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2024-05-30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精选8篇)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篇1

新媒体下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对策论文

摘要:新媒体在英语教育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激活英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构建全程化学习模式。同时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出现、混合型现代化教学模式诞生。为有效应对这种趋势,应该采取有效的创新发展对策,优化整合英语教学资源、构建英语学习沙龙和兴趣小组,并注重信息技术推广和教师培训,推动英语教育教学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媒体;英语教育;创新发展;双向互动

新媒体融合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移动技术,并在互联网、有线网络的支撑下,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满足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还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丰富的信息资料,便捷的操作系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便利,有力地推动英语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文章将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就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英语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一、新媒体在英语教育的应用意义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他们在英语教育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激活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采取有效对策,促进英语教学和新媒体有效融合。新媒体内容丰富,有声有色,能实现图像、文字、视频、音频并茂,带给任课老师和学生以更好的视觉享受,可以动静结合,增添课堂活力,激活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融入教学和学习活动当中。

(二)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新媒体可以为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效结合起来,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生也能在更好的氛围当中学习知识,调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学习效率。

(三)构建全程化学习模式

新媒体在英语教育的有效应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即使在课外或者周末,也可以浏览网站,下载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视野,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现代传媒,与老师和同学随时交流,解答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巩固和消化吸收所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构建全程化学习模式,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知识。

二、新媒体视角下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有效推动英语教育的变革,师生互动变得更为频繁,现代化教学模式也随之产生,整个英语教育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模式出现

新媒体和英语的有效融合,能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任课老师单独对课文内容讲解的情况,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主体,实现教学向“以学生为本位”模式的转变。例如,通过引入社会现象或某一主题,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动讨论,不仅能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技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更为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共享信息资源,分享学习经验,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分享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混合型现代化教学模式诞生

新媒体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打破相互交流存在的壁垒,也为信息资源共享、师生间平等交流提供便捷的平台。在新媒体网聊系统支持下,任课老师辅导、课程资源共享、课堂讨论、作业提交、答疑、论文指导等变得更为便捷迅速,同时还在语言教学模式交互性功能的辅助下,提高师生交流互动的快捷性,信息传播速度也更为便捷,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转化为混合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情境创设与再现、合作学习、互动教学、资源共享等环节被纳入教学活动当中,构建一个创新、互动、自主型的教学模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变得更为便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强化,有利于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新媒体视角下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对策

为顺应新媒体带来的变革,结合英语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作者认为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以下创新发展对策。

(一)有效利用微课程,优化整合英语教学资源

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微课逐渐出现并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它不仅互动性强,而且信息传播速度快,参与性强,适应英语教育教学的要求,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学生的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积极活跃,微课程正好适应这种需要,有利于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下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固定于书本知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容易导致教学枯燥无味,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疲惫。而微课具有寓教于乐的特征,能有效弥补这种缺陷与不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推动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但目前英语教育中,微课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不利于较为完整的知识点构建,对微课的讲授也存在缺陷与不足。因此,学校和任课老师应该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注重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借助新媒体整合教学内容,适当删减和拓展教学资源,并融入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料,包括当地文化资源、校园英语主题活动等。整合优化微课内容,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二)构建英语学习沙龙和兴趣小组,激活课堂氛围

随着腾讯QQ即时应用软件融入英语教育活动当中,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构建QQ沙龙,便于学生的学习和任课老师的教学活动。在英语QQ沙龙的支持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及时、便捷地开展交流活动,对学生在课堂上尚未掌握的.难点,任课老师可以再次进行讲解和分析,激活教学与学习氛围。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跟踪和及时辅导,打破课堂壁垒,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QQ群的利用还能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英文歌曲、名言警句、英语新闻等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感悟到英语的魅力,让整个课堂教学和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还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构建虚拟的英语角,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课堂交流互动能力。

(三)注重信息技术推广和教师培训,推动课程教学改革

顺应新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和新媒体出现,学生认识的增加,任课老师教学团队建设和新媒体应用也面临新挑战。教师授课量增长,教学科研任务增加,使他们用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少。因而需要加强对任课老师的培训,完善管理培训制度,加强各方协调工作,为任课老师利用新媒体创造更多机会,推动教师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同时还要重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校园局域网建设,合理配备教学需要的机房和计算机数量,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为新媒体推广应用创造条件。另外还应该结合新形势和新情况,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评价,促进新媒体在英语教育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

四、结束语

新媒体给英语教育带来变革,也方便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顺应这种趋势,结合教学具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英语教育,将学生更好引入课堂学习活动当中,促进英语教育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影.文化育人:从大学文化的视角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3):175-176.

[2]沈艳敏.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创新[J].职业教育,2015(5):181.

[3]王华,邹世享.新媒体视角下的教育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3):51-53.

[4]冉思丝.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J].新闻战线,2015(3):147-148.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篇2

用传授教学的方式, 精读课教师占据大量时间讲解、分析词汇、语法和结构知识, 而被认为在精读中应该有的阅读技能的训练和策略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则被挤得没有了空间。泛读课是对精读课的补充和延伸, 主要被用来扩大阅读输入和培养阅读技能, 但由于时间有限, 而教师又受到传统精读的影响, 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外应是阅读的最佳场合, 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其缺乏重视, 阅读也无影无踪了。

(一) 输入与指导的真空

1. 精读课。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通过书面语言进行交流的活动, 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知识、阅读技巧、阅读方法等多方面内容。在传统英语精读教学中, 教师不但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而且其主要精力集中在零散的基础知识的讲解上, 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策略训练无从谈起。成人学习精读课文的过程变成机械的由教师帮忙“理解”的过程。不但单词的学习与阅读实践分离, 背景知识与文本的理解过程相脱离, 而且教师的逐句讲解代替了学生在教师给予的有效策略指导下的自我阅读。由此看来, 精读实质上与学生阅读没有多大关系, 倒不如说, 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词汇、语法和文本的理解过程。如果学生个体不能运用学到的策略知识进行有效的阅读, 就谈不上知识的内化过程, 更谈不上阅读技能的获得。

