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共9篇)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1
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1、农村居民拥有并主要在农村地方使用的摩托车、三轮车和低速运载货车,免征车船税。(皖发„2012‟13号)
2、支持村级道路向自然村延伸,逐步提高村级道路网络化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
3、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对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的深山区、半山区及地质灾害重点区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积极稳妥地实施异地搬迁扶贫。切实解决好搬迁户住房、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4、支持贫困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茶叶、水果、油茶、核桃、中药材、丝绸、柳编、竹制品等特色产业,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支持种、养、加项目。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加大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力度,加强城镇居住集中区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6、加大对贫困地区优抚、五保和低保对象等各类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优先安排五保供养,救助机构等项目建设。
7、加强农村要素投入保障机制,省级涉农财政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要进一步提高投入皖北三市九县比例,到2017年分别达到耕地面积和贫困人口占全省的比重。(皖发„2014‟18号)。
8、我省是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贫工作摆上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皖办发„2014‟19号)
9、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以富民为目标,着力转变扶贫开发方式,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制定帮扶措施,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皖办发„2014‟19号)
10、实行单位包村。在现有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困难地区、省级领导干部和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县的基础上,实行单位包村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定点帮扶单位。(皖办发„2014‟19号)
11、实行干部包户。贫困村内的贫困户由帮扶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联系,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皖办发„2014‟19号)
12、省级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市、县要逐步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强化县级统筹,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皖办发„2014‟19号)
13、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引导和鼓励商业
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信贷投放规模,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皖办发„2014‟19号)
14、深化扶贫项目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广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皖办发„2014‟19号)
15、充分发挥定点扶贫的引领作用,推进定点扶贫重心下移,进村入户。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各部门要依托行业优势,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各方面向贫困村倾斜,提升其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皖办发„2014‟19号)
16、搞好谋划,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储备项目,使积极参与扶贫的组织和个人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选择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皖办发„2014‟19号)
17、引导和帮扶贫困地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种养业和加工业,带动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积极开拓贫困地区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皖办发„2014‟19号)
18、加大旅游扶贫到户力度,积极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开辟贫困户增收新渠道。(皖办发„2014‟19号)
19、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小微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观光休闲农合
和乡村旅游业,鼓励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创业,鼓励创业促就业。(皖办发„2014‟19号)
20、加快重点县危桥改造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皖办发„2014‟19号)
21、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小水库、小泵站等8类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力度,确保到2015年解决规划内贫困地区剩余的农村居民和学校饮水安全问题,贫困的确现有小型水利工程除涝灌溉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一步提高。(皖办发„2014‟19号)
22、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电力保障能力。(皖办发„2014‟19号)
23、加大贫困地区危房改造推进力度,与易地扶贫搬迁相衔接,制定贫困地区危房改造计划,继续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到2020年,完成全省贫困地区所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皖办发„2014‟19号)
24、推进贫困地区建制村及中小学、教学点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皖办发„2014‟19号)
25、加快贫困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办好一批中高等职业学校,支持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培育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雨露计划”实施力度,确保贫困户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
业需求的职业培训。(皖办发„2014‟19号)
26、加大贫困地区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加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皖办发„2014‟19号)
27、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皖办发„2014‟19号)
28、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各种活动场所,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皖办发„2014‟19号)
29、重点县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履行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形成扶贫合力。(皖办发„2014‟19号)
30、把扶贫开发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党建扶贫的路子。(皖办发„2014‟19号)
31、积极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的探索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皖办发„2014‟19号)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2
然而, 受地形、交通、生态保护限制开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安徽省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以皖南深山地区为例, 区域内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加之地处军事禁区等缘故, 导致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因此, 在财政扶贫政策效益日益彰显的大背景下, 选取皖南深山地区作为扶贫调研的对象, 寻求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扶贫政策, 显得十分具有实践价值。
1 皖南深山特殊贫困地区现状
1.1 经济总量
皖南深山特殊贫困地区总共包括8个县区, 自2007年安徽省开展财政扶贫工作以来, 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97.6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287.3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由2007年的9.8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8.6亿元。以下为具体的统计数据:
然而, 由于该地区地广人稀, 且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经济生产处于“底子薄, 规模小”的状态,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仍处于落后态势。
1.2 人均水平
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常年处于落后态势, 区域内的人均经济水平也较低。以2009年为例, 该地区内8个县区的人均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13049元, 人均财政收入的平均值为82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均值为4915元, 上述数值分别为当年安徽省平均水平的79.5%、58.5%和109.1%。且该地区的人均经济水平自2007年至2011年均落后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以下为具体的统计数据:
