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患率调查总结

2024-05-15

现患率调查总结(通用7篇)

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1

2010现患率调查小结

2010年按照计划从4月1日0时到24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27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当日全院住院病人877人,实查874人,实查率为99.7%。

有13例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5%。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10例,泌尿道感染2例,胃肠道感染1例,深部切口感染1例,其他1例。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13例,检测率100%。医院感染现患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医院感染现患率 2009年

0.8% 2010年

1.5%

一、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位于感染部位前四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伤口。

1、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1)下呼吸道感染10例,占78%;(2)泌尿道感染2例,占15.4%。

(3)胃肠道、伤口感染各1例,占7%。各部位医院感染例次与上年相比见下表:

呼吸道感染

胃肠道感染

伤口感染

泌尿道感染

其他 2009年

0

0 2010年

与2009年相比较,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伤口感染持平。病原微生物居前二位的为多重耐药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

2、医院感染科室分布:

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室、肿瘤血液科、神经外科。

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

根据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病例统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所占构成比如下:

危险因素

构成比例(%)

慢性病病人、长期卧床病人

22.9 年龄≥60岁

14.7

肿瘤、放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 8.4 手术

18.9 医疗行为、侵入性操作

6.8

营养不良

8.1

使用抗生素

20.2

二、抗生素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381人,使用率为43.6%。其中治疗用204例,占抗生素使用率的53.5%;预防用药177例,占抗感染治疗的46.5%;围术期用药150例,占手术病人的100%。菌检53例,菌检率26.5%。抗生素联用:一联268例、二联103例、三联以上3例。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抗生素使用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抗生素使用率 2009年

42% 2010年

43.6%

与2009年相比较,抗生素使用率略有升高,耐药菌株病例呈上升趋势。从整个调查中发现抗生素使用及感染病人病原体送检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感染病人、未感染病人、不同部位疾病的病人未按药物的抗菌特性选择用药。

2、部分科室预防用药档次过高。

3、术后预防使用抗生素时间超过48小时,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同类抗生素频繁更换,病程中未记录换药依据。

4、普通感冒直接上头孢三代等。

5、严重感染病例未做病原学检查。

6、存在着盲目、无指征滥用抗生素现象。如耳鼻喉科30位病人不论病情轻重缓急、预防还是治疗用药全部使用头孢硫脒。消化内科个别病例无使用抗生素指征却应用高档抗生素。

7、个别科室围手术期术前用药不合理,选择药物不当。如术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Ⅰ类切口手术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临床常见对此类手术预防用药选择3、4代头孢,针对性不强。

8、一线医生随意使用三线抗生素或三联抗生素,且无用药依据,病历中无分析记录。

三、医院感染发病原因分析:

1、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易感人群:慢性病病人(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和卧床病人因长期的疾病折磨,使其全身多系统机能遭到破坏,加之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住院时间长,导致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大多有几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肿瘤、放化疗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自身的免疫功能遭受破坏或抑制,这些原因使这部分人群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机率大为增加。(2)易感因素: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增强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仍有部分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不能自觉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由于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有创治疗、侵入性操作越来越多,不合要求的医疗操作行为也会造成一定比例的医院感染发生。

(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菌群失调,细菌变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而引起新的感染。这个问题已成为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的第二个危险因素。

(4)不能有效落实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制度,环境消毒不彻底,均可引起交叉感染,使病人感染率增加。

(5)科室患者多,经常加床,环境拥挤,病区空气质量差,导致病原菌传播。

(6)儿科患者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抗病能力差,儿科病房病种多,患者密集、陪护、探视人员流动大,留观病人多,病房每日不能按时开窗通风,容易引起感染。

2、从医院感染部位构成分析:

(1)虽然呼吸道感染仍居于第一位,但多集中在ICU病区,未引起暴发流行,主要原因是随着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力度的加大,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增强,该病区对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能够较好的落实。另外也与我院改善了ICU病区的环境有关。

(2)泌尿道感染为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的第二位,尿路治疗(导尿、插管、冲洗、器械操作、手术)与感染发生密切相关。由于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造成的外源性感染也是原因之一。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破坏了尿道的正常菌群也使泌尿道感染增加。

(3)手术切口感染位于第三位,手术部位的感染以细菌为主,其感染涉及到术前、术中和手术后的各个环节。环境卫生因素、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手卫生的依从性、病人自身身体状况都与切口感染相关。