2. 泛读课。

如果精读主要是让成人学习基础的词汇、语法和对课文的精细分析, 那么, 泛读就应该是大量快速的输入, 只有通过数倍于精读量的泛读, 才能消化、巩固、扩展精读课所学的语言知识, 才会体会到目的语的民族语言习惯, 获得语感。也就是说, 应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加大阅读量, 以提高其阅读速度、阅读效率, 最终获得阅读技能。而现实中泛读名为“泛”, 实质上还是“精”, 只不过讲解得稍微要“粗”些, 有些教师甚至完全按照精读模式来进行教学, 讲解词汇、语法等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有些教师把讲解语言知识点与给予成人一定时间的指导性阅读训练相结合;也有的教师给成人阅读的时间和实践太多, 以至于走向“放羊”的模式, 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但主要倾向是, 在传统的重精读轻泛读、重质量轻数量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 精读阅读策略成为一种习惯, 查每个新单词的意义, 分析每个复杂句子的结构, 翻译每个句子, 成为短暂的课堂时间里的主要内容, 既没有大量的输入, 也没有足够的技能训练和有效的策略指导, 泛读成了泛泛而读。

3. 课外。

提高阅读技能单靠课堂实践远远不够, 还需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 尤其是大量的简易阅读实践, 以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 丰富对各种语言结构的知识, 提高对各种语言现象的反应速度, 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读得越多, 知识越多, 知识面越宽, 词汇量就越大,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然而, 学生课外的阅读状况又如何呢?辜向东在成、渝四所重点高校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英语学生五项基本技能的问卷调查。63.18%的学生承认他们的阅读输入量太少。认为阅读输入量很多的比例仅为9.7%, 认为适量的比例为26.8%。这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几乎是真空。应该说, 课外本是一个阅读输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可在潜意识里, 教师认为这是学生自学的时间, 而学生则认为这是课后该自由放松的时间。虽然也有些教师提出要求, 但由于没有激励机制和有效监督, 指导又流于形式, 所以, 成人一般不能系统地坚持课外阅读。由于基础比较薄弱, 阅读频度很低, 成人学习缺乏动机, 感觉不到阅读的快乐, 就是勉强去做也是寸步难行。这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越差越不想读, 越不想读越差。

(二) 输入、指导的真空导致阅读知识与技能的缺失

秦亚青教授指出, 只有在一丝不苟地吃透精读课本的同时, 不求甚解地大量阅读, 才能培养语感, 锻炼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传统课堂与课外学生阅读输入的稀缺, 导致了阅读的一系列问题:词汇与阅读实践分离, 文化背景知识与阅读实践分离, 策略知识与阅读实践分离。结果是, 成人对知识的内化无以形成, 技能无法实现。

1. 词汇、修辞知识与阅读相分离。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 传授是主要的方式。教师为了完成自我制订的教学计划, 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倾其全力, 向学生讲授词汇、语法和篇章结构知识。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学生, 也确实学到了很多基础语言知识, 这为阅读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 同时应该注意到, 把词汇的学习和文本背景相脱离的做法, 只能让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停留在孤立的机械的记忆当中, 一旦这些词汇出现在新的文本背景中, 学生就不能在认知中, 把这些老词汇和新背景结合起来, 就不可能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这就出现没有生词而读不懂文章的“奇怪”现象。

2. 背景文化知识缺失。

众所周知, 文化背景是理解文本的先导。但是, 相当多的教师却把背景知识的传授看得可有可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教师认为, 这些知识篇幅较长, 怕其挤占课堂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认为, 这些知识并不重要, 课文文本才是关键;也有些教师认为, 学生的听力比较差, 讲这些东西就好比对牛弹琴, 空耗时间;更有甚者, 自己口语不太好, 要把它口头随意说出来, 还真费劲, 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就省略了。这样, 在教师的知识传授部分就少了其实至关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3. 策略知识零星化与泡沫化。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的统一体, 既包括学习的方法及使用这些方法的程序, 又包括对学习进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研究表明, 学习策略与高效率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学习策略的使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不能说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成绩之间有直接联系, 但学习成绩好的成人一定有意无意地使用了学习策略。为此, 应强化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策略训练。但是事实上, 在课堂教学中阅读策略的训练是极其有限的, 甚至有些教师以无暇顾及为由从不涉及, 还有些教师在传授策略知识时, 方法存在问题, 只有空洞的零星的小诀窍, 而且是主观随意发挥, 再一个就是策略知识与策略训练脱节, 理论与实践分离, 所以所谓的策略在学生那里只是过眼烟云, 根本形成不了策略技能。

二、阅读的发展对策

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精读和泛读中, 但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策略训练有限, 阅读输入严重不足。为此, 要把课堂各教学元素进行合理配置, 给阅读发展一个空间, 更要把眼光投向课外, 对课外阅读的时空和现状进行调研、开发和利用。

(一) 课堂阅读教学

首先, 要重视精读课的教学。在阅读时被启动和调用的直观信息中, 成人的语言知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辨认视觉信号的基本手段, 语言图式的缺乏和不足会阻碍阅读技能的发挥。只有做到不断扩充、丰富学生的词汇、语法、短语、句子结构、段落和篇章结构等各方面的语言知识, 成人才有可能在阅读中建构起阅读的平台和基础。其次, 要丰富成人的语篇信息、语境氛围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历史、地理、科技、环境、生活、习俗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的多寡, 都直接影响成人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国外大量的试验研究证明, 进行策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 教师还应该抽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

(二) 课外阅读

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 培养成人的阅读习惯与兴趣, 扩大阅读量, 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课外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 教师对于成人的课外学习生活似乎无所作为, 而成人也感觉只要完成课堂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这样一来, 他们的课余时间就成了一个盲区。笔者认为, 课外阅读是外语学习的生命线, 是成败攸关的战略要地, 我们必须坚守它。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如建立班级阅读资料室, 组织阅读兴趣小组、英语阅读沙龙、合作学习等实体形式。教师还有责任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有条件的学校, 还可开发计算机软件进行阅读教学。所有阅读行为, 教师应保持密切关注, 随时给予鼓励、修正、监督和策略指导。

阅读的提高既在于成人的“学”, 也在于教师的“教”。对于成人而言, 大量的阅读实践、良好的阅读策略和方式是成败的关键。对教师而言, 他不但在激发成人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方面, 在给成人以科学系统的指导和策略训练方面,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成人阅读习惯的养成, 更有赖于教师持续不断地给予鼓励、支持和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范红.崔荣佳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一份阅读课程调查表引发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2) .