由上图可知, 实施财政扶贫政策后, 皖南深山地区的人均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增长, 然而增长的速率仍不高, 很多指标依旧低于全省平均值。
1.3 贫困状况
受多种因素制约, 皖南深山地区的贫困状况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在政府财政扶贫的支持下, 该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虽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底子薄, 区域贫困状况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以2009年为例, 区域内贫困人口数量为13.17万, 贫困发生率为8.61%, 高出安徽省平均水平3.86%。其中, 区域内的6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例如石台县和泾县, 贫困发生率达到30.05%和16.05%。以下为区域内2007~2011年贫困人口数量统计图:
由上图可见, 2007~2011年期间, 区域内贫困人口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然而下降的速率并不高, 受贫困基数大等因素影响, 区域内的贫困程度仍然较深, 扶贫难度依旧较大。
2 皖南深山特殊贫困地区致贫因素分析
2.1 地理条件恶劣
该地区内8个县中, 有6个位于皖南深山腹地, 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革命老区、高山密林区十分多, 且多为丘陵地带, 人均耕地较少, 不适应种植经济作物, 地理条件对农业、工业发展十分不利。此外, 区域内常年雨水较多, 丘陵地带水土较易流失, 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冰冻等自然灾害, 因此, 由地理条件导致的贫困是该地区致贫的重要原因。
2.2 政策因素受限
区域内有很多军事禁区和大规模生态保护区, 均属于禁止开发地带, 因此, 政府难以通过政策性开发区域内的相关地带。此外, 由于区域内人口较少, 经济底子薄, 人均指标十分高, 因此政府的财政扶贫资金难以发挥显著的效应, 从而造成扶贫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3 产业渠道单一
区域内产业渠道单一也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受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 该地区仅能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业作为主要经济增长产业, 且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所生产出的农产品基本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 难以发挥有效的经济效益。此外, 受交通不便因素影响, 区域内的一些经济作物难以运输到外地, 因此, 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十分单一。
2.4 人口素质较低
由于地处深山地区, 当地教育条件十分有限。农民的文化程度、科技种植能力较低, 生产的技术和手段处于十分落后的程度, 因此, 人口素质低, 自我脱贫的能力不足。此外, 受地理条件限制, 政府的扶贫科研教育小组很难到达该区域, 因此, 农民难以学习到有效的致富脱贫技能。
3 皖南深山地区财政扶贫政策建议
3.1 加强扶贫攻坚支持
一方面, 政府应加强对皖南深山地区的财政扶贫专项补助力度, 大幅度增加专项财政扶贫资金, 不断建立健全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增长稳定联调机制, 通过适时监测扶贫资金的产出效益, 及时调整相应的扶贫财政政策。
另一方面, 政府要加大对皖南深山地区的财政扶贫转移支付力度, 保证资金投入与财政收入增长速率同步。各级县政府理应采用科学的方式, 积极整合涉农资金, 不断集中财力用于下辖特殊贫困区域的扶贫财政攻坚项目, 防止资金在扶贫使用中处于分散状态。
3.2 突出扶贫重点产业
区域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做大做强相应的经济重点产业, 以此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方面, 扶持特色经济产业建设。例如, 皖南深山地区山林茂密, 可适时做大高山茶叶、高山蔬菜、高山油料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以特色经济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并不断完善相应的经济效益链条。
另一方面, 加强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当地的交通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 政府应加强对当地的教育、医疗、民生保障产业的建设力度, 以“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思想不断完善区域内的扶贫工程体系建设。
3.3 创新扶贫增收方式
一方面, 政府应不断深化扶贫经济增收改革。采用扶贫贴息贷款、开放承贷金融机构等方式, 扶持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产业, 逐渐实现企业化建设, 引导区域经济逐步实现规模化建设, 不断创新当地农民的经济增收途径。
另一方面, 政府应引导当地居民不断创新扶贫资金运作机制。将“1+1”产业增收模式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推广到农民群体中, 改变当地居民的经济生产方式, 逐步建立起现代产业经济的思想体系, 积极探索发展产业互助资金的新用途, 以产业化视角创新农民的增收方式。
4 结语
本文对安徽皖南深山地区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财政扶贫政策建议。在我国财政扶贫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 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 不断创新扶贫管理方式,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卫振, 同春芬.中国农村扶贫政策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绥化学院学报, 2011 (5) .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3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0]40号 【发布日期】2000-07-10 【生效日期】2000-07-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加快发展皖西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0〕40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加快发展皖西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七月十日
关于加快发展皖西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
为了把皖西旅游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的开展,现就加快发展皖西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全面认识皖西地区旅游开发扶贫的地位和作用
以六安市为中心的皖西部地区,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老区。该区5县3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该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保护完好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也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举世闻名的以五大水库为水源的淠史杭灌区工程,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及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和众多的革命遗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为实施开发式扶贫,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把旅游业作为扶贫的依托产业,是六安市立足市情,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也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必须认清意义,统一思想,采取措施,加快发展皖西旅游产业,促进扶贫工作的开展,为六安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皖西旅游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从全局、开放、市场、产业的高度,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旅游、办大旅游战略。坚持资源保护第一的方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多元投资、多家经营,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要突出特色,抓住重点,搞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和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设施、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接待水平、构筑产业群体,形成以六安市区为中心,以天堂寨为龙头,寿县古城、万佛山--万佛湖、淠史杭工程、南岳山--佛子岭水库、八公山、大华山、铜锣寨、李家圩地主庄园等为线路网络的旅游发展格局。利用现代手段和科学的营销策略,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打好“天堂牌”,做好古文章,念好“万佛经”,唱好特色戏,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鼓励发展出境旅游。到2005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2010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8%;2015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达到600-7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0-7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10%。
三、三、加快皖西旅游市场培育和产品开发,尽快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