(4)胃肠道感染也位于第三位,多由于病人饮食不洁,有的医务人员忽略洗手环节,导致传染源交叉传播;滥用抗生素及长期化疗病人,也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四、整改措施:

1、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隐患问题逐一排查,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高危人群,要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防护措施中存在的缺陷,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技术、无菌操作、卫生洗手的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3、加强病区空气的流通、保持环境清洁,控制陪护,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标本送检率,(病原标本送检率≥40%),减少耐药菌株,杜绝因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病例的病原学送检率应≥70%。未达标者将予以处罚。

6、院感科与医教科、药剂科将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按《宝鸡市中医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科室主任进行沟通,逐步将抗生素使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

7、掌握好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控制用药时间,预防使用尽量控制在5天以内。抗感染治疗如果三到五天没有控制,应及时送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8、重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做到合理用药。对于病情有变化而需要更换抗生素时者在病程中应及时记录、分析。

9、熟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不良反应,正确选择药物,避免重复使用和无意义的联合用药。

10、严格按各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药代动力学,选择合理给药方法,剂量及给药间隔。

11、对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警示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如奎喏酮类、头孢曲松、林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在使用时应特别关注。

12、不断学习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

13、医院感染管理科将本次调查结果与考评挂钩。

2009年宁远县人民医院现患率调查总结

我院为落实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下发《关于开展2009年湖南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通知》,在院领导的关怀、支持和重视下,在全院临床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此项工作已于6月16日圆满完成,并于7月8日全部将资料以互联网形式上报省院感管理质量控制中心,7月10日全国院感培训基地审核通过,现将这次调查总结如下:

一、调查前期准备

6月8日向主管领导递交了计划书,6月10日对参加现患率调查的科室发出通知,要求各科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6月15日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的内容有:

1、现患率调查的目的;

2、调查范围;

3、感染的分类;

4、现患率调查的方法;

5、调查时间;

6、调查表格填写;

7、调查步骤;

8、人员分工。

二、计划实施

6月16日由调查组调查6月15日0时至6月16日0时所有住院病人(急诊科除外)的感染情况(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了解重要病原体(MRSA、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

三、统计

此次调查全院住院病人476人,社区感染115人,感染率24.16%,院内感染7人,感染率1.47%,抗菌药物使用271人,其中治疗用药114人,预防用药147人,治疗+预防10人,抗菌药物联用中一联使用181人,二联使用84人,三联使用6人,已做细菌培养32人,未做细菌培养92人,各科详细数据见后面附表。

总之,此次现患率调查中,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在质控范围内,抗生素使用较为合理。

存有问题:

1、细菌培养只占抗生素使用的34.8%,与卫生部规定的70%相差甚远,特别是外科系统抗生素使用134,仅仅有5人做了细菌培养,占3.7%。

2、预防使用抗生素时间较长,人数较多,出院也未停抗菌药物的使用。

3、在调查当日,一些科室调查表资料填写欠全面,有些项目未填写,如住院号、诊断、感染等,有些科室将调查日已治愈的社区感染仍按感染病历上报。

4、一些科室床旁调查欠详细,还有个别科室当日出院病人未统计在调查表中。

建议:

1、加强培训,加强业务学习。

2、加强责任心。

3、院感专职人员加强督促与检查。

报告人:汪燕敏

2009年7月20日

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2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现患率调查是全面性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之一。我院于2011年11月18日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是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院2011年11月18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 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患者, 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每50张床位配1名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和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医师组成。调查前4 d通知各科室, 告知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目的、有关事项, 要求科室做好医院感染有关的相关检查。调查前2 d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调查时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逐项填写医院感染横断面个案登记表。对疑似病例, 经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讨论后决定是否为医院感染。

1.3 诊断标准

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科室分布

本次调查应调查人数245人, 实际调查人数244人, 实查率为99.59%。调查医院感染病例7例, 感染率为2.87%, 例次感染8例, 例次感染率为3.28%。科室医院感染率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本次调查感染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居首位, 占37.50%, 其次上呼吸道。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见表2。

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244例, 抗菌药物使用106例, 使用率为43.44%, 其中预防性用药18例、治疗性用药86例、治疗加预防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目的构成比见表3、表4。