[2]辜向东.走出大学英语阅读技能认识上的误区[J].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3, 96 (4) .

[3]马效品.大学英语教学应强调大量阅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6) .

[4]尤其达.输入与输出并举,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外语界, 2001.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英语;现状;对策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各类体育赛事在我国成功举办,体育英语专业的设置也随之兴起。但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从体育英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其解决对策。

一体育英语专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体育外交事业蓬勃发展。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的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世界瞩目。我们注意到,这些国际性体育赛事需要很多既懂体育比赛规则又懂英语的组织管理人员、译员、联络员等各种工作人员,体育外语人才的缺乏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造就既懂体育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是摆在众多体育院校面前的一大机遇。体育院校要在竞争中长远发展就必须立足社会需求,改革创新,开办特色专业,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2002年,成都体育学院开始招收我国首批全日制体育英语专业本科生。随后,全国多个院校陆续开设相关专业。体育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英语专业,处于管理科学、体育科学、教育科学与英语科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点上,专业结构集管理、体育、教育与英语等为一体,具有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肩负着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的双重使命。体育英语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科学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体育外事、涉外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营销和对外体育新闻报道、体育情报工作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体育英语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1)大众传媒主持人,主要是体育英语节目主持人;(2)体育经纪人;(3)翻译( 随队翻译、口译员);(4)公务员,主要是体育机构,例如体育组织工作人员;(5)体育俱乐部工作人员;(6)其他职业, 如教师、导游和经商人员等。

二体育英语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任何开设英语专业的体育院校来说,体育英语都是一门全新、极具挑战性又不可或缺的课程。由于其融合体育和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也存在着众多不成熟的地方,阻碍了体育英语专业的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生源不足,学生英语基础水平不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学生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院校认识的偏见,加上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生源不足。此外伴随着扩招之风,学生入学门槛降低,学校可以通过入学特招政策降低录取标准来招收学生。由于“体育院校大多属于第二批次招生单位,在招收英语专业之前,体育院校学生录取分数线较一般高等院校低30%左右,学生进校时的英语成绩在高考满分150分的情况下,平均得分为40~50 分。”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体育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水平差的现象。同时由于受中学时代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加上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导致英语水平基础差的学生更是忽略英语的学习。

(二)办学定位上对体育和英语的关系表述不明。所谓办学定位是指一所学校在国家教育系统中所处的恰当位置,即指学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发展的可能,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办学目标及发展方向。一个专业的办学定位更是如此。办学定位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基础,也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目前体育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存在着与传统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重合过多的现象,未能突出专业特色。体育英语专业的兴起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因此其办学定位不能像普通外语院校那样定位于培养教师、科研人员和普通英语人才,而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涉外体育人才。

(三)体育英语体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引路人,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实施者,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院校中,由于专业师资的匮乏导致体育英语的师资来源多元化。目前师资主要来源于原各项体育赛事和训练活动的翻译人员、国内各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体育院校原有的公共英语教师。这些教师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体育英语专业化的训练,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够深刻,必然会影响到专业教学。同时也会降低体育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更不利于英语基础水平不高学生的学习。

(四)课堂教学模式缺乏专业针对性。教学模式是整个体育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体育英语的教学模式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局限于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形式和完成机械的句型操练,很大程度上忽视其所學知识的应用价值,在体育英语运用的实际情境中,学生的应用水平很低。体育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其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有明显的专业内涵,是语言训练技能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体育英语本身即为体育进行服务的,如果无法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就失去了体育英语学习的意义。

三体育英语专业的发展对策探析

体育英语专业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致力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寻找问题的解决对策是目前体育英语专业办学的当务之急,更是体育英语专业未来发展的出路所在。

(一)着力解决生源不足现状,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制约体育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体育院校学生生源不足,英语基础水平不一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策略:首先,针对生源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来扩大学校知名度;其次,学校针对受众心理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体进行宣传,以吸引优秀生源;此外还可以在学生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地区建立生源基地,选拔英语水平好的学生。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差这一现状加大英语基础教学,可以适当加大课时量,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因材施教。

(二)办学定位上明确体育和英语的关系,突出专业特色。体育和英语两个专业领域在体育院校的合二为一,在其办学定位上应该明确二者关系,突出特色。如果将两者并重,那么就很难达到它们作为各自专业学习所达到的水平,最终培养的人才可能就是英语水平不高,对体育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的人。在体育英语这个新兴专业中,体育和英语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应该是最为突出的特色。立足英语,融合体育,加强体育英语特色课程建设,整合体育和英语两大学科的教学资源,可以尝试将体育系、运动系等部分术科课程设置为英语专业的观摩实践课,亦可根据本地区的优势体育项目来设置体育英语特色课程,与本地区的运动训练基地签订教育实习基地协议,亦可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培养满足社会职业要求的应用型体育英语专门人才。