树立名牌意识和当代形象设计观念,积极开发新、特、精旅游产品。采取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办法,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培育旅游名牌产品,重点以天堂寨、寿县古城、万佛湖为突破口,设计开发出适应回归自然的天堂寨生态游、适应探古访幽的寿县古文化游、适应休闲的万佛湖假日游、适应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游以及淠史杭大型水利工程风光游等。注意启动不同阶层、不同层次消费群体旅游市场,扩大市场空间,不断形成旅游消费热点。加强横向联系,共同开发旅游市场。站在发展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省际旅游的角度,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利益为纽带,推动区内旅游企业、旅游景点的联合开发和促销,加强经济协作,着力开拓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的旅游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在线路设计编排上,将合肥-六安市-小南岳-天堂寨,合肥-万佛湖-万佛山-天柱山,合肥-淮南-寿县-霍邱-叶臬-梅山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网,并与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徐州、郑州等旅游城市主动发展联系,构成旅游热线网络,相互配合,整体促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改善旅游业发展条件。要把握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的机遇,以发展旅游交通为突破口,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旅游景区与干线公路的连接,开辟沟通武汉方向的快速通道;加快105国道南(照集)姚(李)段等国道、省道在六安市境内的路段建设,形成沟通皖西与淮北的快速通道;加快区内通往各景区、景点道路建设,尽快形成通往天堂寨、万佛湖、万佛山、寿县等主要景区的公路网络;全国配合宁西铁路建设,使皖西地区尽早成为国家东西快速通道的交通结点之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独山机场军民共用,增加空中通道;采取灵活政策,落实投资主体,建造码头,购置游船,尽快开辟淠史杭枢纽工程六安-横排头段水道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加强供水、通讯、卫生、环保、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环境,提高接待水平。
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结合当地习俗、风情,设计、开发具有皖西特色的旅游商品,采取定点生产、公司加农户等方式,促进旅游食品、纪念品、宣传品、用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并选择一批发展前景看好的旅游商品,加大开发力度,给予重点扶持,尽快形成规模效益。
四、四、拓宽皖西旅游筹资渠道
为了扶持皖西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要以改革的思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融资和引进外资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坚持国有、集体、个人、内资、外资一起上,谁投资,谁受益,调动社会各方面兴办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积极与国外大旅行社开展合作,借助境外资金和力量,发展国际旅游,并联手兴办合资旅行社。
六安市要抓紧论证,精心包装一批重点旅游产品招商引资项目,采用项目特许融资,运营权或收益权融资、筹资、引资等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实行“低门槛”政策,引导境内外客商开发旅游景区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娱乐和服务设施。
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从省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200万元,用于支持皖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六安市、县(区)按1:1,争取金融机构按1:4的比例分别落实配套资金。积极采取政府投入、社会筹资、银行贷款等办法,改善皖西地区旅游交通条件。省及市计划、交通、旅游部门要有计划地安排进入景区、景点的旅游线路建设;运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入,购置旅游车辆;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贷款,扶持重点旅游企业和项目。
对重要历史遗址和革命旧址,积极报批,争取列入省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国家支持、批准天堂寨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疏通文物保护等资金渠道,改善旅游景点状况。
五、五、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六安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皖西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工作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宣传促销。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联合”的观念,打破区域、部门、行业的界限,协调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关产业联动,共同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强化旅游规划管理,把依法保护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旅游主管部门在培育旅游产业的工作中,要真正负起责任,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
要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旅游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善于经营、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要选拔政治强、作风正、懂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旅游企业。要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旅游队伍综合素质;要增强“窗口”意识、服务意识,全面开展创“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美环境”活动和文化风景名胜区、“优秀旅游景区”活动,彻底活动“脏、乱、差”,进一步治理整顿旅游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强化治安管理,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实行质量认证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为旅游者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省直各部门要加大对皖西旅游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在扶贫资金(包括财政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扶贫专项贷款)、旅游发展资金、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及旅游国债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六安市尽快形成区域旅游经济,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4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9〕24号 【发布日期】2009-04-15 【生效日期】2009-04-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运用价格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9〕2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运用价格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四月十五日
关于进一步运用价格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省物价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现就进一步运用价格政策,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大收费清理整顿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一)进一步开展收费清理。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已公布取消的各项收费减免规定。按照“能取消一律取消,暂时不能取消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的原则,2009年4月底前,对现有省级设立的各项涉企收费进行清理,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重新从低核定收费标准。为减轻企业负担,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即日起凡中央和省审批的涉及企业的收费标准,有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执行;对涉及“861”行动计划项目的收费给予减免,具体收费项目和减免幅度由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等部门另行公布。除推进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需要外,今明两年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涉企收费。
(二)整顿和规范中介机构等收费行为。重点整治与项目审批相关联的环境评价、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质量认证、技术审查、公证等服务性收费。对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服务收费的,这些经营性服务收费一律取消;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由原定价部门在严格审核成本的基础上,重新从低核定收费标准;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加强行业价格指导和价格诚信建设,制止不规范收费行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实施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行为时,不得强制企业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办理验资、环评、检测、公证等各项业务,不得强制企业加入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以及参加各类有偿培训、评比活动,也不得将行政职能分解委托给事业单位、协会、学会和中介机构,变相实施收费。
(三)鼓励对开发园区实行收费优惠政策。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支持开发区以及产业聚集区的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对保留的国家和省级批准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县人民政府可结合实际,减征或免征属于本级财政收入的收费。进入各类开发区的工业企业需要中介服务的,有条件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协调对中介机构的经营性服务收费实行“降低收费标准、打捆结算、政府与企业共同买单”。
(四)加强收费监管。在收费清理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收费公示制度。价格部门要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服务收费项目目录和收费标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执收的收费项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加强涉企收费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发挥价格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汽车、旅游、住房等消费