2.4 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医院感染8例次, 送检标本4份, 送检率为50%;检出病原菌3株, 阳性检出率为75%;有居泉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阿斯布肠杆菌。标本来源为分泌物、引流液。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87%, 例次感染率为3.28%, 比任南等[1]报道的现患率4.77%, 例次感染率5.03%为低。其原因可能与我院为基层医院, 危重患者少、留置各种管道、有创操作及侵入性操作较少有关。与我院2009年、2010年现患率调查分别为3.09%和2.96%相比, 差异不大。

3.2 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

本次调查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最高, 占37.50%;Ⅰ、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 感染切口均为Ⅲ、Ⅳ类手术切口。其中2例患者为化脓性胆囊炎, 1例年龄71岁, 危险因素为营养不良, 细菌培养为居泉沙雷菌;1例细菌培养为大肠埃希菌, 与手术时留取标本细菌培养的菌株一致, 药敏试验结果相同, 考虑与自身细菌感染有关。另1例为开放性骨折, 伤口污染严重, 且住院时间长, 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提示, 对高发病率手术部位进行重点监控, 针对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3.3 医院感染致病菌

医院感染8例次, 送检标本4份, 送检率为50%;分离出病原菌3株, 阳性率为75%。3株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居泉沙雷菌、阿斯布肠杆菌, 与苏美如[2]报道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一致。

3.4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44%, 与黄登笑、周华敏等[3]报道的40.30%接近, 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率<50%”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为:一联46.23%, 二联用药51.89%, 三联1.89%, 与任南等[1]报道的一联72.45%, 二联26.69%, 三联1.02%相比较可以看出, 一联用药低, 二、三联联合用药高。由此看来, 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还有待改善, 应加强联合用药的管理, 由临床药师对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指导, 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南, 文细毛, 吴安华.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 17 (1) :16-18.

[2]苏美如.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22) :3473-3475.

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3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确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2012年8月16日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为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2012年8月16日0:00~24:00全部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调查方法:以医院感染办专职人员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为主,采取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各科调查人员填写表格,医院感染办专职人员统计汇总。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结 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住院患者825例实际调查816例,实查率98.91%,发生医院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92%,科室感染率最高的为神经内科一,其他依次是综合内科ICU、神经内科三、儿科一等。见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泌尿道居首位(25%),其次是下呼吸道和胃肠道。

抗菌药物使用:本次调查816例患者中,有563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69%,其中治疗用药300例(53.3%),预防用药140例(24.9%),治疗+预防21.8%;单用药有386例(68.6%),二联用药163例(29.0%),三联用药的有12例(2.1%),四联以上用药2例(0.4%)。不同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2。

医院感染病原体情况:300例全部在院感染患者的治療用抗菌药物中,仅有19例送检标本,其中医院感染病例5例,3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5例送检标本,送检率15.6%,检出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标本来源为切口分泌物、痰液、尿液。

讨 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院现患率3.92%,高于日常监测结果,提示日常监测中存在一定的医院感染漏报现象,应加强管理,增强临床医师的填报意识。

现患率比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综合内科ICU、儿科。分析原因:神经内科、内科ICU的老年重症患者多,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并发症,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儿科患者年龄小,免疫力低,不注意卫生,也易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主,与我院日常监测相似,提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仍在于减少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的感染。

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69%,与 表1 现患率调查科室医院与感染汇总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率≤50.0%的要求略高,说明我院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还要规范,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及联合用药指征,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本次调查3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有5例进行致病菌培养,送检率较低,说明我院临床医师的病原学检查意识较弱,仍需进一步强化管理,要把抗菌药物管理,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加强对耐药菌监测及提高微生物培养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减少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桂芬,要玲利.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776-2777.

2 芦德玲,赵霞,范亚君,等.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770-2771.