(三)提高体育英语师资的专业水平。体育英语专业师资的专业水平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体育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提高英语教师的体育素养,鼓励英语教师选择体育项目作为其研究领域,以此深化对体育运动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成为精通体育的专家。(2)积极引进和调配高水平的师资来充实教学队伍,为青年骨干教师提供深造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不断提高体育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3)积极鼓励教师撰写与体育英语相关的论文以提高教师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4)可以派遣英语专业的教师到运动项目基地或其他运动系部学习,获取实际的经验,促进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四)采用多元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课堂教学是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体育英语的教学模式不应再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那样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应有所改进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体育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应尽可能多地调动教学媒体、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生动的现实场景,使学生在逼真的学习场景中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如开展分层教学、小组教学和合作教学,充分体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另外,体育英语作为专门用途的英语,应用性很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各地市体育局,各兄弟院校以及各省市的体育训练队和知名俱乐部等参观学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实践中应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体育英语专业的开设对体育院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仔细研究,认真把握体育英语专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提高生源质量,明确办学定位,凸显专业特色,配置优秀师资和采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相信体育英语专业会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鸿雁.浅析体育英语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科技成果纵横,2011.01

3.陈姗,杨梅.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教学计划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5.裴斐,体育英语专业建设症结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7.赫蓉蓉.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模式阐释,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基础理论系)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篇4

据多位教育界人士分析, 2013 年的这次英语高考改革承担着减负、公平以及为英语降温的作用。有人说:“可能是国家富强了, 就觉得英语没以前重要了。” 有人说, 外语是工具, 而且 并非是人人必须使用的工具。而某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说:“主管部门的英语考试改革, 目的是让英语回归实用性的本质, 北京中考英语由120 分减为100 分, 其中听力增加到50 分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这些解读似乎都不无道理, 而英语中高考改革的效果, 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政策走向

对于中国的每一位学生和家庭而言,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有关高考改革的消息几乎都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2013年10月21日北京公布了中高考英语改革方案,高考英语改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高考英语何去何从这一热点问题纷纷发表意见,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不再考英语,如英语考试将在江苏省退出高考舞台;二是仍保留英语考试且分值不变,只对考试题型进行调整,如英语听力测试将在山东省高考中销声匿迹;三是降低英语分值,如在北京高考中,英语考试总分将自2016年被调低,由150分下降到100分。

2014年9月,高考改革方案新闻发布会就《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高考英语改革方案进行了说明:

高考英语仍为统考科目——“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可以看到,高考并没有削弱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巩固了语、数、外作为“三巨头”的绝对地位。

高考英语分值不变——“全国统一高考”包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每科总分150分不变,其中英语实行一年两考。”

高考英语一年两考——“英语实行一年两考”,表明英语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使得学生能够在整个高中阶段有多次机会刷新高考英语分数。其目的有二,一是分散学习压力,注重平时积累,而不要到了高三才想到突击英语;二是分散心理压力,让学生有机会多次挑战自我,从头再来。

2014年启动试点——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新政将在浙江、上海两地先行试点,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可见,在新高考方案里,英语不叫退出高考,而是改成社会考试。也就是说,英语不再和以前一样,集中在6月7、8、9日统一考试,而是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全国都如此。高考招生时,不同的学校会对英语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不太会按照等级折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而是以等级为主。社会机构组织的英语等级考试,不意味就是现在的高中英语会考。高考英语社会化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

1.英语的学科地位的调整

语数外历来是中学教育的三巨头,在传统高考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英语退出高考统考势必会影响到英语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地位,好的一方面,英语社会化考试会促使英语老师以积极的心态去探索新的教学机制,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师率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让英语语言的教学真正回归其本质,避免应试教学的干扰,全力投入到英语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坏的一方面,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而中学教师收入的一部分来自教学工作量。收入降低,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这也是个现实的问题。

2.英语课程体系的调整

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有四个级别(六至九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实行高考社会话后,如果学生第一次就达到了预想的等级,他还需不需要继续上英语课?剩下时间的英语课堂教学该如何开展?多出的师资又该如何配置?大纲、教材会不会动?如果英语教师在学校里没有更好的发展,他们会选择离开学校,到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吗?

3.英语测试体系的调整

高中英语考试题型分为主、客观两种。但由于实施起来方便经济、评分客观、信度高等原因,十几年来客观题所占比率一直高居不下,约占75%至85%左右。客观题只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识别能力、推理和猜测能力,不符合语言运用的实际,对衡量整体交际语言能力意义不大,这种侧重考查语言知识而非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对教学起着极大的误导作用。高考英语社会化后,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介入测试,测试的题型将发生重大改变,笔者预测,为解决聋哑英语的问题,考试的题型除了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常规题型,还会加上口语和听力环节的测试。

4.教学方式的调整

英语降低分值,英语课时肯定会减少,而且听力比重增加,肯定会在英语总课时中增加听力课程,也有可能是专门的听力课。对于此次中高考英语改革,老师们都觉得肯定会对英语目前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冲击,我们现在一堂英语课,包括很多内容,听、说、读、写基本都包含了。高考英语改革后,这样的教育方式肯定会相应的做出改变。高考改革,英语实行一年多考社会化考试,并不是意味着不用学英语了,而是要回归英语语言的本质,基本要求就是要会应用,会表达,改变一下“学习十几年张不开嘴”的弊端。社会化考试不代表不考试,英语学习就是来应用的,以后不上学,去工作,英语也是必备的。社会用人单位依然会要那些英语能力好的人,英语的优势还是在日益凸显;英语的应用在日后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老师也表示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要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从发展趋势看,将来英语科目更适合小班化的走班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分层次教学。许多英语老师也希望能专门负责听说读的各个分项。5.教学岗位的调整

我们有些学生英语能力强、平时考试分数高的,可能就会减少英语学习的时间,一些学生高一考取了高分,可能高二高三就不学英语了,所以英语课学生规模会逐渐缩小,我们英语老师可能就会富余,大家就要面临转岗、下岗,接受再培训等问题。英语中高考的调整,虽然不至于淘汰多少英语老师,但大家会面临到的是转岗,要有心理准备,寻找自己适合的岗位。

教育部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改革方案细则虽然还没出台,但英语改革的方向却逐渐清晰: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中学英语教学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配合未来的高考改革方案,做好英语教学调整的准备。