(五)整顿车辆入籍、检验、停放收费。清理机动车安全检验、清障施救服务收费,规范驾驶员考试和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对汽车维修企业的价格指导。各地要完善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办法,按照停车场的类型、停放车型和停车时间,实行不同的计收方式和收费标准,对临时停放车辆,免收停车费,鼓励即停、即走;理顺住宅小区路面和地下停车场的比价关系,按照不营利的原则,合理制定收费标准。
(六)规范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各地要保持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基本稳定。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实行分级定价,其中4A级以下旅游景点价格,自2009年4月1日起,由景点所在地价格部门核定,报上一级价格部门备案。鼓励游客跨线路、跨景点游览,对同一辖区内的景点或相邻景点,可按照不高于各单独景点门票价格总和的70%,从低核定联票价格。联票价格要与原单独门票价格一并在相关景点进行公示,由游客自愿选择。严禁“园中园”收费,或对同一景区分解景点变相提高门票价格。
(七)加强建设项目和商品住房交易价费管理。加大建设项目收费清理力度,重点规范建设、规划、人防、环保、消防等部门收费和供电、供气、供热等建安价格。加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成本监审和租金审核、认证工作。认真落实商品房销售“一价清”政策。为促进住房消费,从即日起到2010年底,我省住房所有权登记费下调为每套50元,存量住房交易手续费下调为每平方米4元。对半年以上18个月以下未入住的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减半收取物业综合服务费,具体办法由各地另行制定。
(八)实施支持家电下乡的价格政策。认真抓好城乡用电同价政策的落实。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电价。加强农村自来水价格管理,严格管制管网建设工程费用,积极推进自来水企业实行城乡区域供水,降低供水成本。规范农村有线电视收费,从严从低核定农村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标准。
三、完善惠农价费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九)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粮食收购价执行预案,认真贯彻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粮价水平。加强粮食供求和价格走势的监测分析,开展农民种植意向和主要粮食品种种植成本、收益调查,适时对外发布粮食价格和成本收益信息,引导市场预期,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加大对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市场巡查力度,纠正粮食收购过程中的压级压价和随意“扣水”、“扣杂”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证粮食收购质价相符。
(十)稳定化肥(包括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农资价格。按照国家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要求,取消对我省化肥生产和销售环节实行的最高限价和差率控制。化肥价格放开后,为保障化肥供应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企业实行优惠电价的政策;对皖籍整车合法运输化肥的车辆,继续按规定免征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省储备化肥规模扩充到20万吨(其中冬储、夏储各10万吨),在用肥旺季以低于市场价适时投放市场。密切监测种子、农药、农膜等价格动态,及时调控异常价格波动。
(十一)完善涉农价费政策。加强农机监理、农副产品检验、检疫等收费管理。规范农村婚育、农民建房、子女上学收费和乡镇医药价格行为。按照“主要由政府投入、农民适当分担”的原则,完善农村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对抗旱排涝用电继续实行优惠电价。各地可结合实际,按规定对农副产品种养殖基地给予水、电价格优惠。
(十二)加强农副产品价格调控监测。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逐步降低生猪屠宰税费标准,制定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办法,保持生猪价格在合理区间的基本稳定。健全猪肉、食用油、成品粮等主要农副产品储备制度,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强农副产品价格监测体系建设,在全省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价格监测点,2009年全省监测网点不少于500个。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启动价格应急监测预警机制,防止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四、实施积极的价格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十三)清理涉及服务业的价格政策。对充分竞争的现代服务业价格,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一律实行市场调节,各地不得擅自定价或实施价格干预。
(十四)落实服务业用水、用气与工业企业同价政策。各地要结合实际,对列入鼓励类的服务业,今年内用水、用气价格要基本实现与工业用水、用气同价。对一次性同价困难的,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缩小行业间的差距。
(十五)运用价格政策促进医药产品技术创新。坚持优质优价政策,支持地产药品研发和创新,对科技含量高、临床效果好以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或专利品种,按照同类药品最高销售利润率核定出厂价格;对医疗机构研发的合法自制药剂,可适当提高其成本利润率。
五、减免职业介绍等收费,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
(十六)规范人才交流和职业介绍收费。进一步规范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政府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收费。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求职登记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一律实行免费服务;对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技能培训的,按规定予以培训补贴。加强对社会职业介绍机构的收费监管,从严查处乱要价和价格欺诈行为。
(十七)实施鼓励全民创业的价格政策。认真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收费减免规定。对农民在本省境内依法兴办实体的,参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规定,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深化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十八)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加大差别电价政策落实力度。鼓励发电企业竞价上网,合理制定输配电费用。试行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在电力供应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企业,且用电容量在20万千伏安以上或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以上的用户电价,由供、用电双方协商确定用电价格。试行大用户直供电试点企业名单,由省物价局另行下达。
(十九)深化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完善水资源费征收政策,对使用深层地下水的非居民生活用水,可加倍征收水资源费。取消再生水附加,鼓励各地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使用再生水。
(二十)加快实施环保收费制度。继续提高二氧化硫征收标准。已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城市,要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按每吨不低于0.80元核定。对开征污水处理费已满3年,仍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或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尚未投入运行的城市,暂停收取污水处理费。加快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进程。
七、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确保价费减免政策落实到位
(二十一)加强政策宣传和价格公共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价格政策宣传,引导舆论客观报道价格变化,及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价费减免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惠企政策、利民措施,送到基层和千家万户。要组织开展价格政策企业行、乡镇行和“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主要企业、乡镇、社区、景区等设立价格服务站点,聘请兼职义务价格监督员,及时提供价格政策、价格信息和价格监督等优质服务。
(二十二)切实加大价格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专项价格大检查,始终保持对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国家和省制定的各项价格和收费减免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畅通价格投诉举报电话,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乱收费、乱加价问题,要快速立案,依法查处。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细化各项价格和收费减免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请于5月30日前报省物价局汇总后报省政府。
安徽省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篇5
(征求意见稿2014042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3〕86号),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发展教育是扶贫根本之策,扶贫攻坚的关键在教育。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充分发挥教育对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以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注重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为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范围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确定的大别山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的12个县区(以下简称片区)。具体是: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临泉、阜南、颍上、寿县、霍邱、金寨、利辛等12个县(含叶集实验区)。