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1月3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患者,不包括新入院患者、当天新发生的医院感染和过去发生的医院感染、在调查当天仍未痊愈的患者。

1.2 方法

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各科室兼职医院感染监控医师组成,按照约每5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的比例,配备足够的调查人员,于调查前1 d由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对参与现患率调查的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在架病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查阅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逐一填写统一表格,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统计汇总。

1.3 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2009年11月3日住院患者1 125例,对脊柱创伤外科、显微创伤外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妇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肾病/糖尿病科、心内一科、心内二/保健科、神经内科、神经科、肿瘤一科、肿瘤二科、小儿二科、综合ICU、急诊室、关节创伤外科、耳鼻喉口腔科、心胸外科、眼科、消化内科、小儿一科、产科等进行调查,其中急诊室、关节创伤外科、耳鼻喉口腔科、心胸外科、眼科、消化内科、小儿一科、产科无感染病例。合计调查病例1 110例,感染44例,感染率为3.96%,共48例次,例次率为4.32%。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上呼吸道:16例次;下呼吸道:21例次;Ⅱ类表浅切口:1例次;胃肠道:2例次;泌尿道:2例次;皮肤软组织:3例次;血液:1例次;口腔耳鼻咽喉:2例次;合计48例次。

2.3 抗菌药物使用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0%,使用中的抗菌药物达82种,使用居前5位的抗菌药物:头孢匹胺、头孢吡肟、头孢米诺、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替安,各科使用率见表1。

2.4 病原体检出

细菌培养送检率很低,仅有4.05%,共检出病原菌11株,阴性杆菌占多数,病原体构成比见表2。

3 讨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当天所有患者的横断面调查,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6%,例次率为4.32%,低于吴安华等[2]报道的19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5.22%)和例次现患率(5.58%),高于我院连续性日常监测结果,说明我院日常监测有漏报情况,反映出我院临床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感染的诊断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专职人员要加强漏报率调查工作,减少漏报发生。

医院感染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综合ICU、肿瘤科、肾病糖尿病科、心内二保健科、心内一科。ICU患者病情重,侵入性操作多,破坏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是医院感染的最高发科室;肿瘤科患者疾病本身消耗加上放化疗,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肾病糖尿病患者接受透析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加之疾病本身造成的营养不良、消瘦,抗病能力减弱;保健科及心内科患者多为年老体弱,慢性疾病缠身,机体抵抗力下降,均可造成内源性或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可进行目标性监测[3]。

调查结果显示,1 110例患者中666例使用了抗感染药物,日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60.00%,高于卫生部要求的抗菌药物使用率<50%的要求,从使用目的看,预防性用药393例,占59.01%,治疗性用药占30.03%,预防+治疗用药占10.96%,而标本的送检率又低,说明我院医师盲目滥用抗菌药物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凭经验应用高端抗生素如第1位是头孢匹胺,第2位是头孢吡肟。一、二联用药占92.34%,三联用药占7.21%,有3例患者在未做标本送检的情况下,甚至四联用药。因此,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控和管理,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的工作,将会任重而道远。而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多是护理专业,在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力不从心,只有领导重视,加强医院感染科各方面技术力量,才能将医院感染工作做好。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常见感染部位、影响因素,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制订统一表格,采取床边调查和在架病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实际调查1110例,实查率为98.67%,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6%,现患例次率为4.32%。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60.00%。结论: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放化疗、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了依据,另外,高端抗生素的滥用也是今后医院感染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参考文献

[1]邓钰,吴守彩,王书会,等.儿科系统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267-2268.

[2]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19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61-564.

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25日我院所有的住院患者, 包括当天死亡、转科、出院的患者, 不包括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院感办根据我院实际于2011年11月23日对各临床科室监测医师集中进行了现患率调查培训。由院感办专职人员和各科兼职院感监测医师组成调查组, 采用床边访视患者和查看病历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查看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微生物标本送检结果, 逐一填写现患率个案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调查应查住院患者569例, 实查566例, 实查率99.47%, 发生院内感染12例, 医院感染现患率2.12%, 医院感染例次13例次, 例次现患率2.30%。

2.2 各科室医院感染现患率

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脑病科 (5.56%) 、骨伤科 (5.33%) 、心血管科 (4.41%) , 见表1。

2.3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医院感染构成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9.23%,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38.46%, 下呼吸道感染占30.77%;其次为手术部位感染占15.38%, 胃肠道感染占7.69%, 泌尿系感染占7.69%, 见表2。

2.4 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此次调查566例, 375例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25%。其中一联用药245例, 占65.33%;二联用药122例, 占32.53%;三联用药8例, 占2.13%, 无四联以上用药, 见表3、表4。

2.5 微生物检验情况

此次调查13例医院感染病例, 只有5例进行了微生物标本检验, 送检率为38.46%, 检出细菌5例, 阳性率为100.00%。主要菌种有肺炎克雷伯菌2例, 粪肠球菌1例, 液化沙雷菌1例, 大肠埃希菌1例, 标本来源主要为血液、痰液和尿液。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