应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中学教学策略

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的教学必须作出新的改变。1.将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

英语教学要回归语言教学本质,将应试教育转为能力教育。英语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下,英语教学偏重于词汇和语法以及篇章结构的理解,一切母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拿到高考中的高分,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来交流的,因此,高考英语改革后,其高中英语教学也应该迅速做出反应,还英语教学一个本质回归。

2.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高中英语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面对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应当差别对待,应当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哪些困难,再对症下药。具体说来,学生如果是对英语没兴趣,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比如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实物奖励等,或是通过语言的力量激励学生;如果学生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的话,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导,防止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学生是因为面对考试压力过大而影响发挥时,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不再害怕考试,让学生轻装上阵,尤其在高考这种逐渐社会化的考试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另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到真正的英语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3.适当扩展教学内容。

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针对高中学生词汇量不过关、单词拼写错误多、阅读速度慢等明显的英语学习问题,通过有效地教学指导,使学生攻克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以词汇为例,虽然没有词汇是万万不能的,但只有词汇是不够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应当局限于了解词汇的中英文意思,而应当引导学生做到词不离类、词不离句、词不离文。尤其面对一些好的英文短文、诗歌,教师不应当仅仅对词汇进行讲授,而可以适当从英语语言欣赏角度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拓宽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可以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趣。

当然,还应当同时密切关注高考信息与动态,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4.创设情境,促进口语表达。

学习语言,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经过实践与探索,我以为“情景教学法”还是很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编排对话,并分角色表演。当然,刚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对话,要求学生尽量全真模拟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表演对话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将“死”的书本知识运用到“活”的现实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这样的活动形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比如,给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中的内容梗概,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引导他们自行构架故事情节,组织语言表达,设计活动场景,安排特定细节。这样的语言表演式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有效训练语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语言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了灵活驾驭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自编对话、自主表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提高了他们英语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增加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英语素养。5.改变教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围绕即将学习的单元话题,将全班分成6—8个学习小组,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查阅图书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组内资源整合。在上新课时,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对于学生讲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随后纠正,并点拨本单元重难点。

6.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考试形式的改变和分值的降低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并没有降低,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应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走来,真正成为语言运用的实践者和文化的传播者。那种只会教学生考高分,而不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锻炼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教师将会被淘汰

高考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考试,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技术、方式或手段,而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成功的教育体系应该是提供多样的选择以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需要,各类高校选才的需求,绝不是整齐划一的模式。高考英语改革必须向着三个“有利于”前行,真正有利并服务于高校选才、考生减负和提高英语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三英语复习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篇5

祁东二中高三英语组 王健武

一、形势分析

2009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本着稳定·发展·完善的指导思想,既继承了以往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听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体现了大纲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要求。但2010年是实行新教材改革后的第一届,英语高考试卷从题型到难度等方面与2009年试卷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特点:(1)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加。(2)全卷试题指导全部使用英文。(3)重视真实语言环境中的理解与运用。多年来高考英语命题者一直坚持“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意交际”的命题原则,“稳定中求发展”,经过语言形式的演变,题型设计的更新,不断完善,现在已完全进入到对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推理的考查。针对高考英语试题改革的特点:既要考查学生语法、词汇和短语掌握情况,又要综合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加大语言能力应用方面的训练,力争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全面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是新一届高三英语复习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目前现状

新一届高三复习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目前高三英语复习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缺乏科学的复习策略,导致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上还有一定缺陷,应试心理状态不佳,语言能力有偏差,并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答题技巧。主要反映在: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读写能力有欠缺

3、推理判断能力有待提高

4、做题不规范,应试技巧不够。

三、工作对策

(一)指导思想:狠抓质量不放松、讲究实效求突破

(二)复习策略: 夯实双基、以本为本

广撷博采、延伸课本

查漏补缺、回归课本

厚积薄发、超越课本

(三)主要任务:

1、突出语言基础知识。虽然高考英语试题很早就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非常重要,不容许在教学中有丝毫忽视。从学生在单项填空、完形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的反应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仍不够扎实,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毫不为过。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基础知识指的是语言知识(语法和词汇)的灵活运用,而非一条条的语法规则。

2、常抓听力训练。听力占全卷五分之一的比重,要想得高分,平日非要坚持听才行。适当听读教材,以及听一些原汁原味的材料,以适应语音语调、连读及语速。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英语教学中仍存在着听力训练强度不够的问题。所以尽量多给学生提供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合适、难度适宜、语速恰当、由母语为英语的人朗读的听力材料,使他们能够尽量适应各个英语国家的不同口音。

3、坚持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明确说明应该“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 鉴于高考试题量大的特点,在平时教学中,加大阅读训练,争取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经常向学生提供一些供其精读或泛读的英语文章,适当加大他们的语言材料输入量,有意识提高阅读速度、解题速度和快速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考场上有速度才有时间,有充裕时间才有仔细推敲琢磨的余地,从而减少失误。这里所讲的阅读速度不仅仅指阅读文章的速度,还应包括阅读试题的速度。要求能迅速理解题意,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如果没有阅读速度,面对题量如此大的英语试题,恐怕会力不从心。没有充足时间的草草选择,难保答案正确。

4、重视结果,提高应变能力。针对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宽的特点,学生应全面、扎实地掌握中学所学的全部知识,必须记住大纲要求的全部单词、短语,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所有语法项目。复习中还要注意以上知识的运用,在运用中比较、对照、归类以加深印象。课本中对话上百段,文章上百篇,话题包括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环境保护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感,这是任何一种复习资料都不能取代的。

5、牢记运用理念,培养交际能力。鉴于高考试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复习期间,除了在语法结构、单词短语的运用上下功夫外,还应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增强语感意识。如果学生语感意识不强,或忽视一定的语境,就难以保证选中得体的答案。高三学生时间紧,作业多,常常忽视这种有声的操练,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放在选择题上,活的语言变成了哑巴英语,几个月复习下来却未见语感意识增强。因此,听和说的操练不能丢。同时,在做各种训练时,兼做一些汉译英练习,这不仅仅是试题中书面表达题的需要,也是训练英语语言组织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需要。