(四)提高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与当地公共服务、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对接,大力提高就业创业水平。完善毕业生和接受培训人员就业服务政策,通过带技能转移、带技能进城、带技能就业,使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多渠道、多形式、稳定就业。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基础教育。
1.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第二期行动计划,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到2015年前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县城每3万人口建有1所公办园。充分利用小学及教学点闲置校舍改建或新建村级幼儿园,提高小学附属园的办园质量。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继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奖补。逐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资助力度。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科学保教的水平。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确保学生方便、安全就学。全面实施国家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对农村小学、初中加强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加强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器材的配备。加
筹办好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支持学校开设更多农业技术、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管理等方面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项目,重点支持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优势专业,培育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2.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加强职教资源市级统筹,促进市域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发挥片区市域内省市级职教集团(联盟)的作用,促进集团(联盟)内学校合作办学。完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机制,组织省内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片区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市域内非片区县与片区县结对帮扶。落实国家奖补政策,促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片区内初中毕业生到省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
3.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扶贫、农业等部门联合制定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 加强“雨露计划”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阳光工程”等各项资金的整合利用,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和培训方式,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
4.传承创新传统技艺发展。支持与传承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
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
(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1.加快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片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倾斜,加快推进校园宽带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到2015年基本解决片区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宽带接入,为优质资源应用提供网络环境支持;加强网络条件下基本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2.推广优质数字资源应用。对片区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具备条件的片区教学点开设“在线课堂”;推进安徽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各项应用落地进校、通达课堂,逐步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片区学校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鼓励片区省级以上示范中职学校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
3.推进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家和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管理公共平台相关应用系统优先在片区部署实施;优先开展片区教育行政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学生学籍、资助、教育质量评价、课业负担监测、教育经费统计等重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在片区的应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特别是村小、教学点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完善村小和教学点实际的职务(职称)评审标准。特级教师评选、教师表彰奖励指标分配向片区教师倾斜。
(六)实施教育惠民工程。
1.推进营养改善计划。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督导监管,着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继续确保对片区近百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覆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解决食堂从业人员和工作运转经费,大力推进学校食堂供餐,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加强学生营养监测,努力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2.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切实减轻农民教育负担。片区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基准定额公用经费,由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承担担。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3.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对来自片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予以资助。鼓励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
位、就业见习补贴等形式,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对到片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补助标准上予以倾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省教育扶贫工程领导小组。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教育厅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安厅、省农业厅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解决教育扶贫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实施工程的配套措施和办法。
坚持“省负总责、市促推进、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各相关市、县级人民政府要落实领导责任,成立相应工作机制,把教育扶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统筹各方资源,加大实施力度;要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实事求是确定规划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扶贫工程。
(二)经费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省级财政逐步增加对教育扶贫工程的投入,设立省级教育扶贫工程专项资金。加大中央和省一般性转移支付、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等的增量资金向教育扶贫工程投入力度,省以上有关教育专项资金安
每年由省直有关部门选派一批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专家,赴片区进行对口帮扶或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大片区干部培训力度,省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安排向片区倾斜。加强片区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每年从片区学校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到发达地区学校挂职研修。继续选派省直单位干部到片区挂职扶贫和科技副县(市、区)长,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挂职。增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到片区县名额。
(四)考核评估。
建立教育扶贫工程实施考核机制。对工程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考核,作为对市县级政府绩效考核和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点内容。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教育扶贫工作成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6
【热点背景】
脱贫攻坚调研结果显示,真金白银的投入很大,干部群众脱贫的热情和期望值挺高,但一些制约脱贫的长期问题,浮现出来。比如,建档立卡后,四口之家的农村贫困户一年内盖起了170多平方米的新房,从没去过县城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贷款数万元搞起了种养殖,虽然这些一方面,说明扶贫措施更精准了,不仅瞄准了贫困户,也对准了问题;然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精准识别只是第一步,这些措施的长期效益还得打个问号。盖新房贷了银行多少款、借了亲朋多少钱?养羊种果栽草药能不能应付市场风险?都让人心里不踏实。