此次共调查566例, 发生医院感染12例,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2%, 高于我院历年来的回顾性监测, 比同年10月的医院感染率高1.40%, 提示我院医院感染存在漏报、迟报情况, 现患率调查更为准确, 应采取强化管理措施, 增强临床医生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和医院感染病例填报意识。

3.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此次调查我院呼吸道感染占69.23%, 与近几年的日常监测结果 (55%~70%之间) 一致, 也与任南等[1]报道结果一致, 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易于诊断有关。其次是手术部位感染, 占15.38%。手术切口感染率偏高应进行目标性监测, 特别是对肠道手术和肝胆手术的患者。泌尿系感染率低, 主要是因为没有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或微生物检验, 从而缺少诊断依据。

3.3 医院感染现患率构成比

我院感染现患率排前3位的科室为骨伤科、心血管科和脑病科, 均以基础疾病原重、住院时间较长、免疫力低下、施行侵入性操作、手术创伤大、免疫抑制剂、放化疗药物的使用等因素均可导致微生态失衡、细菌异位等医院感染的发生。

3.4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25%, 明显高于吴安华等[2] (54.86%) 报道结果。调查的10个科室中, 使用率>50%的7个, 占70%。使用率较高的科室为五官科 (95.24%) 、外科 (93.88%) 、儿科 (85.33%) 、心血管科 (79.41%) 、妇产科 (75.00%) 。本次调查科室使用了27种抗菌药物, 前五位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有的科室选用档次较高的抗菌药物做预防用药, 未进行微生物检测及药敏试验, 经验用药明显。未遵循抗菌药物由低级到高级使用的要求, 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和不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3.5 标本送检情况

此次调查微生物检测标本送检率为38.46%, 社区感染患者入院后和院内感染发生后, 均有未进行微生物标本送检, 药敏试验数据缺乏, 说明一是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检测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不足, 二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大部分是盲目用药, 同时也增加了多重耐药的危险。

在今后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 首先要严格手卫生和无菌操作技术, 强化对高危人群采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其次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抗菌药物的监管, 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 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最后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要点, 使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取床边访视和查阅病历的调查方法, 填写个案调查表, 对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1天的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本调查应查住院患者569例, 实查566例, 实查率99.47%, 发生医院感染12例, 现患率2.12%。医院感染构成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参考文献

[1]任南, 文细毛, 吴安华.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 6 (01) :16-17.

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时间为2013年7月25日 (周四) , 查7月24日 (周三) 零点至24点所有住院患者, 包括调查日出院、死亡、转出患者, 但不包括当天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调查前1周通知各科室医护人员, 让其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检查及调查期间的注意事项。调查人员由医院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临床药师和各科室的质控医师组成, 按照各科室开放床位情况, 将调查员分成2个大组, 每组6人, 并召集大家调查前做相关知识培训。采取床旁和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填写个案和床旁调查表。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床旁调查表, 由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统一制表提供。

1.3 分析方法

采用Excel办公软件统计处理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 计算药物的DDDs, 各抗菌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确定, 从而计算出每一种药物的消耗量:累计DDDs (DDDs=总用药量/DDD) 。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住院患者人数458例, 实际调查住院患者人数456例, 实查率为99.6% (实查率>96%) 。发生医院感染人数为3例, 感染患病率为0.7%;3例次, 例次感染患病率为0.7%。社区感染人数为106例, 社区感染患病率为23.3%;108例次, 例次感染病率为23.7%。

医院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 主要是骨科闭合性四肢骨折手术部位的感染;社区感染部位依次为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下呼吸道、胃肠道和腹腔内组织、胆管胆囊、血流, 其他部位感染占33.0%。医院感染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MDR) 1株、产酸克雷伯菌 (ESBLS) 1株, 病原菌不明1株。社区感染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株;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白假丝酵母菌和其他真菌5株;肺炎链球菌和其它链球菌4株;其他革兰阴性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革兰阳性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产碱杆菌属各1株。

2.2 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

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总的送检率为35.6%。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37.2%, 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为20.0%。见表1。

