 清除长期隐藏在屋角的垃圾, 同时也预示着扫除所有的晦气, 除旧布新, 迎接来年的清洁和顺。
送灶神是在阴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 据说腊月二十四是灶神升天之日。礼拜一般由主人或者家里的老人主持, 焚烧纸钱则由妇女进行。民间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的女婿, 每到年终, 他负责把一家人一年之间的情况和言行, 报给玉皇大帝, 然后根据其言行决定这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祸福。现在农村的锅灶台上往往还有“灶神宫”, 过年时贴上一幅红对联“天上言好事, 地下保平安”, 横批是“如意”或“吉祥”。
“祝福”是鲁镇的年终大典, 仪式隆重庄严, 作为一种民俗生活, 每年都要重复, 然而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 参与礼拜的只限男人, 一年的好运气全在这一拜, 承载了几乎所有的祈望和渴求。准备福礼费了女人多少力气, 却只能回避这深深祝福的一拜, 这沉重的礼俗连女子幸福的欲望也被完全剥夺, 连祈望和渴求的权利都被剥夺的祥林嫂只能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
祭祀比“祝福”更重要。祖先的世界, 同样延续和传承着所有长幼尊卑的礼俗, 只不过是由其父子孙以及他们的妻子们所祭祀的死后世界。这个世界正是基于昭穆秩序的父系“家族”体系的镜像。人们认为只要子孙们定期祭祀祖先, 祖先就能保证子孙的繁荣。
其次就是描写各种人物在节日禁忌中的悲惨命运, 以此揭示封建礼俗对国民性的扭曲和控制。“禁忌, 也就是忌讳, 是指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1]节日禁忌:“作为特殊的民俗事象, 禁忌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因为这种神物具有‘神秘’或‘圣洁’的性质, 随便使用是一种亵渎行为。违反这种禁忌会招致不幸, 遵循这一禁忌, 会带来幸福。二是对受鄙视的贱物及不洁、危险之物, 不许随便接触, 违反这种禁忌, 同样会招致不幸。”[2]
在《祝福》中, 鲁迅描写的鲁镇作为一个传统的民俗社会的代表, 同样奉行“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3]的禁忌。所以, 鲁四老爷遵循着许多“祝福”和祭祀祖先时的禁忌。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也就表明只有四叔这样的男性家长才能祭拜, 就是四婶这样的家庭成员也因男尊女卑的观念和祖先血缘的承续而轮不到的;但四婶没有触犯禁忌, 还有资格去碰祭器, 而祥林嫂因为触犯了禁忌, 是“受鄙视的贱物及不洁、危险之物”, 连祭器也没有资格去碰。民间认为一旦像祥林嫂这样的“不洁之人”接触到祭器, 祭礼的灵验就会被破坏掉, 神灵也不会领供奉之情。但是, 她的意识里对节日禁忌毫无知觉, 只是本分地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取烛台的时候就被四婶连忙阻止了。
祥林嫂再嫁之后非但没有改变“不洁”的性质, 反而因为在此成为寡妇, 而被深深地烙上“不祥不洁”的烙印。自觉平常地去拿祭器时因触犯了禁忌而被四婶大声喝止, 在如此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 祥林嫂无法自由呼吸, 直至精神恍惚, 如木偶人。
“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那么, 也就有地狱了?”
“那么, 死掉的一家人, 都能见面的?”[4]
这是祥林嫂绞尽脑汁, 百思不得其解, 至死都不明白的疑问。这步步逼问, 饱含疑惧, 也恰好指明了祥林嫂对魂灵的恐惧之处。魂灵崇拜就是对不可知的事物的畏惧, 这一民俗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人死后的去处的思考。
当柳妈告诉祥林嫂将来到了阴司, 面对两个死鬼男人, 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开, 分给他们。破解的方法只有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 当作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以此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后, 才能免得到了阴司被锯开的时候, 祥林嫂对此深信不疑, 两次认捐之后觉得已经洗刷罪名, 不在担心受罪。神气很舒畅, 眼光也分外有神。然而令她万万没有想到, 这一切并未改变命运, 罪名没有洗刷, 也改变不了“不洁”“不祥”的本质。
祥林嫂“自信”地参与祭祀时, 再次被四婶大声阻止, 甚至紧张惶急到先下命令“你放着罢”而后再叫“祥林嫂”的名字的地步, 这使祥林嫂消除罪名的希望彻底破灭。屡犯禁忌的祥林嫂连死也是犯忌的, 因为正好是祝福的时候, 而盛大的祝福是忌讳死的。为此被鲁四老爷骂为:“不早不迟, 偏偏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由此可见, 鲁迅的《祝福》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内容和文化意义。在婚姻民俗方面, 《祝福》中祥林嫂没有任何婚姻自主权, 所经历两次婚姻都是在非本人意愿情况下。特别是婆婆像卖牲口一样把她卖到贺家坳的时候, 不仅使她再次承受不自主的婚姻, 同时还迫使她守节不成, 为此而遭到了封建道德对她未为前夫守节的惩罚。通过祥林嫂的几次婚变和人们冷漠的反应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典型包办、买卖婚俗和贞节观念。
民间信仰习俗方面, 《祝福》中, 无论是柳妈告诉祥林嫂两次嫁人将在阴司被锯成两半的民间传说, 还是“捐门槛”作为替身的习俗描写, 都是为了从这些看似符合民俗心理的民间信仰民俗中挖掘出沉淀于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野蛮。从而揭示和批判饱受封建文化影响的乡村民俗对农民的精神腐蚀。
物质民俗方面:如节日, 祭祀时的食物和器具;有书斋的布局和摆设;有祥林嫂守寡后扎的白头绳标志。精神方面的:如祭祀中的禁忌, 神灵, 祖先和鬼魂的崇拜等, 无不体现着民俗文化的广泛的特征和独特的社会功能。通过对《祝福》中民俗事象的解读, 可以深切感觉到民俗文化对俗民生活和精神的深刻影响, 民俗文化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秩序, 道德规范的同时, 也在制约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只有通过对民俗事象中文化意义的探析, 剖析、理解俗民的心理意识, 才可能让民俗文化在国民性意识过程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陶立番著《民俗学概论》,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87年。
[3]盖国梁著《节庆趣谈》, 上海古籍出版社。
[4]庞俭克编辑《鲁迅经典文集》, 漓江出版社, 2001年11月。
[5]钟敬文《关于鲁迅的论考与回想》,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年。
[6]《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 (上、下册)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1985年。
[7]陈正平著《巴渠民间文学与民俗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年6月。
[8]王玉琴;莫鹏飞;《鲁迅作品中传统节日民俗内容的教学研究》, 《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6.11.01。
[9]李佩英;《浅论<祝福>中的民俗文化》,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