【命题预测】
命题预测——针对扶贫攻坚,要“补苗”而非“拔苗”这一事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公参考答案】
精准扶贫好比“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搞测土配方施肥”,让弱苗、病苗也能丰产。然而,“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如果头脑发热,工作不深不细,不做长远打算就上马扶贫项目,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增加贫困群众负担。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云南省委主要领导近期在扶贫调研中强调:脱贫攻坚不能头脑发热脱离实际建新房,特别要坚决防止贫困户因此大量举债,造成新的贫困。这个告诫针对性强,也很及时。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拿下的战役。即便是花银行的钱,也不能浪费资源和时机。得有长远打算,处理好几对关系。
比如,把握好外界帮扶与主动参与的界限。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政府必须主动做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云南省临沧市南美乡是个拉祜族自治乡,以前贫困人口占了九成,当年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如今又面临全面脱贫的历史
中公教育
跨越。当地群众普遍只受过几年教育,很少接触现代文明,甚至见到外人就害羞跑开,因此,首先得帮他们克服怀疑和恐惧心理,让他们也能主动参与。建房、发展产业必须“心贴心地聊、手把手地教”,但也不能图省事、赶时间,就替他们做主大包大揽。否则,群众就会“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好局面也难维系。
再如,需要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脱贫攻坚需要补短板,动力来自哪儿?无疑是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脱贫不能只有良好的意愿,要尊重市场机制,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许多贫困群众聚居区,受基础条件制约很大,政府可以在修路架桥、医疗教育上多下功夫,把栽花种果跑市场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云南省引入烟草企业整体帮扶阿昌族脱贫,既增收又稳定,群众很欢迎。
还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眼下,脱贫攻坚无论是资金项目还是组织保障,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有人担心,脱贫摘帽一旦完成,收尾的事谁来管?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得有长远考虑。比如,产业规划上,要注意避免“单打一”,防止引发区域性的风险。同时,注重素质提升、培养致富带头人等不显山露水的“潜绩”。此外,内生动力并非人人都有,还要激发连片区域开发的“群体性内生动力”。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不经过真正的蜕变,不经历市场的风雨,脱了贫也未必能站稳。充分估计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补苗”不“拔苗”,才能让脱贫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7
《湖北省委一号文件》﹙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精神,抢抓重大机遇,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充分发挥水利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认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一)全省水利面临的新形势。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水利建设成就巨大,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利大省。水利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水利有优势,也有忧患,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全省防洪薄弱环节突出,长江、汉江防洪保护圈没有完全形成,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湖泊堤防基础差,分蓄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滞后,水库涵闸泵站病险多,洪涝灾害依然是我省的心腹大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严峻,水资源供给矛盾依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农田灌排体系不全,灌排设施老化失修,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和排涝标准明显偏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依然是影响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水利设施薄弱依然是我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防洪、供水、粮食安全乃至经济、生态、国家安全。我省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抢抓重大政策机遇,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水利工作科学定位、统筹谋划、全面部署,凝聚全社会力量,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
二、明确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 篇8
2017年以来,我站严格按照清华大学的有关要求,充分利用清华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努力开展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清华大学、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多次获得集体先进称号和优秀个人称号的基础上,2017年,我站共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36班次,受益5000多人次,现将我站在2017年所做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教学站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年来,我站结合全县中心工作,始终保持与清华扶贫办的紧密联系,围绕清华大学扶贫教育工作这个主题,致力服务于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在站领导带领下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服从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领导,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全面地不折不扣地按照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办学。
在全年的培训工作中,我站对清华安排的每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授课时间等都认真仔细研究,对符合办班条件的班次积极向有关单位推介,联合办班。
全年面向全县党政干部、中小学师生等人员,成功举办了县域干部依法行政和治理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城填化与美好乡村专题培训班、精准扶贫、区域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小学班主任、音乐教师培训班、高考辅导等培训项目,培训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全县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1、圆满完成2017年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干部能力建设系列培训任务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清华大学开始实施2017年教育扶贫干部培训项目计划后,我站在校领导的积极谋划和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我教学站前往清华大学参加面授的学员得到5个班次10位学员。并且根据我县有面授学员的班次,我们组织相应的远程培训班,全部或部分采用了清华远教培训资源,使全县391个党政干部接受了远程培训,做到足不出户也享受了优质教育资源。其次,2017年6月,我站通过清华教育扶平办公室的牵线搭桥和大力协助下,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功举办了长丰县办公室系统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我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亲身感受到清华大学这样高平台的培训,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2、与县教育局合作,圆满完成2017年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中小学师生培训计划人次,在中小学师资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2017年,我们根据清华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计划,结合当地中小学教师提出的学习需求,加强与县教育局合作,开展中小学教师系统培训,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是在清华教育扶贫办公室和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安排6位教师前往清华大学参加小学校长以德治校等培训班的面授,同时根据我县有面授学员的班次,我们组织相应的远程培训班,举办了清华教育扶贫小学校长以德治校、音乐教师等培训班。办班期间,我们热情服务,严格管理,从教室、多媒体设备、资料、茶水等各个方面,认真筹备,培训效果较好。
二是继续成功举办了清华伟新教育扶贫2017年高考考前辅导。这是我站开通以来为高考学子开办的第六次清华远程高考辅导,积极组织长丰一中的高三学生收看清华伟新教育扶贫2017年高考考前辅导的直播课程,为了扩大培训面,得到清华大学授权的情况下,我们将下载的高考辅导视频资料赠送给县内的其他完中学校,要求各校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听课,用好、用活资源,充分享受清华大学高考辅导优质教育资源,为促进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3、积极报送远程教育的新闻稿件及照片
按照校委的分工,我们在每项工作开展时,安排专人记录整理工作情况,拍摄音像资料,撰写新闻稿件,第一时间发送到清华大学扶贫远程教育的邮箱,便于清华大学扶贫办了解情况,也便于和兄弟教学站开展工作交流。
4、确保卫星接收设备正常工作
我站安排一名熟悉网络应用技术的教师负责技术保障工作。教学站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赠送的设备和我校配套的设备,经常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测试、对故障及时排除,实现了在同一网络上多种功能的共用,且信号传输质量优良,达到用较小的投入实现最大效益的目的,保障了教学站全年优质接收远程培训课程。
二、工作经验和启示