2.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住院患者总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 其中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 骨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4%, 妇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从使用目的来看, 治疗用药占62.8% (76/121) , 预防用药占25.6% (31/121) , 治疗+预防用药占11.6% (14/121) 。从使用方法来看, 一联用药占81.8% (99/121) , 二联用药占17.4% (21/121) , 三联用药占0.8% (1/121) 。见表2。从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来看, 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酰胺类, 分别占总数的66.4%, 8.7%和7.4%。见表3。从抗菌药物的消耗量 (DDDs) 来看, 头孢呋辛注射剂、头孢西丁注射剂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剂排名靠前, 分别是63.8、19.2和8.3。见表4。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31.3%, 其中, 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9例, 占用药例数的28.0%, 特殊级抗菌药物未见使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集中在眼科和骨科, 眼科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是9.5%, 骨科是72.7%。见表5。

注:对于接受一联以上抗菌药物治疗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情况的统计, 按较高级别计算 (如:某三联用药由非限制级、限制级和特殊级组成, 送检1次, 算作特殊级使用前送检1次) 。

3 讨论

本次现患率调查显示, 我院医院获得性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为主, 主要是骨科闭合性四肢骨折手术部位的感染。根据美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 (NNISS) 的统计数据, 手术部位感染 (SSI) 约占医院感染的15.1%, 1990-1999年资料统计结果显示, SSI是外科患者中最常见的医院感染, 占所有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8.0%[1]。由于骨科手术具有清洁手术多, 同时使用金属内固定植入物及同种异体骨、肌腱、韧带等生物材料多等特点, 因此, 一旦发生术后感染, 常会导致骨正常愈合障碍、神经组织变性、骨与关节慢性感染, 创口经久不愈, 人工关节和内固定植入物不得不取出, 患者需承受多次手术甚至组织移植等痛苦和风险, 可能遗留终身病残并大大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2]。骨科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7%, 为更好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 我院必须加强患者术前准备、手术医师手消毒、围手术期合理的预防用药、术中操作管理、术后伤口的护理等环节控制, 认真落实相关预防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

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37.5%, 符合卫办医政发[2013]37号文件《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0%的规定。接受限制使用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是37.2%和20.0%, 都不符合《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50.0%和80.0%的规定。

我院住院患者总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 符合《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0%的规定。其中, 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 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仅为20.0%, 说明临床医师不重视病原学诊断, 习惯经验用药, 这样一来, 用药有时选择了对病原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从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泌尿外科应用抗菌药物主要种类有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对于抗菌药物的选择问题, 应视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是何种病菌引起来选择抗菌药。如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应选择能杀灭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 除了应考虑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种类外, 选用的抗菌药物应为杀菌剂, 还必须有较高的组织渗透能力、安全、不良反应少, 以免手术后虚弱的身体较平时的不良反应效果放大[3]。

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来看, 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较多。从抗菌药物的消耗量来看, 临床医师选用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的倾向性较大。因此, 在以后的工作中除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外, 还应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 及时停止使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

从手术科室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来看, 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31.3%, 高于《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的规定。今后应加大对临床医师的用药督导,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摘要:目的 调查医院微生物样本送检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为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 推动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同期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2013年7月24日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37.5%;接受限制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分别为35.6%和2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林可酰胺类, 分别占抗菌药物使用总数的66.4%、8.7%和7.4%和7.4%。抗菌药物消耗量 (累计DDDs) 排名靠前的是头孢呋辛钠注射剂、头孢西丁钠注射剂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 累计DDDs分别是63.8、19.2和8.3。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为31.3%, 其中骨伤科是72.7%。结论 临床医师应通过提高微生物样本送检率, 根据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增加目标用药, 控制耐药菌过快增长。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降低骨科Ⅰ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率, 同时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Ⅰ类切口

参考文献

[1] 李红, 王洪源, 赵爱民.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0) :1384-1386.

[2] 蒋良芝.感控干预对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0, 31 (31) :5526-5527.