6、以“错”纠错,强化应试技能。鉴于近年来高考命题者在设计题型时,为了加大难度,拉开试题区分度,往往加入一些干扰选项,学生容易误选。因此,要求学生们建立一个“错题集”,收集那些干扰选项强而自己又常选错的题,经过收集、重温、反思,可以提高识别干扰选项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及时制定计划,做到大计划和小计划相结合,有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针对学校的学生实际编写导学案,不搞偏题怪题,不钻牛角尖。

2、针对听力语速相对较快这一情况,加强听力训练。坚持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并精选材料和录音,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3、突出语境语篇,提高运用能力。针对阅读理解量大的高考趋势,采取定期安排限时阅读的方法,训练阅读速度。注意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予以正确指导。以阅读为主线,在阅读中带动词汇和语法的复习。每天课堂上两篇阅读材料,课后两篇。体裁有故事、科普小品、说明文、传记、童话、广告、记叙文、政论文及应用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新闻出版、名人传记、文学、音乐、卫生、自然灾害、环境保护、航天技术、残疾人事业、集邮爱好等)将词汇、语法复习有意识地渗透在阅读中,因势利导挖掘材料内容,设计有关高中阶段所学词汇、语法方面的问题,将词汇的意义和语法结构在语篇理解的大环境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专项、综合有机结合。高三上学期侧重基础知识、词汇、单选;下学期侧重完形、写作。写作训练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议,即教师们一起讨论学生习作中的问题,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内容,认真讲析。

5、关注后进生群体,加大感情投入、时间投入和精力的投入,以情动人,以趣激学。

6、注意学生的学习困难,定期汇总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多遍演练,确保真正掌握。

7、加强词汇教学,练就过硬功夫。对书中所学词汇、高考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所列词汇、以及一些一词多义的专门词汇和高考常用的特别词汇都要做到会念、会写、会译、会用。

8、强化笔头训练,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有练到位,才能出成绩。

9、合理利用高三教材模块11,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构建新旧知识网络。结合教材模块1-7语法项目较集中的特点,适当补充,二轮复习时不再安排语法专项,从而保证相对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示范校的指导辐射作用,发扬同心协作的团队精神,齐心协力抓教学上质量。

11.采取盯人战术,确保有效分数段学生不被英语拖后腿。

12、抓考前指导,注重回味反思,抓纲悟本。

(五)复习进度安排:

(1)语法专项复习贯穿在一轮复习中。

(2)听力训练贯穿在平时,每天20分钟。

(3)一轮复习、二轮专项、综合训练进行有机穿插。

试析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篇6

邵红万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江苏 扬州 225127)

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北路338号念四三村6幢301室 邮编 225002 电话 0514-87436788(O)*** E-mail: shaolisa@sina.com

摘要: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既面临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英语教学改

*革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测试评估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困惑,对重新定位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与外国人直接交往的机会日益增加,英语已成为必要的交流工具和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扩大,而且在质量、层次和种类上均提出更高更多要求。因此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既面临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测试评估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外语教育制度和外语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究竟应该朝什么方向改革,哪些方面是改革的关键和重点,笔者试图围绕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困惑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杨治中,2005):1)教学时数少,180-220学时;2)院校专业门类多,教学重点各不相同;3)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强弱不一;4)师资严重缺乏,教学任务繁重,鲜有进修和提高机会;5)授课班级人数多,不利于因材施教; *本文为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 6)教学资源贫乏,教材品种稀少;7)对教材的开发和研究不够深入;8)院领导和社会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惑:1)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什么? 2)高职英语究竟应教会学生什么? 3)如何衡量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够用性?多少教学时数能确保高职英语实用和够用? 4)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性越来越大,学习动力强弱不一,如何有效进行大班课堂教学?总而言之,如何界定高职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如何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的需求?

三、如何改革高职英语教学 3.1、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2000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教学目标。它规定 “高等专科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有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要求方面《基本要求》规定:“本课程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念上强调的是英语的工具性而忽视外语的人文性。这种教学目标或教学要求忽视了英语课程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 教育应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和目的。英语学习的结果不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更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转引自张福勇2004:60)。而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夸大经济价值观而淡化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把教育的主体---“人”放到了次要或被忽视的位置,把目光主要放在培养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上。也就是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仍徘徊在 “功利性实用教育”的阴影中,依然没走出现代中国文化中“把有限的价值当作人生的终极价值”的误区。华中师范大学王坤庆教授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制器’而是‘育人’。”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有必要再进一步从学生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这三个层面探讨和思考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培养目标的内涵。

其次这种教学要求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生源质量日趋下降。在入学新生中随机抽样调查500名学生,对他们的英语进行了摸底测试。卷面满分为100分,测试的结果英语最高分为98分,英语最低分为14分,全距为74。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高职阶段180-220课时的英语学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或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可能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达到此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都难以达到《基本要求》。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学如果要求过高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除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借助工具书阅读和翻译相关业务资料或在日常交际与业务活动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际毕竟是少数,因此不能把它作为全体高职学生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鉴于以上两方面原因,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重新定位。中国职业教育一直未能得到国人的青睐,因此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别无选择,最后才选择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英语水平普遍差。笔者认为鉴于高职教育的定位、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英语水平,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放在第二位。面对全体高职学生,英语课程定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只能是高职英语教育针对部分学生提出的较高要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只能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对英语语言了解、对英语国家文化了解,这既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目标相一致,同时由于学生自身英语水平限制,通过高职阶段英语学习难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水平;对于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了解异域文化、理解异域思维、提高人文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的能力。3.2、优化英语课程设置