一年来,教学站一直紧密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广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培训,共享清华优质资源。
1、保障有力,工作有序
首先是抓人员保障。为更好的运作教学站,在全县有效开展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我校常务副校长任教学站站长,一位副校长分管清华远程教育工作,教学站建在电教中心,有2位教师专职具体负责教学站日常工作,将清华教育培训计划报送给相关领导和科室,并落实相关计划。
其次是抓经费保障。校委对教学站的工作十分重视,今年继续安排专款为教学站购买教学设备,对教学站的硬件环境和资源进行优化,对教学站硬件设备和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新设备,夯实远程教育平台,保证了教学站日常的运行维护和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尽力为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求真务实,效果明显
一是结合县情实际,围绕清华大学扶贫教育工作这个主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我站工作崭新局面。我们一贯坚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全面地按照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办学,全年圆满完成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的全部培训项目,使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的各项工作在我站逐一落到实处。
二是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今年我站在实施清华教育扶贫项目工作中,我们广泛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培训,共享清华优质资源,形成了地方组织部门、党校与清华大学联合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模式,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通过今年以来的工作,我站在积累经验和培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三、明年的工作设想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清华大学扶贫办和其他先进教学站的沟通联系,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极争取清华大学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资源支持;
2、在清华远程课程众多的资源中自主选择、优化课程的资源配置,遵照“有利于用”、“有利于学”的原则按需选课,遵循“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形式灵活开展按需办学培训,把清华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地的各种资源紧密结合,开展探索式、体验式、讨论式培训,丰富与完善教学特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3、积极争取组织、教育等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广泛动员广大干部及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培训,共享清华优质资源,争取在全县乃至更大范围内开展清华大学开设课程的培训;
4、积极探讨有效的办班模式,扩大培训班次和规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创造更好的办学条件;
5、扩大需求,积极争取清华大学的专家到我县进行领导力论坛、清华附小驻校培训、英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讲学活动及继续开展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6、我站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站的职能作用,努力探索“党校+高校+基地”的培训模式,通过借脑引智、借梯登楼,着力打造一流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推动全县干部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争取把我站建成优秀教学站。
安徽长丰教学站
某区扶贫政策汇编 篇9
序
号
政策
名称
政策
内容
责任
单位
联系
电话扶贫特 惠保险 ①由政府全额出资为正常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扶贫特惠保险(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在通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民政医疗救助以后,再次予以补偿,最终达到个人负担基本医保目录内的费用不超过 10%。②普通门诊保险,在街道镇、村社区医疗机构就医,一个医疗内家庭保障标准为 300 元,不足 300 元的按实际发生费用给予报销。
区扶贫办 XX 2 门诊统筹 医疗待遇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的定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 构就医,无起付标准。在其他门诊统筹定 点医疗机构就医,起付标准为 10元。按照一档标准缴费的,统筹基金按 40%的比例支付,一个医疗内最高支付限额为 180元,自愿参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支 付限额为 200元。按照二档标准缴费的,统筹基金按 50%的比例支付,一个医疗 内最高支付限额为 450 元,自愿参与 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支付限额为 500 元。
区医保局 XX 3 门诊慢性病医疗待遇 经确认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肾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糖尿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病毒性肝 炎、脑出血(并发后遗症)、脑 梗 塞(并 发后遗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股骨头坏 死、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病、结核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脑瘫、儿童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听力障碍、儿童苯丙酮 尿症、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疾病、慢性肾 功 能不全(非透析治疗)、癫痫、慢性肝炎及肝 化、中风后遗 症、高血压病(Ⅲ期)
等 30种规定慢性病所发生的门诊医疗费 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予适当补助。恶 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肾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结核病、儿童脑 瘫、儿童智障、儿童孤独症、儿童听力障 碍、儿童苯丙酮尿症、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疾病等 12种门诊慢性病为甲类病种;其 他 18种门诊慢性病为乙类病种甲类病种一个医疗内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 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超过 800 元以上 部区医保局 XX
分,根据缴费档次,按相应定点医疗机 构住院报销比例支付,按 一档标准缴费的,补助限额为 30000元,按照二档标准 缴费的,补助限额为 40000 元。取消尿毒 症肾透析门诊慢性病起付标准。乙类病种 一个医疗内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 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超过相应定点医 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根据缴 费档次,按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支付,具体补助限额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另行公布。应及时到定点医院进行门诊慢性病资格认定,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医疗救助 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大病商业保险报销后,对医保目录内的自付住院费用,按照不低于 70%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
区医保局 XX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 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按照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档缴费(2019 年)210 元标准予以补贴;二档缴费(2019 年)224 元标准予以补贴。
区医保局 XX 6 健康扶贫“两减免两减半”政策 贫困人口就医实行两减免两减半,两减免:免收个人自付的普通门诊挂号费、诊查费(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两减半:专家门诊诊查费以及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半收取。
区卫健局 XX 7 “雨露 计划” 为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正在上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中专、大专)的在校学生,按照每生每年 3O00 元的标准给予救助。
区扶贫办 XX 8 孝赡养老 奖补 对全区年龄在 60 周岁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老人,按照文件规定,每月儿女缴纳不低于 100 元孝心赡养金,政府奖补 50 元,解决全区农村贫困老人的养老脱贫问题。
区扶贫办 XX 9 泛海助学(2016—2020 年)
XX 集团公司对当年参加高考且被录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专科大学新生进行救助。补贴标准:每生5000 元,录取当年一次发放,由泛海集团确认补助对象。
区委统战部 XX 10 学前教育资助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前儿童,政府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 1200 元,保教费按照实际缴纳数予以返还。
区教体局 XX 11 义务教育资助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经申请,免杂费和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 1000 元、初中 1250 元。
区教体局 XX 普通高中资助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上普通高中的学生,经申请,免学杂费,并按照每生每年 2000 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区教体局 XX 13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上中职的学生,经申请,免学费,并按照每生每年 2000 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区教体局 XX 14 高等职业教育资助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上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经申请,免学费,并按照每生每年 3000 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