现患率调查总结 篇7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为适应监测方法的转变,比较准确的了解某医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感染管理科对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2010年11月17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调查对象包括11月17日的出院患者,但不包括11月17日的新入患者,全院应查人数942例,实查人数942例,其中床旁调查921人,实际调查率为97.77%,符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现患率调查实查率高于96%的要求。

1.2 调查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1]。在全院各临床科室抽调24名医师。按医院感染管理科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以逐床查阅病历与床旁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医院感染病例,同时进行分类,由调查人员集中填写《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及《床旁调查表》。若床旁调查结果和病历调查结果不一致,无法确定该病例是否为医院感染时,由该调查员所在部门讨论后确定。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现患率实查942例,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共22例,未发生多系统医院感染,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2%。

2.2 医院感染科室分布

全院共计25个临床科室,调查现患率内科组2.58%,共11例,外科组2.21%,共9例,儿科1.47%,共1例,重症医学科20%,共1例,妇产科、五官科科均为0。

2.3 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构成比

上呼吸道感染5例(占22.72%)、下呼吸道感染7例(占31.82%)、胃肠道感染1例(占4.55%)、腹腔内组织感染3例(占13.63%)、深部切口3例(占13.63%)、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占9.99%)、其他1例(占4.55%)。

2.4 病原体检出结果

22例医院感染者中有8例进行了病原微生物检查,送检率为36.36%,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其他链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2株,铜绿假单球胞菌2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其他革兰阴性菌1株。

2.5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89%,其中治疗用药322例,占52.78%;预防用药230例,占36.51%;治疗加预防用药67例,占10.63%;使用抗生素治疗及治疗加预防的400例病例中,做细菌培养68例,占17%;未做细菌培养332例,占83%。使用抗菌药物的630人中,以内科治疗用药为主,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手术科室以预防用药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中,以2联用药占绝大多数[2]。

3 讨论

该调查院内感染现患率最高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0%。该科共计5名住院患者,发生院感病例1例,该例患者具有年龄大、长期使用抗生素、气管插管、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多种危险因素;其次内科组现患率为2.58%,共11例,其中呼吸内科1例、消化内科1例、康复理疗科2例、肿瘤科4例、感染科3例;外科组现患率为2.24%,共9例,其中烧伤科2例(均为创面感染),神经外科3例(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1例为颅内感染),均为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情危重,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史,应加强相关护理,其余分别为急诊外科2例、肝胆外科1例、胸外科1例皆为手术处理后术后感染。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12例,比例最大,值得临床医生高度重视,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大致相符[3,4];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感染科3例均为重症肝炎腹腔内组织感染。内科组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中普遍具有高龄、病情重、长期卧床、免疫力差、气管插管史、伴随严重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各类(抗菌、抗肿瘤)药物等高危因素,外科组发生医院感染均与其伤情严重程度及相关侵入性操作等有关[5],因此,针对具有上述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重点加强监控及落实各类预防控制措施。

在2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8例送检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36.36%,病原菌分布顺序为铜绿假单胞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鲍曼不动杆菌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经病例分析发现,ICU、呼吸内科各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烧伤科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神经外科2例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上多重耐药菌均为条件致病菌,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应强化对耐药菌的连续性监测工作[6],切实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感染患者的隔离与管理,减少相互传播,同时以医用专用洗手液替代肥皂进一步规范手卫生、手消毒[7]。该院于2010年5月试行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取得显著成效。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6.89%,高于卫生部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0%的标准[8]。根据2006年卫生部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结合本次该院进行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反映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临床细菌标本送检率低,治疗用药的病例中细菌培养送检率仅为17%,远远未达到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送检率≥50%的要求。外科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国内报道,尤其是肝胆、胰腺、胃肠外科[9],用药指征掌握不严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机选择不当,多为术后返回所在科室才开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的起点较高,周期长,使用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应用频率较高的药品中,三代头孢菌素类占4种,如头孢噻肟、头孢米诺钠、头孢哌酮。预防用药率仍较高,反映出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普遍依靠经验,而未按照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结果合理选择,缺乏针对性、精确性。

参考文献

[1]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3

[2]韩鹏,朱会英.野战医疗所(队)医院感染防控浅议[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6):1840

[3] Doyle JS,Buising KL,Thursky KA,et al.Epidemiology of infections acquired inintensive care units[J].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32(2):115~138

[4] Endimiani A,Hujer KM,Hujer AM,et al.Are we ready for novel detection methodsto treat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J].Clin Infect Dis,2011;52(Suppl 4):S373~383

[5]管增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对策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5):385~386

[6]王雷,孙微微.机械通气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733

[7]幺冉,曹淑芝.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J].当代医学,2010;1(16):41~4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2000:15~20

上一篇:日常抄录名言警句下一篇:医院农村合作医疗上半年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