3.2.1、基础英语(General English)与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中学到大学,现已扩展到小学,英语都是一门必修课程,由此可见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然而“一上英语课,趴下一大片” 沉闷的高职英语课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些学生怨声载道:英语基础太差,上英语课仿佛在听“天书”,英语学习成了一件“苦差使”。另一些学生质疑:“学好英语究竟有多大用处?”还有少数学生得出结论:“英语学习对他们将来发展根本毫无用处”。我们暂且对他们的结论不妄加评论,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是否人人要学英语?”“高职英语课程究竟该教什么?”“高职英语教学如何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

21世纪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将给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涉外活动的机会,特别是涉外就业机会。社会对英语培训需求的多元化也表明,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认为英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技能,以突出能力为本位和增强学生未来适应性为主要内容的英语教学理念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由于高职教育兼顾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任务,所以高职英语教学不仅应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而且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需求改革英语课程设置是高职英语教学走出困境唯一出路。高职英语课程应是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结合。基础英语设置不宜太长,一般为一年左右,主要以教师向学生讲授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及习俗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其目的一方面培养学生国际交往意识,另一方面为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奠定良好语言基础。早在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就明确提出我国专科层次的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高职英语教学应充分体现职业特色,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专业英语学习主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旅游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护理英语等,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如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满足学生专业发展服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英语、进一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专业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后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3.2.2加大选修课比重,培养多元化人才

我国目前处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为适应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用人首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多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何通过英语课程培养多元化人才?一方面结合不同专业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学生学好基础英语后,可以根据各自专业需要选修专业英语,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增设礼仪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英美文学、经贸阅读、第二外语等外语课程,加大选修课比重,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但由于他们专业不同、志向不同,对今后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同,对,当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具有不同专长的各色人才。3.3、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和局限性,已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需要,严重制约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调动,大大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更多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经过几年英语学习,学生只是掌握一些英语语言知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3.3.1、实施分层教学

近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职生源的英语水平差异性越来越大。在入学新生中随机抽样调查500名学生,对他们的英语进行了摸底测试。卷面满分为100分,英语最高分为92分,最低分为14分,全距为78,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之大显而易见。如果我们再无视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整齐划一培养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英语学习的“高才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际,这既违背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背离了科学的教育观。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实施分层教学,进行个性化教育。分层教学应着眼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的“尖子生”。在英语教学中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不同信息输入渠道,培养全体学生成就感(feelings of accomplishment),使每位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时应设立双向流动,即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双向流动。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刻苦学习,也有利于将英语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最终促使每位学生获得充分发展。3.3.2、建立多媒体网络课堂

多年来,英语教学传承“千人一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块黑板+几支粉笔+ 一本教材)。教学中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性,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控制者和操纵者,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进行记忆和消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教师高效、清晰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入语言信息和知识,缺乏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向交流,语言信息输入量很小。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英语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导致学生抱怨英语课枯燥乏味。

高职英语教学应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一种基于多媒体网络课堂的全新教学模式。为学习者创造一个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外语学习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此外利用多媒体网络可获得书本以外的信息,这种多渠道、多感官获得语言信息有利于学生英语成功习得。3.4、改革教学评价形式

3.4.1、充分发挥英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英语测试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之一。通过测试不仅可以评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而且可以了解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水平。测试的内容、形式和结果是对教学效果反馈又是对教学的反拨。如果测试偏重语言知识,教学就会注重语言知识;如果测试偏重言语能力,教学就会注重发展言语能力。就测试的内容而言,通常将英语测试分为知识测试(Test of Knowledge)和能力测试(Test of Competence)。知识测试即对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系统知识)的测试,能力测试是指对学习者言语技能(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的测试。我们必须坚持知识测试和能力测试有机结合,让英语测试既服务于教学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学(backwash or impact),充分发挥测试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3.4.2、对不同类型的测试采取不同评价方式

就测试目的而言,英语测试通常分为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s)、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s)、资质测试(Aptitude Tests)和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s)(胡春洞1990)。传统的英语测试方式多为以结果为主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检测学习者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的语言水平和技能,这种评价是一次性、静态、横向比较的评价。其存在两大显著不足:一是掩盖了学习者学习的进程,不便于他们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挫伤一部分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二是导致部分学习者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对不同类型的测试采取不同评价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徐勇,龚孝华2001)。以过程为主的评价是连续的、动态的、纵向比较为主的发展性评价。它主要考察学习者在一定时期的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情感、策略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这种评价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实际上已经构成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应将以过程为主的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以结果为主的评价(product evaluation)有机结合。以过程为主的评价即形成性测试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以过程为主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能力,不仅促进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学生学期、学年以及毕业的英语成绩应是形成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的综合。在英语教学中只有把以过程为主的评价和以结果为主的评价有机结合,才能对学生英语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语言和身心的发展。学生的水平测试应采用信度较高的测试形式,如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四、八级测试,剑桥商务英语等级测试、全国英语一、二、三级测试等。这些水平测试的信度较高,认可度较高,有利于学生就业。这样就能积极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由过去外延扩展转入内涵提升,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一个鲜明特点。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高低事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高职教学改革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英语教学将围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继续探索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自主发展,对策,学习能力

“工学结合”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按照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当前, 高职英语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缺乏自主性, 与工学结合模式对英语教师的要求相脱节, 无法满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杰克逊 (Jackson P.W.) 早在20实际70年代就大胆预测教师被动专业化即将被尊重教师个人成长规律性, 强调教师自身积极作用的教师主动专业化所替代。我国外语界也提出, 外语教师教育应从注重语言技能和语言学理论研究, 转向注重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对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上来。

工学结合是把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 以校企合作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 把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广大高职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满足新时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1 教师自主发展的含义

教师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发挥自身的自主性, 并运用自主策略, 在元认知的调控下获得发展的过程, 它表现为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责任感, 积极开发自身潜能, 建构性地确定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 选择职业的发展内容、对策与策略, 通过自我监控、评价和反思等方式, 自觉主动地调节和引导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动机、认知和行为方式, 从而获得发展。 (3) 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不断满足新的教学需要的过程。