区教体局 XX 15 大学教育资助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上大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经申请,免学费(免除标准最高不超过 8000 元),并按照每生每年 3000 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省内学校自行办理。(现执行政策为:2020 年以前,XX 区户籍,在外省就读的建档立卡大学生,免学费,免除标准最高不超过 8000 元)
区教体局 XX 16 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 对入伍国家资助对象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标准,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 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12000 元。(此项政策由就读学校执行,不在教育局办理。)
区教体局 XX 17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申请金额为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 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 12000 元。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支付,毕业后贷款利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负担,利息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区教体局 XX 18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对 1933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1973 年以来没有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且年满 60 周岁的本人或配偶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的老人,每人每月 80 元。
区卫健局 XX 19 计划生育家庭特扶助 发放标准:(1)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每位老人每月发放 610 元;(2)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家庭,每位老人每月发放 480 元。
区卫健局 XX 20 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每人 110 元。
区卫健局 XX 21 “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为高龄、低保、五保和 60 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老人,每人每年购买 50 元的“银龄安康”意外伤害保险,对被保险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进行理赔。
区卫健局 XX 22 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 年满 90-99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 60 元。百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 300 元。
区卫健局 XX 严重精神病患者补助 三级以上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不低于 2400 元,发放给监护人。
区政法委 XX 24 农村低保 农村低保实行差额救助,对持有我区农村常住户口的居民,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达不到低保标准的,补贴到低保标准(2019 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 4680 元)。
区民政局 XX 25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对具有 XX 区户籍的 60 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精神或智力一二级残疾或肢体一级残疾的残疾人,且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特困人员进行救助供养,每人每月 507 元。
区民政局 XX 26 低保高龄津贴 对具有XX区户籍的60-99周岁低保老年人,实行按年龄段分档发放补贴,其中60-79岁、80-89岁、90-99周岁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补助80元、100元、200元。在此基础上,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能力等级为2-3级的,以及智力、精神和肢体重度残疾的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80元。增发补贴部分不能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复享受,可择高领取其一。
区民政局 XX 27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对具有 XX 区户籍且享受低保待遇、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82 元。
区民政局 XX 28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对具有 XX 区户籍且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无生活自理能力,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智力、精神、视力、肢体、言语、听力和多重残疾,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按月给予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80 元。
区民政局 XX 29 减免城乡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具有XX区常住户籍且去世后到XX区殡仪馆火化的减免项目:普通车辆遗体接运费(含抬尸、消毒),3日内遗体存放费(含冷藏),火化费(普通火化炉);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去世,送 200 元以内骨灰盒 1 个。
区民政局 XX 30 孤儿救助 户籍为 XX 区,失去父母或查找不到父母的 0-18 岁未成年人(包括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重度残疾、失踪、服刑的事实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以及感染艾滋病的儿童),由政府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 920 元的基本生活费标准发放给散居孤儿。
区民政局 XX
创业扶贫担保贷款 对区内创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的创业扶贫担保贷款,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 3 万元(全额贴息),借款人无需提供抵押及反担保等措施。
区人社局 XX 32 就业技能与创业能力培训 对有就业技能与创业能力培训需求的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大学生)、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两后生”),实行免费技能培训。
区人社局 XX 33 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 对与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订务工合同,并在 12个月内给付达到当年省定贫困线标准以上报酬的“就业扶贫车间”,按照吸纳贫困人口数量,按每人 10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
区人社局 XX 34 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对首次创办且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 1 年以上,且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认定和创业登记的小微企业,可给予 1.2 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对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和毕业高校毕业生并与其签订 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可按照吸纳岗位数量,给予每个岗位 2000 元的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区人社局 XX 35 居民基础养老金 对 60 岁以上老人按照每人每月补助 118 元标准国家给予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
区人社局 XX 36 危房改造补贴 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贫困户,且房屋达到修缮或重建标准。补贴标准:1.修缮加固户均补助不低于 0.6 万元(实际费用不足 0.6 万元的,按照实际费用进行补助)。2.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重建房屋户均补助不低于 1.8 万元。3.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补助不低于 1.6 万元。4.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建房屋户均补助不低于 1.5 万元。
区住建局 XX 37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对所有符合小麦种植面积核定范围的农户,进行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补贴标准按省财政厅确定的 2013至 2018 年均为 125 元/亩。
区农业 农村局
XX 38 移民后期扶持直补 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每人每年补助 600元。
区水务局 XX 39 中央财政造林补贴 对成片造林主体 1 亩以上的,木本粮油和其它乔木林每亩补贴 300 元,水果林每亩补贴 150 元。
【安徽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推荐阅读:
安徽省立体车库政策06-03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08-31
国资委与安徽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10-13
皖政[2001]73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中小企业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07-08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商标工作的意见(皖政〔2006〕70号)08-31
安徽省的意思, 安徽省的解释09-12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改革和加强公费医疗管08-24
爱安徽 爱家乡 征文 我爱我的家乡安徽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