2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现状

2.1 自主发展意识淡薄

因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将自身置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之外, 没有认识到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另外, 对高职教育改革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缺乏自主了解, 主动融入的意识。

2.2 相关专业知识欠缺

专业英语教学是高职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培养既有交际能力又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然而, 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虽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但是缺乏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主要建立在传统学科课程教育的基础上, 难以胜任和深化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英语教学。

2.3 对职业能力需求的研究不足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都是在传统学科课程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线生产或工作经验缺乏, 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需求认知不够, 研究不足, 无法满足工学结合所提倡的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

2.4 缺乏教学实践能力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情境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过程, 部分高职英语教师仍抱着基础学科的思想观念不变, 高职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仍停留在封闭的教室, 教学实践能力缺乏, 无法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

3 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对策

3.1 树立自主发展意识, 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职英语教师急需树立自主发展意识, 危机意识, 主动培育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需求的动力, 因为自主发展意识的养成与教师自身的发展动机或需求是分不开的。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关注高职教育改革的理念、国家的政策、措施, 以及工学结合模式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等。从高职教育改革的“被迫学习者”转变成“主动学习者”, 主动转变观念, 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3.2 把握职业能力需求, 积极加强教学实践

近年来,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逐渐得到高度重视, 但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渴望掌握的实际能力需求相比,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需加强。高职英语教师的发展需要主动参加教学实践, 提高技能。而教学实践活动应当包括三类:1) 深入企业的学习或调研。如深入企业调研、入厂进行顶岗实习或培训, 了解企业职业技能需求, 不断提高丰富高职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教学环节, 将英语知识与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及职业技能相结合。2) 强化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实践, 以身示范。3) 积极的教学反思,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一方面, 工学结合模式下, 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尝试和研究, 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平台,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高职教学改革需要。另一方面, 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是个人自主实践, 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 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自我。

3.3 创新教学方式, 倡导教学反思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英语教学, 应充分把握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特点, 充分围绕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培养, 以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 积极倡导新的教学方法, 如现场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等,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将封闭性的课堂变成开放式、多样化的课堂,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989年,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反思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师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自我发展, 自我重塑, 自我定位、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因此,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之源, 应充分借助行动理论的方法, 自觉培养教师教学反思的习惯。

3.4 培养科研能力, 加强专门教学团队建设

科学研究是高职英语教师发展的重要策略, 也应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对策之一。高职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不断改进教学实践,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教师自身发展。通过科研能力的培养, 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探索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或方法, 是高职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养成过程中, 应注重合作学习, 这是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主动融入其他专业知识领域的有效方法, 有助于高职英语教师掌握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 有利于实现“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才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有助于实现高职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因此, 只有走合作教学、合作科研的互助模式, 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 实现共赢发展, 从而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4 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师的自主发展是高职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应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 变“被动”为“主动”,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 教师自主发展的新方法和对策, 不断突破自我, 实现自我, 把自主发展作为终身的职业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积极反思, 主动实践, 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Jackson, P.W.Old dogs and new tricks:observations on thecontinuing education of teachers.In I.J.Rubin[Ed], Improvingin-service education:Proposal and Procedures for Change.Boston, Masschusetts:Allyn&Bason, 1971:19-36

[2]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3) :206-210.

[3]申继亮, 姚计海.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35-39.

[4]钟洁.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策略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英语角的发展对策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18-01

初中英语教学是为学生打下英语学习基础的教学阶段,虽然学生们在初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就已经系统地接受英语语言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并进行听力、口语、阅读、书面语等语言能力练习,但初中英语教学始终存在着重知识而轻能力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而且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门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最重要的改革方向。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课改背景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初中英语教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英语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得到了改进,这使得英语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英语教学的方法脱离了原始的“死记硬背”,与学生学习习惯想读和的方法被应用在课堂上,使教学效率提高;再次,英语教学评价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关注英语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教学思想是以人本教育为主要思想的,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对英语知识的使用技能的关注,成为目前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1、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思想的改进

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的变化,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最主要的发现表现之一。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同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血神单词记忆、语法知识理解程度的要求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扮演着高高在上的语言传输者;大多数教师都开始强调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进步,对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的传输和讨论,则成为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重视到的教学内容,这证明了目前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正朝向文化性和人本性方面发展。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方法也在新课改背景下發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教师都能够通过英语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发掘和广度的扩展,采用差异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们的欢迎,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得英语教学目标更容易达成,并且对课堂气氛的营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课程标准,很多初中英语教师还不能深入掌握,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虽然教师都已经接受了新课标,但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够做到把新课标标准和要求落实到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不去进行教材之外的扩展,使学生的视野受到了限制;还有些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依然只是强调自己的行为,把学生当成客体。这些教学行为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降低,对英语知识的兴趣减弱,态度不足,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解决初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变主体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英语教师通过口头表达能够够做到的,而是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课堂控制、课堂评价以及教师形象建立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的。例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违背了课堂纪律,教师对其严厉呵斥虽然能有效阻止学生的行为,但却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阴影,因此,教师需要真正理解和爱护学生,这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2、进一步发展教师的职业技能

英语教师对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以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作为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发展,以满足新课标下英语教学发展的需求。除了主动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培训之外,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通过组织集体教学观摩和讨论、多阅读英语包含和书籍、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案例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并提高教学水平。

3、对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创意安排

要使初中英语课堂能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需要对英语课堂进行创意安排,除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站讲台”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通过亲自教学,了解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真正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本着实用性、文化性、人本性的教学理念,重视在课堂教学上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得到实际的发展。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建设师生双赢的课堂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以职业技能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变化,使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各种新要求才有可能达成。

参考文献:

[1] 夏海红.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3(06):115-117.

[2] 杨引霞.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4):223-225.

[3] 陈 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探析[J].校园英语,2014(11):101-103.

上一篇:安全生产施工管理制度下一篇:微电影剧本创作主题